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加工合同 医学论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简析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5篇范文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清幽竹影 时间:2024-07-23 06:53:27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简析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简析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程雄伟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获得的过程比获得知识结论更重要,强调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美国教育专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见,教师的教育论文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提出有针对性或创造性的问题,是完成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关键,也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学生的“问“”答”往往五花八门,如何“问”,怎样“答”,对学生来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一环。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敢于提出问题,能否提出有质量的问题,首先取决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否强烈。要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个体思维的起点,只有当学生的个体思维感到自己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时,其思维才算是真正被启动,使学生真正理解“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问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惟书、不惟师、不依常规,大胆打破传统思维定势,进行求异思维,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问

    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是问题意识的种子。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要注意自身情感的表现和投入,以民主、和蔼可亲的姿态面对每一位学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哪怕学生提出的是琐碎而又没有经过仔细思考的问题,或者是突发奇想的“怪论”,教师也不要加以指责。曾经有一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世界上能否创立一套理论,把自然界所有的规律都统一起来?老师却对他说:你比爱因斯坦还厉害,爱因斯坦晚年致力于大统一论的研究,但无结果。这样的学生是聪明,还是笨蛋?这样的问题是可笑,还是有价值?无论答案如何,学生的好问必须得到肯定与鼓励。牛顿、爱因斯坦、陈景润等一大批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有过可笑的想法和做法,世界上很多的不可能之所变成可能都就是从异想天开开始的。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感到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帮助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实践证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果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精心保护学生的奇思异想,就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发,有利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让不同的观点

    相互碰撞交流,在师生民主平等的对话中达成共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探索,在思考中感受思维的美,在探索解决问题中体验快乐,从而获得最佳效益。教师要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为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参与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

    有位教师在上期末复习课时,设计了这样一幕情景。一天,秦始皇穿着宽大的棉布衣服,带着宏大的仪仗队,来到了大雁塔内落座,前面的大方桌上摆着核桃和石榴,秦始皇一时兴起,让手下拿来纸和笔,准备赋诗一首。同学们很快找出这一短剧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说出了原因。这样一来既考查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把棉花、核桃、石榴传入我国的时间记清楚了,纸起源于何时也弄明白了。同时,把跨度较大而且分散在课本各章节中的历史时间、内容联系起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点的思考,从而引发出了新的思考。实践表明,情景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四、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会问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把问题的提出作为教学的一部分,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让学生敢问、想问,还要让学生会问。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自始至终引导学生不断向自己提问,由问题生成更多的新问题,并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学会如何升华实质性问题。

    1.运用课文的标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历史教材是章节体的简明通史体裁,教科书的编写,大多以事为主,系其首尾,前后史实,环环相扣,每一章的标题,实际就是一个课题,课文的标题就是课文的“眼睛”, 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标题逐层次、逐方面、逐阶段地进行分析,在标题指导下,通过问一词或一句以带动全章,确定全文有哪些论据,让学生集中精力思考课文中最基本的内容,进而去把握整章的整体结构,掌握课文的思想脉络和主要内容。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封建大一统时期———秦”一章中,论述了秦亡之后中国出现了西汉长达四百年的大一统繁荣局面。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组织材料,第二、三、四、五节从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两汉的“繁盛”,第一节分析了两汉的统治“和衰落”。学生在学完本章后,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西汉繁盛的原因是什么?繁盛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西汉是如何走向衰落的?从而学生便能找出教材中西汉统治者采取的具体措施,进而理解西汉是经过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等几代皇帝的努力而走向强盛的。在学习中,学生只要弄清了教材章与章、章与节、节与节、节与目、目与知识点的相互关系,也就把握了教材各种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把握了知识结构。

    2.从课文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都是由原因、经过和结果三部分组成的,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因果连环等。分

    析因果关系有:远近、内外,必然、偶然,主要、次要,直接、间接,根本、一般,主观、客观等区别。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抓住结果,然后在课文中找出原因。

    一般来讲,历史教材全章中的最后一节,全节中的最后一段,多为结果所在之处。在人教版初中历史课本中提到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这一逻辑关系逐一质疑:什么叫半殖民地?什么叫半封建社会?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贸易主权分别是在什么条约中丧失的?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是否会发动战争?通过分析教材对不平等条约的叙述,是不难找到正确答案的。

    五、建立评价制度,使学生善问

    在课堂上,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说“: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这位同学回答的真棒,请大家给他掌声。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真好”是教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教师代替学生对问题进行了不容质疑的评价,况且在充分肯定这位同学的问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否定了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的价值。很显然是教师决定了问题的研究权。我们要把教师的权威评价问题、选择问题转变为学生独立评价问题、选择问题。

    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同时,要建立提问记录册。让每个学生记录自己提问的问题与次数,与学期的评定挂钩。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抽签提问的方法,具体做法为:第一,提出问题,制造悬念;第二,阅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和思考,寻

    找答案;第三,抽签提问,让几个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列出不同意见;第四,讨论,自由发言,分析问题;第五,老师归纳总结。其中关键的是第一步和第三步,问题的提出难易要适当,并有一定的诱惑性,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抽签,机会要均等,使人人都感觉到自己有可能被抽中,因而认真看书,积极动脑筋想问题。所抽的签用纸片做成,每张纸片上写着一个学生的名字,装入信封中。提问时当众抽签答完后将签装入另一个信封。一个学期保证每个学生被抽中3~5次,至少要抽中2次。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答题水平,每次提问都要记分(但不公布),记入平时成绩。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口头回答,也可以让学生作书面回答或写在黑板上,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项长期、细致而深入的工作,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在引导、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有启发性,使问题有思考余地;有深刻性,使问题有思考的价值;有典型性,牵一发而动全身;有系统性,不断设下“陷井”,一波三折,高潮迭起。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须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教师应提倡七个“允许”,即:1.答错了允许重答;2.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3.没有听懂的允许再问;4.不清楚的允许发问;5.不同意见允许争论;6.教师错了允许补充,7.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

    让问题意识的培养走进我们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动脑、动口、相互交流合作,促使学生的思维、表达、实践、合作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第二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

    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50周年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美国 历史学家内文斯(Allan Nevins,1890—1971)曾经说过:“人类经过了世界大战的洗劫,现在正好像一条经 历了暴风雨的大船又再度驶向一个未知的大海。水手们需要观察星座,校正航向,而历史学与历史教育正是悬 在天上的星座。”50年过去了,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禁要问:历史学和历史教育是否成了“悬在天上的 星座”,起到了校正航向的导航作用?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是否充分注意到并发挥了历史教育的功能? 本文不可能全面地讨论这一问题,仅就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认识。

    意识,是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主要指观念中对现实的再现能力,同时也指这种再现在它的不 同水平上的特殊形态。在心理学上,则指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历史意识,即是人 们对历史事实、观点、理论的再现能力。这种再现,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中进行的,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 结的。学习历史,接受历史教育,应置身于人类历史长河中体验,考察演进的社会,并不断与现实对话,不断 从现实中寻求历史规律的延伸轨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现实社会的变革。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意 识是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之企望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心灵活动。”〔1〕

    历史教育中历史意识的培养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各国的历史教育目标中,均注意到历史意识的培养 问题。由国家教委颁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指出:“历史教学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 自豪感起着积极的作用。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来。”并规定要“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各有关部分将这一总的指导思想 列入思想教育或能力培养的要求。如对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教学提出“要引导学生向前看,使他们认识到坚 持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以及“能运用所学的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正确观 察和认识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世界历史教学中,提出“要树立奋发向上、积极改革、追赶先进的 精神”、“要树立放眼世界、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以及“联系当今世界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重大 问题,运用所学的世界历史知识,加深理解”等要求。在美国历史教育目标的构成中,也提出“帮助学生形成 正确的历史思考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就是研究连续性和变化性的,对 当前和将来的每个问题,也只能以那些在历史上已发生过的事件和人们的看法为依据,加以理解和认识。这些 看法,决定了人们对现实世界发生的事件的认识水平和行为方式”。〔2〕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提出使中学 生“认识各时代对于今日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使之从其所处时代与本地区的关系上去理解现在所继承的 文化遗产,养成爱护和尊重文化遗产的态度”。90年代日本公布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其高中历史课的目标为“ 加深对我国以及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和生活、文化领域中的特色方面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具有对国际社会 能主动适应的民主和平的国家与社会的一员所必需的自觉性和素质”。〔3〕可见,各国历史教育目标均十分重 视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这是因为,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需要以历史知识为基础,对过去一无所知,或知之不确,就不可能有历史意识,或不可能形成科学的历史意识。另外,意识与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是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同时,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也渗透着思想教育 的要求,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忧患意识、参与意识等等,都是历史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历史 意识与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是完全一致

    用心爱心专心 1的。

    近年来,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也日益引起各国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英国李彼得教授等成立了专 门小组,连续数年潜心研究并实验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日本西谷稔教授在其1982年出版的《历史 教授学》一书中,专题介绍了1973年的一次中小学生历史意识调查情况并进行了分析。石山久男先生在其《十 五年战争教学经验选》中,介绍高中学生对十五年战争的认识时,列举了大量材料。我国上海的几位历史教师 在1992年对中学生历史意识作了调查,写出了调查报告和论文《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初探》。我国台 湾地区则有黄俊杰教授1982年在一次中学历史教育研讨会上所作《历史教育与历史意识的培育》的专题演讲。此外还有徐雪霞教授1988年所作的《历史教科书中历史意识的分析》等。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之所以会受到普 遍的重视,除了其本身在实现历史教育目标或功能方面有特殊的意义与作用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青 年以至整个社会历史意识的薄弱。徐雪霞教授指出:“教科书的历史意识被学生接纳吸收的程度如何?证之今 日青年人与中年人的言行,无可讳言是贫乏的、低落的。在文化上,不知珍惜自身文化,破坏古迹,醉心外来 文化而不知取舍;在思想上,台独邪说谬行疑惑大众,扰乱心理;在商场上,仿冒猖獗、套汇移民、恶性倒闭 等事例屡见不鲜;在生活上,奢靡浮华无度,居安而不知思危;所见所闻无所认同于炎黄祖先,无所认同于伦 理道德。”〔4〕黄俊杰教授在1994年6月的一篇短论中指出:“造成这个时代的沉病的原因不一而足,至为复 杂,但是其中一项重要因素就是:这个时代的人普遍地缺乏历史意识,他们只生存在‘现在’的此时此地,他 们没有生存在‘过去’的历史时空之中,他们对于植源于‘过去’与‘现在’的‘未来’更是毫无展望。„„ 由于历史意识与时间感的双重缺乏,所以这个时代许多人心胸浅窄,目光如豆”,“究其原因,主要乃是由于 这些人在少壮求学时代,未能经由历史教育而培育他们思考人生问题的时间深度,使他们成为当前‘浅近利益 的俘虏’而不自知!”〔5〕从其他几处调查的情况看亦不乐观。例如日本石山久男先生关于高中生对“十五年 战争”(1930—1945年)认识的调查中,157名学生对南京大屠杀表示“知道的”仅48人(31%),“近期才知 道的”30人(19%),而“不知道的”有79人(50%);在另一次对88名学生的调查中,对南京大屠杀知道的 仅41人(47%):说明这些高中生有一半以上是不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当被问及太平洋战争是何性质的战争时,88名学生中认为“日本进攻其他国家的”仅43人,也不到一半,其中竟然有12人(14%)认为是“解放亚洲 ”或“日本自卫”(各6人)〔6〕。上海某区在对120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时,有90人认为历史是由“英雄和人 民共同创造的”(75%),另12人(10%)认为是“英雄创造历史”,回答“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仅18人(15%)。在被问到历史发展是否有规律时,虽有79人(66%)回答“历史发展有规律”,但也有34人(28.3%)回答“有时有,有时无”,有7人(5.8%)回答“历史发展没有规律”。在对战争问题的调查中,这120名高 中生有30人认为正义战争的标准是“符合本地区人民利益”(25%),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军事实力”(58人,占48.3%)。在对上海一所市重点中学251名初高中学生进行调查时,学生对历史文物和遗址的保护意识 也有待加强,因为有34%的学生回答只是“不损坏”或“与己无关”。上述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也 是极其复杂的。但其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的是历史知识的贫乏,有的是历史观点的错误,有的是历史评价 和历史考察能力的低下,这些无不说明在历史教育中重视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提高历史教育质量,全 面实现历史教育目标的重要课题。

    在历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呢?

    第一,深化课程教材的改革。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开展的课程教材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无论是课 程开设的合理性,或是教材编写的适用性,均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单一的必修课程结构的突破,有助于学 生历史意识的增强。从调查资料所显示的情况看,选修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助于历史知识面的拓展,而且有利 于学生将历史与现代的联结。活动课则更为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的提高及自我教育意识的增强提供了广阔的天 地。综合型“社会”课的开设,将历史、人文地理和社会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学生“了解人类与 环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我国社会历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具有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同时 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科学方法论教育。”这对历史意识的培养极有好处。另外,历史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十分重要。历史教育与历史学研究不同,有些内容,作为史学研究来说是必要的,或者是允许的,因为它有助 于历史学的发展,但是作为历史教育的内容却并不重要,或未必合适。为使中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历史意识,教材内容的选择具有重大意义与作用。

    第二,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学校历史教学肩负着三项基本任务,即基础知识的落实、智力的发展和能力 的培养以及思想教育。要全面地认识和处理好三者的地位与关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历史知识是基础,如果对历史一无所知,如前面所引的那些对“南京大屠杀”全然不知的日本高中生,怎能具有检讨过去、正视 现实、面向未来的历史意识呢?但是,学习历史,决不能停留在记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历史 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而已,同时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 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所谓‘历史意识’。”〔7〕正如前苏联的学生说的 :“我们头一次思考到一切都是互相联系着的:历史,既是往事,又是当代的现实,是政治的。我们学会了思 考。”〔8〕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开展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渠道。今年上半年,上海各中学开 展了一次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板报评比竞赛活动,特等奖获得者嵩山中学,从 初预班(小学六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确定主题,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设计与布置版 面,自己充当讲解,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历史意识。

    第三,深入开展专题调查和研究。既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在历史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入开展调查 与研究应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遗憾的是,在历史教育刊物或历史教育读物中,关于历史考试方面的极多(不是 不要,但不少是重复劳动),而对其他方面的研究却极少。特别是对全面实现历史教育目标、变应试教育为素 质教育方面,还需大力提倡和花更大力气。开展中学生历史意识的调查,对于改进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育质 量是极有帮助的。例如学生历史知识的来源问题,日本石山久男先生对88名高中生的调查中,有关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信息(知识)来源是多渠道的,从电视中获得的72人(82%),教师处获得的65人(74%),母亲处获 得的57人(65%),电影中获得的56人(64%)。上海某区对初中136名学生的调查也表明,从影视中获得历史 知识的人数比课堂教学要多10多个百分点。了解学生历史知识的来源及原有的基础,对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将 带来极大好处,使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从实际出发组织教学。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 和发展的研究,英国同行们已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他们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实验,积累资料,从而作出科学 分析。他们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将给我们以启示,推动关于学生历史意识培养问题的研究工作的进行。

    最近,在一出谴责南京大屠杀的朗诵剧中,结尾时这样说道:让悲剧不再发生,让历史不再重演,这是今 天对昨天的承诺,这是生者对死者最好的纪念。这也可以说是文学创作中的历史意识的反映。在纪念中国抗日 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让我们努力培植学生的历史意识,使下一 代成为面向未来、放眼世界的新人。

    第三篇:_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国各地素质教育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发明的起点。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展自我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前提,更是挖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改革当前的地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理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I

    目 录

    摘 要................................................................................................................................................I 1 解放思想,敢于让学生提问.....................................................................................................1 2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提问.........................................................................1 2.1 课堂导入...........................................................................................................................2 2.2 设置课堂问题情境...........................................................................................................2 3 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敢于提问.............................................................................................3 4 给予学生积极评价,让学生敢于提问.....................................................................................3 5 创新回答方式,让学生保持提问的兴趣.................................................................................4 6 总结.............................................................................................................................................4 参考文献:.....................................................................................................................................5

    II

    心理学对问题的一个解释是“问题”基本上指某些已有的因素后,必须肯定或确定另外因素的情景。心理学家梅耶是这样定义的“当问题解决想让某种情景从一种状态,而问题解决者不知道如何扫清二种之间的障碍时,就产生了问题。[1]问题意识是指在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于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是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2]人才资源是21世纪最具战略意识的首要资源,当代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想要推动社会科技的发展就要敢于探索,具有创新精神,针对这一问题地理教学中就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的先导是问题,问题也是思维的起点。培养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新的基础,地理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应该遵循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目前地理教育令人担忧,多数学校认为地理是一门副科,因而不被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学生是被迫接受教育的对象,在课堂上只有老师的声音,不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强迫学生机械的记忆而忽视对知识的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教师强迫学生记住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要对教师绝对的服从,缺乏质疑能力。新课改革提出来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因此,地理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解放思想,敢于让学生提问

    在现实的课堂中,教师怕自己的权威受到影响、教学程序被打乱,一节课45分钟课堂上只有教师的声音,学生就像一台机器接受来自老师的信息,没有思考与发表意见的空间,导致学生懒得思考,懒得提问,缺乏质疑能力,不善于提出问题,形成了一种观念老师传授的知识永远都是对的。许多地理老师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观念,为了提高分数,让学生对标准答案进行记忆,模仿、服从,短时间学生的成绩是提高了,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不再思考,不再质疑,脑海里只有标准答案没有问题。教师应该解放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摆脱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应该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敢于让学生提问,而不是自己一味的提出问题,让学生用标准答案来回答,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做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成功才是教师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提问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地理学科被学校的师生视为“副科”,在中考与高考中占的分数没有“主科”多,因而地理这一科目不被重视,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也不高。学生只有对地理学习感兴趣,才不会将地理学习当成是一个任务来完成,才能让学生欣然接受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提问,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周围和社会上所关

    心的地理问题的讲解并进行中肯的分析,使学生觉得学习地理确实有用,激起学生强烈学习地理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多种多样,有课堂导入,创设问题情景,地理活动的开展。

    2.1 课堂导入

    传统教学教师大都是采用直接导入法,导入的方法较为单一,长期使用同一种方法,难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避免那些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千篇一律的导入,教师除了直接导入还可以采取多媒体导入。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直观的图片、逼真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精彩的视频,这些较之传统教学的黑板白字、枯燥的语言描述与静止的文字教材更有吸引力,更符合初中生的特点,更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教学中来。[3]例如在学习“巴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热带雨林,及巴西的特产卡卡和咖啡,边看图片边播放当地特有的音乐,学生会很快被歌曲与画面吸引住,对巴西产生强烈学习的欲望;歌曲导入,巧妙的应用歌曲导入,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珠江三角洲》时,在讲新课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春天的故事》,高亢激昂的歌声感染了每一位学生,歌曲播完教师可以提问歌词的一些信息,如歌词中的这位老人是谁?老人会在哪里画圈?崛起了那些城市?利用歌曲导入可以让学生感知地理事物,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悬念导入,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究问题奥妙所在的愿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圈层结构”是教师可以根据时事焦点神舟进入太空,蛟龙号创造中国深度,下潜到海底7062米,但对于报道人类进入地底的新闻不多,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人类应用钻探技术也只能到达地下12千米,这就出现了上天有路,下海有法,入地无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活动导入,如教学内容是讲“天气”可以让学生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

    对于教学导入,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更具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不能只是考虑吸引学生,而忽视了你选择的导入方法会不会产生干扰教学的负面影响。

    2.2 设置课堂问题情境

    学生最怕的是一节课45分钟教师里只有老师的声音,特别安静,没有一点气氛,这样的课堂难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让学生打盹,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适宜的创设问题情境。地理教学心理论认为: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发好奇心和学习的探究兴趣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那些带有探究因素的问题情境往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4]借助直观方法,设置地理问题情境,利用模型、图片、板画等加于适当的语言启发思维,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这节内容较多,较为复杂,较为枯燥,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的三球仪,模型等多种方法进行演示、讲解,把原本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具体化,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有学下

    去的兴趣,利用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或矛盾设置问题情境,如在学习我国“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世界地图,找北回归线穿过亚洲的地区,被北回归线穿过的西亚大部分地区是炎热干燥的沙漠,而位于同一纬度地区我国的东部却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利用这一矛盾使学生对季风气候的形成产生兴趣;利用有新意、有趣味的地理问题设置问题情境,如在学习日界线这一节时,教师可以根据一个故事提出一个地理问题,“有一个孕妇从上海去旧金山,在日界线以西的东十二区先产下一个女孩,在西十二区有产下一个男孩,但先生的女孩却叫后生的男孩为哥哥,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新奇,思维也会一下子活跃起来,为了满足其好奇心理,学生将会认真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会跟着老师的思路。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问题意识,让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越来越感兴趣.3 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敢于提问

    课堂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经验出发,去理解地理知识。而地理是实用性较强的学科,许多的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实际出真知”学生只有把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才能从中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如教师讲到“昼夜更替”时,可结合日常生活的现象,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太阳的东升西落的现象?为什么每年的世界杯举行地是白天,我们看直播却是晚上?为什么一些跨国公司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再如教材在阐述“正午太阳高度角”时,可以对学生提出:假如你家要买一套新房子,你对光照有什么样的要求?你家要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果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每天要达到最高,支架应该要怎么设计?通过以上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要让学生将学习地理的兴趣持久、让学生主动在课堂上学习地理、让学生能够完成作业和复习学过的知识,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学习地理的习惯,要时常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有关的地理现象,认真的体会、挖掘、收集资料,让学生把从现实中取得的经验以及熟知的东西在课堂上尽情的发言表现,这样就会让学生觉得地理就在我们身边。给予学生积极评价,让学生敢于提问

    人人都希望得到欣赏与赞美我,如果一个学生的提问得不到及时的赞美和恰如其分的评价,会让学生丧失提问的兴趣和信心。如有一教师在讲“时区与区时的计算”是时,直接给学生区时的计算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规律是东加西减与同减异加,教师给学生讲解公式的语速过快,一个学生没听明白,想要教师再解释一遍。教师立马黑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那位学生“你怎么那么笨,笨死了,你还是个高中生吗?你妈妈没给

    你生脑袋吗?”弄得全班哄然大笑,让那位学生很不好意思,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让那位学生不仅让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更让学生失去了在地理课堂上的质疑能力,厌恶其地理老师。这位老师如果能耐着性子,不对学生横加指责,不嘲讽学生,那也就不会让那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受挫,教师要对那些大胆发问的学生应该给予鼓励,不要把学生提问的问题看成“捣乱”或是“钻牛角尖”,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想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对学生提出的看法和见解,特别是那些超出常规的想法给予保护,如果对那些学生进行批评、挖苦,就会扼杀学生创造思维的萌芽。对于爱提问题的学生多些鼓励,少些指责,充分肯定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创新回答方式,让学生保持提问的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地理由于课时少,课堂的问答方式大都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有些老师提问后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够,往往学生还没反应过来教师就叫你站起来回答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害怕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又担心答不出来,在课堂上出丑。采用老师问,学生答这一回答方式,教师要善于导答,如一位老师在教“洋流成因”时问东澳大利亚暖流是如何形成的?学生都沉默不语,老师见状说:“其实,我根本没必要问大家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因为我知道东澳大利亚暖流的成因是密度的差异。”教师话音刚落,很多学生就起来纠正教师的错误。除了用故意出错法,还有激将诱导法,分解引导法,温故知新法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时刻保持质疑与提问的能力;回答方式也可以采用“学生问,教师答”的方式,教师要控制课堂时间,将新课内容讲完后要留有充足对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要耐心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没学完一个新的知识都能理解,让学生爱上学习地理,愿意提出问题。除了“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的问答方式,教师还可以采用“学生问,学生答”的方式,教师每讲完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可以建议学生在课余时间搜查与本知识有关的题型或是尝试着自己根据知识点出题,每学完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将全班同学分组,让学生组与组之间竞争,题目处的好,抢答题较多的组获胜,在这过程中有些同学会发现对方出的题有争议或是不对,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良好的问答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脑海中时刻呈现问题,让学生摆脱过去只有答案没有问题的情况,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结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但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中心,使质疑、设疑、激疑、释疑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问题意识得到长足的发展,让学生不断的在“问”与“解决问题”中成长。更好的推动学生知识和智力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宋振韶.课堂提出基本模式以及学生提问的研究状况[J].学科教育,2024,1:2.

    第四篇:历史与社会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历史与社会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的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本课题通过《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及对历史与社会课堂观察,以研究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具体表现,分析影响和制约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原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构建培养和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有效策略。关键词:问题意识;学生;教师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一)、课题的提出

    1、《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它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主轴,有机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文科课程。它改变了以往“纯历史”的教学功能,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目前许多教师仍然满足于单纯的历史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问题意识的培养。

    2、有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学生大多患有“问题意识缺乏症”,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更是越来越低,对于一些问题一是不敢问,二是不愿问,三是不知怎么问。可想而知,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缺乏创新的。

    3、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我们现行教育需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勇于标新立异的科学精神,需要教师去培育。所以说,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一项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乃至整个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目前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学生总是习惯于解答由教师或他人所提出的问题,自己头脑中却没有问题,教师怎样讲,他怎么样听,很被动,缺乏对问题的敏感性。教师也习惯于讲解如何解决问题,而缺乏对问题意识必要的关注与培养。这就造成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来越薄弱。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个不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源动力,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是教学的出发点、思维的发动机。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问题去探索解决的方法途径,从而获得知识,并学会学习。所以说,加强与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很有必要。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不耻下问”,强调问题意识在思维和学习中的重要性。汉代教育家王充认为一个人知识的获得是因为“学之乃知,不问不识”,所以主张“极问”、“问难”,反对信师是古。著名学者陆九渊也提出了精辟观点,“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充分肯定了问题意识的积极作用。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观点更是形象“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近年来,一些学校也开展了关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如江苏洋思中学通过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国外一些教育专家、学者也非常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从7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教育理论专家陆续在中小学开展了旨在“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改革试验,形成了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强调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实现学习的目标。《普及科学—美国2024计划》中提出要把“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应当在各年级把学生引进问题解决中去”、“教师应当制造一种使问题得以解决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教学过程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内外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已经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这些都为我们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和经验。但这些教育家和学者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的论述,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专题研究却很少,特别是对于《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则更是缺乏。

    鉴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尝试结合新课程《历史与社会》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个方面进行必要的探索。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的内容

    在研究相关文献、个别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两份《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问卷》,即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及对历史与社会课堂观察,了解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具体表现,分析影响和制约问题意识形成的因素,使课题研究工作有的放矢。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构建培养和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有效策略。

    (二)预期目标

    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改进目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状况,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课堂教学中由以教师提问为主转向以学生发问为主,使学生从不敢问、不愿问、不知怎么问转向敢问、能问、善问,并在疑问中自主探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促进教师提高问题意识的探究能力,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及步骤

    (一)、研究对象:

    以本校八年级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历史与社会教师及八年级学生进行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问卷调查。问卷使用自编的《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问卷的具体内容

    2、文献研究、附录二法。主要检索了百度、中国学术期刊网及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并学习国内外有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的资料和成功经验,从而对培养和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有了更好的把握。

    3、个别访谈法。对历史与社会任课教师及八年级学生进行访谈,以了解学生问题意识现状及缺失的原因。

    第五篇: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1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简文玲 摘要: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是每个历史教师在深化历史教学改革时都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参与意识;能力 德国教育学家昂斯多德认为:“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因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当今历史课改关注的一个热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呢?这是每个历史教师在深化历史教学改革时都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前提 教学活动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课堂上不仅应有知识方面的信息,更应该有情感方面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厚爱、信任、期望和鼓励能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教师一个肯定的目光或者一句肯定的话语,能产生使学生充满信心、热情去争取成功的威力。作为家长,我常听孩子说,喜欢某个教师,大家便爱上他的课,不喜欢某个教师,便不爱听他讲的课,不学他所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情感对学生的学业影响很大。试想,如果学生不爱学某个教师所教的学科,何谈得上“参与”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自己良好的情感去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应把对学生的爱带进课堂,以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情绪,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中产生探求新知的兴趣,萌生追求知识与技能的愿望,让学生心中迸发出创新的思想火花。如果教师能以满意的情绪对待学生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以宽容的情绪对待学生的差错,那么,师生关系必定亲密、必定融洽。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必将为学生的主动性发展、主体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也必将焕发出生命和活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关键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会产生想学的动机、需要的情感。有兴趣的学习会事半功倍,学生有了这种内在需要,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是在被迫的状态下学习,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善于引导学生产生求知若渴的心态,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是一位教师成功教学的关键,它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激趣的手段:

    1、精心设计新课导语。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常以复习旧课的方式导入新课,手段单一,经常如此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后,我在新课导入时采用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不断地创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希望工程”宣传照——“大眼睛”。请学习小组介绍照片上得到希望工程资助的姑娘的成长历程,并让学生讨论:能给这幅照片加上你认为最恰当的标题吗?通过学生的热烈讨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新课内容迈好了关键的第一步。

    2、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情境教学即教师通过一定的语言、声音或画面去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处于现实的景象中,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活跃状态,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启迪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可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语调的变化来丰富教学语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师生情感共鸣。又如,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习惯等。

    3、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史料。中学生,尤其是初一、二的学生,在心理上处于从儿童期向青春期的过渡的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很久以前„„”这样的故事充满了好奇,如人类的起源,各种社会形态的演变,各族人民生活与斗争等内容对学生来说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有了好奇心,就会激发求知欲,进而去探索。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查找相关的史料,新课学习时让学生进行补充,从而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如,我在教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18课《三国鼎立》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找相关史料,那节课学生们补充了“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隆中对”、“火烧赤壁”、“过五关斩六将”、“七擒孟获七纵孟获”等故事,学生兴趣特别高,大多数参与到了教学中,直到下课铃响,还意犹未尽。后来,我还专门开设了一堂“三国历史人物故事会”的活动课,以补充这一课时间的不足和满足学生兴趣的需求。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适当增加趣味性史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三、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途径

    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便有大小强弱之别。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势必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的结果。

    要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就必须采用“区别对待,分层施教,全员参与”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线上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综合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目标和学情等诸多方面的要素,进行分层次教学。比如可以依次分为:基础层次、技能层次、创造层次等若干层次。基础差的学生完成基础层次目标,即了解、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中等成绩的学生完成技能层次目标,即对史实的分析、理解;成绩好的学生完成创造层次目标,即史实的课外延伸和活动探究。如:在学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

    ①结合地图《明清经济的发展》,说说明代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品种有哪些?其中哪些是高产作物?哪些是经济作物?这些作物的引进将起到什么作用?

    ②手工业发展状况是以哪几个手工业部门为例介绍的?这些部门有哪些突出成就? ③商品经济活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④“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中“机户”和“机工”各是什么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它所描述的情况出现于何时、何地、何行业? ⑤假设你是明朝的一位“机户”或“机工”,想象一下,你一天的生活将是怎样?最大的梦想是什么,觉得与机户(机工)关系合理吗? 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从学生的选题来看,基础较差的学生一般选择①②③④,因为这四道题的答案大都可以从书本上直接找到,能力较强的一般选择⑤⑥,第⑤题属开放性试题,第⑥题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尤其是第⑤题能力较强的学生选择的偏多,第⑥题也有部分能力中等的学生选择。这样,通过采取“分食制”的办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只有采取教学目标分层递进的方法,才能有效激发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增强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才能使他们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求。

    四、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目的和条件

    俗话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却可受用无穷。”这里的“渔”指的是方法、能力。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参与”的本领。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阅读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益,而且对学生将来获取知识、进一步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读与粗读相结合。粗读指的是简单阅读课文的章、节、目的教学内容,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的全貌,精读则针对教材的重、难点,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读;二是要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使阅读与思考相结合,从而有效获取文本的信息;三是要养成圈点评注的习惯。要求学生边读边用笔在书上划出一些重要的信息,有心得体会的地方可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2、分析、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遇到问题时就会积极开动脑筋去想、多想、善想、会想,对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养成他们动脑筋的习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带有启发性、趣味性、开放性的问题,或充分利用课文的“动脑筋”、“活动探究”等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3、交流合作能力。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特点及学情来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活动。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又要让他们养成虚心听取和尊重他人意见的习惯。这样,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激发,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有利于塑造学生自信和尊重他人的人格。此外,归纳总结能力和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等能力也是历史学习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学生具备了各方面优秀的能力,就为他们更好地参与历史教学提供了资本和条件,而积极参与历史教学又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推荐阅读:
    简析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5篇范文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评估工作简报5篇
    新录用的公务员工作总结
    市委书记在中共原平市委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24年发展党员工作情况报告[精选合集]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