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诗句大全 理工论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四号文库

    202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

    栏目:四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浅语风铃 时间:2024-08-05 15:59:59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202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

    202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

    1.社会上认为马加爵一案中反映出了很严重的青年人心理问题,你对此有何看法?

    2.如果你是一名记者,让你向温总理提一个问题,你会提什么问题?

    3.让你统计你所在学校3年来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你将如果进行调查?

    4.作一个演讲,关于“人才兴国战略”。

    5.被录取以后,有人说你工作不认真等等,你怎么做?

    答案及解析

    1.【出题意图】 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天津华图学校解答思路】 就马加爵一案,社会各界反响都很大,这一案件确确实实反映出了当代学生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贫困生。贫困生一般性格都比较孤僻、自卑、敏感、多疑。社会和学校、老师及家长不能仅仅把目光都放在他们的学习成绩上,而应尽可能地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内心世界,注意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给予他们真正的心灵慰籍,给予他们具体的方法、技巧的指导,帮助他们摆脱自卑的心理,帮助他们树立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2.【出题意图】 情景性问题。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

    【天津华图学校解答思路】 提国民十分关注的问题。

    3.【出题意图】 考查考生的方案策划能力。

    【天津华图学校解答思路】

    (1)制定一个统计表(如下表);

    (2)到学校就业办公室去调查一下基本情况;

    (3)将调查的基本数据填入统计表中,并进行统计、分析。

    年份毕业生

    总数系别层次

    (专、本)就业

    人数就业

    率考研

    人数自主

    创业

    人数未就业

    人数20012002200

    34.【出题意图】 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天津华图学校解答思路】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国际间的竞争尤为激烈,而这种竞争的实质,又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取决于人才的较量。科技的竞争,需要众多的人才,人才是最可宝贵的资源。要落实人才兴国战略,最重要的是建立能充分发挥人才积极性和才智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因此,首先应从人事制度改革做起。先从较易改革的方面着手,循序渐进,逐步展开。

    人才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能否顺利实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能否真正落实,关键要看人事干部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能否逐步到位。人事干部制度改革逐步到位,关键是要克服行政权力重新分配中的思想阻力。如果领导干部从大局出发,本着先易后难的改革原则,人事干部制度改革逐步深化,人才兴国战略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必然大放光彩。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T“W”舒尔茨从二战中遭到严重摧毁的国家在战后迅速得到恢复中受到启发,指出只是因为这些国家具有较高的国民素质和教育水平,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本的作用,才能迅速医治好战争创伤,重新创造出繁荣的经济。罗伯特“卢卡斯则把技术进步具体化为体现在生产中的一般知识和表现为劳动者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同时,他将人力资本又进一步划分为社会共同拥有一般知识形成的人力资本和表现为劳动者技能的特殊化人力资本,从而把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结合起来并且更为具体化。保尔”罗默更进一步认识到科技作用中的关键因素是知识及其积累。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效益,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因而在其生产函数公式中又加入了知识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并且把知识积累看作经济增长的一个独立因素。

    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仅仅是自然资源的丰脊或资本存量的多寡,处

    于现代经济生产中的人力资本,其作用远比物质资本重要的多。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仅仅增加物质资本是不行的,必须在增加物质资本的同时扩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使两种投资平衡地增长。

    邓小平同志强调和重视人才,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怎样培养人才和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作用,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他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还是人才。”他把人才问题提高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高度来认识。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最大的失误就是教育。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讲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老科学家、中年科学家很重要,青年科学家也很重要。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告诉他们,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这又一次肯定了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重申了对知识分子的政策。邓小平同志关于人才的思想和理论是十五大“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渊源。我们必须把发展科技、教育放在优先的战略位置,加大投资力度,以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所以,科教兴国的实质就是人才兴国。

    5.【出题意图】 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

    第二篇:202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

    202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

    2024年天津公务员面试真题

    1.五四青年节快到了,单位要你组织一个活动,你如何计划?(计划组织能力)

    2.请你谈谈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或身边的例子。(综合分析能力)

    3.两个领导都交给你任务要求今天完成,但是你只完成了一件,你如何向领导解释和交代?(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2024年2月天津国税面试题

    1.有人说网络产生带来了弊处,你作为反方代表发言,谈谈这个问题?(社会现象分析型)

    2.上级派给一个任务,领导采纳你的方案,其他同事的方案没有被采纳,而领导让你负责这件任务,其他同事配合你完成,然后同事不是很配合,问你怎么办?(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3.让你关于税收政策宣传月的组织活动,活动要辐射区,县,问你怎么组织?(计划组织能力)

    2024年3月10日上午天津选调生面试真题

    1.两会正在召开,假如你有机会问总理一个问题,你会问什么?(应变能力与情绪自我控制)

    2.在会议上,领导批评你,但是你觉得很委屈,你该怎么处理。(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3.请你组织一个人才交流考察(计划组织能力)

    2024年3月10日下午天津选调生面试真题

    1.于丹的节目大红,著作大卖,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你怎么评价?(综合分析能力)

    2.单位要在网站上搞一个群众意见调查,假如由你负责,你该如何做?(计划组织能力)

    3.你在单位某处做事,直辖于副处长,但是处长经常直接找你做事,副处长生气,你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第三篇:202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

    202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臵上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材料

    1.‚被××‛,是一种特殊社会状态下生成的特殊短语。在21世纪的中国,一系列具有同样构成方法的新词在互联网上广为流行。中国网民在‚就业‛‚增长‛‚自杀‛‚杀人‛‚上楼‛‚自愿‛‚捐款‛‚开心‛‚委员‛‚全勤‛‚小康‛‚高速‛‚离婚‛等以往不受‚被‛修饰的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名词或短语前加上‚被‛字,表达出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由于网民的‚创造‛而使‚被字句‛在很多场合与其他词语超常搭配,从而彰显出风趣与幽默。例如,号称‚世界上里程最长、速度最快、投资最大‛的武广高铁,以其高票价使民众‚望车兴叹‛,自我解嘲为‚被高速‛,还有油价‚被提高‛、四川景区‚被拍照‛、家电下乡‚被优惠‛、富士康员工‚被跳楼‛,等等,诸如此类的‚被字句‛以委婉诙谐的语言表达了网友的关切和忧虑。

    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语言分中心、商务印书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4‛网络征集字词揭晓,‚被‛和‚民生‛分列国内

    字、词的第一。这个流行于2024年的网络热字,表达了公众对于公民权责名实相符的吁求。的确如此,‚被‛字的‚被‛荣登榜首曲折地表明了公民权责意识的自我觉醒: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思忖是否‚被忽悠‛。

    2.据媒体报道,截至2024年7月1日统计,2024年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大学生就业率达68%。然而当这样一种现象被披露于网上时,许多人又开始怀疑高校就业率的真实性了:有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由于‚太兴奋了‛,因此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A校2024届毕业生赵某某在论坛上发帖,称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就与一家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书。随着赵某某帖子的发表,‚被就业‛一词迅速蹿红。

    在统计就业率的背景下,部分高校采取措施保证就业率早已不是新闻,2024年安徽省教育厅就曾公开批评‚一些高校采取扣押毕业证等方式,要求没就业的学生提供就业协议书,结果逼得学生造假,甚至跑到学校附近的小店盖个章冒充接收单位。‛一些网友认为,‚被就业‛现象在全国各地院校普遍存在。‚被就业‛的大学生,他们在自己毫不知情、工作毫无着落的情况下‚被就业‛,正是学校方面弄虚作假、权力失范的结果。如果高校的就业率统计中,能少一些水分,多一些实事求是的真诚,公众还会担忧这些‚华而不实‛的就业率,会影响到就业政策的制订吗?

    网友发明的‚被就业‛一词新鲜生猛,讽刺高校虚报就业率的行为,更因此衍生出‚被‛字语系,如职工‚被全勤‛,举报人‚被自杀‛,交择校费的家长‚被自愿‛,等等。由‚被自杀‛‚被就业‛等滥觞,到大量‚被××‛的流行,如‚被捐款‛‚被涨薪‛‚被幸福‛……每一个‚被××‛,都让我们对一起起关乎公众诉求的公共事件记忆深刻。‚被‛字流行语不仅隐喻着公共诉求得不到完美呼应的现实语境,也反衬出这个时代的显著进步。因为,不是我们现在‚被××‛得多了,而是我们越来越对‚被××‛充满了伸张的欲望。

    3.因对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居民收入增长数据表示不解,2024年7月29

    日,一位网友在B网站的博客上,发明了一个‚被增长‛的新词。所谓‚被增长‛,也就是说实际没有增长,但在统计数据中却增长了,使我们都被统计数字‚幸福‛地笼罩着。这一感受得到了绝大多数人们的赞同,同时也得到了央行最新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的印证。一些政协委员表示,‚被增长‛虽然是对统计数据真实性的质疑,但其背后,却是公众对工资收入增长缓慢、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的不满。

    2024年2月,江苏省对C市辖下各县市的小康达标情况进行随机电话民意调查。当地政府要求受访群众熟记事先统一下发的标准答案,如‚家庭人均年收入‛农村居民必须回答‚8500元‛,城镇居民必须回答‚16500元‛;‚是否参加社会保险或保障‛必须回答‚参加了‛;‚对住房、道路、居住环境是否满足‛必须回答‚满意‛。于是,那些原本在小康达标水平之下的群众,一夜之间就‚被小康‛了。小康本来有明确的指标,白纸黑字,糊弄不了人。但在‚政绩‛的强大压力下,官员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为了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很多为官者都有着强烈的政绩意识。当他们把政绩当成一种邀功请赏的筹码,试图借此作为谋求升迁高位的敲门砖时,他们就会打造出‚异味‛的‚政绩工程‛。

    2024年7月,全国6个城市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城市开心指数测试‛,市民通过拍打公交站点的‚笑脸‛或‚哭脸‛装臵,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最后北京以0.5个百分点的优势超越上海,摘得中国‚最开心城市‛的桂冠。这样的测试和统计方法没有多少科学性可言。一个城市的人群是否开心,取决于经济收入是否有保障,取决于文化生活是否有质量,取决于民主是否充分、法制是否健全,取决于是否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一切没有落实之前,所谓的‚开心‛‚幸福‛‚和谐‛,都只是强行戴在民众头上、遮住他们耳目的大帽子。

    ‚被小康‛‚被开心‛说法的出现,表明在不少地方、不少部门,片面追求所谓政绩成为工作的主要动机,而政绩又异化成了一种邀功请赏的筹码,为自己保住位子或者升迁铺平道路。于是,为了表面上的光鲜,已然浑然不睬客观事实,甚至不惜明目张胆地进行欺诈。收入‚被增长‛、生活‚被小康‛、心情‚被开心‛之后,百姓看上去更‚富裕‛、更‚幸福‛了,但那些冷冰冰的数字、指标,因

    为完全缺失百姓充满温暖的切身体验而变成了自欺欺人的把戏,其所造成的危害就远远不止从炮制者的津津乐道沦为民间的笑柄那么简单。令我们国土上本已不堪一击的‚诚信‛二字雪上加霜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令干群关系、官民关系更加疏远乃至恶化,是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不过,如果能抱持一种积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切,就会发现,无论上述数据以及各种‚被××‛是否真实,值得肯定的是,公民对政府的数据或者说辞保持一种怀疑和求证的精神,这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最宝贵的成长。理性的国民不会否定一切,但也断不可缺少一点怀疑精神。这种怀疑精神,即是扶正公权力、防范各种潜在危险的动力之源。社会的变化,体现在言语的变化,言语不仅承载着思想和观念,还体现了时代格局。‚被××‛的流行,既见证了现实但也存在着诸多无奈,同时又表明公民权利的觉醒。而且,正是后者在一点一滴地促成前者的改变。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看,‚被‛字被高标,更意味着有怀疑精神与权利意识的公民,正在成为这个社会的主人翁。而这一切,正是这个社会的希望所在。

    4.‚Suicide‛(自杀)本是一个不及物动词,然而它却有个不合语法常规的用法——suicided(被自杀)。一个人‚被自杀‛,却没有施动者出现,仿佛他面对的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种深不可测的力量。1982年6月,意大利某银行行长被发现吊死在伦敦的桥下。所有证据都表明他是自杀,但外界却流传着关于他‚被自杀‛的阴谋,此案纠缠警方很多年,至今迷雾重重。2024年3月,曾多次进京举报D市某区区委书记张某某违法占用耕地、修建豪华办公楼‚白宫‛等问题的举报人李某某,在监狱医院内死亡。检察机关出具的调查结果显示,李属于自缢身亡,但其家属不认可李自杀的结论,认为死亡原因蹊跷。2024年6月,该区委书记张某某以涉嫌报复陷害罪、受贿罪被提起公诉。一个没有自杀动机的人,突然因某种变故而死亡;死亡现场呈现自杀的迹象,让局外人百思不得其解,又无直接证据证明是被杀。尽管权威部门和家属对死因各执一词,但不论死者是否为自杀,权力的膨胀与滥用其实是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只要强权不受监督、令弱者无力对抗,类似的疑案就不断上演。

    2024年12月,E报记者在F省采访时神秘失踪,家人报警求助,F省警方

    立案调查,初步认定为‚失踪‛,并声称‚人命关天,我们会全力查明真相‛。14天后,家人却接到G省警方电话,被告知该记者涉嫌受贿被刑拘。随后,F省警方表示他们事前就已经知道情况。刑事拘留本是刑事侦查程序中常用的强制措施,警方对刑拘者需在24小时内履行告知义务,这是一般原则。警方以‚有碍侦查‛为由的‚不告知‛不只侵犯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也侵犯了当事人家属及其所在单位的知情权。没有程序就没有正义,‚不告知‛把刑拘变成了失踪,利用公权力愚弄和恐吓了民众,不但令民众对公权力失去信任,也令法制建设遭到破坏。

    5.1998年2月15日,商丘市柘城县老王集乡赵楼村赵作亮到公安机关报案,称其叔父赵振晌已失踪4个多月,怀疑被同村的赵作海杀害,公安机关当年进行了相关调查。1999年5月8日,赵楼村发现一具高度腐烂的无名尸体,公安机关遂把赵作海作为重大嫌疑人于5月9日刑拘。在作了9次有罪供述后,赵作海被审判机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2024年4月30日,‚被害人‛赵振晌回到赵楼村。5月9日,‚杀害‛同村人且在监狱已服刑10多年的赵作海,因赵振晌的突然回家,被宣告无罪释放,河南省有关方面同时启动责任追究机制。5月13日,河南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给予赵作海国家赔偿及生活困难补助共计65万元,由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宋海萍院长亲手交付给了赵作海。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曾表示,出现这样的判决,3家办案机关都是有责任的,是没有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也没有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张立勇说,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责任。目前,河南省高院纪检、监察部门已经立案调查,对不负责任的审判人员追究责任。近日,记者从河南省商丘市公安局了解到,经过30天的侦查,当年导致赵作海被判刑的商丘柘城‚1999•5•8‛杀人碎尸案成功告破,该案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及涉嫌包庇人员全部到案。赵作海‚故意杀人案‛给我们敲响一记警钟:‚被‛什么千万不能‚被杀人‛。

    6.为了确保我国耕地红线,引导地方政府节约用地,国土部2024年正式颁布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将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直接挂钩,若农村整理复垦建设用地增加了耕地,城镇可对应增加相应面积建设用地

    ——是谓‚增减挂钩‛。但旨在节约土地的‚增减挂钩‛机制,很快变了味,成为各地搞土地财政的利器。山东H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称,将农民全部集中居住后,保守估计,将腾出8万亩旧宅基地,可以复垦为耕地。每年复垦一部分换来新的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由此每年的土地收益有两三亿元。于是,一场农民‚被上楼‛运动在各地应运而生:无数的村庄正在‚被消失‛,无数的农民失去庭院,农民‚被‛住进集中建设的楼房。在‚被上楼‛运动中,一幕幕惊人的剥夺、浪费和暴力正在进行中。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某某指出,和平时期大规模的村庄撤并运动‚古今中外,史无前例‛。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被上楼‛行动中,山东H市宣布取消在域内所有行政村建制,生生造出208个‚万人村‛;曾被评为G省生态文明村的I村,如今已拆成一片废墟,刚修好的‚村村通‛水泥路被铲平;J省某市K村被整体拆迁,但农民公寓还要村民补差价购买。在许多地方,这场打着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小城镇化等名头的‚消灭农村‛运动的目的很明确:增加建设用地,扩大土地财政。这场‚被上楼‛运动的本质在于,地方政府基于土地财政的考虑,间接地剥夺了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其中的收益进入了地方财政的腰包。宅基地使用权虽然不是所有权,却是农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宪法》第十条、《土地管理法》第八条都明文规定:宅基地属于村民集体所有。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和城市居民的房屋所有权一样,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如今,村民的宅基地也开始遭到了公权的侵害。对此,有专家指出,盲目强迫农民上楼并大规模取消自然村,不仅与法治精神相违背,也会对农村社会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7.据媒体报道,重庆市M县有学生家长反映,孩子读小学要交9000元‚教师节慰问金‛。学生家长反映至县教委后,被告知‚要退钱就必须退人‛。该县教育局局长接受采访时称,此费系家长‚自愿‛缴纳。有专家在《潜规则》里提出过‚合法伤害权‛的概念,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合法地伤害无力反抗的人。掌握权力的教育部门制定规则,为子女前途着想的家长只能任由宰割,名为自愿,实为胁迫,因为一旦你不想‚自愿‛做什么,就什么也不能做。

    汶川地震后,一些单位或组织强迫个人捐款,以至出现个人重复‚捐款‛。

    某高校王教授赞同震后每个人都必须被强制捐款:‚很多人是把捐款当成善行,没有理解成责任和义务。‛‚在非常时刻,为国家做贡献更是一种责任,而不仅仅是善行,不捐献是不履行责任和义务。‛捐款不是收税,没有国家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公民也没有法定的义务,捐与不捐、捐多捐少都是公民的自由。但在政治化思维下,捐款变质为‚工作表现‛‚政治素质‛,于是爱心奉献成了道德勒索。‚被捐款‛的背后体现出依法行政的不足,更是对私有财产的变相侵犯。

    8.一进入8月,很多公司员工休年假的高峰期就到了。但有网友爆料,真实情况是,虽然不少公司都有年休假,可不少人有假却不能休。于是,网络上继‚被就业‛‚被增长‛之后,又出现了华丽的说法——‚被全勤‛。某网站近日也做起了‚被全勤‛现象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网友没有享受过带薪年假。这种逼你拿全勤奖的公司,实在是让人‚受宠若惊‛。有网友质疑,既然劳动法白纸黑字规定了员工有休带薪年假的权利,为何用人单位却敢于屡屡不兑现,屡屡让自己的员工‚被全勤‛?他们违规以后为何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9.万众瞩目的武广高铁宣布于2024年12月26日投入运营,武广高铁开通运营后,开行世界上最先进的国产时速350公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武汉至广州实现3小时到达,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进入新阶段,然而随之公布的全程最低票价490元,并停运多列武汉和广州之间的普通列车,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热议,部分网友表示接受不了如此高的票价,并认为‚被高速‛了。

    10.从2024年和王菲在乌鲁木齐领证结婚开始,5年的时间里,媒体以每年至少一季的速度替他们的婚姻下判决书:王菲、李亚鹏要离婚了。2024年,因王菲和李亚鹏爱女患有先天性唇腭裂,香港媒体关于两人为此大吵大闹、感情不和的消息甚嚣尘上;2024年,台湾某周刊封面刊登李亚鹏和苗圃牵手的照片,直指李亚鹏和王菲的婚姻出现问题;2024年,香港媒体爆出王菲怀孕流产,并称两人因此吵到要分手;2024年底,有媒体拍到李亚鹏与一神秘女子同行前往上海,一起入住五星级酒店,事后有报道称,王菲暴怒与李亚鹏大吵一顿,婚姻再次亮起红灯。虽然每一次‚被离婚‛之后,李亚鹏和王菲都会恩爱亮相,令流言不攻自破,但每一季的离婚新闻还是乐此不疲地准时来到。

    11.L大学董教授指出:‚滥用公权和信息不透明,是一系列‘被’事件发生的祸首。‛全国政协委员、西南M大学文学院刘院长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种说法荒诞但值得思考,‚‘被时代’传播的是信任危机,如果不及时进行整治,将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每一个‘被’故事的发生,无不与利益紧密挂钩。‛刘院长认为,‚被时代‛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是政府信息与群众感受不一样的现实反映,实质就是公信力降低的体现。虚假的就业率、不真实的数据发布、工资的虚假增长等,折射出的是政府信任危机,如何挽回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感,已经不容回避。为了完成各种形式的指标,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在‚制造繁荣‛‚制造和谐‛。老百姓已经很不愿意生活在一个‚被繁荣‛‚被和谐‛的社会中。必须建立法规,让‚被事件‛制造者为自己的行为埋单,还公信于社会。

    12.2024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有网友将这一标题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后,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一向严肃严谨的《人民日报》用了一个如此‚潮‛的标题,引发热议也不奇怪,但火到这个程度倒真有点出乎意料。作为网络语言,‚给力‛意思类似于‚牛‛‚很棒‛‚酷‛,常作感叹词用。不管‚给力‛用得到底对不对,《人民日报》取这么一个标题,至少说明大家看到了贴近民心的话;也说明如果主流媒体对网络民意作出及时的认可和回应,是会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的。‚给力‛如今的大热与2024年‚被字句‛大热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其实反映的是社会公众的一种期待和诉求。‚给力‛有多热就说明平时‚不给力‛的事有多少。如果在‚被时代‛,公众希望有一种力量能改变普通百姓‚被动性‛的命运,将他们从无力感中解脱出来,那么在‚给力‛横空出世以后,公众更希望,不管是在哪个领域,都能让他们看到‚给力‛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处事态度。

    三、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材料,概述‚被××‛现象所反映的负面问题。(25分)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二)结合给定材料和生活实际,请你谈谈‚诚信‛的重要性。(15分)要求:分析合理,观点准确,字数不超过300字。

    (三)‚给定材料2‛写道:‚‘被’字流行语不仅隐喻着公共诉求得不到完美呼应的现实语境,也反衬出这个时代的显著进步‛,请联系给定材料和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要求:条理清晰,分析到位,字数不超过400字。

    (四)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我国实际,以‚从‘被××’的流行到‘给力’的大热‛为副标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要求:(1)观点正确,主题鲜明,分析合理;(2)论述深刻,语言流畅;(3)字数在800~1000字。

    2024年天津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

    (一)根据给定资料概述“被什么”现象所反映的负面问题.要求:准确、全面。字数不超过400字,25分。

    解析:在对材料内容分类整理的基础上,以总-分的形式作答,注意兼顾深层原因及其具体表现。阅读材料,容易看出“被什么”现象背后的问题有体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资源优势平衡,诚信意识差等等。答案要点: 答:“被什么”现象反映了一系列由于体制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平衡,法制不健全,社会诚信缺失等原因,造成弱势一方权益受到损害的问题。主要是: 一、一些企业单位依托政策和资源优势,“合理合法”的损害公众利益,产生社会不满。部分学校变相向家长收节日礼金;部分企事业单位为了名声和利益,“软性”要求员工捐助公益;运输部门单方面推出高价位车次,取消低价车次。

    二、某些政府部门为了部门利益或政绩侵害老百姓利益,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影响社会和谐。为了财政收入,强制农民变市民,占用其土地;为了政绩,虚报居民收入。

    三、法律法规不完善,某些基层司法部门执法水平低,损害法制建设。“疑罪从无”等法律规定得不到落实;对法律事实的举证和审查水平低,审判程序不严格;对司法和执法部门的监督缺位,执法过程主观随意性大。

    四、部分媒体专业水平低,诚信意识差。吸引力至上,利益至上,没有实事求是,引导公众理性的职责意识缺乏,很多报道失实。

    (二)结合给定资料和生活实际,请谈谈“诚信”的重要性。不超过300字,15分。

    解析:本题要求是综合分析题。可以从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多主体入手。要在综合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具体作答也可以以总-分的形式展开。

    答案要点:

    诚信是社会正常运行的保障。能维护健康的生活生产秩序。却反诚信会阻碍社会公平正义,危害弱势群体利益,影响社会风气,加剧社会矛盾。

    一、诚信是执政立国之本,是法治国家的基本准则。诚信缺失,法律和政府丧失公信力,加剧干群关系紧张,降低管理效率,影响法律稳定。人民信任法律和政府,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二、诚信是企事业单位的立业之本,是无形资产。能赢得消费者信赖,打造企业形象,产生直接物质效益;能推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缺失诚信,难以持续发展,必被市场淘汰,甚至失去市场。

    三、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保障缺失诚信会产生信任危机,破坏合作和互助意识,恶化人际关系,阻碍个人进步。

    (三)给定资料2写道:“被字流行语不仅隐喻着公共诉求求得不到完美呼应的现实语境,也反衬这个时代的显著进步”。请联系给定材料和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超过400字,20分。

    解析:这是一道语句理解题,考生需要结合这句话的语境和整体材料进行作答。“隐喻着公共诉求得不到完美呼应的现实语境”也就是要求考生要分析被字流行语出现所反映的问题实质,而“也反衬这个时代的显著进步”要求考生要指出被字流行语从另一个侧面反映的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等积极的意义,为了答案的完

    整性,考生可适当添加如何发扬这种进步的措施。

    答案要点:

    一、被字流行语隐含着一种无奈,公众在体制,资源和话语平台等方面处于弱势,与政府沟通不畅,导致政府目标与群众意愿不一致,加之一些地方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扭曲,公共诉求得不到呼应,利益受到损害。

    二、这也反映时代的显著进步:公众主导社会流行语,是公民主体意识和权力意识的集体觉醒,是现代社会成熟的标志;公众对公权力的监督从害怕到强化;对知情、表达、参与、监督等权力更重视;更愿意在公开讨论中化解分歧,取得共识,实现个体和公共利益的双赢。

    这些表明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理念渐入人心。在促成公民形成独立人格,实现和公权力的和谐制衡的,促使政府走向服务和科学的社会治理。

    三、被字流行语要正确引导,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增强民众诉求的表达通道,促进公民权利的伸张;构建服务型政府,防止“替民做主”,严格规范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加快法制化进程的推进,建立倒查机制,公务员诚信机制。

    (四)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我国实际,以“从被什么的流行语到给力的大热”为副标题的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800-1000字,40分

    流行语背后的秘密

    --从被什么的流行到给力的大热

    语言是思想和观念的载体,流行的语言背后隐藏的是共同的心理积淀和情感诉求。历史上流行过很多语言,近年以来,变法,共和,革命,抗战,阶级斗争,改革开放,和谐社会......,这一串的流行语都是时代精神的载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上而下。都是由先知先觉者提出,有社会去传播。很少有语言是群众创造,被主流运用和认同的。

    随着时代进步,网络的兴盛,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民众可以说出自己的创造的

    词汇,并且引领时代的风尚。“被......”、“给力”都是群众创造的。

    我们必须尊重群众的创造,认真听取群众呼声,深入分析流行语背后的深刻含义。以被字流行语隐喻着公众诉求得不到完美的实现,给力隐喻的是群众对快速、全面解决问题的期待和渴望。前者是对我们的鞭策,后者是对我们的期望。要努力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大力推动民主改革进程,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创造机会让群众批评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保障民生,打造一个给力政府。

    对网络流行语的滥用必须加强沟通与对话,加强引导与教育。以“被高铁”为例,这个流行语对高铁的开通、普通车次减少表不平很示不满。中国人口流动的不平衡,决定了中国铁路运输淡季人少,旺季供不应求。一部分人选择坐高铁,适当的减少平时的车次不会影响群众出行,还会节约资源。旺季铁路部门增加的车次不比没有高铁的时候少。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我们还可以去问问开通高铁地区的群众,无论是经济收入状况如何,他们对高铁的开通都是欢迎的。大势宣传“被高铁”的网友,很多时候是越俎代庖,没有真正的反应群众的呼声,而是真正是民心“被代表”。不仅如此,有人没有经过任何调查就宣传中国公务员有1000万人,而真实的数据是600万,公务员莫名其妙的被增加了三、四百万......对于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要本着“不患人之不已知,求为可知”的态度,要做好沟通工作,主动公开信息;另一方面,我们的网友也有必要加强自律,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谨言慎行。对于社会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总是冷嘲热讽,一味的诅咒、抱怨,应该多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网络流行语不仅包括这两个,还有如“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预示着一些人的空虚和无聊,从侧面反映加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我爸叫李刚”流行预示大家对权力滥用的憎恨。“小三”的流行预示着对家庭伦常遭到破坏的担心.......。

    好的流行语是时代的风向标,我们一定要认真关注风向标,及时调整政策,引领时代潮流。坏的流行语绝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我们要从分反复在的声音中把握主流,为流行语“正名”。

    第四篇:2024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

    福建光华教育

    2024年4月13日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

    1.现在关于文理是否要分科讨论十分热烈,你怎么看待文理分科?

    2.由你组织一次徒步旅行,刚进行不久,就有人抱怨,甚至还有的不愿再走了,这时候你该怎么做?

    3.生命如花,有的花香而不艳,有的花艳而不香,有的又艳又香但是有刺,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4.动物园里,熊猫馆有空调有美食,有一个旅客就说:“人命不如动物值钱。”,你怎么看?

    2024年11月2日上午福建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1、谈谈你对“饮水思源”的理解。

    4有了经验,所以论语的东西都是糟粕,经验更

    2024年11月3日上午福建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234、明星代言的问题事件引起了广泛的议论,谈谈你对明星代言的问题事件的看法。

    2024年11月4日上午/下午福建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2024年11月4日上午福建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1、谈谈你对心直口快的人的评价。

    网址:http://fj.gwy.cn0591-83054354

    福建光华教育

    2、鲨鱼没有鱼鳔,要在海中生存只能靠自身不断地游动,这样才能不下沉,最终鲨鱼却成为海上霸主。此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

    3、你的搭档做事不积极,敷衍了事,影响到了你们的工作,你该怎么处理?

    4、李开复从谷歌辞职自己成立创业工场,对此你是如何看的?

    2024年11月4日下午福建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1、谈谈你对“学无止境”的理解。

    2、高速铁路开通后,福州到厦门时间只要1.5

    3你该怎么处理?

    4箱子是透明的商店里,顾客都会投钱,收到的钱却很少,你是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2024年11月5日上午/下午福建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2024年11月5日上午福建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2,你

    4、政府出台政策免费对农民进行中等职业教育,你认为这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什么意义?

    2024年11月5日下午福建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1、刘翔受伤之后再复出,并夺得第十一届全运会的第一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对“尽人事,知天命”,你是怎么理解?

    福建光华教育

    3、你与一家企业先签了合同了,又一家更合适你企业也向发出了签约邀请,而你本人也中意后一家企业,你该怎么做?

    4、李彦宏曾说,“在成长中,慢慢的学会欣赏自己”,对此你怎么看?

    2024年11月6日上午福建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1、袁隆平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才研究出超级水稻,对此你怎么看待?

    2、丘吉尔有句名言,“看得到过去多远,就能看得到未来多远”?

    3、说话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你怎么做到?

    4、近年多省市的高考作文题以“追求时尚”、觉得怎么样?

    第五篇:202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材料

    1.“被××”,是一种特殊社会状态下生成的特殊短语。在21世纪的中国,一系列具有同样构成方法的新词在互联网上广为流行。中国网民在“就业”“增长”“自杀”“杀人”“上楼”“自愿”“捐款”“开心”“委员”“全勤”“小康”“高速”“离婚”等以往不受“被”修饰的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名词或短语前加上“被”字,表达出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由于网民的“创造”而使“被字句”在很多场合与其他词语超常搭配,从而彰显出风趣与幽默。例如,号称“世界上里程最长、速度最快、投资最大”的武广高铁,以其高票价使民众“望车兴叹”,自我解嘲为“被高速”,还有油价“被提高”、四川景区“被拍照”、家电下乡“被优惠”、富士康员工“被跳楼”,等等,诸如此类的“被字句”以委婉诙谐的语言表达了网友的关切和忧虑。

    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语言分中心、商务印书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4”网络征集字词揭晓,“被”和“民生”分列国内字、词的第一。这个流行于2024年的网络热字,表达了公众对于公民权责名实相符的吁求。的确如此,“被”字的“被”荣登榜首曲折地表明了公民权责意识的自我觉醒: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思忖是否“被忽悠”。

    2.据媒体报道,截至2024年7月1日统计,2024年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大学生就业率达68%。然而当这样一种现象被披露于网上时,许多人又开始怀疑高校就业率的真实性了:有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由于“太兴奋了”,因此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A校2024届毕业生赵某某在论坛上发帖,称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就与一家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书。随着赵某某帖子的发表,“被就业”一词迅速蹿红。

    在统计就业率的背景下,部分高校采取措施保证就业率早已不是新闻,2024年安徽省教育厅就曾公开批评“一些高校采取扣押毕业证等方式,要求没就业的学生提供就业协议书,结果逼得学生造假,甚至跑到学校附近的小店盖个章冒充接收单位。”一些网友认为,“被就业”现象在全国各地院校普遍存在。“被就业”的大学生,他们在自己毫不知情、工作毫无着落的情况下“被就业”,正是学校方面弄虚作假、权力失范的结果。如果高校的就业率统计中,能少一些水分,多一些实事求是的真诚,公众还会担忧这些“华而不实”的就业率,会影响到就业政策的制订吗?

    网友发明的“被就业”一词新鲜生猛,讽刺高校虚报就业率的行为,更因此衍生出“被”字语系,如职工“被全勤”,举报人“被自杀”,交择校费的家长“被自愿”,等等。由“被自杀”“被就业”等滥觞,到大量“被××”的流行,如“被捐款”“被涨薪”“被幸福”„„每一个“被××”,都让我们对一起起关乎公众诉求的公共事件记忆深刻。“被”字流行语不仅隐喻着公共诉求得不到完美呼应的现实语境,也反衬出这个时代的显著进步。因为,不是我们现在“被××”得多了,而是我们越来越对“被××”充满了伸张的欲望。3.因对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居民收入增长数据表示不解,2024年7月29日,一位网友在B网站的博客上,发明了一个“被增长”的新词。所谓“被增长”,也就是说实际没有增长,但在统计数据中却增长了,使我们都被统计数字“幸福”地笼罩着。这一感受得到了绝大多数人们的赞同,同时也得到了央行最新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的印证。一些政协委员表示,“被增长”虽然是对统计数据真实性的质疑,但其背后,却是公众对工资收入增长缓慢、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的不满。

    2024年2月,江苏省对C市辖下各县市的小康达标情况进行随机电话民意调查。当地政府要求受访群众熟记事先统一下发的标准答案,如“家庭人均年收入”农村居民必须回答“8500元”,城镇居民必须回答“16500元”;“是否参加社会保险或保障”必须回答“参加了”;“对住房、道路、居住环境是否满足”必须回答“满意”。于是,那些原本在小康达标水平之下的群众,一夜之间就“被小康”了。小康本来有明确的指标,白纸黑字,糊弄不了人。但在“政绩”的强大压力下,官员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为了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很多为官者都有着强烈的政绩意识。当他们把政绩当成一种邀功请赏的筹码,试图借此作为谋求升迁高位的敲门砖时,他们就会打造出“异味”的“政绩工程”。

    2024年7月,全国6个城市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城市开心指数测试”,市民通过拍打公交站点的“笑脸”或“哭脸”装置,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最后北京以0.5个百分点的优势超越上海,摘得中国“最开心城市”的桂冠。这样的测试和统计方法没有多少科学性可言。一个城市的人群是否开心,取决于经济收入是否有保障,取决于文化生活是否有质量,取决于民主是否充分、法制是否健全,取决于是否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一切没有落实之前,所谓的“开心”“幸福”“和谐”,都只是强行戴在民众头上、遮住他们耳目的大帽子。

    “被小康”“被开心”说法的出现,表明在不少地方、不少部门,片面追求所谓政绩成为工作的主要动机,而政绩又异化成了一种邀功请赏的筹码,为自己保住位子或者升迁铺平道路。于是,为了表面上的光鲜,已然浑然不睬客观事实,甚至不惜明目张胆地进行欺诈。收入“被增长”、生活“被小康”、心情“被开心”之后,百姓看上去更“富裕”、更“幸福”了,但那些冷冰冰的数字、指标,因为完全缺失百姓充满温暖的切身体验而变成了自欺欺人的把戏,其所造成的危害就远远不止从炮制者的津津乐道沦为民间的笑柄那么简单。令我们国土上本已不堪一击的“诚信”二字雪上加霜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令干群关系、官民关系更加疏远乃至恶化,是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不过,如果能抱持一种积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切,就会发现,无论上述数据以及各种“被××”是否真实,值得肯定的是,公民对政府的数据或者说辞保持一种怀疑和求证的精神,这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最宝贵的成长。理性的国民不会否定一切,但也断不可缺少一点怀疑精神。这种怀疑精神,即是扶正公权力、防范各种潜在危险的动力之源。社会的变化,体现在言语的变化,言语不仅承载着思想和观念,还体现了时代格局。“被××”的流行,既见证了现实但也存在着诸多无奈,同时又表明公民权利的觉醒。而且,正是后者在一点一滴地促成前者的改变。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看,“被”字被高标,更意味着有怀疑精神与权利意识的公民,正在成为这个社会的主人翁。而这一切,正是这个社会的希望所在。

    4.“Suicide”(自杀)本是一个不及物动词,然而它却有个不合语法常规的用法——suicided(被自杀)。一个人“被自杀”,却没有施动者出现,仿佛他面对的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种深不可测的力量。1982年6月,意大利某银行行长被发现吊死在伦敦的桥下。所有证据都表明他是自杀,但外界却流传着关于他“被自杀”的阴谋,此案纠缠警方很多年,至今迷雾重重。2024年3月,曾多次进京举报D市某区区委书记张某某违法占用耕地、修建豪华办公楼“白宫”等问题的举报人李某某,在监狱医院内死亡。检察机关出具的调查结果显示,李属于自缢身亡,但其家属不认可李自杀的结论,认为死亡原因蹊跷。2024年6月,该区委书记张某某以涉嫌报复陷害罪、受贿罪被提起公诉。一个没有自杀动机的人,突然因某种变故而死亡;死亡现场呈现自杀的迹象,让局外人百思不得其解,又无直接证据证明是被杀。尽管权威部门和家属对死因各执一词,但不论死者是否为自杀,权力的膨胀与滥用其实是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只要强权不受监督、令弱者无力对抗,类似的疑案就不断上演。

    2024年12月,E报记者在F省采访时神秘失踪,家人报警求助,F省警方立案调查,初步认定为“失踪”,并声称“人命关天,我们会全力查明真相”。14天后,家人却接到G省警方电话,被告知该记者涉嫌受贿被刑拘。随后,F省警方表示他们事前就已经知道情况。刑事拘留本是刑事侦查程序中常用的强制措施,警方对刑拘者需在24小时内履行告知义务,这是一般原则。警方以“有碍侦查”为由的“不告知”不只侵犯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也侵犯了当事人家属及其所在单位的知情权。没有程序就没有正义,“不告知”把刑拘变成了失踪,利用公权力愚弄和恐吓了民众,不但令民众对公权力失去信任,也令法制建设遭到破坏。

    5.1998年2月15日,商丘市柘城县老王集乡赵楼村赵作亮到公安机关报案,称其叔父赵振晌已失踪4个多月,怀疑被同村的赵作海杀害,公安机关当年进行了相关调查。1999年5月8日,赵楼村发现一具高度腐烂的无名尸体,公安机关遂把赵作海作为重大嫌疑人于5月9日刑拘。在作了9次有罪供述后,赵作海被审判机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2024年4月30日,“被害人”赵振晌回到赵楼村。5月9日,“杀害”同村人且在监狱已服刑10多年的赵作海,因赵振晌的突然回家,被宣告无罪释放,河南省有关方面同时启动责任追究机制。5月13日,河南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给予赵作海国家赔偿及生活困难补助共计65万元,由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宋海萍院长亲手交付给了赵作海。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曾表示,出现这样的判决,3家办案机关都是有责任的,是没有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也没有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张立勇说,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责任。目前,河南省高院纪检、监察部门已经立案调查,对不负责任的审判人员追究责任。近日,记者从河南省商丘市公安局了解到,经过30天的侦查,当年导致赵作海被判刑的商丘柘城“1999·5·8”杀人碎尸案成功告破,该案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及涉嫌包庇人员全部到案。赵作海“故意杀人案”给我们敲响一记警钟:“被”什么千万不能“被杀人”。6.为了确保我国耕地红线,引导地方政府节约用地,国土部2024年正式颁布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将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直接挂钩,若农村整理复垦建设用地增加了耕地,城镇可对应增加相应面积建设用地——是谓“增减挂钩”。但旨在节约土地的“增减挂钩”机制,很快变了味,成为各地搞土地财政的利器。山东H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称,将农民全部集中居住后,保守估计,将腾出8万亩旧宅基地,可以复垦为耕地。每年复垦一部分换来新的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由此每年的土地收益有两三亿元。于是,一场农民“被上楼”运动在各地应运而生:无数的村庄正在“被消失”,无数的农民失去庭院,农民“被”住进集中建设的楼房。在“被上楼”运动中,一幕幕惊人的剥夺、浪费和暴力正在进行中。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某某指出,和平时期大规模的村庄撤并运动“古今中外,史无前例”。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被上楼”行动中,山东H市宣布取消在域内所有行政村建制,生生造出208个“万人村”;曾被评为G省生态文明村的I村,如今已拆成一片废墟,刚修好的“村村通”水泥路被铲平;J省某市K村被整体拆迁,但农民公寓还要村民补差价购买。在许多地方,这场打着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小城镇化等名头的“消灭农村”运动的目的很明确:增加建设用地,扩大土地财政。这场“被上楼”运动的本质在于,地方政府基于土地财政的考虑,间接地剥夺了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其中的收益进入了地方财政的腰包。宅基地使用权虽然不是所有权,却是农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宪法》第十条、《土地管理法》第八条都明文规定:宅基地属于村民集体所有。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和城市居民的房屋所有权一样,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如今,村民的宅基地也开始遭到了公权的侵害。对此,有专家指出,盲目强迫农民上楼并大规模取消自然村,不仅与法治精神相违背,也会对农村社会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7.据媒体报道,重庆市M县有学生家长反映,孩子读小学要交9000元“教师节慰问金”。学生家长反映至县教委后,被告知“要退钱就必须退人”。该县教育局局长接受采访时称,此费系家长“自愿”缴纳。有专家在《潜规则》里提出过“合法伤害权”的概念,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合法地伤害无力反抗的人。掌握权力的教育部门制定规则,为子女前途着想的家长只能任由宰割,名为自愿,实为胁迫,因为一旦你不想“自愿”做什么,就什么也不能做。

    汶川地震后,一些单位或组织强迫个人捐款,以至出现个人重复“捐款”。某高校王教授赞同震后每个人都必须被强制捐款:“很多人是把捐款当成善行,没有理解成责任和义务。”“在非常时刻,为国家做贡献更是一种责任,而不仅仅是善行,不捐献是不履行责任和义务。”捐款不是收税,没有国家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公民也没有法定的义务,捐与不捐、捐多捐少都是公民的自由。但在政治化思维下,捐款变质为“工作表现”“政治素质”,于是爱心奉献成了道德勒索。“被捐款”的背后体现出依法行政的不足,更是对私有财产的变相侵犯。

    8.一进入8月,很多公司员工休年假的高峰期就到了。但有网友爆料,真实情况是,虽然不少公司都有年休假,可不少人有假却不能休。于是,网络上继“被就业”“被增长”之后,又出现了华丽的说法——“被全勤”。某网站近日也做起了“被全勤”现象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网友没有享受过带薪年假。这种逼你拿全勤奖的公司,实在是让人“受宠若惊”。有网友质疑,既然劳动法白纸黑字规定了员工有休带薪年假的权利,为何用人单位却敢于屡屡不兑现,屡屡让自己的员工“被全勤”?他们违规以后为何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9.万众瞩目的武广高铁宣布于2024年12月26日投入运营,武广高铁开通运营后,开行世界上最先进的国产时速350公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武汉至广州实现3小时到达,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进入新阶段,然而随之公布的全程最低票价490元,并停运多列武汉和广州之间的普通列车,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热议,部分网友表示接受不了如此高的票价,并认为“被高速”了。

    10.从2024年和王菲在乌鲁木齐领证结婚开始,5年的时间里,媒体以每年至少一季的速度替他们的婚姻下判决书:王菲、李亚鹏要离婚了。2024年,因王菲和李亚鹏爱女患有先天性唇腭裂,香港媒体关于两人为此大吵大闹、感情不和的消息甚嚣尘上;2024年,台湾某周刊封面刊登李亚鹏和苗圃牵手的照片,直指李亚鹏和王菲的婚姻出现问题;2024年,香港媒体爆出王菲怀孕流产,并称两人因此吵到要分手;2024年底,有媒体拍到李亚鹏与一神秘女子同行前往上海,一起入住五星级酒店,事后有报道称,王菲暴怒与李亚鹏大吵一顿,婚姻再次亮起红灯。虽然每一次“被离婚”之后,李亚鹏和王菲都会恩爱亮相,令流言不攻自破,但每一季的离婚新闻还是乐此不疲地准时来到。

    11.L大学董教授指出:“滥用公权和信息不透明,是一系列‘被’事件发生的祸首。”全国政协委员、西南M大学文学院刘院长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种说法荒诞但值得思考,“‘被时代’传播的是信任危机,如果不及时进行整治,将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每一个‘被’故事的发生,无不与利益紧密挂钩。”刘院长认为,“被时代”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是政府信息与群众感受不一样的现实反映,实质就是公信力降低的体现。虚假的就业率、不真实的数据发布、工资的虚假增长等,折射出的是政府信任危机,如何挽回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感,已经不容回避。为了完成各种形式的指标,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在“制造繁荣”“制造和谐”。老百姓已经很不愿意生活在一个“被繁荣”“被和谐”的社会中。必须建立法规,让“被事件”制造者为自己的行为埋单,还公信于社会。

    12.2024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有网友将这一标题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后,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一向严肃严谨的《人民日报》用了一个如此“潮”的标题,引发热议也不奇怪,但火到这个程度倒真有点出乎意料。作为网络语言,“给力”意思类似于“牛”“很棒”“酷”,常作感叹词用。不管“给力”用得到底对不对,《人民日报》取这么一个标题,至少说明大家看到了贴近民心的话;也说明如果主流媒体对网络民意作出及时的认可和回应,是会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的。“给力”如今的大热与2024年“被字句”大热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其实反映的是社会公众的一种期待和诉求。“给力”有多热就说明平时“不给力”的事有多少。如果在“被时代”,公众希望有一种力量能改变普通百姓“被动性”的命运,将他们从无力感中解脱出来,那么在“给力”横空出世以后,公众更希望,不管是在哪个领域,都能让他们看到“给力”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处事态度。

    三、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材料,概述“被××”现象所反映的负面问题。(25分)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二)结合给定材料和生活实际,请你谈谈“诚信”的重要性。(15分)

    要求:分析合理,观点准确,字数不超过300字。

    (三)“给定材料2”写道:“‘被’字流行语不仅隐喻着公共诉求得不到完美呼应的现实语境,也反衬出这个时代的显著进步”,请联系给定材料和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要求:条理清晰,分析到位,字数不超过400字。

    (四)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我国实际,以“从‘被××’的流行到‘给力’的大热”为副标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要求:(1)观点正确,主题鲜明,分析合理;(2)论述深刻,语言流畅;(3)字数在800~1000字。

    一、根据给定材料,概述“被xx”现象所反映的负面问题。(25分)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点拨】

    材料2反映了高校虚报就业率的问题。由材料2第2段能直接提取关键句“学校方面弄虚作假,权利失范”。

    材料3反映了地方政府不诚信,政府官员搞政绩工程,谋求个人利益的问题。

    通过阅读我们看见,从材料2和材料3中提取的要点是可以合并在一起的,关键词是“诚信缺失”,材料中的相关具体事例即是该问题的具体表现。

    材料4第1段关键句“权利的膨胀与滥用其实是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第2段关键句“利用公权力愚弄和恐吓了民众”。

    材料5第1段能提取关键句“3家办案机关都是有责任的,是没有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也没有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

    通过阅读我们看见,从材料

    4、材料5中提取的要点是可以合并在一起的,表述为“公权力的滥用,程序正义缺失”,材料中的相关具体事例即是该问题的具体表现。

    材料6反映了地方政府没有坚持依法行政问题,具体表现是“地方政府间接地剥夺了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侵犯了农民依法享有的权利。

    材料7第1段讲述了教育部门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合法地伤害无力反抗的人,该要点可以和材料

    4、材料5中提取的要点是可以合并在一起,关键词是“公权力的滥用”。

    材料7第2段“‘被捐款’的背后体现出依法行政的不足,更是对私有财产的变相侵犯”,该要点可以和材料6的要点合并。

    材料8主要讲述企业违反劳动法,违规操作,侵犯员工合法权益,反映了法制建设不足的问题。材料10主要讲媒体的不实报道,属于媒体存在诚信问题,可以与上述“诚信缺失”的要点合并。【参考答案】

    材料反映了以下负面问题:

    第一,缺少诚信。高校方面弄虚作假,权力失范,虚报就业率;香港媒体存在不实报道;有的政府官员把政绩工程当成一种邀功请赏的筹码,试图借此作为谋求升迁高位的敲门砖。

    第二,公权力滥用。强权不受监督,令弱者无力对抗,掌握权力的教育部门制定规则,家长只能任由宰割;警方滥用公权力,利用公权力愚弄和恐吓群众。第三,地方政府或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办案机关没有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也没有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地方政府基于土地财政的考虑,间接地剥夺了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其中的收益进入了地方财政的腰包;一些单位或组织变相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

    第四,一些企业不遵守法律法规。企业等用人单位违规侵犯员工合法权益,却得不到应有惩罚。

    二、结合给定材料和生活实际,请你谈谈“诚信”的重要性。(15分)要求:分析合理,观点准确,字数不超过300字。【点拨】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单从题目上来看,结合材料和实际谈诚信的重要性,对我们来说,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各占一半。有利的因素在于,题目要求结合实际,我们可以发散思维,纵横捭阖的发挥。不利因素在于,要点在材料中包含的非常之少,在考场上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凭我们主观思考,无形中加大了作答的难度。

    在具体的作答要求中,有分析合理、观点准确这一条,这告诉我们本题是一道综合分析题。在整理答案时,要注意字数不要超过300字。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整篇材料中,我们很难过多发现诚信的字眼。比较明确的提到诚信的材料有给定资料

    3、提到信任二字的有给定资料

    4、给定资料11。

    给定资料3第四段中提到“令我们国土本已不堪一击的‘诚信’二字雪上加霜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令干群关系、官民关系更加疏远乃至恶化”,这里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诚信对于政府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思考,我国本土诚信都包括哪些方面。

    给定资料4最后一句提到“不但令民众对公权力失去信任,也令法制建设遭到破坏”,这里启发我们诚信对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给定资料11提到“‘被时代’传播的是信任危机,如果不及时进行整治,将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虚假的就业率、不真实的数据发布、工资的虚假增长等,折射出的是政府信任危机”这里依然是政府角度。

    除了材料中找到的这些有效信息之外,我们还要充分结合实际生活,思考要从几个方面来谈诚信的重要性。从材料中提到的企业不诚信,违反劳动合同法以及媒体不诚信,炒作新闻等,我们又找到了除了政府角度之外的其它两个角度,与此同时,还有一个角度可以谈,那就是个人角度。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按照总分结构,先用一句话总体阐述,然后分别从政府、企业、个人和媒体的角度组织答案即可。【参考答案】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政府、企业、个人、媒体都非常重要。

    政府方面:诚信可以挽救民众对公权力的信任感;诚信可以紧密联系干群关系、官民关系;诚信有利于维护公民的知情权等合法权益,可以有效维护法制建设。

    企业方面:诚信有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个人方面:诚信有助于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有助于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感、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媒体方面:媒体诚信有利于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有利于对群众起到正面的积极引导作用,更有利于营造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给定材料”写到:“‘被’字的流行语不仅隐喻着公共诉求得不到完美呼应的现实语境,也反衬出这个时代的显著进步”,请联合给定材料和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条理清晰,分析到位,字数不超过400字。【点拨】 首先,来审题。

    通过审题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综合分析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现实,谈谈对“‘被’字的流行语不仅隐喻着公共诉求得不到完美呼应的现实语境,也反衬出这个时代的显著进步”的理解。通过题目可以看出其实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要解释“隐喻着公共诉求得不到完美呼应的现实语境”;二是要解释“反衬出这个时代的显著进步”。

    针对这类题可以采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结构来作答,既可以很容易从材料中找到答案,也可以使得答案条例清晰。

    接下来,根据题目和材料提炼要点。

    这句话出现在给定资料2中,通过阅读该则材料会发现能够提炼的要点几乎没有,从而可以判断出要点应该很分散,应次要仔细阅读其他涉及“被”字的材料。

    通过阅读给定资料可以发现,包含“隐喻着公共诉求得不到完美呼应的现实语境”和“反衬出这个时代的显著进步”意思的资料主要有资料

    1、资料3和资料11。

    接下来仔细分析这几则材料与以上两层意思的关系。

    首先,“隐喻着公共诉求得不到完美呼应的现实语境”说明了公众对自己诉求得不到呼应或者对政府信息或者做法的不满、无奈。这在资料1中第二段有体现“公众对于公民权责名实相符的吁求”,这说明公众的权责名实并不相符。

    再来看资料3第一段中“虽然是对统计数据真实性的质疑,但其背后,却是公众对工资收入增长缓慢、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的不满”,这里说的是不满心理。

    再来看资料11,这里有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刘院长认为,“被时代”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是政府信息与群众感受不一样的现实反映,实质就是公信力降低的体现。这实际上是对“被”字句的本质的解释。

    其次,“反衬出这个时代的显著进步”的意思解释主要体现在资料1第二段中:“被”字的“被”荣登榜首曲折地表明了公民责权意识的自我觉醒。

    再来看资料3第五段,这段文字是主要阐释“反衬出这个时代的显著进步”意思的出处。主要有:公民对政府数据或者说辞保持一种怀疑和求证的精神,这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最宝贵的成长。这种怀疑精神,及时扶正公权力、防范各自潜在危险的动力之源。“被xx”的流行,及见证了现实但也存在着诸多无奈,同时又表明公民权利的觉醒。更意味着有怀疑精神与权利意识的公民,正在成为这个社会的主人翁。

    最后,来看看相应的对策。对策方面主要出现在资料5和资料11中,材料5中关于赵作海错案涉案人员采取追究责任的办法;资料11最后一句话:必须建立法规,让“被事件”制造者为自己的行为埋单,还公信于社会。

    最后,整理要点,形成答案。

    按照之前说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将整理提炼出来的要点进行安排结构层次即可。【参考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前公众对于公共诉求得不到呼应而产生的不满表现,同时也反映了公众责权意识的自我觉醒。

    当前,我国确实存在着“被就业”、“被提高”、“被上楼”等现象,被字句实质上是政府信息与公众感受不同的现实反应,是公信力下降的体现。首先,反映了公众对于公民责权名实不符的诙谐表达。其次,对于诉求得不到呼应和满足而表现出的诸多无奈、忧虑和不满,是公众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的具体表现。

    同时,被字句的出现也反映出了公众的一种怀疑精神,是社会的希望所在,是时代的进步。首先,公众对政府信息产生怀疑和求证的精神,是公众权利的觉醒,是社会的宝贵成长。其次,怀疑精神是扶正公权力、防范社会潜在危险的动力源泉。最后,被字句出现意味着怀疑精神与权利意识的公民正在成为社会的主人翁。

    当前,挽回政府的公信力已经刻不容缓,必须通过建立法规等手段,严惩“被事件”的制造者,还信于民。

    四、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我国实际,以“从‘被××’的流行到‘给力’的大热”为副标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观点正确,主题鲜明,分析合理;(2)论述深刻,语言流畅;(3)字数在800-1000字。【写作思路】

    本题是一道议论文写作题,在审题中需要考生把握几点关键:一是结合我国实际。在具体论述中,需加入材料中的一些例子或当前社会有关政府公信力的一些事实,使文章叙议结合、论证充分。二是有副标题要求。考生需以“从‘被××’的流行到‘给力’的大热”为副标题,并自拟主标题。不可无副标题,也不可将副标题当作主标题使用。

    题目中的“从‘被××’的流行到‘给力’的大热”反映了一种转变,这在材料最后一段有所体现:如果在“被时代”,公众希望有一种力量能改变普通百姓“被动性”的命运,将他们从无力感中解脱出来,那么在“给力”横空出世以后,公众更希望,不管是在哪个领域,都能让他们看到“给力”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处事态度。这说明民众正在由消极的抵抗,到寻求政府积极解决的转变。这种区别和变化,是我们在写作文章时必须体现出来的。

    在立意方面,很明显材料为我们指出一条方向——材料11提到“如果不及时整治,将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因此,考生应从“提升政府公信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透明”等角度去立意和写作。

    在分论点的设置方面,考生也可以从材料中得到许多有用信息。材料3提到为官者把政绩当作邀功的筹码,讲“幸福”“和谐”强行带在民众头上;材料4提到F省警方在办案中信息不公开,侵犯了当事人家属及所在单位的知情权;材料6提到个别地方政府大搞土地财政,间接剥夺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从这些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中,我们可以获取对策分论点;对于擅长写分析论证的考生而言,也可围绕这些问题,写一篇铿锵有力的评论性文章。

    【参考例文】

    实现政府三大转变 着力提升政府公信力 ——从“被××”的流行到“给力”的大热 西方哲学家史里斯•博克说:“信任是我们必须保护的东西,因为它就像空气和水源一样,一旦受损,我们所居住的社会就会土崩瓦解。”如何拯救政府公信力,已成为世界性课题。“被就业”、“被小康”、“被高速”等被字句的出现,以一种更加强烈的方式,表达着民众对政府的数据或说辞的怀疑与不信任。

    “被××”和“给力”都是近两年大热的网络用语,被主流媒体和广大网民们争相使用和模仿。这二者的出现有着相似的原因——都反映出社会公众的一种期待和诉求;同时又揭示出一种民主的觉醒:由被动到主动,由民众的消极抵抗到寻求政府的积极解决。正是这种觉醒、这种怀疑精神,成为扶正公权力、防范各自潜在危险的动力之源,对政府信息的公开、权力的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使政府的举措更加“给力”,各级政府应尽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提升政府公信力。

    转变一:从片面追求政绩到真正尊重民意。一个政府的威信来自哪里?首先来自于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办实事。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反应,不是听政府怎么说,关键是看政府是不是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些官员为谋求升迁高位,把政绩当作邀功请赏的筹码,浑然不睬客观事实,甚至剥夺民众的权利,造成干群关系的疏远和恶化,严重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因而,政府要牢记发展为了人民这一根本目的,在改善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事项方面加大投入,及时将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用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和具体成果,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

    转变二:从消息封锁、隐瞒不报到信息公开。F省警方在案件处理中采取“不告知”的态度,侵犯当事人家属及其单位的知情权,不仅令民众对公权力失去信心,也令法制建设遭到破坏。因此,提高政府公信力,第二项转变就要加强信息公开力度。各级政府机关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的特点,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和本部门的核心权力为重点,不断丰富政务公开的内容,提升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对每一个行政行为和行政权力都必须明确具体内容、权责范围、负责单位、完成时限、具体标准以及考核监督的方法和途径,以透明促公信。

    转变三:从数据虚假、自欺欺人到带头诚信。信用是信任的基石,缺乏信用的政府是无法得到群众的信任和认可的。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政府的信用程度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政府公信力,是用诚实守信集聚起来而放射出的一种影响力和号召力。那些冷冰冰的数字、指标,虚假的数据,不能使百姓真正的“富裕”和“幸福”。政府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能不能遵守规则,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定着政府公信力的状况。

    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权威,直接关系到社会信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政府要不断完善自身建设,用实际行动获得群众的信任;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自信的政府,应该允许公民有不信任的权利、有质疑的权利、有监督与批评政府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真正信任,让政府的建设真正“给力”起来。



    推荐阅读:
    202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
    2024年年中述职报告
    21世纪初我国急需的16类人才
    班级常规管理考核办法2
    全省上半年投资会汇报材料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