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辞职报告 承包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论经济学的“扩张”与开放

    栏目:经济论文 来源:网络 作者:紫芸轻舞 时间:2024-02-24 21:31:48

    一、经济学扩张的表现

    在经济学发展的早期,其被认为是沉闷的科学,但是随着经济学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学逐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中最具扩张力的一门活跃学科。而经济学对于其他学科的重大影响也主要体现在对于其的扩张。这是经济学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较为显著的特点,这种扩张也可以表现为经济学的自我扩展领域。

    经济学的扩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经济学研究对象、经济学术语、经济学分析方法、与经济学相关的边缘或者是交叉的学科

    1.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拓展。作为研究稀缺资源配置效率的一门科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变得越来越广泛。在《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一书中杨小凯先生和张永生先生提出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两难冲突的学问。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一书中张维迎先生也曾提出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的论断。而这此经济学家和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的学者的看法也表明人类的一切行为、一切社会现象都成为了经济学家研究的对象

    2.经济学术语的普及。经济学术语作为经济领域的专业用语,具有较高的学术性,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经济问题,像成本、需求弹性、经济周期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术语以及经济学公式、原理不仅仅是经济学的专用名词,我们越来越多的在媒体、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看到经济学术语

    3.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的扩张。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采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这此分析方法多种多样,且时间跨度大。不仅有早期的边际分析、均衡分析,还有博弈分析和近现代的制度分析。这此分析方法的广泛应用也体现了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独特魅力和实际效用,也是经济学分析方法具有扩张性的具体表现

    4.与经济学相关的边缘或者是交叉学科。随着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些与经济学相关的边缘或者是交叉学科也开始出现,这此新兴的学科都具有经济学的典型特点。主要有环境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经济法学等等

    二、如何看待经济学的扩张

    随着经济学扩张的现象越来越多,经济学的扩张行为已经引起部分人的恐慌。甚至有人提出经济学的扩张就是一种入侵行为,不利于其他学科的健康发展。还有学者用经济学的帝国主义来看待经济学的扩张,这种观点认为:将经济学中的假设、命题、术语推广开来,将经济学中所获得的原理、规律和分析方法引用到经济学之外的其他地方。

    其实这些专家学者对于经济学扩张批判的实质是担心经济学过度的影响其他学科,会导致其他学科的正常健康的发展。但是回顾人类思想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扩张从未停庄,但是从没有哪一个学科因为这种扩张而导致自身发展受限或者是迷失自我个性,更没有哪一个学科被其他学科兼并吞没。相反的,正是由于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扩张,才使各个学科之间有机会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共同发展,使各个学科一直保持自己鲜活的生命力,也使一些新学科可以不断出现,使今天的学术界百花齐放。因此,专家学者们不仅不需要对学科扩张的现象有任何的恐慌,还可以抱有一份宽容的心态对待,甚至可以提倡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实现学术界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经济学的开放

    经济学的扩张如果看做是走出去的过程,那经济学的开放就是引进来过程。同其他学科一样,经济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扩张,当然也离不开经济学内部各个学派之间的相互借鉴、学习。而经济学的对外开放可以总结为两种类型:对内开放、对外开放。经济学这两种对外开放的状况主要通过经济学的吸收主义和折衷主义展现出来

    1.经济学对外开放:吸收主义及其引进运动。在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有扩张,还有引进。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多种学科对经济学不断进行扩张和渗透的过程。通过对其他学科的分析技术和研究方法进行借鉴学习,为己所用,不断增强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经济学的吸收主义的主要表现 吸收借鉴可以说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最明显的特点。在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从来都不会排斥其他学科的扩张和入侵,相反的,经济学的开放性会使他积极主动的去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优势,从而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

    溯源整个经济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边际革命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他是现代经济学分析方式正式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标志,也是经济学对外借鉴吸收的开端。其中心理学和数学都对经济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心理学对于经济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用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对顾客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经济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因此可以借助心理学对人的消费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进行研究。把心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引入到经济学中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奥地利学派首次将心理学的内容引入到经济学中,用心理学原理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第二个阶段:在微观经济学中全面应用心理分析。马歇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无非两种:追求快乐、避免痛苦。在心理学基础上新古典经济学建立。第三个阶段,在宏观经济中全面应用心理分析。也就是将心里偏好、心理预期等诸多心理因索引入到宏观经济学中。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心理分析和边际原理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数学对于经济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用通过使用数学分析法模型化经济学理论。经济学能够借鉴数学理论主要是由于:经济学对于经纪人理性的强调、经济学理论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等等。经济学借鉴、吸收数学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首先在19世纪后期数理学派兴起,通过借助数学分析来获得经济学的最优化解;第二个阶段,平衡状态问题代替最优化问题,其在学术上的表现是博弈论和非线性分析的引入。第三个阶段,经济学越来越偏向于实用化。第四个阶段是数学全面渗入到经济学中

    2.经济学对内开放:折衷主义及其综合运动。正是因为仍有许多经济学家坚持折衷主义,才使得经济学体系保持完整。使经济学下各个学派都求同存异、兼容井包,使各个学派的观点在总的经济学体系下是折衷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正是因此引发了经济学上的综合运动。在近一个半世纪中,经济学的发展史上有三次较大的综合

    英国的经济学家约翰.穆勒是第一次折衷主义的代表人物;马歇尔是第二次折衷主义的代表人物;保罗.萨缪尔森是第三次折衷主义的代表人物

    经济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其魅力长存的原因。经济学内部的各个学派之间的观点相互包容正是由于经济学的包容性与开放。在经济学的内部学派众多,异彩纷呈,学派之间或者观点相近,或者观点相左,但是仍然能共同存在于经济学的框架之下,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折衷主义的影响,使经济学内部具有开放和包容性的特点。使得各个学派能够得到话语权,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要想获得 话语权,首先要让其他的学派也获得话语权,使他们能够对外表达自己的主张,面对各个学派之间的分歧,可以采取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态度,在向其他学派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学内部学派的整合。通过求同存异、兼容井包,不仅可以使每个学派都在经济学中找到自己的归属,还可以规范学科的发展方向,统一学科意志,实现经济学健康有序的发展正是由于经济学不断的进行学科分化、学科整合,在不断分化整合中得到了学科的成长,才有了今天完整的经济学学科体系和学科框架,才能不断取得新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

    四、结语

    经济学的扩张和经济学的开放,是经济学能够不断发展的原因,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也正是因为两者的组合才能实现经济学的自我拓展疆域。



    推荐阅读:
    论经济学的“扩张”与开放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高校经济管理教师教学
    浅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论新所得税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最新幼儿园教师安全工作计划大班 幼儿园教师安全工作计划春季(15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