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销售合同 教育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2024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疫情防控措施(最终5篇)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紫陌红尘 时间:2024-07-30 15:10:11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2024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疫情防控措施

    贵州医科大学由我国早期著名热带病学家、医学教育家、时任国立贵阳医学院院长、后调任北京协和医院院长的李宗恩教授所创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4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疫情防控措施_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疫情防控最新安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疫情防控措施

    一、门诊管理

    1.我院对除急诊、发热门诊以外的所有门诊实行全号源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

    您可以通过关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电话0851-86772025,0851-86771629及贵州12320预约平台等途径进行预约。并严格按照就诊时间提前半小时到医院候诊。

    2.严格实名制就诊:就诊时凭本人身份证、社保卡挂号就诊,14岁以下无身份证儿童,必须提供监护人身份证原件。

    3.患者需全程佩戴口罩并配合门诊做好体温检测、流行病史询问、“贵州健康码”扫码工作。无手机老人或小孩请主动配合登记个人信息。若患者为老人、小孩或行动不便者可限一位家属陪同就诊,其他就诊人员自行就诊。

    4.患者在候诊区内请自觉保持人与人的距离相隔1米以上。听从诊区医务人员导诊和就诊安排。陪同家属不能进入诊室,确保诊室“一室一医一患”。

    5.疫情防控期间取消加号,未能成功挂号的患者,请按预约挂号流程预约就诊。

    6.如果您有发热(体温大于37.3℃),请直接到发热门诊就诊。

    7.需要做核酸检测的人员,无需进入门诊,直接到核酸采集点办理缴费取样和打印结果(核酸采集点在住院部大门口停车场右侧)

    二、住院管理

    住院患者须如实、详细向医生报告旅居史、接触史及发热等流感样症状情况,若未如实填写或隐瞒流行病学史,将按国家相关法规承担法律责任。

    来自中高风险区域的患者请完成隔离要求后再办理住院手续。

    三、陪护管理

    1.我院所有病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坚持非必要不陪护原则。

    因病情需要处开具陪护证,可有1名家属或陪护人员陪护,家属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和健康绿码,完成流行病学史评估及疫苗接种情况记录,经医务人员核查后进入病房。

    2.患者住院期间陪护人员须固定不能更换。

    如遇不可抗拒因素,需由医护人员充分评估批准后方可更换。

    3.陪护人员须正确佩戴外科口罩,加强手卫生,做好个人防护,并配合工作人员做好病室内通风。在病房内要自觉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不聚集,不聊天。

    4.陪护人员须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健康监测,每日监测体温及其他相关症状,如遇发热等不适,须遵循医护人员要求到指定区域就诊。

    5.坚持陪护人员非必要不离开病房的原则。

    陪护人员在陪伴期间出入病区仅限于陪同患者外出检查时,出入病区时要严格做好登记。如因特殊原因确需离开病房到院外其他区域,须经病房医护团队批准,返院时须重新检测核酸。

    四、探视管理

    坚持非必要不探视原则,鼓励电话、视频通话等形式的探视。

    随着全国及我省疫情趋势的变化及防控措施的调整,我院将对以上要求做出动态调整。

    衷心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祝您身体健康,早日康复!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024年8月7日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绍

    截至2024年底,医院有开放床位2748张,临床科室55个、病区86个,医技科室19个,职能部门20个,临床教研室23个,临床医学博士授予点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3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GCP)专业25个(28个方向)、国家级基地15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室1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国家级示范高级卒中中心1个、国家级胸痛中心1个、国家级心衰中心1个、国家级房颤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1个、院士工作站3个,院士工作室9个,也是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干细胞研究机构、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0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贵州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个、贵州省一流平台建设项目1个、贵州省一流师资团队建设项目3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医疗质控中心20个、省级医疗中心16个、贵州省医学研究机构3个、省级人才培训基地15个、省级创新团队10个。

    医院有职工4500余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900余人,高级技术职称近900人,硕士、博士1400余人,硕博导师400余人。有诺贝尔奖客座教授1人、合作院士9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中华医学会终身成就奖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2人,省核心专家5人、省管专家17人、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15人、贵州省十百千人才计划4人、贵州省青年科技奖6人、贵州省青年创新人才奖2人。在中华医学会的学术任职有全国副主委2人、全国常务委员6人、全国委员35人,在中国医师协会的学术任职有全国主委1人、全国委员1人,在贵州省51个医学会专科分会中,贵医附院任职的主任委员有38个。

    医院还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和贵州省唯一的伽玛刀治疗中心、PET/CT、杂交手术室等。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贵州省紧急救援中心设立于贵医附院,负责调度全省医疗急救资源,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

    在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中,贵医附院连续四年(2024/2024/2024/2024)入选中国顶级医院100强,是贵州省唯一入选的医疗机构。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西南区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中,贵医附院连续五年(2024/2024/2024/2024/2024)排位全省第一,进入西南排名前五的学科数量也是全省最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医院科技综合实力连续三年(2024年、2024年、2024年)排名全省第一,进入全国100强的学科数量也是全省最多。

    经过近八十年的发展,贵医附院已成为贵州省综合实力最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贵州省医疗服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力量。新时代,新征程,贵医人正满怀信心地向着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研究型优质医院的目标阔步前进!

    学生假期疫情防控注意事项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情况下

    还需要戴口罩吗?

    (一)什么情况下需要戴口罩?

    戴口罩可以阻挡空气和飞沫中的细菌、病毒,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判断是否戴口罩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标准:

    1.所处地区的风险等级,如中、高风险地区要戴口罩;

    2.看所处的环境,如果处于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或者长时间停留在公共区域,则应佩戴口罩;

    3.某些服务行业和特殊职业,如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机和乘务员,餐厅、超市、商场服务人员以及幼儿园教师、医生、养老院服务人员等,需要佩戴口罩;

    4.出现咳嗽、咽痛、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时,要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5.一些场所有特殊规定的,要遵从管理方要求佩戴口罩。

    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口罩应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建议平时随身携带备用口罩,在需要的情况下适时佩戴。

    (二)佩戴口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均应做好手卫生。

    2.区分口罩正反面,不能两面戴。

    3.不与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

    4.捏紧鼻夹,使口罩与脸颊贴合,避免漏气。如佩戴口罩感觉胸闷、气短等不适时,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摘除口罩。

    5.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时不应佩戴口罩。

    6.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应定期更换,不建议清洗或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后使用。

    (三)口罩应如何保存和清洁?

    1.需重复使用的口罩,使用后悬挂于清洁、干燥的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2.备用口罩建议存放在原包装袋内,如非独立包装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并确保其不变形。

    3.口罩出现变湿、脏污或变形等情况后需及时更换。健康人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四)普通公众如何选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公众应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不过分追求高防护级别。

    1.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

    2.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应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佩戴。

    3.有咳嗽或打喷嚏等症状者。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4.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为什么洗手?

    能够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传染病除了通过飞沫传播,也会经手接触传播,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断接触到被病毒、细菌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上的病毒、细菌可以通过手触摸口、眼、鼻进入人体。

    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保持个人手部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

    (一)怎样正确洗手?

    洗手是减少手部细菌、病毒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正确洗手是关键。

    1.用流动水将双手淋湿。

    2.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

    3.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双手至少20秒。

    第一步,洗手掌。手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揉。第二步,洗手背。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揉。第三步,洗指缝。手心相对,手指交叉,相互搓揉。第四步,洗指背。一手弯曲呈空拳,把手指关节放在另一手的手心,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洗拇指。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洗指尖。一手五指指尖并拢,放在另一只手的手心,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洗手腕。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腕部,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4.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双手。

    5.捧起一些水,冲淋水龙头后,再关闭水龙头(如果是感应式水龙头不用做此步骤)。

    6.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吹干机吹干。

    (二)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为了避免疾病经手传播,应注意正确洗手,洗手频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以下情况应及时洗手:外出归来,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过泪眼、鼻涕、痰液和唾液后,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上厕所后,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后(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钱币、快递等物品),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处理婴儿粪便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

    (三)外出不方便洗手时该怎么办?

    外出不方便洗手时,可选用含75%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将消毒剂涂抹双手,持续揉搓15秒。

    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含氯或过氧化氢手消毒剂。使用时用量要足够,要让手心、手背、指缝、手腕等处充分湿润,两手相互摩擦足够长的时间,要等消毒液差不多蒸发之后再停止。

    对公众而言,不建议以免洗的手部消毒液作为常规的手部清洁手段,只是在户外等没有条件用水和肥皂洗手的时候使用。

    三、为什么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量大,感染风险未知,且人与人之间难以保持1米距离,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没有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病毒传播的风险更大。

    四、室内为什么要经常开窗通风?

    室内环境密闭,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

    勤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

    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应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短于15分钟。寒冷季节开窗通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五、在公共场所应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公共场所人流量大、人员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活动,如必须去,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项?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准备好口罩、消毒湿纸巾或便携式免洗手消毒液等物品。

    2.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

    3.在车站、机场、码头等要主动配合监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尽量减少滞留时间。

    4.乘车期间,保持手卫生,尽量少碰触扶手等物体,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

    5.尽量使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支付方式付费。

    6.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结束后,正确洗手,确保手部卫生。

    (二)前往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有哪些注意事项?

    1.遵守场所管理规定,进入场所时按要求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等。

    2.列好购物清单,尽可能减少购物逗留的时间。

    3.购物、结账时尽可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优先选择非接触扫码方式付费。

    4.乘坐电梯时,优先使用扶梯,如果必须乘坐厢式电梯,应佩戴口罩。

    5.回家后立即洗手,做好手卫生。

    (三)到餐厅就餐有哪些注意事项?

    1.选择间距较大,通风良好的位置落座,尽量减少多人聚餐。

    2.尽可能错峰用餐,避免人员拥挤。

    3.用餐前应规范清洁双手。

    4.2人以上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或实行分餐制。

    5.尽量通过线上或扫码等非接触方式进行点餐和付费。

    (四)前往室内娱乐场所应注意什么?

    室内娱乐场所主要包括电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歌舞厅、酒吧、健身房、游泳馆等,不仅人员聚集性强,流动性大,而且空间相对密闭,通风不良,公众前往这类场所应特别注意做好防护。

    1.配合场所实行的限流限量、预约消费、错峰入场等措施。

    2.遵守场所管理规定,进入场所时按要求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进行实名登记等。

    3.有序入场和退场,保持社交距离,避免拥挤。

    4.及时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卫生。

    (五)工作场所如何做好防护?

    1.遵守单位防疫措施和规定。

    2.配合做好体温检测。

    3.不要带病上班,出现发热等身体不适要及时向单位报告,并立即到医院就诊。

    4.在工作场所中,应做到戴口罩、勤洗手、1米社交距离、开窗通风、少聚集。

    5.乘坐电梯时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按钮。

    (六)去医院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就诊者应提前了解就诊疗程,缩短在医院逗留的时间。

    2.全程佩戴口罩,主动配合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进行实名登记等。

    3.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卫生,不触摸眼、口、鼻。

    学生上学应遵守哪些防护要求?

    1.学生应遵守所在学校的防疫措施和规定。

    2.按照学校要求每日监测体温并上报。

    3.随身携带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无需佩戴口罩。

    4.在校期间不串门、不串班、不打闹、少聚集。

    5.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使用体育器材等公用物品后,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前,均要正确洗手。

    6.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扎堆就餐,减少交谈。

    7.学生在上、下学途中,尽量做到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采取步行、自行车、私家车方式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校车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合理距离,途中尽量不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到校后或回家后,要及时洗手。

    8.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向学校如实报告,并立即到医院就诊,严禁带病上课。

    为什么要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消化道致病微生物可通过唾液污染筷子、勺子,进而污染食物,传染给其他就餐者。

    1.提倡多人就餐时采用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个人使用过的餐具污染公共食物,可以有效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减少交叉感染。

    2.使用公筷公勺,剩余的饭菜可以放心打包或分装,减少食物浪费。

    3.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是最简单有效的卫生防病习惯,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家庭中如何实施

    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

    1.固定餐具:家庭成员固定餐具,即每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从外形、颜色上加以区别。

    2.践行分餐: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个人都用公筷公勺来夹食物,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饭。

    3.儿童喂养:鼓励孩子尽早独立进食。对不能进食的婴幼儿,家长或监护人要用适当的方式感觉孩子食物的温度,避免用嘴尝试孩子食物、与孩子共用餐具等。

    4.家长示范:儿童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父母要为孩子做榜样,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好习惯,并坚持下去。

    2024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疫情防控措施

    第二篇:疫情防控措施

    疫情防控措施

    为了响应实福建省政府和福州市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公司疫情应对领导小组根据董事长的指示,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做出以下加强针对疫情的措施:

    一、根据福建省政府和福州市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非福建籍员工如无特情况,尽量留厂过年。

    二、从即日起对各厂部对本部门员工进行每天体温筛查并记录在册,如发现体温异常或身体不适,及时送医及报告安全部;

    三、各厂部每天班前会对留厂员工进行新型病毒肺炎知识及注意事项的宣导;

    四、强化人员流动管控

    要严格请、销假制度,控制人员外出,减少集聚活动,防止交叉感染。除了上、下班时间外,原则上禁止员工外出,如确实需要外出的员工必须向部门负责人申请后,方可外出,以确保正常工作秩序和安全稳定。

    五、对请假返厂人员需向人事部提前报备并提供7天内的核酸检测报告等材料,进行体温检查后方可进入生活区,各厂部对请假返厂人员进行为期一周的每天体温检查如发现体温异常或身体不适,及时送医及报告安全部;

    六、通行管理1、2号门禁:建立外包人员专用通道,并严格执行一人一卡通行。

    1号大门:对上班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并严格控制外来人员,来访人员必须联系被访人员,保安人员接到被访人员同意电话后,查看健康码、测温后方可登记及进入公司。

    2、3号大门:对进厂车辆司机进行体温检测并严格控制外来人员。

    4号大门:特殊时期原则上不允许接待探亲访友人员来厂(生活区),如确实有需要来厂,经公司批准,保安查看健康码后方可放行。

    办公大楼:办公室在办公大楼入口处设置提示标志并配备消毒物品及由标兵对来访人员进行体温筛查。

    办公及生活公共区域:由办公室安排专人进行定期消毒处理。

    通勤车:由司机对上车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并检查员工是否有佩戴口罩。

    七、对所有外包工程新增加人员明确人员归属地、到厂时间、人数后,由各对口部门提出管理方案及应急预案。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让我们担起社会责任,为了自己、家人以及公司全体员工的生命健康,携起手来共同防范疫情传播、全力战胜疫情,渡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疫情应对领导小组

    2024.01.11

    第三篇: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方案

    为有效地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成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

    二、全院工作人员均有义务监督医疗废物的管理,当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

    (1)当事人立即报告医院领导,由领导负责现场调查并提供消毒业务指导,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污染现场封锁,做好防护,尽可能减少污染扩散,保护好周围人群。

    (2)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3)当事人及所在科室要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不拒绝和阻碍,不提供虚假材料。

    (4)医院内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由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决定并在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环境局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市卫生行政只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5)医院内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由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决定在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6)处理结束后当事人及所在科室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写出事情经过与采取的有效处理措施以及预防再次发生的整改措施,一并汇总并写出最后的总结报告,报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

    (7)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第四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医附二院

    与时俱进 创建舒适口腔

    ★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

    ★首批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重庆市“白求恩精神示范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单位 ★重庆市中西医学会口腔专委会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生教学基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前身为始建于1892年的“重庆宽仁医院”,是一所横跨三个世纪的百年老院。

    医院现有开放床位1300张,年门诊量约百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3.5万人次,年手术量1.2万余人次。拥有价值3亿多元的现代化医疗仪器设备,有54个临床、医技科室。医院现有博士学位点25个,硕士学位点31个,并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职教授、副教授300余人,有博士、硕士生导师140余名。有一批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就有20余名。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工程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国家教育部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设在本院。

    近年来,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设有重庆市肝病治疗研究中心、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市微创外科中心等11个市级医学中心,广泛开展移植技术、介入技术、血液净化技术、微创技术等特色技术,能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医院每年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50余名和本科生近千人,有国家重点学科、重庆市重点学科12个。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380余项,共获得科研经费逾亿元。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68项。主办了《中华肝脏病杂志》、《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及《肝博士》。创建于1928年的口腔科作为本院重点发展学科,现承担重医多层次口腔医学教学任务,负责国家卫生部科研课题4项,重庆市科委等市级、校级科研课题8项。

    作为中国西部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之一,利用位于解放碑的优越地理位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全力打造成为重庆CBD标志性城市医院,并正规划建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国际医院,向国内一流医院的目标迈进。

    百年宽仁 关爱生命

    1、重庆第一家医院落成

    1891年美国人马加里医生(Dr.Games.H.Mecaitney)和一名英国伦敦传道会的医生来到重庆开展医疗工作。在他的多方努力下,一座崭新的医院于1892年10月落成。于10月2日举行落成典礼,这座医院四栋中国式建筑,是当时中国最漂亮的医院。设有一间普通病房,两间私人病房,有药房、换衣间、厨房和食堂各一间。这就是医院最初的雏形——宽仁医院。

    2、培养中国医学生

    医院有内科医师、外科医师、牙科医师、教师以及建筑师和管理人员。四个学西医的学生在四个精通汉语的导师指导下学习解剖学和心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1892年共收治男病人320人,女病人24人,做大手术113人次,小手术217人次,补牙5人次,拔牙122人次。

    3、宽仁男女医院相继成立

    1902年,在“妇女国外传教协会”的主办下,由美国人甘博夫人捐资5000美元建造的甘博纪念医院开业,这是一所专门为妇女儿童服务的医院,中文名称叫“宽仁女院”。1903年7月,一家崭新的专为男病人治病的医院落成。

    4、医院建设发展迅猛

    1925年11月马克思·金初锐院长任职后,先后聘请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华西协和医学院毕业的中国医生来院工作,并选派一些医生到北京、成都进修培训。两个青年人被培养成为实验技术员,并建立了重庆市第一个医院化验室。

    建院初期的住院部

    宽仁时期的建筑

    欢送金初锐院长夫妇返国

    建院初期的病房

    学术为本 临床为用

    2024年5月9日至10日,我院开展第一届实习生临床操作技能比赛,为医院改革临床教学考核方式,逐步开展OSCE(客观结构化考试)考试积累了宝贵经验。

    2024年4月13日,经卫生局组织专家组进行了论证和实地考察后,我院申请建立“超声分子影像学”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获批。

    2024年4月12日,国家工信部杨学山副部长在市经信委尹华川副主任、易小献处长等相关领导的陪同下,莅临我院视察信息化建设情况,对该项目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高度评价。

    2024年2月24日,德国驻华使馆中国地区医务官Reinhard Krippner博士莅临我院进行考察访问,对我院医疗技术水平及设施、设备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2024年11月19日,由台湾国民党中常委、“立委”廖国栋先生率领的台湾医疗界、商务界精英代表组成的访问团一行到我院康复理疗科进行了参观访问,并诚挚地表示愿与附二院进一步开展合作的愿望。

    2024年11月13日至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所长助理蓝柯研究员带领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成员一行到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

    争先创优 服务于民

    2024年9月20日全国爱牙日期间,我院口腔科与高露洁公司合作开展了“免费口腔健康检查咨询”大型义诊活动,为广大的市民进行口腔健康宣传和教育,受到市民欢迎。

    2024年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后,我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关注震区一线的救灾进展。迅速组建一支20人的救灾小分队,并24小时待命准备开赴灾区。

    2024年4月19日,由附二院团委和医保对外办联合举办的“青年文明号牵手进社区”义诊咨询活动第二季在茶园新区茶花小镇社区开展,受到市民的好评。

    2024年5月25日,我院召开“一讲二评三公示”党支部讲评会,就本支部近两月“一讲二评三公示”工作推进情况从工作亮点、取得的效果、发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讲述,并对党委下一步工作进行总体布置。

    2024年4月27日,我院召开了开展“三项行动”工作动员部署干部大会,重申卫生系统行业纪律“八不准”。

    2024年3月1日,我院被授予“白求恩精神示范医院”荣誉称号,市领导为我院代表颁奖,并向赠送白求恩铜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与时俱进 创建舒适口腔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创建于1928年,横跨三个世纪,历经百年沉淀,目前是医院重点发展学科, 国家口腔医学研究生教学基地,重庆市口腔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专业口腔医疗机构,在颌面外科、种植修复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多次受到国家卫生部和市卫生局嘉奖。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对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对医疗服务满意度进一步增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合优化资源,与时俱进,在全市首家创建“舒适口腔”,致力于打造先进性专业口腔,为广大口腔患者提供高品质的看牙新体验。

    “舒适口腔,人才尖兵”创建舒适口腔,应以专业素质高,医疗水平高的专家团队为保障,口腔医学中心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现拥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口腔医学高级技术人员5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0名,博士、硕士15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市牙病防治指导小组成员3名。

    “舒适口腔,学科先进”为了确保舒适口腔近期及长期的发展,口腔医学中心加强学科方面建设,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项,现承担重庆医科大学口腔五年制本科、研究生进修和临床医学专业的口腔医学教学工作,负责国家卫生部科研课题4项,重庆市科委等市级、校级科研课题8项。

    “舒适口腔,技术精尖”为满足舒适口腔对高新技术的要求,口腔医学中心在全市率先引进了Beyond冷光美白技术、数控隐形矫正系统、瑞典诺贝尔种植系统、口腔无痛治疗仪、二氧化锆全瓷修复术等国内外先进的口腔诊疗设备和技术,为有效诊疗各种口腔疾病提供有力的保障。

    口腔种植科:

    口腔种植科由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种植专家坐诊,切准“舒适口腔”发展脉搏,以“舒适、无痛”为核心,针对患友牙齿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并采用瑞典诺贝尔种植系统、微创即刻种植牙术等先进技术设备,为患友提供各种类型的种植诊疗,治疗效果与医护服务赢得了患友良好评价。

    口腔修复科:

    口腔修复科汇集多名口腔专家,集口腔修复医教研为一体,坚持“舒适口腔”的办科方

    向,以“不磨牙、少磨牙”的可逆化、“保留残根残冠”的保存化等口腔修复理念为思路,并与其他成熟经典、高新口腔修复临床和工艺技术相结合为临床特色,是重庆市特色修复专科。科室引进CAD/CAM二氧化锆全瓷修复术、精密附着体技术等先进技术,为广大患友提供各种国际先进的口腔修复项目。

    口腔正畸科:

    口腔正畸科拥有一支临床经验丰富,医技精湛的专家团队,承担正畸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任务,本科坚持“舒适口腔”方向,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和面部分析,极大地提高了正畸诊断及制定治疗计划的水平。临床中使用舌侧矫治技术、数控隐形正畸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展成人矫正、儿童功能性矫正、隐形正畸、牙周病正畸、牙齿美容前期的正畸治疗,赢得了广大患友的认可和信赖。

    口腔保健科:

    口腔保健科汇聚国家级知名专家,临床诊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科围绕“舒适口腔”为中心,引进Beyond冷光美白技术、超声喷砂洁牙机等先进技术设备,开展冷光美白、洁牙、洗牙、牙齿漂白、牙周洁治、口腔健康检查、口腔预防等诊疗项目,为患友提供舒适、专业、权威的医疗服务,治疗效果让患友满意。

    口腔内科:

    口腔内科拥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专门从事牙体、牙髓根尖周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本科开展了以“无痛”、“微创”、“美观”为理念的牙体疾病现代诊治技术,以显微超声、镍钛根管系统三维立体清洁填充的牙髓根尖周疾病现代根管治疗技术。以优质的服务,精心的治疗,细心的护理,让患友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口腔外科:

    口腔外科的全体医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着“舒适、微创”的治疗理念,运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广泛开展无痛微创拔牙、牙周病微创手术、口腔颌面部肿瘤、牙移植术、先天性唇腭裂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医风赢得了广大患友的赞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专家

    ★高 志 主任医师、教授 留美医学博士

    重庆市中西医学会口腔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重庆分会常委,西南及重庆地区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组委员,重庆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编委。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基础,在颌面外科和口腔种植领域有深

    厚造诣,深受病患及家属的好评。率先提出将舒适、无痛的理念应用于口腔诊疗中,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国内口腔科学术研讨会,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现承担市科委等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擅长:牙体、牙髓病及口腔颌面外科疑难疾病的诊治,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救治修复,头面部骨折坚强内固定,头颈颌面部恶性肿瘤联合根治及功能重建,口腔颌面部疑难病症的诊治,致力于种植美学外科技术、即刻种植外科技术、种植并发症和种植急症处置以及口腔软硬组织缺损的手术治疗。

    ★王胜国 医学博士

    中华口腔医学总会会员、中华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会员、世界正畸联盟(WHO)会员。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从事口腔临床工作10余年,具有丰富的正畸临床经验,能够解决诸多复杂的错合畸形。在全市率先开展“倒置埋伏阻生牙的牵引助萌”、“严重锁合的非手术矫治”、“牙周病的正畸矫治”、“正畸修复联合矫治”和“舌侧正畸矫治技术”。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及国际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一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一项,现承担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项目各一项,发表论文10余篇。

    擅长:青少年、成人颌面畸形,牙列拥挤、稀疏、前突、反合等各类错合畸形的矫治,熟练掌握舌侧、隐形矫治等口腔前沿技术。

    ★浦高成正畸修复资深专家 医学博士

    重庆市中西医学会口腔专委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重庆分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30年,多次在国内知名医科大学进修学习,对口腔修复领域各类常见病、疑难病具体丰富的诊疗经验。钻研治疗中的无痛操作,使患者在治疗过程更加轻松,更加舒适。

    擅长:口腔内科复杂牙体、牙髓病诊断和治疗、老年牙体病根管治疗、修复、牙体大面积保存性治疗和修复、牙周病松动牙固定、口腔粘膜病、全瓷牙和烤瓷牙固定修复、活动义齿修复、牙齿美学修复、精密附着体义齿、复杂牙缺失再修复,熟练开展牙列拥挤、稀疏、前突、反合等各类错合畸形的矫治,掌握舌侧、隐形矫治等口腔前沿技术。

    ★刘国庆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重庆市牙病防治指导组成员,重庆市医学会口腔分会委员。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从事口腔科工作30多年,在口腔正畸临床工作中,其特别注重患者治疗方案的整

    体设计、综合设计,时刻关注国内外的正畸学信息,掌握最新口腔正畸及修复技术,与国际技术接轨,采用当今最新技术来制定最佳解决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让患者舒适,且远期效果让患者满意。

    擅长:各类错合畸形的诊断、设计和治疗,对口腔各类牙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口腔正畸,如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牙齿矫正。

    ★赵运流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重庆市中西医学会口腔专委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重庆分会委员。毕业于第四军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具有近20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有独到见解,致力于开展微创手术,将无痛理念应用于诊疗操作中,深受同行的认可和患者的好评。

    擅长:牙槽外科、各类阻生齿、复杂牙的拔除、微创拔牙、微创即刻种植牙、口腔颌面部感染、创伤、肿瘤的诊治。

    ★郑华 医学硕士

    重庆市中西医学会口腔专委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重庆分会委员。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从事口腔临床工作近10年,熟练掌握口腔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对各类牙齿的疑难杂症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口腔内科学方面造诣深厚,多次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擅长:龋病,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常见口腔黏膜病(口腔复发性溃疡、口腔疱疹、口腔扁平苔癣等)和较疑难顽固的口腔黏膜病(口腔白斑,天疱疮等)的治疗。

    ★伍明毅

    医学硕士

    重庆市中西医学会口腔专委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重庆分会委员。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从事口腔临床工作近10年,在口腔颌面外科及口腔常见病方面有独到见解,深受同行肯定和患者好评。

    擅长:口腔微创拔牙、口腔种植、口腔美容修复治疗、固定义齿、活动义齿、精密附着体、残根残冠的保存治疗、口腔颌面部手术以及颞下颌关节疾病诊治。

    ★王莉

    医学硕士

    重庆市中西医学会口腔专委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重庆分会委员。毕业于重庆医科

    大学口腔医学专业,从事口腔临床工作近10年,熟练掌握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修复工作,钻研治疗中的无痛操作,发表论文数篇。

    擅长:处理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及氟斑牙的烤瓷修复等疑难问题,在复杂牙体牙髓病治疗、前牙美容修复、固定义齿修复、口腔黏膜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重庆医学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医附二院口腔-舒适口腔 乘车线路:

    乘111、112、151、105、132、135、153、181、215、261、262、265、322、810、866、881路公交车到临江门下车

    乘465、405、402、462路公交车到解放碑下车

    乘114、152、224、268、401、418、461、466、476、502、602、603路公交车到重庆宾馆下车

    乘轻轨二号线到临江门车站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6号 电话预约:023-63829797 重医二院舒适口腔官方网址:www.feisuxs

    第五篇:小学附属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小学附属幼儿园

    预防新冠肺炎方案

    做好本园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上级对于传染病预防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应急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传染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加强疫情信息管理,提高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传播,保障幼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朱@组员:各班班主任

    三、具体分工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园内各班,要高度重视预防工作,责任落实,园长,新冠肺炎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对园内卫生工作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平时加强督责。进一步完善内园卫生防病责任制度和责任。

    2、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1)全面摸清所有教职工及儿童情况,所有外出的教职员工和儿童,返回居住地后应当居家隔离14天,健康者方可入园。

    (2开园前对园区进行卫生清洁和预防性消毒。

    (3)做好防控工作的相关物资储备,准备充足的洗手液、手消毒剂、口罩、手套、酒精、消毒液、体温计等。

    3、进一步做好园内环境卫生。

    (1)对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加强通风,每日通风不少三次,每次通风30分钟。

    (2)对园区进行日常消毒。地面和公共区域设施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250mg/L-500mg/L)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公共上课场所(如音乐室、舞蹈室、活动室等)每批学生进入之前都要进行一次消毒。

    (3)

    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每天定期消毒并记录。对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床围栏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每日餐前对儿童就餐桌面常规消毒。

    4、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5、建议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

    四、加强宣教和全员培训工作。

    (1)利用宣传橱窗、电子屏、班级群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新冠肺炎的症状及预防措施,做到家园同步。

    (2)

    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教会儿童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衣袖遮挡口鼻。

    五、防控措施:

    1、教职工和儿童入园时测体温,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全日观察制度。晨午检工作人员要佩戴口要和一次性手套。

    2、严格落实教职工及儿童卫生措施。指导家长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场所。

    3、加强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迟到、病事假记录,发现因病缺勤的教职工和儿童及时做好追访、登记和上报。

    4、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六、疫情报告:

    1、发现疑似病人应即送当地医院救治,同时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监控部门,并按要求消毒处理。要不漏1个疑点,不疏一个环节。一旦发现腹泻、呕吐、发热、疱疹病人,应立即向领导汇报,及时隔离病人,并送指定传染病医院就诊。如疑病人立即消毒处理。

    2、与当地卫生部门配合,做好监督防控工作。

    3、每日了解教职员工及儿童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天根据防控要求向主管部门报告具体情况。



    推荐阅读:
    2024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疫情防控措施(最终5篇)
    我学做家务优秀五篇范文
    2024年生日庆典贺词[精选五篇]
    经典清洁服务合同最新(推荐五篇)
    以选择了面对话题作文(五篇范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