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辞职报告 五号文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学好高中化学的三大心得[定稿]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落花无言 时间:2024-07-31 09:58:08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学好高中化学的三大心得[定稿]

    学好高中化学的三大心得

    李明达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第二中学 副校长 大学本科 理学学士 中学高级教师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第二中学新兴路91号 邮编:730200 电话09315753003手机*** 关键词 学习兴趣;一念一图二性二法三表四式五方程六理论;重视化学实验。

    摘要:笔者认为高中化学应采取以下几点做法:

    1、培养学习兴趣。

    2、对一念一图二性二法三表四式五方程六理论的掌握。

    3、须重视化学实验。

    本人在高中化学教学一线任教多年,就高中生怎样学好高中化学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自己的心得提出,以飨读者。仅供同行参考,亦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心得

    一、培养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呢?

    1、明确学习目的

    今天的努力学习固然是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鲤跃龙门,实现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但亦需要广大莘莘学子用自己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为中国梦的实现尽一份责任。我国制碱的先驱者—侯德榜,留学海外,毕业后会到祖国,在塘沽碱厂生产的洁白纯碱,荣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这一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领略学习带来的喜悦

    当我们对化学新的知识熟练掌握后,会有收获般的喜悦感,这样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信心,天长日久,学习就变成了一种乐事,而不再是一种负担和包袱,一种苦差事。

    3、正确对待学习的内容。

    需要掌握学习的内容有易有难。遇到容易的题的时候,不要骄傲;遇到难题的时候也不要气馁。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心得二、一念一图二性二法三表四式五方程六理论 一概念

    化学中基本概念一定要准确掌握,否则很容易错误理解我们所研究的物质。比如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合物,如果记忆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的物质。则会将铁、铜等归类为电解质。又比如酚通式为ROH,是指芳香烃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生成的化合物,意思是苯环和羟基直接相连,如果只根据通式为ROH,很容易将 一图

    归为酚类物质。

    掌握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是我们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质间的衍变关系以及在高考中做好推断题的基础。例如在钠元素单质及化合物关系图中

    以下重要的方程式必须掌握 2Na + O2 Na2O2(淡黄色)

    2Na +2H2O == 2NaOH + H2↑ Na2O + H2O == 2NaOH 2Na2O2+ 2H2O == 4NaOH + O2↑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Na2CO3 + HCl === NaCl + NaHCO3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CO2↑

    2NaHCO3(足量)+ Ca(OH)2 == 2 H2O + CaCO3 ↓+ Na2CO3 NaHCO3(不足量)+ Ca(OH)2 == H2O + CaCO3↓+ NaOH NaHCO3 + NaOH=== Na2CO3 + H2O Na2CO3 + H2O + CO2 ===2NaHCO3 二性质 △ 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它是我们认识物质的基础,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和有无毒性五大特性。在观察、闻取、识记的基础上必须掌握。然后了解其是否易融化、凝固、升华、挥发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最好理解其结构,然后在实验的基础上必须掌握。二法

    代表物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必须掌握,如氨气的制备,它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三表

    1、物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掌握物质是的溶解性是正确书写化学和离子方程式以及解决离子共存问题的基础,为了便于记忆,总结口诀如下

    酸不溶硅与原硅酸 碱中只溶钾钠钡氨 钾钠硝铵盐均可溶,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硅磷硫和亚硫盐,它们只溶钾钠铵。

    同时掌握四种微溶物:Ca(OH)2 CaSO4 Ag2SO4 MgCO3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活动性顺序既是规律性的知识,又是必备的工具性的知识

    按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的变化顺序:金属失电子能力减弱,单质的还原性减弱,其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

    3、元素周期表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族(H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He例外)。在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别因周期表结构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同主族,相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的判断。①第ⅠA、ⅡA族元素,相差上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

    所含元素的种数。②第ⅢA~ⅦA族元素,相差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含有的元素的种数。

    (2)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的判断。

    ①ⅠA、ⅡA元素或ⅢA~ⅦA相邻元素相差1。②ⅡA、ⅢA元素:若为第二或第三周期相差1,若为第四或第五周期相差11,若为第六或第七周期相差25。四式

    掌握物质四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特别是有机物的代表物的正确书写。

    五方程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否则根基不稳,一切都是徒劳的。六理论

    1、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其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发生改变。直接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将十分方便。如

    例 有一在空气里暴露过的KOH固体样品,经分析其含水7.65%,含K2CO3 4.32%。其余是KOH。若将ag样品放入b mL 1mol/L的盐酸中,使其充分作用后,多余酸用25.25mL c mol/L的KOH溶液恰好中和完全。蒸发所得溶液,得到固体质量的表达式中(单位g)()

    A.只含有a

    B.只含有b

    C.可能含有b

    D.一定有a、b和c

    [解析]

    本题如使用Cl原子守恒的方法可大大简化解题步骤。由题意,反应后溶液为KCl溶液,-其中的Cl来自盐酸,所以所得KCl固体的物质的量与HCl的物质的量相等,即为0.001bmol,质量为0.0745bg。正确答案为:C。

    2、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3、氧化还原理论

    关键是要掌握基本概念

    升失氧,降得还。若问剂,两相反。什么剂,什么性。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的反应为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还原剂,对应产物为氧化产物。发生还原反应的为氧化剂。对应产物为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高价氧,低价还,中间价态两头转。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4、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会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减弱”“改变”不是“消除”,更不能使之“逆转”。例如,当原平衡体系中气体压强为P时,若其它条件不变,将体系压强增大到2P,当达到新的平衡时,体系压强不会减弱至P甚至小于P,而将介于P~2P之间。

    5、盖斯定律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就是盖斯定律。

    盖斯定律的应用价值在于可以根据已准确测定的反应热来求知实验难测或根本无法测定的反应热,可以利用已知的反应热计算未知的反应热。

    6、电化学理论 原电池是由正负极组成,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对氧)。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对还)。所以在外电路,电子是负极流向正极,在电解液中,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从而构成闭合电路。

    电解池是由阴阳极组成,有外接电源,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阴获还)。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失阳)。在外电路中,电子由阳极流向阴极。在电解液中,阳离子流向阴极,阴离子流向阳极,从而构成闭合电路。

    心得

    三、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还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平时做实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从而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化学实验题按其知识点主要分为:常用化学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检验;实验设计和综合实验。如综合实验思维过程:原理→反应物→仪器装置→现象→结论→作用意义→联想。如:①实验是根据什么性质和原理?实验目的是什么?②所用反应物名称、状态、代替物(据实验目的和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和推理,并合理选择)。③有关装置: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问题、是否有替代装置可使用、仪器规格。④有关操作:技能、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的后果。⑤实验现象:自下而上,自左至右全面观察。⑥实验结论:直接结论,导出结论。

    以上心得是自己认为怎样学好高中化学的一些浅见,请大家多多包涵并指正。

    参考文献 王爽 对化学学科中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化学教与学;2024年06期

    第二篇:浅谈如何指导高一新生学好高中化学

    浅谈如何指导高一新生学好高中化学

    初中化学的特点:内容少,难度小,绝大多数是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初步接触。很多学生对初中化学学习的体会是:死记硬背的东西多,难度小,跟文科差不多。平时不怎么学,考前突击一下,也能考个不错的成绩。

    高中化学则大大不同,与初中相比,内容多,范围广,跨度大,难度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要求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不象数学、物理只有少数定理公式要记),同时又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要求,所以靠考前突击学习化学在高中显然是不行的。

    对刚进入高中新生学好化学的建议:

    一、上课认真听讲,弄懂学习内容。课后当天要抽十五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及时回顾当天所学内容,做到及时掌握(特别强调,懂和掌握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然后再做作业,这样才能使作业的功效性做到最佳,同时在作业时又能将思维中问题暴露出来,再通过课后的答疑使能力得到提升。

    二、高中化学需要掌握的内容多。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一定要理解记忆,或结合以前的所学知识或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来辅助记忆。这样才能长期牢固地掌握。当然记忆是有遗忘的,怎么办?及时掌握(当天巩固),单元回顾(章节复习),强化巩固(期中、期末复习)。这样间断性的刺激,知识的掌握才能牢固。

    三、高中化学对思维要求比较高,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许多学生上课都听懂了,上完课后,作业没法做。这就是高中化学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我的体会是在学习中要在学习老师的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记结果,只有掌握正确的思维过程才会有必然的正确结果。

    四、高中化学还有许多的解题技巧,在学习中大凡遇到新的解题方法时,一定要弄懂,并经常加以运用,以便熟练掌握,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是针对某种解题方法设立的,很简单,要求你使用新方法去做。而许多学生觉得使用初中的方法也能做出结果,这样就失去了老师设立本题的意义了。所以学生在遇到新的解题技巧时,要知难而上,并及时巩固,这样才能使解题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五、高中化学难度较初中大很多,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不会的,要及时解决,方法是课后多往办公室跑,把问题及时解决。

    总之,高中化学的学习就是: 及时巩固,间断回顾; 着重过程,强化思维。

    遇难多问,掌握技巧; 适量练习,熟能生巧。

    2 高一新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课前对所学知识要有预习,做到有备而听,以便抓住重点,解决疑难。

    2.2 课堂上一定要学会记笔记,而不是随意的记在纸上或书上。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高中化学的课堂知识容量大,内容多,学生单纯靠记忆是很难记住课堂上的全部知识的。必须学会记笔记以便课后复习,整理归纳及习题所用。

    2.3 “工欲善必先利其器”,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法。

    2.4 课后及时复习总结及时反馈,有问题及时找老师或与同学沟通解决,不留知识盲点。高中化学知识点多,易混淆的东西多,如不注意总结,在应用时提取信息的速度会受到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发现问题可以反映出他是否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发现问题是在对事物进行全面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正向和逆向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会归纳总结、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链,是学好高中化学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2.5 学生必须将所学知识及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发散思维的建立与培养,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做不到这一点也就谈不上得高分。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应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同时在有精力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补充些课外习题,通过练习体会知识及方法的应用。

    2.6 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分为文字表达、口头表达,无论是文字还是口头都要用标准的化学用语来表述。

    3 几点建议

    若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容应对高中的学习,高一新生在初生高考结束后除了充分休息调整外外,还要为完成学法和知识、以及思维上的蜕变做好充分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对此,作为老师有如下几点建议:

    3.1 复习巩固初中的知识,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如前20号元素符号、名称、原子结构示意图;金属活动顺序表;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氧化还原、质量守恒、尤其是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等。

    3.2 预习高中化学必修1前两章的内容,重点要预习第一章《物质的量》相关内容,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且有大量计算,而这些恰恰是初中学生的软肋和致命的弱点。因此,要充分做好预习。

    3.3 学生最好选择一本好的教辅材料,并进行同步强化练习。

    3.4 不妨与一些成功高中学长做一下交流沟通,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都会有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对你即将开始的高中学习一定会有所帮助。

    一.化学学科特征和课程目标: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1、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物质的多角度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规律性,能分析简单化学问题,并用化学语言表达。能分析化学问题中量的关系,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认识常用化学问题的方案设计、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2、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3、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4、有心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5、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课外阅读的方法: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

    6、科学归纳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 →SO2→SO3→H2SO4为统领。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归纳方法之三是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可以牺牲一些具体细节,突出主要内容。“勤”和“巧”是到达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这个“巧”字就是善于总结。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更需要学生作类似联想和归纳总结。

    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2.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4.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高中化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 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可利用实物、图片、模型,通过观察培养和教给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要领具体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5.抓住关键,精讲多练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搞面面俱到,处处设防,讲得过细过全,也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应用启发式,讲其当讲,练其当练。讲则是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属性,弄清内在联系。练则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摩尔浓度一节,一是讲清定义、导出数学表达式;二是做好演示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是引导启发学生掌握有关摩尔浓度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精选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摩尔浓度概念及有关的理解和掌握。6.抓住典型,探索规律 要使学生学好高中化学,不再于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多,重要一环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总结归纳,这能使学生在点多、面广的化学学习中自己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如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总结规律,把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发散开来,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做好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使学生跃过初中到高中这个知识台阶,而且要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进度快、难度大的化学教学,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尽快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了解现代化学肩负的使命。具有为解决化学问题进行专题信息收集、加工和输出的能力。学会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来提高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现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了解化学知识在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具有参与化学科学实践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了解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认识化学与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形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有下述几方面的特点: ⒈概念抽象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型,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除形象思维侧重抽象思维,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和自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如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既抽象,理论性又较强,第二章摩尔概念一个接一个,学生一时不适应,这是学生进入高中所面临的挑战,给教与学带来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⒉进度快,反应方程式复杂 初中进度相对高中较慢,要领定律学习巩固时间较长,在往后的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进度加快,化学方程式增多,多数反应失去了初中掌握的反应规律,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如果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如高一Cl2的实验室制法,Cl2与水、碱的反应,NaCl与浓硫酸微热与强热制氯化氢反应的不同情况等,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深感难掌握、难记忆,不太适应。3.内涵深,联系广 如摩尔使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渗透在高中教材的各个章节,对整个中学化学计算起着奠基的作用。再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学得好可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能使学生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探索、研究后面的化学知识,培养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⒋抓典型,带一族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氯、钠、硫、氮为重点,详细介绍它们的物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运用归纳、对比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

    四、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摩尔”、“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 五.高中化学学法指导:

    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3)、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2、讲究课内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内学习的方法:认真听课;记好笔记。(1)、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2)、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课内学习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最主要的时间是课内。在这学习的最主要时间里,有些同学没有集中精力学习、有些同学学习方法不讲究,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习水平的发挥。

    第三篇:如何学好语文心得

    如何学好语文?

    学好语文关键在于积累。

    语文融入到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故要学好语文就得把它与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总能从中发现和获得无限精彩的知识和素材,并且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最富时代感的。一位外国著名作家有一次请朋友吃饭,他看见菜单上的菜名起得很有意思,就马上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记录起来,却忘记了朋友的存在。其实许多有名的作家都有随身带个本子的习惯。记些什么?可以记下交谈中的连珠妙语,可以记下突发的思维灵感,可以记下独特的事件等。我们不一定要这样做,但起码应养成一个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生活,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良好习惯。

    第二个积累的途径是听课和练习。老师的授课是相当关键的,她给予我们的是经过筛选后的精华,并且有着很强的指导和启发意义。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要有一定的量。我们要通过听课和一系列同步练习或专题练习,将基础知识和基本阅读及写作技巧牢牢掌握。

    第三个积累的途径是看书读报。只要你肯钻进书的海洋游历一番,一段较长时间后,你可能发现曾结结巴巴的你居然能出口成章。博览群书确实能快捷有效地积累知识,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能力。一般来说,阅读量提高了,语文水平自然也提高了。而看书也有方法可言。首先应选择好一些优秀的读物;在看书时,应注意运用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去看;看后亦不妨做些读书笔记,摘录精彩的词句、语段和有用的材料。

    第四个积累的途径是习作。有时会读书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只有通过自己实践练习,学以致用才能真正获得了知识,知识积累的过程才算完成。而习作形式可以是日记、周记、读后感、命题作文、随笔等。

    以上是本人学习语文方法的简单归纳,愿我们能在互相交流中共同提高。

    如何学好初中语文?

    语文学习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语法、标点、修辞)、文体知识、文学常识五个方面。

    知识要点

    一、字

    1.字音:

    汉语拼音规则,及容易读错的字。

    掌握带写规则的重点字,这些字的音节拼写对了,就可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这些字分别是:

    (1)维、会、温、驼、优、流的拼写规则

    (2)英、呀、烟、叶、晕的拼写规则

    (3)公、荣、雄、翁、拥、窘的拼写规则

    (4)女、绿、掠、虐、与、机、区、需、鱼的区别。

    除此之外,再注意拼写的隔音符号,皮袄pí ǎo儿化标音花儿huār轻声不标词。

    2.字形:

    注意形近字与同音字之间的区别。

    大多是书下的注释和书后练习中容易写错的字;也有同学作文中常见的错别字。一般是书下带注音的字,和书后的关于字音的练习。

    学法指导

    1、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2、可以在平时自己常易错的字记录在一个本上,定时集中纠正

    3、还可以进行形似字,同音字的组词练习。

    二、词

    知识要点

    应掌握词的本文,语境义,及辨析,近义词,反义词,辨析词的褒贬义。

    ①词的本义与语境不同的词。②近义词的辨析: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

    ③结合语境判断词的褒贬,及正确理解发生的变化后词的感情色彩。

    学法指导

    1.每学新课,先要将自己不会的词语画出来,通过查字典再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不能死记硬背。

    2.在具体语境中有的词义发生变化,一定要加强理解这部分内容,3.书下注解及课后练习的词语部分应是重点

    4.学习词语应坚持“长流水,不断线”,根据自己情况,每天都要学习和积累一定的词语,到一定时期,自测之后,将还不熟悉的词语用过筛子的方法挑出来,再次复习,直至越来越少。

    5.将自己积累的词语记在一个本子里,最好分类,既有利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协作。

    三、句

    知识要点

    (一)语法

    应掌握短语、单句、复句这三方面知识

    短语:五种基本结构,并列、偏正、动宾、补充、主谓

    单句:六种基础成份,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复句:七种基础类型,并列、递进、转折、选择、因果、假设、条件

    学法指导

    近年来由于淡化语法知识,有的同学以为语法不用学了,其实学语法对于我们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是非常有帮助的。运用这些语法知识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运用这些语法知识,使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加通顺、简明、连贯。

    1.短语的学习不要脱离句子,要结合短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理解句子的组成。2.单句的成份的划分可以利用不同成分的基本位置,和结构助词的不同用法来掌握。

    ①[状语](定语)主语|| [状语] 谓语(定语)宾语 <补语>

    注意:表时间、地点的状语一般在主语前。而表时间、地点的词语如在谓语后,称之为补语。

    ②巧用结构助词“的”“地”“得”

    “的”字前一般是主语或宾语的定语。

    “地”字前一般是谓语的状语。

    “得”字后一般是谓语的补语。

    3.对复句的复习主要是记住常用关联词以辨析复句的类型,熟记口诀,便于记忆。

    有一个复句关联词语歌诀,几分钟就能背熟,可以一试。

    既又也还表并列,不是而是别记错;

    不是就是是不是,或者要么表选择;

    不仅不但表递进,而且并且更还也;

    虽然但是为转折,尽管可是加可却;

    因为所以既然就,因而因此是因果;只有和才只有就,条件还有无论都;如果和就即使也,要是和就表假设。

    4.学习语法知识重在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不必单纯地死记语法的名词术语、概念、理论,单句侧重在病句修改;复句则重点关联词的运用;对复句中分句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学习时应在掌握了语法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这些知识,为正确运用语言服务。

    (二)标点

    知识要点

    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上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指出:“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持和作用。因此,必须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

    《标点符号用法》中列了16种标点符号。下面顺口溜可帮助同学们记住这些标点号:

    句、逗、顿,分、冒、问,感叹号;(7种)

    引、括、省,破、连、名,还有间隔和着重。(9种)

    (其中“名”指书名号和专名号)

    学法指导

    在作文中能否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这里应注意的是有的同学作文中经常一逗到底,这显然不行,另外,冒号、引号、分号、这些标点也容易出错,这也是在作文中标点扣分校多的地方。另外冒号、引号也常易出错,如:①我说:“你来,他不来。”

    ②“你来,他不来。”我说。

    ③“你来”,我说,“他不来。”

    这类的题型,几乎每年都会考查,同学们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同时在阅读中要会运用标点来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修辞:

    知识要点

    应掌握三个方面知识,1、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反问、设问;

    2、了解常见的八种句式: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会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使用句式;

    3、语言表达力争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学法指导:

    在阅读中分析理解修辞手法、句式变化的运用对表现中心有何作用。在写作中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文体知识:

    包括四部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文体知识。

    1.记叙文

    知识要点:

    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人称:第一(我)、第二(你)、第三(他,他们)

    ③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④中心:通过记人、叙事、状物、写景表达作者的思想。

    ⑤详略:与中心有关内容详写,要具体、生动。与中心有关的次要内容略写。

    2.说明文

    知识要点:

    ①对象特征:事物的特征,事理的本质。

    ②说明的条理:层次结构;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③说明的方法: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3、议论文

    知识要点:

    ①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②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③论证:论述层次,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

    4、应用文

    知识要点:

    要重点了解几种常见应用文的格式。

    (1)书信――一般书信和申请书、倡议书、感谢信等专用信、一般书信

    ①标题:一般情况下,书信无标题(发表的书信可根据书信的内容或主旨写上标题。)

    ②称呼:第一行顶格写收信人的称呼,称呼后加冒号。

    ③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转行,顶格写。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段。

    ④结尾:结尾要写祝愿或表示敬意的话,“祝”“此致”等词语可以接正文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进步”“敬礼”等词语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⑤署名和日期:在信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前一行署名,后一行写日期。署名的前面,可根据需要写明收信人的身份、辈份或单位。

    ⑥填写标准信封

    在信封左上角六个小方格内填写收信人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

    在收信地区邮政编码的下方,写收信人的详细地址或所在单位的详细名称。

    在收信人地址或单位名称的下方,居中位置写收信人的姓名。

    在收信人姓名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详细地址和姓名。

    在信封右下角的小方格内写寄信人的地区的邮政编码。

    (2)通知

    学法指导

    对文体的知识既要掌握(不能死记硬背)又要运用,重点在运用这些文体知识,解决阅读、写作中心问题。具体指导结合现代文的阅读与写作。

    三、文学常识

    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的常识,了解基本篇目中涉及的主要的作家作品。

    1. 有关小说、散文、诗歌

    2. 知识要点。

    小说

    ①特点: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间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②分类:短篇小说(含小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

    ③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④描写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侧面描写。

    散文

    ①特点:散文(狭义)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②内容:或状物,或写景,或记人记事,所写的总是作者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③形式:从作者主观感受出发,以个人抒情为主,综合运用抒情、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在结构和行文上,或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或灵活自由,形散神不散;语言精练优美,富有特色。

    诗歌

    ①特点:偏重于抒情言志,想像丰富,形象鲜明。语言含蓄、凝炼、押韵,句子大

    体整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②体裁:诗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形式。

    从文学角度看,诗歌世括诗、词、曲。诗又分为传统诗体和现代诗体。传统诗体中,有古风(也叫古诗、古体诗,和近体诗相对)与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之分,文人诗(有作者的诗)与民歌(民间流传的、集体创作的诗或诗人按民歌体裁写的诗)之分。现代诗体包括新诗(与传统诗体相对,也叫自由诗、现代诗,是“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有押韵,有的不押韵),民歌,散文诗。

    从内容角度看,诗歌又可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3.有关作家作品方面

    知识要点

    对基本课文涉及的下列重要作家作品,要能够准确记住(不能写错别字)作者的姓名、所处的时代(国籍)及对作者的评价,这些作者的作品的篇名、出处等。如:中国现代和当代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叶圣陶、朱自清、闻一多、冰心、赵树理、周立波、吴伯箫、臧克家、鲁彦、萧乾、魏巍、杨朔、王愿坚、艾青、田间、贺敬之、公刘、柯岩。

    如:中国古代诗人、作家:司马迁、陶渊明、李白、岑参、杜甫、白居易、牡牧、王勃、王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欧阳修、苏轼、陆游、范仲淹、李清照、辛弃疾、杨万里、万致远、施耐庵、蒲松龄、曹雪芹、吴敬梓。

    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及作者:《诗经》、《左传》(左丘明)、《论语》、《孟子》(孟轲)、《韩非子》(韩非)、《史记》(司马迁)、《列子》(列御寇)、《敕勒歌》、《木兰诗》。

    如:外国作家和作品:安徒生及《皇帝的新装》、都德及《最后一课》、契诃夫及《变色龙》、莫泊桑及《我的叔叔于勒》、马克·吐温及《竞选州长》、高尔基及《海燕》、奥斯特洛夫斯基及《生命的意义》。

    考试题型:在中考中这部分知识常用选择题考查作家作品,在阅读的简答题、分析

    题中考查运用小说、散文的知识去阅读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法指导:对小说、散文方面的知识应侧重在阅读、写作的运用上。对作家作品则要联系课文,进行分类比如按作者分鲁迅的作品共七篇,朱自清,魏巍的作品分别两篇。

    按国家分类,按朝代分类,发现唐代诗歌九首,文章三篇,宋代诗歌五首,文章四篇,而汉以前的作品诗歌三首,文章八篇,只有《桃花源记》是晋朝,个别作家作品容易混,如王维王勃都是唐朝,写的诗都是歌颂朋友情谊,不妨用“杜勃海”区别这像个人名好记,用它把《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么多的内容都包括了。再如南北朝民歌是诗歌,一诗《木兰诗》一歌《敕勒歌》。当然还有许多这类小窍门,同学可以自己创造便于记忆。

    第二部分 阅读

    文言文阅读

    知识要点

    学习文言文重点主要是文言文的读音,断句,对句意的理解,对精美语段的背诵,对文章内容的要点的概括这五个方面,近年来为了更好的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扩大了对课本以外的浅显的文言文阅读。

    学法指导:

    1.读准字音:

    借助课本(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文言文中的生僻字;多音多义字;通假字;古代人名;地名仍保留古音的字。这些都是学习的重点。

    2、学会断句: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词之间的停顿根据文意,古汉语大多采用单音词表意,不要把两个相邻的单音词误读为现代汉语的合成词。长句可根据文意断句,句首的语气词可停顿。

    3.理解句意:

    ①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理解句意。

    ②了解古今词义变化,正确理解句意。

    ③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4.对精美选段进行背诵

    要想背得快、记得牢,首先要读准课文,一字不差,不丢字,不多字,不错字,认真地逐字读,待到读熟后,再考虑背诵,一篇新课文,最主要的是先读正确,否则读错的地方形成习惯很难纠正。其次,边读边理解,已有理解内容,才能背得准确。第三,背诵时可将较长的文章分成小段,“个个击破”。第四,借助联想,形体动作,辅导记忆背诵。第五,不断复习,任何人记忆不可能一次完成,有计划地进行反复训练,可以增强记忆。第六,背诵中心难点易错之处,可摘重点写笔记。

    5、对内容要点的概括

    针对文章的内容,一般设问:写什么人,叙了什么事,介绍了什么物品的特点,阐述了怎样的道理,答这些问题,就要逐句逐层逐段理解文章,在阅读方法上是与现代文相同的,文言文虽然因距离我们生活较远,但它的学习是有明确范围的,无论那个知识题,都以课本为主。所以一般同学只要肯下力气,文言文的成绩就会较好。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了解初中现代文阅读学习的总要求

    知识要点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社会,每天都要获取大量的信息,阅读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因此,培养现代文的阅读能力是非常主要的。新课标规定初中学生掌握的阅读能力,归纳起来共6点:

    1.阅读一般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现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据文章的中心。

    3.理解文章采用的写作方法,分析这些方法都是为表达内容,突出中心服务的(写作方法的作用)

    4.阅读文章,能概括文中的内容,学会表达。

    5.能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阅读不同文选体的文章。熟读、背诵基本篇目中的篇和段。

    6.能针对文章的内容写发进行评价和创新

    学法指导

    1.读懂文章

    读懂文章的重要标志是:文章写了些什么,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此写法表面文章中心,这些写法对表现中心有何作用。

    常见的问题

    以偏概念:如概括段意,这段有两层意思,可设题时却只以第一层为段意。

    过于笼统:如概括段意设题这段介绍了石拱桥的特点,而设有讲明特点是什么,(正确应是介绍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理解不到位:如马玉祥火中求小表现马玉祥英勇不怕牺牲。(而这件事最主要是表现马玉祥的国际主义精神)

    缺乏上下文联系,如设题《背影》“我的泪又流下来了”,“又”字表现了再一次的意思。正确的分析应是联系前文,我看见父母艰难过铁道时,我的泪流出来了,这里是与父亲分别,望着父亲的背影时,我的泪又流出来,表明我对父亲的深爱。

    2、课本为范例,学习掌握阅读方法

    我们的课文都已经过专家精选的美文佳作,在思想内容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在文章结构上,是严谨,规范的,在语言表达上是简明,连贯得体的典范,因此利用教材做例子,学习掌握阅读方法是最好的途径,基本篇目中的重点段应逐句逐层地认真研读,只有在课内段的阅读分析中学到方法,才可能在考试时阅读课外选文。

    3.阅读能力的基本功训练,体现在“段”上,“段”是篇的具体而结合,一篇文章中涉及到的各种能力,在“段”中都有体现。而“段”短小,易把握;用各种不同的体“段”进行训练最终可以掌握阅读的各种方法。

    (1)整体看一遍此段讲述的内容是什么

    (2)逐句研究,每句话的大意

    (3)研究这段中的句子之间的联系,将句意相近的几句归为一层,概括层意。

    (4)根据段中的几层之间的关系,总结段意

    (5)再看这段为表达这个段意,用了哪此写法

    4、学会分析,概括的表述

    现代文阅读不仅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还考查学生的表达的能力,而表达能力一直是学生们的弱项,如何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现介绍几种方法。

    (1)善于利用文章的语句来概括

    一般试题要求学生概括段意中心。要认真读原文看看原文中是有中心句,利用中心句既简单又准确,如没有中心句,改造重点句,或将其组合,或摘基重点词语。如文中没有明显的语句,那么,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好后,经过简练再表达。

    (2)分析词语的作用要结合语境

    分析词语的作用时,要首先解释这个词,再结合语境看这个词的含义,讲明作用。如“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其中 “狡猾”一词在这里表现了儿童的天真聪明,佻皮,突出了我们爱老师的感情。再如“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分析“劝慰”的作用。应先解释“劝慰”有劝解,安慰的意思,在这里含有对“我”的关爱和帮助,表现了老师对我的爱。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结合语境实际就是结合这个段的段意。因为作者写文章时,选取的任何词,句都为表现文章内容(段意)服务的。

    (3)分析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结合具体内容

    (4)分析写作方法作用要扣住中心

    第四部分:作文

    知识要点

    1、了解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规定的“写作能力要求”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工整。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在实际考查中,初中作文考试的重要内容大多是写记叙文,因此掌握记叙文的写作尤为重要。

    2、了解作文的评分标准

    依据大纲对写作的要求,作文评分标准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给分,第一是书写,要求书写时字迹工整,标点正确,书写格式规范,都符合要求这项一般占作文分的四分之一,约10分左右。第二是内容。要求作文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这部分约占作文总分的三分之一,约占20分左右。第三,是表达,要求作文的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顺畅,叙述具体、描写议论得当。这部分约占作文总分的二分之一,30分左右。

    从评分标准可以看出,中考作文对书写、中心、语言表达三个方面要求比较高。

    学法指导

    1.学会确立中心

    确立中心最好的办法是学会列提纲。根据题目的要求,思考作文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即文章的中心),然后再考虑选那些材料来写,确定详略,再安排结构,将这个提纲写好后,再二次审题,看自己的提纲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如有差误,有时修改(避免成文后才再改,已经来不及了)确得文章能扣题,符合题意。

    2.学会恰当地运用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

    作文中凡是能突出中心事件、人物都要有详细地描写,如《合作》一文,详写的部分应是你如何与别人共同完成一件事,那么,你们之间如何合作的过程就非要具体描写不可,而与中心无关的内容,就可以简单几句话略写,甚至不写。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议论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出现在开头、结尾。在结尾时适当地进行议论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要注意的问题是:议论的语句一定要缘事而发,针对记叙的内容,或谈它的意义,或揭示其规律,或表明自己的态度。3.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要有语言的储备库

    作文平时要多读书,好的文章要背下来,精彩的词句段应抄下来。

    ②要有语言的实践训练

    平时应加强写作的片段练习,比如仿写续写改写缩写扩写

    ③要精写和多写相结合。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勤动笔,以我手写我心 怎样写应试作文

    1、按题目要求作文

    我们平时作文,是为了练习写作,提高文字表达水平。应试作文是为了展开写作水平,接受选拔。应试作文为了防止“虚构”,它的题目和平时作文必须有所区别;为了叫绝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它的题目不能太偏,为了公平评判考生的成绩,它还有一套详细的评分标准。因此,必须在审题上下一番功夫,搞清楚题目的要求,严格的按题目的要求作文。不按题目要求作文,即使文字水平再高,也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有时应试作文的题目和平时作文的题目极其相似,也不能照搬平时的作文,也要一丝不苟不折不扣的照题目要求进行构思,严格按题目要求来写。

    2、把开头结尾写好

    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学的各种开头结尾的方法,应试作文当然都可以使用。但是评卷老师最青睐的是起笔入题的开头,因为评分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切题。评卷老师最青睐的结尾就是收束全文点明主旨,因为结构完整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条评分标准。

    3、把话说明白

    有的同学作文时喜欢推敲字句,这在平时当然很好。但应试作文时间有限,字斟句酌反而束缚住自己,妨碍思路的展开。有人一拿起笔就端起作文的架子,很简单的一句话,写起来也要绕几个弯子。这样的文章看起来到觉得别扭,不如写大白话,怎样想,就怎样写。

    4、注意分段

    有的同学爱写三段的文章,开头一小段,结尾一小段,中间一大段。这样的文章显得层次不清,因为所有的内容都挤在第二段里了。可以把中间的那一大段再分成若干小段,这样,就显得层次清楚了。

    5、把每段的第一句写好

    每段的首句,仿佛人的眉目,把这句写好了,每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得精神。每段的第一句写成什么样最好呢?按应试作文来说写成能概括全段大意的中心句最好。因为评卷老师看我们的作文不象平时看书那样从容,他能在每段之首找到中心句,阅读我们的文章就非常便利了。

    6、卷面上尽量少修改

    文章某处改动一下是难免的,但改得多了,会影响卷面整洁。实在非改不可,也要使用标准的修改符号,切记“涂鸦”。另外在卷面上作段落顺序的调整也会影响卷面的整洁。这要看你哪方面薄弱了 若是基础知识部分那么就得多做题 多积累 如果是阅读和写作部分就得多看书 不用规定非得看哪方面的书 什么书都可以 哪怕是看言情小说也是有帮助的

    同样,也需要耐心和信心.语文有时会很枯燥.古文切忌死记硬背.当理解后会很容易就记住的.所以理解作者意图和文章涵义犹为重要.更重要的是,多看书,这样阅读能力会大大增强的!善于动笔,有助于语文的思维活跃.写作文时思路清晰,文采跃然纸上

    第四篇:高中化学竞赛心得

    竞赛点滴

    1、关于定位

    所谓定位,指的就是学习的时候偏重高考还是偏重竞赛、学习哪科竞赛以及学习几科竞赛。定位要趁早,越晚害处越大,犹疑不绝,到最后很有可能一无所得。一般来说,在高一上学期的时候要对自己喜欢哪科、哪科有能力学好以及各科在学校中的位置有一个较明确地认识,这时就应该做选择了。如果觉得没有适合自己的学科并且对拿省一等奖没有足够的信心,建议放弃竞赛,全力应付高考。如果没有绝对的实力,建议不要选两科以上,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选定一科竞赛后,就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竞赛上。就化学竞赛来说,如果在高二下学期开始的时候仍没进入竞赛小组前五名,那么就应将目标定位在拿到省一等奖然后参加保送上;如果能够进入前五名,那么就有冲击省队的实力,这时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竞赛上,可以考虑申请不在班上课,出去自习(建议英语课仍要在班听,语文生物可以不听,数学物理视个人情况而定)。总之无论做什么样的选择,坚持下去,必会获得成功。

    2、关于高考

    我的观点是,无论自己的实力多强,一定不要放弃对高考内容的学习。随着国家教改,竞赛保送的态势已经越来越不容乐观,只学竞赛而不学其他科的人很难去上理想的学校,清华北大等校都设有保送生笔试(省队及以上除外),没有一定的高考基础是很难通过的。平时成绩好的人由于还有一条后路,在竞赛场上心理压力要小得多,更容易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而且其他科对竞赛也不无帮助,单就化学竞赛来说,在学习物理化学时需要高等数学和热学的基础知识,在学习分析化学时常会遇到较繁琐的数学推导(比如解一个三次方程),在学习结构化学时经常会用到立体几何的知识以及一些基础物理知识,这几门课在没有很好的高中数学物理基础的情况下学习会很吃力。因此我建议,学习竞赛的同学无论在哪个时期,平时成绩最好都要进入全校前二百名(我这届几个省队的都是多次进入年级前五十甚至前二十的),这样的平时成绩不仅对竞赛有益,并且会打下一个较好的文化课基础,使得大学的学习轻松得多。

    3、关于基础

    在化学竞赛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础,没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学得多深都会是 空中楼阁。这个基础包括两方面,一个是高中课程尤其是化学的基础,另一个就是大学课程的基础。在学习化学竞赛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很好的高中化学基础,否则学大学课程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觉得不伦不类,学不到位。很多人(包括我)在做高考化学题的时候会觉得非常痛苦,这是不应该有的情况。应该承认,化学竞赛的确会对高中的化学考试有负面影响,但如果高中基础较好的话,这些影响完全是可以克服的。巩固高中的基础不需要投入大块的时间去做平时发的卷子,只需利用些小块时间即可,比如在课间做一套高考卷的选择题。做高考题时要保证速度和准确度,这对提高竞赛的解题水平是很有帮助的。在高中知识全部学完之后,可以尝试定时一小时做一套高考卷子,如果随便拿出一套高考卷(除了江苏的)都能轻松完成,并且分数在140分之上(150满分),那么就可以认为,你的高中化学基础已经很好了。

    对于参加化学竞赛尤其是想进入冬令营角逐的人,大学化学的基础是极重要的。虽然大纲中强调化学竞赛内容是中学化学的自然生长点,但实际上这些内容都是依托于大学化学知识的,如果大学知识学得到位,在做竞赛题时就会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解题的感觉会完全不同。在学习大学化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系统性,这会使你所学的知识成为一个很有秩序的体系,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一盘散沙。所以要定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将各个部分知识连贯起来,这对于巩固基础是很重要的。学习的时候将读书与做习题结合起来,多练习多思考,也利于加强基础。对于大学的基础达到何种程度,很难有一个确定的衡量标准,因人而异。如果在学完一科的知识后,对这科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且在一段时间(如半年)之后仍有较清晰的印象,并且能灵活运用书中的知识来解决问题,那么大学基础应该就不错了。

    4、看书与做题

    这里的书指的是大学教材及一些学科的专著,题则指竞赛题。对于应该多看书还是多做题这个问题,一位前辈说过的话我觉得很好:“看书多做题少的人就像《笑傲江湖》中华山派的气宗,而做题多看书少的人则是剑宗,短期内后者会比前者要强,但假以时日,前者一定会远强于后者。”以我个人的经验看来,题不能不做,也可以多做,但前提是看的书要足够多足够扎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一流的水平。

    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精和细,至少要对书上的大部分知识有较深刻的记忆,千万不要为了看书的速度和数量而忽略质量。书不一定要看很多,也不一定要看得太深,但是一定看得精。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第一遍看书的时候如果效果不好,以后再看多少遍也觉得提高不大,因此要注重第一遍看书的质量,看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先标记下来,等到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之后很多地方就会豁然开朗。看书时要多思考,多想想这个物质为什么是这个颜色这个状态的,这个反应为什么这么发生,这个公式是怎么推来的,这样才能从书中看出书外的东西,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有问题可以先留着,过一段时间再想想,可以一直将问题留到竞赛前再问。要善于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理解记忆的知识体系,提取出书中的精华,对这本书讲述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需要指出的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现在的书没有一本是没有错误的(甚至传为神话的邢大本也有从第一版延续到第三版的错误),所以看书时一定要慎重,多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对比,敢于指出书中的错误,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对于竞赛题,我的意见是尽量晚做,在没有足够的大学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去做竞赛题,只会将好的竞赛题糟蹋了。开始做题的时间因人而异,我觉得在高二的六月份开始做就来得及。市面上几乎没有好的竞赛书,大多数漏洞百出,看这些书不会受益反会受其误导。我看过的只有我写在《化学竞赛书目》中的那几本还是不错的,胡波的模拟题建议大家不要多做,那些题与竞赛的思想完全背离,做多了会影响解答竞赛题的思路,实在没有题做时可以挑一两套出得比较好的练练手,但一定不要跟着他的思路走。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兼顾速度和准确度,这两者在竞赛中是会决定一切的。速度是建立在对知识熟练的基础上的,而准确度则完全出于平时的做题习惯。平时做题的时候要好好写计算过程以及对每一个问题的解释,并仔细思考答案的说法,从做题中学会用化学的语言来解释问题。做题时对于答案要慎重,很多答案都是有问题的,要认真考虑。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轻易不要看答案,在没有绝对把握前,一定要再想想自己写得到底对不对。历年的全国初赛和冬令营题都应留到最后再做,用来找做题的感觉。好的竞赛题不多,一定要珍惜。

    4、关于化学实验

    尽管只有冬令营才考实验,但是对于觉得有实力冲击省队的同学,实验应该 3 尽早开始做,做实验的时候要勤于思考,善于变通,并锻炼自己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实验前要想好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要点是什么,做好时间安排。做实验时要充满自信,稳中求快,注意实验的整体和每一个细节。在竞赛中,实验速度是很重要的,所以平时练习时一定要尽量加快速度。在开始做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对基本操作尤其是分析操作的练习,要做到每一个操作都极其熟练而且准确无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多做做滴定,要做到每次滴定的相对极差都在千分之二以内。每年四川省的选手都会在实验上吃亏,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

    二、准备竞赛的时间安排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时间安排是因人而异的。我只是说一下我自己认为合理的安排,取舍可以按各人的具体情况而定。这个安排是适于想进入冬令营参加决赛的人的,但是对于只想拿省一等奖的人来说,我觉得也有一定的参考性,各种级别的竞赛是互相联系的,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看待竞赛学习竞赛,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

    高二下学期及暑假:这学期的时间是极其宝贵的,可以考虑放弃一些平时课程,在实验室自习。四月份的预赛一般都能通过,那都是省化工会为了收钱而搞得,不要太分心,以免耽误学习大学课程的进度。

    四月份可以复习结构化学和无机化学。对于结构化学,开始可以看段老师的《结构化学基础》,全书通读一遍,需要用到薛定谔方程、量子力学、群论之处可以跳过,适当地做做课后习题。晶体前面的知识可以略放松一些,无需太深究,只要对知识有一定的印象即可,但对于势箱、元素周期性、相对论效应、氢键和超分子要有较好的掌握,如果有兴趣,也可以看看对称操作和点群符号。在学习晶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点阵概念的理解,注意对结构基元、晶胞等概念的区别。可以说,晶体那章的前十几页就决定了晶体能否学通,因此在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慢,要仔细思考,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在晶体的学习中,书中出现的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参数都要试着推导,对每个晶胞都要仔细研究,深刻记忆。金属晶体是理解各种晶体的基础,要熟练掌握。离子晶体一章中的鲍林三规则很有用,要学会灵活运用。看过《结构化学基础》之后,可以做做《无机与结构化学习题》中能看懂的题目。如果有时间,可以看看《高等无机结构化学》。这本书难度要大一些。前面的内容挑能看懂的看,晶体一章中的晶胞及每一句话都要理解记忆,4 后面的元素部分略看一遍,对书中出现的特殊的东西有一些印象即可,没必要仔细研究。

    对于分析化学。如果高中数学的基础很好,可以看《化学分析原理》,除了电位分析、数理统计,其他各章都应细看。这本书较难,书中出现的每一个公式都要会推导,尤其对于酸碱滴定和络合滴定,所有内容(包括终点误差、缓冲容量等)都要掌握。学过每章之后,都要做《分析化学例题与习题》上对应的习题。在学习分析化学的过程中,习题是很重要的,在做习题时,最好做到既快又准,一遍就算出正确答案。做分析化学的习题,不仅会提高分析化学的水平,也会提高计算能力,从而减少了在竞赛中算错数的可能。分析化学的习题是最能练习耐心和做题的准确度的,一定要重视。

    学过结构、分析化学之后,可以考虑看一看《普通无机化学》,复习元素。这时就要将已经遗忘的知识捡起来,对镧系锕系以外的所有元素的性质都有较好的掌握。然后就应该系统地复习有机化学知识,牢固掌握每一个反应。复习之后可以做一本习题,我推荐《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如果基础比较好,这本题应该在二十天之内做完。做题的时候要注意自己印象不深刻的反应,同时提高自己做有机合成题的水平。这本题最后有一些考研题,可以用来增强自信。

    大约在六月之前,上述任务应该能完成,这也就宣告着初赛前的大学课程告一段落。这时就可以开始做竞赛题了。开始时应该看《高中化学竞赛高级教程》,仔细体会书中的思想,这对做初赛题有很大益处。接着就应该做题典了。如果手中有三本题典,可以都做一做,但其实做一本题典再做一做近几年的新题就够了。题典中的物化题可以留待以后再做。做题典时要特别重视历年全初、冬令营、icho的题目以及全苏或全俄竞赛题,这些题的思路很纯正,最适合准备竞赛。安徽省的无机化学题与蓝皮题典中江苏省的有机化学题都非常好,做的时候要注意。前两本题典中有一些高考难度的选择填空题,这些题可以锻炼速度和准确度,不要跳过。正常来说,五十天内三本题典都能做完。在做完一本题典之后,可以选择冬令营题按规定的时间做一做,看一看自己的实力。

    做完题典之后,距开学应该还有几天。这时可以找网上一些较好的模拟题来做一做,提高自己的解题水平,但现在好题越来越难找了,化学岛上的题每年有几套较好。《金牌之路》中各章前有一些对知识的总结,可以看一看,题目则不用做。5 其他竞赛书基本都没有做的价值,无需为完成一本书而浪费时间。

    高三:开学后距初赛应该还有大约半个月的时间。这时就不要再做题了,而应该开始复习。可以先复习结构化学,推荐参看《高等无机结构化学》,要特别注意书中出现的晶胞。感觉时间足够的话可以看看《中级无机化学》中关于配位化学的部分。然后,可以参照《大学普通化学(下册)》复习元素知识,并利用小块的时间参照以前做的笔记来复习有机化学。赛前一周可以对照大纲看看自己学得不扎实的知识。在看书的同时,要看以前做过的题,尤其是做错的题,对于这些题要好好思考当时是怎么错的,以后怎么避免。赛前可以做几套历年的初赛题,找找感觉,并测验一下自己的水平。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做一两套模拟题,提高自信心。这段时间最关键的就是心态的调整,在赛场上心态几乎可以决定成败。初赛时不要过于担心竞赛的结果,要尽量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不管怎样,这段竞赛的经历,就是最大的收获。

    初赛之后,如果觉得自己能进入全省前二十并自信有实力冲击省队,就要开始准备省队的选拔考试。首先学习物理化学,复习热一热二和动力学,之后可以看一看电化学、相平衡,将题典上物理化学的竞赛题做完。在物化基础知识学过之后,可以有目的地做一些有机合成题。省队选拔考试时会有实验考试,也可以适当的准备准备。这些其实都不重要,关键是邀请省队选拔老师们讲几天课,内行的老师一定明白。

    大约在十一月中旬,省队名单就会确定下来,省队培训也会开始。如果进入省队,就要开始着手准备冬令营考试。依照我的经验,这两个多月很难投入地学习理论知识,因此要做好时间安排。这时的学习内容就要依个人情况而定了。我建议这段时间应该学习有机中的周环、糖和氨基酸。物理化学的任务很重,上册除了统计热力学都要好好看;下册中除了原电池和动力学基础

    (一)需要细看之外,其他的都应该粗看一遍,把自己能够轻松看懂的知识记下,较难理解或需要较高数学物理基础的知识可以跳过。另外元素、结构、分析的知识都应适当地加深。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竞赛,高等无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难度都太大,没有必要看,太浪费时间。在十二月时应该边学新知识边复习,做一做《分析化学习题精解》和《无机与结构化学习题》,看一看《无机结构化学(丛书第十一卷)》来复习结构化学。最后的阶段仍要看以前做过的竞赛题、大学题,系统地复习大学知识,6 尤其不要放松初赛内容。这时候中学教练已经功成名就了!

    这一个多月最重要的是实验。应该承认,四川省的实验水平并不高。在川大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重视每一个实验,重视每一个细节。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不要留下疑问。无机实验要追求操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并在保证产率、纯度的前提下提高速度。分析实验更要求速度,在保证每个操作都正确无误的前提下,越快越好,一般的酸碱滴定在80分钟之内较好。有机实验是重头戏,要特别注意对基础操作如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抽滤、萃取、干燥、重结晶、搅拌、控温滴加等的练习和掌握。开始的时候可以按照书上提供的参考时间来做,在熟练之后就要比参考时间提前至少一小时,快的甚至可以提前三四个小时。在做合成的时候,要做好时间统筹,而且不要放过每一次练习重结晶的机会,这对于熟悉操作、加快速度很有帮助。在最后的几天,要限时做几个冬令营的综合实验,看一看自己的实验水平。

    冬令营就是一次盛宴,在这里你会结识许多朋友,会获得很多人生中宝贵的经历。冬令营时要放松心态,不用担心太多以后的事情,毕竟这时你都应该能上一个很好的大学了。在冬令营上要好好与周围的人相处,这些都会成为你日后的财富。

    三、推荐书目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已经给出了化学竞赛书目,这里提出我觉得比较适合竞赛的几本书。这些书几乎是学习竞赛(至决赛)所必备的书,看的时候可以适当取舍。

    《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第三版,高教社,1994)《中级无机化学》(项斯芬、姚光庆,第一版,北大,2024)《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等,第一版,高教社,2024)《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等,第二版,高教社,1993)

    《有机反应机理》,该书堪称少林秘籍,本人有幸02年在川大盗得一本。(R.T.莫里森,R.N.博伊德,复旦大学译,第一版,科学,1980)

    《有机化学习题精选》(樊杰等,第一版,北大,1995)

    《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裴伟伟、冯骏材,第一版,高教社,2024)《结构化学基础》(周公度、段连运,第三版,北大,2024)

    《高等无机结构化学》(麦松威、周公度、李伟基,第二版,北大,2024)《结构和物性——化学原理的应用》(周公度,第二版,高教社,2024)《无机与结构化学习题》(麦松威等,第一版,科学,1986)

    《物理化学》及习题集(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第四版,高教社,1990)《化学分析原理》(张锡瑜等编著,第一版,科学,1991)《定量分析习题精解》(武汉大学,第二版,科学,2024)

    《奥林匹克化学》,该书已经有点过时,可以收藏。(吴国庆、李克安、严宣申、段连运、程铁明,第一版,北大,1993)

    《化学奥林匹克题典》何炳坤等选编1968~1992 1764道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题解精编》王金理等选编1993~1998 1412道 《化学奥林匹克优化解题题典》丁漪等选编1996~2024 669道

    化学竞赛是一条漫长的路途,布满鲜花,布满荆棘,但是无论如何,选择了这一条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要记住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这一路的收获。在这漫漫长路中,你将学会自信,学会宽容,学会互助,学会坚强。几十年后,这段竞赛生活还会提醒你,你拥有怎样一份宝贵的财富,拥有怎样一个蓬勃的青春……

    谭必帅于2024年秋

    第五篇:高中化学听课心得

    高中化学听课心得

    篇一:高中化学课堂模式听课心得体会 2024年11月16日,在尚志高中举行了黑龙江省高中化学新课改课堂模式公开课。本次公开课吸引了全省众多的化学教师和专家到场观摩,我共听了两节课,都是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苯的同系物”他们采用的都是“先学后讲,分层训练,跟踪指导”的课堂模式,具体方法是:每节课给学生10分钟时间自学,教师给出自学提纲,然后25分钟交流、梳理、讨论知识,最后十分钟时间进行测试,讲课的两位老师都有很扎实的教学功底,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引导等方面都各有高招。两节课都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下既让学生获取了知识,又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节课都很值得我学习和回味,两名化学教师的优秀课堂教学活动和专家们的精彩点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与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进行了对照,使我们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深切感受到本次听课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在此谈谈自己的感受。感受之一:只要老师动脑筋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办法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学生就能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无论是在知识点的讲解,语言的组织,实验设计的新颖,还是在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考上,都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感受之二:新课导入各有千秋。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两位老师的开场白各不相同,但都异彩纷呈,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受之三:注重学生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两位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进行现场即兴表演,对学生精彩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等手段,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让整个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感受之四:他们真正做到了集体备课,据两位老师讲,他们对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统一教学理念,统一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一起分析哪是重点、难点,分析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评议出教案框架,定出大体的方案。每位教师再对照课标,研究学生,钻研教材,研究学法,发挥创造性,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本班学生情况,再进行补充修改,写出每节的个性化的以学定教的教案,这样做老师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感受之五:16日下午,各地市的专家代表对公开课进行了中肯的点评,也让我更进一步的重新认识了每一堂课优缺点,学习了从哪些方面去评课、如何评课等。这也是这次听课留给我无比宝贵的教学财富!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能追求完美,但无法达到完美。专家们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模式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质疑:

    1、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跟踪指导的课堂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但也有专家和很多老师提出学案在给学生学习带来辅助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甚至限制了老师的思维,束缚了师生的手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由教教材变成了教学案,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2、多媒体辅助的同时很多老师削弱了黑板的作用,忽视了教师板书和学生板演的作用。如两位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黑板上只是板书了课题,也有的一节课下来除了让学生口头回答一些问题外,没有让一名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

    3、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形式化,而缺乏实效性。如有的老师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学生进行讨论时间太短,甚至不到1分钟,导致后续的汇报交流难以开展而无效;也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或实验只是灌以一个名称而已,尤其是实验探究只不过是学生按照步骤演示一下而已,实质并没有真正展开探究活动或探究实验。通过这次听课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认识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备课方式,加强集体备课。平时总是说集体备课,可一直落实的不好,教师备课大多数自己的课自己备,把自己关在教研室里一人一本教材一本教参,自己讲的自己知道,可谓“关门教书”“闭门批改”。备课、上课主要凭自己的经验,备课内容、形式、方法没有多大的改进。新课程下备课就是教研,备课本身就是一种教研活动,从备课起就应该改革。教师的合作备课特别重要,靠集体的智慧可以大大提高备课质量。2.注意营造民主开放鼓励个性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愉悦为中心教学。心理专家研究表明:愉快轻松的心境能使人心脑清醒,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力。反之,压抑的心情使人大脑受抑制,思维混乱,学习效率大减。如果教师上课精神焕发,充满激情,再会煽情,和学生特别亲近,循循善诱,激励鼓舞学生,学生就爱学、乐意学,课堂气氛就活跃,学生就敢想敢说,就有自信心,就有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呆板,教学效果不可能好。3.尽量做到“三不”:学生自己能说出来的,老师不说;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不讲;学生自己能做的,老师不做。比如:小组讨论后老师代讲;学生实验了,老师说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这都没有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人。4.做到“三允许”:课堂中,不能总是设疑导思,设疑导思,那样只是把教师的导向作用发挥出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疑惑。老师除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问题外,更要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一允许学生有疑就问,大胆质疑,使学生认识到:不怕问题提得不好,就怕没问题。二允许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意识到:不怕见解错,就怕没见解。三让学生思考时允许邻近的学生之间商量,小声说话,商讨问题说话,课堂不叫乱。5.适时评价:评价有考核、激励两重含义。既包括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理解、运用的程度,是充分肯定还是纠正学生的不足。又包括激励学生的情感发展,使学生有积极的心理体验。评价不是一味地表扬,即使学生答错了,老师还是好好好,鼓动学生鼓掌,而且,一节课这种掌声不断,这不行。老师对该生积极回答问题的这种精神要激励表扬外,更主要应该评价他哪错了,为什么错,怎么改。

    6、课后反思,集体研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新课改对课后的要求主要是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反思是反省、思考,具有研究性质。反思课堂效果,反思课前设计在本课的实际运用情况,反思师生双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改进等。课后及时反思,有利于我们对课前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和实施等各方面的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有利于课后补救和后续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的改进等,是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助推器。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也希望今后能够举行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我们有更多学习的机会。篇二: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有一年,在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们是否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行为进行了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回顾,运用教学标准要求不断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教学反思是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于化学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教育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有助于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有助于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试图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现在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这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新,决不能守旧。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怪圈。实验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进实验,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有很多教师未曾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他们觉得制作课件比较麻烦,在课后花的时间较多,其实有时我们使用多媒体,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例如,在讲到原子结构时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别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然后制成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通过闪烁的方式及叠加的手段,展现电子云的特征。在比较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这两个概念时,动画模拟甲烷和氯气如何断键,氯原子与碳原子形成新键;乙烯中碳碳双键断裂,两个氯原子分别接到两个碳原子上,通过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两个不同的反应机理。特别是有机化学部分,有机化学反应多,内容琐碎,每次讲新课之前利用多媒体回顾上次所讲内容,温故而知新。借助于录像教学,既保证学生的安全,又保护环境,还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苯与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由于液溴取用过程中会有溴蒸汽挥发出来,可采用录像技术进行演示,同时对操作注意点进行局部放大,加上旁白介绍,使学生不仅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更能体验正确的操作,而且避免了液溴毒性的侵害。

    三、教学过程的反思

    1.化学实验的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未必要按部就班,例如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笔者见有教师作如下改进,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hcl和稀hcl,同时放进大小相同的zn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袋,袋内不留空气),2分钟后,盛有浓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胀70~80ml,而盛稀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却膨胀不到10ml,经过改进,实验可见度大,对比性强,定量性好,需要说明的问题简单明了。关于“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一课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气球变大,这个实验因为气体的压强太小或因为气密性不好,因而很难看到明显的现象,也可进行如下改进,在两个量筒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再滴入几滴洗涤剂,用等物质量的nahco3、na2co3加入量筒中,产生的co2使洗涤剂产生大量的泡沫,可以通过泡沫上升的快慢和高度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和产生co2的量的多少。改进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情趣。

    2.作业布置的反思

    当地学校大都以江苏教育版为新课程版本。预习作业有课本中的“活动与探究”、“问题解决”、“交流与讨论”;复习巩固作业有课本中的“练习与实践”,一专题下来可以做“本专题作业”,这些书本习题作为教材的一部分是我们学习的精华,要充分重视,教师还要详细讲解。有些学校精心选编试题,控制难度,提高练习的效率和准确性,课堂上使用的学案相当好,包括学习目标、已有知识、问题探究、课外习题等小模块。当然最配套的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习题或试卷,题量不要太多,题目要精选,紧扣教材,切合学生实际,兼顾学生差距。3.公开课的反思

    经过教师的精心安排,公开课很“成功”,一节课表面上看来条理清楚、精彩圆满,师生配合默契、问答巧妙,学生似乎个个聪明机智,根本不需教师的启发诱导。公开课应该求真务实,多一点本色,少一些粉饰。化学公开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正确把握学科特点,遵循教学规律,选择合适教法,才能实现优质高效的目标,扎扎实实地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四、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要求教师经常地、反复地进行反思,要求教师选择多种教研方法进行反思。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笔者试做些初步探讨:

    1.教学后记反思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教学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教师应依据教师职责和新课改的要求,坚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回顾与思考、反省与检点,并通过文字形式把它记录下来。对每堂课的整个过程回忆再现,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释疑;思所难,突破难点,化难为易;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一般思考容易淡忘,而能把实践经验积累下来,加深自己对教学典型事例的思考记忆,持之以恒,必能把经验“点”连成“线”,最后铺成“面”,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2.观摩公开课

    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听名教师或专家讲课,观看优质课例,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比较,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制定自己新的发展点。特别是同事之间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在课后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和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化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3.借鉴他人意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该通过与同事、同行交流,对教学设计的依据、基本教学过程、富有创意的素材或问题等进行交流,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4.案例研究法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在《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课堂教学中,笔者一开始做了“滴水生火”实验,这时学生十分惊奇,议论纷纷,水可以用来灭火,怎么生火?然后引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金属钠”,学生很想知道钠是怎样的一种物质。接下来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掌握了钠与氧气、水、盐溶液的反应。再通过投影进行问题讨论:为什么钠保存在煤油中?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实验时为什么钠不能用手直接拿?“滴水生火”的原因是什么?如果钠燃烧起来,能用水扑灭吗?多余的钠能否放回原试剂瓶?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最后以学案上的习题巩固和拓展。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改的路程还很漫长,唯有经过实践、积累、反思、总结,我们才能在新课改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篇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共享 我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的传授都必须建立在有一个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我所指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影响。那么对化学课堂心理环境应如何更好的营造与引导呢?在此我认为我们应做好以下三点:

    一、人格是创设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中,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正如乌申斯基说的: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有关研究也表明,教师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情感是维持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的条件 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教书育人是一项触及灵魂的工程,知识的琼浆只有通过教法和情感等载体,才能输入学生的心田。教师走进课堂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我认为教师必须首先得“愉快”,一个“愉快教师”的感染力能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学习环境。

    三、趣味是调节课堂心理环境的内在动力。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懒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于乐,营造深厚的学习气氛,比如蔗糖作“黑馒头”、“魔棒”点灯等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好的教学环境仅仅只是一个前提,一个课堂的主体还是课堂教学。我认为化学教学最基本的便是化学概念的传输。这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决定于学生后面的应用与创新。我们应把概念的教学过程分为引入、形成、深化、运用四个层次,使学生能完全理解与接受。下面就概念教学的四个层次,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引入是课堂教学中很关键、很重要的一步。不能直接把概念“灌”给学生,这样会使课堂显得枯燥,而且学生得到的将不是理性知识,而是肤浅的,表面现象的认识,在头脑中只是过眼烟云,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学时我尽可能地做到启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创设问题的情境,循序渐进的引入概念,并特别注意教学中多“导”,在“导”字上做文章,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个别的具体的现象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事物本质,形成概念。中学化学教材中概念很多,引入的方法也很多。比如,我常用以下“导”的方法:

    1、言语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以及生活、生产实际中的例子引入概念,如“天火”——引入缓慢氧化,“鬼火”——引入自燃。

    2、直观法:主要通过直观的实验手段,展示实验事实,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引入概念,如:碘的升华——升华的本质,苯与酸性溶液kmno4——引入苯结构不同于不饱和烃,几个物质的导电性实验现象——引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概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3、旧知识依靠法:通过复习旧知识或旧概念,结合有关的事例或现象引入概念。如回顾乙烯引入乙炔类似的性质,如na的性质引入碱金属性质。在教学中引入的方法要不断创新,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并以积极的状态进入概念的学习。在教学中我还常用一幅图画、一首古诗、一条谜语、一则小故事等为引导,再加上生动、直观的语言,形象的描述,恰当的比喻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然后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比较、概括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学,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引入这个概念?引入这个概念有什么好处?由此建立一个新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完成。如何准确形成概念? 我认为要给学生提供丰富、合乎实际的、能够理解的感性材料,这是形成准确概念的前提。由于教材有些概念的引入与实例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学生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敏锐的调查力,善于捕捉教材中的信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感性材料。如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因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限于链烃。我们需把这一信息及时补充给学生,再如,教材对于溶液所举的实例都是无色溶液,我们应及时补上一些有色溶液,更正学生的认识。其次,我们还需用准确的语言叙述概念,避免因口误而引入错误的概念。如弱电解质是在溶液中只有一部分电离的电解质,而不是在溶液里不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三、概念的辨析 我认为在概念的辨析上要深刻、要讲到位,而且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概念,避免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这需要在复课时多琢磨,多下功夫,我主要着手于每一个概念的关键字、词的含义,每一个概念的适用范围。比如: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关键强调解释。再如同系物的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若干ch2原子团。应着力于强调解释——结构相似。还有气体摩尔体积四要素等等。在概念的适用范围上,一般地讲概念是人们从某一角度下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概念有其自己的适用范围,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注意好以下两个关系:

    1、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如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但共价键不一定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再如能电离的离子的未必是酸。如nahso4。

    2、处理好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辩证关系。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做好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原理应用和普遍性与教材和教学实例的共型性。应理解教材中“一般”、“通常”、“大多数”或“许多”等的含义。如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碱性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等等。

    四、加强训练 学生的能力并不完全随着知识的获得而自行产生,它是教师有意识培养的结果。我们应加强规律性认识通过凝聚和升华,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并形成一定的观点。这要求我们在训练中注意选题与方法。我们应选择一些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例题。这可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同时我应注意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熟练。对于概念教学,虽是课堂教学中很关键,很重要的一步。但学生在学习中更为直接的应学会创造性思维。这也对我们化学教师提出高的要求,我们着重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化学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种。它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化学中发散思维与辐分思维辩证统一,它不同于一般化学思维之处在于它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和下意识的活动能力,发挥了化学中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的作用。我们应按最优化的化学方法与思路,不拘泥于原有理论的限制和具体内容的细节,完整地把握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从而达到化学创造的完成。我在化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一点初步尝试。

    1、创设情境,实验设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在讲卤素的氧气这一节时,我们要讲到cu丝在氯气中的燃烧,我们首先做cu丝在氧气的燃烧,使学生回顾初中时对燃烧的学习,那么cu丝在cl2中会燃烧吗?学生产生疑问,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初中时对燃烧的现象产生了定向思维,我们应在此时加以引导,通过实验,扩展燃烧的概念。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原有的局限,并运用已学的知识,重新给燃烧下个定义。再比如说,在学习苯这一节时,它们中的键是一种特殊的键,我们应利用这一节通过实验锻炼学生敢于通过实验进行直觉思维。苯的分子式c6h6,单从分子式看,它应为一不饱和烃,但此时很多学生会在大脑中立即与所学的乙烯、乙炔联系起来,此时,我们如提出疑问,如把苯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会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吗?大多数学生会不自学的想到——当然可以了。但我们通过实验可以发现苯却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学生们很快就会意识到这与以前所学的不饱和烃乙烯、乙炔不同。从而使他们可以通过直觉判断里面没有双键或叁键。当教师引入苯的取代反应——单键的特性,与h2加成反应——双键的特征反应,使学生们在直觉中可推断出苯分子中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的键。这样不仅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也激发学生们培养自己思维的创造性的自觉性。

    2、“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在心理学和教科学法的诸种专著中,都一致承认“一题多解”是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之一。“一题多解”应该是发散思维在化学上的具体体现,其所使用的化学知识是多维的,而不是在一个认识水平上转圈子,展开化学“一题多解”的教学要用启发式,激发学生“一题多解”的愿望;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兴趣,讲清“一题多解”的思路,布置“一题多解”的作业,推广学生中一题多解的好方法。例如,在物质鉴别的习题中,一是发动学生各自寻求鉴别途径,以培养、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这里,主要通过教师命题,学生设计鉴别方案,教师审查,学生实际操作鉴别四个环节来完成;二是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教师提供命题并规定学生至少设计出若干种方案来,这时学生就必须充分运用发散思维,努力实现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目标,为了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升华进入更高层次的水平,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设计信息进行反馈,汇集他们的设计方案,去其相同,取其不同,去其不合理,取其可行者,与学生进行共同探讨,使全部信息得到充分交流和传递。进一步启发、诱导学生去揭示,发现不同途径中所再现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及具体再现方法的规律性。同时在讨论解题过程中,我们应善于发现学生中有创见的同学进行适当表扬,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把思路引向高潮。使学生学到从知识的港湾游向大海的本领。

    3、多种形式,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采用比较多的是让学生复述某一章,某一节,某一物质的主要内容与性质,在这过程中,他们不自觉的在大脑中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敢于大胆提出某些假设,我不断地对他们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大力表扬。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兴趣,调动他们创造欲望和动机,无疑是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的结果。以上几点,泛泛而谈。因年龄与经验有限,难免有些观点过于肤浅。我觉得做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一定要善于学习与总结,认真分析教材,教法与学生,因材施教,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实现素质教育,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篇四:高中化学教学心得收藏主题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二、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加强实验、深化概念。高中化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可利用实物、图片、模型,通过观察培养和教给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要领具体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五、抓住关键,精讲多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搞面面俱到,处处设防,讲得过细过全,也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应用启发式,讲其当讲,练其当练。讲则是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属性,弄清内在联系。练则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摩尔浓度一节,一是讲清定义、导出数学表达式;二是做好演示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是引导启发学生掌握有关摩尔浓度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精选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摩尔浓度概念及有关的理解和掌握。

    六、抓住典型,探索规律。要使学生学好高中化学,不再于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多,重要一环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总结归纳,这能使学生在点多、面广的化学学习中自己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如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总结规律,把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发散开来,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做好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使学生跃过初中到高中这个知识台阶,而且要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进度快、难度大的化学教学,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尽快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篇五:高中化学学习心得 化学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学科。但由于高中化学具有“繁,难,乱”的特点,所以不少同学对学习高中化学感到困难。那么如何才能学好高中化学呢?

    一、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好的笔记是教科书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零碎、分散,所以,课堂上除了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外,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记下老师讲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及思路和疑难点,便于今后复习。

    二、及时复习。复习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而是在自己的大脑中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并进行重整,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所以,课后要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这样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避免出现越学越乱的现象。比如学习了so2的漂白性就跟氯水的漂白性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三、学会巧记 由于要记的化学知识点比较多,如果靠死记硬背是难以记牢的,所以应学会巧记。化学上常用的记忆方法有:比较法(常用于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知识。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四个相似的概念,可以通过比较,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归纳法、歌诀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和实验记忆法。

    四、勤练 练习是理解消化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但练习要有针对性,不能搞题海战术,应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题规律为目标。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一题多解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如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技巧法有:守恒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估算法、差量法等。

    五、备好“错题本” 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途径。所以,对平时出现的错题,应做好修正并记录下来。记录时应详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不要简单写上一个答案了事。同时,要经常翻阅复习,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六、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还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平时做实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从而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此外,要把化学学好,还要多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生活问题,善于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总之,只要学习方法正确,相信你一定会轻松地把化学学好的。



    推荐阅读:
    学好高中化学的三大心得[定稿]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实用)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2024级商务英语专业顶岗实习总结报告
    分类讨论型试题(含答案) - 爱问知识人概要(精选五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