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祝福短信 哲学论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四号文库

    2024年信息化建设领导讲话(7篇)

    栏目:四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九曲桥畔 时间:2024-07-01 20:05:18 下载.docx文档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信息化建设领导讲话篇一

    我讲四点意见:?

    一、要用科学的观念统一认识?

    挖掘潜在价值,提高行政效率,拓展工作平台,扩大创新成果。?

    二、要用时代的眼光谋划长远?

    三、要用创新的方法推进工作?

    四、要用人文的关怀培养人才?

    同志们,我市的干部档案和信息化工作基础很好,在组织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大家开拓奋进,再接再厉,为组织工作的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信息化建设领导讲话篇二

    这次会议是在全省上下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总结年初以来全省旅游信息化工作,研究部署20xx年全省旅游信息化工作,探讨如何推动全省旅游信息化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以推进智慧旅游发展为动力,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美好江苏旅游新形象的力度,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刚才各位局长介绍的全年工作情况和明年工作的计划安排,谈的很好,也很全面。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各地旅游部门对旅游信息化工作越来越重视,从事旅游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越来越善于工作,旅游信息化工作的成果越来越丰硕,成绩越来越显著。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旅游局党组对在座各位同志长期以来为江苏旅游信息化建设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由此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谈两点意见,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一、全省旅游信息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近年来,在国家旅游局、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全省旅游部门依靠有关部门和一批现代信息技术企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全省旅游信息化工作不断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加大投入,加快发展,以智慧旅游为龙头的旅游信息化建设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智慧旅游建设的综合效益开始显现。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省旅游业逐步成长为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有发展潜质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着重要的综合带动作用。在现阶段全省整个旅游产业发展中,以智慧旅游建设为代表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更是异军突起,迅速成为我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突破,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尤其是现代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领域,推动旅游业朝着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

    智慧旅游这个新概念的出现,在国内还不到3 年时间,江苏已经迈出较大的一步。国家旅游局继去年批准中国智慧旅游服务中心落户镇江以后,今年5 月份,又公布了全国首批18 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我省7 个城市进入试点。6 月份,省旅游局与南京邮电大学共同编制的《江苏省“ ” 智慧旅游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7 月份,省旅游局三级旅游电子政务平台、全省导游人员在线培训考核平台两个建设项目的前期研究也通过了专家评审,目前已经进入一期建设。同时,我们争取到了《江苏省智慧旅游企业技术标准》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立项,启动了项目的编制。9 月份,在天津举办的20xx 年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智慧旅游主题展上,我省主要试点城市从事智慧旅游研发的骨干企业展示了一批智慧旅游项目,在整体实力、研发能力和产品的技术含量等方面都得到了好评,企业还拿到了一批订单。11 月份,国家旅游局公布了22 家全国智慧旅游试点景区,中山陵、中华恐龙园名列榜中。同时,南京、苏州、无锡、镇江、常州等市的智慧旅游建设也取得了新的发展。明天上午,镇江市将举办20xx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暨智慧旅游创新创业大会,成为我省继南京、苏州、常州之后第四个通过举办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大会来培训行业骨干、推广信息运用、推动全行业加快智慧旅游建设的城市。后天,南京市政府还将举办智慧旅游二期建设成果发布会和20xx 智慧旅游高峰论坛。

    二是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科技企业致力于智慧旅游研究开发。我省以智慧旅游为龙头的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得到了大批现代信息科技企业和主要通讯运营商的呼应与支持。移动、电信和同程网、途牛旅游网、江苏国盾、江苏有客、扬州易游、南京大汉、苏州海客与八爪鱼、无锡智感星际等,都已经走在了国内智慧旅游项目研究和开发的前列,确立了现代信息技术企业在智慧旅游市场上的产业定位。在旅游行业内部,镇江茅山、常熟沙家浜、苏州山塘街、无锡灵山和常州嬉戏谷等景区都已经完成了智慧旅游整体行动计划的研究,相关项目的开发不断有进展。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定稿,将在无锡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以智慧旅游为重要内容的智慧城市建设。同时,由于智慧旅游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我省智慧旅游发展的市场运作模式和旅游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三是后发地区的旅游信息化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连续几年的旅游信息化建设,全省旅游业发展后发地区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发展步伐越来越快。一些长期困扰旅游信息化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信息化发展的综合环境明显改观,信息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达到了旅游行业提质增效的目的。其中,宿迁已经完成了智慧旅游三年行动计划,连云港今年年初上线了全新的旅游信息平台,发行了旅游年卡并开始尝试网上旅游交易。淮安、盐城的旅游信息化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四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领域不断拓宽。在发展传统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全省各地的旅游信息化建设正在出现新的项目、新的领域和新的运用。从江苏智慧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来看,旅游营销、旅游服务、旅游管理和旅游支撑这些智慧旅游的4 大系统建设已经形成共识,各地的项目建设已经出现齐头并进的态势。各个试点城市旅游局上项目、赶进度、求发展之外,省内不少旅游景区的信息化建设也在加快步伐。据省旅游信息中心的调研,类似于镇江茅山、常熟沙家浜这样的景区,近几年陆续开发的信息化项目都在12 个以上,尽管这些项目有些还不够系统,也还不够完善,实际运用中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方向是正确的,只要各地能集中精力编制智慧旅游发展计划,通过梳理整合与完善各种资源,精心组织推进项目建设,一定能够开辟旅游信息化的新局面。省旅游信息中心在推进全省智慧旅游发展的同时,还注意与多种类型的传媒和社会信息资源的合作,进一步加快智慧旅游营销与服务的发展步伐。11 月下旬我局与新华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美好江苏欢乐游—— 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记者采访活动,组织了全国41 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对常州、泰州、镇江3 市进行为期5 天的采访活动,共开辟16 个江苏旅游网络专题,刊载有关3 市旅游的报道超过20xx 篇次,发送微博近5000 条。同时,与新华社江苏分社合作推出了新华手机报江苏旅游版,正在尝试的美好江苏游手机客户端基本完成,即将举行全球发布仪式。

    以上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蓬勃发展的我省旅游信息化建设,正在成为全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鲜明特色,这也是推进旅游支柱产业建设,逐渐探索以智慧旅游为龙头的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新模式。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坚强有力领导的结果,也是在座各位同志扎实有效工作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旅游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的经费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员过少、项目开发盲目和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切实加以解决。

    二、以党的精神指导全省旅游信息化健康发展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省旅游信息化的发展有了较快的进步,也为今后更好更快的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一个阶段,全省旅游信息化工作应当紧紧围绕党的明确提出的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全省“ ” 智慧旅游发展规划,以智慧旅游建设为主线,以全面提升我省旅游整体形象和产业素质为重点,以构建和谐旅游行业为目标,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实现全省旅游信息化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一,要提高加快智慧旅游建设,进一步增强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省旅游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影响了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后劲。总体上看,与山东、浙江、四川等省相比,我省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和运用服务质量还相对落后,我省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当前,国内各省市旅游信息化工作随着智慧旅游建设的崛起,正处于大开发、大推进、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对我省旅游信息化的发展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国家积极推进智慧旅游试点城市、试点企业的发展战略,许多兄弟省市和一批5a 级旅游景区都加大了智慧旅游的建设力度,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信息技术运用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不发展要落后,发展慢了也要落后。各地都要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发展旅游信息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 各项工作都要有新的更大进步” 的总体要求,以及全省“ ” 智慧旅游发展规划和各地的智慧旅游发展规划、行动计划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二,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突出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全省“ ” 智慧旅游发展规划已正式颁布执行。各地要围绕贯彻落实这个规划,进一步明确智慧旅游发展的思路。要按照有利于更快更好地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安排好旅游信息化发展工作。目前我省各地发展智慧旅游的积极性很高,必须予以保护与引导。但是从全省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智慧旅游建设的普遍开花还是不恰当的,或者讲是火候未到,必须突出发展重点,扶优扶强。智慧旅游建设的重点区域还是在苏南与沿江地区,现阶段发展的重点企业还是在3a 级以上的景区,抓紧建设的重点还主要是旅游公共服务项目,重点工作也还是要突出几个重大项目,围绕几个目标,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通过几年持之以恒的努力,真正取得实效。明年,省旅游局要完成全省三级旅游电子政务平台一期项目和全省导游员模拟现场电子考试项目建设,完成《江苏省智慧旅游企业技术标准》项目编制和《江苏智慧旅游卡商业模式策划与运行管理研究项目》,启动江苏旅游公共服务平台设计和江苏智慧旅游卡(中国旅游卡江苏部分)试点。按照省政府相关部门的部署,根据《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的要求,支持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对无锡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的建设。同时,积极支持苏北地区旅游信息化建设,培育一批在线旅游、网络旅游企业。我们希望各市的智慧旅游建设也要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工作环节放在抓旅游信息化整体素质的提高上面,带动区域智慧旅游的整体建设。重点确定了,就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在狠抓落实上下工夫。第三,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探索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市场运作新途径。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包括智慧旅游在内的旅游信息化工作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都在企业。没有大型骨干信息技术企业和旅游企业的参与,不形成以企业为支撑的市场运作方式,旅游信息化就会缺乏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省“ ” 智慧旅游发展规划和各地的智慧旅游行动计划能否得到落实,关键要靠企业主体的培育。在信息化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各级旅游部门既要千方百计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又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努力为各类企业参与旅游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快推进全省旅游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参与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增强全省旅游信息化工作的活力。要进一步鼓励各种形式的企业加强技术和市场合作,以资金、品牌为纽带,实现企业与技术之间的整合,走出一条联合发展、分工协作的新路子。

    第四,要牢固树立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精品意识。当前,各地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发展智慧旅游的热情很高,不少信息技术企业参与以智慧旅游为龙头的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也很高,信息技术的选择余地也很大,这些愿望都是好的,心情都可以理解,但是头脑要冷静,思路要清晰,对一些信息技术要有所选择,防止发生炒冷饭,和选择运用比较落后、在市场上缺乏前景的信息技术。在实践中,目前可以选择的信息技术资源非常丰富,不可能都为我所用。大家对此一定要统一认识,集中有限的财力、精力,培育智慧旅游精品。尤其要重视培育精品项目、有特色的项目、高档次的项目。这里要强调的是,由江苏银联、江苏国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旅游局项目中国旅游卡(江苏智慧旅游卡)的试点发行工作,是我分管的一项工作。刚才江苏国盾的部门负责人简单介绍了项目的前期工作,借此机会,恳请各位局长一定要重点关照,重点过问,作为一项重点精品工程来参与建设,争取在全国各省市中成为进度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精品工程。第五,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信息化人才队伍。旅游信息化发展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我省各级旅游部门和企业加强了旅游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旅游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仍然是我省的一个薄弱环节,还不能很好满足以智慧旅游为龙头的旅游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希望各地抓住智慧旅游建设的契机,把专业人才队伍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各地要以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在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信息化管理人才、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服务人才等三个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要下决心研究旅游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问题,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服务外包、建立专兼职技术队伍等机制建设,形成良好的氛围,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一批旅游信息化人才迅速成长和脱颖而出,让更多信息技术企业的专业人才愿意为旅游信息化工作。旅游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知识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各级旅游部门的领导和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也要加强学习,熟悉并把握旅游信息化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提高领导和驾驭旅游信息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第六,要进一步形成加快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合力。旅游信息化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开放程度高,必须整体部署,共同推进。从全省层面来讲,《江苏省智慧旅游企业技术标准》、《江苏智慧旅游卡商业模式策划与运行管理研究项目》一定要争取尽快出台,同时,《江苏省智慧旅游信息化应用平台标准》和《江苏省智慧旅游信息化数据及交换标准》这两个技术标准的编制也应当及早启动。建议各地要把以智慧旅游为龙头的旅游信息化工作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智慧旅游旅游规划、资源整合、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宣传和机构建设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地要打破框框、树立大旅游的发展意识,下决心研究解决跨地区旅游资源和信息资源整合协调发展的问题,真正做到旅游信息化建设全省一盘棋。

    同志们!我省旅游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旅游产品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体制创新的关键时期。希望各地以这次全省旅游信息化工作会议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协作,整体推进,努力开创江苏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新局面,为把旅游业尽快培育成为全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做出不懈的努力,做出新的贡献!

    信息化建设领导讲话篇三

    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召开*公司信息化工作会议,这是*公司首次召开的,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也证明*公司信息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刚才,对近年来*公司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对《*公司“”信息化规划》进行了解读,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深入推进*公司信息化工作,再强调四点意见。

    当前,信息化正逐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服务方式。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现代化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公司也加大了信息化工作投入力度,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可以说,认识在深化、管理有进步、工作有成效。

    一是认识在深化。这是一个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外部推动向内在需求转变,由纯技术向技术支撑业务发展、综合发展、协同发展转变的过程。我们过去总感觉到信息化就是买几台电脑,上了网,就是信息化了。今天我相信在座各位都会有更新的认识。我们把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之中,与企业经营发展联动起来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信息化已变成每个人工作、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二是管理有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完善了组织架构,总部成立了信息中心,各所属公司也成立了信息部门,拥有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第二是建立健全了发展规划,理顺了信息化工作机制,出台了一系列信息化管理规范和标准,促进了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是工作有成效。近几年来,我们每年都有一些成果,每年都有新的信息系统投入到企业运营当中,提高了管理效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公司先后荣获“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 “数字安徽”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三次入选“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并被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确定为首批“安徽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示范单位”之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信息化工作跟标杆企业相比,与煤炭行业先进技术相比,还有很多差距。有的是硬件上的差距,有的是软件上的差距,我认为最大的差距还是思想上、观念上的差距。

    一是有些管理干部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老方式、老方法,造成已建的管理信息系统得不到实际使用或不能正常运行,有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长期没有更新,花费人力、财力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成为一个摆设,成为花架子,造成了财力的巨大浪费和企业员工对信息化热情的减退。

    二是人为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孤岛。以往的信息化孤岛并不是因为信息化产生孤岛的,都是因为人的因素,都是人为造成的。它不是用技术手段能打破的,需要业务信息系统来驱动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统一,从而避免信息孤岛。信息资源只有越共享,越互联互通,才越有价值。

    三是有些业务部门认为信息化完全是信息部门的事。这是错误的。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过程控制、事务处理、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化”的过程,是广大业务人员不断学习信息技术、掌握并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水平的过程。只有全员参与了,才能释放无限动力。

    差距不可怕,差距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下一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适应时代发展和工作实际需要,进一步增强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寻找差距和不足,采取有效措施,迎头赶上,加快推进,使信息化建设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坚持与时俱进,突出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党的xx大报告提出了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xx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这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任务;在国家《20xx~20xx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把企业信息化列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安徽省出台的“”信息化规划和“数字安徽”建设规划,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因此,我们要全面把握新时期信息化的工作方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把信息化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竞争力提高的“倍增器”作用,切实抓实抓好。具体要深化“三个认识”。

    一是从实现发展战略上去深化认识。“”期间,*公司要实现“”的奋斗目标,要实现传统煤业的升级改造、煤化工产业的转型、物流贸易产业的提升,这既是我们加速转型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重新焕发传统产业生机的优势所在。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扩张性、渗透性等特点,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引导传统产业的发展,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上档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是从增强管控能力、提高发展质量上去深化认识。*公司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从传统计划体制下的省属地方煤炭企业,发展到市场经济下产业多元化的化企业;从单一的封闭市场到多元的开放兼容市场;由单一的煤炭生产企业,变为涉及煤、煤化工、物流贸易等多产业的综合型能源企业。及其下属单位形成了多个管理层级、整个共存多种业态,而且产业间的差异非常大、标准也不尽相同,再加上煤炭行业本身就属于信息化难度比较大的行业。所以对而言,跨度大了、跨行业多了、产业链加长之后,各业态之间协同的问题就出现了。所以,只有进一步增强综合管控能力,才能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管控模式确立以后,在战略执行与控制上,更需要信息化作为手段和平台来支撑。

    三是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去深化认识。*公司推行精细化管理以来,形成了、子分公司、矿(厂)三级管理架构,但是要实现三级架构之间的无缝对接、实现各业务板块之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联通共享,加快实现产供销、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三流合一,需要信息化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单位、各部门要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业务、管理工作的高度融合,保证生产、安全、经营、管理的信息化不断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围绕发展大局,突出工作重点,力求使信息化工作取得突破

    信息化工作要始终瞄准行业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努力实现“六个突破”。

    一要在规范信息化建设管理上求突破。这个规范主要体现在“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计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公司信息中心作为职能部门,必须增强总部的整体规划和调控能力,努力建成统一集成的信息平台。要指导和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减少风险,提升系统质量。各子(分)公司要自觉服从集中统一管理,坚决制止各自为政、分散建设和重复投资的现象。这里特别强调一点:信息中心负责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各单位、各部门不得自行组织建设。要严格信息化项目立项、审批、实施、验收与资金拨付制度。各子(分)公司、各部门对信息化建设有需求的,立项报告或需求内容必须报送信息中心必须向*公司信息中心提出申请,由信息中心组织审核并报*公司批准,项目实施竣工必须由信息中心组织验收;未经信息中心组织审核和验收的,财务部门不予安排资金,确保信息化的各项工作都能在总体管理框架内平稳运行。

    二要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求突破。应该说,近年来我们的网络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网络安全、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后,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平台、以现有网络为依托,建成先进高效的通信网、综合调度网、管理信息网、监测监控网;建立专业安全的数据中心,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和信息安全,以保障和提升集约化服务能力。

    三要在管理创新与信息化建设协同发展上求突破。信息化是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的有效推进器,同时新的管理模式促使信息化建设上升到新的水平。随着我们下一步要实施的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管理创新的步伐。我们许多信息化建设项目发挥不出效益,关键是管理跟不上、各自为政盲目建设。我们要致力于*公司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提高安全生产服务保障,强化核心职能作用的发挥,最大限度推动*公司信息化建设。

    四要在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应用上求突破。分析我们管理工作“全局性不够”、“系统性不够”、“规范性不够”和“全员性不够”的原因,再对照信息化成功企业的成果不难看出,其实我们工作中的很多不足和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得到改观;有很多管理中的日常重复性手工工作都可以由信息系统代而完成,有很多执行中的控制和调整问题都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和系统轻松实现,有很多决策也可以依赖于信息系统智能分析和预警所给予的支持。既然管理信息化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拒绝它呢?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安全信息管理、调度指挥、财务管理、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投资项目管理等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力度,坚决走出重建设、轻整合,重概念、轻应用的误区,力争在“”实现生产经营的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实现“管、控、营”的一体化建设。

    五要在两化融合上求突破。矿井综合自动化是带动全局的关键,矿井环境监测监控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两化融合”的着力点。*公司将在“”期间做好1-2个矿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试点工作,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形成集成的、集约化的矿井综合管理系统,提升矿井自动化水平。

    六要在网上办公上求突破。*oa办公系统通过一年多的运行,公文处理等实现了网上办公,快捷方便。下一步,要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充分发挥网上办公系统的作用。要克服以往的工作习惯,积极培养上网办事、办文的习惯。需要审批的各类文件、通知,必须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在oa系统里逐级呈报、审批完毕后,方可打印成文、加盖公章,并最后发布。办公室将不再单独受理纸质文档,切实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四、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为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要强化组织保障。信息化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各单位“一把手”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而这个“参与”绝不是“批钱、给钱”这么简单,而是要“一把手”亲自过问、亲自推动、亲自参与,而且这个推动和参与也不是选技术、选设备,而是要推动管理的变革。要理顺信息化工作的体制机制,整合信息化管理职能,信息中心要切实担负起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等职责。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作,打破地域、部门、单位之间的界限,建立协调、协作、协同的工作机制,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共建共享、互补互利,真正形成一个领导小组决策、一个职能部门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全员共同参与的信息化工作格局。同时,要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考核,把信息化各项工作纳入各单位业绩考评范围,真正做到以考核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要强化安全保障。各部门要强化信息安全意识,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原则,加强信息网络安全工作,加强网络管理,加快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逐步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不断健全信息网络安全体系。要严格落实信息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工作不到位发生重大信息安全责任事故的,要追究相关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和具体人员的责任。当前,要针对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隐患,堵塞漏洞,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三是要强化人才保障。当前,*公司信息化人才特别是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本部门、本单位工作流程的复合型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一大瓶颈。一是多方位、全方面培养与引进信息化建设创新型人才和信息化复合型应用人才。二是要采用多种形式对各类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三是建立信息化复合型专业人才激励机制,在职称职级晋升、政治待遇以及报酬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生机与活力。

    本次会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高认识;二是遵循规定;三是广泛应用;四是发挥作用。这四句话是我们今天开会的主要目的。

    同志们,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做好信息化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不断开创*公司信息化工作的新局面,为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信息化建设领导讲话篇四

    一、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创建法治县既是推进依法治县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平安基本内涵和重要保障。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开展创建工作,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全县围绕建设平安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了项目推动战略,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我们应该清醒看到,我县发展环境不优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在一些领域、一些部门还存在不依法行政、滥用权力等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开展法治县创建,促进全县各级政府依法管理、广大群众依法办事、各类企业依法经营、司法部门公正执法,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开展创建工作,是维护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纷争复杂化的现象。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期和各种矛盾的高发期,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不少,各种涉法涉诉案件仍然较多,信访稳定形势还比较严峻,少数群众维权意识强烈而法治观念淡薄,极少数执法人员工作方法简单、司法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只有深入开展法治县创建,不断提高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开展创建工作,是提升文明县城形象的必然要求。法治是现代文明县城的核心价值理念。近年来,我县通过完善县城规划,加大设施建设,改进县城管理,县城功能有所完善、形象有所提升。但是必须看到,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违章乱建、垃圾乱倒、占道经营、交通混乱等违法违纪和不文明行为在我县还显得尤为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经济培育、法治环境营造、法治意识培养,才能依法加强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进一步优化我县的法治环境。

    二、加大普法教育,大力弘扬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

    创建法治县要把培育公民的法治理念、法治心理、法治习惯放在首要位置,努力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提供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支撑。

    一要抓重点对象学法,带动全社会法律意识整体提升。要深入抓好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各项制度落实,在增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上狠下工夫;要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村“新任村官”、“大学生村干部”、“农村法律明白人”进行培训,在农村开展广泛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农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要进一步抓好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着力培育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法制教育,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维护和谐劳动关系;要继续深化政法部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全面提高政法干警司法为民、公正执法的本领,当好法治县建设的主力军。

    二要抓重点法律普及,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创建法治县,必须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展开,围绕重点法律法规普及宣传来推进。要着眼“四大战略”的工作目标,抓好宏观调控、扩大内需、财政金融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要着眼招商引资和优化发展环境,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资源配置、依法经营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要着眼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抓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房屋拆迁、权益维护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要着眼社会和谐稳定,抓好安全管理、社会管理和依法信访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人民群众理性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要抓宣传形式创新,推动法律思想和法治精神入脑入心。在继续开展好法律 “六进”活动的基础上,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寓教于乐,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各级党政机关要广泛开展“法治机关”创建活动,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新闻媒体和文艺宣传队要积极承担公益宣传和艺术感染的社会责任,做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宣传活动,使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切实打牢创建活动的群众基础。

    三、狠抓基层基础,着力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创建法治县,涵盖方方面面,涉及各个阶层,只有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突出抓好基层基础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才能不断提升全县的法治化管理水平。

    一要进一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要紧紧抓住全县深入开展基础管理工作的契机,坚持把加强基层民主、基层管理和平安建设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以创建活动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要认真落实基层民主政治各项规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推进群众自治。要深入开展村镇、社区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促进依法治理。要以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深化基层基础建设,深入推进严打整治,切实加强社会管理,不断健全调解网络,打牢社会平安基础。

    二要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是对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要从抓好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强化监督与责任追究等重点任务入手,解决依法行政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塑造一个法治、高效、廉洁的现代政府。要强化司法建议力度,为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供法律咨询。要配套建立行政执法的自由裁量、责任追究、考核评议、投诉处理和执法公示等制度,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要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创新行政复议方式,强化行政责任追究,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三要进一步推进法律规章完善。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使各方面的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可约,是法治城市建设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行政主管部门,特别是一些执法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群众关注度高的部门,要依据专业法规,对各自管理的对象、程序、行为,甚至对执法人员的形象、用语做出具体规定,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形象。要积极引导村(居)民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依法建制、化法为规,在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依法治理章程。

    四要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平正义。司法公平正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以加强宗旨教育和推行执法办案公开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要坚持执法为民,把维护好人民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公开承诺、联合接访、清理积案等专项活动,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对司法权行使的监督机制,增强司法权威性和透明度,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促规范,切实解决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问题。

    四、凝聚各方力量,不断激发创建工作内在活力

    创建法治县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组织和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参与创建,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一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党委、政府是创建工作的主导者,要把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重点工作进行研究。要建立健全主要领导亲自牵头、专门班子全力推进、相关部门合理攻坚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推进创建工作顺利扎实开展。要把创建活动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和激励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创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

    二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社会团体的推动作用。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在法治建设方面的重要职能和联系面广的政治优势,通过组织视察等活动,随时掌握创建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提案,推动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广泛发动和组织服务对象参与到创建工作当中,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创建工作的生动局面。

    三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强化舆论导向,加大社会面宣传,增加创建工作的关注度和吸引力。要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大力开展“法律维权”等法律惠民工程,积极通过法律渠道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让群众看到创建工作的实际成效,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法治县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者。

    同志们,创建法治县事关全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群策群力,扎实工作,奋发进取,加快法治建设步伐,不断开创依法治县新局面,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信息化建设领导讲话篇五

    大家好!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此次材料与化学工程系首届“学风建设活动月”启动仪式。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产生着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健康成长。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这个灵魂的建设需要所有的人共同努力。学风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它是外显的“风气”,再一方面是内蕴的“思想”。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是全院师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是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对学生终身为人处事的态度产生深刻影响。所以希望全院师生员工积极参加学风建设这项活动,为我院的学风建设工作付出努力,做出贡献。以下是我对此次活动的期望。

    一、首先我们要明确认识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学风建设是提高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营造有利于学生自觉获取新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的氛围,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这于国于己都是有利的。好的作风和不良的习惯不仅对学院和个人声誉造成影响,同时会对个人今后的发展甚至一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大家一定要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充分认识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二、努力落实工作 ,杜绝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

    作为一个全院性的大型活动,我们要切实开展活动,将工作落到实处。要坚决杜绝“只重宣传,不抓落实”的怪现象,做到系领导老师共同监督,学生主体实施开展,确保活动如期高质量举行。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久的工程,需要大家同心同德,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遵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院学风建设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我院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三、 我对学生干部开展工作的建议

    1、作为学生干部,应该从大处着想,从远处着眼,从近处着手,把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一项一项的完成,在工作中,要避免悲观态度的扩散,必须坚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2、我们的学生干部必须明确责任的含义。责任,不是老师的要求,不是学校的规定,而是因为我们爱这个集体,而自觉去维护它的一种荣誉。

    3、学生干部要利用好学生团队的力量进行自主管理。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因学生而存在,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开展的,每个学生干部都应该培养自身的主人翁意识,使自己所在的团队成为真正的精干之师。

    最后预祝材料与化学工程系的首届“学风建设活动月”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信息化建设领导讲话篇六

    尊敬的北京大学朱善璐书记:

    尊敬的宋建业副司令员:

    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十月是伟大祖国62华诞,十月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十月是光辉胜利的时节。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总结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十年成绩,表彰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与个人。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石河子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百忙之中光临总结表彰大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北京大学十年无私的对口支援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20xx年,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确定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实施对口支援计划的十年,是石河子大学发展最快的十年,是石河子大学大跨越、大发展、大变革的十年。十年来,石河子大学完成了四次历史性的跨越—由单科性院校合并成为综合性大学,被国家确定为西部重点建设高校,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教育部共建高校,跨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石河子大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年间,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启动“人才培养质量工程”, 形成了“多样化、高素质、强应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顺利通过了20xx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本科初次就业率连续四年位居新疆高校前列,区外学生留疆率连续多年超过50%,受到教育部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学校被评为全国、自治区就业先进集体。

    十年间,学校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力度,学科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学科、学位点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博士学位授权点从无达到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个增至117个,本科专业从43个增至7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mba专业学位授权点取得零的突破,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办学层次显著提高。建成4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6个研究所、研究中心和两大产业化工程中心,为石河子大学今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年间,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国家攻关计划项目、国家“863”、“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43项,省部级项目384项,20xx年学校的科研经费首次突破8000万元大关。20xx年我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名列新疆高校第一,20xx年我校率先在西北地区高校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零的突破。

    十年间,学校不断树立多边合作、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积极实施名校带动战略,与国内25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国外23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关系, 20xx年,在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国立技术大学建立孔子学院,标志着学校辐射中亚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得到显著提升。

    一是指导顶层设计,勾画宏伟蓝图。20xx年,时任北京大学的林建华副校长率北京大学专家团一行14人来到石河子大学,专门就石河子大学的学科规划、校园规划作调研,提出富于前瞻性、科学性的意见。20xx年,周其凤校长来到石河子大学,对我校“”发展规划给予亲自指导,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从北大专家那里,从名校发展轨迹中,石河子大学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二是提倡交流互动,促进人才培养。十年来,两校手拉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北大学子、石大学子共同见证了两校的友谊与发展。对口支援伊始,我校就启动了“本科生赴北京大学插班学习计划”,共选送91名优秀本科生先后赴北大插班学习。从20xx年,我校连续三年选派30名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交流学习。此外,我校接收北大港澳台学生赴新疆学习实践活动,两校学生联合举办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画展等。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活动增强了两校学生的友谊,也开辟了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

    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北京大学为提高我校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在我校建立“北京大学新疆研究生培养基地”,启动“百名博士培养计划”。目前,我校已有56名教师考取北京大学博士。十年来,北京大学共接受我校224名教师进修、访学,并在学费方面给予减免50%的优惠政策,为每位老师指定导师指导。这些教师在进修、访学期间积极融入北京大学教学、科研环境,认真汲取专业知识,有力地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回校后逐步成为我校学科骨干和中坚力量。

    四是进行干部交流,提升管理水平。北京大学通过派出经验丰富的教师和管理干部赴我校挂职,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良好的工作作风、高效的方法模式传播开来,带动我校的干部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成长。十年来,北京大学先后选派4位干部任我校副校长,相继派出12名挂职干部担任石河子大学相关学院和部门负责人,推动所在单位的工作开展。同时,北京大学接收我校近20位干部挂职锻炼,为我校42名中层干部举办培训班,使他们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本领,并在回返后将所闻所学用于实践中。

    五是联合进行科研合作,提升科研服务能力。依托新疆-独特的资源优势,北京大学与我校开展了实质性的科技合作,联合申报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23项。在北京大学的协助下,石河子大学独立申请立项包括国家“973”预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等近50项。我校的科研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我们也不会忘记,十年北京大学选派300多名专家、教授、干部来石河子大学讲学、支教、挂职,开展讲座400余场,累计授课达5000多学时。十年3650天,每一天都有北大人在石河子大学辛勤地工作,十年540个星期,每一星期都有北大教师在石河子大学讲学授课,十年120个月,每个月都有北大名师在石河子大学举办讲座。

    我们更不会忘记81岁高龄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黄楠森教授第一个主动报名来石大讲学,孟二冬教授在石河子大学支教的讲台上坚守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事迹在北大、在石大、在社会被广泛传诵,胡-锦-涛高度评价他“为人师表、品德高尚”。“孟二冬精神”成为北大、石大共有的精神财富,他严谨治学、关爱学生、高度负责的师德将永远激励我们。

    20xx年,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对推进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教育部随即启动新一轮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组建了以北京大学为组长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为副组长单位,重庆大学,江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9校组成团队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北京大学协同其他8所高校正在深入推进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

    十年对口支援,十年日新月异。我们要衷心地感谢教育部实施的“对口支援”这项惠及教育与民生的好政策,感谢北京大学十年坚持不懈的支持,感谢北大的领导、老师们真情的努力与付出。感谢兵团对石河子大学的关心与指导。

    十年是一座里程碑,也是一道起跑线;十年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北大与石大将共同扬帆远航,迈向新的征程。

    祝愿北大与石大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信息化建设领导讲话篇七

    信息化是千里眼、顺风耳,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水平、形象、效率的体现。在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中,有11处强调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质量监管和质量发展。省局党组高度重视这次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信息中心为开好这次会议准备了大量的资料。

    会前,我专门听取了蒲忠同志关于信息化工作的情况汇报,总体感觉全省系统特别是省局机关信息化有很好的基础,见到了一定的成效。在信息化工作中,我们特别要抓好四个上网:一是工作对象信息要在线上网;二是重点工作要在线上网;三是监管工作要在线上网;四是行政审批要在线上网。刚才,我们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就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做了发言,他们的一些做法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一些教训也值得大家认真总结吸取。长海同志通报总结了现有各大系统的建设应用整体情况,归纳分析了信息化建设应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我都赞成,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这里,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必须深化认识。

    客观地讲,当前全省系统、包括部分领导同志,还有不少人对信息化认识是不深刻的,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最大的障碍。有的认为传统工作方式方法照样推进工作,信息化离我们还远,想等;有的认为信息化建设与本部门关系不大,主要是信息中心的事,想靠;有的认为信息化应用主要体现在基层县级局,机关信息化显得并不重要,想拖。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这种“等靠拖”的思想观念必然带来工作上的消极应付。现在我们一些单位,对下面的情况说不清、道不明,就是因为信息化水平低。从提高效益来讲,更应该抓好信息化,现在人少,事多。更应该通过信息化来解决。

    当前,产品在信息化,企业在信息化,产业在信息化,国民经济在信息化,社会生活在信息化,前几天大家参观了英特尔公司,应该有所触动,英特尔公司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大大高于我们质监部门。如果我们还停留在传统的监管模式上,打假的必然落后于造假的,质量监管也就很难现代化。信息技术正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不可阻挡地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拿在座各位同志来说,假如我们几天不看报、几天不上网、几天不看电视,往往就会陷入“信息恐慌”,甚至“恍如隔世”。我们现在大部分县局10多个人监管几千甚至上万平方公里的范围,管几百家甚至上千家企业,管几千甚至上万台特种设备。传统的人盯人驻场监管,我们管得过来吗?金质工程有八大业务系统,还有oa办公系统、审计、计财系统,我感觉,如果把这些系统用好了,完全能够解决工作效率低下,监管不到位,巡查和索证索票纸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取消垂管体制后,更应该通过信息化来加强对系统的管理,更应该通过信息平台来收集、分析监管数据。所以,加快信息化建设,我看现在我们需要的不是反复争论讨论,而是抓紧建设,以超常的措施和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

    一要不断完善省局信息中心建设。省局信息中心是保障质监信息化正常运行的“中枢神经”,一旦出问题,整个信息化系统将处于“瘫痪”状态。要紧紧围绕“网络不中断、系统不瘫痪、数据不丢失”的要求,不断完善优化基础网络、数据库系统、安全保障设施等软硬件运行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确保省局机关和全省系统业务信息化应用不断发展的需要。省局信息中心既有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安全保障的职能,又有信息办的综合行政管理职能,要充分发挥好这两个方面的职能,加强对全系统的规划和指导。

    二要抓好台账和巡查记录统计分析系统建设。信息化要改变体制内循环的现状,积极走向企业。我们在基层调研时发现,目前我们要求企业建立的台账和巡查记录都是纸质的,而且各个业务处室都有各自的要求,格式不统一,标准不统一,数据不统一,一个企业要应对我们几个处室,基层局和企业感到繁琐极不方便。全省还没有一家实现巡查的电子化,食品人均监管80家企业。所以,省局法规处要牵头,结合行政权力清理,在1个月内,重新梳理各业务流程,统一制定企业台账表格和巡查记录表格,一个对内,一个对外,集中使用,数据共享;省局信息中心要在2-3个月内完成开发建设;其他相关处室要各负其责,抓好配合。

    三要抓好质量安全数据溯源风险监测系统和诚信体系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在《质量发展纲要》中,先后有5次提出要加强溯源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成都市已经完成了对蔬菜、猪肉的溯源体系建设,前几天央视专门报道了杭州加强茶叶溯源体系体系建设的情况。我们主要以食品和特种设备为重点,建好这两大系统。要通过建立溯源体系,把原材料、加工、出厂、售后服务等信息汇集监管部门,做到心中有数。有人说,我们不收集企业的数据,或者不知道企业的信息,出了质量安全事故我们就没有责任,这是极其错误的认识,基本的信息都不能掌握,你怎么监管?为此,食品处在今年内要完成乳制品、白酒、泡菜等区域性重点产品的溯源体系建设;特监处要在5月底前完成电梯维保单位与12365的信息平台的集成;质量处要联合监督处、食品处等,抓好诚信体系和“黑名单”曝光信息平台还有质量提升示范状况;监督处要抓好风险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审批处要在今年5月份之前“断奶”,完全通过网上申报、审批;稽查总队要抓好12365和执法打假系统的推广应用;计财处要在每年各项业务工作的预算中,把10%-15%的经费用于信息化建设,由业务处室提需求,信息办统一规划;办公室、计量处、审计处等要分别把oa、计量等已有的系统用好、用活;标准化处、认证处、科技处也要加快系统建设和数据整合;信息中心要抓好运维服务和技术支撑;监察室要抓好督查督办和效能监察。这几项工作是今年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落实,绝不能打折扣。

    关于信息化建设,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统一审批、统一规划的问题。前几年,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各单位想上项目就上项目,盲目建设的多,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省局20xx年8月份就下发了《管理办法》,全省系统所有信息化项目都必须全部纳入省局信息化领导小组审批,没有审批的一个都不能上,凡是乱投入的,一律追究领导责任,这是一条硬性纪律,必须遵守。

    四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既是综合的工作,又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首先要有机构,其次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做支撑。处长要亲自挂帅抓信息化工作,各处室要确定1名专(兼)职人员负责信息化工作,而且人员要相对固定,尽可能不做变动。同时,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既懂业务,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第三,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最大的体现在应用,必须全员参与。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建设是基础,应用是关键、是核心,是最终的目标。系统建设得再好如果不用等于零。目前,全省系统信息化工作最突出的问题也在应用。从刚才长海同志通报的情况来看,oa系统,虽然两年多来传输50多万份文件(资料),节约几百万元的经费,但从通报的情况看,主要是市、县两级和省局的纵向传输文件,处室之间、科室之间横向用得较少。而且省局大部分领导、和部分市、县局领导基本不用或靠办公室人员辅助使用。若不加强应用,不带头应用,oa等系统将成为“死”系统,无纸化办公将成为“空谈”。已经建好的视频系统耗资300多万元,但20xx年省局以下的视频会议只召开了1次,按照总局要求转发到市州局的会议9次,使用率极低。更有甚者,省局建设好的系统不用,本单位(处室)自己投入建设的系统也没用。据调查,20个市州局(成都局除外)和省局机关个别处室自行投入的48套系统,耗资3000多万元,除了迎接上级检查的几个演示数据外,基本没有更新,搞形式、走过场,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

    第四,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最大的问题是落实,必须抓紧推进。

    很多人认为信息化主要是信息中心的事,既不提需求,更不谈应用。其实,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是一项自上而下的工作,所以,最大的责任主体是省局机关各处室,信息化的成效好与坏关键也在业务处室。信息化更是“一把手”工程,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带头讲信息化、带头用信息化、带头投入信息化。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哪个部门掌握了信息化它就将赢得工作主动,哪一位领导干部懂得信息化他就将掌握指挥权,哪一个干部职工会运用信息化他就将站稳工作岗位。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发展的趋势,时代的必然。

    省局从去年开始把信息化纳入了绩效考核,信息中心及时跟进,起草了具体的《考核办法》,这个《考核办法》分省局机关、直属单位和市州局三个部分,既定性又定量,具有操作性,每一季度要在全省局网站或oa系统上公布考核结果,通报全系统。考核结果必须实实在在反映本部门信息化建设应用工作情况,绝不允许任何一个部门弄虚作假,一旦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将严肃处理。我这里再次明确,从今天开始,对连续两个季度信息化工作考核排名在后三位的部门,要进行通报批评,其主要负责同志要向省局党组写出书面检查;对连续四个季度排名在后三位的部门,要取消其当年评优资格。同时,对信息化建设应用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总之,要向省公安厅学习,在全系统喊响“信息化考核不过关,干部就下课、职工就下岗”,用最硬的措施,最实的办法考核推动信息化建设应用加快发展。

    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2024年信息化建设领导讲话(7篇)
    2024年初中学校团委年终工作总结(4篇)
    2024年员工试用期转正述职报告(精选15篇)
    2024年确定发展对象的会议记录五篇内容(5篇)
    2024年教师工作纪律要求(6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