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哲学论文 赠与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技校学生心理健康观念及水平调查报告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琴心剑胆 时间:2024-06-16 19:01:02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技校学生心理健康观念及水平调查报告

    技校学生心理健康观念及水平调查报告

    王红英 蔡俊 杜雪军

    2024职业培训教育优秀论文评比特等奖

    [摘 要] 目的:调查技校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抽查技校生对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对象、心态和对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探索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方法:本文采用国际上公认的测试心理健康的测量工具SCL-90,对杭州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共588人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结果:(1)588名技校学生中存在轻度和中重度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占19.56% ;(2)统计分析表明:技校学生样本SCL-90的人际敏感、抑郁、恐怖等因子均与全国成人常模组存在显著性(P<0.001 , P<0.01)差异;(3)技校学生中女生在恐怖(t =-3.18,P<0.01)因子分上显著高于男生。结论:心理健康普查有利于发现技校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受到技校学生的欢迎,在中等职业学校内开设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选修课是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技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杭州高级技工学校党委和学生科都高度重视开展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学校心理咨询室,并投入了许多财力和资金。经我们课题组申报的《技校学生心理调查与心理问题干预》课题也在校学生科、教研室的大力协助下,顺利完成论文。

    一、技校学生心理健康观念的调查分析

    采用自编的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问卷,对杭州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技校学生对校园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对象、心态和对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杭州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共219人,发放调查问卷219份,回收问卷216份,有效问卷199份,其中男生109人,女生90人,年龄15~19岁,平均年龄17.21±0.91。

    1.2方法 自编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问卷,调查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评,问卷完成时间约30分钟。所有测量数据输入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

    表1 技校学生(N=199)对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认识

    无效果 较有效果 很有效果 1.丰富心理健康知识 12(6.0%)128(64.3%)59(29.6%)2.了解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11(5.5%)99(49.7%)89(47.7%)3.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 19(9.5%)96(48.2%)84(42.2%)4.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12(6.0%)90(45.2%)97(48.7%)5.改善认知方式 20(10.1%)122(61.3%)57(28.6%)6.增进人际交往 26(13.1%)79(39.7%)94(47.2%)7.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11(5.5%)98(49.2%)90(45.2%)8.改善自己不良的个性特征 27(13.6%)99(49.7%)73(36.7%)9.科学地认识性问题 21(10.6%)110(55.3%)68(34.2%)10.正确对待恋爱问题 26(13.1%)98(49.2%)75(37.7%)11.提高心理健康水平9(4.5%)96(48.2%)94(47.2%)12.生活态度更为积极向上 21(10.6%)104(52.3%)74(37.2%)13.心理上更能适应社会变化 27(13.6%)95(47.7%)77(38.7%)

    表2 技校学生(N=199)对心理咨询对象的看法

    是 否

    1.精神病人 22(11.9%)177(88.9%)2.有心理障碍的人 168(84.4%)31(15.6%)3.情绪调节困难的人 176(88.4%)23(11.6%)4.想改变个性缺点的人 118(59.3%)81(40.7%)5.遇到实际困难的人 146(73.4%)53(26.6%)6.想更好开发潜能的人 97(48.7%)102(51.3%)表3 技校学生(N=199)自己接受心理咨询的看法 是 否 1.去心理咨询是一件难为情的事 55(27.6%)144(72.4%)2.去心理咨询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 49(13.1%)150(75.4%)3.心理健康者也可接受心理咨询 180(90.5%)19(9.5%)4.心理咨询是有效果的 179(89.9%)20(10.1%)5.心理咨询是科学的 180(90.5%)19(9.5%)

    调查显示,技校学生在寻求心理咨询的心态上,有92.0%的技校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在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但在对待心理咨询的态度上,却表现出知与行的矛盾,调查显示,当自己遇到心理困惑、不适时,只有31.2%的技校学生愿意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比较起来,当自己的同学、朋友、亲属有心理问题时,有59.3%的技校学生会动员他们去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比自己会去心理咨询的比例28个百分点。可见技校学生在对待他人寻求咨询的态度上比对待自己更为理性,而涉及自己时则表现得犹豫不决。当问及“如果你遇到了心理上的困难而自己又难以调节时,一般情况下,你会向谁寻求帮助”时,技校学生的回答首先是“同学朋友”(51.3%),其次是“自己承受”(20.1%)、“父母”(14.1%)、“自己所信赖的教师、长辈”(8.0%)、,最后才是“心理咨询机构”(6.5%)。这一方面说明心理咨询还没有完全被技校学生所接受,加上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咨询还不普及,他们常表现出矛盾、优柔的心态。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的回答基本符合技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处于这一时期,同龄人的作用要大于父母、师长,同时,由于独立性的增强,遇事或者自己承受、解决,或者找朋友帮忙。只有在遇到专业性较强、一般人解决不了或不宜与他人讲的问题时,他们才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有关技校德育工作者懂得心理咨询知识的必要性问题,技校学生中认为“很有必要”(38.2%),“有必要”(57.3%),两者合计达95.5%。可见,技校德育工作者及班主任掌握学生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知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技校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有利于他们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并区分是思想品德问题,还是心理障碍问题,从而提供力所能及的有针对性的帮助。此外,现实中由于不少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方法比较简单,处事不当,他们本身可能就是引起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普及有关知识,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二、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抽样调查

    我们采取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SCL-90,来评定技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SCL-90是由美国Derogatis,L.R.(1975)编制的,此表由90个项目组成,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该量表有9个分量表,分别测查躯体化(该因子主要反映躯体不适感)、强迫症状(该因子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人际关系敏感(该因子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在人际交往时更加明显)、抑郁(该因子反映苦闷的情感与消极心境为代表的症状)、焦虑(是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症状)、敌对(是指厌烦,摔物,争吵和脾气爆发)、恐怖(对人或特殊的物品、场所等产生恐惧心理)、偏执(主要指投射性思维,猜疑,关系观念,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和精神病性(指较隐讳,限定不严的精神病性过程的指征)等因子分。量表每个项目采用五级评分(从1~5级),1=从无,2=轻度,3=中度,4=偏重,5=严重。该量表适合群体测查,将测量数据输入SPSS10.0统计软件,经过数据处理就可以得到每个学生的各项因子分和心理健康等级水平。

    1.对象和方法

    1.1 本学年我们选取杭州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共621人作为建档对象,发放心理健康测量工具SCL-90调查问卷621份,回收问卷613份,有效问卷588份,其中男生367(62.4%)人,女生221(37.6%)人,年龄15-19岁,平均年龄16.90±0.81岁。

    1.2 我们以每个班级为单位向班主任和学生科老师提供书面的心理档案材料,重点关注有中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并要求保密每个学生的资料,同时把所有的数据均存入计算机中,可以随时调用任何一个班级或一个学生的数据材料。

    2.结果

    表4 技校学生样本(N=588)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

    无心理问题 有轻度心理问题 有中重度心理问题 合计

    人数 473 79 36 588 百分比 80.44% 13.44% 6.12% 100% 根据SCL-90国内使用标准,以各因子分>2为界来划分有无心理健康问题,588名技校学生中存在轻度和中重度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占19.56%。

    [1]

    [1] 表5 技校学生与全国成人常模SCL-90各因子分(X±SD)比较

    因 子 技校学生(N=588)全国成人常模组(N=1388)t值 躯体化 1.33±0.42 1.37±0.48-1.85 强迫 1.59±0.52 1.62±0.58-1.13 人际敏感 1.51±0.53 1.65±0.61-5.13*** 抑郁 1.43±0.50 1.50±0.59-2.69** 焦虑 1.38±0.48 1.39±0.43-0.44 敌对 1.44±0.52 1.46±0.55-0.77 恐怖 1.33±0.45 1.23±0.41 4.63*** 偏执 1.41±0.48 1.43±0.57-0.8 精神病性 1.33±0.43 1.29±0.42 1.9 注:*** P<0.001 , ** P<0.01 由表2可以看出,技校学生组的人际敏感、抑郁、恐怖等因子均与全国成人常模组存在显著性(P<0.001 , P<0.01)差异。

    3.讨论

    技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心理发展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从调查情况来看,心理健康的技校学生占大多数(80.44%),有19.56%的学生(其中中重度占6.12%)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显示出技校学生在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的过渡期,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社会心理应激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出现心理适应不良,暴露出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对此要给予重点关注。

    造成技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包括:新角色带来的冲突;学习方式的改变;物质需要的剧增到经济拮据的尴尬;依赖到自立带来的困惑;觅新朋到念旧友带来的孤独。还有,部分技校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也是产生心理问题极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他有:家庭造成的心理定势;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自身存在一些人格缺陷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矛盾冲突等因素。

    为了尽快帮助技校学生适应职业教学的学习生活,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提供必要的援助,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有义务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宣传心理学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必要时主动寻求心理帮助,更好的适应新环境;对检测出有中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早干预,这方面国外有不少的经验,如一方面学校要尽可能提供各种社会支持,另一方面要设法提高技校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2,3];帮助技校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加强意志锻炼,培养乐观情绪,从而成功度过转型时期;学会正确评价自我,养成“平常心态”。

    三、今后工作的新思路

    总结上述工作,可以看出心理档案的建立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积极意义的,对做好学生工作具有明确的针对性。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一直来对学生工作是十分重视的,特别在管理层面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帮助技校学生心理适应方面则有待于加强。而目前普通中学学生的心理调查、健康教育等工作较多,而技校学生与普通中学生有共同点,又在就业思想、社会实践、动手能力、人际关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因此技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学生大部分相同,但也应有自己的特色。由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回顾一学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有以下几点:① 建立在校学生心理档案数据库做为开展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②协助学生科利用心理档案资料为学校德育工作服务;③根据在校学生不同的年级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学生心理卫生选修课;④开辟校园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⑤继续积极申报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探索新形势下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上述工作,并且在手段方式上有所更新,如联合学生科、校团委、校医务室和心理咨询室共同开展工作;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和开通网上心理咨询信箱;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建立技校学生心理档案数据库;动态测评技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用定量的方法纵向比较心理干预的效果;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技校学生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选修课,开展对班主任和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期培训等措施,以自信心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升学就业辅导为重点,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从而改进学生的行为规范问题,降低学生违纪率,进而提升学校整体文明程度,创建文明校园。

    第二篇: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摘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是教育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从实习过程来看,通过和同学们的接触,许多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这心里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不善交际,有厌学的思想。而学生的健康关系着学生的未来,而我们的中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智育的过程中要更家注重学生的心里健康发展,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关键字:学生;心理健康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24年9月中旬,在安康市五里镇这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很多学生的成绩特别差,通过观察发现好多学生他们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外出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和奶奶,缺乏父母关爱,性格孤僻,不善交际。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的目标

    1、学生的学习心里健康状况

    2、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的特点

    3、引起学生的心理健康成因及对策

    二)具体的方法

    通过学生问卷的形式,主要对他们的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的需求和学习的目的四个方面来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共发放了56份,实际有效的为50份,接近理想的目标,接近理想的样本数,具有可操作性。

    三、调查的结果

    对学生进行调查,可以发现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反应了许多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中学生无法抵制来自网络的诱惑,以及各种社会问题。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的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教育价值观,64%的学生认为学习可以改变自已,提高各方面的素质,2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考上好大学,16%的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以后干什么,对自己未来没有考虑过。另外一方面,学生的教育价值观与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他们认为学历高的比学历低挣的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显示,64%的学生对学习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12%的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另外,90%的学生不喜欢学英语,认为英语作用不大。大部分人喜欢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与实际比较密切的。

    3、学习的需要

    每个学生都有特长,而且大多数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大多数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4、学习的目的 大多数学生有自己的目标,考上一个好大学,少数的学生暂时还没有考虑。

    (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

    现在的学生心理与以往学生的心理有明显的不同。

    1、教育价值的需求多样化

    大部分人认为教育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可以掌握基本的生存必要的科学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另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他们的教育价值观趋向于功利化,越来越多的学生把教育与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由于中学生的价值观还尚未成熟,他们的认知,判断能力都还不稳定,相当一部分的 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比较迷茫,其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从而对考大学失去信心。还有学术性较强的课程不能瞒足他们的职业需求,使许多的学生产生厌学的思想。

    2、学习的需求多层次和多目标

    在调查中发现,在学习基础、学习目标、对未来的期望的差异,使他们对学习的需求也产生了不同的需求,高中后准备就业的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而想考上大学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而且要很优秀,学业成绩达到上等的水平。

    3、学习目的明确,但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调差显示,大多数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存在着不协调性和主观性,有很多学生知道就业很难,但在实际的学习中表现得不积极,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学习目标很明确,但是思想和行动上出现不一致,学习不积极,呈现出一种消极的学习态度。说明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严重的不协调性和主观性。

    四、学校的老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里健康的教育。

    一、教师应该有健康的心理而且具备一定你的心理健康的知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言行、举止、行为对学生带来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但具有很高的教育业务水平,而且 应该

    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同时,教师还应该 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心灵的教育。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应给与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学生也只有在老师的真心、真情、真爱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积极的投入学习生活中。

    二、关心学生的心理,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作为老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而且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但是要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是有难度的。其实,中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比成年人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首先跟家长取得联系,不然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不但是提高教学的有力保证,而且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证。教师要主动通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中学生的合理需要包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安全、交往、和爱的需要,还有尊重的需要。这些合理的需要如果没有满足,那么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的成长。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教育的功能,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引导,帮助他们来认识事物和判断事物。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抵制不住诱惑,很容易走错路。这就要求老师给与治疗和指导,是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四、心理健康的关键是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体老师共同参与,教师不仅为学生传授

    知识,还为学生做好榜样。做好这一点,教师应该做到一下几个方面

    1、教师尊重学生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2、教师要讲诚信

    教师应该如实的向家长说明孩子的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教师用做到客观。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心理健康尤为重要,这意味着当一名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作为师范生的我们即将走向教师岗位,我们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篇: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作者:郑荣加

    来源:《职业·中旬》2024年第09期

    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的多元化,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方便,但同时也传递给人们前所未有的压力。人们开始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自身的发展是多么重要,而在各类心理问题群体中,得到关注最多的应该是各类学生群体,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校学生作为学生团体的一部分,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促进他们的素质和谐发展,对培养新时代合格的产业工人和解决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深远而积极的意义。

    一、技校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外显的行为来看,在各级各类技校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人际关系不良,并由此引发各种消极情绪情感;学习能力差,并由此引发厌学情绪和旷课违纪等问题;自制能力差,并由此引发打架等不良行为等。

    研究者使用广州某高级技校“技校学生心理问题调查问卷”对1280名技校生进行了调查。结果,依心理问题发生频率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学习动机不足54.05%,学习习惯不良50.72%,自卑45.71%,情绪不稳43.8%,自我中心40.86%,学习焦虑39.43%,学习能力低34.98%,多动注意障碍32.59%,社交退缩26.87%,自控困难24.88%。结论:在这10个心理问题中,学习方面的占5个,人格发展占4个,社会适应占一项。

    而在随机对广州某高级技校的778名新生进行scl-90测试的结果中显示了这样的一组数据:scl-90所涵盖的9个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及精神障碍中,以因子分大于两分为参照标准,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有是强迫症状35人、其他27人和人际关系敏感25人,分别占总人数的4.50%、3.47%、3.21%。

    两个调查都从不同的层面印证了前面所提到的关于各级各类的技校学生普遍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都说明技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处在一个不容乐观的水平,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二、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特点使然

    技校学生年龄段大多介于16岁到19岁,有着一般技校生的基本特点,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他们确定自我意识,学习社会角色规范即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技校学生本身有着或大或小区别于其他学生团体的一些特点。技校学生大多是普通

    高中中考的落榜生或是高考落榜生,本身学业成绩不太理想,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赞许也比同龄人要少,因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学习不良问题和自卑感很强的问题。

    2.心理教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快速的经济发展固然给技校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提供高质量的教育环境,有助于技校生的后期发展,但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显然被很多教育者或家长忽略了。在大多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已经作为一门学科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但在这十几年间并没有真正得到教育界、家长跟学生自身的重视。经济的发展,对财富的追求,一方面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社会中的一些的负面经济行为,很容易对技校生产生不良心理影响。

    3.“城市文化”的冲击

    城市生活水平、生活条件、教育水平比较高,但城市社会环境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家长往往注重给孩子提供高水平的生活条件,提供高水平的教育条件,却忽视了技校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技校学生最为熟悉,接触最密切的环境中,缺少心理沟通,缺少心理引导,很容易导致他们难以调节自己,自闭、思想波动大、孤僻、消极悲观情绪严重等,极大漠视了和家人的交流,把自己陷在一个自我的圈子里,思想、感情渐渐钝化,进而冷漠别人的感情和价值关怀,容易迷失自我,变得冷漠和自私,导致心理扭曲。

    4.以技术、文化为主导的技校教育

    虽然近几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在推进,但是各个学校之间的较量还是以成绩的较量为主,这种竞争虽然对技校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助力,但单方面对成绩的追求,为提高技校学生的技术、文化水平,许多教育者和学生的交流普遍局限于学习生活,很少涉及他们的心理世界,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甚少,种种原因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缓慢发展,甚至停滞不前。技校学生内心许多想法无法通过老师得到引导,而在现有的教育制度下,高压式的教育方法,很难让技校学生很快的接受,这也增加了技校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很容易形成压抑心理、嫉妒心理,产生对学习的厌恶感,引发忧郁、焦虑、悲观等消极心理,致使他们无法在在文化教育过程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

    三、解决技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加快心理教育的步伐

    “科教兴国”、“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所追求的目标,教育与经济同时发展是实现目标的基本要求。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它们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只有教育问题跟上经济的发展,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更快、更好地达成国家目标。技工学校应就现在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有效方案,如对有关教育者定期进行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育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水平,改善学校心理教育服务效率较低,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职业

    声望较低,专业从业人员缺乏的现状。笔者个人认为,必须加快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使之与经济发展更加适用,以更好地解决技校生心理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帮助。

    2.学习国外心理教育的先进经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学校心理教师的资格和训练提出三项要求:(1)具有教学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2)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3)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按照这三项要求从中小学教师中培养学校心理学工作者。这一培训模式非常值得我国技校教育借鉴。要努力解决技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缺乏,心理教育服务效率较低,专业从业人员缺乏的问题;努力解决在测量方面缺乏科学化量表以及测量工具和手段,缺乏心理咨询所必需的技术设备的问题,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缺乏必要的相互联系和信息交流,难于获取国外学校心理教育的最新信息,直接影响了心理教育的研究和经验交流。

    3.建立校园倾听热线和网站

    法国专家在请教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有效良方时,协会心理学专家玛丽-若泽·巴罗女土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倾听!”让有心理障碍的孩子尽情倾诉,然后再循循善诱,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平衡。开通“倾听热线”,让青少年讲出他们的痛苦,这是法国弗朗什孔泰地区青少年健康行动网协会为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采取的一个良好办法。通过这个方式,赢得青少年的信任,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找到可以信赖的人倾诉,能够听到专家的建议或得到及时的治疗,这是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危机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技校应该建立联合的心理咨询网站和心理咨询室,聘请心理专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总之,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条件进行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值得广大教育者、家长及社会共同思考和探索的话题。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第四篇: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报告

    摘要

    作者选择“强迫症在高中生群体中的表现情况”为考察对象对母校某班学生作了有关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本文以此调查作为素材,并在此基础上集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话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反映了自己的关注,统计了问卷结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重点向被测对象及单位作了回应,最后提升自己的认识,总结了部分结论。

    关键词

    强迫症 高中生 心理健康 成长关注

    引言

    笔者在校常常阅读心理类书刊,并努力发现揭示自己的心理。在自我感悟的时候,逐渐关注别人的心理状态,热心于心理工作,产生了与他人心理沟通的兴趣。本次暑假,在学院社会实践的光荣号召下,我大胆的将理论学习寓于实践中,选择一有关心理的课题对母校某班进行了问卷调查。

    随着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以及人们参与社会的程度越来越高,人类心理发生了多维度多层次的深刻变化,也由此产生了各类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同时,也由以上原因,人类以前所未有的态度关注个体的生命质量,心理科学成为人们完善自我、追求身心和谐的重要参考学科。

    高中生处于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生发展阶段,生理上发生着改变并趋于成熟,心理上也表现的异常活跃,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在这个阶段频发。

    有关调查表明,同时也是社会的一项共识,目前的众多中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大多表现在行为缺陷,性格异常,情绪不稳,社会功能障碍,心理苦闷,思维障碍等类型上。[1]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研究与探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一项新课题,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疏导,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强迫症简介

    1、医学上如此描述强迫症:

    [2]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缩写ocd)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性动作为主要表现,虽精神痛苦显著缓解,但其社会功能已严重受损。

    2、通俗表述。

    就是一个人对于一个事物总是念念不忘,由此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快乐。此病症虽然描述起来十分简单,但它对于患者的心理折磨与摧残却是十分严重的,它对患者个体以及社会造成的影响也是强烈的。它使患者不能进入正常的生活状态,有时虽然表面上未发现有任何异常,但内心却充斥着激烈的冲突,让患者痛苦不已,严重时也会反映到外在言行。

    3、强迫症的几种类别

    a强迫观念 b强迫动作 c强迫意向 d强迫情绪

    患者一般拥有其中的一种,但通常拥有其中的多种,强迫症的具体内容则是多变的,即在生活中的任意一个环节他都有非正常性思维,也就是说强迫症指的是一种思维行为习惯,具体的表现有总担心门没有锁,以致最后成为一种变态的担忧,并反复的检查;为一个问题困扰不已,明知道自己不必要思考那么多,还是穷思竭虑;强迫的对立,有事看到一个句子,觉得它有语病,接着有说服自己它没有语病,又觉得别扭,反反复复的思考,即认为对,又认为错;特别注意卫生,以至于吹毛求疵,不容许任何瑕点,于是又反复的洗涤;强迫计数,如反复的数钱,看是不是某个数量等等……

    但万变不离其宗,强迫症的关键在于不能中止一个习惯,不能抛开一件事情,这个特征使当事人痛苦不已。

    4、最新研究成果

    [3]XX年年,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对14名强迫症患者及其12名直系亲属进行了研究,并与另外14名无强迫症家族病史的健康志愿者进行对比。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识别图像目标的特殊实验,当这些人参与实验时,用“功能性核磁共振”设备扫描他们的大脑。扫描结果显示,强迫症患者及其直系亲属的“眶额叶皮质”外侧区域都不活跃,而这个大脑区域负责终止各种习惯性行为。

    这项成果从生物学角度阐释了强迫症的心理特点

    5、治疗

    主要可分为心理辅导和临床药物治疗

    心理辅导通常是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学原理的运用和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进行解释与疏导,重塑他们的心理健康。森田疗法通常是心理辅导的理论方法,精髓在于“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药物通常是指运用相关药物对患者引起病变的生理因素进行调理,因为心理失调同样对应于生理病变,并交相作用。药物治疗通常为人们所不解,他们觉得用药控制心理不可思议,其实这也是人们对心理科学的不解与隔阂造成的。实际上,药物并不是彻底改变人的思维心理内容,他只是改变一下心理中的某些过激的方式、态度,和由神经系统紊乱造成的情绪错乱,只是稍微修补,而并非神奇夸张的思想控制。

    二、调查意义

    1、强迫症是一项非常隐蔽的病症,患者在未懂得心理卫生,在心理健康上还处于盲的状态时,如果自己为病症所困扰,他并不会有心理失调的意识,或者朦胧地有,也不能科学对待。据多数患者的经历,他们开始很不好意思把这种状态反映给别人,他们觉得自己很无聊,认为那种强迫状态说出来很丑,并且他们夸大自己内心的特异性,认为这种心理说出来大家也不会懂,反而会得到嘲笑。的确,由于心理知识的普及率不高,一些人对于别人不一般的心理描述给予不理解甚至讥笑的态度,这大大妨碍了患者治疗的进程。而尽早干预则会有利于病症纠正。

    2、高中阶段学生的课业非常繁重,升学压力非常大,学生生活只围绕着高考的主题,这影响了学生对身心和谐的探知,如果出现了不和谐因素,也会对考试不利。但是,在教学只周旋于高考应试的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并未正式地列入教师的教育日程。

    3、和所有心理障碍一样,随着时间延续、病史增长、强迫内容积累,强迫症的复杂程度会越来越高,病症越来越严重,治疗的难度就越来越大。

    4、对于没有强迫障碍的人来说,(严格的说,人人都有强迫的状态)通过问卷向他们普及一下心理科学,也会增长他们的知识,减弱他们的偏见,这为患者营造了宽松的条件,也对未患者预防起一定的积极作用,为现在的未来的社会增添了一份和谐因素。

    鉴于以上并列的或递进的4点原因,我认为在高中实行一项问卷调查,具有一定意义。它可以发现群体中的障碍因素,为学生尤其是有强迫障碍的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关注和建议,或多或少的为和谐教育环境提供了参考。

    三、调查方式

    1、选择国际上鉴别强迫症使用的pauda inventory问题,问题为生活中心理状态的描述,对每题作“0没有1轻度2中度3较重4较重”的分值量化,要求被试根据自己与所述情况的符合程度定分。此外,还附有姓名、性别、来自城镇或农村、是否做过同类测试,以及其他需要表达的问题。将其打印成a4纸问卷表。

    2、此表共60题,但国内只选择其中48题进行鉴定。48题分为四个考察方向:a思维失控与怀疑感(共22项)b受驱使与行为失控c污染反应d检查行为

    对被试的四个方面分别累分,然后累计总分

    3、测试对象说明

    贵池中学高三15班(理科复读班),复读班的特殊性可能对于此调查更能产生考察意义。样本容量为75。

    本班性别分布为男53 女22,性别分布差异为调查在性别探讨上带来障碍;

    城乡分布为城镇学生 34 农村学生41,差别不很悬殊,探讨城乡有一定可行性。

    4、测试时间:2024年8月23日晚

    5、调查经过:由班主任带领进入复读班班级,先由老师引荐,再自我介绍,然后请大家配合做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调查,但不涉及强迫话题以免学生对号入座产生干扰;请班长帮助发放问卷;说明如何填写;收回问卷整理,并请大家等候结果。此外还简单的谈到了复读生应该珍惜与悦纳这个特殊的学习阶段,充实的过好学习生活,珍重复读班老师的关爱,在此和大家建立了共识。

    6、审阅问卷,录入数据

    先观看学生“想说的问题”,与被试者在文字上作简要接近,初看大家的问卷结果,重点看学生有否在哪一项上填了“4”这个反映感觉很深的题项。

    对样本编号,然后一一算出个学生四个方面的各个方面的得分,使用excel电子工具录入,并让计算机统计总分,按分数高低排序。按分数高低重新编号。

    第五篇:六年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六年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DOC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页/【

    1617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六年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20**—20**学年

    第*学期)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一、调查目的小学生的性格,气质等可塑性强,如果在学提时代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必将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准确地把握小学生的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客观的依据,我对本校6年级进行了心理健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心理状况良好者占68%,仍有32%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二、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我校6年级全体学生

    方法:随机抽查,调研

    (二)材料和方法

    调查问卷是由我和心理老师设计的,共30题,均为简单易懂的判断题,由学生根据问卷要求,根据自己的情况逐一实情回答。

    (三)统计

    以班为单位,按实际答题人数统计各题的各项人数,在调查过程中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1.73%学生目的明确,27%学生态度有待纠正。

    2.29%左右的学生对自己缺乏正确认识,不能很好控制自己情绪。

    3.同情心缺乏,冷漠无情,调查表明,随年级的增长,同情心逐年丧失。

    4.大多数学生对父母关心,但年龄越大,对父母的依赖性越小。

    5.人际关系有些紧张,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

    6.33%学生行为有些“老成”。

    7.23%学生安全感缺乏,有疑神疑鬼的现象。

    8.12%学生终日沉浸在幻想之中,脱离现实。

    三、原因探究

    (一)学校原因

    虽然近年来学校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疏导,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重视,但远远不够,加上心理健康的重视不够,设施的缺乏,导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后,面对学生心理问题束手无策,长久的积累,使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

    (二)家庭原因

    在我校学生家庭中,69%的父母无工作,常靠打工为生,学生的学习基本上完全由学校负责,同时也因为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缺乏,有些不争的事实使家长对孩子的心理无力辅导,但“望子成龙”的心态普遍存在,在矛盾对抗中,导致两种极端的家庭教育方式。有些家庭对孩子百依百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围绕孩子转,使孩子形成“我就是世界中心”的观念,久而久之,形成强烈的依赖性和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一些家庭对孩子实施了棍棒教育,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压力。这两种不良现象对孩子的困扰,使孩子心理产生严重的障碍。

    (三)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信息越来越快,一些负面现象无声无息的影响着小学生,享乐,拜星,自我,读书无用,盲目攀比等,造成儿童丑恶不分,是非不明,冷漠无情,思想复杂,缺乏正确的为人处世的准则。

    (四)学生自身原因

    由于78%的学生从农村进入城市,认知水平低,应对技巧差,遇到挫折难以正确对待,缺乏社会支持,特别是小学生年幼,心理尚未成熟,容易冲动,往往由于家长,老师的行为不当和社会不健康因素而出现心理问题。

    四、应对策略

    (一)学校

    学校应健全心理健康管理机构,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把心理健康渗透到各科学习中,同时建立完善咨询室,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特别要利用语文课,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矫正,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立,自理,自主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家庭

    教育父母要经常看一些有关教育的书刊,提高认知水平,每天抽时间陪孩子,和孩子讲话,谈心,静心听孩子的呼声,和孩子一起探讨分析遇到的困难,给孩子一些引导和帮助,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升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三)社会

    大力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培训,首先,必须加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适当的方法增进师生感情,掌握学生心态,提出合理要求,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实践,帮助学生客服心理障碍,同时,召开家长会,讲座,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心理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认识。

    总之,学生的心理健康光靠一个方面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改进教育方法,开辟多种沟通渠道,让学生有倾听的场所。改变学生所有烦恼自己扛的局面,利用语文教学这块阵地,营造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理健康氛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而提高语文水平,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推荐阅读:
    技校学生心理健康观念及水平调查报告
    英语“自主、合作、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初探(5篇范例)
    2024学年第二学期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2024年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人员过渡政策问答5篇
    上一篇:小学教导处工作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