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二号文库 承包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从师生互动谈教学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前尘往事 时间:2024-09-13 04:12:24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从师生互动谈教学

    从师生互动谈教学

    大家下午好!我是教育系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张敏。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教学经验。今天我将两大方面进行讲述。

    一、我对师生互动的理解

    我国古代的《礼记·学记篇》,有段话:“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翻译过来就是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吃(也)不知道它的好味道;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的不透。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这里面的“教学相长”可以说是我国关于师生互动、相互学习最早的理论了。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如果只是教学的形式而没有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在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任何一方的作用均不能忽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过来,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也对教师产生重要作用,其实,这也是《礼记》中所说的“教学相长”。

    二、在教学中我是如何进行师生互动的

    接下来我要说一下,在教学中我是如何进行师生互动,促进学生

    参与教学的。

    (一)热身活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课之初就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有效的热身环节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是课堂教学的铺垫。帮助学生调整到适于接受新知识的状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既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上来。

    对每一门课来说,第一节课是至关重要的。对每一堂课来说,上课之初是很重要的。教师通过第一节课告诉学生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这门课程将会学到什么?课程是怎样进行的。教师的精神面貌、语言特点等综合形成的上课风格会一览无余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果第一节课上的生动活泼,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就会期待接下来的课程。反之如果第一节课上的比较沉闷,后果是可想而知。

    手语课的第一节课我是精心设计的。我先用熟练的手语讲了一个小故事。学生看完都问:老师,我们怎么才能打得像你那么好?我说:只要按照课程要求,好好练习,这门课学完后,你们都能把手语打好,甚至有些同学还会超过我。接着我领学生做了一个手指操。(演示手指操“上打三通骨,下打骨三通,两边一起打,中间裂个缝”)一年级的新生刚接触手语,他们大多数手指比较僵化,相对来说不够灵活,对手指的掌控力也不强,而手语这种视觉语言对手指的造型表现力有

    很高的要求。第一次做这个手指操,很多学生都会边做边大叫:“老师,太难了!我的手不分瓣啊。我的手都抽筋了„„”但是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对手语感兴趣。学生喜欢挑战自我。接下来我还会教学生用手语数数,先数1到20。(演示一遍)数数不难,但是想打得有快有对就很难。“挑战100”是我们课堂经常进行的比赛,学生积极性很高。前三周看谁的表现好,每个班会选一个课代表。通过手指操和数数,学生的手指普遍较刚开课时灵活了,手指的表现力也大大增强。

    (二)温故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对于手语这样的技能课,通过温故教师会获得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反馈,还可以通过已学过的知识学习新知识。

    传统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都是教师在确定,有时很武断的,教师认为的难点并不一定是学生的难点,相反,教师认为很简单的知识点,而学生恰恰不明白、不理解。所以让学生学生提前预习,找到自己不会打,难理解的知识。上课时我们会请学生提出这些疑难知识点,授课时重点讲授这些知识。

    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就是一个不断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活动过程,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他们才会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哥哥高弟弟矮,姐姐胖妹妹瘦”哥哥、弟弟、姐姐、妹

    妹是新词,学生反映不好打,记不住。学生提出了问题。我引导学生来分析问题,我们之前学过爸爸、妈妈,比较一下这六个词有什么关系。最后学生总结出这六个词都在嘴部,一个手就代表一个家庭。爸爸是大拇指,妈妈是食指,其余三指是孩子,其中个子最高的中指是哥哥、姐姐,个子最矮的是弟弟、妹妹。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理解手语词汇的构成关系,由以前学习的知识爸爸妈妈,就记住了新词汇。让学生参与重点、难点的确定,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谓一举多得。

    (三)“练”“看”结合

    师生互动不仅体现在师生之间,还要体现在教师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简化,就是用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去取得教学实效,简化环节,留给学生更多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和机会。

    很多学生反映学了一些手语后遇到聋人,还是没办法跟聋人沟通,看不懂聋人的手语。手语是一种视觉语言,不仅要会用手打手语,还要学会看手语,实际上,看手语会更难。“打手语”相当于健听人用口说话,“看手语”相当于健听人听别人说话。视觉语言形成的是图像画面。学生练习手语的时候,要在心中勾画图像。这样才能把手语打的生动形象。比如:全、都、什么的图像不同,动作也不同。看夜晚的天空,繁星点点,聪明的人类把看似凌乱的星星连接成一个个图形,命名为狮子座、双鱼座等。所以在练习手语的时候要“练”“看”结合,有时候教师打学生看,有时候两人一组一人练一人看,一人练多人看等方式的练习,练习其快速的反应能力、理解能力,让手语成为一种真正交流的工具。

    (四)惠人其中

    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密切。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育人也反过来影响教书。学生精神世界受到滋养,才会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手语是一种语言,要想把手语翻译好,就要了解聋人文化。在手语课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会适当讲一讲聋人文化。然后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动脑思考,例如“当前作为一名特教人,你觉得聋人手语和文法手语哪个更适合?”根据观点不同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这个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辩论的过程旨在引导学生对手语和聋人文化进行深刻的思考,思考后每个人都会有所收获。

    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了科学对待特殊人群的态度。有些人是歧视残疾人,认为他们有残疾,微不足道。有些人是怜悯,觉得他们可怜,对待他们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开始时学生更多的是后者。歧视会造成愤怒,怜悯会造成自卑。通过课堂上对残疾人群体的了解,现在学生认识到,残疾人是社会的一部分,要平等对待。对待特殊儿童我们要全然的接纳与包容,而不单单是奉献爱心、耐心那么简单。

    “三人行,必有我师” 在教学活动中首要的是彼此尊重,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第二篇:谈写作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谈写作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摘要】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语文教师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从事写作训练,从而形成准确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为此,教师需要做到:精心设计写作课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师生互动中见成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加强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取素材,从阅读中汲取营养,思维敏捷,思路清楚,写出情文并茂的好文章。

    【作者】张丽君语文教研室高级教师

    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采取充满灵动色彩的丰富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感到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自豪,从而自觉自愿地从事写作训练,形成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能力。学生的写作兴趣来源于他在写作实践中的成就感或者有可能实现的成就感,使他感觉到写好文章不是高不可攀的事,通过自己的努力是能够做到的。那么,老师应采取怎样的方法,使作文教学灵动鲜活,学生乐在其中,得在其中呢?

    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我得益于钱梦龙老师一贯倡导和身体力行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钱老师说:“以学生为主体,是把学生作为自主发展的人的一种肯定,也包含着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他还说,“训”即是教师的教导、指导,“练”即指学生的操作实践,这一词表现的是师生的互动关系,与一般的‘练习’不能等同。训练的特征就是师生合作,训练的实质就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必然归宿。基于这种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指导思想,我采用了写作教学的全程互动方法。

    第一,知识传授中的师生互动

    要科学地进行作文教学,必须以写作知识为先导,而真正做到“训”与“练”的结合才是教学的佳境,即教师对写作知识的传授与指导要最终化作学生的能力,成为学生自身的内在素质。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传授是建立在学生积极感知的基础上的,你的讲述真正能够开启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或是引导他们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此而形成师生思维的互动。在这里,教师的思维如同一根导线,联通每个学生头脑中思维的接点,在他们的脑海中燃起思维的火花,激发出创造的活力。

    精心设计写作课的每一个环节,把写作指导落实到实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师生互动中见成效。比如:

    在传授“用心感受生活”“深入思考生活”两个单元的写作知识时,我把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使之形成认识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思考发现题材价值的一套体系,使学生觉得实用、好用,他的兴趣会大大增强,参与度会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果自然会很好。我把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点各用一句话来解释,又让这两句话紧密联系,逐层递进,就形成了思维的梯度,具备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我这样诠释:用心感受生活——生活原来是这样(美、丑、善、恶等)的,深入思考生活——生活为什么是这样(善、恶、美、丑)的。第一个层次就涉及到怎样感受到生活本来的样子的问题,不用教师指出,学生自己就能够说出答案了——勤于观察,善于感悟。第二个层次的问题学生也通过讨论自然得出——由感性到理性——借助联想和想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分析、概括、推理和判断,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洞悉人物的主观心理和行为特征。于是,学生的思维如开闸之水,源源不断。“感受”练习发言中学生纷纷讲起自己看的、听的好事、坏事、激动人心的事、庸俗无聊的事。“思考”练习发言中就上述学生讲述的大家觉得有意义、值得探究和挖掘的事进行讨论、分析,各抒己见,多方互补,后来形成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在下笔成文的时候,学生感到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成了他们取之不竭的材料,很少有人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了。《青山不老》写得生动感人,《感悟秋天》写得优美流畅,《上学路上》写得风趣幽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自古英雄出少年》等文章都显示出学生对生存竞争、社会竞争和当今青年的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学生的思想在走向成熟,笔者感到由衷的喜悦。

    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名著名篇,从经典作品中汲取宝贵的营养,并学会学以致用,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就是只有博览群书,写起文章就能运用自如,如有神来之笔一样。书籍是前人对生活感悟、思考的结晶,阅读书籍,实际上也是间接地认识生活。作文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而丰厚生活积累,广泛摄取知识,便是联想和想象的基础。为了使学生能把阅读中学会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笔者首先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读说写相结合的能力。如《读〈伊索寓言〉》一文中要求学生根据文中说理的形式写一段话,表达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学生写完后当堂朗诵交流,见解深刻,文笔流畅。笔者还经常出一些常用的和课本上出现的成语,使学生仿照用电影片名编故事的形式,随心所欲地写一段话,然后朗诵给大家听,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又达到了练笔的目的,还掌握了成语的用法。

    其次,利用每周一节课为学生开设阅览课,要求每节阅览课后都要写读书笔记,也是开源引流、丰富写作素材的好办法。坚持下来,收获喜人,有的同学摘抄精美段、篇,有同学写出阅读所感,还有同学在周记上自创颇有意境的诗歌。学生体会到了阅读与写作的联系,就更加重视阅读,以写促读,以读带写,双向促进,效果的确不凡。

    第二、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现代写作能力和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快速写出好文章,正在成为普通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内涵。而现代中学生的作文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着许多共同问题:文不切题,漫无中心,思维混乱,条理不清,语句不通,词汇贫乏,错别字多,书写潦草,乱用标点,行款格式不对等。这些严重的问题告诉我们,作文教学要务实,要把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写作能力和良好写作习惯作为作文教学的目标。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力求使自己对学生的指导行之有效。为使学生乐于写作,勤于写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求学生写随笔,随时记下学习、生活中有趣、有益的经历或感受。在给学生的评语中,用充满激情的语言,给予点拨、鼓励和赞许,使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热情和关切,写作积极性大大增强。有的学生在周记中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文字精美,编辑巧妙,图案点缀、色彩搭配恰到好处,整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体现出一种流动飞扬的美感,老师更要不吝赞美之辞大加赞赏,并在全班展出,学生又从中获得极大的鼓励,创作成了他的极大乐趣。这是师生间一种特殊的交流,如果教师忽视这种交流,学生就会感到自己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被动的,枯燥的,没有乐趣可言,自然也就没有主动可论了。反之,学生乐之好之,练笔写作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提笔成文的能力也将随之形成。钱梦龙老师说道:“唤醒学生沉睡的求知欲,让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让学生发现自我。语文老师应是一个实践中的心理学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多鼓励,少批评,教学艺术实际上是鼓励的艺术。”

    其次,民主开放、活泼动态的评改方式——“佳作大家评”(因为每次写作都体现着某个学生的最佳水平,每次评改便是佳作大家评),使学生兴趣大增,又收益不凡。把作文的评改权还给学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同时,又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互动,把作文的评改落实到实处。教师先下发正规的修改符号,分项、分等的评改要求和评分标准,然后组织学生自改互改、自批互批。就典型文章,采用指定小组主评的方法。每次由一名学生负责朗读文章,并指出字词书写和标点使用的错误,其他同学依次指出遣词造句、结构安排、立意谋篇等方面的优缺点,提出自己的评改意见;全班其他同学还可以做补充,教师可以适时提示点拨,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这样的训练,比单纯老师写评语要有收效得多。

    另外,教师常写下水文也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了使学生巧妙地引用、化用古诗文抒情达意,笔者把自己巧用课文诗句和典故写的一段我校与英国友好学校联欢的开幕词读给他们听:“暮春三月,惠风轻拂,杂花生树,燕舞莺歌。惠风送来远方佳朋,燕语传递主人盛意——有朋来自远方,心情何其欢畅!海内遍存知己,天涯犹若比邻。今天,高朋胜友,荟萃一堂,让我们拨动琴弦,奏响高山之韵,流水之音;让我们放开喉咙,歌唱和平之美,友谊之长!”使学生感到读写结合是一件美事,也真的不难。学生在“写出景物特征”的训练中,佳作迭出——《横渡黄河纪行》流淌着古朴苍凉的韵味,《雨后香山》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夕阳写意》更是妙笔融情,在最后一段写道:“为什么诗人只会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却从不曾看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也许因为我是下午4点出生的吧,我对夕阳从来就有新的定义: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晚开的花;只有夕阳才能孕育那崭新的朝阳!”笔者的一篇下水作文《巴山蜀水蕴诗情》,又在“书写主观情意”的写作训练中,发挥了突出的示范、引导和激励作用。

    这样,常写随笔,就会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得到鼓励和赞美,学生又会感到一种创造和成功的乐趣;讨论、评价老师与他们同作的文章,他们既觉新鲜有趣,又会感到距离写好文章并不遥远,也就不畏惧提笔写作,甚至会主动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长此以往,良性循环,就会事半而功倍。

    第三、加强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智力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离不开学生的思维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文教学的目的,应让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地发展,让学生的思想感情由幼稚走向成熟。张志公先生曾经指出:“一个好的教练训练运动员是有严格的训练计划的,训练的计划是很科学的,否则就影响运动员出成绩,语文训练也应当有并且可能有科学的方法。”为了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写作能力,必须发展学生的智力。而智力的核心便是思维。

    写作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复杂思维过程,从材料搜集、主题提炼、内容安排,到语言选用,都离不开思维。根据学生作文的需要,应侧重训练形象思维、灵感思维、辩证思维、综合而形成创造性思维。通过审题立意的训练,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通过选材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通过构思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灵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良好的作文思维习惯是学生具有作文能力的标志。叶老说:“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够从无到有的,看看小孩子养成走路跟说话的能力有多麻烦,阅读跟写作不会比走路跟说话容易,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的历练,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

    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一般思维规律是“积累——模仿,借鉴——创造”。作文能力是一种心智技能,以思维为主要成分,作文是学生思维的结晶。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

    力,必须有意识地开发他们的智力,让他们越写越聪明,越写越会写。一旦他们学会从生活中提取素材,从阅读中汲取营养,思维敏捷,思路清楚,他们便也会“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也能将“夕阳芳草寻常物,化作笔下皆是诗”了。

    第三篇: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案例

    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案例

    ——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5 Section A1a 教学内容: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英语发出邀请: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2.接受邀请:

    Sure/ Yes /Certainly / Of course...I ’d love to.3.会用当堂课的短语拒绝邀请: Sorry, I can’t.I have to do...4.掌握

    have to do...的用法。

    教学方法:设置情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操练表演。

    教学过程:教师板书一组学生学过的短语,要求学生齐读

    (每个短语读三遍): go camping, go hiking, go swimming, go shopping, go sight-seeing, go skateboarding, go to the park, play basketball, go bike riding, go fishing...【复习学过的短语,为下面的环节使用这些短语作铺垫。】

    师:现在我说汉语,同学们快速说出对应的英语:去踢足球,去骑单车,去野营,去游 泳,去钓鱼,去上网„„ 师:

    OK.Tomorrow is my birthday.I ’ ll ask some of you to my birthday party.【设置情景,调动学生,并引入本节课第一、第二两个教学内容。】

    师(发出邀请,找三个学生回答):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生一:Sure.生二:Yes.生三:Certainly.师(就学生三的回答问全班学生):

    Can she / he come to my party tomorrow? 生:Yes, she / he can.师:“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肯定回答有这样几种形式(板书并范读): 师:同学们按每一种问答形式各读一遍。(生齐读。)

    【同一句型,套入不同单词反复朗读,加深语感,强化识记。】

    师:全班同学每两人一组互相问答。

    (生互动问答。)

    师:现在我们请几组同学来表演,全班同学掌声鼓励。组一: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ure, I’d love to.(掌声)组二: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Certainly, I’d love to.(掌声)组三: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Great, I’d love to.(掌声)组四: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Yes, I’d love to.(掌声)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英语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

    运用能力的过程。互动操练和表演正是课堂教学中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生动有效的形式。】 师:OK.Tomorrow is my birthday.I’ll ask some of you to my party.If you have many things to do, you can say:“No / sorry, I can’t.I have to do...”

    【设置情景,调动学生,引入本节课第三、第四个教学内容。】 师: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生一:Sorry, I can’t.I have to look after my sister.(掌声)

    师: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生二:I’m sorry, too.I have to wash clothes.(掌声)师: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生三:Sorry.I can’t, either.I have to clean my room.(掌声)师(面向全班学生提问):

    Can he / she come to my party?

    生:No, he / she can’t.He / she has to...师:拒绝邀请要说出理由,也可以用课文 1a的短语作为理由。跟我读:study for a test, help my parents, go to the doctor, visit my aunt, have a piano lesson.同学们齐读三遍。(生齐读三遍。)

    师:同学们两人一组,用这些短语作为理由,一个人用“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提问,一个人做出否定回答。(全班学生两人一组操练。)

    师:现在我们请几组同学上来表演,全班同学掌声鼓励。

    组一: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orry, I can’t.I have to study for a test.(掌声)组二: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orry, I can’t.I have to go to the doctor.(掌声)组三: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I’m sorry, too.I have to help my parents.(掌声)

    组四: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I’m sorry, too.I have to visit my aunt.(掌声)师:现在,把1c齐读一遍。(生齐读。)

    师:全班同学四个人一组操练,仿照

    1c 的模式,用“Can you come to my...?”发出邀 请,并做出肯定回答(接受邀请)和否定回答(拒绝邀请)。

    【语言学习要通过语言运用来落实和巩固。这里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做全面 操练,旨在让学生消化知识,形成能力。】(生分组操练。)

    师:下面我们抽查几组同学,一个人发出邀请,三个人依次回答——一人接受邀请,二 人拒绝邀请,答案不求唯一,理由要有所不同。组一:

    生一: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生二: Sure.生三:

    Sorry, I can’t.I have to study for a test.生四:I’m sorry, too.I have to vis

    英语教学案例——师生互动,转变角色

    安仁中学

    郑金城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发展,我们初中英语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观念,要彻底改变。在授课时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淘汰“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因为整堂课都是学生记,老师教。学生完全是被动地去学习,久而久之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更谈不上师生有效互动了。《新课标》要求我们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应让学生自始至终掌握主动权,教师只是充当“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顾问”等角色,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本产生求知欲,从而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去做。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我们在学习初一英语下册unit9现在进行时,针对这个时态的句型结构,be动词的搭配等进行了加强训练和在量的练习,却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都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我一直想是不是自己讲解得还不够透彻呢,还是哪个教学环节出问题了?但在复习上一节每节课讲过的现在进行时的结构时,他们却都能快速流利地说出来:主语+be+现在分词+其他,一般疑问句:be+主语+现在分词+其他?,特殊疑问句:疑问词+be+主语+现在分词+其他?证明学生掌握得不错呀,为什么在做作业时不是没了be动词就是没了v.ing呢?或是be动词跟主语搭配得不正确。我在反思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上课铃响了,我匆匆忙忙地赶往教室,猛然发现自己只带了刚批好的作业本,而忘带了教科书、备课笔记和教学参考,自己有点着急了。回去拿吧,怕会耽误时间,不回去拿吧这节课怎么来上课?情急之下,我有了个想法:英语新课程标准不是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吗?我何不“偷”一回“懒”,让学生给我上一堂课。

    师生问候完毕,学生像往常一样等候我那滔滔不绝地讲,面对四十多双期待的眼睛,我暗暗庆幸备课时认真地钻研了教材,心中有些把握。我向学生坦白了我没带书本来教室,并与学生商量:“老师什么也没带,这节课你们来教我吧。”学生先是嘲笑、而后变为惊愕、最后变为同情,同学们继而跃跃欲试。一堂课下来,师生角色完成了互换、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就这样产生了: teacher(worried):what we will learn today?

    the students answered together and loudly,unit9 < what does he look like?> section a。t :who can write down the title?一学生上黑板写题目,一笔一画,极为认真,当上了老师。t:who can help me review the key points and the important sentences in unit9? 学生们跃跃欲试,脸上抑制不住兴奋,他们也许为能帮助老师而自豪,也许为自己学有用武之地而快乐。他们都积极举手发言: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Yu cheng?等。有些学生能把前一位同学说错的纠正。我顺势引导他们进入新课程: t: who can teach me the new words ? 我请了一位平时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只见他迅速地拿着自己的学生卡片来到讲台前,模仿着我平时的样子。先让同学们齐读一遍,然后将卡片的顺序打乱让其他同学猜下一张是什么?台下的同学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很多同学还自然而然地将单词和句子结合在一起使用如she is tall.she has long hair.t(can not wait):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 what does she look like? who can tell me? ss(toghther): Mr zheng is our English teacher.he’s young and not tall.he’s funny and kind.t: what about your other teachers ?talk about your math/science/…teachers or your friends.学生开始积极讨论,有的准备用对话的形式;有的准备用书面的形式;有的准备用表演的形式,花样还挺多。我在一旁趁热打铁,引导他们学着描述自己身边的人、进行鼓动。

    接下来的汇报却让我一阵阵惊喜,更让我一次次震惊,我发现了自己了错在,许多早该发现而没有发现的东西…… 张晓颖同学竟然是位朗读高手。开学几个月,她从未发过言,上课小动作还不断,我曾搞过突然袭击,可她总是一言不发。今天,她破天荒地举了手,我有意地叫她试试,没想到她不仅讲得正确、流利,而且还不时地模仿老师平时地动作、神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激动之余,我不由一阵汗颜。教师不该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应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课堂,原本就是学生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Sectiona 1a,图片非常直观。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排演成了课本剧,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天赋,他们把课文中地对话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将新知和旧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演得惟妙惟肖,他们不仅依托课本运用了课本中的语言结构,还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把书本仅有的几个句子,以前看似很乏味的跟读,让学生们演绎得生动而有情趣。课堂上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气氛,学生在轻轻松松的表演中,不知不觉就达到了教学目标。自我反思

    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科德,曾经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作为外语教师,我们知道,英语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它是一门实践课,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时间才能培养和提高的。因此,他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认知理论认为,英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应用的过程。而这种结合和转化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没想到,我无意中空手上的一堂课,却成了我与学生最快乐、最轻松也最满意的一堂课。原来,没有了教本、教案、教参,就没有了束缚。教师就不必随着教本亦步亦趋,学生也就不必随着教师预设的圈套乖乖就范。没有了束缚,就拥有了自由,师生就能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教师无所牵挂,心中只有学生,教师跟着学生的思路走,随机调控,灵感跌出。学生无所限制,思维自由驰骋,在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平等对话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的甜蜜,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空手进课堂的感觉真好,不过,这无疑对教师是个挑战,教师必须对课本烂熟于心,必须对教材钻研深刻,必须预先猜测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可能”,必须有灵活的应对能力。“空”是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决非容易,教学功夫不仅在课内,还在课外,我会继续努力,大胆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把师生的角色导好、演好,力争使自己的每堂英语课都精彩。

    浅谈对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形式化的反思

    上传: 夏婷

    更新时间:2024-5-19 1:12:35

    论文关键词:课堂教学 互动形式化 有效互动

    论文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然而,现有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往往华而不实,出现了师生互动形式化的现象。本文结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观察与实践,对师生互动形式化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将尝试探究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促进师生有效互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新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关系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要求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由此可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推行民主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积极创设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互动的教学情境。这不仅对改变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笔者在常规的课堂教学观察中发现,课堂教学往往是单一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过程”,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认识和改造过程,师生间的积极互动极少,一些课堂教学中虽然进行了师生互动,但存在着形式化的问题。

    一、提问不当,教与学脱钩,互动实质缺失

    一、设置高质量的问题

    互动教学中的问题必须是师生互动的结果,问题不仅由教师提出,引起学生的思考,而且要求学生自己能够提出实质性问题,并极力去解决问题。问题的设计既要紧扣本课的重点、难点和训练目标,又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设计问题时要考虑:1.问题要有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问题的提出要依据教学目的,有一定的方向性,因人而异,因材而异,因时而异,设计各种不同的问题,努力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2.问题要使学生有兴趣,使学生愿意说。3.问题要有层次性,使不同层面的学生抢着说。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他们的思路,启发他们的思维,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例如人教版英语book 4 unit 4“body language”本篇文章主要谈论了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礼仪,可以给学生多举几个例子,或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说。例如:在中国,人们初次见面会问好并握手,而在西方国家,人们会问好并拥抱或亲吻前额。在中国,人们常问:“have you eaten dinner?”而在西方国家,人们不会问诸如“how old are you”、“where do you work”、“what’s your address”等私人问题,这是不礼貌的。在激起学生的兴趣后,可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ultures”;也可以用问题引导:in china, when we receive the present,will we open it in front of the guest or later?how about western countries?can you give more examples?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能马上回答,而且这些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打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发扬民主,促进师生有效互动

    在课堂上,我们不妨学会宽容,学会民主,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从成人文化中走出来,真诚地走进学生的文化,走近学生的身边,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独到见解,给学生提供一个质疑讨论的空间。同时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做到生生平等,既不能将部分学生确立为垄断师生互动的“贵族”,更不能让其他学生沦为师生互动的“奴隶”。要从心灵深处平等对待学生,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三、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促进有效互动

    教师应坚持以启发、点拨为指导思想,做好顾问,当好参谋,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调控。要通过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合作、讨论,激发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会从知识的探索与对比中提出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与探索的空间,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从事思维活动,加深自己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胡庆芳 等 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b。

    [2]罗晓杰 牟金江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中学外语教与学,2024。

    [3]鲍里奇 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24。

    [4]谢洪 刘海量 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互活动的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24。

    [5]郑志恋 英语教学中思索性问题策略与思维能力培养[j].外语界,2024

    笔者曾听过某老师讲授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3 unit 1 reading部分。讲第一段时,她让学生阅读文段后提出问题。

    s1:how did ancient people celebrate their festivals?

    s2:which festival was the most popular in ancient age?

    s3:what did the ancestors do during the festival?

    s4:i want to know what the people on the picture were doing.s5:…

    教师将问题下放给学生,学生虽然提出了很多问题,但是跟老师要解决的课文主旨——“the kinds of festival”没有多大关系。学生有基础性资源的生成,但教师没有捕捉资源的意识,也就不会有互动的资源,没有新的教学资源的生成,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显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经过精心筛选,往往游离于文本,学生无章可循,天马行空,违背了教学的主旨。这种互动是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

    二、问题牵着学生走,低效互动

    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某老师在执教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7中的阅读文章《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 》时,呈现图片新授单词部分,执教者以问题为引导,教授新知。但课堂提问重点不突出,且形式过于单一,一问一答多,开放性问题少,提问的有效性体现不足。例如师生看图片问答公共汽车上不同人物的不良行为:

    t: what is the old man doing?

    s: he is talking loudly on the phone.t: what is the young man doing?

    s: he is smoking.t: what is this young woman doing?

    s: she is dropping litter.t: what is that man doing?

    s: he is spitting.……

    学生的答案都是唯一的,被教师牵着走,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更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

    三、垄断化的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的垄断性主要体现在互动的机会上。教师因为有确保课堂教学活动胜利进行等主观愿望,所以往往会根据不同学生而给予不同的交流机会。一般来说,教师愿意同学习成绩好、口语表达能力强、胆子比较大的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因此,一节课中,有的学生被提问十多次,有的学生却备受冷落,无人问津,从而使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垄断性。那么,怎样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呢?

    第四篇:浅谈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

    浅谈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

    南海区桂城桂华中学历史科组曾绍良

    【内容提要】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在教育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影响,只有当两者的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才能够保证互动的有效性。而使两者积极因素能够充分调动,应该在历史课堂的互动教学中做到:平等和谐、开放互动、质疑答问、自由创造和发展能力。

    【关 键 词】互动有效性平等和谐开放互动质疑答问自由创造发展能力

    【 正 文 】

    教学是教与学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既对立又统一,双方都是积极因素,把两者的积极因素充分的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互动之中。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师生互动平凡,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有序、高效地实施“互动”教学,充分体现“互动”教学主动性、民主性的同时,突出“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的师生互动,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指向性,突出重难点,又要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在互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平等和谐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导者和合作者。虽然纪律是班级授课制中学生学习的一个保障,但权威的课堂往往会失去孩子的主动性。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把威严放下,做学生们的朋友,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上课时,常讲一些健康有趣的笑话作为开场白,尽量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老师真诚的微笑、鼓励的眼神,热情的话语无疑是学生放松心情、敢说、敢想、敢辩、敢质疑、敢挑战、敢批判的“催化剂”。学生的心灵解放了,才会思维敏捷,个性飞扬,才会主动参与积极探求,才会有师生互动教学,才会有真正生动活泼的课堂。学生提出“节外生枝”的问题时,老师能微笑以对,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当然,老师教学的语言和方法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别,给学生们多些宽容和耐心,多些呵护和关爱,会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生作业时,我允许他们自由地组合、几个人一起讨论,在表现的方式和选择材料上也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比较容易发挥个性特长。

    理想的互动式历史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带着富有创意的设想和对学生恰如其分的期望,学生带着努力创新的愿望,共同步入教学天地。教师不断提供创新机会,学生积极投入创新活动,师生互为动力,在共同营造的宽松自由、活泼愉快的氛围中,教学相长,互相激发更多灵感,追求更多更

    新的创造。

    二、开放互动

    1、形式是开放的历史课堂教学的互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有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有固定的同桌学生互动,也有不定的学生与学生互动;有学习的互动,也有作业的互动;有教学内容的互动,也有学习方法的互动,等等。比如说将普通作业改变为师生对话交流式的互动作业;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改进为可辅以图画、照片、录音、录像、互联网资料,甚至是角色表演、社会考察、人物采访等多元媒体形式参与的文化型互动作业;将过去学生被动完成、教师机械批改的作业,改变为师生双向设计、学生自主安排、师生双向批改、双向评价式的互动型作业。

    2、思维是开放的。历史课堂的互动教学中,学生头脑里没有了教师填鸭式的框架束缚,加之轻松平等的课堂气氛,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文内容,思维更加活跃,答案也更丰富多彩。这时的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3、答案是开放的。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历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同时由于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不同,在互动答问的过程中,历史问题的答案也常常不是唯一的,只要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我就引导学生在互动中,沿着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在思考,允许学生答案的多样性,而不再是像过去那样给学生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

    三、质疑答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宋代学者张载也说:“学贵有疑。”历史课堂的互动教学改变了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实现了教师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提供了学生质疑问难的平台。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比如一位老师教学《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时,我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提问题,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筛选,删除简单的、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并按课本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然后围绕这些有价值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讨论时积极性就比较高,思维能充分的展开,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而且讨论时还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学生的思维状况好比火花,一旦点燃就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好诱发学生思维的工作,引导他们质疑问难。

    四、自由创造

    历史课堂上互动教学是以老师和全体学生的互动为表象,但切忌停留在学生的动的表层上,应以学生的思维互动为核心,实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思维创新。在这个问题上我以前有过这样一些认识的误区:一是追求表面的活跃,而不顾教材的内在情感,也不管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什么样的层次上。课堂上一会儿让学生复述,一会儿让学生表演,整个课堂非常热闹,但这种对学生无多少思维价值的表面上的活跃,算不上真正的教学的互动;二是认为“满堂问”就是课堂的互动。并不是问题提得越多课堂效益就越好,关键在于问题本身的价值如何,应以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为最好的课堂效益。

    理想的历史课堂互动教学应该是学生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互动的课堂学习中,别人的感知课文、理解历史知识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不同的意识在撞碰中相互同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可能产生。因此,历史课堂的互动教学应以学生的思维创新为核心。

    五、发展能力

    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的眼光去认识世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自我。面对二十一世纪,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新的挑战。当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并不断推广,教育对教师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是十分迫切的课题。所以,互动式历史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目标。

    【参考书目】

    1、张贵新、侯国范主编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24年出版。

    2、叶昂龙主编的《“自主式”教学设计荟萃》,宁波出版社出版,2024年出版。

    3、朱汉国、王斯德主编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24年出版。

    4、雒启坤主编的《中学历史创新教学》,学苑出版社1999年出版。

    第五篇: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 师生互动 互动教学 网络通讯

    信息技术论文: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互动研究与实践

    【中文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教育、远程教育走在了前端,紧随而至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发展迅速。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密切整合,使现代教育技术日益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和制高点。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运用于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剖析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变化特征,以此来指导我国课堂教学,进一步来推行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第一部分,通过分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本质和要求,结合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所面临的现状,指出网络环境下要充分应用网络中的有利工具,尤其是互动工具来带动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由此以师生互动来带动课堂教学。本章节还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和意义。第二部分,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其次根据其基本构成要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第三部分,根据网络通讯工具的发展和变化给教学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对互动所带来的变化,从理论上探讨了网络通讯环境下师生互动变化的特点,构建了网络通讯环境下师生...【英文摘要】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norm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curriculum closely

    followed by the network education and remote education, also developing rapidly.New ideas, new methods and new technology in the education field is closely integrated applications, which make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breakthrough and commanding heights of China’s education reform.Will the multimedia techno...【关键词】信息技术 师生互动 互动教学 网络通讯 【英文关键词】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teractive teach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

    【目录】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互动研究与实践5-6出10-11Abstract6-7绪论10-20

    摘要1.1 问题的提

    1.1.2 网1.1.1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10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变化的要求10-1111-1611-1

    21.2 文献研究综述1.2.1 国内外网络教学研究现状分析1.2.2 国内外师生互动研究现状分析12-16

    1.3.1 学习行为16

    1.3 相关概念界定16-17为16-1717-2024

    1.3.2 教师行1.3.3 师生互动171.4.1 研究内容17-18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4.2 研究方法网络1.4.3 教学互动效果评价数据的收集18-20

    20-25环境下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行为变化分析2.1 网络环境

    下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变化分析准备工作量增多,难度增大20-21课堂管理变难2121-2222-2522-2323-2525-3425-2726-27

    20-222.1.1 教师课前

    2.1.2 教师课堂讲授变易,2.1.3 课后辅导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2.2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分析2.2.1 网络环境下学生行为变化理论探讨2.2.2 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具体分析3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行为变化分析3.1 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变化理论探讨3.1.1 师生互动形式26

    3.1.2 师生互动方式

    3.1.4 师生互3.1.3 师生互动强度变化规律27

    27动受益面变化规律27-34主导27-2828-2929-3030-3

    43.2 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变化具体分析3.2.1 师生互动的主体由以教师为主转化为师、生互为

    3.2.2 师生互动内容由单一到丰富,由知识到情感3.2.3 互动途径成为影响师生互动方式的关键因素3.2.4 师生互动强度和其受益面相互制约4 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变化规律在课堂教学互动中的4.1 网络环境下单一媒介互动教学实践案4.1.1 网络视频教学系统促进城乡互动教学案4.1.2 即时通讯软件作为辅助课堂讲授平台促进互

    4.2 网络环境下多种媒介组合互动教学实4.2.1 即时通讯软件和通讯工具结合传统36-39

    4.2.2 非及时性互动途径带动师生研究及实践34-41例分析34-36例34-35动教学案例35-36践案例分析36-41课堂互动教学案例

    课后互动教学案例研究结论41-4241

    39-415 研究结论与展望41-435.1

    5.1.1 从理论上分析互动教学的可行性5.1.2 实践验证不同媒介促进互动教学的可操作性极其效5.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42-43参考文献果41-4243-4659-60附录46-59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推荐阅读:
    从师生互动谈教学
    学校六五普法总结
    班主任工作述职报告
    纪律检查工作规则
    安徽省2024年上半年电焊工高级压力管道焊接试题(范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