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如何“下马观花”解读
第一篇:浅析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如何“下马观花”解读
浅析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如何“下马观花”
盱眙县桂五中学
王辉
【内容摘要】 “下马观花”是尹少淳教授提出的一种美术鉴赏形式,它可促进课堂生成,使美术知识横向拓展并向纵深发展,侧重深层次的理性思考。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课要兼顾鉴赏面的铺开与教学点的深入两个方面,联系生活与因材施教是鉴赏转换的基础,同时教师的关注与课堂回应能力也很重要。
【关 键 词】下马观花
主动性与兴趣
联系生活
因材施教
06暑假在徐州师范大学参加江苏省高中美术骨干教师培训班,其中美术教育理论家、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尹少淳教授在培训讲座中说到:我们现在应该将义务教育阶段看做“走马观花”,也就是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只能得其大概,走马观花而已;而高中阶段则应该是“下马观花”,以求相对专与精,以专题学习为主。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主动选择的内容则会认真地学习,泛泛的学习,蜻蜓点水般地掠过学习内容,很难产生持久的尤其是终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往往是建立在对美术活动较深入的学习之上的。
高中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美术课堂除了让学生学会鉴赏美的能力外,其课堂本身也应具有美的享受之功能,可以看出美术鉴赏教学不仅仅是将艺术大师的杰作展示给学生看,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学习让学生自己具有独立思考、评价、反思作品的能力。并在鉴赏之后运用已有的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独立创作。
所以我们一般问学生:你学过美术吗? 初中毕业的学生回答:我学过。
高中毕业的人回答:我学过,而且学的是国画、水彩画、服装设计、书法、摄影……
现在江苏省高中美术鉴赏在08年暑假普遍更换为湖南人民出版社的教材,也就是我们称的湘教版,那么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下马观花”呢,笔者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策略:
策略
一、有效的导入
要想上好一节美术课,除按照大纲要求,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以外,还要开动脑筋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导入。力求在课的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抓住,用独特的导入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我们在课堂中经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话语:“今天我们学习《××××》,请同学们翻到课本××页……”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游离了学生的经验,使课堂成为教教材的主阵地,这样的导入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心理的预设和准备,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绘画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让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绘画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画的境界。
我在美术课教学导入中就着意营造出一种审美的氛围,给学生视、听觉上以美的享受。例如:我在讲高一美术《文艺复兴美术》时,我在上课开始前放映热门影片《达芬奇密码》片段,引入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及文艺复兴美术,增强学生鉴赏热情与审美情趣,丰富学生视听感受。导入部分就像是影片的序幕,既能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深入思考需要这样的导入来引导,从“走马观花”过渡到“下马观花”。策略
二、多媒体视频与图片、音乐的运用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或叫做视觉艺术,基本都离不开具体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往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备课时候,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绘画兴趣,准备大量不同的资料,有视频、文字、图像等,被集中在电脑任教师随意使用,在实地考察时用照相机等进行资料收集,配上音乐、画面文字提示,做成的课件可长期存放在电脑内,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有一定的感性材料支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给予学生大量的感性材料的支持,使学生容易对知识理解和产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丰富了教师讲课内容,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因为当学生感到惊奇、疑惑、困惑、矛盾时,为得到解答,就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原动力,产生“知的好奇心”,自觉自愿地展开认知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钻进去达到“下马观花”的效果。
但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多媒体也是一种“双刃剑”,它的不足不在设备上而在教师。有些教师为了迎合时势,看到大家都在用,自己也要在美术课中用一下;还有的教师不管是否有利于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用上再说。这样的教学心理是万万要不得的,美术教师要通过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要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识图能力、作画能力,要让学生理解的更透彻,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反馈更迅速,真正的让学生感受到了快乐。策略
三、联系现实生活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外出学本领,归来后同村人问他学到了什么本事?他给大家表演了一段屠龙术。只见他身手矫健,表演地十分精彩。大家齐声叫好。这时有人问:“那龙在哪儿呢。”他不禁哑然。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美术教学。美术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让美术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这样,我们的美术教学才具有强烈的生命力。
新课程标准中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强调用软、硬材料以及塑料瓶、废旧织物、废包装袋等媒材,进行设计制作。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因地取材,利用废品,制作一些工艺作品。
同时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联系生活来布障设疑,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不得不“下马观花”,在课堂上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例如我在讲陵墓雕塑时,我就让大家想想我们身边有什么陵墓雕塑,学生便开始相互讨论,多数便说到了我们的明祖陵,那么这时候我便充分利用此,让学生们展开对明祖陵陵墓雕塑的深刻讨论,从造型到布局、色彩、数量等等,大家讨论的热烈而有兴趣,最后再帮他们综合以来联系书本上的知识,这时候他们便自觉自愿地展开认知活动,把作品的信息联系生活加以认真阅读,梳理、综合、概括。策略
四、因材施教
《论语·先进篇》中有一篇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曰:“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在这个篇章中阐述的教育思想被后人归纳为“因材施教”,所谓因“才”施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个性差异特征,教师要采取相应措施,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某些特长。
著名教育学家朱熹也曾经说过:“圣贤施教,各应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新课程提示我们,作为教师应该与学生融为一体,而不是高高在上,保持一定的距离。绘画表现力强、水平高,并爱好画画的学生,我们可以以更高的要求来对待。而那些一般或差些的学生,我们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一下。
美术教学中同样需要因材施教。要鼓励学生大胆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展开自己丰富的想像力,敢于大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在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想法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发展。例如有个同学在上课时候,表达自己对一些作品的看法时候与大家的想法总不一样,可是总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我总是去鼓励他,让他去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大家跟他一起讨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术鉴赏的过程本来就是充分调动主观想法的一个过程,没有标准答案。在美术教学中,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为画家,而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不同的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策略
五、创作体验
在美术鉴赏课中一般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探讨和理解,一般的教学主要是看图片,然后就是我说你说,手段的单一性不仅令人感到乏味、疲惫,学过的东西很快忘记,常言道“动口不如动手”,“几分钟尝试”活动就可以针对纯理论知识学习的弊端而设的,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和可能的尝试,着重感受、体验和兴趣培养。在当今强调个性化的时代,高中生对个人行为的独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自我的新意识使他们更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
新课改在鉴赏学习领域首先提倡;“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比断,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活动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以注重参与、培养主体意识的教学思想为基础,将作为鉴赏外在表现的创作体验运用于教学中自然是可行之举。教师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应具有较大的宽容性,比如:在讲授完我国古代陶器与瓷器时,可要求学生根据所讲内容自己设计一个器皿造型及装饰图案,即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几分钟后通过实物投影放大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并与众人分享。除了可以通过简单的“画一画”,还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心得,“说一说”自己对画家及作品的个人观点和喜好,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更深入的知识。在“下马观花”中,利用创作手段进行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扭转了以往“空谈式”的鉴赏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与生活相联系的美术创作机会,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让学生成为美术鉴赏的主体,对美术作品乃至“美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觉得教学是一种智慧,她需要我们赋予极大的热情,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舞台上应加快适应自己的角色,所以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因地制宜达到最佳效果。而尹少淳教授的“下马观花”这种观察事物的方式给美术鉴赏教学带来很多启示,有待我们慢慢来学习消化。
【参考文献】:
[1] 《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
王大根
教育科学出版社 [2] 《美术新课程标准研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关于美术新课标的片断思考》 尹少淳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4] 《中国美术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4年第三—五期 [5]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4年
[6] 《走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误区——澄清对<美术课标>的模糊认识》刘士伟 [7] 《视觉文化时代与高中美术课程》 王大根、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作者:李美云单位:濮阳范县一中电话:***邮编:457500类别:论文类
摘要:美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注重情感体验与学习过程,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生受益。新课标也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重视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美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注重情感体验与学习过程,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生受益。新课标也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重视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转变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新课程要求学生要善于自主探究学习,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为此,只有创设和谐、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中国民间美术》一课可以和学生们共同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主题,然后自由组合,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将提问权下放,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同时,学生的提问可以使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更有的放矢。这样的课堂教师融合在学生中,师生共同参与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二、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
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师生生命力的系统,是一个以学生的认知、实践、发展主体的特殊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沟通交流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尽管高中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但在情感方面却相当封闭,他们没有象小学生、初中生那样敢于坦陈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胆怯、爱面子。再加上长期养成了一种不愿在课内举手发言的习惯。针对这种现象,可以把课本的内容列成许多问答题或选择题,让学生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的发言方式,旨在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此外,为了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可以在每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总是带着微笑认真听他们的叙述,以赞许的目光注视他们,及时表扬
鼓励。即使学生的论点有欠缺,也避重就轻地加以总结。许多的事例说明:开展欣赏教学,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师要做到倾听学生的心声,时刻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
三、丰富形式,教学手段多样化
直观教学是美术鉴赏的重要特点,我们应利用多媒体教学绚烂多彩的表现形式,融鉴赏、讲授、示范为一体,声画同步,图文并茂,脱离课本那些有限的图文资料,为学生开拓一个更广大的艺术鉴赏世界。
在上《古建筑的保护》时,着重介绍世界园林史上的明珠--圆明园。让学生欣赏圆明园全景及局部图画;接着让学生观看优秀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当影片中出现了圆明园那如诗如画般的景色时,同学们的赞叹声此起彼伏,当看到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时,同学们无不为之愤慨。最后,画面定格在了圆明园的遗址上,带着深深的思索结束了这节课。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注重实践,让学生动起来。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比如说上完《漫步中外建筑艺术》之后,可以准备了一节设计制作课,请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理想中的家园”。大家在前一节课上欣赏完国外传统与现代的建筑之后早就跃跃欲试。老师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展示自己设计理念的舞台,学生们当然格外卖力,在小组中制作出了一个个别致的模型,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整合其他课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古代中国山水画家强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可见诗歌与绘画这二种艺术真称得上水乳交融了。把诗歌引入美术课堂,依据学生的丰富想象,把诗歌与绘画联系起来,去领略诗情画意,增强审美感受。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中山水画的意境时,直接引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充分体会线之美。利用大自然曲线和直线组合的美景,让学生在提高对线的认识基础上想象,并画成一幅诗意画,体会线在自然美与艺术中的作用,从而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进一步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诗画结合,使学生达到更高的意境和审美享受,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涵养。
四、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标强调:“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判断自己美术学习的态度、方法与成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评价学生作品要从促进学生发展入手,重视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积极主动而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特长;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性,不能用统一的尺度来要求学生,要体现美术的基本特征,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作品,心情应该是非常兴奋的,也迫切地想得到同学、老师的肯定。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例如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等,来评析学生的作品。在评价中,我们应强调过程性,关注个性的差异。当然,赞美、鼓励是主要的手段,以多元的评价尺度及时给予学生积
极向上的评价。
身为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育资源,思考教学中的得失。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体会到,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丰富形式,教学手段多样化;对学生多元评价,促进其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开拓思路,主动探索知识,增强自主能力,提高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使美术鉴赏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第三篇:浅谈高中美术鉴赏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人文精神
庄珊霞 发布时间: 2024-6-30 7:37:06
[摘要]高中美术鉴赏课程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本文立足高中美术课程的人文性,通过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体会和具体案例剖析,从把握教材精髓,感受人文魅力;创设情感体验,领悟人文内涵;注重教学设计,体现人文关怀三方面,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 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精髓情感体验 教学设计 人文精神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提到人文, 我们就会想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闪烁着人文精神的美术作品,也会想到我国“扬州八怪”的文人画,以及文人画所包含的深厚的人文内涵。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精神。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人文精神。
一、把握教材精髓,感受人文魅力。
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处处可感受人文精神的存在。不论是结构体例、内容的编排形式,还是课题章节的名称、文字的阐述等包涵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例如:人类早期的美术遗物,如中国古代石器、陶器;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里所画的野牛、野猪、鹿、马;法国洛赛尔出土的《手持牛角的妇女》;古希腊的一些人体雕塑如《米洛斯的维纳斯》等反映了人类祖先生产、生活、崇尚生育等人类自我关怀、对理想美的追求等方面的美好的人文精神。体现着人类的智慧、意志和愿望,透视出古代人类在劳动中对命运的维护和对理想的追求。进入阶级社会后,美术所饱含的人文性就更丰富了。如奴隶社会埃及的金字塔,它那流畅、简洁、宏伟的外形,精密的设计,体现了奴隶社会的神人文化,奴隶主以自己为中心,追求不死的单极思想;此时中国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青铜羊尊等,也透视出神秘、恐怖、威严的气氛,反映出奴隶主至高无上的权力,透视出奴隶主的个人价值观;欧洲中世纪的绘画,打上了深深的宗教色彩,含有冷峻、沉闷的气氛,这是由于基督教的盛行和发展,教皇以“神”来统治人的宗教思想的体现。虽然,在现在看来,这一类是“人文精神缺失”的作品,但它已经融进了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时间的洗礼,已转化成了人类珍贵的精神产品,因而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我国唐代的人物画,大都体态丰腴、神态端庄,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民的富足和安定,又反映画家对审美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肯定;欧洲十五、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这深深地震撼了艺术家的心灵,他们挣脱了“神”一千多年的禁锢,实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艺术思想,产生了大批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光辉的美术杰作;进入二十世纪后,各种艺术思潮不断交替更迭,各种美术流派层出不穷,甚至呈现出了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这反映了社会飞速发展,世界风云变幻,艺术家出现多元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凡此种种,我们可以看出: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内容闪烁着人类人文精神的灿烂光辉。我作为一线美术老师必须把握教材精髓,感受人文魅力,才能更好地上好每一节课。
二、创设情感体验,领悟人文内涵。
艺术不同于理性的X+Y=Z的数据推理,而是一种情感体验。我在引导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不是单一地从作品的构图、技法等方面去理解,而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内涵,着重从情感层面去引导学生鉴赏活动,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自主得出对艺术作品的不同理解。如:鉴赏《中国山水画》的教学,不是像以往一样挑选出几幅名家名作然后逐一讲解它们的绘画技法、独特涵义等,而是通过音乐(如:高山流水)、诗词(如:望庐山瀑布)这些学生熟悉的知识来感悟中国山水画独有的意境,在有了一定初步了解后,我提出让学生分小组来尝试体现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话音未落很多同学就开始准备拿纸笔作画了,但我却提出了令很多同学倍感惊讶的要求,就是必须用美术以外的方式来体现,明明是美术课却不用美术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学生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于是我提醒他们就像我们之前欣赏的音乐、诗词
等就属于非美术的范畴啊,不同的领域里有一些东西却是相通的。同学们似有所悟,七嘴八舌地讨论后,第一小组派了一位会吹奏笛子的同学为大家吹奏了一曲悠扬的笛子曲目,演者听者皆十分陶醉。另一个小组则选派同学为大家声情并貌地吟诵诗辞歌赋。第三小组居然派出了体育课代表为同学用打了一套刚柔并济的太极拳,不禁博来阵阵喝彩。第四小组派了两位同学拿出棋盘在讲台上对立下起象棋来,刚开始其他同学还有些困惑,但很快就有同学顿悟出此乃国画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来,雷鸣般的掌声也豁然响起。这样的体验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了中国山水画的内涵,而学生们新奇的构思也开拓了我的思维,同时深刻地体会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乐趣。
三、注重教学设计,体现人文关怀。
当前高中的学生学业负担重,每周学习时间高达70多小时,而在这70多小时的学习时间中,美术课却只能和音乐课共享40分钟的时间,学生的精神负担已大大地超过这一年龄阶段的精神压力,对美术课一般不会太投入。面对此现状,我深刻体会到人文性极强的美术课应注重教学设计,体现人文关怀。如:第五章《理性的光辉》中的第一节《巨人的时代》这一课,同学们随着乐曲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看得入神,津津有味。突然“哇„”的一声,同学们不约而同发出赞叹。我把鼠标停留在《蒙娜丽莎》这张
画上,看得出同学们对这张既熟悉又不太了解的名画很好奇,渴望获得更多的信息。于是我就从这画入手展开达·芬奇艺术的学习,同学们兴趣高涨,你一言我一句,纷纷举手把各自知道的信息吐露出来,整个课堂成了达·芬奇艺术经典的大荟萃。这是多么难得的场景呀!我感受到了学生们智慧的火花在迸发,情感在宣泄,在艺术中享受快乐的气氛!于是我决定趁热打铁,下节课继续达·芬奇艺术——《最后的晚餐》,用表演形式再现《最后的晚餐》那扣人心弦的情景。任务交待后,同学们找资料、分角色、排练,忙得不亦乐乎!结果,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演非常出色,把画中人物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反应表演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同学们在活动中探究知识,领悟了达·芬奇的艺术魅力,激发了创造潜能,满足了好奇心和表现欲。因此,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新的形式,研究学生的心理,抓住高中生的特点,注重教学设计,体现人文关怀,力求增强美术鉴赏课的吸引力。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也是我这几年一直研究的课题。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高中美术鉴赏课人文精神的几点肤浅看法,望同行及专家们指正。
[参考文献]
1、《人文精神的坚守与呼唤》陈言 叶朗
2、《坚持先进文化培养人文精神》程彦葳 马忠艳
3、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课本 教师用书
第四篇:高中美术鉴赏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美术鉴赏》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中的第一课时内容。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分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本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是中国美术鉴赏部分的第二课,属于工艺美术类别。本课讲述了古代玉器、陶瓷和青铜器的发展与文化内涵以及它们的审美对中国文化、社会习俗的深远影响。本课所涉及的玉器、陶瓷、青铜器,在中国古代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先民对人类文化做出的重要贡献。本课可分为三个课时来完成,这节课我着重讲述古代的玉器艺术。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是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结合新课标、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代玉器的欣赏,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历史以及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帮助学生对 传统工艺美术获得初步认知。
2、从造型和装饰(图案)入手,引导学生鉴赏工艺美术作品。
3、通过古代玉器作品的欣赏,打开学生的欣赏眼界,增长学生的艺术知识,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教学难点和重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对古代玉器的欣赏,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具体的应用。所以必须对古代社会的礼制做初步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就成为了本课的重点所在。
二、说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都能见到玉。因而,学生对玉的概念并不陌生。但是,他们真正能够近距离地接触一些玉制品却又是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学生对玉器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玉器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这方面知识更加淡陌。所以就必须多以实例来激发学生对玉器的探究和热情。
三、说教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讲授法、探索法、讨论法、归纳提炼
和课件演示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综合协调,灵活变通,既 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的主导作用,更彰显学生参与欣赏的主体地位。
四、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欣赏活动,在教师引导下,运用探究、欣赏、感悟、参与、想象、讨论评述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欣赏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直接导入,进入主题
上课便向学生指出:“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涵义。包含着古人无穷无尽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向往。古往今来,人们把一切美好的东西以玉喻之,更把生命的理念寄托于玉。可见,玉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这种总结性的导入不仅可以快速进入主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还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与好奇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时出示“玉”字的甲骨文字形图片,向学生提问:你们猜猜,这是一个什么字?当学生回答出来之后,我又继续提问:那么同学们喜欢玉吗?喜欢玉的什么?都知道哪些与玉有关的词语,请列举出来(请2位同学到黑板上分别写出两个以“玉”为部首的汉字和两个带“玉”的成语);
当学生在黑板上写的时候,叫其他同学在下面尝试写一写,这时便提出:词语中的“玉”为什么要这样应用?它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那今天大家就一起去感受一下我们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的魅力吧。(板书课题)。新课标指出美术教学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充满艺术美感的课堂环境与氛围。这个环节,意在营造良好的欣赏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及判断能力,激发学生对玉器知识的了解兴趣,为后面的自主欣赏奠定基础。环节二:自主探究,整体把握
这时,我播放红山文化后期典型的代表性作品《猪龙玉雕》、《玉龙》以及商代的《俏色玉鳖》。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让学生感受并发现古代玉器的造型美、材质美、色彩美、装饰美以及工艺美。
1、用这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造型为猪首龙身的奇特玉器,并通过对玉器十分逼真的刻画描述让学生感受到玉器的造型美、工艺美。
2、用《玉龙》这张图片,让学生通过对其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图案及颜色的描述,感受到玉器的装饰美和色彩美。
3、通过对商代俏色玉鳖的背景、材质、形状及颜色的介绍,引导学生观察出玉器的材质美、造型美和色彩美。
将学生观察到的玉器的特点(造型美、材质美、色彩美、装饰美、工艺美)写在黑板上,紧接着出示不同时代的古玉器图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分析鉴别这些玉器作品及它们在当时社会中的用途,自主发现感知玉的浅层次内涵和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我再进行归纳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板书)什么是玉?玉可以分哪为几类?玉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哪些文化时代?玉器在制作过程中体现了哪几种不同的审美追求?
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鉴赏意识,通过自主讨论的成果展示,由浅入深,让学生对玉的文化内涵有一个初步的概念性认识,激发学生深入探索的兴趣,最后由教师点评引出教学重点。
环节
三、欣赏感悟,突破难点 此环节分为三个小环节进行:
1、欣赏视频,自主发现。这时我出示“君子比德于玉”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玉与君子品德的相同之处,为下文学生理解“玉在当时社会中对人们品格潜移默化的影响”奠定基础。
2、说文解玉,深化内涵。紧接着,通过引导学生探讨交流古代文字中对玉的描述,深层次理解古代玉对人们品质的影响。孔子曰:“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慎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古人把人的道德、德操与玉相比,君子佩玉以洁身明志,因此形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传统理念,引发学生思考:中国的传统道德有什么,你认为能和传统道德联系起来的玉的特点有那些?
3、统筹探讨,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视频与文字内容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在讨论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含义、“君子比德于玉”的含义。当学生发表见解后,我再进行升华提炼,特别是将“君子比德于玉”作为重点讨论。它阐述了古代人对玉在审美上的一个升华,起先是把玉作为装饰品或祭祀神灵的礼器,后来在磨制过程中,对于玉的审美理解逐渐超出了实用的目的,使玉成为“财富、权威和精神”的象征,甚至把对玉的审美比附于社会道德规范,从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环节
四、细致欣赏,深入体验 欣赏古今玉器制品,探讨:
古代玉器和现代玉器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利用比较式教学把相关的美术作品置于同一欣赏环境中,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被欣赏作品的理解和体会。美术鉴赏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学会用美术语言来评价美术作品,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知世界,提高美术素养。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欣赏,开阔他们的审美眼界,增长艺术知识,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并鼓励学生去感受和体验民族传统艺术的魅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环节
五、引导总结,回顾难点
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请同学归纳一下不同时代的“玉”在人们生活中功能的演变?引导学生回答,我再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本课的难点。
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美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陶冶审美情操,从而提高生活品质。
六、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课,我进行了教学反思。因为玉石文化与学生的生活
距离较远,学生比较生疏,平时的关注程度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品种有相当的差距。所以在讲本课时我尽可能的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从具体作品鉴赏入手,从而培养他们对学习鉴赏的兴趣。
本节课主要想让学生了解有关“玉”的一些知识,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课前搜集了大量关于玉器的资料,把学生可能想到的,或想不到的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上课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学生对本课的教学模式也很感兴趣,学生回答问题时,个个思维敏捷、发言踊跃,让我深受感动。深刻体会到了改变已有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让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他们才能体会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新思路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新思路
高一年级美术组林晖
摘 要:高中美术鉴赏课作为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课程,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实际,应该大胆尝试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创造新课程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本文探讨了当前人美版美术鉴赏课中的教学新思路,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鉴赏;新思路
一、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它给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从课本到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美术课程的授课模式与授课秩序,使美术学习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然而面对目前竞争仍旧激烈的高考,在艺术类院校的召唤下,传统的高中教育和高考模式依旧影响着几乎所有学校,使高中美术课堂忽视了美术学科的本质与特点,并且由于对美术的“轻视”,许多学生依旧在美术课堂做着其他科目的作业、看其他书籍,更有甚者直接在上课时间睡觉。长此以往,将导致高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无法实现,艺术教育在高中阶段名存实亡。
二、构建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
1.教师方面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一定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难免对非必考科目有所轻忽,这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术鉴赏课程,使其了解美术不仅仅是画画、赏画,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内涵,是对其审美的一种提升,对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在鉴赏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对所鉴赏的作品有正确认识,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鉴赏作品,以免学生误入歧途以及被提前利益化。
(2)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善着教学方式。在美术鉴赏课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在美术鉴赏课堂的直观感受,直接的视觉刺激更能使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让课堂变“静”为“动”,使学生更加了解色彩世界的神奇,增强了直观性,降低了教学难度。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学,还能够使美术与音乐相结合,实现视听结合、情景交融,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深化其对作品的理解。
(3)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上,老师不仅要教授理论与技巧,引导学生欣赏好的作品,更应该组织学生结合理论,进行绘画实践。同
时,安排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鉴赏,互相交流,或者组织学生参观画展等,使他们不仅能掌握美术鉴赏理论和一定的绘画技巧,还能真正理解怎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值得鉴赏的作品。
(4)开发特色美术鉴赏课程。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地域的不同、学校情况的差异,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以及自身优势,开发具有特色的美术鉴赏课程。
2.学生方面
(1)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有了学生的配合,老师的授课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美术鉴赏课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上设置有趣的问题及讨论环节等,与学生形成积极互动,使学生真正了解、接受并喜爱美术鉴赏,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改变传统授课模式,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学生参与学习实践、课堂积极互动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诠释、用心体会、动情甄别,真正理解并爱上美术鉴赏,抛却偏见,发自内心地理解并欣赏美术之“美”,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自身素养。
(3)要教导学生走出理论课堂。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老师多以理论授课为主,教给学生鉴赏理论、绘画技巧理论,老师讲得枯燥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新课改后,在美育教育的指导下,教师的授课方式应当有所改变,要教导学生走出理论课堂进行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写生、参观画展、进行鉴赏交流等,这些都是不错的实践方式。
(4)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美术鉴赏说到底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因此,高中美术鉴赏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教育,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造型、构图、色彩、质材、肌理、线条等画面形式和内容进行自我体验,使其能够真正体会到作品中的美,能够深入发现并理解作品深邃而复杂的内蕴,进而提升自己对美术作品的判断力和鉴别力。
三、结束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只重视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德智体美劳成了教育改革中的重头戏,对于高中美术鉴赏在贯彻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成绩,我们有目共睹。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就是要通过对美术的学习与欣赏,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学生通过对美的体验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习、生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推荐阅读:
浅析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如何“下马观花”解读
学校周工作简报
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工作总结(5篇范文)
2024朱加云党代会报告
贵阳固定资产投资全年预计增长28%
相关文章:
- [ 四号文库 ]浅析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如何“下马观花”解读
- [ 四号文库 ]学校周工作简报
- [ 四号文库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调查分析
- [ 四号文库 ]人民警察履职尽责承诺书
- [ 四号文库 ]最新三国演义第十章读后感30字 三国演义第十章读后感200字(7篇)
- [ 四号文库 ]早晨对自己说的励志语(五篇材料)
- [ 四号文库 ]缅怀先烈手抄报优秀(推荐阅读)
- [ 四号文库 ]英文的简历(范文大全)
- [ 四号文库 ]十全十美成语实用造句[优秀范文5篇]
- [ 四号文库 ]2024年保安转正个人工作总结(三篇)
- [ 四号文库 ]2024年护士工作个人年度总结(9篇)
- [ 四号文库 ]最新在宿舍聊天的检讨书150个字(4篇)
- [ 四号文库 ]最新丑小鸭读后感 100(4篇)
- [ 四号文库 ]2024年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1200以上(3篇)
- [ 四号文库 ]银行年度述职报告(三篇)
- [ 四号文库 ]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总结发言(3篇)
- [ 四号文库 ]2024年早读课没认真读书的检讨书 没有早读检讨书(11篇)
- [ 四号文库 ]2024年早安语录文案(3篇)
- [ 四号文库 ]一年级语文教师述职报告简单(五篇)
- [ 四号文库 ]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