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买卖合同 租赁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分析中国交通运输发展动态趋势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海棠云影 时间:2024-08-24 04:12:03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分析中国交通运输发展动态趋势

    分析中国交通运输发展动态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确定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 道路,成为当前构建我国交通运输系统所必须认真考虑的—个问题[1,2]。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该系统是否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蓝图, 并以此为依据,具体指导该系统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其次,一个系统的合理

    发展,还必须通过科学的预测和规划,明确具体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该系统的发展目标[3,4]。因此,研究我国的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动态趋势对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1.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1.1交通规划

    目前,交通规划呈现出持续化、民主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月重视,人性化交通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体现人性化的方面,大家更为重视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方式,同时,对道路的分级和城市密度的改变也有了新的思想方法。

    1.2决策模式

    专家决策作为一种理性的决策,将人、环境、经济、社会、体制等一系列系统中的各种行为的发展趋势和动态的交互影响整合起来考虑。在具体决策技术上将经验规 则、专家知识、系统关系等描述手段用于建立相应的定价模型[5]。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民主决策,考虑交通运输规划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 便捷性,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系统做贡献,更好地服务人民。

    1.3交通政策

    提到交通政策,难免要考虑到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即战略层面、规划层面和应用层面。虽然这三个层面的交通政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但从国家层次及总体规 划上来看,都体现了交通政策的可持续、一体化、民主化的原则。在具体规划和实施的过程中,把应用层面的交通政策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针对交通设施硬件建 设和针对交通工具两类。

    1.4交通管理

    目前,交通管理模式发展方向是一体化和智能化。一体化是传统交通管理模式在整体论、系统论指导思想下的新发展,包括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客运系统和货运系 统、交通运输规划与交通运输运营、土地规划与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交通诱导、交通运输系统结构、交通运输系统资源、城市与乡村交通的一体化等。而在智能化的发展上,体现于计算机技术逐步引入交通规划中,包括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交通引导、交通运输系统结构的优化等方面。

    1.5交通技术

    交通运输系统制定了可达、快捷、安全、舒适、可持续的目标,在科技的保障下实现的。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现代科技提供了新材料、新工艺以及各种智能技术的应用;在交通工具方面,现代科技提供了能源、材科、机械制造和控制等诸多技术的发展。

    2.交通运输发展方向

    2.1智能运输系统的提出

    目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加,交通拥挤阻塞、交通事故频发及环境污染严重等“城市病”与日俱增。通常考虑到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修建道路,不过仅考虑单 一因素——道路因素或车辆因素——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的。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将人、车、路进行综合考虑,融入了先进科技、有着 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智能运输系统(ITS)就由此诞生了,这也是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

    2.2可持续发展

    本文best

    2.2.1交通运输系统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

    人类依靠资源环境赖以生存,在发展交通运输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少的消耗资源,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即在发展交通运输时要同时考虑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2.2.2交通运输系统的经济可持续性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高效地发展交通运输,既要能保证交通运输供给的规模和质量,又要能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经济可持续性要求确保交通系统的规模扩张及其维护以及运输服务在经济上有效,这就要求做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提供和运输服务定价工作。

    2.2.3交通运输系统的社会可持续性

    交通运输系统必须有助于政治稳定和地区均衡发展,在我国则表现为如何提供城市和农村普遍的交通服务问题,同样与基础设施的提供机制和交通运输工具的采用密切相关[6]。综上所述,系统的资源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及社会可持续三者是互相关联的。从总体国民经济考虑,交通运输不仅要实现其系统运行的可持续性,还要在总体国民经济的框架中,推动总体经济发展的质量。

    2.3智能运输系统(ITS)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2.3.1减少交通拥挤和行车延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拥有量及公路交通量都在不断增加,相应引起的交通拥挤也在加剧。而智能运输系统通过提供各种有选择的信息服务,能够使出 行者的路径选择向网络均衡的系统最优方向接近,达到路网负荷的均匀化,可大大减少行车延误,实现道路资源的高效利用[7]。

    2.3.2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采用ITS可预知危险的发生,有效加快反应速度,减少反应时间,大大增加交通的安全性。

    2.3.2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对交通问题的解决不能仅考虑增加道路里程数和增大资源的投入量,否则即浪费了土地、燃油等资源,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ITS技术能够大大降低交通运输系统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8]。

    3.交通运输发展的不足及建议

    3.1交通运输发展的不足

    首先,我们对交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不足,缺乏从宏观层面认识综合运输的结构;其次,运输网络区域分布不合理,综合运载工具和最先进运载工具还存在 一定差距;再次,交通管理的一体化和智能化发展不足,交通运输效率有待提高;最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水平不足,交通拥挤严重,安全水平低,能耗大,污染 严重。

    3.2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1)引入个性化运输需求,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优势,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特色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共存互补,建立综合运输通道。

    (2)以较高起点进行干线、基础设施建设,以干支协调、区域协调来发展综合运输网络布局。

    (3)用可持续发展和需求管理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运输,积极发展智能化运输系统。

    4.结语

    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何趋利避害,建立经济高效的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实现交通运输的经济、高效、可持续性发展是我们发展交通运输的核心,也是今后政策导向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正确把握的关键。

    本文best

    第二篇: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动态分析

    【关 键 词】玻璃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动态分析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中国ITO导电玻璃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我国玻璃企业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中东部地区。玻璃自身易碎的特点和运输的局限性导致其销售模式分为300公里内采用密集式营销、300—800公里采用选择式分销、800公里以外采用独家营销。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玻璃企业的销售半径为500公里。许多玻璃企业在建厂时主要依附于需求地,随着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大规模发展与建设,玻璃企业在这一地区形成相当规模。河北、山东、江苏、广东的玻璃生产企业已具有行业代表性。

    我国玻璃市场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不过各地玻璃市场流通并非完全一致。通常当华东地区玻璃价格上涨时,由于交通运输方便,就会有货物运到华东市场;当该地区玻璃价格下降时,就会有产品流出该市场,以此达到均衡。西南地区由于运输不便,市场相对封闭,玻璃价格与其他地区差异较大。这样,我们会看到在同一时间内,各地玻璃报价有所不同。这种地域划分也是由于玻璃自身条件限制造成的。

    行业发展特点

    1.价格波动情况

    目前我国玻璃行业价格完全市场化,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大。以5mm浮法玻璃为例,2024年其月平均价格最低为12月份的57.3元/重量箱,最高为3月份的70.2元/重量箱,年内最大波动幅度接近22.5%。2024年月平均价格最低为2月份的48.40元/重量箱,最高为12月份的80.34元/重量箱,年内最大波动幅度接近66%。2024年受建筑行业的利好影响,玻璃价格整体维持在高位运行,年内最低价格为4月份的68.8元/重量箱,最高价格为1月的84.3元/重量箱,最大波动幅度为23%。而到2024年月平均价格最低为12月的57.6元/重量箱,最高为1月份的71.7元/重量箱,最大波动幅度为24%。

    2.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的玻璃行业中,深加工约占60%,未加工的玻璃使用为25%,原片直接出口占15%。因此,玻璃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造成深加工企业原片采购价格的不稳定,尤其是面对批量较大的订单时,风险较大。

    玻璃行业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如玻璃的保质时间长短不一及玻璃自身的品质良莠不齐,深加工行业所使用的原片玻璃存在质量问题较多;玻璃重量大,搬运过程中易碎及不易存放等因素造成所需存储空间较大、装卸难度较大、运输成本过高;许多玻璃加工企业因价格波动及供应、采购等问题,需动用足够资金备货,造成较高的资金占用情况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玻璃及加工行业的成长与健康发展。

    3.行业周期性特点

    近年来,我国玻璃工业发展迅速,质量明显提高,品种显著增加,平板玻璃产量快速增长。从相关历史数

    据我们可以发现玻璃行业存在繁盛—衰退—繁盛周期,这个周期模型可以简单描述为:经济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玻璃价格上涨—经济增长过热—资产投资减缓—玻璃价格下跌—经济复苏刺激—经济快速增长。2024年、2024年、2024年都是玻璃行业的繁盛时期。玻璃行业对建筑行业的依赖性较高,相关数据显示,典型的90平方米的住宅就要使用约18平方米的玻璃。去年国家对房地产实行了新的调控政策,整个建筑市场需求量大幅减少,玻璃行业由此进入了衰退期。

    对于玻璃企业来说,生产线的投入成本较高

    一条好的玻璃生产线花费高达上亿元。一条生产线有500吨、800吨、1000吨不等的日溶化量。普通生产线一般使用寿命为七到八年,好的生产线可达十到十五年。一般来说,生产线一旦投产就如开弓之箭,无法像其他行业一样可以通过任意停产、开工来控制产量和库存,必须24小时进行生产。

    玻璃行业的高产能带来了产能过剩。截至2024年5月上旬,玻璃生产企业停窑率为26%,环比回升0.3%,再创历史新高,且仓库存储数量已达2800万重量箱的较高点位。今年浮法玻璃总产能或达到11.1356亿重量箱,产能将过剩2.78亿重量箱。在目前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玻璃行业进入供大于求的被动局面,去库存化成了玻璃行业当前最重要的手段。

    4.相关产业政策

    玻璃行业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为响应玻璃行业十二五规划与行业发展,规范投资行为,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把平板玻璃行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之一,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关于做好淘汰落后平板玻璃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建设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平板玻璃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等。在生产企业的布局、玻璃产业的工艺与装备、玻璃的品种和质量、玻璃行业的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监督管理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提高了玻璃行业的准入门槛,控制了玻璃行业的产量及规模。

    机遇与挑战

    针对目前玻璃行业存在的问题,郑商所从服务企业的角度出发,拟推出玻璃期货品种,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对冲工具。

    1.玻璃期货中的完全厂库交割方式具有成本低、易于买方需求、交割风险较小等优势。

    2.通过期货套期保值功能,玻璃加工企业可以锁定价格,保证利润目标,降低经营风险。

    3.通过玻璃期货的交易功能,企业可以更方便合理地选择厂家及保质期内的玻璃。

    4.通过玻璃期货平台,企业可以合理利用最有效的原片玻璃资源,从而更有利于浮法玻璃资源的均衡调配。

    玻璃期货的推出,将为相关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机遇,而如何灵活运用这个平台,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第三篇:2024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动态及趋势分析

    2024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动态及趋势分析

    作者:天天论文网 日期:2024-4-16 11:22:34 点击:4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的理念也在不断推广,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该文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项目组” 前两年研究的基础上,对2024年以来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动态与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涉及内容既包括政府(美国、法国和新加坡)实施教育信息化政策,如制定国家政策、实施“数字化校园”战略规划、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等,也涵盖了教育信息化的其他参与主体,如国际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学术组织(K12在线学习国际协会)、国际知名IT企业(微软、惠普、亚马逊)等对教育信息化的贡献。在深入分析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实际,遵循教育信息化规律,提出了对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发展动态;教学创新

    一、引言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最近几年迅速发展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已经对人类的生活及学习方式产生实际的影响,为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拓宽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视角,借鉴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项目组”自2024年起连续两年对世界不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动态进行研究,地区涵盖亚太、欧洲、南美、北美及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先后出版了两本中文报告:《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2024)》《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2024)》;两本中文案例集:《国际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2024-2024)》《国际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2024-2024)》以及两本英文报告:《ICTin Education in Global Context: Emerging Trends Report(2024-2024)》《ICT in Education in Global Context:The Best Practices in K-12 Schools》,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本文在前两年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2024年1月份以来世界范围内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内容既包括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实施的新举措,也包括教育信息化其他参与主体,如国际组织、学术组织、IT企业等在这一年内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所实施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措施。在深入分析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对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若干最新重大政策(一)美国发布第五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为未来而准备的学习——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2024年10月,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NationalEconomic Council,NEC)与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ffice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OSTP)联合发布2024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教育技术作为重点关注的九大领域之一。这一政策说明,在美国教育技术不仅局限于教育领域,已经被提升为国家战略。2024年12月,美国教育部发布了美国2024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NETP)——《为未来而准备的学习——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Future Ready Learning: Reimagining theRole of Technology in the Education),其宗旨是推进教育技术的公平分配。与前几次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相比,2024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增加了许多实践案例,强调领导层在推进教育技术计划过程中的作用,更加关注学生隐私,强调教师专业培训和教育技术设备统一配备。该计划共包括五部分内容:(1)学习:

    使用技术为更好地促进学习;(2)教学:运用技术教学;(3)领导力:为创新和变革创造文化和条件;(4)评价:为改善学习而测量;(5)基础设施:开放获取且有效使用,共提出了21条建议指导美国教育技术应用,确保所有学生享有个性化学习和成功的平等机会,从而保持美国在全球的竞争优势[1]。虽然该报告于2024年底发布,国内对其的研究也刚刚开始,不可否认,该报告将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法国“数字化校园”战略规划全面实施法国教育部门自2024年起逐步开展了“数字化校园”战略相关研究与部署工作。2024年5月7日举办了全国数字化教育研讨会,随之确立了宏大的“数字化校园”战略规划。该战略旨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帮助学生成功,培养学生21世纪数字技能。法国总统奥朗德宣布将有500所中小学加入“数字化校园”战略规划,并纳入教育数字化系统,促进教育公平。

    根据该战略,将实施一系列配套项目,其中包括:教师培训、设备与资源建设、信息技术创新与科技孵化等内容[2]。其中:(1)教师培训项目主要包括:为期三天的全员教师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化项目管理、信息化教学实践应用以及信息素养;大规模的在线教师培训课程(已开发100门在线培训课程,大约26万教师正在使用);培训教师寻找适合需要的教育资源。(2)数字化设备与资源项目方面,计划三年内投入10亿欧元完善学校条件。截止到2024年9月,已有223所试点中学和375所小学配备了个人移动终端设备与资源,到2024年将会为40%的七年级学生配备设备与资源,到2024年将为所有六七年级的学生配备这些设备与资源。

    (3)创新和科技孵化项目方面,将鼓励在全法国学校开发数字应用创新。这些项目与研究团队和公司合作,促进教学实践的深层次变革。法国的“数字化校园”战略的实施与中国实施的校校通工程有相似之处,今后有必要做深度对比与分析。

    (三)新加坡开始实施教育信息化第四期发展规划(Master Plan 4)作为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排头兵,新加坡分别于1997年、2024年、2024年实施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P1(1997-2024)、MP2(2024-2024)和MP3(2024-2024),教育信息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24年新加坡教育部又启动了教育信息化第四期发展规划《Master Plan 4(2024-2024)》(简称MP4)。MP4关注的焦点从自我导向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拓宽到全部课程。MP4与新加坡教育部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的教育一致[3],可被概括为“一个愿景、一个目标、两个推动者、四种方法”[4]。具体讲,MP4的愿景是培养“为未来做好准备和负责任的数字学习者”;目标是借助技术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两个推动者一个是作为学习体验和学习环境设计者的教师,一个是作为文化建设者的学校领导者。MP4推进过程中采用了以下4种方法:

    1.促进ICT与课程、评估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为了有效促进ICT与课程、教学与评估融合,具体策略有: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在线学习资源;促进ICT在学习评估中的应用;深化数字化学习,提高学生的网络健康意识和新媒体素养。

    2.借助ICT促进教师专业发展。MP4将会采取系统的观点统筹考虑职前和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并保持培训的连贯性。具体策略有:开展效果良好的ICT实践;加强网络学习社区中的技术学习。

    3.培育创新与反思实践的学校文化。MP4努力培育创新和反思性实践的学校文化。具体策略包括:发现教育技术相关的问题和应用;培育学校创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在其他学校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

    4.建立连接的ICT学习生态系统。连接的ICT学习生态系统既包括连接的硬件基础设施,又包括连接的社会文化基础设施。连接的硬件基础设施为ICT支持的教与学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社会文化生态系统通过家校之间的多方合作来实现。具体策略包括:提供基础设施,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需求;与合作伙伴一起培养社会文化生态系统。

    新加坡政府于2024年公布了全球第一个智慧国家蓝图《智慧国家2024》,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加坡教育信息化正经历由“技术联通”到“智慧联通”的转型,在发展智慧教育方面走在了全球的前列。

    三、国际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一)计算机科学被正式纳入美国《STEM教育法(2024)》进入2 1 世纪,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全球化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关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这一时代背景为发展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教育提供了良好基础,并深入地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5]。STEAM教育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24年10月7日,经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美国《STEM教育法(2024)》(STEM Education Act of 2024)正式生效。根据该法案,STEM教育的英文拼写不作改变,明确把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列入STEM教育类别。

    “STEM 教育”包括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教育。与之前的法案相比,该法案要求加强对社会机构开展STEM 教育的研究,探索如何进一步加强校外STEM教学,开展新兴的STEM学习环境及学习资源研究,推进非正式STEM领域的研究,有利于博物馆、科普机构等开展更多的科学教育活动。该法案的实施将激励更多的美国学生学习STEM课程,培训更多的教师[6]。计算机科学列入STEM教育类别反映了美国对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计算思维是一种独特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反映了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7]。计算思维连结计算机科学与其它专业领域的知识,能够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局限性的理解。计算思维也强调运用计算的概念与方法,来实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的本质以及计算机求解问题的核心思想,是数字时代公民的一项核心素养。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国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新趋势,我国学者也讨论了计算思维进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8]。

    (二)麻省理工学院“微硕士”试点项目麻省理工学院于2024年10月7日推出了课堂与网络混合授课的试点项目“微硕士”。该项目选择供应链管理专业,学生先通过edX慕课平台完成一学期的在线学习,之后在学校学习一个学期,成绩合格后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edX的CEOAnant Agarwal认为,“微硕士”项目将是数字时代的重要学位形式,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为构建终身学习社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项探索一旦能够成功,这将对高等学校校内教育开展更加灵活的学习,提供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效仿。

    (三)印度推行基础教育在线实验室OLabs是在印度政府大力推行“数字印度”国家战略下官方推动的基础教育在线实验室,通过提供优质学习资源来改变基础教育薄弱现状。在线实验室并不是要替代物理实验室,而是实现线上和线下、真实与虚拟结合,帮助学生开展危险性高的或需要稀缺昂贵材料的实验。印度中等教育委员会(Central Board of Secondary Education, CBSE)的几所学校率先参与了该项目。Olabs不仅提供虚拟实验,还提供包括实验原理解释和实验操作在内的与学科教材相关的课程。OLabs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和英语学科。目前,OLabs已有超过90000注册用户,约15000所学校受益[9]。

    近些年我国也非常重视教育资源的建设,然而在推动基础教育领域高质量、紧迫性资源建设方面一直以来进展不大。印度的做法值得中国学习与借鉴。

    (四)澳大利亚学校使用机器人辅助教与学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研究者希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机器人,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南澳大利亚州两所学校引入机器人NAO辅助教与学。NAO是Aldebaran公司研制的58厘米高的仿人机器人。学生借助机器人NAO,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编程。随着机器人逐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下一步应考虑机器人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何使用机器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本文注意到,近些年人们对机器人辅助教学的热情逐渐高涨,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促使机器人逐步进入课堂。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这些类型的实验并非个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着诸如Cortana、Siri等服务的时候,有理由期望教育中也通常出现智能应用,而这也是近期兴起的“智慧教育”的内容之一。

    (五)日本推进电子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地许多学校正努力引入数字化学习材料,用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俄罗斯教科部教材委员会于2024年5月15日举行中小学电子版教材认证工作总结会,标志着中小学电子版教材认证工作基本完成[10]。自2024年9月1日起,所有入选国家推荐目录的教材均必须要有对应的电子版,电子版教材具有人机交互功能,包含基本的视听内容,能够在移动设备上使用。2024年5月,日本教育部组织召开座谈会,讨论电子教材能够否取代纸质教材[11],6月,大日本印刷公司和微软日本分公司联合推进中小学纸质教材电子化项目,对3万页纸质教材开展电子化试点工作[12]。电子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顺应了ICT在教育中应用的趋势,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数字化学习。

    前几年,我国也曾出现过一段时间的电子教材、电子书包研究热潮,企业也纷纷投入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受教育部委托也曾做专题战略研究,其结论中曾指出政府应开展电子教材认证工作。几年过去了,迟迟未出台的认证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电子教材和电子书包市场的发展。

    四、国际新发布的若干教育信息化领域重要研究报告(一)经合组织首个《PISA数字技能评估报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现代课堂带来了新技术的支撑。各国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日益重视。数字鸿沟不仅是指一种技术硬件上和软件资源上的不均衡表现,还体现在个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行为意识上的差距[13]。《2024年全球信息技术报告》指出“各国之间数字鸿沟正在扩大”。2024年9月15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Development, OECD)发布了首个OECD PISA数字技能评估报告Students, Computers and Learning发布[14],报告基于PISA 2024结果分析指出,教育系统和学校正在把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融合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必须利用课堂上新技术潜力优势来有效应对数字鸿沟,并且利用这些新技术教会每位学生21世纪所需的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报告同时强调,部分国家虽然加强了ICT的投入,但学生PISA阅读、数学和科学成绩并没有明显改进。OECD教育技能部门主任Andreas Schleicher认为:“学校系统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方式把技术整合于教与学过程中,为师生提供有利于21世纪教学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在未来成功所需要的技能”。他同时指出“技术是显著拓宽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为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国家需要更加有效的投资,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确保教师处于开启和实施改革的前沿”[15]。

    (二)iNACOL发布《混合式学习:在线和面对面教育的进化(2024-2024)》2024年7月K12在线学习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for K-12 Online Learning,缩写为iNACOL)发布了《混合式学习:在线和面对面教育的进化(2024-2024)》[16]。报告指出,国家、地区和学校认识到了混合式学习改变教育系统的潜力,能为教师创新地使用优质教育资源提供最好的机会,个性化学习环境能为所有学习者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机会和个性化学习路径。混合式学习涉及到多种方式的混合,包括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混合、运营方式的混合(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多种设备的混合(不同的智能学习终端)、课程内容与资源的混合、学习策略与评价方式的混合(分数和徽章)、同步与异步学习的混合、真实与虚拟的混合等。

    (三)《巴西教育ICT市场(2024-2024)》发布作为“金砖国家”之一的巴西,2024年ICT市场增长了5%,移动市场和云市场将会成为投资的关键领域。据预测,2024年巴西将成为世界第六大ICT市场[17]。该国的经验也值得中国研究与分析。

    2024年9月,《巴西教育ICT市场(2024-2024)》发布[18],报告认为,ICT的使用有助于改善学生学习成绩、实现大数据分析与信息管理、提高教育机构的效率。报告描述巴西教育ICT市场的现状,以及2024-2024年的增长前景。全球权威调研机构Technavio对市场深入分析后预测,巴西教育ICT市场在2024-2024年期间将以22.48%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CAGR)在增长。

    为了计算市场规模,报告主要考虑巴西所有中小学和高等教育机构的ICT投入,主要包括:硬件投入、技术投入、后端解决方案投入。报告还讨论了巴西2024-2024年教育ICT市场的主要供应商(思科、惠普、微软、戴尔、三星)、主要市场需求(与国外高校交流合作、中小学信息化)、市场挑战(师生缺少ICT技能)、市场趋势(基于云技术的解决方案)以及回答的关键问题(2024年巴西教育ICT市场规模、巴西教育ICT市场增长面临的挑战等)。

    五、国际组织开展若干教育信息化活动(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召开2024年5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召开,来自90多个国家的教育官员、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围绕“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发布了《青岛宣言》。《青岛宣言》面向2024年全球教育发展新目标,探讨ICT该如何有效发挥作用来推进教育变革。该宣言提出,为了在2024年前全面实现公平优质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目标,必须充分利用ICT提升信息访问、促进知识传播,实现高质量学习,提供高效服务。宣言主要包括终身学习途径、优质学习、开放教育资源与解决方案、在线学习创新与质量保证、责任感与合作伙伴关系。《青岛宣言》明确提出了ICT助力面向2024教育发展议程行动方案,全面阐释了世界各国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共识,对促进各国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19]。(二)探讨在终生学习框架下建立全球扫盲联盟2024年2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生学习研究院(UIL)在巴黎总部举办会议探讨在终生学习框架下建立全球扫盲联盟(GAL),帮助成员国实现教育2024行动框架下扫盲相关的目标,聚焦技术的创新应用和与其它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联系[20]。

    (三)移动学习周移动学习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大会的ICT旗舰项目,将于2024年3月7日至3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2024年移动学习周的活动主题为“创新提高质量”,将探索如何利用移动科技弥补教育差距,确保所有学生拥有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约有1.3亿小学生经过四年的课堂学习仍然无法阅读基本句子或解答简单的算数问题[21]。移动学习周活动将揭示技术如何在不同情况下、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提升教育质量。本次活动主要包括网络研讨会、工作坊、专题讨论会、政策论坛四个方面。

    六、知名学术组织关注教育信息化进展(一)AECT 2024年会主题确立为“加速学习”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 o c i a t i o n f o r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AECT)2024年学术年会于11月3日至7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博利市召开。本次年会主题为“加速学习:向未来冲刺”(Accelerate Learning:Racing into the Future)。来自英国巴塞斯巴大学的康诺尔教授作了题为“当代数字技术下的慢速和快速学习”的大会主题报告[22]。会议报告关注内容非常广泛,如:教育游戏在课堂中的应用、新型学习环境设计、新型动态导学系统Tutor IT、慕课中多媒体的应用、教学设计与技术趋势、新型技术的展示、AECT/Springer在线文献参考书等,展示了世界范围内新兴技术在教学设计和学习中的应用。

    (二)GCCCE 2024探讨“21世纪关键能力”培养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lobal Chinese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GCCCE)2024年年会于5月25日至29日在台北中央大学举行。本次大会以“21世纪关键能力”为主题,就当前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何克抗教授、李克东教授因其对教育技术研究及利用ICT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做出的卓越贡献,荣获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终身成就奖。与会专家围绕学习科学、泛在学习、智慧教室、科技增强语言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等主题,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分享了ICT教育应用的实践方法和成功经验,有利于促进教育创新,推动教学信息化发展。

    (三)首份中国版地平线报告发布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用发展趋势方面,美国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 NMC)所发布的地平线报告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风向标[23]。

    2024年1月14日,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与美国新媒体联盟合作的重要成果《2024新媒体联盟中国基础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正式发布,旨在深入分析中国基础教育领域ICT的重大发展,并根据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预测ICT对基础教育的潜在影响。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技术专家、教育行政人员、一线教师组建专家团队,采用德尔菲(Delphi)研究方法,围绕未来五年可能对中国基础教育的教学、学习产生影响的新兴技术进行研究,确定了加速ICT应用进程的九大关键趋势,阻碍ICT应用的九大重大挑战以及ICT的十二项重要进展。其中,十二项重要进展按照未来“一年”“两至三年”“四至五年”三个不同时间段进行分类和排序。中国版地平线报告的发布,能够帮助我国中小学学校领导及相关决策人员及时了解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学习以及创造性探究的ICT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ICT与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七、知名IT企业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目前,许多国际知名IT企业关注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组建团队设计开发了教育产品,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一)重塑课堂教育项目目前,智慧教育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2024年1月,微软公司与个人电脑制造商惠普合作打造新的Windows 10教育项目,该项目计划称之为重塑课堂(Reinvent the Classroom)。重塑课堂项目计划首先在世界上60所学校的教室配备新科技,建设最先进的学习室,教学软件使用微软的Office 365、Skype和惠普适应性学习(Adaptive Learning),支持混合式学习、创造活动和国际交流,塑造未来学习模型。

    (二)教育云(Edu-Cloud)服务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PC的管理维护问题日益突出,如数据共享困难、安全性低、维护繁琐、使用率低等。如何利用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新技术促进信息化建设是教育企业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2024年7月22日,惠普推出了全新的教育桌面云解决方案,提供了包括桌面虚拟化云平台(HP Ansible Desktop)、行业专用终端设备(HP t520瘦客户机、HP Pro Tablet 10 EE平板)、专业管理工具(HP Ansible Device Manager)、教育应用软件(HPVelocity,Adaptive Learning)、通用服务器存储在内的一站式服务。该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能提高教学数据共享及安全性、提供稳定专业的教学环境、简化维护工作、有效提升教育行业云应用和教学信息化水平。2024年5月5日,微软(Microsoft)在印度发布了教育云(Edu-Cloud)服务,这个云计算平台旨在为教育机构提供数字化学习与教学服务。微软教育云服务很快会在印度80所学校应用,这些学校的学生将配备Windows支持的平板电脑,通过平板电脑能够访问微软的教育云内容。今天的学生是“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s),微软的教育云服务将会帮助学生为未来做准备,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微软提供的教育云服务总共有14000台平板电脑可访问其相关内容,供学生和教师使用[24]。

    2024年5月16日,亚马逊(Amazon)发布了面向全球的在线教育服务计划AWS(Amazon WebServices)Educate,希望通过云计算技术帮助初中和高中学生学习技能、获得培训。该服务计划旨在帮助教师更方便地找到和云计算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将云计算技术纳入到真实的课堂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与云计算相关的实践经验。只要获得AWS授权认可,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

    (三)打造资源共享平台亚马逊一直关注着教育领域。2024年4月,亚马逊与美国最大的家教公司TakeLessons合作,提供线上家教服务,针对学生个性化特点,自动推送上课方案,提供一对一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上课时长和授课教师。平台上的课程主要以小提琴、钢琴、瑜伽等课程为主。2024年2月,亚马逊宣布即将推出K12领域免费资源共享平台AmazonInspire。Amazon Inspire拥有巨大的存储空间,学校可以把整个图书馆数字资源上传,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教案或参考资料,平台会对这些材料评级,用户可以进行评论,系统根据用户数据个性化推荐所需资源。类似于在亚马逊网店购物,用户可以在平台上筛选所需要的教育数据,并且能够实现引用所需要的资源。平台上的教育资源将通过联邦政府赞助的网络信息共享网络Learning Registry的认可。

    目前该平台正在测试中,最终版本将在2024年5月前发布。

    八、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我国政府一直将其置于战略地位。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24-2024年)》进展过半之际,2024年11月19日再次召开了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工作会议。

    刘延东副总理做了重要讲话和工作部署,会议确定了教育信息化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提升ICT的基础设施、提升教学能力与管理水平、提升教育的均衡和教育的质量、提升资源共享的效率。2024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202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确定了2024年的工作思路、八个核心目标及十项重点任务。分析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动态与趋势,对我国正在开展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政策连续性与立体化设计推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分析发现,各国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政策的连续性和渐进性设计。如美国教育部分别在1996年、2024年、2024年、2024年和2024年共发布了五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新加坡分别于1997年、2024年、2024年、2024年实施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对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通过对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国家政策分析发现,国家在制定宏观政策的同时,相关部门会出台配套措施与项目,全力配合国家政策的实施。国家政策与配套措施结合,形成了完备的立体化政策体系,有利于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有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二)国际组织促进分享实践经验国际组织超越了国家界限,在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发挥重要平台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非常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组织召开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探讨在终生学习框架下建立全球扫盲联盟,举办移动学习周、ICT教育一体化项目。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相关活动,开展政府间的对话与经验交流,分享教育信息化实践经验。

    (三)政企联动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分析国际教育信息发展动态发现,许多国际知名IT企业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如:2024年1月微软公司与惠普合作开展重塑课堂(Reinvent theClassroom),2024年7月惠普推出了全新的教育桌面云解决方案,2024年5月微软在印度发布了教育云(Edu-Cloud)服务,亚马逊(Amazon)发布了面向全球的在线教育服务计划AWS(Amazon Web Services)Educate。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在积极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机制。积极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鼓励社会教育机构和互联网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实际设计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网络学习的平台。学校也可以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将学校教学优势和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优势结合,有效实现线上、线下资源对接,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

    (四)学术组织引领创新与应用学术组织是已成为研究者和实践中交流分享经验的重要平台,在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AECT、EDUCASE、ISTE等。分析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发现,学术组织正在深度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我国在开展教育信息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术组织“智库”作用,为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撑和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Future Ready Learning: Reimagining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the Education [DB/OL].http://tech.ed.gov/files/2024/12/NETP16.pdf, 2024-03-02.[2] Ministry of National Education.The French Digital Plan for Education[DB/OL].2024-03-07.[3]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Masterplan 4 [EB/OL].2024-03-04.[4]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Overview [EB/OL].2024-03-04.[5] 杨晓哲.数字化时代的STEM 教育与创客教育[J].开放教育研究,2024,(10):35-40.[6]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President Signs STEM Education Act[DB/OL]..[7][8] 任友群.数字土著何以可能?——也谈计算思维进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中国电化教育,2024,(1):2-8.[9] 张渝江.混合学习渐行渐近——国外K12在线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4,(2):15-17.[10] 邵海昆.俄罗斯完成中小学电子版教材认证工作[J].世界教育信息,2024,(14):77.[11] The Japan Times.E-textbooks to open digital can of worms[EB/OL].2024-03-04.[12] 徐涵.日本中小学将实现教材电子化[J].世界教育信息,2024,(14):78.[13] 蔡旻君.信息技术与教学缘何难以深度融合——兼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需正确处理的几组重要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24,35(10): 23-28.[14] OECD.Students, Computers and Learning: Making the Connection[EB/OL].2024-02-28.[15] OECD.How Students’ Use of Computers has Evolved in RecentYears [EB/OL].[16] iNACOL.Blending Learning: The Evolution of Online and Faceto-Face Education from 2024-2024[EB/OL].2024-03-01.[17] ZDNet.Brazilian ICT market to grow 5 percent in 2024[EB/OL] [18] Report Buyer.Education ICT Market in Brazil 2024-2024[EB/OL].2024-03-02.[19] 黄荣怀.面向2024教育发展议程的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解读《青岛宣言》教育目标行动框架[J].开放教育研究,2024,(1):37-42.[2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整扫盲目标,适应2024教育议程

    [2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移动学习周.[22] 王小雪.为学习加速:向未来冲刺——AECT 2024年会评述与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24,(1):3-18.[23] 龚志武.新媒体联盟2024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4,(2):3-22.[24] Sumit Chauhan.Microsoft brings Edu-Cloud to India with an aimof making learning

    第四篇: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和趋势分析

    只有信仰的激情,才能创造出非凡的现实!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趋势

    当前,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和生产布局,建成了第一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但是由于经济技术落后和起步较晚等原因,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的前景仍不容乐观。下面我就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谈几点本人的看法。、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简析

    (1)生产总量大,外资比例高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但是并不是强国。2024年全国各汽车企业拥有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汽车工业总产值高达到11000多亿元人民币。根据以上数据来计算,我国的汽车生产和销售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汽车产业中则包含了50%以上的合资企业,由此来看我国本土品牌汽车的销售总额不及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

    (2)经营分散,生产规模小

    1998年,我国整车生产企业为115家,2024年中为119家,算上2024年的几起并购案,现在整车生产企业数量仍然在100家以上,为期不短的国内汽车企业并购整合并没有出现让人惊喜的进展,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数量几乎等于美、日、欧所有汽车企业数量之和,产量却不及这些国家一个大企业的产量,“散、乱、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难题。浅博谈我锐国汽管车工理业的在发展线现状及趋势。

    (3)区域市场封闭,抑制销量增长

    目前我国市场缺乏积极有效的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违背市场竞争规律,错误的推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封闭的区域市场直接限制了非本地企业生产汽车的使用率。这种人为的分割市场、胡乱收费和繁杂的购车手续抑制了个人购车的积极性,限制了汽车需求增长。此外,汽车生产企业的产品种类、产品价格、营销模式、市场开发及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也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4)零部件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目前,我国对汽车零部件生产工业的投资力度仍然不足,在整个汽车工业总投资规模的比例中占不到30%。因为地方、部门、企业各自为阵,投资分散重复,没有培育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型骨干零部件企业,未能生产出极具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也未形成按专业化分工的产业结构,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总之,我国的零部件工业总体水平仍然不高,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应对当前问题的策略

    (1)重组国内汽车生产企业

    目前,在我国现有的百余家汽车企业中,有很多企业的生产能力相近、产品类型相似、技术水平相当、竞争力不相上下。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要实施企业间并购重组的可行性很小,因此可以先采取相对松散的联合方式,例如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项目合作,共同开发新的产品类型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走向合资、控股等高层次的联合。

    (2)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研发能力强大的企业,那么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就只能作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附庸。但是要在短时间内形成我国汽车工业完整的开发能力,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因此建议政府,将汽车研究开发基金单独列入政府预算体系,由行业主管部门每年确定详细的支持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分配。尤其要鼎力支持我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并且在国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的汽车品牌。

    (3)紧跟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步伐

    我国的汽车工业已在上一轮的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进程中坐失了发展的机遇,如果现在还不彻底革新观念,转换思路,就会再次坐失这一轮的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机遇,仍将无法参与到世界汽车工业的竞争中。因而,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要紧跟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步伐,不能再次掉队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分析

    (1)汽车价格仍有降低的趋势由于目前汽车生产能力的迅速提高,汽车产量大于销量的现实,将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随着国内生产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零部件体系逐渐完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塑料、电子产品等原材料价格下滑,进一步降低了汽车生产,加上大量新车超低价上市,新老车型竞争更加激烈,多样化选择使消费者观望心态增强。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价格下降的压力。

    资料来自:武软汽修1103班唐能立

    1只有信仰的激情,才能创造出非凡的现实!

    (2)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从日本丰田、美国通用、福特、德国大众等国际汽车巨头纷纷加大在中国汽车产业的投资可以看出,在未来5至10年内中国仍然处在对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的追赶期,国内汽车生产企业仍将紧追国际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牢牢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清醒审视自己的技术实力,利用好自己的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

    (3)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上升据统计,2024年1至10月乘用车自主品牌累计销售近174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其中自主品牌轿车销售81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2024年上半年最畅销的15个轿车品牌中,三分之一是自主品牌。上半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以51.3%的增长率领先于合资品牌36.3%的增长率,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接近25%,个别月份甚至接近30%。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它表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

    (4)汽车消费将呈现辐射状扩张趋势

    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看,目前国内汽车业已进入成长期,率先买车的是最高收入群体,此时中心城市增长会很快。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渐向次高收入群体辐射,比如二线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等。再往后,增长的中心还会向内地中小城市甚至农村辐射。而且每个靠后层级的消费人群在数量上要远远大于前一个层级,这无疑会给汽车消费需求提供强劲的增长动力。

    (5)自主品牌汽车将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特点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尤其是对收入不高、讲究实用的内地中小城市居民和广大农村消费者而言,自主品牌汽车无疑是他们消费的首选。由于没有外资伙伴的限制,自主品牌企业可以充分地享有海外市场,扩大产品的出口,尽管这些企业目前在海外的销量还不大,但可以预见今后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会逐步显现。同时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庞大的本土市场需求、零部件配套体系的日趋完善等有利因素,都将推动着国内汽车市场朝着自主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是汽车的消费大国,目前汽车消费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这让许多汽车生产企业开始意识到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虽然本土化汽车品牌的建立在国际知名品牌的挑战下,显得步履维艰。但是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只要本土汽车生产企业牢固地树立质量和品牌的战略思想,那么必将能够打造出本土汽车产品的强势品牌。

    21世纪汽车工业呈现四个趋势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说,21世纪汽车工业呈现四个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规模经济下的产业集中化。产业集中化、集群化是企业之间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及适应环境变化而以各种方式实现的联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之间通过兼并、控股、参股等方式已初步形成六大跨国汽车集团,这六大集团产量均在400万辆以上。

    第二个趋势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运营国际化。一是全球制造网络即跨国公司把它的资源全球化,再通过数字化传输的办法,在最适合的地点分别制造,在最适合的地点进行销售。二是供应链与第四方物流管理。三是企业营销活动的网络化。

    第三个趋势是需求变化引导下的零部件通用化。一是需求的多样化或者个性化导致了汽车更新换型的加速。二是零部件生产专业化。零部件企业以多系列、大规模面向多个整车厂配套,以满足整车企业零部件全球采购的需要。从1988年至1998年,国际上这类企业从无到有,十年间猛增到240家。三是越来越多的车型共用一组基础部件,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实现零部件的共享。预计到2024年,在全球所有汽车制造厂商的平台中,将有33%的零部件是全球性的。

    第四个趋势是激烈竞争刺激下的创新加速化。有人预测,以后百公里的耗油量还将大大降低。各家公司都在节能、舒适、安全、环保这些方面进行竞争。研究开发费用的支出不断增加,通用、福特等跨国公司一年的研发费用高达50亿至60亿美元。中国的汽车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2%左右。研究开发主要为了适应21世纪国际轿车主体趋势,本世纪国外轿车主体趋势是系列化、轻量化、小型化、电子化、柴油化。辛华

    资料来自:武软汽修1103班唐能立 2

    第五篇: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自2024年,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接着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后,智慧城市在我国的发展也是风生水起,国家政策成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无形大手。

    2024年9月,宁波市出台了《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由此,宁波作为第一个在政府层面全面推动下实施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启到了引领及示范带动作用。在宁波的带动下,不少城市提出了具体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甚至有些地区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武汉、株洲、佛山等。

    2024年12月5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通知指出,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2024年1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2024年8月5日,住建部再度对外公布了2024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又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包括83个市、区;20个县、镇。因此,目前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193个。

    截止2024年,我国已有四百余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覆盖了东中西部地区。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级大城市外,杭州、厦门、珠海等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也开始智慧城市建设。湖北、湖南、山东、辽宁、四川、河南、安徽等省则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群”。其中,湖北省和广东省的“智慧城市群”分别涉及17个和21个省内城市。

    如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全面展开,推进速度较快的已进入建设阶段,其它城市也开始进行规划与设计等。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有的城市可能需要2-3年时间,而有的城市可能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但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既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当前,中国正在通过“两化融合”、“五化并举”、“三网融合”等战略部署,积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最新技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国内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有些城市围绕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智慧深圳”、“智慧南京”、“智慧佛山”等;而更多的城市则是围绕各自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选择相应的突破重点,提出了“数字南昌”、“健康重庆”、“生态沈阳”等,从而实现智慧城市建设。根据《2024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以下主要城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1、领跑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无锡、武汉、宁波、南京、佛山、扬州等;

    2、追赶者:重庆、无锡、大连、福州、杭州、青岛、昆明、成都、嘉定、莆田、江门、东莞、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东营等;

    3、准备者:沈阳、株洲、伊犁、江阳等。图表 智慧城市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分析

    一、发展智慧城市成为国家战略

    李克强总理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智慧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近2-3年来,智慧城市领域的战略性部署陆续出台,从顶层设计、信息基础设施、云平台、城镇化、经济、民生应用、信息安全等领域作出部署,智慧城市建设成为省市一把手们关注、讨论和布置的重要战略任务。这些战略包括:

    1、《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八部委2024年发布,是指导智慧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涵盖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顶层设计、信息资源开发共享、新技术新业态、网络安全、组织制度建设等内容。

    2、宽带中国战略:2024年,工信部牵头制定,国务院发布的《“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部署未来8年宽带发展目标及路径,“宽带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宽带首次成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

    第2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3、云计算战略:202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提出探索探索电子政务云计算发展新模式。

    4、新型城镇化之智慧城市战略: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4-2024年)》,将智慧城市纳入新规划之中。

    5、互联网行动计划: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6、国家信息惠民工程:2024年,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信息惠民工程,重点解决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九大领域突出问题,促进信息消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

    7、信息消费战略:2024年,工信部牵头制定,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到2024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

    8、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战略:202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努力建设网络强国。

    二、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逐步成为智慧城市基础信息平台

    云计算模式以其集约化、虚拟化、服务化等特点,成为电子政务与智慧城市的基础信息平台,也成为城市大数据汇聚、交换和共享的平台。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涵盖基础设施云、平台云、数据云和应用云的建设。城市的各类数据源,如城市基础数据库、视频数据库、语音数据库等所采集的数据通过城市各类高速宽带网络传输到城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通过基础设施云整合计算机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和网络资源池,通过城市大数据中心平台云整合数据库、操作系统等资源,通过城市大数据中心数据云实现数据资源统一交换平台,整合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数据库、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等等,实现了基础数据库的互联互通以及专题数据库的互联互通,为大数据资源开放、大数据智慧治理、大数据惠民服务等应用提供数据资源支撑,通过共建的城市大数据应用云,提供政府治理、民生服务、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应用,这些服务则是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服务大厅、自助终端和市民卡等渠道,为企业、市民、上下级政府部门等提供服务。

    三、大数据成为城市运营与管理的新资源

    在互联网上的数据、移动互联网上的数据、社交网络的数据和物联网的RFID、传感器等数据,这些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进行汇聚,并与城市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实现了连接,并建立起政府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实现政府数据开放,进行城市大数据分析,深化大数据行业应用,繁荣大数据交易市场,数据将成为城市的养料和血液,城市运营和管理的新资源。这些大数据资源,深化应用到电子政务、健康、党建、城管、信用环保、交通、舆情等领域,将形成大数据政务、大数据健康、大数据党建、大数据城管、大数据信用、大数据环保、大数据交通以及大数据舆情等新模式和新手段,更好的实现城市的精确化运营、管理与决策。

    第3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四、智慧城市应用需求拉动网络基础设施扩容提速

    大数据和云计算对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智慧城市的推进,城市会逐步提升高速宽带城市覆盖率和普及率,一些省市将建设区域互联网交换中心,实现区域内高速网络访问和统一交换,城市的互联网出口宽带将不断扩容,4G、5G、WiFi城市建设将加快,一些城市启动视频网络和物联网的扩容与整合,更多城市将升级改造电子政务外网,加强网络安全认证的网络安全防护,实行网络资源共建共享,满足电子政务云和大数据建设的通道需求。

    五、民生云、互联网经济将改变智慧城市应用结构

    在往年平安城市、应急管理、数字城管等建设的基础上,智慧城市的应用结构将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进行调整,民生、经济转型、依法治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将成为应用重点,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民生应用、互联网金融、智能工业等经济应用、简政放权的智慧工商、智慧政府、智慧党建等将成为应用热点。

    六、网络信息安全形势加速推进国产化进程

    发展智慧城市,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安全保护,数据隐私的保护等问题都是重大问题,需要加大力度得以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能力也将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要发展云计算、万物互联、数据开放与共享等,一方面要保障网络信息安全,这为国产自主可控的技术和产品带来了契机,通过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国际技术标准的积极参与,政府合作运营等方式将大力推进国产化的发展。

    七、互联网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将改变传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现阶段,智慧产业的核心是互联网产业。一是电子信息产业链的上下游将围绕互联网应用进行产品升级和转型,如分布式计算、内存计算、非结构化数据库等技术和产品的升级。二是二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态逐步成形,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主流。三是互联网传统行业,加速形成新型产业业态,如互联网金融、智能工业等。

    八、智慧城市投资建设与运营模式不断创新

    随着智慧城市平台的建设,智慧城市的商业模式日渐清晰,围绕智慧城市的投资和建设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产业投资平台,成立合资的智慧城市平台运营公司,进行智慧城市顶层涉及和运营,整合上下游资源,建立智慧城市平台的生态环境,各种增值应用以商业模式实现对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服务。这将成为一个阶段主流的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模式。

    九、智慧城市万亿市场竞争呈现平台马太效应

    “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市场规模还很大。仅政府财政投入的估算,5年全国至少是一个万亿市场的规模,这个万亿市场拉动的是社会资本几倍的投资。从市场竞争来看,平台呈现马太效应,平台大者更大。生态环境上的众多中小企业,万众创新创业,万众APP和端产品依托平台生存。生态环境形成雏形。

    第4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顺意通”作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民生项目的领跑者,与中国银联,铁路总公司,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新华网,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已建立了良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民生为切入点,打造顺意通便民微商O2O智能平台,它是“互联网+”创新2.0模式下打造的基于物联网终端的智慧城市一站式自助服务平台。整合媒体广告、便民服务、本地生活、移动互联网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作为移动互联网应用大潮下继PC端、手机端之后所开发出的第三端,平台可购买火车票,飞机票,汽车票,福彩,话费充值,水电煤缴费,交通罚款,高速公路ETC缴费,加油卡充值,酒店预定,信用卡查询,还款,收款,旅游票,助农取,网络购物,团购,优惠打折,家政服务,电子政务,APP线下引流等各类生活服务项目。

    第5页



    推荐阅读:
    分析中国交通运输发展动态趋势
    成功营销要善于做表面文章(定稿)
    XXX人口计生委2024年纠风工作意见
    深圳市关于加强和完善人口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以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关文章: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