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学校工作总结 历史论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汪洋指出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明月清风 时间:2024-08-06 15:59:51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汪洋指出

    汪洋指出,八方人才荟萃,成就了广东3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30年来,广东依靠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用好人才,克服了原本工业基础薄弱、资金短缺、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劣势,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集聚了资本、技术、劳动力、先进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创造了发展的奇迹。实践证明,人才是强省之基,富民之本,发展之源。“八方人才,荟萃广东”,是我省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始终勇立改革潮头、引领时代步伐的制胜法宝。

    汪洋强调,再创广东新辉煌,必须把人才优势确立为“第一优势”。人才改变世界,人才创造未来。只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发展,才有广东科学发展的美好明天。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最紧迫的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最紧缺的是高层次人才!今后,推动我省的科学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必须把人才优势确立为“第一优势”,这是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务必充分认识人才资源的重要价值,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开放的胸怀和务实的作风,着力开发人才第一资源,牢固确立人才“第一优势”,不断增强我省的核心竞争力,为再创广东新辉煌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发展后劲。

    汪洋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东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培养和造就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优化、效能显著的各类人才队伍。到2024年,我省人才国际竞争优势充分显现,人才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在全国率先建成人才强省,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人才高地,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确立人才优势,才是最能持久的第一优势比较而言,在物质、资本、自然、科技、劳动力、人才等诸多资源中,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开发人才资源,确立人才优势,才是最能持久的第一优势。

    “二战”期间和“二战”后,前苏联忙于从德国搬走机器设备,美国却忙于搜罗各种高层次人才。实践证明,美国的举措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

    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对于这一点,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不用说,就是如爱尔兰、以色列、香港这些比较小的国家或地区,尽管本身可供利用的资源少,尤其是没有或者很少有发展工业的资源禀赋,但是因为有了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照样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或经济上有竞争力的区域。

    人才改变世界,人才创造未来。只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发展,才有广东科学发展的美好明天。

    人才工作要扭住产业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

    在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我省原有的政策优势、地缘优势、先发优势正在逐渐弱化,对此,我们的头脑要清醒,要认识到过去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今后,我们必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依靠人才和科技上来,必须着力开发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确立人才“第一优势”,这样才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不能就人才工作抓人才,而是要坚决扭住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激发各类企业的创新动力,使这些企业求新若渴、求贤若渴,为吸引各类人才到广东干事创业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

    对优秀青年英才要打破常规大胆使用

    之所以重奖南粤功勋奖和南粤创新奖,就在于向全社会释放一个明确信号:大力引导、调动、激发更多的人的创新热情,创造财富、造福社会。

    人才建设固然要重视实用,但也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就不会有霍金、纳什、季羡林那样的大师。

    要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重点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晚唐诗人李商隐有句诗说得好:“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对优秀青年英才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打破常规、大胆使用。

    汪洋强调,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率先建成人才强省,打造宜居宜业的人才高地。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坚持解放思想,着力破除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陈旧观念。做到“三破三立”,坚决除破重物轻人的思想,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观念;坚决破除知足自满和消极畏难两种情绪,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后发赶超的观念;坚决破除求全责备、论资排辈、“武大郎开店”等狭隘封闭的用人观念,牢固树立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先进的用人观念。二要坚持政府引导、服务为本,创造良好的人才需求空间和环境。要积极促进转型升级,创造巨大的人才需求。不能就人才工作抓人才,而是要坚决扭住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激发各类企业的创新动力,使这些企业求新若渴、求贤若渴,为吸引各类人才到广东干事创业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要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倒逼机制,促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要搭建引才平台,创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要为人才宜入提供便利服务,擦亮招才引智的品牌,创造良好的宜居环境,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政策扶持。要提供良好服务,为人才建功立业创造必要条件。要大力表彰宣传优秀人才和科研团队的先进事迹和创新精神,通过制度创新,采取一些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措施,建设一些公用共享的创新平台,建立“高层次人才意见建议直通车”。要加大财政投入,为人才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政府要树立人才资本理念,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确保人才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到2024年,各级财政物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比例能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要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社会和个人投资人才资源开发。要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特别要强调的是,要重视扶持风险大、周期长的科研技术开发以及基础学科研究。三要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在工作中,要通过“两个优先”,重点建设好两种人才队伍;通过“两个统筹”,实现其他各种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区域人才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要优先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优先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同时还要统筹推进其他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区域人才协调发展。

    汪洋强调,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未来十年,是我省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努力开创人才工作崭新局面。一要提高党管人才水平,增强整体联动合力。二要贯彻实施人才规划,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三要加强人才工作力量,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第二篇:关于汪洋

    关于汪洋

    关于汪洋

    实践经验丰富的汪洋,以其“工作思路清晰,眼界开阔;工作敢抓敢管,有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求真务实;公道正派,处事稳重,待人诚恳,对自己要求严格”等特点受到中共中央的肯定。

    26岁当副县(处)级官员,27岁县(处)级,28岁副地(厅)级,33岁地(厅)级,38岁副省(部)级……,与第一副总理李克强同岁、目前是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在40岁前的晋升速度之快,令人出乎意料。

    汪洋17岁进入安徽省宿县地区一家食品厂当工人,20岁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并加入中共。1976年,汪洋被调到宿县地区“五七”干校做教员。1981年10月,26岁的汪洋出任共青团宿县地委副书记,之后再升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宣传部长、副书记等职。

    1988年11月,33岁的汪洋出任安徽铜陵市代市长(后任市长),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正厅级干部之一,民间曾称他为“娃娃市长”。在任期间,《铜陵日报》曾于1991年11月14日发表署名文章《醒来,铜陵!》,呼吁“改革大潮汹涌澎湃。历史不允许我们躺在计划经济上酣睡了。必须解放思想,向一切僵化、陈腐、封闭的思想观念开刀。”汪洋也在电视讲话中说:要改变观念!有人“养鱼怕偷”,“做生意怕骗”,就是不怕穷……

    这场在铜陵的思想解放运动,引起全省和全国的重视,当时各大报纸给予旋风式的报道,并获得了邓小平的赞许。据说,在1992年年初邓小平南巡视察安徽期间,特地接见了这位“娃娃市长”。铜陵老百姓也评价汪洋:想的超前、魄力很强、做事果敢。

    1992年,汪洋升任安徽省计委主任,一年后,他再被提拔为安徽副省长,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省长。1999年,汪洋进京任国家计委副主任;2024年,已是中央候补委员的汪洋被提拔为正部级的国务院副秘书长。

    2024 年年末,50岁的汪洋出任重庆市委书记。就任两年来,颇得好评。比如,他为民营企业做主的故事:汪洋到任后,发现有些政府部门对于重庆产业发展极其重要的民营企业处处为难,一些私营企业称政府部门是 “J、Q、K”,后来仔细了解,是对“钩、诓、卡”的戏称。一些政府部门在对待私营企业上,先引你上“钩”,如果不行,就用各种方式“诓”企业,一旦企业投资,便施“卡”招。为此,他要求各级政府对民营企业要关爱倍加,坚持先发展后规范,保护创业激情,激发创造活力。在这种理念指引下,重庆的民营经济一步步壮大起来。

    再比如,他的下乡“三生气”的故事。2024 年8月16日,他到巴南区察看灾情,慰问群众。有位卖菜人坐着回答提问,有工作人员上前提醒站起来,汪洋很不高兴地用手势制止了工作人员。随后他来到一群正在纳凉的妇女身边,细心地询问家里有没有空调,开不开电扇。这时又有人提醒群众要站起来,汪洋立即生气了,说:“就坐着说,就坐着说!”

    还有一次,汪洋到三峡库区某县,早晨起来到县城的广场走走,看到几个警察正在驱逐休闲锻炼的群众,他非常生气,批评了这种做法,说:“这样我们和封建军阀有什么区别?”另一次则是到区县考察,他下车时发现烈日下另一个路口被拦住了一长串车,他气愤地讲:“让群众先走,不要把我们摆在群众的对立面。”

    “三生气”后,汪洋总结道,为什么要群众站起来和我们说话?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站着的当然应该是我们!现在有些人在尽职尽责地帮“倒忙”。不是说这些人能力有问题,而是在思想上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看到群众聚集、提意见,就觉得他们是在捣乱找茬,现在这样的思想必须端正过来,群众有这样那样的意见,主要是我们的工作存在问题。

    汪洋到重庆任职不足两年,却分别经历了百年不遇的高温旱灾及特大水灾的考验。这期间,汪洋几乎一直在抗灾第一线。

    就在十七大前夕,各地官员忙于“粉饰太平”之际,汪洋也没有封锁“十一”黄金周期间重庆发生客车爆炸、导致27人死亡的消息;加上早前引发中外关注的重庆“最牛钉子户”拆迁问题,最终通过谈判方式得以妥善解决等等,都令他在民众和媒体的心目中加分,无疑增加了其在政坛的筹码。

    在十七大上,面对媒体,他在谈到自己在重庆的工作时,表示“又满意又不满意,有些工作值得满意,有些工作觉得不满意。”

    至于哪些方面满意,哪些方面不满意?他对在场的记者说,“你们应该去问问重庆的老百姓,对我有什么满意,什么不满意,比我自己说更有说服力。”话音刚落,全场一片掌声。

    汪洋在地方打滚过,也在中央历练过,既有鲜明的“团派”色彩,又是难得的财经好手。挟其资历、能力与年龄优势,新晋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书记汪洋前途自是无可限量,未来或还有想象空间。天道酬勤

    1955年3月,汪洋出生在“皖北大门”安徽宿县。少时父亲早逝,家境贫寒。作为家中的长子,他17岁高中未毕业就不得不替母亲分担压力养家,退学去了当地食品厂做工。在那里他一干4年,由于工作任劳任怨,很快从一个基层工人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并入党。

    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知识无用论”盛行的年代,汪洋坚持学习,关心政治。天道酬勤,他的付出也终于有了回报。1976年,汪洋被调到“五七干校”做教员,这成了他人生中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

    在“五七干校”3年间,他的聪明好学得到充分发挥,并赢得老干部们的好感。1979年春节后,汪洋进入中央党校理论宣传干部班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这为他日后从政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80年,从党校学成归来的汪洋到宿县地委党校担任教员,一年以后成为共青团安徽省宿县地委副书记,从此开始了仕途上的一路升迁:1982年,成为共青团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次年,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副记;

    1984年,任安徽省体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3年后,年仅32岁的汪洋,出任安徽省体委主任、党组书记,跻身正厅局级干部行列。

    从一名普通教员到厅局级干部,汪洋仅仅用时7年,仕途蹿升之快如同坐火箭,亦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官场所罕见。

    一位认识汪洋的熟人如此评价:升迁之快,与他本人严以律己、积极进取的做人风格密不可分。据称,在汪洋担任安徽省体委主任后,他的一位老朋友到合肥办事,想和他叙叙旧,汪当时已有自己的专车,却骑着自行车到火车站接他。

    不过,这远远不是汪洋性格的全部,工作中的汪洋表现出的超前思维和果敢作风,在他出任安徽省铜陵市长,真正开始主政一方时展现得淋漓尽致。铜陵实验

    汪洋于1988年11月出任安徽省铜陵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铜陵是个较小的省辖市,在安徽并无特别重要的地位,但在铜陵4年,他“雷厉风行,有很多现代的观念和理念,改革和创新的意识很强”,做了一件轰动一时的事情,不仅吸引了国内媒体,还引来境外媒体的关注。

    1991年11月14日,《铜陵日报》发表署名龚声的文章《醒来,铜陵!》,呼吁“……改革大潮汹涌澎拜。历史不允许我们躺在计划经济上酣睡了。必须解放思想,向一切僵化、陈腐、封闭的思想观念开刀……”。一场有关思想解放大讨论的序幕轰轰烈烈地拉开,在整个铜陵激起强烈反响。

    汪洋在电视讲话中说:要改变观念!有人“养鱼怕偷”,“做生意怕骗”,就是不怕穷……这与此后中共领导人邓小平著名的南巡讲话思想很接近,显示出汪洋敏锐的政治嗅觉。而铜陵的做法也引起了中央高层,尤其是邓的关注。

    汪洋还对当地旧体制进行了改革:打破“三铁(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住房制度、用工制度、干部管理、机构设置等等都被列入改革计划,多家全民国有企业列入改革范围。整个改革被推上高潮。

    彼时,上述举措招致许多老干部的反对,但据称中央高层放话:可以先试点。此后,《人民日报》还发表了一篇社论:《醒来,不仅仅是铜陵!》。对那次改革,汪洋自己说:拟定方案,难得出奇;启动实施,顺得意外。而铜陵百姓也对他这个“娃娃市长”的做法从怀疑到逐渐认可,并评价他:聪明能干、思维超前、魄力很强、做事果敢。

    铜陵实验的成功“大大改善了城市面貌,也激发了铜陵人积极向上的精神”。中国青铜文化节就是从1992年开始的,汪洋当时的主旨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直至今日,铜陵人依旧会不由自主地把后来的铜陵市长与汪洋作对比。进入邓小平视野

    铜陵实验让汪洋获得了邓小平的赏识。“1992年邓小平南巡来到安徽合肥,接见安徽有关领导,时任铜陵市长的汪洋也被点名要求参加。会见后,邓对汪洋印象深刻,认为其是个人才。”

    当时像汪洋这样级别的干部能够进入邓小平的视野实属不易,而其此后平步青云也与邓的提携不无关系。

    此后不久,汪洋即调离铜陵,担任安徽省省长助理兼省计委主任。1993年,38岁的他出任安徽省副省长,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省长,并继而成为省委常委。

    在安徽工作期间,汪洋鲜明的施政风格,给当地官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称,汪洋的超前意识很强,在任常务副省长分管财税工作时力推一项改革,连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都说他“年纪不大、胆子不小”。不过,由于当时安徽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的思想过于保守,客观上也限制了汪洋。

    1999年,44岁的汪洋上调中央担任国家计委副主任,成为该委最年轻的副主任。他还担任过两个不为外界注意的职务: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保先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显示他在业务上和政治上都过硬。

    在温家宝出任总理职务后,2024年,汪洋跃升为国务院副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常务工作,正部长级)、机关党组副书记,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员。无论胡锦涛、温家宝还是副总理曾培炎的出访,汪洋多有陪同。空降重庆

    国家在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致力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但收效不明显。重庆作为长江中上游的核心城市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重点,急需一个年富力强、有魄力、有能力、有眼光、能把握大局的当家人来规划和协调大的区域经济整合,汪洋正是合适人选。

    2024年底,汪洋重回地方,奉调重庆市委书记。据信,这一人事任命是考量其曾在国家计委工作,熟悉经济课题,并参与制订“十一五”规划,对中国经济未来5年的发展脉络非常清楚,可助力这座中国最大直辖市新阶段的发展。

    此外,中央曾为解决三峡库区百万大移民等因素而决定重庆直辖。8年间,重庆主城区获得了发展,但三峡库区却困难重重。而在处理库区矛盾方面,汪洋富有经验。2024年,四川大渡河兴建瀑布沟水电站,汉源县约10万人将被迫迁移。由于居民不满政府的土地征收赔偿方案而引发抗议,并与警方发生冲突。当时,就是汪洋带着胡温的四点重要指示前往汉源平息。在此事中,外界对汪洋的手腕、能力评价颇高。

    当地官员称,汪洋对中央三峡库区的政策了解透彻,也因做过宣传工作,他知道如何利用宣传,让全国知道重庆在三峡工程中做出的牺牲,从而争取到中央和其他省市对三峡的投入。

    重庆已迁移三峡库区移民102.4万人,完成了113.8万人任务的90%。汪洋说,“对于三峡百万移民这个世界级难题,我们已是胜券在握了。”

    与此同时,在重庆的近两年时间,汪洋从发动重庆人文精神的讨论,到纠正会风整顿吏治,从聘请全球500强企业老总做政府顾问团,到为重庆发展在网上向全球问计……重庆社科院企业所王秀模所长说,汪洋对重庆的贡献有三点:一是库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城乡统筹发展;三是“一圈两翼”战略。从民企“原罪”到“最牛钉子户”

    在部分海外媒体看来,汪洋在重庆的言与行最具轰动效应和最为人称道的,当属对所谓民企“原罪”展现的宽容,以及对“最牛钉子户”事件的妥当处理。

    汪洋在第六届重庆民营企业家年会上致辞,公开表示民营经济创业初期的“不规范”既是其与生俱来的“胎记”,也是其生机勃勃的活力所在,有关部门要给民营经济“最大程度的宽容和理解”。

    其时,正值包括国美电器的黄光裕兄弟在内的国内多家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深陷丑闻与质疑声中,民企“原罪”的讨论甚嚣尘上。汪洋的说法在内地政界、商界引起了高度关注,在赢得民营企业家的掌声与支持的同时,也招致颇多争议。

    香港星岛环球网报道说,此讨论实际上牵涉到对改革方向的重新界定。面对如此敏感的政治议题,多数省部级官员在观望中沉默不语。而汪洋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在这一层级的官员中相当罕见,体现了其敢说敢干的政治个性。撇开争议,仅此一点,就足见其勇气了。最后,中央统战部长刘延东代表中共官方表态,主张不争论民企“原罪”,“还是用实践和历史来回答”。

    海内外高度关注的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其实则是对汪洋执政能力的考试。事件中,计划改造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鹤兴路的发展商与该处一座二层商业楼业户吴苹夫妇,未能就拆迁赔偿问题达成共识。在房子被挖成停水断电的孤岛时,当地法院裁定,要求房主限期搬迁,否则强制拆除。吴苹丈夫杨武抢在此前住进已空置两年的房子,称誓与之共存亡,被一些传媒形容为“最牛钉子户”。又因此事件系《物权法》通过后的第一起指标性事件,遂成全国关注的焦点。

    最终结果是汪洋通过“考试”并获高分,事件以各方协商方式和平落幕,孤岛亦在4月3日被推平。香港《亚洲时报》说,“最牛钉子户”结局皆大欢喜,汪洋成为事件的最大赢家,为胡温强力冲关通过的《物权法》、为大陆私权保护,写下了一个理想的注脚,城乡统筹“一圈两翼”

    毋庸置疑,汪洋之于重庆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城乡统筹和“一圈两翼”战略的成型与付诸实施。

    在经过步步摸索层层考证,重庆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概念,在得到胡锦涛的赞同及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重庆有了新的特殊

    历史使命——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路,为西部地区作出示范。

    重庆向中央送交了“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方案”。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表态,重庆要加快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6月9日,就在重庆直辖10周年之前,其与成都双双入围。能在全国10余个省市的激烈竞逐中脱颖而出,重庆固然有中央对其的战略考量,但汪洋在中央丰厚的政治资源亦应功不可没。

    专家认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概念是,首先做大城市,然后由城市反哺农村,最后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结构突出。城市比较发达,农村特别落后。全市3100万人口,2/3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在重庆特别具有代表性。同时,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加上三峡工程,生态保护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成为试验区后,城乡公共财务制度统一,实现财政分配公平,能让政府将更多资金投入农村,改善基础设施,建立完善的卫生医疗体系。

    试验区内将拥有政策资金扶持,成为中国“新特区”,其意义堪与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90年代的上海浦东、现时的天津渤海新区相媲美,对重庆未来发展作用不言而喻。

    基于“小马难拉大车”,重庆还明确了“一圈两翼”的战略构想和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以重庆市主城九区为核心、1小时车程为半径包括周边14个区县在内的“1小时经济圈”,并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库区“两翼”。

    预计该市未来5年内,将有大约200万人口被转移到“1小时经济圈”内,而未来10~15年则将转移400万人,这是重庆承担的三峡移民总数的4倍。届时,“一圈”将形成包括一个特大城市在内的城市体系,聚集超过2024万城镇人口,GDP总量占全市比重从目前的70%提高至80%。从而成为“打造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

    美国《纽约时报》形容,重庆将是中国未来的“梦想城市”;而广州《新周刊》重庆专题加在重庆的名头是“第N城”——“最有想象空间”和“最有无限可能性的城市”。

    伤肃吏治与党报“变脸”

    当地民众谈及汪洋到任后,重庆的一个重大变化首先是,干部的工作作风和面貌改变了。过往,重庆市的干部比较官僚、浮躁,去年,汪洋下工夫伤肃吏治,令官员放下架子,主动为企业、为百姓服务。

    据《联合早报》报道,对官员,汪洋要求很严格。他说:“必须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定不移地反腐败。重庆市查办职务犯罪人员654人,县处级以上干部125人,其中厅级干部4人。汪洋大力提倡干部读书并指定一些书目,“少一些浮躁喧嚣、多一些笔墨书香;少一些吃喝玩乐、多一些知识文化”。

    一个耐心寻味的细节是,在重庆遭遇特大旱灾时,汪洋到农贸市场视察,菜农坐在地上回答他的问题,随行人员态度傲慢地两次叫菜农站起回话。汪洋突然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从菜农箩筐里抓起一个大青椒,转身砸向该工作人员。事后他表示:“今天我对有些工作人员不客气,干什么要群众站起来说话?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站着的当然应该是我们!”

    就在“最牛钉子户”事件被炒得火热之际,《中国青年报》报道说,根据汪洋提出的“领导同志的活动除有特殊要求外,一律放到二版以后”的批示,重庆发文要求整顿党报版面,“要腾出大量头条的版面和时段用于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报道”。这在中国首开先例。

    香港《亚洲时报》分析指,整顿党报头版的举措显示了汪洋的个人政治智慧。重庆提出的“传媒改革”,早于2024年汪洋刚成为国务院副秘书长后不久,中央已有提出类似的意见,只是地方没有跟从。

    腾笼换鸟

    广东一向被标榜为开风气之先、敢想敢干的地方。2024年12月,刚赴广东上任的汪洋就意识到,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向价值链上层的攀升和转型,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于是,汪洋制定了“双转移”与产业升级的战略——“双转移”即将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侧和广东北部山区转移;东西两侧和粤北山区的劳动力,向当地的二三级产业转移,其中一些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当时,这一发展战略饱受争议,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持悲观态度,有些专家甚至予以严厉抨击。

    “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要被产业结构所调整。”汪洋顶住来自各方的诟病,坚定地推行这一新战略。面对各方质疑,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解释掷地有声:“如果不解决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就会带来比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时更突出的问题,就很难做到发展的过程使人快乐、发展的结果使人幸福。”

    4年过去了,“双转移”的效果显而易见:2024年1月~10月,广东全省35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共引进项目3118个,投资额7386.3亿元,累计创造工业产值已经超过4500亿元,税收约250亿元,总规模已堪比一座新的工业城市。幸福广东

    汪洋强调,广东省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平稳增长将常态化,转型升级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旋律。但“转型升级是手段,幸福广东是目的”。

    “幸福广东是共建共享的过程,每个人都要为幸福广东尽职履责。”汪洋曾拟写了3副主题词为“幸福”的对联:“加快转型升级政府是关键,建设幸福广东匹夫也有责”“人人是创造幸福的主体,个个是享受幸福的对象”“我为别人的幸福努力工作,别人为我的幸福创造条件”。三副对联的横批均是“共建共享”。

    2024年10月11日,中国第一个省级幸福指标体系在广东出台,用42个指标将抽象的幸福具体化。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由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部分构成。客观指标体系将全省21个市按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分为两类地区,并分别设置类别指标和差别权重;主观指标体系则主要反映群众对幸福广东建设实现程度的感受。

    2024年1月3日,广东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新一年发展方针。调低GDP增速和出台幸福指标,不但没有影响广东各个城市对经济发展的热情,转型升级政策带来的种种机遇反而大大提振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信心。

    河源市长彭建文兴奋地说,今年省政府提出要集中资源优先扶持产业转移重点区域、重点园区和重点产业建设,要实施反哺工程,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对于河源来说,不是机遇是什么?这为河源走生态协调发展道路吃了一颗定心丸”!

    政府的这一决策同样获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广东网民们纷纷在网上留言,“大气!和数字政绩说拜拜了”“幸福广东,中国转型样本”……

    汪洋曾在一次会议上,用一部电视剧的剧名《幸福像花儿一样》来诠释幸福。“幸福在老百姓那儿像花儿一样,党委、政府要创造幸福这朵花儿成长的环境条件,比如提供阳光、空气、土壤等。土壤不要有重金属,空气要有纯净度,阳光日照要充足。同时,群众也要为建设幸福广东出力,大家一起来除草、浇水、松土和打虫子,每一个人都要为幸福广东去尽职履责。”

    2024年,广东新的发展模式能否浇灌出幸福之花,我们拭目以待。

    汪洋出身共青团,与十七大上分别晋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委员的“团派”精英李克强、李源潮一道,早已被外界视为中共政坛的“明日之星”。

    他是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的安徽老乡,历任安徽省副省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重庆市委书记,广东省委书记。在地方打滚过,也在中央历练过,既有鲜明的“团派”色彩,又是难得的财经好手。挟其资历、能力与年龄优势,前途自是无可限量,未来或还有想象空间。

    第三篇:汪洋简历 文档

    汪洋简历

    汪洋:号黄山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北京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南昌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第十一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劳动模范”、“景德镇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获得者。1973年11月出生于安徽祁门,1994年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2024年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派遣随中国青年研修团赴日本访问研修,2024年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生班,2024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清华美院满维起工作室,2024年参加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领导干部短期培训班”第九期。现为第十、十一届中华全国青联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华陶瓷大师联盟理事、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促进会理事、安徽省陶瓷协会理事、江西省青联常委、景德镇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景德镇市珠山书画研究院院长。艺术传略及作品被编入《全国梅兰竹菊中国画作品集》、《中国画名家小品集珍》、《景德镇陶瓷全集》、《汪洋汪洲陶瓷作品集》、《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汪洋—陶瓷艺术》等画册,国画、陶瓷、紫砂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金、银奖。作品被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华民族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等单位收藏,并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浙江经视、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新民周刊》、《中国书画报》、《美术报》、《江西日报》、《中国陶瓷》、《景德镇陶瓷》、《南方航空》、等媒体。

    第四篇:揠苗助长(汪洋)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相城实验小学校 汪洋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的音。会写、默本文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以及生活实践,理解“焦急、巴望、喘气、枯死、转来转去、自言自语”,以及关键词句的意思。

    2、能根据板书说出寓言的主要内容以及其中蕴含的道理,了解寓言的一般特征。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任务分析】

    目标1:认读与默写属于文字符号的记忆;词语解释主要涉及具体概念学习。达到记忆、理解、运用水平。前者的学习条件是重复练习,后者的学习条件是联系上下文,从例子中学习。

    目标2:属于课文内容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达到理解水平。学习条件是:(1)学生具有相关知识。(2)理解课文内容。

    目标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兼具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性质。达到记忆、理解、运用水平。其学习条件是重复练习,理解课文内容。【课时安排】1课时。

    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今天这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故事,出示:揠苗助长 谁来读一读课题? 指名2-3人读课题

    2、理解课题

    师:课题也是一个成语,老师告诉你们,“揠”就是拔高的意思,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

    师:谁知道苗是什么意思呀? 生:“苗”就是禾苗的意思; 师:那“助”呢? 生:“助”是帮助的意思。

    师: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一说课题的意思了吗? 生:“揠苗助长”的意思是把禾苗拔高,帮助它生长。

    师:你说得真好!看,我们可以用拆字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我们一齐把课题读一读。生齐读课题。

    3、了解课文内容

    (1)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问问题,老师归纳出三点: ① 农夫为什么要拔禾苗? ② 他是怎么拔的? ③ 结果怎么样?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带着这三个问题,大声地读一读课文。生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词语

    出示词语:焦急

    枯死

    喘气

    白费

    自言自语

    筋疲力尽

    指名读词语

    出示:转来转去

    得想个办法(多音字)...指名读

    师:红色的字是多音字。转(zhuàn)读第四声的时候表示围绕一个中心不停地移动,比如:转圈

    转盘

    打转(请你来读一读)

    它还有一个读音是转(zhuǎn),表示移动或者把东西、消息不直接的,通过别人传到。谁再来读一读这些词?出示:转弯

    转身

    转达

    出示:长得快些

    得想个办法 师:请你来读一读这两个短语 指名读

    师:当“得”字读(děi)的时候,是什么意思呢? 生:必须,需要的意思

    师:你说得真对,请你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出示:我得努力学习才行啊!

    时间到了,我得回家休息了。

    小结:其实多音字的每一个读音都有固定的意思,弄清楚了意思,就能知道它该读什么音了。

    师:看来词语难不倒大家,相信同学们也能把课文读好 指名1人读第一小节

    师:现在你知道农夫为什么要拔禾苗? 生:因为农夫巴望着禾苗能快点长高。(板书:巴望)指名读2、3小节

    师:读了这两个小节,你知道他是怎么拔的? 生:他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的。(板书:拔高)指名读第4小节

    师:这样做的结果怎么样啊? 生:禾苗全都枯死了。(板书:枯死)

    师:请同学们看着板书,来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谁来? 指名1-2人说故事

    评价:围绕完整、简洁评价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师:初读了课文,我们了解了《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现在,我们就来深入地学习课文。

    刚才我们说到农夫拔禾苗的原因是他巴望着禾苗快点长高。出示第一小节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师:你能给“巴望”找个近义词吗?(希望,盼望。)

    是的,他们的意思非常接近,那你能说说巴望和希望、盼望有什么区别吗?(急切地希望,非常盼望,巴望比希望、盼望的心情更加急切。)

    你曾经急切地盼望过什么吗?试试用“巴望”来说一说。生:我巴望着暑假快点到来。„„

    评价:哎,我听出来了,你很希望暑假快点来,但是你的语气我听不出来急,你能再说一遍吗?

    我听出来了,你正眼巴巴地数着日子等暑假呢!指名2-3人说说

    师:那你能用这样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把农夫急切的心情读出来吗?

    指名学生读句子。(在朗读中解决天天,天天为什么这么读?因为他每天都去看,看出来他很着急。或者问他急得怎么样啊?天天去看)评价:我仿佛看见了农夫正眼巴巴地看着禾苗呢!

    嗯,我感受到了农夫那急切的心情。这农夫可真心急啊!(板书:急)

    2、老师觉得这句话也能看出农夫巴望着禾苗快点长啊!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生读句子

    “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点出“好像”,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那禾苗到底有没有长高? 学生如果出现分歧,就举生活中的例子,如果不出现分歧,问:我们都觉得长了,那农夫为什么觉得禾苗一点都没有长呢? 生:农夫很着急呀,他希望禾苗快点长高 生:农夫天天都去看,所以他看不出来

    生:禾苗是要慢慢长的,农夫老是去看,所以觉得禾苗没长。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农夫正巴望着禾苗快点长高,让我们来想象一下 指导:(可创设语境:第一天到田里,农夫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长,第二天——农夫觉得禾苗还是没有长,第三天,农夫觉得——禾苗怎么好像还是没有长,这短短的三天对农夫来说却觉得很长很长啊。谁来把这句话读好?

    指名2-3人读

    评价:你读得真好,短短的三天对农夫来说过得好慢啊!

    哎呀,农夫太心急了,他总是觉得禾苗没长高啊!

    师:你还能从农夫的哪些表现中看出他巴望着禾苗快点长呀?

    3、他焦急地在田边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学生读一读找到的句子

    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特别能让你感受到农夫急切的心情啊? “焦急”

    生:我从焦急这个词看出来农夫很着急。师:“焦急”是什么意思呀? 生:“焦急”就是着急的意思。

    师:你也用了找近义词的方法来解释词语。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焦”字。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师:它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上半部分是“隹”,表示短尾巴的小鸟,右边四横要做到平行等距。下面是“灬”,这个四点底呀,是由“火”字变化而来的。讲解“焦”字的演变过程。农夫的心里呀,就像是有一把火在烧呢,你再来说说,“焦急”仅仅就是着急吗?

    生:不是,是非常着急(请学生读一读这个词)生:是十分着急的意思。(请你读好这个词)师:请大家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字!板书,学生书空

    师: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让你感受到了农夫巴望禾苗快点长啊? 生:转来转去。

    生:自言自语。(理解词语意思:自己对自己说话)师:谁来演一演这位焦急的农夫? 请1-2位学生表演

    评价:他太心急了,情不自禁地把心里话都给说出来了。师:这个农夫可真是急于求成啊!(板书:于求成)齐读词语

    3、过渡:那他又是怎么做的呢?你能从他的哪些做法中看出他很着急啊? 出示第二自然段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 “急忙”

    生:我从急忙这个词中看出农夫非常的着急。

    师:你找得非常准确。农夫为什么要急忙跑到田里去啊?(1)生:因为他要赶紧去田里拔禾苗了。

    师:他可真是个急性子,你还能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农夫很急呀?(2)生:因为他好不容易想出了办法,就想马上去做了。师:哪个词告诉你他好不容易想出办法的? 生:终于

    师:“终于”这个词是不是也能说明农夫很急?为什么? 生:能。“终于”说明了农夫一直在想办法,师:是呀,他想早点想出办法来。

    生:能,“终于”说明了农夫想了很多办法,动了很多脑筋。师:是的,一天想不出办法,农夫都吃不下,睡不香。过渡: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农夫着急的? “一棵一棵”

    生:我从一棵一棵这个词语当中看出农夫很急。因为他想让禾苗快点长,所以每一棵都去拔了。

    师:这一棵禾苗,我要——拔高,这一棵呢——我也要拔高,一棵都不放过。他这样一棵一棵地拔,正是因为他——(指巴望)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啊!“筋疲力尽” 生:我还从“筋疲力尽”这个词中看出农夫很急。

    师:你找得非常准确,为什么说这个词也能说明农夫很急呢?(借机理解词语的含义)

    生:因为农夫拔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师:哪个字是一点都没有的意思啊? 生: “尽”字

    师:他怎么会“筋疲力尽”的啊? 生:因为他拔了很长时间。

    生:因为他是一棵一棵拔的,师提醒,而且是往高里拔。生:因为他从中午拔到了晚上。

    师:(中午,烈日炎炎,农夫在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一个小时过去了,农夫汗如雨下,他还在——生回答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两个小时过去了,农夫腰酸背疼,他仍然在——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问,哎,农夫啊,你干嘛不休息一下啊?生回答,我想快点把田里的禾苗都拔高啊。你可真是急于求成啊!)三个小时了,他头晕眼花,可是还在继续——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就叫“一直”),夕阳西下,农夫已经是——筋疲力尽了。先说“一直”

    师:一直说明了什么呀?

    生:说明了农夫在田里没有休息过,生:农夫从中午忙到了晚上,没有停下来过 师:农夫,你为什么不休息一下呀? 生:因为我希望我的禾苗快点长高呀!生:因为我要赶紧拔呀,禾苗太多了1 师:那农夫一直在拔,从中午拔到了太阳落山,即使腰酸背疼,汗如雨下,头晕眼花,他也不休息,最后弄得——筋疲力尽。理解词语意思 出示第三自然段

    师:事情终于干完了,农夫回到了家里,已经累得怎么样了啊? 生:“一边喘气一边说”,喘气说明农夫很累了

    师:你能把农夫一遍喘气一边说的样子表演给大家看吗? 指名1人读农夫说的话

    评价:从你的朗读中我看出来了,农夫真是累坏了。

    如果读得不好,则说我只听出来“一边说”,“一遍喘气”你没有表演出来,你再来试一试,或者我再请个小朋友来演一演。

    师:这样说话我们还可以叫做“气喘吁吁地说”。老师要问一问你们,为什么你刚才表演的时候脸上是微笑的呀?(虽然农夫很累,但是他的心情如何呀?)生:非常高兴的,因为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呢!

    师:是呀,农夫本来就很着急,就巴望着禾苗快点长高,现在终于实现了!谁愿意把2-3小节完整地读一遍? 指名1人完整地读课文2-3小节

    三、结合课文,理解寓意

    1、师:禾苗真的长高了吗? 生:没有,禾苗都枯死了。出示第4小节,点红“枯死” 师:什么叫“枯死”? 生:禾苗都枯萎了 生:禾苗都死掉了。

    师:禾苗怎么会枯死的呢?让我们一起先来看一看禾苗的生长过程。播放禾苗生长过程

    师:你看,禾苗的生长需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需要这样长的时间,这就是禾苗生长的规律。(板书:规律)

    农夫是怎么做的呀?(他把禾苗拔起来了)他有没有按照禾苗的生长规律来做啊?(没有)

    师:这就叫“违反规律”,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呀?(板书:违反)生:禾苗全都枯死了

    师:是呀,农夫是适得其反,把事情给弄糟了(板书:把事情弄糟)生说道理

    2、现在呀你就是农夫的儿子,老师就是农夫,我站在田边,目瞪口呆地看着枯死的禾苗,你想对我说什么呀?

    生:爸爸呀,你真是太着急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说不出,老师给)

    生:爸爸,你怎么能去拔禾苗呢?你得让它慢慢长呀?(追问:我也知道禾苗其实是长了的,可是它实在是长得太慢了呀,所以我才去拔的)

    生:禾苗的生长有自己的规律,他就是这样慢慢长的呀。(那我也不能什么事情也不做吧,我该做些什么呢?)

    生:爸爸,你不按规律办事,是要把事情弄糟的呀!(我现在知道了要按规律办事,我以后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了。)

    3、联系生活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出示:“乐乐想让小鱼快点长大,于是把鱼食全倒进鱼缸里,结果,鱼儿全都吃得撑死了。” 这个事例中的乐乐就像我们故事中的谁呀?——农夫 那谁就像是禾苗呢?——小鱼 他们都犯了一个什么错误呀? 生再次温习道理

    师:乐乐呀,你这就是揠苗助长的做法呀。今后,我们看见像农夫和乐乐这样的人,就可以把《揠苗助长》这个故事讲给他听。

    四、小结课文,认识寓言。

    师: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揠苗助长》——这样一个小故事,明白了——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规律,就会把事情弄糟——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像这种故事就叫做——寓言。像这样的寓言还有很多,比如,出示:坐井观天、盲人摸象。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读一读。好,下课!

    【板书】

    揠苗助长

    巴望 ——— 拔高 ——— 枯死

    急于求成 违反规律 把事情弄糟

    【附课文】

    揠(yà)苗助长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jiāo)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chuǎn)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jié)。”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第五篇:报告指出

    报告指出: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黄小希)23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农村教师队伍仍存在待遇不高、结构性短缺、队伍不稳等问题。

    报告指出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几方面问题。一是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及管理机制仍需完善。在生源分散的山区、边远地区学校,如果按照生师比核定教职工数量,无法满足教育教学实际需求。二是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学科结构不匹配,很多农村中小学缺少体育、音乐、美术、英语及信息技术教师。年龄结构失衡,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多年未补充年轻的新教师,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三是边远艰苦地区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优秀教师派不进、留不住。四是一些地区还存在低薪聘用代课教师的现象。

    近年来,我国教师补充、培训机制进一步完善。根据报告,2006年以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计划共招聘36.1万名特岗教师,留任率连续三年保持在87%以上,为农村学校输送了一批紧缺学科教师。2007年以来,部属师范大学共招收7万多名免费师范生,近三年的毕业生90%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任教。全国先后有22个省(市、区)实行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2010年启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已培训中小学教师493万人,其中农村教师473万人。

    针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依然存在的“短板”,报告建议,尽快出台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标准,切实保证农村学校需求。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逐步提高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助津贴标准。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和培养机制。促进区域内师资均衡配置。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化、常态化,使校长教师能够在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有序流动,从而达到解决择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辍学率较高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黄小希)23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辍学率较高,有的地区超过10%。

    报告认为,辍学的主要原因有:极少数是因贫辍学;多数是学生随家长工作地区变化而流动,未能及时转学;一些地区在学校布局调整后,低年级学生因上学路途远而辍学;再就是一些学生家长认为继续让子女读书升学不如早务工赚钱;一些学校教学水平低,学生因厌学而辍学。还有一种“隐性辍学”,学生经常旷课,虽有学籍却不在学校上学,仅仅是在时间上度过了九年。

    报告指出,义务教育是法律规定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要继续开展义务教育法学习宣传活动,为贯彻法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报告建议,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贯彻义务教育法的意识。一要强调保证学生就近免试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职责。督促地方政府要依法科学合理地设置学校,合理规划学校的服务半径和办学规模,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免试入学,这是保证义务教育法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二要强调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家长的法定义务。对没有尽到责任的家长,要督促改正。三要强调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学校要加强管理,改进教育,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想方设法帮其克服困难,完成学业。社会组织也应当为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素质教育面临“三重三不重”难题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黄小希)23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许多学校教育还存在着“重知识不重能力、重智育不重体育、重课堂不重课外”的现象。

    报告认为,实施素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各级政府虽然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但中高考升学压力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因素依然发挥着影响。由于场地、设备缺乏和师资短缺等原因,一些学校难以开齐开足课程;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

    报告强调,这些问题如不切实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针对素质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报告建议,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义务教育阶段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报告还建议,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使儿童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学校要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把体育课真正还给孩子。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我国义务教育尚存四大不均衡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黄小希)23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义务教育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仍不均衡。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后,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2011年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12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1.8%。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明显改善。落实“以输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原则,推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公平接受义务教育,2012年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已超过80%。中央支持新建、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1182所,加大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保障力度。

    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依然阻碍着教育均衡的实现。报告指出,从城乡看,农村教育仍是短板。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的差距带来教育投入的差距。2011年普通小学、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最高省份超出最低省份9倍左右。

    报告还指出,从学校看,不同学校间水平相差较大。社会公认的重点学校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仍然存在,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显著。从群体看,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水平还不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还没有全部纳入输入地的财政保障和教育发展规划,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还存在不少困难。特殊教育仍是薄弱环节,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低于普通儿童,辍学率高于普通儿童。

    针对一系列不均衡的现实,报告建议,结合城镇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办学标准。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研究确定学校规模,指导地方制定适合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办学标准。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权利。下决心治理大中城市择校、乱收费现象。

    校舍安全工程三年加固改造3.5亿平方米校舍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黄小希)23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2009年到2012年实施的校舍安全工程,中央安排专项资金300亿元,带动地方投入3500多亿元,对近14.1万所中小学校、3.5亿平方米校舍实施加固改造。

    今年9月至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了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检查确立了四个重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管理及使用情况;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情况。

    报告指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增加。2006年到2011年,全国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从3305亿元增长到9739亿元,年均增长24.1%;中央财政安排的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从187.7亿元增长到1140.5亿元,年均增长43.5%;小学、初中生均公共财政公用经费分别从271元、378元增长到1366元、2045元,年均增长38.2%、40.1%。

    同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效实施。2006年到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共投入资金约6000亿元,为免除学生学杂费等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2011年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已覆盖13万多所农村学校,惠及3000多万名农村学生。

    报告还指出,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大幅度增加了义务教育投入,但基层仍反映经费不足、保障水平有待提高。一是在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资金缺口很大;二是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偏低;三是一些寄宿制学校宿舍不足,食堂、厕所、饮用水等设施达不到标准。



    推荐阅读:
    汪洋指出
    当当网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
    寂静的春天之读后感★
    海尔集团人才观
    财政局长在县委工作会议上的交流材料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