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技术合同 满分作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用改革创新精神统领街道办事处人大工作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清风徐来 时间:2024-06-11 09:42:42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用改革创新精神统领街道办事处人大工作

    用改革创新精神统领街道办事处人大工作

    新形势下,街道办事处人大工作最终落脚点是围绕民生,维护民权,保障民利,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办工作的深入推进,街道办事处人大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脉搏中,立足街道办事处实际,与时俱进,围绕经营城市、服务城市、管理城市的新理念,通过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幸福家园,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工作再上新台阶,有力促进办域经济社会突破发展。

    一、注重人大自身建设,为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街道办事处人大自身建设是推进工作适应形势的需要和根本前提,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同级党委的领导。人大工作和代表活动都要坚决贯彻党委意图,紧扣党委中心工作,严格按照党委的决定行使各项权力,实现党的意志和人民意愿相统一。

    1、创新工作机制,激发代表热情

    要根据有关法规,立足实际,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不断使办事处人大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要努力创新人大工作联系机制、代表活动机制、代表激励机制,探索人大联络组组长、副组长经常联系走访代表、代表经常联系选民和各级代表之间相互联系机制。要明确规定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代表职务的内容和形式,适时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检查、评议等活动,积极评选优秀代表,树立典型,激发代表自身潜能和内在动力,增强代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探索代表向选民述职途径,增强自身的压力和动力,不断完善代表考核机制,使代表真切的感受到当人大代表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

    2、提高代表素质,促进代表履职

    要把加强对代表培训,作为提高代表素质、增强代表参政议政能力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注重有关人大知识、工作的法律学习,帮助代表加深对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的认识,熟悉街道办事处人大联络组和人大代表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代表履行职责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同时,要注重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现行惠民政策及城市社区、农村工作法律法规的辅导,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综合素质,使代表对自身的地位、作用和要求有明确认识,能依法正确行使职权。

    二、履行人大职责,推进基层民主进程

    街道办事处人大联络组和人大代表履行职能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职责办事,既不能失职又不能越权,凡是法律赋予的职权都应尽职尽责地去行使,凡是法律没有规定的职权绝不能随意介入,也不能随意干扰其它部门、机关的工作。在区人大闭会期间,街道办事处人大联络组及其人大代表活动同样要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和区人代会通过的制度进行,以保证工作正常、有序、正确开展。

    1、抓学习,促基层依法办事

    要深入开展《宪法》、《选举法》、《代表法》、《地方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学习,提高农居民素质。精心指导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认真搞好村居民自治工作,积极支持监委会大胆工作,加强对村级财务和政务公开的监督和引导,建立健全村居民或村居民代表议事制度,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推动村居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推动监委会积极履职,加强对村居民委员会的监督。

    2、抓普法,推基层法制进程

    认真组织实施“普法”宣传教育,扎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活动,支持和强化公安“三基”建设,提升司法工作水平,支持“三官一律”进村社区,加强村级治保、调解网络建设,及时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地方恶势力及反动邪教组织,确保村社区的稳定。

    3、抓履职,促进办事处工作

    围绕发展和稳定大局,有重点地开展视察、专题调研和评议活动,适时听取办事处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汇报,支持办事处顺利实现当年经济目标和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并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全办事处基础设施建设负担及财政运行情况进行审议和监督,确保国家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

    4、抓监督,促干部作风转变

    积极参与协助办事处纪委扎实开展基层站所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以解决影响民生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标,着力解决干部存在的作风不实、思想保守、宗旨意识不强、为民服务意识不强,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等问题,推动办事处党委努力建设一支作风优良、行为规范、德才兼备、群众欢迎的干部队伍。

    三、投身经济建设,推动办域经济发展

    街道办事处人大联络组和人大代表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科学决策、正确决议,积极主动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协助办事处推动工作,自觉接受选民或者选举单位的监督。代表要在围绕党委、办事处决策和中心工作中,做好协调引导,组织服务,体察民情,反映民意,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谏言献策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揽统,率先垂范,大力发展产业,促进土地流转,积极领办企业,引导和带动群众发家致富,成为产业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领头雁,为办域经济突破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特别是街道办事处的民选区人大代表一大部分都是社区村级干部,面对辖区内群众在住宅建设中的不按规划进行,乱占、滥建、乱堆、乱放负有引导、监督制止的责任,他们不但要带头执行城乡建设规划法,还要做好群众的工作,为依法管理城市,经营城市,建设城市付出更多的努力。

    四、明确工作特点,把握好四个关系

    街道办事处人大工作必须着眼全办发展大局,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多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重点要把握好四个方面关系:一是把握好人大与党委的关系。人大工作要服从党委的领导,从思想上、制度上和落实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二是把握好人大与办事处的关系。办事处人大联络组要支持办事处依法开展各项工作,协调解决同人民群众产生的矛盾和分歧,监督办事处各工作部门依法行政,从而推动办事处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三是把握好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人大工作肩负着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代表人民的利益来行使国家权力,同时人大要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确保群众利益不受侵害。四是把握好办事处人大联络组与上级人大的关系。办事处人大联络组是区人大的派出机构,必须遵守宪法、法律规定和区人大的决议,在选举工作或日常工作中,与区人大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支持代表积极参与区人大组织的视察、调研等活动。

    第二篇:以改革创新精神为统领

    以改革创新精神为统领

    以改革创新精神为统领

    积极推进山西煤炭跨越现代化发展新时代

    ——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24年2月21日)

    省煤炭工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吴永平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省“两会”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24年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煤炭行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转型发展为方向,以“七高一文明”为目标,以“八化工程”为路径,以“六大标准”为手段,全省煤炭工业取得了难得的新成绩新发展。

    (一)主动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煤炭经济发展质量有了新变化 全行业客观理性认识和把握煤炭市场周期性、规律性变动,加强宏观调控,规范经营秩序,科学应对形势变化,顶住了市场下行压力。特别是省厅按照省政府的总体部署,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牵头起草了“煤炭20条”,近期5项已落实到位,中长期15项正在积极推进,政策效果和市场活力正在逐步显现。

    可以说,“煤炭20条”是救市帮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不仅扭转了煤炭市场下行的趋势,对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从长远促进了煤炭发展方式转变,尤其是在全国煤炭行业反响很大,为国家层面出台煤炭“国5条”进行了率先探索,促进了全省煤炭经济发展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全行业煤炭产量完成9.62亿吨,同比增加4863.52万吨,增幅5.3%;出省销量完成6.2亿吨,同比增加3422万吨,增幅5.88%;销售收入完成14178.22亿元,同比增加2101.22亿元,增幅17.40%;实现税费1149.95亿元,煤炭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6%,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个百分点。

    第一个重大的变化是:煤炭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正在走向理性发展轨道;

    第一个重要的启示是: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只要科学应对、措施有力,就能够克服困难,扭转逆势,跨步向前。

    (二)坚定现代化发展方向不动摇,煤炭工业面貌发生了新变化

    一是煤炭现代化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对六个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出台了《六个标准贯彻落实评价考核实施办法》;制定了《露天煤矿管理标准》,完成了全省办矿企业首次等级审核评定。通过全面推行实施标准,全行业已经形成了学标准、用标准、达标准推进现代化的浓厚氛围。

    二是煤炭基本建设积极有序推进。全行业完成煤炭固定资产投资1718亿元。起草了现代化矿井和重组整合矿井建设“两个意见”以省政府文件下发全省,召开两次现场会全力推进。全年全省初步建成现代化矿井54座,命名表彰了25座;重组整合矿井竣工验收82座,从2024年至2024年累计竣工验收170座;全力推进68个煤矿建设省重点工程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29.2亿元。

    三是煤炭生产管理进一步加强。出台了《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审查批复82座矿井的生产能力核定,合理增加产能4590万吨/年。同时,积极协调解决重组整合遗留等问题。

    第二个重大的变化是:地方煤炭企业建设现代化矿井的理念认识更高、推进力度更大、建设速度更快,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第二个重要的启示是:只有依靠标准,才能推进煤炭现代化发展,只要现代化矿井早建成一天,煤矿安全保险系数就早提高一天。

    (三)积极推进综改试验区项目建设,煤炭转型发展发生了新变化

    一是制定转型方案,推进项目落地。制定了2024年行动计划4个专项《实施方案》,宏观指导煤炭科学转型。全行业在建较大非煤转型项目107个,全年完成非煤固定资产投资 610亿元,同比增长6.3%;非煤收入10154.09亿元,同比增加2124.1亿元,增幅26.45%。

    二是进一步加强督促指导。省厅实行转型重点项目包联制度,厅领导、职能处室包干联系28个非煤项目,督促指导项目单位完成投资272亿元,其中阳煤集团低浓度瓦斯发电、太化高端化机制造(一期)等项目已经投产运行。三是推进标杆引领项目建设。潞安180万吨煤制油、焦煤60万吨煤制烯烃、同煤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等一批标杆项目不同程度的各有进展,为全省煤炭产业延伸拓展发展空间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第三个重大的变化是:非煤经济已经成为煤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力量;

    第三个重要的启示是:实施标杆高端引擎战略,是从根本上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大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煤矿安全形势发生了新变化 一是安全理念进一步创新。认真落实“三个决不能过高估计”的新判断和“三个敬畏”的新要求,提出了“安全生产是天大的事”、“人人都是通风员”新理念,进一步创新发展了煤矿安全理念体系。

    二是督促检查进一步加强。辩证妥善地处理了基层企业安全生产和政府部门安全督查检查的关系,开展了5次全省性、集中性、持续性的督查检查,累计督查矿井2251矿次,查出安全隐患57560条,先后责令停产停建矿井237座,责令停采、停掘工作面125个。特别是充分发挥突击执法检查的作用,采取暗查、暗访、夜查和突查的方式,全覆盖跟踪巡查、督查重大隐患的整改,打击了非法违法煤炭生产建设行为。

    三是安全管理进一步严格。突出建设矿井安全管理,进一步严格落实建设、施工、监理三方责任,有效防止了煤矿建设重特大事故;突出“治瓦斯、摸清水”两个重点,出台了瓦斯防治八项规定,严格水害防治;突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全省全年共建成292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突出应急救援工作,全省煤矿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基本建成,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

    四是隐蔽性致灾因素排查治理进一步强化。以整合改造建设矿井为重点,集中开展隐蔽性致灾因素“大会诊”,水文地质会诊954矿次,瓦斯会诊865矿次,共查出问题13242条,全部采取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同时,加强煤矿瓦斯抽采利用,抽采量52.5亿m3,同比增加14.6%,利用量18.2亿m3,同比增加17.4%。

    可以说,去年是抓煤矿安全检查次数最多、措施得力、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的一年,各项指标均大大低于国家下达我省的控制目标。全省煤矿共发生事故40起,死亡75人,同比减少8人下降9.64%;煤炭百万吨死亡率0.077,同比减少0.014、下降15.3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11,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第四个重大的变化是: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创出了山西煤炭现代开发史以来的最低值;

    第四个重要的启示是:安全工作必须时刻紧抓,检查不能少、力度不能降,就能抓好、抓出成效。

    (五)加快发展煤炭社会事业,煤炭现代文明建设发生了新变化

    一是进一步推进煤炭科技工作。全行业有68项科技成果获得中国煤炭科学技术奖,由晋煤集团、汾西矿业、霍州煤电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煤矿岩巷全断面高效掘进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鼓励推广新装备、新技术,煤矿现代化综采装备、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得到大力推广。二是进一步推进煤炭人才建设。省厅累计培训各类从业人员23.03万人次,确定了省内19所专业定向培养院校,举办了首次校企洽谈会,全年变招工为招生2.9万人;举办了第二届“同煤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推行“送教下矿”,全省煤炭职业中专招生达15万人,75%的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接受了职业教育,煤矿安全培训和职业教育水平稳步提高。三是进一步推进绿色生态和谐矿区建设。积极协调促进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和采煤沉陷区地质灾害治理,全行业完成造林3.3万亩,绿化280万平方米;加强煤矿职业卫生防治,保障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权益;推动实施“以矿建镇”工作,5家煤炭企业开展了试点,进一步推进了绿色和谐文明矿区城镇化建设。

    第五个重大的变化是:科技推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行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共识;

    第五个重要的启示是:现代化的矿井,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人才作支撑。

    (六)加强作风建设,服务煤炭发展的政务环境发生了新变化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总要求,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提出“画画像、对对症、活活血、祛祛病、见见效”具体要求,特别是本着“真亮丑、真揭短、真整改、真落实、真见效”目标,召开了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四风”突出问题20个,确定整改措施25条;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坚持“会会讲廉政、时时严纪律、处处转作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能,全力为基层和企业服务。同时,在干部队伍建设、直属单位管理、扶贫和援疆工作、煤炭社会保障和煤炭志编撰等工作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进一步塑造了勤政廉洁、法制服务的机关新形象。

    第六个重大的变化是: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

    第六个重要的启示是:党的群众路线是战胜一切困难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只要充分依靠群众,我们的工作就能够做好。

    同志们,一年来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国家、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行业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煤炭厅党组,向始终关心支持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辛勤工作在煤炭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统一思想,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煤炭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综改试验区建设开启了山西转型发展的新征程。在新的形势下,全省煤炭行业风险与机遇同在,挑战与发展共存。积极的因素有: 一是从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首先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全面深化改革将释放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内需的巨大潜力;其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将带动能源生产稳步增长,国家确定今年全国煤炭产量为38亿吨,同比增长2.7%,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第三是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力度加大,现代化企业和煤矿建设发展加快,行业集中度和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为煤炭工业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从煤炭产业发展的重大政策看:去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国办发93、99和104号三个重要文件,全力打造中国煤炭“升级版”;特别是国家把事关煤炭改革的三项重大审批权限下放山西,全力推进全国重要煤炭能源综合基地建设,将推动山西煤炭产业发生巨大变革,山西煤炭迎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三是从我省深化改革方向看:煤炭对山西经济发展支撑的基本面没有变,对推动转型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对安全生产贡献的基本面没有变,“三个基本没有变”决定了煤炭仍然是山西深化改革的基本面,是省委、省政府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主旋律和主攻方向。

    四是从煤炭产业发展规律看:煤炭企业从“黄金十年”转入到结构调整、理性回归,这一轮煤炭形势的逆转,这一番市场的变化,对大基地、大煤矿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对煤炭供需总量平衡提出了新要求,而山西正在全力建设现代化矿井,这与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完全一致,与煤炭产业发展的规律完全符合。面临的挑战有:

    一是从煤炭需求情况来看: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美国页岩气革命、进口煤持续不减、全球煤炭供大于求等因素,都将影响到国内煤炭的生产消费;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增速由两位数高速增长逐步回落到中速增长,重点耗煤行业产能过剩,节能降耗力度加大,将影响到煤炭能源生产消费,煤炭需求进入低速增长期。

    二是从能源结构调整看:国家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实施化解产能过剩重大政策,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治理雾霾天气有力措施,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今年国家能源工作的重点就是转变能源消费方式、优化能源布局结构,煤炭消费比重将由70%降低到65%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由9.8%提高到10.7%。三是从我省煤炭行业发展态势看:

    在生产方面:全行业2024—2024年原煤产量逐年增长幅度分别为:20.39%、11%、11.14%和5.3%,呈增速放缓趋势。去年我们在很大一部分矿井改造建设的情况下产量达到9.62亿吨,到2024年重组整合矿井全部建成进入生产状态,产能将达到约13亿吨左右,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能加大,科学合理调整、组织生产将成为下一阶段的趋势。在市场方面:全行业2024—2024年煤炭出省销量增长幅度分别为:15.23%、13.23%、0.12%和5.88%,总体呈下降趋势。吨煤平均综合售价从2024年5月的656元下跌到2024年12月的430元,落差220多元。目前,煤炭市场仍在波动中,2024年1月为410元,下降的幅度较大,下行的趋势来的较早,而且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仍然很大。

    在安全方面:2024—2024年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为:0.187、0.085、0.091和0.077,持续保持在“双零”水平并基本保持逐年下降,在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难度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的要求越来越高。

    综合以上情况判断,2024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煤炭市场总的形势为:

    一是国内煤炭行业彻底告别“黄金十年”,煤炭价格将在一个时期内低位徘徊,煤炭行业开始步入相对微利阶段。二是虽然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格局短期内较难改变,但是我国煤炭市场将由供需基本平衡向供应宽松、结构性过剩、个别时段和局部区域紧张转变,我省煤炭市场将总体处于需求低增长、价格低水平的调整阶段,预测煤炭经济将呈较低位平稳发展态势。

    三是无论是某个煤炭企业还是整体煤炭行业,市场竞争的重点将由价格竞争向市场份额竞争升级转变,让利争市、以量补价等传统的市场竞争手段逐步减效,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和保持市场供需平衡将成为必然方向。

    因此,全省煤炭行业必须立足全国看山西,着眼行业看发展,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善于运用经济发展“底线思维”,高度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确实增强煤炭事业“责任意识”,充分估计实际困难,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扎实推进我省煤炭转型跨越发展。

    三、坚持改革创新,强力实施“七个积极推进、七个稳步提高”,全力打造山西煤炭现代化“升级版”

    2024年,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年,也是全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攻坚年。全省煤炭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以深化改革为主题,以转型综改为主线,坚持“积极推进”和“稳步提高”,实施标准引领与煤炭建设并举,煤炭主业与非煤产业并重,安全生产与发展经济齐抓,科技创新与人才强煤共进,煤炭管理与服务基层互促,努力打造山西煤炭现代化发展“升级版”。

    强调“积极推进”:主要是基于当前的形势要求和工作任务,针对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消极被动现象,切实改变工作状态,提振工作信心,统筹谋划、勇于担当、大力推进,积聚正能量,开创新局面。强调“稳步提高”:主要是基于我们对煤炭发展还存在急于求成的思想问题,充分认识一些工作理念、工作目标不能急功近利,贵在坚持稳中求进的正确趋向,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坚定不移、持之以恒,要“蹄疾而步稳”,既不抢跑,也不懈怠,稳步扎实做好山西煤炭这篇大文章。

    为此,确定今年煤炭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煤炭产量9.5亿吨、调整量10亿吨;出省销量6亿吨;销售收入不低于1.2万亿元;实现税费1100亿元左右;煤矿安全力争实现重特大事故零发生、百万吨死亡率力争保持“双零”目标。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要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积极推进煤矿安全生产,稳步提高煤炭安全发展水平今年是煤矿“安全基础提升年”,要以贯彻落实国办发93、99号文件为统领,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机制,把安全生产作为“天”字号工程,任何地方、任何企业、任何时候都必须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做到强抓狠抓。一是必须坚决做到理念创新不满足。

    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的思想内涵,按照省委、省政府“安全生产是民生,是最基本的民生;是责任,是比泰山还重的责任;是红线,是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的工作要求,坚持“三个决不能过高估计”的基本判断,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理念上创新发展,工作上落实到位。二是必须坚决做到责任落实不空档。

    企业层面:要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特别是国有重点煤炭集团要强化对子公司、分公司的安全管理,构建更加严厉更加完善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加大安全投入,有效防止事故发生;政府层面:要严格落实政府监管责任,积极创新煤矿安全监管模式,加强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一方平安;管理层面:要强化安全工作的落实与检查力度,实施更加有效的非法违法行为和重大安全隐患惩治措施;五人小组:要进一步发挥“五人小组”的作用,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国有重点集团“五人小组”执法权改革,赋予其履行省级煤炭管理部门对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生产执法权,确保责任到位。三是必须坚决做到执行制度不松劲。

    要深入贯彻落实《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提高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要严格执行煤矿图纸定期交换制度,并与安全监管检查紧密结合,不交换图纸,一律不得生产建设;要实行“不放心”煤矿挂牌管理制度,限期整改,省厅严格审核,摘牌销号;要建立事故警示制度,对发生的每起安全生产死亡事故,都要发布警示通报,并采取约谈、停产、吊证、列入黑名单等措施,督促企业加强安全工作。四是必须坚决做到致灾因素排查治理不懈怠。

    要坚定“治瓦斯、摸清水”两大重点,坚定“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深入开展煤矿隐蔽性致灾因素普查治理;要充分发挥执法网络平台的作用,实行隐患排查闭合治理;要对重大隐患整改治理进行挂牌跟踪督办,从源头上防控治理隐患。五是必须坚决做到建设矿井安全管理不放松。

    建设矿井既是煤炭基本建设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的重点,要加强建设矿井安全管理,对水害、瓦斯探测不清的不得施工建设。特别是要把国有重点煤炭集团公司建设矿井作为重中之重,严厉打击边生产边建设行为,严令禁止给建设矿井下任务、定产量,全面规范煤矿建设行为。六是必须坚决做到安全监管执法不手软。

    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机制,全面实行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工作法,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好执法纠察队伍的作用,加大突击执法检查力度,形成打击非法违法的高压态势;要进一步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加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力度;要加强对煤层气抽采、煤矿洗选煤厂等的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同志们,煤矿安全马虎不得、疏忽不得、大意不得,安全工作怎么抓都不过分,必须纠正认为检查次数多的错误认识,在安全问题上就是要加大力度、一以贯之。全行业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以更加坚决的决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性事故,全力把煤矿安全抓得更好、做得更实!

    (二)积极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稳步提高煤炭科学发展水平煤炭标准是一个综合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坚持辩证、全面、科学的观点全力推进。

    一要进一步拓展丰富标准体系。要研究出台煤矿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煤矿技术装备标准、煤矿用防爆无轨胶轮车准入标准等技术性、操作性标准,进一步完善山西特色的煤炭标准体系,科学指导煤炭发展。

    二要进一步推进对标达标。对照标准一项一项落实,逐条逐项达标,严格做到用标准建设、用标准管理、用标准提升、用标准发展。

    三要进一步强化考核验收。要按照评价考核实施办法,严格考核。年内达标的,要严格验收;分达标的,要加强动态督促检查。

    需要强调的是:全行业必须坚持一盘棋思想,统一实施,统一达标,统一提升。特别是国有重点煤炭集团公司,要加大对实施标准体系的认识程度和推进力度,真正发挥用标准推进现代化的表率和示范作用。

    (三)积极推进现代化发展步伐,稳步提高煤矿矿井建设水平

    建设现代化矿井既是重组整合的重要后续工作,又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保障。要以现代化矿井建设为目标,以重组整合矿井改造建设和新核准矿井建设为重点,加大推进力度,加快改变山西煤矿发展面貌。

    一要加快建设一批高端引领的现代化矿井。

    强化规划执行力度。无论是新建、整合改造矿井,还是生产矿井以及60万吨以下的小型矿井,都必须按照现代化矿井标准做出达标规划,强化执行意识,力争年内建成60座引领全国、影响世界的现代化矿井。

    实行包联推进制度。省厅继续实行包联制度,厅班子成员每人包干联系一座现代化矿井,协调指导建设工作。各市、各集团公司也要建立包联制度,责任到人,积极推进。实行奖罚激励制度。按照建设目标任务,严格考核,加快建设进度,要继续表彰奖励现代化矿井建设,调动和激发现代化矿井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二要加快建成一批重组整合改造建设矿井。

    目前,全省有575座在建矿井,今明两年要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建设任务重,安全压力大。要加大建设力度,争取年内建成竣工160座,确保矿井安全建设、安全投产。

    三要加快新核准矿井项目的建设。

    要严格执行现代化矿井建设标准,加快建设新核准的20座矿井,年内完成投资100亿元,确保新建矿井一次建成、一次达标。

    需要强调的是,全省煤炭建设今年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其中煤矿项目700亿元。全行业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坚定信念,越是在市场形势下行,越是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越要抓住机遇,加快现代化矿井建设。

    (四)积极推进转型综改项目建设,稳步提高煤炭工业发展方式

    转型综改区建设是山西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全行业要以“转型综改攻坚年”为契机,全力推进和落实煤炭综改试验任务,力争完成非煤项目投资500亿元,深入推进煤炭转型发展。

    一要加快推进煤电一体化产业链。

    要抓住国家下放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审批权限的机遇,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加快建设“煤电一体化”国际型能源大集团,推进煤电联营、煤电一体化进程。二要加快推进煤焦一体化产业链。

    要抓住焦化企业兼并重组的机遇,充分发挥稀缺炼焦煤资源优势,推进煤炭与焦化企业的深度联姻,稳定炼焦煤生产秩序,掌握炼焦煤市场话语权。三要加快推进煤气一体化产业链。

    要抓住国家下放煤层气矿权审批权限的机遇,积极争取上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提高煤层气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

    四要加快推进煤液一体化产业链。

    要抓住国家在中西部布局一批煤化工产业的机遇,全力推进煤基合成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现代高端煤化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同时,要拓展煤基新兴产业,特别是在煤机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煤炭文化业、煤炭高端服务业等方面加快发展,推进煤炭转型步伐。

    同志们,转型快与慢,关键看煤炭。省厅将继续加大督促指导推进力度,全行业必须要保持煤炭转型的定力,鼓起煤炭转型的勇气,构建循环完整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趟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资源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

    (五)积极推进煤炭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稳步提高煤炭核心竞争力

    科技是推动煤炭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提升煤炭发展水平的核心要素。未来煤炭的竞争,最根本的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全行业要紧紧抓住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的重大机遇,在煤炭科技上下功夫。

    一要实施煤炭科技创新驱动战略。

    今年是“煤炭科技创新年”,要把煤炭科技创新作为重点,召开全省煤炭科技创新推进会全力推进。

    要制定煤炭科技创新战略规划,集中力量在煤炭科技创新领域抢占战略制高点,从战略方向和推进路径上引领煤炭科技快速发展,形成以大型煤炭集团公司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煤炭清洁、安全、低碳、高效、绿色开采利用。要建立煤炭科技装备准入制度,坚持以标准提升装备、以标准淘汰装备,分阶段、分步骤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要推广充填式绿色开采技术应用,年内选择3-4个矿井进行试点,以点带面全省推广;深入调研“三下”压覆资源情况,研究破解开采技术难题,提高资源利用率。

    要建立煤矿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煤矿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综合调度信息平台,管理部门建立监督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全省统一联网,实现煤矿安全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监督管理。

    二要实施劳动用工推进战略。

    到2024年要全面实现“变招工为招生”,时间紧,任务重。要围绕“如何用工”和“用什么工”两大核心,全力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素质化、专业化的新型煤炭产业队伍;要进一步理顺劳动用工管理职能,规范劳动用工制度;要通过校企联合等方式,年内变招工为招生比例达到75%。三要实施素质提升战略。

    要加强各岗位、各工种、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省厅年内完成从业人员培训20万人次;要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做到“人、证、岗”一致;要推进“六个标准”进学校、进课堂,继续推行“送教下矿”;要加强全省各级煤炭培训机构管理,加快推进山西能源学院建设,提升各类煤炭学校办学水平;要发挥各级煤矿工会的作用,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四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进一步提高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水平,加大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社会保障和和谐矿区建设工作,促进煤炭工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继续推进“以矿建镇”工作;要强化煤矿职业卫生防治,提高职业健康水平。

    (六)积极推进煤炭深化改革,稳步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科学化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全行业一定要深刻领会不唯GDP考核新观念,既不唯GDP,又要保持科学的增长速度,坚定改革意识,树立正确的煤炭经济发展理念,全面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煤炭改革发展。一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现代煤炭行业是一个技术含量高、知识素质高、现代化水平高的行业,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就是运用现代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方式,突出人员素质、资源条件、自然环境等核心要素,通过科学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全行业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要由过去的经验管理向现代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转变,要在人、财、物等因素的科学配置,技术、管理、文化等要素的有机融合上做文章,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安全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特别是要充分认识企业管理的文化属性,要把文化管理作为管理的最高境界,贯彻于企业的战略方针、人力资源、品牌形象等方面,更好地把企业员工的价值理念契合到企业的发展中,提升企业管理的文化品位,实现了企业管理的本质跃升,形成科学的经营理念、哲学思维、精神资源,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科学化管理水平。

    二要积极推进市场化配置煤炭资源改革。要主动积极配合煤炭资源市场化改革和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试点工作,按照煤炭资源市场配置规划,推动探索煤炭资源矿业权招标出让,促进矿业权交易市场的完善,激活煤炭资源市场。三要积极推进煤炭产能改革。要坚持“保护性开发资源”理念,深度研究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问题;要坚持“调量、稳价、降本、提效”思路,科学核定煤炭产能,合理安排煤炭生产,超前预警防范产能过剩风险,做好煤炭产能战略储备;要充分发挥煤炭销售票的调控作用,把煤炭销售票和生产产量合并计划,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煤炭产量。

    四要积极推进煤炭市场化改革。在认真落实“煤炭20条”措施基础上,在实施煤矿生产能力登记和公告制度的同时,要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以煤炭销售票为依托,以日常监测监控为途径,进一步完善产运需衔接机制,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积极探索建立煤炭经营行业标准体系,提高煤炭企业经营素质。积极探索完善煤炭市场诚信评价体系,指导企业规范经营活动。积极探索建立全省煤炭价格预警机制,帮助企业归避市场风险,科学调控市场供需。

    (七)积极推进煤炭行业管理职能转变,稳步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充分认识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理解总书记“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抓反腐倡廉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袁纯清书记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大会上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扎实做好全行业反腐倡廉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煤炭行业管理。要适应国家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新形势,强化规划、政策、法制、监管、服务等职能,努力在标准管理、事中事后监管、煤炭宏观调控、依法行政和服务煤炭发展上有创新,有突破。

    三是巩固运用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要坚持接地气、转作风、解难题,以基层和企业的期盼和要求为准绳,继续深化“三型机关”建设和“带公章下基层”活动,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弘扬山西煤炭精神,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和煤炭史志编撰等工作,坚持不懈纠正“四风”问题,千方百计创优发展环境。

    同志们,煤炭厅就是全省煤炭人“温暖的家”,今年我们要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想大家所想,急大家所急,要为基层和企业研究办好四件事。

    一是在煤矿改造建设初步设计变更上,对合理的、优化的,要积极研究,主动研究,帮助解决; 二是在煤矿生产能力核定上,对符合规定的、符合条件的,要实事求是,及时组织核定;

    三是在煤层配采问题上,对不同硫份、不同灰份煤层配采,厚薄煤层配采,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非突煤层与突出煤层配采,带压矿井安全区与带压区配采的,要严格、科学、合理予以解决;

    四是在《煤矿矿长资格证书》和《安全资格证书》审批上,要减少程序,实行两证合并发放。

    同志们,煤炭行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面推进全省煤炭工业现代化发展,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以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领人大工作

    以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领人大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指导性强,是指导西藏工作的纲领性 文件,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通过深入学习,笔者深深体会到,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人大工作实处、见到实效,就要深 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讲话对人大工作的新要求,并与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吴邦国委员长所作 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我区实施“十二五”规划、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结合人 大工作实际,依法履行各项职责,为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有力法制保障。

    一、更加注重思想认识的高度统一,在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上下工夫

    当前,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西藏面临的尖锐复杂的反分裂斗争形势,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的本质特征,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的特色,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的完善和发展,更好地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一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在充分发挥党是各项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政治优势上有新加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 导核心。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长期以来,我区人大认真贯彻执行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执行党委决定,及时研究决定重要问题,向党委请示报告立法、重大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工作,保证了党委决策和意图的实现。在新的形势 下,我们要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中央和区党委的权威,坚持重大事项向党委请示报告,取得同意后按法定程序办理。通过人大工作将党的意图、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高度统一起来,确保党的政治主张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要充分发挥人大党组在人大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执行区党委的决策 部署,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穿于人大各项工作之中,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

    二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维护人民主体地位,在充分发挥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优势上有新举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政体,是中国人民 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大及其常委会受人民重托,为人民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人大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通过立法、监督等工作促进社会普遍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 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使人大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积极参与地方国家事务的管理,广泛动员全体 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事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维护人大宪法定位,在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体制优势上有新提高。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国家行政 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各国家机关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我们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 国家权力,督促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保证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各项事业,更好地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 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健全适应国家权力机关特点、充满活力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齐心协力地做好人大各项工作。不断加强 与“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联系,形成共同推动各项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更加注重“三个机关”作用的充分发挥,在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实践上下工夫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 点。我们要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始终不渝地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人大工作的新实践,认真落实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 各项职权,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履职的工作机关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代表机关的作用,不断把人大工作推向前进。

    一要用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导人大充分发挥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作用的实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们党长期进行人民政权建设的经 验总结,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特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于1965年9月在西藏全面建立,对于广泛动员全区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 区建立比全国晚了十来年,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我们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发展道路,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与时俱进,保障各族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当家作 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国家政权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提供制度保证。

    二要用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导人大充分发挥依法履职工作机关作用的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 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西藏是从封建农奴制度一 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们科学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民主政治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人大要做的工作很多。人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很多工作都是法定 的,要认真做好,并切实提高工作实效。我们要更加着力于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和难点问 题,紧紧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从人大工作的定位和特点出发,认真依法行使各项职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监督等工作,依法做好决定重大事项和人 事任免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增强监督实效,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开创人大工作的新局面,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 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要用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导人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代表机关作用的实践。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代言机构,必须把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放在 极其重要的位置。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扎实做好各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广泛凝聚各 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完成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五个继续着力”的任务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要更加密 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监督检查、代表视察等活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坚持不懈地为群众 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面对面接触人民群众的平台作用,坚持爱民为民,注重实际成效,把圆满完成区党委确定的五项任务作为转变机关 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力抓手,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使各族群众切实享受到发展稳定成果。

    三、更加注重法定职责的全面履行,在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工作上下工夫

    2024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做好今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把 中央对西藏工作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做好人大工作的强大动力,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人大依法履职的各项实践中,积极做好立法、监督等各项工 作,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推动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从当前我们的具体工作实践来看,今年进行的招标投标法实施办法、防震减灾法实施办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办法、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气候资源管 理条例、边境管理条例等方面的立法工作,以及要听取审议重点项目建设、农牧区改革、扶贫开发和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等专项工作报告,对国家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或者专题调研等方面的监督工作,都与发展稳定民生和环保等全 局工作密切相关,是深入贯彻“五个继续着力”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按照人大常委会的安排部署和立法、监督计划,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科学推进跨越式发 展,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积极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做好人大工作 发挥制度优势

    着力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

    4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 工作。会议明确,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关键、主题、主线、难点、动力、保障、基础、标准、原则和方法。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不断取 得新的成果。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是党和国家对重庆作出的重大战略部 署。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保障和促进改革发展,既是全市各族人民对人大的新期待,也是时代对人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要深刻认识重庆肩负的历史使命,切实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是党中央和国 务院交给重庆的一项光荣使命,也是事关重庆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刻认识我 市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刻认识制约改革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障碍,深刻认识人大在改革发展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 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积极作为,努力做好立法、监督、决定、选举和任免等工作,着力推进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 部署和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制度支撑和有力的法制保障。

    其次,要加强调查研究,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打好基础。毛泽东同志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 权”。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因此,要注意发挥人大的同志对法律法规比较熟悉、经验比较丰富的优势,针对统筹城乡改 革发展中出现的农村土地流转、城乡规划建设、城乡社会保障、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等涉法问题,结合重庆实际,组织专门班子,整合调研力量和资源,及时对照相 关法律法规,深入开展对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揭示带共性和个性的特点和规律,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对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的,要重点研究提出确 保规定贯彻落实的对策措施;对法律、法规有原则性要求的,要重点研究细化和明确的制度化、法制化、程序化机制;对法律、法规没有涉足的空白点,要树立敢想 敢闯的思想,以全新的思维和世界眼光,重点研究和积极探索建立相关的制度和规定。

    第三,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法制保障。要切实行使好立法权,着力打破城乡二 元结构的制度障碍。市人大常委会历来重视探索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破解城乡二元难题。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研究”、“山区农村建 设小康社会的现状与对策”、“农民权益保护”及“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等专题调研,作出了《关于保障和促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的决定》、《关于同意设立“重庆农民工日”的决定》、《关于加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完善林权制度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决议决定,制定了《重 庆市城乡规划条例》、《重庆市促进开放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但就贯彻落实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来看,还有一些新的立法需求,人大的立法任务还相当紧 迫和繁重,需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分清轻重缓急,适时调整立法计划,比如: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加快职业教育方面的立法等,建立 健全长效机制,依法推进改革发展。

    第四,要加大监督和支持的力度,推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人大监督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 最高层次的监督。要全面实施监督法和监督法实施办法,确定监督重点,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支持“一府两院”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 贯彻落实。要加强工作监督,督促各项改革政策措施落地开花和结果。比如,督促推进“两江新区”和铁路枢纽建设、清洁能源等工作。要加强对法律法规贯彻实施 情况的监督,依法推进改革发展。要把关乎民生的法律法规,摆在监督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执法检查,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支持 的关系。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无论是改革的层面、区域,还是改革的内涵、路径与其他地方相比,都是不同的。同时,从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上看,统筹城乡改革 涉及方方面面,问题非常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就是要对观念、体制、利益等方面进行调整,冲破固有的障碍与藩篱。既然是改革试验,就有一个探索完善的 过程。人大作为监督机关,就要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支持政府敢闯敢试,帮助政府减少失误,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第五,要发挥代表作用,集各方之智,不断凝聚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是一道世界级 难题。“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要充分发挥人大的独特优势,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 力机关组成人员,是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要重视发挥好代表的行业、地域和政治优势,组织开展视察、调研等活动,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意愿 和要求,积极为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上下一心,推进改革发展。同时,要加强对区县(自治县)人大工作的联系、指导,总结交流区县(自治县)人大推 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好经验、好作法,发挥好全市人大的整体功能和作用,发挥好人大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把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作者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调研处处长)

    试论人大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中的独特优势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2日 14:43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蔡浩然 我要评论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着重强调了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谆谆告诫全党:“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 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作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作亲人。”总书记的讲话可谓语重心长,如警世宏钟,音犹在 耳。不仅对广大党员起着重要的警示、教育作用,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党和政府密 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在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中有着独特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联系的独特优势,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执政60余载。纵观历史,无论是共产国际运动史,还是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历程,都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党要在发 展和变革中引领时代的进步,就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 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人民和事业才能顺利前进。否则,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中国共产党自从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自己政权的那天起,就宣 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被奴役、被压迫了几千年的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才创造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 大成就。当前,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更加密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但是,必须看到, 随着我们党执政时间的增长,在少数党员甚至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的头脑中,群众观念淡化,工作中漠视群众诉求、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少数地方党群之 间、干群之间的关系对立,“鱼水关系”变成了“油火关系”。这些虽是个别现象,但长期以往它必定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来自人民,代表人民,受人民 委托行使国家权力,并接受人民监督。这种天然联系使人大在密切党和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作为执政党应当充分发挥人大制度的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把做好人大工作,发挥代表作用作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要切实尊重人大行使立法权,努力 消除立法中存在的部门立法痕迹,在立法过程中,广泛收集民意,使立法工作进一步符合人民群众的意志;要切实尊重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党和政 府的重大决策在出台前要经过人大讨论,把党组织的决策权和人大的重大事项决定权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我们的决策更好地 反映人民诉求;要切实尊重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使我们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有 效地杜绝脱离人民群众、损害群众利益事件的发生。此外要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前提下,切实尊重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好任免权。实践证明,党组织通过法定程序把自 己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和过程,就是进一步扩大民主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过程,也是集思广益、完善提高的过程,更是动员全体人民理解、支持党和政府重大决 策,从而便于团结一致,万从一心,更好地实现党和政府的意图和决策。

    二、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法定权威性优势,确保联系渠道的畅通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不仅体现在人大体制和工作机制上,还体现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条文中。现行宪法第76条第二款规定:“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同原选举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组织法第37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 和原选举单位或者选民保持密切联系,宣传法律和政策,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推进工作,并且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代 表法规定:“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者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这些法律规定,明确要求人大及其 常委会组成人员要把联系人民群众(包括选民)当作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赋予了人大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法定权威性。正因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着这一法定 优势,一方面要求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必须把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作为其法定职责,认真履行,另一方面也使人大能够依法代表人民督促“一府两院”认真回应群 众诉求,切实解决群众困难,保证联系渠道的畅通,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应当十分珍惜这个优势,把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呼声,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要充分发挥与党委及“一府两院”沟通便 捷的优势,在认真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上做文章;在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理顺群众情绪,协助化解社会矛盾上下功夫;在督促国家机关回应群众诉 求、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上求实效。令人欣喜的是,各级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正在日益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并且在联系方式上不断创新,联系的渠道日益畅 通,效果也日益显著。

    三、发挥人大工作相对比较超脱的优势,努力做好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这篇大文章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人大的根基在于人民,人大工作的动力源于人民。实践证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做 好人大工作的法宝。人大最大的优势在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最大的危险在于脱离人民群众。相对于党政工作,人大工作相对比较超脱,这便于人大更加广泛地联系 人民群众。我们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好这一优势,不断增强群众观念,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创新工作方法,确保人大与 人民群众联系渠道的畅通,充分发挥好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是不断增强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回应和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大的各项工作 都必须以发展、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准则。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就是人大工作中的重点,人民群众遇到的难点问题,就是人大工作所要着力解决 的重点。在具体工作中做到:每项议案立项前,必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审议每项决定、决议中都必须充分反映群众呼声,在督促“一府两院”改进工作时,必须 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二是树立以民为师的理念,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破解人大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胡锦涛同志指出:“每一个共产 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实践之中。”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标志着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何适应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新形势,破解人大工作中遇到的 新问题,如何回应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新期待,在人大工作中有新的作为等一系列课题摆在我们面前。这对于从事人大工作的所有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是一 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其中既有政治考验,也有能力考验。修炼党员的政治品行,提升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 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我们一定要把向群众学习作为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的第一需要,把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第一准则。

    三是完善制度,使人大联系人民群众制度化、规范化。从目前情况看,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联系人民群众方面相 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如,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人大信访制度、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为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 联系人民群众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对于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有些联系制度尚 未建立,已经建立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制度的执行上还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落实。只有依靠严密的制度来保障,才能更好地推动新时期人大工作顺应人民群 众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阶段,真正把人大建设成为代表民意的国家权力机关。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第四篇:用改革创新精神开启新征程

    用改革创新精神开启新征程

    —— 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之一

    作者:本报评论员

    2024-01-02天津网-数字报刊

    开栏语

    刚刚闭幕的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全面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4年任务,对动员全市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美丽天津建设、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全面深入宣传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及时充分反映全市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思路举措和进展成效,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稳中求进 改革创新”专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力量凝聚到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汇聚改革创新正能量,共绘美丽天津新蓝图。

    伴随新年的钟声,充满希望的2024年阔步走来。

    刚刚闭幕的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科学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全面部署今年目标任务。如何用全会形成的共识,凝聚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当前,首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深入学习、准确领会全会精神,用思想高度统一引导行动高度自觉,充分焕发全市上下改革创新的澎湃激情。

    怎样认识过去,决定我们怎样开启未来。过去一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和决策部署,学习落实的任务很重;高速发展的经济,如何克服传统模式的路径依赖,抵御下行压力加大的外部风险,加快提质增效升级,创新转型的任务很重;进入深水区的改革,各种矛盾因素叠加,每一步都可能触及利益敏感点,如何在稳中有进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深化改革的任务很重;人民期待中的美丽天津,雾霾侵袭下的“成长烦恼”,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壮士断腕的气魄,谱写好美丽中国的天津篇章,生态建设的任务很重——这一年,埋头苦干、负重前行的天津,交出了一份出色出彩的成绩单。无论是市委全会对全年工作的总结,还是我们耳闻目睹身边的变化,一组组有力的数据和生动的事实,充分验证并高度肯定了我们的思路、我们的做法、我们的干劲,也极大鼓舞了全市上下的士气,坚定了干部群众的自信,为开启新的征程铺垫了厚实的物质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启示、储备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当昨天的奋斗定格成今天前行的基石,新一轮改革的号角声高亢激越。去年5月,总书记来津考察时提出,天津发展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进入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新阶段。什么是“更高水平”?就是发展质量的更高水平、人民生活的更高水平、城市地位的更高水平。不久前,李克强总理在天津考察时要求,天津作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港口城市,要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争当领军者、排头兵。中央的殷殷厚望,改革的声声召唤,时代的滚滚洪流,为天津打开了机遇的窗口,也提出了严峻的课题。2024年,改革的新蓝图全面铺开,我们再次面临不进则退的紧要时期。在这一关键节点上,市委全会深入贯彻中央战略决策,科学研判形势,树立更高标准,确定了今年工作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对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转型调整、搞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于统一全市人民思想行动,凝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团结一致向前看,一张蓝图绘到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每一个新年都是在寒风中起步,每一次启程都是走向繁盛的春天。改革再出发,天津争当排头兵!

    第五篇: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同时也与消极腐败现象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建设贯穿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必要性,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腐败是私有制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痼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社会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容易滋生和蔓延。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与腐败现象作斗争,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的危害性是全方位的。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如果不坚决防范和惩治腐败,任凭腐败现象蔓延,最终将导致经济衰退、政治动荡、文化颓废、社会混乱,导致党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失去人民

    群众的支持。我们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指出:“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到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么,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制度和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也会给腐败现象滋生以可乘之机。”“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和任务的认识更为清醒,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夺取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胜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第一,坚定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正确认识形势,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我们必须看到两个方面:一是成效比较明显,必须坚定信心。通过这些年来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党员违纪案件有所减少,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提高,要继续坚定反腐败必胜的信心。二

    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形势仍然严峻,必须坚定信心。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消除。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既要树立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又要坚定信心,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第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夺取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胜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同,反腐败的模式也不尽相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渐形成的反腐败模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体制下建立的,本质上是政党主导型的反腐败模式。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第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反腐倡廉建设中。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是反腐倡廉必须始终为促进发展服务。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影响和干扰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执纪为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反腐倡廉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意、关注民生、维护民权,坚决查处违纪案件。三是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性。要全面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做到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真正做到教育、制度、监督并重,使反腐倡廉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

    第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是思想观念要更新。当前,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审视、判断和分析新形势,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工作。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实现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改革创新,找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对策和办法,不断取得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成果。

    信息中心



    推荐阅读:
    用改革创新精神统领街道办事处人大工作
    2024年1-4月广西南宁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合集5篇]
    求职面试自我介绍技巧
    在房产开盘典礼仪式上的致辞
    赴辽宁三个友好城市考察报告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