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四号文库 劳动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最新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23篇)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平静如水 时间:2024-09-07 10:30:59 下载.docx文档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一

    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参加社会实践积极投入到社会这个圈子,既能锻炼我们的能力,又能增长见识,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社会实践是我们大学生提前走进社会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实践平台,因而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适当的社会实践显得十分必要。在假期,走出家门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在带给别人方便的同时,锻炼了我们自己的生存技巧,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在假期我和我的同学参加了“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组织的“”活动,志愿者回访假期受助学生。我们的任务是回访红寺堡南川乡中船小学的十余位贫困受助校校学生。

    二、实践过程

    根据家访学生具体任务的分配,我和xx同学家访十余位家庭困难的学生。并及时向资助人反馈对应受助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并且将爱心捐助款送往他们手中。同时将受助学生的感谢信反馈给资助人。

    原本以为家访学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只是需要填表和看望受助学生。但是,当我真正做这项工作时,才发现它充满着重重挑战。我和xx同学首先要挤身于拥挤的公交车到我们所要家访的村子---xx村。空气中带着些许寒意,但我们心中可谓热血沸腾。到了村口,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去打电话告诉受助学生我们的位置。当看到我们彼此在村口都冻得脸色发青时,我们相视而笑,谁也没有去抱怨,因为做志愿服务需要的是奉献精神。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我和同学如愿家访到了第一位受助学生。令我们感动的是,刚一进门,受助学生的家长就端来了几杯热水并把我们往温暖的火炉旁边邀请,顿时我觉得挨再多的冻吃再多的苦也值了。因为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虽然只是几杯热水,但那是我喝过的最甜最温暖的水。我印象最深的是家访xx乡xx村的xx同学。他是由年迈的爷爷和奶奶抚养成长的,家里十分贫困,但是我自始至终看见的是他脸上灿烂笑容,就像一棵沙漠里的小胡杨支撑着这个家的希望。虽然资助金只是很少的一点,但却是继续学习下去的动力。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等待又会是怎样的命运?但我知道他一定是一个快乐的孩子,因为他是幸运的。随着几天家访的进行,家访活动也以圆满完成任务划上了句号。我记得那一张张满是稚气但坚强脸庞,他(她)们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坚强的让人心疼。通过这次家访,更加让我领悟到了志愿精神的内涵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也让我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学习的机会。

    三、主要体会

    “生活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就不会体会到生活的不易。”这句话说得十分有道理。通过这次家访受助学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凡事只有亲力亲为,才能对事物有一个较为理性、真实、客观的认识。往往有些看起来容易的事,实践起来却是相当的有挑战。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志愿者,最需要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那些依旧在求学路上努力前行的孩子们。让他们在求学路上少几分坎坷,多一点希望。大山里的孩子上学的不易我感同身受,没有几个人可以无忧无虑的安心读书。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借口去剥夺他们学习机会,加上家长的消极支持,能真正靠读书走出大山的凤毛麟角。同时,我更加认识到,那些爱心人士的无私和伟大,正是他们的善良帮助了一个又一个渴望知识的孩子安心完成求学梦,一人可以不杰出、可以不俊美、但是一定要善良,一定要有一颗懂得帮助别人心。而作为志愿者,我只是起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连接起爱心人士和受助学生的交流。和那些爱心人士相比,我们的奉献微不足道。知识改变命运,而命运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那些受助学生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认真求学的人生目标,让我一次有一次的感慨。是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经历苦难洗礼的人才能拥有更加丰满的羽翼,去翱翔于世界的天空之中。俗话说“千金难买少年穷”,少年时代经历那些磨难将必定成为他们日后走向成功的基石,他们比同龄人更早知道生活的无奈与艰苦。当我走在景色宜人的大学校园里时,会想起那些往事;当我在餐厅吃着可口的饭菜,会想起他们质朴的脸蛋;当我坐在宽敞的教室,享受知识的熏陶,会想起有人还在为学费一筹莫展…此刻,我还有什么不满?当我站在外面的世界,享受着美好的大学时光时,我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作为一个大山的女儿,我有责任去帮助那些苦苦挣扎在求学路上的小弟弟和小妹妹们。或许我的努力微不足道,但我还是会去坚持,不让自己留下遗憾,为我的人生增添色彩。

    在这里我想感谢“”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行动。我会继续努力完成大学学业,我也会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家访学生的工作,为受助学生奉献绵薄之力。

    四、问题与建议

    我觉得通过这次假期回访受助学生活动,我提出以下建议:

    1、受助学生的信息存在纰漏,导致我们在做工作时灰常因为信息的不准确而走弯路,建议在整理信息是多检查几遍。

    2、受助学生家长对“”的助学活动宗旨理解不彻底,只是单纯的以为只是一个给钱的项目,应该制作一些宣传单之类的,方便箱向学阐释这个项目的真实寓意。

    3、我认为在回访表内应该添加一项家长意见,有资助人填写的鼓励话语,切身拉近资助人与受助学生的离,让这个活动更加温暖。

    4、主办方应该多举办几次讲座,让志愿者有更好的与人沟通的技巧,使家访工作少一些不利的人为因素。

    5、有些学生的家可能比较偏僻或难以寻找,可否不去学生家,而让学生带着感谢信等到双方都可以有条件,有能力到达的地方汇合来完成回访工作。

    6、在回访工作结束以后,由资助人打电话询问受助学生,看爱心捐款是否如实如数的由志愿者送入手中,以此来监督志愿者和中心,确保整个过程的透明度和真实性,并且达到慰问效果。

    志愿者调查报告篇3:志愿者调研工作实习报告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能否不辜负他人的期望,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全球在发展,国家在发展,城市在发展,社区也在发展,我们大学生更要肩负起发展的重任,从帮助他人做起,从小事做起,点滴汇聚成海洋。暑假一个月的假期,我有空就去居委会服务,帮那里的工作人员整理资料和文件,走访人民群众,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把目光放到我们社区,集合我们社区的大学生进行劳动,科普宣传,慰问老人等活动,帮助居委会把我们社区建设的更加美好。

    从街道办事处了解到,我们正努力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以争创社区建设示范街道,这也是打造服务型、魅力型、特色型社区的需要;社区服务中心是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人员,协调社区关系,为社区居民群众服务的一个组织。为真正实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这一目标,居委会在中心分别设了信访接待、党建服务、民政服务、社区服务、法律服务、劳动保障、人口计生、家政服务等8大窗口,随时随地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并建立一家“爱心超市”,帮助社区贫困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部分实际困难。同时,也可解决单位和群众“有爱无处献”的问题,有的人苦于找不到献爱心的渠道,想捐而无处捐。因此,建立“爱心超市”,是建立了一条方便、快捷、简易、广泛的捐助通道。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适应那里的工作,觉得很无聊,很没用。但是,通过与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接触,我逐渐了解到了这个社区服务的乐趣。

    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果。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这次劳动并不是很难,想想父母每天都要工作,辛苦挣钱供我们读书,而我们只要坐在教室里学习,没有负担,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

    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想到父母小时候连吃都吃不饱,更别说读书,比起父母来,我们幸福多了。或许赚钱这么辛苦,甚至比这样更辛苦。一想到父母,我真的觉得好愧疚。因此,我在心底暗暗的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让父母以我为骄傲。

    劳动改造人。通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而且我们都努力的去做了。我们做了将近半天的活,包括拖地、扫地、擦窗等。最后当事情全部完成的时候,我们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

    从这次劳动中,我还明白了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一次劳动对我的身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想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得认真负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这样所得到的和所收获的经验和价值是值得学习和珍藏一辈子的。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

    在义务劳动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提升了我们内心的自豪感。

    但在社区建设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如社区服务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 目前,社区服务领域虽然在逐步拓展,服务的内容不断增多,但还是不能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修修补补、理发和量量血压等服务项目比较普遍,而当前居民群众也很关心的金融保险、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教育等服务项目还不够普及,居民群众就近就地得到帮助比较困难,一般都要去有关职能部门咨询了解方能掌握。此外,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还不多,一些老小区除场地、经费难以落实外,文艺人才缺乏也是难点之一,对于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服务项目,诸如修理彩电、冰箱、电脑等,还是有局限的一面。再如社区服务设施有待进一步配套。近年来,各级政府在社区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为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由于各个社区新旧不同、地域不一、基础各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服务设施的不平衡性。如有的社区是新建设居住区,条件优越,各类设施齐全,功能配套。而有的社区是老居民区,房屋陈旧,条件简陋,服务设施缺乏,居民群众在就医、休闲、娱乐等方面难以满足。如我街道的两个社区,有常住户4300余户,暂住户500余户,人口11600余人,由于是老式居民区,大多数居民仍然住在不配套的房子里,天封社区现仅有两处室外健身广场和一个医疗服务站,莲桥社区因无场地和房屋至今未建,居民活动空间很小,尽管琴桥音乐广场的建立给居民带来了欢乐,由于部分老年居民身体较差且远离广场,所以还是可望不可及。并且社区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投入也有待进一步加大在社区建设中,上级部门提出一定的硬性指标和规定也是必要的,但不管社区的实际搞一刀切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既不利于社区的全面建设,也会造成一定的资金浪费。如一方面规定社区某某室某某所要达到多少面积,才能参加哪一级的评比,否则靠边站,从而挫伤了部分条件较差的社区干部积极性,影响了为居民群众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对条件较好、新建的社区投入较大,各类设施建设可谓锦上添花,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四、思考建议

    1、健全机制,完善网络。

    在社区服务中,健全机制、完善网络是重要基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和物质的需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社区服务机制和网络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居民群众及辖区单位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服务网络。同时,服务的形式既要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又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政府引导下逐步走上市场化道路,采取无偿和有偿(低偿)相结合的途径,志愿者服务作为有益和必要的补充。

    2、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在社区服务中,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是有效载体。社区资源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社区资源不同,如政治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等。不同社区的资源不尽相同,如新区与老区、城区与郊区、单纯居住区与商居联合区等的资源都因时间、地域和商贸发展因素造成社区资源的不平衡性,因此,利用资源上要做到既科学又合理,因地制宜,不能搞单打一和一刀切。

    3、加大扶持,形成规模。

    在社区服务中,加大扶持,形成规模是可靠的保证。应该说,近年来政府对社区的扶持力度是大的,措施是有效的,尤其是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创建、弱势群体等方面的扶持成效是明显的,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但是社区服务工作中需要政府扶持的项目还很多,个别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对此,我认为应抓住重点,量入为出,逐步改善,稳定民心。

    4、务求实效,消除形式。

    在社区服务中,务求实效、消除形式是最终目的。在目前社区服务中,还存在一些不对称的现象,如社区志愿者数量不少,但服务活动不多;社区服务的项目不少,但真正受益的居民不多;各类组织不少,但真正起作用的不多。因此,要解决这种不对称现象,使社区服务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体现以人为本,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在经过简单的分工之后,我们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有的用铲子清除贴在墙上的广告纸,有的清除张贴在行人道上的广告,有的在小心的清除贴在树上的广告,还有的则在物业的配合下清理那些乱写乱画的广告。虽然室外温度较高,但志愿者们干得格外起劲。由于小区内的广告较多并且比较难清除,在认真的清理了两个小时后,小区内的广告已基本被清理干净。此次活动帮助小区物业清除了小区内的广告,有效地维护了小区形象,保证了小区居民正常的生活。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二

    当今世界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方便,白色垃圾也越来越多,甚至影响到到了社会,破坏了大自然,所以,白色垃圾不得一次次的受到人们的重视。据仔细调查研究表明,烟头、羊毛织物可存留2年;经过油漆的木板可存留13年;尼龙织物可存留30—40年;皮革可存留50年;易拉罐可存留80—100年;塑料可存留100—200年;玻璃可存留1000年……垃圾如此猖狂地破坏大自然,毁坏大自然,我们人类怎能袖手旁观?我们应该实施“绿色行动”,拯救地球!

    据调查研究,白色垃圾有以下几点害处:

    一、占地过多

    在小巷深处,经常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垃圾,成堆成堆地摆放在那里,旁边还有一些苍蝇飞来飞去,场面令人作呕,不仅影响市区容貌,还影响市民健康。

    二、污染空气

    白色垃圾在腐烂的过程中,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这种气味散发到空气中去,又随着气体的流动,很快传播到各个角落,人闻多了会生病。

    三、污染水体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多,难免都会找个假期旅游玩玩,但是大多数人都很不自觉,吃完饭盒随手扔到河里,湖中,经常都可以看到从远处漂来的饭盒或白色塑料袋,或停留在河面上,因此,河里的鱼儿也不多了。

    谁都知道,庄稼要靠土才能播种,一般的泥土可不行,要施过肥的沃土才能种出最好的庄稼来,可是塑料袋,塑料布如果埋在家田内,庄稼的根就不会很好的生长,就会大量减产,人们就会吃不着粮食。

    四、火灾隐患

    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引起火灾,明火,大多数森林起火就是这样引发的。

    五、有害生物的巢穴

    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以上五点概况了垃圾的的害处,但垃圾并非一无是处,据估算,回收1吨纸可产好纸800公斤,可以少砍17棵树,可节约一半以上的资源,减少30%的水污染;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汽油和柴油……

    让我们利用知识和行动来减少地球污染和节约资源吧!做好21世纪的主人!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三

    春运期间运输难一直是我国的”老大难”问题,运力不足的问题近几年来虽然有所缓解,但总体上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广大人民出门返家,访亲访友,旅游等的频繁需求。同城市比较起来,农村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

    我对我所在的城市-湖南耒阳市的农村居民出行做了一次调查。通过调查,我发现农村居民普遍购买男式摩托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而家里不富裕或没有摩托车的人家就只能依靠步行了。在这部分人中,他们对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是这样的:如果能够坐到客车的,一般愿意坐客车;如果坐不到客车,能够打到摩托车的,一般选择出租摩托车;如果上述两项出行的交通工具都办不到,则选择农用车辆;只有极少数富足的农村居民使用的士作为长途出行的交通工具。

    通过对上述农村地区出行交通工具的调查,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的问题:1。农用车辆非法载客的问题2。非法巴士私自运客的问题3。巴士运客超载的问题4。摩托车载客问题5。步行人群安全的问题。

    下面我们将分别分析这些问题。首先是农用车辆非法载客问题。农用车辆不能用于载客,这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但我在春节访亲期间,仍然目睹不少农用车辆公然在乡村的路上非法载客。根据我国的行政划分,这应属于农机部门和交警部门管辖。然而天高皇帝远,这些车辆不敢在城区行驶,就只能在农村搭客。再加上春节期间休假,个行政机关都只有少量的值班人员,才让这些非法机动车辆有了可乘之机。然而我所在的地区每年春运期间都有多起交通事故发生,这无疑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此外这些农机车辆往往存在超载的现象。经常有乘客站在车外或将头部伸出窗外,这实在是危险之极,很容易酿成重大交通事故。此外农用车辆翻车或撞倒行人也时有发生,因此伤人伤己,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第二个问题是非法巴士私自运客的问题。本文所指的非法巴士,是指没有正规车牌的巴士或已经明令应该报废的巴士。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原有的巴士大多实现了更新换代,但那些替换下来的本应报废的车辆却被非法运往农村,继续使用。这显然是十分危险的。由于这些巴士大多超过了使用年限,许多部件都有损坏或失灵,因此运行起来极易酿成交通事故。但由于高额利润的驱使,这些非法巴士往往顶风作案,置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于不顾,超载搭乘顾客。走在乡村路上,往往可以看到这些车辆的车厢中挤满了人,一旦出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下面谈一谈有关超载的问题。据调查,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机动车超载的现象。无论是农用车辆,巴士还是摩托车,的士,无不存在此种普遍现象。根据我国有关交通法规,这显然是违法的,也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综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车主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拼命载客;二是广大农村居民为了节省交通费用,能省则省。此外还受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加之交通工具并不充裕,从而造成了上述”严重超载”这一普遍现象。这种不协调的状况显然不符合我国”和谐社会”的原则和要求,也不适应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谈到摩托车载客安全问题,就有必要先论述一下湖南的地形状况和道路建设情况。湖南是典型的丘陵地形,乘车在湖南境内行走,随处可见小小的山包,低低的丘陵绵延起伏。在这种地形下,除了近年来国家花巨资修建的高速公路基本呈直线外,在农村地区,往往是省道或乡镇自行修建的公路,这些道路,往往由于当地经济水平和修路资金的限制,往往绕山而行,蜿蜒曲折。并且急转的弯道比较多,司机稍不谨慎,便有相对而行的两车相撞的危险。另外乡村地区的道路的路面往往较窄,一般只有两个车道;通往某村的公路现在仍是只有一车道,并且没有避车的泊位。因此交通仍然很不方便。此外我所在的地区产煤,煤矿很多,运煤的车辆比较多,并且普遍超重,因此有些乡镇的道路破坏十分严重,坑坑洼洼,车辆颠簸非常严重,交通安全很难保障。

    有了上述对乡村地区的地形,道路所做的调查,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分析摩托车载客安全问题。在长沙,主要的市区都已经禁止了摩托车载客的行为,衡阳(地级市)也在相应主要道路限制了摩托车载客。然而在广大的级市和乡村地区,摩托车载客仍然是广大居民出行较为经济又便捷的交通方式之一。尤其是在农村,随着外出打工的人数增多,往往在沿海城市接受了许多新观念,因此现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摩托车。因此在春运期间,在农村地区的道路上,运行最多的机动车当然就是摩托车了。然而这也存在诸多的隐患:首先是上述提及的丘陵地形,道路狭窄,路况较差的影响,导致摩托车行驶困难。另外就是驾驶员的素质和技术了。据有关交通部门的统计,在耒阳市,第一批办理摩托车执照的用户几乎到现在都已不在人世。而广大的农村摩托车用户,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考核,甚至有许多无证驾驶的摩托车存在。有些载客的摩托车主为追求更多的效益,往往行驶起来很快,猛冲猛撞,令乘客触目惊心,随时可能发生车毁人亡的惨剧。

    春运期间,或在一年中的其他任何时期,农村地区还有一类步行人群。这些人,一般是做短途出行或当时缺乏交通工具。这类人群虽然不属于机动车载客的范畴,却与机动车载客密切相关联,并且在春运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我国农村地区道路的两旁普遍没有人行道,因此若要步行,就只能走在马路上。再加上湘南地区的丘陵地形,水田密布,丘陵起伏,公路两旁往往没有可以让行人落脚的地方。然而公路本就狭窄,只容两车并行,加之我国农村地区有些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过于淡薄,往往还不注意来往驰行的车辆,有些人甚至走到了马路中央。更有结伴而行者并排而行,令过往的司机往往又惊又怒。在这种状况下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极大。并且农村居民的新建房屋往往就建在公路两侧,紧贴公路,一旦一家之中来了很多人,往往集聚在门口,尤其是小孩,在春节期间,常常有许多小孩在自家门前的马路上玩耍,燃放鞭炮。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有关行政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以上几个问题是我在今年春运期间对本地区农村机动车运输状况的亲见亲闻和有关调查。与去年比较起来,我发现农村地区春运运输状况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老大难”问题和新的隐患。根据以上的调查和有关分析,现对农村地区春运期间机动车运输提出以下建议:

    1.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地区的路面硬化和道路建设,合理开采自然资源,注意对乡村公路路面的维护。

    2.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使广大农民富裕起来,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春运期间出行难的问题。

    3.国家行政部门应加大对春运期间农村地区机动车载客的管理,坚决查收非法巴士和无牌机动车,严格机动车驾驶员的考核和执照的发放。

    4.加大交通普法的力度,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够建一个和谐的交通运营环境。

    5.在运力有限的情况下,合理规划交通路线和车次,交错休假时间,避开人口流动的高峰期。

    相信通过上述的方针和措施,能够有效地缓解农村地区春运期间机动车运输的压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从而实现我国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四

    白色污染就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比如一次性泡沫快餐具还有我们常用的塑料袋等.它对环境污染很严重,埋在土壤中很难分解,会导致土壤能力下降,如果焚烧会导致大气污染,所以现在提倡不用或少用此物,购买东西时最好自备工具,减少它的利用.

    一、“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日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二、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一般做法

    1、国外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情况

    早在1985年,美国入均消费塑料包装物就已达23.4公斤,日本为20.1公斤,欧洲为15公斤。进入九十年代,发达国家人均消费塑料包装物的数量更多(我国1995年人均消费塑料包装物和其它塑料制品为13.12公斤)。从消费量来看,似乎发达国家的“白色污染”应该很严重,实则不然。究其原因,一是发达国家很早就严抓市容管理,很少有人随手乱扔废旧塑料包装物,基本消除了“视觉污染”。二是发达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较高。以美国为例,80年代以前,处置废塑料主要方式是填埋,后来发现塑料长期不降解,九十年代以后,他们转而走回收利用的路子。

    美国制定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对固体废物管理、资源回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系统建设及运行、发展规划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加利福尼亚、缅因、纽约等10个州先后出台了包装用品的回收押金制度。日本在《再生资源法》、《节能与再生资源支援法》、《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等法律中列专门条款,以促进制造商简化包装,并明确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各自的回收利用义务。德国在《循环经济法》中明确规定,谁制造、销售、消费包装物品,谁就有避免产生、回收利用和处置废物的义务。德国的《包装条例》将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包装材料的义务与生产、销售、消费该商品的权利挂钩,把回收、利用、处置的义务分解落实到商品及其包装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细微环节,因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现在已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分类回收系统,大部分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回收利用,少部分转化为能源或以其它方式无害化处置,也基本消除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潜在危害。

    2、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及其利弊分析

    目前我国开始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

    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强管理。例如,社会上较为关注的铁路两侧的”白色污染“问题,通过加强管逗已取得显著改观。铁路部门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在沿线分区划段包干。部分旅客列车采用袋装垃圾,禁止旅客向窗外抛弃废物。乘务员也不象以前那样,将车箱垃圾直接扫出窗外,而是将垃圾袋卸在车站,由车站集中处理。目前,采用袋装垃圾的列车越来越多,随意向车外扔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已有2.9万公里的线路两侧基本消除了“白色污染”。实践证明,加强管理是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手段。

    第二,强制回收利用。清洁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可以重复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炼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体废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通用原则。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避免“视觉污染”,而且可以解决“潜在危害”,缓解资源压力,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负荷,节约土地,并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标本兼治的好办法。但回收利用应该在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垃圾之前。从垃圾场里重新分拣废旧塑料包装物,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废塑料的利用价值也很低。因分拣出来的废塑料制品太脏,也难以按材质分类,质量无法保障。北京市环保局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回收利用为主,替代为辅,区别对待,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1997年6月1日,北京市环保局与市工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对废弃的一次性塑制餐盒必须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北京市生产、经销一次性塑质餐具(包括托盘、碗、杯等)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负责回收利用废弃餐具,也可以委托其他单位回收利用。《通知》还规定1998年的回收率必须达到30%,1999年达到50%,20__年达到60%。《通告》发布后,生产、经销单位和个人立即到当地环保部门申报登记,提出自己的回收利用计划和具体保证措施。这是北京市解决“白色污染”的一个突破口。在取得实效后,将逐步增加强制回收利用的废塑料制品的种类和比例,最终消除“白色污染”。天津市环保局完成了《天津市防治“白色污染”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提出了一整套防治方案,确定通过回收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消除污染的目的。目前正在制定“回收利用计划书”、“试点工作运行图”、“试点工作进度大纲”,并在筹备成立“天津市‘白色污染’防治产业协会”。

    第三,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杭州是我国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杭州市于1995年9月15日由市容环卫局、工商局、卫生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使用泡沫塑制快餐盒的通告》,将此通告在《杭州日报》上连续刊登三天。管理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一些个体流动商贩仍在出售泡沫塑料餐具。最近,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条例》第35条规定:禁止销售、使用泡沫塑料制作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违者可处500~5000元罚款。该《条例》将于1997年9月15日起实施。武汉、哈尔滨、福州、广州、厦门、宁波、汕头等城市也颁布了有关政策、法规,禁止本地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但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单靠禁止是很难彻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上述颁布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纸制品或可降解塑料制品代替原来的难降解的泡沫塑料制品。但是替代品在价格和品质上均无法与普通塑料制品竞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行政命令,不考虑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

    在技术方面,一是采取以纸代塑。纸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纤维素,废弃后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决前面所说的“潜在危害”,但也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首先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国的森林资源并不富裕;其次造纸过程中会带来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纸制品尚不能与塑料制品抗衡。目前,我国也有以甘蔗杆、稻草为原料生产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处于试验阶段。

    二是采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区已有19家研制或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单位。试验表明,大多数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环境中暴露3个月后开始变薄、失重、强度下降,逐渐裂成碎片。如果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则降解效果不明显。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个不足:一是多消耗粮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视觉污染”;三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不能彻底解决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于含有特殊的添加剂而难以回收利用。

    三、我国在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风景旅游区、交通干线、水域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力造成的。餐饮、商业、铁路、水运部门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没有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听任顾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对已收集起来的废物又抛弃到车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游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健全,商场、饭店、公园等繁华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还没有设置分类垃圾箱。市容环卫部门虽有规定禁止乱扔废物,但执法、检查的人员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现象较为普遍。

    2没有全国性的专门法规

    防治“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业或个人的自觉性,应有强制性措施,约束公民和餐饮、交通等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如,要求企业或个人对自己生产、经营、消费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进行回收利用;对随意抛弃、堆放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进行处罚等。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这方面的全国性法规。

    2、缺少相关的经济政策

    要调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加工、利用企业的积极性,需要给予这些企业以优惠政策。现有的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行业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为了不增加政府负担,同时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应要求产生废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业或个人要交纳回收处理费,用于对回收利用者的补偿。这种做法在国外已较为普遍,我国,目前还没有这类经济政策。

    3、理思想不统一。

    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对“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防治“白色污染”问题还未提上议事日程。有的地方主张以纸代塑或使用可降解塑料来解决“白色污染”,有的地区则主张靠回收利用来解决问题,管理思想还不统一。

    4、人们的环境意识还靠进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环保观念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但还没有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上,随手抛弃废物,乱倒、乱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随处可见。新闻媒介对“白色污染”的报导大多集中在以纸代塑和采用可降解塑料等技术方面,缺少对居民日常行为的引导教育。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消费者没有责任感,既没有履行义务的内在动力,也没有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外部压力。

    四、防治“白色污染”的对策建议

    总结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实践经验,结合目前“白色污染”现状及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防治“白色污染”应遵循“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原则。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决“视觉污染”问题,使市容、景观有明显改善。这主要是靠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要依法强化管理,促使企业和个入对自己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妥善收集、处理。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决废旧塑料包装物对生态环境长期的、深层次的危害。这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回收利用的法规和经济政策,对废旧塑料包装物实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污染”,还应加强研究开发符合实际的替代(绿色)包装用品。现就加速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进程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愤。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2、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管理。按照“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防治原则,一是加强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市民自觉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对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业(如铁路、水运、民航、旅游、饭店、餐饮、零售等),要通过强化管理,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的现象;三是采取强制措施,从回收集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强替代包装产品的开发、研究,努力减少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等。

    3,尽快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应对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分别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引导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鼓励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使大量的一次性用品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塑料袋、一次性饭盒、塑料杯、一次性筷子、农用塑料膜、保鲜膜。这些物品,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同时,这些物品也使环境受到大量的危害。因为它们几乎都含有塑料,塑料是不可以消灭的,所以它们会危害环境。这种危害就是“白色污染”。

    为了弄清楚“白色污染”为什么会危机人们的生活环境,我做了一些调查。首先我在网上实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如下:

    问题一:什么是白色污染是否了解?

    1、完全了解。

    2、不了解。

    3、听说过一点。42%的人完全了解,18%的人不了解,40%的人听说过一点。

    问题二:你是否使用过塑料袋?

    1、使用过。

    2、没有使用过。100%的人使用过。

    问题三:你怎样处理你们家没用的一次性物品?

    1、送到回收站。

    2、扔进垃圾桶。

    3、随大家扔在离家不远空地上。28%的人送到回收站。42%的人扔进垃圾桶。30%的人随大家扔在离家不远空地上。

    问题四:你认为,怎样是最好的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方法?

    1、减少一次性物品的生产。

    2、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的意识。90%的人认为应该减少一次性物品的生产。10%的人认为应该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的意识。

    问题五:垃圾应该扔在哪里?

    1、垃圾桶。

    2、随手扔掉。100%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六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我县的各科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年来,我们教研室小数组通过听课、看教案等形式,基本了解了新课程改革实施五年来我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看到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的可喜变化,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可喜变化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听课,我们看到80%的课堂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是有效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思考、交流、说明等数学思考过程,学生能在各种活动情境中有效地学习。

    如案例1:二年级“ 可能性”

    本课教者从学生喜爱的、熟悉的抛硬币游戏开始使学生感受事物的不确定性。学生在观察、抛掷、猜测等活动中,初步体会到了硬币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然后小组内玩摸球游戏,再一次经历活动过程,感受事物发生的不确定性,很快理解了“不可能发生”、“一定发生”等现象。达到了预期目标,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

    又如案例2:六年级“圆的周长”

    测量圆的周长时,教师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大家实验一下。”顷刻,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你用这种方法,他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尔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有的说:“我是用滚条的办法测出的。”

    有的说:“我认为用滚动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假使遇到无法滚动的圆,我想还是用绳测的办法好。”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提出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实验(一细绳的一端系着一个纽扣,手拿细绳的另一端,绕动细绳,纽扣在空中划出一个圆)。“象这个圆你能用绳测、滚动的办法量出它的周长吗?

    这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老师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提问:“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л倍。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总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单一的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由获得知识结论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由问答式学习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变,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一个积极主动建构过程。

    (二)数学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在听的课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如案例1: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

    教者通过组织学生搭配衣服,制定菜谱等活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案例2:一年级“认识钟表”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师出示的钟面上的时刻,回顾自己每天在这一时刻所做的事情。把时间这个抽象的知识与生活的具体事例结合起来,更加生活化。

    案例3:四年级“正负数”

    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当天气预报员,汇报课前收集到的当天天气预报情况引入正负数。课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银行存折卡和进行智力竞赛打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负数,同时了解到正负数意义。

    案例4:三年级“笔算除法”

    在练习中教师设计了去药店买药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开放题:爱心药店的药买一盒送一瓶,每盒96元(每盒七支)。益民药店每盒78元(每盒7支)。问学生那家药店的药比较便宜。题目一出示,学生就颇感兴趣,积极开动脑筋,寻求答案。从而使学生对数学方法的体会更加深切、感悟更加真实,更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98%的教师已经充分注意了数学生活化问题,懂得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在听的数学课中,近三分之一的课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的声、像画面,为学生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情境。用情境的声、光、色、像等外在形式,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

    案例1:三年级“笔算除法”

    教师用多媒体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孙悟空分桃子的问题情境,“孙悟空从天宫带回了48个仙桃,有两只小猴子看见了,请求大王把桃子给他们平均分了。”

    教师提问:从动画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呢?然后引导学生列式研究算法。接着多媒体演示把桃子分给四只猴子和三只猴子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整个学习过程贯穿在这个情境中,让学生不断在创设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

    案例2:六年级“ 圆的周长”

    教师通过演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化静为动,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充分显示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领域中发挥的独到作用和特殊魅力。

    (四)数学文化的彰显

    近年来,在数学课程中重视数学的文化价值已经形成共识,数学课程不仅应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还应该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包括)文化价值。在我们所听的课中,虽然注重数学文化的彰显不算普及,但是可以说已初见端倪。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七

    一、问题的提出

    了解小学生什么时候说话不文明及他们说不文明语言的起因。

    二、调查方法

    1)观察法:仔细观察不文明语言何时出现及内容。

    2)谈话法:通过谈话了解有些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并分析原因。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小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

    (1)由于与别人的矛盾而产生愤怒情绪,说话会口不择言,一般都是发生在男生身上。

    (2)由于他人的行为、举止或是衣着相貌而取笑别人,说一些不雅的绰号。

    (3)很多小学生说不文明语言都是出于一种反抗的情绪,对某件事情不满的时候,甚至难过的时候。

    (4)还有大部分人表示,不文明语言是从长辈、周围人的嘴里听来的,有的是看电视、电影学来的, 不自觉就讲出来了,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2)小学生讲不文明语言后心理表现或想法:

    (1)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舒服感。

    (2)有时边说边大笑,作为一种发泄的方式。

    (3)听到周围的人讲过文明语言,所以不认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3)小学生什么时候会说话不文明:

    (1)玩的时候:做游戏时有些人会赖皮,然后互相用语言攻击。

    (2)公共场合:一个同学在很多人面前让另一个人出洋相,被讥笑的那方就开始了语言攻击。

    3)暗地里:和某人关系不好,不敢当面说,就在背地里说有损于他的话。

    四、结论

    1)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有些不文明语言是从家里、社会上听来的,还有的是从同学那里学来的。在不文明的环境里,小学生的语言、举止都会受到影响。

    2)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表现为用一些不太雅的语言表达心中的不满情绪,作为发泄的方式。有时并无恶意,但造成的影响很不好。

    3)高年级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讥笑同学,这也是讲不文明语言的原因之一。

    4)现在的独生子女的脾气、度量不算大、吃了亏,嘴上一点也不饶人,这也是原因之一。

    五、思考

    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现代中国人,应该发扬光大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作为小学生,我们要担负起建设文明、繁荣祖国的重任,必须在各方面全面发展。我觉得要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首先就要做个文明的小学生。我建议我们的长辈们,所有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请你们以身作则,给我们树立起榜样来,让我们一起营造文明的氛围。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八

    大一学年临近尾声,我们supersenior的队员在---的陪伴下积极热烈的展开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多次研讨,我们一致通过了“关于苏州小吃的研究”这一课题,并相关的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

    首先我们通过网上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收集为课题做了前期准备,也因此对苏州小吃的历史发展、种类以及特色有了一些必要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准备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察两部分活动,希望通过这两部分对我们的课题进行深一步的了解,以便探究。当然,在进行这两部分时,我们是以2~3人为一小组的形式分头行动的。我们问卷调查的访问对象分为苏州本地人、游客、外国人和大学生这四类。因为口音相似,我负责的是本地人。我和张启星同学先去了学校的教育超市,很快就找到了几位本地人,我们就自制的问卷对他们进行了调查,得到了很多非常有用的资料,之后我们又去了公园等休闲场所调查了几位老年人。经过总结、归类、分析等一系列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普遍都认为现行的小吃价格比较合理,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对于小吃的味道和口感,说法就有些不一致了,有的松脆可口,有的过于甜腻……这对于我们下一部活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使我们进行实地访察的方向更清晰,目标更明确了。

    在七月初,在之前的一系列准备下,我们同样是以分组的形式去了几家老字号进行采访,对于这部分我是感触颇深,这其中不仅仅是苏州小吃的研究这么简单的问题了,可以说我与陈虹谕同学对采芝斋经理采访的过程并不是一番分顺,甚至可以说是很坎坷的完成了这一采访,这不得不使我对这个社会产生了很多想法。对于采芝斋,我想不管是本地人,就连我们外地的朋友也是早有耳闻的。在网上,我了解到采芝斋是中国老字号糖果店,它建于19世纪末,素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的苏式糖果而闻名中外。采芝斋自产自销的糖果上百种,主要有各式松子软糖、乌梅饼、九制陈皮、沉香橄榄等。其特色是选料讲究、加工精细、营养丰富、甜香可口,既有中国传统糖果的特色,又吸取西式糖果的长处,自成一格。糖果内的某些原料,不仅好吃,且具有滋养补益作用,寓药理于甘美食品之中。所以我们是带着非常兴奋和期待的心情去采访的,只是结果有点不尽如人意。首先也是因为我们对采芝斋的现状和近年的发展还不是特别了解,对他们的运行体制和形式都没有研究透彻,所以采访的过程难免有些磕磕绊绊,问题准备的也不充分,语言可能也表达的不委婉吧,说得有些尖锐了,致使主管以及大厅负责人都不是很配合我们,采访需要的`图片资料我们也没有拍到,使得我们很是焦虑,不得不变的步步为营啊。其实就采芝斋我们也提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例如把茶点和冰激凌结合,或是如何更吸引青少年顾客,但似乎那位主管只是一味的敷衍我们,并不屑于我们的想法与意见,也多次在言语上显示了他们极其强烈的优越感,我想他们是有优越的资本的,毕竟是中国最优秀的百年老字号之一。可是这种不屑,这种与其他几组完全不同的遭遇和冷待,真是让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出入社会了,但我想这种事在复杂的社会比比皆是,我不能一味的选择出生牛犊不怕虎,这样只会被久经风霜的人说成是鲁莽,是无知。我经过了这件事似乎有些了解父母老师口中所说的社会以及社会的复杂,似乎这件事情又只能作为一个警示,也不能以偏概全的就否认了这个社会是有温暖存在的,我想我是幸运的,采访的是采芝斋,才有了机会上了这样一堂生动的课,我应该算是受益匪浅的吧。

    接下来我们也是保持平和的心态,把采访的内容作了归纳总结,大家一起讨论了苏州小吃对苏州经济的影响,我们也准备以登报、发宣传单等形式继续我们研究成果的后续宣传,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帮助到他人,能有意义。

    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和认知了这个社会,以前总是在家人的庇护下长大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现实。我也希望自己能在这次实践中增长见识,更为重要的是想检验一下自己是否能够融入这个社会,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在社会中存在的不足。社会实践活动真是非常有意义的,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我们正式进入社会之前,尽可能的感受社会,了解外面的世界,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人总是要受到磨砺的,趁现在年轻,还能在家庭学校的保护支持下,我们应该尽情飞扬青春,为自己的将来堆积起厚实坚挺的基石,使以后步入社会不会表现得太茫然太狼狈了。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论我们的研究成果如何,我想都是成功有意义的,因为我们都达到了这次活动应有的效果,丰富了自己的见识,拓展了眼见,也令我们受益颇多。不仅是这种集体活动也包括那些个人的实践也可多多尝试,以后我还是会多多参加的。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九

    课改20xx年,教育最大的成就莫过于课堂的变化。现将本学期调研我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课程实施情况中发现的优点与不足进行总结和提升,通过总结与提升以期能找到推动并促进我市小学数学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策略与办法。

    佳木斯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体有哪些变化?11月,小学部分三组深入到全市各小学进行调研。

    我们这一组一行5人,先后进入佳木斯第六小学、郊区十五小、佳一小、第六实验校、东风区松江小学、二十三小学、农垦小学等7所学校,平均每人听课14节,并查看、收集了教案、作业、试卷。

    从总体上看,老师们的教学研究意识浓厚,教学的独特风格有所显示。新的课程理念正在逐步转化为教师们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行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正朝着课改的方向稳步发展。具体情况陈述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的欣喜

    感触最深的是发生在学生身心上的变化:他们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表现出饱满的学习热情、阳光开朗的气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其他:

    1、老师们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在游戏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比如,佳一小何莉丹老师组织折纸、填图等操作性活动,引导学生向更高一层的抽象思维发展:线段、长方形、圆等,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与模型思想。佳六小宋一彬老师与王丽丹老师的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放手,理念新、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发言时、思维活跃。佳二十三小李玉荣老师“珠心算”一课,展示了数学课堂灵活多彩的一面。姜娓娓老师的《可能性》教学,故事导入,充满童趣。融入了“高效的学习任务单”后,让操作性活动有序展开。孩子们分工明确,在游戏中体验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2、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了更广阔的空间。课堂上教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用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给学生的时间、空间,独立学习的机会明显比以前增多,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且有效,满堂灌的现象基本不存在,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王亮老师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导入精彩,从教学楼照片抽象出基本图形,情境生动、贴近学生。导入部分的铺设、面积公式复习等,关注了各层面学生发展。发挥了“小班额”优势,学生数学思维处同龄孩子领先地位。生生间的深层次互动得益于王老师的独特教学艺术。

    3、师生角色的变化,带来了课堂教学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课堂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能让我说说自已的想法吗?”“你们对我的想法有不同意见吗?”。在十五小,所听课题是:《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探究欲望较强;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不同算法的特点,尽可能选择多种算法中较优化的一种,采用合理、简洁、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气氛宽松、和谐。农垦小学张海虹老师、王英涛老师、赵健老师、赵化连老师,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做数学,问题由学生提出、由学生解决,已然有了“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观”。得益于校长、主任办学理念新与创新意识强。

    4、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从重结果向重过程发展。教师十分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与方法的过程设计,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课堂上,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通过评价不断反思修正自己的想法,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能力。东风区松江小学王桂凡老师的《笔算除法》注重试商方法的指导,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让学生在经历反复说、试商的过程中,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教风朴实、扎实。给学生留出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对算理的揭示也很到位。

    5、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精美实用的课件演示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很多老师们的课件是自制的。这说明,老师们认识到现代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标》学习还需加强,加强对十个核心概念的理解。教师学科专业化成长有待于关注,教学能力有待于提高。从理念认识的层面也好,从实践操作的层面也好,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亟待关注。课堂驾驭能力,学科知识掌握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同校明显,校际间明显。教师作为一个成长的个体是需要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满足工作教学的需要。

    2、教材编排体系、编排意图有待于深入地研究。

    读懂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师要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要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教材。调研中我们感觉老师们对教材吃得不够透,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一部分教师有待于提高,尤其是学习内容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承载的数学信息,学生的思考达不到深刻。另外,新教材一改传统教材的知识呈现方式,新知识并非都以集中形式出现,分散出现的不少。很多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与创新之间关系还需进一步思考、认识与理清。

    3、情境的理解与创设有待于提高认识。

    情境教学被教师们所钟爱。许多数学课堂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数学课也变得生动、富有吸引力了。然而也有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出现偏差,表现在:情境与数学内容关联不大,仅限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情境含有数学思考,但老师们对于它的使用不当,挖掘不够深刻。缺少对情境中数学信息的提取与分析。

    4、评价。调研过程中发现,有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及时,但,激励作用不足。重结果,忽略了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对发展性的评价的理解有所欠缺。发展性评价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体系,它的功能是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的前提下进行评价,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多用激励、鞭策的语言,少用简单、结论性的语言。对优秀的学生,除了激励之外,更主要的是帮助他们找出不足之处,客观地认识自我,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更上一层楼。对学习和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的评价,应该更加慎重,教师必须用诚恳、信任的态度帮助他们查找、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比如:4行7字诗中含有字的个数,一名孩子汇报说:2x4加5x4我得到28个字。教师评语说:“错了,老师的要求是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完成,你没有按老师要求做。”课后与老师的交流改进建议:激励为主;先肯定孩子把诗歌分两部分后求字数是很好的办法。之后,再追问孩子:如果用7的口诀,你怎么做?这样一来,即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又“拉回”对本课教学目标的关注。

    5、作业。教师都能及时、认真批改。还可有所创新与突破,教给学生科学的作业方法;比如:可让学生准备一本“错题簿”,将错题原原本本的抄下来,把错误的地方标注,然后在错题下面,按正确的方法再做一遍,最后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类似的错误就不会再发生。也可尝试学生编题,互评、互批等。开放性作业与评语、校本教研特色、文化建设等,我们与发达地区还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努力。

    6、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需要加强。用多样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语言是数学思维活动体现的重要的一部分。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外显,如何让学生把思考表达清楚?教师的重视与培养是关键。

    三、下一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1、教师的自觉认识与自觉行动很重要。教师应该有成长自我的认识,加强读书学习。教师本身的这种自觉的认识与行动,是需要被认可。当领导的,做我们教研员的都要给老师们以积极的关注与鼓舞。

    2、用好校本教研这块的阵地,加强集体备课。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现在,乃至今后教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阵地。要发挥好它的作用,关键是各校领导要加强认识,带领学校的老师们注重具体操作层面内容的研究和专业引领,扎扎实实地去研究。

    3、专题研究,扎实实验

    近十年课改的实验,趋于成熟。课改的基本理念已经深入老师们的心中,进一步把课改的实验进行优化。比如: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空间与图形部分有效地经历过程性学习,包括概念性教学的突破,计算教学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等等,从内容到方法,从形式到有效性,从教师到学生,从理念到操作,我们要上下结合,齐心共进,扎实实验。

    4、加强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

    重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让普通老师快速成长起来。

    5、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十

    提要:围绕课程改革的落实情况,我于20xx年3月起深入部分小学进行了持续半年的教学调查。调查的结果很不理想,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更多的是忧虑。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课程的落实在我市、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任重而道远。课改的需要与现实的差距还很大。

    我市于20xx年下学期开始试行新课程和使用新教材。教育局组织了四轮培训,二年多来,新的理念贯彻和落实得怎么样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于20xx年3月起深入学校进行了持续半年的教学调查。共走了25所学校,听课86节,走访教师百余人。总的感觉是有喜也有忧。

    成 绩

    在课改的这段时间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变、教学行为在变;学生的思想在变、学习方式在变。这是可喜的一面。体现在课堂上有如下几方面的变化。

    1、变课前铺垫为情境导入。

    过去我们的数学教学通常是由复习引入新课,学生感觉每节数学课只与数字和运算符号打交道。时间长了,对数学就产生一种厌倦感,尤其是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更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现在不同了,许多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老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来引入新课,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进入新课,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变得爱学数学,想学数学了。

    2、变远离生活为走近生活。

    几十年来,我们的在校学生只知道学习数学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而不知他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存在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这是因为我所教的数学远离学生活。而现当我们走进课堂时,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所看到的数学课是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活气息非常浓。我感觉到数学课已经走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教学,学生就不会感到数学离他们那么遥远;就会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走进课堂就叽叽喳喳讲个不停、写个不停,学生只是静静地在听数学。这是我们延续了几十年的教学方法。现在这种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主动地去学习数学,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多了,学生在做数学了。这正是新的课程理念所要求的。

    问 题

    成绩是喜人的,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感到更多的是忧虑。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在不同区域、不同年龄的教师之间差异很大。总的情况是年轻的教师比年老的教师好;城区、厂矿比农村好;参加过培训的比没培训的好;低年级教师比高年级教师好。总之,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离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不少的问题。

    1、处理教材缺乏灵活性。

    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决不是唯一资源。教师可以而且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灵活处理教材。有些内容是可以而且是应该重新组织教学资源的。所以课前教师要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真正意图,课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四年级第八册有一个内容是“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这个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数据掌握统计知识,教材上用到了“和平一街、东大街”等地名,这只是给学生一个背景材料而已,其目的是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师在组织教学资源时,应该、也完全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居住地所分布的情况编一个例题,数据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找,这样就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由然而生。象这样的倒子教材上很多。然而,我们在调查中感觉到,教师大多是死搬教材,没有一点灵活性。过多地受制于教材,书上怎样写,他就怎样教,一成不变,缺乏生活气息。

    2、合作学习有形无实。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所说的是重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有一种怪现象:只要有人听课或是公开课,教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用上合作学习的方法,不管教学内容是否合适,也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而且合作学习大都是浅层次、低水平的操作,动辄搞小组讨论。有些问题本可以马上由学生回答的,也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讨论。似乎没有讨论就缺少一个程序。

    有些分组学习是几个同学围在一起叽叽喳喳乱叫一阵,给人以表面的积极讨论问题的假象,看上去热热闹闹,没有实际效果。不仅如此,而且还会助长不良风气的形成,影响学习效果,造成新的两极分化。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掌握合作学习的真正要义,老师们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并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充分展开讨论。往往是学生还没开始学习,教师就叫停下。完全是一个形式,走走过场,给听课者看,使得合作学习有形无实,给人以做秀的感觉。

    我们不应将“新”与“旧”看成区分教学方法的“好”与“坏”的主要标准,不能采取极端主义态度,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某些教学方法。恰恰相反,我们应当更为明确地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传统的方法有它的优点,时髦的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我们只有通过积极的教学实践,深入地去认识各种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才能依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对象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合作学习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但它不是万能的。不要动不动就合作,动不动就讨论。

    3、课堂教学评价过于关注认知领域,评价语言贫乏枯燥。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一理念老师们似乎都知道,但是,一到课堂上情况就不一样了,教学评价时,老师们往往只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了,会做几道题目。而学生们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其它面的能力;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老师们则往往不太在意。此外,评价方法单一,评价语言贫乏。不分年级,不管问题的难与易,都用表扬他,顶呱呱;你真棒;你真行;奖励五角星和大红花等予以表扬。过多的、廉价的表扬无异于捧杀。教师的表扬不要随意和漫不经心;要发自内心的,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他的答问已引起老师的兴趣。这种表扬要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否定学生的结论,则要让其明白错误的原因,使其体面地坐下。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因人而异,因问题的难易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评价的目的。

    4、只见老师讲课,不见学生动脑

    前面提到课堂教学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但这离新课程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调查中发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超过40%的课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只看见教师不断地在说,看不见学生在动口、动手。课堂上静悄悄的,看上去课堂纪律很好,有序,可是学生并没有积极在思维,是被动在学习,有一种被教师牵着走的感觉。这种安静严重却制约了学生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是与新的课程理念相违背的。

    课堂教学本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是必要的;但更应该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是否在动口、动手,动脑;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5、只管结果,不问过程。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满足于学生能得出某一个结论或会做几道题目这个层面上,而对于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则漠不关心,有些学生虽然结果是错的,可他的思维过程则与众不同,很有创意,对此教师则视而不见。似乎也不在意。

    6、课堂提问缺乏深度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课堂提问有开放性,所提之问题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价值,不是随口可答的,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的;那些不用思考、随口可答的问题尽量少提,最好不提。这样,对老师的要求就高了,备课时不作认真思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有些是需要在课堂上随机应变。教师需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事实上,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没有几人做到这点。

    此外,在课堂上,教师似乎惧怕学生出错,尤其是公开课,一旦学生出错,教师就马上捂盖子。唯恐因此而打乱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

    课堂是出错的地方,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就不正常了。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学生都会了,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呢?学生出错了,教师应该让学生把问题说完,然后分析其错误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这才是我们的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答案”所应具备的态度。

    总之,从上述情况来看,我们的课改任重而道远。

    分 析

    课改在我市实施已有二年多时间,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没能真正得到落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上的, 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

    有些教师认为教学改革改了几十年,改来改去还是这个样;还有些老师认为这是上面的领导为了推销教材而作的宣传,是糊弄人的。因此从思想上就没有把课改当回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

    新课程培训虽然进行了四轮,但对每个教师而言,也许就一次,回到学校后就再没有学习,据了解,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没有见过《课标》,仅凭几天的大课学习,怎能透彻地理解《课标》所蕴藏的真正理念呢。自然就更谈不上在课堂上如何去实践了。

    3、教师年龄偏大

    小学教师年龄偏大,这是多年来的老问题,可真是爷爷奶奶教小学。近几年小学数学教师年龄偏大的问题更为突出,有些学区几乎找不出年轻的数学教师,还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这些教师教了几十年书,积累了不少的教学经验,但同时,思想也已成定势,很难接受新鲜事物;还有些老教师认为,几十年都这样过来了,改不改都是教书。改革那是年轻人的事。大年龄的教师在我市小学数学讲台上算得上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上述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4、年轻教师同化现象严重。

    青年教师本应是“课改”的生力军。在农村,由于大部分学校老年教师居多,进取心不强,学校很难形成一种教学研究的氛围。本来就是凤毛麟角的年轻教师由于长期处在这样一个不利于自己成长的环境之中,使得她们在思想上过早地老化,惰性,不思进取。自然影响到她们的成长,因此,在农村小学中,缺乏优秀的年轻数学教师也就成为必然。课改的落实也就势必受到影响。

    5、教师队伍不稳定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总以为小学教师要什么都会教,这是个错误的认识。样样都会,势必样样都不会,更谈不上精。系统的知识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就小学数学而言,几加几,我相信人人都会,收废品的也会,可是要教好数学却不是人人都行的了,我们知道,中学数学教师来教小学数学也不一定能胜任,何况其它学科的呢。不专就不便于教师钻研业务,自然就不利于教师自身业务的提高,今年教语文,明年教数学,弄得教师无所适从,怎么去专啊,教师也不适应。不用说精通,就连小学六年中系统的数学知识都不清楚,如何去教好数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数学教师师参过数学培训后,回到学校却改教语文,而参加过其它的培训的老师却来教数学,有的根本就没参加过任何培训,手中又没有《课标》可学,这又如何去理解新课程理念,如何在课堂上体现新的理念呢?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小学教育,不有说新理念的贯彻,就是常规教学都已很成问题。

    建 议

    1、加强基层教学研究

    切实加强以学区和学校为单位的教学研究。要实实在在地坐下来研究问题,不要形而上学,重形式,走过场。那种只听课,不讨论的研究活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2、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理论源于实践,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如果教师连新的教育理念就不懂,《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都不知,如何把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去呢?因此,在现阶段,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加强理论学习。学区和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3、尽快充实师资力量

    新课程理念要靠教师去落实,相对而言年轻人在这方面有热情、有开拓精神,接受新鲜事物快。而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已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作宏观控制,尽快充实小学数学师资力量。

    4、切实稳定教师队伍

    要使新课程得到很好的落实,切实稳定教师队伍这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教师今年教这科,明年教那科的现象必需得到根植。只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才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才有利于新课程的落实;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十一

    一、引言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由于塑料制品难以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种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广大中学生对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环保意识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洁的校园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蚀。为了了解、解决校园白色污染的问题,我们对校园白色污染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使广大中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校园一片净土,促进太原市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二、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三、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过本学期开始后,学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数量,这对于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帮助的。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

    (5)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现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饭盒就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饭盒,但仍在使用)。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8)学校不要焚烧垃圾。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①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学校增强环保方面的教育。

    ②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三)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通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与同学们初步探讨了如何防治校园白色污染。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们学校白色污染的情况,并对处理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首先,我们进行的工作是称量一个班一天产生的垃圾,分拣出垃圾的种类、白色污染(如塑料袋、塑料瓶等)所占比重为多少,以此来估算十二中一天产生的白色污染物的数量。以高二某班为例,这个班一天所产生的垃圾约重2kg左右,主要成分是纸、塑料包装袋、塑料瓶、易拉罐、发泡饭盒及一些果核等。其中塑料包装袋有近l00个(几乎全用于食品包装),5个塑料瓶,7个发泡饭盒,2个易拉罐(铝制)。不难看出,食品包装是校园白色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还发现,纸张和易拉罐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且目前社会上也有回收废纸、易拉罐的地方。于是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塑料的回收再利用上。

    在学校的垃圾站,我们遇见一位拣垃圾的人,他把塑料瓶进行了回收。我们小组成员上前询问他回收的目的、价钱,而他没有回答。为了查询有关塑料的回收情况,我们小组特意利用课外时间对太原市各正规废品回收站进行了采访,可惜没有发现回收塑料的地方。最后,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我们得知:塑料是可以回收的,但不可以再利用来制造食品包装袋(因为造价高,不能保证卫生与安全),只可用作建筑材料或农用大棚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违规生产的个体小企业私自回收塑料废物,用一些有毒的有机溶剂清洗后再利用,这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学校在进行垃圾分类回收时,一定要将回收的塑料制品送到正规的回收单位。

    四、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校园内是存在白色污染的,以十二中为例,每天十二中要产生4000个左右的食品包装袋,这会使多少亩土地丧失耕种能力!而且,学生对于白色污染缺乏紧迫感,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十分危险的。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若干年后中国还有没有可供种植耕作的土地?我们中学生不应该对白色污染这一社会问题不闻不问,而一定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地去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宣传环保意识、从而使全社会的人都有环保观念--这正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我们的建议:

    (1)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我们所查的资料,我们建议学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每一个班在班内建立一个小型垃圾点,将垃圾按纸类、塑料、金属(如易拉罐等)、电池、其他共五类分类收集。由于纸类、塑料数量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虑到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电池统一回收。

    ②学校设立几个大型垃圾箱,统一回收各班分类垃圾箱中的垃圾,并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小型分类垃圾箱。学校负责与社会回收单位联系,及时送出回收来的垃圾。

    ③学校应当设立一个评分制度,对垃圾回收工作开展得好的班级进行鼓励。回收的收入也可返回各班使用。

    (2)应当看到,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就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环保的观念,因此建议学校多多加强环保教育,如征集环保标志,举行环保歌咏比赛等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3)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目的还在于向全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因此建议学校多方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如在每年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组织学生上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只有全社会都在讲环保,才会从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十二

    提要:围绕课程改革的落实情况,我于20__年3月起深入部分小学进行了持续半年的教学调查。调查的结果很不理想,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更多的是忧虑。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课程的落实在我市、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任重而道远。课改的需要与现实的差距还很大。

    我市于20__年下学期开始试行新课程和使用新教材。教育局组织了四轮培训,二年多来,新的理念贯彻和落实得怎么样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于20__年3月起深入学校进行了持续半年的教学调查。共走了25所学校,听课86节,走访教师百余人。总的感觉是有喜也有忧。

    成 绩

    在课改的这段时间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变、教学行为在变;学生的思想在变、学习方式在变。这是可喜的一面。体现在课堂上有如下几方面的变化。

    1、变课前铺垫为情境导入。

    过去我们的数学教学通常是由复习引入新课,学生感觉每节数学课只与数字和运算符号打交道。时间长了,对数学就产生一种厌倦感,尤其是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更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现在不同了,许多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老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来引入新课,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进入新课,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变得爱学数学,想学数学了。

    2、变远离生活为走近生活。

    几十年来,我们的在校学生只知道学习数学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而不知他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存在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这是因为我所教的数学远离学生活。而现当我们走进课堂时,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所看到的数学课是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活气息非常浓。我感觉到数学课已经走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教学,学生就不会感到数学离他们那么遥远;就会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走进课堂就叽叽喳喳讲个不停、写个不停,学生只是静静地在听数学。这是我们延续了几十年的教学方法。现在这种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主动地去学习数学,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多了,学生在做数学了。这正是新的课程理念所要求的。

    问 题

    成绩是喜人的,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感到更多的是忧虑。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在不同区域、不同年龄的教师之间差异很大。总的情况是年轻的教师比年老的教师好;城区、厂矿比农村好;参加过培训的比没培训的好;低年级教师比高年级教师好。总之,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离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不少的问题。

    1、处理教材缺乏灵活性。

    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决不是唯一资源。教师可以而且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灵活处理教材。有些内容是可以而且是应该重新组织教学资源的。所以课前教师要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真正意图,课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四年级第八册有一个内容是“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这个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数据掌握统计知识,教材上用到了“和平一街、东大街”等地名,这只是给学生一个背景材料而已,其目的是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师在组织教学资源时,应该、也完全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居住地所分布的情况编一个例题,数据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找,这样就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由然而生。象这样的倒子教材上很多。然而,我们在调查中感觉到,教师大多是死搬教材,没有一点灵活性。过多地受制于教材,书上怎样写,他就怎样教,一成不变,缺乏生活气息。

    2、合作学习有形无实。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所说的是重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有一种怪现象:只要有人听课或是公开课,教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用上合作学习的方法,不管教学内容是否合适,也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而且合作学习大都是浅层次、低水平的操作,动辄搞小组讨论。有些问题本可以马上由学生回答的,也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讨论。似乎没有讨论就缺少一个程序。

    有些分组学习是几个同学围在一起叽叽喳喳乱叫一阵,给人以表面的积极讨论问题的假象,看上去热热闹闹,没有实际效果。不仅如此,而且还会助长不良风气的形成,影响学习效果,造成新的两极分化。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掌握合作学习的真正要义,老师们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并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充分展开讨论。往往是学生还没开始学习,教师就叫停下。完全是一个形式,走走过场,给听课者看,使得合作学习有形无实,给人以做秀的感觉。

    我们不应将“新”与“旧”看成区分教学方法的“好”与“坏”的主要标准,不能采取极端主义态度,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某些教学方法。恰恰相反,我们应当更为明确地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传统的方法有它的优点,时髦的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我们只有通过积极的教学实践,深入地去认识各种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才能依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对象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合作学习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但它不是万能的。不要动不动就合作,动不动就讨论。

    3、课堂教学评价过于关注认知领域,评价语言贫乏枯燥。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一理念老师们似乎都知道,但是,一到课堂上情况就不一样了,教学评价时,老师们往往只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了,会做几道题目。而学生们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其它面的能力;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老师们则往往不太在意。此外,评价方法单一,评价语言贫乏。不分年级,不管问题的难与易,都用表扬他,顶呱呱;你真棒;你真行;奖励五角星和大红花等予以表扬。过多的、廉价的表扬无异于捧杀。教师的表扬不要随意和漫不经心;要发自内心的,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他的答问已引起老师的兴趣。这种表扬要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否定学生的结论,则要让其明白错误的原因,使其体面地坐下。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因人而异,因问题的难易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评价的目的。

    4、只见老师讲课,不见学生动脑

    前面提到课堂教学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但这离新课程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调查中发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超过40%的课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只看见教师不断地在说,看不见学生在动口、动手。课堂上静悄悄的,看上去课堂纪律很好,有序,可是学生并没有积极在思维,是被动在学习,有一种被教师牵着走的感觉。这种安静严重却制约了学生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是与新的课程理念相违背的。

    课堂教学本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是必要的;但更应该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是否在动口、动手,动脑;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5、只管结果,不问过程。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满足于学生能得出某一个结论或会做几道题目这个层面上,而对于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则漠不关心,有些学生虽然结果是错的,可他的思维过程则与众不同,很有创意,对此教师则视而不见。似乎也不在意。

    6、课堂提问缺乏深度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课堂提问有开放性,所提之问题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价值,不是随口可答的,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的;那些不用思考、随口可答的问题尽量少提,最好不提。这样,对老师的要求就高了,备课时不作认真思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有些是需要在课堂上随机应变。教师需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事实上,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没有几人做到这点。

    此外,在课堂上,教师似乎惧怕学生出错,尤其是公开课,一旦学生出错,教师就马上捂盖子。唯恐因此而打乱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

    课堂是出错的地方,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就不正常了。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学生都会了,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呢?学生出错了,教师应该让学生把问题说完,然后分析其错误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这才是我们的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答案”所应具备的态度。

    总之,从上述情况来看,我们的课改任重而道远。

    分 析

    课改在我市实施已有二年多时间,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没能真正得到落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上的, 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

    有些教师认为教学改革改了几十年,改来改去还是这个样;还有些老师认为这是上面的领导为了推销教材而作的宣传,是糊弄人的。因此从思想上就没有把课改当回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

    新课程培训虽然进行了四轮,但对每个教师而言,也许就一次,回到学校后就再没有学习,据了解,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没有见过《课标》,仅凭几天的大课学习,怎能透彻地理解《课标》所蕴藏的真正理念呢。自然就更谈不上在课堂上如何去实践了。

    3、教师年龄偏大

    小学教师年龄偏大,这是多年来的老问题,可真是爷爷奶奶教小学。近几年小学数学教师年龄偏大的问题更为突出,有些学区几乎找不出年轻的数学教师,还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这些教师教了几十年书,积累了不少的教学经验,但同时,思想也已成定势,很难接受新鲜事物;还有些老教师认为,几十年都这样过来了,改不改都是教书。改革那是年轻人的事。大年龄的教师在我市小学数学讲台上算得上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上述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4、年轻教师同化现象严重。

    青年教师本应是“课改”的生力军。在农村,由于大部分学校老年教师居多,进取心不强,学校很难形成一种教学研究的氛围。本来就是凤毛麟角的年轻教师由于长期处在这样一个不利于自己成长的环境之中,使得她们在思想上过早地老化,惰性,不思进取。自然影响到她们的成长,因此,在农村小学中,缺乏优秀的年轻数学教师也就成为必然。课改的落实也就势必受到影响。

    5、教师队伍不稳定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总以为小学教师要什么都会教,这是个错误的认识。样样都会,势必样样都不会,更谈不上精。系统的知识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就小学数学而言,几加几,我相信人人都会,收废品的也会,可是要教好数学却不是人人都行的了,我们知道,中学数学教师来教小学数学也不一定能胜任,何况其它学科的呢。不专就不便于教师钻研业务,自然就不利于教师自身业务的提高,今年教语文,明年教数学,弄得教师无所适从,怎么去专啊,教师也不适应。不用说精通,就连小学六年中系统的数学知识都不清楚,如何去教好数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数学教师师参过数学培训后,回到学校却改教语文,而参加过其它的培训的老师却来教数学,有的根本就没参加过任何培训,手中又没有《课标》可学,这又如何去理解新课程理念,如何在课堂上体现新的理念呢?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小学教育,不有说新理念的贯彻,就是常规教学都已很成问题。

    建 议

    1、加强基层教学研究

    切实加强以学区和学校为单位的教学研究。要实实在在地坐下来研究问题,不要形而上学,重形式,走过场。那种只听课,不讨论的研究活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2、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理论源于实践,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如果教师连新的教育理念就不懂,《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都不知,如何把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去呢?因此,在现阶段,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加强理论学习。学区和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3、尽快充实师资力量

    新课程理念要靠教师去落实,相对而言年轻人在这方面有热情、有开拓精神,接受新鲜事物快。而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已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作宏观控制,尽快充实小学数学师资力量。

    4、切实稳定教师队伍

    要使新课程得到很好的落实,切实稳定教师队伍这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教师今年教这科,明年教那科的现象必需得到根植。只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才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才有利于新课程的落实;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十三

    随着我国的科技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牙刷,木筷子和一次性注射器这些物品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是也给地球带来了灾害。因为含有塑料的一次性物品不但不可以溶化,还不可以消灭。这白色污染是地球最大的灾害之一。

    为了弄清白色污染能给人们带来多巨大的危害,我做了以下的调查:

    问题一:对于白色污染是不是完全理解?

    1、完全理解 25%

    2、不了解 75%

    问题二:你是否使用过一次性物品?

    1、是 100%

    2、不是0%

    问题三:你打算怎样处理家里的一次性用品?

    1、送到回收站 75%

    2、扔进垃圾桶 0%

    3、扔到自家附近25%

    问题四:你认为最好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1、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 50%

    2、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50%

    3、少浪费资源 0%

    根据以上调查,我发现人们对白色污染的理解并不深入,而且环保意识较为微薄。所以我想呼吁人们: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就该觉醒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带头减少白色污染。做个能自觉维护环境的好公民。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十四

    我们的家园——地球,有碧海、有蓝天,有潺潺的小溪、有青青的树儿、飞翔的小鸟……美丽极了!

    可是,现在的很多地方却是垃圾遍地、纸袋乱飞。塑料袋、泡沫、一次性餐盒等白色不可回收垃圾已经遍布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为了更好的倡行环保,杜绝白色污染,暑假期间,我与表哥朱厚壮、刘煜组成了“爱护家园,抵制白色污染”三人调查小组,对“白色污染”进行了调查。

    调查

    我用了统计、访问和等方法进行了调查。调查地点有饭店、超市、集市、垃圾场等。我们发现环保塑料袋在大型超市可以见到,并有偿使用。农村集市、小型超市还是在大面积的使用不环保的一次性塑料袋。很多饭店还提供不环保的发泡餐盒、一次性木筷子。我们发现在部分商场、超市虽然对杜绝白色污染采取了一些措施,如:

    1、提升了塑料袋的价钱。

    2、买东西送环保袋。

    3、做少用环保袋的公益广告……

    但是,只有三分之一的顾客参与了“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袋”的行动。经统计,每一个家庭,一年大约要用300多个塑料袋、100个塑料杯。一家快餐店一天大约要用饭盒120个,一年累计下来就是40000多个。

    分析

    人们随意抛弃的废旧塑料等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现象,逐渐变成“白色污染”,这种污染长此放任,一定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破坏我们的家园。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大吃一惊,原来人们制造出的垃圾会造成这么大的污染。各种塑料垃圾就像是一个到处危害四方环境的白色幽灵,他的枪口已经瞄准了地球。

    建议

    建议大家要积极参与“地球是我家,环境靠的大家”的行动。少用一个塑料袋、少用一个简易饭盒、少随手乱扔垃圾并对垃圾进行科学分类……

    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会越来越美好!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十五

    课改10年,教育最大的成就莫过于课堂的变化。现将本学期调研我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课程实施情况中发现的优点与不足进行总结和提升,通过总结与提升以期能找到推动并促进我市小学数学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策略与办法。

    佳木斯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体有哪些变化?11月,小学部分三组深入到全市各小学进行调研。

    我们这一组一行5人,先后进入佳木斯第六小学、郊区十五小、佳一小、第六实验校、东风区松江小学、二十三小学、农垦小学等7所学校,平均每人听课14节,并查看、收集了教案、作业、试卷。

    从总体上看,老师们的教学研究意识浓厚,教学的独特风格有所显示。新的课程理念正在逐步转化为教师们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行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正朝着课改的方向稳步发展。具体情况陈述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的欣喜

    感触最深的是发生在学生身心上的变化:他们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表现出饱满的学习热情、阳光开朗的气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其他:

    1、老师们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在游戏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比如,佳一小何莉丹老师组织折纸、填图等操作性活动,引导学生向更高一层的抽象思维发展:线段、长方形、圆等,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与模型思想。佳六小宋一彬老师与王丽丹老师的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放手,理念新、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发言时、思维活跃。佳二十三小李玉荣老师“珠心算”一课,展示了数学课堂灵活多彩的一面。姜娓娓老师的《可能性》教学,故事导入,充满童趣。融入了“高效的学习任务单”后,让操作性活动有序展开。孩子们分工明确,在游戏中体验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2、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了更广阔的空间。课堂上教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用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给学生的时间、空间,独立学习的机会明显比以前增多,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且有效,满堂灌的现象基本不存在,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王亮老师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导入精彩,从教学楼照片抽象出基本图形,情境生动、贴近学生。导入部分的铺设、面积公式复习等,关注了各层面学生发展。发挥了“小班额”优势,学生数学思维处同龄孩子领先地位。生生间的深层次互动得益于王老师的独特教学艺术。

    3、师生角色的变化,带来了课堂教学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课堂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能让我说说自已的想法吗?”“你们对我的想法有不同意见吗?”。在十五小,所听课题是:《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探究欲望较强;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不同算法的特点,尽可能选择多种算法中较优化的一种,采用合理、简洁、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气氛宽松、和谐。农垦小学张海虹老师、王英涛老师、赵健老师、赵化连老师,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做数学,问题由学生提出、由学生解决,已然有了“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观”。得益于校长、主任办学理念新与创新意识强。

    4、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从重结果向重过程发展。教师十分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与方法的过程设计,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课堂上,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通过评价不断反思修正自己的想法,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能力。东风区松江小学王桂凡老师的《笔算除法》注重试商方法的指导,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让学生在经历反复说、试商的过程中,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教风朴实、扎实。给学生留出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对算理的揭示也很到位。

    5、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精美实用的课件演示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很多老师们的课件是自制的。这说明,老师们认识到现代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标》学习还需加强,加强对十个核心概念的理解。教师学科专业化成长有待于关注,教学能力有待于提高。从理念认识的层面也好,从实践操作的层面也好,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亟待关注。课堂驾驭能力,学科知识掌握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同校明显,校际间明显。教师作为一个成长的个体是需要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满足工作教学的需要。

    2、教材编排体系、编排意图有待于深入地研究。

    读懂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师要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要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教材。调研中我们感觉老师们对教材吃得不够透,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一部分教师有待于提高,尤其是学习内容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承载的数学信息,学生的思考达不到深刻。另外,新教材一改传统教材的知识呈现方式,新知识并非都以集中形式出现,分散出现的不少。很多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与创新之间关系还需进一步思考、认识与理清。

    3、情境的理解与创设有待于提高认识。

    情境教学被教师们所钟爱。许多数学课堂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数学课也变得生动、富有吸引力了。然而也有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出现偏差,表现在:情境与数学内容关联不大,仅限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情境含有数学思考,但老师们对于它的使用不当,挖掘不够深刻。缺少对情境中数学信息的提取与分析。

    4、评价。调研过程中发现,有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及时,但,激励作用不足。重结果,忽略了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对发展性的评价的理解有所欠缺。发展性评价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体系,它的功能是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的前提下进行评价,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多用激励、鞭策的语言,少用简单、结论性的语言。对优秀的学生,除了激励之外,更主要的是帮助他们找出不足之处,客观地认识自我,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更上一层楼。对学习和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的评价,应该更加慎重,教师必须用诚恳、信任的态度帮助他们查找、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比如:4行7字诗中含有字的个数,一名孩子汇报说:2_4加5_4我得到28个字。教师评语说:“错了,老师的要求是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完成,你没有按老师要求做。”课后与老师的交流改进建议:激励为主;先肯定孩子把诗歌分两部分后求字数是很好的办法。之后,再追问孩子:如果用7的口诀,你怎么做?这样一来,即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又“拉回”对本课教学目标的关注。

    5、作业。教师都能及时、认真批改。还可有所创新与突破,教给学生科学的作业方法;比如:可让学生准备一本“错题簿”,将错题原原本本的抄下来,把错误的地方标注,然后在错题下面,按正确的方法再做一遍,最后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类似的错误就不会再发生。也可尝试学生编题,互评、互批等。开放性作业与评语、校本教研特色、文化建设等,我们与发达地区还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努力。

    6、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需要加强。用多样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语言是数学思维活动体现的重要的一部分。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外显,如何让学生把思考表达清楚?教师的重视与培养是关键。

    三、下一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1、教师的自觉认识与自觉行动很重要。教师应该有成长自我的认识,加强读书学习。教师本身的这种自觉的认识与行动,是需要被认可。当领导的,做我们教研员的都要给老师们以积极的关注与鼓舞。

    2、用好校本教研这块的阵地,加强集体备课。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现在,乃至今后教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阵地。要发挥好它的作用,关键是各校领导要加强认识,带领学校的老师们注重具体操作层面内容的研究和专业引领,扎扎实实地去研究。

    3、专题研究,扎实实验

    近十年课改的实验,趋于成熟。课改的基本理念已经深入老师们的心中,进一步把课改的实验进行优化。比如: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空间与图形部分有效地经历过程性学习,包括概念性教学的突破,计算教学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等等,从内容到方法,从形式到有效性,从教师到学生,从理念到操作,我们要上下结合,齐心共进,扎实实验。

    4、加强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

    重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让普通老师快速成长起来。

    5、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十六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塑料包装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很多使用,由于人们处理不当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证明,各市各乡,每年就要消耗数百万个塑料,数十万个一次性塑料餐具。在这个科技飞跃发展的今日,大自然受到严重的污染,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大地在叹息,地球在哭泣,我们可爱的家园受到污染.白色污染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为了了解,解决学校白色污染问题,我们小组对儋州市若干学校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使广大的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还乡镇一片净土。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经过对周围的小卖部,学校及居民住择等有关泡沫饭盒,塑料袋等的使用调查,结合已有的知识及上网查阅多种方式获得了一些有关白色污染的知识初步了解白色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性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人们意识到对待白色污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意识到研制新型便携工具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培养自我的社会实践本事,分析各种信息资源的本事。

    三、调查过程

    (一)调查时间;20__年寒假,

    (二)调查地点;市若干学校,小买部等,

    (三)调查对象;在校高中生,及大多数成年男子,

    (四)调查方法:①从书店.图书馆查阅有关白色污染的资料,

    ②从网站上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

    ③从报刊、杂志上了解该怎样应对白色污染,

    ④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走访居民民,搜集有关信息,

    5调查过程;

    1分好小组明确调查问题,布置小组调查任务,

    2各小组利用各种途径进行调查任务,

    3将各小组所得资料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

    4重点探讨白色污染的危害及如何防治,

    5去各学校,居民小区等地开展宣传倡议活动。

    四、结果与分析

    (一)白色污染的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白色污染调查报告白色污染调查报告。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很多土地,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包含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白色污染

    (6)侵占土地过多

    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一般可达100200年。

    (7)污染空气白色污染调查报告自我鉴定。塑料、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

    (8)污染水体。河、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水面上方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仅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因其绞在消化道中无法消化而活活饿死。

    (9)火灾隐患。白色垃圾几乎都是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灾事故不断发生,时常造成重大损失。

    (10)白色垃圾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们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供给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而其中的残留物也常常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11)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

    五、结论与提议

    1、政府部门要经过立法等途径,让会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食品包装袋退出历史舞台,而改用环保型的可降解塑料袋或其它替代品白色污染调查报告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2、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市民重提菜篮子。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进取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3、经过税收等方法提高塑料食品包装袋的价格,从而减少它的使用数量白色污染调查报告文章白色污染调查其次,提议塑料制品生产厂家,在制作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时候,要采用新型的、容易分解的材料,这些材料在短时间内就会被微生物分解,并且对环境的影响很小。

    4、设立专门的塑料制品回收箱,把废弃的塑料制品(包括塑料食品包装袋)从普通垃圾中分离出来,以便回收再利用。

    5、学校应教育同(低碳生活绿色环保调查报告)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6、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并进行批评教育。

    7、学校应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能够减少污染,还能够增加一笔收入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8、设计一个醒目的环保标志,挂在学生经过的地方。

    9、呼吁全社会,呼吁全体同学、教师增强环保意识,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

    10、提议学校个别清洁工不要焚烧垃圾。

    六、收获与体会

    这次活动,较好地达成了预期的目标,同学们的收获很大,主要表此刻:

    其次,经过活动,同学们亲历了查阅文献,上网查询和实地调查,以及数据整理和统计等工作,培养了同学们开展科学小研究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本事,提高了同学们从事科技实践活动的兴趣。同学们在活动中受到的锻炼很大。

    最终,经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白色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塑料食品包装袋对环境的危害,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职责感。有同学在生活作文中写道: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大家都用菜篮子买菜,地球将会少一份污染,环境将会多一份清洁。同学们还要求进一步走访环保部门,了解我镇防治白色污染的情景,向他们提些提议,为环保工作出一些力。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十七

    党的“”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由此可见,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显得很重要。而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政府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其次是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过一些沿海地区,跟人家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做农村小学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费,而人家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掉手里的办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1、教师负担重。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2、教师思想观念落后。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课程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

    很多学校的教师外出就会影响校内教学。其次在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缺少培训经费。校本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和条件,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

    4、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另外,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特别是新课改后,农村教师由于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感到困惑,有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另外,由于地域特点,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我所调查的一些村级小学,但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等因素,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随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减少,许多学校合并成一所,合村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实际上并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伤害部分村民感情等问题,当时并校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难,后来由政府出钱给上学超过5公里以上的学生每年每生150元的交通补贴,并校才得以顺利成功。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学校又无宿舍。

    五、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在教学水平上农村小学是无法与城镇小学相提并论的,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归结原因大致有5点:

    1、硬件方面,即教学设备简陋,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软件方面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差,年轻的毕业生大都不愿到农村任教,教师平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工作也缺乏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

    3、家长素质较低,督促孩子读书的意识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让小孩呆在学校省得他在身边闹或四外乱跑的想法把孩子送进学校的。

    4、孩子天性爱玩,在缺乏适当的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发地产生学习的兴趣。

    5、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很普遍,而这时许多同龄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维持自己的生活了,许多农民就会认为“读书无用”、“多培养一个大学生,就多出一个贫困户”,这种认识和环境的存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慢慢减弱。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令人难以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难也!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有两段脍灸人口的名言,“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学生到了将来就是建设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不要“偏心”,抓好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刻不容缓!

    教育调查报告篇2

    一、前言

    小学升入中学后学生生活发生明显变化。首先,环境变了:同学结构重新组合,原来的位置发生变化,优秀的同学更多了;与教师关系有了变化,中学接触教师也更多,班主任的管理和照顾不像小学那样周到。这就要求小学培养的学生具有学习自觉性、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其次,学习任务和特点有了很大变化:课程的深度、广度、难度,知识的密度有很大增加,老师教学中比较“开放”,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刻苦学习的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第三,小学与中学的管理不同:中学开展活动常由学生负责,教师只作引导;中学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理能力,有对行为进行自我抉择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

    二、调查研究

    1、目前中小学教育衔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帮助孩子平稳地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亟待解决的问题涉及四个维度:(1)道德水平和行为习惯;(2)心理承受能力;(3)人际关系;(4)创新精神。如果这些方面的问题能够得以解决,最终就能培养出具有良好适应力的学生,从而实现小学与中学教育的良好接轨。

    2、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心理健康教育。

    从理论上,要解决上述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准、独立自主的个性、完善的社会适应性、交往的合作性,塑造学生具有完善的人格、富有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基本的心理素质。从实践看,中学老师评价比较好的4所小学的经验总结中也反映出,抓心理健康教育能对帮助小学生尽快更好地适应中学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1、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

    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必须使教师的学生观、教育观发生变化。进行教育思想的大讨论,是改变教师的学生观和教育观的有效途径。例如通过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讨论,使教师认识到教育中一个要求、一个标准、一条出路,严重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儿童的天性和潜能在我们统一的规则下将会一点点被扼杀,所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育思想讨论,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要尊重学生人格,注重个体差异,爱护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将自己的角色由“权威者”、“塑造者”转变成“协助者”、“服务者”。

    2、进行教法改革。

    教法改革的核心是教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是要求学生具备与瞬息万变的世界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和生活。

    3、教育过程中弘扬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教育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使学生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到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自由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什么想法都不受约束,使许多求新求异的火花得以在顺畅的思维中迸发出来;发扬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在各项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中都做“主角”,不做旁观者:举行一些“学生自主”的活动,由学生自主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主持活动内容和进行活动评价;开展“假如我是班主任”、“假如我是中队长”、“今天我是一日小班长”的主题演讲,群策群力制定班级管理目标;通过“一事一议”、“课间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等主题讨论,进行自我教育,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欣赏自己的长处,改正不足,学习心平气和地接纳别人的意见,克制自负、自傲、自卑、自责等不良的情绪和反应;设置学生自己负责的“图书角”、“生物角”、“作业展”等,发挥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

    4、加强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交往。

    加强小组活动,以小组活动来组织教学:预习、朗读、研讨、质疑、评价。还可以实行小组长“自主承担、轮换负责”制,按学科或“职能”各设一名小组长,如数学组长、语文组长、预习组长、讨论组长、朗读组长、分析例题组长、实验操作组长等等,并定期轮换,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表现自我,都能受到学习管理的训练。

    5、创造成功的心理体验。

    成功的体验会给孩子自信。教师要珍惜和接纳孩子的每一次努力、每一点成功,引导学生去领略无处不在的成功喜悦。如在大众面前顺利地作了三分钟的发言,球赛结束前三秒钟仍作了最好的发挥,考试因审慎而多得了几分,等等。对于每一个学生,既要求他们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又必须让他们按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一步一个台阶地去接近。帮助学生设定一些通过努力有把握成功的短期目标,让学生付出努力后能看到自己的成果。如过去对学生期望过高,就作适当调整。经过奋斗获得胜利能帮助学生恢复自尊与自信,去争取更大的胜利。

    6、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心理辅导活动多种多样。如:设立心理辅导站,由专职心理辅导员、班主任担任辅导员,耐心听取同学的内心倾诉,热心帮助解答问题建立“咨询信箱”,开通“热线广播”,让同学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写出来投进信箱,心理辅导员以专门回信的方式和同学交流谈心,解决他们的心理忧虑,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开设心理辅导课、举办心理讲座,介绍有关的心理知识和解决生活中小矛盾;进行考前心理疏导,漫谈如何公平竞争、如何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如何克服烦恼、控制愤怒、消除嫉妒,介绍交往的准则、人际沟通的方式和技巧,指导同学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等等。

    7、开展艺术活动,陶冶同学的情操。

    利用学生爱唱爱跳的天性,举办舞蹈、歌咏、书法、绘画、篮球等兴趣小组,每个同学都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其中一项。既培养同学广泛的兴趣爱好,使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还能够促进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其鉴赏美的能力,为陶冶同学的情操,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服务。

    8、通过体育游戏活动,优化同学的人际关系和锻炼意志。

    体育锻炼是最具积极意义的保健措施,不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消除疲劳、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还是形成开朗、坚强坚韧、积极进取的良好性格的重要途径。因此,有关身体运动方面的活动是与道德教育、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等有着同等重要价值的教育活动。

    9、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教育。

    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教育是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措施。例如运动员为祖国争光,夺得的每一块金牌背后都有令人感动的故事,而这些恰恰都是活生生的最好的心理教育材料,使同学们意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超的竞技水平是夺得金牌的根本保证。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十八

    一、调查目的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 铜陵学院在校大学生

    2、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所取得的样本中的个体发放《大学生公德意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公德意识基本情况。

    3、调查方法:对铜陵学院的全部学生进行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共发放50的问卷,调查文卷问题采用单选回答的方式总共12题。

    三、调查的内容:

    调查结果分析:

    对答案进行分析

    1、通过对调查表的收集整理,得到以下数据:参加调查的男生有25名、女生有25名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我这次调查的问题主要选择针对于这三个方面

    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2-5题)

    在本次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70%的人选择“肯定参加”,有20%的人选择“看情况”,另外有10%的人选择“没兴趣,不参加”。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学校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

    文明礼貌是人与人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在我们的调查中,86%的被调查者在打电话给老师、学长都会礼貌用语。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长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动。在公交车上遇到老人、妇女、儿童或残疾人对我们大学生很常见的事。让个位子也是很简单很容易办到的事。在本次调查中有50%选择“一定会”,4%的人选择“不会”还有46%的人选择看情况。给尊老爱幼让座也是我们中国传统美德,我觉得大家应该积极主动的让我培养自己良好的个人素质。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赞同态度的,因为二者之和占了96%,但做到能始终如一的人却只有半数。这说明我们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能再提高一个新的档次。

    再关于你认为大学生肆无忌惮的说脏话的问题调查中,98%的女生人认为不好,既不文明也不好听 。2%的女生认为一般般,它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作为语言武器。0%女生无所谓对此没什么感觉。40%男生认为没什么感觉。20%的男生认为一般般,40%的男生认为不好。我们在大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培养自己文化修养,女生在这方面普遍较好,而男生有很大一部分认为无所谓。我认为这是不好的现象大家应该积极主动的加以改正。

    人与社会(我们与学校)(第6-9题)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在我们关于考试做弊的调查中,竟有70%的同学认为做弊不足为怪。有54%的人根本不相信有从未作弊的大学生的存在!这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道德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许多大学生过早的有了世故圆滑、投机取巧的意识。

    最近学校正在倡导文明就餐。对此我也做了个调查。有60%食堂吃完饭会送主动盘子给食堂阿姨。34%的人因为文明就餐员的关系改正才送。还有6%的人不愿意送餐盘。对于送餐盘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好的行为,能保持校园食堂的干净整洁。学校就餐风气也是很对的大家应该积极响应、积极参加。

    另外我们校园中打饭很少排队尤其二生活区。从数据上看男生90%选的c。在二生活区的男生大家不会主动排队,他们觉得如果排队的话就会很吃亏打不到好菜。女生一生活区情况要好些,80%的人都会排队以及鼓励大家排队。仅有20%的人选择“据是否涉及自己利益而定”。这个现象需要学校给予措施来纠正。

    人与自然(第10-12题)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近道而践踏草坪,有88%的同学会“偶尔”只有2%的人会选“a从不(如果看见别人有这样的行为,还会上前制止)在保护草坪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还做得不够,大家可以看到很多草中被踩出一条路。

    根据调查,当外出制造了垃圾却暂时找不到垃圾箱时,有80%的同学会“找到垃圾箱后再丢”,有6%的人选择“随手丢掉”,另外有14%的人可能碍于面子,会“找个角落再丢”。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还做得不错。然而对于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大学生做得还远不够。比如,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只有6%的人会马上弄干净,而有80%的人想弄干净但最终没做,其余14%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人都爱面子。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个人做很别扭,所以在可以选择逃避的时候尽量逃避。对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都应该行动起来。

    综上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良好,基本符合一名当代合格大学生的标准,但我们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我们应时刻谨记肩上的神圣责任,时刻以社会公德典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弥补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完美,更好地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十九

    一、我们的调查研究:

    1、我们在方池路上,姜怡婷家门前的一个垃圾箱口统计了一下,半小时扔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我们在勤俭南路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3、延续第二项调查,我们又走访了海盐县武原镇工商所。工商所的王叔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了解到:海盐武原镇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200家左右。照这样计算,仅武原镇,一天所产生的废弃塑料快餐盒就多达1万个左右。

    4、我们去了新华书店,学校的图书室查阅资料,但关于“白色污染”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看来,我们得找另外的办法。

    5、我们去了海盐县武原镇环卫所。环卫所的蒋叔叔告诉我们,在我们海盐县武原镇,每天有300多名环卫工人为海盐的环境卫生辛勤地工作着。在那里,我们还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组成,并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

    6、为了摆脱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撰写论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三、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二十

    一、引言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由于塑料制品难以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种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学生环保意识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洁的校园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蚀。为了了解、解决校园白色污染的`问题,我们对校园白色污染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使广大同学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校园一片净土。

    二、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三、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100%的同学都知道白色污染的定义和危害,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因为学习等事情,吃饭时间不足,就在食堂买了食品带走吃。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只有15.6%的人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进入垃圾箱中,因为学生人数众多,即便只有15.6%的人乱扔,也会产生很多白色垃圾。而且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食堂门口)。

    (5)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

    (6)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三、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校园内是存在白色污染的,学生对于白色污染缺乏紧迫感,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十分危险的。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若干年后中国还将没有可供种植耕作的土地。我们学生不应该对白色污染这一社会问题不闻不问,而一定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地去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宣传环保意识。从而使全社会的人都有环保观念--这正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我们的建议:

    (1)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我们所查的资料,我们建议学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在每栋宿舍内建立垃圾分类点,将垃圾按纸类、塑料、金属(如易拉罐等)、电池、其他共五类分类收集。由于纸类、塑料数量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虑到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电池统一回收。

    ②学校设立几个大型垃圾箱,统一回收各宿舍分类垃圾箱中的垃圾,并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小型分类垃圾箱。学校负责与社会回收单位联系,及时送出回收来的垃圾。

    ③学校应当设立一个评分制度,对垃圾回收工作开展得好的班级进行鼓励。回收的收入也可返回各班使用。

    (2)应当看到,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就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环保的观念,因此建议学校多多加强环保教育,如征集环保标志,举行环保歌咏比赛等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3)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目的还在于向全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因此建议学校多方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如在每年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组织学生上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只有全社会都在讲环保,才会从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二十一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我县的各科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年来,我们教研室小数组通过听课、看教案等形式,基本了解了新课程改革实施五年来我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看到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的可喜变化,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可喜变化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听课,我们看到80%的课堂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是有效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思考、交流、说明等数学思考过程,学生能在各种活动情境中有效地学习。

    如案例1:二年级“ 可能性”

    本课教者从学生喜爱的、熟悉的抛硬币游戏开始使学生感受事物的不确定性。学生在观察、抛掷、猜测等活动中,初步体会到了硬币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然后小组内玩摸球游戏,再一次经历活动过程,感受事物发生的不确定性,很快理解了“不可能发生”、“一定发生”等现象。达到了预期目标,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

    又如案例2:六年级“圆的周长”

    测量圆的周长时,教师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大家实验一下。”顷刻,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你用这种方法,他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尔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有的说:“我是用滚条的办法测出的。”

    有的说:“我认为用滚动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假使遇到无法滚动的圆,我想还是用绳测的办法好。”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提出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实验(一细绳的一端系着一个纽扣,手拿细绳的另一端,绕动细绳,纽扣在空中划出一个圆)。“象这个圆你能用绳测、滚动的办法量出它的周长吗?

    这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老师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提问:“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л倍。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总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单一的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由获得知识结论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由问答式学习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变,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一个积极主动建构过程。

    (二)数学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在听的课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如案例1: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

    教者通过组织学生搭配衣服,制定菜谱等活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案例2:一年级“认识钟表”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师出示的钟面上的时刻,回顾自己每天在这一时刻所做的事情。把时间这个抽象的知识与生活的具体事例结合起来,更加生活化。

    案例3:四年级“正负数”

    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当天气预报员,汇报课前收集到的当天天气预报情况引入正负数。课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银行存折卡和进行智力竞赛打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负数,同时了解到正负数意义。

    案例4:三年级“笔算除法”

    在练习中教师设计了去药店买药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开放题:爱心药店的药买一盒送一瓶,每盒96元(每盒七支)。益民药店每盒78元(每盒7支)。问学生那家药店的药比较便宜。题目一出示,学生就颇感兴趣,积极开动脑筋,寻求答案。从而使学生对数学方法的体会更加深切、感悟更加真实,更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98%的教师已经充分注意了数学生活化问题,懂得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在听的数学课中,近三分之一的课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的声、像画面,为学生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情境。用情境的声、光、色、像等外在形式,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

    案例1:三年级“笔算除法”

    教师用多媒体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孙悟空分桃子的问题情境,“孙悟空从天宫带回了48个仙桃,有两只小猴子看见了,请求大王把桃子给他们平均分了。”

    教师提问:从动画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呢?然后引导学生列式研究算法。接着多媒体演示把桃子分给四只猴子和三只猴子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整个学习过程贯穿在这个情境中,让学生不断在创设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

    案例2:六年级“ 圆的周长”

    教师通过演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化静为动,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充分显示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领域中发挥的独到作用和特殊魅力。

    (四)数学文化的彰显

    近年来,在数学课程中重视数学的文化价值已经形成共识,数学课程不仅应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还应该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包括)文化价值。在我们所听的课中,虽然注重数学文化的彰显不算普及,但是可以说已初见端倪。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二十二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美丽的环境,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我们的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

    一、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日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

    二、主要原因:

    1、没有全国性的专门法规

    防治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业或个人的自觉性,应有强制性措施,约束公民和餐饮、交通等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如,要求企业或个人对自己生产、经营、消费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进行回收利用;对随意抛弃、堆放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进行处罚等。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这方面的全国性法规。

    2、缺少相关的经济政策

    要调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加工、利用企业的积极性,需要给予这些企业以优惠政策。现有的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行业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为了不增加政府负担,同时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应要求产生废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业或个人要交纳回收处理费,用于对回收利用者的补偿。这种做法在国外已较为普遍,我国,目前还没有这类经济政策。

    3、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风景旅游区、交通干线、水域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力造成的。餐饮、商业、铁路、水运部门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没有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听任顾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对已收集起来的废物又抛弃到车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游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健全,商场、饭店、公园等繁华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还没有设置分类垃圾箱。市容环卫部门虽有规定禁止乱扔废物,但执法、检查的人员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现象较为普遍。

    4、管理思想不统一

    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对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防治白色污染问题还未提上议事日程。有的地方主张以纸代塑或使用可降解塑料来解决白色污染,有的地区则主张靠回收利用来解决问题,管理思想还不统一。

    5、人们的环境意识还靠进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环保观念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但还没有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上,随手抛弃废物,乱倒、乱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随处可见。新闻媒介对白色污染的报导大多集中在以纸代塑和采用可降解塑料等技术方面,缺少对居民日常行为的引导教育。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消费者没有责任感,既没有履行义务的内在动力,也没有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外部压力。第一、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

    第二、危害

    1、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2、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你看:秦淮河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死亡。

    3、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4、有害生物的巢。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三、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愤。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2、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管理。按照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防治原则,一是加强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市民自觉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对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业(如铁路、水运、民航、旅游、饭店、餐饮、零售等),要通过强化管理,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的现象;三是采取强制措施,从回收集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强替代包装产品的开发、研究,努力减少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等。

    3,尽快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应对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分别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引导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鼓励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运作机制。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和促进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美丽的环境。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的家园,让这个地球变的更加美好。我相信,只要大家团结起来,一定能让地球容光焕发。

    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篇二十三

    一、活动背景:

    常有这样的经历:一大盒礼品,拆开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买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货员会用一个小塑料袋包装;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务员会递给我们一份用塑料盒装的饭菜;去农贸市场,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类、米面无一不用塑料袋装给你,甚至买一头蒜,也会用一只小塑料袋装起来。塑料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许多方便,而且价钱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过,它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场“白色灾难”。

    因此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查阅各种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为周围环境出一份微薄之力,并且这次活动会带动其他人的环保意识,从而加入环保活动中,为新郑环境清洁、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环境清洁的辛苦,以后更加注重保护环境,意义非凡。

    三、调查研究:

    1、我们在方池路上,陈思蓓家门前的一个垃圾箱口统计了一下,半小时扔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我们在路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3、延续第二项调查,我们又走访了新郑市工商所。工商所的王叔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了解到:新郑市仅市区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300家左右。照这样计算,仅市区,一天所产生的废弃塑料快餐盒就多达1万个左右。

    4、我去了新华书店,学校的图书室查阅资料,但关于“白色污染”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看来,我们得找另外的办法。

    5、我们去了新郑市城关镇环卫所。环卫所的蒋叔叔告诉我们,在我在城关镇,每天有300多名环卫工人为海盐的环境卫生辛勤地工作着。在那里,我们还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组成,并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

    6、为了摆脱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调查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四、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五、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的口号下,我们的城市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六、“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

    我们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么会有关系呢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了一些教师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发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是一种温度可达到上万度的天然发光和发热的“大火球”。当钢铁还未靠进它几千米,就已经化为气体。这么高的温度怎能不破坏地球为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坏,臭氧层可真是立了大功了。当太阳辅射时,它便挺身而出,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可由于“白色污染”确实破坏了臭氧层,使它变薄,这将会是地球巨大的危机。

    七、活动所得——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新郑市,虽然每天都有600多名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同时我倡议同学们开展一次绿化环保宣传教育。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及时的制止并给予讲解环保知识。



    推荐阅读:
    最新志愿者调查报告3000 志愿者调查报告总结(23篇)
    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2024最新五篇
    2024年小学校园安全工作总结
    小学校园安全工作总结2024年范本
    2024年财务会计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财务会计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