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运输合同 赠言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五篇)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雾花翩跹 时间:2024-05-23 00:12:22

    第一篇: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

    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化学会考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1

    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 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 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 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 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 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 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

    ① 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 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 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 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定都是金属 ?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是非金属?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2

    结构

    1、半径

    ① 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② 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

    ③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

    ① 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

    ② 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最高正价。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

    ③ 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

    ④ 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

    ①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② 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① 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② 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③ 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④ 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⑤ 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3

    基本概念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 > H2CO3 > H2S > HClO > C6H5OH > 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6.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均为10-100nm

    17.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

    18.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2: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不存在分子。

    19.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浓度就越大,数目不一定越多。

    20.单质如Cu、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1.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氯离子有6个

    22.失电子多的金属元素,不一定比失电子少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如Na和Al。

    23.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24.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25.氧化性:MnO4->Cl2 >Br2 >Fe3+ >I2 >S

    26.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NH3、HF、CH3CH2OH。

    27.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28.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9.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30.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31.氨水的密度小于1,硫酸的密度大于1,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浓度为18.4mol/L。

    32.碳水化合物不一定是糖类,如甲醛。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4

    基本理论

    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 CH:C2H2和C6H6② CH2:烯烃和环烷烃 ③ 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 + Mn2O7 ==2KMnO4 +H2O。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

    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4.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

    25.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 Fe2+。

    26.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27.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31.含有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其余晶体中一定无分子。

    32.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

    33.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

    34.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35.对于双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一定有极性(极性分子);键无极性,分子一定无极性(非极性分子)。

    36、氢键也属于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对分子稳定性无影响。

    37.微粒不一定都指原子,它还可能是分子,阴、阳离子、基团(如羟基、硝基等)。例如,具有10e-的微粒:Ne;O2-、F-、Na+、Mg2+、Al3+;OH-H3O+、CH4、NH3、H2O、HF。

    38.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都强,如碳,稀有气体等。

    39.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

    40.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 族元素等。

    41.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还有氢元素。

    42.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还有0族。

    43.分子内不一定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44.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极性键,如过氧化氢、乙炔等。

    45.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过氧化钠、二硫化亚铁、乙酸钠、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46.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

    47.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

    48.离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盐,如Mg3N2、金属碳化物(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但不是盐。

    49.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溴化铝等是共价化合物。

    50.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5

    化学性质

    1、SO2能作漂白剂。SO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液。SO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O2与Cl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

    第一种可能为与Cl-生成难溶物。包括:①AgNO3

    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

    ① 可溶性硅酸盐(SiO32-),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

    ② 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

    ③ S2O32-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

    ④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H)3的胶粒带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

    ⑤ AlO2-离子方程式:AlO2-+H+ +H2O==Al(OH)3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

    ①浓硫酸与Cu反应——强氧化性、酸性 ②实验室制取乙烯——催化性、脱水性

    ③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催化剂、吸水剂④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水剂

    ⑤蔗糖中倒入浓硫酸——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

    ⑥胆矾中加浓硫酸—— 吸水性

    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

    ①醛;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酯;⑤葡萄糖;⑥麦芽糖(均在碱性环境下进行)

    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① 显两性的物质:Al、Al2O3、Al(OH)3

    ② 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O3、(NH4)2S 等。

    ③ 弱酸的酸式盐:NaHS、NaHCO3、NaHSO3等。

    ④ 氨基酸。

    ⑤ 若题目不指定强碱是NaOH,则用Ba(OH)2,Na2CO3、Na2SO3也可以。

    7、有毒的气体:F2、HF、Cl2、H2S、SO2、CO、NO2、NO、Br2(g)、HCN。

    8、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

    9、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气体:HF、HCl、HBr、HI、H2S、SO2、CO2、NO2、Br2(g)。

    10、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有漂白作用的气体:Cl2(有水时)和SO2,但两者同时使用时漂白效果减弱。检验Cl2常用淀粉碘化钾试纸,Cl2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1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和SO2,但通入过量气体时沉淀又消失,鉴别用品红。

    12、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F2、Cl2、Br2(g)、NO2、O2、O3;具有强或较强还原性的气体:H2S、H2、CO、NH3、HI、HBr、HCl、NO,但其中H2、CO、HCl、NO、SO2能用浓硫酸干燥;SO2和N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3、与水可反应的气体:Cl2、F2、NO2、Br2(g)、CO2、SO2、NH3;其中Cl2、NO2、Br2(g)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且都是歧化反应),只有F2与水剧烈反应产生O2。

    14、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Cl2、NO2、Br2(g)、O3。

    15、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H2S、SO2、C2H4、C2H2、其它不饱和有机气体。

    16、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SO2;NO2。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气体:NO2等氮氧化物和烃类;

    导致臭氧空洞的主要气体:氟氯烃(俗称氟利昂)和NO等氮氧化物;

    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O2和CH4等烃;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的气体是:CO和NO。

    17、可用作致冷剂或冷冻剂的气体:CO2、NH3、N2。

    18、用作大棚植物气肥的气体:CO2。

    19、被称做地球保护伞的气体:O3。

    20、用做自来水消毒的气体:Cl221、不能用CaCO3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应用稀盐酸。

    22、实验室制氯气用浓盐酸,稀盐酸不反应;Cu与浓硫酸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稀溴水不反应。

    23、有单质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变。

    24、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Na2O2。

    25、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不一定越强,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26、中学常见的卤族元素与水反应不一定符合:X2+H2O=HX+HXO类型?F2与水反应方程式应是: 2F2+2H2O=4HF+O2↑

    27、AgF,AgCl,AgBr,AgI见光一定分解,有感光性?不一定:AgF稳定,见光不分解?

    28、卤族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既能是负价也能显正价?不一定,F在化合物中只能显负价,不显正价?

    29、卤素的无氧酸一定都是强酸?不一定,氢氟酸却为弱酸?

    30、卤素单质和铁反应的生成物一定都是FeX3?不一定:I2与铁反应只生成FeI2?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

    第二篇:高中化学会考常见知识点总结

    学业考试《化学必修1、2》复习资料汇编

    A.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2必背考试点

    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碱金属元素、Ag、H:+1 F:—1 Ca、Mg、Ba、Zn:+2 Cl:—1,+1,+5,+7 Cu:+1,+2 O:—2 Fe:+2,+3 S:—2,+4,+6 Al:+3 P:—3,+3,+5

    Mn:+2,+4,+6,+7 N:—3,+2,+4,+5

    2、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 失——升——(被)氧化——还原剂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分解

    复分解

    置换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还 原 性 逐 渐 减 弱

    4、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一步: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3、BaCO3、BaSO4、AgCl、AgBr、AgI、Mg(OH)

    2、Al(OH)

    3、Fe(OH)

    2、Fe(OH)

    3、Cu(OH)2等),难电离(H2CO3、H2S、CH3COOH、HClO、H2SO3、NH3·H2O、H2O等),气体(CO2、SO2、NH3、Cl2、O2、H2等),氧化物(Na2O、MgO、Al2O3等)不拆

    第三步:删。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

    第四步:查。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 ①否产生沉淀

    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 ③是否生成气体

    ④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C、CO、H2还原CuO

    6、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

    ⑴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n==N / NA,N==nNA NA——阿伏加德罗常数。规定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为一摩尔,约为6.02×1023个,该数目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⑵物质的量和质量:n==m / M,m==nM ⑶对于气体,有如下重要公式

    a、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n==V / Vm,V==nVm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b、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V(A)/ V(B)== n(A)/ n(B)== N(A)/ N(B)c、气体密度公式:ρ==M / Vm,ρ1/ρ2==M1 / M2 ⑷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关系

    (对于溶液)a、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 C==n / V,n==CV

    b、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C==(1000ρω)/ M

    7、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计算:固体的质量或稀溶液的体积

    ②称量:天平称量固体,量筒或滴定管量取液体(准确量取)③溶解: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④检漏: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两次)

    ⑤移液:冷却到室温,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选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⑥洗涤:将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液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少量多次)

    ⑦定容:加水至叶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刚好与刻

    度线相切

    ⑧摇匀:反复上下颠倒,摇匀,使得容量瓶中溶液浓度均匀 ⑨装瓶、贴标签

    必须仪器: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或滴定管(量液体体积),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规格),胶头滴管

    9、钠的氧化物比较

    第三篇:(人教版)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引言

    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发展趋势

    2、能列举一些对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及其成就

    3、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面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和关系

    5、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1、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2、能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3、认识实验方案、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

    4、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5、学会分离、提纯实验方法;掌握过滤和蒸发、蒸馏和萃取等基本实验操作;

    6、学会NH4+、Fe3+、Cl-、SO42-、CO32-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是度量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并通过物质的量建起宏观和微观量的关系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含义,明确1摩尔的含义:

    3、能进行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换算

    4、知道、气体摩尔体积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5、能进行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6、能利用物质的量及其相关关系定量上认识化学反应,并进行简单计算;

    7、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了解容量瓶在配制中应用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1、能运用元素的观点学习和认识物质。

    2、能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3、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能列举一些生活中的胶体。

    4、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5、能运用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解释简单的实验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验问题。第二节 离子反应

    1、写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2、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从微粒观(电离的观点)的视角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及所发生的反应。

    3、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利用离子反应检验常见离子,如CI-、SO42-、CO32-。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1、知道可以依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能利用化合价升降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3、能列举中学阶段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4、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5、能列举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广泛存在及对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影响。

    6、以Fe、Fe2+,Fe3+间的转化为例,初步学会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视角研究物质的性质。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1、知道钠的主要物质性质(颜色、状态、硬度)

    2、认识钠和水、氧气等物质的化学反应,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能利用钠的化学性质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和实际问题。

    4、了解铝的还原性、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以及铝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能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能列举铝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6、从不锈钢不易锈蚀原理,认识金属性质与金属材料间的密切关系。

    7、能列举含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8、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氧化性或还原性)

    9、能举例说明Fe、Fe2+、Fe3+间的转化,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0、了解检验Fe3+的方法。

    11、了解金、银和铜的主要性质以及它们作为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举例说明含硫元素的物质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2、能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研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能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4、通过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与相应性质的关系,认识硫单质、二氧化硫,硫酸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性质,能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运用从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了解酸雨的危害和酸雨防治的方法。

    6、了解碳、氮、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重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7、能举例说明硅在半导工业、二氧化硅在现代通讯业、传统的硅酸盐制品和一些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应用。

    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的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1、知道原子核的构成,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ZAX的含义。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元素、什么是核素、什么是同位素

    3、知道核素在医疗、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5、能说出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6、能列举出各主族的常见元素

    7、掌握碱金属的性质

    8、掌握卤族元素的性质,认识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次序及卤素单质和化合物的重要用途。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1、初步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掌握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能举例说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原子的得失电子的能力、化合价)的关系;例如:钠最外层一个电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

    3、知道ⅡA族、ⅤA族和过渡金属元素中某些元素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4、能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简要说明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5、知道含有某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与元素原子的电子(或失电子)能力的关系,并能简单应用

    6、知道元素周期表在科学研究、地质探矿等领域的广泛运用 第三节 化学键

    1、认识化学键的含义

    2、能用简单实例说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3、知道化学键包含离子键和共价键,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

    4、学会部分常见物质的电子式:NaOH,KCl,CaCl2,ZnSO4,MgCl2,Cl2,H2,HCl,H2O等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能用简单实例说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2、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旧键的断裂和新建的形成要吸收和释放能量,使化学放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3、能用化学键的观点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

    4、知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以各种形式进行转化。

    5、认识化学反应在提供能源方面的作用。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知道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2、能与铜锌原电池为例简单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不要求知道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3、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度和限度

    1、认识到化学反应有快慢。

    2、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

    3、了解浓度、湿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能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通过控制调控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

    4、认识在有些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是不能转化成产物的。

    5、认识化学反应的限度。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1、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是导致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主要原因。

    2、知道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能写1—4个碳原子烷烃的结构和结构简式。

    3、知道烃的组成特点。

    4、知道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能写出含4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5、了解甲烷的组成和基本结构特点,认识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取代反应)。

    6、知道乙烯的化学性质(燃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并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7、知道苯的物理性质,知道由于苯分子结构的特殊性,苯不能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不能与溴的氯化碳溶液反应,但能燃烧、能发生取代反应。

    8、知道乙烯是石油炼制的主要产物,可以与乙烯为原料制取许多物质。

    9、知道煤的干馏,知道苯是煤干馏的重要产物之一。

    10、知道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常用的有机溶剂,但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危害、。

    11、只知道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质。

    12、能写出乙醇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13、了解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燃烧、与金属钠的反应、在催化条件下可被氧化成醛),并 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4、能举例说明乙醇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5、知道乙酸的主要物理性质。

    16、能写出乙酸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17、了解乙酸具有酸性,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并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9、了解酯和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0.、知道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都属于糖类。

    21、知道葡萄糖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22、知道淀粉在酸或酶的催化下可以逐步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

    23、能写出葡萄糖的结构件事式。

    24、知道到蛋白质是一种结构复杂、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化合物,由碳、氢、氧、氯等元素组成,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5、知道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水解会生成各种氨基酸。

    26、知道蛋白质的性质(盐析、聚沉、显色、便性)。

    27、能举出加成、取代、酯化反应的实例(不要求掌握这些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定义,不要求进行判断)

    28、初步认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的主要特点(由简单的结构单元重复而成)和基本性质(不要求分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

    29、知道高分子材料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能列举出几种常见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30、认识加聚反应,能写出简单的加聚反应方程式。

    31、了解合成分子化合物的主要类别及其在生产、生活、现代科技发展中的广泛应用。

    32、能列举一些常见的燃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并说明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了解海水中重要元素的存在和应用及其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潜在价值,认识综合开发利用是海水化学资源利用的必然趋势。

    2、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对比。认识镁、溴、碘等物质的性质在提取海水有用物质中的重要应用。

    3、了解酸雨防治,无磷洗涤剂的使用,认识环境保护的意义。

    4、了解由塑废弃物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和防治、消除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培养绿色化学思想和环境意识。

    5、认识化学反应在制造新物质方面的作用和新物质的合成对 人类生活的影响。

    6、能以氯气的制取为例,理解如何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

    7、了解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和尾气吸收方法。

    8、知道复合材料由基体和增强体组成。

    9、能列举几种常见的复合材料及其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10、认识单质镁的还原性和重要用途。

    第四篇: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详细总结

    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 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7.关于反应形式的联想:

    1.热分解反应:典型的特征是一种物质加热(1变2或1变3)

    2.两种物质的加热反应:

    六、常见的重要氧化剂、还原剂

    七、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1.浓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2.温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3.溶液酸碱性.4.条件不同,生成物则不同

    八、离子共存问题

    九、离子方程式判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

    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写、拆、删、查四个步骤来写)

    十、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1.“从下往上”原则。2.“从左到右”原则。3.先“塞”后“定”原则。

    4.“固体先放”原则,“液体后加”原则。5.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6.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7.连接导管通气是长进短出原则。

    十一、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例

    十二、中学化学中与“0”有关的实验问题4例及小数点问题 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0。小数点为两位 2.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0。小数点为一位 3.温度计中间刻度是0。小数点为一位 4.托盘天平的标尺中央数值是0。小数点为一位

    十三、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

    十四、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

    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4、常温下与酸反应剧烈程度;

    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十五、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

    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

    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十六、“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

    1.“10电子”的微粒:

    2.“18电子”的微粒

    十七、微粒半径的比较:

    十八、各种“水”汇集

    十九、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二十、各种“气”汇集

    二十一、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二十二、几个很有必要熟记的相等式量

    二十三、规律性的知识归纳

    8、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一)有机

    1.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2. 苯的同系物;

    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卤代烃、油酸、油酸盐、油酸酯等);

    4. 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等);

    5. 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6. 煤产品(煤焦油); 7.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无机

    二十四、实验中水的妙用

    二十五、有机物的官能团:

    二十六、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二十七、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的反应。聚合反应:一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加聚反应:一种或多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消去反应: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因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

    应。

    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去氢的反应。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酯化反应: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水解反应:化合物和水反应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有卤代烃、酯、糖等)

    二十八、有机物燃烧通式

    二十九、有机合成路线:

    补充:

    十、化学计算

    十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十二、氧化还原反应 升失氧还还、降得还氧氧

    十三、盐类水解

    盐类水解,水被弱解;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呈谁性,同强呈中性。

    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十四、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三查”

    1.检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固(s)、液(l)、气(g)

    2.检查△H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注意△H的“+”与“-”,放热反应为“-”,吸热反应为“+”)

    3.检查△H的数值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匹配(成比例)

    注意: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若反应在298K和

    条件下进行,可不予注明;

    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常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 △H与化学计量系数有关,注意不要弄错。方程式与△H应用分号隔开,一定要写明“+”、“-”数值和单位。计量系数以“mol”为单位,可以是小数或分数。一定要区别比较“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等概念的异同。

    十五、浓硫酸“五性”

    十六、浓硝酸“四性”

    十七、烷烃系统命名法的步骤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使用时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①最简化原则,②明确化原则,主要表现在一长一近一多一小,即“一长”是主链要长,“一近”是编号起点离支链要近,“一多”是支链数目要多,“一小”是支链位置号码之和要小,这些原则在命名时或判断命名的正误时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十八、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酸提供羟基,醇提供氢原子)

    所以羧酸分子里的羟基与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了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

    十九、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标价态、列变化、求总数、定系数、后检查

    一标出有变的元素化合价;

    二列出化合价升降变化

    三找出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相等;

    四定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

    五平:观察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

    六查:检查是否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通常通过检查氧元素的原子数),画上等号。

    十、“五同的区别” 同位素(相同的中子数,不同的质子数,是微观微粒)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不同的单质,是宏观物质)

    同分异构体(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

    同系物(组成的元素相同,同一类的有机物,相差一个或若干个的CH2)

    同一种的物质(氯仿和三氯甲烷,异丁烷和2-甲基丙烷等)

    十一、化学平衡图象题的解题步骤一般是:

    看图像:

    一看面(即横纵坐标的意义); 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三看点(即曲线的起点、折点、交点、终点),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先拐先平”。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

    五看量的变化(如温度变化、浓度变化等),“定一议二”。

    十二、中学常见物质电子式分类书写

    十三、原电池:

    1.原电池形成三条件: “三看”。先看电极:两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 再看溶液: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三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接触。

    2.原理三要点:

    (1)相对活泼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相对不活泼金属(或碳)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3)导线中(接触)有电流通过,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4.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十四、等效平衡问题及解题思路

    1、等效平衡的含义在一定条件(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下,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分数(体积、物质的量)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

    衡互称等效平衡。

    2、等效平衡的分类

    (1)定温(T)、定容(V)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Ⅰ类:对于一般可逆反应,在定T、V条件下,只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Ⅱ类:在定T、V情况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2)定T、P下的等效平衡(例4: 与例3的相似。如将反应换成合成氨反应)Ⅲ类:在T、P相同的条件下,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十五、元素的一些特殊性质 1. 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元素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Ge。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Ca。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Na、Ba。⑥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⑦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

    ⑧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⑨短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P。2.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

    素:O。

    ④最轻的单质的元素:H ;最轻的金属单质的元素:Li。⑤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 ;金属元素:Hg。

    ⑥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Be、Al、Zn。⑦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N;能起氧化还

    原反应的元素:S。

    ⑧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单质的元素:S。⑨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Li、Na、F。

    ⑩常见的能形成同素异形体的元素:C、P、O、S。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

    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

    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

    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

    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

    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

    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五.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

    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

    七.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2例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八.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在许多化学实验中都要用到导管和漏斗,因此,它们在实验装置中的位置正确与否均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的实验中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下面拟结合实验和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图,作一简要的分析和归纳。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

    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原因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反应。

    九.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例

    十.中学化学中与“0”有关的实验问题4例

    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0。2.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0。3.温度计中间刻度是0。4.托盘天平的标尺中央数值是0。

    十一.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

    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4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5.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6.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7.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48.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49.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50.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1.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52.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53.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胶体变浑浊。

    54.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浑浊。

    55.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

    壁。

    56.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57.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

    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十三.有机实验的八项注意

    有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会考的常考内容。对于有机实验的操作及复习

    必须注意以下八点内容。

    1.注意加热方式

    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

    ①酒精灯加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蒸馏石油实验”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②酒精喷灯加热。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较高温度的有机实验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煤的干馏实验”。③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的银镜实验)”、“ 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6 0℃)”、“ 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 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④用温度计测温的有机实验有:“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 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具支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注意催化剂的使用

    ① 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有:“乙烯的制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

    乙酯的水解实验”。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

    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

    ②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有: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后生成的溴化

    铁)。

    ③氧化铝做催化剂的实验有: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3、注意反应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

    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4、注意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

    进行冷却。

    ①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装)冷却的实验:“蒸馏水的制取实验”和“石油的蒸馏实验”。②用空气冷却(用长玻璃管连接反应装置)的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和 “溴苯的制取实验”。这些实验需要冷却的目的是减少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挥发,既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又减少了这些挥发物对人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5、注意除杂

    有机物的实验往往副反应较多,导致产物中的杂质也多,为了保证产物的纯净,必须注意对产物进行净化除杂。如“乙烯的制备实验”中乙烯中常含有CO2和SO2等杂质气体,可将这种混合气体通入到浓碱液中除去酸性气体;再如“溴苯的制备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产物溴苯和硝基苯中分别含有溴和NO2,因此,产物可用浓碱液洗涤。

    6、注意搅拌

    注意不断搅拌也是有机实验的一个注意条件。如“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实验”(也称“黑面包”实验)(目的是使浓硫酸与蔗糖迅速混合,在短时间内急剧反应,以便反应放出的气体和大量的热使蔗糖炭化生成的炭等固体物质快速膨胀)、“乙烯制备实验”中醇酸混合液的配制。

    7、注意使用沸石(防止暴沸)

    需要使用沸石的有机实验:① 实验室中制取乙烯的实验;②石油蒸馏实验。

    8、注意尾气的处理

    有机实验中往往挥发或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必须对这种有害气体的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①如甲烷、乙烯、乙炔的制取实验中可将可燃性的尾气燃烧掉;

    ②“溴苯的制取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中可用冷却的方法将有害挥发物回流。

    十四.离子反应 离子共存 离子方程式

    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离子之间的相互反应。离子间的反应是趋向于降低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离子反应通常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理解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好离子反应的关键。溶液中离子共存的问题,取决于离子之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如离子间能反应,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一).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 离子反应生成微溶物或难溶物。

    2. 离子反应生成气体。3. 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4. 离子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化学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可分为两类,一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二是氧化性离子与还原性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还应

    注意:

    (二). 离子反应的本质:反应体系中能够生成气、水(难电离的物质)、沉淀的离子参与

    反应,其余的成分实际上未参与反应。

    (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类型 1. 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 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 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4. 络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掌握离子方程式的类型及特征,写好离子方程式,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

    本技能。

    十五.盐类水解的应用规律

    盐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称为盐类的水解。

    其一般规律是: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强不水解,两弱更水解,越弱越水解。

    哪么在哪些情况下考虑盐的水解呢? 1.分析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时要考虑水解。

    2.确定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和浓度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十六.焰色反应全集(一).钠离子: 钠的焰色反应本应不难做,但实际做起来最麻烦。因为钠的焰色为黄色,而酒精灯的火焰因灯头灯芯不干净、酒精不纯而使火焰大多呈黄色。即使是近乎无色(浅淡蓝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铁丝(或镍丝、铂丝)放在外焰上灼烧,开始时火焰也是黄色的,很难说明焰色是钠离子的还是原来酒精灯的焰色。要明显看到钠的黄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⑪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下同)吸少许酒精(95%乙醇,下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

    ⑫方法二(铁丝法):

    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干净、酒精纯),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

    焰。

    以上做法教师演示实验较易做到,但学生实验因大多数酒精灯都不干净而很难看到焰尖,可改为以下做法:沾有钠盐的铁丝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蓝色火焰的部位灼烧,黄色火焰覆盖蓝色

    火焰,就可认为黄色火焰就是钠焰。

    (二).钾离子:

    ⑪方法一(烧杯-酒精法):

    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的浅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

    ⑫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

    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放在一个小发皿内,加入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完时现象更明显。

    ⑬方法三(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许碳酸钠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再取一条小铁丝,一端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沾一点水,又把水挤干,把棉花沾满上述糊状碳酸钠,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钴玻璃片可看到明显的紫色火焰。

    ⑭方法四(铁丝法):

    同钠的方法二中的学生实验方法。该法效果不如方法一、二、三,但接近课本的做法。观察钾的焰色时,室内光线不要太强,否则浅紫色的钾焰不明显。

    (四).钙离子:

    ⑪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 同钠的方法一。

    ⑫方法二(烧杯-酒精法):

    取一药匙研细的无水氯化钙粉末(要吸少量水,如果的确一点水也没有,则让其在空气吸一会儿潮)放在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7~8滴酒精,点燃。

    ⑬方法三(药匙法):用不锈钢药匙盛少许无水氯化钙(同上)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五).锶离子:

    方法一、二:同碳酸锂的方法一、二。

    (六).钡离子:

    ⑪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量研细的氯化钡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入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取一小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吸饱水后又挤干,把这棉花沾满上述糊状氯化钡,放在酒精灯火焰下部的外焰上灼烧,可看到明显的黄绿色钡焰。

    ⑫方法二(棉花-水-烧杯法): 跟方法一类似,把一小团棉花沾水后挤干,沾满糊状氯化钡,放在一倒置的烧杯上,滴加七八滴酒精,点燃。可与棉花+酒精燃烧比较。

    (七).铜离子:

    ⑪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同钡离子的方法一相同。⑫方法二(镊子-棉花-酒精法):同钠离子方法。⑬方法三(烧杯-酒精法):同钾离子的方法一。

    ⑭方法四(药匙法):同钙离子的方法三。

    焰色反应现象要明显,火焰焰色要象彗星尾巴才看得清楚,有的盐的焰色反应之所以盐要加少量水溶解,是为了灼烧时离子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挥发成彗星尾巴状,现象明显;而有的离子灼烧时较易挥发成彗星尾巴状,就不用加水溶解了。

    十七.“五”同辨析

    第五篇:高中化学会考模拟试题

    高中化学会考模拟试题(一)

    第 Ⅰ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它属于()A.纯净物 B.混合物 C.化合物 D.单质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 B.碘片升华 C.煤的干馏 D.蔗糖溶于水

    3.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固态时都属分子晶体的是()A.SO2和SiO2 B.CO2和H2O C.NaCl和HCl D.CH4和MgCl2 4.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16O和18O B.O2和O3 C.乙酸和甲酸甲酯 D.乙烷和丙烷

    5.下列表示微粒的图或式正确的是()

    6.不能使干燥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A.氯水 B.溴水 C.碘水 D.盐酸

    7.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A.NH3 B.SO2 C.O2 D.H2 8.以下各组内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不能生成氢氧化钠的是(A.Na和H2O B.Na2O和H2O C.Na2O2和H2O D.Na2O和HCl 9.下列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2Na十S ====Na2S

    B.Cu十S====CuS

    C.Fe十S ====FeS

    D.H2十S====H2S 10.有机物中的烃是()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B.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物

    C.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化合物 D.仅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物

    11.物质的量相同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体积 B.质量 C.原子个数 D.质子数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D 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13.下列气体不能与镁反应的是())))

    A.氮气 B.氧气 C 氩气 D.二氧化碳

    14.下列物质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是()A.氯气 B.碳酸氢钠 C 二氧化硅 D.镁

    15.常温下混合下列各组物质,能反应产生气体的是()A.铜跟稀硝酸 B.铝跟浓硝酸 C 银跟浓盐酸 D.铁跟浓硫酸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表示醇类的定官能团是跟链烃基相连的羟基

    B.有机酸RCOOH与醇R′OH发生酯化反应时能生成R′一C—OR C.乙醇跟氢溴酸混合加热发生消去反应 D.乙醇与甲酸乙酯是同系物

    17.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Ca2+,HCO3—,OH— B.K+,NH4+,S2—,OH— C.Mg2+,K+,HSO3—,H+ D.K+,Na+,NO3—,CO32—

    18.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Cl2通入NaOH溶液中

    Cl2十2OH—===Cl—十ClO—十H2O B.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 FeS十2H+ Fe2+十H2S↑ C.硫酸铵和氢氧化钡溶液 Ba2+十SO42—=BaSO4↓ D.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

    Ba2+十SO42—十2H+十2OH—=BaSO4↓十2H2O 19.下列物质不能用氧化物与水反应直接制取的是()A.消石灰 B.H2SiO3 C.H2SO3 D.苛性钠

    20.氢负离子(H—)能与NH3反应:NH3十H— NH2—十H2,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NH3是还原剂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NH2—是还原产物 D.H—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有1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2个选项,每选对1个给1分,但只要选错1个,该小题即为0分)21.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3.55g氯气由分子变为氯离子时,得到的电子数为O.1NA B.20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C.22.4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D.常温下,1mol氩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22.下列物质能跟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AgNO3溶液 B.C6H5OH C.KI溶液 D.CH2=CH2 23.某有机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2:3 B.该有机物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1 C.该有机物中必定含氧

    D.无法判断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氧

    24.向某溶液中滴入少量含Ag+的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过滤出沉淀,在滤液中滴入KSCN 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入氯水,溶液变红色,则该溶液是()A.CaBr2溶液 B.FeCl2溶液 C.FeBr2溶液 D.FeCl2溶液

    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要将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常用氨水作沉淀剂

    B.锅炉长期烧煮硬水,结成的锅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 C.在苯酚溶液中加入浓溴水,可产生白色沉淀

    D.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铁屑后,再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

    26.有下列5种物质:①C2H4和H2,②H2和Cl2,③CH4和Cl2,④Agl,⑤浓HNO3。在光照下能发生反应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7.以下气体因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作用而引起中毒的是()A.NO B.CO C.SO2 D.Cl2 28.有Na2S,Na2SO3的固体混合物30g,用足量稀硫酸处理,充分反应后,生成9.6g硫,则混合物中Na2S的质量可能是()A.11.7g B.12.6g C.15.6g D.17.4g 29。为了除去SO2气体中含有少量SO3气体,可让气体通过()A.NaOH溶液 B.饱和NaHSO3溶液 C.水 D.98%的浓H2SO4 30.向10mL lmol·L—1的AlO3溶液中加入lmol·L—1 NaOH溶液,得到沉淀0.26g,所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A.10mL B.20mL C.30mL D.36.7m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三、(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0分)31.(2分)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十□H2SO4(浓)=□SO2↑十□H2O 32.(2分)硝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的两种特性是 和

    33.(5分)今有8种气体:Cl2、HCl、HF、SO2 NH3、NO、NO2和H2S。请回答以下问题:(1)必须用排水取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2)易溶于水,可用碱石灰作干燥剂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3)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8种气体中,所占的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

    (4)精确地测定8种气体的密度,但结果总是大于理论值的气体是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34.(5分)A—F 6种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图发生转化。

    又知烃A的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是1.16g/L,试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__,D.___________。(2)有机物的结构简式:E.________,F.________。

    (3)反应B 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反应。

    35.(6分)A B、C、D、E、F 6种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 C、F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10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能两两发生反应都生成盐和水;又知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E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请填写下列空白处:

    (1)元素的符号:A.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元素B和F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3)D元素的氧化物属于_______晶体,含a mol D的上述晶体中含D—O共价键______mol。(4)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36(4分)强碱液洒在桌面上应立即加_____中和,再用_____冲洗;强酸(除浓硫酸外)沾在皮肤上,应立即_______,再涂上稀___________。

    37.(6分)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木炭和浓硫酸的反应,并验证生成的气体中含有CO2和SO2气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BaSO3不溶于水。要证明上述反应产物中既有CO2又有SO2,下列实验现象中必须有的是(填序号)________。①B中品红溶液褪色;②B中品红溶液不褪色;③C中品红溶液褪色;

    ④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⑤D中溶液变浑浊;⑥D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实验室中,通常用A装置制取的气体有(任举2种)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38.(4分)将100mL 0.40mol·L—1的BaCl2溶液与200mL 0.75mol·L—1的H2SO4溶液混合后,可得到多少克沉淀?滤去沉淀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2CO3固体,可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多少升? 39.(6分)0.1mol有机物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力17.92L、生成H2O的质量为14.4g,同时耗去氧气1.1mol。试求:(1)1mol有机物A中含碳、氢原子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

    (2)通过计算推断有机物A是否含氧元素,写出A的分子式。

    (3)如果有机物A在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可水解生成B和C,且B在适当条件能经氧化最终得到C,则A有几种同分异构体?试写出A的结构简式。

    会考试题

    (一)一、1.B 2.C 3.B 4.B 5.C 6.D 7.D 8.D 9.B 10.D 11.D 12.A 13.C 14.D 15.A 16.A 17.D 18.C 19.B 20.D

    二、21.C 22.B 23.D 24.C 25.D 26.B 27.AB 28.CD 29.BD 30.AD

    三、31.1,2,3,2 32.不稳定性,氧化性

    33.(1)NO(2)NH3(3)Cl2(4)NO2,部分NO2相互化合成N2O4 34.(1)乙炔,乙烯,乙醛

    (4)P2O5+H2O(冷)=2HPO3 P2O5+3H2O(热)=2H3PO4

    四、36.醋酸、自来水;擦去 碳酸氢钠溶液 37.(1)①④⑤

    五、38.9.32g 3.36L 1.(1)含C 8mol, H 16mol(2)A含氧,C8H16O2

    (3)



    推荐阅读: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五篇)
    关于需要沟通600字话题作文(5篇模版)
    大学生必读书籍2[推荐五篇]
    低碳环保手抄报简洁创意素材模板(合集5篇)
    父爱高二作文800字(共五则范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