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致辞 职业工作总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人事代理和档案管理七问七答5则范文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空山新雨 时间:2024-10-15 12:56:55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人事代理和档案管理七问七答

    人事代理和档案管理七问七答

    一、人事代理承办机构?

    凤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二、开展人事代理政策依据?

    《安徽省人事代理暂行办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三、什么是人事代理?

    人事代理是指政府人社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接收用人单位和个人委托,依法代理有关人事业务。

    四、人事代理的范围和对象有哪些?

    大中专毕业生、企事业单位的聘用人员和新增人员,民办、私营、集体、股份制企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辞职辞退、离职解聘、下岗分流、买断工龄人员,社会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中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各类流动人员,国有和非国有单位需要代理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五、如何办理人事代理、档案托管手续?

    个人或单位提出申请,人才服务中心受理后发函转档,签订合同,提供人事代理服务。(档案需存放在我中心)

    六、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后享有哪些待遇?

    可以享受到和国有单位工作人员相同的人事待遇,办理人事代理满一年可以办理转正定级、初定职称、保留干部身份、计算工龄、调整档案工资、职称资格考评、出国政审、出具以档案材料为依据的相关人事证明。

    七、档案托管的问题?

    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统一由人社部门及其所属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管理,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本人或他人的人事档案”。高校毕业生毕业前档案由教育部门管理,毕业后应及时将档案移交户籍所在地(即原籍)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离职、下岗、算断人员档案也应及时移交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管理,以便办理工资套改、职称评审、工龄认证、社会保险、上岗再就业等事宜。

    第二篇:七问七答,品红酒不迷茫

    七问七答,品红酒不迷茫

    品酒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让许多人望而生畏。刚入门的时候,初学者总会有许多疑惑。下面的问题,你是否也曾困惑过?

    1.问:品酒前需要注意或者准备什么吗?

    要有效地品鉴一款葡萄酒,你不仅需要准备好合适的品尝环境,同时自身也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一方面,理想的品酒环境要有充足空间和自然光线,方便观察一款酒的外观。同时,不能有其它干扰气味。另一方面,品酒前,不宜吃一些辛辣刺激性食品,也不要刷牙,保证口腔的清新。

    此外,品酒前除了葡萄酒、开瓶器和酒杯,还需要提前准备好酒桶、醒酒器(如有需要)、适量的水和面包或饼干。

    2.问:品酒的时候先喝白葡萄酒还是红葡萄酒?

    为了最小限度地避免酒之间味道的冲突或掩盖,品酒的次序非常重要。一般的顺序是先白后红、先年轻后陈年,先干型后甜型,总体是遵循口味先轻后重、先柔后刚的原则。

    具体而言,在品鉴白葡萄酒时,从酒体更轻、具高酸度的白葡萄酒开始到酒体更强、更圆润的白葡萄酒。红葡萄酒也是如此,从酒体较轻的佳美(Gamay)、梅洛(Merlot)到浓烈的西拉(Syrah)、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酒。

    3.问:品酒应该按照什么步骤?

    品酒一般遵循5个步骤,即观色、闻香、品尝、吐酒和归纳。观色是指在自然光和白色背景下观察杯中葡萄酒的颜色。闻香是在酒倒入杯中时马上闻取葡萄酒自然散发的香气,再对杯中酒进行适当程度的摇晃,闻取释放出的香气。接着就是品尝了,小呷一口。在咽下酒之前,让你的口腔充分接触到酒液,体会葡萄酒的酸、甜、单宁、酒体、余味和酒精度。在换下一款酒前,你最好先把上一款酒吐出清口,这样能让你保持头脑清醒,以迎接下一款佳酿。最后,你需要对这一款葡萄酒作出一个综合性的归纳。写品鉴记录或直接评说葡萄酒都是不错的方式。

    4.问:所有葡萄酒的适饮温度都一样吗?

    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其最佳饮用温度都是有差异的。红葡萄酒的适饮温度介于13℃至18℃之间。一般而言,酒体较轻的红葡萄酒,譬如博若莱(Beaujolais)葡萄酒,需轻微冰镇,大约13℃饮用为佳。对于酒体中等或饱满的红葡萄酒,如赤霞珠和西拉等红葡萄酒,它们的最佳适饮温度则介于15至18℃。

    白葡萄酒的适饮温度要比红葡萄低,但不低于7℃。酒体轻盈或者中等酒体的白葡萄酒需在7至10℃的温度下饮用。而经过橡木桶熟化的中等或饱满酒体的白葡萄酒最好轻微冰镇后饮用,最佳温度为10至13℃。另外,香槟(Champagne)、卡瓦(Cava)等起泡酒需充分冰镇,使温度介于6至10℃时饮用。至于甜葡萄酒,最佳温度则为6至8℃。

    5.问: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分别要用什么酒杯?

    饮用不同的葡萄酒时,要根据葡萄酒,选择适合的酒杯。红葡萄酒最好使用尺寸较大的酒杯,这样进入玻璃杯的空气与酒液的接触面积较大,酒中的风味更容易散发。白葡萄酒最好斟入中等尺寸的酒杯,这可以减少酒与空气的接触,令其香气保存更久一些。而气泡酒适合使用杯身较长的酒杯。这种酒杯能增强气泡的效果,使得气泡更持久。不过,如今越来越多人在饮用起泡酒时偏爱白葡萄酒杯,因为他们认为,白葡萄酒杯可以能更好地释放香槟的香气和风味,从而真正地品尝起泡酒。另外,甜酒应该使用小尺寸的酒杯,这样可以突显其水果芳香。

    当然,国际标准品酒杯(ISO)是初学者不错的选择。它不会突出葡萄酒的任何特点,而是原原本本地展现葡萄酒原有的风味和特点,有利于入门者学习品鉴。

    6.问:所有的葡萄酒都需要醒酒吗?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葡萄酒都需要醒酒。首先,醒酒的目的是让葡萄酒充分接触氧气,以释放更多的香气和风味,柔化单宁。一般,酒体偏醇厚的红葡萄酒、大多数年轻且不平衡的葡萄酒以及老年份的葡萄酒适宜醒酒,但醒酒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葡萄酒会因过度氧化而变成醋酸味。

    另一方面,酒体轻盈、香气馥郁的葡萄酒,如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以及起泡酒,则不需要醒酒,因为氧气的侵入会使得原来的风味变得寡淡。另外,日常餐酒也不需要醒酒。

    7.闻香的时候,香气有哪些种类?

    一般,葡萄酒的香气大致分为3类。一类香气来自葡萄品种本身,而非酿酒过程的香气。这类香气包括果香和花香,常见于年轻的葡萄酒中;二类香气是葡萄酒酿制过程产生的香气。这类风味源自酵母和细菌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发生效应的产物,这些物质能够使葡萄酒的香气更加丰富。譬如,有些葡萄酒经过苹果酸-乳酸发酵而产生了黄油和奶油味;三类香气则是在瓶中陈年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葡萄酒在橡木桶或瓶中熟化,其一、二类香气会逐渐演变成动物皮革、蘑菇、森林地表等更加醇厚的三类香气。

    本文来自微博:布图酒浓

    第三篇:七问企业文化

    七问企业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些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下面就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就教于读者。

    一、对企业文化是重视不够,还是认识不足?

    现在对企业文化建设比过去重视多了,但和企业发展以及社会文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还重视不够。原因之一是对企业文化的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如果没有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就不能长期地持续地兴旺发达。因此,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更多的人尤其是企业领导人认识企业文化的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的改革和经营管理。当然,也不能把企业文化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把一切都归之于企业文化。严格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们要充分而又科学地认识企业文化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是否就是喊几句口号,搞几次文娱活动?

    有一种把企业文化建设看得过于简单过于容易的现象。例如,认为提几句口号,开几次会,搞点文娱活动,就能建设好企业文化。这就把事情看得过于简单了。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企业形象等内容。企业员工各有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要统一员工的思想认识,形成企业全体员工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企业文化在企业中是无所不在的、深层次的东西,有稳定性。只有长期积累,才会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有人说所有企业都有企业文化,我怀疑这种说法。至少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有的,它是在建设企业文化上长期努力的结果。

    三、企业文化是炒出来的,还是做出来的?

    有的媒体把企业文化炒作得很厉害。宣传企业文化当然很必要,但也要防止炒作现象。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工作,使企业文化真能促进企业改革、企业管理、企业发展。

    对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也不能高估了,否则,难以解释现在企业的假冒伪劣行为那么严重,企业亏损那么严重,企业困难那么多。

    企业文化建设要抓住一些基本的东西。例如,要树立顾客第一的观念,要提倡以人为本的精神、创新务实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公平竞争的精神、团结的精神、学习的精神。学习是后进赶先进的法宝,是企业适应时代的需要。

    四、企业文化能以不变应万变吗?

    黑格尔说过:文化“不是一块不动的石头,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源远流长,根系深厚,博大精深。在面向21世纪建设企业文化时,要注意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成分。应该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不仅可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容,而且能够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深厚基础。世界各地的华人企业家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然,也要注意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区分开来。还要认真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在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时,要认真研究双方的文化差异,研究各自的文化对管理的影响,同时要注意创新,建立适应中国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新模式。

    五、企业文化离得开企业改革与发展吗?

    我们不能说,企业发展快,企业文化就好。有的企业一时发展快、可能是别的原因或偶然因素造成的。但是,好的企业文化确实是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也不能离开企业发展搞企业文化建设,媒体作为企业文化榜样宣传的国内外企业,大都是发展较快的企业。企业发展停滞了,也就不会有人宣传它的企业文化了。因此,要把建设企业文化和加快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也要把建设企业文化和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六、企业文化建设是否要发挥企业家的作用?

    为什么有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搞得好,有的搞得不好?我们通常说这同企业领导是否重视企业文化有密切关系。这样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还要看得深一点,要看到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企业发展史表明,著名的起显著作用的企业文化,都是同某个著名的企业家的作用分不开的。国外如此,国内也如此。企业家的特点是善于创新,建设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必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由于企业家重视企业文化,下功夫创新的建设,日积月累,才会形成一种好的企业文化。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七、企业文化是否要与社会文化相结合?

    为了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普遍有一好的企业文化,必须使企业文化建设和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其他组成部分的影响,也影响其他组成部分。例如,企业所在社区的文化,政府机关的文化,以及学校文化等等,都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要象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一样,重视全社会的文化建设,才能建立起适应21世纪要求的企业文化。

    www.feisuxs【feisuxs范文网】

    第四篇:七问“大病医保”

    七问“大病医保”

    “辛辛苦苦三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这是很多人对大病重病突袭一个家庭的形象描述。现有制度下在很多地区,一旦患了大病,会给一个普通家庭经济状况带来灾难性的压力。7月2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更好守护困难群众生命健康。这一举措对于持续深化医改,瞄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痛点”,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守住社会保障底线,有重大意义。

    什么是“大病医保”?

    所谓“大病医保”,即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就是由政府从医保基金划拨资金,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对参保人患高额医疗费大病、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二次报销”。也就是说,参保人员内累计发生的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也可以部分或全部通过大病医保来支付。

    “大病”如何界定?

    “大病”有不同的界定标准。这次明确要求以发生高额医疗费用作为界定标准,当个人自付部分超过一定额度,就可能导致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了,就认为这个病是大病了。肿瘤是大病,可能一个普通的慢性病,一次性费用不太高,但一年累计的费用就很高了,就认为它达到大病标准了。

    资金从哪来?覆盖哪些群体?

    从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2024年年底前使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对参保大病患者需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今年支付比例达到50%以上,今后还要逐步提高,有效减轻大病患者就医负担。到2024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善联这样说:“有工作的,或者是事业单位或者是生产单位、企业单位,这个是属于城镇职工基本保险。现在讲的是居民的大病保险,这是指城市里面以及乡村里面的一些居民,有工作的有正式职业的不属于这个范围。”

    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有什么区别?

    大病医保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有很大的区别。一般而言,大病医保是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的“再保险”,也就是针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的“二次报销”,其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是两套不同的保障体系。

    首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设立最低缴费年限,必须每年缴费,不缴费不享受待遇;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设立最低缴费年限,达到缴费年限(男25年、女20年)的,退休后不再缴费即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其次,面对人群不同。正如上述内容所述,城镇居民医保主要面对具有城镇户籍的、但没有工作的老年居民、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学生儿童及其他城镇非从业人员;而城镇职工医保主要面向有工作单位或从事个体经济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

    另外,缴费标准及保费来源也大有不同。城镇居民医保缴费标准总体上低于职工医保,在个人缴费基础上,政府会给予适当补贴;而城镇职工医保则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不享受政府补贴。

    “二次报销”后自付部分仍有困难怎么办?

    与医疗救助等紧密衔接,对经大病保险支付后自付费用仍有困难的患者,由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给予帮助,共同发挥托底保障功能,有效防止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防范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情出现,显著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公平性。

    “共同发挥托底保障功能”将会如何落实?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认为,最有可能的是设立基金,对于特殊情况给予特殊的财务安排。这里面涉及的救助机构主要是慈善机构。未来大病保险之后,可能会建立相关的基金,针对一些特殊的情况,来进行特别的财务安排,以保证相应医疗的需求者得到更好的满足和支持。

    按照要求,今年大病保险全部开展,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对这些人发生的个人自付费用,如果超过一定额度,由大病保险报销50%以上。关于超过一定额度是如何判断的,文件规定:原则上由当地政府根据上一统计部门所公布的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主要测算依据。超过一定的额度以后,这个资金再予以报销。这种报销也是分段的,就是医疗费用越高,报销比例越高。从前几年的试点来看,一般都在50%~80%。当然,这种报销以后,可以使大部分的个人自付费用再报销至少50%,可以有效减轻个人费用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同时还有一些特殊困难的人群,文件明确要求鼓励地方探索向困难群体适当倾斜的具体办法,努力提高大病保险制度托底保障的精准性。

    具体要如何实施?

    按照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要求,原则上由政府招标选定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保费实行单独核算,确保资金安全和偿付能力。

    如果商业保险机构盈利率超过合同约定,需向基本医保基金返还资金。同样,如果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策调整等政策性原因给商业保险机构带来亏损,由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和商业保险机构来分摊,具体分摊比例应在保险合同中载明。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解释,当地政府要做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时候,就开始公开招标,各家商业保险公司就来竞标,设计投标文件,然而由专家来打分,确定哪家保险公司中标,或者一家或者多家。中标之后就可以和政府签订合同,然后为当地的居民提供大病保险。

    第五篇:好课七问

    好课七问

    □吴民益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这是一个见仁见智、历久弥新的话题。本期,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实验小学教师吴民益关于好课的七个追问,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

    许多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心中无数,不知自己的课好不好,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往往要等教研员和老教师点评后才心中有数。其实,课后只要按照以下7个问题自问自评就可以了。

    1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正确、明确?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如果你的目标错了,你出力越大,则离目标越远。语文学习目标要有语文味,要抛弃那些好看的非语文因素,要紧扣课标中的总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要体现文体特点。

    拿《学会合作》来说,这是一篇说明文,教参上写的教学目标: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三是理解“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教学重点是:理解“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很明显,这样的教学目标语文味不足,且第三条难以操作,难以检测。我觉得要使教学目标有语文味、体现文体特点,可以这样修改:一是指导学生注意读准“幢”、“钥匙”、“卡住”、“情不自禁”等字音;二是指导学生理解“顾名思义”、“卓有成效”、“典范”、“和谐”等词语,教给学生理解成语的一些方法;三是指导学生运用“顾名思义”、“和谐”等词语造句;四是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的表达方法(总—分—总)仿写一段话,并运用上“总之”;五是学习课文运用两个不同的事例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六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演讲。以上这些目标可分解在两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改过的教学目标语文味十足,可操作、可检测,体现了文体特点,这些都是语文的事。

    2问:教学内容是教师讲还是先让学生独立学?

    新授课,教师不要急于先讲,先让学生自学,边读边想,边读边批注圈点,然后完成学案上的题目,学生写的过程是思维清晰的过程,让学生写出答案,保证每个学生都思考,都学习,且能看到学生是否学习,学得怎样。过去都是“先教后学”,这种模式的基本假设是:这节课是新授课,学生对于这些知识一无所知,教师要从头讲起。难道学生对这些问题真的一无所知吗?事实上,只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加以科学引导,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学课本。尤其是语文学科,语文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艺术反应,最易于自学,更何况高年级的学生拥有一定的知识与学习能力。新课程提倡“先学后教”,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给学生完整的充足的自学时间。

    3问:学生不会的问题是否通过合作讨论协助解决?

    学生在自学中不会的问题不要急于解答,可先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对于难度较小的问题,可结对交流,互相补充、修正;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教师要关注小组讨论的效果,看要求是否明确,组织是否得力,讨论是否有序,思想是否集中。此外,还要看讨论的结果,看学生发言是否有深度、是否完整、是否表达清晰;看朗读是否有感情;看书写是否通顺、完整、具体、生动。

    4问:教师的点拨是否精当并能退到最后一步?

    首先看教师点拨的时机。从理论上讲,全班有一个学生能解答,教师也不要急于讲,教师要退到最后一步,充分发挥学生自学能力和互助合作精神,要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当学生思维错误时,你引导他想正确;当学生思维肤浅时,你引导他想深刻;当学生思维狭窄时,你引导他想宽阔。当学生表达不清时,你引导他有条理地说;当学生说不具体时,你引导他说具体;当学生说得啰唆时,你引导他简洁说;当学生说不生动时,你引导他生动说等等。同时,引导学生“无中生有”、“常中升奇”、“旧中生新”、“对中生疑”。总之,要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有发展、有进步,只有当学生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想弄明白而弄不明白的时候,才去点拨,这时学生会恍然大悟,豁然开朗。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再次看教师点拨的方法,看方法是否巧妙,能否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可举个例子、可讲个故事、可画个图画、可打个比方、可示范朗读、可做到算数等等。这也能看出教师的素养是否深厚,语言是否通俗生动,教学是否有功底。

    5问:教师是否注意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课本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知识的方法,要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如苏教版第11册第5课《最后的姿势》中,地震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反应地震越来越厉害,渲染一种沉重的气氛,更能突出教师谭千秋无私精神的伟大。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中写高原一株柳,为什么要写高原的环境呢,原来是为了突出高原一株柳的顽强的生命力,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它能活下来并长得这么高大茂盛真是不简单。一册书教下来,我们应引导学生梳理归纳一下环境描写的作用,使学生对环境描写有系统的认识,并鼓励学生在今后作文中灵活运用。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高水平的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规律和方法,低水平的教师只能按照课本,亦步亦趋教给学生零散的知识。

    6问:一节课的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恰当,活而不乱?

    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师在备课时都会精心设计,试图取得最佳效果。但一节课结束后要认真反思,是否每个环节都有必要,都合理高效?有些教学环节单就本身来讲,可能是创新,但在整节课中可能就多余。比如有学校规定每堂课教师都要“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就要挖空心思创设情境。其实有些课不需要创设情境,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能效果更好。再如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有的教师不管什么问题都要让学生讨论,好像不讨论合作就不是新课程的要求。其实有时学生自己学会了就没必要讨论,小组能够解决的大组就不要讨论,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老师就不要讲了。一切根据实际情况,在备课时有些要预设,但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变通,不要机械地照搬教案。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要做到环环相扣,目的明确,不能太随意、太零碎。教师的随意性太大,学生往往会无所适从,没有完整的独立自学时间。

    7问:一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否每个学生都能掌握?

    不管运用何种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如果教学目标适度合理,在下课前大部分学生就应达标。当然衡量一节课是否达标可以有多种方式。可以口试,教师对照教学目标,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测学生是否达标。口试的对象主要是中下等学生。口试应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不可一下子把问题全提出让学生答,这样学生会搞混的。可以笔试,教师对照教学目标,设计一张检测纸,让全体学生当堂做,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然后批改。这样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课后辅导和下节课的教学。可以教师测学生。教师出题,学生解答,这是常用的方式。可学生测学生。一些简单的问题,如背书、默写等可同座互测,还可以小组间对测,A小组出题测B小组,B小组出题测A小组,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作者单位系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实验小学)



    推荐阅读:
    人事代理和档案管理七问七答5则范文
    以补小学交通安全制度
    关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认识
    参加司法局中层领导竞聘演讲稿
    在全乡计生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上一篇:校文明礼仪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