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自查报告 购销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四号文库

    高三数学教学设计案例(12篇)

    栏目:四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烟雨蒙蒙 时间:2024-07-03 20:06:31 下载.docx文档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三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一

    高三数学复习课一般采用对复习内容进行知识点的罗列整理、例题讲解、变式巩固、归纳小结的课堂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教师对课程标准和考纲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经验基础之上,优势在于知识系统性强、能突出复习的重点和便于操作,但也存在学生自主复习、主动探究不够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他们本身就缺乏对数学知识的系统了解,更不可能主动去整理每章节的知识要点和重点,只能依靠教师去总结罗列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数学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笔者认为,新课标理念下高三数学复习课模式应该体现在:第一层次是学生在头脑中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的简单再现;第二层次是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融入了学生积极的思考,使得学生达到对知识理解的加深和应用能力的提高;第三层次解决相应问题中“容易出错和被忽略的问题”,加深印象,尽量在今后的学习中减少和避免类似的错误。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模式:教师有意设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易犯的错案→学生自己评价判断、发现问题→师生共同分析、纠正错误、解决问题。这样的“三部曲”就很好的避免了教师主观以自己手(口)展现学生易犯的错误,让学生积极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防止教师的“包办”和“灌输”。在这样的课堂上复习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复习”,它不是把上过的课再上一遍,让学生体验到的也不是把走过的路再走一遍,而是有所创新,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走一条似曾相识的新路,并从中感受到进步和成功的快乐。它是一个达成新知的连接点,用前瞻的眼光去回顾和总结“过去”,达到另一个新的高度。

    一、复习内容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二、复习重点

    向量的概念及运算法则的运用及其用向量知识,实现几何与代数之间的等价转化。

    三、具体教学过程

    1.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回家做作业。其具体步骤是:①相应知识的系统梳理;②典型例题的摘录;③搜集平时作业,测验作业中存在的典型错误;④提出针性训练的练习题;⑤准备思考题,以及家庭作业。学生的准备可以从中选择一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多选。

    2.学生可以分为出题组、答题组和归纳组(每组3~4人),三个小组又可构成一个大的探究组,各小组的角色在其过程中可以互换;教师从旁引导,控制教学节奏,并有机、适时地对有争议的问题或引起认知冲突的部分作相应的释疑,最后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和表达最完整的归纳展示给学生。

    出题组:在教师的引导下,确立出题意图后,可以自编或在课本、资料中寻找适当的例题。

    答题组:迅速给出题目答案或解题思路步骤(由学生自己讲解),同时确立该题所考察的知识点和方法,并互相讨论解题过程中的易错点和容易忽视的问题。

    归纳组:对照相应的问题,归纳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方法及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以书面的形式给出,可充分利用投影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3.教学中教师按上述环节顺序,让每一环节准备相同内容,学生自己选择一人担任主讲,其余同学组成评议组,主讲讲解完后,由评议组补充、完善或评价、矫正……。

    4.教师控制教学节奏,并有机、适时地对有争议的问题或引起认知冲突的部分作相应的释疑。

    5.在学生自己完成这一复习环节后,师生共同完成教师的精选题例题的讲解,同样采用启发讨论式,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完成问题的解答。

    6.课尾教师进行点评、归纳、小结(最好由学生自己完成),并评选本课“主讲明星”与“最佳评议”。

    四、案例分析及其反思

    1.让学生走上讲台,既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满足其表现欲,尝试成功感,又让学生亲历知识掌握的构建过程。

    2.由于要自己完成课前的准备作业和讲解内容,迫使学生进行章节的全面复习,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这一复习环节,却真正达到了学生自觉地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组织这样的课堂教学流程,培养了学生口才、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促使学生的个性达到良性的发展。

    4.由于改变了课堂的传统座位排法,学生得到了互相帮助的机会,学习较差的学生能直接得到学有余力的同学的帮助和指导,更容易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调动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互帮互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打破教师出题,学生解答的单调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自己变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对一类问题有根本性地掌握,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通过以组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联想,探索习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问题产生的背景,领会问题的实质,进而找到相应的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进一步完善、深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5、教学模式恰当,引人入胜

    “探究讨论式”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然而,本课探索“向量的应用”却颇有难度,尤其是几何与代数之间的问题转化。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首先复习旧知识,预备铺垫,接着设计简单的几何图形中的代数求值问题。教师在思想方法上的点拔,思维层次上的递进,让学生分享自己成果的乐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与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设计,思路清楚,层次转换自然,点拨及时,自然流畅,引人入胜。

    6、体现先进理念,合作探索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学习,一种知识的重组或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也是二期课改成败的要害。本课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者适时点拨,发现问题,培养探索精神。从轻易混淆的性质入手,让学生发现问题,出现迷惑,接着,对向量平行充要条件的研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概念的辨析,使学生对向量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时推出综合应用题,过渡自然,符合认知规律。同学探究,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攻克难点,培养了合作精神。通过展示研究成果,让学生感到爱好盎然而布满探索求知的愿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快乐,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熟知,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句话好说难做。如何落在实处,本课做了有益的尝试。案例的设计,具有时代气息,以问题为先导,直接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的境界。教案的设计说明,体现了教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即变单一的传授方式为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等学习方式。

    复习课上都有一个突出的矛盾,那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教师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例2和例2的变式1的探究,因题目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在两种方法会得出两个相反的答案这一点上搁浅受阻(这一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这里教师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通过交流“访谈”,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

    高三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二

    教学重点: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认识等比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重要数列模型之一,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遇到具体问题时,抽象出数列的模型和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3.等差数列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引入: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细胞分裂模型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由学生通过类比,归纳,猜想,发现等比数列的特点

    进而让学生通过用递推公式描述等比数列。

    让学生回忆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过程然后类比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注意:1公比q是任意一个常数,不仅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2当首项等于0时,数列都是0。当公比为0时,数列也都是0。

    所以首项和公比都不可以是0。

    3当公比q=1时,数列是怎么样的,当公比q大于1,公比q小于1时数列是怎么样的?

    4以及等比数列和指数函数的关系

    5是后一项比前一项。

    列:1,2,(略)

    小结: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59练习1,2,3,题

    2.作业:p60习题1,4。

    第二课时5.2.4等比数列(二)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性质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

    一.复习准备:

    提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讨论:如果是等差列的三项满足

    那么如果是等比数列又会有什么性质呢?

    由学生给出如果是等比数列满足

    2练习:如果等比数列=4,=16,=?(学生口答)

    如果等比数列=4,=16,=?(学生口答)

    3等比中项:如果等比数列.那么,

    则叫做等比数列的等比中项(教师给出)

    4思考:是否成立呢?成立吗?

    成立吗?

    又学生找到其间的规律,并对比记忆如果等差列,

    5思考:如果是两个等比数列,那么是等比数列吗?

    如果是为什么?是等比数列吗?引导学生证明。

    6思考:在等比数列里,如果成立吗?

    如果是为什么?由学生给出证明过程。

    三.巩固练习:

    列3: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和第4项分别是12和18,求它的第1项和第2项

    解(略)

    列4:略:

    练习:1在等比数列,已知那么

    2p61a组8

    高三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三

    一、基本知识概要:

    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

    从代数的角度看是直线方程和圆锥曲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无解时必相离;有两组解必相交;一组解时,若化为x或y的方程二次项系数非零,判别式⊿=0时必相切,若二次项系数为零,有一组解仍是相交。

    2.弦:直线被圆锥曲线截得的线段称为圆锥曲线的弦。

    焦点弦:若弦过圆锥曲线的焦点叫焦点弦;

    通径:若焦点弦垂直于焦点所在的圆锥曲线的对称轴,此时焦点弦也叫通径。

    3.①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弦长公式:

    =或当存在且不为零时

    ,(其中,()是交点坐标)。

    ②抛物线的焦点弦长公式|ab|=,其中α为过焦点的直线的倾斜角。

    4.重点难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相切条件下某些关系的确立及其一些字母范围的确定。

    5.思维方式: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设而不求与整体代入的技巧。

    6.特别注意:直线与圆锥曲线当只有一个交点时要除去两种情况,些直线才是曲线的切线。一是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二是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

    二、例题:

    【例1】直线y=x+3与曲线()

    a。没有交点b。只有一个交点c。有两个交点d。有三个交点

    〖解〗:当x>0时,双曲线的渐近线为:,而直线y=x+3的斜率为1,1<3 y=“x+3过椭圆的顶点,k=1”>0因此直线与椭圆左半部分有一交点,共计3个交点,选d

    [思维点拔]注意先确定曲线再判断。

    【例2】已知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为的倾斜角,且的长不小于短轴的长,求的取值范围。

    解:将的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得

    由,

    的取值范围是

    [思维点拔]对于弦长公式一定要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民。本题由于的方程由给出,所以可以认定,否则涉及弦长计算时,还要讨论时的情况。

    【例3】已知抛物线与直线相交于a、b两点

    (1)求证:

    (2)当的面积等于时,求的值。

    (1)证明:图见教材p127页,由方程组消去后,整理得。设,由韦达定理得在抛物线上,

    (2)解:设直线与轴交于n,又显然令

    [思维点拔]本题考查了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4】在抛物线y2=4x上恒有两点关于直线y=kx+3对称,求k的取值范围。

    〖解〗设b、c关于直线y=kx+3对称,直线bc方程为x=-ky+m代入y2=4x得:

    y2+4ky-4m=0,设b(x1,y1)、c(x2,y2),bc中点m(x0,y0),则

    y0=(y1+y2)/2=-2k。x0=2k2+m,

    ∵点m(x0,y0)在直线上。∴-2k(2k2+m)+3,∴m=-又bc与抛物线交于不同两点,∴⊿=16k2+16m>0把m代入化简得即,

    解得-1

    [思维点拔]对称问题要充分利用对称的性质特点。

    【例5】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f1(0,-2),对应的准线方程为y=-,且离心率e满足:2/3,e,4/3成等比数列。

    (1)求椭圆方程;

    (2)是否存在直线,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m、n,且线段mn恰被直线x=-平分。若存在,求的倾斜角的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依题意e=

    (1)∵-c=-2=,又e=∴=3,c=2,b=1,又f1(0,-2),对应的准线方程为y=-。∴椭圆中心在原点,所求方程为:

    =1

    (2)假设存在直线,依题意交椭圆所得弦mn被x=-平分,∴直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由

    =1消去y,整理得

    =0

    ∵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m、n∴⊿=4k2m2-4(k2+9)(m2-9)>0

    即m2-k2-9<0①

    设m(x1,y1)、n(x2,y2)

    ∴,∴②

    把②代入①可解得:

    ∴直线倾斜角

    [思维点拔]倾斜角的范围,实际上是求斜率的范围。

    三、课堂小结:

    1、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时,对消元后的一元二次方程,必须讨论二次项的系数和判别式,有时借助于图形的几何性质更为方便。

    2、涉及弦的中点问题,除利用韦达定理外,也可以运用点差法,但必须是有交点为前提,否则不宜用此法。

    3、求圆锥曲线的弦长,可利用弦长公式

    =或当存在且不为零时

    ,(其中(),()是交点坐标。

    再结合韦达定理解决,焦点弦长也可利用焦半径公式处理,可以使运算简化。

    四、作业布置:教材p127闯关训练。

    高三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四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中第三章第4节的内容。主要是二元均值不等式。它是在系统地学习了不等关系和不等式性质,掌握了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的,作为重要的基本不等式之一,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要进一步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运用,研究最值问题,此时基本不等式是必不可缺的。基本不等式在知识体系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它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的优良素材,所以基本不等式应重点研究。

    教学中注意用新课程理念处理教材,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要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且要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师生互动,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揭示本质、经历过程。

    就知识的应用价值上来看,基本不等式是从大量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模型,在公式推导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抽象归纳、演绎推理、分析法证明等在各种不等式的研究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另外,在解决函数最值问题中,基本不等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就内容的人文价值上来看,基本不等式的探究与推导需要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意识和提高数学能力的良好载体。

    二、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

    教学目标: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并能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借助于信息技术强化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能从较为熟悉的几何图形中抽象出基本不等式,实现对基本不等式几何背景的初步了解。

    学生已经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运用作差法给出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同时,介绍并渗透分析法证明的思想方法,从而完成基本不等式的代数证明。

    进一步通过探究几何图形,给出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加强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通过应用问题的解决,明确解决应用题的一般过程。这是一个过程性目标。借助例1,引导学生尝试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体会和与积的相互转化,进一步通过例2,引导学生领会运用基本不等式的三个限制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并用几何画板展示函数图形,进一步深化数形结合的思想。结合变式训练完善对基本不等式结构的理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方法与策略。

    三、教学问题诊断

    在认知上,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够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数、式的大小比较,也具备了一定的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但是,倘若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并不能自觉地通过已有的知识、记忆去发展和构建几何图形中的相等或不等关系,这就需要教师逐步地引导,并选用合理的手段去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

    另外,尽可能引领学生充分理解两个基本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为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做好铺垫。在用基本不等式解决最值时,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基本不等式,使用的前提条件a,b>0同时又要注意区别基本不等式的使用条件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例题落实学生领会基本不等式成立的三个限制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而对于“一正二定三相等”的进一步强化和应用,将放于下一个课时的内容。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为了能很好地展示几何图形,体会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教学中需要有具体的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不等式的生成,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所以,借助于几何画板软件来加强几何直观十分必要,同时演示动画帮助学生验证基本不等式等号取到的情况,并用电脑3d技术展示基本不等式的又一几何背景,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五、教学设计流程图

    教学过程的设计从实际的问题情境出发,以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为着手点,以探究活动为主线,探求基本不等式的结构形式,并进一步给出几何解释,深化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明确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最值问题的应用价值。数形结合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时刻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

    六、教法和预期效果分析

    本节课通过6个教学环节,强调过程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动观察、分析、感知、归纳、探究等思维活动,从各个层面认识基本不等式,并理解其几何背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基本不等式为主线,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本上,充分展示基本不等式这一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再创造的过程。

    同时,以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赋予学生直观感受,便于观察,从而把一个生疏的、内在的知识,变成一个可认知的、可交流的对象,提高了课堂效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引领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认识基本不等式,并了解它的几何意义充分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并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强化证明的各类方法;

    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并注意等号取到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评价,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中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以学生为主体,及时调节教学措施,完成教学目标,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高三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五

    教学目标:

    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教学重点:

    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引入新课

    1.假言推理

    假言推理是以假言判断为前提的演绎推理。假言推理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两种。

    (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前件,结论就肯定大前提的后件;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后件,结论就否定大前提的前件。

    (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后件,结论就要肯定大前提的前件;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前件,结论就要否定大前提的后件。

    2.三段论

    三段论是指由两个简单判断作前提和一个简单判断作结论组成的演绎推理。三段论中三个简单判断只包含三个不同的概念,每个概念都重复出现一次。这三个概念都有专门名称:结论中的宾词叫“大词”,结论中的主词叫“小词”,结论不出现的那个概念叫“中词”,在两个前提中,包含大词的叫“大前提”,包含小词的叫“小前提”。

    3.关系推理指前提中至少有一个是关系判断的推理,它是根据关系的逻辑性质进行推演的。可分为纯关系推理和混合关系推理。纯关系推理就是前提和结论都是关系判断的推理,包括对称性关系推理、反对称性关系推理、传递性关系推理和反传递性关系推理。

    (1)对称性关系推理是根据关系的对称性进行的推理。

    (2)反对称性关系推理是根据关系的反对称性进行的推理。

    (3)传递性关系推理是根据关系的传递性进行的推理。

    (4)反传递性关系推理是根据关系的反传递性进行的推理。

    4.完全归纳推理是这样一种归纳推理:根据对某类事物的全部个别对象的考察,已知它们都具有某种性质,由此得出结论说:该类事物都具有某种性质。

    完全归纳推理的基本特点在于:前提中所考察的个别对象,必须是该类事物的全部个别对象。否则,只要其中有一个个别对象没有考察,这样的归纳推理就不能称做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所断定的范围,并未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所以,结论是由前提必然得出的。应用完全归纳推理,只要遵循以下两点,那末结论就必然是真实的:(1)对于个别对象的断定都是真实的;(2)被断定的个别对象是该类的全部个别对象。

    高三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六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2.理解集合的三个特征,能判断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正确使用符号.

    3.能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特点,使用适当的方法和准确的语言将其表示出来,并从中体会到用数学抽象符号刻画客观事物的优越性.

    【考纲要求】

    1.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2.理解集合的三个特征,能判断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正确使用符号.

    【课前导学】

    1.集合的含义:构成一个集合.

    (1)集合中的元素及其表示:.

    (2)集合中的元素的特性:.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i)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记作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

    (ii)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记作______或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

    【思考】构成集合的元素是不是只能是数或点?

    【答】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一般地,自然数集记作____________,正整数集记作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整数集记作________,有理数记作_______,实数集记作________.

    3.集合的分类:

    按它的元素个数多少来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有限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无限集;

    (3)_______________叫做空集,记为_____________

    4.集合的表示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列举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描述法.

    (3)_______________叫做文氏图

    【例题讲解】

    例1、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高一年级所有高个子的学生;(2)平面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的点的全体;

    (3)所有正三角形的全体;(4)方程的实数解;(5)不等式的所有实数解.

    例2、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由所有大于10且小于20的整数组成的集合记作;

    ②直线上点的集合记作;

    ③不等式的解组成的集合记作;

    ④方程组的解组成的集合记作;

    ⑤第一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记作;

    ⑥坐标轴上的点的集合记作.

    例3、已知集合,若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课堂检测】

    1.下列对象组成的集体:①不超过45的正整数;②鲜艳的颜色;③中国的大城市;④绝对值最小的实数;⑤高一(2)班中考500分以上的学生,其中为集合的是____________

    2.已知2a∈a,a2—a∈a,若a含2个元素,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a取全体实数;②a取除去0以外的所有实数;

    ③a取除去3以外的所有实数;④a取除去0和3以外的所有实数

    3.已知集合,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组成的集合

    【教学反思】

    §1.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高三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七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根据抛物线的定义解决问题,会求抛物线的焦点弦长。

    教学重点: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有关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二、新授:

    例1、点m与点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l:x+5=0的距离小1,求点m的轨迹方程。

    解:略

    例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x轴,抛物线上的点m(—3,m)到焦点的距离等于5,求抛物线的方程和m的值。

    解:略

    例3、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b,求线段ab的长。

    解:略

    点评:1、本题有三种解法:一是求出a、b两点坐标,再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ab的长;二是利用韦达定理找到x1与x2的关系,再利用弦长公式|ab|=求得,这是设而不求的思想方法;三是把过焦点的弦分成两个焦半径的和,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

    2、抛物线上一点a(x0,y0)到焦点f的距离|af|=这就是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焦点弦长|ab|=x1+x2+p。

    例4、在抛物线上求一点p,使p点到焦点f与到点a(3,2)的距离之和最小。

    解:略

    三、做练习:

    第119页第5题

    四、小结:

    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需判断焦点所在的坐标轴和确定p的值,过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问题有时用焦点半径公式简单。

    2、焦点弦的几条性质:设直线过焦点f与抛物线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①;②;③通径长为2p;④焦点弦长|ab|=x1+x2+p。

    五、布置作业:

    习题8.5第4、5、6、7题。

    高三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八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设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萍乡六中 马祥志

    一、概述

    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第三章第五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本节是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本通过操作、观察直线与圆的相对运动,提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探索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联系,并突出研究了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在本节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已有经验的作用,用运动的观点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使学生明确图形在运动变化中的特点和规律。

    二、设计理念

    鼓励学生从事观察、测量、折叠、平移、旋转、推理证明等活动,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和交流,充分展示“观察、操作——猜想、探索——说理(有条理地表达)”的过程,使学生能在直观的基础上学习说理,体现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融合,促进学生形成科学地、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亲自探索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通过实践让学生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的含义。

    (3)探索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4)让学生们自主讨论通过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哪些收获?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体现?

    四、教学重点

    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更重要的是经历了知识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五、教学难点

    探索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六、教学过程

    高三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九

    教学设想:

    一年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刚刚从受保护的幼儿园环境中脱离,正走向自我管理的小学生活中。他们面对全新的环境,老师,同学,心里总有局促不安。熟悉环境,心理调适显的尤为重要。因此老师要向学生介绍小学生活的基本习惯,减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陌生感。 教学环节:

    1.教师自我介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我在黑板上写一个“银”字,我让他们数出“银”有几画,我顺势告诉他们数数是数学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数数要有顺序的数。 每位学生从姓名,年龄,学前班所在地3个方面做自我介绍。目的是让大家大胆介绍自己,使大家尽快的熟悉。

    2.向学生介绍听说读写走坐的基本学习习惯。

    听: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说: 清楚,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坐:头正,身直,足平。 走:上下楼梯和在走廊要靠右走。在引导学生在靠右走时,学生不知道该怎么走。在举起右手提示他们时,有的同学说:“个位手”,有的同学说:“十位手”。最后同学说出了右手。我对他们说:“个位和十位、认识左右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3.介绍排队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自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我问几个同学你为什么站在他的后面,学生都回答我比他高。我顺势说出比较也是一种数学思想。

    高三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16 × 4 = 48(元)

    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二、拓展应用

    1.试一试。

    2.连一连

    2 × 32 15 × 4 16 × 5 26 × 8

    5 × 12 19 × 5 60 × 7 4 × 30

    3 × 16 24 × 2 52 × 4 15 × 6

    17 × 5 4 × 16 3 × 40 84 × 5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

    4.光明小学3名教师带45名同学去海洋馆参观,用400元钱买门票够吗?

    三、总结

    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高三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一

    [案例描述]

    一年级上册p34《跳绳》(8和9的加减法)的主题图上有:1幢教学楼,教学楼边上有1面五星红旗和许多树木,操场上有8个小朋友在跳绳,问题是“说一说”。下面是教师b按教材教的教学片断:

    ①出示挂图。

    ②提问题。

    师: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看见了房子?

    师:

    你真能干。

    生2:我发现了红旗。

    生3:我发现了树木。

    生4:我发现了小朋友在跳绳。

    生5:我发现了地上有小草。

    ……

    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待过了5分钟,教师急忙抛出:“谁能提出有关8的加减法?”

    [案例分析](主要从问题的目的性与开放性的角度分析):

    答:从问题的目的来讲,教师提出的问题缺少目的性或者说太过于开放,没有一定的指向性,教师要完成知识点的教学设计的问题,“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是开放了,但是在开放的基础上,没有了指向性,从而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都只是讲出自己看见的,但与本课的教学却是没什么关系的一些零碎信息,教师在学生表现出这一倾向时却没有及时的进行纠正,而是任其发展过了五分钟还是没讲到教师所讲的点上,这样虽说有了开放性,有了民主性,但是对本课的教学失去了可用性。

    我认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开放性,但也要适当的要有指向性,比如“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他们各有多少个?”,这样的提问才有目的性与开放性。[a1]

    高三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二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篇4

    [案例描述]

    《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

    ①(5+)×(2+)

    ②5.8×2.5

    ③×

    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

    [案例分析](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

    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看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的还看了:



    推荐阅读:
    高三数学教学设计案例(12篇)
    2024年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三篇)
    2024年谢师宴家长致辞简短(5篇)
    最新初中百日誓师教师发言稿(五篇)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四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