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技术合同 精品范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2024年上半年安康财政收入较快增长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紫云轻舞 时间:2024-07-31 09:51:39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2024年上半年安康财政收入较快增长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2024年上半年安康财政收入较快增长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2024-7-19 9:10:00陕西统计局

    上半年,安康市大力支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财政收入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同时,财政支出进度进一步加快,支出结构进步优化,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全市财政收支运行情况

    1、财政收入大幅回升,实现了“双过半”。6月,财政收入较上月大幅回升,当月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3亿元,上半年增长22.5%,与一季度和上月相比分别提高8.5和12.2个百分点,为今年上半年最好水平。

    1—6月份,全市市级口径财政总收入完成29.4亿元,占年初任务的58.8%,比上年同期增收5.5亿元,增长23.2%。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2亿元,为年预算的54.7%,比上年同期增收2.1亿元,增长22.5%。

    2、税收收入增长提速,大部分税种实现较快增长。今年前五月,税收收入持续负增长,截止6月底,税收收入止跌回稳,累计完成7.1亿元,同比增长6.1%,比一季度增速提高了17.5个百分点。全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11.3%、28.0%、29.2%。

    3、非税收入增收贡献突出,成为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1-6月非税收入完成4.1亿元,增长66.1%,拉动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7.99个百分点。

    4、财政支出进度加快,重点支出保障到位。1—6月份,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2.3亿元,增长18.7%,占全年预计支出的47.2%。其中市本级完成6.4亿元,增长4.%;县区完成55.9亿元,增长20.6%。一般预算支出按照积极财政政策的要求,更加注重扶持经济和改善民生,其中:教育支出16.95亿元,增长25.7%;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5.53亿元,增长26.1%;医疗卫生支出6.52亿元,增长11.7%;农林水事务支出6.43亿元,增长7.8%。

    二、财政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财政增收压力大,收入质量有待提高。上半年全市财政收入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增收后劲不足,收入质量下滑较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财税政策变化影响,财政收入增长不确定性增加;二是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与税收较快增长的局面并存,涵养税源的任务加重;三是财政收入增长主要是非税收入和一次性收入的拉动,缺乏持续性;四是收入质量不高,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63.1%,比上年同期下降9.7个百分点。

    2、财政压力前所未有,市与区县财政十分困难。安康市各级财政均为吃饭财政,供养人员多,财政负担十分沉重。工商质检等部门下划后,增加了大量供养人员和经费支出。加

    之各类社会事业重点工程建设以及民生工程覆盖面拓宽、标准提高,对财政资金配套需求不断增大,同时,各种政府性贷款的压力最后都反映到财政,今年全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问题前所未有。

    三、建议和措施

    1、认真抓好财源建设,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进一步把握形势,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着力培植税源,积极争取引进一批高附加值项目,产业升级项目和龙头带动项目在安落地建设;充分挖掘增收潜力,灵活运用和把握财税政策,创造宽松的财税环境,以壮大财源税源。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坚持“统筹兼顾、有保有压、注重民生”的原则,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合理安排和调度财政资金。

    3、切实加强政府性投资及政府性债务监管,努力化解财政运行风险。一是对所有政府性投资和债务包括担保性债务要摸清底子,建立台账,从各个环节坚强管理;二是严格债务审批管理,从严控制债务规模,合理控制债务结构;三是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通过监督促进规范管理,建立良性发展机制。

    第二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了解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懂得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2)识记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3)领会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具体数据、大型工程的投资等资料,归纳财政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支出的前提,讲清财政收入需要把握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和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两个方面的内容。

    财政作用(B)我国财政支出更加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通过财政的作用表现出来的,而且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也是要发挥财政的作用。

    2.教学难点

    财政政策,特别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和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而且理论性较强。

    三、教学背景分析

    1、课标要求

    内容目标: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习要求:了解财政收入的构成,说明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了解财政支出的种类;根据统计数据,描述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状况。评析财政赤字现象;结合实例,评析财政支出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影响。

    2.教学内容 本课课题是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内容。它在本单元中起

    承前启后作用,因为国家财政实际上涉及到的是国家参与收入分配的问题,就整个经济生活而言,在学生了解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后,本课要解决的是“为谁生产”的问题。

    3.学生情况

    知识背景:学生已经学习了个人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有关知识,了解了我国的分配制度,但对国家如何参与社会分配还缺乏了解。

    生活背景:本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再加上高一学生对政治课不够重视,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困难。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成为教师在备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4页材料:。那下面请大家想想个人有财力兴建地铁项目,如果不能‘应该有谁来建设?钱从哪里来?

    1.若回答个人可提醒这类工程投资巨大,成本收回周期长,是追学生可能的回答:○

    求利润的个人无力也不愿投资的。

    2税收或财政收入。可以说: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有关国家财政的知识。

    进行新课

    财政及其作用

    (—)国家财政含义

    【板书】国家财政

    那么,什么是国家财政呢?国家要想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就必须有一定的财政收入。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叫做国家财政。

    【板书】收入和支出

    财政收入和支出对国家来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每年财政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国家都要做计划,上一财政收支的情况怎样,国家还要做总结,接受人大的审查、批准和监督。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第三项议程:审查和批准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4年中央预算。

    这种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需要说明的是,预算和决算又都可以分为中央预算和决算、地方预算和决算。比如河北省的预算就是地方预算。

    (二)国家财政作用作用

    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请看P65最上边的例子思考财政的作用?你能想出关于这一作用的其他例子吗?

    1到2024年我省将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普及15年教育,财【举例】义务教育免费(○

    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高于省里核定的比例,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

    2中央财政再次下拨特岗教师2024-2024学年工资性补助经费12.2亿元,截至目值增长。○

    前,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的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经费30.5亿元已全部下拨,比2024年增加8.3亿元,全国14.8万特岗教师年人均享受补助20540元。)先从农村开始,促进社会

    3国家财政部日前已会同民政部对今公平。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民种粮补贴,家电下乡等。○

    冬明春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将会同民政部指导各地采取适当调整城乡低保标准或补助水平、发放临时生活补助、一次性补贴等措施,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受到影响。

    4学校保持食堂价格稳定 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补贴,○各大中专

    5中央财政拨付123亿元助力地方医改 院校要保持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基本稳定。○

    【归纳】根据学生回答,分别归纳出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财政可以改善人民生活。

    【板书】作用

    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过渡语:国家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搞预算决算参与到社会财富分配中来呢?也就是说国家财政究竟有何作用呢?第四课我们将会学到市场调节的缺陷,市场在调节中作用是基础性的价值规律作用很大,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由于个人企业的追逐利益很多行业不原投资或者容易唯利是图而危害消费者的权利或公共安全,你比如说三鹿奶粉,假疫苗,楼歪歪等现象发生,因此需要国家调节而财政正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上面说的地铁属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周期长、风险大,投资回报周期长。

    【提问】请大家回顾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那些工程或项目涉及到国家财政。

    【讨论】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场馆建设,(四大工程,大家知道新世纪的四大工程是什么吗?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四项工程。此四项工程是2001年3月,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四大工程总投资超过2024亿元。)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一些行业、一些地区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国家投入这么多资金,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通过地铁项目建设,归纳出财政投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新世纪四大工程,进一步概括出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财政还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板书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作用3.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在“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之后,“糖高宗”和“苹什么”又浮出水面。而随之10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速达4.4%,也创下24个月以来新高。11月20日国家出台16项措施其中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等都与财政部有关因为需要国家财政拨款来实施。

    请大家看P65中间的两个镜头(补充知识:长期国债是指偿期限在10年或10年以上的国债,可以使政府在更长时期内支配财力,但持有者的收益将受到币值和物价的影响。一

    般被用作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在资本市场上有着重要地位)

    回顾之前的4万亿

    4万亿元投资属于财政支出,目的就是要刺激国内需求。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运行并不平稳,那么从图中看,经济平稳运行的条件是什么? 【回答】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看P66名词点击)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经常会不平衡,表现为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或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

    【思考】如果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从经济现象看,表现为经济萎缩或通货紧缩。请大家思考,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通货紧缩?回顾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扩大财政支出、发行国债、减少税收,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叫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叫积极的财政政策。

    【思考】反之,如果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从经济现象看,表现为经济过热或通货膨胀,国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予以应对?

    【讲解】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这种抑制总需求,给经济降温的政策叫做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也叫稳健的财政政策。

    刚才大家提到的还有一些政策,我们把它叫做货币政策。

    【板书】3.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过渡语:财政作用的发挥离不开“钱”,这“钱”从何而来?又用向何处?这就是财政收入与支出的问题了。其中收入是前提,要花钱首先得有钱是吧?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看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

    1.【板书】财政收入含义 2.来源

    请同学们看看P66的相关链接

    财政收入的形式有哪些?

    【归纳】形式有税利债和其他收入,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什么?(看p66相关链接 强调)税收占90%以上,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可见,税收对于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们应该自觉纳税。

    【思考】请大家思考,非税收入可能包括哪些收入形式?

    非税收入包括国有企业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及其他形式,如收费、罚款等。

    【板书】财政收入的形式:税、利、债和其他收入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过渡语:我们知道了国家财政收入来源有税利债和其他收入那么如果要使2024年的中央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大家有什么建议?

    【板书】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回答】征税,提高利润,债务收入 归为一类即分配比例所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之一是分配政策【板书】。

    【点拨】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在分配政策不变的情况下,什么因素会影响财政收入呢?今年我国财政税收入预计达8万亿,那大家想一想建国初1949年的财政收入与现在相比哪个多,为什么?对,显然是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当时由于连年战争而且生产力水平显然不如现在所以影响财政收入的另一个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板书】,而且这个因素更重要是基础性的,为什么这么说,经济不发展,没有钱,你国家再怎么提高分配比例也没用(把书翻到p66看最下面一行画出“基础性的”一词。)

    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我们再回到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增加税收的方法,请大家思考一下能不能一味增加税收呢?显然不可以,我们回顾前面的课程便知道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有个人企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创造的总财富是一定的,国家要的多,企业和个人的分配收入就减少;反之,企业和个人要的多,国家收入就减少,它们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国家只有按照一定比例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才能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合下半年预期,2024全年可能将实现8万亿,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将成为全球第二富裕的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应伴随着劳动者收入的普遍提高,让劳动者感受到国富带来的好处。老百姓上不起学了,看不起病了,退休生活没有保障了,生活在江南水乡的人竟然没水喝了,电、气、水都要涨价了。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与国民福祉的提高不成比例。如果说以前老百姓尚能理解自己在个人福利方面的牺牲是为了国家富强的话,现在就不得不问一下: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究竟给公众带来了什么?)

    国家财政收入也不宜过少,因为它会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如可以比较2024南非世界杯场馆建设进展缓慢和我国大型场馆建设速度之快。

    【总结】所以,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财政收入,而且影响是基础性的。如同我们“要把蛋糕切好,首先要把蛋糕做大”,做大之后考虑如何切好也就是要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的关系。

    (二)、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有了,下面就看怎么花了,也就是财政支出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P67相关链接)【板书】财政支出的含义 具体用途

    从图中可看出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有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和债务支出等。目前在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居于财政支出的首位,这是我国特定的历史阶段的政策的反映,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公共服务类和保障类的支出将越来越大。(财政社保“十二五”规划要求各级财政加大社保投入,将目前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10%提高到25%左右。同时,要将“各类未纳入社保制度的群体尽快纳入覆盖范围,实现真正的全民社保”。)(可以和三个作用相联系)

    (三)、财政收支对比关系(A)

    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但财政支出也会影响财政收入,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会是怎样的呢?大家把书翻到66页

    【板书】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

    财政收支关系可以表现为三种情况: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有节余-----财政盈余;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收支相等(几乎不存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有赤字------财政赤字

    其中收支平衡是相对的动态平衡: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收支平衡。{补充:略有节余的状态,一般认为财政以财政节余数占财政总收入的3%为度。根据历史经验,财政节余占财政收入的2%以下可视为财政收支完全平衡。略有赤字以财政赤字占财政总收入的3%为度。}

    【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财政的含义和作用,知道了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了解了财政收入的4种形式和财政支出的5个主要用途,懂得了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重点探究了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三个巨大作用。

    知识结构:

    第三篇:优化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结构的思考

    优化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结构的思考

    预算处课题组

    根据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我省经济面临产业升级和地方政府可用财力增势趋缓的新形势,2024年7月份,省财政厅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支持第三产业发展,优化税收收入结构、政府财力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做到控、压、保三个字”的“三个三”的工作措施。实践证明,“三个三”工作措施是我省财税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是推进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有效抓手。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统一、协调的整体,三者互为促进、相互作用。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三产基础薄弱,经济结构欠合理,后续税源不稳,支出刚性大,如何贯彻落实好“三个三”的工作思路,特别是优化收入结构,做大收入“蛋糕”,显得尤为迫切重要。现结合丽水市级收入结构之现状,就如何优化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结构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丽水市级地方财政收入结构现状

    据对丽水市级近几年的地方财政收入结构分析,其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主体税种比重趋升,农业税收收入趋降,第三产业收入贡献率逐年提高,股份经济性质收入比重大幅上升,地方财政收入对重点企业依存度较高、占GDP的比重比较稳定等。

    (一)主体税种比重趋升,农税收入趋降

    2024年以来,丽水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分税种结构情况为:增值税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从2024年的11.4%下降到2024年上半年的9.8%,若剔除出口退税因素,比重基本持平;营业税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从2024年的30.6%上升到2024年上半年的36.3%,提高了5.7个百分点;所得税所占比重前两年基本平稳,2024年上半年有所上升, 从2024年的14.7%上升到2024年上半年的17.1%;其他工商税收所占比重大幅上升, 从2024年的8.3%上升到2024年上半年的13.9%,提高了5.6个百分点;农业二税所占比重明显下降, 从2024年的23.2%下降到2024年上半年的11.4%,下降了11.8个百分点。

    (二)第三产业收入贡献率逐年提高

    从近几年国地税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分析,分产业基本情况为:第一产业税收收入甚微;第二产业税收收入比重有所下降,对地方财政贡献有所提高,所占比重从2024年的45.2%下降到2024年上半年的40.2%,对地方财政贡献率从2024年的24.7%提高到2024年上半年的26.3%;第三产业税收收入所占比重和对地方财政贡献逐年提高,所占比重从2024年的54.6%提高到2024年上半年的59.8%,对地方财政贡献率从2024年的40.8%提高到2024年上半年的52.8%。

    (三)内资企业收入比重大幅上升

    分内外资企业看:来自于内资企业的税收收入占绝对优势且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快速提高,从2024年的56.1%提高到2024年上半年的72.4%,提升16.7个百分点;来自于外资企业的税收收入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外资企业对地方财政贡献率从2024年的3.9%下降到2024年上半年的2.4%。分企业类型看:股份制企业的税收收入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最高,从2024年的32.3%提高到2024年上半年的52.1%。

    (四)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较为稳定

    从近几年市级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情况看,2024年两者增长基本持平, 弹性系数略高于1;2024年收入增长远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弹性系数只为0.39,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24年收入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弹性系数为1.84。从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看, 2024年略低外,2024年和2024年上半年基本维持在9%左右,均高于全省与全市的水平。

    丽水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弹性系数表

    (五)地方财政收入对重点企业依存度较高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国税部门征收税收收入前10位的企业共计纳税8657万元,约占国税税收收入的52.6%,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额为2170万元,贡献率为7.1%;地税部门征收税收收入前10位的企业共计纳税9466万元,约占地税税收收入的34.9 %,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额为6659万元,贡献率为21.7%;缴纳地方财政收入前10位的企业,共计纳税13227万元,其中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额为7383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4.1%。

    二、近年来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壮大地方财力,增强地方收入的可持续增长能力,促进财政收入结构的优化,近年来,我们按照“三个三”的工作思路,着力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力求取得实效。

    (一)深入挖掘税收征管潜力,努力优化税收收入结构。税收是地方财力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我们坚持“既向经济发展要税收,又向征管质量要税收”的征管思路,在抓好营业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征管的同时,创新征管方式,深入挖掘税收征管潜力,切实加强对各小税种的征管。针对房产税面广、量大的特点,采用社会化的征管模式,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的人员、地域优势,委托各街道办事处负责房产税征收工作,并在城区四个街道办事处全面推行新开发的具有登记、开票、统计、查询、备份等功能的“房屋租赁税收征管系统”,实现了对房产税征收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对企业设立环节、企业购销行为、企业注销环节等多环节控管,切实加强对印花税的征管;通过合理确定征收方式、构建协税护税网络、加强部门协作、适时调整土地等级划分和税款标准等措施,切实加强了对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和城建税等小税种的征管。认真贯彻省局《关于开征建筑用石资源税的通知》精神,从2024年10月1日起,对在丽水境内开采建筑用石的单位和个人按1元/吨的标准征收资源税。各项小税种征管措施的实行收到了一定的成效。2024年,市级房产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城建税等6个小税种收入达5897万元,是2024年的2.17倍,年均增长29.55%;今年1-6月,这6个小税种收入达4255万元,是去年同期的1.68倍,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达1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个百分点。

    (二)深化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增加地方政府可支配收入。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财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财政收入结构的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近年来,我们在加强税收征管,优化税收收入结构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各项非税收入的征管,加快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步伐,切实做大收入“蛋糕”。目前我们已将公安、法院、工商、环保、计划生育等部门的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将残疾人保障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等政府性基金纳入政府预算。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收益分配制度,实行非转经资产申报制,严格规范非转经资产经营行为,对未纳入统管的非转经资产收益实行“收支两条线”和综合预算管理。切实加大对土地出让金、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部分汽车号牌拍卖所得等非税收入的征收力度。高度重视社保费征管工作,积极探索和实行社保费“五费合征”的征缴模式,从今年4月1日开始,市级已实现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社保费由地税部门统一征收,从而有效加大了社保费的征管力度。

    (三)积极培植后续财源,努力增强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能力。经济的持续增长是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根本保证。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扶持地方经济发展作为促进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的根本途径,落实好各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努力优化各项财政税收服务,积极发挥财政税收对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在地方财政盘子有限的情况下,积极落实各项财政税收扶持政策,及时兑现对工业、旅游业、外贸出口等的财政扶持资金,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了老少边穷地区新办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民政福利企业税收减免政策、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等。从2024年至2024年,我局共落实减免市级地方税收2.92亿元。同时,采取积极措施优化服务,构筑了“一站、一网、一话”的纳税服务体系,开展多形式的政策辅导,实行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努力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周到的财政税收服务,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三、当前财政收入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优化收入结构、壮大地方财力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优化收入结构是一个深层次、长期性的课题,特别是对于丽水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经济基础薄弱,收入征管潜力有限,优化财政收入结构更加任重而道远。就当前而言,丽水市级财政收入结构中主要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工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偏低。据对我市工业企业(制造业、采掘业)上交国地税收收入、地方财政收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市级上交收入占GDP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24年、2024年、2024年上半年,市级工业企业上交的地方财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0.95%、0.76%、0.87%,均低于同期全市1.10%、1.10%、1.37%的水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级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对经济和财政贡献率偏低的现实。

    工业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率对比表

    (二)地方财政收入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税收依存度过高。2024年和2024年,市级来自于建筑业、房地产业的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分别达25.4%和30.8%。今年上半年,市级来自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各项税收为1.52亿元,同比增长41%,占地税税收收入的56%,两行业贡献的地方财政收入为1.17亿元,同比增长41.9%,占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61.1%,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为38.3%,比2024年提高7.5个百分点。2024年和2024年,市级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的比重分别为11.8%和14.3%,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12个百分点和

    6.8个百分点(包括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2024年上半年,市级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为3546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1.5%,高于全省8.5%的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级收入的缺陷。

    (三)财政对重点企业的依存度仍然较大。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市级缴纳税款前10位的企业,共缴纳财政总收入1.50亿元,占总收入的31.5%;缴纳地方财政收入7082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3.1%。前10位中,房地产企业3家;制造业企业4家;电力2家;烟草1家。从这一数据说明,市级收入对前10户企业的依存度过大。

    (四)产业结构的调整短期难以见效。地方财政收入结构的调整受税收收入结构的调整制约,而税收收入结构的调整受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大,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项庞大、系统的工程,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要素性制约,要真正调整到位,需要较长的时日。

    四、优化财政收入结构的对策措施

    财政收入结构的优化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现实条件下,应该有不同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动态的、相对的。对于丽水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由于工业化程度不高、三产基础比较薄弱,其财政收入结构的优化应更多地体现在地方收入盘子的做大做强和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上。也就是说,在现阶段,要优化丽水市级财政收入结构,不但要从加强各项收入的征管入手,更要注重经济基础的培育。要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财政收入结构的优化提供丰厚坚实的财源基础。

    (一)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第三产业,大力涵养和培植财源。从经济增长对地方财力的贡献来看,工业是税收的最重要来源之一。从长远看,只要工业有发展,必然带来政府财力的增加。因此,实施“三市并举”(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战略,努力招商引资,吸引低污染、低能耗、高产出的企业来我市投资,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不仅是充分发挥丽水的后发优势,进一步提升工业化程度、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需要,同时,随着工业的发展,也必将带来财力增加、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作为财政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现有各项对工业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协同督促有关部门加快专项资金的支出进度,及时兑付各项扶持资金;同时充分发挥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各担保公司的作用。在大力发展工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同时,高度重视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发挥工业化进程中生产要素集聚所带来的辐射效应,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发展,特别是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按照现行税收征管权限,给予各类现代服务业以必要的倾斜,以提高三产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

    (二)运用税收政策,强化征管,不断优化税收收入结构。一是充分运用现行税收政策,合理把握共享税征管,在企业折旧政策选择、企业减免退税、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等方面有所作为。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地方小税种的征管,切实提高小税种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三是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加强与公安、房管、国土资源等部门的配合,积极探索完善出租房屋的房产税征管、车船使用税的代征、土地增值税和土地使用税的征管等,努力形成征管合力。四是坚持税费并重,加强社保费、水利建设专项资金、教育费附加等规费征管,严格水专资金减免。五是加强税务稽查,实行责成自查与重点稽查相结合,提高税务稽查的震慑力,切实防范和打击偷逃税行为。

    (三)有效盘活国有资产,着力做大地方财力。现阶段,政府拥有庞大的资产处置权,如何有效盘活国有资产,成为当前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目前,由于部分经济主体经营的需要,为政府掌握的部分特许经营权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市场空间,如通过出租车运营权、汽车牌照选号权、户外广告经营权等特许权的转让,对路桥冠名权的开发利用等,都可取得一定的政府无形资产收益。同时,有效利用政府土地资产,进一步规范出让行为所取得的收益,也成为当前积聚政府财力的一条便捷途径。

    (四)积极研究,完善税收制度。建议上级部门加快研究地方税种,从优化税种设置、规范税收优惠的角度出发,调整和规范现行的地方税制。一是完善房产税制,考虑经济的增长以及房产商业价值的提高,将房产税的计税依据由按房产原值计税调整为按现行评估价计税;二是完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现行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采取附征的办法,缺乏征税、费的独立性,长期跟随着“消、增、营”三税政策的变动而变动,影响地方政府财力,建议完善税制,使其收入不因“三税”政策的变化而减收;三是研究开征社会保障税。

    (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以帮助欠发达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欠发达地区由于历史、地域及客观条件的制约,产业基础较弱,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如果没有外力的帮扶,很难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因此,上级政府应本着帮助欠发达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原则,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体制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生态保护任务较重市、县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降低困难市、县的配套资金比例,以帮助欠发达地区尽快步入经济发

    展的快车道。

    组长:何赤峰成员:叶芳儿李连春

    执笔:魏叶华方伟英

    第四篇:(精品资料)财政收入及财政支出教案示例

    “财政收入和支出”

    [素质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识记:

    ⑴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入、支出、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⑵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范围;国家预算体系的构成; 理解:

    ⑴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⑵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运用:领会政府的方针、政策,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财政工作报告。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预算及其执行过程所出现的财政收支大体平衡而不可能收支绝对相等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全面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财政方面知识的学习,增进学生对我国财政方面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点] 财政的含义、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范围 [教学难点]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

    (提问)上面两幅图片显示的什么内容?图片中的工程是由谁投资修建的? 这些钱 从哪里来的?

    国家通过向企业和个人征税、发行国债等方式形成国家的收入,然后用于各项支出,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1、财政的含义: 明确:①主体:国家 ②本质:一种分配关系

    ③特点: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

    思考:没有强大的财政就没有强大的国家,这句话对吗?

    学生回答(略)

    财政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国家财政是通过什么形式和渠道实现的,换句话说,国家的收入和支出是如何确定并开始实施的?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第二个问题: 2.实现渠道:国家预算(板书)

    思考:什么是国家预算?什么是决算?为什么预算要经国家权利机关审批后方能生效?

    (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在我国,财政收支计划和上一年计划执行的结果,由财政部编制、汇总,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予以审批。经过一定法律程序批准的国家本收支计划,称国家预算。计划执行的结果称决算。

    国家预算本身就是一个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协调稳定的发展。

    什么是预算体系?为什么要有预算体系?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第6、第7自然段并进行思考。(略)

    3.预算体系的含义 那么,进一步来看,国家是通过什么形式和渠道取得收入?又是怎样进行分配和支出的(或者说财政支出都用在了哪些方面)?

    4.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含义和方式: ①含义(略)

    ②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方式(略)

    下面再请同学们结合以上所讲的内容,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财政收入的意义是什么?第二,财政支出的意义是什么?

    ③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意义

    (教师结合图表分析)财政收入的意义有三点: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财政收入是实现国家的职能的财力保证;财政收入是正确处理物质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

    财政支出的意义有如下四点:财政支出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巩固的和完善;财政支出促进了人民物质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财政支出为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提供了物质保证。

    上述图表反映了什么?

    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相对应的我国财政支出每年也在增长。

    思考:请你归纳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有几种情况?

    5.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的最后一自然段,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①什么是财政收支平衡?什么是财政赤字?

    ②为什么说在预算及其执行过程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 ③如果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意味着什么?其结果会怎样? ④如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意味着什么?其结果会怎样?

    ⑤为什么说在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收支完全相抵是很难做到的?(教师归纳讲授)财政有收有支,就必然存在着收支关系问题。

    财政收支平衡指的财政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财政收支对比,不外有三种情况: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赤字;三是收支相等。在编制预算(计划)时,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但是,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及年终的决算中,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

    可能出现的只是两种情况,或是结余,或是赤字。如果结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因此,人们自然就会把略有结余视为一种理想的财政平衡的标志。所以,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在于支出,略有结余”。财政赤字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在财政赤字中,也有一个数量大小的差别,如果是略有赤字,也应当视为平衡,或是基本平衡。当然,如果财政赤字出现较大数额,则意味着国家的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相称,引发通货膨胀。

    总之,在预算及其执行过程中,收支相抵是最理想的状态。因为,这时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收大于支,结余过多,或支大于收,出现赤字,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但是,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中,收支完全相抵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状况是不断变化的,不是静止的;预算也不可能在完全实现了收入之后再安排支出,而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预测来编制的。所以,只要不出现很大规模的结余或赤字,都是正常的。财政收支平衡只能大体平衡,不可能是收支绝对相等。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应注意培养自己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你说我说)“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入大于支出比支出大于收入要好”谈谈你的看法。

    本课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财政的一些基本知识,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它的实现途径是国家预算,预算当然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收支两方面的关系是:当收入和支出相等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时,我们称之为财政收支平衡;当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则是财政赤字。在经济发展中,财政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则是下节课我们要学的内容。

    第五篇:“十二五”期间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问题

    十二五规划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关系

    目前在我国,购买性支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基本建设支出,增拨企业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交商业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文科卫事业费,国防费及行政事业费等.转移性支出,又称为非生产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指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等方面的支出.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尽管也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政府付出了资金,但并无任何资源可得.在这里,不存在任何交换的问题.这些财政支出并不反映公共部门占用社会资源的要求,相反,转移只是在社会成员之间的资源再分配,公共部门只充当中介人的作用.转移性支出主要指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及政策性补贴支出以及国内外债务付息支出

    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财政支出结构也在逐步优化。但也要看到,与构建和谐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公众的热切期盼相比,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还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在全球经济增长趋于缓慢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如何在不增加宏观税负的前提下,更好地满足公共需求,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如何对其规模、结构、方向进行科学规划?为此,本刊特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相关探讨。

    “十二五”的主题和主线就是要贯彻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要把发展成果用在民生上。因此,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改善民生,调整结构,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调。这就意味着我们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导向是调结构、惠民生。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输入性通胀不断提高、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住房、医疗和教育支出压力,日显沉重,社会矛盾和腐败不公问题突显等等,都警示着我们未来依然是任重道远。温总理在将“十二五”的年均经济增长率预期目标下调至7%这样“偏低”的水平时指出,“十二五”的主题和主线就是要贯彻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要把发展和所得到的成果用在民生上来。“我们绝不能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高速增长、盲目铺摊子,那样就会造成产能过剩,环境资源压力加大,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这就意味着未来在经济总量增长趋缓,抑制通胀,不增加宏观税负的前提下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改善民生,调整结构,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调。这就意味着我们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导向:调结构,惠民生。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演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无所不包的国家财政,改革开放后,财政支出结构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不断得到调整,至今呈现出以下特点:

    经济建设支出逐步下降,但比例仍然比较高。经济建设费在我国的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从1980年到2024年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从2024年到2024年在27%左右波动,从2024年到2024年有所上升。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独特国情。在体制转轨阶段,为实现新旧体制的顺利过渡,政府要保持一定的政策连贯性,这就造成了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所占的份额较大。同时,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结构也不合理,政府参与的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方面的支出不足。

    行政管理费支出膨胀严重,但增长势头得到遏制。行政事业管理经费支出急剧上升,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如事业的发展、政府活动的增加、必要的新增人员扩充,但更多的是由于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以及普遍存在的行政事业部门公用经费支出的浪费,以至于增长过快、比重过大。1998年以后年年高于10%的国际平均水平,到2024 年,我国各级行政机关用于公车、接待的费用已经高达6千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20%,相当于全民教育投入的5倍。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力度和公车治理力度的加大,行政管理费增长势头得到遏制,从2024年到2024年在全国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趋于下降。

    国防费用支出稳中有降。国防费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稳定,且呈下降趋势,从1980年的15.8%下降到2024年的6.5%。由于实行精兵简政的政策,国防费支出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社会文教支出缓慢上升。社会文教费用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处于缓慢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16.2%上升到2024年的26.9%,这说明国家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在增加。国家财政加大了对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和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尤其是2024年以来,国家这些方面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2024年国家财政安排保障性住房资金725.97亿元,随着国家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保障性住房支出的比重有望进一步提升。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关键是理顺“两个关系”

    财政支出在结构确定以后,主要就是政府主体间的分配问题,一般而言,政府间财政分配模式有三种:一是单一纵向转移,即上下级政府间的财力转移;二是单一横向转移,即同级政府间的财力转移,一般是富裕地区直接转移给财力不足地区;三是纵向转移和横向转移相结合。鉴于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基本上是采用以纵向转移为主,横向为辅的混合模式。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关键就是必须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上下级政府间的纵向分配关系,二是各级政府之间的横向分配关系。

    由于政府不同层级在获取财政收入和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众多经济体通常倾向采用统一领导、分权财政的管理模式。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分权化”的财税改革后,也建立了这种税权——财权——事权相匹配的管理模式,但由于传统体制和其他原因,分权分税不彻底,结果导致了事权下移,财权上移的扭曲的匹配关系,这种逆向运动撕裂了财政收支在政府间的合理配置:财政收入越往上越多,财政支出的责任越往下越大。因此,就财政收支而言,中央若要维持现有的财权结构就应考虑适度的“事权上移”,若要维持现有的事权结构则应考虑适度的“财权下沉”,这两者的本质均是通过转移支付理顺政府间分配关系,力达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以法律和法规的形式厘清上下级政府(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关系。第一,科学界定上下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是建立规范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首先要加快政府机构改革,转换政府职能,将主要职能放到提供公共服务以及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上来。其次要给转移支付立法,明确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和原则、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核算标准、分配方法、支付规模和程序、转移支付的管理和机构以及监督和法律责任。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实现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化,保证在转移支付实际操作中有法可依。

    第二,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理顺职能分工,简化层级管理。政府层级过多,不仅人为的增加了信息传递层次、加大了信息衰减系数、拉大了中央与基层的距离、造成了大量的机构重叠和行政开支,还影响政府的行政效力,目前我国实施行政管理扁平化构想在经济的市场化、信息的网络化、管理的现代化以及多年的试点后,可行性已大大加强。行政机构的扁平化管理不仅可以减少管理层次,降低信息失真程度,避免官僚主义,还有利于调动基层的积极性,更可以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全面推行行政扁平化将大大地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率。第三,深化省以下分税制改革,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让地方拥有稳定的财源,保障基层形成与其事权匹配的财力建设。首先要摒弃GDP的考评机制,建立以民生和幸福感为导向的干部绩效考评,使地方摆脱土地财政的盲目投资冲动,再按照分税制以及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完善地方税制体系,同时建立规范的地方融资平台以及地方债券市场,确保地方发展所需的稳定财源。

    建立中央主导的横向转移支付专项基金及援助谈判协商机制,理顺各级政府间横向支付关系。由于多种历史因素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性和非均衡性的影响,我国地区之间财力差距呈加速扩大之势。分税制后,只注重上下级政府间的纵向分配制度的建立,忽视了各级政府间横向转移关系的确立,导致地区间财力差距呈现“马太效应”,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没有摆脱历史基数法的痕迹,仍处于过渡期。因此,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显得愈加重要。

    目前我国国力、财政收入的增长趋势以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导向都已经到了先富带后富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国家财政的再分配职能,将富裕地区的一部分资金转移到贫困地区,以便尽可能缩小地区间的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财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大体均等。一是建立中央主导的横向转移支付基金。可采取建立横向转移支付专项基金的办法,再结合人事激励制度,由富裕省份的各级政府派人去贫穷省份的各地区实行挂职或任职,挂职期满回原籍行政升半级或一级,任职者直接升级就地迁任,但在帮扶期间要动用援助地的横向转移支付专项基金,做到了“钱随人走,人到用钱”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横向转移支付制度运作的可行性,切实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二是建立横向转移支付谈判协商机制。对于个别特殊个案可以通过中央主导的地方政府间谈判协商机制解决。

    上述两种方法短期内很有效果,但从长期来讲,还应该逐步以立法形式,形成政府间均等化的转移支付体制,对各省的财政收入依法调整,从富裕省提取类似德国的“均等化资金”来支援相对贫困的省,从而实现财政支出能力的平衡。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制度保障:有效监督和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结构一旦确定,就需要有制度保障其有效实施,必须在制度上建立监督和绩效评价机制,保障优化的财政支出结构得以实现。

    建立“一体两翼”的财政资金监督运行机制,即以人大机构为核心,财政内部监督和外部审计部门为主体的职责细化的多层次监督体系。这种分工可在现行政体内实现财政分权的法律制衡机制,使得每一笔专项财政支出资金都有制度约束,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人大应重视事前监督,从财政支出的源头、程序上确立监督的强度、权威和公正,以保证支出结构优化的方向和力度。财政部门监督应侧重事前、事中监督,并以日常过程监督为主。首先应细化落实财政监督的职责分工,切实按照相关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分类的规定,修改完善《中央对地方专项拨款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专员办就地监管优势,建立精细化的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保障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其次要加强财政部门的内审工作,对重点业务部门实行一年一审,重要事项提前审,完善内审通报制度、整改落实情况反馈制度,强化资金使用部门的资金管理。审计部门则应重视事后监督。审计部门由于其独立的职能特点,对财政支出资金的事后专项监督能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因此,从法律地位上应该确保国家审计机构的地位高于财政部门的专职监督机构,为有效实行再监督提供制度保障,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并在整个支出过程中建立追索有径,问责有人的责任制度,建立电子和文件考评档案以及预算项目执行系统的信用记录,为建立激励与惩戒机制做好事后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索的记录工作,从制度上防止预算监督流于形式,硬化对财政支出的预算约束。

    细化落实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首先要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加快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法制化建设步伐,借鉴发达国家制度规范构建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要建立衡量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可分量化和非量化的两种,前者要定量分析,是衡量财政支出是否存在问题的关键手段。而后者只能是定性分析的软指标,不过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取值依据应按照分行业、分计划、分经验、分历史等情况制定。

    建立评价组织体系和评价方法。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实施主体、实施方法和实施流程。对于实施主体,应该由财政部门内设的绩效评价专司机构,包括各级政府成立的绩效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评价实施机构包括评价工作组、专家咨询组和中介机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成立组织管理机构、确定评价对象,下达评价通知书,成立评价工作组和专家咨询组,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实施评价,工作总结等。

    落实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配套措施。要加强信息透明度,逐步建立有利于广大公民参与绩效评价监督系统;规范各种委托中介机构的评价行为,确保公正和效率;通过绩效评审来完善监督检查信息披露、通报和问责制度。



    推荐阅读:
    2024年上半年安康财政收入较快增长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场景模拟教育孩子防拐骗
    努力创造人力资源品牌新优势范文
    亳州市谯城区经济发展态势分析
    人才工作会议发言稿范文合集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