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教育论文 合作协议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学校教研工作总结:立足校本 突出特色(精选五篇)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紫竹清香 时间:2024-10-15 12:53:11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学校教研工作总结:立足校本 突出特色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主要在教科中心工作要点和教育局教科研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围绕学校工作重点,牢固树立以科研促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促改革,以改革求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遵循走教育科研之路、办特色示范学校、做面向未来之师、育合格特长学生的办学理念。立足校本、突出特色,加强对教科研工作和校本研训的规划、管理、指导,逐步完善学校教科研网络,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教科研格局,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做了一些扎实有效的工作。

    一、强化意识,激活教科研工作兴奋点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始终把教研工作放在首位,校长亲自上阵抓教研,亲自参与搞教研。各部门分工明确,教科室具体负责教科研管理工作,教导处、教研组、课题组、骨干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领导的重视,唤起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激活了学校教研工作兴奋点。校本管理、校本研究从细小的问题、身边的问题着手,老师们消除了课题研究高深莫测的畏难情绪,95%以上的教师参与到了课题研究中来,既细化了课题研究又体现了教科研的实效性。

    2、教研机构组织健全:学校设有教科室,由分管教学的张校长主持工作,制定了教科室工作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职责;健全了校长直接领导教科室具体管理课题组负责落实的三级管理模式;完善了校长室联系教科室、教导处联系课题组、教研组凝聚教师群体参与的教研网络,形成了人人重视,全员科研的良好氛围。

    3、激励机制落实到位:为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教科所完善了教科研奖励制度,每学期评比先进教研组、先进备课组和教科研先进个人。为了对在课题研究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鼓励,我校上学期还特别评选出了帅春荣等5名睿智教师。

    二、创新思路,开创教科研工作新局面

    1、以自主为前提,营造实效教研的氛围。

    从上一学年开始,我们追求教研方法的实际性,教研主体的多元性,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和谐发展,让教研组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我校把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出问题即研究,研究即工作,教研找问题的校本教研新思路。让老师们自主申报:制定研究课题申报表,发放到各教研组,老师们根据自己平时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自主提出研究专题;自由申请:制定研究课执教申报表,发放到每位教师手中,自由申请执教研究课。让同伴研究更加实际化,让教研内容体现科学性、基础性、思考性、应用性、实践性,真正让教研活起来,让教师动起来。

    2、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校本教研的内涵。

    ①教研活动实效化:根据老师们申报的研究专题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并重新设计教研活动记载表,有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个人困惑三个板块,由执教教师填写;教师评课记录表,有片段实录、片段赏析、教学建议三个板块,由教研组听课教师填写。然后组织教研组成员说课、议课。这样,改变了过去老师们碍于面子,不提、少提反面意见甚至是只参与不发言的虚假教研局面,老师们肯定什么、不同意什么,都能真正做到有无不言、言无不尽。在此基础上,由同年级的另一名教师再备课、再执教。这更有利于引起大家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思考,促进大家对教学行为的改进。无论是执教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有更大的收获,真正起到民主研讨的作用。

    ②校本培训实效化:学校立足教材抓培训,围绕共性强培训,针对实际搞培训,利用每周一业务学习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理论学习与讨论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促进教师专业提档。具体形式有:听专家讲座、观看光碟、学习理论专著等。平时,学校还经常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鼓励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简历个人教学博客,让他们在网上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感悟别人的教育思想,学习他人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③集体备课实效化:每周二为我校集体备课时间。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活动,做到三有,即有中心发言人、有发言稿、有活动记录。做到集体备课前,全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写意图,注意单元之间的横向联系。中心发言人提前备课,重在教材分析,学情预测,定准课时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认真设置好集体备课主讲提要,完成个体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时,由中心发言人说教材,设计理念,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同组教师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和补充意见,最后由集体备课主讲人整理完成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后,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依据每个班级学习情况的不同,教学条件的差异,教学风格的特点,进行二度设计,形成自己的教案(简案),做到心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材,创造性地用活教案。

    3、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

    我校是荆州市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协作体学校,我们根据课题研究工作方案,以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为研究核心,以深化课例研究为突破口,以在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低起点、高要求,确立了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研究,行动即成长的观念,集学习、实践、研究于一体,加强实效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校组织课题研究成员倾听荆州教科院专家讲座,了解前沿教改信息,知晓最新教育观念,学习最新教学方法,掌握先进评价手段。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课题研究,驱动模式、骨干引领,示范模式、课例分析,反思模式、资源共享,网络模式等性质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我们深知:只有根植于教学的研究,才是有效的研究。所以,在语文学科研究的基础上于上学期深化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学科渗透,数学、英语、品社、科学、综合等各学科都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子课题,并围绕研究专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型专题研讨活动,23名教师执教了研讨课,全体教师参与到了备课、听课、议课活动中,大家在课题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中体验教科研的真谛,提高教科研的水平。学校还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教研协作区活动,加强校际研修,实现成果共享,突破教学瓶颈,达到成长提速。荆州教科院王佑军院长评价我校的课堂研究是:务实的研究,有效的研究。

    4、以常规管理为抓手,规范课堂上质量

    本学年,学校继续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有效规范和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一方面,把教学常规检查作抓手,深化巡课查堂制度。加强对教师上课的监督,坚决杜绝随意调课、误课、无案上课现象,采用集中抽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通过随堂听课,抽查备课、作业本等形式,有目的地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进行教学检查、反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引领教师树立用心对待教师职业,将职业做成事业的理念。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学法指导,调动主题功能;优化教学手段,开拓认知途径。让教师的人生价值在课堂中体现,学校六年级组坚持六个立足抓质量,即立足树人抓质量、立足学风抓质量、立足目标抓质量、立足课堂抓质量、立足科学备考抓质量、立足搭建心桥抓质量。在全市六年级统考中获得全市第四名,张兴琼、肖向荣老师被评为全市义务教育先进个人。

    第二篇:立足校本 突出特色

    立足校本 突出特色

    努力开创学校教研工作新局面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主要在教科中心工作要点和教育局教科研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围绕学校工作重点,牢固树立“以科研促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促改革,以改革求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遵循“走教育科研之路、办特色示范学校、做面向未来之师、育合格特长学生”的办学理念。立足校本、突出特色,加强对教科研工作和校本研训的规划、管理、指导,逐步完善学校教科研网络,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教科研格局,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做了一些扎实有效的工作。

    一、强化意识,激活教科研工作兴奋点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始终把教研工作放在首位,校长亲自上阵抓教研,亲自参与搞教研。分工明确,教务处具体负责教科研管理工作,全体教师都参与教学研究。领导的重视,唤起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激活了学校教研工作兴奋点。校本管理、校本教研从细小的问题、身边的问题着手,老师们消除了“课题研究高深莫测”的畏难情绪,全体教师参与到了教学研究中来,既细化了教学研究又体现了教科研的实效性。

    2、教研机构组织健全:学校设有教研组,由教务处主持工作,制定了具体计划,完善了“校长室联系教务处、教导处联系教研组、教研组凝聚教师群体”参与的教研网络,形成了“人人重视,全员科研”的良好氛围。

    3、激励机制落实到位:为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教科所完善了教科研奖励制度,每学期评比先进教研组、先进备课组和教科研先进个人。为了对在教学研究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鼓励。

    二、创新思路,开创教科研工作新局面

    1、以“自主”为前提,营造实效教研的氛围。从开始,我们追求教研方法的实际性,教研主体的多元性,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和谐发展,让教研组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我校把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出“问题即研究,研究即工作,教研找问题”的校本教研新思路。让同伴研究更加实际化,让教研内容体现科学性、基础性、思考性、应用性、实践性,真正让教研活起来,让教师动起来。

    2、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校本教研的内涵。

    ①教研活动实效化:根据老师们申报的研究专题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并重新设计教研活动记载表,有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个人困惑三个板块,由执教教师填写;教师评课记录表,有片段实录、片段赏析、教学建议三个板块,由教研组听课教师填写。然后组织教研组成员说课、议课。这样,改变了过去老师们碍于面子,不提、少提反面意见甚至是只参与不发言的虚假教研局面,老师们肯定什么、不同意什么,都能真正做到有无不言、言无不尽。在此基础上,由同年级的另一名教师再备课、再执教。这更有利于引起大家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思考,促进大家对教学行为的改进。无论是执教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有更大的收获,真正起到民主研讨的作用。

    ②校本培训实效化:学校立足教材抓培训,围绕共性强培训,针对实际搞培训,利用每周一业务学习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理论学习与讨论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促进教师专业提档。具体形式有:听专家讲座、观看光碟、学习理论专著等。平时,学校还经常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鼓励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简历个人教学博客,让他们在网上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感悟别人的教育思想,学习他人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3、以教学研究为契机,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

    我校 根据教学研究工作方案,以“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为研究核心,以深化“课例研究”为突破口,以在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低起点、高要求,确立了“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研究,行动即成长”的观念,集学习、实践、研究于一体,加强实效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校组织教学研究成员倾听专家讲座,了解前沿教改信息,知晓最新教育观念,学习最新教学方法,掌握先进评价手段。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教学研究,驱动模式”、“骨干引领,示范模式”、“课例分析,反思模式”、“资源共享,网络模式”等性质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我们深知:只有根植于教学的研究,才是有效的研究,务实的研究,有效的研究。

    4、以常规管理为抓手,规范课堂上质量

    本学期,学校继续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有效规范和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一方面,把教学常规检查作抓手,深化“巡课查堂”制度。加强对教师上课的监督,坚决杜绝随意调课、误课、无案上课现象,采用“集中抽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通过随堂听课,抽查备课、作业本等形式,有目的地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进行教学检查、反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引领教师树立“用心对待教师职业,将职业做成事业”的理念。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学法指导,调动主题功能;优化教学手段,开拓认知途径。让教师的人生价值在课堂中体现,学校六年级组坚持“六个立足”抓质量,即立足树人抓质量、立足学风抓质量、立足目标抓质量、立足课堂抓质量、立足科学备考抓质量、立足搭建心桥抓质量。在全市六年级统考中获得全市第四名,张兴琼、肖向荣老师被评为全市义务教育先进个人。

    三、反思不足,寻找今后努力的方向

    反思过去的工作,我们还存在学科研究不均衡,一些学科由于多年扎实教学研究,教师的研究水平较高,研究热情饱满,研究成果喜人。但也有极个别的学科尽管确定了主题,但研究不够深入等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做到:

    ①进一步深化教研活动轻“形式”重“质量”的工作目标,确保每次教研活动有主题、有任务、有方向,尤其要把好“议课关”,把教研工作抓实、抓深,力求每次活动都要有点收获。要实现教研促进全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一最终目标。

    ②要做好教研后续效益。特别是对一些研究课中遇到困惑的老师,要落实跟踪听课、师徒结对、外出培训等各项措施,提高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纵然我们在教学教研方面做了做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大胆创新,强化研究,不断总结研究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024年12月20日

    第三篇:立足校本特色

    立足校本特色

    创新培训形式

    ——龙王镇肖集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汇报材料

    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校本培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多年来,我校一直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工作重要的位置上,在肖集,教师不仅要以出色的教育教学成绩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且要以出众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生命的质量;学校不仅期盼教师的佳绩增添肖集的光彩,而且不断架设教师走向幸福生活的桥梁。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激发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我们立足校本特色,力求在培训的形式上不断创新,经过多年的摸索与探究,走出了一条创新的路子。

    一﹑周密规划,保障校本培训的有效实施。

    (一)确立机构

    为切实做好我校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以校长欧阳全民同志为第一责任人的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制定规划,定期召开校本培训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校本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一个以校长为核心的团结务实的领导集体。

    (二)制定制度

    切实可行的制度,是继续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根据市、区有关文件精神,把握分级管理、分层实施的原则,我校制订并完善了一系列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并作如下规定:

    1﹑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

    2﹑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与“考核”、“绩效工资”、“职称晋级”挂钩。

    这些制度的制定有力地保障了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培训模式:全校教师集体学习与平时教师个人自学相结合。

    (四)培训对象:学校全体教师。

    (五)经费保障

    1﹑学校给予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经费支持。

    2﹑学校给予校本培训、专题讲座等活动经费支持。3﹑对考核达标的教师实行奖励。

    二﹑讲究方法,确保校本培训的高质量。

    (一)突出重点。

    1﹑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近年来,我校在教师中开展“争当一名让学生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学校”等活动,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提升教师的教学思想境界。

    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等理论丛书,提升教师的教学思想境界,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迈进。

    3﹑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知识需要不断更新换代,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教师只有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不断超越自我,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搭建平台。

    我校的校本培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多层起飞的平台,力求多途径、多形式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

    1﹑主题培训

    学校先后多次以“做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追求专业快速发展,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新课程与有效教学”“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等为主题展开集中培训。

    2﹑师徒结对

    学校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相应的有教学经验的一级教师或高级教师带教,通过师徒结对确保青年教师健康发展、迅速提高。

    3﹑名优结对

    为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使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成长的更快,近年来我校又启动了名优结对工程。让我校区﹑市级骨干教师和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一一结对,快速壮大了肖集小学的“名师”队伍。

    4﹑课内比教学

    课内比教学是我校多年来的一项传统教学大赛活动,通过这个平台,锻炼了教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

    5﹑网络国培

    为了鼓励教师踊跃参加网上培训,我校归定给予每位教师100元的电费补贴,较好地调动了全体教师参与网上国培的积极性,使教师

    参训的质量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6﹑校本外交

    我校坚持采取“走出去”的培训策略。近年来,我们带领部分学科教师先后到牛首镇朱坡小学﹑黄集镇马集高小去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7﹑教育科研

    以教育科研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是我校坚持的做法。目前,我校教师参与的市级课题《和谐课堂的策略研究》已经顺利结题,区级课题《爱学﹑乐学方式方法的策略研究》也已正式启动。

    (三)规范过程。

    严格按照市、区对教师校本培训的要求,我们做到了管理规范化,培训过程化,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着眼特色,构建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

    特色活动是落实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我校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力求活动形式上的创新,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和谐共存”的校本培训新路子,并以“你荐我读”活动贯穿始终,构建着和谐的校本培训文化,成为校本培训工作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什么是“你荐我读”?“荐”即推荐,在老师们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感悟,向同事推荐。起初是推荐一本好书,一篇文章,到后来的一个教学案例,一次礼仪讲座,一段教学视频等等,推荐的内容形式不断创新。“读”即阅读,但这里的阅读是广义上的,是和前面的“荐”产生互动的。“读”一本书,要有自己的心得;“读”一个教学案例,要有课后反思;“读”一次礼仪讲座,就要给你的学生一把尺子、一竿标杆;“读”一个新课改理念,接下来是深入的行动研究。

    四﹑人本管理,实现校本培训螺旋式发展。1﹑实施人本管理 实施人本管理,意味着校本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实现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转轨,通过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制定、调整和完善学校“校本培训”方案与工作计划。实施人本管理,意味着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要及时反馈教师的学习情况,使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和谐的学习型伙伴关系,把培训转化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需。实施人本管理,还意味着要把校本培训纳入学校发展的长期规划中,建立校本培训管理、实施、考核和奖惩等激励和制

    约的制度,并实现制度的具体形、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2﹑建立教师发展档案

    档案是管理机制规范与完善的重要体现,我们提倡给教师建立“教师发展档案”,汇集教师每一个成长阶段的发展公约以及体现培训过程的种种资料与自我反思性总结和学校培训评价鉴定等。这样,“教师发展档案”不仅记录着教师的成长足迹,也为教师间的互评提供了大量素材,使教师在明晰的评价中及时总结反思,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3﹑校本培训收获

    一年来,我校有数十名教师参加区﹑市﹑省级说课活动﹑优质课、录像课等评选;有90多篇论文、课件、案例在全国﹑省﹑市﹑区获奖;有10多篇论文﹑教学随笔等在各级各类教育刊物上发表。

    总之,校本培训只有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链接,才会让每一位教师有亲身的体验,感受生命质量的提高;才会满足每一位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最终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今后,我校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出更多独到的教育理念,更加独特的校本培训模式,使我校的校本培训有着春之风的温馨,夏之茂的浓烈,秋之果的丰硕!

    第四篇:立足本乡实际,创建特色校本教研

    立足本乡实际,创建特色校本教研

    大田庄乡中学

    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在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本着“立足本乡实际,创建特色校本教研”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初步做了一些工作,为了更好地将校本教研工作开展下去,在今后的工作中取长补短。现简要回顾如下:

    一、加强完善校本教研工作组织机构,提高全体教师对校本教研工作的认识。我们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工作组织机构,确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校本教研组织机构,学校建立了课题管理组、教研组、备课组等校本教研机构,从组织上保证了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展开。在此基础上根据校本教研工作要求,结合我乡校本教研工作实际,制定了《大田庄乡中学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确立了“立足本乡实际,创建特色校本教研”的工作思路。

    二、转变观念,增强教研意识。开展校本教研是推进课改,加快教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为了使校本教研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学校召开了校本教研工作动员会议。通过对上级校本教研工作精神的传达使教师对校本教研工作的意义、目的及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工作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为开展好校本教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整体布局,形成规模。依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明确主攻方向,全校整体布局,统一规划。形成五大板块:七年级组、八年级组、九年级组、艺术组、体育组五大板块既有统一教研活动,又有单独活动,教研分散与统一相结合的方式组成。中学统一编印我乡特色校本教材,各校根据情况开展活动,进行实施。编纂了《大田庄乡中学学校本教材:美丽的家乡》。

    四、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创建高效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1、抓好教学常规的治理工作。在当前课改的理念下,探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偏离常规教学。教导处认真的抓教师的教学评估细则,这样促使教师不仅面向全体学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加强教科研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课改新理念。

    3、加强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成长。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常规管理,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展开。为了使我乡校本教研工作尽快走上常规化、规范化的轨道,我们研究制定了“田庄中学校本教研考核及奖励制度”以及“校本教研听课、对话交流、集体备课、教师反思”等相应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我们较扎实地开展了校本教研工作,校领导针对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检查性、指导性听课活动。要求任课教师对自己和他人的教学活动进行较深刻的反思。为了使教研沿着有序有效的方向发展,本学期我校认真落实周

    四教研日,实行教学常规管理月报制度,要求每个教师在本校推出一节公开课进行研讨外,还推出两堂教学研讨课进行研讨交流。今年面对远程教育普及工作,我们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网络远程教育培训,并组织教师进行电脑的技能培训。教师能积极进行业务自修,勤记业务笔记。每位教师写教学论文一篇或写教学工作总结一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在学校工作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导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结合各学科的课标,依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说课、评课、教学设计等活动,并进行论坛,这样激发了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教研中去,注重实效的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课堂质量,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1)、开展了全员性的教师教研活动,并且对较好教研的材料进行了经验交流。(2)、组织全体任课教师,进行了一次学习《市教学策略》活动。(3)、采取“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形式,把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要求各任课教师自学收集信息资料,新老教师结对子互学,新教师学习老教师的经验,老教师学习新教师的新观念、共同提高。(4)、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开展竞技活动,展示青年教师的风采。本学期计划每位青年教师做到了“六个一”:每月写一个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设计一个具有新意的教案、上一节具有教改新意的公开课、写一篇板书或硬笔书法作品。进行一次听课交流、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5)、要求老师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各项活动,并把反馈情况记入教师考核业务档案。(6)、鼓励教师走出去,展示自我。每学

    期为了督促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开展了课堂教学比赛活动。教研室下发了《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首先各校在人人讲一节最佳课的基础上选拔出参加全乡的课堂教学比赛人员。教研室分学科组织评委进行认真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

    五、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监控、检查、指导、反馈,建立评价体系,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收到了实效。(1)学校领导深入一线,参与和指导教研工作。为此项工作把关定向指导,做到心中有数,参与到教研活动组,共同进行研究。(2)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要求教研组长按开学初制定的计划按时组织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和对新教材的研究,为新课程实施奠定基础。(3)建立评价体系与考核挂勾。学期末学校对上述工作进行了检查、反馈、总结,并记入了教师业务考核档案,评出了优秀教研组。

    六、今后工作设想

    1、及时修改并健全各种研训制度,为使各项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实,学校将设立检查督导小组,负责督促检查各种计划、制度的执行情况。

    2、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发挥课题带动策略。本学期末我们将根据学校实际,确立研究课题,利用假期指定教研组及个人研究的子课题,要求每位教师将自己确立的研究专题在每周教研活动中探究,然后在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学成绩及撰写论文中体现出课题实验的价值。

    3、建立教师个人及教研组的档案,以便更好地记录教师个人及教研组的成长历程,战胜校本教研的成果。

    4、着手不止校园文化,让墙壁说话,让楼梯说话,让校园说话;尽快将图书馆整理好对全体师生开放,并陆续购入师生急需的好书,营造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读2本书,并写出有价值的读书笔记3000字,同时每月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使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提倡教师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

    5、研究从反思开始,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包括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能从他人的行为中得到反思,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课课有反思,养成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的习惯,教师将自己最满足、最有价值的反思提交教导处。

    6、建立共同愿景。鼓励教师个人的自我超越,建立个人愿景,指定个人发展规划;建立教师群体的共同愿景,既建立每一位教师都真心向往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

    总之,尽管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和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地加大校本教研的工作力度,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加强与先进单位的沟通与交流,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

    第五篇:立足校本教研 促进学校发展

    立足校本教研

    促进学校发展 宁乡县南田坪乡中心小学

    刘怡书

    (此文在2024年宁乡县校本教研工作现场会上作现场交流发言)

    我校的校本教研正式启动于2024年上学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我们就如何认识校本教研,如何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如何通过校本教研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健康、主动、全面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我们有过困惑和忧虑,也有过沉重与徬徨,而更多的是欣慰和喜悦。现将我们学校所作的一些工作向大家汇报。

    一、寻求发展,找准研究的切入点

    像我们南田坪实验学校这样的农村小学,条件非常简陋,教育经费短缺,教育信息闭塞,学校该如何发展呢?近年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摸索着。1997年我们开展了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农村小学生品行星级评价”、“现代师生合作教学”、“现代活动教学”等的研究先后在省市获奖。由科研引路,学校已经发展成今天的长沙市示范性小学。2024年下学期,我们在全县率先引进了新课程,由于新教材内容丰富,思维空间大,注重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们感到疑惑和茫然,有时简直束手无策。语文老师夏雪柳捧着语文教材长叹着说:“闹元宵的课文仅只几幅彩图,我怎么教?”数学老师李斌辉焦急地说:“数学课本中例题少,图画多,怎样教才好?”艺术教师方曾丽妮看到教材中既要教学生唱、跳、演、剪、折、画,又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感到十分困惑。教师们议论起来了,有的说:“这样的实验,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多方面的条件都不具备。”有的说:“这样搞肯定会影响教学质量。农村学校如何实施新课程,面临着十分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对于种种现实困难,我们思考了很多,巴望着专家来校讲学吗?新课程实施中凸现出来的问题多而普遍,远水解不了近渴。送老师去培训吗?机会又少更受限于经费,信息也不灵。怎么办?我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通过讨论、研究,大家一致认为:我们虽然有课题研究的优势,但参加科研课题的老师范围小,只是小部分骨干教师,而且科研课题的研究是长期性的,我们农村的教师大部分还达不到参与课题研究的要求,而教学中的问题随机出现。治本应从问题入手,新课程实施应与问题研究同步走。教研组,行政组同志通过大量捕捉信息,翻阅资料,进一步形成了共识:新课程实施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校本教研上。我们必须多实践、多学习、多反思、多积累、多写作、多交流。

    二、构建机制,确保研究工作有序进行

    我们用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使研究一步步走上了正轨。首先,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研组长为主心轴的联科互动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拟定了“校本教研管理制度”、“问题提出制度”、“教学反思制度”、“学校管理人员参与校本教研制度”、“成果推广奖励制度”等十多种相关制度,编印成小册子,做到人手一份,使每个教师有章可循,有本可依。同时,我们还捕捉信息,借鉴他人经验,编出了《校本教研示例与指导》为教师提供研究的理论与示范。

    三、扎实学习,夯实教师专业理论

    读书,使人聪慧,使人明理,使人站得高,看得远,能为教育教学滋养底气和灵气。为此,我们确定了教师集中学习和教师个体业余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我们把星期三晚上确定为集中学习交流时间,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学校名师轮流主讲,对当前教师急需了解和掌握的理论进行学习。在教师中开展读好一本理论专著,写好一本业务学习笔记,记好一本教育随笔的活动,这些笔记,要求是带有思考性的,不能抄写,要实实在在有提高。教师的笔记由校长一周进行一次批阅,分期中和期末予以评等记分。同时通过“导读——荐书读——送书读——换书读”的形式,在期末组织老师开展读书的系列比赛活动等,有效地增强了教师的书卷气,夯实了教师的理论功底。

    四、筛选内容,确定研究范围

    校本教研的范畴十分广泛,不能奢望捉住满天的麻雀,为此,我们于2024年6月,在全校师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筛选结晶出了三方面的内容,作为我们校本教研的主攻项目。① 教学策略。从80年代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喊推行素质教育,然而,在较长时间内,素质教育始终停留在那种敲敲钉钉、唱唱跳跳、吹吹打打的层面上,课堂教学依然禁锢在“你说——我听,你做——我看,你问——我学,你写——我抄”的教学模式之中,所谓教学改革实际上是教师的表现改革。特别是只注重“教什么,怎么教”,而忽视“学什么,怎么学”。忽略学生怎么思考,怎么发展,怎么成长。课堂中,全班统一学习的机会多,个人独立学习机会少;接受学习机会多,表达学习机会少;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参与学习机会多,潜能学生参与机会少。所以,我们把教学策略研究作为了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让教师科学地认识“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进而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学策略的研究还包括师生关系、教学机制、教学艺术、教学实践操作等内容的研究。②学生发展。传统教学观认为,分数就是质量,分数就是水平,分数就是能力。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输入,成为教案的执行者。如有的教师教语文时,只注重字、词、句的机械理解和重复记忆,而忽略了学生的语感体验和知识的积累;数学教师教数学只注重数理和计算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学生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的全面发展仍然处在理论层面,故在学生发展研究中,我们要求教师重点抓住“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的研究,教师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把学习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鼓励学生自主构建、自主调控、自主评价、自主发展、合作发展。学生发展的研究内容还包括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创新精神、实践操作、情感态度、审美能力等方面的研究。③资源开发。教学有着广泛的资源,本阶段我们重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教材资源。“拿来用”、“唯书,唯上”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在研究中,注重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重组、创造。将可以概括升华的地方、“空白”的地方、可延伸拓展的地方予以完善和开发,让教材真正活起来。二是学科资源。我们充分把握各学科之间的特点,使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借鉴,有机重合,不断求新,在教学中有效地落实新课程理念。三是学生资源。学生是宝贵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关注他们、尊重他们、相信他们、激发他们的内驱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基于此我们达成一个共识,并于2024年下期响亮地提出:“问题就是课题”。真正做到研究内容来源于教学,研究过程植根于教学,研究成果服务于教学,研究的归宿是让学生充分发展。

    五、探索研究方法,寻找校本教研的多种途径

    我们和教研组的老师一起学习了有关资料,借鉴教育科研的基本范式,拟定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反思问题”的校本教研基本模式,并根据模式的基本特征确定了下述多种研究方法。

    1、“问题筛选法”。指对在新课程实施中凸现出来的诸多教学问题进行组合、分类、筛选及优化。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一次座谈会中,我曾经问老师们:你在教学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你有哪些教学问题需要解决?但有一部分老师是提不出问题的。那么问题究竟从何而来?问题应从教师的教学中来,为了培养老师的问题意示,我们逐步要求教师要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自己觉得不理想、不完善的地方;通过自己的读书学习,理论不能运用于实践的地方;学习了优秀教师的作法,自己达不到要求;教师在引导点拨,组织教学活动中所碰到的困难和疑惑等真正的教学问题。对于问题的管理,学校制定了“问题提出制度”,要求教师将教学问题不定期地交到教科室。这样使学校准确地掌握教学过程中真正的薄弱环节。然后,教科室将征集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如教学行为类、教学方法类、教学设计类、教学艺术类、教学操作类等,进入学校“问题资源库”,再由各教研组根据自己本组的实际,列出急需解决的问题、暂缓解决的问题和综合解决的问题,使这些问题在不同的时空点逐一研究解决,使新课程在我校能顺利的实施。

    2、“临床诊断法”。这种方法,是指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邀请有经验的老师来会诊,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如数学教师王爱华在上数学课时,经常要借助学具进行教学,不少学生总将学具当成“玩具”,兴致勃勃地玩起来,全然不顾老师善意的提醒。教师只好停下讲课,严厉批评,整顿纪律,让学生不无遗憾地回到“正轨”上来。针对这一问题,王爱华老师先邀请数学组的老师,还邀请了长期担任班主任的部分老师一同来座谈,讨论的问题是“不让学具变玩具”,大家献计献策,有的说要加强组织教学,有的说要强化规则意识,有的说要杀鸡给猴看,严惩不怠,有的说要找学生个别谈心等。班主任的绝招给数学老师一些启示,然而,数学老师说试过,效果不佳。于是易召连主任组织全组老师听课,听课时大家共同关注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课后大家分析,一是学具平常都由老师保管,学生好奇,上课玩学具;二是学生注意力只能集中20分钟做一件事,学具一出现,犹如兴奋剂;三是学具呈现的长短问题,有的学生有剩余时间,只好玩学具。最后大家分头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自己管理学具,让他们玩,还挖掘一些学生生活中的玩具充当学具。这样通过听课、评课、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使用学具的情况,使用教具的效率等,诊断和总结出行动中的经验和不足,寻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3、“同题异教法”。同题异教法与外地的“一人教多课,多人教一课”相似。例如语文教学中质疑能使学生很好理解课文,挖掘课文。我校语文组把课堂学生质疑作为一个教学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发现问题。语文组长朱明老师有意地组织全组教师听了三节不同类型的课。三堂课对学生质疑采用了三种不同策略,第一堂教师在课中设臵了学生质疑环节,教师一一作答,经过10多分钟还没有把问题答完,下课铃响,课堂里还有许多小手高高地举着。第二堂,教师只按照自己在备课前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对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老师避而不答,教师回答学生的是:“请同学们到课文里去找!”一堂课下来,教学显得非常牵强。第三堂课,教师怕控制不了课堂局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应对,所以整堂课教师没有带问题进教室,也没有带问题出教室,导致整个课堂是无问题教学。

    第二步,提出问题。课题组听课后认真讨论,认为:应对问题的教学,的确是新课程实施中凸现的典型问题,于是,语文课题组统一认识,确立了“课堂教学中如何应对学生的提问”。

    第三步,研究与反思。如语文组以《再见了亲人》一课为例,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应对学生的质疑”进行了认真的研讨。采取了“分散设计→集中研讨→轮流主讲(多人上一课)→多次反思”的办法,总结出:问题始于学生而回归于学生,对课文文字的理解,采用小组合作解决;对于课文文意理解,采用集中解决(如志愿军为什么把他们当亲人?),对课文的资源开发,采用分散解决,课后查资料,请教别人(如志愿军为什么要去支援朝鲜人员)。第四步,验证辐射。经过教研组的多次研究与专家的指点,结晶出课堂教学中的解疑办法,即“集中归类解疑法”、“分散互相解疑法”、“课后自然解疑法”,并在其他学科中试用,效果良好。

    4、“专题研究法”。专题研究主要是对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结构等方面的综合性研究。研究的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理论学习→研究探讨→归纳总结→推广辐射。如语文组易召连老师在语文问题教学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索如何创设更科学、更开放的语文课堂。于是,语文组的老师们首先分头搜集与专题有关的资源,全组成员集体学习资源,并重点关注名师名家怎样处理与研讨主题相关的内容。接着,确定授课内容,全组集体分析教材内容,各自独立备课,再由献课者授课,组内教师听课,重点关注与研讨主题相关的内容。课后授课者叙说备课思路和反思教学过程,组内成员结合自己的备课,围绕专题进行研讨,达成几点共识。然后,献课者根据共识再次备课、上课,其他老师听课,经过反思、研讨,教研员专业引领,最终形成了关于研讨主题的指导意见。经过课题组反复实践和探索,得出了“感知课文——感悟课文——质疑交流——拓展课文”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得到县市专家的认可。现已在全校语文教学中推行,并取得了初步成绩,陶冶老师《麻雀》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易召连老师所写的论文《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湖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发表,陈怀宇老师参加全国语文赛课获一等奖,陶冶、易召连等六位教师,被大屯营、偕乐桥等七个乡镇邀请上示范课。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在全乡的小学语文课堂中都在普遍运用。

    六、实施带动,加速校本教研的经验辐射

    校本教研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缘于问题,又用以解决问题,一步步解开了新课程实施中老师们遇到的诸多困惑。我们也因此闯出了一条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校本教研的新路,尝到了不少甜头。特别是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在全县教育工作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和推介。学校所撰写的《立足校本研究,提高学校品位》一文,在《湖南省中小学继续教育》刊物第六期中刊载,相继引来了全民乡九年制学校、坝塘镇、大屯营乡、城郊乡等10多个乡镇的领导和老师来参观和学习。此时,本乡的教师们也跃跃欲试,强烈要求把我校的校本教研经验辐射到全乡各校。作为一所中心小学,各方面的条件比本乡的其他学校好得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带动全乡各校,乡联校适时确定了实验小学的带动战略方案及具体安排。其作法分三步走:

    1、带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学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最终是教师教学行为和观念的问题。因此,我们通过对全乡教师的定期培训、集中学习、分散学习、自主学习,使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地掌握新课程、新理念,自觉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其具体方法有:①定期导学。如:每月一次集中学习不动摇,每月进行一次学习交流不动摇,每期一次读书竞赛活动不动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达到四有,即每个教师有阶段性学习内容和目标,有一本读书笔记,有一本教学随笔或教学反思录,有一本教学问题集。②活动促学。我们通过教师的竞赛活动促学促培。每学期定期开展教案设计评比活动;评课说课竞赛活动;我最满意的一堂课的展示活动;最有价值的教学问题征集活动等。

    2、带课堂教改的优化。每学期,我们实验学校均要有计划地组织送课下校活动,把研究课、展示课、特色课、创新课送到每所学校,在送课活动中,要求达到三个一:即评好一堂课、模仿一堂课、解决一个问题。同时,我校每期进行一次教学“开放日”活动,使实验学校教师的课充分展示,及时把我校的骨干教师学到的先进理念和教学经验播种到全乡。让全乡的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改革看得见、摸得着、有样学,真正使教师掌握教学技巧,教学相长。

    3、促合作交流互动。我校和全乡各校的教师开展拉手结对六个一活动。即:互捕一条教学信息;互供一种教学资料;互备一个教案;互听互评一堂课;互撰一篇文章;互促一班教学质量。如易召连老师与新塘学校50岁的舒亮明老师结对,一期有7次对舒老师的课进行指导,在去年全乡的新课程展示活动中,舒老师所上的一年级语文课获得乡的一等奖,老师们称赞她“老教师,新教法,想不到会有这样大的变化”。确实,在实验小学的带动下,全乡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素质的提高等多方面均有可喜的突破。

    七、坚持不懈,促进学校和教师的成长

    在校本教研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1、构建了学习型教师群体。教师们在校本教研的实践过程中,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了今日的主动学习,正如王爱华老师在日记中写的:如果不学习,我就没有今天的优秀课,我就不能成为省级骨干教师。的确,我们在去年下学期期末督查教师的学习时,发现教师人手都有两本以上学习笔记,一本是业务学习笔记,一本是教育随笔,最多的有80次,最少的也有50次。从此,学习型教师群体业已基本形成。

    2、形成了教学研究大气候。变“无序教研”为“校本教研”,学校的教育研究面貌焕然一新。原来的教研课,学校要三番五次的做工作请人上,评课是大家讲讲好话就散,研究忙乱无序,无实际效果,课堂改革是治标不治本。现在研究课,教师争着上,评课时,教师争着发言。到目前为止,全校资料库里经过整理的问题已达100多个,已集中解决了10多个。目前,正在集中展开研究的问题有10个,教师所写的课例、反思论文500余篇,现已编印成册。如《校本研究示例与指导》、《校本研究制度》、《问题资源库》、《校本研究案例分析》等7套校本研究资料。初步形成了教学研究的大气候。

    3、孕育了研究型教师,提升了学校品位。经过两年的校本教研工作,我校有五位老师在国家级赛课活动中获奖;去年在新理念课堂升级达标中,我校6位老师参加,100%获得优秀课,且有易召连是县评委。有1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宁乡电视台、省教育电视台对我校作了专题报道。《湖南省中小学继续教育》刊物和《湖南教育》对我们教学研究工作作了专版推介。《宁乡日报》和《科技导报》等对我校的研究工作进了跟踪报道,学校成为了省、市教育科研研究与实验基地,去年县教育局确定我校为校本教研示范基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望。

    随着学校品位的提高,有湘乡、韶山、周边乡镇等地的200余名学生慕名来我校就读。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外地优秀教师也纷纷慕名而至,学校教师中,本科学历的达60%,其余的有专科学历,且教师平均年龄只26岁,是一所充满青春活力的学校。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我们学校的校本教研还显得非常的稚嫩,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许多的不足,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一定在大家的关怀、呵护下,努力探索,做快乐的教育教学研究者,做幸福的新课程实践者,为新课改的推进作出应有的贡献。最后,衷心祝愿各位领导、专家、同仁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推荐阅读:
    学校教研工作总结:立足校本 突出特色(精选五篇)
    教育系2024届毕业生实习工作-景德镇学院
    小箐乡中心小学提质减负工作方案
    小二班班级小结[推荐5篇]
    16年就业情况被看好的大学十大专业

    相关文章:

    上一篇:学生干部培训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