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借款合同 管理论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需要理解600字作文5篇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月落乌啼 时间:2024-06-25 12:13:10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需要理解600字作文

    理解是一束阳光,照亮迷茫的心灵;理解是一片海洋,激起前进的风帆;理解是一场春雨,滋润友谊的鲜花;理解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了理解,就好比世界没有阳光。高尔基曾经说过:“如果人们不会互相理解,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需要理解600字作文,供大家学习。

    需要理解600字作文1

    天渐渐暗淡下来,便如我那失落的心情。看着似坐滑梯而一再下降的成绩,我抱着几本史书打算静静心。谁知,越看越入迷。

    《明朝那些事》里我读到了朱元璋。看到他从小是在什么环境下长大的,我为他叹了口气,当他为了活下去而出家,在寺中也被人排挤,被迫到荒无人烟之地去化缘,出生在物质丰富的当代社会的我难以想象他当时绝望的心情。但我读到他从一位弱小的士兵变成当时最为可怕的起义军之主时,我也为他而自豪。当他每次在低落时奋勇而上的对抗这失败与挫折时,我为他的不屈精神而佩服与憧憬。我仿佛懂得了些什么。

    拿起另一本书,随便翻了一页,是讲述大禹治水的。大禹开始治理水患时是何等艰难,不,一直是艰苦的。他为了不和父亲犯同样的错误,也是绞尽脑汁在想办法吧。他三过家门而不入时的心情又是何等的痛苦,让人无法想象。大禹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治理好水患后成功的登上了帝王之位,我仿佛又明白了什么。

    最后是关于勾践的。与吴王夫差的交战最终使勾践沦为阶下囚。从一位帝王到一个猪狗不如的阶下囚,他内心的不甘和每天所受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可他却从这阴暗的监狱走了出来,为吴王夫差当马夫,他的表现让吴王相信了他的忠心,以为他再无复国之心。

    勾践在自己住的马棚里面挂了一颗苦胆,每天卧薪尝胆,让自己不要忘却亡国的耻辱。从帝王到奴隶的落差,勾践的内心该多么的难过和痛苦,但是他没有沉沦,没有被痛苦困扰,最终越国打败了吴国,勾践为自己、为国家一雪前耻,我似乎又明白了什么。

    合上书本,我所有所思:朱元璋、大禹和勾践,哪一位英雄人物,不是从艰苦磨难中走出来的呢?而这一路上他们踏过多少困难,渡过多少个难熬的日子,是我无法想象及感受的。我看着手中一份份试卷,难以理解自己为何止步在如此微不足道的坎坷之中。

    这一瞬间,我理解了,理解这一代代英雄之苦,对比我的艰难是如此恐怖,我也理解了他们对于一次次命运给予他们的磨难要逆风而上的感觉。

    需要理解600字作文2

    “这个家,我再也不回了!”她抓起书包,头也不回地冲出家门。

    她愤愤不平地跑到街上,她漫步目地的走过一条又一条熟悉的'街道,而此时此刻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的陌生。天渐渐的暗了下来,她也坐了下来,路旁的灯也亮了。看看远处,万家通明,每家每户都散发出合家团聚,欢聚一堂的温馨气息。而她看着暗黑无边的夜空,眼前却浮现刚在家里发生的情景。

    想到这里,正感觉自己很委屈的时候,迎面向她走来了一位清洁工阿姨。“小姑娘,你怎么了,迷路了?和家里吵架了?”阿姨一脸心疼的问着她,她轻轻地“嗯”了一声。阿姨似乎心里明白了几分,耐心地开导着她,并从怀里拿了一个熟鸡蛋给她!“阿姨,你对我真好。

    ”阿姨微笑着说:“每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非常疼爱,只是每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好和爱,表达方式不同罢了”。接着阿姨又说道:“当你生病了,妈妈会第一时间把你送到医院,当你长大了,妈妈生病了,而妈妈会说,小毛病不用去医院,你知道其中的爱吗?

    ”她摇摇头,表示不理解这种爱。阿姨对她笑了笑,接着说:“当你生病了,妈妈会把你的生命看得比自己还重要,当妈妈生病了,不愿去医院,是因为怕给你带来麻烦。回家吧,姑娘,向妈妈道歉,她会原谅你的。”

    此时,夜空落下了柔柔的细雨,雨点打在她的头上,她感觉到了疼,也体会到阿姨所说的那种爱。透过雨雾和泪花,她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妈妈,她奔跑了过去,抱住妈妈哭道:“妈妈我错了,以后我会放学回家就做作业认真学习,我也不会再玩游戏,更不会对你大吼大闹了”。说完,她和妈妈相拥而泣,接着,她们俩向那充满爱的家走去!

    从那以后,她长大了很多,懂事了很多,学习进步了很多,年终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了对妈妈的爱。

    在生活中,在我们身边的人,只要你有颗感恩的心,你会发现,处处是爱,妈妈的无私是母爱,爸爸对家的奉献是父爱,同学对你的帮助是友爱,陌生人对你的关心是关爱。爱就像一滴魔法药水,她可以给你力量,她可以给你温暖,她也可以改变你,所以我们要珍惜爱,感恩爱,尊重爱,理解爱!

    需要理解600字作文3

    这是小学时候的事了。

    我资质平平,没有什么特别擅长的科目,尤其在数学这方面总是备受打击,天天少不了那位年轻的数学老师的责骂。

    那一次,因为前天晚上,我睡得比较晚,时间少于八个小时,所以就觉得有点累,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把上午熬完之后,中午回去睡了一会儿,下午来学校是精神振奋的。但是,就在第二节调过的数学课上,因为学完了一单元要复习做习题,是按着开火车的方式来回答问题,轮到我的时候,我站了起来,准备回答。

    但是发现自己还没有算到那一题,就在我快速地运算时,却被老师说成上课不听讲,我顿时感到很无辜,老师说这是专门为上课不听讲的学生设计的,他笑了笑,意思就是我上课不听讲,叫我坐下。我就在同学们异样的眼光中坐下,把头低了下去,顿时哽咽起来,眼里的泪水在打转。就这样,我特别难受的一节课数学终于结束了!

    还有一次,我和一位同学被数学老师叫去谈话,因为数学老师看见我后页的大题目与那位同学写得一模一样,说我们抄作业。我们彼此看了看,都不说话。但是事实上我并没有抄那个同学的作业,但老师那怀疑的眼神分明是说我抄袭了,难道就因为那个同学成绩比我好吗?老师您这也太不公平了,我气呼呼地回到了座位上,看着自己的题目,我甚至开始怀疑,难道我真的抄了吗?不,不,我没有!

    老师,我尊重您,但也请您尊重我一下。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只认为是我做的。是的,我是没有那些好学生成绩优秀,也没有他们聪明的大脑,但是我想请您理解我一次,哪怕只有一次也好。

    老师,我并不能说您什么,也知道身为学生的我也没有资格说您什么。一次上课问题回答不出来,一次作业写得跟别人一样,一次考试的不及格,您不能就以此确定这个学生的好坏。只是有时他们的作为不合您的意思,但您不能因此就断定他们的品行不好。世界上的人有好坏之分,也有聪明者和愚昧者之分,也有天才和蠢才之分,您如果不去深刻体会他们的处境,您就无法确定他们的本意。

    所以老师请您理解我们一次,哪怕就一次也好。

    需要理解600字作文4

    又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天气,又一次来到了这个令人敬畏的地方,又一次站在了这四个庄严大字___“长兴学校”的门前。

    自上一次报名到现在,也有些时日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想:在这里上学,就意味着“吃”、“穿”、“住”、“行”都要在这里进行,不能再吃妈妈做的可口饭菜,不能再听爸爸的谆谆教导,不能再听奶奶繁琐但却温暖的'话语,一切都要靠自己一个人打理。走进校园,这种感觉再次涌上心头。看着家长们依依不舍的目光,我的心里不免有些酸楚。

    到寝室以后,爸爸把床垫、床单给我铺得整整齐齐,把一切都收拾得妥妥当当,便和我一起坐在床沿。我们父子俩就这样坐了好长时间,什么话也不说。爸爸有几次欲言而又止,我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却又说不出来。我们彼此心照不宣。又过了一会儿,爸爸起身说:“没啥事,我走吧。”我“嗯”了一声,爸爸又看了我一眼,起身离了寝室。

    我趴在窗边,看着雨中爸爸逐渐远去的背影,不由得哽咽起来:爸爸,您就这样走吗?

    我仰望长空,不由得想起了老鹰。老鹰在它的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它是多么地欣喜与激动啊!它仰天高啸,表达自己内心的无比快乐;它不厌其烦地为它的孩子寻找食物,不论严寒还是酷热,它都会毫不犹豫地飞啊!飞啊!寻找食物,即使它自己饿得皮包骨头,也会将那鲜美多汁的食物放进小鹰无底洞般的嘴中。

    即使自己再辛苦、再劳累,也在所不辞。而当小鹰羽翼丰满时,它又是那样无情无义,苛刻地对待小鹰。它会痛下心来将小鹰推下悬崖,冒着小鹰会被摔死的危险,而让小鹰自立。这种看似苛刻的行为,而实质是更深一层次的爱。

    因为它要让它的孩子在这个残酷的大自然中生存下去,必须如此。当它看着它的孩子雄壮的身姿,优美的飞行技能以及远去的背影,它才会露出一丝甜蜜的微笑。这就是爱!这是世界上最纯洁、最无私、最伟大的爱,也是万千父母对子女的爱。

    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我理解你们。我一定会成功的,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需要理解600字作文5

    月光如水,晚风轻轻拂过窗外。已躺在床上的我望着妈妈仍在忙碌的身影,泪悄然滑落。

    我和妈妈和解的事仍然久久不能挥去!

    记得当时,我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和家人有过多的交流,只能在日记里畅游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因此,逐渐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时间久了,我和妈妈的交流少了,隔阂自然就更深了。

    我和同学外出游玩,回到家后,我发现日记被人动过了,心想,一定是妈妈干的!便火冒三丈地冲进了妈妈的房间,对她大喊道:“是你偷看了我的日记”妈妈没有回答,沉默了一会,见妈妈不回答,我便想夺门而出,妈妈却一把拉住了我。

    望着眼前的妈妈,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我不禁想起几年前,母亲还是拉着我的小手满大街地逛,而今天我长得比她还高,而妈妈以往浓密的黑发中早已经夹杂着几根白发,我的心猛地一颤。

    “孩子,你已经长大了,你有自己的处事方式,可你却渐渐忽略了妈妈的存在,不愿意和我交流了。”妈妈抚摸着我的头,眼神里充满了忧虑,“我曾经无意间看到你哭泣,却不知道是为什么,我很想试着了解你,走近你,我知道偷看日记这种方式是欠妥当的,但妈妈希望你能理解。”母亲有些哽咽了,眼角闪着晶莹的泪花,我们很久没有这么贴心地交谈过了。

    我忍不住扑进了妈妈的怀里,不知说什么好。

    妈妈笑了,笑得如此舒心,我感到我们母女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妈妈再次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你记住,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学会和别人交流,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不会产生误解,彼此才会互相信任。”我用力地点点头,从心里感谢母亲,她的肺腑之言架起了我们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也让我得到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每当我和别人交流产生障碍时,我总会想起妈妈的话,只要多和人交流,彼此才会敞开心扉,你就会获得更多的理解!

    需要理解600字作文

    第二篇: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字、词

    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理解字、词义

    王明(普定县鸡场坡乡那构小学电话:***)

    虽说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写字为主,但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加强识字的效果,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 力。那么,怎样才能让低年级学生在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中理解字、词的意思呢?这就要求教师必 须有较高的教育艺术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在多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摸索出一些认识,现以广 大同仁共勉。

    一、利用教具,创设情境,理解字、词义

    教具的使用对低年级学生积累词语很有帮助,能给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 好奇心与求知欲。如:在教学《农业的变化真大》一文中的词语“引人注目”时,我是先让学生读课 文中该词所在句子。提出“引人注目”一词,同时拿出准备好的教具:红花、彩色笔、彩色画等。此 时,同学们就会把目光集中到教具上。因势利导,教师举起红花说:“这朵红花最引人注目”。然后让 学生跟着老师说,接着依次举起彩色笔、彩色画让学生说出相同的句式。这样,不需要老师做任何解 释,学生自然就理解了该词语的意思,同时还学会了使用该词语。

    二、利用汉字结构,创设情境,理解字、词义

    汉字的构字方法很多,有:象形、形声、会意等。每种构字方法都有其规律性,只要合理利用这 些规律,对理解字、词义有很大帮助。如:教学“跃”字时,给出一些“足”旁的熟字,“跳”、“跑” 等。老师讲解“跳”和“跑”都有“足”旁,“跳”和“跑”都要用到脚,“跃”字也有“足”旁,那 么它也和脚有关。老师在用粉笔在地上画一条线,做跳过粉笔线的动作,同时老师说:“我跃过了这条 粉笔线。”老师再做一个跃起的动作,说:“这就是跃起,它和跳的意思差不多。”再如:教学“梁”和 “粱”字时,教师讲解古人架桥大多是用木料,所以低部是“木”的“梁”是“桥梁”的“梁”;米是 一种粮食,低部是“米”的“粱”是“高粱”的“粱”。如此一来,学生理解字义的同时也记住了字形。

    三、利用插图、理解字、词义

    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编排,基本上每篇课文都有插图。这些插图除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之外,还可以借助插图帮助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有学生问我:“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这句话中的‘井沿’一词是什么意思?”直接给学生讲 解,学生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为了能让学生更具体、形象地理解该词语。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看 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找到小鸟,小鸟所站位置的那一圈就是井沿,也就是井口边沿。学生一听一看 就明白了。

    当然,教学字、词义的方法还很多,但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求教师在每一堂课之前精心准备,上课时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同时要彻底转变观念,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过程不是一种负担,而是 一种享受,从而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第三篇:浅谈如何析解字理 提高识字能力

    浅谈如何析解字理 提高识字能力

    广西合浦县党江镇螺江小学 庞永梅

    内容摘要: 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通过字的构造原理来理解字的意思并记住字形字义,能提高识字能力。

    关键词:析解字理 识字能力

    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我们总是按照“讲——组词——写”的这种程序,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我根据汉字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通过字的构造原理来理解字的意思并记住字形字义,提高识字能力。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如何析解字理,提高识字能力。

    一、形声字的识记法析解字理

    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在教学时,抓住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使音和义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形声字总是分两部分,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表意部分称为意符,表音部分称为音符。意符表示形声字的意义范畴,音符则表示形声字的读音。如教 “洋”字,我先让学生分析字形,学生都知道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是“羊”。然后让学生分别读“羊”和“洋”字,知道“羊”就代表整个字的读音,再询问学生“洋”字为什么是“氵”?(因为和水有关)。所以遇到类似情况无我都采用此方法,学生便能有所领悟。此外,我还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减法”和“换法”,使他们加深了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认识,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从而大大提高了识记生字的效率。

    二、拼形会意法析解字理。

    由于拼形会意字的字形与字义联系非常紧密,于是我们运用了猜字法。例如: 在教学“裸、裹”字的时候,这两个字都有“衣”和“果”,只是它们所在的位置不同而已。于是我带领全班同学先做动作,把一个果子用衣服包起来,再让学生说这是什么字?然后把衣服脱下来,放在一边,这又是什么字?学生在动作中猜字,既记住了字形又比较快掌握字义,真是一举两得。

    三、比较法析解字理。

    字族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书中会出现许多的同音字、形近字,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他们,通常我会采用对比的方法,通过比较,找出汉字的特征,区别字的异同,利用字义加以区分来进行识字。例如:“棵、颗”,这两个量词,别说低年级的小同学,就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于是,在教学时,我重点讲解字义,页字旁表示头,头是圆的,所以“颗”用于圆的、小的物品,而“棵”与木有关,用于描述与木有关的物品。又如在教学“苞、泡、饱、抱”这一组形近字时,先让学生找出这些字的相同部件“包”,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字的形旁进行区别:“苞”——与植物有关,故而有草字头;“泡”——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旁;“饱”——表示与食物有关,所以有食字旁;同样,“抱”与手有关,所以是提手旁。这样的区别、比较,学生识字的印象才会深刻。

    四、图示法析解字理。

    在识字教学中,抓住字形这个重点,以汉字形、义、音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教师通过“图示法” 即用图画将汉字的本义表示出来。使学生不仅知道汉字怎么写,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写。如教学“跟从”的“从”字时,先展示彩图,彩图上画着一个人紧跟在另一个人的后面。通过这张彩图,学生可以理解“从”的意思,就是“跟从”。同时,对画面的无意识注意,也可以使学生由图上的两个人形,联想到“从”字的写法,进而促进对“从”字的写法记忆就会深刻。教学“飞”字,可以画一只飞鸟与“飞”这个字作对照,说明这个字的 ”是鸟的身躯,弯钩里的两笔是小鸟展开的翅膀。教学“采”字可绘出手在树木上采摘的简笔图。又如教“束”字时,出示“一束鲜花”图片,用图画将“束”字的本义表示出来,使学生悟出“口”字是根绳子,“束”是用绳子把树枝捆扎起来的意思。因此,这种图示法识字教学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因而形象、具体,使学生将汉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记忆,不但加深了对汉字本义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品质,有效提高识字能力。

    五、分解部件法析解字理。

    汉字的笔画繁多,涵义丰富,学生难以理解,也难以识记。但是,如果借助汉字的构造原理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学生会记忆良久。比如学习“温”字,学生就能很快说出这个字跟水有关,可是右边的字就不会解析了,于是我告诉他们:“日”光照耀下的器“皿”中的水(即三点水旁)温暖的。因此,引申为温和、柔和;这样的字理析解学生易于理解字义又容易识记字形。当我教到“善”字时,学生很快说出“有一只羊在草地上吃草,因为羊吃草要用嘴,所以“善”字有口字底,而羊是一种很温和的动物,所以善的意思就表示善良,友好。”„„由此可见,运用分解部件法析解字理的确是一种简单易学的识字方法,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应该多渗透这种方法,并且让学生逐步掌握这种方法,从而提高识字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字趣记字法”、“编写儿歌法”等等,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析解字理,作为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以及不同的字选择不同的识字方法,突出汉字的理据,这样就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第四篇:讲解字理的误区

    浅谈字理解析的误区

    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结构规律,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着手进行识字的教学方法。它注重通过对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构形理据的分析来突破字形这个难关,达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目的。笔者在很多字理识字教学比赛中,观察发现不少教师在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进行识字教学时,存在不少误区。

    一、为讲字理而讲字理,目标手段错位化

    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意,为阅读和习作打下基础,历部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从来就没有把掌握字理作为课程目标或教学目标。但分析字理有时有助与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如学习“算”字,通过字形拆分,可分为“竹字头、目和弄字第”然后通过解析,告诉学生,古代的算盘有部分是用竹子做的,打算盘时需要眼睛认真看,弄字第则表示双手。这样的解析,学生就很了解“算”字了,对它的音形义掌握也深刻,因此,“算”字的字理解析也到此为止,而不应该再通过PPT展示它的字形演变过程,加重学生的负担。如学习“武”字时,告诉学生“武”是由“戈”和“止”组合而成的,“戈”是指武器“止”是指脚,表示行动,“戈”在行动就是动“武”了。“武”字中的“戈”部首那一撇已经移到了头上写作“一”了,所以“武”字不应再加一撇。学生在了解了这个字的构字理据后,再写“武”字时,就不会在钩上再加一撇了。

    但这只是教学手段,不少老师误把它当做教学目标,于是整节课都在分析字理,详尽介绍每个字的造字原理和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楷书的变化历史。如古诗《小儿垂钓》时,教者对诗句里的每个生字都逐一出示它们的汉字演变过程,把古诗课上成了繁杂的汉字课,这样不但影响了其他教学任务或其他教学目标的完成,也使学生一头雾水,当然教学效果也不好。黄亢美老师说过,讲解字理应分三等,学生会的不讲;学生半懂不懂的略讲,点到为止;难懂的字词要详讲。此外,现行教材强调随文识字,将所有要掌握的汉字分散到课文中,伴随着阅读教学过程进行识字。讲解字理应在阅读理解时,随文而讲,恰当的字理解析犹如画龙点睛,而不是为讲字理而讲字理。

    二、信息呈现繁杂化,教学手段过于花哨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而来,因此,很多汉字的字理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现代多媒体的使用,为讲解汉字的字理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途径,但实践中也出现了杂乱无章、不加取舍地把所有汉字信息呈现给学生的现象,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负担。

    许多生字,其实学生对它们的音和义已经掌握得很好了,教者只需巧妙地运用字理,运用简笔画或PPT呈现出来就行,而且呈现的古文字应该选择跟现在文字接近的字体,而不是每一种字体的呈现。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者都喜欢逐一呈现汉字的演变过程,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理解生字,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如有位教师在解析“原”字时,先告诉学生“原”字是会意字,原本是由“厂”(hǎn)和“泉”构成,“厂”像前檐突出的山崖,所以整个字形像泉水从山崖里涓涓流出。后来隶书把原来“泉”下面的“水”写成“小”,字变成为“原”。“原”的本义是水源、源泉。泉水聚集一起水面就会平缓,故又引申指宽广平坦的地方,并成为“原”的主要意义,如“平原”、“原野”。所以“离离原上草”的“原”用的是引申义。后来人们为了表现本义的“原”,就加“氵”写作了“源”。了解了“原”的字义,再看诗句,就容易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辽阔原野和“原上”那绵延天际的野草的景象。在整个过程中,精美的幻灯展现,流水声,美丽的大草原,一一出现,不可否认,教者在解析这一生字时,进行了充足的备课和准备,但学生真的需要这些才理解了“原”字吗?我觉得一个顺口溜“小白到工厂玩”更容易让学生记住它的字形吧。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为了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一会唱,一会跳,一会画,一会演来表现对生字的理解,看似热闹了,但效果真的很好?难道一节语文课只需要学习三四个生字吗?

    三、解析时注重本义脱离文本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一个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有趣的故事。学习中,通过对生字词词素的分解和组合,加上老师的精炼地解析,学生基本就能了解其本义,然而在实际课堂中,部分教师过分注重了解其本义,却脱离文本,忽视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样的字理解析不利学生理解词义,进而影响 了对文本的正确把握和感悟。如一教师在教学《长征》时,她逐句地对所有生字,包括二类生字,都用多媒体把每个生字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以及字的演变过程进行展示,整节课下来只讲解了前面两联,即使这样还只是停留在对生字的所谓字理解析中,更不用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和上下文对诗句进行理解了。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课堂气氛也很沉闷,可想而知,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也是非常的少。这样的做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孤立地引导学生理解本义,而没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文中义,这样的字词教学是不扎实的。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文本出发,合理有效地运用字理识字教学,科学、正确、适度、适量、适时地进行字理解析,避免出现为讲字理而讲字理,教师满堂灌,教学手段过于繁杂和花哨等误区,从汉字本身出发,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以便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地自主识字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第五篇:做好事需要报酬的理

    做好事需要报酬的理由

    据说,在黄河泛滥的时候,河边有一些专门捞尸的人,是收取报酬的,所以干这行的人比较多,而尸体也能得到妥善处理,总体来说是件好事。毕竟人死入土为安才好。看到孔子和其弟子的事,跟这个隐隐相合,蛮佩服这老先生的:

    子路拯溺而受牛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鲁国之法,赎人于他国者,受金于府也。〕。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

    大意是:子路救了被水淹的人,被救人以牛相谢,子路接受了。孔子说:鲁国的人必定喜欢救别人于患难(因为有报酬)。鲁国有一个这样的规定:鲁国(国君)是不能让鲁国人当别国人奴隶的。如果商人们在各国经商的过程中发现有鲁国人做奴隶,就可以拿钱先把人赎回来,然后到国库去报销。

    孔子的徒弟子贡有钱阿,经商经常各国跑,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他把那人赎回来后,给孔子说:老师,我为国家作贡献了,我有钱,就不去国库报销了。子贡满意为会被老师夸奖,结果孔子教训了他一通。

    你不要钱,国君知道了,一定会表扬你,人们一定就会觉得应该像你学习才对。。。结果呐?行走各国的商人再赎回奴隶,就不好意思去国库报销了--他们不想让人家觉得他们觉悟低----

    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以后再看见鲁国的奴隶就装作不知道。因为你的行为,最后就会导致许许多多鲁国人再也回不了家乡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讲,凡事不能高为量,因从实际出发才对。人性毕竟是自私的,承认这个,再来补救,才是对的。

    听说国外捡到财物,交还失主,失主必须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酬,深得此道。国内天天传扬拾金不昧,能有几个不昧的?

    所以那,别把自己想的太高尚了,做了好事得到回报,欣然接受就好。别人不觉的欠你人情,你也得到物质奖励。

    这样以后是不是做好事的人就多了,也许小悦悦这样的事以后就有人敢管了(救死扶伤给几千)。

    对于我来说觉得做好事需要回报,不是说一定要得到什么,至少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别人的一句谢谢,自己也会觉得很开心,觉得自己这么做很值得,乐在其中。而如果做了好事没人给点正面的反应,那么我就会觉得没意思,反正自己做了别人也不在乎。久而久之谁还会管不跟自己有关系的事呢。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10月27日审议了物权法草案。草案规定,所有权人、
    遗失人等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遗失物的保管费
    等必要费用。所有权人、遗失人等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
    按照其承诺向拾得人支付报酬。所有权人、遗失人等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未支付
    保管费等必要费用的,拾得人或有关部门有权留置遗失物。这是中国首次立法对拾金不昧者进行经济补偿。拾金求报与传统道德不矛盾 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承认:单纯的依靠拾金不昧这条道德上的准则来妥善处理遗失物丢失与归还问题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下社会的实际需要。换句话说,拾金不昧准则在许多时候是失灵的。一方面问题是失物归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是因为归还失物发生的纠纷越来越多。当道德准则失灵的时候,法律就应当及时跟进,法律规定把拾金不昧和经济回报挂上钩,表面上看好像同传统美德相悖,但是实质上没有太多的冲突。对失主来说还是有好处, 虽然这种有偿的“拾金不昧”掺杂了个人利益的色彩,但是通过这种做法,必定有更多失主的财物可以失而复得,而当面临损失大部分财产与支付小数目报酬相比,相信更多人会选择后者。这样做总比不少人因为拾到东西得不到物质回
    报从而昧下他人财物要好,对失主来说还是有好处的。应用法律手段倡导“拾金不昧”拾得人希望得到一定物质酬谢的要求合情合理。从捡到财物到归还失主,拾得人耗费了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费用,理应得到一定的物质补偿。这种补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为这样做等于在“拾金不昧”和“拾金而昧”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可以起到鼓励拾金不昧、减少非法隐匿的作用。这种务实的立法精神值得提倡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提倡拾金不昧,并非否认归还失物索要报酬。从道义上讲,拾者可以不要报酬;但从法律意义上讲,归还失物索要报酬,也不违法。因为他为遗失物品保管付出了一定的时间、精力甚至费用,作为失主理应支付相应的费用予以补偿。这并非无稽之谈,《物权法》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这与继承传统美德并不矛盾,恰恰体现了文明社会的进步。毕竟,完璧归赵,弘扬助人为乐精神;有偿服务,体现知恩图报美德。

    当然,凡事都应该掌握一个度,过犹不及。笔者认为归还失物索要报酬,亦如此。否则,就超出了民众的心理预期,缺乏合理性。《民法通则》规定,返还失物时,所能收取的费用只能是因归还而支出的费用。不然,有向失主漫天要价之嫌,就不仅是个道德问题,更是个法律问题。按照《民法通则》,取得“不当得利”,涉嫌违法。本是一件合理合法的事情,却非要做成伤情伤义的事情,确实不恰当,予人方便,即是予已方便。

    应该建立一种鼓励机制去回报做好事的人回报要有,至于他接受回报,那时他应得的,拿之无愧他不要,是他的选择,我们也尊重不需要根据拿不拿回报对做好事的人进行任何评价因为无

    论动机如何,他始终做的都是好事,应该嘉奖,进行表扬

    你做事想不想收到报酬?人家帮你你要不要付出报酬?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上面问题的答案,那还用多说吗?不要用占便宜的心理琪面对这个问题,世上没有不要不付出的果实!况且做好事毕竟自己是有付出的,不管是时间还是人力或财力。

    这年头,做好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身边总有那么些人,好不容易做了点好事,收到点感激、得到点回报,立马有很多人围过来,喷口水、扔鸡蛋西红柿、砸板砖:捡到钱包还主人要求帮买份早餐会被骂“人渣”,救了人要求登报宣传会被质疑“动机不纯”,徒手救女童得了公司20万奖励没捐出去会被指责“自私”„„这样的场面,多少有点令人心寒——以后还敢做好事么?

    于是,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好好探讨一下了:做好事到底能不能图点什么?收了回报是不是就不能算好人了呢?

    也许我们没有雷锋、白求恩那样伟大和无私,我们大多只是普通的平凡人,有一点点自我也有一点点私心,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一份热爱;我们做好事,偶尔也会替自己想想,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一个好人。

    近日,57岁的何大妈晨练时一头栽进了荷花池,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大妈心存感激,打算登门道谢,却被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他的行为。大妈的女儿得知此事,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2024年8月1日《京华时报》)大妈的女儿得知此事,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在我看来,这也是我们的社会之耻。一个80多岁的老人去救人,在那个紧要关头还会有什么动机吗?如果 有,老人就会和其他人一样做个旁观者。再说,老人是一位扛过枪、打过仗的老战士,在战场上滚爬的人,难道还会在乎这点名声?

    “让我寒心的是,当时在场那么多比我年龄小的人,他们都没去救,结果还是我们两个80多岁的老头跳进池里。唉——现在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了,看见人处于危 难的时候肯伸出手搭救的人不多了,所以,有必要把这样的事情宣传一下,教育一下旁观的年轻人。我自己都80多岁的人了,要那个名声做什么用?”这是老人的 真心独白,这个独白其实也是一种批评,是对社会不能有力推动引导保护相互关爱的批评。以上真真切切的话,从另一个方面也道出了我们的社会之耻。俗话说,七十古来稀,八十之耄耋。如今,年轻人见死不救,甘做旁观者,却要两个耄耋老者来救人,这不是耻辱又是什么?当今,见死不救,做旁观者总有一个理 由,那就是“好人不敢做,做了还有过”。所以没一点回报的话,大多是还是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

    不管怎么说,有老人跌倒,或有人落水,不见有人帮救,只见旁观者,这都是我们的社会之耻!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社会怎么啦,为何变得如此冷漠,而没有怜悯 之心? “当今社会好事难做、好事不做、做了好事有后顾之忧,在这种氛围下,做了好人好事就越需要多报道。”我很赞同老人的这种想法。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文家坡乡 的李宝智,20多年间先后5次救助6人脱离险境。但在当地,有人冲他翘起大拇指,说名至实归;也有人在背后嘀咕,说这份“名气”是他自己主动“炒”出来 的,拿那份奖金也不嫌烫手?诸如此类种种说法,皆因这个“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是李宝智自己申请的。但事后,当地政府和媒体都正确地评价李宝智的行 为,还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向他学习。

    “最美妈妈”吴菊萍:20万奖金自己留着用

    新华网杭州12月30日电 吴菊萍用双臂抱起了从十楼坠下的小女孩妞妞——这奇迹般的一幕已经过去了半年。如今,妞妞已经活蹦乱跳,吴菊萍的伤也好了一大半。日前记者再度回访“最美妈妈”吴菊萍。对于道德,对于荣誉,对于名利,对于爱,这名“80后”母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万元奖金为何没有捐出去 “我所在的阿里巴巴公司奖了我20万元,当时有很多记者问我这笔打算怎么用,我回答说,我刚买了房,还有很多贷款要还,这笔钱我自己要留着用。”吴菊萍说。当时网上议论纷纷,因为英雄总是主动把奖金捐出去,而吴菊萍却在媒体的暗示面前说了“不”。“我父母身体不好,农村里也没有医疗保险,这些钱,我想用来赡养老人、抚育孩子,如果还有多的,就拿来还房子的贷款。”吴菊萍说,“我就是想为家里人提供好一点的生活。我觉得这个想法比较像个正常人的想法。”

    “我们有一种习惯思维,好像做了模范人物,奖金就要捐掉才对。”吴菊萍说,“我们以前的道德模范,总是刻意地表现他各方面的优秀,比常人要高出很多。但我只是一个平常的人。” 吴菊萍说,阿里巴巴奖励这笔钱,是作为突出贡献奖,“这在我们公司很正常,很多人都拿到过,也从来没有人提问过这笔钱会怎么用。我自己还需要钱,我不觉得我现在有条件捐这么大一笔钱出去。” 成为“最美妈妈”的代价吴菊萍本身就是一位母亲,7月接住妞妞时,她的儿子才8个月大。

    她说:“我9月份出院的时候,因为分开的时间太久,儿子看到我跟看到陌生人一样,眼神是茫然的,我心里挺难过的。” 因为接住妞妞时左臂骨折,吴菊萍提前给自己的孩子断了奶,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直到现在,吴菊萍也只有一只手能抱孩子,而且抱孩子的时间从来没有超过5分钟。

    “孩子也根本没指望我抱,他要抱抱的时候根本不找我。”吴菊萍说,现在她的手连毛巾也拧不干,家里的事情基本上依靠家人,对孩子依然无法完全承担起做母亲的责任。“说后悔也不会后悔,一是后悔也没用,二是现在一切都在好起来,我自己没有残废,妞妞也健康,毕竟活下来了,我和孩子,以后肯定能恢复感情。所以,应该说,这次的事情,绝大多数的付出都可以弥补,我没有什么后悔的。”吴菊萍说。

    好人的要求过分吗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经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

    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不菲的美钞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人。”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

    帮助的人。

    许多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噬的危险救了他。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说过无数次的话:“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 克雷斯的胸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暖的激流:“原来,我穿起的这根关于爱的链条,周转了无数的人,最后经过少年还给了我,我一生做的这些好事,全都是为我自己做的!”

    拾金有奖是一种扬善之举

    笔者认同昨天《道德市场化不是社会的深渊》的观点,并且认为,奖励好人非但不是误入歧途,反而是另辟蹊径,不仅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对为善者的传统道德要求是否合理,而且对善的传播能够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长 久以来,雷锋式的助人精神成为我们的道德标杆,即“做好事不留名”,“做好人不求报”,一旦留下名字就不是真心帮助别人,一旦拿了报酬就是对道德的践踏。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好人流汗流泪又流血,越来越多百姓对做好事又爱又怕又失望,我们不得不反思:无名英雄式的道德要求是否适用于社会的大多数?其实,道德与金钱并非水火不容的对立物。在合理范畴内,适当的物质奖励能够让更多的善行被发现,让一个善举衍生出更多的善举。

    对此,孔子在几千年前便有精辟论述。孔子有一个学生子路,因救了一个落水的人,那人用头牛来表示感谢之情,子路不接受,经孔子批评后又接受了。孔子说:做好事有回报,今后鲁国人一定很热心于拯救落水的人。在此,我们无意否认做好事不求报酬的个人行为,但若把此种做法上升为普适性要求则会在刻意追求个人的高尚情操中忽视善举的社会效用。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讲,如果给做好事者适当的经济奖励是对善的推崇,不仅能够补偿为善者在做好事过程中付出的经济成本,而且能够让人感受到善举就在身边,好人就有好报,从而鼓励更多的人想做好事、敢做好事。

    至于某些人因为担心做好事成为一种牟利手段而反对奖励义举,笔者认为此种想法可谓因噎废食了。避免助人功利化的关键不在于奖励与否,而在于奖多少和怎么奖。只要强调双方自愿的原则,对奖励额度予以比例限制或额度限制,且对隐瞒遗失物的拾得人取消奖励,那么不法分子又怎会为了区区小利而大费周折假做好事呢?

    我们需要一个好人能得到好报的社会。

    用爱心真诚的帮助别人的同时,这个社会和所有被帮助的人们,也在帮助成就着你自己。“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于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 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亚当.斯密。

    人们生活在一个人人有爱心,人人帮助人的社会环境中;那才是人生存的社会。千万不要让好人死了后再去追加他的荣誉!因为,这 样的惨痛列子太伤害善良人的心了。也是不公平的。

    如果做坏事既得不到应有地惩罚,又是一件投资小获利大的事情;那么今后还会有谁愿意再去行善事做好人啊?作好事不留 名的无名英雄,实际上是戴着一顶高尚的帽子;挥舞

    着手里残暴的大刀,屠杀着人们仅存的那点善行善念的罪人。它使那些做了好事而得到奖赏的人们失去了荣耀的 光环,它使那些做了好事的人们再也得不到应有的好处和奖赏;使做好事成为一件既不光荣又无好处的事情。因此,作好事是一定应该得到好处和奖赏的,这种奖赏 不管多么隆重都是不为过的。只有做好事成为一件名利双收的事情,善行和善举才能在人性化的社会中大行其道地普遍施行起来。

    行善应该得到加倍奖赏和鼓励,行 恶应该得到加倍地惩罚和鞭挞;这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而且应该实实在在在关系到人们行为的物质利益和荣誉的光环上。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同 样一个地区社会文化也是一个地区社会竞争力的基础,一个国家整体文化同样也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如果颠倒了这个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底线,这个社会也就不 是人类所希望的社会。我们需要一个好人能得到好报的社会

    我個人以為,
    您方的辯題需要從國家社會實然操作的角度做出發,
    須知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脫離不了人性,
    徒然強調不食人間煙火的高標準道德是沒有意義的。
    正因為面對的是社會絕大多數普通人,
    所以從人性自利的出發點來鋪陳整個辯詞準沒錯。

    也因此,這個辯題要撇開道德層面,
    甚至承認己方的自私自利也無所謂,
    只要從『良性循環』與『惡性循環』的兩種社會結果來討論即可,
    做好事需要回報,善行得到回應,
    他才會繼續做好事,這是良性循環;
    做好事沒有回報,搞到為善者意興闌珊,
    他會不會繼續做好事?那就要看運氣了,
    這就是惡性循環。

    舉例來說,
    公安抓逍遙法外的歹徒,
    必要時會重金懸賞,
    檢舉犯罪事件好事,何必用錢『引誘』呢?
    這就是因為人性,利用做好事得到回報來消滅犯罪,
    甚至養成大家勇於檢舉犯罪的良性循環。
    另一個例子,企業捐錢做慈善可以抵稅,
    這也是另一個實例。
    如果要攻擊對方,那只要找些政府漠視好事須回報的規律,
    而導致失敗的例子就可以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简单虽简单,可看透者并非多数...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人之常情,古人常说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而今人要求涌泉之恩滴水相报过分么,尤其是在这个越来越冷漠的社会,要求些许回报的好事总比袖手旁观要好的多吧,有了回报更让自己有做更多好事的动力。

    象让座、帮开电梯门之类的事情与其说是做好事,不如说是应该做的事情,这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家感谢不感谢都是应该的。如果是大事当然是要回报的,这是对这种行为的鼓励,就象做了坏事应该受到惩罚是一样的。



    推荐阅读:
    需要理解600字作文5篇
    政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优秀范文五篇)
    参与中秋节活动感想20205篇
    升学宴祝福语
    安徽中考语文话题作文真题[共五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