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合同样本 开幕词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四号文库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合集五篇]

    栏目:四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翠竹清韵 时间:2024-07-20 09:46:15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解读一

    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4月6日起施行。今天我主要和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修订的背景

    2024年6月党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作为党组工作方面第一部专门党内法规,对于提高党组领导水平、推进党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条例》试行后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对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总书记对完善党组制度、强化党组功能、加强党组建设作出许多重要指示和论述,近年来出台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对党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对党组职责作了充实,进一步明确了党组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关于党组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对本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二是讨论和决定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和发展党员、处分党员等重要事项;三是领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这三条规定明确了党组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

    目前,全国从中央到县级共设有10.2万多个党组。从工作开展情况看,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从制度上加以解决。

    在党组履行职责方面,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党组承担什么职责、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理解和执行还有一些偏差;二是有的党组对业务工作大包大揽、事无巨细都去抓;三是有的只管干部、业务工作不闻不问,有的错误地认为抓党建是党组工作的“副业”。

    在党组设立方面,一些地方在设立条件、标准等把握上还存在随意性,有的应当设立没有设立,有的不该设立却设立了,一些党组超职数配备党组成员。

    在相关党组关系方面,包括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与相应的机关党组这样的大小党组之间的关系,政府党组与政府部门、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党组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党组与其管理的单位党组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单位的党组与分党组之间的关系,等等,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鉴于在党组建设方面特别是职责设立和党组彼此之间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党中央明确要求修订《条例》,并将修订工作列入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

    修订后的《条例》包括8章45条,第一章是总则,第二章是设立,第三章是职责,第四章是组织原则,第五章是决策与执行,第六章是党组性质党委,第七章是监督与追责,第八章是附则。

    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修订的主要原则

    (一)《条例》制定的目的和依据

    《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明确指出,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党组工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二)党组的地位和作用

    《条例》规定,党组是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设立的领导机构,在本单位发挥领导作用,是党对非党组织实施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

    这里有几个要素是大家务必要清楚的。第一,党组的设立是在非党组织中。第二,党组是领导机构,并不是任何一个单位都能设立党组。第三,党组发挥的是领导作用,是党对非党组织实施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按照党章规定,党的组织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三)党组工作的指导思想

    《条例》指出,党组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维护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履行领导职责,充分发挥领导作用,不断提高领导水平,确保本单位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党组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是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二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担当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党组作为一个重要组织形式,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实行,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四是坚持依据党章党规开展工作,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明确提出必须带头依法治国,必须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这个很好理解,我国宪法和法律法规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制定的,那么中国共产党首先要带头执行好,在全社会做好表率。五是坚持正确领导方式,实现党组发挥领导作用与本单位领导班子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责相统一。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党组工作应当遵循的五个重要原则。

    第一,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担当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关于这个方面,我要多讲一下。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我们下一步做好党的建设的一个总体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我认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可以分成几个大的部分来看:一是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是提出了党的建设原则,就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三是提出了一条主线;四是提出了我们需要把握的重点;五是提出了“5+2”的布局,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六是提出了党的建设目标。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这几个方面。

    1.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

    从深刻的理论逻辑来说,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逻辑起点。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党的领导直接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根本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变色、不变质。另一方面,我们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防止了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我们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有效防止了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我们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有效防止了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少数人鼓吹西方模式,主张照抄照搬别国制度,妄图削弱乃至动摇我们党的领导,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从实践逻辑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快速发展。近些年,我们党提出要把发展速度适当地降下来,发展质量要提高,不能再搞过去那种粗放式发展。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是世所公认的。我们通过和印度、俄罗斯、朝鲜、美国比较,能够看出我们党的领导的优越性。

    首先,我们来看印度。我国和印度还是具有很强的可比性的。印度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1950年宣布成立共和国。此外,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和印度的国情也差不多,贫富也差不多。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经过70年的发展,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和印度的差距急剧拉大,这体现了我们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

    其次,我们来看俄罗斯。苏联当年是和美国并提的第二大超级大国。改革开放前,我国与苏联的差距是相当大的。但是,由于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我国和俄罗斯的差距急剧扩大。俄罗斯选择了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道路,但发展得并不像西方描绘的那样,同时也并没有得到西方许诺的这样或者那样的援助。

    再次,我们来看朝鲜。当然,朝鲜的情况比较特殊。过去,朝鲜长期受到美国的威胁,所以去搞核武器。但是在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有保障的情况下,朝鲜也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通过与之相比较,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是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国在40年前就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当然,这三个国家都不是发达国家。党的十九大指出,到本世纪中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厉害了,我的国》里面表达的是一种民族自豪之情。4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不值得我们自豪吗?完全值得。但是,很多同志误以为我们国家就骄傲自满了,这种考虑是多虑的。因为我们党是一个非常清醒的政党,我们党对于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现在,我们在实现第一步、第二步目标的基础上,正在向第三步目标不断奋进。我们党从来没有骄傲自满过。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总书记对“三步走”战略目标又做了细化,他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4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4年到2024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24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加强党的领导,澄清了模糊认识,夺回丢失的阵地,树立起党中央的权威,真正使我们党起到了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202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这体现了我们党的领导不断在抓实。2024年11月,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此外,他还对金融企业、军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艺工作都作了许多重要讲话,明确了党的领导。

    2.关于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总书记强调,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必须持之以恒、善作善成,把管党治党的螺丝拧得更紧,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8900多万党员、450多万个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就是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当作分内之事、必须担当的责任;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敢于瞪眼黑脸,敢于执纪问责。

    3.关于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与过去不同的是,我们在执政能力建设前面加上了“长期”二字。我们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政党最本质的属性就是政治属性。我们党提出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从思想引领力来看,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实践,武装头脑。从群众组织力来看,我们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我们党具有组织群众的能力。我们党的长期执政能力还体现在我们要有社会号召力,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多元化、工作多样化、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都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就必须要增强社会号召力。社会号召力就是用我们党的价值理念去引领人民群众。

    4.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在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提出了“5+2”的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这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内容。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政治建设是灵魂。这是针对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管党治党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的,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把自己分管的领域和部门变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有禁不行、有令不止。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做到“两个维护”,这是当前政治建设的一个首要任务。政治建设是统领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在这个方面,我们党历史上也有过一些深刻教训,比如由于不讲政治,张国焘另立中央,这些教训都是深刻的。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如果我们搞不好思想建设,就会“缺钙”。思想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一是明确好干部标准,党章规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二是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鼓励年轻干部到脱贫攻坚等基层一线去历练,经受实践考验;三是加强人才建设。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我们党在党的十八大后出台了八项规定,在党的十九大又重申了八项规定的要求,并且作了更加细致的规定,这就把作风建设落到了实处。现在,“舌尖上的腐败”“车轮上的腐败”等现象基本上得到了根治。

    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党章规定,党的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反腐倡廉是完全纳入纪律建设之内的。

    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制度建设更加重视。现在,在加强制度建设上,我们党对一些制度进行了废改立。

    反腐败斗争。反腐败斗争是必须要特别强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惩治腐败上,我们党所做的工作在历史上和各国政治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

    5.党的建设总目标

    党的建设总目标,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政治定力、使命担当。一是要明确我们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二是我们党要真正具有战略思维、前瞻思维,站在时代前列;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扎实的执政绩效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来赢得群众的爱戴与拥护;四是勇于自我革命,通过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纯洁党的肌体,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五是我们党要经得起风浪考验,朝气蓬勃,这就需要我们党时刻保持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坚持从实际出发,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同时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吸纳新的养分,保持生机活力。

    第三,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组活力和坚强有力,推动形成良好政治局面。民主集中制的核心内容是“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其核心精髓是做到“两个维护”。

    第四,坚持依据党章党规开展工作,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第五,坚持正确领导方式,实现党组发挥领导作用与本单位领导班子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责相统一。

    《条例》还规定,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加强对党组工作的领导。党组必须服从批准其设立的党组织领导。党委组织部门负责党组设立审核、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纪检监察机关、党的机关工委和其他工作机关根据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三、《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设立

    《条例》第二章讲的是设立。

    《条例》第六条规定,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有党员领导成员3人以上的,经批准可以设立党组。这一条讲得非常清楚,一是在特定的机关中设立,二是必须有党员领导成员3人以上。

    《条例》还规定了应当设立党组的单位、可以设立党组的单位和不设立党组的单位。

    《条例》第七条规定,下列单位一般应当设立党组: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县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除外)、直属事业单位;县级以上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中管企业;县级以上政府设立的有关管委会的工作部门;其他有必要设立党组的单位。

    《条例》第八条规定,下列单位经党中央批准,可以设立党组。“可以”,就意味着可以设立也可以不设立。主要包括:全国性的重要文化组织、社会组织;其他需要设立党组的单位。

    《条例》第九条规定,下列单位一般不设立党组。第一,领导机关中的党员领导成员不足3人的。有的单位领导班子人数比较少,就暂时不设党组。第二,与党的机关合并设立或者合署办公的。第三,由党的机关代管或者管理等并纳入党的机关序列的。第四,县级以上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以外的其他事业单位。比如,像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都是要设立党组的,而像疾控中心、审批中心等单位就不需要设党组了。第五,共青团组织。第六,中管企业的下属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第七,地方文化组织、社会组织。

    《条例》还对机关党组的设立作了规定。《条例》指出,市级以上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应当设立机关党组。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设立机关党组的,其办公厅(室)不再设立党组。

    此外,《条例》还对分党组的设立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派出机构。第二,具有行业、系统管理需要的国务院有关直属事业单位、中央一级有关人民团体的下属单位。比如,中国科学院在其他各地方的分院可以设立分党组,新华社在其他地方的分社也可以设立分党组。再比如,有关人民团体的下属单位,像舞蹈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曲艺家协会等单位可以设分党组。第三,省级以上人大、政协的专门委员会。第四,市级以上法院、检察院的派出机构。

    《条例》规定,党组的设立,应当由党中央或者本级地方党委审批。有关管委会的工作部门设立党组,由本级党委授权管委会党工委审批。党组不得审批设立党组。分党组的设立,由党组报本级党委组织部门审批。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定。比如,新华社分党组必须由新华社党组报中央组织部审批。《条例》规定,新成立的有关单位符合设立党组条件的,党中央或者本级地方党委可以根据需要作出设立党组的决定,也可以由需要设立党组的单位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提出设立申请,由党中央或者本级地方党委审批。

    关于党组书记,《条例》也有明确规定。《条例》规定,党组设书记,必要时可以设副书记。党组书记一般由本单位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要负责人不是中共党员或者由上级领导兼任以及因其他情况不宜担任党组书记的,党组书记、主要负责人可以分设。党组其他成员一般由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的党员干部、派驻本单位的纪检监察组组长担任,必要时也可以由本单位重要职能部门或者下属单位党员主要负责人担任。国有企业党组书记根据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形式确定,建立董事会的一般由董事长担任,未建立董事会的一般由总经理担任。党组其他成员一般由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党员领导人员和纪检监察组组长(派驻本企业的纪检监察组组长)根据工作需要担任。

    《条例》对党组人数也作了规定。《条例》规定,党组成员一般设3至7人。副省部级以上单位、中管企业党组成员一般不超过9人,个别单位确需增加的,由党中央决定。市县两级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个别工作部门确需增加的,按程序报请省级党委批准,但总数不得超过9人。党组成员除应当具备党章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当有3年以上党龄,其中厅局级以上单位的党组成员应当有5年以上党龄。

    (二)职责

    这次《条例》修订,根据党章有关规定,紧紧围绕党组工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进一步压实了党组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责任。一是在党组对本单位业务工作的领导方面,将党组讨论和决定的重大问题由原来的7项调整为12项;二是在党组对本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方面,从8个方面予以明确。同时,还进一步明确了党组与党的机关工委的关系,规定党组要支持配合党的机关工委对本单位党的工作的统一领导,自觉接受党的机关工委对其履行机关党建主体责任的指导督促。

    《条例》规定,党组讨论和决定本单位下列重大问题: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以及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二是制定拟订法律法规规章和重要规范性文件中的重大事项;三是业务工作发展战略、重大部署和重大事项;四是重大改革事项;五是重要人事任免等事项;六是重大项目安排;七是大额资金使用、大额资产处置、预算安排;八是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事项;九是审计、巡视巡察、督查检查、考核奖惩等重大事项;十是重大思想动态的政治引导;十一是党的建设方面的重大事项;十二是其他应当由党组讨论和决定的重大问题。

    可以看到,《条例》新增了贯彻落实党中央以及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制定拟订法律法规规章和重要规范性文件中的重大事项,业务工作发展战略、重大部署和重大事项,重大改革事项,审计、巡视巡察、督查检查、考核奖惩等重大事项,重大思想动态的政治引导等内容。

    《条例》对党组全面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条例》规定,党组必须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加强对本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党组全面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彰显政治属性,强化政治引领,切实增强政治能力,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二,强化理论武装,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宗旨,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第三,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业务工作体现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这是党的十八大后特别强调的。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党提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际上,意识形态的斗争是非常错综复杂的,主要体现在对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抹黑。当然,我们现在也做了一些工作,如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第四,按照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工作。第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讨论和决定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和发展党员、处分党员等重要事项。我们知道,以前党组是没有这项职责的,现在压实了它的管党治党向纵深推进的要求。第六,加强和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第七,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第八,推进建章立制,建立健全体现党中央要求、符合本单位特点、比较完备、务实管用的党建工作制度,并抓好落实。这是《条例》对党组全面从严治党的八项基本要求。

    同时,《条例》规定了党组领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支持配合党的机关工委对本单位党的工作的统一领导,自觉接受党的机关工委对其履行机关党建主体责任的指导督促。党组书记必须认真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其他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职责范围内党的建设工作。

    《条例》规定,党组应当加强对本单位统战工作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的领导,重视对党外干部、人才的培养使用,更好团结带领党外干部和群众,凝聚各方面智慧力量,完成党中央以及上级党组织交给的任务。

    《条例》还规定,实行双重领导并以上级单位领导为主的单位党组,可以讨论和决定本系统工作规划部署、机构设置、干部队伍管理、党的建设等重要事项。对于国有企业党组,《条例》规定,国有企业党组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时,应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相符合,并与公司章程相衔接。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必须经党组研究讨论后,再由董事会或者经理层作出决定。同时规定,党组书记主持党组全面工作,负责召集和主持党组会议,组织党组活动,签发党组文件。党组书记空缺时,上级党组织可以指定党组副书记或者党组其他成员主持党组日常工作。此外,党组及其成员应当自觉加强自身建设,坚定政治信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党的纪律规矩,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不断提高领导本领,敢于担当负责,自觉接受监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作表率。

    (三)组织原则

    组织原则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要求。一是鲜明提出要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党组工作首要政治原则,党组任何工作部署都必须以贯彻党中央精神为前提,坚决维护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是规定有关党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除必须服从批准其设立的党组织领导外,还应当按照规定接受有关党组的领导或者指导。其中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机关党组,还要分别接受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的领导;政府工作部门、政府派出机关、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党组,还要接受政府党组的指导督促;政府工作部门管理的单位党组,还要接受部门党组的指导督促;实行双重领导的单位党组,还要接受上级单位党组的领导;分党组应当接受上级单位党组的领导,上级单位设立机关党组的,还应当接受机关党组的指导。三是对党组工作贯彻落实集体领导、请示报告等方面制度作了充实完善。

    (四)决策与执行

    《条例》规定,党组应当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作出决策,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党组作出重大决策,一般应当经过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充分酝酿等程序,按照规则由集体讨论和决定。特别是在人事任免事项上,《条例》也作了明确规定,党组讨论和决定人事任免事项,应当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党组讨论和决定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和发展党员、处分党员重要事项,应当严格按照党章党规和党中央有关规定执行。《条例》还规定,党组会议一般每月召开1次,遇有重要情况可以随时召开。党组会议议题由党组书记提出,或者由党组其他成员提出建议、党组书记综合考虑后确定。会议议题应当提前书面通知党组成员。党组会议应当有半数以上党组成员到会方可召开,讨论和决定干部任免、处分党员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党组成员到会。党组成员因故不能参加会议的应当在会前请假,其意见可以用书面形式表达。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党组会议可以请不是党组成员的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列席。会议召集人可以根据议题指定有关人员列席会议。批准其设立的党组织等可以派员列席党组会议。党组会议议题提交表决前,应当进行充分讨论。表决可以采用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或者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党组成员半数为通过。党组会议由专门人员如实记录,决定事项应当编发会议纪要,并按照规定存档备查。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党组一般不设立工作机构,确需设立的经批准可以在本单位有关内设机构加挂党组办公室牌子。

    (五)党组性质党委

    《条例》规定,党组性质党委,是指党在对下属单位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国家工作部门和有关单位的领导机关中设立的领导机构,在本单位、本系统发挥领导作用。党组性质党委,由上级党组织直接批准设立,不同于由选举产生的地方党委和基层党委。也就是说,党组性质党委不需要选举,任命就可以了。国家工作部门和单位经批准,可以设立党组性质党委的主要包括:第一,对下属单位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国家工作部门;第二,根据中央授权对有关单位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国家工作部门;第三,政治要求高、工作性质特殊、系统规模大的国家工作部门;第四,对下级单位实行垂直管理的国家工作部门;第五,金融监管机构;第六,中管金融企业。地方国家机关设立党组性质党委,一般应当同中央国家机关对应。党组性质党委的设立、变更和撤销,一般应当由党中央或者本级地方党委审批。对下属单位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国家工作部门和单位党组性质党委,根据党中央授权可以负责审批下属单位党组性质党委的设立、变更和撤销。《条例》还规定,党组性质党委除履行本条例第三章规定的党组相关职责外,还领导或者指导本系统党组织的工作,讨论和决定下属单位工作规划部署、机构设置、干部队伍管理、党的建设等重要事项。

    (六)监督与追责

    关于监督与追责,《条例》讲得非常清楚。第一,提出要建立两项制度。一是建立党组(党委)书记述责述廉制度。批准设立党组(党委)的党组织根据需要可以听取党组(党委)书记报告履职情况,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二是建立党组(党委)及其成员履职考核制度,一般由批准设立党组(党委)的党组织负责考核,纪检监察机关、党的有关工作机关、党的机关工委参与。此外,《条例》规定,实行双重领导且以上级单位领导为主的单位党组(党委)及其成员,可以由上级单位党组(党委)会同地方党委组织开展考核。具体考核工作按照党中央有关规定执行。实行垂直管理单位的党组性质党委及其成员,由上级单位党组性质党委组织开展考核,如有需要,可以按照规定征求地方党委意见。党组(党委)及其成员执行本条例情况,应当自觉接受纪检监察机关、本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纳入巡视巡察范围和党员民主评议内容。

    《条例》规定,党组(党委)及其成员、有关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本条例履行职责。违反本条例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作出检查、诫勉、通报批评或者调离岗位、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处理,或者依规依纪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发生集体违反本条例行为的,或者在其他党组(党委)成员出现严重违反本条例行为上存在重大过失的,还应当追究党组(党委)书记的相关责任。党组(党委)重大决策失误的,对参与决策的党组(党委)成员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党组(党委)成员在讨论和决定有关事项时,对重大失误决策明确持不赞成态度或者保留意见的,应当免除或者减轻责任。

    (七)附则

    《条例》共有8章45条,我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这个《条例》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只要我们看懂了,严格按照《条例》具体要求去执行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各级党组、各地方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条例》归根结底是要保证党的领导落到实处,使我们党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组开展工作,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

    《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解读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党的十九大深情回顾了96年来我们党为实现历史使命付出的艰辛努力、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全党同志在新时代更好肩负历史使命进行了思想动员、指明了奋斗方向。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这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党的使命意识、担当精神,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使命的合格担当者

    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也昭示历史担当者的风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谁能够承担起这个历史使命,谁就能赢得中国各民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成为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孙中山先生鉴于“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的状况,虽然提出“振兴中华”口号,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呼唤着真正合格的使命担当者。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河山的壮丽史诗。

    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清了根本障碍。

    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迎来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前景。

    96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敢于克服任何艰险,甘于付出任何牺牲,勇于修正任何错误,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战胜的敌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回顾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创造了中华民族新辉煌。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接续奋斗,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敢于克服任何艰险,甘愿付出任何牺牲,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使命的合格担当者,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二、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必须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意味着起点越高难度越大、任务越艰巨,意味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矛盾和困难越来越多、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多,阻力和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特别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发展壮大必然对现有国际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社会期待我国在更多领域承担更多责任,一些国家不愿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崛起,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防范、阻挠和遏制。如何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在识变、应变、求变中急起直追?如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拓展我国发展空间?如何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扩大话语权、规则制定权,坚定捍卫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以新的作为作出回答。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社会总体和谐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一直名列前茅。同时,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形势变化之快前所未有,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对党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其中许多矛盾和问题呈现出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内外因素相互影响、网上网下相互传导等新特点。如何破解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难题?如何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些也都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拿出新的理念和办法。

    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同时,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的可能依然存在,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如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同样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三、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新时代给党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伟大梦想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党的十九大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提出来,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明确了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引领全局的总蓝图、谋划工作的总坐标,体现了奋斗目标、实现路径、前进动力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历史传承、现实任务、未来方向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高度统一,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怎样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我们党对自身肩负历史使命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今天,新的伟大斗争的内容十分广泛,表现形式也必然会复杂多样,需要我们始终保持高度政治警觉,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随时准备进行斗争。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一切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行,对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基本路线的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要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防止和反对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防止和反对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要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坚决清除妨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要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打造长期稳定的安全环境,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在推进伟大斗争中,我们要强化斗争意识、鼓足斗争勇气、把握斗争规律、讲究斗争艺术、提高斗争本领,敢于担当,勇于碰硬,不在原则面前让步,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阻力面前退缩,坚决摒弃一切贪图享受、一切消极懈怠、一切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自身必须始终过硬。越是目标远大、任务艰巨,越是挑战频仍、矛盾集中,越是要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越是要求全党同志精神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有新的转变,素质能力有新的提升。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总要求和重点任务,牢固树立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理念,继续保持从严从紧从实的战略定力,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采取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的思路举措,克服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管党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尤其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察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必须保持强大政治定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新要求,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准确把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的战略安排,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以新发展理念、新战略举措科学谋划发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伟大梦想指引正确方向,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提供领航导向;伟大斗争昭示担当精神,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扫除障碍,提供牵引;伟大工程锻造领导力量,为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坚强保证;伟大事业宣示道路旗帜,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开辟前进路径。在新时代,我们要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贯通起来理解、协同起来贯彻,牢固确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肩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业绩。

    署为前提,提高履职尽责的政治性和有效性,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切实履行领导职责,充分发挥领导作用,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有关党组(党委)要对照《条例》规定,对党组的设立,该规范的严格规范,该清理的认真清理。按照《条例》要求,真正把党组各项工作做好。

    第二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党的十九大深情回顾了96年来我们党为实现历史使命付出的艰辛努力、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全党同志在新时代更好肩负历史使命进行了思想动员、指明了奋斗方向。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这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党的使命意识、担当精神,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使命的合格担当者

    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也昭示历史担当者的风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谁能够承担起这个历史使命,谁就能赢得中国各民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成为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孙中山先生鉴于“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的状况,虽然提出“振兴中华”口号,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呼唤着真正合格的使命担当者。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河山的壮丽史诗。

    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清了根本障碍。

    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迎来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前景。

    96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敢于克服任何艰险,甘于付出任何牺牲,勇于修正任何错误,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战胜的敌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回顾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创造了中华民族新辉煌。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接续奋斗,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敢于克服任何艰险,甘愿付出任何牺牲,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使命的合格担当者,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二、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必须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意味着起点越高难度越大、任务越艰巨,意味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矛盾和困难越来越多、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多,阻力和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特别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发展壮大必然对现有国际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社会期待我国在更多领域承担更多责任,一些国家不愿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崛起,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防范、阻挠和遏制。如何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在识变、应变、求变中急起直追?如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拓展我国发展空间?如何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扩大话语权、规则制定权,坚定捍卫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以新的作为作出回答。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社会总体和谐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一直名列前茅。同时,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形势变化之快前所未有,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对党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其中许多矛盾和问题呈现出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内外因素相互影响、网上网下相互传导等新特点。如何破解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难题?如何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些也都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拿出新的理念和办法。

    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同时,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的可能依然存在,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如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同样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三、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新时代给党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伟大梦想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党的十九大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提出来,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明确了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引领全局的总蓝图、谋划工作的总坐标,体现了奋斗目标、实现路径、前进动力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历史传承、现实任务、未来方向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高度统一,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怎样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我们党对自身肩负历史使命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今天,新的伟大斗争的内容十分广泛,表现形式也必然会复杂多样,需要我们始终保持高度政治警觉,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随时准备进行斗争。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一切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行,对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基本路线的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要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防止和反对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防止和反对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要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坚决清除妨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要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打造长期稳定的安全环境,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在推进伟大斗争中,我们要强化斗争意识、鼓足斗争勇气、把握斗争规律、讲究斗争艺术、提高斗争本领,敢于担当,勇于碰硬,不在原则面前让步,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阻力面前退缩,坚决摒弃一切贪图享受、一切消极懈怠、一切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自身必须始终过硬。越是目标远大、任务艰巨,越是挑战频仍、矛盾集中,越是要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越是要求全党同志精神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有新的转变,素质能力有新的提升。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总要求和重点任务,牢固树立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理念,继续保持从严从紧从实的战略定力,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采取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的思路举措,克服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管党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尤其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察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必须保持强大政治定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新要求,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准确把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的战略安排,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以新发展理念、新战略举措科学谋划发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伟大梦想指引正确方向,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提供领航导向;伟大斗争昭示担当精神,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扫除障碍,提供牵引;伟大工程锻造领导力量,为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坚强保证;伟大事业宣示道路旗帜,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开辟前进路径。在新时代,我们要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贯通起来理解、协同起来贯彻,牢固确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肩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业绩。

    第三篇:【党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时代党员干部两篇

    同志们: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已于10月18日至24日在首都北京胜利召开。大会通过了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的修正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11月1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动员会在北京召开,全党全国掀起全面学习宣传、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今天,我结合这段时间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谈谈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主题

    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十九大主题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们党带领人民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三、深刻领会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5年。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

    1.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大之后,面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经济“三期叠加”以及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的不利条件和复杂形势,党中央果断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完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接连推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别是强调要坚持正确政绩观,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这些重大决策、举措和成就,引领和推动我国发展全局发生了一场深刻变革,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有力推动我国发展加快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我国发展培育了新动力,拓展了新空间。5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一直名列前茅,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创新驱动成效显著,消费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这一深刻变革,有力推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重大步伐,民生和社会建设持续推进,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脱贫攻坚成就巨大。

    2.各方面体制机制发生深刻变革。针对我国各方面体制机制由于多方面原因和长期积累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从而严重阻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状况,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党建等各个领域深化改革的任务和举措;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党对全国改革的顶层设计和集中统一领导,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党中央举旗定向,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改革涉及范围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几年来,总书记亲自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达38次之多,审议通过360多个重大改革方案,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共出台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司法体制、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户籍制度、考试招生制度、公立医院、生态环保等关乎民生的改革举措陆续落地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阻碍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3.全面依法治国发生深刻变革。针对我国法治建设相对滞后,法治观念不强、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司法不公、执法不作为等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状况,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统筹加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建设,统筹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全面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些重大决策、举措和成就,有效提高了国家机构依法履职能力,有效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有效增强了全社会法治意识,有效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

    4.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发生深刻变革。针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各种错误思潮、观点给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带来的严重干扰,党中央果断作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大工作部署,顶住各种压力、各种非议,就意识形态领域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阐明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宣传舆论阵地管理,加强网络舆论监管,对错误思想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坚决遏制各种错误思想炒作和蔓延。这些重大决策、举措和成就,大大增强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5.生态文明建设发生深刻变革。针对导致发展不可持续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党中央果断决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整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力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5年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前所未有。这些重大决策、举措和成就,显著增强了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6.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生深刻变革。针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上存在的许多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以及部队内部的不正之风、腐败问题,党中央果断作出在全军开展正风肃纪的重大政治决策,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政治建军作出部署,坚定不移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改革强军,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推进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坚持战斗力这个根本标准,推进科技兴军,加强练兵备战,注重军民融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组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突出抓好维护政治安全。这些重大决策、举措和成就,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军队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显著提高了国防实力和军队现代化水平,显著加强了国家安全工作,显著提升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

    7.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发生深刻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来自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围堵、干扰、遏制。针对这种状况,党中央果断对外交总体布局作出战略谋划,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进全方位外交,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正确义利观,阐明我国的发展观、合作观、安全观、全球治理观、经济全球化观等,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改革,在对外工作上取得一系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审时度势、精心运筹,开展钓鱼岛维权斗争,强化对南海重点岛礁和海域管控,取得了经略海洋、维护海权的历史性突破。这些重大决策、举措和成就,大大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营造了我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提高了我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和水平,为我国发展在国际上赢得了战略主动,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8.全面从严治党发生深刻变革。针对新形势下党执政面临许多新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腐败等突出问题,党中央果断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作出重大部署,并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空前的力度加以推进。大力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出台并坚持实施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全面强化党内监督,巡视利剑作用彰显,实现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强调“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包括严肃查处***、***、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人的重大腐败案件。5年来反腐败斗争气势猛烈,决心、勇气、力度和成效之大,可谓史无前例。这些重大决策、举措和成就,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管党治党实现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

    9.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发生深刻变革。总书记一直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加强了党的领导。针对过去一个时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比较普遍的状况,党中央果断提出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大政治要求,鲜明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强调全党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着手,改革和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些重大决策、举措和成就,纠正了一个时期以来在坚持党的领导问题上存在的模糊和错误思想认识,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和党的建设缺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显著增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是深层次的、开创性的、根本性的。这些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这些变革所解决的问题是历史本身提出来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敢直面时代和实践发展所提出的历史性课题,以超凡魄力和顽强斗争精神力挽狂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在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这5年取得历史性成就、推进历史性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从而也才有今天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这一系列历史性变革,对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特点新要求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十九大报告立论的重要依据,也是贯穿报告全篇、具有统领性作用的重大理论创新亮点。认真学习领会好这个重大政治判断,对于深刻理解把握好十九大精神至关重要。

    1.历史性变革推动进入新时代。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政治判断的实践基础和客观依据是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励精图治,砥砺前行,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分别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维度,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注入了新的思想动力。回顾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成功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超常的胆略和力度,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中国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豪情满怀,信念无比坚定。

    2.理论新飞跃引领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政治判断的理论标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是党的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各个领域,系统完整、逻辑严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这是十九大标志性成果、历史性贡献,是十九大诸多亮点中最大的亮点,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是党心军心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用其武装官兵头脑,把科学的思想理论转化为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3.战略新安排描绘进入新时代的美好前景。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政治判断,是根据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需要提出来的。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不是历史学上时代划分的概念。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大报告着眼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对2024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到2024年中间的30年作了新的战略规划,描绘了新的路线图,制定了新的时间表。按前后两个15年分别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即到2024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奋斗目标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设想的“三步走”战略,即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前了15年。这反映了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高速发展,发展成果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的预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根据发展了的新实际,与时俱进适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战略目标和部署,标志着我们国家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新时代的新征程,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奋斗进取。

    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要求进入新时代。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一个新的深刻认识,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发展。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由1956年党的八大正式提出。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此后一直沿用这个提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作出重大修改,具有充分的实践依据和理论依据。从实践上看,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生产能力极大增强,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表述已经不符合实际;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需要日趋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新的表述与过去的表述既有重大变化又保持了连续性,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反映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也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种动态的发展过程,是由量变积累引起部分质变,在新的基础上再由新的量变积累引起新的部分质变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正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也可以说是对中国社会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客观实际的肯定。

    六、深刻领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到2024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2024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总书记科学把握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对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谋划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奋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动员令,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现在,我们正处在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节点,必须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七、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党的建设的崭新局面。报告鲜明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下大气力做好组织工作,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地将主题确定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结合学习思考,我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彰显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这一主题,讲一堂党课,与大家一起做个交流。

    一、回顾初心

    二、(一)初心,是苦难和荣耀的党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我国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为我国奠定了实现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深层次、根本性变革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崭新的面貌。

    三、(二)初心,是党心和民心的相融从建党至今,每次民族灾难来临之时,冲在最前面的总是共产党员,他们用肩膀为我们扛起了重担困苦,用身躯为我们挡风遮雨,充分显示了我们党超强的凝聚力,党心就是民心。我们党是始终把自己定位成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把人民群众当作与自己血肉相连的一家人,党的利益和我们的利益,党的荣辱和我们的荣辱,从来都是紧密相关的。

    四、(三)初心,是不离与不弃的信念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五、二、牢记使命

    六、(一)始终牢记人民的恩情重于山 可以说,古往今来,无论哪个朝代更替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才是历史的主人,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

    七、(二)始终牢记勇挑肩上的重担 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要深知肩上的责任,责任背后是无私无畏的境界,责任实质上也是奉献精神。责任感是成就个人事业必不可少的内在源泉。

    八、(三)始终牢记慎对手中的权力 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以权为公,秉公办事,就是为民服务,就要受到褒扬;以权为私,徇私枉法,就是腐败和犯罪,就要受到惩处。

    九、三、努力在奋进中彰显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十、(一)在筑牢思想根基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1.对党的信赖要坚定不移。当前最紧要的就是按照党章要求,坚守我们选择的政治信仰,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对习总书记、党中央的信赖,内化为永恒的价值认同,固化为稳定的情感归宿,转化为持久的责任行为,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强化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立足市场监管本职工作,以一流工作业绩向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2.对党的理论要入脑入心。一是学以固本。着重抓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的理论武装,突出学习党章和党的法规条例。二是学以铸魂。认真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打牢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的思想根基。三是学习励志。多读多学领袖著作、红色经典,真正弄懂党的理论的历史背景、内外联系和现实指导意义。四是学以促行。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用蕴含其中的科学思路和方法破解新形势下单位、部门、岗位遇到的矛盾问题。3.对党性历练要持久经常。一方面,市局党组、机关党委、各党支部要把党员干部党性历练作为重大责任,坚持在“常”“长”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机关党员干部,要结合2024市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集中检查“两个清单”、省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问题清单”、驻局纪检组全面从严治党“建议函”,以及前一段时间市委巡察组发现的问题,经常开展“回头看”,该巩固的继续巩固,该整改的继续整改,主动出击,打好实践淬火的进攻战。

    十一、(二)在从严管理干部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1.要发挥组织作用。党的领导是靠党支部来贯彻落实到每一个人,这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永远不能丢、永远不能忘。局党组将一以贯之地坚持从对党忠诚的高度看待干部是否担当作为,依靠组织力量注重从精神状态、作风状况考察干部政治素质。2.要坚持较真碰硬。要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注重学法知法,加强管理监督,坚持从严执纪要将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党员干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有效传导工作压力。3.要突出一线考察。要突出以上率下,坚持严下先严上、严人先严己;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选拔干部主阵地,鼓励干部到一线锻炼;要考准考实干部在急难险重一线担当作为的情况;要把实地调研作为深化和完善干部日常考核的重要抓手。

    十二、(三)在狠抓作风砺炼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十三、1.承继荣誉,提振信心。过去的一年,在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硕果累累,亮点纷呈。我们完全有信心、也有能力,在2024年延续态势,取得更好成绩。

    十四、2.正视问题,立整立改。要坚持上下结合、以上带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依据巡察过程中巡察组给我们指出的这些问题,在前期整改的基础上,进一步逐项细化整改落实措施和时间表,巩固整改成果,确保不出现反弹回潮现象。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全面梳理排查,持续抓好整改落实,并通过建章立制、强化执行来推动各项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十五、3.真抓实干,紧抓快干。要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深入整治“虚、僵、躲、拖、腐”等不良作风,确实做到干一流的工作,带一流的队伍,创一流的业绩。继续坚持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深入探索市场监管部门容错纠错机制。

    十六、4.把住大节,守住本分。要着力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始终牢记任职之初、入党之初、为官之初的信念和追求,要着力在用权上守住红线,要加强人文关怀,确保我们的干部守住底线、清正廉洁。5.心系基层,服务群众。要增强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深化“放、管、服”改革新举措,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市局领导要带头大兴调研之风,讲求调研指导实效。各部门都要齐心协力、各司其职,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市场监管部门的服务意识。

    十七、

    第四篇:学习十九大报告体会 担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担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体会

    没有一种担当,比肩负民族的前途命运更为伟大。没有一项使命,比实现人民的共同梦想更为崇高。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经磨难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距离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从未如此之近。

    从伟大事业铸就,在伟大斗争中激荡,以伟大工程为支撑,向伟大梦想进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进,在新征程上谱写新的伟大篇章。

    无比神圣的使命:

    承载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引领亿万人民奋进在伟大复兴的新航程

    2024年10月1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

    习近平同志深沉浑厚的声音,响彻在出席十九大的党代表耳畔,共鸣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是回望,亦是宣示,一如5年前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阐释“中国梦”那般深情而坚毅。

    是追寻,亦是担当,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坚定地写在自己的征程上。“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所肩负的庄严使命。”十九大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说,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列,到明确“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再到鲜明提出“伟大梦想”,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联成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历史总是给人以鲜明的昭示。

    穿越革命岁月的浩荡洪流,历经建设年代的火热浪潮,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带领人民展开气壮山河的伟大斗争。

    激荡改革开放的时代风云,破除阻碍发展的一切障碍,中国共产党始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带领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

    十九大召开前夕,美国探索频道出品的电视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完成首播,覆盖37个国家和地区的逾2亿收视户。

    从精准扶贫、高铁建设,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环境治理,再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欧班列……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恰如一个个缩影,折射着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过去5年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过去5年,习近平的政策视野充分体现了继承与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新的里程碑。”该片监制、探索亚太电视网副总裁魏克然坦言,历史的视角让他们意识到,“中国正进入一个新阶段”。

    没有人比中国共产党人更了解中国。

    对于自身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判断更为明晰而深刻——“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四个伟大‟正是对这一时代命题的总体回答。”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就是为了实现伟大梦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崭新航程正在开启。

    聚焦精准脱贫,凸显发展之迫切;防治污染顽疾,折射转型之艰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协同共治能力;实现“打铁必须自身硬”,考验自我革新能力……击楫中流更须奋进。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一个执政党,更是一个使命党。

    贵州平塘,群山环抱。

    就在这里,有“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经落成,标志着中国科技实现重大原创突破。离此处仅7公里的罗甸县麻怀村,一条人工挖通的隧道穿越山岭。历时十几年,正是十九大代表、被称为“女愚公”的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带着村民一锤一镐凿开岩石,将麻怀村与山外世界连通,打开了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相信,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定可以创造更多的奇迹。”邓迎香代表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誓言。

    无比勇毅的担当:

    在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砥砺前行

    十九大召开之际,俄新社播发了一篇政治观察文章。文章称,中共十九大的进程和结果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文章的背后,意味深长——

    再过十几天,便是十月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世纪回眸,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的那一声炮响,在这个曾经积贫积弱的东方古国已化为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科学社会主义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

    北京,西直门。

    装扮一新的北京展览馆里,“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正在举行。大会期间,十九大代表陆续前来参观。“能作为首批潜航员驾驶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大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创造了世界纪录的深度进行科考,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站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模型前,十九大代表唐嘉陵说。

    海阔天空,梦想激发穿越时空的力量。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一路筚路蓝缕,栉风沐雨。

    “纵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向着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勇于担当、不懈奋斗的伟大斗争史。”曲青山代表说,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根本原因,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习近平同志的明确要求,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清醒的认识和深邃的洞察。

    广西百色,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荣之地。

    如今,一场脱贫攻坚的决战正在这里打响——通过多管齐下的扶贫富民举措,预计今年将实现17.5万人脱贫,215个贫困村“出列”。当地扶贫干部曾广明说,我们都有一股子决心,村子不脱贫绝不收兵。

    “进行伟大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成长历练出的气质、品格,融入了党的血液和基因。”十九大代表、广西百色市委书记彭晓春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就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再高峻的山岭,也阻挡不了中国共产党人铿锵前行的意志;再遥远的彼岸,也动摇不了中国共产党人虽远必达的信念。

    天宫、悟空、墨子、大飞机……十九大报告中一一点出的这些“名字”,成为代表们热议的高频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十九大报告中列出的这些成绩单,得到代表们广泛认同。

    “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自信。”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振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上,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着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十九大的会场上,人们又见到了焦若愚。这位已经102岁的老人,是全体代表中最年长的一位。

    “我1936年入党,党龄81年,入党后赶上全面抗战,现在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不管是什么时候,党都是时代进步和伟大斗争的领导者。”焦若愚说,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继续担负使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无比坚强的引领: 在永不停滞的圆梦征程中建设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10月19日上午,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的首场记者招待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共产党从不讳疾忌医,从不回避自身存在的问题”“五年间共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面对中外记者,中央纪委副书记杨晓渡和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齐玉介绍5年来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有关情况。

    几公里外的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党代表通道”同样媒体云集。

    “天翻地覆慨而慷。”面对如何评价5年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提问,十九大代表、著名作家凌解放(二月河)如此评价。

    自信的话语,折射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浴火重塑后的崭新面貌。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

    “中国发展之谜的答案,就是中国共产党。”看到人民大会堂里参会代表昂扬的精神状态,看到国家博物馆内民众接受采访时自然流露的自豪之情,玻利维亚《变革报》主编阿亚拉赞叹,“任何国家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展现了强大的领导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复兴的逐梦之旅开启新征程。

    伟大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坚持党的领导,必然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十九大代表、中央纪委秘书长杨晓超说。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从总要求到核心根本,从主线到统领,从根基到着力点,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一次重大飞跃,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了全新活力。”辛鸣说。

    崭新格局中,党的政治建设被摆在首位。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最根本的要求。突出加强政治建设,核心就是要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更加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证全党团结统一、步调一致,锻造出更加坚强的领导力量。”曲青山代表说。

    圆梦征程上,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平时能看出来,困难时能站出来,危机时能豁出去,这就是共产党员。”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一名科研工作者,徐立平一直从事航天动力燃料微整形工作。血与火的淬炼、生与死的考验让他坚信,“党有力量,国家就有力量,人民就有力量,我们的发展道路才会越来越宽广。”

    新的起点上,伟大斗争仍在进行,伟大事业正在推进,伟大梦想有待实现,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神圣的使命,更加需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今天,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再次发出划破时空的宣言——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第五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鲜明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部署。这是党的建设思路和布局的一个重大创新,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意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为什么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有着共同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只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才能保证党的政治方向对头、政治原则坚定、政治路线正确,才能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而共同奋斗。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道理就在这里。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讲政治的目的在于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而共同奋斗。我们党成立96年来,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团结和集中统一,始终保持进取精神和强大力量,经历各种曲折和失败而愈挫愈奋,同我们党始终注重讲政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性质就决定,我们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毛泽东同志曾作出“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等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必须“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讲的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突出抓好党的政治建设。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尖锐地指出了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指出“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什么时候全党讲政治、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健康,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就弊病丛生、人心涣散、丧失斗志,各种错误思想得不到及时纠正,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思想和要求,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讲政治是我们党管党治党、避免犯颠覆性错误的根本保证,任何时间都不能含糊和动摇。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级党组织都要把讲政治的弦绷得紧些、再紧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善于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工作主动权,不犯颠覆性错误。

    二突出强调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政治上暴露得越来越充分。针对这些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强调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政治意识明显增强、政治觉悟明显提高,推动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政治氛围和有力政治保证。这些成功实践哈我全党同志深刻认识到,党内存在的许多问题,原因都是过去一个时期管党治党宽松软,特别是对党的政治建设没有抓紧、抓实、抓好。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对于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几年来,党中央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强化党的领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党内教育、整顿作风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正是着眼于从政治上建设党。这些举措力度空前,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依纪依法查处***、***、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野心家、阴谋家,清除了重大政治隐患,挽救了党,巩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面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抓住了党的政治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魂和根。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实践依据。

    三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把党的政治建设抓好了,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把握住了,党的政治能力提高了,党的建设就铸了魂、扎了根。党的政治建设抓好了,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就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反之,忽视、弱化政治建设、纪律建设或者政治建设抓不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就会方向不清、推动灵魂。

    党的十九大重新确立了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这其中,党的政治建设是最重要的,是统领、是核心;党的其他建设最终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必须在政治建设上。没有政治建设这个“灵魂”和“根基”,其他建设都成了无用功。政治建设抓好了,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大局把握住了,党的政治能力提高了,党的建设就铸了魂、扎了根。政治建设抓好了,对党的其他建设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因此,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二、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最重大的政治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围绕这个首要任务,报告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一是全党同志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这“四个意识”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思想基础。对全党同志而言,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就是最大的政治、最重要的大局。“四个意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只看表态、更要看行动、关键看成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就是要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看齐的“基线”,必须以实际行动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

    二是全党同志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如果不严明政治纪律,允许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各搞一套、我行我素,我们党就会像苏共一样,分崩离析,哗啦啦地垮掉。我们必须牢记“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不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严禁拉私人关系、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自觉形成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保证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三是要坚决防止和纠正自行其是、各自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行为。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就必须同各种违反这个重大政治原则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必须明确,全党只有党中央权威,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决定权在党中央,必须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党的任何组织和成员,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层级、哪个单位,都要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凡属部门和地方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部署,都要以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做到令行禁止,决不允许背着党中央另搞一套。

    三、怎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的政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重点要做到以下4个方面。

    第一,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的理论和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和基础。只有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全党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向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看齐,做到党中央倡导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第二,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又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一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总结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新的准则,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按照准则的总体要求和十二项内容,逐一对照落实,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要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加强对贯彻执行准则情况的督促检查,层层传导压力责任,严肃查处违反准则的行为,坚决维护准则的严肃性,决不能让准则成为“稻草人”。二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特别是要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都必须集体讨论,按少数服从多数作出决定。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发扬民主,善于集中集体智慧,严格按程序、规矩办事,不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甚至家长制。班子成员要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维护班子团结,不得违背集体决定自作主张、自行其是,更不许把分管工作、分管领域当作“私人领地”。三坚持不懈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武器用得怎么样。对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我们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使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党内要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统一意志、增进团结,切实维护党的肌体的健康,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三,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任务和崭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要以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导向和内在精神,引导全党同志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一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同世界观、人生观一道,是人的思想的“总开关”,决定着思想觉悟、思想境界的高下。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以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为主要内容的共产党人价值观,这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各级党组织要经常加强共产党人价值观教育,同时用好反面教材,使广大党员、干部明是非、辨真伪,养正气、祛邪气,管思想、固根本。二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必须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腐朽、庸俗文化的侵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商品交换原则很容易向党内侵蚀。党员、干部必须以理想信念宗旨和共产党人价值观为立身之本,自觉防止各种庸俗文化的侵蚀。要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和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干事,干干净净为官。

    第四,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抓住了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为官用权的关键,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指明方向。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动员全党同志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经常进行党性分析,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一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对党忠诚,首先要不忘初心,忠诚于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科学理论中获取理想信念的真理支撑、精神动力、精神支柱。要忠诚党的宗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作决策、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忠诚于党的组织,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要时刻摆正个人在组织中的位置,正确看待个人的进退去留,坦然接受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选择,绝不能把党的事业当作个人进步的“垫脚石”。二坚守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权为民赋、权为民用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真正从思想深处解决权从何来、为谁用权、怎样用权的问题。敬畏法纪,把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坚持在法律约束下用权、在制度笼子里用权,做到谨遵法纪不出轨、严守法纪不越界。经常自警自省,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反思自己、检讨自己。坚持慎独、慎微、慎友,时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牢记人情里面有原则、交往之中有政治、亲情里面有底线、感情面前有原则,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三强化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要强化责任意识,尽责守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于在实处、走在前列,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敢于负起责任、挑起重担,打头阵、啃“硬骨头”、涉险滩,用行动诠释忠诚、用担当彰显信仰。四不断提高政治能力。讲政治必然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有很强的政治能力,提高政治能力就成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加强政治能力训练,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要注意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把政治能力训练贯穿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当的领导职责相匹配,确保党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胜利前进。



    推荐阅读: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合集五篇]
    工程项目劳务队伍管理办法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工程劳务用工合同样本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学总结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