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其它合同 婚礼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四号文库

    沙南社区民防年度宣传计划

    栏目:四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静默星光 时间:2024-06-16 12:54:46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沙南社区民防年度宣传计划

    社区民防年度宣传计划

    为加强人防宣传教育,增进全社会对人防工作的了解,大力营造全社会参与人防建设的良好氛围,结合我市人防工作实际,制订本计划.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推进人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着眼增强全民人防意识,推动人防建设,积极宣传人防理论,普及人防法规,强化人防意识,树立人防形象,传播人防知识,努力实现人防宣传教育大力营造领导机关高度重视,社区关心参与的人防建设新格局,促进人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二、宣传内容

    人防理论知识:人民防空基本概论,人防专业队伍组建原则和训练手段,人员疏散地域建设知识,重要目标防护知识,人防通讯警报建设基础知识,人防工程建设基础知识,“三防”知识,防灾减灾常识等等。

    随着社区功能的日益拓展,社区建设的深入进行,社区

    已成为党在基层和群众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社区以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部门将各自宣传教育纳入社区宣传工作之中。沙南社区把握机遇,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积极开展人防知识宣传计划,为全面做好人防宣传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进一步宣传普及人民防空知识,提高自救、互救基本技能和心理素质,真正使人防宣传教育进社区、以宣传教育形式促进人防发展,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橱窗、黑板报、电视室等基本宣传工具,开展全方位立体民防宣传。1.在社区宣传栏开设民防知识宣传,做到内容常换常新,让广大居民了解、掌握日常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种类、危害程度及防灾救灾的基本技能。2.结合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在各小区广场等场所设置民防宣传咨询台、民防知识宣传展牌,发放民防宣传单,进一步深入宣传民防重要性和必要性。民防教育宣传点”,重点开展民防知识宣传,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

    第二篇:民防知识宣传

    民防知识宣传

    民防 是公民防护、防卫的简称。是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平时进行防灾救灾与战时防空斗争的救援行动,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避免或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它是国防的组成部分。

    一、民防教育的目的

    对公民和大、中、小学学生进行人防知识教育训练,是提高对人防工作的认识,掌握防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项长期的战备措施,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1.增强国防观念。2.提高防护技能。3.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民防教育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人民防空教育工作极为重视,目的十分明确,教育的意义也是十分深远的。

    1.民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2.有利于人民防空整体防护能力的提高。3.民防技能是必需的生存技能。4.民防教育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民防平时的主要任务

    1.开展民防教育。2.建设和维护民防工程。3.建立指挥通信系统。4.制订抗灾救灾预案。5.组织和训练民防专业队伍。6.应付平时灾害。

    四、民防战时的主要任务

    1.适时发放预警信息信号和解除警报信号。2.组织人员、物资疏散掩蔽。3.组织城市管制。4.消除空袭后果。5.配合军队作战。

    五、防空警报的种类

    全国统一规定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

    六、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

    1.广泛使用高新技术兵器。2.战争进程短促。3.战场空间多维化。4.战争费用昂贵。

    七、平时对心理防护素质的要求 1.克服和平麻痹情绪,做到临危不惧。2.加强民防知识和技能学习,做到充分准备。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形成群防合力。

    八、战时对心理防护素质的要求

    1.树立必胜信心。2.不听信敌人谣言。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九、民防工程的作用

    1.人防工程能够保障在工程内的人员遇到核、化、生武器和常规炸弹袭击时的安全;保障党、政、军机关继续进行指挥;保证生产进行、医疗救护、物资储备,以保障人民生活和支援战争的需要。2.平时作为政府防灾救灾、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平台和疏散避险场所。

    十、民防工程遇火灾时的防护行动

    民防工程火灾,往往是由于人为的原因或因电器设备因素或机械设备磨擦起火而造成。其主要特点:一是浓烟积聚不散;二是温度上升快;三是有害气体多;四是疏散困难;五是灭火难度大。因此,在民防工程中发生火灾时,不可抢行拥挤。行进时要保持弓身低姿,用毛巾,纱布捂住口鼻,最好利用事先准备的防火逃生面具。如果在2—3分钟内,无望逃离开地下火区,在防火隔断内人员应利用灭火器或 密实耐火布料覆盖,尽量压灭火焰;或者利用个别耐火阻燃能力好的房间避难、延长时间静待救援。因为任何混乱都只会增加伤害,缩短生存时间,减少救援机会。

    十一、地震后的自救、互救方法

    1.如果震后被埋压在废墟中,你一定要沉住气。在这种危难情况下,最重要的是树立生存的信心,等待救援。先试着把双手从压埋物中抽出来,然后就有可能进一步求救。

    2.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等待救援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保持呼吸畅通尽量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闻到煤气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应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扩大和保护生存空间。3.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仔细听听周围有没有其他人,听到人声时用石块敲击铁管、墙壁,以发出呼救信号。4.如果暂时不能脱险,要耐心保护自己,等待救援,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不要勉强行动,以延长生命;寻找食物和水,食物和水要节约使用,无饮用水时,可用尿液解渴;如果受伤,想法包扎,尽量少活动。5.被救出后要听医生的话,以免遭受新的伤害。按医生要求保护眼睛,长期处于黑暗中的眼睛应避免光的刺激;进水进食听医嘱,以免肠胃受到伤害。6.震后救人,首先要做到快捷,使救人的队伍迅速壮大,让更多的人获救。在救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先救近处的人。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相反,舍近求远,往往会错过救人良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7.先救青壮年。这样可使他们在救灾中迅速发挥作用。8.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队伍。

    第三篇:社区民防工作站职责

    社区民防工作站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重庆市人民防空条例》及其它人防法律法规。

    2、研究决定本社区防空防灾相关管理工作。

    3、协助区民防管理机构做好本辖区人防工程、通信警报设施和应急避难场所的维护管理工作。

    4、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制定防空防灾应急预案,成立社区民防志愿者队伍,落实相关工作措施,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

    5、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采取防护措施,做好应对空袭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先期处置工作。

    6、负责本辖区居民的防空防灾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增强居民的防空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7、负责社区民防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8、负责社区民防工作新闻信息的宣传报送工作。

    9、负责社区民防工作总结、考核、评比、表彰工作。

    10、完成上级民防领导机构交办的其它工作事项。

    第四篇:历史街区社区民防汇报材料

    夯实民防基础 共建平安社区

    ――历史街区社区民防工作进社区汇报材料

    为贯彻“把民防工作进社区作为省民防局的重点工作”的要求和《2024年平江区民防工作要点》,今年区政府将实施社区居民防灾减灾工程作为社会管理创新重点项目之一,我社区作为全区开展“民防社区行动”试点单位,根据市、区、街道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落实,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基本情况

    历史街区社区地处苏州古城东北部,东起相门河,西到平江河,南起中张家巷,北到管家园,总面积0.4平方公里。社区现有居民4200余户,10000余人。辖区内文物荟萃,历史文化气息浓郁,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文物保护单位戏曲博物馆、评弹博物馆、潘宅、名人唐纳故居等。还拥有河道、小桥、小巷、古民居、古牌坊、古树、古井等众多古城风貌遗存,尽显“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韵。

    历史街区社区设有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社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和社区居民事务服务中心,共有工作人员11名。社区办公用房650平方米,设有一站式社会事务受理大厅、社区市民教室、健康休闲园、公民素养体验厅、美丽心灵心理工作室以及苏州市图书馆历史街区分馆;电子触摸屏、电 1 脑、数码相机等办公设施配备齐全,社区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目前已实现了与区、街道办公信息资源的网上共享。社区范围内共装有14个360度旋转监视探头,覆盖全社区的重点干道、复杂外围线及车库出入口等区域。

    近年来,历史街区社区先后被授予国家级学习型社区、全国综合减灾范社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江苏省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点、江苏省基层创安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和谐社区示范点、江苏省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先进社区、江苏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社区将民防工作与“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建设相结合,丰富社区建设的内涵,创新工作思路,整合部门资源,构筑社区民防服务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防工作进社区”活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载体、设施为基础、文化为支撑的社区民防格局,提高居民的认同感和参与率,为民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建立完善民防工作机制

    历史街区社区属于典型的密集型老年人区域,社区始终坚持把民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到提高居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居民群众的民防意识和技能。我们从加强舆论宣传、建立应急机制、进行实战演练着手,来提升社区应急管理的水平,增强居民群众的民防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打造平安幸福社区奠定基础。在完善民防工作机制中我们主要2 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加强领导

    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书记带头的居民防空防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民防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应对突发事件、防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基本技能。如社区为细化应急疏散预案,制作了《历史街区社区居民防空防灾应急疏散(避难)手册》发放给居民,使其更加了解社区民防工作预案及社区紧急疏散图,社区还在辖区主要街巷路口装订了疏散指示标识,在灾难来临时,方便居民能够第一时间找到集结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稳定。社区还组织骨干参加各项民防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社区民防工作的专业性,社区现有国家防灾减灾信息员1名。

    2、完善制度

    根据市民防局、区人防办相关要求,结合社区实际,制定了历史街区社区民防工作计划,历史街区社区民防工作制度、应急救护制度、安全巡逻制度、消防器材保管制度等。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防灾意识,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防护知识,提高城区社区应对突发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救助能力。

    3、硬件到位

    社区利用有限资源,提供了具有条件的办公场所作为民防工作室和物资器材库,并挂牌标示。开辟一块特色鲜明的“民防图书角”,突出民防特色,免费提供社区居民阅览和借阅。社区配备一套功能齐全的多媒体宣传设备,配置了DVD、电视机、投影仪、照相机等设备。还配备了一套使用便捷的应急器械,随时可供社区居民应急使用。

    三、突出重点围绕主题开展工作

    社区在认真贯彻落民防局“十个一”的工作机制外,通过结合自身特点,开创了十大特色品牌,进一步推动民防工作进社区。

    1、市民学校传授实用技能

    社区作为一个典型的密集型老年人区域,加强老年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社区以老年大学为依托,邀请民防办,公安局,消防大队,民政局,安监局等领导,为老年居民传授自救逃生、防灾减灾、居家安全、火灾预防、安全生产等方面内容,让老年居民提高了防灾意识。

    社区利用“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不断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假期安全也成为未成年人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假期期间,社区邀请社区民警为未成年人传授假期安全知识,平江医院医生为未成年人教授急救知识,还请校外辅导老师以问答和游戏4 的形式宣传民防常识,提高未成年人的民防意识。

    2、帮扶协议惠及弱势居民

    社区根据老年人多、残疾人多的实际需要,成立了邻居结对组,并为72人签订了减灾帮扶协议。帮助平时负责灾害科普知识、防灾减灾知识、自救互救知识的传授,通过在社区参加的自救互救专业技能训练,在灾害来临时,对被帮助者实施救援,以确保社区弱势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

    3、心理疏导体现未雨绸缪

    2024年,社区创办“美丽心灵”心理咨询工作室,设有1名专职工作者负责日常工作事务。社区依托美丽心灵,开展应急防护心理培训等各项心理防护工作。通过这些培训,进一步提高居民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后对自身心理进行调适的能力,促使居民采取适当的行为措施来避免并抗击外界对生命的威胁。至今,已培训受益人数已达1000余人次。

    4、商铺民防宣传不留隐患

    平江路作为国家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国家4A级景区,旅游高峰期客流量大、人员密集,而平江路沿街商铺建筑以砖木结构居多,耐火等级低,抗震能力差,加上房屋连片,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针对这些问题,社区联合平江路派出所,平江历史街区风貌公司一同对沿街商铺实施统一线路整修,清查商铺“三合一”现象,定期对商铺内的安全设备进行检查,加大对商铺负责人的民防常识宣传教育力度。

    5、教育园地传播民防知识

    2024年历史街区社区建设了古城区内第一家“社区健康教育园”科普教育基地。社区以健康教育园为依托,打造了一块民防教育园地,利用多媒体互动技术,用生动的动画形式,改变了以往强硬灌输的做法,每个提醒防灾减灾的动画画面和语句,都融入了对居民的真实情感,不仅让人容易接受,而且看起来有一种亲切感。

    6、直通车畅达民意保安全

    2024年下半年,在平江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历史街区社区在全市城区率先建立起“民情直通车”机制,即通过建立社情民意的搜寻采集、研判分流、办理追踪和答复反馈四项机制,打开一条居民下情上达、政府管理服务有的放矢的快速通道,切实解决老百姓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社区以“民情直通车”为载体,通过“民情信箱”“民情恳谈会”第一时间了解辖区内的安全隐患,做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进一步夯实民防基础工作,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7、图书分馆普及民防知识

    社区以图书馆作为有利资源,在图书馆内开辟了“民防图书角”,按不同年龄层次摆放了各种民防图书以供未成年人、退休老人、企业员工、外来务工人员等参与到民防学习中来,社区还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开展网上学习民防知识活动,使民防文化真正深入社区。

    8、先进器材彰显民防实力

    为配合社区各项管理工作的提升,保障“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内控保建筑、文保单位及居民、商家的消防安全,进一步提升社区民防能力,社区还引进了一台名叫“风火战神”的全新摩托消防车,配备消防泵、消防斧、灭火器等专业消防器材。它灵活轻巧,不仅不受街道宽窄、堵车等因素的限制,更可以攀爬台阶,在大型消防车到来之前,能就近取水及时控制火势。

    9、开展民防演练增强能力

    社区不定期开展各类应急演练。2024年6月19日社区组织开展了公众聚集场所重大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消防演习。2024年6月9日社区开展了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为主题的消防演练。这些消防演练活动的顺利完成,大大增强了广大居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技能,切实加强了社区的民防教育工作,筑起了社区安全的“防火墙”。

    10、民防应急志愿者重参与

    社区成立了民防应急志愿者队伍,按区域划分建设志愿者队伍,共有成员53人,他们是联系民众和相关部门的纽带。他们植根于群众之中,对社区内的各类信息都能及时掌握,对社区的各类情况都比较了解,志愿者更有利于开展基层的民防工作。在平时,社区民防志愿者队伍能够通过各种民防知识的宣传,举办防灾自救互助演练活动,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将防灾自救互救知识带入千家万户;在灾后,他们能够更有效地进行 7 灾情信息搜集,指导群众紧急疏散,配合专业救援队伍搜救受困者,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四、完善民防设施及民防器材

    社区充分利用辖区资源,按照安全可靠、就近布置、因地制宜、快速通畅的布局原则,将平江路大儒巷停车场、平江路广场、保吉利桥空地、混堂巷农贸市场地下人防工程、藕园空地、东园停车场空地等确定为社区避难场所。这些避难场所平均可容纳2024多人,都配有基本救灾器材,每个场所都有醒目标示,便于社区居民及时找到避难场所。社区还制定了应急疏散路线,当灾害到来时,居民可以有条不紊的逃生,有效防止了混乱践踏事件。

    社区民防设施齐全。社区内配有专用针对苏州街巷的小型消防车,消防车每天在大街小巷巡逻,保障安全。社区范围内共装有14个360度旋转监视探头,覆盖全社区的重点干道、复杂外围线及车库出入口等区域。这些电子眼安装后,24小时工作,有效防范了灾害的发生。社区配置储存了一些必备的民防设备,在主要街巷都有消防栓,社区还将消防器材分发到楼宇大院,并定期派专人检查消防器材,保障消防器材正常的维护与使用,社区还设有民防器材库,配备了手摇报警器、安全绳、应急灯、急救包等应急设备。

    社区内有天然防火应急源,7条河道、17口天然水井,为火灾发生时,居民能就近取水源及时控制火势。

    五、今后社区民防工作重点和目标

    社区将尽快完成应急处置中心,真正起到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指挥作用。按照上级要求的进度,启动应急处置。每年完成1~2次突发事件演练。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加强应急人员的培训,提高应急人员管理能力。继续完善社区应急预案。通过加强民防宣传工作,将民防宣传工作制度化。发挥社区教育、党员和志愿者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大力度向社区居民宣传防空防灾知识,培养居民自救互救、应对突发事件的防护技能。并加强对社区民防志愿者的民防业务培训,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形成有效战斗力,提高社区组织防空防灾的能力,为辖区民防事业做出贡献。

    第五篇:2024南常社区5.8宣传

    人道——为了你的微笑

    为纪念第71个“世界红十字日”,5月8日,辽阳市红十字会在博爱园开展以“人道—为了你的微笑”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白塔区、文圣区、太子河区以及第二人民医院等20余家红十字团体会员单位的医护人员和红十字志愿者百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志愿者演讲、设置义诊咨询台、进行应急救护技能演示等多种形式,向公众传播红十字运动的相关知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吸引更多人加入到红十字事业发展中来。

    “5.8”世界红十字日期间,红十字相关博爱文化宣传活动也在全市范围内陆续展开,各红十字组织将举办形式各异的纪念宣传活动,大力宣扬红十字人道公益理念,将中华民族孝慈仁爱传统与国际红十字运动原则相结合凝聚人道力量、传播公益理念,在全社会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弘扬正能量,引领文明新风尚。

    新华街道南常社区红十字会

    2024年5月8日



    推荐阅读:
    沙南社区民防年度宣传计划
    怎么在网上人肉搜索(精选5篇)
    华为手机的广告策划书
    社区调查报告
    微课程范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