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300字作文 医学论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五篇范例)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雾凇晨曦 时间:2024-08-04 21:05:13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知识是嘈杂的,智慧是宁静的。知识总是在卖弄,智慧却深藏不露;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1

    整式的加减

    一、代数式

    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二、整式

    1、单项式:

    (1)由数和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

    (1)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降幂排列。

    (2)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升幂排列。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2、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步骤:

    a.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b.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c.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4)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a.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b.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c.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说明: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2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3、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二、点和线

    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4、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三、角

    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3、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再次重合,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四、角的比较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

    五、余角和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3、等角的补角相等。

    4、等角的余角相等。

    六、相交线

    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注意:

    ⑴垂线是一条直线。

    ⑵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⑷垂直的记法:a⊥b,AB⊥CD。

    3、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

    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6、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7、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8、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七、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3

    式的定义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3.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4.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

    5.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4

    有理数

    1.1、有理数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⑵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⑶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⑵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4.绝对值:

    ⑴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⑵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⑶|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5.有理数比大小:

    ⑴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⑵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⑷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⑸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⑹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1.2、有理数运算法则及规律

    1.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4.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5.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6.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7.有理数乘方的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1.3、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3.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4.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5.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注意:怎样算简单,怎样算准确,是数学计算的最重要的原则。

    6.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5

    一元一次方程

    3.1、解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与等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注意:“等量就能代入”!

    2.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项:改变符号后,把方程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

    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8.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b(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9.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检验方程的解)。

    3.2、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二篇: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数学要从基础的内容开始练,打好基本功,平时没事时,多看一些数学题解,掌握解题的思路,并且要把看的每一道题都吃透,领略其中心思想。先把考试中基础分拿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合,希望大家会喜欢。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q(p,q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p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正整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整数?零??????(2)有理数的分类: ① 有理数?零 ② 有理数??负整数

    ???负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分数???负分数??负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0 ? a是正数;a<0 ? a是负数;

    a≥0 ? a是正数或0 ? a是非负数;a≤ 0 ? a是负数或0 ? a是非正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注意: a-b+c的相反数是-(a-b+c)=-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4)相反数的商为-1.(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a(a?0)?a(a?0)?(2)绝对值可表示为:a??0(a?0)或 a??;?a(a?0)????a(a?0)

    (3)a

    a?1?a?0;a

    a??1?a?0;

    (4)|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非负性;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1? a、b互为负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汇总: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

    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7.有理数加法法则:X|k |b| 1.c|o |m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奇数个负数为负,偶数个负数为正。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简便运算)

    即无意义.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3)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若a+|b|=0 ? a=0,b=0;

    (4)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

    是正数。

    0.12?0.01??2?1?1(5)据规律 2??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10?100??????????????222a0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0的指数=整数位数-1,整数位数=10的指数+1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那一位.17.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注意:不省过程,不跳步骤。

    18.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常用于填空,选择。

    1.单项式:表示数字或字母乘积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单项式的系数(要包括前面的符号);

    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只与字母有关)。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

    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整式??单项式

    ?多项式(整式是代数式,但是代数式不一定是整式)。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

    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

    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9.整式的加减:一找:(标记);二“+”(务必用+号开始合并)三合:(合并)

    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1.等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2.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相等.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移项变号).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常见的几何体及其特点

    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且各面都是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棱柱:上下两个面称为棱柱的底面,其它各面称为侧面,长方体是四棱柱。

    棱锥: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圆。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底面是圆。

    球:由一个面(曲面)围成的几何体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

    (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注意:①、正方体只有六个面,所以截面最多有六条边,即截面边数最多的图形是六边形.②、长方体、棱柱的截面与正方体的截面有相似之处.(2)用平面截圆柱体,可能出现以下的几种情况.(3)用平面去截一个圆锥,能截出圆和三角形两种截面(还有其他截面,初中不予研究)

    (4)用平面去截球体,只能出现一种形状的截面——圆.(5)需要记住的要点:

    几何体 截面形状

    正方体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

    圆 柱 圆、长方形、(正方形)、……

    圆 锥 圆、三角形、……

    球 圆

    7、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1、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4、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6、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步骤:

    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解的正确性,作出回答

    7、找等量的方法:

    (1)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等量关系式。

    (2)画图分析法: ………… 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常用公式也可作为等量关系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 距离=速度×时间;

    (2)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效×工时;

    (3)比率问题: 部分=全体×比率;

    (4)顺逆流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5)商品价格问题: 售价=定价×折×,售价=进价×(1+提高率),利润=售价-成本,利润=利润率×成本;

    (6)本息和=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7)原量×(1+增长率)=现量;原量×(1-下降率)=现量(只有1次增减)

    (8)周长、面积、体积问题:

    C圆=2πR,S圆=πR2,C长方形=2(a+b),S长方形=ab,C正方形=4a,S正方形=a2,S环形=π(R2-r2),V长方体=abc,V正方体=a3,V圆柱=πR2h,V圆锥= πR2h.七年级数学上册学习方法

    一、看书习惯

    这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根据美国和前苏联对几十所名牌大学的调查表明,那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有20%~25%的知识是来自学校,而75%~80%的知识是靠他们离校后通过工作、自学和科研来获得的。根据心理规律,初中学生已经具备阅读能力,但由于在小学受直观模仿习惯的影响,使众多学生误把数学课本当作习题集。所以从初一开始就应重视纠正自己的错误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课本同样需要阅读的正确思想,并注意总结如何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

    1.每一节课前都务必养成预习的习惯,努力在预习中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以便能带着问题听讲。课堂上注意老师如何阅读课文,从中培养自己掌握如何分析定义、定理中的关键字、词、句以及与旧知识的联系。

    2.经常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培养复习习惯。刚开始时,可跟着老师总结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内容,一个阶段后可根据老师提出的复习提纲,自己带着问题去钻研课文,最后过渡到由自己归纳,促使自己反复阅读课文,及时复习,温故知新。

    二、笔记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中学数学内容丰富,课堂容量一般比较大,为系统学好数学,从初中时期就必须重视培养做课堂笔记的习惯,课上做笔记还可约束精力分散,提高听课效率。一般,课堂笔记除记下讲课纲目外,主要是记老师讲课中交代的关键、思路、方法及内容概括。特别注意随时记下听课中的点滴体会及疑问。在“听”与“记”两个方面,听是基础,切莫只顾“记”而影响“听”。

    为了使课堂笔记逐步提高质量,同学间应进行适当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三、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习惯

    “实践出真知”。动手实践能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能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和理解。在动手实践中,能把书上的知识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能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在动手实践中,能手脑并用,用实际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能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在动手实践中养成“做前猜想-----动手实验-----操作结果-----归纳总结”的习惯。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同学间相互交流学习结果,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能达到动脑、动口、动手、激发思维、活跃气氛、调动积极性的作用。

    四、作业习惯

    数学作业是巩固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训练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有些同学视作业为负担,课后只凭着课堂上的印象匆忙作答,往往解法单一;有的还字迹潦草、马虎粗心、格式不规范、甚至抄袭。这就错失了训练良机,严重地响了学习效果。应该正确认识做作业的目的性,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应包括:

    1.要养成作业前看书的习惯。做作业前要认真阅读复习课文、观察例题的解题格式、步骤和方法。这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2.要养成审题的习惯。读题后,先弄清题目是什么题型、它有什么条件、有哪些特点等。

    3.要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若有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完成,可向老师说明情况:如遇到难题不会做时,可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弄懂以后独立完成。切不可为了应付任务而去抄袭。

    4.要养成对已做作业进行再思考的习惯。不少同学不重视对已做作业进行再看、再思考,从而导致错误做法在头脑中形成定势。有的题目做错,老师订正过了,你还错,就是这个原因。常此下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63去,在新知识和做新作业中会出现更大的错误,为了巩固作业的成果,同学们在每次做新的作业之前,务必对前一天的作业进行反馈。反馈内容包括:(1)题目类型;(2)解题思路与方法;(3)出错问题的原因;(4)订正出错问题;(5)收集出错问题(就是将自己出错的问题专门收集在一个地方,标注出以上四项内容,以便将来复习时纠错)。

    五、思维习惯

    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钥匙。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一阶段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时候一定要重视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培养。根据初中数学内容的特点,良好的思维习惯包括逻辑性、周密性、发散性、收敛性、逆向性。

    1.逻辑性。这是要求学生“答必有据”切忌想当然。在推理演算过程中,能够懂得其中每一步的依据,不懂之处就不写,设法弄懂之后再继续推理演算。

    2.周密性。这是要求学生全面的考虑问题。如:已知点C在直线AB上,线段AB=8cm,线段BC=3cm,求线段AC的长。全面考虑问题就要分点C在线段AB上和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两类进行讨论:当点C在线段AB上时,AC=AB-BC=8-3=5cm;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C=AB+BC=8+3=11cm。培养这种习惯,应特别注意老师在课堂上指出的“易出错或想不全”的情形与原因。

    3.发散性。这是要求学生运用多种办法解决一个问题。培养这个习惯,要特别注意老师在讲一题多解时的思考方法、问题推广延拓时的分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努力养成寻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习惯。

    4.收敛性。这是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以达到多题一解、举一反三。发散与收敛两种思维综合运用可相得益彰。

    5.逆向性。这是要求学生把某些公式、法则、定理的顺序颠倒过来考虑。如计算:

    (-0.38)×4.58-0.62×4.58,可以逆向运用乘法分配律,就得到简便计算的方法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三篇: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圆柱 柱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球 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按名称分)锥 圆锥 棱锥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8、多边形: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弧: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有理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负有理数 或 整数 有理数 分数

    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并能灵活运用。

    4、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5、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

    6、有理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有理数的运算 :

    (1)五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2)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3)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cbacba 乘法交换律 baab 乘法结合律)()(bcacab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acabcba)(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

    1、代数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同类项

    所有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2)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5、整式的运算: 整式的加减法:(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1、线段: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的看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

    4、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

    在几何里,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直线上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一条射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端点字母写在前面)。一条线段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5、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6、直线的性质

    (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4)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

    (5)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

    7、线段的性质(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8、线段的中点:

    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相等的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9、角: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边。或: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10、平角和周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1、角的表示

    角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四种:

    ①用数字表示单独的角,如∠1,∠2,∠3等。

    ②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α,∠β,∠γ,∠θ等。③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在一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角,如∠B,∠C等。④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任一个角,如∠BAD,∠BAE,∠CAE等。

    注意: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角时,一定要把顶点字母写在中间,边上的字母写在两侧。

    12、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有如下规定:把一个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单位是度,用“°”表示,1度记作“1°”,n度记作“n°”。

    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1分记作“1’”。把1’ 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1°=60’,1’=60”

    13、角的性质

    (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构成角的两条射线的幅度大小有关。(2)角的大小可以度量,可以比较(3)角可以参与运算。

    14、角的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15、平行线: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AB∥CD”,读作“AB平行于CD”。注意:

    (1)平行线是无限延伸的,无论怎样延伸也不相交。

    (2)当遇到线段、射线平行时,指的是线段、射线所在的直线平行。

    16、平行线公理及其推论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补充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平行线的定义。

    17、垂直: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AB⊥CD”(或“CD⊥AB”),读作“AB垂直于CD”(或“CD垂直于AB”)。

    18、垂线的性质:

    性质1: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19、点到直线的距离:过A点作l的垂线,垂足为B点,线段AB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l的距离。

    20、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4、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第六章 生活中的数据

    1、科学记数法

    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n a10的形式,其中101a,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2、扇形统计图及其画法:

    扇形统计图:利用圆与扇形来表示总体与部分的关系,即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画法:

    (1)计算不同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在扇形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

    (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的度数。(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

    3、各种统计图的优缺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第七章 可能性

    1、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1)、确定事件

    必然事件: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可能事件。(2)、不确定事件:

    有些事情我们事先无法肯定它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确定事件(3)、必然事件

    确定事件

    事件 不可能事件 不确定事件

    2、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一般地,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1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0

    第四篇: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和复习提纲

    1.有理数:(1)凡能写成qp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p,q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a不一定是负数,正整数正整数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正有理数整数零正分数(2)有理数的分类:① 有理数零 ② 有理数负整数

    负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分数负分数(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负分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0  a是正数; a<0  a是负数; a≥0  a是正数或0  a是非负数;a≤ 0  a是负数或0  a是非正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2)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4)相反数的商为-1.(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a(a0)a(a0)a(2)绝对值可表示为:a或; 0(a0)a(a0)a(a0)aa(3)1a0; 1a0;

    aa(4)|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6.倒数: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1 a、b互为负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汇总: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7.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奇数个负数为负,偶数个负数为正。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简便运算)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零不能做除数,即无意义.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22(3)a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若a+|b|=0  a=0,b=0; 20.10.01a0211(4)据规律 2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10100把一个大于15.科学记数法: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19.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常用于填空,选择。整式的加减

    1.单项式:表示数字或字母乘积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单项式。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5.整式.多项式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8.去(添)括号法则:

    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9.整式的加减:一找:(划线);二“+”(务必用+号开始合并)三合:(合并)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2.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 等式.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项:改变符号后,把方程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8.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化简 方程--------分数基本性质

    去 分母--------同乘(不漏乘)最简公分母 去 括号--------注意符号变化 移 项--------变号(留下靠前)合并同类项--------合并后符号 系数化为1--------除前面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 速度距离 时间距离;

    时间速度(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 工效工作量 工时工作量工时工效;

    工程问题常用等量关系:先做的+后做的=完成量(3)顺水逆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顺水逆水问题常用等量关系:顺水路程=逆水路程

    (4)商品利润问题:售价=定价

    几折,利润率售价成本100%;

    成本10利润问题常用等量关系:售价-进价=利润

    1.点运动成线,线运动成面,面运动成体。2.圆柱与圆锥的相同与不同 相同点:底面都是圆,侧面都是曲面

    不同点:(1)圆柱有两个大小相同的底面,而圆锥只有一个底面

    (2)圆柱没有顶点, 而圆锥有一个顶点 棱柱与圆柱的相同与不同

    相同点:都有上、下两个底面,都有侧面

    不同点:(1)棱柱的底面是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多边形, 圆柱的底面是圆

    (2)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3)棱柱有顶点,圆柱没有顶点

    3.在立体图形中,若围成的面都是平的,这样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 4.几何体的分类

    (1)按面“平”或“曲”分类: 围成几何体所有面都是平面的为一类。

    围成几何体的面中至少有一个面不是平面的为一类。

    (2)按“柱锥球”分类:柱体、锥体、球体 5.棱柱:

    (1)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 棱,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2)人们通常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

    柱……它们底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3)长方体和正方体都四棱柱。(4)棱柱有直棱柱和斜棱柱。

    (5)n棱柱有2n个顶点,3n条棱,n+2个面。6.几何体的截面边数不能多于几何体的面数。

    7.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把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8.多边形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 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都是多边形。n边形是由n条不在同一 条直线上的线段集资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从一个n 边形的同一个顶 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n-2个三 角形。

    9.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 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n条直径将圆分割成2n个扇形。1.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4.相反数:绝对值相同,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并且离原点的距离相等。

    (1)通常用-a与a表示一对相反数;

    (2)a-b的相反数为b-a;(3)a+b的相反数为-a-b;

    (4)a与b互为相反数等价于a+b=0;

    (5)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即︱a︳=︱b︳;(6)︱a︳=︱b︳等价于a=b或者a=-b(a与b互为相反数)

    5.绝对值: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若a0,则aa 若a0,则aa 若a0,则a0

    从数轴上看,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零没有倒数;

    (2)通常用a与表示一对倒数;(3)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和-1;(4)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5)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即负数<零<正数; 2.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数较大; 3.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数较反而小;

    4.在数轴上表示的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是比左边的大

    三、有理数的运算 1.运算法则

    1a(1)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 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4)除法法则: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②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③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5)乘方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运算可根据乘方的定义转化为乘法运算进行。

    (6)乘方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零的任何非负次幂都是零。

    注:0不能作除数。2.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交换律:ab=ba;(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b+bc。3.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的。

    四、有理数的运算技巧

    1.巧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计算时,巧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应注意以下四点:(1)把正负数分别结合相加

    (2)把互为相反数或者相加得零的数结合相加(3)把整数、分数、小数分别结合相加

    (4)把分母相同或者分母有倍数关系的数结合相加 2.巧用运算律

    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计算时,巧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经常能有效简化运算,应用时要主意以下三点:(1)把互为倒数的因数相结合相乘

    (2)把乘积为整数或末尾产生零的因数结合相乘(3)把便于约分的因数结合相乘

    2.求代数式的值:根据问题的需要,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 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所得的结果是代数式的值。

    3.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是同类项。4.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5.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 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 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6.合并同类项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7.代数式化简:进行代数式化简时,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1.“三线”的联系与区别

    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又是射线的一部分。即在直线上任取两点 就可以得到一条线段,在射线上任取一点(除端点外)就可以得到一条线段,在直线上任取一点就可以得到两条射线。把一条射线反向延长或报把一条线段向两方延长,都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无端点。线段不能向任何一方延伸,而射线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直线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线段有长度,可以度量,射线和直线无长度,不可度量。线段可以比较长短,而射线和直线不可以比较长短。线段有中点,而直线和射线没有中点。2.重要性质

    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矩离。4.角的定义:

    ⑴角的射线定义法: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⑵角的旋转定义法:角也可以看成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起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5.角的表示法:

    (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中间字母表示顶点;如∠AOB(2)当角的顶点处只有一个角时,可用表示顶点的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O(3)在顶点处加上弧线注上数字;如∠1(4)在顶点处加上弧线注上希腊字母.如∠α 6.角的比较有度量法和叠合法.7.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8.平行: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9.平行线的性质: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0.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的两条 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11.垂直的性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 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4、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二、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注意事项

    1、分母是小数时,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转化为整数;

    2、去分母时,方程两边各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此时不含分母的项切勿 漏乘,分数线相当于括号,去分母后分子各项应加括号;

    3、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内的项,不要弄错符号;

    4、移项时,切记要变号,不要丢项,有时先合并再移项,以免丢项;

    5、系数化为1时,方程两边同乘以系数的倒数或同除以系数,不要弄错符号;

    6、不要生搬硬套解方程的步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最佳解法。

    五、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

    2、设未数

    3、找相等关系

    4、列方程

    5、解方程

    6、检验

    7、写出答案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1.2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2.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体也简称体。包围着体的是面。3.2 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较与运算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总结知识点,学习、复习起来更加方便。下面是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①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②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2有理数

    1.2.1有理数

    ①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②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1.2.2数轴

    ①具有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1.2.3相反数

    ①只有符号不同的数叫相反数。

    ②0的相反数是0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1.2.4绝对值

    ①绝对值 |a|

    ②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的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的0

    1.2.5数的大小比较

    ①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②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有理数的加法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去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④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⑤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c)+b

    1.3.2有理数的减法

    ①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a-b=a+(-b)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有理数的乘法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的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③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④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的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⑤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ab=ba

    ⑥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ab)c=(ac)b

    ⑦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b+ac

    1.4.2有理数的除法

    ①除以一个不等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②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③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④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指出先做什么运算,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

    1.5有理数的乘方

    1.5.1乘方

    ①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a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

    ②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的正数。

    ③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④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5.2科学记数法。

    ①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1.5.3近似数

    ①一个数只是接近实际人数,但与实际人数还有差别,它是一个近似数。

    ②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

    ③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①单项式:表示数或字母积的式子

    ②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③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④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⑤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⑥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①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而且相同字母的次数相同的单项式。

    ②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③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④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⑤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⑥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3.1.1一元一次方程

    ①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②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而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

    ③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⑤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3.1.2等式的性质

    ①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②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①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3.3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①一般步骤: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一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利用方程不仅能求具体数值,而且可以进行推理判断。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4.1.1几何图形

    ①把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②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是立体图形。

    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④常常用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来表示立体图形。(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⑤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4.1.2点,线,面,体

    ①几何体也简称体。

    ②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有直线和曲线)

    ④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点无大小之分)

    ⑤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⑥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⑦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就能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形成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

    ⑧线段的比较:1.目测法 2.叠合法 3.度量法

    4.2 直线,射线,线

    ①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③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④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⑤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的点叫做中点。

    ⑥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⑦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4.3 角

    4.3.1角

    ①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②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③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分就是1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④角的度,分,秒是60进制的,这和计量时间的时,分,秒是一样的。

    ⑤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

    ①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4.3.3余角和补角

    ①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②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③等角的补角相等。

    ④等角的余角相等。



    推荐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五篇范例)
    中学生英雄话题中考语文作文(大全五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三单元知识点[5篇范文]
    九月九日重阳节日记作文(共5篇)
    党员建党99周年迎七一专题党课讲稿(5篇可选)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