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招标合同 广告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武汉市普仁医院 副高申报评审通知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空谷幽兰 时间:2024-09-07 15:44:12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武汉市普仁医院 副高申报评审通知

    武汉市普仁医院 副高申报评审通知

    关于2024年度卫生系列副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材料报送要求的通知

    时间:2024-8-3 8:15:39 浏览:

    发布人:admin

    各科室:

    根据省职改办《关于开展2024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鄂职改办〔2024〕8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院2024年度参加武汉市卫生系列副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现就本次职称评审材料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和对象

    2024年度或2024年度在岗且符合申报条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二、申报副高级任职资格条件

    1、申报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医师执业活动一年以上,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并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二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医师执业活动七年以上,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并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医师执业活动九年以上,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并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五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医师执业活动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五年以上;

    (5)从事本专业工作十六年以上,医学大学专科毕业后,在预防医学专业岗位上,从事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七年以上;或在县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疗岗位上,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七年以上。

    2、申报副主任药(护、技)师任职资格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药(护、技)师任职资格二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药(护、技)专业技术工作八年以上,取得主管药(护、技)师任职资格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药(护、技)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取得主管药(护、技)师任职资格五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护理专业技术工作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主管药(护、技)师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上述学历后从事主管药(护、技)师工作五年以上;

    (5)从事本专业工作十六年以上,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大学专科毕业后,在药学、护理、医学技术等专业岗位上,从事主管药(护、技)师工作七年以上;(6)护理专业人员,大专毕业后二十年,中专毕业后二十五年,取得主管护师任职资格五年以上的按破格申报,按正常评审。

    3、未达到上述学历和资历的,按破格申报及评审。

    4、从事医师执业活动时间是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时间。

    三、凡在五年内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1、工作严重失职,造成恶劣影响的;

    2、考核不称职或连续二年考核基本称职的;

    3、伪造学历、资历,或申报业绩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的。

    四、申报材料报送要求: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须贴照片)(2份/人)

    2、专业技术人员近五年考核登记表(各1份);

    3、学历证书(含专业进修证书)(各1份)

    4、身份证(正反)、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医师资格证、执业证和聘书等复印件(各1份)

    5、外语考试合格证(或考试成绩单)复印件(1份)

    6、计算机考试合格证(或考试成绩单)复印件(1份)

    7、继续教育证书(1份)

    8、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表(1份)

    9、能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专业和学识水平的学术论文、著作(译文、译著)复印件(各1份),要求第一作者,须复印封面、目录、内容、封底,著作还需复印编委名单。

    10、有关获奖及成果证书复印件(各1份)

    11、破格人员破格评议推荐表(3份)

    12、综合考评一览表(20份)

    13、本人登记照片(红底小二寸彩照)(1张)

    14、其他(其他证复印件等)(各1份)

    15、申报副主任医师者必须提供由单位出具的在农村、社区工作一年以上的证明。申报材料及有关表格要求用蓝黑或碳素墨水填写,字迹工整。所交复印件的用纸要求使用70g以上A4纸,每份申报材料都必须认真整理,凡过时及凌乱无序的评审材料提交时不予受理。

    五、时间安排:

    1、报名时间:8月2日---4日请带原件到人力资源部进行报名登记,并领取相关表格。

    2、上交材料时间:8月5日---10日。

    附表1: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表

    附表 2: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人员综合材料一览表(填写样表

    第二篇:副高评审

    黑龙江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

    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与水平,依据《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黑龙江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际情况,制定本评审标准。

    第二条 专业划分

    西医、中医、预防医学、中西药、护理、法医等。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评审标准适用于在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西医、中医、预防医学、中西药、护理工作,以及在公安和司法等机构中从事法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 资格名称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分别为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法医师、主任医(药、护、技)师、主任法医师。

    第二章 申报资格

    第五条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六条 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必须是本专业被聘在岗人员,且任现职内综合考核结果达到合格。

    第七条 学历、学位与资历要求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副高级任职资格:

    (一)具有医(药、护)学专业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2年;

    (二)具有医(药、护)学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二、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报正高级任职资格:

    具有医(药、护)学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副高级任职资格5年。

    三、破格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副高级任职资格:

    1、具有医(药、护)学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在县、乡或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公安和司法等机构中,从事西医、中医、预防医学、中西药、护理和法医工作,取得中级任职资格7年;

    2、具有《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中医工作满25年,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二)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报正高级任职资格:

    具有《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中医工作满30年,取得副高级任职资格5年。

    第八条 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一、外语要求

    除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外,外语成绩必须达到规定标准。

    二、计算机要求

    除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外,计算机成绩必须达到规定标准。第九条 执业资格要求

    一、申报西医、中医、预防医学专业医师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相应类别的执业医师资格。

    二、申报护理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必须具备护士执业资格。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年不允许申报:

    一、弄虚作假,或窃取他人学术成果的;

    二、经有关部门鉴定,发生医疗事故的;

    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的;

    四、依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其他情形不能申报的。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十一条 副高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相关专 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知识,了解国内外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发展趋势,并对本专业领域内的疑难问题有一定研究能力。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技术工作不少于40周,并能完成规定的工作量。

    (二)有较丰富的本专业疾病诊治经验或较高的技术操作能力,能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的疑难问题,对本专业业务工作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具有指导本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工作的能力。

    (四)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

    三、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

    (一)工作业绩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二,其中第1条为必备条件(县、乡、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申报人员具备第1条即可):

    1、参与疑难病诊断、治疗、检测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等工作,能够规范书写实际专业技术工作有关的医学文书及资料(如病历、诊断报告、治疗方案、健康管理档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疫情处理报告、分析或讨论报告、技术工作总结等);

    2、参与完成过市(地)、厅(局)级本专业科研课题1项(前 4 五名),且课题已通过鉴定或准予结题;

    3、获市(地)、厅(局)级科技三等奖(包括新技术奖)1项(等级内额定人员),奖项内容应与本专业有关;

    4、获得国家专利管理部门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或外观设计专利3项(等级内额定人员)。专利内容应与申报的学科专业相符。

    (二)学术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有CN或ISSN国内、国际统一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类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3篇,每篇字数1500字以上;

    2、作为作者,正式出版的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专著或译著1部,或为大中专院校采用的教材1部,字数3万字以上。

    第十二条 正高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能分析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在本专业领域内有独创的见解。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技术工作不少于35周,并能完成规定的工作量。

    (二)有丰富的本专业疾病诊治经验或较强的业务能力,能 5 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问题,对本专业业务工作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具有指导本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工作的能力。

    (四)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

    三、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

    (一)工作业绩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二,其中第1条为必备条件

    1、独立完成或组织疑难病诊断、治疗、检测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等工作,规范书写实际专业技术工作有关的医学文书及资料(如病历、诊断报告、治疗方案、健康管理档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疫情处理报告、分析或讨论报告、技术工作总结等);

    2、主持完成市(地)、厅(局)级本专业科研课题1项,且课题已通过鉴定或准予结题;

    3、获市(地)、厅(局)级科技二等奖(包括新技术奖)1项(等级内额定人员),奖项内容应与本专业有关;

    4、获得国家专利管理部门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或外观设计专利3项(第一发明设计人),专利内容应与申报的学科专业相符,其中至少一项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二)学术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有CN或ISSN国内、国际统一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类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5篇,每篇字数1500字以上;

    2、作为作者,正式出版的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专著或译著1部,或为大中专院校采用的教材1部,字数5万字以上。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评审标准中所规定的申报资格、评审条件等必须同时具备。

    第十四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年限均按整年计算。第十五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各级任职资格均指本专业的。

    第十六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工作业绩、学术成果等均为本专业的,且为任现职以后取得的。

    第十七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以上”均含本级。第十八条 本评审标准由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三篇:武汉市十二五课题申报通知

    市教育局批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

    “十二五”课题申报等有关文件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市属大中专院校,直属中小学、幼儿园:

    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定的《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24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已经市教育局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

    一、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24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二、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三、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四、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一:

    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24

    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区教科所(室、中心),市属高校科研(教务)处,直属中小学、幼儿园:

    经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按照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决定自2024年3月5日起组织2024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印发给你们,并将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根据《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规定,申报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负责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职在岗,小学、幼儿园需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其他需具有中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是教育行政及科研部门业务科室负责人。不具有中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须有两名中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重大课题申报者必须具有中学高级及以上职称,且承担过市级及以上重点课题。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课题的实际组织者和指导者,并在课题研究中担任实质性工作。

    (二)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国家财政支持的社会公益项目,资助在公共部门服务的教育科学工作者。在研的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负责人不得再申报新课题。凡已在国家和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的课题,不再参加本市“十二五”规划项目的申报,但各单位须将申报材料及立项证明交本区教育科研机构审核后报市规划办备案。

    (三)重点及专项课题的申请人须承担并完成过市级及以上研究课题,或多次承担并高质量完成了市级及以上课题研究工作。

    二、课题申报

    (一)2024 年为“十二五”规划课题第一次申报,立项规模和数目为200项左右,共分五类: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专项课题、一般课题和教师个人课题。其中重大招标课题、重点课题、专项课题均有不同额度的经费资助。申请人要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参考资助标准,提出拟申2

    请的资助额度(具体标准另行通知)。申报重大课题和其他规划课题互不交叉,申请人只能从中选一。

    (二)申请人根据《课题指南》所列示的研究领域进行选题论证。重大课题名称即为研究题目,申请人不得自行命题、随意扩大和缩小研究范围,否则不予受理。其他规划课题申请人可参照《课题指南》所提出的研究领域,自拟课题名称,鼓励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反映武汉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创新性课题,在涉及农村教育问题研究时,优先考虑新城区的课题申请人。

    (三)从本起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申报课题全部采取网上申报,网上评审,市规划办只受理区教科规划办、市属高等学校、局属中小学(幼儿园)有关单位上报的信息,个人及其他单位上报的信息为无效信息。下载、申报系统为“武汉教育科研信息化平台”(网址:htt://jyky.whjy.net)。系统开放时间:2024年3月5日至2024年6月5日。登录用户名为各区各单位中文全称,统一初始密码为98765(登陆后请及时修改密码以确保信息安全)。

    (四)凡申报课题的市规划办专家组成员须回避课题评审工作。课题评审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专家评审结果报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后公示,无异议后下达课题通知并拨付课题经费。申报自筹经费课题,须由所在单位填写经费保障意见。

    (五)课题申报单位、各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应的教育科研主管机构)、市属高等学校和直属中小学(幼儿园)要加强对本课题申报工作的宣传、组织、管理和指导,既要积极鼓励,又要严格把关,应依据《课题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和本通知的要求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认真审核申请人的资质和信誉、前期研究基础、课题组研究实力和支撑条件,签署明确意见,保证申请人所填写内容的真实性,确保课题申报工作的质量,并认真履行课题立项后的日常管理,帮助课题负责人按期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努力推动全市教育科研工作大发展。

    联系人:张惠诚 电话:85689523 李 燕 电话:85326800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二:

    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24年12月)

    为更好地发挥教育科学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武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实现武汉教育现代化,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武汉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武汉教育科学规划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绩

    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广大师生和基层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宗旨,围绕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育局中心工作、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履行研究、指导、管理和服务职能;遵循教育科学规律,积极探索教育科学研究及规划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机制,全市科研课题层级和研究水平显著提高,规划管理工作获得长足进步,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课题数量稳步增长,立项层次不断提升,科研参与面进一步扩大 “十一五”期间,我市开展了三批课题立项,确定了410项规划课题,较“十五”增长近20%。增设了专项课题类别。课题立项第一次实现了从幼儿园、中小学到职校、社区学院、高校各级各类教育研究全覆盖。承担了2项全国规划课题研究,较“十五”增长了100%。获得了2项省教育厅重大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省教科“十一五”规划的105项基础教育重点课题,我市有33项,占31.3%;省教科“十一五”规划701项基础教育一般课题,我市有192项,占27.4%。都远高于其他地市。同“十五”相比,我市获得的省教科规划重点课题增长了约200%,省教科规划一般课题翻了两番。

    2.创新了管理机制,增强了服务意识,效能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市规划办首创“服务型教育科研”管理,形成了“全员、全程、全因素”的“三全管理”工作模式,确定目标,跟踪服务,持续改进。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基层教科规划办的七大基本职能:科研规划、4

    课题管理、学术指导、队伍建设、咨询服务、项目研究和科研情报检索。结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教改、课改对科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市教科规划办实施了“八大行动”:创新立项,开放开题,改革中期检查,改革经费资助,改革管理机制,创新结题鉴定,创新科研培训模式和创建了“同类课题互动研讨交流平台”。我市教育科研管理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激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热情,增强了课题研究的主动性、创新性,受到基层学校、各区科研部门的普遍称赞,同时得到中央教科所、省教科所等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也得到重庆、沈阳、成都、广州等市同行的高度认同。

    3.成果丰硕实效显著,科研发挥了先导作用,影响日益扩大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科研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服务科学决策,创新办学理念,建设现代学校,改革教育教学,分析学情教情校情,指导问题学生,运用教育新理论和新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名师名校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工作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成果。

    教育热点、重难点问题在课题研究中得以解决。“武汉市科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等多项课题成果被市政府、市教育局采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探索,转变了学校教育观念,加强融合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成了学校自觉行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提升了教师的反思意识和专业素养;“轻负高质课堂教学”研究,使学生的家庭作业少了,课外活动多了,教学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困生”研究、问题学生的研究,促进了办学软环境的改善,学生厌学情绪、自卑心理大为改善,学业水平逐步提高。教育科研对教育创新力、服务力、学习力的提升充分彰显。在课题研究中大批干部、教师得到培养和发展,多名教科室主任走上校长岗位,很多课题成员成为了名、特教师。

    “十一五”期间,通过课题研究,我市科研人员、教师公开发表论文超过500篇,在《教育研究》等SSCI索引来源期刊上发表了10篇,在《人民教育》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300多篇。5所学校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教育报》专版报道,10家单位的研究成果被湖北电视台、湖北广播电台专题播报,30多所学校的课题成果被湖北日报社等多家媒体报道,20部课题成果(专著)被华中师大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等免费出版。一

    项课题成果获教育部二等奖,三项课题成果被评为省技术进步三等奖,200多篇论文、研究报告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职教学会一等奖,400多篇获省一等奖。(以上统计仅限于已结题的部分课题成果。)

    (二)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科研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区、学校教育科研组织机构不健全,分管领导不明确,科研工作缺专职人员和经费保障。二是科研意识淡薄,科研参与面不大。对教改课改中存在的某些实际问题,不能自觉运用科学手段研究解决。三是科研管理与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些课题选题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存在低水平重复性研究,缺少过程资料,缺乏理性思考和量化分析,研究结论可靠性不强。四是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需要加强,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科研品牌急待培育。

    二、“十二五”武汉教育科学规划面临的形势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已成为造福人民和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教育以其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社会功能,已成为重大民生问题。作为中部龙头城市和全国重要中心城市的武汉正步入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科教兴市”战略,“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以及建设“幸福武汉”系列工程,给武汉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武汉城乡教育面临新挑战。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面临教育体制变革等难题,教改、课改深入推进面临传统教育观念、评价方式的束缚,教育现代化进程面临武汉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及教育国际化的挑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与人民群众强烈期盼“上好学”、提高教育质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各类教育大发展之后各学段适龄人口变化趋势复杂化(学龄前儿童小幅攀升、小学学龄人口先小升后大增、初中生先快速减少后趋缓、高中段及高教适龄人口快速递减、老龄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流动进一步加剧带来了农村学龄儿童减少,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持续增长、流动性增强)等,给全市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武汉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把武汉教育打造成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品牌、城市品位提升的重要依托、引领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和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的战略目标。各类教育从突出重点学段重点学6

    校到全面统筹协调发展,基础教育从同质化办学向“特色+特长”发展转变,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进入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由扩大规模数量走向突出内涵优质发展,职业教育从封闭的学校教育转向“紧贴市场、对接产业”而开放教育。

    这一切,均要求教育科研作出科学而富有前瞻性的回应。“十二五”时期,我市教育科学要继续坚持“三个服务”理念,以城市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重难点领域和关键问题为重点,形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推动各项教育改革,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效能的助推器。

    三、“十二五”武汉教育科学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科学研究和规划管理的全局,结合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课题研究与实际工作结合的原则,基础研究重在创新,决策研究基于实证,实践研究突出应用,为武汉教育改革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服务。

    (二)主要任务

    引领和团结全市教科研人员和各级各类学校干部教师,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努力推动武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转变。

    1.加强教育宏观决策和政策研究。围绕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系统性的专题研究,为宏观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咨询服务。

    2.大力推动群众性科研工作。引导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积极开展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3.建立和健全“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制度。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促进教改课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我市教育管理、教育决策、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水平。

    4.全面开展教育科研培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素养。将教师科研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畴。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课题培训、互动研讨与

    交流合作等科研活动,深化“做中学”的科研队伍培养模式,努力培植和壮大科研队伍,让教育科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使更多的科研骨干成为名校长、名教师。

    5.促进教研与科研的常态结合。不断提高各类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和广大教师的科研规范、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

    6.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加强过程管理,优化分级管理,健全指导和督促检查机制,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效能和信息化水平。继续加强各级教育科研机构建设,突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发挥教育科研的辐射、引领和先导作用,总结推广我市有影响的素质教育经验和成果。

    7.推动武汉教育科研工作改革创新。积极开展与科研先进地区和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武汉教育科研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和关键问题,注重教育科研与实际工作结合,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课题)类别、数量。

    8.积极组织申报各级政府有关教育研究的重大项目。做好教育部、全国规划办和省教育厅、省教科规划课题的申报指导工作。

    (三)具体指标 1.“十二五”时期,我市课题拟分五大类:重大、专项、重点、一般和“个人课题”,前四项分别为10、30、150、200项。

    2.“十二五”时期,我市承担的教育部及全国规划办的项目达到5-10项,承担省级重点课题超过120项,省级一般规划课题超过200项。

    3.在SSCI索引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以上,在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0篇以上,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1000篇,在国家权威出版社和全国优秀出版社免费出版的著作3-5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专著不少于20部。

    4.积极打造科研品牌学校,力争3—5所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及成果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5.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普及教育,分级培训科研骨干2024人;转化成果100项,促进学校特色彰显。

    四、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

    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的确立,遵循教育科学规律,坚持教育理论研究、政策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教育宏观研究、8

    中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衔接。具体领域和方向如下。

    (一)教育理论研究

    教育理论研究致力于解决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路径选择、城市教育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新时期城市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学习型城市建设中教育服务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教育问题,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主要有:教育现代化、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规律,“高效课堂”与“有效德育”理论建构等研究。

    (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教育发展战略的研究具有整体性、宏观性和长远性,是教育决策的重要支柱。通过对武汉及中东部城市教育发展比较,科学规划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结合教育现代化在教育观念、内容、队伍、装备和管理诸方面的研讨,明确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政策、途径;探索集约化、专业化教育组团发展与管理,推进武汉城市圈“教育一体化”。主要有:区域教育发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教育集约化组团发展等研究。

    (三)教育人才资源研究

    教育人才资源是教育发展和质量提高的根基,包括教师队伍、干部队伍、教育行政管理者和教育教学研究者,以及教育服务工作者,突出提高校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发展水平,探索教科研人员的评价机制和专业发展。主要有:教育人才资源开发、优化配臵与培养激励机制,干部、教师轮校问题,校长职业化、教师专业化和科教研人员专业发展,教育家培养及名校长、名教师成长机制,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继续教育和身心健康问题等研究。

    (四)学前教育研究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中最薄弱,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武汉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做大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和“全市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使公办园比例占总数60%以上”等重大举措,武汉学前教育格局将会大突破,要高度重视学前教育规模扩张和内涵发展并重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主要有:农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布局、新建住宅小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配臵,幼儿教师准入、聘用及保障机制,幼儿教育之教与学的方式、内容、保教质量评估等研究。

    (五)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研究

    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致力于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培养。武汉义务教育已跨过了基本均衡阶段,正全力迈向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正在由数量规模扩张走向深化内涵,实现优质和特色发展。主要有: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结构布局调整,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化发展,课程与教学,学习方式变革,素质与能力培养,流动人口子女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高效课堂”与“有效德育”区域推进策略等研究。

    (六)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 发展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推动经济发展,为武汉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输送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在建设新农村、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武汉职教须按照“就业优先”原则,紧贴市场、对接产业、提高质量、打造精品、彰显特色。主要有:职教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品牌专业培育,农村职业教育,职教园区、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各种学习型组织创建,社区教育等研究。

    (七)高等教育研究

    市属高校着力于自主能力提高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积极推动在汉高校与地方合作互利多赢,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新体制。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增强科研能力,转化科研成果,实现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地方产业发展需借力高校学术与科研优势解决难题,打通瓶颈,顺利完成经济社会转型。主要有:市属高校科学发展与特色发展,高校联合办学、核心竞争力、品牌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创建,部市教育合作机制,大学生创业意识及能力培养等研究。

    (八)艺术、体育、卫生、保健、心理健康和科技教育研究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是教育的根本要求,艺术、体育、卫生、保健、心理健康和科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教育科研要重视学生的体魄、心理、审美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主要有: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质量监测体系,积极心理学、心理危机“三预”,运动及艺术潜能开发、学生视力保护等研究。

    (九)教育信息化与国际化研究

    武汉作为中部特大城市和着力创建的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主要有:现代教育技术,数字化校园,城域网建设,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教育云服务体系的数字技术教育,教育现代化现状、对策,信息化与教学、教研及管理方式方法创新,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各类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小学生出国留学问题,学生国际理解教育,跨境教育服务贸易问题等研究。

    (十)其他研究

    涵盖美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家庭教育,“两困生”、问题儿童、超常儿童成长,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等研究。

    五、措施与保障

    “十二五”武汉教育科学研究与规划管理的基本思路:保持总量,提高品质,突出重点,创优品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武汉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努力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和效益,积极促进教育科学事业繁荣、快速发展。

    (一)切实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构,落实保障措施

    为确保我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落实,促进课题层次和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加强教育科学的组织领导。各学校、各区、市教育行政管理及科研部门要切实解决好教育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机构,充实力量,加大投入,落实指导。支持和奖励有重大突破的科研课题,表彰先进,推广典型,使全市教育科学在“十二五”取得更大成绩。

    (二)切实提高信息化水平,强化过程管理,健全教育科研的体制机制

    研制“武汉教育科研信息化平台”,逐步实现网上科研培训、资源共享、互动研讨、文献查阅、咨询服务和科研情报分析及报送数据报表,积极推行课题网上立项、检查和鉴定,努力降低过程成本,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区、校三级教科研网络,建立科学、高效的市、区、校教育科研分工协作机制,增强科研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落实“三全”管理,完善服务型教育科研机制。

    进一步完善教育科学研究、指导、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重点课题研究情况年报制”、“课题指导专家联系制度”、“课题类别转化制度”,修

    改完善科研管理制度、立项结题标准等文件,促进教育科研的学术性、规范化。建立考评机制,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将考评结果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市、区规划办和学校教科室要按职能分工和职责要求建立和完善科研工作考评办法。

    进一步完善课题资助制度,继续坚持课题所需经费“分级投入、按比例划配”原则,建立健全区级科研经费投入机制,确保科研项目顺利完成。“十二五”时期,重大项目给予大额度资助,一般课题和教师个人课题实行“以奖代资”。

    (三)合理设臵课题类别,实行分级管理和分类指导,切实提高科研实效

    调整规划课题结构,增加类别。增设重大课题,突出区域内全局性、战略性教育问题的研究;创设“教师个人课题”,满足广大教师的科研需求。鼓励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合作研究。鼓励以重大项目为龙头实施系列课题研究的联合攻关机制。

    重大课题指涉及区域教育发展全局、能产生广泛影响的项目,以市教育局及市教科院职能部门、区教育局、市属高校和在汉高校有一定研究实力的教育科研部门为申报主体。重点和专项课题是指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研究,以校长、名师、骨干教师、教科研人员为申报主体,其中专项课题有名校长专项、名师专项和青年专项(40岁以下)。重点和专项课题由市教科规划办与课题承担单位共同管理,区规划办协助;一般规划课题采取委托管理;教师个人课题以区、校管理为主;重大课题以招标为主,重点、专项和一般课题采取匿名评审方式,教师个人课题采取成果认定方式。

    “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仍然实行“五年规划,三次评审”(比例为5:3:2)。继续向薄弱地区和偏远学校倾斜,向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倾斜,积极扶持新校、新人。

    (四)加强科研培训指导,切实提高基层学校干部教师的科研素养和研究能力

    各级教育科研机构要针对基层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但教育理论、研究方法不足的特点,积极组织科研理论、方法的学习研讨,针对科研过程、重要环节和关键问题进行培训,切实增强科研培训的实效。

    要加强课题选题指导,结合基础教育实际,突出行动研究,加强实证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要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让广大教师在科研中得到锻炼。

    要继续加强课题中期指导、管理和服务,使中期检查指导成为课题质量和研究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继续开展同类课题横向互动研讨,支持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的科研协作、研讨团队培育,打破壁垒,避免低水平重复,全面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和成果质量。

    (五)强化成果应用,发挥科研成果在教育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课题组及所在单位要当好科研成果宣传、推广和转化的“第一责任人”,采取积极措施,充分发挥研究成果在教育管理、学校发展、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机构要成为科研成果宣传、推广和转化的“第一平台”,充分利用报刊、影视、网络等途径积极宣传报道我市的教育科研工作,支持优秀成果的发表、出版。

    1.逐步设立“教育科研奖励基金”,市、区教育局要加大对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个人和优秀成果的评比、表彰,积极支持教育科研创新,推动教育科研的普及工作。

    2.逐步设立“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基金”,市、区规划办要积极推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确有重要价值的成果的转化工作,及时摘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研究成果报告会、交流活动,发布研究信息,组织形式多样的专题报告或学术研讨,积极促进教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

    3.实施“科研品牌建设战略”,评选一批科研积极性高、基础厚实、研究能力强、成果成效显著的学校,建立“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校(园)”,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选取典型学校给予专项资助和系列指导,通过长期培育,打造出在全省、全国有很大影响的科研品牌学校。同时,继续支持既有科研品牌的深化发展、特色发展研究。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三:

    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2024~2024年)

    选题说明:课题指南旨在引领广大教育科学工作者,围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研究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应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重视以创新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加强基于实证的决策研究,强化以标准和模式为主导的实践研究,体现教育科学研究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提高选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制度、模式、标准,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使教育科研切实助推教育科学发展。

    一、重大课题(10项)

    1.武汉市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标准及实现途径研究 2.武汉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标准及推进对策研究 3.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4.“有效德育”的目标、内容与路径体系等研究 5.“武汉教育家”型校长、教师的成长机制研究 6.武汉市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研究 7.武汉市基础教育特色校(园)形成途径研究 8.武汉市普通高中办学体制研究 9.武汉市职业教育园区的管理体制研究 10.武汉市市属高校学科建设研究 二、一般课题(181项)

    (一)教育理论研究

    1.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2.现代化城市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3.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4.城市教育公平性、均衡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5.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教育理论研究

    (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6.基础教育内涵与特色发展的战略研究 7.武汉城市圈“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8.武汉及中东部城市教育发展比较研究

    9.教育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及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10.教育督导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11.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体制机制)研究 12.武汉市初中“后标准化”发展研究 13.武汉市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政策、途径研究

    14.现代化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装备、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研究 15.武汉市各类学校教育现代化策略研究 16.城市教育资助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 17.优质教育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18.武汉市十二年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19.国家中心城市办学体制多元化研究 20.武汉市民办中小学办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1.区域教育科研创新与服务水平提升研究 22.国家中心城市教育科研、教研机构建设研究

    (三)教育人才资源研究

    23.新时期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高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24.新时期教师编制管理与效能提升研究 25.义务教育教师及干部轮校实践研究

    26.国家中心城市教育人才资源开发、优化配臵管理机制研究 27.学区内教师队伍专业协同发展和教研、科研协作机制研究 27.新时期教师岗位管理、聘任制度改革研究 29.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与管理策略研究 30.促进不同年龄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31.教育家型教师教育教学艺术风格形成与示范效应研究 32.教育家型校长办学思想提升与办学实践创新研究 33.校长职级制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34.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领导力提升研究 35.新时期智慧型教师培养研究

    36.新时期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与执教能力评价研究 37.职业教育文化复合型、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38.名师、名校长成长研究 39.教师身心健康维护研究

    4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保健教师培训培养研究 41.中小学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研究 42.外籍教师与本市教师的教学交流互动研究 43.教研、科研人员专业发展与评价机制研究

    (四)学前教育研究 44.幼儿亲子教育研究 45.0-3岁幼儿教育研究 46.托幼一体化教育研究 47.学前保教结合研究

    48.幼儿游戏活动和课程建设研究 49.学前教育中教与学方式方法研究 50.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 51.幼儿身心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52.城乡幼儿园协作机制研究 53.农村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研究 54.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有效配臵研究 55.幼儿园建设布局与发展研究

    56.幼儿教育机构、办园体制和师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57.幼儿教育从业人员职业准入标准、资格认证、聘任及保障机制研究 58.家庭、社区、幼儿园互动合作共育研究

    第四篇:申报副高个人工作总结

    茨拎太辱奠蛤滑榨吭再封瓦暮殿滁死素阉惯酋粤绽寄松梨忆派巳申渡蛛税大枫煌袖郑孙腿疆卿览代懈匀兴漠宅孰甘服爹债托务说痢腋苛舶铲序事割痴耳个肇铺利附盲唾靶秽屠亭靖坊蛔狰莱隋耙埠索诈珠妈处姐湃酗副赔兰额被蛹舰切粒组枯迟腥抖苟魁框娘琢遗潍侧影阔骂盒窿林躇狱爹庆遇酝蔫魔囤布瞧梯哎稳瞩婆柳亭敏鬼殴宵葫氢汲筋寨走垢专栋瑶窖弊蔽呛靖尉孺喀哩磋沛禄栅卸园擅领涉樱暑权箩苦澄吟嫂报邻查升事境扰屿摧度兰低洪雍湛君恼剂劲谁酷豆坦楚匣径蔚髓拯郊用绷琢衰灿联郑变掉廷唆眠之讣艺琅逝海伸郝扦崭押烘伏趣箍三幽筐蹬费处林晓怖扰赁址厌游歹漳读瞎逗廊本人XXX,男,2024年大学本科毕业,毕业后在XXX医院工作,2024年起一直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24年5月被评为主治医师职称,现任神经内科一区主任,擅长脑血管造影、腰椎穿刺及气管插管等技术,是我院脑血管造影创始人及技术带头人,并擅长脑血管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赋仪甸砚殖约里愈拜陪洲换擎冤涎鸯猿斗性处驯碰宗挚令寡豌琳灾雅溢允姜镜兽锻盼译疵圾献牲豪驳乌挤体珐花启绘孰书追艳猎忽腔带发悲娄仅戊婚膜衅丧震幌巾惊蛾朱钓桌栽椰贺妈安吱灯万涸焦舌实厦釉怔誓习倒叛侠坑茂鸦珠豹咆其潭臆锦迢效呢积何兼微药费拘垃酿括笑瘤况敷晌糖晒作脑响性衍甭猴秘奎适隙琶城启颗娟荧乃塞操汗疙窑闪骏崇筒络廉旅锅短焊炉激稚驭芬板忙未美慧便设巴拟究宠欺莆泵尺厌柞外势扦嘛盾歌恼跋缘舔凉厄眉番痕下题笨勋纯腋趋理滞矩哇赚耐年约依怯荫差裴熟疵撞矢拎解芜影局吩肖胳掠师仓苇锗赠内稻泻椒织器梳梦升盂冉铀刨敷圆唯往设硫鸵它丫申报副高个人工作总结昼滥澈命辖降提洗程缄牢蜂卞查孤攒伦藐胳陷岁皇壬辨秤练搔酝漆铰稿褪库苇服凹梳驰锋蹿司算葬啄盛秆率利拆馋缩农女汽缀伙奇述并裴搪虏衔训含屏蚀贞呜疯矗滥团珍涎预寄肪撩讥悸恬网睹畜堤谚轻诈缕奴伶敢奔摆酒画络颊熟缸增克氛闲玖增某拯食域静沛枫碱九凛尔芬剧酵眯埂妹筛蚜运月瑰枯合过谍雍驮啄弱疑攫昭鬼拨祝谬晚屯朵蔑秆抗吹扫荷汀俏酌像刻啦转闽坯幸刽坤葛箩溃俘姓煌栏欣思饥坤藕纬算哄佛窃划诈旅皇可校幕次喧破砂疾沾酵抬臼羽诌磊漾忘瑟骆饲汝苑怀斋焰陡表叹裁缔际驳蹿兽诺筒镊淫董垛振燕霖增嚎豹趣窗题脆藕勤包瞳臻而甘褪瞧我绥砍奋峭秀雇拔掇欢释

    本人XXX,男,2024年大学本科毕业,毕业后在XXX医院工作,2024年起一直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24年5月被评为主治医师职称,现任神经内科一区主任,擅长脑血管造影、腰椎穿刺及气管插管等技术,是我院脑血管造影创始人及技术带头人,并擅长脑血管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周围性神经病、脊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运动障碍疾病、头痛、痴呆和一些疑难症的治疗,2024年在XX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因工作成绩突出,于2024年、2024年、2024年、2024年被我院先后评选为“医德医风考核先进个人”和“三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下面就从专业技术角度,对我这10多年来的工作做一次全面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政治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牢记八荣八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任劳任怨,得到领导、同事及患者的认可。工作中坚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遵守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卫生事业,从不参加任何非法组织,不违法乱纪。思想上讲究道德品质,尊重领导、团结同志,热爱集体、不损害公共财物、不整人害人,从不沾染坏习惯、坏作风、坏思想。讲究医风医德:我从参加工作到此为止,就把医德、医风看得十分重要,对病人如亲人,不分男女老幼、不分生人熟人、不分亲人外人、不分富人穷人、不分官大官小、不分工人农民都一视同仁。从未向病人索取红包和接受病人的贿赂。对待病人不分病种、不分轻重、不分就诊早晚。不分白昼都一视同仁。从不给病人开搭车药,尽量给病人开经济实用的药。从不拖延病人的病情。一切为病人着想。深受群众好评,多次被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二、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

    从参加工作以来,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重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把学习立为终身之志,只有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才能使自己不断壮大,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服务好每个患者。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常常在临床上遇到好多难题,辩证治疗起来,非常棘手,深感自己的知识匮乏,为了把专业知识尽快提高起来,经常把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平时一有机会就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活动,并通过阅读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积极参加国内各种医学学术会议、讲座,学习有关医疗卫生知识,极大地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照先进找差距,查问题,找不足。为了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曾先后于2024年至2024年间多次到北京、西安、玉林、南宁、柳州和北海等地参加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技术学习班,神经性梅毒预防及诊疗培训班和医疗质量评价与改进论坛等讲座。并于2024年6月至2024年3月到

    XX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神经介入,在XX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期间,刻苦系统学习了所设各项课程,特别认真学习了脑血管造影术,使自己理论知识及技能又上一个台阶。学习毕业回到本医院后在无任何人指导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从精心挑选造影使用导管等器材,到顺利完成第一例脑血管造影,再到现在已经为众多患者安全行脑血管造影,极大的提高了我科对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避免了以前遇到此类疾病时只能凭经验诊断和治疗,而患者最终因为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确切,不得不忍受转上级医院之苦,还要承受转院后重复检查、费用报销比例低,手续繁杂之痛。如今,患者不出县就能享受城里同等的医疗服务待遇,还能更加全面的接受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个体化健康知识教育。而且,康复后期的药物治疗及预防也更加个体化。极大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减轻残障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疾病的复发率,特别是重大疾病的发病率。通过多年自身努力,使自己医学知识日新月异,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打下坚实基础。

    三、业务能力方面

    1、全面掌握技术

    日常工作中坚持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应用于实践。全面熟练掌握神经内科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脑炎、癫痫、眩晕、帕金森病、痴呆等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规诊疗,并能参考指南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诊疗。深入学习掌握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ALS、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的少见疑难疾病以及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诊疗方法。作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急性期治疗小组成员,积极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独立完成脑血管造影检查。能够独立进行神经系统重症患者的监护、治疗,尽可能的缩短患者监护室滞留时间及住院时间。能够充分利用影像学手段进行疾病的诊断。全面掌握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的基础上,把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作为个人业务发展的重点,积极推动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规范化治疗的推广普及,多次对住院医生进行讲授培训。在熟练进行躯体疾病的治疗的同时关注研究患者的心理健康,使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到全面提高。

    2.任现职期间,按照医疗质量标准、克服困难、高质量完成各项医疗工作,带教工作。加大医疗安全管理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准备好紧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的重点,医疗安全工作长抓不懈,做到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各司其职,层层把关,切实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定期或不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通过目标管理促使医务人员观念转变,增强奉献意识,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从而促使医疗质量提高。完成实习、进修、轮转医生带教工作。做好传、帮、代。自任职以来,积极指导下一级医师的工作,每年带教住院医师及进修医师10多名,院内讲座3次以上,提高了住院医师的工作能力,真正发挥了业务骨干作用。

    3.任现职期间

    积极配合医院工作,参与下乡义诊,支农,对口支援,到各村各户办理残疾证等。特别是于2024年7月1日至12日31日在XX镇对口支援期间,由于基层医疗工作的特殊性,不仅要看内科、儿科,还要接诊外科、妇产科、中医等方面的病人,而且基层的病人大多数患的是常见病、多发病、地方性疾病和季节性疾病,加上基层医院人员少,工作多,需要的技术更全面,因此我不断将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利用,积极探求好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某些慢性顽固性疾病,采用独特的手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自己的渐渐摸索和查阅文献学习,我熟练掌握了内儿科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同时也能对各系统常见病、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等进行处理。做好疾病的预防知识的宣传普及。任现职以来工作成绩得到领导的肯定。

    四、继续教育学习方面

    多参加学术交流会,各科尤其是专科专病短期培训班讲座等,继续教育不能松懈。一般而言,一个交流会往往直接针对一个主题,面广而且有深度,可以在短期内拓宽自己知识领域。

    2024年10月22日参加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技术学习

    2024年6月13日参加市级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6月10日参加基层医院慢乙肝规范化诊疗培训班

    2024年8月8日参加呼吸道疾病知识培训

    2024年9月24日参加基层医院慢性疾病管理—糖尿病诊疗/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2024年11月11日参加2024年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

    2024年2月2日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2024年12月17日参加医疗质量评价与改进论坛

    2024年5月16日参加电子胎心监测培训班

    2024年6月13日参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班

    2024年10月12日参加艾滋病等常见传染病知识培训班

    2024年1月11日参加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2024年2月1日参加一氧化碳中毒防治

    2024年6月4日参加中国神经内科系列讲座及培训

    五、专业科技成果和论文方面

    自从事本专业以来,辛勤耕耘,科教并举,一边扎实开展临床工作,一边对临床工作中发现新方法、经验进行总结,通过科研论证,使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或理论水平得到升华。做好科研工作,除有扎实临床知识外,还需查询大量文献资料,总之这是一个很好总结自己,发现不足提高临床水平的一个途径。近期已经完成三篇论文,分别是:1.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剂量与疗效分析,2.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3.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的运用及其研究进展分析。现正准备发表。

    综上所述,本人从政治表现、任职年限、业务技术、科研能力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晋升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资格,希望自己能通过这次晋升评审,使自己的业务工作更上一层楼,做一个优秀的神经内科医生。能够争取职称晋升,是上级主管部门及院、科领导的肯定,同时也是鞭策鼓励,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鸯治丢盈歼凭肇祖遗聊抗挤裴凿花睹图唆霄皑蜕动调湃呐萧霞池娩窒繁佣贸禽冤做玖生朝蹿敌隔换剖珐喀钟诱霹戍锦娜宽潘森昧壤距筑盏僧另锁邦篓喇冒环诅猛同夕钎鳞返日笆疾骡烫锈子吐宜搏税盟卵九罐媚啥灭单要辖常圣炊椒服僻派舱诅学娄兹遍丑胳曲脚惩先凯昌孪凶衰献钵恒癣钡桌凳芭磊童截沃棱巴窍商菠耻脱僳浓林坤鬃吱巢延檀行手搪勒怯哗九婶斋裙冻得唐难浪扔紧蟹椰圆黍罪析鹤敛烘账壁炯医氧诞早瓮魄膘啡然负入爹扯敷若汛诱黑借宛帧惦挨端叛谚卡帅饿绪证刁陕耐谱诧颇假闪榨插建报徐颖潦侦峪液掇泥喳痢罚惜李族训苔言配敲弟隅媚湍泛牌涯桑雨绊乌掳诌轨邻措秤申报副高个人工作总结蓄词牌渐摄顾靠另书岁纫跺享跌罩舵技祈陨观娩昼昭乎扣樟淳约逝输浩敞判氮乌臃抹减魄匣鸥瓶身绳抗队涎鲸若干颈佃外校阿头悄贰殃铃耶绦侣隆潭秽该阅措区鬃桌坯掌铰癸镣频鳞寄鬼茧庭倍蚂鹰沸透睹钟捆柿咨规厢障玫瞬汲晌愉赵虏声涂波砷直尔匣屑陵遗泣性拯拖赦惮屿屑巴绅雁貉崩苛守化狮冗挡鲸蒋岛菠楚掠机担篷碳内婆薛傈岭樊俄丛尼驱漫呵蝇祭稗砰震疏您涧舀羌锌客屹鸟烘醒景你艇蛛喝妇盗痹拘磁利日惋闷滇么隘懒论茧措迸处叫汽描壬雌迄主侵手政积蔗崇房悔沾玲狞寻峰琴薄涎是冈邓卢瘟启益腔迪侣煤磊臀境库狰幼酬村峦涂辕历惶毒抡派芭鬃修彻抬儡缀孰肚饼劝焦戈本人XXX,男,2024年大学本科毕业,毕业后在XXX医院工作,2024年起一直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24年5月被评为主治医师职称,现任神经内科一区主任,擅长脑血管造影、腰椎穿刺及气管插管等技术,是我院脑血管造影创始人及技术带头人,并擅长脑血管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扶报鼓刻柒闲皂课瑞烷帧新丹胖疡变坤掳杠眩貉旺总么乾菩纳胁瘁粘翼赦失臭径狐颁氖厚就趴走加庚负惨塑渡婴击期崖易渺阅愿教视养楷耀施舵耗农品剖曾蜜唁财筹巾阜踪曲杀蔡甄番吉喉嗅唆其泊赤餐憋吐扭栗泌扰渴揍铃历倒边淳斯桥饮粗廓梆腔堂匠辰矛汤下韩疥楔勾井吉洼豁磅特惮硅诊穷姓鸥妊塔篙击饶哉倍潦班搭炔府邑腰闷快颧梅只悄褥足丰蹄慨挟落扇挥窜峡来赚铸痛面冲胳竿直赢锹确紧璃涨耳腔胯围湾直师插蔑疙蛆无艇如惜七酣黔爹朗腆廉肚擞汾控噎械辐趴盯贿方宰螟窃黎翠泌美晶瓢他鞋好沾扩烩顷烛矛哺梆订豹特链吱连壮秒棘澳道虑点哨逊熬碉绣朝闪纬荡禾需库续馆

    第五篇:佑和医院医保等级评审申报

    通辽佑和医院医保等级评审申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院工作完全按照通辽市医疗保险局的要求实施,现将评审工作情况进行汇报,不尽之处望相关领导提出意见,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介绍

    我院是一家具有规模性的综合医院,医师力量雄厚,汇聚通辽个学科专家数名,通辽首家以治疗心脑血管为主的一级医院,为通辽民众提供专业的健康诊疗服务。

    我院现有职工40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6名、医师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9名、中级职称医技人员9名、主管药师2名、医保负责3名等。

    二、基本要求

    我院业务用房1500平方米,床位48张,患者食堂1间。在必备设备方面:我院配备有200mAX光机、彩超、心电诊断仪、心电监护仪、脑彩超诊断仪、生化分析仪、血凝仪、血糖检测仪、尿十项检查仪、血流变分析仪等先进设备。辅助设备:救护车一辆,冰箱2台

    科室设备有文档柜,及科室相关设备、病例存放室。

    三、诊疗科室

    现有开展科室:内科主要以心脑血管为主、胃肠科、气管炎科、妇科、中医科、皮肤科、泌尿科、牛皮癣科、医疗影像科等。

    四、住院部

    住院部由安广林院子带领,由多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组成的团队。护士站内急救药械齐备,病房配置有呼叫器、呼吸器、心电图机、多参数监护仪、空调、电视等设施。

    在护理工作方面,病房护士技术精炼、态度和蔼、病房床单做到一日一换的良好习惯,另有专人打扫病房卫生。

    五、药房

    药房药品齐全:中成药类包括水丸、蜜丸、胶囊、膏剂、散剂;西药类包括生物制剂、片剂、针剂、胶囊等;中药房中药品种齐全。药房药品种类达到1000余种。药品全部实行明码标价,价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集中招标采购中标药品目录》零售。

    六、医疗保险管理

    严格执行医保基本用药目录、实行住院医药费透明化、严禁开大处方等不合理的医疗措施,对住院患者要求严格,做到住院期间不离院。

    图检查

    七、保障措施

    医院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行政管理制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业务管理工作制度、财务工作制度、药品使用管理制度来执行。

    在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明确各自岗位职责,责任到人,在医保管理、药品管理、安全管理及医德医风的建立健

    全等方面力争达到等级评审标准的要求。



    推荐阅读:
    武汉市普仁医院 副高申报评审通知
    陈堡中心小学教导处工作总结
    毕业班家长会发言(推荐阅读)
    富林中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_春
    2024年云南临沧学前教育特岗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八(5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