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赠与合同 自查报告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四号文库

    小学数学课改实施方案(精选合集)

    栏目:四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烟雨蒙蒙 时间:2024-08-31 21:09:33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小学数学课改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形成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并不断提炼为基本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制定好计划,以助课改工作的顺利有序地开展。下面是小文档下载网小编带来关于小学数学课改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小学数学课改实施方案(一)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研促教强质量,培训培养促成长”的宗旨,围绕本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把课题研究、网络教研作为数学教研的两大特色。采用多种措施,多种教研形式,致力于课堂教学的研究,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力求教研工作做到“实、广、活、新”,得以有效落实。为此,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扎实推进教学教研常规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教学科研是学校的生命线,把科研工作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在数学教学教研中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校本教研考核制度》等,努力做到以制度为保障,扎实推进教学科研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教研工作真正地做到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

    1、继续坚持每周三一个小时的业务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集体备课研讨、专题辅导、课题活动、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对教师参加业务活动进行量化考核,并记于教师个人教研积分。

    2、继续坚持集体备课、周前备课。教案的备写要规范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九大要素要齐全。教案的设计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教案。要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看出教师是如何教的、学生是如何学的、知识是怎样生成的、基础知识是怎样训练的、能力是怎样培养的、学生的积极性是怎样调动的等等。并坚持集体备课研讨制度,真正体现出每节备课都是大家研讨的结晶。学期结束对教师的备课量化打分、评比奖励。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组教师的重点工作。严禁教师无准备上课,无教案上课,努力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对教师们的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严把作业质量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二)学、研、培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促进教师知识及时更新,作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数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1、本学期把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理解运用程度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认真组织教师进一步解读新课标,学习新教材,全面熟悉新教材的特点,以便更好得用好新教材。并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在学习、探索、研究、反思、交流、实践中,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作好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数学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利用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有效地开展培训。多渠道提高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最终在校内形成人人想学、自觉好学、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

    3、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教师岗位练兵和赛教活动,通过课件制作、三字一画考核等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4、继续认真组织落实数学组的教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使其向纵深发展,发挥辐射作用。把课题研究作为我们数学教研组的一个亮点,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从“研究型”向“专家型”转化。

    5、加强教师的培养,为教师的发展创造环境,为其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在教师中进行“一帮一”的拜师活动,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一方面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另一方面使教师尽快成长我组的学科带头人。

    6、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6节。教师之间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加强教学研讨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三)开展网络教研,创教研特色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改变了传统的教研模式,为学校教研工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让网络教研成为数学教研组的一大特色。

    1、努力开发建设“数学教学资源库”,打造优质课堂教学,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2、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发挥网络信息交互作用。

    二、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撰写教学教研计划

    2、新教材研讨

    3、上学期数学质量分析

    4、备改月查

    【十月份】

    1、理论学习

    2、评课活动

    3、课题研讨会

    4、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

    【十一月份】

    1、集体备课研讨

    2、期中测试、试卷评讲、质量分析

    4、数学竞赛

    5、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检查

    【十二月份】

    1、集体备课研讨

    2、课题研讨会

    3、数学活动示范课

    4、结队教师相互听课活动

    5、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

    【元月份】

    1、各教师拟写教学总结、论文、案例

    2、集体备课质量考核

    3、对各教师教研情况量化考核

    4、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课改实施方案(二)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并不断提炼为基本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1、将借鉴“杜郎口中学10+35的教学模式”,深入学习《“杜郎口”旋风》有关课改的一些做法和“生本教学”的教学案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改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案例研究、专题研讨、课堂教学观摩等活动,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

    2、充分备课、精心上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选择教法学法,优化教学设计;上课前要对教材知识点、难点突破方法、学法、教学程序、训练习题等充分内化,准备好小黑板、教学用具或仪器等。在课堂上要机智灵活,突出重点,精讲少讲,学生多动。

    3、认真解读数学课程标准,解析并把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内容要点,把握教材所体现的理念精心挖掘教材内部的创造性因素。开展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4、积极探索研究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运用现代课程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探索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新方式,新方法。公开教学,上好实践课,重点探索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5、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吸取好的经验为我所用。继续参加“上课、观课、议课、思课”活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同学科、跨年级互相听课与交流,自觉进行,相互借鉴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小学数学课改实施方案(三)

    一、指导思想

    我校新课程改革到目前为止,已经整整五年,本学期我们将以前瞻的眼光、开阔的视界、一流的品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继承发扬的态度来继续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认真贯彻海门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意见,认真落实学校新学期,依据学校近年主动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学校品牌发展战略。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竞争和要求的高素质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坚持并创新“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开创品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之河,以具体、实在的六大行动来切实推进课程改革。

    ●行动之一:品质教师的塑造------让每一个教师成为精神的贵族。

    ●行动之二:品质德育的建构------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一颗健康、善良的童心。

    ●行动之三:品质课堂的探索------让每一节课充满着诗意、灵动和智慧。

    ●行动之四:品质活动的开展-------让每一个孩子的智能在活动的舞台上得以生长。

    ●行动之五:品质管理的研究------让人文精神弥散到管理的每一个细节。

    ●行动之六:品质校园文化的营建------让文化的芳香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三、主要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加强学习和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组建不同层次的学习共同体

    有效的学习依赖于良好的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结合以往的管理经验,本学期我们将对教师的学习共同体进行重建。

    第一层次:精英教师俱乐部。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为一个学习共同体,一月集体学习交流一次。

    第二层次:骨干教师俱乐部。工作五年后的教师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双周四晚集中学习,以沙龙为主,列席精英教师俱乐部活动。

    第三层次:红花教师读书俱乐部。工作五年内的教师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单周四晚集中学习,列席双周四晚的骨干教师沙龙。

    ●丰富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所以小学教师除了要学习本学科的条件性知识,更要掌握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因此教科室的同志要精选学习内容,及早作好计划和安排。鉴于以往学习的经验,我们认为沙龙的方式更利于学习内容的内化和外化。因此各位教师应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集中学习时间时内进行沙龙,更好地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注重学习的评价

    教师撰写随笔、案例的数量和质量是教师科研水平发展的一个显性表征。因此本学期要求教师至少在市级刊物发表一篇文章,每月至少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案例或反思性文章。同时,我们也对每一个个体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如教师在学习沙龙中的参与热情、发言质量等。

    (二)聚集教学教研,追寻品质课堂

    1、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这个问题永无定论。同样我们追求的品质课堂也由于其本身的多变性、多元性、多维性而难以以一论之。我们虽然无法穷尽,但却可以借助理性的光照,不断逼近它,探究它。我们认为我们所追求的品质课至少应是高质量的,能圆满地达成多维度的教学目标;它也应是高效率的,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能体现出花时少,效率高;同时它也应是高水平的,在其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文学底蕴,人格魅力都能发挥得酣畅淋漓。具体说来,我们的数学课首先应是有思想的,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求真、臻善和达美,我们的每一节课上应该有12个对学生思维有挑战有发展的亮点,应该是90%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的……品质课堂是教师一种始终如一的教学追求,它的走向便是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我们在追寻品质课堂的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的成熟和发展。

    本学期我们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做到四个一:上出一节好课,有一次精彩的评课,学习一堂经典的课(写下学习体会),做一份自己的课堂教学实录。

    具体操作路径:

    ●每日开放

    继续坚持挂牌开放、抽签中奖和随机听课相结合的日常教研制度。一般每星期一抽签听课,双周星期二、四、五分别由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开放、单周星期二、四、五分别由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开放。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进行检查督促并不是我们实施“每日开放”的初衷,我们的目的在于帮助全体老师改进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在于进一步浓郁学校的教育科研氛围,增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成才意识。因此本学期我们的每日开放活动请各备课组长率先一起听课,同时督促我们的同轨教师尽可能去听课,听完后作简短的评课。领导组成员将对听课的人员及发言主要内容作好适当记录。

    ●精英教师示范课(每周一课)

    由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上示范课。

    ●骨干教师比赛课(能仁赛课)

    由五年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的校级骨干教师上比赛课。

    ●红花教师大比武

    本学期广泛开展进校五年内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艺大比武。比赛内容分为两大板块:一为专业素养。包括教学设计、制卷比赛、美文诵读(其中教学设计一项,参赛选手可自由选择低段或高段);二为综合素养,包括才艺展示,综合知识竞答等。

    ●外出学习展示课

    为进一步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能使更多的老师聆听窗外的声音,外出听课的教师回校后要选择听课中比较有价值的课进行模仿汇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2、组织好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育科研论文比赛。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让教师把平时的随笔随感、经验总结通过提炼而能及时得到肯定。继续组织校级论文、案例比赛,希望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一些有质量的文章。学期初,每位教师应制定好自己在论文发展方面的发展目标(篇数、级别等),并与教科室取得联系,教科室将尽力为每位教师的文章做好润色、推荐工作,逐步提高发表文章刊物的档次。

    3、定期反思总结,提高课改成效。

    本学期,将充分利用《能仁》校刊、“海教论坛”、“名师在线”、“海门教育周刊”及其它教育研讨阵地,通过倡导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程反思,及时写下教学随笔、教学案例及教育故事,分析课改中的成败得失,及时反映课改实验情况,宣传学校的研究成果、办学成果。与南通市级以上的有关媒体联系,对学校的办学经验进一步报道,放大办学的影响,打响学校品质教育的品牌。

    (三)关注习惯养成,培养能仁学子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何局长在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指出:“2024年小学将是一个习惯养成年。”“要从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抓手,加强基本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示范引领,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学生的学习习惯直接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养,首先应做的就是改变他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

    那么究竟才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综合起来无关乎以下三点:表现在思想意识上:好学上进,积极进取,不断超越,永不满足;表现在学习方式上:专注阅读,广泛涉猎,勤于思索,善于探究;表现在行为动作上:课堂上认真听讲,乐于表达,作业时书写端正,仔细检查。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到具体的能力层面可以概括为:有一手好字,有一口好话(普通话,简单的英语对话),有一篇好文章,有一个好的思维习惯。本学期各班科任教师要通力合作,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各自学科特点,共同制定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措施计划,进而形成阶段性重点培养目标。建议各班利用晨读时间进行诵读习惯的培养,利用中午时间进行阅读、写字等方面的习惯培养,英语老师要充分利用好《美文诵读》的书。学校将结合日常听课,课间巡视等活动对各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作监督检查,力争学期结束时,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教育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

    (四)创新活动课程,形成教育合力

    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活动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桥梁和纽带,在这样的关联中人也得以成为真正的具有能动性的生命主体,在这样的关联中人也得以不断蜕变与完善。因此我们在着力追求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要为学生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积蓄前行的动力。

    我们将继续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本学期,在开展“个案”式读书活动观摩研讨的基础上,成熟构建班级读书会的一般操作模式,营造学生阅读的氛围,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打造书香班级。学校将进一步构筑完整的阅读课程体系,开展一日三诵活动:晨诵诗文、午读经典、亲子夜读;丰富阅读课程资源,将中华经典诵读、英语美文诵读、数学文化阅 读等纳入校本阅读课程建设系列。各班要按照教导处的布置制定班级读书计划,有效开展读书指导活动,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数学线要以“上好一节课,用好一份报,做好一道题,指导好一篇文章”为要求,切实做好数学读书读报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五月份学校将组织第四届“悦读节”活动,届时将数学阅读知识系列活动。

    以学生智能成长为主线,广泛开展“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的系列活动。本学期学校将组织生物园园地的“领养”仪式,把学校花圃划整为零,由各班自行管理,可以与其他学科开展综合性活动,让孩子们对生物情况作好记录,写写观察日记等,一方面让孩子们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逐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学校还将在高年级中开展“校园CEO”项目行动,由学生组队参与学校部分事务管理,例如监督学校食堂的浪费情况,监督学校“常明灯”现象等。

    本学期学校将健全原来的兴趣组结构,筹备组建“能仁少年科艺苑”,下设“文学苑”“思维树”“英语角”“百灵鸟”“花仙子”等,把原来的学科俱乐部以及双休日兴趣组整合为一。各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做好各部门的报名工作。各辅导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辅导,使这些学生的潜能得以真正有效的开发。

    (五)继续构建师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前几年我校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本学期我校还将继续完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加强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尝试,更多的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建立教师学习成长记录袋,开展教师教学业绩评定,把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评价结合起来,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改变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

    第二篇:数学课改实施方案(最新)

    数学学科课改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中过分束缚学生的做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2024版课程标准为纲领,力求使我们的数学课堂达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使教师由“教会”发展到“会教”,使学生由“学会”发展为“会学”,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根据2024版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课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颁布的2024版课程标准较之以前的教学大纲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理念由“知识为本”到“育人为本”的转变;课程目标由“双基”到“四基”的转变;内容方法由“结果性”到“结果性”加“过程性”的转变;评价目标与方法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使得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以及评价不再适应也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不适应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目标要求,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坚决贯彻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落实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准确把握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本质,秉承课改理念,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学科教学目标,保持有效课堂建设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二)目标要求及工作任务

    1、提升教师实施课堂改革教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教方式”的转变。

    3、打造全新的“一讲一评一议”课堂教学模式。

    4、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基本原则

    1、实践性原则。本着“实践-反思-总结-改进-提高”循环发展的原则,将课堂教学改革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坚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的原则。

    2、实效性原则。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是向40分钟要质量,实现有效教学。因此,积极倡导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努力实现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念。

    3、继承和创新的原则。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过去一些成功的改革经验,使之不断完善提高,逐步趋于实用化、实效化、科学化。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建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三、课改工作安排、步骤、方式方法

    (一)具体安排及方式方法

    第一个环节:课前三分钟

    课前三分钟是学生们展示的舞台,展示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不拘一格。可以是口算比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要闻、数学成语、数学符号的由来,或者诵读数学公式和定律等形式。在短短的三分钟时间内,通过学生精彩的展示和表现,引领学生走进快乐的数学世界里。

    第二个环节:明确教学目标

    制定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根本保证。有了目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能达到有机统一,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系统性

    确定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体系,与教材的程度一致。

    2、科学性

    确定的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3、准确性

    确定的教学目标要准确把握好知识点,技能训练的要求。

    4、可行性

    确定的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的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

    5、可测性

    确定的教学目标要考虑到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要求,便于课堂教学实施。

    实施办法:课堂教学目标可以出示在课件中,也可以板演,也可以由教师说,甚至可以由学生针对课题提出,教师适当点拨即可。结课时要回顾教学目标,看是否达成。

    第三个环节:小组合作学习

    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给每一个孩子创新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体现了这个原则。

    具体的教学流程是: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2、4-6人小组成员开始小组学习课前小研究,结合本组成员感受最深的部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准备好上台向全班汇报。小组成员要合理搭配。选出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组长的任务有分工、协调、帮助、评价等。

    第四个环节:小组汇报

    小组内达成一致的建议向全班汇报是一堂课重要的也是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环节。

    具体要求:

    1、组内每个学生都要发言。

    2、发言完毕,组长要承担和台下的同学交流互动的任务。发言完,组长要问: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疑问?

    3、组长还要承担或指定其他同学提炼出发言内容的中心词在黑板上板书的任务。

    4、每个小组要认真倾听其发言,及时针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补充或质疑,补充时切忌重复。在小组向全班汇报的过程中,当然少不了教师的点拨。

    点拨要掌握以下两点:

    1、点拨的语言要尽量精炼、适当。

    2、点拨要起到表扬、激励和“收”(注意适时收局)“放”(比如有些重点或难点可以拓展)“引”(引导学生将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想要达成的目标中来)的作用。

    第五个环节:授课时间

    每一堂数学课都有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每一堂数学课都有一个“核心知识点”,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应该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间安排核心的学习内容,才能在课堂上将“核心知识点”落到实处。合理安排授课时间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具体要求:

    1、每单元的起始课,教师讲授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2、单元内的其他课程,教师讲授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其余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及课堂练习时间。

    第六个环节:师生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提到:“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在教学中,通常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口述式、文字式、积分式等,评价的标准应多维,评价方法应多样,评价主体应多元,尤其要突出对学生合作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二)具体实施步骤

    为了在全校扎实推进数学课堂改革,全面打造有效课堂,避免只是形式上适应,缺少实质上的改变,准备分以下三个步骤实施:

    1、准备阶段(2024年3月中旬---4月初)

    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教育理论等知识,做到更新观念,明确目标、清晰理念。了解本班学生的学情,做到对学生以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心中有数,并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为课堂改革的实施打下基础。

    2、实施阶段(2024年4月——2024年12月)

    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并逐步改进完善。

    3、阶段性总结(2024年12月)

    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验证效果,和兄弟学校间交流,制定改进措施,以便向其他学科推广。

    四、课改工作组织领导及保障措施

    (一)课改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长:XXX(校长)

    副组长:XXX(业务副校长)

    XXX(教导主任、课改实验教师)

    员:XXX(教研组长、课改实验教师)

    XXX(课改实验教师)

    XXX(课改实验教师)

    XXX

    XXX

    XXX

    XXX

    XXX

    (二)保障措施

    1、建立数学课改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为保证课改工作顺利实施,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特建立数学课改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并要求机构全体成员要积极主动地开展课改工作,注重创新。

    2、加强学习教育

    以强大的教学理论做支撑,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形式为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并要求机构全体成员要经常在网上学习课改相关理论知识,经常收看相关视频课,提升自我,为开展好课改工作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3、积极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数学课堂教学采取“一讲一评一议”的教学模式,教师间互听、互评、互议,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4、及时汇报、共同进步

    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后要做汇报。要求汇报内容要详实、具体,有实用性,达到一人外出学习,集体受益的效果。

    5、保证教研活动时间

    定时召开教研组会议,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保证教研活动的时间和质量,积极推进课改工作的有效进行。

    总之,全体数学教师尤其是课改实验教师要努力贯彻课改工作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在课改的过程中,努力研究学习新的课改理念,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打造有效课堂,扎实、持续、有效地开展课改工作。

    XXX小学

    XXXX年X月X日

    第三篇:数学课改实施方案(最新)

    数学学科课改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中过分束缚学生的做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2024版课程标准为纲领,力求使我们的数学课堂达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使教师由“教会”发展到“会教”,使学生由“学会”发展为“会学”,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根据2024版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课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颁布的2024版课程标准较之以前的教学大纲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理念由“知识为本”到“育人为本”的转变;课程目标由“双基”到“四基”的转变;内容方法由“结果性”到“结果性”加“过程性”的转变;评价目标与方法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使得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以及评价不再适应也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不适应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目标要求,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坚决贯彻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落实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准确把握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本质,秉承课改理念,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学科教学目标,保持有效课堂建设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二)目标要求及工作任务

    1、提升教师实施课堂改革教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教方式”的转变。

    3、打造全新的“一讲一评一议”课堂教学模式。

    4、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基本原则

    1、实践性原则。本着“实践-反思-总结-改进-提高”循环发展的原则,将课堂教学改革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坚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的原则。

    2、实效性原则。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是向40分钟要质量,实现有效教学。因此,积极倡导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努力实现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念。

    3、继承和创新的原则。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过去一些成功的改革经验,使之不断完善提高,逐步趋于实用化、实效化、科学化。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建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三、课改工作安排、步骤、方式方法

    (一)具体安排及方式方法 第一个环节:课前三分钟

    课前三分钟是学生们展示的舞台,展示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不拘一格。可以是口算比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要闻、数学成语、数学符号的由来,或者诵读数学公式和定律等形式。在短短的三分钟时间内,通过学生精彩的展示和表现,引领学生走进快乐的数学世界里。

    第二个环节:明确教学目标

    制定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根本保证。有了目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能达到有机统一,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系统性

    确定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体系,与教材的程度一致。

    2、科学性

    确定的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3、准确性

    确定的教学目标要准确把握好知识点,技能训练的要求。

    4、可行性

    确定的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的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

    5、可测性

    确定的教学目标要考虑到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要求,便于课堂教学实施。

    实施办法:课堂教学目标可以出示在课件中,也可以板演,也可以由教师说,甚至可以由学生针对课题提出,教师适当点拨即可。结课时要回顾教学目标,看是否达成。

    第三个环节:小组合作学习

    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给每一个孩子创新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体现了这个原则。

    具体的教学流程是: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2、4-6人小组成员开始小组学习课前小研究,结合本组成员感受最深的部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准备好上台向全班汇报。小组成员要合理搭配。选出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组长的任务有分工、协调、帮助、评价等。

    第四个环节:小组汇报

    小组内达成一致的建议向全班汇报是一堂课重要的也是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环节。

    具体要求:

    1、组内每个学生都要发言。

    2、发言完毕,组长要承担和台下的同学交流互动的任务。发言完,组长要问: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疑问?

    3、组长还要承担或指定其他同学提炼出发言内容的中心词在黑板上板书的任务。

    4、每个小组要认真倾听其发言,及时针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补充或质疑,补充时切忌重复。在小组向全班汇报的过程中,当然少不了教师的点拨。

    点拨要掌握以下两点:

    1、点拨的语言要尽量精炼、适当。

    2、点拨要起到表扬、激励和“收”(注意适时收局)“放”(比如有些重点或难点可以拓展)“引”(引导学生将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想要达成的目标中来)的作用。

    第五个环节:授课时间

    每一堂数学课都有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每一堂数学课都有一个“核心知识点”,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应该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间安排核心的学习内容,才能在课堂上将“核心知识点”落到实处。合理安排授课时间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要求:

    1、每单元的起始课,教师讲授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2、单元内的其他课程,教师讲授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其余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及课堂练习时间。

    第六个环节:师生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提到:“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在教学中,通常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口述式、文字式、积分式等,评价的标准应多维,评价方法应多样,评价主体应多元,尤其要突出对学生合作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二)具体实施步骤

    为了在全校扎实推进数学课堂改革,全面打造有效课堂,避免只是形式上适应,缺少实质上的改变,准备分以下三个步骤实施:

    1、准备阶段(2024年3月中旬---4月初)

    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教育理论等知识,做到更新观念,明确目标、清晰理念。了解本班学生的学情,做到对学生以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心中有数,并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为课堂改革的实施打下基础。

    2、实施阶段(2024年4月——2024年12月)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并逐步改进完善。

    3、阶段性总结(2024年12月)

    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验证效果,和兄弟学校间交流,制定改进措施,以便向其他学科推广。

    四、课改工作组织领导及保障措施

    (一)课改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组

    长:XXX(校长)

    副组长:XXX(业务副校长)

    XXX(教导主任、课改实验教师)

    员:XXX(教研组长、课改实验教师)

    XXX(课改实验教师)XXX(课改实验教师)

    XXX

    XXX

    XXX

    XXX

    XXX

    (二)保障措施

    1、建立数学课改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为保证课改工作顺利实施,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特建立数学课改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并要求机构全体成员要积极主动地开展课改工作,注重创新。

    2、加强学习教育

    以强大的教学理论做支撑,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形式为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并要求机构全体成员要经常在网上学习课改相关理论知识,经常收看相关视频课,提升自我,为开展好课改工作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3、积极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数学课堂教学采取“一讲一评一议”的教学模式,教师间互听、互评、互议,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4、及时汇报、共同进步

    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后要做汇报。要求汇报内容要详实、具体,有实用性,达到一人外出学习,集体受益的效果。

    5、保证教研活动时间

    定时召开教研组会议,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保证教研活动的时间和质量,积极推进课改工作的有效进行。

    总之,全体数学教师尤其是课改实验教师要努力贯彻课改工作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在课改的过程中,努力研究学习新的课改理念,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打造有效课堂,扎实、持续、有效地开展课改工作。

    XXX小学

    XXXX年X月X日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改实施方案

    殷巷镇土马小学数学课改实施方案

    二零一四年九月 苏磊

    一、实施背景

    新颁布的2024版课程标准较之以前的教学大纲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理念由“知识为本”到“育人为本”的转变;课程目标由“双基”到“四基”的转变;内容方法由“结果性”到“结果性”加“过程性”的转变;评价目标与方法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使得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以及评价不在适应也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不适应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目标要求,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校决定在全校五年级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以五年级数学为实验年级进行课改实验,在有了初步经验和成果后全面铺开。

    二,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中过分束缚学生的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2024版课程标准为纲领,以“尝试教育理论”和“生本教育理论”为依据,以“兴趣数学,生命课堂”为目标,力求我们的数学课堂达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使教师由“教会”发展到“会教”,使学生由“学会”发展为“会学”,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全面打造“兴趣数学、生命课堂”品牌。

    三、具体实施环节

    第一个环节:课前两分钟

    课前两分钟是用来给学生们来展示的舞台,展示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可以是口算比赛、数学古诗、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要闻、数学成语、数学符号的由来,或者诵读数学公式和定律等等形式多样。在这短短的两分钟时间内,通过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和表现带给学生快乐、自由和成长。这个环节组织的好的话会成为师生的最爱。

    第二个环节:预习性作业 “兴趣数学、生命课堂”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性作业。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合理的设计“预习性作业”。预习性作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留预习性作业,也就是课前要完成的预习性作业。在预习性作业的设计要注意目标明确,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如果好的预习性作业的话,设计要尽量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做预习性作业的过程中,能得到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也能暴露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引发讨论。二是在课堂上完成的预习性作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预习”移到课堂中,即在上课开始时,就让学生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按照教师的“预习性作业”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实践、自主学习。这时的学生学习是在老师指挥下的统一行动,是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的探究、实践与学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增强了时间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三个环节:小组合作学习

    “兴趣数学、生命课堂”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给每一个孩子创新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体现了这个原则。教学流程是: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6—8人小组成员开始小组学习课前小研究,结合本组成员感受最深的部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准备好上台向全班汇报。小组成员以 6人小组为宜,组成一般按优良中差搭配。选出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组长的任务有分工、协调、帮助、评价等。

    第四个环节:小组汇报

    小组内达成一致的建议向全班汇报是一堂课重要的也是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环节。小组汇报时的要求是:1.组内每个学生都要发言。2.发言完毕,组长要承担和台下的同学 交流互动的任务。发言完,组长要问: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疑问? 3.组长还要承担或指定其他同学提炼出发言内容的中心词在黑板上板书的任务。4.每个小组要认真倾听其听发言,及时针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补充或质疑,补充时切忌重复。在小组向全班汇报的过程中,少不了教师的点拨。点拨要掌握以下两点:

    1.点拨的语言要尽量精炼,尽量少点用时间。2.点拨要起到表扬、激励和“收”(不要让一个问题没完没了扩展出去,注意收局)“放”(比如有些重点或难点可以拓展)“引”(引导学生将精力和注意力往本节课想要 达成的目标方面作点拨)的作用。

    第五个环节:师生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提到:“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在教学中,通常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口述式、文字式、评“星”式、称号式等,评价的标准应多维、评价方法应多样、评价主体应多元、尤其突出对学生合作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第六个环节:自我挑战

    设计数学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要设计有挑战性习题,可以通过游戏、猜谜、闯关练习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当学生沉迷在问题的情境之中时,他们的无意注意就会转化为有意注意并趋于主导地位,从而达到主动探究的目的。

    当然,数学课堂教学的流程也可以在上述的流程中根据课型的不同进行删减,但“兴趣数学、生命课堂”的核心部分应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既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新知识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实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有环节。作业批改既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又是获取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

    1、作业种类

    可分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计算本。

    2、作业数量(1)数学课堂作业本。配合每天课堂教学布置有代表性的有层次性的作业,要求课堂上留出10分钟时间当堂完成。

    (2)家庭作业。一二年级原则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作业量不超过45分钟。

    课外作业应当能使学生的知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他们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教师要告诉学生,怎样把学过的理论知识跟完成实践作业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比较——这些积极思维活动应当贯穿在做家庭作业的过程中。

    (3)计算本。每个同学都要有一个计算本,把每天做的计算题写在上面,并及时订正,老师要做到当天批改。

    3、作业要求。作业的内容要精选,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重视系统训练,体现梯度,做到题量适当,难易适度,并注意分层要求,提倡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适当的必做题作业和选做题作业。

    4、作业格式、书写用笔

    (1)学生书写要工整,字迹清楚,如有作图、制表、横线必须使用直尺画。(3)1-4年级作业一律用铅笔书写,5-6年级作业要用碳素笔书写,要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

    5、作业的批改

    (1)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适当加入批语,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字迹要工整。

    (2)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错题本应全批全改,当天的作业做到当天批改。(3)教师批改作业一律用红钢笔或红圆珠笔,且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工整。批改符号大小要适中(2厘米左右)。

    (4)教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和帮助,对他们能按时完成作业要给予鼓励。批改他们的作业要侧重于面批面改,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使其增加信心,不断进步。

    (5)作业要及时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教师要做好摘记,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讲评并予以纠正。对好的作业要加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个别辅导。

    五、实施步骤

    为了在全校扎实推进数学课堂改革,全面打造“兴趣数学,生命课堂”,避免只是形式上适应,缺少实质上的改变,准备分以下三个步骤实施:

    (一)准备阶段(9月中旬---10月中旬)

    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尝试教育理论、生本教育理论等知识,做到更新观念,明确目标、清晰理念。了解本班学生的学情,做到对学生以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心中有数,并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为课堂改革的实施打下基础。

    (二)实施阶段(2024.10——2024.6)在实验班级尝试应用以“兴趣数学、生命课堂”为目标的教学法,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并逐步改进完善。

    (三)阶段性总结(学期末)

    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验证效果,和兄弟学校间交流,制定改进措施,以便向其他年级和学科推广。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改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课改实施方案

    >方案一:沙河驿完全小学数学课改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新颁布的20xx版课程标准较之以前的教学大纲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理念由“知识为本”到“育人为本”的转变;课程目标由“双基”到“四基”的转变;内容方法由“结果性”到“结果性”加“过程性”的转变;评价目标与方法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使得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以及评价不在适应也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不适应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目标要求,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校决定在全校二年级和五年级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以五年级数学为主,二年级数学为辅助实验年级进行课改实验,在有了初步经验和成果后全面铺开。

    二、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中过分束缚学生的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20xx版课程标准为纲领,以“尝试教育理论”和“生本教育理论”为依据,以“智慧数学,生命课堂”为目标,力求我们的数学课堂达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使教师由“教会”发展到“会教”,使学生由“学会”发展为“会学”,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全面打造“智慧数学、生命课堂”品牌。

    三、具体实施环节

    第一个环节:课前两分钟

    课前两分钟是用来给学生们来展示的舞台,展示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可以是口算比赛、数学古诗、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要闻、数学成语、数学符号的由来,或者诵读数学公式和定律等等形式多样。在这短短的两分钟时间内,通过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和表现带给学生快乐、自由和成长。这个环节组织的好的话会成为师生的最爱。

    第二个环节:前置性作业

    “智慧数学、生命课堂”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合理的设计“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留前置性作业,也就是课前要完成的前置性作业。在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注意目标明确,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如果好的前置性作业的话,设计要尽量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做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能得到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也能暴露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引发讨论。二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前置性作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预习”移到课堂中,即在上课开始时,就让学生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按照教师的“前置性作业”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实践、自主学习。这时的学生学习是在老师指挥下的统一行动,是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的探究、实践与学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增强了时间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三个环节:小组合作学习

    “智慧数学、生命课堂”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给每一个孩子创新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体现了这个原则。

    教学流程是: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2、4人小组成员开始小组学习课前小研究,结合本组成员感受最深的部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准备好上台向全班汇报。小组成员以4人小组为宜,组成一般按优良中差搭配。选出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组长的任务有分工、协调、帮助、评价等。

    第四个环节:小组汇报

    小组内达成一致的建议向全班汇报是一堂课重要的也是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环节。小组汇报时的要求是:1.组内每个学生都要发言。2.发言完毕,组长要承担和台下的同学交流互动的任务。发言完,组长要问: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疑问?3.组长还要承担或指定其他同学提炼出发言内容的中心词在黑板上板书的任务。4.每个小组要认真倾听其听发言,及时针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补充或质疑,补充时切忌重复。在小组向全班汇报的过程中,少不了教师的点拨。点拨要掌握以下两点:

    1.点拨的语言要尽量精炼,尽量少点用时间。

    2.点拨要起到表扬、激励和“收”(不要让一个问题没完没了扩展出去,注意收局)“放”(比如有些重点或难点可以拓展)“引”(引导学生将精力和注意力往本节课想要达成的目标方面作点拨)的作用。

    第五个环节:师生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提到:“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在教学中,通常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口述式、文字式、评“星”式、称号式等,评价的标准应多维、评价方法应多样、评价主体应多元、尤其突出对学生合作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第六个环节:自我挑战

    设计数学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要设计有挑战性习题,可以通过游戏、猜谜、闯关练习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当学生沉迷在问题的情境之中时,他们的无意注意就会转化为有意注意并趋于主导地位,从而达到主动探究的目的。

    当然,数学课堂教学的流程也可以在上述的流程中根据课型的不同进行删减,但“智慧数学、生命课堂”的核心部分应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既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新知识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实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有环节。作业批改既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又是获取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

    1、作业种类

    可分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错题本。

    2、作业数量

    (1)数学课堂作业本。配合每天课堂教学布置有代表性的有层次性的作业,要求课堂上留出10分钟时间当堂完成。

    (2)家庭作业。一二年级原则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作业量不超过45分钟。

    课外作业应当能使学生的知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他们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教师要告诉学生,怎样把学过的理论知识跟完成实践作业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比较——这些积极思维活动应当贯穿在做家庭作业的过程中。

    (3)错题本。每个同学都要有一个错题本,把每天做错的题写在上面,并及时改正,老师要做到当天批改。

    3、作业要求。作业的内容要精选,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重视系统训练,体现梯度,做到题量适当,难易适度,并注意分层要求,提倡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适当的必做题作业和选做题作业。

    4、作业格式、书写用笔

    (1)学生书写要工整,字迹清楚,如有作图、制表、横线必须使用直尺画。

    (3)1-4年级作业一律用铅笔书写,5-6年级作业要用碳素笔书写,要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

    5、作业的批改

    (1)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适当加入批语,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字迹要工整。

    (2)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错题本应全批全改,当天的作业做到当天批改。

    (3)教师批改作业一律用红钢笔或红圆珠笔,且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工整。批改符号大小要适中(2厘米左右)。

    (4)教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和帮助,对他们能按时完成作业要给予鼓励。批改他们的作业要侧重于面批面改,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使其增加信心,不断进步。

    (5)作业要及时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教师要做好摘记,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讲评并予以纠正。对好的作业要加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个别辅导。

    五、实施步骤

    为了在全校扎实推进数学课堂改革,全面打造“智慧数学,生命课堂”,避免只是形式上适应,缺少实质上的改变,准备分以下三个步骤实施:

    (一)准备阶段(9月中旬---10月中旬)

    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尝试教育理论、生本教育理论等知识,做到更新观念,明确目标、清晰理念。了解本班学生的学情,做到对学生以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心中有数,并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为课堂改革的实施打下基础。

    (二)实施阶段(20xx.10——20xx.6)

    在实验班级尝试应用“智慧数学、生命课堂的六环节教学法”,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并逐步改进完善。

    (三)阶段性总结(学期末)

    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验证效果,和兄弟学校间交流,制定改进措施,以便向其他年级和学科推广。

    方案二:江宁中心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方案的提出

    1、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在应试的背景下,数学教学往往偏重于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显性效果为目的的熟练性训练(如题型的强化训练),而忽略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与发展的长效性目标。总体看来,学生学习的经验主要被解题的经验所替代,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单一和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虽然《标准》已明确把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列入了课程目标,但发现“数学活动经验”在具体的课堂上教师并未有意识地围绕这一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关注。

    2、数学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过程中,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即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加上“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数学的学术形态往往是抽象化、形式化、符号化的。数学的教育形态,则是密切联系学生的活动经验,鲜活的,具象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助于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同时《标准(实验稿)》也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单独的学习领域。因此,“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应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得到反映。同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加深学生数学理解的有效方法,能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学生的数学素养。

    3、数学学习的实质必然要求

    首先,掌握好这些基本活动经验,将对学生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产生“正迁移”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日常生活中养成数学思维习惯,即有一颗“数学的头脑”,对从小培养这些未来公民的创新能力有着基础性作用,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公民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经济能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次,它的研究必将进一步凸现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体验,实行因材施教,促进各个学生的个体发展,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教育公平”理念的其中一个要求。最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将会强化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使教师更加明确教学的目的,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这样,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还应是教育的研究者,有助于数学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

    4、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薄弱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从课程目标上对数学活动经验提出了要求。课程目标的变化,尤其是史宁中、张奠宙等数学教育专家对数学活动经验的重点关注,引起了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相关问题的思索和探究。但是,从查阅的文献来看,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进行个人阐释,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相关问题的研究都十分薄弱。因此,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内涵及教学策略等问题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充实“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理论,而且有助于为深化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服务。

    二、概念的界定

    关于“经验”一词,新华字典里是这样解: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数学活动经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关于数学活动目的、数学内容、数学活动行为及其方式的转换以及数学活动环境等方面的感受、理解、领悟和体验以及由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智慧、情感、观念等内容组成的有机组合性经验,意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的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进所积淀下来的认识。可以将广义的数学活动经验分为过程性数学活动经验和结果性数学活动经验两个层面的内容,也可简单地将它分为观念性层面的数学活动经验、认知性数学活动经验,情感体验性数学活动经验与动作技能性数学活动经验等层面的基本内容。狭义的数学活动经验,特指观念性层面的数学活动经验与情感体验性数学活动经验。

    三、理论依据

    1、“课程之父”泰勒提出了经验的重要性:经验是课程编制的基本素材,“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学习经验”,“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对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的职责是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2、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认为,从教学的角度看应该深入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对“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作出清楚的界定,第二如何进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特别是应如何处理这一内容的教学与具体数学知识、技能以及基本数学思想教学之间的关系。

    3、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孔凡哲认为“基本活动是个体在经历了具体的学科活动之后留下的、具有个体特色的内容,既可以是感觉知觉的,也可以是经过反省之后形成的经验。个体对已有经验素材加工的深广度,直接影响着个体经验的品质。基本活动经验包含策略性内容,模式性、方法性内容与体验性内容等成分;同时,又可以区分为操作的经验、探究的经验、思考的经验与复合的经验”。

    4、辽宁省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单肖天和辽宁省基础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景敏认为“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学习的产物,从维度上分为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又表现为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重视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意义在于:扩展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教学设计的实效性,彰显个性化的学习,生成课程资源。其教学策略是:让学生亲历数学活动,增加交流的机会,开展反思与评价”。

    四、研究目标

    1、丰富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构建形成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具体内容的基本框架。

    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促进学生积累“直接的数学活动经验”、“间接的数学活动经验”、“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的途径、策略;

    3、通过课例研究,整理出各年级有效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教学的典型案例。

    4、通过研究,转变教师观念,对课堂中有效的数学活动引起高度重视。提高教师自身智慧,提高自身教学艺术和教学涵养,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具有组织者的智慧,能成为学生心声的倾听者和对话者,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五、研究的内容

    1、基本活动经验的概念内涵。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中,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校长提出,在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积累“基本数学经验”。

    数学的学术形态往往是抽象化、形式化、符号化的。数学的教育形态,则是密切联系学生的活动经验,鲜活的,具象的。通过数学活动,进一步探析“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

    2、促进学生积累各种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积累

    (1)积累“直接的数学活动经验”

    小学数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来源于日常生活现实,因此,应设计源于实际生活的数学活动,体验其中的“数学味”获得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比如说:购物活动、测量活动等。

    (2)积累“间接的数学活动经验”

    间接地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创设情境,构建数学模型所获得的经验。这类活动的特征是模拟,在假想的模型中进行操作和探索。比如:做一张数位表,取9颗围棋子,让学生在数位表中的个位、十位中摆数。这些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而大量存在于数学活动之中,是数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

    (3)积累“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

    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是由纯粹的数学活动获得的经验。这类活动是专门为数学学习而设计的,是具体的形象的数学操作。比如:圆锥体积的教学,圆的面积推导,圆柱体积的推导等。

    3、基本活动经验的基本框架研究

    从学生经历的具体数学活动;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和逐步形成的对数学活动的观点和看法以及对数学活动过程的一些倾向性价值判断;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的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如何进行合理的数学观察、数学发现、数学猜想以及如何验证、归纳、交流与讨论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等方面构建数学活动经验具体内容的基本框架。

    六、研究思路

    1.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

    知识和思维是互相联系的,在进行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之前,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

    什么是知识结构?一般人们认为:在数学中,包括定义、公理、定理、公式、方法等,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人们从一定角度出发,用某种观点去描述这种联系和作用,总结规律,归纳为一个系统,这就是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进一步了解思维水平,考虑教新知识基础是否够用,用什么样的教法来完成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目标和数学活动的设计、教学。

    2.考虑学生的思维结构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进行数学教学时自然应考虑学生现有的思维活动水平。心理学早已>证明,思维能力及智力品质都随着青少年年龄的递增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是不相同的。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中介绍了儿童在学习几何、代数时的五种不同水平,在这五个阶段上,学生掌握知识,思考方式、方法,思维水平都有明显差异。因此,要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必须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

    学习数学的几种思维形式:

    (1)逆向思维。与由条件推知结论的思维过程相反,先给出某个结论或答案,要求使之成立各种条件。

    (2)造例型思维。某些条件或结论常常要用例子说明它的合理性,也常常要用反例证明其不合理性。根据要求构造例子,往往是由抽象回到具体,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思考过程。

    (3)归纳型思维。通过观察,试验,在若干个例子中提出一般规律。

    (4)开放型思维。即只给出研究问题的对象或某些条件,至于由此可推知的问题或结论,由学生自己去探索。

    了解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数学思维的几种主要形式,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特点,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3.考虑教材的逻辑结构

    我们现有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有的是按直线式排列,有的是按螺旋式排列。

    如果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教材的逻辑结构就应有相应的变化。因为这些问题具体不同的思维形式,要受学生各阶段思维发展不同特点的制约。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就是要尽量克服这些制约,使学生在短期内高质量获取知识,大幅度提高思维能力,完成经验积累。

    4.考虑积极的数学活动形式

    任何数学活动形式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积极、有效的活动形式。其宗旨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它们的特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问题,注意能力的培养。从实践效果看,活动形式在某个阶段,对某部分学生,结合某部分内容确实有事半功倍功能,但这些活动哪个都不是万能的,不是教学通法。因为要受学生水平的差异,兴趣的不同,教材内容的变化,教师素质不平衡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们主张,采用积极、有效的组织形式,因课、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究竟怎样通过数学活动去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呢?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方法的采用,直接影响活动教学的效果。为使数学活动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首先,重视结论的探求过程。数学活动中的结论教师一般不直接给出,而是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练习、归纳等方法发现命题,尔后深入研究探求的过程和论证的方法,进而剖析结论的内容,举实例将结论内容具体化。

    其次,是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数学有着严密的体系,学生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是学生主动思维活动的过程,可引导学生按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关系或逻辑关系整理出相关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的研究方法,进行知识的引申、串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七、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调查分析(问卷调查、访谈),发现问题,制定研究>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分析研究。

    2、行动研究法:通过自主选题——确定主题——制定活动计划——活动展示——活动研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对策——验证对策,并以制度化的形式加以实施和落实。

    八、预期成果

    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创造性地整合小学数学课堂,建构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数学化思维得到提高,逐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

    实验的成果展示形式:

    1.实验活动的图片、音像资料。

    2.实验过程中实验观察、分析记录。

    3.优秀论文集。

    4.优秀数学>活动方案集。

    九、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本课题的主持人是我校校长,也是我校唯一的一位区级数学学科带头人,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研究能力、管理能力等都很强,获得并发表过多篇文章,对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和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有过深入的钻研。参加本课题的教师都是我校区级学科带头人和区级骨干教师,其中区学科带头人3名,有区骨干教师5名;这中间有教务副主任1名,教科室主任1名,高年级数学教师4名,中年级数学1名,低年级数学教师2名。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以及旺盛的精力,近几年在学生省市级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有多人次获奖,对学生的学习力有着深入的研究。旨在通过此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领导对此发展前景较为看好,将全力保证本课题研究的时间和经费投入,并征求多方专家和教研人员对课题的设计、论证和研究提供指导。

    十、课改小组成员架构:

    褚裕锋:课题管理、资金;

    王琴:课题管理、课题实施、统筹、资料、分析、研究报告;

    蒋飞、陈海勇、李海燕、孙家俊、刘志全:课题实施、分析、资料、统计;

    徐安斌、刘军:课题成果汇编。

    方案三:场坝镇中心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基准,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改理念为先导,以课标教材的学习理解为载体,以新课改达标课、课题实验为抓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任务目标

    1、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处理好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接受性学习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并用的教与学的方式。

    3、教与学的活动更加科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上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积极参与、富有个性、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最终实现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

    4、丰富网络教研的内容,使其发挥更大作用,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一种教与学的资源平台。

    5、名师培养取得新的进展。充分利用现有的特级、名师、能手、标兵等人才资源,实行师带徒,帮扶式的培养机制。

    6、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改变一张试卷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现状,实现教师、学生、家长多元的评价体系,评价时即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关注学习过程及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将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纳入评价范畴,实现足迹式、全过程、立体式的评价。

    三、实施措施

    1、课堂教学

    (1)学习新课标,了解新精神,用课改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于20xx年上半年颁布,与原《标准》相比,修改稿又有诸多新变化,如:在“双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要树立“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知道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应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获得数学新知,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理解和落实课标教材。要认识教材编写特点,了解教材体系,掌握知识结构。要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研究教材中体现的数学思想策略方法,研究教材所蕴含的情感要素以及本单元(或小节)教材在整套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弄清了这些,才能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时做到有的放失,才能将教材落到实处。对于教材的改动,不论是素材的更换,例题的调整,要做到“形”变“神”不变,要做到外在的变化不影响本质的变化。即改动后的教材要确保:本节教材的知识点不变,策略方法、数学思想、情感要素的培养等教学目标不变。即改动后的教材更加合理、适当、更加优化。

    (3)教学方案的设计要以三维目标的落实作为出发点与归宿。课程标准指出:要挖掘教学内容丰富的教育价值,把“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目标与“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机的结合,并通过教学活动使这四个方面的目标得以整体实现。设计教学方案时,不仅要关注如何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基本思想,通过参加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经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合理选用教学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体现在:课前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上组织好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引导者(体现在:通过讲授使学生获得知识,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鼓励学生质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与评价)、合作者(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学生的意见,师生平等、互动和分享)。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开展探究活动时要做到: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与他人合作交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与时间,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示范,关注自主探索有困难的学生。

    (5)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学习,要注重其产生的背景,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小学数学整体知识的体系中,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基本技能的形成,要有一定量的训练,这里的训练不能是简单的重复,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要做到当堂达标,树立“堂堂清”的思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6)实施“五环节”教学模式。依据课标教材“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编写体例,对于新授课来讲,我们可将整堂课整合为以下五个教学模块: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抽象概括,总结升华——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7)挖掘数学思想,注重策略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将教材中所蕴含的诸如“化归(转化)”、“数形结合”、“建模(数学化)”等数学思想和“画图”、“列表”、“操作”等策略方法挖掘提炼出来,并让学生认识和掌握。

    2、教师教学规范

    《小学教学常规》对教师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数学教师除照此执行外,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业务学习,促进专业发展。首先做好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领会理念,明确目标,掌握内容,了解其实施建议。其次学习好数学教材,领会编写意图,掌握体系结构,明确教学目标,感受思想方法。再次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途径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通过学习提高自我,向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迈进。

    (2)精心预设教学方案。备课一般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搜集相关教学资料,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和学具。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目标的整体实现。

    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预测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应对策略,围绕从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出发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备课的形式既要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又要做到格式规范、纲目清楚。加强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统一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倡和鼓励教师进行网络备课。要及时地对教学进行回顾与反思,写出教后记。

    (3)规范上课,注重利用生成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借鉴洋思经验和杜郎口经验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与学生彼此沟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教师创造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营造宽松、和谐、开放、互动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要改革教学方式,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自主评价提供空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关注个别差异,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况,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4)作业的设置与批改要科学合理。作业的布置应力求科学、合理,要精心选择和设计,重视布置课外阅读、观察、考察、实验等实践性、生活化的作业,要用好数学《助学》。严禁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不能以做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作业习惯,作业批阅与反馈要及时,提倡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自己或学生之间批阅、评价、修改作业,培养自我检查,自我订正的和能力。

    (5)加强对学困生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指导,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辅导,既要及时弥补其知识缺陷,又要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其学会学习。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6)积极撰写数学博客,发挥网络教研资源优势。我们要用好这一信息平台,通过亲身参与,与专家交流、与同伴互动、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使其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学生学习规范

    《小学生学习常规》对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作为数学教师除督促学生按其执行外,还应培养学生如下的学习习惯与规范。

    (1)认真和勤奋。认真仔细、勤奋努力是学好数学的前提,要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和勤奋好学的学习品质。

    (2)倾听与思考。要培养学生集中精力专心倾听的习惯,既要倾听教师的讲解,又要倾听同学的发言。要眼、耳、手、口多感官并用,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3)探究与合作。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分享同伴的成果,具有团队精神与健全的人格。

    (4)表达与交流。能用数学语言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思维,学会与人交流。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对于老师和同学的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用自己的脑子想、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即要用自己的心灵去经历、去感悟。

    (4)反思与质疑。《标准》对学生学习中的“反思与质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良好学习习惯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

    4、教学评价

    (1)关于教师的教学评价。一节好的数学课应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①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每一节课都应当是有针对性的,没有一个适合任何学生的教材和教案。教学内容的确定因人而异,应更具教师自身情况、学生实际情况、当地的教学条件来确定,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要适中,难度要适当。

    ②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上板着面孔的课,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 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其标志为:教师投入,学生兴奋,看学生的参与程度。

    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验数学。

    ④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好的课程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恰当处理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同类型的反馈信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注意倾听各种学生的回答,相信学生的每一个回答都会对学生自己和别人带来一些启示。其标志为:教师的耐心与倾听,师生平等、互动和分享。

    ⑤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同时也要符合不同的学习内容。探索与发现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教学新概念、新方法的内容时需要学生去探索,但有些规定性的内容也可以用接受式的方法。

    ⑥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好的课堂教学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的余地。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有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想,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还是不会。

    (2)关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对于如何做好学生的学习评价作出了明确的阐述: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取激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基于课标的要求,评价时应做到:

    ①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公式、性质、法则等,评价时按照标准中所描述的了解、理解、掌握、运用不同的层次要求进行评价。基本技能包括运算、测量、作图、数据收集与整理等,要从正确性、熟练程度和方法策略方面进行评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以学段目标为标准,可采取“延迟评价”的方式。下表是第一学段有关运算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是指学段结束时应达到的目标。

    ②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评价要结合平时的教学和具体的问题情境进行。数学思考包括对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数据分析和随机观念,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评价。问题解决的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能否从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能否有条理的思考问题,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否具有回顾与反思的意识等。

    ③情感态度的评价。情感态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程度,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兴趣,独立思考、实事求是、质疑问难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等。要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课后访谈的方式进行。

    ④关于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意识,思维的合理性,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⑤评价的主体与方式。评价的主体可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等。评价的方式可采用书面测验、口头测验、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袋等。每种评价方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如可从作业、测验中

    了解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课堂观察可了解学生的过程与态度,成长记录袋了解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

    5、考试评价

    考试要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明确评价的目的、内容,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要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可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课堂即时评价、特长展示、作业批阅、实践操作、社会调查、成长记录等形式考查和评价学生,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评语应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应采用等级制,不得将学生成绩排队、公布。

    (1)考试的方式。

    ①口头考试与书面考试。

    ②单项考试与综合考试。单项测试如计算、解决问题、操作等。如对计算的评价,应先求好再求快,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2)试题的命制。

    ①基础性全面性。无论是平时测验还是阶段测验,都应以各学段的课程目标和四个领域的内容为依据。全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考察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能力,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探索性灵活性。一张试卷除有计算、填空、判断、选择、作图、解决问题外,应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设计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试卷编制应重视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挑战性的问题,设计一些答案不唯一的题目。

    方案四: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教学逐渐成为主体教育研究在教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几年中,随着新课改理念的逐步深入,小学数学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同时课堂教学中也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此,我校推出了小学数学“探究式”四环节教学策略,用以规范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从一年来的实施情况看,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不强,重教法轻学法等问题。为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创建主体参与型课堂,真正树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意识,结合“探究式”四环节教学策略的推广使用,我们提出本课题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主体参与”有如下两个含义:

    (1)“主体参与”是指学生以认识的主体和思维过程的主体来参与课堂教学,体现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三个方面。

    (2)“主体参与”并不排斥教师的作用,教师依然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模式就是教学的一切,它包容了教学的所有方面,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科学方式,积极而又创造性地主动介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策略。

    三、研究的目标

    1.构建“以学生主体参与为前提,以问题解决为线索,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的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养一批科研型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所有知识都是被建构的,包括认知结构”,“数学应被儿童再发现或再建构”,“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按照学生的思维模式,建立学生的数学意义,促进他们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建构主义观下的数学教学,不是学生对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学生已经具备的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是在每个学生业已存在的不同数学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交流,主动地进行建构的过程,其中教师应该是数学建构活动的深谋远虑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价者。

    2.发现学习理论

    发现学习的积极倡导者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体主动地通过认知,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和意象,从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他强调教师应当制订和设计各种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自行发现、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索取”过程。

    3.数学的自身特点

    数学高度抽象的形式化的特点更需要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更需要学生的主体参与,用弗赖登塔尔的话来说,就是“让他们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第一原则”。“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己去“发现”。全方位建构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学习主体,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4.现代学生观

    现代学生观包含四层含义: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②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③学生是一个独特的、有完整个性和独立人格的人;④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其它三个方面能否能得到教师的尊重是基础,否则学生的主体性就成为空谈。现代学生观强调要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五、研究的内容

    1.构建“以学生主体参与为前提,以问题解决为线索,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的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

    2.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和实施策略。

    六、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创设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大胆猜想,凝练观点。面向全体,给各层次的学生都提供表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和获取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真正实现“机会均等”。

    2.探究性原则

    数学既是系统的演绎科学,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因此,探究性既体现在逻辑思维方面,又体现在数学实验方面。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就要提供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空间和时间,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抽象、概括等探索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3.主动性原则

    创设恰当的情境和平等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主动参与,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展自己的创造力。

    4.应用性原则

    数学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数学学习与现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结合起来。

    七、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小学各年级的课堂教学。

    研究方法:以实验研究法为主,以调查法、分析法、总结法为辅。

    八、研究的步骤

    本研究周期为两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1)学习有关主体参与研究的理论,明确研究的意义;

    (2)撰写研究方案;

    (3)成立课题组,明确研究分工;

    2.研究阶段:(20xx年1月——20xx年12月)

    (1)各实验校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和学段研究计划;

    (2)围绕研究目标和基本模式,分学段开展研究,逐步构建和修订各课型模式;

    (3)做好研究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3.总结阶段:(20xx年1月——20xx年9月)



    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课改实施方案(精选合集)
    有关于伟大的母亲初一作文(推荐5篇)
    基层党组织评价(5篇)
    圣诞节手抄报内容简短[合集]
    中学生学会等待初三中考话题作文[优秀范文五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