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职业工作总结 邀请函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试题及答案1[共五篇]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天地有情 时间:2024-08-10 12:49:32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试题及答案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24-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加登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一-------------、——---------、————---。

    2.培养幼儿拍感的两个规定性,一是------------,二是--------------3.要求幼儿理解的段落结构内容是-----------结构、-----------结构、--------一结构、-----------结构、---------4.幼儿园音乐作品的四种实用性是________、-----------、---------、---------5.旋律经验的年龄目标有---------、一--------、---------6.力度经验的年龄目标有-----------和-----------。7.--------------是一种找舞伴并与舞伴对舞的集体舞。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音乐作品的表现性 2.档案夹评价 3.音乐技能 4.自发咏唱

    5.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符号运用阶段儿童的艺术感知特征是什么?

    2.学前儿童的音量趣味给学前音乐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3.进行即兴表演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4.器乐曲动作意象有哪三种方式?

    5.打击乐器音色经验的获得机制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柯达伊教学法中,歌唱教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幼儿歌唱教学的要点有哪些?

    2.表现性目标准确表述的要求有哪些?举例说明。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共10分)

    写出双圈舞“德国波尔卡”的动作说明。

    试卷代号:250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24-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2024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制作系统 知觉系统 感受系统 2.在歌曲中进行 在动作中进行

    3.主副歌结构 二段体结构 三段体结构 回旋体结构 引子与尾声

    4.教育性 说教性 知识性 娱乐性

    5.声音的高与低 旋律的上行与下行 旋律的跳进与级进 6.重与轻 渐强与渐弱 7.邀请舞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答:指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2.答:指根据课程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幼儿表现的作品及其其他证据、信息收集起来,并通过对档案夹制作过程和记录结果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幼儿在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映幼儿在达到目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进步。

    3.答:指对感知到的音乐再现性与表现性做出符合音乐形式特性的表达,即音乐能力。

    4.答: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

    5.答: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将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使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答: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感知的特征是脱离了对事物、对人物的“直接知识”,可以借助符号间接地来理解事物、人物了。

    2.答:(1)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我们有责任让幼儿听到最好的音响效果;(2)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教师尽量少用嗓音;(3)在歌唱学习中,教师发出悦耳的声音很重要;(4)对打击乐器的演奏,幼儿感兴趣的是让他自己去探究如何发出好听的声音并演奏,而不是严格地按照教师所要求的拿乐器的方式、教师所要求的节奏型去打击。

    3.答:(1)经验铺垫;(2)明确的任务意识。

    4.答:(1)依据作品原意进行情节性的动作意象;(2)离开作品原意,进入幼儿能理解的生活情节的动作意象;(3)带有舞蹈意味的无情节的动作意象。

    5.答:(1)用打击乐器模拟日常生活音色;(2)探索录音中的打击乐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并实践尝试;(3)即兴创作打击乐器作品的演奏。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答案要点:

    1.答:(1)歌唱教学的主要方法有:字母谱与节奏谱;手势;指挥。

    (2)幼儿歌唱教学的要点有:按照准确音调歌唱;克服幼儿的不良音调;歌唱能力的发展步骤。

    2.答:表现性目标的的制定准则是情境与任务的双维度制定,即交代儿童需要完成的任务情境与具体任务。

    举例(略)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共10分)

    答:动作说明:

    A前半段:全体幼儿拉手朝顺时针走。A后半段:全体幼儿拉手朝逆时针走。

    B前半段:里圈左手搭前面舞伴的左肩,右手拉右边舞伴的手;外圈左手拉左边舞伴的手,右手侧平举。双圈共同朝顺时针方向走。B后半段:反向同B前半段。

    C段:里圈拍腿二下,拍手一下,拍左右侧一下。

    在里圈舞伴的右边,外圈左侧身八拍进里圈,右侧身八拍出里圈。

    第二篇: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及答案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24-2024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色彩的运用是指学前儿童运用认识的颜色来表现物体形象,并通过颜色的对比、渐变、重复等变化来丰富画面,从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2.意愿画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3.绘画的题材是指创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选择、改造或想象而进入作品的一定生活现象

    4.探讨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必须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运动中进行。为此,加达默尔提出了“解释学循环”的方法,5.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分为以精神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和以实用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前者被称为重“艺”的美术教育,后者则被称为重“技”的美术教育。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技

    1.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的教育家是(A)。A.蔡元培 B.陈鹤琴 C.张雪门

    2.1927年,(B)先生在陈鹤琴等人的帮助下创办了中国一个乡村幼儿园——南京燕

    子矶幼稚园,采取了一些平民化、因地制宜的方进行艺术教育活动。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3.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和(B)。A.概念期 B.写实期 C.写生期

    4.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C)。A.形象 B.主题 C.空间

    5.(A)认为儿童绘画的原因是来自于儿童内心的一种冲动。A.天赋说 B.生理机能说 C.刺激反应说

    6.屠美如认为不同时期的儿童绘画有着不同的特征,儿童只能画出一个物体的空间,但是不能参照一条轴线表现一系列物体的相对高度,是(C)的表现。A.双轴阶段 . B.单轴阶段 C.前轴阶段

    7.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有写生画、(C)、命题画、意愿画。A.素描 B.设计 C.临摹

    8.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组织原则有审美性原则、(C)原则和实践性原则。A.实用性 B.目的性 C.创造性

    9.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A),即优美形态的审美态度,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

    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A.审美心理 B.创造心理 C.制作心理

    10.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B)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布置。A.原创性 B.实用性 C.活泼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描述阶段?

    1.所谓描述,是指陈述美术作品外在的可立即指称的视觉对象,而不涉及作品的含义及其价值的认定。如果作品是写实的,则要指出作品包含哪些形象,如作品中所包含的人物、动物、景物、物品等。如果作品是抽象的,则要指出主要的形状、色彩及其运动的趋向。为此,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2.幼儿命题画的三个条件?

    2.一是要有直接的(幼儿在幼儿园或家里亲身感受的)或间接的(幼儿在电影、电视、图书上看到过的)生活经历;

    二是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

    三是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3.如何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观察?

    3.①选择可供学前儿童欣赏感知的对象。美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来自现实生活本身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过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重要得多。

    ②注意感知内容的科学性艺术活动中的审美感知不同于科学活动中的感知。科学活动中感知的目的在于观察客观事实,形成科学概念,强调的是“真”。

    ③注意感知过程中方法的合理性,艺术知觉主要是完形知觉和超完形知觉,对部分的感知是为艺术整体服务的。

    ④注意感知过程中语言的引导性。

    4.教师引导儿童进行泥塑活动时应注意哪些?

    4.第一,教师自己要了解泥塑活动中所使用的粘泥、橡皮泥和面团的特性。

    第二,彩塑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因而,在幼儿园大班时,教师可引导儿童对自己制作的泥塑作品进行着色描绘以美化作品。

    第三,教师在评价儿童的泥塑作品时不应把重点放在追求作品的精确与细致上,而应注重儿童泥塑操作的过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

    第四,妥善处理儿童的泥塑作品。

    四、论述题(共30分)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要作哪些准备?又透过哪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要点描述:

    (1)深入了解儿童对欣赏的特殊态度、情感、信念和价值观,他们对美术表现形式的情感和理念。每个孩子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一定要以儿童能接受的程度作为课程教学的起点。(2)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有较为广泛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并能不断学习,富有挑战冒险的精神,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美感经验,用富有创意的课题吸引儿童的兴趣。(3)选择经典性的艺术作品,向儿童作系列的介绍,可以开拓儿童的视野,训练儿童艺术的敏感性。

    (4)要创设良好的教学、学习环境,有足够的画册、幻灯片、录像、录音等设置,能经常有机会接触画家,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有进行创作练习活动的场所。

    透过下列四个层次进行教学:(1)感觉的层次。(2)智慧的层次。(3)表现的层次。(4)创造性的层次。

    第三篇: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24-2024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语音、词汇、语法 三个方面。

    2.语言约定俗成前可以说有 任意性,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 强制性。

    3.语言观念 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 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

    4.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有着惊人相似:一般是从无意义的声音,发展到单词句(独词句)阶段,然后进入 双词句 阶段,再进入 多词句 及至最后进入成人句 阶段。

    5.婴儿说话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在发音上表现出的特殊策略常常有:省略音、替代音、重叠音。

    6.词义窄化 的原因是儿童对某类事物的基本属性尚未达到适当的抽象和概括 水平。

    7.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8.早期阅读环境包括 精神环境和 物质环境。

    9.游戏法 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正确发音,丰富幼儿词汇和学习句式的一种方法。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三方面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2.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

    (×)3.聋哑不会说话但能够思维,这说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

    (×)4.学前全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加强字、词、句的传授,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以及外语等的语言能力。

    (√)5.语言系统的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

    (√)6.行动研究法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特别对于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是有益的。

    (√)7.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8.成人的语言观念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没有多大影响。

    (√)9.学前儿童获得词义的过程比获得语音、语法的过程缓慢。

    (√)10.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语言交际的现象,如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

    (×)11.会说普通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所以幼儿园不必使幼儿在入学前基本掌握普

    通话音节的发音。

    (×)12.视听讲做结合法中,“视”、“听”要为“讲”、“做”服务,在“讲”、“做”的过程中,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13.复述和朗诵是背书式的重复,经常进行练习可以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对语言的直觉敏感性。

    (√)14.倾听是幼儿语言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在幼儿阶段,培养儿童倾听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15.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目标中包含着认知、情感与态度、技能和习惯这三个方面。

    (×)16.在谈话活动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要直接对孩子的语言进行指导。(√)17.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18.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19.0-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

    (×)20.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

    三、问答题(前4题每小题5分,后2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三、问答题(前4题每小题5分,后2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认为儿童语言只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否定或轻视儿童在语言获得中的主动性及其先天因素的影响。

    先天决定论强调先天禀赋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不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种理论这种认 为,儿童生来就具有一个语言学习装置。儿童接触一定数量的语言后,就会利用这种装置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学会了具体的语言。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语言的习得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过程,强调智力成长和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关注儿童的经验背景和成长中的智力对其交往能力的影响。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内容?

    答: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1)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

    ①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

    ②对幼儿语言学习行衣评价a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①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

    ②渗透在日常活动(包括生活活动)的非正规语言教育活动。

    3.如何开展早期阅读中的亲子共读活动?

    答:(1)选择适龄的读物;

    (2)以身作则培养家庭的阅读氛围;

    (3)读书给儿童听,唤起儿童的情感共鸣;

    (4)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共读;

    (5)善用故事录音带;

    (6)采用多种参与形式。‘

    4.如何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渗透语言教育?

    答: 日常生活和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交往机会,使儿童通过实践,练习、巩固、理解和运用语言。日常生活和游戏还为幼儿提供了有关各种事物和人际交往的丰富经验,为幼儿的语言活动积累了素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语言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

    (2)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

    (3)通过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原则?

    答: 评价是与教育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所以评价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

    (1)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对评价要有正确、完整的认识,充分发挥评价的鉴定功能、诊断功能、改进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检查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同时也是为了提供真实的信息,使教师、家长了解孩子语言发展的现状,以便实施针对性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2)客观公正的原则。首先要制定或者参照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方案,事先尽量考虑周全,减少误差;其次评价过程必须规范,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公正,而

    不能主观武断、掺杂个人的感情或情绪因素,妄加评论和指责。如果评价者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评价对象,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使评价活动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3)参照性原则。参照性原则是指制定的评价标准要有依据。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 标准的制定,首先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性质的文件,这是确定语言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根本依据;其次要依据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儿童在每个年龄段应有的水平作出恰当的规定,不可任意提高或降低标准;再次要依据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目标不但是教育活动组织和实施的指南,也是教育活动评价的指南和参照的依据。在评价过程中,那种脱离目标另定标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4)连续全面性的原则。教育实践是一个不断的运动、全面地发展的过程。教育评价必须要连续不断地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这就要求评价者既要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也要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既要对语言教学的目标进行评价,又要对活动的内容、方法进行评价;既要对教学具的运用进行评价,又要对师幼互动进行评价等。同时评价的方法和工具还应有连续性,对评价的资料要进行妥善的保存,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连续全面,反映出学前儿童语言动态发展的轨迹。另外还应关注评价个体的差异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等原则。

    6.如何对0-3岁的孩子开展早期语言教育活动?

    答:(1)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和榜样。婴儿最初掌握的语言主要是通过周围语言环境的模仿而获得。婴儿周围的成人,特别是父母亲和教师的语言规范性,内容丰富性,给婴儿提供模仿的榜样。成人要多跟孩子交谈,用规范正确的发音、丰富正确的遣词造句、生动的面部表情、富有变化的语调,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和榜样。

    (2)培养儿童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好习惯。看、听、说、练是全面提高儿童语言水平、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

    ①多看。一方面是带婴儿直接接触外界环境,观察各种事物,形成语言发展必需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让婴儿通过看图片、图书、电视、电影等获得现实的语言知识。有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语言知识,婴儿才会拥有丰富多彩的语言。

    ②多听。培养婴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口语的先决条件。学习语言,必须先学会听。可以有意识地让婴儿听歌曲、故事、童谣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与婴儿交谈时,有意让婴儿倾听别人讲话。

    ③多说。成人要想方设法创设婴儿说话的环境,利用一切机会,随时随地与婴儿交谈,鼓励婴儿说话。让婴儿无拘无束地说,是促进婴儿语言发展重要方式。

    ④多练。早期语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婴儿正确发音,丰富词汇,学习说话。这就必须让婴儿多练习,采用多种方法反复练习,及时巩固学习效果。

    (3)开展早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早期阅读是发展婴儿语言的重要手段。文学作品为婴儿扩展词汇、丰富语言内容奠定基础。可以从小激发婴儿阅读兴趣,养成睡前倾听文学作品的习惯,并用多种方法进行指导,让孩子感受和理解作品语言、情节,还可以集体开展早期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4)随时帮助婴儿正确使用语言。婴儿学习语言需要经过反复出现、多次运用才能理解词义,掌握句式结构。当婴儿受语言水平所限,出现词不表义、“破句”时,成人应正确对待这些现象,把他们看作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并正确示范,积极引导婴儿模仿,直至他们成功理解语词、掌握语句。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2.任意选择一种活动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可提炼“材料(2)”主题设计谈话活动或听说游戏方案,可围绕“材料(2)”设计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或早期阅读活动方案;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

    材料(1):中班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第一,谈话活动。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第二,讲述活动。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的内容;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第三,听说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第四,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喜欢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能根据文

    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第五,早期阅读。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笔画。

    材料(2):盼盼的树朋友

    盼盼和树木是好朋友,盼盼常常给大树、小树浇水,天天都要和小树说说心里话,在大树下唱歌、做游戏。小朋友问:“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树啊?”盼盼说:“树是我的好朋友,我从早到晚都离不开它。”

    不信,你们听听盼盼讲的故事。“早晨,妈妈叫我起床,我总是在床上赖一会儿,我最喜欢我的小床,上面可以睡觉,下面还有几个抽屉,里面放着玩具:有木鸭子、积木、七巧板„„起床后,我要吃早饭了,我的小木碗里已经盛好了红枣稀饭,这是爸爸给我盛的。吃过早饭,我来到了幼儿园。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画画,每个小朋友坐一张椅子,四个小朋友用一张小桌子。画完画,我和小朋友们去图书叫看书。书架上有各种各样好看的图书。坐在地板上,我看得真开心,我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下午,我们跟着老师来到操场上玩,荡秋千、骑木马、坐跷跷板„„一直玩到妈妈来接我回家。”

    小朋友,你们发现盼盼的树朋友在哪里了吗?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本题无统一答案,按所设计方案符合要求的程度酌情给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见试题材料(1));

    2.活动类型应为文学作品学习、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一种;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见所附材料)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附:活动过程一般步骤

    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初步感知文学作品;②理解体验作品经验;③t迁移作品经验;④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感知理解讲述对象;②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③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②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③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④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兴趣;②交待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③教师指导幼儿游戏;④幼儿自主游戏。

    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幼儿自己阅读;②师幼共同阅读;③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④归纳阅读内容。

    第四篇: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24-2024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____三个方面。

    2.语言约定俗成前可以说有____,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

    3.一-----------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 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

    4.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有着惊人相似:一般是从无意义的声音,发展到——-------阶段,然后进入____阶段,再进入一---------及至最后进入——--------阶段。

    5.婴儿说话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在发音上表现出的特殊策略常常有:-------、-----------、------------

    6.一-----------的原因是儿童对某类事物的基本属性尚未达到适当的抽象和概括 水平。

    7.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

    8.早期阅读环境包括---------和——-----------。

    9.一-------------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正确发音,丰富幼儿词汇和学习句式的一种方法。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三方面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2.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

    ()3.聋哑不会说话但能够思维,这说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

    ()4.学前全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加强字、词、句的传授,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以及外语等的语言能力。

    ()5.语言系统的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

    ()6.行动研究法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特别对于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是有益的。

    ()7.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8.成人的语言观念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没有多大影响。

    ()9.学前儿童获得词义的过程比获得语音、语法的过程缓慢。

    ()10.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语言交际的现象,如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

    ()11.会说普通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所以幼儿园不必使幼儿在入学前基本掌握普通话音节的发音。

    ()12.视听讲做结合法中,“视”、“听”要为“讲”、“做”服务,在“讲”、“做”的过程中,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13.复述和朗诵是背书式的重复,经常进行练习可以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对语言的直觉敏感性。

    ()14.倾听是幼儿语言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在幼儿阶段,培养儿童倾听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15.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目标中包含着认知、情感与态度、技能和习惯这三个方面。

    ()16.在谈话活动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要直接对孩子的语言进行指导。

    ()17.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18.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19.0-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

    ()20.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

    三、问答题(前4题每小题5分,后2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筒述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理论的主要内容。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内容?

    3.如何开展早期阅读中的亲子共读活动?

    4.如何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渗透语言教育?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原则?

    6.如何对0-3岁的孩子开展早期语言教育活动?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2.任意选择一种活动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可提炼“材料(2)”主题设计谈话活动或听说游戏方案,可围绕“材料(2)”设计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或早期阅读活动方案;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

    材料(1):中班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第一,谈话活动。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第二,讲述活动。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的内容;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第三,听说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第四,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喜欢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能根据文

    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第五,早期阅读。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笔画。

    材料(2):盼盼的树朋友

    盼盼和树木是好朋友,盼盼常常给大树、小树浇水,天天都要和小树说说心里话,在大树下唱歌、做游戏。小朋友问:“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树啊?”盼盼说:“树是我的好朋友,我从早到晚都离不开它。”

    不信,你们听听盼盼讲的故事。“早晨,妈妈叫我起床,我总是在床上赖一会儿,我最喜欢我的小床,上面可以睡觉,下面还有几个抽屉,里面放着玩具:有木鸭子、积木、七巧板„„起床后,我要吃早饭了,我的小木碗里已经盛好了红枣稀饭,这是爸爸给我盛的。吃过早饭,我来到了幼儿园。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画画,每个小朋友坐一张椅子,四个小朋友用一张小桌子。画完画,我和小朋友们去图书叫看书。书架上有各种各样好看的图书。坐在地板上,我看得真开心,我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下午,我们跟着老师来到操场上玩,荡秋千、骑木马、坐跷跷板„„一直玩到妈妈来接我回家。”

    小朋友,你们发现盼盼的树朋友在哪里了吗?

    试卷代号:25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24-2024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24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语音词汇语法

    2.任意性强制性

    3.语言观念

    4.单词句(独词句)双词句多词句成人句

    5.省略音替代音重叠音

    6.词义窄化

    7.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8.精神环境物质环境

    9.游戏法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2.×3.×4.×5.√

    6.√7.√8.×9.√10.√

    11.×12.×13.×14.√15.√

    16.×17.√18.×19.√20.×

    三、问答题(前4题每小题5分,后2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理论的主要内容。

    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认为儿童语言只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否定或轻视儿童在语言获得中的主动性及其先天因素的影响。

    先天决定论强调先天禀赋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不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种理论这种认 为,儿童生来就具有一个语言学习装置。儿童接触一定数量的语言后,就会利用这种装置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学会了具体的语言。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语言的习得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过程,强调智力成长和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关注儿童的经验背景和成长中的智力对其交往能力的影响。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1)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

    ①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

    ②对幼儿语言学习行衣评价a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①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

    ②渗透在日常活动(包括生活活动)的非正规语言教育活动。

    3.如何开展早期阅读中的亲子共读活动?

    (1)选择适龄的读物;

    (2)以身作则培养家庭的阅读氛围;

    (3)读书给儿童听,唤起儿童的情感共鸣;

    (4)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共读;

    (5)善用故事录音带;

    (6)采用多种参与形式。‘

    4.如何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渗透语言教育?

    日常生活和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交往机会,使儿童通过实践,练习、巩固、理解和运用语言。日常生活和游戏还为幼儿提供了有关各种事物和人际交往的丰富经验,为幼儿的语言活动积累了素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语言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

    (2)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

    (3)通过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原则?

    评价是与教育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所以评价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

    (1)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对评价要有正确、完整的认识,充分发挥评价的鉴定功能、诊断功能、改进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检查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同时也是为了提供真实的信息,使教师、家长了解孩子语言发展的现状,以便实施针对性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2)客观公正的原则。首先要制定或者参照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方案,事先尽量考虑周全,减少误差;其次评价过程必须规范,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公正,而不能主观武断、掺杂个人的感情或情绪因素,妄加评论和指责。如果评价者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评价对象,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使评价活动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3)参照性原则。参照性原则是指制定的评价标准要有依据。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 标准的制定,首先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性质的文件,这是确定语言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根本依据;其次要依据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儿童在每个年龄段应有的水平作出恰当的规定,不可任意提高或降低标准;再次要依据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目标不但是教育活动组织和实施的指南,也是教育活动评价的指南和参照的依据。在评价过程中,那种脱离目标另定标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4)连续全面性的原则。教育实践是一个不断的运动、全面地发展的过程。教育评价必须要连续不断地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这就要求评价者既要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也要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既要对语言教学的目标进行评价,又要对活动的内容、方法进行评价;既要对教学具的运用进行评价,又要对师幼互动进行评价等。同时评价的方法和工具还应有连续性,对评价的资料要进行妥善的保存,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连续全面,反映出学前儿童语言动态发展的轨迹。另外还应关注评价个体的差异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等原则。

    6.如何对0-3岁的孩子开展早期语言教育活动?

    (1)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和榜样。婴儿最初掌握的语言主要是通过周围语言环境 的模仿而获得。婴儿周围的成人,特别是父母亲和教师的语言规范性,内容丰富性,给婴儿提供模仿的榜样。成人要多跟孩子交谈,用规范正确的发音、丰富正确的遣词造句、生动的面部表情、富有变化的语调,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和榜样。

    (2)培养儿童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好习惯。看、听、说、练是全面提高儿童语言水平、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

    ①多看。一方面是带婴儿直接接触外界环境,观察各种事物,形成语言发展必需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让婴儿通过看图片、图书、电视、电影等获得现实的语言知识。有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语言知识,婴儿才会拥有丰富多彩的语言。

    ②多听。培养婴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口语的先决条件。学习语言,必须先学会听。可以有意识地让婴儿听歌曲、故事、童谣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与婴儿交谈时,有意让婴儿倾听别人讲话。

    ③多说。成人要想方设法创设婴儿说话的环境,利用一切机会,随时随地与婴儿交谈,鼓励婴儿说话。让婴儿无拘无束地说,是促进婴儿语言发展重要方式。

    ④多练。早期语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婴儿正确发音,丰富词汇,学习说话。这就必须让婴儿多练习,采用多种方法反复练习,及时巩固学习效果。

    (3)开展早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早期阅读是发展婴儿语言的重要手段。文学作品为婴儿扩展词汇、丰富语言内容奠定基础。可以从小激发婴儿阅读兴趣,养成睡前倾听文学作品的习惯,并用多种方法进行指导,让孩子感受和理解作品语言、情节,还可以集体开展早期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4)随时帮助婴儿正确使用语言。婴儿学习语言需要经过反复出现、多次运用才能理解词义,掌握句式结构。当婴儿受语言水平所限,出现词不表义、“破句”时,成人应正确对待这些现象,把他们看作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并正确示范,积极引导婴儿模仿,直至他们成功理解语词、掌握语句。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本题无统一答案,按所设计方案符合要求的程度酌情给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见试题材料(1));

    2.活动类型应为文学作品学习、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一种;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见所附材料)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附:活动过程一般步骤

    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初步感知文学作品;②理解体验作品经验;③t迁移作品经验;④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感知理解讲述对象;②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③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②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③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④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兴趣;②交待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③教师指导幼儿游戏;④幼儿自主游戏。

    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幼儿自己阅读;②师幼共同阅读;③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④归纳阅读内容。

    第五篇: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A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24-2024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16分J

    1.科学教育

    2.小实验

    3.时代性要求

    4.科学教育环境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____》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 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

    一、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

    --------------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一-------------要求而设计的。

    6.一-------------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7.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一。

    8.一--------------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9.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来建构的。

    三、单项选择题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是指()。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B.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C.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D.以上三项全是

    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

    A.挑选分类B.感知分类

    C.二元分类D.多元分类

    5.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

    A.非正式量具测量B.正式量具测量

    C.观察测量D.普通测量

    6.“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A.2~3岁B.3●4岁

    C.4~5岁D.5~6岁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

    A.科学性、启蒙性和系统性

    B.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和时代性

    C.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和地方性

    D.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8.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艺术作品的是()。

    A.图片B.歌曲

    C.谜语D.科普画册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

    A.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B.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

    C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

    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

    10.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科学活动中的材料应如何投放?

    2.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

    3.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4.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材料设计时,除了要求材料在性能上安全可靠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五、设计题(共22分)

    请用设计一份以《会变色的青蛙》为主题的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试卷代号:250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24-2024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24年7月

    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

    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幼稚园的自然

    2.科学玩具类

    3.单元目标

    4.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

    5.整合性

    6.自然角

    7.长期系统性观察

    8.文学艺术

    9.潜移默化性

    10.生活背景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D2.D3.D4.A5.A

    6.D7.D8.C9.A10.D

    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

    (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

    (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2.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回答;(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

    3.(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

    (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

    (3)促进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

    4.(1)材料的探索性;(2)材料的新颖程度,(3)材料的易理解性,(4)材料的丰富性I(5)材料的层次性。

    五、设计题(共22分)

    1.格式正确(2分)。

    2.目标(4分)、内容(4分)、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4分)、过程(4分)。

    3.目标设计的理由(4分):

    (1)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

    (2)确定合适的目标。



    推荐阅读: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试题及答案1[共五篇]
    2024年下学期工作总结
    杨林中学开学工作创新足,亮点多
    2024秋季幼儿园保健工作计划与2024秋季幼儿园后勤工作计划
    幼儿园中班十月总结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