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医疗医药合同 九号文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生物器材等高新行业推动了山西老工业基地的发展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心旷神怡 时间:2024-08-23 04:00:10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生物器材等高新行业推动了山西老工业基地的发展

    生物器材等高新行业推动了山西老工业基地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产业也在不断地进步,在这些医疗产业里生物器材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紫外凝胶成像系统等生物仪器都是我国各大机构非常需要的,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生物器材等高端行业是如何推动山西老工业基地发展的。

    山西长治市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为核心,大力推动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转型跨越发展注入新动力。

    记者:这里是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我旁边的这款健身器材叫做航天健身车,它采用了新型的碳纤维材质,总重量只有7公斤,您别看它的体积和重量只有这么小,却能在太空中为航天员在失重的情况下提供下肢的肌肉锻炼。

    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健身器材研发生产企业,在扩大传统产业的同时,澳瑞特还不断创新技术能力,充分挖掘技术潜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参与了国家航天工程航天飞船船载健身器材、军工产品汽车模拟训练器的研制和开发,上马了力量器械智能化训练器,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也使得产品实现了从机械一体化向机电软一体化的技术转变。

    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虎山:在今年年初,国家体育总局连续组织的四次招投标活动中,澳瑞特连续中标,为今年的销售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加上去年我们对一些微量样品、有氧器械的改进和提升,今年用户普遍反映良好,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势头。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训壮大新兴产业。长治依托本土优势,着力在已有产业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推动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现代医药等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同时,长治市立足实际,先行先试,不断提高招商引资门槛,将目标瞄准了非煤非电高端项目招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多晶硅、煤制油、太阳能、LED光电子、钕铁硼、新型血液制品等优势产业上抢占发展制高点。此外,为形成新兴产业集群效益,长治市坚持多企业参与、园区化承载、集群式推进的模式。目前,全市已构筑起LED产业、硅工业产业、镁工业产业、医药产业、生物工程等多条新兴产业链条。今年一季度,长治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6.9亿元,同比增长20%。

    相信随着这些高端产业的进驻,山西的这片老工业基地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生物仪器酶联免疫检测仪也会进驻到这片地基土地上。

    第二篇:市老工业基地建设发展情况汇报(本站推荐)

    四川省内江市老工业基地建设发展情况汇报

    四川省内江市人民政府(2024年8月25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东北司:

    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即将启动成渝经济区建设和全面谋划“十二五”的关键时刻,国家发改委东北司领导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听取内江工作情况汇报,充分体现了对内江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巨大支持。在此谨向东北司各位领导表示衷心感谢!

    内江位于四川东南,地处成渝腹心,新中国最早修建的成渝铁路贯穿全境,历来是四川省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川渝滇黔结合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素有“川中枢纽”、“川南咽喉”之称。内江东汉建县,距今已有2024余年历史。1950年设内江专区,1985年撤地建市,1998年行政区划调整后,现辖5个县(区)111个乡镇,面积5386平方公里,人口425万。作为西部典型老工业城市,走过历史的辉煌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步入了全面衰落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举步维艰。近年来,虽然内江经济呈现出向好趋势,但是仍旧处于爬坡上坎的艰难创业阶段,沉重的包袱、转型的阵痛以及环境、资金、资源等瓶颈制约阻碍着内江加快发展的步伐,主要经济指标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并且随着

    -1-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反向“抽血”作用的不断升级,地处成渝经济区腹心的内江遭遇了更加严重的“边缘化”问题,落后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因此,我们强烈期盼得到国家发改委东北司的支持帮助,以实现老工业基地重新崛起和全面振兴。

    现就内江老工业基地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作一简要汇报。

    一、内江老工业基地的辉煌历史

    内江因交通区位独特,自古商贾云集,属开发较早的巴蜀腹心城市。自唐代始就盛产蜜饯;明清时期陶瓷、铸造盛极一时;民国之初,制糖业高度发达;抗战时期,酒精生产一度兴盛;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五”、“二五”时期发展的基础上,以制糖业为代表的内江工业飞速发展壮大,特别是经过三线建设时期一大批央属企业的落地和带动,内江工业整体实力在“六五”时期达到顶峰,为四川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制糖业高度发达,奠定内江工业经济发展基础。内江工业首先得益于制糖业闻名大江南北,1919年内江产糖达6万余吨,占全省总量的70%,占全国总量的48.8%。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内江布局了6大糖厂,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地市级甘蔗科研机构,1952年银山糖厂引进台湾设备,率先在全国进行机械化制糖;1959年以蔗渣为原料日产10吨纸项目试车成功,全国甘蔗综合利用现场会在内江糖厂召开,促进了全国甘蔗综合利用技术的全面推广。火红的制糖业,使全市制糖规模企业达43户,围绕糖业

    -2-深加工链条企业达400余户,全市甘蔗种植面积达100万多亩,白糖产量占全川40%,糖业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高达20.65%,内江因此获得“甜城”美誉。

    (二)“三线”建设大力支持,奠定内江老工业基地坚实产业支撑。从“三五”时期开始,根据国家“三线”建设布局安排,石油部、兵器工业部、航空工业部、铁道部、卫生部、机械工业部等部委,先后在内江新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同时随着本土企业的成长,内江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强力推进了内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到1985年全市工业企业共2214户,其中大型企业9户,中型企业27户,并形成了内燃机车、铁路器材、石油机械、锻压、机床制造、机械加工、医用设备、农业机械、化工、纺织等十多类数百个品种的工业产品。随着三线企业的迁入投产,内江迎来了工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工业体系得到完善,生产设备得到更新,核心技术人才得到充实。到1978年,内江工业总产值达到11.1亿元,比1965年增长2.25倍;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6%,比1965年提高18.5个百分点,工业开始成为内江经济的支柱,也奠定了内江成为四川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地位。

    (三)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奠定内江综合实力“老三”地位。渡过“十年**”的低迷,“六五”时期,内江工业建设累计投入1.23亿元,比“五五”时期年均增加2.93倍,使老工业基地生机盎然,充满活力,浓墨重彩地谱写了辉煌的篇章。1979-1985

    -3-年间,内江共创国家银质和部省优质产品102个,其中,四川峨柴生产的峨眉牌系列柴油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60%以上,并先后荣获全国单缸柴油机“双十佳”、“金马奖”和“中国名牌产品”等称号,获得了“南有常(州)柴,西有峨柴”的美誉;银山糖厂在全国制糖业享有“糖业母厂,人才摇篮”的盛誉;内江制造的内燃机车、X光机、锻压设备、酒精、拖拉机等工业产品均居四川省第一位,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100%、100%、70%、50.5%、49.77%。1951—1985年,内江累计向国家上解税收达45.26亿元,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老工业基地的巨大贡献。随着工业经济的壮大,内江整体经济实力得到极大提升,198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5.3亿元,约占全省的8%;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占全省的9%。两项指标均仅次于成都和重庆,位居全省第三,成为四川省第三大经济体,由此得名“内老三”的美称。

    二、内江老工业基地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沿海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区域发展不平衡战略的启动,全国将发展中心转移至了东部沿海地区。这一重大决策对西部“三线”建设时期的老工业城市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国家投资的锐减和产业政策的边缘化,西部老工业基地的一大批国企由于缺乏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资金而逐渐衰败,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众多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种种弊端,致使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失去了活力和竞争力,企业成片倒下,老工业基地由此进入全面衰败的痛苦历程。内江“六五”时期GDP

    -4-年均递增速度曾达到10.2%,但是到了“七五”时期则陡降至2.9%。传统产业的衰落和地方经济的低位徘徊,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问题:

    (一)传统支柱全面败退。因无资金和政策支持,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全市工业设备更新率不到30%,内江工业步入企业全面亏损、迅速下滑的阵痛期。首当其冲的是作为重要传统支柱产业的制糖业,受进口食糖的市场冲击以及自身技术改造滞后,成本不断攀高等因素影响而败落,6大国有糖厂相继破产倒闭,“甜城”就此成为历史。久负盛名的柴油机、锻压机床制造、化工、农机、医用设备、纺织等行业也全面败退,纷纷倒闭停产。至此,内江传统支柱产业全面萎缩、衰落。

    (二)国企改制成本巨大。上世纪90年代初,内江企业亏损面已达到80%以上,不得不启动大规模的国企改制。全市141户国有企业中136户进入破产改制程序,涉及改制职工7.4万余人,累计投入改制资金近7亿元。由于企业资产变现能力差、地方财力不强,企业改制资金相当部分是以财政支出挂帐或借款的形式筹集,市级财政改制资金挂帐累计已高达2.6亿元,仅银山化工一户改制企业财政支出挂帐就达1.1亿元。而且目前还有25户国有企业尚需善后处理,新增改制资金缺口超过1亿元。

    (三)社会保障压力剧增。我市因国有企业破产改制而分流的下岗失业人员达15万余人,目前尚有3.5万人未实现就业,解决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压力巨大。自1998年到现在,全市国有企业改制破产造成社保基金缺口高达

    -5-13.08亿元,相当于2024年内江全年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2024年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80.8%。近三年来,内江领取失业救济金年均达1.35万人,仅此一项,全年基金缺口达3000万元。

    (四)地方财政不堪重负。随着内江传统产业的全面萎缩,加之改革转型所承担的沉重历史包袱,地方财力持续下滑,财政收支矛盾不断激化。1999年,内江地方财政收入占内江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5%,比1985年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2024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9%,比1999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全市人均财力仅4.1万元,较全省平均水平低3.7万元;市本级人均财力5.5万元,连续11年居全省倒数第一位,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对上的依赖度高达78.8%,成为典型的“补助性财政”。然而由于历史欠账多,财政支出压力有增无减,每年需财政直接偿付的债务资金高达1个亿。仅因分离国企社会职能,地方财政新增供养人员近2024人,每年财政支出缺口高达3500万元。

    (五)技术人才大量流失。在内江经济辉煌时期,人才储备丰富,结构合理,在全省具有突出的竞争实力。据1986年末统计,全市共有各类人才18.8万人,其中,党政人才6.7万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1.2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1万人,经营管理人才1.4万人,技能型人才3.4万人。尤其是我市专业技术人才占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83%,在全省地级市中排第二位。但是随着大量企业的改制和经济发展质量的下降,内江人才流失问

    -6-题日益明显,导致内江人才总量和质量下降,排名逐渐靠后,成为内江老工业基地经济建设相对落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全市接收内江生源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与到外地求职人数比为达46:100;调出调入比达5:10。流失人才中“高职称、高学历、高新技术产业”居多,主要集中在机械、金融、外贸、旅游等行业,集中在28-46岁之间,造成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拥有量不到实际需要的20%。

    (六)商贸流通严重滑坡。1999-2024年,内江共有8户国有商业中型企业、104户小型商业企业全面改制破产,商办工业企业全部退出竞争性行业,商贸流通业陷入低谷。加之内江工业经济的整体不景气,制约了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同时随着高速路网的不断完善,物流半径大大缩短,内江在川东南物资调配供应中心的地位逐步消失,对周边集聚辐射功能也极大削弱。更为重要的是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对内江等中小城市负面“吸纳”效应不断升级,消费、投资外流现象严重,造成内江服务业发展滞后。2024年内江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25.5%,比2024年下滑了12个百分点。

    (七)市政设施极度老化。作为老工业城市,内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多,城市化进程推进缓慢。自1985建市始,到2024年的15年间,内江建成区面积仅拓展12.9平方公里,城区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拥有城建资金均排全省倒数第5位。特别是老工业企业所在区域,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

    -7-极为落后,目前,仅市区涉及国有工矿企业需投资改造的棚户区就达6529户,面积近50万平方米,严重阻碍了内江的城市化进程。

    三、振兴内江工业的初步思考

    “十二五”时期我们将按照国家发改委确定的“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总体原则,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的难得机遇,根据《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关于内江“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要的商贸物流节点城市”的城市定位,以及“建设农产品、新型建材、清洁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的产业定位,结合内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和社会和谐,努力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改造传统冶金行业,打造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加快推进川威集团投资53.8亿元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力争2024年竣工投产,全面完成传统冶金产业的结构调整,实现由钢铁生产向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转变。改造传统机械行业,打造西部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内江传统机械行业比较优势,依托成渝两地整车生产迅速发展的契机,内联外引,培育骨干企业和优质品牌,打造中国西部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改造传统建材行业,打造成渝经济区新型建材基

    -8-地。充分抓住东部产业转移机遇,通过结构调整,大力开发特色钢材、玻钢管材、玻璃纤维、电子布、高档卫生洁具等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发挥规模效应,构建成渝经济区新型建材基地。改造传统食品行业,打造成渝经济区绿色食品基地。瞄准成渝两个特大城市“菜蓝子”、“餐桌子”,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突出绿色环保理念,大力发展超市经济,建设成渝经济区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抓住川南经济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机遇,整合全市酒精生产企业,建设四川优质基酒生产基地。

    (二)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建设中国循环流化床电站示范基地。按照“管好30万,建好60万,规划100万”的要求,积极抓好总投资31亿元的白马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项目的建设,确保在“十二五”初建成投产发电。同时积极开展总投资50亿元的10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建成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循环流化床机组,打造全国环保节能型循环流化床电站示范基地。建设西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加快推进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废旧物品回收及交易市场,积极引进废旧物资深加工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建成西部地区最大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西部电子元器件生产及研发基地。加快建设西部电子互联器件生产基地暨研发中心,力争2年后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西部互连技术研究中心”;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吸引上、-9-下游企业入驻内江,形成电子产业集群,构建西部电子元器件生产及研发基地。

    (三)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培育。紧紧依托全省西部交通枢纽和内江次级交通枢纽的建设,围绕自身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把园区作为发展“点—轴—面”通道经济的重要载体。立足交通主骨架,完善工业园区布局规划,加快建设内江7大重点工业园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园区入驻标准,突出工业园区产业特色,在产业配套和产业链延伸上下功夫;做好单个园区之间快速通道和关联产业的连接,由点连成轴,打造园区产业带,增强区域经济带动辐射能力。大力培育产业集群,沿交通要道,形成以农副产品生产和深加工为重点的内资隆特色产业带;以成渝铁路、高速公路、城际客运专线及321国道为干线,形成汽摩零部件、循环经济、物流业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带;以内宜铁路、高速公路及206省道为干线,形成以清洁能源、食用酒精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带;以成自泸高速公路和资威公路为干线,形成以新型建材、煤化工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带,引导园区由企业集中向产业集聚转变。

    四、恳请事项及政策建议

    内江工业的发展离不开425万内江人自身的艰苦奋斗,更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关心和帮助!我们在过去10几年的奋斗历程中,深切地感受到老工业基地要重新焕发活力,仅凭老工业城市的一己之力,将是十分漫长的痛苦历程。我们强烈盼望在国家的支持

    -10-帮助下,通过“十二五”时期的奋斗拼搏,实现老工业城市的重新崛起。为此,我们恳请:

    (一)将内江纳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规划。内江是典型的老工业城市,恳请国家发改委东北司在编制新一轮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规划时,将内江纳入规划范围。将内江纳入新一轮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规划,有利于支撑成渝两极的高速发展,从而实现成渝经济区的协调发展,避免出现“两极发达、中部塌陷”的现象;有利于内江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顺利前行,从而为四川在西部的腾飞贡献力量,避免拖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后腿;有利于内江尽快焕发活力,摆脱发展不足、发展不快的局面,迎头赶上,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同时更有利于帮助我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减轻历史包袱,促进内江加快发展。

    (二)加大对内江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内江历史欠账多,发展底子薄,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巨大。恳请国家修改和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建立以地方财政保障人员支出及基本运转为底限的最低财政保障制度。同时在转移支付分配上对困难的老工业城市给予重点倾斜,力争在3-5年内,使老工业城市人均财力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同时根据中央2024年11号文件关于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西部特殊困难地区市、县配套资金的有关政策,恳请国家在社会事业专项资金投入方面给予我市重点倾斜,确保该类上级专款补助年均递增幅度不低于30%,落实帮助我市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

    (三)帮助解决内江国企改制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内江国有企业在改制转型及结构调整中付出了巨大成本,形成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恳请国家一是豁免改制企业历史欠税;二是对内江国企破产改制的历史债务给予5亿元专项补贴;三是对因分离国企办社会职能而新增政策性增人增支补助5000万元纳入补助基数,以弥补我市因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增加供养人员形成的财力缺口。

    (四)支持内江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截止目前,内江改制破产企业累计欠养老保险49074元;破产企业欠工伤、医疗、失业保险82708元。上述社会保险基金欠费基本上都属呆帐,难以清偿。当地政府财力有限,无力承担,请求中央财政每年给予1亿元支持。同时由于大批企业改制破产,全市失业人员大量增加,需要完善基层机构设臵、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使劳动保障基层平台能更好地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做好劳动保障服务工作。据测算,全市建立各项劳动保障服务设施需建设资金43380万元,而资金缺口达30551万元。请求中央财政每年给予5000万元支持。

    (五)加大对内江工矿棚户区改造的投入。据初步调查,内江目前急需改造的工矿棚户区面积近50万平方米。建议建立老工业城市工矿区棚户区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补贴制度,按国家补贴80%,地方筹20%的原则,以加快工矿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步伐,使老工业城市的产业工人能尽快改善其居住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六)帮助内江进一步改善金融环境。大批国有企业的改制以及传统产业的改造,所需资金巨大。这不仅让地方财政负担沉重,也给地方金融带来了难以化解的巨额债务。截止2024年6月,内江四大商业银行工业企业不良贷款余额达11.57亿元,被评为全省金融环境D区(即金融高风险区域),直接制约了各类金融机构对内江的授信规模,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断激化,不少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因为缺乏技术改造资金、流动资金而陷入困境。因此建议国家能够根据内江实际情况,对历史欠账予以核销或补贴,改善内江投融资环境,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七)给予内江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补助资金。西部老工业城市的国有企业普通存在产品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要加快国企产品结构调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单凭企业和老工业城市自身财力,是无力实现调整目标。因此恳请国家在“十二五”时期,每年给内江安排1亿元,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补贴。同时为进一步增强西部老工业城市的经济发展后劲,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西部人才工作的支持,建立人才培育专项基金,完善激励政策,加强东西部干部交流学习,为老工业城市的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当前,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一定会在国家发改委东北司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奋力拼搏,使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三篇:农机化推动了山东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

    农机化推动了山东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对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和把握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对农机化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对于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遵循“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做出了贡献。

    一、农机化发展促进了农村家庭经营生产方式和手段的根本性转变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和发展,最显著的特点和标志就是家庭生产经营方式和手段的转变,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就是促进这一转变的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推动力。从山东省农机化发展的实践来看,一方面,通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广大农民获得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手段,“以机代牛”,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劳动手段,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历史性的变革。1978年前,山东省农业生产主要以人畜力手工工具为主、传统农机具为辅,全省耕牛存栏量为227.6万头,农机总动力仅有1千万千瓦,小型手扶拖拉机只有10万台左右。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2024年全省农机总动力已达到1.01亿千瓦,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0倍,亩均拥有动力由0.1千瓦提高到1.07千瓦;拖拉机370多万台,增长了近40倍,万亩耕地拥有拖拉机由14台提高到390台。依靠耕牛进行农业生产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已由附属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再一方面,通过广泛应用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不但转变了农业生产的手段和方式,而且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的限制,有效的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目前,山东省小麦和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到13.2万台,小麦、玉米机械化收获不但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放出来,而且收获时时间由原来1个多月缩短到半个多月。由于实现了农机化耕种收“一条龙”作业,使传统的“三夏”、“三秋”变成了“两夏”、“一秋”,开创了农业生产力发展史上的新篇章。农机化的发展不但使山东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改革开放前不到20%提高到62.2%,其中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9%,而且使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得到完善和稳定发展。

    二、农机化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技术和装备支撑 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发展粮食生产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和保障。从山东省的实际看,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一是农业机械化为粮食大面积生产提供了装备支撑。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大面积的粮食生产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性。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暂短农时的抢收抢种、恶劣条件情况下的抗旱排涝以及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等等,都离不开农业机械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全省中低产农田的改造,依靠农业机械化作业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仅1996年以来,全省累计改造中低田2860万亩,其中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300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1200万亩,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基本粮田,为保障粮食生产作出了贡献。二是农业机械化使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技术成为现实。农机化的发展为农业科技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使许多先进的农艺技术通过农业机械得以实现。小麦精播、半精播技术是山东农业学者、专家早就研究的播种技术,但是无法由人工解决,正是农业机械的发展使这一科学的农艺技术得到有效的推广应用。再是山东农业专家创造的的小麦垄作、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等技术,都是通过运用农机化的措施才创造了生产的奇迹。当前在山东大力推广的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玉米贴茬直播技术等等,无一不是通过农业机械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三是农业机械化为粮食持续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省通过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机械化播种环节,节约良种20%左右;在机械化收获环节,减少粮食损耗3-5%。通过机械化措施推广了化肥深施、作物植保、旱作农业、秸秆还田等农业技术,使先进科学的机械化和农艺技术实现了有机的结合。特别是近几年来,山东省通过机械化大力推广小麦免耕播种和玉米贴茬直播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但增加了土壤蓄水量16%~19%,增加土壤有机质0.03%~0.06%,降低生产成本18%~22%,而且每亩小麦增产粮食15%左右,全省共推广300万亩小麦,增产小麦达2.2亿多斤;每亩玉米增产10%左右,全省共增产玉米18亿斤。2024年,全省粮食种植总面积在比1978年减少14.6万亩的情况下,总产却增长81.3%,单产增长130%,农机化功不可没。

    三、农机化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产业资源 山东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在改革发展中经历了从农村商品经济大合唱到贸工农一体化,再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提升过程。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机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一是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通过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劳动量,使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替代出来,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乡村中小企业,使种田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据统计,全省在乡村中小企业工作的农村人员1700多万人,其中在农业龙头企业从业的农村人员达25%。山东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已降至40%以下,没有农机化的发展是根本办不到的。二是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了机械设备的支撑。据统计,山东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总数1.4万多个,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6853个。全省农业产业化企业从初加工的保鲜、烘干、储藏、整理机械等到精加工的自动化、半自动化及电子化设备再到物流的运输机械等等,各类机械设备总值近千亿元,有力的装备支撑了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水平和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7487亿元,带动全省968万户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四、农机化发展促进了农业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农村经济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规模经营的关键问题在于处理好土地集中和劳动力安排的矛盾和问题。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就是解决好这一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措施。首先,只有通过农机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替代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并进行规模化经营成为可能。从山东的情况看,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人员已经达到1662.4万人。农机化发展较好的地区,农机化的替代功能就比较显著,土地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经营就得到一定的发展。其次,只有农机化得到一定发展才能进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山东的实践说明,农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农民对土地流转的需求较强。如青岛市的即墨、胶州;潍坊市的诸城、昌邑、高密;枣庄市的滕州、泰安市的宁阳等十几个农机化水平较高的县(市),今年共流转土地63.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1%。目前,山东省共流转土地面积262.7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7%,涉及118.1万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9%。再是,机械化的高效率为种粮大户的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农机化的发展使得大部分流转的土地最终集中到种粮大户手中,山东的种粮大户都是农机大户,与普通农户相比,其机械装备水平、作业服务能力都大大增强,能够进行大规模的集中连片作业。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机化的发展,农村种粮大户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种植面积在2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130多个,而这些大户拥有的农机总值达5000多万元,每户家庭每年依靠种粮纯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年收入超过了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

    五、农机化发展缩小了工农差别,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山东省农机化发展的实践证明,农机化发展不仅仅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广大农民思想观念和农村生产经营理念的转变,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各个方面不断缩小了城乡和工农之间的差别,推动了城乡一体化。一是机械化的运用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农业机械在农村的广泛应用,广大农民对农业机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通过使用农业机械,广大农民的劳动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生产的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无论是使用农机的农民还是驾驶农机的农机手,逐渐改变了过去农业生产粗放经营的习惯,开始考虑农机作业的生产成本、经营效益和科学管理等问题,逐步学习运用现代工业管理的理念来指导农机作业。山东省许多的农机专业大户、农机合作社的经营者逐步成为了农村经营管理的能人和专家。二是农机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民身份的转变。农机化的发展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不但把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解放出来,转移到城市和小城镇务工,由种田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而且使那些仍然留在农村的人员,许多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了,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拥有者和驾驶着,已经成为农村的新型农业工人和农机作业的管理者。目前,山东省农村已有农机户507.5万户,其中以经营农机为生计的农机专业大户10万多户,拥有大型联合收获机12万多台,参加跨区作业时,每台机械要配备2-3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就有25万多人。三是农机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和繁荣。山东省农机化事业的大发展,不但提升了第一产业的发展水平,而且在农村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第三产业——农机服务业。农机跨区作业、合同订单作业、“一条龙”作业、“套餐式”作业等等,在农村形成了全方位的农业生产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同时,围绕农机化发展的需要,在广大农村中农机销售、农机维修、农机运输、农机服务中介组织等第三产业的各类服务实体应运而生。目前,全省有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4373个,成为农机作业服务的主力军;农机作业专业户达到73万个,遍布全省各个乡村;农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400多个,成为农机作业必不可少的联系人;农机维修网点2.6万多个,从业人员5.3万多人;从事物流运输的农机280多万辆、年运输量140万吨/公里。2024年,全省农机服务总产值达到375亿元,增加值236亿元,约占整个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9%,农机化为农民人均实现纯收入4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描绘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农机化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给农机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农村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必将进一步拓展农机化发展空间,为发挥农机化优势和作用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农机化也必将会在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为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第四篇: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

    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 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 城市转型与发展论坛在渝开幕 2024年 12月 10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 府主办,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 市大渡口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城市转型与发展论坛(中国〃重 庆在重庆君豪大饭店隆重开幕。

    本次论坛以“ 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推进新型城市化发 展” 为主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 思危、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奇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武寅、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曹玉 书、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重庆市人大常 委会副主任卢晓钟、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重庆 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程贻举、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吴家农、中共重庆市大渡口区委书记盛娅农女士以及中国科学院、中 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国际城市发 展研究院、新加坡裕廊国际集团、深圳天安集团、重庆市市 级有关部门和投资集团、大渡口及有关区县的 300多位专家 学者、企业家和政府部门的代表出席本次论坛。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童小平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国社 科院副院长武寅做开幕式致辞。成思危副委员长、曹玉书副 主任、黄奇帆市长从国家、西部地区和重庆市三个层面就城 市转型与发展发表致辞并做重要演讲,深刻阐述了中国城市

    转型的战略意义,为城市发展全面驶入“快车道”的重庆未 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城市转型与发展论坛(中国〃 重庆 是一个集高层对话、学术研究、互动交流为一体的权威性、开放性、国际化论坛, 旨在通过系统性思考、权威性研究,致力于为城市政府、科 研机构、社会团体、企业法人搭建对话交流平台,努力充当 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催化剂,并通过论坛各种活动,帮助城 市政府破解转型发展难题,深入推进我国城市转型发展,共 享城市转型、科学发展成果。

    第五篇:XX区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汇报提纲

    创新引领功能再造

    统筹建设“宜居之城”

    ——XX市XX区老工业区基地调整改造实现新跨越

    (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汇报提纲)

    一、历史与传承

    XX区的历史沿革,老工业基地的光荣历史等

    二、探索与实践

    (一)找准功能定位,厘清转型发展思路。

    (二)优化创新生态,加速新兴产业集聚。

    (三)加强政府引导,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四)完善基础设施,系统提升城市品质。(功能环境品质,旧城改造和城市开发等)

    (五)健全公共服务,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补短板,发展文教体卫事业)

    (六)坚持民生导向,持续强化共建共享。

    (社保、民生、安全等,妥善解决XX环保搬迁和去产能遗留问题)

    三、规划与展望

    未来,XX区将继续发扬“直面困难,不等不靠,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紧扣国家政策导向,结合自身优势,进一步探索推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聚焦一个发展目标。即: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XX亿元,“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XX;建成区面积达到XX平方公里,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X万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二)抓好五项关键任务。

    一是实施一批关键性重大建设项目。按照XX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4年),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市开发、社会事业等四大类XX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XX亿元,更好地发挥重大项目对转方式、调结构的带动作用。

    二是加快推进XX老工业区调整改造。积极推进工业企业搬迁、老工业区腾空厂区与厂房设施改造、棚户区及旧城土地整治、市政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优化城市内部空间布局,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三是推动重大功能设施调整改造。站在转型发展的高度,着力破解发展空间瓶颈,全力争取中央、市级层面支持,推动XX改造、XX搬迁改造等重大前期工作。

    四是重点推进XX建设。着力打造以XX和XX串联推动XX园区、XX商圈、XX产业园等高品质开发建设。

    五是着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积极参与中新经贸合作,主动融入对外开放新格局,优化对外开放环境,提高对外开放质量,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争创四个试点示范。

    一是争创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力争将XX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全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

    二是在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领域率先开展创新链整合示范。率先推动搭建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大项目落地。

    三是积极推动老工业区工业旅游试点示范。以工业文化为主线,以创新创业为着力点,打造贯穿全区的工业旅游专线,争创全国老工业区工业旅游示范区。

    四是推动老工业城市产城融合创新发展示范。统一规划、整体开发,统筹人口、产业、交通、市政配套和公共服务发展,致力打造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产城融合新城。

    总之……



    推荐阅读:
    生物器材等高新行业推动了山西老工业基地的发展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判断题
    调整规范保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收费标准的通知
    原产地证 办理
    情况说明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