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入党材料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广东人民出版社——市场图书编辑实习报告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落日斜阳 时间:2024-06-22 01:45:29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广东人民出版社——市场图书编辑实习报告

    市场图书编辑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

    (一)单位的历史

    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是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成员单位。广东人民出版社创建于1951年,是广东省20多家出版社中社龄最长,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

    1978年和1981年先后分出广东科技、岭南美术和花城出版社。1985年,又分出广东教育出版社和新世纪出版社。30多年来,该社出版了6000多种各类图书。广东人民出版社积极开展对外协作出书,向外供稿、联合编辑出版或利用胶片重印已达数十种。并先后成立了广东人民出版社读者服务公司和新世纪印务公司,前者除经营纸张材料、承接广告业务外,还在中国各地发展了200多个图书发行网点,并在广州市海珠区开办了图书门市部;后者与花县合办印刷厂,为缩短出版周期创造条件,1985年已印书35万册。

    于1999年12月22日挂牌成立,经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大型出版产业集团,是全国的出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新闻出版总署确定集团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

    2024年2月,集团被列为广东省34户省管国有企业之一。

    2024年,出版社性质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成为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成员单位和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控股单位。

    2024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内部机构

    拥有全资子公司广东《希望》杂志社有限公司、与中山日报社合资组建的广东人民出版社(控股)中山出版有限公司、与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合资组建的广东人民出版社(控股)惠州出版有限公司和派出机构东莞编辑中心、深圳编辑出版中心。

    (三)人员组织

    现设有13个编辑室(部):政治读物编辑室、文化读物编辑室、古籍辞书编辑室、方志编辑室、第一教材教辅编辑室、第二教材教辅编辑室、新媒体内容编辑室、市场图书编辑部、装帧设计室、《岭南文库》编辑部、《华侨华人文库》编辑部、大众读物编辑室、方志年鉴编辑出版中心。

    (四)生产经营范围

    60年来,广东人民出版社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出版了各类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读物、网络图书等出版物约2万种、印数约8亿册,有790多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图书奖励,其中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5种、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15种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2种,总计荣获中国出版三大奖22种。

    (五)业务运作模式

    据我在实习期间对人民出版社的网络出版,大致上有五种运作模式:一是作者自行出版或自助出版;二是网络公司代理出版商制作电子图书,实行付费下载或阅读;三是出版商自行制作电子图书并自行发行销售;四是销售商根据市场需求提供电子图书的即需即印版;五是广告商为广告推广,花钱购买、制作电子图书,免费供读者阅读或下载。

    (六)发展规划

    鼓励大型专业出版企业对业务相近、资源相同的地方出版企业进行联合重组,通过与同类企业进行产品、项目、资本合作等方式,实现跨地区经营、跨地区发展”的战略要求

    (七)经营和管理特色

    首先,选择的人才有两个渠道:一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即是应届的毕业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二是已经进入社会的人员。因为出版社认为应届的毕业生可塑性强,容易成为企业里面的骨干。容易接受公司里面的文化,忠诚于公司。

    其次,出版社每进一个人都把关严格,经过层层筛选。第一层考试是写作文,可以是小论文,什么内容都可以,主要看重学生的文笔能力,思维能力,总结能力;第二层是通过两次的面试,主要看重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道德素质。

    最后,会有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制度。

    二、实习内容的详细总结

    经历了短暂的3个月的实习工作,我觉得每一天都给我了很大的收获,都使我的文字水平和个人修养得到很大的提高。其实对于英语专业的我来说,选择在出版社工作似乎有点不太适合,而且面对的刊物大多都是中文的,而不是英文。但我深知这个实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怎么可以轻言放弃,况且勇于尝试新的领域,也是一件好事,于是我接受了这工作。

    实习的头一周,主要是主任带我去熟悉下人事方面,好方便日后我工作的开展。记得在第一天上班的时候,我满怀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去到报社。首先扫视了下那里的工作环境,说实话,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那么辉煌。有的只是一些简单的铺陈,仿佛见证了这出版社一路走过来的点滴。在门口,“广东人民出版社”很是吸引人的注意力,字体刚劲有力,潇洒飘逸。

    走进编辑室,遇到的是一张张新的面孔,我都热情地点头叫老师好,老师都很热情地点头,温馨的感觉涌上心头。可内心里我还是有疑惑的:在今后如何和这些老师友好相处?幸好在学校期间,人际交往还算不错,懂得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原则。主任带我熟悉了所有楼层的环境,最后叫我跟工作组的人交流交流。当然,我的实习一天,就在和图书排版组的人员交谈中结束。我的收获是:认识了一群很有修养,很有内涵的同事,能与他们一起共事,是我的福气,我一定要好好珍惜。

    实习的第二天,熟悉环境后,今天我以为就要真正进入排版工作,我当时还真的很担心会做不好,因为我在大学期间没有接触过这门课程,但是又很希望主任可以让我做,我想学习新的知识,真是矛盾啊我。可是,实习老师却拿出一大堆打印好的还没出版的书籍和有好几本关于排版的书放在我面前,嘱托我把这些资料看了,不要那么心急做排版工作。看来我的工作量还是蛮大的,两大叠高高的文件,我也没有怪老师的意思,于是耐心地看起她所给我的资料。看完那么多的书籍,我才发觉原来排版并不是我想象中那么简单,这些都是一些排版出错的书籍,应该总结,避免历史性的重复错误。关于排版的书我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排版的流程。

    实习的第三周,我认为应该可以让实习老师让我操作排版的过程。老师布置我的任务是要我自己了解计算机排版的初步知识。令我可喜的是我业余自学的计

    算机知识终于派上用场了。所以这周的任务提前完成,由于我对计算机的操作较熟练,老师非常欣赏我。虽然我的工作完成了,但我还是赶紧趁我在有空的时间咯,跑去其他同事的桌子旁,耐心地看着他们在计算机上精心地制作、排版,因为如果我不用心的话,不争取时间学习的话,将来到自己上场时准会出丑。时光在我看着他们不断地敲击键盘,移动鼠标中流逝,一天的时间又过了。

    实习的第四周,我才真正开始我的主旋律---图书的排版。我将自己近来几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这次的图书排版中来。老师说我的统筹观念还是比较好,有一定审美情趣,尤其是对一篇文章的整个摆放结构有独特的视角。头版,第二版,第三版,„„最后一版的内容报道也没有出现偏差。但是毛病也不少,图片与文字没有处理协调,对书籍内容的主次性没有很清楚。接下来的几周我就是在不断的改进中度过的。

    实习的第七周,我看到了自己的成果,一本书是通过自己的手出来的,无比地喜悦。今天我的主动性也比以往强了,在同一工作组的老师们也都特别照顾我,帮助我度过很多的难关。这周的工作量明显要比以往大,因为这书要在这周推向市场。我的工作不是占主要的,但是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在一旁接受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而且有写时候计算机操作还需要我的光顾。整天下来,人比较累,可是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这是对我辛勤耕耘的回报。

    实习的第九周,很开心,很兴奋,我们整组人一起努力推向市场的书,受到了作者的认同,在图书排行版上也是名列前茅。

    接下来的几周都是重复着类似第七周的工作。

    短暂的三个月的实习,让我感觉到在大学专业里所学的专业,出来社会并不一定就要找回原专业,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永远学习的心。然后把书本里面的理论,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

    三、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1)由于在校对稿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三审三校一质检”,质检保持在“万分之二的差错率”。这样就在这长达3个多月的时间里,培养了我做事要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不放弃任何一个细微的错误,在校对稿子的过程中,也领悟到了那些名师,教授的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良好的文化熏陶。

    (2)其次在图书的策划和营销里,我渐渐地发现作为市场编辑的工作人员,我们应该给自己将要推出市场的书籍定位为何等层次的品牌,主要着力于哪部分消费群体,从而才可以让这本书热销。据我观察,目前出版社获取选题的竞争是出版社成本、效率、反映速度和策划编辑个人实力的较量,所以在此实习过程中,我的也一直致力于寻找成本低的图书制作方法,通过在图书店里购买相关的书籍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工作效率和反映速度。

    (3)在一个企业里工作,我们不可以只专注于手中的活,在有空的时间里,我们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监督。作为职场的新人,我在这3个月里不断告诉自己要摆正心态和观念,与人交流沟通要注意细节,对人要有礼貌,不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能帮的都尽量去帮助别人。不高高在上,对于一些杂活,粗重活,也要不计较地去做。时刻告诉自己,只要认真地对待每个人,每件小事,总会得到别人的欣赏,别人的认同。

    四、对实习单位经营管理方面的建议

    经过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实习工作的3个月以来,我想对单位的经营管理提出五点建议:

    (1)是全体员工要强化依法经营的法律意识,学习和熟悉法律法规。依法经营才是称职的经营者、管理者。

    (2)要强化行业运营的管理意识,经营者们对图书的经营模式非常熟悉,但也有必要了解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配合相关工作。

    (3)要强化文化安全意识,书报刊具有意识形态,有一定道德标准,社会主义制度下,应该自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

    (4)要强化团队素质意识,书刊批发企业处于流通领域,法人要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加强员工及团队的职业素质修养。

    (5)要强化监督责任意识,要用制度监管,出现问题要问责,监管一定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问责。

    希望广大业户从大文化的角度多参与一些文化产业项目,参与招标投标,共同促进广州文化产业的繁荣。

    五、通过实习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

    首先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实现教学设备和教

    学手段现代化。

    其次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参与是培养熟练操作人员的根本保障和关键环节,也是校企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增强各自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解决企业参与问题,学校应统筹协调,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成立校企合作联谊组织。由就业带动招生,从而建立起企业决定用人规格和质量,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义务分担,利益均享,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学校与企业、培训与使用相脱节的问题。

    第二篇:学术性图书编辑市场调查报告

    学术性图书编辑市场调查报告

    摘要:开展市场调查是选题策划的基础,有助于掌握市场真实反馈信息,促进学术性图书编辑加快专业成长步伐。学术性图书编辑可以从本单位的发行部门、传统的图书销售市场、学术性著作的分销渠道以及专业的调查公司了解相关信息。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学者、读者、卖者和销售数据。学术性图书编辑了解不同调查渠道和对象的特点,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展市场调查,才能全面了解学术性图书的市场信息,科学作出决策。

    关键词:学术性图书编辑;学术出版;市场调查;调查渠道;调查对象

    市场调查是调查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市场动态、供需现状等各种信息与资源的方式。学术性图书编辑由于其工作地点、出版性质等原因,长期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学者、专家交往联系,而对图书市场、读者需求及反馈等方面的关注较少,因而市场调查的意识和能力较弱。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学术性图书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读者文化层次和需求的提升,学术性图书逐渐走出象牙塔,走进图书市场和大众视野,图书的网络销售市场更为学术性图书的发行流通开辟了广阔的平台。在这种新形势下,势必要求学术性图书编辑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更加关注市场动态。学术性图书编辑必须有意识、定期、积极主动地介入“市场调查”,不仅要经常逛专业书店、查看专业数据,还需要借助其他途径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市场信息。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学术界和读书界新的热

    点和新生事物,找到细分市场需求的人群、现实及潜在的需求,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正确地进行选题策划。

    一、学术性图书编辑进行市场调查的重要价值

    1.市场调查是编辑进行选题策划的前提

    选题策划是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出版单位的生命线。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后改制时代下,编辑成了图书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策划)编辑在策划选题之前,一定需要通过市场调查获取大量的选题信息。“(市场)调查”是“实事求是”的基础,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准则的先行条件。常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没有正确的调查,也没有发言权”。所以泛泛的、走马观花似的调查不能解决问题,亲自的、实地的、深入的调查研究,才是准确判断的助推力。有些学术性图书编辑认为,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媒体的形态多种多样,只要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就可以获得足够的信息。实践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传统的调查研究不但没有过时,而且作用更为凸出。学术性图书的作者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意识,再加上需要个人化的创作,以及出版社很少做关于学术性图书的细致的社会调查,导致学术性图书的生产、销售与读者的需求严重脱节,高质量的、符合读者需求的学术著作越来越少。

    2.市场调查有助于编辑掌握市场真实反馈信息

    图书市场是编辑了解学术性图书的主题、发行、读者反馈等情况的主要渠道。编辑的传统工作方式要么坐以待稿,要么写写信、发发

    邮件,或者在竞争的压力下,上网搜集数据或资源等。这种工作状态不利于掌握全面而真实有效的市场信息,无疑会坐以待毙,会被社会淘汰,只有实地出去走走,尽可能多地发挥眼、耳、嘴、腿和手的作用,全面收集读者和市场反馈信息,如“读者获取图书信息的渠道、购书的理由、获得图书的方式、选购学术性图书的标准等方面的信息”,才能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完善学术出版的思路和策略。

    3.市场调查有助于编辑加快专业成长步伐

    传统意义上,衡量一个编辑是否合格的标准是看这位编辑是否有扎实的专业和文字功底。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出版单位也面临深刻的变革,即一般性的从经验、臆测出发进行决策,转向以市场调查为基础进行决策。格罗斯在其主编的《编辑人的世界》一书中对当下的编辑进行了形象的叙述:“今天的编辑和老一辈的编辑不同,他们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既要精通书籍制作、行销、谈判、促销、心理学、政治、外交等,还必须有绝佳的编辑技巧。而编辑工作又包括了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活动,其中许多工作几乎无法让人联想过去在办公室埋头校对的编辑刻板印象。”市场调查有利于编辑的个人成长,不仅能丰富编辑对学术性图书出版的认识,而且可以激发年轻人干事业的热情和能量。另外,可以丰富学术图书编辑们的见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拼搏精神;培养其科学务实的工作作风;可以促进个人的学习,提高和丰富编辑的实践知识。

    二、学术性图书编辑开展市场调查的渠道

    市场调查对于图书编辑有着巨大价值,然而,调查并不是简单地

    到市场上走一遭,随便看一看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编辑在进行调研之前,必须首先确定主要的调研目标、明确调研的渠道、对象和方法等。市场调查的渠道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关系到编辑能否全方位了解到有效信息,学术性图书编辑市场调查的渠道主要有四种。

    1.本单位的市场营销部

    从本单位的发行部门了解学术性图书市场的信息是编辑开展市场调查的一个基本渠道,体现了出版社内部编辑与发行人员互动的基本理念。本单位的发行部门是图书发行的直接经手人,他们熟悉社内学术性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也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其市场走向,对同行业学术出版的情况相对比较熟悉。编辑通过对他们的调查,一方面能够掌握本单位学术性图书的市场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够了解其他出版社学术出版的状况,了解其市场占有率、目标市场、营销定位、定价策略、推广策略、内在品质、包装策略、社会形象以及受政府或组织的支持度等。不过,本单位的发行人员只是局部的人群,信息肯定不全面,我们还需要了解更多的人群,扩大调查的范围。

    2.传统的图书销售市场

    传统的图书销售市场主要是新华书店和一般的实体书店,在数字化经济时代,也包括一些网络书店。对这些书店的调查是学术性图书编辑开展市场调查的重要渠道,能够为编辑带来最为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到书店进行调查,要带着问题去,比如带去自己的选题设想和编辑意图,征求书店的意见,了解哪些学术性图书比较热卖、稀缺,了解哪些学者的专著比较受欢迎,自己策划出版的学术著作市场反响如

    何等。这些局部范围的了解,能够更为真实、具体。

    3.学术性图书的分销渠道

    学术性图书为学术研究服务,其目标群体较为固定,也较为有限,但学术性图书的生命周期比较长,真正高品质的学术性图书不仅对学术的建设具有支撑作用,还能提升出版社的声誉和品牌,形成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学术性图书的读者主要由高等院校教师、科研工作者、研究生,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大型企业的研究所研究人员等组成。他们获取学术著作的主要渠道:自己购买,或从图书馆、资料室等借阅。因而非常有必要向大型的馆配商以及高校图书代办站进行了解,通过他们可以进一步感知学术书的整体脉络,有助于学术选题的策划和出版。

    4.专业的调查或咨询公司

    搜索或购买这些专业公司的数据可以弥补店面调研和分销渠道调研的局限性,因为通过一些监控的图书数据,可以大致了解学术性图书零售市场的规模、走势和出版格局;也可以把握细分市场的发展特点等。具体来说:可以筛选作者,并通过作者的同类作品分析,了解其以往学术性图书的市场销量和定价等。另外,为了丰富学术性图书编辑手中的信息和资源,还需要多关注各种媒体对学术性图书的宣传和点评,比如各种专业性报纸、书评杂志、各大报纸开设的书评专栏,以及电视、网络(特别是专业的自媒体、公众号)对图书的宣传和点评等。同时,多关注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的讨论以及国家、高校及其他科研机构的规划课题等。

    三、学术性图书编辑开展市场调查的对象

    1.对学者的调查

    策划高质量的图书并选择好优秀的作者是学术性图书的生命线。这里为什么是学者,而不是作者?主要基于如下考虑:一是学术性图书编辑主要是跟大学里的专家学者打交道;二是作者的概念太广泛,不能准确地说明我们工作的性质或主要对象;三是我们不完全把所有的与我们有交往的学者都变成作者,也许由于种种因素,某位(些)学者与我们交情甚厚,但难以成为我们的作者,这些人仍然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他们可以为我们导航,为选题提供建设性意见。如何对这些学者进行调查?在与他们沟通之前至少应该了解以下信息:一是他们的姓名、工作单位、学历及主要写作经历、文字水平等。二是作者的专业特长、写作计划等。三是作者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是否有条件写稿等。这里涉及专访,专访具有这样的效果:一方面,可以把编辑的策划意图很明确地告诉作者,可以深化、细化选题的内容等;另一方面,补充完善编辑在选题时的不足,启发新的思路,通过优势互补,缩短出书时间和提高出书效率。德国有一句名言:出版社的艺术就在于将合适作者的合适书稿在合适的时间带到合适的市场。

    2.对读者的调查

    学术性图书编辑也要强调“眼睛盯着市场,心里装着读者”。在与读者面对面交流的时候,至少应该清楚这些信息:一是出版社的学术性图书的读者对象是哪些,他们的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如何,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等。二是这些读者对学术出版有什么样的意见与要求等。三是随着形势、环境等变化,读者有哪些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读者的阅读兴趣到对价格的心理预期,从书名的确定到内容的设计,从图书开本的大小到用纸的选择,等等,都需要学术性图书编辑通过市场去调查、获悉。可以在高校举行学术图书展销会,增进与学校一线老师的联系,并广泛收集他们的意见,同时也可以把优秀学者培养为学术图书的作者队伍。

    3.对卖者的调查

    学术性图书的主要卖者(家)为:传统的图书经销商,比如市场影响力大、经营学术图书实力强的新华书店以及学术书店,特别是在大学内或毗邻大学的专业书店;高校图书代办站;图书馆供应商。通过他们可以了解很多信息。比如对价格的调查。通过与他们的直接接触和交流,学术性图书编辑可以真实了解到自己编辑、出版的学术图书质量到底如何、销售情况是否理想,并了解到其他出版单位在发行哪些学术性图书,以及这些图书的发行情况等。

    4.对销售数据的调查

    学术性图书编辑要重视对销售数据的调查,从销售数据中分析市场上对学术性图书类型、题材的受欢迎程度。目前常用来参考的销售数据来源有:一是图书销售数据分析公司提供的数据;二是全国各大实体书店定期发布的销量排行榜;三是网络销售平台的销售数据。分析销售数据,对图书策划有重大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平.调查研究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30.[2][美]格罗斯.编辑人的世界[M].齐若兰译,北京:工人出版社,2024.[3]郭立群.编辑必须重视市场调查[J].经济师,2024(7).[4]伊静波.专业出版社学术图书营销策略初探[J].出版广角,2024(8).[5]向连英.图书策划编辑如何做市场调研[J].科技与出版,2024(6).[6]郑欣怡.图书编辑应重视市场调研[J].中国市场,2024(12).[7]朱玉珍.学术性图书营销的分销渠道策略探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24(1).[8]魏宏.学术性图书营销的分销渠道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4(21).[9]范颜.我国大学出版社学术图书营销策略研究[J].科技传播,2024(1).[10]王春华.教育学术图书出版:挑战与机遇[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4-06-13.[11]周向荣.浅谈学术畅销书的出版与运营[J].编辑学刊,2024(5).[12]邓娴.专业出版社学术图书营销策略浅析[J].报刊荟萃,2024(1).作者:唐启秀 单位:重庆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编辑实习报告

    精选范文:编辑实习报告范文(共2篇)前言

    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打开视野,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作为一名大二学生.在xx年年11月17号开始了为期六周的专业实习。通过实习以了解社会、了解新闻业的情况、提高从事技能、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熟悉和掌握与专业有关的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培养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走向社会,进一步了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为今后的自己的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

    二、实习内容

    在报社实习的这段时间,我经历了采访、写作、排版、校对的过程,用亲身实践的方式,巩固了课本中的知识。此外,在闲暇时间还会帮办公室里的人做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比如为订购报纸的苍梧晚报小记者们开发票、整理小记者纪念品等。

    三、实习总结

    (一)基本概况

    我这次的实习单位是苍梧晚报教育专题部。这个部门的工作量并不大,每周四出一期教育周刊。部门内共有七位工作人员,王主任是我们办公室的主编,同时也是我们这次实习的指导老师,实习期间我们的活动和任务都是由他来安排。

    (二)成绩和教训

    这次的实习我收获很多,在记者老师的指导下我发表了两篇文章,参加了几次采访,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

    记得第一次随记者采访是和王主任一起去的。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去采访,虽然我学的是新闻专业,但一直没有实际采访的机会。这次和王主任一起去,我知道自己起不了多大作用,但可以肯定自己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到了采访地点,王主任向学校领导做了简单介绍,说到我时,他说这是我们报社的实习记者。这让我感到很荣幸,别人已把我当成了一名工作者,而非一个不懂事的在校生。采访大概用了三小时的时间。回来后王主任让我写篇简讯。虽然简讯对我这名大二学生来说是小事,但当我把稿子交上去的时候还是被批的一无是处。就连最基本的地点也写错了。王主任说别看简讯简单,但想写好也不容易,它对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名称要求要精确,不能出现错误。做新闻,语言一定要严禁。还有,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不论什么时候都要随手记下你看到的东西。

    实习期间也有单独外出采访的机会。其中一次王主任给我们安排任务,让我们每个人去一所学校采访。采、编、写全过程都是自主安排。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检验自己实力的机会。此次采访让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首先,采访中语言不够流畅,也许是前期准备不足的缘故吧,访问起来问题之间衔接不好。其次,对采访的进度难以把握,不能及时将被采访者的思想锁定在预设问题上。对于时间的把握不是很好。不过整个采访还算顺利完成了。

    除了常规的新闻采写,我还参加了几次编辑工作的具体操作。编辑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它对排版的要求很严格。一般一个版面要有三幅图片,这也是他们俗称的“三足鼎立”。这样才能撑起一个版面。版面不能太挤,这样读者看起来会觉得吃力。也不能太空,否则会让人觉得没内容。

    校对工作是一项细活,校对时一定要细心,还要有耐心,不能漏掉报纸上出现的每一处错误。

    在实习中我得出了如下几点经验和教训:

    1、要勤学勤问,要胆大心细。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要敢于向记者老师询问。

    2、要多注意和记者老师的关系,特别是相处得好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把自己曾经的经验和教训都告诉你,让你少走弯路。

    3、自己要多关心和学习报社的一些评报,我每天都会去看报社内部的评报栏,这样能学到很多东西。

    4、采访之前要自己准备好采访需要提问哪一些问题,这样到了那边才不会慌张。如果是一些重要的人物采访还尽量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这样回到报社写作的时候才能写得详细,写得客观真实。

    (三)心得体会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报业集团的文化氛围,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报业集团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也可以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记者与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得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短短一个月的实习结束了,我从一个年轻莽撞的在校生变成一个成熟的实习生。从一个连路都害羞问而宁愿多走一点的人成长为一个胆大心细,遇事成熟稳重的人。实习不但让我增长了自己的业务知识,深刻的体会到了新闻采写的艰辛,锻炼了自己的新闻素养,更是增长了自己的见闻,锻炼了自我。在新闻的采写方面,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使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得到了提高。只有自己亲身体验得来的经验,才是最深刻,也最能指导自己前进的经验。实习时间虽然短,但它是十分有意义也十分充实的。[编辑实习报告范文(共2篇)]篇一:写作与编辑实习报告

    中 国 海 洋 大 学

    本 科 实习报 告(外院版)

    实习名 称 英语写作与编辑

    学院(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专业年级 2024级英语

    学生姓名 刘 璇

    号 12130011061

    教务处制表

    二ο一三 年 九 月 九 日

    填写说明

    一、此报告请用黑色签字笔填写或打印。

    二、此报告中内容请在实习结束后如实填写。

    三、实习教学基本概况中的实习类型指教学实习、专业实习、认知实

    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调查(实践)等;修课要求指必修、限选、任选;实习总结形式指论文、设计、调查报告等。

    四、实习总结字数根据形式作如下要求:论文、设计不少于3000字;

    调查报告不少于5000字。

    五、此报告填写完毕(一式两份),经实习指导教师和院(系、中心)有关领导审阅后,一份作为学生成绩由院(系、中心)保存,一份由学生本人保存。

    一、实习教学基本概况

    二、实习教学内容

    三、实习总结(可另附纸)

    实习是每个大学生通向职业生涯的必经之路。实习可以说是以后可能从事的职业或者说工作的模拟。相比较于平时的纯理论或纯学术学习,实习更看重我们的实在技能,行动力和动手能力。一次好的实习需要我们用心将所学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甚至是触类旁通,要求我们学习并掌握其它技能。这一点我真的深有感触,因为这一次《英语写作与编辑》的实习课中,我毛遂自荐承担了班长这一职务,负责收集、汇总大家的文章、配图,以及后期的杂志设计、制作(与另一同学分工合作)。这整个过程所需要的能力就不仅仅是写文章,还有沟通能力、自学能力或者说是自己钻研的精神。因为我是个电脑白痴,却在这次杂志编辑过程中熟练掌握了photoshop的基本操作能力。

    我将我这次的实习经历分为三个大部分:

    一、小组完成一篇2024字左右的文章

    我是与我的一位室友合作组成两人的小组,完成一篇题为“my club interviews: failures and lessons”的英文文章,主要内容就是讲述我大一初来学校时惨痛的面试经历。称之为“惨痛”是因为我是“面试死”,那段时间面试了4个社团,共5场面试,只通过2场,进了一个社团。

    因为我的面试经历比较丰富又更具有指导意义,所以这篇文章的中间关于面试经历的介绍就是由我来操刀的,开头的简介和切入以及结尾的经验教训总结是由我的室友来完成的。

    初稿出炉,带到课堂上给老师提高、完善时,老师便犀利地指出了我们的初稿中存在着许多的表达问题,比如,带着汉语的思维去直译,导致我们的文章读来非常别扭,甚感“不地道”。汉语中常说“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直译成英语就是“another important question/problem”。但其实这里指的问题并不真的就是一个希望得到解答的疑问问题,它的意思应当是一个应当注意的关键点,所以正确的翻译应是“another important point/tip”才比较恰当。

    像这样细微又非常容易犯的错误真的很普遍,不仅是在我们小组的文章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听老师指导其它的小组也有听到类似的问题。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我深感我们确有必要好好体会英语单词的使用,向标准和“地道”看齐。

    总之,大刀阔斧地修改了一番后,既然毛遂自荐当了班长,负责这本杂志的编辑便是我时刻牵挂着的首要任务。首先我要收集每个小组文章的标题,汇总后方便为之后杂志的编辑分栏目。同时收集大家的文章,因为这就是杂志的主体,所以不必赘述。其次是要为了负责写杂志的前言和总结的小组,因为只有熟悉每个人写的是什么,才能将一本杂志开山的前言和收尾的总结写好,内容与杂志整体切合。

    另外,在这个准备过程中,还要督促大家自己想好要为自己的文章配什么图,甚至是想要什么特别设计。

    所以这样说来,我还要感谢我可爱的同学们,因为她们都非常配合我的工作,一般我定一个deadline,大家都能做到,除非极个别的特殊情况,才会晚交。感谢大家的配合和支持,为我的工作省去了很多麻烦。

    三、杂志设计、制作

    最令人头疼的环节到了。如果说写文章是脑力活中的小case汇总是繁琐的体力活的话,那么杂志的设计与编辑就是个费时又费脑还很繁琐的脑力活加体力活。

    开头有提到我是个电脑白痴,电脑操作技能仅限于简单word文档设计和粗糙的ppt制作技巧。photoshop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要不是之前上《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的上机考试涉及ps的简单操作技能考查,我觉得我一定会用美图秀秀这种无需动脑友好利民的神器来修饰图片。

    所以在开始做杂志[编辑实习报告范文(共2篇)]之前,我又把《大学生计算机基础 实验指导》这本书给翻出来再看了一遍photoshop那一章,基本操作是不成问题了。可是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不及,我发现我脑子不够用了。因为刨去封面、尾页和目录这些的设计,我一共负责6个组的正文设计。而每个组的文章都至少2024字,每一篇文章都得设计至少两张jpg图片。虽然说背景是可以直接上网搜图片,但对于字体的选择、文字的编排、图片嵌入文章的花样等,我似乎没有那么多的idea。但我又想要给大家一种花样翻新,这就导致我脑子直接死机,只想得出千篇一律的编排方式。

    所幸的是,我自己的恢复能力超强超给力。关机,让电脑休息一会儿的同时也闲置一下我的脑,数个小时之后蹦出了两个设计的想法,开工,设计。这样不停地死机、休息、再来电的过程持续了几天后,我终于完成我负责的这6个小组 4

    下页 余下全文篇二:网络编辑实习报告模板

    实习报告

    经过一段网申和面试的经历,我顺利的进入了北京义华数图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网站编辑的实习工作。数图科技是和几所大学联手的一家进行知识产品软件研发和文献数据收集的公司。作为网络编辑的实习生,首要的是了解公司的运作流程和公司的研发项目。

    我被分在了文献服务系统的软件编辑组中,主要负责大量文献的搜索、组织和筛选。最后还要进行风格设计和文字排版,将各个文献信息进行录入。在正式进行编辑实习之前,在编辑部指导老师的鼓励下,我们组进行了有组织的市场调查。在学院路沿线的各大高校进行调研以及对其他网站进行了探访,由此获得了一些市场定位的准确程度、读者评价、改版前后的销售状况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面的风格设计和排版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对软件的色调和风格都进行了探讨,作为一种知识性的软件应该保有其知性的风格,我们在原有的绿色为主色调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变,尝试以蓝色为主色调,保持页面的清爽风格。另外在排版上根据搜索引擎分门别类,以便从横向和纵向都可查阅。另外对各个文献进行了筛选和分类,指导老师也对我们进行的分类进行了反复审查,以免发生分类错误以致影响到文献的检索。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尝试了对近期文献热点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筛选。这个过程是一个真正锻炼编辑,和体现编辑能力的过程。首先,要搜集大量、全面的资料,然后根据主题对材料进行删改、综合。这个过程,我们着重地注意了从多角度选择文献,反映各个科目的研究动态,软件去除了来自作者和编辑的评

    论性话语和观点,给读者留下充足的余地去自己评论。按原定计划,我们本来是应该能够出版一款由我们编辑的软件,并通过整个出刊的过程更加实际地了解整个电子软件的运转流程。但由于编辑部十分繁忙,原定计划未能实现,这不失为小小的遗憾。但对于整个实习过程我所得到的巨大收获而言,这个遗憾是也微不足道的。

    总之,整个实习过程使我们对一款文献系统的软件产生的整个流程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使我们对未来专业课的学习甚至在文献的选编上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但是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的更多的是由于经验缺乏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任何一款成功的知识软件都需要一个准确的读者定位。我觉得,给知识软件选择读者和客户群就好像给种子选择生长的土壤,只有根据种子自身的生长特点,准确地选择最适合其生长的土壤,种子才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健康的成长起来。

    [编辑实习报告范文(共2篇)] 再有编辑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刊物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我认为,编辑自身除了要有专业的学识和广泛的知识外,最关键的还要具有与现实相关的各种技能以及敏锐的市场眼光。在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上只能进行文科相关知识的分类,由于对理科知识的知之甚少会导致分类的错误,所以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不能单单拘泥于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这样在文献的筛选上才能拿捏得当,游刃有余。另外与现实相关的技能是必须具备的语言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这样在中外文献的编辑上也能一清二楚,弄清方向;而计算机的技能是在于对基本程序软件的应用以及在网络上的页面排版的具体的技巧的掌握,这样作为一个主修文科的学生才能真正独当一面。

    还有在风格和版面设计的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还要联合具体内容进行相关的设计,以便保持风格和内容的一致。而这些虽然有些是由美工设计师做的,但是对于一个网站编辑而言,具有最终的风格决定权,并也需要提出相关意见和具体方案以便美工实施,所以在这一环节上也要积累经验,能够统筹得当才能协调出各版面的风格设计。在这一点上,我发现的编辑的综合作用以及对能力的各方面的要求,由此要提升编辑的各方素质。而且这款知识软件面向的受众群是侧重于关心学术动态、进行知识检索和文献查阅的读者群。这种特点要求编辑的能力方面应偏重于文献的筛选和组合,并拥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广泛的社会、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甚至是理工各方面学术知识基础。综合以上现状,我们认为义华数图的知识软件的设计目前需要以下的人才:要有高层次的决策人才,这种人才应具备相当的有关学术的专业知识,拥有管理一个学术知识传媒实体的能力,能够对所在软件开发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判断,能够制定出符合读者市场的、有效可行的近期及长远的发展规划。这种人才也应该是复合型的,要对学术所在整个行业领域的运作机制和发展前景有相当的认识,知识面应该涵盖学术的各个领域,其能力的重点应是在实际操作中使学术研究事业发展与各个学科知识的相互结合。要有知识面广的人才,这种人才应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尤其是对社会科学各领域,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诸方面的学识都达到一定的成度。可以对文献的选择方向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认知和分析。这决定着软件内容的广度,以及影响的读者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全面性。专业知识领域强的人才,这部分人才不仅侧重于社会科学学科,还侧重于自然科学这类人才应在所学专业上有比较深的造诣,能够对某一社会领

    域的现象、问题作出深度的认知和分析。这决定着软件内容的深度,影响着读者对客观事物认知的深刻性。

    由此,我的实习体会是,应该从根本上再去提升自己,以便能成为适应各方面的全能的人才。而这一多月的实习给我的收获也颇多。以前一直在教育领域摸爬滚打,并未尝试过在企业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以前所适应的是上课下课的生活,而不是朝九万五待在办公室在办公的环境下不断工作的环境,这里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我所面对的不是众学生或是一些课题组的老师,而是一些资历年龄都高过我的前辈们,他们在这个工作领域从生疏到熟练,并悉心指导我们这些实习生,虽然开始有些小摩擦,但在磨合的过程中逐渐相处下来,对我们而言,在一个企业环境下,最重要的是放低自己,摆正心态,虚心向各位前辈学习,不懂就问,不要不懂装懂,而且要学会察言观色,并迅速适应环境,了解工作流程,以便更好的融入群体。当然在更多的时候还是要靠自己,要有独立意识,能够迅速判断选择,尤其在编辑这一行业能够有敏锐的眼光和意识,抓住两点,分门别类。而相关的专业技能也不可放松,还要不断学习,尤其是在软件的运用和制作方面是需要花一段时间去学习和消融的。

    总而言之,要以低姿态,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适应各种繁复的社会环境。

    第四篇:编辑实习报告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编辑实习报告范文

    前言

    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打开视野,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作为一名大二学生.在2024年11月17号开始了为期六周的专业实习。通过实习以了解社会、了解新闻业的情况、提高从事技能、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熟悉和掌握与专业有关的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培养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走向社会,进一步了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为今后的自己的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

    二、实习内容

    在报社实习的这段时间,我经历了采访、写作、排版、校对的过程,用亲身实践的方式,巩固了课本中的知识。此外,在闲暇时间还会帮办公室里的人做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比如为订购报纸的苍梧晚报小记者们开发票、整理小记者纪念品等。

    三、实习总结

    (一)基本概况

    我这次的实习单位是苍梧晚报教育专题部。这个部门的工作量并不大,每周四出一期教育周刊。部门内共有七位工作人员,王主任是我们办公室的主编,同时也是我们这次实习的指导老师,实习期间我们的活动和任务都是由他来安排。

    (二)成绩和教训

    这次的实习我收获很多,在记者老师的指导下我发表了两篇文章,参加了几次采访,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

    记得第一次随记者采访是和王主任一起去的。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去采访,虽然我学的是新闻专业,但一直没有实际采访的机会。这次和王主任一起去,我知道自己起不了多大作用,但可以肯定自己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到了采访地点,王主任向学校领导做了简单介绍,说到我时,他说这是我们报社的实习记者。这让我感到很荣幸,别人已把我当成了一名工作者,而非一个不懂事的在校生。采访大概用了三小时的时间。回来后王主任让我写篇简讯。虽然简讯对我这名大二学生来说是小事,但当我把稿子交上去的时候还是被批的一无是处。就连最基本的地点也写错了。王主任说别看简讯简单,但想写好也不容易,它对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名称要求要精确,不能出现错误。做新闻,语言一定要严禁。还有,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不论什么时候都要随手记下你看到的东西。

    实习期间也有单独外出采访的机会。其中一次王主任给我们安排任务,让我们每个人去一所学校采访。采、编、写全过程都是自主安排。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检验自己实力的机会。此次采访让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首先,采访中语言不够流畅,也许是前期准备不足的缘故吧,访问起来问题之间衔接不好。其次,对采访的进度难以把握,不能及时将被采访者的思想锁定在预设问题上。对于时间的把握不是很好。不过整个采访还算顺利完成了。

    除了常规的新闻采写,我还参加了几次编辑工作的具体操作。编辑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它对排版的要求很严格。一般一个版面要有三幅图片,这也是他们俗称的“三足鼎立”。这样才能撑起一个版面。版面不能太挤,这样读者看起来会觉得吃力。也不能太空,否则会让人觉得没内容。

    校对工作是一项细活,校对时一定要细心,还要有耐心,不能漏掉报纸上出现的每一处错误。

    在实习中我得出了如下几点经验和教训:

    1、要勤学勤问,要胆大心细。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要敢于向记者老师询问。

    2、要多注意和记者老师的关系,特别是相处得好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把自己曾经的经验和教训都告诉你,让你少走弯路。

    3、自己要多关心和学习报社的一些评报,我每天都会去看报社内部的评报栏,这样能学到很多东西。

    4、采访之前要自己准备好采访需要提问哪一些问题,这样到了那边才不会慌张。如果是一些重要的人物采访还尽量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这样回到报社写作的时候才能写得详细,写得客观真实。

    (三)心得体会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报业集团的文化氛围,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报业集团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也可以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记者与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得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短短一个月的实习结束了,我从一个年轻莽撞的在校生变成一个成熟的实习生。从一个连路都害羞问而宁愿多走一点的人成长为一个胆大心细,遇事成熟稳重的人。实习不但让我增长了自己的业务知识,深刻的体会到了新闻采写的艰辛,锻炼了自己的新闻素养,更是增长了自己的见闻,锻炼了自我。在新闻的采写方面,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使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得到了提高。只有自己亲身体验得来的经验,才是最深刻,也最能指导自己前进的经验。实习时间虽然短,但它是十分有意义也十分充实的。

    第五篇:广东葡萄酒市场报告

    广东葡萄酒市场报告

    广东省酒类管理局副局长、广东省酒类行业协编辑:时间:2024-9-2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首先,感谢华夏酒报和秦皇岛市人民政府能够提供这么一个机会给我,在这里介绍我对葡萄酒一点点的心得。

    我先讲一点心得,我非常高兴,而且非常的荣幸能够投入酒类这么一个行业中。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三句话就可以概括出我们大家的一种心得。孔夫子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知道了葡萄酒这个行业,我们了解了很多的知识,知道这个不如喜欢它,好知者,就是喜欢、好它。

    喜欢了,我们就会全力以赴的投入到这个行业中。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就是我们投身到了酒类的行业中,作为这个游戏里面的一分子,也是游戏规则的制订者和参与者。也在这里面体会到我们从事酒类行业的一种乐趣。所以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是我说的一个心得。酒类行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行业,知之不如好知,好知不如乐知。

    第二个心得就是,既然从事酒类行业,就要探索酒类行业发展的规律,依据这个规律来从事我们一切的活动。同时,也必须要有酒德,要有酒的胸怀,还要投身到这里面去。志以道,我们有志于探索酒类行业发展的规律,走酒类行业发展的道路。据以德,据以品德,那就是酒德,我们从事酒类行业,就要有酒德,按照酒的品德来从事这个行业。依以人,人就是胸怀,仁者就是爱人,仁者就是一种博大的胸襟。所以中国是继承了人的传统,忠孝仁义,日本继承了忠,才有武士道;韩国继承了孝,他们很有民族精神。我们中国继承了仁,有博大的胸怀。最后又回到了乐,叫游以艺,我们既然从事了酒类行业,还是在其中为好,遵守从事酒类行业的游戏,按照规则来办事。

    唯酒无量,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我们各位既生产也销售酒类的产品,量是满足大家的,而且是无限的,以前是作坊生产,家庭酿酒。很多人很会喝酒,你的酒量很大,也很会喝酒。但是第二句话叫做不及乱,酒后不开车,不要到乱的程度。我们开车不能够喝酒,我们在酒桌上也要遵守我们的酒德,也不能乱。乱了以后我们朋友之间也会伤感情,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这是题外话。我说了三句话就是对所从事酒类的行业感到非常幸运,这三个心得。

    契合这个主题,刘总给我一个作文,题目叫《广东酒类发展的探讨》,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第一,目前葡萄酒市场严峻的形势。

    第二,在广东市场严酷的现实。

    第三,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第一,现在比较严峻的形势,刚才晁无疾会长讲到了葡萄,我们有一些葡萄酒专家,一会儿李华校长也会讲到做葡萄,我讲到的最多的是卖葡萄。这是一个产业链,从种葡萄到产

    葡萄,到卖葡萄,这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前几年有几个数字,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就知道我们这个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

    一、现在我们全球的葡萄种植是一万两千万亩,中国的面积是六百二十八万亩,四十多万公顷,总数我们中国占的比例是可以的,占到百分之五点多。中国人种植葡萄的面积相当大。第二,产葡萄的产量。全球的产量是六千六百万吨,中国一年葡萄的产量是六百二十七万吨左右,所占的比例百分之九点五,也相当的可观,这个数字看出来我们种葡萄的面积、产葡萄的量都相当的可观。但是第三个数字开始看出来我们的差距,我们种的葡萄15%是拿来做酒,国际上平均的是80%是拿来做酒的。我们的葡萄大部分是生吃,生吃是75%到80%。从这个可以看出来,我们真正拿来做葡萄数字的比例比不上国际水平。第四个数字,因为我们做葡萄的比例少,所以我们葡萄酒的产量现在在国际上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去年是700万吨,国际上是2800万吨。我们所占的比例已经有所增长了,现在有1.5%到2%之间。第五个数字是销售额,国际上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一千亿欧元左右,一种是一千亿美金左右。我们国家去年是一百八十五亿,大概占的比例是2%左右。第六个数字,饮酒量,平均国际也有两个数字,一个叫7.5,一个叫4.5,我们是0.5,中国最怕的就是拿人来平均,相当于我们是十五分之一。第七个数字是进出口,现在每年大概十几万吨的进口,去年是10.8亿美金的进口,量是15万吨左右,我们的出口也就是0.9万吨。进出口也可以看出来我们葡萄酒的品质、比例。我们的产量、消费量跟国际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二,各大酒种中,啤酒的量是最大的,然后是葡萄酒、然后是烈性酒、保健酒。四大酒种,最大的是啤酒,啤酒占到76%左右,葡萄酒占11%,烈性酒,白兰地、威士忌占到10%,剩下的是保健酒和其他酒类。可以看出来葡萄酒在各个酒种中占到的比例是非常大的。我们国家现在这几个酒的比例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现在逐步的在接轨。在中国几大酒种中,啤酒占80%左右,烈性酒占12%。尤其是白酒,白酒想再增长,困难也是非常大,都是此消彼涨的竞争非常多。第三个是葡萄酒,我们所占的比例是1.5%左右。我们还是有差距的,有差距也就说明了我们还有希望。

    三,现在在广东的市场上为什么说形势非常的严峻呢?第一个就是性价比,我们说到底就是喝,先看结果,就看性价比这一块,今天早上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现在洋酒的性价比在国内非常有竞争力。进口进来20块钱左右,法国到VDP级的,其实还有更便宜的,VDP级,我们7月9号在广东开酒类博览会的时候,他标9.9元可以买到法国VDP。9.9元的酒到了保税区里面不含关税,在税区里面你来通关,税钱你来出,你还要出50%左右的税,10%的关税、增值税等等,加起来是48.2%。他玩这个概念,大家都知道定价钱的时候一般都不定满,要留一点点余地,其实10块钱和9.9块是完全一致的。你通关出来,15块可以通到一个VDP级的法国葡萄酒。从这个就可以看出来,我们中国的葡萄酒,到VDP级的,你15块钱能不能做得到?这一块我不是专家,这里面有专家,我们要请教专家。但是我们喝的时候能够感觉得出来,15块钱卖到100块钱,卖到5倍一点都没有问题,卖到10倍也是有可能的。以前进口葡萄酒为什么说是暴利?最老师、最本分的人定价是3倍,定5倍是非常正常的,定10倍人家也不知道,但是现在已经开始理性化了。这一块我们看到了国产葡萄酒和进口葡萄酒之间的差距,我们的形势目前还是比较的严峻。

    第二大点:在广东市场上比较严峻的现实:

    第一个现实,在广东市场上,酒类市场三分天下,啤酒占30%,白酒30%,洋酒30%,洋酒主要是白兰地、威士忌、轩尼诗等等,也还有一部分的进口葡萄酒,广东的酒类市场大概占到整个酒销售额的15%左右。洋烈酒占的比例非常大,这在其他的地方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在珠三角地区你到任何一个地方,请你喝酒的时候,动不动拿出来的都是一瓶轩尼诗、XO。为什么洋酒销售那么厉害?我们这里有经销商,大家可以一起来探讨这个事情。首先,它的酒精度就是38到43度,它标榜为国际标准度数烈性酒。这个度数人家感觉到不是很烈,口感能够接受。第二,它这个酒可以多种多样的喝法,可以勾兑着水喝,可以加冰喝,可以对着饮料喝。而且国外的老板也提倡,他说你任何一种喝法,只要对销售有促进,他都非常高兴,都鼓励。包括葡萄酒,葡萄酒以前有很多是勾兑雪碧喝的,我说要低档的,几块钱的葡萄酒,又酸又涩。很高档的葡萄酒勾兑雪碧是有道理的。他为了增加他的气氛,为了多喝酒,他勾兑雪碧,这个还是有道理的。应该提倡多元化《 华 夏 酒报》全年订价156元,因为你的酒实在是太差了一点。但是要是高档的酒,我们就不主张勾兑的了,要原汁原味的。勾兑的都是低档的酒,包括几十块钱、一两百块钱的。真正好的酒是不会再勾兑的。洋酒在消费方面多元化。还有一个,它对市场的定位非常准确。白兰地的酒,轩尼诗,它在中国市场讲官本位,有科长、处长、省长,轩尼诗这个产品定位得非常准,VSO直接对科长,200块钱左右。到了广东各个地方市里喝酒,科长喝这个酒的就特别多。XO主要是针对处级干部。我们的很多处长确实会喝XO。贝墨迪现在已经超过四千块钱了,它是厅级干部喝的。你拿XO给厅级干部喝,他是不会喝的。还有一个是理查,他看到中国有市场,原来的时候八千块钱一瓶,去年春季的时候一下子升到一万八。是大老板喝的。副省级的干部喝的。它的售后服务非常的精确。他有几块是非常好的:第一,销售市场定位非常好。第二,售后服务服务好。第三,打假工作做得非常好。我们春节的时候肯定会收到一些小礼品,天气热了,洋酒公司寄一点小礼品。生日了,他很好的酒寄给你。尤其是对领导在公关方面做得非常细。领导带着喝酒,下面也都跟着喝酒。所以三分天下,要剖析一下洋酒为什么卖得那么好?有它的道理在里面。还有一个维权,我们一些厂家代表,包括白酒厂家代表,没有一个厂家的代表能够做到洋酒的维权那么好。他们有差不多一百个人专门在市场上巡查,跟执法部门的关系非常好,发现了假冒,马上去打假,去关窝点。发现关窝点的85%的都是中国的白酒。中国的公司应该感谢洋酒公司,他帮中国打假打了很多。我们一查窝点,都是白酒窝。他们第一时间开出鉴定来,我们要开鉴定,人家鉴定处的说你开车来接我,我去给你做鉴定。我们也有很多假酒,让他去做鉴定,还要去开车接他。这不能说,为什么老怨别人做得那么好,我们自己做得不好。

    第二个现实,葡萄酒在广东各个地方,张裕在广东没有长城卖得好。我知道华夏长城在深圳一个公司一年就卖了五个亿。葡萄酒在前几年,是小酒庄和大产业的结合,他在大产业做得非常好,但是在小酒庄这一块,近几年让国外的公司侵占了,现在的销售额差不多出现了一比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第一,零关税以后,现在比以前方便了,政策的问题。第二,现在广东很多人到国外留学,他们到了国外以后不知道干什么好,尤其到了澳洲,他说他投资两个柜的葡萄酒,投资移民就OK了。我们这次去开酒博会,有一个老板他说我刚刚去了澳洲,我买了120万人民币的葡萄酒就可以了。我目的达到了,就是移民。有一批是在国外移民,什么卖法都有。前几年的粮店多,后来药店很多,现在到广州深圳去看,小酒吧很多。所以有一帮出国留**,这些人对引进进口葡萄酒,小酒庄的酒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目前市场还是比较乱,也是良莠不齐。这种状况也出现了中国葡萄酒和进口葡萄酒的博弈。原来我说酒有三个博弈,一个是中国白酒和洋酒的博弈,现在中国酒节节败退。我问经销商,他说他洋酒占了70%,国产的白酒占了30%。这是中国白酒和洋烈酒的现状。

    中国葡萄酒和洋葡萄酒的博弈。现在洋酒,一种是大产业酒,卡斯特大家都知道,这也是无缺陷的酒,到处去流通。现在国外酒最多的做的是小酒庄的酒。说到小酒庄的酒,广东的消费能力比较强,现在所有的领导一开口拉菲,但是拉菲在广东确实非常的流行,他不知道小酒庄哪些品质好。所以拉菲的酒越炒越高,86年的拉菲在广东卖四万块钱一瓶。现在也会出现这种现象,他们在小酒庄方面不懂的情况下,已经开始知道一些大品牌,也在拉动大品牌的消费。一年就是36万瓶,2500箱,这些一点点拉菲还不够广州人喝。中国葡萄酒在小庄园酒要跟上来。

    第三个现实,消费者越来越理性。香港零关税的冲击,现在我们很多人到香港去买酒,最近我们在广东保税区推动了一个项目,因为对接着香港着零关税,把世界各地的葡萄酒引到保税区里面,中国税率50%,引到报税率里面,你只交仓租费,先在里面进行现场的交易,比如说一百块钱的酒,我一百块钱来卖酒,我只交点仓租,比如说一百块钱,你要买的话,必须拿150块钱。中国税收你来买,世界的葡萄酒在你这里汇集,他们省掉50%资金的成本。买主那边出150块钱,卖主自己100块钱就够了。这个市场只能走中低档的市场,走不了高档的市场,因为关税太高。所以我刚才说的应该是一流的海关服务、二流的产品,三流的价格。因为这个地方是葡萄酒世界管委会基地,你出来就是第一手货。还有一个冲击,香港零关税的冲击,香港卖的高档酒一样是零关税。喝拉菲的人都是香港来的,香港是零关税,走私来的。一瓶05年的拉菲到香港就是八千到一万之间,到了广州就是一万五到一万

    八。你要是在广州保税区通关,一分钱都没有赚的。但是广东那边的客商通过蚂蚁搬家进来,他赚一两千。这一块你要是去打税,成本就一万二,你要是在香港走进来,我一万二卖给你的话,我赚四千块钱。香港零关税对于我们市场的冲击,对于我们消费者的冲击也是非常严重。同时,也培养了我们那些消费者在逐步的认识酒庄,逐步的知道什么是性价比,知道哪些酒便宜多少。这也是对我们国产的葡萄酒也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第三个问题,应该有什么样的对策。

    第一,国产的葡萄酒还是要老老实实的做酒,严格按照标准做酒。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出好酒,大规模、大产业化的酒,中国不缺,张裕、长城,我们不缺。我们缺的是小酒庄的酒,就要严格按照标准来做,产量不能超过800公斤,老老实实按照这个做。你不做的话,我们的市场可能就会丢光了,就会给国外的酒庄的酒全部占领。这还需要时间的培养。不老老实实做我们没有办法做出好酒来。这必须要时间慢慢的去做。所幸,我们也有一些好酒出来了。几年前我们在黄埔江喝酒,喝完了以后觉得我们国内确实还是有好酒。我们不要自卑,我们还是有好酒,别把自己宝贝的东西丢掉,自己批着袈裟每家每户去讨洋酒的东西,我们还是要慢慢的培养自己小酒庄的酒,所幸我们还是有一些小酒庄的酒是不错的。

    第二,营销上要创新。洋酒的营销很多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国产酒在营销方面要是不创新,一定要落后。用孙子兵法一句话来说,作出一个产品质量必须要磨炼,没有磨炼是不能轻易打出去的。打胜仗的部队一定先谋略好怎么打胜仗,所以胜兵先谋略好打胜仗的谋略,然后再去打。所以一定要有谋略。我们在座的有一些是非常成功的,在广东,有一些从网上到专卖店,从一个市里面搞一个总公司,到社区里面搞社区店,现在有一些搞得非常成功,就是国产葡萄酒。在社区里面有几十个展卖点,一个市里面就有几十个专卖店,这个就是营销创新。我们的产品还没有跟上之前,我们的营销上要打败洋酒,我们也一定胜利。

    第三,国家政策。现在国产葡萄酒还有一定的差距,据我们了解,进口葡萄酒是有补贴的,所以我们也要呼吁政府部门,一方面我们能不能采取补贴政策,另一方面,现在我们的轮胎跟美国打了一场反倾销。现在在酒方面我们只有招架之力,酒方面如何做反倾销,应该做一个调研。在汇率问题、外汇的逆差问题,我们中国的产品都是顺差的,但是在酒方面绝对是逆差,逆差的数量不小,我们还可以做相关的工作。要保护好我们的市场,技术门槛没有了,还要保护好其他的门槛。

    第三,金融危机下的葡萄酒产业。我相信我们的葡萄酒产业在各位的努力下一定会迎来我们的春天,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广东人民出版社——市场图书编辑实习报告
    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保护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
    论大学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积极投身事业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