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委托合同 400字作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十号文库

    抗疫作文_感悟英雄在身边[5篇]

    栏目:十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星海浩瀚 时间:2024-06-04 13:43:07

    第一篇:抗疫作文_感悟英雄在身边

    抗疫作文_感悟英雄在身边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上下十四亿人感受到病毒的无情,但同时也看到了全国上下一心、共同抗“疫”的感人场面,在我们身边有千千万万的英雄人物涌现出来,今天就跟随我感悟英雄在身边吧。

    2024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原本正在欢度春节的中国按下了暂停键。当所有人都待在家中关注疫情的时候,千千万万的医护工作人员已经奔赴一线,救死扶伤。

    武汉沦陷了,各地迅速组织医疗队支援武汉。除夕夜,当我们正在和家人团聚时上海医疗队已经踏上了征程。紧接着,青海来了,上海来了,西安来了……,二百多支医疗队,近26000名医疗队员来到了武汉。

    他们被称为“最美逆行者”。原本青春可爱的护士穿上隔离服,剃掉了美丽的长发;战斗中的他们不分日夜,因长期穿着隔离服,脸上被护目镜压出了深深的印痕;累了的他们来不及脱下衣服,席地而睡;厚厚的隔离服让他们认不出彼此,只能在背上写下鼓励的话语,相互打气。这样的白衣天使就是我们身边的英雄!

    不止他们,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候,各行各业的人都奋战在一线,军人、环卫工人、社区工作人员……,而穿起工作服的他们是最美的样子。这样的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英雄!

    此时此刻,每个人都想为社会出一份力。拾荒老人毅然捐出了一万元,小女孩捐出了全部的压岁钱5000余元,全国各地纷纷送来了各种物资。就连远在海外的华侨也心系祖国,他们包机将搜集到医疗用品送回祖国,却无一人回国。这样的他们更是我们身边的英雄!

    在这危难的时刻,身边的每个人都在用行动支持着祖国。曾经我们一起携手,抗击了非典肺炎,打倒了禽流感病毒,度过了汶川地震,中国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一定能度过困难。

    春暖花开时,我们等待着英雄的归来!

    第二篇:抗疫英雄就在我身边作文

    抗疫英雄就在我身边作文

    抗疫英雄就在我身边作文

    每天看疫情报道,心都揪成一团。看到那些奋斗在抗疫前线的白衣天使们,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她们俊美的脸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沟壑,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与感谢。

    同时,还有一群人,他们在后方默默地为大家服务。为了阻断疫情传播,为了加强疫情防护,他们成了光荣的志愿者。

    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冲在前线的医护人员是英雄,疫情后方的志愿者们同样也是英雄。新冠肺炎的出现和蔓延,让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我们响应政府号召:不出门,不出门,不出门!却有一些人逆行而出,冒着疫情肆虐的风险,在寒风中站岗,守护着一方平安。我的姑姑就是其中一员。

    姑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这个疫情面前,她义无反顾地站到抗击新冠肺炎第一线,主动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姑姑说,在每天的值守过程中,最怕的不是被感染,而是劝说那些在家呆不住的居民。他们总以为疫情很远,总想出来走走,聊聊天。姑姑在寒风里不停地劝阻,耐心地解释。有的人很配合,劝阻后就返回家中,而有的人却不理解,反而对她进行指责,甚至耍赖与谩骂。姑姑说,她们简直成了居民的出气筒,人们把新冠肺炎带来的恐慌以及宅在家里不能出门的郁闷统统发泄在她们执勤人员身上。疫情严重,责任在肩,她们把委屈放在心里,把眼泪流在人后,仍然用微笑和耐心服务群众。和姑姑视频时,看到她疲惫的面孔,听到她沙哑的声音,我真的感到心疼。

    每天一大早姑姑就戴着口罩出门,严格把守,劝说人们尽量待在家,不添乱,必须出门时要戴口罩。她给每一个出入的居民量体温、登记……虽然讲得口干舌燥,站得腰酸背痛,但是看到人们返家的背影,听到一句理解的问候“辛苦了!”姑姑心里充满了自豪,只要大家安好,辛苦也值得!

    姑姑的女儿今年才十岁,妈妈在外执勤,爸爸也值班,她总是一个人呆在家里,自己做作业、看电视、吃泡面……表妹打电话告诉我,爸爸妈妈执勤很辛苦,每天回家都很晚。她的话语中充满了骄傲,因为爸爸妈妈是她心中的英雄。

    哪有横空出世的英雄,在国之危难时挺身而出的凡人在我的眼中我的心中就是英雄。英雄是天黑之灯、雨夜之伞、民族之魂,致敬平凡的英雄,惟愿一切安好!

    第三篇:抗疫英雄

    8位抗疫新闻人物!

    1、钟南山院士:一言九鼎,百姓安心

    钟南山,汉族,福建厦门人,1936年10月出生于南京,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赞词】

    一张高铁图,心疼全国人;两次大疫情,总有您身影。一个“八零后”,小年夜里,临危出征;一句“人传人”,立马沸腾,之后静音。您告诉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亲赴一线,来回奔腾。您一出场,国人放下大半颗心。您是无论生死的逆行者,您是名副其实的大医生。

    【精彩文段】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这是人民日报微博上对钟南山的评价。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钟南山院士胸怀大理想、心中有人民。2024年非典肆虐,67岁的他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而今,武汉疫情肆虐,84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却登上了前往武汉的高铁。面对未知的艰难,他勇担大任,一往无前,既有医者仁心的专业技术,也有战士迎难而上的拼搏狠劲。但是在他看似无坚不摧的外衣之下,却深藏一颗柔情似水的仁人之心、一腔热血爱国的赤诚之情。

    2、李兰娟院士:首提封城,深入“红区”

    李兰娟,女,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她毫不犹豫地奔向战“疫”前线,率先提出“武汉封城”。

    【赞词】

    女性本柔,遇事则刚。年过古稀,奔赴战场。“武汉封城”,四字掷地有声;深入“红区”,落得满脸“皱纹”。这个建议,隔断了千万疫情;这张照片,见证了大医仁心。有一种勇敢执着,叫院士李兰娟;有一种治疗方案,叫“四抗二平衡”。“战役不成功,我们不撤兵!”坚守武汉一月余,感动举国上下人。

    【精彩文段】

    与其称之谓院士,不如誉之为国士

    封城,在中国的疾控史上,从未有过,连2024年非典时期也没有。万一疫情没什么大事,李兰娟一生的名誉和声望恐都将毁于一旦。她不是不知道事关重大,但在她心里,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有网友慨叹,钟南山、李兰娟是可以托付国运的大医,与其称之谓院士,不如誉之为国士,发大医国士之良知灼见,一能断论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二敢第一个提出建议封城;三是亲赴第一线抗击病毒。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 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倘若先生在世,他必会赞誉这位绍兴老乡为巾帼英雄、新时代的民族脊梁。

    3、李文亮医生:一声哨响,一鸣惊人

    李文亮,1985年出生,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中共党员。曾任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2024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2024年2月7日凌晨,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赞词】

    本是一名普通医生,哪曾想到一鸣惊人。“确诊了7例SARS”,向人发出惊世预警。疫情“吹哨人”,仅出于天地良心;被约谈训诫,始终不忘上火线初心。可恨的冠状病毒,夺去了您宝贵生命。您曾说,真相比平反更加重要;世人说,您是永恒的启明星。您的生命定格在34岁,您的名字将万古长青。

    【精彩文段】

    每一种职业都连着一种职业精神

    触摸一个个细节,更能读懂这位医学博士身上的可敬之处。他身上的那份乐观与担当更是令人动容。是的,作为一名医生,在疫情防控的紧急时刻,李文亮没有退缩,用行动作答,他对得起“医者仁心”这四个字。每一种职业都连着一种职业精神,每一种职业精神都积极倡导责任与担当。致敬李文亮,就是致敬职业精神。只要我们每个人在这特殊时期都能扛起责任,彰显担当,弘扬职业精神,让职业精神更加闪耀,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无懈可击,就一定能筑实筑牢防控网络,成功击退病毒恶魔,传来抗击疫情胜利的捷报。

    4、歌唱家韩红:千金散尽,只愿平安

    韩红,1971年9月26日出生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藏族女歌唱家、词曲创作人、音乐制作人、公益志愿者、导演,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演艺事业外,韩红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2024年,她带着自己的基金会,奔赴在疫情第一线,第一时间将捐赠物资送到武汉。

    【赞词】

    你是一名歌唱者,你是一名慈善家。有人说你是“败家子”,你差点要把钱财都散尽。物资捐到哪里去?捐给某会不放心。你要把救灾物资直接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奔赴疫情第一线,不怕风险,只为安心。你为何总能如此这般?原来,你的心里永远装着“远方的孩子”,你只愿“天下平安”!

    【精彩文段】

    我们需要创新定义韩红

    2月14日,情人节那天,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捐赠的60台救护车车队风驰电掣地直接开进了雷神山。许多人都不得不感叹韩红爱心救援会的“雷霆救急”。一直奔波在前线,已经年近半百的韩红,因为亲自驾驶物资运送车的时间长达13个小时,她终于因劳累过度而倒了在病床上。当她虚弱地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刻,歌星韩红黯然褪色,而英雄韩红却光芒四射,她的精神生命更加熠熠生辉。是的,抗疫中心怀大爱,而且把这份爱及时送到绝望中的人身边,我们应该重新定义韩红:她不仅仅是歌星,还是爱心的象征与责任的标志。

    5、张文宏医生:硬核医生,病毒猎手

    张文宏,浙江温州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员。2024年2月,张文宏在微言教育推出的《战“疫”公开课》栏目中做了题为《感染病:人类与微生物的故事》的演讲。

    【赞词】

    从抗击非典到狙击禽流感,从迎击埃博拉到抗击新冠肺炎:他是一场场硬仗中走出的老兵。“流感不是感冒!就像老虎从来不是猫!”“再闷2星期,病毒也被你闷死了。”18分钟的公开课,更让他火得一塌糊涂。他就是硬核医生、病毒猎手张文宏。而他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医生。”

    【精彩文段】

    专业本身就有稳定人心的力量

    自新冠肺炎暴发以来,他由于“金句频出”而备受关注,被网友亲切称为“耿直男孩”、“段子手男神”,收获了一大波粉丝。张文宏医生的话,只是硬核与俏皮吗?不是,更重要的是专业。他的话,有的不是那么“中听”,但却给人一种由专业主义带来的信赖感。比如他说,针对新冠肺炎目前没有神药,唯一的“神药”就是集中全部救治资源帮助病人坚持下去。不妨试想,张文宏医生的话少有情绪性的渲染,也不全是“好消息”,却自然让人信服,获得了颇高的曝光度。这也说明,专业,本身就有稳定人心的力量。

    6、张定宇院长:生命渐冻,情怀火热

    张定宇,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湖北省武汉人。现任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24年10月,被确诊患有渐冻症。但他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

    【赞词】

    临危受命,托起信心与希望;隐瞒病情,只为治愈更多人;妻子感染,他把爱埋在心里。有人劝他歇一歇,他说,“我以后有很长的时间可以歇着,为什么不现在多做一点呢?”他是一个渐冻人,也是一个战斗者;他是一个指挥者,更是一颗定心丸。无法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他却一直在拓宽自己生命的宽度,并努力延长着别人生命的长度。

    【精彩文段】

    自我定位决定精神状态

    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完全可以在家治病养病,可他却隐瞒病情,坚持工作。渐冻症,这可不是一般的伤风感冒,然而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却干得比一般人更带劲。这是何苦呢?有人发出感叹。其实这正是张定宇与他们的不同之处,不同在自我定位,不同在人生价值。在一些人看来,人生短暂,活着就要享受,而在张定宇的价值体系里,奉献自我才是人生价值的根本,他隐瞒病情,坚持工作,就是为了更多更好地奉献自己,奉献自我是他人生的终结追求,也是他不知疲倦、忘我工作的精神动力。

    7、方舱读书哥:身在病床,心在书中

    该男姓付,从武大博士毕业后去美国深造,目前是博士后,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书。付先生回武汉探望父母,没想到其家人和他相继被确诊新冠肺炎,2月5日晚上作为第一批患者转到江汉方舱医院。照片走红后,《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的书名也浮出水面。经过20多天的治疗,“清流哥”恢复不错,2月28日已出舱,由社区对接安排至隔离点,继续观察14天。出仓时还对病友许下承诺,帮忙照顾他们家15岁的小病友。

    【赞词】

    方舱一张照片,走红一位书生。疫情来时汹汹,我自波澜不惊。深蓝的上衣,浅蓝的口罩,洁白的床被,还有那宁静的眼神。书中自有黄金屋,此处无声胜有声。一本大部头,此时不觉高深。知识就是力量,阅读可以安神,神安可以驱病。阅读也是避难所,心若静,世间无杂音。清流读书哥,随处可安心。

    【精彩文段】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心态

    让“读书哥”没想到的是,他会在网上走红,他当时阅读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也在网上成为畅销书。疫情是一场灾难,也是一次考验,它考验的不仅是我们的身体,还有我们的心态。面对同样的处境,不同的心态自然带来不同的感受。疫情之下,有的人心浮气躁、自怨自艾、内心痛苦;有的人则坦然面对现实,随遇而安,心态平稳。著名作家毕淑敏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好心态是极佳的精神疫苗,它能让我们在这段很“糟糕”的日子里,把生活过成一股清流。人这一辈子,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风雨雨、沟沟坎坎。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心态。

    8、快递小哥汪勇:提起脑袋,生命快递

    汪勇,35 岁,顺丰速运(武汉市将军路营业点)丰e店主。正月初一,他住进公司的仓库,开始志愿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他牵头建起了医护服务群,从日常的出行、用餐,到修眼镜、买拖鞋,只要医护人员有需要,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搞定。汪勇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将温暖聚拢,守护着冬日里逆行的医务英雄。

    【赞词】

    因为封城,医务人员需接送;快递小哥,生死无畏在顺丰。他也有父母,他也有妻儿,他也会怕死,他把风险一个人担起,“提起脑袋”开始“生命快递”。他算了一笔账,一天能给医生节省 60 个小时,就算 10 天后真的倒下,他们应该能救至少 10 条人命。一呼百应,一个团队,感动的不仅仅是武汉居民。

    【精彩文段】

    在平凡“逆行者”身上见曙光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看到了很多像汪勇一样面对疫情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更看到了他们背后不平凡的精神力量。在疫情防控最为吃劲的阶段,我们需要汪勇这样勇于付出的品质。作为一名快递小哥,汪勇本没有义务护送医护人员,也没有义务组织团队为一线人员排忧解难。“不为什么,就觉得我应该做一点什么”,面对当初的决定,汪勇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正是因为他的勇于付出,及时缓解了战疫一线的棘手问题,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当个人力量汇聚成团队力量时,这种勇于付出的品质,就成为了疫情防控的有力保障。

    第四篇:学习抗疫英雄感悟

    学习抗疫英雄感悟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党的18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表达过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并号召全社会都要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千万网友云监工注视下,2月2日上午,火神山医院举行交付仪式,明日即可收治病人;与此同时,雷神山医院也将于2月5日建成。至此,三山终齐聚,为共克难关又添了几分信心近半个月以来,钟南山院士几次关键现身,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军心。

    17年前非典一役,敢医敢言让钟南山家喻户晓,也赢得了广泛的公众信任。而自那以后,但凡有急性传染病,广东省公布的防控组名单大多由他挂帅。即使年过八旬,也并不妨碍他走上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毫不退缩!

    1月18日,从深圳抢救完相关病例回到广州,接到通知连忙赶往武汉,1月19日,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晚上从武汉飞往北京,1月20日,列席国务院常务会,就如何遏制疫情扩散等提出具体建议。

    这位84岁的老人真的很拼,为人民、为祖国、为自己肩上的责任。他尊重事实甚于尊重的求实精神,鞠躬尽瘁的敬业奉献精神,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博爱精神深深的打动着我们。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他来抵达武汉。有人他称为逆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而他只说自己是一个医生!

    致敬最美逆行者!在这个灰色寂静的假期,这位老人,他像一座灯塔照耀着万千人民的心,也照进了我的心灵深处,使我内心燃起勤奋努力、永不退缩、敢于攀登的火焰!中国一定可以!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第五篇:作文:我身边的抗疫英雄

    作文:我身边的抗疫英雄

    漫冬终为过者,迟春依旧悄来。

    ——题记

    己亥末、庚子春,在这年与年夹缝中,在这举国上下喜迎新春之际,突然爆发了危及全球的重大疫情——新型冠状病毒。

    灾难当前,总有一群敢于担当的逆行者,他们扛着重任,肩负民族使命,走在抗疫一线。然而,也有许许多多人,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默默地奉献着,比如那位快递小哥,他在我心中,也是了不起的抗疫英雄。

    我和他的相遇是在一天下午,那个时候,疫情刚爆发。先是超市被封,然后口罩也脱销,许多人断了粮源,人们只好在网上寻求必需品,我也不例外。那天早上,天阴沉沉的,天空下一切仿佛映成了灰白色,像一张二十世纪的老照片。到了下午,便下起了大雨。雨天,总能激起人的睡意,单调的雨声,在我脑子里荡着回音,什么都不想去想,瘫在椅子上,望着阴沉的天空,像是被蒙在眼上的一块布。

    突然,一阵急促的铃声,一下子把我从睡意中拉回来。我有些不情愿,拿起电话不耐烦地拖长声音:“喂——”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较为年轻的声音:“您好,您的快递!”我抬头又向外望了一眼,外面的雨声就像妈妈上班走时的叮嘱:“千万别出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千万,千万,千万别出门。”我被每天更新的感染人数吓坏了,即使没有妈妈的叮嘱,我也不敢踏出屋门半步。我便找了个借口:“外面下这么大的雨,我也出不去,您就搁门卫室吧!”但那个快递员却执意帮我送到家门口,我听完心里一阵感激,在这个时候又是下雨天,他却执意帮我送快递。过了仅两分钟,楼道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我猜是那个快递员,便急忙去开门。还没等我走过去,门铃就已经响了,我打开门,面前是一个带着口罩,比我高一点的年轻小伙子。当我接到物件时,却发现,他有一双完全与自身年龄不符的双手,粗糙的手背布满裂痕,鼻尖还挂着雨珠。我望着他,很诧异地问他:“你是怎么进到小区的?”他憨憨地笑笑,“我对门卫说这是生活必需品,家里大人不在家,只有一个小孩子。”他说完便向我道别,迅速地消失在楼道尽头。那一刻,我被他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在这危险时刻,病毒就像一颗颗炮弹,在外面奔走的人们,随时都有被这种“炮弹”击中的危险。在这危险时刻,人们的生活又离不开他这种职业,他顶着风险,尽职尽责,无惧无畏,奔走在大街小巷,将在家禁足人们的生活必须品送到手中,从他手传递的,不仅仅是物品,是舍己为人的精神。

    英雄,有很多种,但在这危险的疫情中,像快递小哥这样的人,他们都是令人敬佩的抗疫英雄。



    推荐阅读:
    抗疫作文_感悟英雄在身边[5篇]
    中国四大名著知识竞赛题
    倾力打造“服务型”法院
    人防整改报告
    中心卫生院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五年规划范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