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集体合同 个人简历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等差数列认识 (教师版)三年级 奥数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独坐青楼 时间:2024-07-14 18:46:53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等差数列认识 (教师版)三年级 奥数

    2024春季

    第一讲

    等差数列认识

    | 三年级·提高班·教师版 | 第1讲

    2024春季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数列;

    2、掌握什么是等差数列;

    3、会求解简单的等差数列和;

    知识点拨

    1、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2、等差数列求和:(首项+末项)×项数÷2

    3、求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4、求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一)课堂引入

    1.学生学情分析:

    (1)三年级暑假对数列有过认识,并且三年级孩子比较喜欢找规律,并且对找规律比较擅长,所以可以从此入手,让孩子认识等差数列。此为切入点!

    (2)数列计算和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凑整求和,所以在学习等差数列求和时,并不陌生,可以以此切入!此为难点!

    2.引入-高斯‘神速求和’的故事

    讲故事:高斯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幼时家境贫困,但是异常聪明。就在像大家这么大的时候,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非常难得数学题:把1到100的自然数加起来,和是多少?正在同学们苦思冥想的时候,高斯略加思索就说出了答案。同学们你们知道答案是多少吗?你们知道高斯用了什么方法巧妙地计算出来的吗?

    情景1:学生对高斯的故事可能会比较熟悉,或许会清楚1到100的自然数之和,对于这种情况,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提问——你们谁知道高斯用了什么方法巧妙地计算出来的呢?

    情景2:这个问题,学生回答会比较困难,在此情况下,问:同学们想不想像高斯这样厉害,掌握这种巧妙的方法呢?

    那么,我的小高斯们,下面我就先来认识下等差数列。

    | 三年级·提高班·教师版 | 第1讲

    2024春季

    (二)探索新知

    (一)等差数列的认识

    例题精讲

    例1:1、3、5、7、9、()

    【教学建议】 等差数列的认识。

    先让孩子去找规律填数,并让孩子去总结其中的规律所在,并能用合适的语言表达。从中提炼出两点:(1)相邻两数之间的差相同

    (2)数依次增大

    巩固练习: 20、17、14、11、8、5、()

    对于练习题:提炼出两点:(1)相邻两数之间的差相同

    (2)数依次减少

    总结:通过例与练,让孩子们认识了等差数列的两种类型。等差数列:(1)相邻两数之间的差相同(2)数依次增加或者减少

    提出知识点:公差,项(首项、末项),项数

    回到例题与练习:让学生分别指出其中的公差,项(首项、末项),项数 目标:达到初步的认识

    (二)通项求解

    例2:(1)2、5、8、11、14„。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的一串数,其中第21项是多少?

    (2)把比100大的奇数从小到大排成一列,其中第21个是多少?

    【教学建议】 在认识等差数列的基础上,让学生们有意识结合这种特殊的规律解题。并总结出通项公式!

    让学生独立探索完成,然后收集学生的解题方法,学生可以会出现的情况: A、采用最笨的办法,直接按照规律,直接写到第21项 B、通过心算,直接写出第21项数,但无法列出算式 C、能过根据已知的数,列出算式(数出增加的公差)——(属于概括能力强的孩子,或者孩子学过)

    D、通过列出正确的算式,也明白算理(一般很少,一个班最多1-2个)总结:

    A、找出完成得比较好的学生,说出他们的算法,如果有完成C与D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当老师来讲讲计算的方法。

    B、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导出第21项的变化情况(从第一项,共增加了多少个公差),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 三年级·提高班·教师版 | 第1讲

    2024春季

    C、扩展为其它项时,公差的增加情况,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D、总结通项公式(让学生先总结)

    项=首项+公差*项数差

    巩固练习: 有一堆按规律摆放的砖。从上往下数,第1层有1块砖,第2层有5块砖,第3层有9块砖······按照这样的规律,第19层有多少块砖?

    【教学建议】 在学习例2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例2总结出的结论计算本题。并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以及算理,巩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3: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第9项等于131,第10项等于137,这个数列的第1项是多少?第19项是多少? 【教学建议】

    加深对等差数列,及公差的理解,并让学生活用通项公式求项。

    项=首项+公差*项数差

    引导学生灵活使用等差数列,灵活使用公式“项=首项+公差*项数差”,灵活确定首项,并能正确求解项数差!

    巩固练习:冬冬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等差数列,刚写完阿奇就冲上讲台,擦去了其中的大部分数,只留下第四个数31和第十个数73。你能算出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和首项吗?

    【教学建议】 层次在例3的基础上,更进一层。

    让学生熟练,如何寻找公差,进一步理解等差数列中项的变化!难点:求公差!

    巩固点:求项(灵活确定首项与项数差)

    注: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可以达到的目标,(1)熟练确认等差数列,并轻松找出公差;(2)熟练运用通项公式求项;(三)项数求解

    15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3页,最后一天读了36页,刚好把书读完。请问:小悦一共读了多少天?这本课外书共有多少页?

    【教学建议】 问题1(1)在知道首项、末项与公差的基础上,如何求项数。

    | 三年级·提高班·教师版 | 第1讲 例4:小悦读一本课外书,第一天读了

    (2)题目比较形象,同学们可以自己探索完成问题1(3)同学们完成问题1的可能性有:A-通过列出每天看的页数,找出天数(天数较少,同学们极容易用这种方法解题)B-通过寻找增加的公差数与项数的关系找出天数(达到此水准的孩子,比例较低)(4)跟据学生对问题1的完成情况,适当提示并翻译本题:A-每天看的页数组成等差数列;B-天数为项数;C-引导向增加的了多少个公差,说明这是第几项,即第几天?(5)让学生跟据所引导,列出算式。

    总结—根据同学们列出的算式总结出公式:(末项-首项)÷公差+1 问题2(1)涉及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因为本题中的重点是求项数,如果涉及过多知识点,学生容易厌烦,学习率不高,所以对于问题2,可以让学生用基础的方法算出,鼓励用好方法计算。但不做细讲,提示这就是等差数列求和,将在下面重点讲解。15+18+21+24+27+30+33+36 巩固练习:体育课上老师指挥大家排成一排,小叮当站排头,小叮咚站排尾,从排头到

    2024春季

    排尾依次报数。如果小叮当报3,小叮咚报25,每位同学报的数都比前一位多2,那么队伍里一共有多少人?

    【教学建议】 对于项数求解的巩固。

    注:经过前面的讲解,学生对于公差数与项数的关系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完成此题,难度不大,可以出现在列式上。老师可以加以提示,与纠正。

    (四)简单的等差数列求和

    1.高斯求和故事引出-等差数列求和 2.着重点明高斯求和,并引出倒加法。思路:

    揭晓高斯故事答案:5050 揭晓高斯巧妙方法:1+2+3+4+……+100(用彩虹桥讲解—即同学们熟知的首位相加)

    注:这种方法,大部分同学都知道,讲解起来不算新鲜。

    疑问:高斯所计算的这个等差数列,项的个数是偶数,刚好可以成对相加;如果这个等差数列是奇数相时,能够刚好成对相加吗?那这种方法似乎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等差数列,那么有没有一种适合所有等差数列的方法呢? 提示:讲解“倒加法“ 总结:学生自主总结。

    等差数列求和:(首项+末项)×项数÷2

    | 三年级·提高班·教师版 | 第1讲

    2024春季

    同学们得到了高斯的智慧,于是乎,你们都成了小高斯。所以,小高斯们,赶快去试试吧。

    例5:1+2+3+4+5+6+7+8+9+10+11+12

    [教学建议] 例5和练习,项数不多,可以试着在原算是下面,反写一遍数列。得到直观地计算,让学生练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学生先试着独立完成,老师提示引导,并订正。巩固练习:11+12+13+14+15+16+17+18+19 总结:回忆等差数列公式(学生回忆),并提示公式中,必须要知道的量。

    例6:计算:

    (1)3+6+9+12+15+18+21+24+27+30(2)41+37+33+29+25+21+17+13+9+5+1

    [教学建议] 经过例5和练习的锻炼,对等差数列求和与倒加法有了一定的熟悉。所以例6,着重让学生们在不重新写出反数列的情况下,利用等差数列计算。

    巩固练习:计算:(1)5+11+17+···+77+83(2)193+187+181+···+103

    [教学建议](1)项数未知,需要学生经过比较复杂的计算,题目比较综合。

    (2)第一题,在学生试着去完成后,老师带着学生完成此题。让学生提升等差数列公式的运用能力,能够根据等差数列,去寻找未知项。(本题,少项数)(3)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尝试完成。订正。总结:回忆等差数列(学生回忆),强调运用等差数列求和时,需要知道的量,如果有某个量未知,需要设法求出,再利用等差数列求和。

    | 三年级·提高班·教师版 | 第1讲

    2024春季

    例7: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第8项等于50,第15项等于71。请问:(1)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项是多少?

    (2)这个等差数列前10项的和是多少?

    [教学建议] 经历了通项公式、项数公式、等差求和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比较模糊了,所以先回忆通项公式、项数公式。

    (1)通项公式:项=首项+公差*项数差(强调:需要知道公差)(2)项数公式:(末项-首项)÷公差+1 [思路导航] 问题1: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其中第一个问题。并通过老师讲解,进一步复习通项的求法。问题2:

    求前10项和,根据等差数列公式,还需要知道“首项、末项”,也就是需要知道第一项与第10项。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提问学生等差数列公式?还需要知道的量?

    (2)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列出算式,求出和。

    注:本题综合性比较强,一方面需要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一方面需要学生熟练运用通项公式、项数公式、等差数列。

    经历了例7的学习,已经对等差数列的综合运用有了初步的学习。

    巩固练习:体育课上老师指挥大家排成一排,冬冬站排头,阿奇站排尾,从排头到排尾依次报数。如果冬冬报17,阿奇报150,每位同学报的数都比前一位多7,那么队伍里一共有多少人?所有人报的总和是多少? [教学建议] 问题1:

    学生独立完成,此为项数公式的运用。问题2:

    求等差数列的总和,题目相对比较简单些,首项、末项、项数都清楚,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五)奇数项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刚才说了,双数项等差数列可以通过配对求和,但是奇数项等差数列是否有独特的求和公式呢?(1)列出奇数项的等差数列,探寻配对和除以2后的值与最中间的数,即最后单独的数之间的关系;

    | 三年级·提高班·教师版 | 第1讲

    2024春季

    可以发现,最中间的数就是这列数的平均数。总结出奇数项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中间数*项数=总和。

    (2)反过来,强调知道奇数项数列的总和,可以求出中间数。下面,高斯们,我们来试试。

    例8:有一串连续单数的数列,前7个数的和是105,问第10项是多少?

    [教学建议] 本题主要是联系奇数项等差数列的求和特点,解决此题,题目比较综合。采用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引导,并订正的方案。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巩固练习:有一串连续双数的数列,前11个数的和是374,问第25项是多少?

    [教学建议] 类同例8,在例8的基础上,学生自主练习,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 三年级·提高班·教师版 | 第1讲

    2024春季

    课后练习1、41、44、47、50、()、()2、3、6、9、12、15···这个按照一定规律的一串数,其中第20项是多少?150项呢?

    3、(1)一个等差数列共有13项,每一项都比它的前一项大2,并且首项为23,求末项是多少?

    (2)一个等差数列共有13项,每一项都比它的前一项小7,并且末项为125,求首项是多少?

    4、有一堆粗细均匀的圆木,已知最上面一层有6根,共堆了25层。请问:这堆圆木共有多少根?

    5、小王和小高同时开始工作,小王第一个月得到1000元工资,以后每个月都会比前一个月多得60元;小高第一个月得到500元工资,以后每个月都会比前一个月多得40元。两人工作一年后,所得的工资总数相差多少元?

    | 三年级·提高班·教师版 | 第1讲

    第二篇:奥数等差数列练习题

    等差数列

    1.一个剧场设置了22排座位,第一排有36个座位,往后每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这个剧场共有多少个座位?

    2.自1开始,每隔两个数写一个数来,得到数列:1,4,7,10,13,….,求出这个数列前100项只和?

    3.影剧院有座位若干排,第一排有25个座位,以后每排比前一排多3个座位。最后一排有94个座位。问这个影剧院共有多少个座位?

    4.小张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25页,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看的页数相同,第25天看了97页刚好看完。问: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5.已知数列:2,5,3,3,7,2,5,3,3,7,2,5,3,3,7,….,这个数列的第30项是哪个数字?到第25项止,这些数的和是多少?

    植树问题

    1.在一段公路的一旁栽95棵树,两头都栽,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这段公路长多少米?

    2.有三根木料,打算把每根锯成3段,每锯开一处,需要3分钟,全部锯完需多少时间?

    3.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16个台阶,到小英家要走64个台阶。她家住在几楼?

    第三篇: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求和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求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建立配对求和的逻辑推理,简便计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学习本课知识有助于养成全面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观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用配对求和的简便方法解决问题,推导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老师:同学们,如果,我说的是如果。你们第一次来上课老师奖励你们没人一块钱,第二次奖励两块,第三次奖励三块,„„请问,到第10次课后,你们每人得到了多少钱?(学生在草稿纸上计算,老师板书;1+2+3+4+5+6+7+8+9+10)老师:你们有什么简便的方法计算出这个式子的结果吗? 学生:凑十法!老师:怎么凑?

    学生:1+9,2+8,3+7,4+6。

    老师:很好,凑十法也能够很快算出结果。不过,凑十法也有缺陷,你们看,用凑十法最后还剩下走不到伴的数。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计算?(学生思考,讨论。)老师:请同学来回答。

    学生: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相加,第二个数和倒数第二个数相加„„

    老师:这位同学观察很仔细。1加上10等于11,2加上9等于11„„这里面十个数刚好分为了5组,每组的和都是11.。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计算这个式子的和。(板书:

    (小结:在这里,我们使用了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配对求和。即先配对再求和。)

    二、讲授新课

    老师:如果,还是如果。老师爱心泛滥,继续奖励你们money。请问,第一百天后,你们每人得到多少钱呢?

    (板书:例题一+ 2 + 3 + 4+ „ + 98 + 99 + 100)

    老师:这个式子又该怎样计算呢?就用刚才老师教的配对求和的方法。谁和谁配对呢? 学生:1和100,2和99,3和98„„(副板书:

    老师:总共有多少对呢? 学生:50对。

    老师:没错,一百个数,两个数一对,可以分为100除以2等于50对。所以在这道题中,我们也可以这样计算。(板书:

    老师:1+2+3+4+5+…+98+99+100。这是一个自然数列,它们有着这样的规律。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都相等,这样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叫该数列的公差。我们把数列的第一项叫首项,最后一项叫末项。

    等差数列的求和,我们可以根据刚才的计算的两个式子总结出一道公式。大家说是什么? 学生:总和=(首项+ 末项)×项数÷2 板书:总和=(首项+ 末项)×项数÷2)

    老师:使用这个公式要注意,首先要判断这个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怎么判段?)首项、末项和项数(项数怎么求?)下面我们看例题二。(板书:例题2 2+5+8+11+14+17+20)老师:这个式子能不能用公式进行求和? 学生:可以。

    老师:好,请一个同学说一下他是怎么做的。学生A:2加20的和乘以7除以2.结果等于77.老师:非常好,现学现用。其他同学有什么问题吗。用些同学可能会有疑问,这里面只有七个数,不够分对啊,还剩下一个光棍呢?这个公式还能不能呢?大家说能不能? 学生:能!

    老师:我们一起来验算一下。(副板书:

    老师:两次计算的结果一样吧!说明这个公式是正确的。

    老师:这个公式看似很简单,只要一套数字就行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没那么简单,请看例题三。

    (学生读题:小红读一本长篇小说,第一天读了30页,从第二天起,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4页,最后一天读了70页,刚好读完。问:这本小说共有多少页?)

    老师:这道题求这本小说共有多少页。因为每天读“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4页”,第一天30页,第二天34页,第三天38页„„最后一天看了70页。我们要求这本小说共有多少页,只要把每天看的页数加起来就行了。可是,我们要一个个加起来吗? 学生:不用。

    老师:不用。小红每天看的页数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我们可以用公式计算。大家看一下这个公式里还有什么不知道? 学生:项数。

    老师:其实天数就是项数。看了多少天,就有多少项。那要怎么求项数呢?(副板书:

    (学生观察并思考。)

    学生:项数就等于70减去30的差除以4。老师:就这样了吗。学生:还要加上1.老师:很好。(板书:

    (小结:在这里,我们来小结一下求项数的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老师:在这里,我改一下题目,把“最后一天读了70页”改为“第十一天刚好读完。问这本书共有多少页?怎么算呢。(学生思考讨论。)学生:还是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老师:这个公式里面还有哪个量不知道? 学生:末项。老师:怎么求?(副板书:

    (小结:在这里,我们来小结一下求末项的公式: 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三、完成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讲义上的课堂练习。

    四、布置作业。

    五、课后总结。等差数列相关公式: 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六、板书设计(附后)

    七、课后反思。

    第四篇:三年级奥数

    发到

    三年级奥数--年龄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线段图法来分析题中的年龄关系.2.利用已经学习的和差、和倍、差倍的方法求解年龄问题.

    知识点说明:

    一、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2.每个人的年龄随着时间的增加都增加相等的量; 3.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不变

    二、年龄问题的解题要点是:

    1.入手:分析题意从表示年龄间倍数关系的条件入手理解数量关系. 2.关键:抓住“年龄差”不变.

    3.解法:应用“差倍”、“和倍”或“和差”问题数量关系式. 4.陷阱:求过去、现在、将来。

    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两人年龄的差是不变的量;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年龄问题的解题正确率保证:验算!

    例题精讲

    【例 1】 小卉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小卉读初中时,妈妈比小卉大多少岁? 【解析】 这道题有两种解答方法:

    方法一:解答这道题,一般同学会想到,小卉今年6岁,再过6年6612(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是(366)岁,也就是42岁,那时,妈妈比小卉大421230(岁).

    列式:(366)(66)421

    230(岁)

    方法二:聪明的同学会想,虽然小卉和妈妈的岁数都在不断变大,但她们两人相差的岁数永远不变.今年妈妈比小卉大(366)岁,不管过多少年,妈妈比小卉都大这么多岁.通过比较第二种方法更简便.

    列式:36630(岁)

    答:再过6年,小卉读初中时,妈妈比小卉大30岁.

    【巩固】 小英比小明小3岁,今年他们的年龄和是老师年龄的一半,再过15年,他们的年龄和就等于老师的年龄,今年小英的年龄是多少岁?

    【解析】 经过15年,小英和小明的年龄和比老师多增加15岁,所以老师今年年龄的一半是15岁,即小英和小明今年的年龄和是15岁,小英今年的年龄是(15-3)÷2=6(岁).【巩固】 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和是72岁;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二人各多少岁?

    【解析】 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即爸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所以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成“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7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二人各是几岁”发到 的和差问题.

    爸爸的年龄:(726)239(岁)妈妈的年龄:39633(岁)【巩固】 今年小宁9岁,妈妈33岁,那么再过多少年小宁的岁数是妈妈岁数的一半?

    【解析】 今年小宁比妈妈小33924(岁),那么小宁永远比妈妈小24岁.几年后小宁是妈妈岁数的一半时,即妈妈年龄是小宁的2倍时,妈妈仍比小宁大24岁.这是个差倍问题.以小宁的年龄作为1倍量,妈妈年龄是2倍量,所以妈妈比小宁大的岁数也是1倍量,即1倍量代表着24岁.所以小宁24岁时是妈妈年龄的一半,因此再过24915(年).

    【巩固】 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解析】 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可以求出母子今年年龄和是78-6×2=66(岁).6年前母子年龄和是66-6×2=54(岁).又根据6年前母子年龄和与母亲年龄是儿子的5倍,可以求出6年前母亲年龄,再求出母亲今年的年龄.

    母子今年年龄和: 78-6×2=66(岁),母子6年前年龄和: 66-6×2=54(岁),母亲6年前的年龄: 54÷(5+1)×5=45(岁),母亲今年的年龄: 45+6=51(岁).

    【巩固】 学而思学校张老师和刘备、张飞、关羽三个学生,现在张老师的年龄刚好是这三个学生的年龄和;9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刘备、张飞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又3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刘备、关羽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再3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张飞、关羽两个学生的年龄和.求现在各人的年龄.

    【解析】 张老师刘备张飞关羽,张老师9刘备9张飞9,比较一下这两个条件,很快得到关羽的年龄是9岁;同理可以得到张飞是9312(岁),刘备是93315(岁),张老师是9121536(岁).

    【巩固】 父亲与两个儿子的年龄和为84岁,12年后父亲的年龄正好等于两个儿子的年龄和,父亲现在多少岁? 【解析】 三人现在的年龄和是84岁,12年后的年龄和是84123120(岁),那时父亲120260(岁),父亲现在601248(岁).

    【例 2】 小明与爸爸的年龄和是53岁,小明年龄的4倍比爸爸的年龄多2岁,小明与爸爸的年龄相差几岁? 【解析】 把小明的年龄看成是一份,那么爸爸的年龄是四份少2,根据和倍关系:

    小明的年龄是:(53+2)÷(4+1)=11(岁),爸爸的年龄是:53-11=42(岁),小明与爸爸的年龄差是:42-11=31(岁).

    【巩固】 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龄之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 【解析】 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爸爸和妈妈同岁,那么爸爸的年龄也是孩子的4倍,把孩子的年龄作为1倍数,已知三口人年龄和是72岁,那么孩子的年龄为:72÷(1+4+4)=8(岁),妈妈的年龄是:8×4=32(岁),爸爸和妈妈同岁为32岁.【例 3】 姐姐今年13岁,弟弟今年9岁,当姐弟俩岁数和是40岁时,两人各应该多少岁?

    【分析】 用线段图显示数量关系,可以看出这道题实际上就是前面总结过的和差问题.姐弟俩的年龄差总是1394(岁),不管经过多少年,姐弟年龄的差仍是4岁,由图可见,如果从40岁中减去姐弟年龄的差,再除以2就得到所求的弟弟的年龄,也就可以求出姐姐的年龄了.发到

    弟弟的年龄:(404)218(岁),姐姐的年龄:18422(岁).

    【例 4】 东东3年前的年龄与西西4年后的年龄之和是25岁,东东3年后的年龄等于西西l年前的年龄,求东东、西西今年的年龄各是多少?

    【分析】 东东3年后的年龄等于西西1年前的年龄,说明东东比西西小4岁; 东东3年前的年龄与西西4年后的年龄之和是25岁,所以今年东东和西西的年龄和是253424(岁),今年东东的年龄:(244)210(岁),今年西西的年龄:241014(岁).

    【巩固】 哥哥5年后的年龄与弟弟3年前的年龄和是29岁,弟弟现在的年龄是两人年龄差的4倍.哥哥今年多少岁?

    【解析】 兄弟二人现在的年龄和是27岁,两人的年龄差是27,哥哥现在3515(岁).(45)3(岁)

    【巩固】 今年彬彬的年龄是表弟年龄的4倍,20年后,彬彬的年龄比表弟的年龄的2倍少l2岁,今年彬彬、表弟各多少岁?

    【解析】 表弟今年年龄的4122(倍)对应的是:20220128(年),由此可以求出表弟今年的年龄,使问题得解.824(岁),4416(岁).所以表弟今年4岁,彬彬今年16岁.

    【例 5】 父子年龄之和是45岁,再过5年,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4倍,父子今年各多少岁?

    【解析】 再过5年,父子俩一共长了10岁,那时他们的年龄之和是4510=55(岁),由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因而55岁相当于儿子年龄的41=5倍,可以先求出儿子5年后的年龄,再求出他们父子今年的年龄.

    5年后的年龄和为:455255(岁)5年后儿子的年龄:55(41)11(岁)儿子今年的年龄:1156(岁),父亲今年的年龄:45639(岁)【巩固】 父子年龄之和是60岁,8年前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3倍,问父子今年各多少岁?

    【解析】 由已知条件可以得出,8年前父子年龄之和是608244(岁),又知道8年前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3倍,由此可得:

    儿子:(6082)(31)819(岁)父亲:601941(岁)【巩固】 父亲与两个儿子的年龄和为84岁,12年后父亲的年龄正好等于两个儿子的年龄和,父亲现在多少岁? 【解析】 三人现在的年龄和是84岁,12年后的年龄和是84123120(岁),那时父亲120260(岁),父亲现在601248(岁).

    【巩固】 王老师与王平和李刚两位同学的平均年龄是20岁,李老师与王平和李刚两位同学的平均年龄是

    18岁.王老师今年32岁,李老师今年多少岁? 【解析】 王老师比李老师大2031836(岁).故李老师今年的年龄为32626(岁).

    第五篇:小学五年级奥数等差数列练习题

    等差数列练习题

    1、有一个数列:2,6,10,14,…,106,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2、有一个数列:5,8,11,…,92,95,98,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3、求1,5,9,13,…,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O项。

    4、求等差数列2,5,8,11,…的第100项。

    5、计算1+2+3+4+…+53+54+55的和。

    6、计算5+10+15+20+⋯ +190+195+200的和。

    7、计算(1+3+5+7+…+2024)-(2+4+6+8+…+2024)

    8、计算(2+4+6+…+100)-(1+3+5+…+99)



    推荐阅读:
    等差数列认识 (教师版)三年级 奥数
    夏山学校(5篇)
    支教个人总结
    委屈感言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
    上一篇:慈善义工成立会讲话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