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行政公文范文 教学资源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声乐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静谧旋律 时间:2024-06-27 04:02:37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声乐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声乐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声乐教师应具备的思想素质。声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作为声乐教师应清楚地看到时代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影响,音乐教师所处的领域是独特的,责任是重大的。一个称职的声乐教师应具备上述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完善和超越自我。为培养更多更好的声乐人才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1)思想品德。声乐教师也是教师队伍的一员,和其他的教师一样,要做到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和人民、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一言一行为人师表、有上进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很对学生的责任心、有理想、有追求、在声乐教学领域里,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进取。声乐教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尽管在知识和能力水平上教师们有高有低,但作为声乐教师首先要在教学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承认现实、廉洁自律、发扬正气,即使教师的天职是教学,就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一视同仁,用自己的美德感染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为学生做好典范与榜样。

    (2)理论方面。声乐教师不仅要在思想和职业道德上注意自身的修养,更应该源源不断的注入新的专业理论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声乐教师必须多读书。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会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声乐教师要不断学习,及时了解声乐学科的最新研究和发展趋势,广泛吸收相关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教学法等,善于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手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以正确的方法传授知识。

    文学与艺术是相通的,声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和表达体现出文学性、艺术性的完美统一,能使演唱进一步升华。声乐教师应掌握声乐发展史,及与之相关的宗教、语言、政治、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把握作品风格,了解中外音乐史,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使其演唱能做到声情并茂,较好地传达出作品的内涵来。在教学中还应不断地获取飞速发展的社会的新信息,以补充教学内容。声乐教师应具备的业务能力。

    (1)声乐教师要有良好的声乐基础。良好的嗓音是声乐教师教学的首要条件,很难想像一个声音嘶哑或经常失声的人能教好声乐。这就要求声乐教师的嗓音必须位置统一、音质纯正而又能灵活多变。在教学上既能担任歌曲的演唱或示范,又能根据学生嗓音的缺点和错误进行纠正,正确地教学生演唱。音域宽广,音质纯正,音色优美。做到高声区高亢、明亮、灵活多变;中声,柔和圆润、丰满、清晰;低声区低沉、稳健、雄厚、有力。上下声音一致,位置统一。换声点明确,呼吸支点坚实。达到各种方法运用自如。

    (2)敏锐的听辨力和较好的记忆力。声乐教师必须有超人的听力,除对音准的听辨。还有学生的发声也需教师敏锐的听觉去予以肯定或指正。乐理基础薄弱,视唱练耳低能,是难以胜任的。人们的生理条件不一,听音的感觉不尽相同,有人唱高音偏高有冒调的情况;有人唱低音偏低有凉调现象。要把这些偏高或偏低的音,统一到正确的音高上来,及时予以纠正。声乐教师就必须有敏锐的听辨能力和较好的音乐记忆力。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以保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较强的模仿能力。声乐的模仿能力就是学别人唱歌。声乐教师既要能模仿名人的正确演唱,又要能模仿学生原始的错误演唱。通过自身体会帮助学生了解错误在哪里,怎样纠正。只有具备灵活多变的模仿能力,才能纠正错误的演唱,而保证正确的方法得到发现和提高。

    声乐教师要具有超高的教学能力

    (1)鼓励方法,教学良方。教师必须懂得教育心理,表扬与指责下的学生学习成果完全不同。当然,表扬要讲究艺术性,在每一节课上要给学生充分的鼓励,用最恰当的语言和学生交流。教师一定要敞开心扉和学生沟通,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气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知识、受到熏陶、增强自信。同时,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认真对待,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善变角色,生动教学。声乐课教学应在一种温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上,教师应尽量隐藏严师的一面。变严师为益友,与学生做朋友,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讲解音乐知识,和学生一同走进音乐世界。

    好的声乐课应该是教师变演员为导演,教师导,学生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再创造力。这样的教学才会生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声乐教师应具有扎实的钢琴伴奏能力。钢琴伴奏是一门特殊的、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对于完美表达一个作品的内涵,起到于学生同等重要的作用。以是扎实的技能功底是钢琴伴奏的前提。钢琴演奏本身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思维和实践活动,它是脑力和体力、技能和技巧、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

    钢琴演奏需要具备一定技能手段,钢琴伴奏更需要具备完美的艺术效果,甚至在一些方面还要超过钢琴演奏的要求。例如:钢琴伴奏的特殊性,并非只是一人在演奏,它有合作伙伴学生,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一部作品。人声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声色,怎么才能使机械运动发出的琴声与人声完美地结合呢?这就对钢琴伴奏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相同的一首歌曲,与不同音色的演唱者合作,钢琴伴奏触键音色是不同的,在千变万化的音色中,这无疑又对钢琴伴奏者的技能及多重触键的方法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深入的理解作品是表现音色的关键。在声乐艺术教学中,由于伴奏要与学生一道共同进入“角色”,因此,共同研究作品,加深对作品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由为重要。要加深理解,就必须对歌曲作品的歌词、旋律、伴奏音型进行深入地分析,准确把握三者结合的奥妙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在演唱时,行腔、换气始终配合默契,保持统一,融为一体,相映生辉。伴奏者心中要有音乐,感情、艺术表现的投入,要与歌唱者拧成一股劲。伴奏者不仅要“跟”好、“托”好、“带”好,还要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处理,作品的内在意境,体会其轻重缓急的特点及乐句呼吸的深浅,敏捷的细微的感情变化,以便做出最快速额反应,为演唱者展示音乐的烘托,提供丰富音乐的氛围与再创造,最终到达珠联璧合,交相辉映的艺术境界。较强的钢琴伴奏也是作为一个好的声乐教师不可缺少的,好的钢琴伴奏可以把学生带到一个歌唱的意境中去,可以提高学生歌唱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把歌曲和歌曲中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更好地投入到作品中,更加尽善、尽美地表达作品。

    声乐老是应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一个具有良好的舞台经验与表现能力的声乐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不仅能在课堂上说给学生听,教给学生唱,还能在舞台上唱给学生挺,做给学生看。一个不具有良好舞台经验与表演能力的声乐教师,在他的教学环节中就会因缺少这重要的一步而令人遗憾,学生从他那里无法得到完整的声乐表演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来说也是有缺陷的。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顾雪珍老是曾说过:“要教好学生,教师本身也要进行舞台实践,只有通过演唱,才能懂得演唱心理,才不会对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我尽量通过自身的艺术实践,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同时细致地体会台上的心理状况,以帮助学生克服演唱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鼓励他们继续实践。”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位声乐教师都要借鉴与学习的。

    《新课程标准》对高师声乐教学的要求

    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要充分发挥音乐的各种审美特长,让音乐更富有艺术魅力,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并且从中得到美的熏陶,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音乐基本素养。柏拉图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而声乐艺术作为离人民大众最近的音乐种类,更要充分展示它的审美特征,让美育在声乐教学中与声乐技巧完美结合,使声乐艺术成为陶冶审美情趣的一种工具,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我国建国后第一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于新世纪初正式出台,这是我国普通音乐教育课程建设新的里程碑,也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新标准》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观念 ,突出了音乐课的审美价值 ,强调了音乐艺术对于人的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这不仅对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而且对于从事高师音乐教育的广大教师都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标准》明确指出:“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自信的歌唱、演奏能力,即综合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和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而《新标准》的实施,依赖于良好的师资。因此,如何培养出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成为当前高师音乐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需要在当前高师声乐教学中继续关注情感因素,更加充分地认识情感因素对教学的影响,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对其声乐教学的积极作用。

    目前,在声乐教学的目的、任务中,基本上突出掌握基本知识对基本技能,分析一般的声乐作品,有一定的范唱能力为主,相对而言,对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因此,根据《新标准》的要求,如何从事声乐审美教育的能力,这是当前高师声乐教学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而“以情优教”正是从教学中的情感角度寻求优化高师声乐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以顺应时代对音乐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第二篇: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除具备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外(如师德修养、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等),还需要与其它学科教师的素质有所不同。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史德。我们知道,历史是已经逝去的客观存在,是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的。历史与文学不同,文学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塑造人物,构思情节。而历史则以想象和主观构思为大忌。秉笔直书,是我国历史学家的优良传统。因此,作为历史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更要有良好的史德,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说真话,讲真史,做到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不随便下结论,要做到论从史出。在史实之外凭空捏造不存在的“史实”,或随心所欲想当然,用虚假不实,模糊不清的东西教学生,那无异于欺骗。良好的史德不仅表现在讲述真实的历史,而且讲课中投入的感情也必须是真情实感。老师的喜怒爱憎,完全是随着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述而真实的流露,情感丰富真挚而不矫揉造作,这样容易使学生随着老师对历史的评述与老师产生共鸣,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以老师的激情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品质。

    二、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要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这看起来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值得花费太多的笔墨,实际上,在高考大棒重压之下的历史教学,将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却并未形成真正的共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因此,历史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形成一种职业习惯,善于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历史教科书本身在德育功能方面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我们重视,就会很好地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当前情况下,特别要正确理解“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人们往往把“考试”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它们之间实际上是有内在联系的,历史高考试题本身也体现着德育的功能,体现着素质教育的要求。考试能力实际上是道德思想,知识能力,思维能力,身心素质在一种特殊氛围中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应该能较好的检验教育效果。历史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着能力培养和“德”的教育,这是相辅相承的。人为地轻视德育功能,也势必影响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三、历史教师要具有扎实、系统、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而系统的渊博的历史知识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因此,历史教师要有一种危机感,首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即使是本科毕业或是研究生,也要经常钻研教学大纲,学习最新的大学教材,还要经常研究史学动态和史学专著。要站在历史学科和历史研究的高度来研究教材,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另外,不能让自己的认识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要深化教学内容,深化对高考目标的研究,努力达到或接近高考命题人员认识中学教材的水平,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但长期以来,由于部分学校对历史教学的不重视,一些历史教师未受过正规、严格的历史专业训练,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教学中拘泥于历史课本和参考书涉及的内容。这样的教学很难讲清历史的来龙去脉,原因及影响。也就很难揭示出历史现象掩盖的历史发展规律,因而难免照本宣科,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素质了。我们常讲欲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是有深刻哲理和事实依据的。

    四、历史教师要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的修养。历史学科的功能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学会初步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要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把握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现象和本质,量变和质变,认识和实践等矛盾的对立和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国家与政党,阶级和阶级斗争,民族与宗教,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能够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讲解、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的能力。实际上,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已经充分体现了命题者的这一思想,在考查知识能力的同时,加大了对学生基础理论的考查。而这部分试题常常是学生感觉最难解答的,原因就在于我们部分教师缺乏基本理论的修养。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史学理论不甚了解的历史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学生的。如果历史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能够自觉运用正确的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来分析教材,指导学生,那么,学生就能较好地解答理论问题。

    五、历史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程度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日常教学中,有的历史教师,学识渊博,满腹经论,但拙于言辞,缺乏娴熟的教学技能,“壶里有倒不出”,使课堂无生气,枯燥无味,这样的教学就很难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历史教师要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规范专业语言,做到:叙事说理要条理清楚,全面周密具有逻辑性;描人状物要有声有色,情景逼真具有形象性;谈话范读要情真意切,平易流畅,具有感染性;借助手势,穿插事例,比喻新颖,生动有趣具有趣味性;举一反三,弦外有音,留有余地富有启发性。切忌拖泥带水,拉里拉杂与题无关的废话;颠三倒四疙里疙瘩、滥用词藻、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巧话;不懂装懂,“或许”“大概”模棱两可的混话;干巴枯燥、平淡乏味,催人欲睡的淡话;挖苦讥笑、低级趣味、不干不净的粗话;粗词滥调、生搬口号,八股味很浓的套话。只要我们努力实践锤炼,就一定会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水平,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历史教师除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做到能说会写。文字表达能力,实际上就是写作能力,也就是教学研究能力。它以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总结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好课的同时,对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感受,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和研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既有利于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同行之间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六、历史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迅速加快,这就要求我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Internet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我们利用互联网可以迅速地查找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技术,能够熟练地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一切媒体资料(如电影、电视、图片等)制成生动、形象的丰富多彩的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当把一些科技发明,著名战例制成软件,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演示。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更能由此提高他们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此外,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利用,可以组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对培养高素质的有创造性的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在这方面许多先进地区的学校已走在了前边,如东北师大附中,上海市七宝中学在这方面做的就很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和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上几项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 的,也是我们历史教师所应具备的。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的历史教师,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浅探提升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

    【摘要】

    一般认为,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牢固的唯物史观,深刻的历史学的基本知识、会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高超的教学艺术和坚实的语言修养,还有关于学生的知识等。本文拟就提升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专业素养 提升 阅读 终身学习

    在社会数字化、生活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中学历史教师要勇敢的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挑战,努力的通过实践、学习、阅读、思考等方式,不遗余力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教育素养就取决于“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纵观诸多历史教育界的名师,他们成长成名的过程无外乎是在读书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因此,学习是我们一线历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不二法门,成为学习型的教师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一、学习政治理论,树立牢固的唯物史观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深刻了解历史教育的价值所在。历史课程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1]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

    为此,作为合格的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机会阅读相关著作,以便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关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能够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讲解、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寓思想教育历史教学中。

    二、阅读、思考、写作,铸就深刻的历史学基本知识

    历史学科一大特点就是广博,这一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而做到这些则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形成。

    (1)学会“温故知新”。即使是大学本科毕业,接受过系统的历史专业教育,也要经常去钻研相关教材。历史教师必须通读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断代史、国别史、古汉语以及史学理论等庞大的史学专业课程。同时,通过订阅各种历史教育教学杂志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等,来了解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了解史学研究信息,汲取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学而不思则罔”,大量的阅读一定是要伴随着思考的。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中外古今历史的框架体系,才能梳理出逻辑清楚的知识系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广谈博伦、旁证侧引。

    (2)要有“源头活水”。现在已经不是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时代了,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水”从哪里来,笔者认为历史学科有一定的滞后性,历史教师需要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下面谈一点收集历史教学资料的方法。

    比如,初中历史教材主要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那么将其建立为三个文件夹,然后在每个文件夹中分为三个子文件夹——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再把自己平时收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地储存在上面。用的时候就能够信手拈来,不费力气。再例如在储备世界史资料方面,我们可以在各国官方网站下载所需国家的国情介绍,包括某个国家的面积、人口、种族分布、宗教信仰、国家简况(包括国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国家形成过程、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政治制度、外交、教育文化事业)等等。甚至各国国旗、地图等系列图片。当然,还可以收集有关国家重大节日、纪念日、各种重要集会和专题报告会等。如2024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也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40周年纪念,相关媒体报道及图片资料都是丰富的,这样收集起来就方便多了。有人会觉得历史资料收集,会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其实“功夫在诗外”,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积累,也不会牵制自己太多时间和精力。资料可来源于自己平时教学中积累的背景及文献资料、网上搜集的相关资料、图书馆查阅的资料等。当然,“时时处处有学问”,我们还可以利用外出机会,收集一些实物资料,比如到西安去,可收集兵马俑仿制品、拍一些历史遗址图片等。还可以收集一些杂志、报刊、邮票、古钱、连环画甚至是自制模型教具等。需要时,直接结合教学展示,定能收到特殊效果。(3)要成为一座“好风景”。博学的教师是一座风景,好的风景就能吸引学生驻足流连。历史教师要建构以教材为中心学科知识库,以拓展历史课堂的广度和深度,博览群书才能厚积薄发。除了专业书籍以外,要广泛涉猎文学、哲学、地理、艺术、宗教、军事学、医学、数学等。“书山有路勤为径”,既然选择了博大精深的史学专业,既然成为了历史教师,读书、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是我们提升历史教师学科素养的唯一途径。要想成长的优秀,不仅要读书更要学会写作。例如:写读后感、教育随笔、教育教学论文、课堂设计方案及课题研究报告等。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相得益彰。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2]

    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与时俱进的历史教学必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武装。传统的课程资源局限于教材、教参、教学挂图之类,新一轮课程改革把课程资源的内涵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历史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就媒体素材而言,历史教学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丰富素材,无论历史图片、影视作品、考古成果,还是史料、遗迹,都是用来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好素材,尤其是利用了上述第二点中的方法收集的材料更是可以作为相关素材。总之,历史教师要主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课程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历史教学的传统模式,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勤于实践总结,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和语言修养

    实践证明,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历史教学的艺术在于生动地再现历史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感悟历史,把握历史的脉搏,领略历史的风采,并引发对现实的思考。要做到这些,第一,要苦练教学基本功。板书、绘画要规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养成庄重大方的说话仪态和发音准确、表达清楚的语言习惯;通过写教学反思,教育心得,来系统总结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第二,掌握相关课堂教学艺术,包括如何组织教学,怎样导入新课,如何运用教育语言,怎样提问等等。第三,充分做好备课工作。一是钻研教材;二了解学生;三考虑教法;四准备教具。第四,要把握各种上课技能。包括如何驾奴教学信息、运用语言、集中学生注意力、把握课堂反馈信息、处理偶发事件、控制情绪与教态、板书和运用教具等诸多技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师,必须过好语言文字关。包括标准普通话、较强感染力的表达能力、较有条理的分析能力等。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3]那么如何提高历史教师语言修养呢?一要多方汲取,广泛学习,酿就深厚文化底蕴。历史教师不但要成为专家,也要成为“杂家”,知识越多,语言越丰富;储存越多,才会底蕴越足,教学时才能根据教学内容、课堂情境和学情需要,信手拈来。二要不懈努力,苦练深究,铸成扎实的语言技能。口语表达能力完全是可以通过下功夫练出来的。广大历史教师要舍得花力气、下真功夫,刻苦钻研、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不断的锤炼自己的语言技能。良好的语言素质将能使学生清晰的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真情实感,甚至可以说,教学之成败,以语言为先。

    五、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了解学生

    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没有对儿童、青少年心理特征的了解,教学是没有效果的。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教育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善于在儿童的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过程中,在游戏、参观、课外休息时间内观察儿童,以及怎样把观察的结果转变或体现为对儿童施加个别影响的方式和方法。”[4]了解儿童心理学知识,途径很多。首先,经常翻阅心理学书籍,如教育心理学方面专著及相关报刊杂志等,阅读、思考和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其次,善于观察儿童,了解他的智力水平、身体发展、健康状况等。最后,学会写心理学和教育学笔记,并能和同行去讨论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困难而又复杂的问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要善于更新历史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开拓创新,才能走向成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会更高。我想,我们要不懈读书、思考和实践,既要埋头苦干,又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培养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公民的历史使命。

    第三篇:英语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推荐)

    英语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英语素质教育要由具有良好素质的英语教师去具体实施。作为“新标准”执行者的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率先注重自我专业能力的发展,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以顺应新时代教育新形势的要求,下面就新形势下初中英语教师具备的素质谈一谈本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 敬业爱岗的基本素质

    俗话说“身正为范”,忠诚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美德,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和基本行为准则,如果教师没有这一基本道德,要想取得教育教学方面的成就是绝不可能的。为此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观、教师观和人才观,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教师形象,以宽容催化情感,以耐心期待转化,在爱的环境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教学上严谨治学、诲人不倦、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在课堂上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慈祥的目光面对每个学生,以充沛的精力、生动的语言、热情的鼓励,把学生带进愉悦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萌发参

    与热情,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英语教师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注重自修与进修、培训相结合 边教边学,在职进修,获取新知识、了解新信息、掌握新的教学动态、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求终身、持续发展。为此初中英语教师应经常订阅各种英语读物.如:《英语世界》、《英语学习》、《初中英语学习园地》等,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知识面;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讲座,观摩英语教学录像、影碟,并利用电脑网络和远程教育手段,训练自己的听说能力;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 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素质

    作为现代教师就应该是科研型教师,应及时了解本学科及相关领域最新的发展势态,捕捉教育科研信息,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和科研知识、方法、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善于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分析研究自己的工作和各种教育现象;掌握学科前沿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明晰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英语教学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结合所在学校实际,勇于探索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通过学校、自我的评估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要主动承担教改课题,参与课改实践,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新路子,寻找适合时代特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新途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四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素质。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优势已得到明显体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21 世纪教育改革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因为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替代了静止、呆板的教具,参与了直观教学,犹如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特别是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了导引、刺激的独特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更具有运载信息量大,动画、音像剪辑、粘贴等多媒体组合技术,使课堂效果更为生动,学生如亲临其境、在强烈逼真的情景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够很好地帮助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实施以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它,充分开发和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做到合理运用,实施适度。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上,教师应学会各种电教媒体的使用方法,如各种媒体的使用和计算机各个模块的操作;学会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和处理各种学习资料和信息;学会开发多媒体的技术,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能加工信息、创造新信息并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件制作等等。因为灵活多变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精选内容,编制程序,把教师难以通过描述完成的大量信息,可以用计算机在顷刻之间就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无

    疑也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和效率。

    五 教学设计能力素质: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开发学生智慧和能力的重要保证。一位优秀的教师,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实行启发式、探索式和讨论式富有感染力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为实现这一要求,教师应当认真学习课标、钻研教材,正确把握和处理教材的设计和实施,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由“要我学”向 “我要学”发展。

    六 教学角色转变具备的能力素质

    1.更新思想转变教育理念,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

    初中英语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与发展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教师 要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使课堂教学模式由原来的单边活动模式转换为“互动”教学模式,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活动模式。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需要重新科学定位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者的观念。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并自主解决问题,特别强调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英语,这样学生就易学、乐学。

    2.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获取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改变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

    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3、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老师的品德或威信甚至能决定学生学与不学、喜欢与讨厌某一学科,这是一种感情迁移现象。因此沟通师生情感、达成师生间的双向理解十分重要。教师要在课堂上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课下要有计划地找学生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困难和体会以及他们对教学的看法、要求,既要

    做他(她)们严父又要做他(她)们的慈母。

    4、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

    人的心理活动不会静止,课堂上学生的心理状况也在不断变化。教师要善于透过学生的言行表情,分析他们的心理动态,引导他们的情感往有利于认识活动的方向发展。所以教学法要求上课之初进行组织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外语上来。有一些教师误认为那会浪费时间,因此一上课就抓紧。实际上这样的抓紧反而浪费了时间,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一方面要严格要求,“言出必行;一方面要耐心和蔼,尤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以求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5、及时反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找出他们的积极因素。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老师要在全班面前表扬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快慰和成就感,使得他们信心倍增。当他们出现错误时,教师要体谅学生,态度和蔼、委婉地指出错误,并多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常对学生讲“Good”、“Very good”“Trust yourself”、“Try your best”、“Never give up”、“keep up your courage,please”、“We believe we are the best”等等新形势下初中英语教师具备的素质激励话语,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常让学生登台轮流演讲对话等,时间一长,学生们就会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对于差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尽量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提的问题不要超过他们的能力范围,并且要多表扬多鼓励,使她(他)们尝到丰收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总之,初中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发展自身条件,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反思改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极为良好的环境,在这种气氛中,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平时学到的知识得到充分运用,英语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我们的英语课堂将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了乐趣与活力。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才能成为学校领导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教师。

    第四篇:英语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英语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一、丰富的知识

    作为教师,必须精通英语语音、词汇、语义、语用方面的知识,要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技能,熟练流利地在课堂上运用英语教学,并把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如循序渐进原则,阶段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应用到教学中。例如:在单词教学中常常运用简笔画、图文并貌,既吸引学生注意力,提供直观形象,又增强感染力及趣味性。课文学习时,利用录音机,制造音响,烘托气氛;有时通过趣味问答,引起学生联想,启发多项思维;有时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学,激发学生欲望,使他们更热情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另外,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还须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由于精诚业余办学的特殊性,一部分学生在课后不复习所学的内容,再次上课时,就出现知识的遗忘。做为教师如果是情绪失控,大发雷霆,当众训斥学生,就会伤害学生自尊心,引起学生“顶牛”。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有当生理、安全、归属、尊重与自尊等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体才会产生并追求满足认识、审美及自我实现等较高级的需要。遇到此情况,我通常是作淡化处理,转而提问其他同学,或延后处理,课下与之交谈,使之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二、人格的魅力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能深深地体会到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良好的品格培养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身教效果往往胜过言传。教师的美德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品格魅力将吸引学生,一个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及优雅风度的教师必然会赢得学生的喜爱,学生往往会将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教师所教学学科的喜爱。最终将英语等学科学得更好。学生千千万万,学生家庭、社会背景、感情经历千差万别,但老师对学生父母般的爱使他们克服种种障碍,坚持学英语,并在学习中发挥其最大的聪明才智。

    三、一定英语教学法知识

    一名英语老师应了解,在一定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背景下产生的多种教学流派,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暗示法、社团学习法、咨询法、沉默法,因为这些流派各自有其特殊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取长补短,充实自己的教学实践知识和教学技能。在英语教学中,我通常根据所学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活动类型,如:独白、对话、两人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哑剧、讲故事以及各种各样的游戏等。通过精

    心设计教学程序,使英语课成为英语实践的舞台,使学生置身其中,成为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突出交际性。

    综上所述,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具备上述的素质。教师不但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正如韩愈所说“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一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尚的人格修养、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知识运用能力以及丰富的教育学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英语教师才是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实施新课程进行英语教学改革,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那么,英语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从结构上讲,我认为教师素质应包括三个方面: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教学素质。

    一、道德素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首要素质,新世纪的英语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健康的思想情操,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魂。要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并立志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另外,要拥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向上的情绪,努力进取的个性,对竞争激烈环境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正确对待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困难和挫折、机遇与挑战,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生,具有尊重和包容他人的心理素质。

    二、专业素质在《新课程标准》下实施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全面的素质,老师不但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而且知识结构要合理,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英语教师应具备全面的语言、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只有能力较强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随着中国和外面世界的频繁来往,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跨文化中变得**益重要。因此,英语教师还应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向学生讲解在教学中涉及的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通过价值观念、文化风俗、饮食习惯的比较,使学生在理解和尊重外国文化,增强世界意识的同时,更加热爱祖文化。英语教师不仅要精通英语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现代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社会语

    言学等,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应用多媒体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英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学习计算机知识,熟练操作电脑,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搞好网上学习和教学。

    三、教学素质《新课标》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素质。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是沟通教育对象心灵的艺术,应达到规范性、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的要求,要能够用英语组织教学,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须有较好的英语口语,学生在课堂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进行对话活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仅靠语言沟通有时远远不够,教师必须具备非语言交际的能力,如手势、眼神、表情、动作等,还必须具备简笔画、唱歌、表演能力,具备这些素质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创新教育的可靠保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记忆的规律,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先决条件,是新课程的着眼点,陈至立部长说:“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要彻底走出传统的教育模式,摆脱陈旧教育观念的束缚,开辟创新教育之路,真正转到新课程教育的轨道上来。因此,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英语教师,才能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实施新课程是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教学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才有推陈出新的资本,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第五篇: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智能化”、“高技术化”的社会,其教育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协调发展的教育。当今社会的人才必然是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的适应发展性的人才。那么,当今的中学化学教师理所当然的是知识、能力、素质并重且结构优化的教师。

    一、知识本世纪的最大、最宏伟、最具有生命力的产业就是知识产业。本世纪就是知

    识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时代要求中学化学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是:

    1、广博的基础知识虽然不同专业教师对知识结构有不同要求,但在基础知识方面有更多的一致之处,即要“广博”。我们知道,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绝非限于某一专业领域,各科教师的培养目标都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之当今社会各学科之间交叉渗透,趋于综合化,必须要求教师占有广博的知识领域,这些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的宽厚广博的基础知识。对中学化学教师来讲,尤其要重视人文科学知识的储备。因为,这对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或者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教育思想有重要意义。

    2、精深的专业知识中学化学教师的专业知识领域应包括本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专业

    知识和综合交叉学科知识三大领域。从本学科专业知识角度说应包括两个层面的知识:一是专业基础知识,指化学教育专业的基本概、基本理论。这是专业知识的主体部分。是专业发展与再生的母体。二是专业提高知识,指化学教育专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新的知识、新的观念,代表了专业发展的方向。

    3、哲学及现代教育科学知识中学化学教师除了应具备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结构外,还

    必须拥有现代哲学知识,教师的职业知识,即现代教育科学知识。这些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教育科学、心理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及化学教学论等专门知识。这些知识是指导中学化学教学所必需的不同层次的指导理论。

    4、现代科学的动态知识这些知识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潜科学成就,拥有这些能够随时进行调节的动态知识结构,可以对整体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完善,使之趋于合理、优化。

    二、能力从心里学角度来说,能力指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显然;能

    力的形成源于知识和素质。又依赖于实践。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以下能力:

    1、自学能力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学习的社会”,要求教师必须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学能力是能力结构中的高级阶段,获得自学能力将终身受益。自学能力主要体现在更新自己原有的专业知识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综合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中学化学教师只有具备适应时代需要的自学能力,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教会学生会学。

    2、中学化学学科教学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包括:化学课程讲授能力、化学演示实验教学能力、指导学生实验的教学能力、指导学生讨论活动的教学组织能力、指导学生参加中学化学竞赛的能力等等。

    3、交流合作共事能力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劳动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具有与学生、同事、同行乃至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合作、共事、协作的能力。目前,不同学科的人往往互相看不起,很难交流,更谈不上合作、共事。这无论对自己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是一大忌。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资源共享意识、教育社会化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完成课题或项目的攻关,才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讨论意识。

    三、素质从广义上讲,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和发展潜力。谈到素质,必须涉及素质教育。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从单一重知识传授,到倾向于能力培养,再到今天的素质教育,不能不说明我国的教育已走向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协调发展的轨道。素质结构是人才规格结构中重要构成要素,因此,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结构:

    1、思想道德素质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修养,必须具备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及由此形成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必须具有民族和历史责任感,必须具备足以使受教育者顺利里接受“教化”的教师人格精神。

    2、文化、科学素质这里的文化科学素质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文化素质和自然科学素质。自然科学素质主要指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等。

    3、业务素质指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所应具备的学术性教育性方面的职业素质。

    4、心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是指由先天因素,更由后天环境和教化所形成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个性心理品质和特征同其他各项素质密切相关,它既孕育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之中,又影响其他素质的择取方向和发展可能。身体素质指体能、体格与新陈代谢方面的特征,是我们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保证。

    知识、能力、素质不是彼此分割的。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素质是知识的升华和内化,能力则是一个人的一部分素质的表现。没有知识没有能力绝不可能形成素质。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一定要努力使自己达到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和谐统一和优化。/



    推荐阅读:
    声乐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崔永元两会语录!比如崔永元,一个月挣3万块,你征他的税,也许是合适的。但一个煤矿工人,挣了8000块钱,[小编推荐]
    小学减负工作计划(一年级)
    学院教务处XX年度述职述廉述学报告
    紫庄中学常见病防治工作总结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