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一号文库 300字作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活动设计 蒙氏阅读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空谷幽兰 时间:2024-07-01 03:46:01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活动设计 蒙氏阅读

    中班蒙氏阅读:诗歌《手指谣》

    藁城市幼儿园

    张艳玲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语言的韵律美,体会简洁明快的节奏。

    2、能在手指画上添加简略的线条,愿意和伙伴分享创作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认识重点字词:食指、拇指、中指、剪刀、小指。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各个手指的名称,会玩手指游戏

    2、物质准备

    挂图、音带、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小字卡。

    3、环境准备

    在活动室粘贴幼儿收集的动、植物剪影画或简笔画的图片,引发幼儿想像。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手指游戏。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做游戏(儿歌附后)

    二、感知理解活动

    1、谈话:教师与幼儿一起说说刚才玩的手指游戏中,用手指变出了什么。小朋友想想,用手指还能变成什么呢? 幼儿做自由手指造型

    2、教师做手指造型,幼儿猜想。

    3、教师播放诗歌录音,让幼儿安静倾听 引导语:听听手指做游戏后,都变成了什么?

    4、教师发书,幼儿自主阅读,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发现不同手指组合的不同形状。

    5、师幼共同讲述。

    教师说:“做只小鸡叽叽。”幼儿说:“食指拇指碰碰,”并用手指表演。教师出示相应大字卡“食指”、“拇指”,引导幼儿初步认读。

    教师说:“做把剪刀剪剪。”幼儿说:“食指中指并拢,”并用手指表演。教师出示相应大字卡“中指”、“剪刀”,引导幼儿初步认读。

    教师说:“我们做个朋友。”幼儿说:“小指小指钩钩,”并用手指表演。教师出示相应大字卡“小指”,引导幼儿初步认读。

    6、教师播放诗歌录音,幼儿看书划指跟读。读完后幼儿有序收书。

    三、游戏活动 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出示小字卡,幼儿玩游戏,巩固对重点字词的认识

    四、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幼儿有序整理自己的物品。

    手指游戏

    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毛虫扭扭;

    两个手指头,两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兔跳跳;

    三个手指头,三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猫喵喵;

    四个手指头,四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螃蟹爬爬;五个手指头,五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蝴蝶飞飞;

    第二篇:大班蒙氏数学活动设计

    大班蒙氏数学活动设计

    设计思路:班上的孩子再过几个月之后就即将升到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在老师给孩子们渗透小学的一些知识时,很多孩

    子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几个月是多久啊!有多少天

    呢?面对幼儿对年、月、日这样抽象的要领掌握起来有很大难

    度,而数学教育能激发孩子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从孩子

    们的问题入手,设计了这节课,这个活动将“年、月、日”人物

    化并带入到故事中,设计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送礼物的“形

    式”出现,以童话般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了12月,大月、小

    月。使原来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为幼

    儿更好地理解“年、月、日”这一抽象概念。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

    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过游戏,知道日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

    它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教学准备: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自制房子外形的1

    月——12月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年历、台

    历和挂历各一份。

    2、小字卡(年、月、日)和数字卡片(12、28、30、31、365)铅笔,人手一份。3、2010年年历人手一张。教学过程:

    一、导入:猜谜语。

    ——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脱到年

    底剩张皮。

    二、以到日历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哪几座房子大,哪几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三、以给日历送礼物的方式,出示数字卡12、28、30、31、365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幼儿摆弄数字并认读。

    ——你认为数字与房子有什么关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四、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师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大、小“房子”里的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

    ——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来回答问题:

    1、日历妈妈的孩子一共建了有多少座房子?妈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2、大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大?

    3、小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小?

    4、最小的房子是谁?为什么它最小?

    五、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认识日历,台历和挂历。

    ——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认识年份、生肖、月份。

    ——幼儿尝试在年历上找节日和自己的生日。附:故事 附:故事 日历妈妈有许多宝宝,妈妈总是害怕自己的宝宝找不到自己,就为它

    们盖了12座大小不同的漂亮房子,并且给这12座房子分别起了名字。它就让它的宝宝们分别住进了这些房子里。日历妈妈非常细心,总是担心宝宝丢了,就从第一个座房子的宝宝开始数起,一直数到最后一座房子的宝宝,妈妈数完她365个宝宝以后才放心地带着宝宝去另一个美丽的世界。第二年新的日历妈妈来了她又像第一位日历妈妈一样重复同样的事情。

    第三篇:蒙氏活动:二项式

    活动名称:蒙氏活动 活动内容:二项式 活动目标:

    1、培养辨别大小、颜色、形状的视觉能力;

    2、学习立体的组合分解概念;

    3、学习部分和整体的概念;

    4、发展潜在的数学思考能力以及为学习代数(a+b)的立方做准备; 活动过程:

    依盖子的图形提示操作——造立方体

    1、把盒子放置于桌子上,红色在左上角,蓝色在右下角;

    2、把盖子打开盒子的两壁放下并把盖子红色角向上放在盒子打开的两壁中间;

    3、参照盖子用三指抓的方法把盒子中的每块积木先对应摆放在盖子上,摆放时要对应着边用手指着边说对应颜色的名称,再将整层积木摆放在工作毯上。第一层在右边,第二层在左边。

    4、放好后把手放在每层的上面感觉它们的高矮不同,颜色相同,形状相同。

    5、将第一层和第二层分别叠放在盒盖上,搭建成一个立方体。

    6、参照盖子把第二层放进盒子中,注意从红色的开始。

    7、把第一层按同样方法放进盒子。

    (操作时,注意取放顺序——取出时从最外侧的积木开始,放回时从最左上方的红色面积积木开始摆放。)

    第四篇:蒙氏活动:倒水

    蒙氏活动:倒水

    器材准备:

    1个托盘、2个同款大小的小水罐

    示范步骤:

    1、邀请一名幼儿一起工作:“请你和我一起工作,好吗?”。

    2、介绍工作名称:“这是倒水的工作。”

    3、取下托盘。

    4、将小椅子拉出。

    6、老师幼儿一同坐下。

    7、双手拿水罐把。

    8、右手高、左手低。

    9、将右边高水罐的谷类倒向左边低水罐中。

    10、检查一下是否倒完。

    11、将两个水罐放回托盘里面。

    12、将小椅子收到桌子下面。

    13、将托盘放回原处。

    14、请小朋友操作一遍。

    目的:

    1、预备为日后倒水工作的基础。

    2、强化手指和手腕的力量。

    3、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关键点:

    1、避免两个水罐和托盘之间有碰撞的声音。

    2、避免托盘中有谷类溢撒出来。

    第五篇:蒙氏

    “蒙氏教育”顾名思义是以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 1870~1952年)的名字命名的。1909 年,蒙台梭利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 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 2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00 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还出现了蒙台梭利运动。1913 年 ~1915 年,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十年代,仅仅美国就有 2024 多所。蒙台梭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1907 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 3 ~ 6 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照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

    基本原则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同的教育。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在蒙台梭利看来,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会出现各种“敏感期”。她说:“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对每样事情都易学会,对一切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而人的智力发展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上的。

    1.秩序的敏感期 从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现一直持续到四岁。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的本身。

    2.细节的敏感期 幼儿在2-3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细节上。这表明幼儿的精神生活的存在,以及幼儿和成人具有两种不同的智力视野。

    3.协调性敏感期 这是在幼儿发展中最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幼儿通过个人的努力学会走路,并逐渐取得平衡和获得稳健的步伐。应该在2到3岁时出现。

    4.触觉敏感期 幼儿会朝着外界的物体伸出小手。这个动作的最初推力代表幼儿自我进入外部世界之中。正是通过手的活动,幼儿才能发展自我,发展自己的心灵。

    5.语言的敏感期 2个月左右幼儿就开始吸收语言,他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当他说第一句话时,并不需要为他准备任何特殊的东西。在蒙台梭利看来,语言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外部表现之一。

    蒙氏教育对孩子的将来发展都有什么好处?——ZT 2024-03-05 10:33 蒙氏教育是教育的第一个目标,也就是首要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人格健全是全面的,它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孩子的各种能力,所以对于孩子的智力、品德、待人处世、社会交往、对自己的控制等等这些方面都是着重要培养的,要培养这样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就是完整的人。所以蒙氏教育内容也是非常宽泛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的理解,认为蒙氏教具就是操作那些教具,这种认识只对了一半,因为教具只能是蒙氏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他不能承担全部的内容。还有一部分教育的内容,因为要培养那种健全的人格,光靠教具这部分内容不足以完成,还需要有非教具的内容来补充,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人。

    非教育的内容就是不用教具也关系到人格培养的有什麽?要进行健康教育,进行道德、品德教育,进行美感教育,进行社会性教育,还要进行和平教育,还要进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刚才说的这些都不是通过教具培养的,它要通过参与很多实践活动,所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培养孩子成为人格健全的方式。

    所以从这点出发,蒙氏教育和我们现在在中国幼儿园中,教育部制定的规定、刚要也好,要幼儿全面的发张是一致的。当然蒙氏教育中的孩子更具有特色,它的特色点在哪里?从我们的实践经验来看,第一个孩子的独立能力很强,这独立能力表现在他对自己的料理,生活的料理,对环境的关系,对自己的控制都很强;再一个,孩子能够自主自己的学习,就是说你给他一个学习的条件之后,他会知道我该怎么选择,选择了以后就会用它,小的时候是教具,大的时候就是书本,就是资料,他会自己去用,用的过程他能专心,他要取得一个结果,也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个是蒙氏教育孩子最强的。成功蒙氏教育出来的孩子具备这个能力,这是长远的效果。

    再有就是孩子的知识是非常渊博的,因为蒙氏给他提供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这方面很多的知识。孩子的读、写、算的能力准备是好的,因为我们在中国教育中,总是一个教育缺乏他的前期准备,蒙氏不是,书写前的准备要准备很久,才进入孩子的书写能力,所以这个读书算的准备在前期,就是进去正规上小学之前已经做里铺垫了,就是手的铺垫,对文字认识,对认字的认识是用圆形带着字,那么孩子就对字感兴趣,对字的笔顺有了了解,教孩子认字,孩子可以从笔顺走,已经给孩子做了很好的铺垫,他不求数量,但他追求这个准备,预备性的工作的做的很好,所以这些难道不都是为他下一阶段的发展和学习做好准备吗?所以蒙氏教育出来的孩子是这样的。

    蒙氏教育

    蒙氏教育的出发点——儿童生命的发现。以自由为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透过观察发现儿童生命的法则。

    以“工作”为核心而形成其教育体系。

    蒙氏教育的目的:个别儿童人格的完成,建设和平的理想社会。

    蒙氏教育的真正根基:儿童与成人的本性是不一样的。

    蒙特梭利的自由观:

    自由的本质

    一、自由是儿童生命的法则,是人类与生俱为的权利

    二、自由非放纵,而是一种“活动的自由”

    三、自由非放弃,而是一种“智力的自由”

    四、自由是以不违反共同的利益为原则

    五、自由必须与自然法则或社会状态相配合

    真实的自由是透过教育的授助而使潜藏的导引力量得以发展的结果,是属于活动的、智力的、纪律的自由。

    自由的结果

    一、独立是自由的先决条件,但也唯有透过自由活动才能获得独立

    二、透过自由才能产生坚强意志

    三、透过自由才能产生内在纪律

    存在生命本身即具有一种进化的力量,不可能导致破坏性的行动

    四、透过自由才能表现服从能力

    大自然已给予顺从的驱策力,顺从是正常人类的特征

    五、透过自由才能产生对智性的爱好 爱必管教——家规的建立与执行

    父母爱孩子是天性,管教孩子则必须学习。若能在爱与管教中寻得平衡,就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行为。

    当我刚从美国回来时,参加朋友的聚餐,很惊讶的看到孩子们吃完饭,在餐厅里追逐嬉戏,而服务生端着热菜穿梭其中真是险象环生,但只见父母毫不担心地忙于交谈。有时坐公车,看到年轻的妈妈放纵小孩,在座位上跳上跳下且大声吵闹,却不加以劝阻。

    虽然,餐厅和公车里都是公共场所,也不需要特别安静的地方,但是否想到孩子的行为会干扰他人呢?

    相信天下父母都深爱孩子,也关心他们,可是仅有“爱”是不够的。两、三岁的孩子还不能自我约束、辨别是非,一定需要父母的管教况且每位父母都拥有天赋的管教权,有管教才能让孩子有规可循,也才能帮助他建立正确的行为,发展健全的人格。

    寻找爱与管教的平衡点 在倡导民主教育的今日,与昔日长辈权威式的管教的极端差异中,现在父母对自己的管教方式产生了困惑与冲击,而有种逐渐管不住孩子的乏力感,失去“做父母“的信心与能力。

    “爱”与“管教”在孩子人格的建立与成长中是并重的,缺一不可,两者需保持平衡。因为如果偏重权威而缺乏爱的管教,会使孩子心中充满畏惧,没有主见,对父母的服从也只是因为害怕。如此,父母与孩子之间将树立隔阂,使亲子关系不佳,沟通也就愈发困难。

    倘若只有爱,却没有适当的管教,孩子会因缺乏行为规范,而自制力低落易以闹情绪控制父母,与同伴的人际关系也不好。

    父母要在“爱”与“管教”中找到平衡点,确实需要多费心。首先,要用心去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能力和特质,然后夫妇俩共同沟通协商,具体讨论在哪方面的管教需加强?哪方面的情绪没有被顾及?最后在与孩子一起制定家规,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可以做”。

    在说明理由后,应赋予孩子责任。当孩子一定要选择做“不可以做”或不去做“必须做”的事情,他就得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父母一定要与孩子一起遵守,如此才能帮助孩子从内心产生自律。

    家规的制定

    每个家庭的管教模式都不一样,您不能将别人成功的管教模式套在您的孩子身上。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质,我们先要了解自己的管教目的及孩子的需要,再决定如何协助孩子。一般常见的家规包括:教导孩子料理自己的事,培养良好习惯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让孩子去做,切勿凡事代劳。父母宜从小鼓励孩子料理自己的事,并依孩子的能力要求孩子分担家务。如此,孩子不仅能学习独立,也能从中肯定自己的能力,增进自信心。

    所以,父母应衣自家生活习惯及孩子的需求,制定一些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习惯的常规。比如:就寝、起床的时间,吃饭时不看电视,饭后帮助收拾碗筷,饭后必须刷牙„„等。此外,父母应避免设定太多的非必要的规矩,使孩子因做不到而放弃。父母也要依家中不同年龄的孩子修改常规,例如:3岁与15岁孩子的就寝时间不可能相同。

    教导孩子有公德心、有礼貌

    在蒙氏幼儿园里,老师教导孩子应该爱惜教具,使用后完整归回,好方便下一位小朋友使用;想介入别人的工作时,也会事先询问可否一起玩或工作;得到别人帮忙时也不忘说“谢谢”等有礼貌的表现。

    虽然公德心是由大人教导给孩子的,但父母一定要先“以身作则”。例如:教导孩子不可随地丢垃圾,父母也要随时遵守。记得我孩子小时候,出外玩时如果找不到垃圾桶丢手旁的垃圾时,一定会放到我的手提袋或口袋中,带回家丢,而因养成了他们今天不会乱丢垃圾的好习惯。

    教导孩子尊重别人,不要打扰别人

    在蒙氏教室内的孩子不会大声喧哗,惊扰其他小朋友的工作,因为老师轻声的教导他用室内音量说话。

    父母在教导孩子如何尊重别人时,应先尊重自己的小孩,以“同理心”去了解孩子的感受。例如:当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情时,不去打扰他,这便是一种尊重。如此,孩子也会学习等待,当妈妈和别人说话时,知道不去打断。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更应随机教育,让孩子也以“同理心”去体谅别人的感受,进而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

    教导孩子正确道德观念、学习自律

    父母应教导孩子学习以无愧于心的态度行事,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做坏事或违规的事,不是因为怕受处罚,而是本来就不应该做,如果做了会心里不安的。孩子在父母守法的态度感染下,逐渐学习如何判断是非,并从内心产生自律。

    家规的执行

    常见许多家庭定了家规,孩子仍学不了规矩,这是因为执行不当所致。父母的管教方式、态度、用词语气,甚至自身行为和情绪反应,都会影响到家规执行的成效,所以父母应注意:多用鼓励代替赞美。

    父母应该了解“赞美”和“鼓励”是不同的。“赞美”是当孩子表现好时才给予的,但过多的赞美,使孩子得之乏味;不实的赞美,则让孩子怀疑父母的诚意。唯有“鼓励”则不论孩子表现好或坏都可以给予支持和关怀,特别在孩子遭受挫折时,更需要鼓励,孩子才会感受来自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与肯定。

    避免在别人面前教训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千万不可在别人面前批评他或教训他,如有不当行为需要及时管教时,也要尽量带离,单独与他沟通。

    避免体罚

    父母要认清,“管教非惩罚”“惩罚亦非体罚”。体罚只是对犯措者施加暴力,以达惩戒的目的。父母若以体罚为武器,将会使亲子双方陷入权利斗争,引起情绪战争。

    坚定自己的立场

    当孩子出现不良或负面行为时,父母在教导孩子时不可被孩子的情绪所控或被孩子的泪水软化,而被迫妥协,如此反而增强其不良行为。比如:对吵闹不休的孩子,可将其暂时隔离,但运用时要注意其适当性,且态度和蔼,语气要平和、坚定,告诉他:“我们都喜欢和你在一起,如果你也喜欢和我们在一起,你必须先学会安静,才能在加入我们。”不要恐吓他,而是让他学习纪律,并做决定。

    看住我们的口舌

    言语的伤害往往重于体罚的肉体伤害,在我们提醒或规劝孩子时,应运用“正向肯定”而非“否定式的语句”,比如要劝止孩子不要在沙发上跳时,与其说“告诉你几百次了不可以在沙发上跳,你就是听不懂。”不如说:“我好担心你会受伤,请你不要在沙发上跳。”

    父母应避免相互指责

    当父母管教上有差异时,应多沟通,以相互支持鼓励代替指责与批评。

    今日的父母常感叹父母的难为,但是实上,如果我们肯投注时间,愿意用心感受和学习,以“尊重”为管教的基础,用“爱”为管教的活水源头,那么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您的爱心、耐心与信心,将会源源不断地如泉水涌出。您也会拥有许多别人无法体会的成就和乐趣,爸爸妈妈们,加油!



    推荐阅读:
    活动设计 蒙氏阅读
    义务教育自评报告-金城中学
    如何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职称工作办公室关于组织2024年高级工程师参评人员进行答辩的通知(精选五篇)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