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艺术论文 教育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九曲桥畔 时间:2024-06-08 12:52:41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

    钱国英 王 刚 徐立清(浙江万里学院)

    近年来,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许多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高等院校能否培养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二是“怎样培养人”——培养方案。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

    培养目标是“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具有先决性质的核心概念”,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因此,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规格特点,是高等院校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的人才类型

    按照学科专业、行业领域、教育层次、岗位职位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人才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照所从事的行业领域,可以分为政治人才、金融人才、文艺人才等;按照人们在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不同,可以将人才划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大类。一般而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过程,是发现规律、创新知识、转化应用、生产实践的过程。理论型人才,富有创新能力和研究兴趣,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要承担发现规律、创新知识的重任;应用型人才,把发现、发明、创造变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的任务。从概念本身而言,应用型人才和理论型人才只是类型的不同,而不是层次的差异;从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角度来说,两者都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失的人才;从提高生产的效益和工艺水平上讲,应用型人才的作用更为显著。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院校,“应用”应成为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教学模式、质量评价、办学传统的主色调。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上,应用性是特色,是优势,是本质特征。与理论型人才培养相比较,相对于其注重理论性知识,我们更要强调应用性知识;相对于其强调理论研究,我们更要强调技术应用;相对于其强调宽口径厚基础,我们更要强调专精实用。

    2、应用型本科人才相对而言是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按照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知识和能力所包含的创新程度、所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应用型人才进一步细分为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每一种应用型人才都是社会生产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工程型人才主要依靠所学专业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产品开发、生产现场管理、经营决策等活动,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技能型人才则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具体完成产品的制作,把决策、设计、方案等变成现实,转化为不同形态的产品,主要承担生产实践任务。

    按照所受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不同,应用型人才可以细分为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等。目前,普通高等院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主要定位在技术型和工程技术型人才上,着眼于培养有理论有技术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上,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近几年来,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国开展了专业研究生教育,如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建筑学硕士、法 律硕士、教育硕士等。普通高等院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发展变化,适时开展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培养更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甚至成为世界一流的以应用、工程为特色的大学。

    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似乎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人才在界限上难以界定。我们认为,如果从“出口”上看待这一问题,比较容易甄别:高职培养的人才大多对应的是岗位或职业,而普通高校培养的人才对应的是职业群和行业。

    3、应用型本科人才应该是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突出“应用”特征的同时,还要突出“高素质”特征。在知识方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纯粹的研究人才主要掌握系统科学知识,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理论技能;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有过硬的应用性知识,有一定的科学人文知识和相关的财务、管理和人际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他们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要从以“够用”和“实用”为限的要求逐步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转变,从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的操作性要求的知识逐步向掌握完整、系统和科学性的专业知识体系方面逐步转变。

    在能力方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操作实践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具有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的同时,更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要为学生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

    在素质方面,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实际上,应用性创新人才在进行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往往与个人的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关系密切,这些非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专业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要避免“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养”、过分重视人的技术价值、工具价值,忽视人自我发展的价值,要从片面强调学生的职业素质转变为兼重综合素质。

    二、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教学体系构建

    在明确了本校、本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质量规格之后,设计出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培养方案就成为实现培养目标业务规格的关键,而构建逻辑性强、相对完整的培养体系则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传统本科人才的培养体系一般都按学科范畴设计,注重“宽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口径”,往往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艰深理论的传授,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教学体系也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构建,也往往忽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规格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以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相对独立、内在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整个体系构建过程中,需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多样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建立以社会适应性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通过改革和探索,构建起能敏锐地反映社会需求,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有着不同的培养体系,为区别于以“实、宽、深、交”为目标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型的人才特色,须打破传统的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确定理论与技能的深度和广度,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既相对独立,又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体现多层次、个性化的培养特征,构建和完善以提高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目标的理论课程体系,以

    提高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以提高综合能力和拓展专业外延为目标的素质拓展体系,构成人才培养的主体框架。

    1、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由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特点,需要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注意基础、专业平台的构架,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专业主干课程+跨专业任选课程”的模块化纵向化的培养体系,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以地方经济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充实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在行业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向建设者的转变。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整体研究,为保证专业的主体规格,要打破传统按学科范畴设计课程的旧框架,有目标地增强主干理论课程的整合。在总体上设计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发展要求以后,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各种课程进行大胆的裁并、整合和内容的更新,设计、组织并开设全新的课程,构建出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同时为实践教学预留充足的学分学时。要以专业的主干课程为核心,将课程组合成若干个课程群,明确课程群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与其他课程群的关系,通过对群内课程内容的精选、重组和充实,使整个课程群的教学内容整体优化,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专业特色的形成。如根据“基础实”要求,本科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研发能力,要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增强学生发展后劲,须具备较为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等基础理论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可按类设置学科基础模块,构建共同的公共基础一级平台和技术基础二级平台。要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全方位的要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广泛开设文化素质系列课程、职业技能系列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允许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作为公共选修课,让学生有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教学。

    除了专业主干课程所规定的核心内容——必修课程外,增设若干以行业应用技术为背景的,与专业主干课程相衔接的下游技术的模块化专业课程,让学生能以行业需要为主线,将所学的知识串连起来,为综合技能的构建提供相对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能力特点,需要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需要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自助式开放实验、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

    围绕社会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整合实验内容,确定相应的基础实验(实践)技术系列、专业实验(实践)技术系列和模块实验(实践)技术系列等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比重,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比例。验证性实验保持与相关理论课的密切联系;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要体现技能的综合训练,体现设计性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又体现统一实验课的阶段要求;要突出各阶段的能力培养

    重点,形成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

    为实施个性化培养,在实验课程性质的设定上,可将本专业必须掌握的技能点设定为必修实验(实践),对于技能延伸性实验(实践)或次技能点实验(实践),设为选做实验(实践),供学生自由选择,给学生以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以基础性与先进性、综合性相结合为原则,筛除部分传统课程体系内的验证性经典实验,更改、串连成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充分了解实验原理、方法,解答、处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培养。

    在实验教学的方式上,要注重因果式引导、成果型训练,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与钻研的好奇心,这对自主学习习惯与研究氛围的养成有积极的作用。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系统性、规范化的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可使所培养人才符合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

    3、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人才不是“狭窄于技术”的工匠,而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而,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我们还要构建素质拓展体系。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应将规范化的素质拓展要求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注重科学精神的启蒙对成人、成才、创新创业精神的涵育。因此,将素质拓展体系全面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项目化管理、学分制认证、规范化运作的教育体系,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素质拓展体系的内涵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训练和专业外延的训练,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推动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课内教学的结合,规范和加强课外教育管理工作。

    校内素质拓展训练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灵活开展,可以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结合专业特点,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鼓励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积极性。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构思、设计与实施,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可以通过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多媒体制作竞赛、英语竞赛等综合性竞赛,通过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各类专项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使学生在学术科技活动的实践中提高素质、获得技能;可以与学生社团工作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等。

    素质拓展体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第二课堂活动,它带有一定的必修、强制意义。素质拓展以学分形式列入教学计划,学生只有取得相应的专业素养拓展学分、综合素养拓展学分才能顺利毕业;素质拓展只有达到相应学分要求,才有评奖评优、深造、就业的资格;学生以项目形式申请素质拓展内容(也可由学校教师提出题目,学生设计实施),经管理机构审核批准,确定项目学分,学生按设计达到训练要求时,则可取得相应学分。

    总之,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三大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升级调整的客观需要。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的任务,从目前高等教

    育培养方式的总体情况来看,迫切需要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培养规格与培养方式的多样化。

    (本文选自《中国大学教学》2024年第9期)

    第二篇: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培养体系改革工作总结

    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培养体系改革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改革研究

    工作总结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改革研究课题小组

    一、立项依据:

    本课题属常州工学院教学研究类课题----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培养体系改革课题中的一项分专业的课题,根据常工政(05)144号立项,由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主要骨干教师承担。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以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对国内外应用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对市场需求的分析,根据我们学校的特点和所处地理位置的经济发展特性,结合本省和本地区企业的行业状况,构建具有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规格。建立更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确立更高的培养目标和新的人才素质结构。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开展教学策略研讨,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师资队伍的结构进行全面的探讨和研究。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丰富第二课堂,开展有益的业余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项目研究的内容:

    1.本专业毕业生面对的岗位和任务以及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要求的分析报告。(见本专业毕业生面对的岗位和任务以及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要求的分析报告)

    2.本专业按学生知识,能力等评价办法;

    本专业预备每组织本系资深专业老师出一份综合试卷,试题覆盖本重要课程的重要知识点,以此来考察学生该的知识能力掌握情况。关于学生能力的评价方法,本专业尝试鼓励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并和本开设的重要课程相关的课题,通过多方查阅资料撰写科技论文。这样可以提前培养学生独立研究思考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目前的就业压力,增强学习动力,鼓励每组织本专业学生参加一次本地大型招聘会,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也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方向以适应市场变化。

    3.本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找准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探索培养模式是办好专业的关键,也是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关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在原来传统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技术、电机电器等专业基础设立的一个新本科专业,它结合了电工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也结合了强电和弱电,克服了过去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专业适应性过弱等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都不断渗透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即实现专业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也成为一个广为开设和深受欢迎的专业。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有自己的特色或鲜明特点,不能千篇一律或千面一孔。常州工学院是一所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主要为江苏省和常州市区域经济服务,毕业生一般都到工矿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并深受企业的欢迎。因此,根据我院情况,区域经济特点和社会需求,我院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立之初,我们把人才培养定位在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提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宽阔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较高的素质,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能较快地适应和胜任工作。1)明确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良好综合素质和一定发展潜力的,为21世纪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电气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应技术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够从事电气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具有扎实的理论,外语综合能力,掌握有关电气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生产管理和营销知识,人文及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电气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供用电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能力。2)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学生基本理论的扎实,基本技能的高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优劣是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尺。三年来我们能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缜密设计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增强素质,重视能力”为原则,确定“2.5+1.0+0.5”的培养模式和专业核心能力。加强基础就是突出加强高等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等公共课的教学,加强电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为学生打下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拓宽专业就是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组,供学生选择,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就业面;增强素质就是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身体素质教育的培养;重视能力就是加强实践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5+1.0+0.5”的培养模式,即2.5年打基础(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1年抓方向(在培养计划的三个方向中并在班级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选两个专业方向),0.5年抓特长(根据学生就业情况和自身爱好,在毕业设计题目中选题,并在毕业设计导师的指导下培养专业技能和特长),4年一贯抓好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在课题组的努力下,经过几个月的毕业生调查和专业调查研究,近两年中,在PLC控制、单片机开发、计算机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的人才需求比较多。为了提高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质量和竞争力,办出专业特色,加强择业优势,我们提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课题组根据学校要求和市场情况,确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四个核心能力。

    1)以PLC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电气控制系统应用能力;

    2)以微控制器(单片机)为核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开发能力,掌握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调试,运行和维护的能力; 3)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系统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及其网络在工业生产、设计与仿真、管理网络的运行维护技能和应用能力;

    4)以供配电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能力,掌握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能力。

    以上4个核心能力中:

    核心能力1是支撑PLC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开发与应用工作,解决生产设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可靠性问题,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核心能力2是支撑了单片机及仪器仪表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核心能力3是支撑了现代信息系统应用工作,是当今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核心能力4是支撑了供电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工作,是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通过实践,我们初步掌握了培养人才的模式和特点,并继续总结和发展。4.专业的培养计划;(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24级培养计划)

    根据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结构,培养模式和专业核心能力,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是实现培养目标规格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向用人单位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向兄弟院校调研,了解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经验;向毕业生调研,了解毕业生在工作中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及信息反馈;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广泛听取专家,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的意见和建议。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培养计划,做到有创新,有特色,不简单模仿,逐年修订和完善。

    制订教学计划体现如下4个原则:

    (1)教学计划贯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条主线。理论教学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实践教学有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2)以4个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组织相关能力培养课程群。

    (3)删去简单易学的课程,增设所映科学技术发展的课程,如现场总线技术,组态软件与触摸屏应用技术等课程。

    (4)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增设专业综合设计与实践,打通专业课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分阶段安排科研实践

    (一)和科研实践

    (二),它是一咱科技设计,制作和创新实践,采用业余和集中时间相结合的方式,平时在教师指导下用业余时间进行实践,每次集中二周时间进行完善和完成制作。

    根据上述原则制订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理论教学总学时为2472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1264学时,占47.9%,专业基础课学时为808学时,占35.6%,专业方向课学时为408学时,占15.5%,实践教学学时为44周。

    5.各课程的教学大纲。(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大纲汇编)6.学习指导书。(见学习指导书)7.研究论文。(见佐证材料)

    8.“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技术岗位及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见专业调研报告)

    9.本专业毕业生追踪调研----撰写“面对新时期工程技术岗位的特点确定本专业知识点,能力点和人才素质等要求的分析报告”。(见本专业毕业生面对的岗位和任务以及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要求的报告)

    10.围绕现有成果中的“四个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建立和完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总体结论研究小结: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找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师资队伍的结构进行全面的探讨和研究。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及模式改革既是学院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发展的需要。形成具有应用型特色的专业建设和创新品牌,共同推动我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

    第三篇:如何培养应用型会展人才

    如何培养应用型会展人才

    随着会展行业突飞猛进地发展,会展人才的培养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以缓解因行业发展速度过快而引发的人员紧缺的问题。从起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毕业生已经走向市场,应该说在会展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会展教学与师资的培养、会展人才培训认证、会展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但是,就目前学生接受市场检验的结果来看似乎还并不理想,造成了社会上一方面大喊会展人才紧缺,一方面会展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企业和市场所需要的会展人才与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存在较大的脱节。通常说的会展人才指的是策划和实施层次的人才,其中包括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性人才与会展支持型人才。会展核心人才包括会展策划和会展高级运营管理等人才,他们在行业中层次最高,专业性最强。然而,我国会展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会展人才认识的模糊,会展人才供需的错位,会展人才结构的失衡以及会展师资力量的欠缺等。

    会展人才的发展要注重会展相关行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避免脱离实际,会展人才的教育方面更要注重国际化。要注重会展人才的高度综合性和极强实践性。欲成为抢手会展策划和经营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质:如很强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特别要重视高校与会展企业的联合办学问题,这应该是目前解决会展人才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核心内容。如鼓励学生进行学校内各项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在学校内建立会展实训室,有基本的展台、特装修展台及实际展览操作中用到的基本器械等供学生了解,在实训室内学生可模拟展馆运作,进行展览现场服务演练;与展览公司(策划公司、服务公司)的合作等。这样,才能更的进行会展人才的培养,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会展人才,为我国会展企业的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第四篇: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索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和环境建设上存在的认识误区,在此基础上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构建,即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并重,推荐课程自身的“渐进、动态”实践教学安排,倡导开设“短学期”进行校外实习,希望专业教师联合编写“可分解、可组合”的会计实践教学教材、增加教材内容的灵活度,尽量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24)18-0116-02

    计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型管理学科,“应用型”是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的最主要特色。会计应用型人才强调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发挥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会计专业也不例外。

    一、现有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情况

    (一)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普遍采用“课程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毕业实习”的教学模式。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通常是将实践教学课程安排在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之后。这种方式较之纯粹的理论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增加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深度。各院校虽然在设置名称和时间上略有不同,但基本如表1所示。

    (二)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各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往往根据课程的要求,结合学生的专业水平,选择能够为学生掌握的实践内容与操作技能。同时,实践教学资料倾向于仿真,一般要求模拟企业真实经营,所用的凭证、账簿、表格及其他办公用品也是平常企业会计工作所通用的。不同的课程,实践内容侧重点不同。从普遍开设的会计实践教学内容来看,往往模拟一家工业企业,选择一定时期的几十至上百笔基本经济业务,内容多涉及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会计技能的训练。

    (三)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会计实践教学环境一般包括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和计算机会计模拟实验室。目前,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投入专项资金完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在仿真的会计环境下参与实践教学过程。另外,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很重视校企合作,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往往拥有较多的校外实训基地,便于将学生分阶段分小组安排到校外企事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校外实践。

    二、现有本科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一)过于侧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混淆实践能力的培养,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有会计实践教学目标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是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凸显自己与研究型本科院校的不同,过分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至于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主要的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的目标被简单化,混淆了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概念,忽略了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碰到问题如何分析、解决的能力,忽略了培养学生对实践内容进行思考、总结,提高对原有理论的理解能力,忽略了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实践内容过于侧重会计核算

    现有会计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上的一个误区,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多围绕会计核算,忽略了其他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内容。从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计划可以看到,一般的会计实践教学包括会计学原理手工模拟实训、纳税申报模拟实训、财务会计实训、审计实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和财务管理实务实训等,这些课程实践的核心工作要么是会计核算,要么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必须先进行会计核算,才能进行其他内容的实践,这使得会计核算占据了专业实践过多的时间。

    (三)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过于倚重仿真度

    现有的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上的一个误区,是认为校内实践基地仿真度越高,越能训练学生与企业实际工作对接的能力。其实,这种看法是有失偏颇的。原因有二:其一,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实践教学所涉及的内容略有不同。校内实践基地一般只能选取工业企业作为代表,不可能对所有不同行业进行模仿。从成本效率角度来讲,模仿所有行业的经营是不可取的。如此,也只能训练学生某一行业企业实际工作的对接能力。其二,仿真实践基地的建设往往只是模拟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业务资料,没法体现会计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这样学生仍然无法处理好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与企业实际工作对接的能力大打折扣。

    三、现有本科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

    (一)合理有序地设置会计实践教学课程

    1.课程自身的“渐进、动态”的实践教学安排。根据专业课程自身的特点判断能否设置本课程自身的渐进、动态的实践教学。所谓课程自身的渐进、动态的实践教学,即根据本专业课程教学进度、课程教学要求、知识点分布、基本技能掌握要求,分课程专项实践和课程综合实践。以会计学原理为例,该课程前半部分以理论知识为主,后半部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基本技能。结合后半部分内容的特点,可以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各部分内容理论授课完毕时,设置该部分内容的专项实践教学。专项实践教学内容应紧扣该部分教学重点及基本技能掌握要求,有利于学生分阶段掌握知识要点和基本技能。整个课程授课完毕后,进行专门的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将课程所有内容都涵盖在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前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2.校外实习充分利用“短学期”。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一般随课程安排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即课程安排在哪个学期,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安排在该学期。所谓“短学期”,即春季学期结束后,在放暑假之前专门安排2周的时间用于实践教学。针对会计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短学期”进行校外实习。“短学期”校外实习学生分小组进行,主要以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认知类的实习为主,根据相关学期课程设置的不同,安排不同内容的校外实习,作为相关课程校内实践教学的辅助实习。

    3.利用相关竞赛进行“逆向实习”。会计综合实践教学不能只着眼于课堂上的课程实践和校外的“顶岗实习”,应充分利用各种创业竞赛的机会。例如,挑战杯创业大赛和电子商务竞赛,因为这些是创业型竞赛,计划书的内容一定会涉及财务,包括如何筹资,如何预测收入、费用,如何编制会计报表,如何进行财务指标的分析等,涉及财务管理中筹资、盈利能力分析、可行性分析,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成本会计中成本计算等知识。竞赛计划书的编写,不同于常规实践教学。常规实践教学都提供实践资料,告诉学生经营活动情况,处理已知数据,而编写竞赛计划书,要根据项目情况自己去预测数据(比如从市场销售预测出发,根据销售数据推测产品生产数量,根据产品生产数量推测所需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根据生产情况推测所需机器设备、人工等)。这种实践更能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更能学会细致思考,综合考虑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优化会计实践教学内容

    1.编写“可分解、可组合”的会计实践教学教材。所谓“可分解、可组合”的会计实践教学教材,是指编写的教材应尽可能涉及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如将财务会计、税法、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会计电算化等课程结合起来,编制出一套可以根据各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分解为课程教学实践内容,也可以组合为会计综合实践教学内容的资料。教材编写选择同一工业企业为背景的企业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不仅涉及企业产、供、销各个阶段的会计业务,还要考虑到涉税业务处理,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流转税,企业所得税和其他各个小税种等,按相关课程分块编写,共同的内容统一编写。这样可以选取其中一块作为课程实践教学资料,又可以全部组合为会计综合实践教学资料。同时,可以利用学生会计综合实践教学的成果作为审计实践教学的资料和财务管理相关指标分析的资料。使用此种实践教学资料,学生可以减少会计核算时间,同时可以更好地融会贯通各专业课程的知识,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究。

    2.适度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灵活度。根据经济业务发生情况,只提供相应的原始凭证,不像以往的实践教材,每笔经济业务都提供提示性的描述,锻炼学生通过原始凭证去推断发生的是什么经济业务,同时反过来锻炼学生思考发生某种经济业务,需要提供哪些原始凭证才符合凭证完整性的要求,让学生真正学会思考,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规定凭证、账簿的种类,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要求学生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选择凭证、账簿的种类。让学生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去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例如已售产品成本结转的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年限等。让学生比较采用不同方法核算有何不同,这些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何影响。

    (三)完善会计实践环境

    1.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在会计实践环境的建设上,不应一味强调仿真性,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强化会计教学实践环节,使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系统化,注重对各专业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加深理解,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会计实务问题的能力。

    2.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会计专业的校外实习,由于会计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和财务数据的机密性,一般本科院校所设计的“顶岗实习”往往很难成行。所以,可以扬长避短,校外实习时,不一定需要学生参与企业的会计工作,而是作为旁观者对相关工作进行观察、了解、思考,作为相关课程的辅助实习。例如,让学生看看旧的财务资料、企业的财务制度内容、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的分工和操作,以及会计人员如何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等。X

    参考文献:

    1.崔艳辉.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综合实训教学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2024,(2).2.魏玮.会计实训与纳税实务实训课程相融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视界,2024,(20).3.戚少丽,王海霞,裴淑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证券期货,2024,(10).

    第五篇: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千万不要仅仅理解为动手能力的教育。应用人才包括动力手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适应工作需要的能力,适应复杂多变情况的应变能力,适应自我学习和再创造的能力......等等,这就要求从应试教育和应试状态下解脱出来。当然这要教育硬件、软件都有大的发展作基础。从教育观上讲,人们再不是为了升学、为了高分、为了考大学而学习,而是为了适应工作要求而学习,从学习者的角度讲,学习者有学习的内在要求,是“让你学”变为“我要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儿童要实行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双眼,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受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搞好素质教育,我们的前辈为儿童开出了“解放”的秘方。可几十年来,这一“解放工程”进展并不理想,实有重提之必要,一是把儿童从“名次”束缚下解放出来。长期以来,考试分数成了家长的“命根子”。“分分分”,使孩子始终生活在重负之下,失去了天真烂漫的童年,影响了身心健康。因此,家长和学校要真正为孩子们“减负”,注重在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上下工夫。二是把儿童从“呵斥”高压下解放出来。现在,有些家长和教师动辄“呵斥”孩子,使孩子处于长期“呵斥”的高压下,产生逆反心理,阻碍了其智慧的开发和提高,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要多鼓励,少批评,最大限度地发现和发展孩子的优长。三是把儿童从“溺爱”中解放出来。善于把孩子放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磨练,放开手脚,让孩子做好自己的事,培养其吃苦耐劳和自强自立精神,更好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你对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写作是阅读能力的一个外在的体现。著名特级教师陆志平明确指出:“学校的语文教育要突出重点,就是要重读写。”对中学语文颇感兴趣的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钱理群说:“强调要以读、写为重点是有道理的,这或许可能对改变日前语文教育要求不切实际、过分繁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现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可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确定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仅合理,而且意义非同寻常。教师和学生大概都知道阅读的写作,认为这也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仍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我想,我们应该真正了解和认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与写作,这对语文教学应该有很大的帮助,传统的阅读,只承认主体对文本的被动接受,充其量是充当鉴赏者或批判者,而我觉得,阅读应是一种主体的能动创造,阅读主体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实质是一种再创造过程,从思维科学的角度看,写作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作者-文本-读者”的四维结构,而这四维结构的核心就是思维,写作是一种独特的精神创造,是作者的一处脑力劳动,是作者的某种思维运动过程,阅读者应是课程和作品的主体和开发者,学习者阅读者的个人体验,个人的情感以及知识积累,对作品的解读在很大的关系,所以我认为阅读是一个心智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必须结合阅读者的个人体验,个人情感和 思维才能够真正地从作品中获得相关的内涵,情感、知识,能力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情感只能为情感所了解。”说的就是这个问题,所以阅读是一次思维与情感的过程。



    推荐阅读: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
    钜桥镇人武部建设情况汇报
    好书推荐:《商务沟通与人际关系拓展》
    招聘网站(范文大全)
    读《名人故事》有感(共5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