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十号文库 学校工作总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幼儿古诗创意教学的策略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雨后彩虹 时间:2024-08-06 09:46:08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幼儿古诗创意教学的策略

    幼儿古诗创意教学的策略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在西方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今天,怎样让幼儿了解古诗,喜欢古诗,体会古诗中的意境,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呢?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就如何培养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我们有了以下的认识。

    一、巧妙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应遵循“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的原则。由于幼儿年龄尚小,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窄,直接让幼儿学习古诗吟诵,不但幼儿不能理解古诗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而且更不能深层次地表现和表达古诗的意境。我们发现,源于生活的游戏是幼儿的兴趣所在,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使他们百玩不厌。根据幼儿的原有生活经验、结合古诗内容设计的游戏,会让幼儿很感兴趣。

    比如,小班幼儿对自然界的声音非常好奇,像风声、雨声、小动物的叫声和马路上的声音等,声音模仿游戏也是他们的最爱。每当老师发出指令:“听!谁在唱歌?”幼儿们就会用嘴巴或身体动作模仿出从周围听到的声音。因此,在小班的古诗吟诵活动《咏鹅》中,我们首先利用餐前或活动前的过渡环节,让幼儿观看反映小鹅游泳、舔毛、鸣叫等不同动作形态的幻灯片或图片,并引导幼儿进行自由模仿表演,开展语言问答游戏,帮助幼儿感受稳定的节拍。老师可以先问:“小一鹅一做一什一么——”接着,带领幼儿同样按照4/4拍节奏回答:“小一鹅一在一游一泳——”回答时,可加入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幼儿力所能及的动作。然后,老师可以加入拟声词,并从单音节词逐渐过渡到双音节词。比如,老师先说:“鹅一鹅一小雨在叫小鹅,滴一滴一答——”接下来,可以说:“鹅一鹅一小雨在叫小鹅,滴滴一滴滴一答——”幼儿有了这些游戏经验,就可以在集体吟诵活动中,借助古诗的语言、伴随简洁清亮的旋律进一步游戏和模仿,对古诗的兴趣会更浓。教师还可以扮演成“鹅妈妈”,和幼儿一起唱歌、游泳、戏水、舔羽毛等,引导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古诗的意境,学会吟诵古诗,发展言语能力。

    二、多种途径理解诗意

    体会古诗的意境常常是“千人干面”,老师不妨在活动中,利用家长的特长及其对古诗意境的不同感受,制作一些flash或者配诗图片,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体验古诗的意境,并在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碰撞中形成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教师可以提供各种表现和创意表达的机会,让幼儿释放自己的思想和创意。

    小班幼儿虽然没有很强的表演能力,但是他们对模仿和随乐舞蹈的兴趣却很高,因此要在吟诵活动中,给幼儿预留足够的自由表达和表现的时间。

    中班幼儿在接触一些意境优美、贴近幼儿生活的古诗时,不但能够理解和掌握,而且还会用稚嫩的动作和夸张的表情进行表现和表达,甚至还会自主加入一些道具。例如,在古诗吟诵活动《清明》中,随着音乐的前奏,幼儿用手臂和小手模仿着纷纷落下的细雨,从上到下轻柔地舞动,脸上还表现出忧愁的表情,声音也很轻柔。当唱到“路上行人欲断魂”时,有些幼儿会紧抱双臂蹲在地上,有些幼儿会和同伴抱在一起。后来,他们还会要求教师提前准备纱巾和皱纹纸,作为表演道具,营造更加贴切的古诗意境。显然,幼儿通过吟诵活动进入了古诗的意境。

    到了大班阶段,幼儿的自主性更强。通常,我会在吟诵活动后提问:“谁能学着大诗人的样,给我们画一幅画呢?”幼儿回家后,会让爸爸妈妈帮助查资料,对古诗的作者、诗意和意境等进行全面了解,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画,比如王维的《绝句》、李白的《静夜思》等。虽然画面的布局不够合理,笔触还比较稚拙,内容也相对单一,但这是幼儿的真实感受,绝不是外人强加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不但能了解诗意,而且能画出一些很有意思的、有模有样的诗配画。

    三、利用古诗创编歌曲

    在幼儿初步学会一首古诗后,我们开展了“我是小小词作家”的活动,让幼儿利用已学会的古诗和歌曲,在原有的旋律基础上用古诗创编歌词,在全班传唱。幼儿对创编歌词越来越有兴趣,我们对创编的质量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比如歌词要前后对仗,意境统一等,提高了创编活动的难度,并适时给予帮助。幼儿在创编活动中进一步分析诗意和情节,逐渐能根据歌曲意境创编,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一个层次。幼儿对歌词的创编达到一定水平后,我们进一步提出新的要求,包括朗朗上口、诗的韵味要与旋律吻合、诗和旋律表现的情感要相仿等。这对幼儿来说相对困难,所以我们没有让幼儿独自完成,而是介入幼儿的讨论,一起商量怎样让新诗与现有的旋律吻合。幼儿通过比较不同古诗的韵律,对古诗的四声及韵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以后独立学习和理解古诗打下基础。

    四、丰富游戏维持兴趣

    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幼儿不断发现新技巧和新唱法,才会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持久性。

    教师可以根据古诗的不同意境,和着歌曲旋律,在每一句的后面加上衬词,从简单的单音节逐渐过渡到双音节,如“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的衬词就可以设计为沙、沙沙、滴或者滴答。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每一句的最后一个、两个或三个字进行重复,让幼儿分成两组进行二声部演唱进行比赛,激励幼儿探索出更多的二声部唱法,如轮唱、领唱、合唱、分小组表演唱等。在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吟诵活动中,幼儿分成三组:一组模仿诗人吟唱,一组演奏打击乐,另一组进行表演,大大丰富了活动的趣味性。

    教师还可以利用每次的家长开放日和每学期的亲子音乐会,向家长进行宣传和展示。如应家长要求,我在开放日安排了古诗吟诵活动《一望二三里》。在活动中,我放手让幼儿大胆进行各种方式的吟诵,有的幼儿用不同节奏吟诵,有的幼儿用学过的不同旋律演唱。活动后,家长反馈十分积极,认识也发生了改变,积极配合教学,为幼儿创造更好地学习古诗的家庭环境。

    五、利用榜样强化记忆

    幼儿的短时记忆能力强,好模仿。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班里开展“争当小老师”活动,每天早饭后、集体活动前,设置“古诗十分钟”,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和表达,从内容到活动形式都由幼儿自己定。有的幼儿用不同的节奏念古诗,还加上动作;有的幼儿把全班分组,组织比赛;有的幼儿把古诗填人以往的歌曲旋律,进行吟唱。经过一段时间的小老师活动,幼儿们都争先恐后利用各种方法学古诗,甚至提前一天预约小老师的资格。

    六、吸纳时尚元素激发创意

    我们把一些旋律、节奏适合幼儿的流行歌曲或者唱法和古诗教学结合,平时有意识地关注幼儿经常谈论、哼唱的流行歌曲,然后去听原唱,找出适合幼儿的部分作为古诗教学的素材。例如,周杰伦的歌曲《双节棍》中的一段Rap音乐,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的片尾曲中地方方言的绕口令。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现有水平,对流行音乐做一些调整。比如,在唱古诗活动《静夜思》中,为了突出幽静、空旷的意境,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每一句独唱之后的拖音中加入轻混声,让幼儿体验,明月悬挂在高山上、群山都陪着作者思乡的意境;在唱古诗活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我们运用Rap的音乐形式,每句后三字快节奏重复,激发幼儿对古诗表现的暴风雨突袭时大气磅礴的景象的感受,对作者写诗时的情绪也有了共鸣。

    (本文由中华女子学院王丹老师指导)作者:李宁英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机关幼儿园

    第二篇:浅论古诗教学策略

    浅论古诗教学策略

    【关键词】古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6A-0072-02

    古诗教学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都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古诗应该怎么教?以下是笔者的看法。

    一、去其功利,通过诵读来学诗

    诗歌的起源与劳动、宗教、音乐、舞蹈等有关,后来的诗歌虽脱离了舞蹈、曲调,但还保留了音乐的本性。对仗整齐,有节奏;合辙押韵,讲究韵律,如此旋律优美的文体,必须以声传情。可是,在学校里,许多老师教古诗的目标比较单调,或把诗歌作为加强某种思想教育的工具,或把它作为进行语文文字训练的对象,或把它作为考试的内容让学生强背。

    诵读好,应是学习古诗的重要任务。这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是有具体要求的。低段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中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高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音、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低中高年级虽教学目标不一样,但方法都是一样的――通过诵读来达到目标。诵读,是要有层次的:初读,读准字音;再读,读出节奏;品读,读出诗意,悟出诗情。而识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在诵读中进行,在诵读中巩固,在诵读中体会。抑扬顿挫,朗朗诵诗,是古诗教学的诗意课堂的目标,这点需坚守好,决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古诗教学迷失方向。

    二、抓住具象,模拟情境,走进古诗

    诗歌是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将之寄托给一个具体的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这是古诗的一大特性。因此,读者阅读诗歌,其实是还原诗人的所见所感,并在此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所以,古诗教学必须抓住具象(在诗中或是人,或是物,或是景)。抓住具象,也就是读诗时头脑中能马上形成一幅幅具体的图画,边读诗边想象画面,在想象画面时情感自然流淌而出。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性的画面,都有主观的情感,这样意在其中,韵在其中,情也在其中,也就算读懂诗了。还原具象的方法,可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或老师提供的影像资料,或学生根据诗歌自己画画,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引发想象。如果能在了解写作背景、诗人生平、诗人特点的基础上还原具象,那就更能身临其境,更容易准确悟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创设情境,模拟诗人创作的过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深刻了。如教杜牧的《泊秦淮》,笔者是这样做的。

    师:同学们,现在跟随诗人杜牧一起出发吧。天黑了,夜晚来了。此时的江面上你看到什么景色?用诗句来说吧――

    (学生齐读:烟笼寒水月笼沙。)

    师:月色朦胧中,我们――用诗句来说吧。

    (学生齐读:夜泊秦淮近酒家。)

    师:这个时候,忽然听到歌女们在唱――

    (学生:后庭花。)

    师:南唐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这是亡国之音啊。当年陈后主每日寻欢作乐,终于被隋朝所灭,如今歌女还在唱这支“亡国之音”!真是――用诗句来说――

    (学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师:商女不知亡国恨,这些纸醉金迷、沉迷歌舞的老爷们知道吗?

    (学生:不知道。)

    师:这真令人忧虑啊!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毫不警醒,不从中汲取教训。国家命运堪忧啊,杜牧长叹一声,走进船舱,奋笔疾书,写下了《泊秦淮》。我们一起读这首诗吧,读出诗人的情怀。

    (师生共读)

    三、拓展阅读,多角度赏诗

    小学课本里古诗的呈现一般是以《古诗两首》、《古诗三首》为题,这两三首古诗的内容都是不同的。如今的课堂教学(特别是中高年级),一般能学习两首古诗以上,但不同内容的古诗在同一节课上,显得脱节,没有意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先人留下的诗歌多如繁星。同一题材会有不同的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写过,同一诗人在不同的心境下也会写下不同情感的诗歌。这是中国古诗的又一特点。我们通过拓展整合,可以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了解,还原的意象更完整、丰满。如在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可引用不同时代的诗人写西湖的诗,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师:唐代诗人白居易非常热爱西湖,任杭州刺史时写下了不少赞美西湖的诗。离任前,还写下了“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诗句。一起读读。

    (学生读《春题湖上》。)

    师:几百年后,北宋文学大家苏轼任杭州刺史,也写下了不少赞美西湖的诗句。一起读。

    (学生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一百多年后,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也写下赞美西湖的诗句。一起读。

    (学生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除了同一题材,以时间为线索纵向选择,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之外,针对同一主题,展现不同的诗歌来同时学习,也能有同样收效。如:不同的古诗表达同样的思乡之情,可同步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李中的《客中寒食》、向居易的《阴雨》、张乔的《江上送友人南游》等。不同的古诗同写戍边生活感受,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从军行》、李颀的《古从军行》、曹松的《乙亥岁》、陈陶的《陇西行》等等。

    四、学古诗,学做人

    文以传道,歌以言志。中国几千年来的古诗词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他们用毕生所学所为为我们总结立人之经验。这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对这些古诗文熟读成诵,可激发学生立志报国。“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白省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在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反复背诵中学会从诚信、忠诚、修身、虚心等方面做人,《游子吟》的反复诵渎使他们学会报答,学会感恩。“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学生对这些古典诗词诵读,从而明白“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处处暖人心”。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体会其中的感情,从中学会立人,学会处世的精神。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是“最有价值的书”,是“永恒的书”。学习古诗是学生汲取、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我们要还原古诗的木性,充分吸取古诗的养分,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世,学会做学问。

    (责编 黄鸿业)

    第三篇:低年级古诗教学策略

    低年级古诗教学策略

    李耘雯

    一、低年级古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1)音乐的渲染: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教师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教师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彩云的美的景象,以美的氛围,为学习这首诗作好情感铺垫。接着,老师介绍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深入学习这首诗,有利于学生对诗的理解。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这首诗,更能激发起学生吟诵诗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2)画面的再现:鲁迅先生说过:“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创造悦耳的情境,也可以创设悦目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感。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先收集瀑布的美丽图片让学生观赏。通过图片的渲染,让学生在教室有限的空间里走进这一自然风光,激起学生对瀑布的向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先对文本所阐述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下面的教学。使其身临其境,激起内心情感的共鸣,使被动学习成为主动学习。(3)语言的调动:教学《绝句》时,学生对“鸣翠柳”“上青天”的理解有些困难,教师便组织语言,利用儿童的联想启发学生领悟美的意境,把他们带入美的境界。可以对同学们说:“你看,在郁郁葱葱的柳枝上,两只灵巧的黄鹂正欢蹦乱跳着,发出阵阵清脆的鸣叫。蓝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白云深处展翅飞翔。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老师的语言描绘,以及带着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真切的情意,激起学生的情绪,巧妙的把学生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二、古诗教学中朗读的指导:

    一般古诗教学中朗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初读正字音——品读明诗意——精读悟诗情——熟读至背诵。

    学生要想真正明白一首诗的意思是离不开读的。宋代万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然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反复的朗读是枯燥的,根本激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多式多样的朗读方法来帮助学生读通古诗,读懂诗意。结合低年级的古诗教学,我们又实践提炼了一些其他的有效的方法,如:

    1.师生对读。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合作读古诗,老师(或学生)先读,当老师(或学生)停下的时候,学生(或老师)接着读下去。师生接读可揭示古诗的停顿处,学生在接读过程中能自然感知古诗的断词顿句,这比在古诗上标“/”要形象有趣得多。又如教学《绝句》时,还可以这样对读。教师让一个学生与自己对读,其他学生边看边听边想。师:黄鹂。生:两个。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白鹭。师:为什么? 生:它们都是鸟。师:原来鸟与鸟相对。师:两个。生:一行。

    师:为什么你对“一行”? 生:都表示数量。

    师:原来数字与数字相对。师:鸣。生:上。

    师:为什么你对“上”? 生:都表示动作。

    师:原来动作与动作相对。„„„„

    通过点拨,大部分学生很快感受到了古诗对仗的规律。在对读中,学生不知不觉读通了古诗,明白了部分词语的意思,还感受到了古诗的对称美这一特点,可谓一举多得。

    2.肢体语言辅助读。活泼好动是孩子的特点。在读古诗时,手口并用不仅可以增加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学生记忆。古诗富有节奏感,让学生拍手、摇头等,学生自然就会产生兴趣,这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

    三、古诗教学中拓展作业的设计:

    有句名言说:知识是宝库,实践是钥匙,有了知识不运用,如同农民耕而不播种。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师就应灵活把握教材,扩展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实践活动为双翼,展开一系列拓展的古诗教学活动,使我们的小课堂得到无限的拓展和延伸。

    一般古诗教学的拓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古诗的诗意,选择与课本中诗意相关的古诗来辅助教学:如学习了杜甫的《绝句》后,再补充拓展他的另一首《绝句》(迟日江山丽),一方面加深对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的认识,一方面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春日美景的,从拓展学习中更深入地感受杜甫诗的风格特点以及他笔下春天美丽的景色。

    2、从古诗的写法,在这众多的古诗中,有不少古诗在写法上是很相似的,通过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衬等各种方式描绘现实中的不同景物、事物和人物,以表达感情,抒发事理。教学中教师可从诗歌的写法上着手拓展,让学生从更多的感性材料,感性事例中悟出诗人的表达方式。例如李白诗歌的就有这样明显的风格,学完《望庐山瀑布》后,课件出示李白的《古朗月行》,《独坐敬亭山》,《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秋浦歌》,《望天门山》等,从这些古诗中感受李白诗善用“疑”字的特点,李白诗善用数字进行夸张的特点,李白诗丰富的想象力的特点。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选学自己喜欢的古诗,可个人自学,可小组合作学,可读,可画,可写,学懂多少是多少,学习后集中交流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收获。这样,以课堂为载体,以有限拓无限,会给语文教学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四、古诗教学中诗意理解的策略:

    1、质疑释疑,感悟语言美

    关于古诗的教学,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教学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感悟诗歌语言的精髓。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设计了以下环节:(1)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自学:自由读古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

    (2)留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自学,让学生静下心来,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

    (3)自学后组织学生集体交流。你学懂了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可以说自己对字词句的理解,也可以说自己对诗情的感悟。交流汇报过程中,不要强求答案统一,要相信学生,尊敬学生,关爱学生,肯定学生的思想成果,这样,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无所顾忌。

    在学生汇报了读懂内容的基础上,估计这些词句学生理解会有些困难,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用“生”不用“升”,“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用“疑”不用“像”,为什么是“紫烟”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需采用不同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如:为了帮助悟懂“生”的妙用,教师出示一组词语:“生火 生炉子 升旗 升起”引导学生反复读这两组词语,小组讨论两个字意义上的异同,从而发现“生”实际上包含了先产生再升起的意思。

    帮助学生理解“疑”,可引导学生回忆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让学生自己悟出。

    理解“紫烟”,则可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联系日出时的云彩颜色来理解,悟出那是香炉峰上的水气蒸腾而上,在太阳光映照下,显示出迷人的颜色。

    这样,通过词语的比较,温习旧知,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画中找诗解诗疑

    诗不离画,画可赋诗。对于通俗易懂的诗句,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读诗句想画面”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对于诗句中难理解的字和词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画中找诗”来理解。古诗常常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就是画,画就是诗。直观、形象的画面更利于低年级学生想象和领悟。

    例如,《绝句》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低年级学生能读懂的只有“窗、门、雪、船”这几个字,对于整句诗的理解比较困难。因为对“含、西岭、千秋、泊、东吴”等词不理解,学生不管如何读诗,如何想象画面,也不能明白。这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和这两句诗有关的插图,让学生到画中找一找,猜猜画中藏着哪句诗,哪个词?西岭山那么大,怎么看上去好像装在窗户里呢?这些船是干什么的?它们可能从哪儿来?„„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图画的直观展示,学生边看边找,诗意很快就浮出了水面,从而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一首诗不仅是一幅画,还是一首歌,一篇美文。诗歌集音乐的节奏美、韵律美,美术的色彩美、意境美,语言的含蓄、凝练于一身。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古诗的这些特点,结合低年级学生想象丰富、活泼大胆的性格特征,有诗情画意地教,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并在“读、想、找、诵”中陶冶情操,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第四篇:一年级古诗教学策略

    一年级古诗教学策略

    摘要:

    古诗——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滋润了无数代中国人。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有,这些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经验的总结、情感的沉淀。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

    关键词: 一年级古诗教学,读诵、画、感悟

    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学习要求“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优秀诗歌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健全人格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虽然是一年级学生,但是他们都在幼儿园接触到很多浅显易懂的古诗。但由于他们年龄较小,对已背的古诗不明其意。课文中正式接触的古诗只有几篇《村居》、《村晓》、《小池》、《咏鹅》、《画》、《所见》。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古诗教学,我采用一下策略。

    一、重视读诵,初步领悟。

    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首先要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古人说:“凡诗,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诵读为本,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并且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背诵等,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境,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古诗教学中,诵读是主要的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源和环境引导学生诵读,使学生投入到古诗的意境中去。除了诵读,教师还要结合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这一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在诵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更进一步走进诗中,体会诗人的悲欢离合、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另外古诗朗读对字音的要求很高,要把每个字的音读准,还要注意咬字吐字。

    如《村居》较为明快,朗读时可适当情绪外露,读得轻快、流畅,体现环境的优美和儿童生活的快乐。

    二、画演古诗,探究诗意。

    古诗是诗人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熔铸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以少胜多,以大见小,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的领会画出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探究,自学能力就会大 大增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把古诗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从而真正发挥古诗教学的特有魅力;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对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

    如教学《所见》一诗时,在学生熟背的基础上进行表演,从而体会出“意欲捕鸣蝉”的情趣。而在教学《小池》的时候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领会,抓住事物特征用简笔画勾勒,涂抹上色彩,把“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粘贴在黑板上,呈现欣赏,诗画结合,吟诵诗句,陶醉其间,其乐融融。

    三、展开想象,再现意境。

    古诗的内容大多数都不是小学生阅历中的,有些与他们的生活空间有较大的距离,而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得古诗词教学更加直观,更容易突破时空的限制,较容易把学生带入到教材描写的情境中,但在教学中不能把多媒体作为依靠,更需要学生在吟诵的基础上,结合诗词中的意象,把古诗描写的客观世界转化成为自己的主观感受,这就需要他们展开心灵的翅膀,利用他们的想象,在头脑中生成一幅幅独特的画卷。这是一个“澄心直觉得其象”的过程,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才能领悟到诗情画意,仿佛人在画中游。

    如袁牧的《所见》,内容为“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想象的翅膀首先要带我们到茂密的森林了,可以让学生骑在桌子上,想象自己就是那位小牧童,手里拿着短笛在吹,忽然耳边传来一阵“知了,知了”的声音,抬头望去,看见知了在枝头高唱。于是马上停止笛声,跳下“牛”背,轻轻地走到“大树”下。可以想象墙壁上有只蝉在鸣叫,所以停止笛声。此时也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小牧童心里在想些什么?在古诗教学中,要利用想象进入角色,才能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促进学生学得深,学得亲,学得活,学得实。

    古诗教学没有固定的格式,我们要更新观念,创建氛围,优化教学,引导学生随着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随其悲而悲,随其喜与喜,让这古典文学精华发扬光大,让古诗真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第五篇:浅谈幼儿水墨画教学策略

    寄情于水墨、自然天成

    ——浅谈幼儿水墨画教学策略

    摘要:

    幼儿水墨画教学应以激发幼儿的情趣兴趣、陶冶幼儿的审美性情、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为导向,改革传统的临摹教学方法,在把握幼儿的审美特点、激发幼儿内在审美动力的基础上,让幼儿在认识材料、工具特性,掌握水墨画基本形式语素,大胆自由创作的过程中,体验水墨、感悟文化,在体验笔墨带来的快感中满足幼儿的成就感。关键词:

    水墨画教学 情趣兴趣 审美体验 创意创新

    新《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可见,绘画活动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幼儿水墨画教学是激发情趣、体验审美、体现成就感的一种载体。

    水墨画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大瑰宝,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水和笔墨的无穷变化产生出生动、古朴、简洁、概括的艺术效果,易被幼儿理解接受。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祖国民族文化,通过水墨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引导幼儿去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内蕴,去领略艺术世界的无限风光,去感受自由创作的快乐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幼儿发现、感受和表现生活中的美,萌发幼儿的审美情趣,促进他们兴趣、爱好、自信和情感、意志、创新等心理品质的整体和谐发展。

    幼儿水墨画同其它的绘画形式一样,都是表现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宣泄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幼儿学画水墨画,不能作为专门化的技术训练,更不能用成人化的一套技法要求孩子,以免扼杀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幼儿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学会一些幼儿能够接受的简单的表现技法,让幼儿借助笔、墨、水的功能来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从而陶冶他们美

    好的情操,启发他们潜在的智慧才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为将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创造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如何在幼儿水墨教学活动中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对传统进行改革与创新,丰富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充分认识幼儿水墨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是我们幼儿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在水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情趣兴趣

    陈鹤琴先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学习水墨画首先要有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动力。在幼儿刚刚接触水墨画时,我为幼儿提供了宣纸、水、墨,不提任何要求让他们自己做水墨游戏,感知浓淡不同的墨在纸上的变化,孩子们对水墨活动表现出极大的自我热情和兴趣,宣纸的渗化效果对他们来说妙不可言,毛笔一挥而就更让他们兴奋不已,他们惊奇地发现了墨色在宣纸上的变化:点一笔就会开放出花朵;画一笔会流淌出小溪水;用浓墨画一下是乌云;加上一些水又是晴朗的天空。水墨交融的感觉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在这不断变化的画面中,幼儿了解到了水墨与纸的关系,当幼儿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后,我又向他们介绍了水墨画的起源及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并让他们欣赏一些名画家的作品,如: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以及一些优秀的儿童水墨画作品,如:亚妮的猴子、韩美林的小动物等,激起了幼儿学习水墨画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于幼儿这种自发的兴趣容易转移易于波动,我关注每个环节幼儿兴趣的关注点、兴趣的浅深度与兴趣的持久性,不断把幼儿的兴趣往纵度引领,使幼儿初浅层兴趣深化,贯穿活动始终,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达到“注重活动过程”这一新《纲要》的要求。

    二、在玩水墨技法中陶冶幼儿的审美性情

    以新《纲要》理念,儿童画是艺术,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儿童画是智能底蕴和美抒情的统一,是幼儿心灵之窗,融合着德智美多元素质,是一种与他人交流的形象语言,能够启迪幼儿的心智和感情,《纲要》明确要求:艺术教育领域应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幼儿的美感多处于直观感受水平,他们喜欢贴近自己生活,色彩鲜艳、画面清晰、生动活泼的艺术品。水墨游戏活动能帮助幼儿发现美,启迪和深化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几根曲直相交的线条,是苍劲古朴的梅枝;几块浓淡相间的色团,是可爱的小金鱼,几个不规则的线团,是一群可爱的小鸡,任何形象语言都表露了内心的愉悦,充溢着童真之 2

    美。

    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作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因此,我在对幼儿进行水墨画的教学中,选择幼儿比较熟悉的,感兴趣的、形象生动、特征显著的物象作为幼儿学习的教材,给予幼儿充分自由作画的时间,鼓励孩子大胆创造,在教学形式上也力求多样化:

    1、用情感激励孩子大胆创作:水墨画不同与其他作画形式,它不能重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幼儿“大胆落笔,错了也不要紧”,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作画,在一次绘画活动《花瓶》教学活动中,雨帆小朋友提着笔不敢入笔,我轻轻地对他说:“你是个能干的孩子,我们先画个圆圆的花瓶„„”在我的鼓励下,雨帆大胆地画了满满的一瓶花。幼儿只有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才会觉得绘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2、创设情境激发孩子创作欲望:每一次的水墨画活动,我都将教学内容创设成吸引幼儿的情境,使幼儿置身于情境之中,产生创作的欲望。比如:在画《可爱的动物》主题画中,我结合教学主题,将活动室布置成有趣的动物世界,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动物资料图片,让幼儿自由观察欣赏,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然后再请幼儿运用以前教过的水墨画技法,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自己心中的动物世界。在画面的构成上我也没有过多强调,给他们留出发挥的空间,这样孩子们创作起来十分投入,大胆,画出了不同于老师,不同于他人的好作品。在教学中我注意渲染绘画的气氛,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如:水墨画“四季的树”中让孩子用肢体动作模仿古老盘曲的树干,飘拂的柳枝和笔直的树干,感受树的形态后,再让幼儿运用不同的技能,自主的画画,将自然界的美表现出来,还根据绘画内容播放相应的音乐渲染气氛,如:画“山水”时播放民乐“高山流水”。

    三、在体验笔墨带来的快感中满足幼儿的成就感

    在幼儿水墨画教学中,以人为本,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天分,慎重对待每一个儿童的感觉特性,因人因材施教,以相适应的诱导,让每一个幼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幼儿在水墨游戏过程中不断诞生出让大人也为之惊叹的水墨作品。我们积累幼儿佳作在园内展示,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当幼儿看到自已的美术作品不断亮相于教室、展厅时,他们的成功感和自信心不断增强,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动 3

    力,绘画活动正是幼儿获得自我满足的最佳舞台,幼儿喜欢自己的创造成果,因为每一笔、每一划都经过自己的脑与手,尽管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但幼儿是幼过思考、经过努力创造出来的。在活动中,我充分肯定幼儿的任何想法,赞美他们的每个符号,真诚体验他们的喜悦的心情,分享他们的快乐,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画面上画的是什么?在读懂幼儿作品基础上,给予他们的异向思维作肯定,创造让幼儿相互交流的机会,创造相互欣赏作品的机会,从别人那里得到启发,从别人那里得到赞赏。即使有的幼儿画得不够满意,但教师的表扬给幼儿重新唤起自信,从教师的鼓励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获得满足感。

    四、在标新立异中培养幼儿的新奇创意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新《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教育必须“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我在水墨画教学过程中喻教于乐、利用各种材料、各种呈现形式、以墨传情、标新立异,以免把创造性的表现活动变成机械的训练,幼儿只有真正获得了绘画创新的自主权,他们就能够驾驶绘画创新,能够通过形象媒介使自己的思维超然物外、超越时空,画出超乎寻常的作品。组织水墨游戏活动要对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了解,对幼儿原有经验的了解,对幼儿现实生活的了解,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生活中广泛的教育资源,鼓励激励和引导启发培养幼儿新奇创意。让幼儿带着游戏的心情,以自娱自乐表现的方式探寻、发现宣纸渗化的规律,在偶成的图形中展开想象与创造。例如,为引导幼儿找到宣纸的特殊性,我鼓励幼儿试着往宣纸上滴水、滴墨、滴颜料,通过动手做,用心观察,他们惊奇地发现了宣纸有良好的吸水性和渗化性。又如:在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时,先让幼儿欣赏一些现代当代的国画作品,并对一些特殊的画面效果展开讨论:可以用什么东西或者什么方法代替毛笔作画?幼儿通过欣赏作品发现:原来画画可以不一定用毛笔,可以用树枝、树叶、扫帚上掉下来的细枝、风干的面包片等等随手可得的材料做成笔,而且画出来的线条苍劲有力,富有特殊的韵味;还可以用笔把水、墨甩到纸上,可以用喷壶把水、墨喷到纸上,还可以用揉皱的纸、抹布、海绵等,沾了水、墨和颜料印到宣上;可以不在宣纸上作画,可以画在光亮的胶纸上,可在有机玻璃直接作画,可以画好了再撕碎然后重新组合拼贴;还可以在各式各样的器皿上作画„„简直让人目不暇给,让人兴奋,蠢蠢欲动,为了验证这些设想,我指导幼儿分小组进行各种试验。在作画 4

    时播放一些优美的背景音乐,也容易使儿童进入角色。通过试验,产生了一幅幅富有创意的现代派中国画,颇有成功感,从而兴趣盎然,一发不可收拾。因此,幼儿在创作试验中不宜干预过多,最好使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快乐地进行。老师的任务是发现和肯定他们的进步和长处,赞扬他们的创造性,保护他们的兴趣和自信。这种游戏虽然简单,却充分满足幼儿天生的对线和形表达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水墨画的兴趣,为释放潜在的美术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期是最实有创新精的阶段,他们大胆、浪漫、无忧无束地表现童心、童趣,他们较少受各种成规戒律的束缚,可以随意联想、拟人、神化,随意张冠李戴也不觉得怪异,他们的创新具有多种童稚性和浪漫性。

    五、在继承传统追求创新中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著名绘画大师石涛有一句名言:“笔墨当随时代”。他告诉子孙,学习水墨画不但要继承传统,更要追求创新。幼儿水墨画的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多种艺术形式相联系,相互吸收,相辅相成。我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这一点,才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不觉得枯燥乏味,提高了学习兴趣,扩大了幼儿的知识面和适应度,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意识与创作能力。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新《纲要》教学观念下幼儿绘画定位为“自主性绘画”,强调绘活动中教师的引导要依幼儿的意愿,运用自己选择的绘画方式主动表现自我,不断创新。幼儿水墨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幼儿个性、尊重幼儿选择,允许幼儿超乎寻常的表现,而且还要积极地鼓励他们打破老师原有的设计,大胆地把自己地感情释放出来。每次实施水墨画教学中,总会碰到意想不到的节外生枝,我把这些现象作为惊喜,充分肯定幼儿的大胆创意,从这些无限创意获得的欣喜,不是几张仿照老师的临摹画所能得到的。因此,我在水墨画教学中,鼓励幼儿超越已有的经验,冲破自身的畏惧,不断强化敢于打破教师预设框框的习惯,从而达到在水墨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如:在画“水果琵琶”的活动中,幼儿的笔下不管圆、椭圆,甚至是一块块色块,在幼儿的心目中都是成熟的枇杷。总之,在水墨画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幼儿创新意识,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才能使幼儿水墨画真正成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蔚蓝的天空需要朵朵白云点缀;挺拔的高山需要片片松翠渲染,幼儿不能没有艺术,艺术是形成幼儿精神生活的重要元素。童年,是人生的梦幻季节,儿童画,是孩子们的梦幻世界。这些构思奇特、造型夸张、色彩斑斓的画卷,不仅寄托了孩子们的梦想,还留下了他们幸福成长的生命轨迹。毕加索曾说过:我以毕生的努力才学会像孩子们那样去作画,孩子的画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在于孩子们以烂漫的童真把对世界、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和美好理想率真地表达出来。虽然在绘画技艺上显得生涩稚拙,但那份直抒己见的坦诚、纯真无邪的天趣、呼之欲出的生动与可爱,恰恰道出了艺术的真谛,孩子们毫不掩饰的真情流泻,绘就了一幅幅富有原创特质的佳作,充分体现了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所具有的个性,创造力和自由,让我们同幼儿一起,寄情于水墨,享受自然天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儿童绘画入门——《国画儿童画》 人民美术出版社

    3、幼儿美术教学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

    4、儿童水墨画训练 长江文艺出版社

    5、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江苏教育出版社



    推荐阅读:
    幼儿古诗创意教学的策略
    2024年度药房工作总结
    微课在中职电子电工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4~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