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整改措施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人大代表“走进千家万户”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平静如水 时间:2024-06-16 15:57:49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人大代表“走进千家万户”工作总结

    XXX开展人大代表“走进千家万户共建和谐

    家园”活动工作总结

    在开展人大代表“走进千家万户共建和谐家园”活动(以下简称“代表走访”活动)以来,我乡按照市、县人大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积极制定切实有效、贴近实际的工作措施,引导全乡人大代表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通过主动参与、调研献策、走访群众等形式,用实际行动推动“代表走访”活动深入有效开展,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深入发动,切实将人大代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县人大关于“代表走访”活动的工作部署上来.一是召开动员会。XX月XX日,我乡XX名人大代表共聚一堂召开了人大代表“走进千家万户共建和谐家园”活动动员会,会上,乡人大主席要求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围绕六个主题年建设,乡人大代表要走进千家万户,扎实开展“代表走访”活动,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民意调查活动,二是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活动,三是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关注农村健康活动。二是明确工作措施。乡人大办公室通过认真学习县人大办《关于开展人大代表“走进千家万户共建和谐家园”活动的通知》和市、县领导讲话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经过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制定了我乡“代表走访”活动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在各村村委办公室进行制度公开、责任公开,明确了每个人大代

    表的职能职责;在各村各人大代表家中悬挂“人大代表接待选民点”标识牌,明确人大代表身份,方便为群众排忧解难;实行人大代表点对点帮扶措施,明确人大代表走访责任制,积极履行人大代表各项责任。三是成立组织机构。我乡成立了以乡人大主席为组长,各联村领导为副组长,人大办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人大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加强了“代表走访”活动的组织领导。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我乡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收集反馈群众意见,更好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作用,成立了人大联系小组,该联系小组是以村为单位,联村领导为组长,驻村领导及村支书为副组长,各村人大代表为成员。

    二、积极走访,问民意、知民情、解民难、帮民富、暖民心。一是开展民意调查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广泛,便于沟通的优势,组织乡人大代表深入基层,紧扣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参照民意调查提纲,共召开院坝会XX次,广泛宣传民意调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了解群众呼声,化解群众积怨,解决群众疾苦,促进社会和谐。二是走访群众,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自“代表走访”活动开展以来,我乡人大代表共走访群众XX户,为群众解决困难XX起。组织人大代表1+1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或空巢老人家庭XX人,经常深入结对帮扶家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力所能及地协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关注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耐心细致的做好心理引导和安抚工作。三是关注农村健康

    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关注矽肺病人群,通过调查走访并对全乡矽肺病人群进行了摸底排查,查出有疑似病例XX人、确诊病 例XX人并安排专人对他们进行跟踪观察,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在开展矽肺病人调查的同时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以实际行动关爱农村健康,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使其真正成为一项民生工程。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严格按照既定方案,继续开展“代表走访”活动,让人大代表走进XX的XX户,倾听群众心声,力所能及的解决困难,促进社会和谐。二是使“代表走访”活动常态化,不仅要让XX名人大代表不定期的进行下访活动,更多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形成新的意识——“有困难找人大代表”。

    第二篇:走进千家万户

    走进千家万户,关爱万千心灵

    ——马垅中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强化“教育以人为本,学校以生为本”理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着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增强广大教师服务人民群众的责任感、使命感,构建和谐校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根据省教育厅、浠水县教育局要求,马垅中学决定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为了保证活动的有效推进,特制定此方案:

    一、活动主题

    践行师德、携手育人

    二、活动时间

    今年集中家访活动在新学期全面展开,12月底结束。在此基础上,建立家访长效机制,开展教师全员定期家访活动,每学期每个家庭实地走访一次。

    三、活动目标

    活动要求实现“两全”,即教师全员参与,覆盖全部学生家庭,家访以实地走访为主要形式,班级家访以班主任为主,其他科任老师都要参加。教师家访每学为一个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家访覆盖率原则上达到100%。通过家访,增进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增强育人意识、责任意识,共促教育和谐发展。

    四、活动任务

    1、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及其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

    2、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和表现,尤其是在校的进步和成绩,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发现好的家庭教育典型。

    3、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赢得家长对学校及自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宣传有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生理、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有关规定。

    5、听取家长对学校和自身工作的意见建议,沟通师生间和老师、家长间的情感。

    五、活动形式

    “课外访万家”活动以实地走访为主要形式。班级家访以班主任为主,其它科任教师都要参加。马垅中学片区内的学生家庭,采用实地家访的形式进行;马垅中学片区外的学生家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话、信函等辅助形式进行。

    六、活动要求

    1、实施“六必进”。即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帮扶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换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教师个性化关爱进家庭。

    2、实行“六回访”。即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思想上、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要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3、做到“六知道”。学生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情况,知道学生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学生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期盼,学校知道家访搜集的家长意见建议。

    4、坚持“六不准”。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参加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不准以家访的名义进行有偿家教。

    七、活动安排

    本学期的集中家访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 ㈠宣传发动阶段(8月下旬至9月上旬)

    1、组织动员。学校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8月28日,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9月上旬,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对教师的要求,提高活动的参与率和知晓率。

    2、学习培训。通过全体教职工会、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明确活动的内容、方法及要求等。

    ㈡推进实施阶段(9月至11月)

    1、摸清信息。搜集学生家庭地址、家庭情况、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拟定班级家访计划。

    2、明确任务。每个班级的任课教师要在班主任的统一协调下,开展走访活动,其中,干部每人家访不得少于20人次,职工家访不得少于10人次,科任教师家访不得少于15人次,班主任家访不得少于本班学生总数的60%。,第一遍的家访要求覆盖全体学生家庭,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回访计划。

    3、开展家访。各个班级要在月初制定好家访计划,由年级组统一交至政教处,凭计划领取《家访手记》的空白表格,并由政教处随机安排校领导随访。家访前至少一天要与家长联系,约定走访时间,并向学生及家长介绍家访的目的。家访后,要对学生家庭情况、校内外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认真填写《家访手记》,通过文字、图片建立家访档案。第二个月在上交计划时,要上交前一个月的家访手记和每人两张的家访照片,以此领取新的《家访手记》的空白表格。家访活动结束后,每个教师要写出一份家访情况报告。

    ㈢总结表彰阶段(12月)

    1、工作总结。12月1日至10日,学校将对集中家访活动进行自查总结,整理家长的意见建议,分析社会家庭育人的特点,提出改进意见,撰写总结报告。

    2、活动考评。学校将通过教师所上交资料、网络调查、家长问卷、走访等形式对家访活动进行考评。

    3、表彰奖励。学校在认真总结、考评的基础上,对活动开展有力、成效显著的班级及教师进行表彰。

    八、组织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学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

    周成雄

    副组长

    黄赐武 胡志刚 成员

    学校全体中层干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政教处,董盛雄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校长是学校开展家访活动的第一责任人,由政教处具体组织实施。各个班级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负责活动的计划、安排、实施。实行分层负责,逐级落实的活动机制。

    2、增强工作针对性,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家访前,教师要精心准备个性化的家访方案,以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学生要以正面肯定和鼓励为主。家访后,要进行资料的整理、分析和上交归档工作,教师间要做好相互间家访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使学校教育更具针对性。要注意保护学生和家庭的隐私。

    3、强化考核环节,建立长效机制。学校会见家访工作情况列入师德档案和业务档案,作为师德考核、绩效考核以及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将逐步建立健全家访回访、等 2 级、考核等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在本次活动的经验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将家访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4、重视家长意见,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和教师要在家访活动中注意搜集家长意见建议,结合学校实际,切实整改,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5、抓好舆论宣传,形成良好氛围。学校将通过简报、广播、电视、橱窗、网络等媒介,广泛宣传活动情况,提高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扩大社会影响力,促进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

    浠水县散花镇马垅中学

    2024-8-26 3

    第三篇:让幸福走进千家万户

    幸福家庭展板

    (一)让幸福走进千家万户

    家庭幸福是社会和谐幸福的基础,家庭幸福感是观察社会和谐幸福的重要维度,增进家庭幸福是建设幸福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传统家庭功能已呈现出弱化趋势,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多样化、居住离散化、关系松散化等特点突显。

    家庭对于人的一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一个人的家庭生活幸福与否,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他的一生是否幸福。当一个人在家庭生活中感到幸福的时候,对其来说,他的家庭自然就是幸福的。

    何为幸福家庭?

    幸福者,人的需要即利益得到满足的情感体验之谓也。一个人的需要和利益在家庭里得到了满足和实现,他便会觉得自己的家庭是幸福的;否则,他便会觉得家庭有缺憾、不幸和痛苦。

    衡量家庭幸福的一般性标准是什么?

    第一,家庭应有的基本组成人员完整并能正常团聚,没有非正常短缺、丧亡和长期分离之痛苦。

    第二,家庭经济来源有保障或基本有保障,没有物质生活窘迫、家政开支拮据之忧虑。或者家庭经济状况虽然困难或比较困难,但全家和睦、同舟共济,有脱贫致富、生活改善之前景。

    第三,家庭成员个人在社会上的事业发展和追求无论顺利、成功,还是挫折、失败,在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上无论健康、还是患有某种疾病,其他成员都能援之以力,慰之以情,予以应有的理解和尊重,使之感到家庭的温暖,没有彼此间“安乐可共、忧患反目”或“贫贱相濡以沫、富贵分道扬镳”之悲哀。

    第四,家庭里的每个成员既能努力创造和维护彼此正当的共同利益,又能理解、尊重彼此正当的个性需要和个体利益,互相关心,相亲相爱,没有自私自利、损彼利己之弊病。

    第五,家庭成员之间偶或发生误会、口交和冲突,能互相谅解、互相忍让、互相宽容,尽快重归于好,没有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之狭隘。

    以上五条标准能否达到,有的决定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条件,绝大部分决定于家庭成员自己的主观素养和努力程度。一个人要想获得家庭幸福,就应该尽量按照这些要求去对待家庭的其他成员,真心爱自己的家人,自己必然能从家庭生活中感受到如春风般温馨、和暖的幸福。

    幸福家庭展板

    (二)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建设“少生优生、文明富裕、健康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家庭为目标,充分发挥镇计生办的网络优势,整合社会资源,优化人口结构,稳定全镇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增强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推动全镇计划生育家庭创业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以村为重点,坚持项目带动、先行试点的原则,与新农村新家庭创建活动和扶贫开发、民政救济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上扶助、精神上慰藉、生产上扶持、生活上关怀、医疗上保障、就业上优先”的关爱体系,通过努力,使全镇计生家庭达到幸福家庭的标准。

    三、工作内容

    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必须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做起,必须立足于家庭、服务于家庭,想群众之所思、帮群众之所需、急群众之所难,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创建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是文明倡导。文明是幸福家庭的道德追求。要以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为契机,加大舆论宣传,宣传中华民族关于家庭建设的传统美德,着力提升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牢固树立科学进步的家庭观和幸福观,进而推动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二是健康促进。健康是幸福家庭的基础条件。要以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为载体,建立健全人口计生系统的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作用,通过母亲健康工程,长期的宣传引导和生殖保健服务,培养家庭成员科学文明、低碳环保、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努力提高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自我保健和生殖健康的意识、能力和水平。

    三是优生优育。优生是幸福家庭的希望所在。结合优生促进工程,引导家庭育龄群众有计划、负责任、讲科学地生育,掌握科学育儿知识,注重婴幼儿早期教育和素质提升,重视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让所有家庭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人成材。

    四是致富发展。致富是幸福家庭的重要保障。要以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为动力,立足于救助独生子女伤亡家庭,扶持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建立计划生育幸福家庭,并结合计生家庭创业工程和和十百千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多种帮扶救助活动,着力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勤劳致富,实现收入增加、生活健康。五是奉献社会。奉献是幸福家庭的价值体现。要通过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着力培养家庭成员的公民意识和感恩情怀,带动他们共同生产,改善生活。通过团结互助,相互带动,不断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凝聚力,努力形成人人乐于回报家庭、回报社会的良好风尚。

    四、阶段安排

    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

    1、启动阶段(2024年9月至12月)

    镇政府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业务干部为成员的创建幸福家庭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创建。按照县上要求,确定东坡村为我镇试点村,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其它各村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对照创建方案,争取主动,尽快实施。要组建志愿者队伍,确定评选幸福家庭标准,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赴创建幸福家庭先进(镇)社区学习经验,强化宣传和政策资源整合力度,全面启动创建活动。

    2、推进阶段(2024年1月至2024年4月)

    按照要求,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开办创建幸福家庭的专栏、制作专题节目,组织开展以“幸福家庭、和谐新民”为主题的书画、摄影、文艺作品展览活动。在试点村召开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现场会,交流创建经验,分期分批表彰幸福家庭。

    3、评估阶段(2024年5月至12月)

    对全镇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成果进行评估、总结,表彰创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同时建立创建“幸福家庭”长效机制,使家庭发展工作常态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具有全局性、普惠性和创新性,各村委会要高度重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将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抓出成效。要成立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安排和落实,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问题。

    (二)落实活动资金。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在每年人口计生财政总预算中,将增长部分划出一部分作为项目专项经费,用于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宣传、调研、指导和试点等各项工作。要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与实施计生家庭创业工程、“三结合”项目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发改和财政等部门的支持,落实好项目安排和活动经费,在就业创业、发展生产、技能培训、健康促进、养老保障等方面,对计划生育家庭在资金保障和政策制定上给予相应支持。同时要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吸引社会团体和企业参与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增强计生家庭的发展能力。

    (三)加强考核检查。各村委会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开展试点工作,确保幸福家庭发展计划有序推进。要认真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每年对创建工作进行评估总结。镇上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工作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作为评先评优的指标,推进创建活动稳步有序开展。

    第四篇:走进千家万户方案

    沙堆小学教师“走进千家万户、关爱万千心灵”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准绳,以落实县教育局隽教文„2024‟50号文件为指导,转变我校教育作风,改进我校教育工作,树立我校新的教育形象,努力构建教育与社会、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和谐共进的良好教育局面。

    二、工作目标

    本期是我校访万家活动的继续,让教师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进一步带下去,把近几年我镇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带下去,把社会对教育的反映带上来,把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带上来,及时反馈信息,为社会和家长释疑解惑,从而达到教育与社会、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融洽的目的。

    三、活动内容

    1、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

    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介绍近几年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和我校发展近况,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4、了解掌握我校特殊家庭学生(贫困生、单亲生、留守子女等)和行为偏差生(学困生、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健康成长;

    5、讲解有关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督促家长或监护人教育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学生防辍控流工作,确保学校不流失一名学生。

    6、诚恳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家访形式及步骤

    (一)家访形式

    家访主要采取登门走访的形式,原则上以班主任为主、任课

    教师为辅、学校行政干部参与,分组、分片、包班、包人的办法进行。因特殊情况需要的,也可结合实际,采取电话预约、交谈、个别家访、家长到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二)活动步骤

    1、准备阶段(1月下旬至2月上旬)。

    (1)积极发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俊雄,副组长:金勋六,组员:周晓辉、吴秀娥、刘成文、黎时珍、邹顺全、何幼兵、卢妮丽、黎碧霞、王俊武、洪梅花、毕旺甫、舒星、孔祥胜、卢雪鹏。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召开相关会议,积极动员,周密部署,提出工作要求。

    (2)学校开展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以及应该达到的效果和注意事项等,对教师提出纪律和安全要求。政教处设计《家访记录本》,做到教师人手一册,并做好详细记载。

    (3)制定计划。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确定家访对象,制定家访计划,安排家访时间和内容。家访覆盖率原则上达到100%。班主任家访人数不少于本班学生的二分之一,其他任课教师每人家访不得少于10名学生。校长要带头家访,家访不少于20名学生,学校其他行政干部也要积极参与家访。

    2、家访阶段(2月中旬至6月中旬)

    (1)预约安排。教师按照计划,对家访对象提前预约,合理安排时间。在家访中要树立服务意识、主动意识和平等意识,做到态度谦虚诚恳、介绍全面客观、记录详尽认真,尤其要以介绍学生优点为主,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对贫困生、学困生等特殊学生家庭要进行经常性家访,帮助家长想方设法教育孩子,并及时排解学生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积极上进、健康成长。

    (2)做好记录。教师要对每个家访对象做好记录,认真撰写家访手记,并做好访后分析。对家访中发现的问题要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并在日常工作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

    (3)反馈交流。家访结束后,要将家访结果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交流,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学校反馈,根据家访情况对教育工作提出建议,共同制定促进学生发展的具体措施。同时,教师要跟踪了解学生在家访后各方面的变化、反应,并及时

    给以相应教育。

    3、总结阶段(6月中旬)

    集中家访结束后,学校认真总结开展家访活动的先进经验,发现和树立家访活动先进典型。学校将对家访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

    五、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这次活动的开展是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鄂教师„2024‟7号)精神的具体措施,是加强教育系统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位教师要把家访工作作为当前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加强领导。为确保“走进千家万户,关爱万千心灵”教师家访活动顺利启动和深入推进,政教处全面抓好教师家访工作。

    3、统筹规划。要注意积累有关活动资料,形成家访工作档案,完善家访登记、考核、随访等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将教师家访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4、宣传发动。在家访活动期间,要及时宣传报道家访典型事迹、经验及典型人物。家访活动结束后,政教处需将有关资料报送教育总支,并对家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5、规范管理。教师家访每学期为一个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家访覆盖率原则上达到100%。学校要将《家访日志》纳入教育教学常规检查内容,定期检查和通报。《家访日志》页码用完后交给学校集中保存。

    6、严格考评。政教处要把教师家访工作纳入教师工作考评范畴,作为班主任工作考评重要内容和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考评依据之一,并定期对教师家访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听取家长对教师家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教师家访的方式方法。对教师虚构《家访日志》的,发现一起,通报一起。

    沙堆小学 2024年2月8日

    第五篇:201101让国防教育走进千家万户

    让国防教育走进千家万户

    http://ly.nen.com.cn2011-01-06 13:48:56辽阳新闻网

    【长征路社区 周荣报道】宏伟区长征街道长征路社区始终把国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依托社区网络,发挥社区优势,采取多种形式,保证了国防教育进社区、进楼道、进家庭的有效落实,使国防教育走进了千家万户。社区为了增强广大居民的国防观念,在日常工作中,社区积极依托社区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社区综合功能。在社区建立国防教育组织机构,与社区建设总体规划融为一体,同步发展,共建共享,确保社区的国防教育稳步推进。长期以来,社区利用黑板报、专栏、标语、横幅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国防知识,组建国防教育宣传队伍,使国防教育向家庭延伸。并在每年的征兵工作中,向适龄青年宣传征兵政策和有关优抚安置政策,宣传军属所特有的权利,并及时做好家庭基本情况的调查和登记建档工作,鼓励适龄青年积极报名参军,支援国家国防建设。在国防教育工作中,社区为了方便更多群众了解国防,深化国防教育效果,在社区醒目的活动地点比如说楼道画廊等场所设立“国防教育园地”、“征兵一角”、“双拥一角”引导居民、教育居民爱我国防,从我做起开展拥军优属的良好氛围。社区还把国防教育融入到社区群众文化娱乐的文体活动中来,在社区活动中心组建各种国防教育文艺团体,如:社区的夕阳红老年演唱团、老年健身团体等队伍,这些队伍的形成,使社区在宣传国防教育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文体活动中,老年朋友们把歌曲等精彩节目融入到国防教育中去,使居民群众在自娱自乐中就学到了国防知识。社区还把国防教育纳入到社区大学的课程中来,组织“五老”讲师团在辖区为居民讲解《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等法律法规,使国防教育的教育氛围更浓厚、更丰富。1



    推荐阅读:
    人大代表“走进千家万户”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郭村中学校训校风解读
    人际交往课程心得
    在全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作年会上的讲话摘要

    相关文章: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