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劳务合同 诗句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重视交通安全建设和谐校园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尘埃落定 时间:2024-09-10 15:47:51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重视交通安全建设和谐校园

    安全教育讲话之

    重视交通安全建设和谐校园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重视交通安全建设和谐校

    园》。

    目前,交通事故正在夺去很多人的生命,为唤起人们关注这一事实,我国把每年的4月30日定为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把这一天设为交通安全反思日,意在提醒更多的人来关注交通安全,反思以往的行路或驾车的陋习,认真审视并改正不文明的交通习惯,把宝贵的生命从无情的车祸中解救出来,尊重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权利!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数量也相应地剧增,于是交通事故频发也成为社会的主要公害。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大约是10万人,也就是说,每天有两百多人死于车祸。其中,未成年人占了很大的比例。据统计在2024年,深圳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十三万三千一百六十六起、死亡869人、受伤4355人、直接经济损失两亿两千六百多万元,这些血淋淋的数字,无不告诉我们交通事故猛于虎。

    现在让我们想一想,当你走在马路上的时候,是否有下列的陋习呢?随意穿越马路,不走人行道,对车鸣声充耳不闻、依旧在马路上高谈阔论或者追逐打闹,闯红灯。那我们再来看看,学校周围严峻的交通形式吧。在上学的路上,有的同学要穿越几条马路,过几个红绿灯。尤其在校门口,公交车掉头,过往的车辆又多又乱,车速又快,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在类似这样的地方,不仅要走人行横道,而且还要谨慎看清楚来往车辆。

    同学们,当我们违反交通规则的时候,是否考虑到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不可挽回的后果呢?生命是宝贵的,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而你们正处于成长阶段,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敢动敢玩,但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遇到紧急情况难于应付,因而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较大,往往要高于成人好几倍。在马路上行走时,要有安全意识,时时防范意外,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重视交通安全,更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同学们在学校里我们的老师每天都把安全教育落实在日常工作中,从上学期 开始每到放学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大门口就有值周领导、老师、学生在那站岗。还有楼梯、走廊墙壁上,挂了许多给我们师生安全温馨提示语。同时,为了安全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个别班级也有自己的班规,因此,遵守学校纪律,班规,是你在校平安的前提保证,学校正因为这么做,都是以一种负责的态度,确保我们师生平安。

    在此,我向同学们发出以下倡议:

    1、积极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时刻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走人行道,不在公路上嬉戏、打闹,不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上街,不要在车前车后乱跑;

    3、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如果没有红绿灯,要

    先往左看,再往右看,注意来往车辆;

    4、过马路时,不贪图方便去翻越交通隔离护栏;

    5、乘坐汽车时,不要把头和胳膊伸出窗外;

    6、从自己身边做起,劝告自己的家人、亲戚要珍爱生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安全乘车、安全走路。

    红灯可以再等,然而,生命不可以再来。最后,让我们一起重视交通安全,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而努力吧!安全!让我们从校园做起,从班级做起;安全!让我们每位师生从自身做起!祝愿同学们平平安安,健康快乐地成长!

    谢谢大家!

    第二篇: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周少波,你好。我叫张秋英,是孙集的一名老师,也是你的同乡,我娘家是营子村的。每天看你主编的报纸,我也非常想写点东西,但一直自愧笔拙,没勇气投稿。现在我试着写了点东西,请你费心多修改多指导。

    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建设和谐平安校园,一直是孙集街道银杏小学学校工作的重点。近日,结合第十六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到来,学校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1.利用升旗仪式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2.举行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演练使学生熟悉疏散路线,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3.举办安全主题班会。重点从传染病防治、饮食、交通、集体活动、防溺水、用火用电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4.给学生布置安全作业,要求学生留心学校和自家的安全隐患,学校对提交的安全隐患结果进行认真核查并及时加以整改。5.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安全应急科普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学校通过安全教育活动,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应急避险能力。(张秋英)

    第三篇:重视公共安全教育 共创和谐校园

    重视公共安全教育 共创和谐校园---重庆市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教管中心杨小明

    今天我参加了重庆市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倾听了重庆市教委安稳办蒋运春主任和重庆市教科院公共安全教育专职教研员康世刚博士等专家的讲座。通过学习,感觉收获颇丰,专家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方位剖析了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和校园安全无小事的真正内涵以及教会我们如何解决工作当中遇到的校园安全问题以及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如何设计公共安全教育课。

    此次培训给我以震撼的是听取了重庆市教委安稳办主任蒋运春关于<<当前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与背景>>讲座。感觉现实、实在、朴实、生动,具有可操作性,很有指导价值,对我们工作影响很大。重庆市教委安稳办的蒋运春专家从学校安全问题的背景讲起,学校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既包括维护学校设施和环境的安全,也包括防范校园暴力。但核心就是要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身心安全。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需要教育、公安、卫生、建筑等有关部门和学校来共同解决。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再一次体会到了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并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并从中获得一些体会,具体如下:

    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根据学校安全工作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比如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门卫值班制度、巡逻值班制度、防火防灾制度、食品卫生检查制度、图书室管理制度等。同时不断完善突发事故、防火防盗、疾病防控、食品安全、地质灾害、溺水等应急预案以及应急演练。每年年初与学校行政、班主任、任课教师层层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使每位教职员工明确各自的职责。并将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年终考核的内容之一。

    二、开展安全“大宣教”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培养自救自护能力。

    要确保学校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利用各种机会、各种方式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

    1、认真做好安全“大宣教”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大宣教”方案,并在安全教育期间组织师生学习上级部门下发的安全教育相关文件,并对校内易发安全事故类型、重点部位有清醒的了解。

    并定期对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汇报,从中找出工作不足,急时进行改正。

    2、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集会、公共安全课、实例讲解、各种演习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掌握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火、防盗、防震、防骗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此外还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和举办主题班会、邀请相关人员进行法制、消防等方面的讲座、交流活动。积极参加区教委的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活动,学校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丰富安全教育内容。

    三、加强巡逻检查,急时整改,消除隐患。

    每学期开学前,对学校进行一次全方位检查,特别是校舍、树木枯枝、堡坎、电线、灭火器等作为重点检查对象。每天学校值班行政人员和护校队值班人员一起对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进行检查,每周行政进行一次全方位大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急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保障全体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通过此次学习我想对公共安全教育提两点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公共安全教育需要全社会的重视,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作用,多开发些有关公共安全教育的动漫在电视上播出,从视听上震撼少年儿童.2、教育科研机构应该多开发些有关公共安全教育的课件,让从事公共安全教育的教师能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第四篇:建设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注重课堂礼仪

    构建和谐校园,如今已成为我们师生的共同追求,但和谐校园的实现,不能仅凭空喊几句泛泛的口号,而应注重实践,注重从身边小事做起。具体到我们学校,那就是应特别注重讲求课堂礼仪。

    什么是课堂礼仪?课堂礼仪即指师生在课堂上所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凡是这种规范落实较好的地方,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学习成绩就会良佳。反之,则一定会影响校园的秩序。

    从这一角度来审视我们的学院,大家便会发现,那种欠文明、欠礼貌的不良现象实在是该引起我们应有的重视了。

    现象之一,便是随意的上课迟到。我们在哪个班几乎都会看到,上课铃虽已想起,却有部分同学尚未来到教室。老师刚开口讲课,便会被迟到者接连打断,前20分钟内,老师简直无法顺畅地做课堂讲授。这种现象,既让老师反感,也是正常听课的同学大受干扰。大家说,这种迟到现象,难道不是即失礼又违纪吗?

    现象之二,是课堂上的随意走动。我们常看到课堂上老师正讲着课呢,突然有同学站起身走出了教室,有的还象征性的向老师示意一下,有的则干脆连个招呼也不打,难道教室是可以自由出入的集市吗?随意走动者不觉得你是在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吗?

    现象之三,是上课时随便吃东西。课堂上,老师正严肃认真地传道授业着呢,某些同学却坐在那里有滋有味儿的吃早点、吃零食,难道教室是茶馆儿吗?公开大口咀嚼,都难道不懂得这是对辛勤老师的极大不尊重么?

    想象之四,手机铃声的频频响起。老师正在讲着课呢,大家正在倾心境听着呢,突然,传来手机中的音乐之声,老师的思路立刻被打断了,教学氛围一下被破坏了,大家想,这种频起的手机声,难道不是有碍于和谐课堂的一种噪声吗?

    现象之五,是课堂上的随意说话。我们常常看到,老师在讲台上讲的口噪舌干,讲台下同位儿同学却旁若无人的在那里切切私语,有的甚至大声谈笑,教室像是在开研讨会,弄的老师大大失去了讲课激情。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课堂上类似这种不礼貌、不文明的现象,每天都在层出不穷的发生。这看上去好象不是什么严重问题,但它却事实在在的影响着课堂的和谐气氛。

    现在我们不是大力提倡建设和谐校园吗?那就请我们都先从建设和谐课堂开始吧。学会尊重礼仪、学会尊重规范、学会遵守秩序。这对我们成长为一个受社会欢迎的人是极为重要的。和谐的校园需要师生共同创造,和谐的课堂需要每个同学共同营造。我们可以这样断言,当大多数同学都能注重课堂礼仪之时,那才是和谐校园真正实现之日。

    谢谢大家!

    第五篇:和谐校园建设

    一、对和谐的描述

    和谐:

    《广雅》“和:谐也。” 《玉篇》“谐:和也。”

    两字同义。原都指音乐的协调和美。“和”强调配合得融洽;“谐”强调配合得匀称。《说文解字》“和:相应也。”也是描述音乐。如:

    《尚书·舜典》记载:舜帝命其乐官要做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皆谐,无相夺伦,人神以和。”

    强调声、律和八种乐器有序配合,奏出和谐的音律,使人和神借此达到和谐的境界。和谐后来被引申为:协调不同的人和事并使之均衡;也形容事物的和顺,适度,不过分。各种事物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和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发展。

    《词源》解释为“协调”。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和谐从描写音乐的概念引申为描述人或事物关系的概念后,就被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于哲学领域,成为了一个哲学概念。主要表述为“和”。

    如《中庸》里提出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促成事物的平衡和谐,天地就能保持其秩序,万物就能变化生长。赋予世界万物的存在以和谐的性质。

    《易传》:“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说的是自然人类按照各自本有的特征分门别类排列和布局。有乾道必有坤道,有男人必有女人,有施予必有接受,有创始必有守成。日月运行必有寒暑交替,按规律运行,即大和谐。

    西汉“天人感应”更是把人和自然看做是一个和谐系统中的自我调节。

    王夫之把宇宙最高程度的和谐称为“太和”,即最高和谐。

    春秋时期的史伯是最早对“和”发表看法的哲学家。

    “和实生物”:即调和不同事物就能产生出新的事物。

    “以他平他谓之和”:就是用一些事物去平衡另外一些事物,这就是和谐。这是事物的结合方式,也是新事物的产生方式。一说明了事物的多样性,二说明了多样性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和而不同”。

    阴阳五行在春秋前是分开的,春秋之后阴阳和五行结合在一起了。阴阳思想强调对立;五行思想强调相克相生的联系,这就是一个和谐的系统。说明了多样性统一的和谐思想。

    在后天八卦中,乾坤被称为父母卦。父母卦生出“三子三女”:长男曰震,中男曰坎,少男曰艮;长女曰巽,中女曰离,少女曰兑。八卦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或家族体系。

    周敦颐给《太极图》作说明:“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表达了“和”是事物生成、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原因的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承认对立,但不认为对立和斗争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一味讲对立和斗争不可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中国哲学更关心如何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消除事物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使事物保持和谐状态。

    北宋张载《正蒙·太和》:“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必有仇,仇必和而解。”事物的对立斗争最终要走向“和”。

    可见,万物的共生共存正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追求的世界理想化状态。把“和”看成是事物生成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中国哲学一种独特的思维和观念。

    “和谐”一词由最早形容音乐的合拍优美引申到描述人、社会、自然之关系的和顺和睦融洽,它的核心意义已经成为一种思想和哲学。

    “和谐”作为中国社会悠久而珍贵的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追求,包含了我们祖先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哲学智慧,是理想的社会发展目标。“和谐”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以及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核,它不仅闪烁着东方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取向,而且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古代对和谐社会的描述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共同追求和理想境界。其基本内涵是: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和睦相处”;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崇尚“合群济众”;

    在各种文明的关系上,主张“善解能容”、“和而不同”。

    “大同社会”代表了中国古代理想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

    《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东汉郑玄解释说:“同,犹和也,平也”。所以“大同”也就是“大和”与“太平”,也就是和谐社会与太平盛世。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

    1、人与自然和谐

    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而非天人对立。其经典论述是《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它强调人类必须以遵循自然规律并把它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

    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

    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深深体现着生态智慧与“王道政治”的完美结合。

    2、人与社会的和谐

    其一,政治和谐。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政通人和)

    其二,经济和谐。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市列珠玑,户盈罗琦,竟豪奢。)其三,文化和谐。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人与人和谐

    提倡宽和处世,创造“人和”的环境,追求以“和谐”为主题的大同社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提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

    4、人与自身和谐

    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主张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

    一是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孔子说“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二是正确处理穷与达的关系。“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三是正确处理外在身份和内在品质的关系。

    5、协和万邦的和谐世界

    在民族间、国家间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

    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

    对和谐社会描述小结:

    中国传统文化善于从矛盾对立的事物中发现有利于解决矛盾、消除分歧的积极因素,强调把“和为贵”、“求同存异”作为处理矛盾或冲突的最佳途径和最高法则。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强调每个人只有通过“修身”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做到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因此,他们强调每个人都必须处理好人的精神需求与物质追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谋取个人利益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努力做到身心和谐,义利统一。如倡导“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修养,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的思想等等,都表现出中华民族连绵不断的基本精神特征。

    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以及追求和平发展的世界体系中,仍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核心价值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定。

    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核心价值:政治上人人权利平等不存在压迫;经济上按劳分配不存在剥削。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致力于和谐校园的创建。

    三、和谐校园基本要求

    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要求: 和谐校园应该是一个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 的文明校园。

    有了和谐校园,才会有和谐教育; 有了和谐教育,才会有和谐课堂;

    有了和谐课堂,才会有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民主法治:

    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挥

    教职工全员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职代会、教代会制度,政务校务公开等 依法治校得到真正落实

    公平正义 :

    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学校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 :

    师生员工互帮互助

    诚实守信

    平等友爱

    融洽相处

    安定有序 :

    学校组织机制健全

    管理完善

    秩序良好

    学校保持安定团结

    和谐发展 :

    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提高

    教职员工生活富裕

    工作生活环境良好

    四、创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的构建涉及五个基本要素

    和谐5个基本要素:人

    1、人的和谐是关键

    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和谐与否,决定了校园和谐的成败。校园中的人,主要由领导干部、教师、学生三类人构成,而其中领导班子的和谐是关键中的关键,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基础。校园是否和谐,首先就看这个学校班子是否和谐,这是由领导班子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领导班子的和谐并不是领导班子没有矛盾、不允许产生矛盾,也不是班子内部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意见,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和谐。这就是说,领导班子的和谐,是不同意见充分讨论甚至思想交锋但又形成一致意见和决议的和谐。在这过程中,班子“一把手”的言谈举止和所作所为是关键与核心。“一把手”坚持民主集中制,让大家充分说话,畅所欲言,又善于引导和集中大家的意见,形成决议和决定,这样的领导班子必然是一个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当然班子的其他成员对于构建和谐的领导班子也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没有领导班子的和谐,肯定就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而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一般就没有师生关系的和谐。如何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应当说领导干部和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2、事的和谐是核心

    一个校园是不是和谐,除了要看领导班子的和谐、看干群关系的和谐、看师生关系的和谐以外,还要看是不是抓事业,树正气。事业发展兴旺,师生心气很足,正气蔚然成风,这极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如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萎缩萧条,前景堪忧,前途无望,家长投诉多,社会意见大,上级追究严,肯定是人心惶惶,人心思散。连生存和发展都成问题的学校,肯定是无和谐可言的。

    事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核心所在,校园的和谐也是通过校园内大小事体现出来的。校园的中心工作无疑是教书育人。所有的事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工作进行的。岗位的设置、人员的安排、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设计落实、校园建设与后勤服务的保障、教职员工的考核评价等大小事无一不关系到校园的和谐,而所有的事均靠人来组织落实,因此,学校的事业要兴旺发展、要充满活力与生机,关键在人。

    3、物的和谐是保障

    和谐的人际关系、干事办事的良好氛围,没有物的和谐肯定是难以为继的。这里的物既指显性的客观物资条件,又包含隐性的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物的和谐既表现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配置的和谐、教职员工福利待遇的和谐,更表现为学校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和谐。

    4、景的和谐是窗口

    校园的和谐是有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可以主观感知的,这即是校园的风景。

    人是这风景的主宰,是这风景的主角。和谐的校园每一人、每一事、每一物都应该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都表现出校园的和谐。如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布局科学合理洁净的校舍、花草树木等等,均是展现校园和谐的窗口。

    相信校园一草一木皆可育人。

    5、情的和谐是基础

    人的和谐、事的和谐、物的和谐、景的和谐,都是以情的和谐为基础的。人决定了事、决定了物、决定了景,人是关键;而人是有情感的人,人是情的载体,情是人的灵魂。因此,情的和谐是人、事、物、景和谐的基础。

    情的和谐应该是领导干部情的和谐、教职工情的和谐、学生情的和谐的内在动力。在校园三大主流人群里,领导干部因其特殊地位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职工的“情”,而教职工也因其工作性质与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学生的“情”。由此,领导干部情的和谐最为关键,教职工情的和谐最为重要。

    五、抓好和谐校园建设的根基 服务型领导班子 成员之间支持配合 教师乐教、师生融洽 学生勤奋好学

    领导教师之间信任平等 校园环境优雅

    经费支持、收入差距合理 制度刚性中突出人性化 服务型领导班子

    1、转变观念

    2、变传统的管理型为服务型

    3、当好教职工的后勤部长 成员之间支持配合 中层干部: 承上启下

    执行学校决策

    带好自己的团队

    副校长:

    服从、配合、支持党政主要领导

    领导好分管部门中层干部 校长、书记: 带好一般人

    惠及全校人

    教师乐教

    师生融洽

    和谐的课堂氛围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建立完善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学习制度。教师感受快乐的教学过程。

    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乐其道。

    同学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同学。

    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 一颗真诚的心。

    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

    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学生勤奋好学

    建立良好的学风、良好的校风。

    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

    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快乐学习。领导教师之间信任平等

    在岗位目标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要明确;

    在工作分工上,是合作关系,要有责任意识,对所管的工作一定要负责;

    在同志感情上,是朋友关系,彼此要把自己定位为“诤友”。

    做到“三个字”,即忍、让、导。

    忍,就是能容忍他人的某些不足,时刻以一颗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别人;让,就是让利,时时处处以学校大局出发,必要时要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遇事多替别人想一想;导,就是一个导向、策略问题,在处理问题时,要引导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这样,既能融洽上下级的关系,又能赢得彼此之间相互支持,和谐的上下级关系也得以建立。

    领导教师之间信任平等

    要做到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交流不隔膜、互相支持不拆台、互相谅解不指责、互相关心不冷漠。相互之间以坦诚和善待相处,营造既有直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又有信任与支持的和谐氛围,充分发挥各人所长,相互补充,弥补个人之短,从而聚合起一种能发挥整体战斗力的优势。

    提倡做使领导宽心的人,不把难题上交;做使下级舒心的人,不把责任往下推;做使同事放心的人,不在背后搞小动作。

    要善于“经营”人心:在处理同事关系时,要特别注重把人心当作一项工程来“经营”,用积极向上的心态来激发人心,用人文关怀温暖人心,用教管结合净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高尚人格臣服人心。这样,既能消除同志之间的隔阂,又能增强学校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校园环境优雅

    要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创建和谐的教育服务,完善教育设施,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

    打造花园式校园。草坪绿树,亭台长廊。名人事迹,励志名言。经费支持

    收入差距合理

    经费支持是创建和谐校园最重要的基石。

    一靠上级,二靠发展。

    保持学校领导、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收入上合理的差距,向一线教师倾斜。

    贫穷无和谐,不公无和谐。制度刚性中突出人性化

    提倡“人本”管理不等于抛弃制度管理而是要努力在刚性制度管理中渗入柔性人文关怀。

    在制定制度上——解决校长的要求与教师的认同之间的矛盾

    在完善制度上——广泛听取教师合理建议

    在执行制度上——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 总结:

    创建和谐校园的最终目标:

    一、打造名牌学校。使学校成为一所全校师生员工从自我做起,从自己的岗位工作做起,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干事创业,而又和谐相处的学校,使学校成为师生员工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成才的摇篮。

    二、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不断发展,培养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办人民真正满意的义务教育



    推荐阅读:
    重视交通安全建设和谐校园
    参观接待工作流程图
    人发200529附件14:女职工生育休假管理办法
    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报告1
    工信部公布淘汰落后产能名单[定稿]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