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装修合同 加盟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归苏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

    栏目:三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紫云轻舞 时间:2024-10-17 12:47:24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归苏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

    归苏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提高教师队伍理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发挥教科研对教育教学的引领作用,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

    二、组织领导:

    学校教科室在校长领导下,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指导、督促工作。

    各部门主管为本部门科研工作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科研工作的落实、检查。

    三、学习研究制度:

    1.学校学习中心组每学期安排不少于两次教育理论学习专题会,研究指导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2.每位教师每天都要学习课程标准、理论专著或相关的报刊杂志,做好读书笔记,每天记录200字左右。

    3.各教研组(含备课组)、年级部应根据学科和教材特点有针对性选择理论学习。用先进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活动记录。

    4.参与科研课题的教师应定期学习相关专著。5.根据课题设置和教学工作需求每学年请专家指导不少于两次。

    四、课题管理制度: 1.课题申报

    有条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组室或个人,均可按本制度规定,承担校级及以上课题研究。高级教师、骨干教师是课题研究的带头人。

    课题的确定可根据县教育局教研室课题指南挑选确定,也可从学校及组室、个人实际出发,选择相应课题来研究。

    课题确定后,应按课题申报程序填写“课题申报表”报学校科研室,然后逐级上报。

    2.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课题申报后,由学校科研室汇同学校委员会审批确定。课题立项后,校级课题由校科研室负责管理,县级及以上课题由上级科研室管理。

    课题研究的管理主要是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督促,相关资料管理以及有关研究工作的协调。

    各课题组按课题研究计划分步进行。每月检查一次研究进度,并填写课题研究进度表。

    大课题组每两个月召开一次课题组会议,汇总课题进展情况,布置下阶段研究策略。

    学校教科研室每学年(一般在学年的第二学期)召开一次教科研研讨会,解决学校科研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取得的经验。

    3.课题的结题 课题按进度完成后,应及时写出结题报告,整理在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资料,并交学校教研室审核。

    校科研室收到报告后,汇同校学术委员会认真审阅,并提出改进意见,在课题组修改后应及时将区级及以上结题报告报送区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进行评审。

    对课题审核后评出相应的奖项,给予奖励。

    五、对论文、案例、调查报告、征文的管理制度 本校教职工在工作中应积极撰写各种类型的科研论文、案例、调查报告,也应积极响应有关部门发出的征文启示,撰写征文。

    论文、案例、调查报告撰写完成后可交校教研室,在听取科研室修改意见后,可将修改后的论文或案例等由科研室代为转交有关部门和刊物,也可自行投稿。

    征文应交组织征文的相关部门审核后上交,并在科研室登记备案。

    论文、案例、调查报告及征文都应由本人撰写,不得抄袭。如发现不实,且产生不良影响的,按学校规定给予处罚。

    六、考评与奖励

    教职工参与教科研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的每一位教职工都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科研。

    具体考评与奖励办法见《归苏小学教师考核细则》。归苏小学教研组工作制度

    一、性质与职责

    教研组是学校组织学科教学研究和教学业务管理的基层单位。它在学校工作中起着组织本学科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业务管理的职能部门的作用。

    二、组织机构

    教研组一般由本学科教师组成,学科教师人数过少的,由相近学科的教师联合组成。人数较多的教研组,下设年级备课组。

    三、工作任务

    1.教研组长制定学期教研计划,确定每次教研的目的要求、内容、活动时间和主讲人,并把每次活动情况的要点记录在表中。

    2.主持本组教师业务学习。组织本教研组教师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经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改。

    3.协助教导处检查、指导本教研组的教师做好备课、辅导、质量监控、课外活动等项工作。

    4.指导协调备课组开展备课活动,参与备课组备课,进行工作经验交流。

    5.积极开展教学实验,大胆创新改革,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开拓本学科教学特色、风格,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按计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观摩课、研究课、教学讲座、集体备课、学科竞赛)。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每周听课不少于一节。

    7.组织本教研组教师开展课题进行研究,做好阶段汇报。

    四、教研组工作制度

    1.教研组每学期应有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通告全组教师。

    2.从本组的实际出发确定集体研究课题,注意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课题计划,要做到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间,课题计划要报学校。

    3.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进行业务培训,经常吸收信息,总结交流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4.做好每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要求认真、全面、实事求是,内容包括工作成绩、具体做法、努力方向等。

    教研组工作制度及要求

    1.教研组每学期应有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并将其计划、总结呈报学校,通告全组教师。

    2.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研究,针对学生问题,重点抓好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查五个教学环节,始终保持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

    3.勇于承担科研课题,提高整体研究水平,大力挖掘学科优势。

    4.发挥本学科优势,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高层次的竞赛。

    5.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进行业务培训,总结交流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开展互帮互学活动,搞好拜师活动,使本组青年教师早日成为教学能手,教学骨干。

    6.教研组的主要工作是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研组活动一般每两周一次,由教研组长主持,教导处参与。各教研组由全体教师商定某一天无课的情况下,进行集体活动。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由教研组长负责考勤。

    教研组活动内容

    1.组织专题讨论会

    教材中哪些是重点难点?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针对这样的问题,组织专题讨论会,有意识地让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业务水平比较高的教师事先作好准备,开展讨论,能使大家受益。这不仅对教师的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还能促进有经验的教师总结提高。

    2.组织教学观摩

    专题讨论的结果是否正确,要用实践来检验;专题讨论中争论也要通过实践来解决。有目的地组织观摩课,发动全组教师共同研究观摩课的教材和教法,是提高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

    3.组织教师相互听课

    教师讲课,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风格。组织教师相互听课,目的在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也有互相了解、互相促进之意。要在教研组内培养这样的风气:欢迎别人听课,不怕别人听课,敢于公开教学态度、教学水平。

    每周两课活动:学校各教研组临时组合为两个大组,语文、英语、音乐、品德为一个组,孔美玲老师为组织者;数学、科学、体育、美术为一个组,陈霞老师为组织者。

    每个大组内,按照一定的原则排出上课顺序,每周由一位老师上课,其他老师全部听课。排序原则的优先顺序为:个人要求先上课、上级活动安排、教研组长、校委会成员、年轻教师、学科先后。

    听评记录本按照听课实际记录,不要为了迎接检查而造记录。若因为请假或其他事项导致听课数量不足,可以到另一个大组听课。另外还有外出听课的机会或者教研活动中的录像课等,都可以补足听课数量。

    上课要求: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对普通话、课件、板书等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予以相互谅解。但是,对于不做课前准备、大土话上课、神草狂书等不负责行为,直接定为不合格。

    相互听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师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学期较长时要达到听课15节以上。要做听课笔记,听课后要同讲课人谈听课体会和意见,讲课人要热情欢迎听课人提意见。

    4.定期座谈教学经验

    要使教师养成总结教学经验的习惯,重视平时积累资料,有经验的教师每讲完一课或一章、一节之后,在教案上写“反思”,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和教学原则,自我分析教学中的优缺点。教研组在此基础上举行经验交流会,内容具体、丰富,能收到互相启迪之效。

    第二篇:苏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

    黑山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充分调动学校各层次教育科研人员的研究积极性,如期地按计划实施预定目标,从而夯实“科研校兴战略”的基础,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规划制度

    1、切实制订出教育科研工作的规划,以便使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方向一致,目标明确,协调配合。

    2、制定教育科研规划的主要依据:一是一个时期内全市教育科研规划和区域性科研规划;二是我校教育科研的实际状况、学校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

    3、教科研规划应包括指导思想、教科研目标、阶段任务及实施方法、措施等。制订规划时,要把科研项目轻重缓急、难易程度、规模大小,区分出不同的层次,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教科研规划的期限一般为3-5年。

    4、学校科研规划由教科室负责制订,并报校长审定后执行。各课题科研规划,由课题组组长制定,并申报教科室审定执行。

    5、教科室要按照科研规划制订实施计划,明确主攻方向和具体任务,落实具体措施,做到统一部署,密切协调,使学校的全部科研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系统。

    二、课题立项制度

    1、课题立项就是发现问题,确定课题,以及论证课题,最后将课题研究列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之中。

    2、申报课题和课题立项手续:

    ⑴课题组在认真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主课题,并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文献中发现问题,结合市区两级的“课题指南”,确定研究专题,并按要求填写《科研课题审定书》,拟定详细的可操作的《课题研究方案》。

    ⑵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①课题的界定与表述;②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③课题研究的范围(内容、对象);④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和时间;⑤课题研究的成果表现形式;⑥课题组织与管理;⑦经费预算。

    ⑶校级立项课题必须由教科室组织教科研领导小组从选题方向、与主课题研究价值、方案制订等方面进行论证评审,批准后确定为正式的研究项目。申报教科室系列的高一级课题,原则上必须逐级推荐申报。

    三、课题结题鉴定制度

    1、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鉴定的评价,是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申报的各级立项课题,必须规范结题。

    2、课题组在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后,应及时做好材料的汇总、分析和整理工作,认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主件),并认真选编好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科研论文集、教案集、专著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制作的软件(附件)。

    3、校级课题在正式结题前七天向教科室提出课题结题书面申请,并提供课题研究的成果主件和附件材料。

    4、课题鉴定一般采用专家领导评议方式,包括现场评议或书面评议。鉴定组专家由课题组与教导处共同确定,一般由校领导及聘请的外校专家5-7人组成。

    四、成果处理制度

    1、教科室要特别重视对教育科研成果的处理。

    2、校级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标准:

    ⑴先进性。成果反映的教育思想端正,符合党的教育方针;选题方向和研究内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研究结论具有突破性;研究水平在地区同类研究中具有相对的先进性。

    ⑵科学性。能科学、准确地选择和运用教育科研方法及教育统计测量手段;立论符合教育科学原理;研究过程坚持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研究结论真实可靠。

    成果形式符合教育科研基本规范;成果表达论点明确,资料翔实,依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清晰。

    ⑶价值。能揭示主课题某一方面的规律,在学术上有新的突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实用有效的进行了教改方法和技术措施。

    3、教科室的科研成果评选采用量化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成果不同水平分设一、二、三等奖。

    4、教育科研成果评选程序:

    ⑴课题组上交课题研究成果资料(课题研究报告、结题鉴定书向教科室提出书面申请)。⑵教科室组织专家、领导,在充分评议的基础上,进行投票表决。

    5、经过鉴定评价,获奖的、证明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将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措施在学校内予以大面积交流、推广和应用。

    五、表彰奖励制度

    教育科研成果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是对社会学校的贡献,要以制度化的形式对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予精神上的表彰和物质上的奖励,并作为职务评聘、评优、晋升、奖励的条件之一。

    六、目标考核制度

    1、学校教研科研目标是教科研工作管理的一种手段。目标考核制度的具体内容,是把教育科研工作的目标达成度列为课题组和教师个人教科业绩的考核指标之一。

    2、为了有效地管理教育科研目标,一般应从计划总结、理论学习、信息咨询、课题研究与管理、科研成绩等方面制定目标考核细则,设计“教科研目标考核表”,由教科研考核小组每学期综合评定一次。

    七、监督检查制度

    1、学校教科室要加强对教师教科研工作的管理,避免“两端管理”(即年初写计划,年终写总结)行为,并对各教师教科研过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导检查。

    2、学校教科室将经常检查、了解课题研究情况,检测研究效果,提供信息资料,指导研究方法;将建立定期报告制度,要求课题负责人定期作出口头或阶段的研究报告;强调课题组的自身建设,抓好计划的实施或反馈调节完善,抓好研究材料的积累和管理。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更换课题负责人或延长研究期限的,课题组要书面报告教科室,经同意后方有效。

    八、经费资助制度

    1、科研经费是为了满足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基本要求而设置的一种经常性支出的费用。

    2、学术将想方设法争取扩大经费来源,支持课题研究,合理分配科研经费,保证教育,保证教育科研所需要的资料、书刊设备及必要的会议、差旅费等支出。

    3、学校教科室对校级立项课题的研究经费可根据范围的大小实行一次性核发或实行实报实销,并对研究经费的使用负有检查、监督责任。

    九、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1、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管理是我校教育科研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又是我校教育科研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

    2、课题组要明确资料职责,加强教科研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统计和利用,发挥科研档案的作用。学校也将设立兼职资料管理员。

    3、教科研档案主要包括:课题档案、管理档案、综合档案和成果档案等四大类。

    ⑴课题档案:《课题审定书》;课题研究方案及论证材料;课题研究计划及情报资料;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有关主要原始记录、实验过程记录及数据处理材料等;研究工作总结及研究成果报告。

    ⑵管理档案:计划和总结;工作职责;有关制度;课题研究成员资料;教科研方法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的文件材料;各种记载。

    ⑶成果档案:成果鉴定评价、验收及成果奖励的有关材料;成果推广阶段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实验课题教案集;科研论文集及获奖证书。

    体验新版博客

    新区小学教学观摩制度

    学科教学观摩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教学活动。为了推动我校教研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以老带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教学氛围,特制定本制度。

    一、听课

    (一)听评课研讨形式

    1、单独听评课

    学校实行推门听课制。学校领导、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都可以随时到教室听课,不一定要先与授课教师打招呼。其他教师单独听课,一般可先与授课教师联系,并作好记录及评课意见。听课后要及时评

    课。授课教师应热情欢迎别人听课,课后应主动征求听课人员的意见。

    2、集体听评课

    (1)各教研组、备课组都应在每学期第二周订好听课计划和安排。每学期都应举行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组织本学科全体教师听课。

    (2)集体听课后,备课组长应及时组织听课人员进行评课活动,作好评课记录。

    3、跟班听评课

    对新教师,学校每学期都安排指导教师。新教师应主动向指导教师请教,汇报听课心得,探讨教学

    问题,指导教师要认真听评课,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

    (二)、听课的内容。

    (1)教学态度:按时上下课、个案认真实用、教态自然大方、组织教学严谨有方。

    (2)教学内容:透析重点难点问题的精辟性;对所讲问题深度和广度的延展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生动性;思维逻辑条理的层次性和清晰性;知识应用的自如性和丰富性;板书的整洁性。

    (3)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的能力;使用普通话的能力。

    (4)教学效果: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听课教师必须在上课铃响前进入教室,不得听课中途退堂,听课期间手机关闭或转为振动,不得讲话、讨论,认真听课,做好听课记录,并认真填写相关内容。

    (6)、每学期备课组长要听一遍本备课组老师的课。

    (7)、听课以切实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确定“听、评、促”三字方针,坚持听课后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如单独交谈、备课组活动等)与授课教师交流听课心得,以起到相互学习、相互

    促进的目的。

    (8)、听课记录每每学期期中、期末交教导处备查。

    二、评课研讨

    (一)评课的原则。

    1、谁听课谁评课的原则。每次听课以后都要及时安排时间进行评课,凡是参加听课的教师都有义务

    和责任进行评课。

    2、客观、公正、公开原则。评课人要根据听课情况客观如实地对授课人的教学情况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有话讲在当面,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3、听评结合,以评促学,以学促教的原则。听课是评课的前提,评课是听课的总结与反思,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二)评课的方式。评课时要心平气和地采用面对面谈心式的讨论和交流,切忌语言尖刻,伤及人格或当老好人,什么都好,一团和气。要将优点说全,缺点讲透,评价恰当,以理服人。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评课内容:

    (1)对教学目标的评议。即对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的评议,重点是讲授文

    化科学知识(德育应寓于智育教学内容之中),训练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评议。

    (2)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评议。看重点、难点确定是否准确,突出重点的情况及突破难点是否得当,是否通过了道道环节达到了预定目标。

    (3)对课堂教学教法的评议。看教法是否得当,课堂结构是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完整,时间安排是否适度,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基本原则具有启发性,教学手段选择是否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教学,包括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记忆定义公式法则一类的基本知识的方法,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写作方法,实验操作方法等。

    (4)对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的评价。态度主要指教师思想品德修养水平,包括教学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立场观点正确,还包括工作责任心,对学生的情感,教师言行、精神面貌、仪表等。能力看教学组织能力:组织安排好各环节,师生活动生动有序,精神面貌好,即时反馈、调节应变能力等。更主要的一方面是教学能力:基本功扎实、语言表达、板书实验演示、绘图运算、使用教具等媒体,熟悉新课标及教材内容,运用教法和手段、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等

    方面能力。

    (5)对教学效果的评议。课堂学生学习态度、情绪及不同程度学生取得实际收获,目标实际落实情

    况等。

    三、听评课检查制度

    学校教导处每学期两次检查教师听评课记录情况,不定时抽查青年教师听评课记录情况并予以通报

    各备课组,提出改进意见,对检查情况计入教师学期末量化考核。

    第三篇: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

    教科研管理制度

    仁里集镇中心小学

    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教育科研对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学校办学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教育科研又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载体,为教师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教师的未来与未来的教师,也都离不开教育科研。为有效进行教育科研,促进教育科研稳步发展,特拟定以下规定。

    一、例会制度:

    1、课题组人员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总结本月工作情况,布置下月工作重点。

    2、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长会议,汇报交流本课题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课题组不定期的召开课题工作会议,总结布置实验工作,交流经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保证课题顺利进行。

    4、每个学期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召开专门的科研工作会议,邀请课题组长和实验教师代表参加,协商制订学校科研工作计划,总结学校科研工作情况。

    二、考核制度:

    1、把教育科研工作的目标达到程度作为教研组和教师个人业绩的考核指标。

    2、每月对参加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和课题组长进行考核,视其完成实验任务的情况进行评定,作为年终实验教师考核的依据。

    三、激励机制:

    1、教科室每学年进行一次科研成果评比,评出校内的优秀科研成果奖,给予奖励。

    2、每学年对教育科研活动进行阶段性检查,检查结果存入档案。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并作为评优评聘晋升的参考。对不按时参加课题工作会议、完成实验任务的实验教师,视其情况给予批评,直至取消其资格。

    3、实验教师在参加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经有关部门认定的,按照学校有关奖励条例给予奖励。

    四、学习培训: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原则上是参与该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优先参加。

    2、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与科研相关的讲座或研讨活动。

    3、教科室组织好教师的科研培训工作,教师要积极参加科研培训,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五、经费管理:

    1、学校每年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科研经费,用于对承担课题成员的奖励或资料费及学术活动的开支。

    2、科研经费本着合理、节约的原则使用,做到专款专用,经过领导批准由学校财务统一管理,教科室做好记录。

    六、监督指导:

    1、教科室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督促,对各课题组制定的方案、计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对原方案或计划中的不妥之处及时调整,对遇到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在研究到一个段落时要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对今后实验加以指导。

    2、各课题组长负责对本课题的全面组织、管理工作,定期汇报课题进展情况。

    七、档案管理:

    1、做好科研工作,尤其是课题工作的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包括计划性资料(申请表、立项通知书、开题报告、课题组计划、科研室计划、活动计划等);过程性资料(研究活动记录,研究课、示范课、实验课的教案、课件、录像、光盘等);总结性资料(专题总结、阶段总结、论文与心得、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课题组总结、结题证书及其他科研成果等)分档保存。

    2、所有档案资料要妥善保管,做好备份,以防丢失。管理要有条理、有序列、有记载,查看方便、系列清楚,便于检查整理。

    八、推广运用:

    1、课题结题后,通过学校及广大教师鉴定后,再向全校推广,让科研推动学校的发展。

    2、学校于每学年举行一次教育科研成果交流会,利用学校各种传媒宣传推广先进的研究成果。

    3、学校创造条件让一些有较高价值的科研成果通过宣传媒体得到更广泛的宣传。

    九、科研常规:

    ㈠、科研机构:

    学校科研机构分为三个层次:

    1、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负责领导管理、人员调配、经费筹措和政策制定等;教科室主任担任副组长,负责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以及教育科研活动的检查评价。

    2、管理小组:由教科室主任和课题组长组成,具体负责课题研究的实施和操作。教科室主任要在课题主管领导的指导下,组织本组教师制定详尽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或课题阶段性目标。包括:对上学期课题研究工作的分析;本学期预计达到的目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及活动安排表等。使研究目标细化,减少盲目性,加强针对性。教科室主任要严格执行计划,学校领导要加强协调、监督与指导、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3、实施小组:其成员是所有课题实验教师,他们是所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的执行人。实验教师应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课题研究,按实验方案有序地开展实验研究,注意发现和记录教学实践中与课题有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要认真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实验教师还要关于总结经验,及时反思,积极撰写科研论文、上实验课等,与同行进行交流,同时还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㈡、课题管理:

    1、课题分类

    (1)按级分类:镇级、县级、市级、国家级;

    (2)按性质分类:德育课题、教学课题;

    (3)按隶属关系分类:母课题、子课题;

    (4)按人员分类:集体课题、个人课题。

    2、课题的申报、审批和立项:

    (1)课题按照申报、审批、立项、实施、验收、结题的程序进行。

    (2)凡属我校教师,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并写有课题方案,均可以向学校申请立项.我校也可以承接上级课题,作为子课题立项。

    (3)凡具备申报条件,手续完备,申报课题的研究有价值,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而且方案科学可行,经学校科研领导小组讨论批准,才正式列为学校的课题,或再申报上一级课题。

    (4)个人向学校以外的单位或部门申报课题也需要提交学校领导领导审查同意后,再向上申报。

    (5)学校教师承担课题由教科室按实际情况兼顾教师志愿协调安排,形成学校的课题网络。各课题组有自己的课题组长和相应的参研人员。

    3、课题的实施:

    (1)课题组必须按实验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作好学生情况的摸底调查统计分析,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在实验过程中重视各种资料的积累的保管。

    (2)每学年为一个阶段,每学期为一个小阶段,开学时订好学期的阶段实施计划,并按时将阶段小结及计划交教科室。

    (3)每个实验教师都必须自觉地遵守科研课题的管理规定和研究任务,按时参加学习培训和有关的研究活动,定期向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4)组织与课题内容相关的调查研究,学习考察与资料研究等。检查各课题组阶段实验及调查资料、数据、论文、总结等资料的收集、管理情况,为课题结题验收做准备。

    (5)课题组的实验工作均在科研室的指导下进行,教科室及课题顾问定期检查课题研究工作的落实情况,包括:检查研究的进度;检查课题研究的内容项目是否全面启动,效果如何?用以发现问题,调整研究项目、对象或方法;检查原始资料的积累以及分门别类编号归档;检查研究的主要成果的收集等。

    第四篇:归苏小学素质教育调研报告

    归苏小学素质教育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十几年,大力地实施和推进了素质教育。现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调研报告如下: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措施及困难。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教师都能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观念意识较强,都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提高学生素质,摒弃应试教育,都能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依据现有条件,我们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为实施素质教育,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大力度敲重锤,强化改革抓师训,以多种形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制定出台了教育教学五大管理制度,就教师基本功、新课程培训、师德师风、骨干教师培训等问题分别予以细化落实,形成制度,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二是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切实发挥课程教育功能,抓好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引领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多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是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积极改革以往的学校、教师、学生等教育评价方式,建立了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引导社会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引领教师端正教育思想。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有:教师队伍老化,知识陈旧,特别是语文、数学教师老化严重。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由民师转正,年龄偏大,知识结构陈旧,难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学生素质不能全面发展。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仍然存在和根深蒂固的“应试”情结,教师往往是考什么就教什么,学生素质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德育工作开展情况。

    能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德育工作的政策法规,总体来说德育工作开展扎实有效。存在的问题是德育教育局限在课堂,校外、课外的德育教育活动开展少,没有少年宫、博物馆等校外素质教育基地和场所。建议针对农村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提供条件,开辟校外素质教育基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施。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长风乡中心学校积极融入课改大潮,加强教师课改学习培训,更新教师观念,促进教育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构建课改教学模式。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课程方案,开足开齐各门课程,并增设了《综合实践》等地方课程,开设了《走进长风沙》等校本课程。教材选用了北师大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学校每天开设6节课程,早上安排了早读、中午安排了写字时间,小学生每天的作业量大约30分钟,学生课业负担适量。

    对教师的课程改革培训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识培训,另一种是学科培训。首先进行的是课改通识培训,从面上进行培训;其次进行的是各学科培训,从点上进行培训。点面结合,全面进行课程改革培训。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多种形式开展集体备课、上课、评课、教学反思等校本研修活动,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改的专业素质。主要有专家讲座、理论探讨、观摩研讨、每人献一课、教学反思报告等校本教研制度。

    学生发展性评价方面,改变以往以考试为依据的单一评价方式,建立了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成长报告册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应试教育,千百年来的“应试”情结根深蒂固。

    四、体育健康和办学行为规范情况

    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文体活动时间认真落实到位,提高了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素质,认真做好早操和眼操,小学生近视率比例大约为100:1。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切实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好。

    办学行为规范方面,一是杜绝学校违规办班和教师违规进行有偿家教。认真落实执行《安庆市教师行为“八不准”》,禁止违规办班和有偿家教活动。二是加强教育收费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防止教育乱收费现象的发生。三是严格规范民办办学行为。对民办的幼儿园、民办素质教育基地严格检查,不符合规范地要求停办,切实加强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工作,有效防止了不规范的办学行为。

    在江苏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教育强省 , 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各级各类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今天,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成为教育发展与改革中巨大的不和谐音符,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干扰着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现状判断:应试教育、升学竞争愈演愈烈

    参与调查的教育系统与非教育系统的同志一致认为;近年来应试教育明显回潮是不争的事实,并在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升学竞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学生发展”、“学校管理”、“社会环境”三个方面,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1)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发展出现多方面的问题,已成痼疾。

    学生的品德、思想、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增多。由学业竞争所导致的过重心理压力,使很多学生思想、心理出现障碍、扭曲甚至变态;学生心理普遍较为脆弱,耐挫能力较差;缺少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过分关注自我。高中教师座谈会上有教师指出,应试教育使学生发展付出了很高的代价,牺牲了德性,牺牲了健康心理,也牺牲了个性发展。以分数判断学生发展成为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很多差生就这样被活生生地制造出来。、原因追溯:素质教育的社会资源紧缺

    相比十年前,今天的教育发展越来越快,学校条件越来越好,升入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可供学生发展和选择的路越来越广,而应试教育和升学竞争却在这样的背景下愈演愈烈,似乎不可思议。在各类座谈会上,许多同志认为,主要原因在社会。以至于教育厅召开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非教育系统的同志认为:教育部门召开座谈能有什么用?只能让大家发发牢骚而已,根本无法解决问题。教育系统的同志普遍感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痛苦、复杂、深刻地体验着一种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和无法作为。“社会原因”已成为不需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口径的基本认识,甚至是普通常识。

    然而,“社会原因”只是一个概念化、笼统化的表述,具体分析起来,导致应试教育、升学竞争愈演愈列的社会原因,主要在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资源越来越紧缺,从精神层面的“社会价值观念”,制度层面的“政策制度设计”,到物质层面的“现有教育供给”,内在而刚性地制约和束缚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环境偏紧。

    性,具有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

    四、对策与建议

    根据以上问题分析和原因梳理,归纳座谈会上各方面同志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的基本观点是:改变目前应试教育、升学竞争愈演愈烈的状况刻不容缓,需要党和政府痛下决心、铁腕治理,从社会观念、社会环境的改变入手,以政策设计和制度建设为重点,强化教育督导检查和教育法制建设,内外并举,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格局。具体建议如下。、改变教育观念,形成全社会重视素质教育的社会价值观,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从治理片面的社会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入手。要使全社会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真正重视教育,就要确立起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教育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教育使下一代健康成长,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通过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变改的能力。因此,素质教育关系着国家兴衰、民族未来、事业成败,事关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整体和长远。

    然而目前政府、社会、家庭甚至是教育系统自身,认识存在着巨大的距离与障碍。很多人认为,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的美好理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文化、教育现状相差很远,搞素质教育是好高骛远,搞应试教育才是脚踏实地;还有人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对立与矛盾,不要人为地搞对立,应试教育也隶属于素质教育,应试能力就是一种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更有人认为,提高教育质量,就是提高考试成绩,就是提高升学率,没有好的成绩、较高的升学率,就没有好的质量;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的标准,只能以考试成绩好、升学率高来衡量,这是最直观、最硬实、最客观的判断等。

    在政府、社会、家庭中,最核心的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认识和态度,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干部。应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使各级党委、政府深刻认同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观点,确立起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和政绩观,真正赞成而不是反对、支持而不是阻碍、领导而不是旁观素质教育,既重视教育,又尊重教育,既领导教育,又放手教育,从而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能够理直气壮地说素质教育、搞素质教育,按教育规律办学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逐步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切实减少各类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直接干预和接间干扰,坚决杜绝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下升学指标和签定责任状的行为。党委和政府应成为全社会提倡、号召素质教育的首席发言人,引导好社会舆论,管好新闻媒体,为教育和学校营造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推进素质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新闻媒体要向社会广泛宣传,正确导向,使人们对素质教育能够正确理解、积极支持,使素质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和公众需求。各政府机关、文化机构和社会团体,企业、农村、工厂、部队、街道等,应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提供服务和方便;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美术馆、音乐厅、体育场所、影院、网络等,应积极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更好、更方便的场所。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作配合、共同参与、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生动局面。

    。、加强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引导、立法执法和督导检查,保障素质教育正常而顺利实施。

    各地应制订相应政策,将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评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作为评比和表彰学校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作为师德考核和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和依据。要大力奖励和表彰实施素质教育好的学校和教师,经费投入、师资配置、特殊政策向实施素质教育好的学校倾斜,以鼓励更多的学校自觉自愿地实施素质教育。

    要将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重要要求,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禁加班加点、题海战术,严禁教师双休日、节假日加班补课等内容,逐步写进《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等。通过立法程序,使实施素质逐步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

    建议将素质教育纳入国家督导和省级督导范围,加强对政府素质教育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加强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检查和监控。

    第五篇:归苏小学课程落实自查报告

    码头镇归苏小学课程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为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对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24】28号、《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鲁基字【2024】20号、《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要求,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的办学行为、管理水平、课程方案的落实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程方案的落实现状

    (一)国家课程方案的落实情况

    近年来,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并开足课时,特别是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学校特别重视。目前,我校专业音乐教师4名,专职体育教师3名,专职美术教师2名,综合实践活动及信息技术课程由兼职教师担任。课时数完全按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安排,所有任课教师均有学期教学计划、课时备课,学校每周对教师的上课情况及常规材料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有关教师,为全面落实课程计划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地方必修课程开设情况

    地方必修课程是国定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地方课程的教学研究。目前学校开设的地方课程有一、二年级为《传统文化》《安全教育》,中高年级为《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根据课程设置《安全教育》《环境教育》课为间周一节,其他课程每周一节。

    所有教学地方课程的兼职教师都写出了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做到了上课有教案,课后有反思。我们认为我校地方课程的教学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

    (三)校本课程建设和开设情况

    我校的校本课程包括两部分:一是自主开发的《黄河明珠——码头镇》,二是《经典诵读》。

    为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依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编辑了校本教材《黄河明珠——码头镇》。本教材,本着立足码头、宣传码头、弘扬本地民间文化为基本理念,融文学性、艺术性、教育性、可读性为一体,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历史名人、民间传说、农业发展、工业园区,就农村建设、教育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整理和发掘,本着尊重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的原则,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另外,我校的《经典诵读》也是校本教材开发的组成部分。每学期初,各年级的优秀语文教师为每个年级选编20—30篇(首)中国古代优秀诗词,印发给每一个学生。期末,学校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考核。

    校本课程的教学由语文教师兼任,教师均有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备课及教学反思。我们认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和开设是有特色、有意义的。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国家课程中综合实践的开设和开发还有极大的空间,信息技术课的开设非常到位,师资、设备、条件满足需要,教学质量较高,但是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学校努力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充实完善了技术教室,为劳动技术教育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场地和器材,劳动实践基地分到各个班级(3—6年级),由班主任和综合实践教师负责,由于学生年龄小,劳动锻炼少,在实际实践中,老师做得多,学生做得少,由于课时固定,需要施肥或浇水、除虫了,课时没有安排,不是已过时,就是时间不到,再加上基地土质碱性特强,劳动收获成果不大,下一步计划更换土质,适当调换综合实践课课时安排,不再固定不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空间的开拓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开展有待进一步努力。

    虽然我校的教育事业迈出了较大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先进单位相比,与人民群众渴望优质教育的愿望相比,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加快教育品牌建设步伐,力促我校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0一三年三月十二日



    推荐阅读:
    归苏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
    浅谈工作心态
    刑警季度工作总结500字(汇总15篇)
    旅游公路环卫工作总结(汇总34篇)
    传达去年工作总结情况(通用15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