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转让合同 机关行政公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四号文库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5篇材料)

    栏目:四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流年似水 时间:2024-09-13 00:05:04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

    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思想宣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想宣传范文】一

    内容提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改革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强调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更加重视顶层设计的作用,同时仍然重视用好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对社会主义改革、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模式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习近平同志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深刻理解并运用好这一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

    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回看走过的路,可以明确地说:没有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就不可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邓小平同志严肃指出:“‘两个凡是’不行”“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他在这篇重要讲话中尖锐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了思想大解放,人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期待,改革开放由此启航。我国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说有必然性,是“因为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上”。说有偶然性,是指农村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形式上突破,并不是事先设计的。此后,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也是事先没有想到的。农村改革的效果非常明显。同样是那些土地,同样是那些农民,同样种的是庄稼,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不到5年时间就解决了农村温饱问题,根本原因就是农村改革把8亿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党。在总结农村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党中央决定适时把改革推向城市,在城市进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可见,我国改革开放一直是通过总结经验、采取新的措施而不断推进和深化的。我国5个经济特区就是在改革由农村推向城市后的那个时期先后建立的。我们党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重大理论创新。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这是我们党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澄清和回答了当时思想理论上很多大是大非问题,也把我国改革开放实践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征途上披荆斩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等,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实践证明,正是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使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开创新局面。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推进改革开放,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谋划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这条宝贵经验。

    鲜明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之初必须强调解放思想,改革改到今天越来越难,应该求稳,不必那么强调解放思想。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进一步解放思想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前提,思想不解放,改革就无从谈起。习近平同志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

    更加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改革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首先,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了这个总目标,就明确了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效果。其次,强调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定信心,就是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不能因为好改的都改完了,剩下都是难改的,就产生畏难情绪,停滞不前。凝聚共识,就是要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合力。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后,虽然不可能做到对改革认识完全一致,但要追求认识上的最大公约数。统筹谋划,就是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各个领域,要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进行改革决策。协同推进,就是要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新时代新起点上的改革,只有注重协同推进,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再次,更加重视顶层设计的作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此,需要进一步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个顶层设计机构,并在党的十九大后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充分发挥顶层设计作用。

    继续强调并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已进入新时代,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强调摸着石头过河。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摸着石头过河既是很接地气的说法,又是富有中国智慧的改革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我国改革开放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是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的过程。”当年我们决定创办经济特区就是把它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重要平台,今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创办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方法论”。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仍然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这个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出台的支持有关省市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等决定中,仍然提倡要用好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在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按照已经认识的规律办事,并且要从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提炼新的规律。当然,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需要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这与摸着石头过河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相得益彰的。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理论和改革实践良性互动的典范。

    中国在改革方面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改革是所有国家在发展中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改革,资本主义国家也需要改革;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改革,西方发达国家也需要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这一宝贵经验具有普遍意义,是在改革方面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对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独创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有过深刻论述。恩格斯有句名言:“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更没有遇到过社会主义囯家改革所面临的大量复杂矛盾和问题。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不久就去世了,尽管他生前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问题,并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一些政策举措如新经济政策,但没有来得及深入探索和实践。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搞社会主义建设、搞改革开放,是异常艰巨的事业。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习近平同志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要有这样的理论自觉,更要有这样的理论自信。”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方面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现代化是世界潮流。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先于发展中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近200年之久,还由于制度和价值观的原因,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其现代化模式是最成功的,世界各国现代化都应效法“西方模式”。然而,人们看到的现实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如西方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结果陷入社会**,人民流离失所。历史、现实和理论都告诉人们,现代化决不是只有西方现代化一种模式。“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照搬别人的道路不会有好结果。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国改革开放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成功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这一宝贵经验对于其他国家改革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思想宣传范文】二

    中央纪委恢复重建40年来,共召开了64次中央纪委全会,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工作40年的恢弘篇章。回首砥砺奋进的4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检查机关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护航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自觉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措施新办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从严治党,就新时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探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立场、目标任务、治理结构和战略布局等重大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正风肃纪、党内监督、纪检监察等各方面工作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观点。这是新时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遵循、行动指南和根本保证。

    形成了科学的领导体制。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制度优势。1982年十二大党章明确规定纪委“协助党的委员会整顿党风”。1998年11月,《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颁布实施,规定“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202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十九大党章总纲规定“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从“领导责任”到“主体责任”,体现了党中央对管党治党规律认识的深化,要求各级党委必须责无旁贷地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领导者、执行者和推动者,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确定每个历史阶段的目标和工作重点。从形势和任务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确立目标、突出重点,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重要特点。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党的组织、党员的党性观念、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遭受严重破坏的严峻形势,邓小平同志强调,纪律检查工作“更重要的是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把我们的党风搞好”。1980年11月,时任中央纪委书记陈云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抓作风建设是当时纪检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四大提出坚持“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战略,纪律检查工作提出重点抓“三项工作格局”,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十五大以后,党中央逐步加大治本和预防工作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纪检监察工作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明确了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纠正“四风”的目标任务,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使党的面貌焕然一新。根据新的形势,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目标,通过不懈努力,夺取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实现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治理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机构设置几经变化,反腐败工作力量不断增强。1979年下半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经济检察厅,开展对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的打击。1987年7月监察部重建。针对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在监督对象上具有很大的重合性,以及职责不清、办事重复、相互脱节、不够协调等问题,1993年2月党中央作出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的重大决定,极大地增强了监督合力。但是我国反腐败机构众多,职能分散,难以形成监督合力等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党的十八大以后,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任务新要求,为进一步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形成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反腐败体制,党中央决定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探索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国家、省、市、县四级监察委员会相继组建,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这是推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反腐败的重大里程碑。

    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深化规律性认识,深化标本兼治,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工作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党的十五大强调,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推动方法创新,要求把纪律挺在前面,克服“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的不正常状况,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要求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求抓住“关键少数”,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要求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擘画了我们党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战略路径。

    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制度保证。1985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如何解决少数人贪污、腐化和滥用权力的现象问题时指出:“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法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提出“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这是思想认识的一次飞跃,是管党治党的理念创新。在法规建设方面,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廉洁行为规范制度、违纪行为惩戒制度、纪律检查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在法律建设方面,作为反腐败国家立法,监察法颁布实施;刑事法律体系完善了惩治腐败犯罪的法律规定;行政法律体系约束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公务员法等明确了公职人员行为准则及惩戒规定……由此,一系列基础性、主干性法规制度基本建立。

    切实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令行禁止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证党中央权威,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是纪律检查工作的天然职责。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各级党组织,每个党员,都要按照党章规定,一切行动服从组织的决定,尤其是必须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这一点现在特别重要……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要把这一点作为当前的重点”。党的十二大将“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作为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要任务写入党章。自党的十四大以来,党的历任总书记每年参加中央纪委全会,共26次,向全党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纪律检查工作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履行监督责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保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全党贯彻落实,汇聚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力量。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改革开放之初,针对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党员党性观念薄弱的严峻形势,1979年1月召开的中央纪委第一次全会就拟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草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归根结底在于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全面从严治党再部署再出发。纪检监察工作加强对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十九大党章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鲜明提出纪委“协助党的委员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就要求纪检机关切实担负“助手”职责,当好党章党规“守护者”、政治生态“护林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加强党的政治纪律教育,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和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问题,十八届五年间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5万件,处分1.5万人,其中中管干部112人。党的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这是党的建设的重大创新。

    纯洁党的组织和队伍,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持之以恒严明党纪。纪律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二大将“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作为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要任务写入党章。十八大报告在党内重要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党的纪律建设”概念,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中央纪委历年全会工作报告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纪律检查机关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上亿件。1979年至2024年上半年,共给予党纪政纪(政务)处分600多万人,其中2024年上半年处分24万人(党纪处分20.1万人);自党的十三大以来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21.01万人,其中2024年上半年处分1万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2024年有8500万党员,全国查办案件15.5万件次,处分16.1万名党员;到2024年底,全国党员人数为8900多万,立案52.7万件次,处分党员人数44.3万人。在党员基数不断增长背景下,党员受处分率从1.8‰上升到5‰,深刻体现中央严明党纪、纯洁干部队伍的坚定决心。

    锲而不舍抓作风建设。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始终是纪律检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二大将纪律检查机关“协助党的委员会整顿党风”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的作风建设从立规、践行推向纵深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4808起,处理党员干部34955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6428人。作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探索了成功经验,解决了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发生了全面深刻、影响深远、鼓舞人心的变化。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腐败是党执政面临的最大威胁,严重侵蚀党的执政基础。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首次将“反腐败斗争”作为重大战略写入工作报告,“党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写进党章。1993年8月召开的十四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概念,并作出“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严峻的”重大判断。中央多次强调,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以力挽狂澜的气魄和胆识,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作出了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硬仗的战略决断,“打虎”“拍蝇”“猎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败力度最大的时期,书写了一个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崭新篇章。

    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赢得了党心民心

    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邓小平同志早就强调,“做几件使人民满意的事情。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惩治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人民群众痛恨“四风”,我们揪住“四风”不放;人民群众痛恨腐败,我们就与腐败作坚决斗争;人民群众痛恨“苍蝇”,我们就“老虎”“苍蝇”一起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感受是真切的,获得的实惠是实实在在的。从2024年到2024年,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满意度分别为75%、81%、88.4%、91.5%、92.9%、93.9%,实现了“六连升”。上行的曲线背后,反映出人民群众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了不起的政治成就。

    守护社会公平正义。改革开放以来,纪律检查工作坚守责任担当,维护社会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触动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多财力也用于民生公益,党中央作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决策,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履行职责,保障中央决策贯彻实施。

    重塑社会价值观。优良的党风政风对社会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和家风。十八届中央纪委多次强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弘扬传统文化。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将“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推动社会风气好转”写入2024年工作部署。中央纪委所属网报刊相继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廉洁文化公开课》《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历史文化源流》等专栏。干部戒奢以俭,社会兴起了“光盘行动”,一些高端餐饮纷纷转型平民化。公款节礼被禁,带动节日消费回归理性、社会交往回归正常。清正廉洁、公平正义等理念逐步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为改革开放除淤浚污。1980年召开的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把纪律检查工作的重点……进一步转移到保证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四化建设上来”。针对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人坚持的“经济要搞活,纪律得松绑”等错误思想,中央纪委及时进行了批评和纠正。1984年10月,陈云同志指出,“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40年来,纪律检查工作始终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拥护者、维护者和捍卫者,保证了改革大船破浪前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2024年到2024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分别为74.25亿元、70.15亿元、58.8亿元、53.73亿元、48.25亿元、43.6亿元,实现了“六连降”。

    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1993年8月,十四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指出,“把反腐败寓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之中来进行,起到维护政治稳定,保证和促进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作用”。实践充分表明,反腐败工作不仅没有影响改革和建设,而且保证了中国经济40年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反腐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正能量已越来越显著。反腐败净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激发了生产力,调整了生产关系,使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公正、阳光、透明。一个廉洁的政府和风清气正、规则公平的市场,是最好的投资软环境。美国彭博社的调查亦显示,17位经济学家认为反腐将在2024年使中国GDP提高0.1%至0.5%。

    为深化改革推波助力。4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雷唤醒了中华大地的蓬勃生机,纪律检查工作犹如一台强劲的引擎,为助推改革提供了持久而澎湃的动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带动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纪检监察工作为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用机制创新推动标本兼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推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纪检监察工作越来越成为保证改革顺利推进的一把利剑。

    【思想宣传范文】三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重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理论,是由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的实践中创立的。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中就包括了党内监督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期间,强调充分认识改革开放条件下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加强改革开放条件下党内监督理论的探讨。关于党内监督重要性、必要性的论述主要有:一是加强党内监督,是避免重犯党的历史上出现的个人专断、背离民主集中制、个人凌驾于党组织和党员之上的错误所必需的,是新时期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规党法的需要。二是为了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实现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实现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的政治纪律。三是为了预防和纠正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滋长的特权思想,以权谋私、官僚主义和违法违纪行为,保证权力的正确运用,必须加强党内监督。四是加强党内监督,是健全社会监督体系的核心和关键,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五是搞好党的建设,提高党员素质,端正党风、廉洁从政,加强组织纪律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加强党内监督。

    关于怎样加强党内监督论述主要有:一是要靠教育靠制度,搞制度靠得住些。要逐步完善党规党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党内监督不搞群众运动,但必须依靠群众。“我们需要实行党的内部的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于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三是党内监督要从高级干部抓起。“高级干部能不能以身作则,影响是很大的。现在,不正之风很突出,要先从领导干部纠正起。”四是在各种监督形式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五是必须使党内组织生活正常化、民主化、制度化,监督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期间,强调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党内监督体制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一系列有关党内监督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和管理的措施相继出台,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三项任务工作格局。关于党内监督的主要理论观点有:一是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住、治理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后果不堪设想。监督是关键,越是改革开放,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越要加强监督,越要把权力运行置于严格、有效的监督之下。二是抓住突出问题,加强党内监督。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遵守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正确运用权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和维护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摆正自己在党内生活中的位置,绝不允许自视特殊,违反党章。三是重点抓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强化领导集体内部的监督作用。各级领导班子要切实负起责任,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纠正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四是把党组织的严格监督与党员干部的认真自律结合起来。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时刻想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按照党章和党内的各项规定对照检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五是把注重制度建设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党员干部的党性和政治觉悟来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六是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真诚和主动地接受监督。

    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期间,强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发展了党内监督理论。其主要论述有:一是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内监督在各种监督中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党内监督搞不好,党外监督就很难展开。二是党内监督的重点是领导干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模范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模范地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三是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是实现党内监督的基础。努力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五是把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提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六是把推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决防止和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行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理论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在总结中不断提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基本原理,又紧密结合新时代党建工作实际,深入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党内监督的基本规律和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党内监督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制度措施,为新时期强化党内监督指明了方向。其重要论述有:一是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强化党内监督,就是要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以党内监督引领和带动国家监察和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监督体系,促进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得益彰,提高党和国家治理能力。二是坚持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让日常管理监督与党员领导干部如影随形、不留空当。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强化党内监督的核心。党内监督是全党的任务,第一位的是党委监督。四是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既加强党的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抓住“关键少数”,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五是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加强日常管理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内部监督。六是不断创新党内监督制度和方式,加强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特别是党委监督和纪委监督,推进巡视全覆盖和派驻全覆盖,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不断增强党内监督实效。

    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党内监督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监督,一方面,坚持了我们党历史上行之有效的党内监督好理论、好制度、好方法;另一方面,坚持与时俱进,给党内监督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实践活力,使之更加适应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创造了一系列新的经验。

    根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总体形势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坚持这一战略方针,是新时期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举措。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践证明,越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党内监督就越有成效。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坚持党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党,不论是党的建设的哪一个方面,还是党的事业的哪一步发展,都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这是我们党近百年来一贯的传统,也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经验。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在党统一领导之下。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党统一领导,党内监督才能在党的建设大局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正确确定监督的方针、政策、策略和重点对象、重点内容,才能使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正确进行组织、协调工作,也才能使党内监督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推进党的事业中充分发挥保证作用。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革开放以来,党内监督工作之所以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取得显著成效,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理论指导。40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四大理论成果,系统地回答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党内监督,怎样加强党内监督”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监督理论。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来进行。党内监督的根本任务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正确贯彻执行,实现党的政治纲领和目标。40年来,党内监督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党的中心工作来进行,服从服务于全党工作的大局。就党内监督的重要方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来说,坚持政策制定、工作部署,都以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经济建设统筹谋划,将防治腐败寓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重要决策和措施之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的确定、各项措施的实施,都放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程中来把握,与改革发展的实践相适应,与改革发展的重要步骤相一致,与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相配套;正确处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党风政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既旗帜鲜明地保护广大党员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又严肃查处干扰破坏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违纪违法行为,有力保证了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坚持教育先行,增强党员干部监督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思想教育是加强党内监督的中心环节。40年来,不断加大党内监督重要性、紧迫性教育,使全党同志认识到,监督是对党的爱护、对党员干部的爱护;只有加强监督,才能使党不犯或少犯错误,才能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致力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不能用阶级斗争,必须在党章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制度,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其中尤其要注重法规制度建设。重在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要从决策和执行等各个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的作用。纪委是我们党内专责监督机关。40年来,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各级纪委忠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从监督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到监督党内组织生活,从查办各种违纪案件到保护党员权利,从纠正党内不良风气到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从教育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到制定党内法规制度,在党内监督中发挥了独特的、其他监督难以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特别是在体制转换、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时期,充分发挥纪委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的作用是完全必要的。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坚持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相统一。党内监督既离不开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又离不开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离开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党内监督就会软弱乏力;离开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党内监督就会失去群众基础和生机活力。在两者关系中,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处于主要方面,重视和发挥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和干部的监督是党内监督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正确处理自上而下组织监督与自下而上民主监督的关系,应该坚持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与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的内在统一,突出自上而下组织监督的主导地位,坚持自下而上民主监督的基础地位与作用。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同党外各种监督形式相互配合。在我们党处于执政党地位的情况下,搞好党内监督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极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不断加强党内监督的同时,按照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原则,积极发展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并使之与党内监督紧密配合,更加有效地加强了对党的监督和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为党内监督注入新的活力。改革创新,是推动一切工作包括党内监督的强大力量。40年来,我们党在坚持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政治优势、优良传统不变的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要求,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改革那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思想观念、领导体制、执政方式以及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管理办法等。正是因为坚持改革创新,我们党才有效地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也使党内监督力量日益强大。

    【思想宣传范文】四

    在管党治党中,我们党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日常管理监督。图为2024年至2024年8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情况。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党的纪律和党内监督工作。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纲领和路线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党内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监督,是在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下展开的。

    党内监督受到高度重视,并把它列入党的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加强党内监督。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必须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党内和党外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党组织和群众对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的监督。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党内监督作为建国以来的十大经验教训之一加以强调。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第一次提出,要制定党内监督条例。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党员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担负何种领导职务,都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

    加强专责机构建设,从组织上保障党内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党内监督,“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陈云同志为第一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按照中央的要求,地方各级纪委和各部门纪检机关相继建立。纪检机关在全党范围内逐步形成了从中央直到基层的完整系统,做到凡有党组织的地方、单位和部门都有纪检机构或纪检干部。从党的十二大开始,改变了八大党章关于“党的监察委员会由同级党的委员会选举产生”的规定,决定中央纪委和地方各级纪委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党的各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向其报告工作,这就增强了纪检机关监督的权威性。1993年初,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实行合署办公。党的十八大后,各级纪委实行两个“以上级纪委为主”,即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与此同时,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创新,落实“两个全覆盖”,即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2024年,中央和地方纪委与依照宪法、监察法成立的同级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40年来,中央纪委和地方各级纪委忠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党内监督工作逐步走上了健康轨道。

    加强党内监督的制度建设,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健全

    40年来,党中央和中央纪委把党内监督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放在突出位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于1987年制定了《关于对党员干部加强党内纪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规定了党内纪律监督的任务、原则、对象、内容和途径等。党的十四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等一系列有关监督体制、机制、政策的法规制度和措施相继出台。1996年,党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党内监督五项制度的规定,旨在对高中级领导干部和各级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加强监督。1998年底,党中央颁布《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在全党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体制。2024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布实施,这是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规范党内监督工作的基本法规。它明确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遵守党章,遵守宪法、法律,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等七项内容,是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党制定或重新修订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在监督原则上更加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在监督内容上将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等情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印发《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24-2024年)》,着眼于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对今后5年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2024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正式施行;2024年8月,党中央颁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时至今日,以党章为核心、以党内监督条例为主干、以配套规定和其他监督规范为重要补充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已经形成。

    加大党内监督工作力度,党内监督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党内监督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顺利实现。各级纪委始终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党内监督的首位。深入开展党的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毫不动摇。在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坚决反对任何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抵制各种否定改革开放的错误思想倾向,坚定不移地查处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案件,有效地保证全党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重要工作部署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领导干部教育和廉洁自律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思想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结合不同时期改革开放的实际,大力开展理想信念和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廉洁从政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有机结合,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既注重解决思想问题、拧紧“总开关”,固本培元,又注重解决制度问题,上紧制度规矩发条,释放制度蕴含的力量,强化刚性约束。全党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全体党员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有效遏制了腐败案件增长的势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查办案件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强对查办大案要案的组织协调,提高依纪依法查办重大案件和复杂案件的能力。重点查办了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查办利用人事权、司法权、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谋取私利的案件,查办官商勾结、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总共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约400多万件,给予600多万人以党纪政纪(政务)处分,其中一批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通过查办案件,为一批受到诬告错告的党员干部澄清了是非。

    下大力气纠正各种不正之风,有效地保护了群众利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和领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时期的任务和要求,开展一系列集中清理和专项整治,把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纳入监督和治理范围,有力地纯洁了党的组织,维护了纪律的严肃性。2024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中央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从作风建设入手为全面从严治党破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党的十八大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作风方面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持续向好。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强化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制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重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明确根本任务是“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搞好党风”。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纪委的职责权限、产生方式、领导体制等作出重大修改,明确职责范围从“检查处理违纪案件和受理党员控告、申诉”扩展到“维护党章党规,协助党委整顿党风,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1986年,党中央决定恢复并确立行政监察体制,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1993年,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党中央作出关于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的决定,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的体制,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两项职能。党的十六大修改的党章把纪委“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修改为“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经常性工作从三项增加到五项。党的十七大把巡视制度写入党章,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将派驻机构领导体制由中央纪委监察部和驻在部门双重领导改为中央纪委监察部直接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作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领导,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不断完善;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开展试点基础上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与中央纪委合署办公;坚持内涵发展,推动纪检监察机关调整内设机构,推进巡视和派驻监督全覆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把稳中求进作为基本方针,聚焦监督这个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实现了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

    40年来的实践充分说明,党内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对于执政党来说,依靠自身力量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机制越健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措施越有力,党的生机和活力就越强。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

    【思想宣传范文】五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始于解放思想。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良性互动,构成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创新的基本逻辑。理论发展的动力在于提出和解决问题。党的创新理论都是在敏锐把握、深刻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创立和发展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实践标准与人民标准、认识路线与群众路线是高度统一、相辅相成的。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发展的40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理论创新的40年。作为改革开放的伟大理论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让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大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新形态,蕴含着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逐步深化的逻辑脉络。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解决思想落后于实际、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矛盾。解放思想,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实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真正统一。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党从中国国情出发,破除教条主义、僵化思想的束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改革开放始于解放思想,基于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由此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其中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所要克服的阻力障碍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既没有现成道路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理论可以照搬;既不能丢“老祖宗”,又要敢于说新话,必须以开创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言前人之所未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为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等创新成果,都是我们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取得的,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围绕重大时代课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8个明确”“14个坚持”的核心内容,既是理论跟上时代、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的理论创新,也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

    坚持实践标准,实现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良性互动

    一个哲学命题承载一段壮阔历史,一场哲学讨论改变一个国家命运。改革开放从论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破局,从解决思想路线问题入手解决政治路线问题,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开辟了一条理论创新道路。这条道路坚持实践标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理论先导,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改革开放新颖、丰富、深刻、复杂的实践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日益彰显,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开拓前进。实践之树常青。实践标准的确立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源泉,赋予强大生命力。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这是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经验总结。可以说,实践与理论相互促进,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良性互动,构成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创新的基本逻辑。这保证了党的理论创新始终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强劲的实践动力、科学的实践标准和高度的科学性真理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活动,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源泉,彰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有机统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重大战略思想,又是重大战略部署和战略实践。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实现的。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思想罗盘。

    坚持问题导向,在回答和解决重大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

    理论发展的动力在于提出和解决问题,理论体系的构建要围绕问题,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这就要求理论创新从具体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矛盾出发,从解决矛盾和问题出发。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创新理论都是在敏锐把握、深刻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创立和发展的。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化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事实证明,正是在提出和回答重大问题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成果,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

    新时代产生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系统回答重大时代课题中形成的科学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思考和筹划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基本方略、战略安排、重大部署等重大问题的基石与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紧紧围绕重大时代课题展开,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的辉煌成就。

    坚持人民立场,确立理论创新的根本价值追求和评价准则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理论创新,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理论与人民的关系看理论创新,理论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在理论创新上的重要体现。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贯彻到理论创新整个过程之中。理论创新依据实践标准,而社会实践标准的根本原则是人民认同不认同、支持不支持、践行不践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实践标准与人民标准、认识路线与群众路线是高度统一、相辅相成的。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摆脱贫困,从解决温饱、达到小康到建成全面小康,进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体现在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其中包含着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提出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针对的就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仍存在相当数量的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等现实问题。谋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实质上就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篇:论民生是就业之本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新论

    论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业民生方略的几点思考

    张 燕1,2,3王友文2,3

    (1南京大学 南京市2100092伊犁师范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3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新疆 伊宁 835000)

    摘 要:本文从五个方面科学归纳了十八大关于就业是民生之本重要论断的理论创新;对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一论断在新疆的实践中运用现实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新疆就业严峻局面提出了新疆深度实施高质量就业方略的新思路和三个方面的对策措施。关键词:就业民生之本理论创新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 张燕 1982.9-,女,山西晋城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伊犁师范学院讲师,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哲学、政治学、伊犁学研究。

    王友文1949.11-,男,陕西蓝田人,研究生,伊犁师范学院伊犁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伊犁学研究。

    基金成果:本文系新疆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实施生态建设和改善民生联动战略研究》(批准号:11BJY028)阶段性研究成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十二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用较大篇幅论述了党的民生思想新理论,特别是进一步强调了“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的重要方针,对“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科学论断进行了理论创新,在民生建设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地位。

    一、十八大对就业是民生之本论断的创新

    (一)十八大报告对就业是民生之本论断的创新点

    认真分析党的十八大报告与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对“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一论断和就业方针、政策的异同,在研究比较可以看出,十八大报告是在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基础上对就业是民生之本论断进行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理论创新:

    一是首次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作为“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新目标和新要求。能不能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是解决就业能不能真正成为民生之本的关键性问题。低工资、不稳定、无社保的就业岗位,难以解决失业待业人员的一切民生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新理论新方针,为到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24年翻一番的具体目标,提出了更高的充分就业和民生改善标准。

    二是首次提出了“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践证明,就业是民生之本涉及到政府、企业、市场、劳动者、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四位一体的方针,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方针的全面落实构建了新的合力和动力机制。

    三是首次提出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践证明,就业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是解决一切民生问题的总开关、总钥匙。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是将国民就业问题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优先安排的战略地位来部署和实施;同时提出的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虽然比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只多了“更加”两个字,但说明了党在解决就业这个民生之本重大政治问题中与时俱进、高度负责的政策取向和重视态度。

    四是首次提出了“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的十分明确、务实具体的就业工作重点。为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力资源部门确定了落实就业是民生之本方针的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将指导全社会在这四个方面取得高质量就业攻坚战的突出成果。

    五是首次提出了落实“就业是民生之本”多功能保障体系和机制。部署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多方面的新任务,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方针的落实和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实现上了“双保险”。

    由此可见,党的十八大关于保就业促民生的新理论、新方针、新战略、新政策,是我们党对就业是民生之本重要论断和重要战略方针的再认识,进一步理顺了发展是第一要务与“就业优先”的关系,高举以人为本旗帜,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进步。

    (二)就业是民生之本论断产生的实践依据

    从就业对民生的影响来看。一方面对个人而言,作为劳动者就业是谋生的手段,是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可以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并且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就业中每一个劳动者都凭借自己的劳动能力取得报酬,不仅维持了生计,并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

    出贡献,同时提升了劳动者的幸福感。另一方面对国家而言,中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十八大中明确指出要在2024年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昭示,解决民生是重点,确保就业是关键。就业问题解决得好,失业率随之降低,人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提升,就会有力拉动全国和区域性内需,减轻世界经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可以实现国家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促进就业对改变我国西部严峻的就业形势来看。一是有利于西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就业能够广泛调动各族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之所以保持了较高的年经济增长率,关键是正确处理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促进各族人民就业的关系,通过发展西部二、三产业不断扩大了就业空间。二是有利于社会公平和西部长治久安。促进就业,事关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事关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国家和西部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精心制定和力主实施促进西部就业特别是少数民族失业人员就业的各项政策,完善服务体系,妥善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达到社会公平,为西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新疆以就业为本的民生改善实践

    2024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为新疆各族人民谋福祉的民生建设提上重要日程。“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在新疆民生问题已经从物质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从单纯的经济问题提升为政治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的理念,坚持预算安排优先考虑民生、资金优先保障民生、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特别是2024年新疆的“民生建设年”中,实施了22项重点民生工程,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就业再就业工程作为新疆民生之本战略取得了重大成就

    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新疆改善民生问题中的重点。2024年,自治区财政共拨付就业专项补助资金19.57亿元,自治区共计消除零就业家庭40242户,其中全年新产生的零就业家庭21902户及时实现动态消零。2024年自治区突出解决毕业3年以上历届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城镇将实现就业再就业40万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就业12万人。加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全区农牧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80万人次;转移区内城镇就业66万人次,转移区外就业14万人次。自治区21个创建创业型县(市)率先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2024年末全区就业人员993.38万人,比上年增加40.04万人,增长4.2%。全年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城

    镇就业再就业46.73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10万人。消除“零就业”家庭

    4.35万户,帮助实现就业4.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

    (二)新疆其他民生改善问题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是实施了“安居富民”,切实改善农民居住、生活环境。全年新疆安居富民工程完成19.1万户,完成了30万户农村安居房建设任务。二是以牧区水源工程带动实施“定居兴牧”工程,切实改变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的27项定居兴牧水利工程全面施工建设。三是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天然气利民工程、光明工程切实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全年总投资80124万元,受益人口达到120万人。四是实施了“住房保障”工程,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全年投入资金231.88亿元,建设了 34万套保障性住房。五是提升了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加大了社会保障力度。投入14.78亿元,实施了新农保试点补助,城镇居民医保、养老补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补助等民生工程。六是改善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升了各族群众医疗、生活质量。自治区将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拨付新农合补助资金12.22亿元。七是大力发展了文化教育事业。全年全疆教育财政拨款313.84亿元,比2024 年增长30.8%;拨付资金1.7亿元实施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室)免费开放、农家书屋建设、农村文化产品惠民工程。

    三、新疆深度实施高质量就业是民生之本方略的新思路

    (一)对新疆严峻的就业形势情况分析

    近几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为落实好民生之本这个战略任务,采取了很多积极政策和措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目前新疆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就业再就业问题仍然是当前新疆改善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

    以伊犁州为例,2024年,自治州直属县市新登记失业人员60030人。其中:少数民族33068人,占52.04%,女性30784 人,占48.44%;实现稳定就业人员17709人,灵活就业人员45840人;城镇失业人员登记失业率3.7%。2024年1-8月,州直新登记失业人员50494人。其中,少数民族29274人,占58.5%,女性25757人,占51.47%;实现稳定就业人员15669人,灵活就业人员34374人。2024年末,城镇安置就业人员6.55万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0.4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23.59万人。登记失业率3.7%。全年伊犁州直县市城镇新登记失业的50494人,据了解实现稳定就业人员15669人,是在一个企业或岗位工作3个月以上的人员;灵活就业的34374人,实际上就是在一些企业临时打工的人员,其工作、收入、生活和“三金”都是没有保障;伊犁州直属县市失业人员9439人,他们的工作岗位、个人收入、生活费用和医疗费用都是靠父母提供。实际上失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共43813人,就是城镇现有的失业和半失业人员,由于他们的失业和半失业就造成了4381

    3户城镇居民家庭平均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下降。

    (二)减免中小企业税收负担建立高质量就业平台的对策建议

    造成新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主要原因很多。有就业者的择业就业理念陈旧的原因;有就业标准期望值过高,千军万马挤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独木桥的原因;有就业渠道不宽、就业岗位过少的原因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新疆各地州中小企业这一吸纳和安置就业再就业人员的实体主体较弱,尚未发展壮大起来,吸纳和安置就业再就业人员规模不大、能力不强和质量不高。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政府和税务部门应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第一要务。建议自治区各级政府和税务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疆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因语言等因素造成少数民族失业人员就业能力较弱,城乡就业压力大。如果政府和税务部门在征税中将可收可不收的不收,可多收可少收的少收。不以征税为目的,而是以养税做大企业扩大就业为目标,通过减免税收,支持中小型企业把用来缴税的费用,用于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社保福利待遇,就能增强企业接纳就业能力和对员工的吸引力。可见,提高中小企业吸纳安置就业能力,充分实现就业目标是新疆各级政府和税务部门改善民生的第一责任。

    第二,税务部门要树立民生优先的税务工作指导思想。建议自治区各级国税局和地税局要把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重要方针政策,作为税收工作走上“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正确轨道的指导思想。彻底纠正自治区各级税务部门只管条条征税,不管块块民生改善的“为征税而征税”的不科学做法。

    第三,新疆应制定提高中小型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优惠政策。建议各级政府大胆实施超常规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幅度减免中小型企业税收。坚持在新疆目前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困难的现阶段,实行征税与养税相结合,以养税为主,藏富于民的特殊政策,促进中小企业3—5年内做大做强,达到扩大中小企业就业规模和培养未来税收大户的双赢目标。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和建立税收减免与安置就业联动体制机制,将中小企业税收减免与安置就业的数量质量挂钩,扩大企业用工的资金储备和市场需求,提高中小企业用工待遇。使中小企业能够担负起较多员工月薪2500元以上和包交“三金”的高质量就业。

    (三)构建政府、企业、劳动者合力解决高质量社会就业新机制

    第一,建立促进高质量就业的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切实将促进高质量就业作为政府及各职能部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的首要目标,加大对少数民族失业待业人员的语言和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各民族劳动者整体就业能力。

    第二,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就业主体功能。重点是要充分发挥新疆各地小微型企业吸纳就业优势,建立完善企业(单位)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建立合理的劳动力工资增长机制和社会保障监督机制,形成和谐劳动关系,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第三,加快经济发展拓宽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渠道。要积极实现新疆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加速新疆各地以绿色经济为主的产业升级,加大对创业带动就业的支持力度,切实为大学生、复原退伍军人和城镇待业青年创办小企业提供补贴资金、减免税收、便利贷款等扶持政策,为各类失业人员和待业青年创造宽松的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学习出版社.2024-11-19。

    [2]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24-10/24/content_6938568.htm,新华网,2024年10月24日

    [3] 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http:///newscenter/dyxjx/sldbg.htm,新华网,2024年1月16日。

    [4] 温家宝.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J].就业与保障.2024.08。

    [5] 周凌云.民生视野下大学生就业对策初探[J].教育与职业,2024,(12).[6] 新疆统计年鉴.2024.中国统计出版社.2024.08.[7] 新疆统计年鉴.2024.中国统计出版社.2024.08.[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疆经济报.2024.02.28.作者联系方式:

    张燕电话:***

    地址:伊宁市解放西路298号伊犁师范学院

    邮政编码:835000

    第三篇:创新和实践中期报告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文章作者 :孙益智

    发布时间:2024-10-2 16:56:59 阅读次数:1181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课 题 中 期 研 究 报 告

    建湖县上冈实验初级中学 课题组

    一、课题概况: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课题是盐城市教育学会领导小组于 2024年6月20日 批准的盐城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为A-273。本课题旨在通过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科教学模式。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依托我校“三维助学体系”的教学模式,提倡个性化教学,努力激活教师的创新思维,唤醒教师的创新精神,为教师创设宽松的创新环境,大力提倡教师教学风格个性化,逐步形成多样的、开放的、学科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索,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使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强调主体意识,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学生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等素材,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社会调查、实验操作等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指导学生搜集、处理和提取信息,指导学生运用有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表述研究成果,引导学生与他人正常的交流与合作;关注学生发展,建立鼓励创新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应采用多维的动态的评价,实行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以激励为主,逐步形成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机制。

    二、研究过程

    1、学科教学中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

    (1)观念创新。

    思想观念决定人的行为,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首先彻底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要真正从思想上实现转变,以教育观念创新为突破口,做到“两个先行”。一是理论先行。组织本课题组教师系统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充电、富脑。二是组长先行。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否转变,关键在于负责人。组长除了带头学习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理论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大胆地实施课堂教学创新,依据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本校的校情、教情、学情,本着务实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开辟出一条质量内涵发展之路。

    (2)评价创新

    教育评价是由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决定的,它本身又是教学的指挥棒,是影响教育模式的关键因素。传统教育之所以是应试教育,就在于它以“仓储理论”为基础,以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现存问题的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因而在评估体制中采用应试指标,以客观化、规范化的试题来静态的检验学生掌握(实际上是记忆)知识内容的程度,评估的导向和结果只能是记忆优先,“高分低能”。因此,创新教育必须在原有教育教学评价体制方面大力革新,使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真正发挥出导向功能。在考试内容上,不仅要考属于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还应包括一定比例没有标准、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表现学生自己创见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路,学生也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扩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在考试形式上,要打破传统教育中形式单一化的特点,采取多种考试形式,如笔试、口试、开卷和实践能力考查等。在评价中,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体现评价内容、主体和方法的多元化,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评价形式,促使学生开放性个性和创新意识精神的形成。

    (3)教法创新

    教与学的方式是教育模式的核心。它是在教育评估体制指导下所采取的达到评估体系要求的最佳结果的方式。应试教育强调知识内容的传授,以规范化的试题来评估学习掌握知识内容的程度,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拥有者,因而必然强调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传道(灌输)、(单向)授业、解惑(答疑)”,采取课堂集中面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对教师讲解内容主要是被动接受记忆,且为应付考试。创新教育更注意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和创新技能的养成,且以系统化、动态化、方式多样的评估体系予以全面评估。只有通过教师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创新,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遵守“趣、精、导、疑、活”五字方针,趣就是要求生动有趣;精就是要精讲多练;导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好奇心、求知欲自主走进课本,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疑就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保护学生求异、创新的探索精神;活就是要求课堂气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灵活多样,能够灵动学生的思维。另外,教师除了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外,积极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使之切实有效地辅助教学,这也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进入教学当中,通过声音、图象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切、更加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4)内容创新

    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超前性和新颖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内容,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世界发展先进水平趋于同步,这样,才可能使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固有的教材多简化了知识和真理的探索过程,把现成的知识作为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这有两个缺点:第一,学生会把书本知识当成真理,迷信书本;第二,长期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养成惰性,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鼓励教师突破教材框框,充分挖掘教材所蕴藏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对现有答案提出有价值的质疑。

    三、实践效果

    1、促进教师观念的更新。

    教师们一致认识到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蕴涵在各科教育中,科学课更是责无旁贷,学科教学是引领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语文课,数学课还有其他课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只要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理念,领会 叶圣陶 先生关于学生的论述和关于教学的论述。通过研究我课题组教师的上课时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明显增强。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全体课题组教师基本上转变了教学观念,掌握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近两年本课题组老师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有: 张永刚 老师《谈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发表于《新课程报》2024.3,《浅谈创新性语文课堂的构建》获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论文评选一等奖2024.05; 孙益智 老师《初中语文体验教育实施策略》发表于《现代教育科学》2024.4,《量身打造“小当家”,科学培养班干部》发表于《中国教师》2024.10,《结构松散作文的突破策略》发表于《作文指导报》2024.7,《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实施策略》发表于《新课程报》2024.3,《口语交际的谈话节目模式》发表于《中小学教育》2024.10,《让创新思维之花盛开在语文教学之中》发表于《教学与教育》2024.2,《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的品质》发表于《学习与研究》2024.5; 张荣芳 老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发表于《新课程报》2024年第14期,《让学生在改评中快乐作文》发表于《名校》2024.2; 于海云 老师《浅谈如何写好事件论说文》发表于《现代阅读》2024.12; 谷平老师《科学指导巧妙背诵》发表于《学苑教育》2024.7; 王占锦 老师《解析﹒吟诵﹒赏析》发表于《新语文学习》2024.1—2;孙益智 张永刚 老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自主探究策略》获盐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成果教研论文类二等奖; 周正梅 老师《小筷子 大文章》获盐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成果活动案例类二等奖。

    课题组成员 谷平老师执教的《“差不多”先生》在盐城市农村初中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 孙益智 老师获县“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周登潮 老师获县中小学生环保征文比赛优秀指导老师。本课题组还定期出刊期《春蕾文学报》。

    2、锻炼了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

    (1)学生个性得到了发展,现在己有90%以上的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学习,课堂上表现注意力集中,发言积极,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各种作业,在求知过程中能够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勇于提出各自的想法、观点、在解决问题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等。

    (2)学生的创新人格得到了培养。在学习观念上,学生由原来“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在课堂上学生己从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条件地服从式做作业转变到到以探究和主动学习为主,能从多方位、多角度提出问题,努力做到自己回答和解决问题。学生捷报频传,彭园园同学在县环保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 王 君华在江苏教育电视台主办的首届“未来杯”奇思妙想作品选中获得优秀奖;周威同学在县第二届初中双语师生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在第二十四届“国际科学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赛区)金钥匙科技竞赛中李竞获特等奖,仇为鑫获二等奖,潘顾鑫、王鑫、颜文凯、姜栋、邵帅获三等奖。

    四、探索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探索出如下途径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途径之一,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途径有: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探究,组织合作研讨,充分挖掘教村中的创新因素,鼓励学生想象和猜想、质疑、求异、争论、创设问题情境等。

    途径之二,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知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它是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运用知识可分为两种:一是学生在深刻理解知识含义的基础上,自觉地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是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安排下运用,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逆向思维训练、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等。

    途径之三,开放课堂教学。开放课堂教学,是针对过去的“封闭式”教学而言的,是在师生平等的条件下,提倡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多角度、多方向的探求和运用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培养。主要途径是:开放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空、思维方式等。

    五、总结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总结出如下比较简单、易操作的几种评价方法:

    1、注重个体差异。这种方法是将评价对象一学生自身作为参照点的一种评价。

    2、科学运用绝对评价法。即以预定教学目标作为客观参照点,在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每一个学生的达标程度。在操作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客观标准,使学生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3、相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是指在某一集体(班级)中,以这个集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点,评价每一个学业生在这个集体中所处的位置。

    4、激励性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是捕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和成功之处进行导评,以便满足学生最佳心理需要,调动其创新积极性。

    “创新决定未来”。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今天,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时代需要创新教育,创新是教育的希望所在。只有打破传统教育的禁锢 , 建立全新的教育创新体系 , 才能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注人生机 和活力 , 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又会进一步推动教育创新。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 ,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有理由相信 , 在各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指导下,我课题组的创新教育必将开出灿烂之花

     初中数学创新教学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 作者:卢国娣 陈红 陈行军 来源: 时间:2024-9-3 12:05:02 阅读3118次 【大 中 小】

    我们从2024年9月开始对本课题进行前期准备2024年2月正式立项以来,我们按照课题研究目标、方法、步骤,认真制订阶段实施计划,狠抓课堂教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结构方式和方法策略。力求从理论把握上,材料积累上有所发展,有些提高,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现该课题的研究已进入中期,现总结如下:

    一.该课题的概况及具体事实规划

    (一)课题研究目标

    1、以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以“科学发现”的自主、创新、合作的教学方法,着重研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得到提高。

    2、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3、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不守旧、想创新、追求创新的意识。

    (二)主要理论依据

    1、人的潜能开发理论:

    追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创新能力绝大部分是一种潜能,教育的作用就是开发这种潜能。这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事实上,创新能力是学生固有的一种能力,教育就是把他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培养和发展。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品质,来发展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创新思维品质理论:

    创新思维品质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是在“学生碰到了引发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获得的信息和已贮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克服思维定势,通过对各种信息知识的匹配,组织或者从中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或者系统地加以综合,或者借助类比、直觉、灵感等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新形象、新观念,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

    创新思维本质上具有创新性、变通性、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等特征,是各种思维的有机结合,它是建立在脑科学、思维心理学、创造学等科学的基础之上,其成分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深刻性、跨越性、多元性和预见性思维等,是一种动态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空间结构。研究和运用创新思维,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展示学生思维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体现出教育以人为本的功能。

    (三)课程研究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本课题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实践操作法、观察研究法等展开研究,通过收集了解国内外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先进的手段和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调整思路,并请专家指导,不断完善实验观念和方案。

    2.研究步骤和时间

    ①准备阶段(2024年9月----2024年12月)选择课题,组建课题组、设计方案、课题组成员培训、请专家指导、调查分析教学现状和国内外相关内容的成果与发展动态、设计有关表格。

    ② 实验阶段(2024年2月----2024年5月)开展各种研讨活动,收集积累实验资料,修改论证课题并不断完善

    结题论证(2024年6月----2024年10月)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和教学心 得、完成实验报告 ④ 课题成果形式:实验方案、调查报告、经验总结、课堂实录、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

    ⑤ 课题研究组织:课题负责人为卢国娣、陈红、陈行军,组员有孟波、杨金花、吴萍、陈科花、陈淑锋、丁敏。

    二.课题有关研究活动

    (一)提高课题组成员对本课题研究重要性的认识

    初中数学怎么教?是采用形式化范式还是再创造范式,是“还数学本质”还是“还数学本来面目”,或是在初中有限时间内,教“演绎”还是教“试验”,要两种范式的得而兼之还是取其长补其短,这是长期以来争论的观点。数学教育活动中应充分重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而后者对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教育显得更为重要。正如波利亚所倡导的那样,要“把处于发现过程中的数学照原样提供出来”,关于这一点,费赖登塔尔强调指出:“要组织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第一原则”。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要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在此宗旨的指导下,必须改变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扎扎实实进行课题研究方案的实施

    首先,我们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了课题实施的目的要求,并请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等专家作理论指导,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和研究国内外相关课题的最终成果与发展动态,组织课题组成员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并要求在日常教学中严格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在教学中我们注意资料的收集、积累,平时定期不定期地学习有关理论,进行摘记、随笔剪报。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得失,并对研究方案作适当微调,在实施课题以来,我们有多篇相关论文获奖:

    《让学生生命亮丽起来》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作业、试卷、兴趣》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问题设计---学生思维发展的载体》 江苏省“师陶杯”论文评比三等奖 《设计数学作业也可形式多样》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初探》江苏省“师陶杯”论文评比三等奖

    《浅谈练习设计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之谈》 江苏省“师陶杯”论文评比三等奖

    《课堂教学片段的几点思考》 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论问题设计与学生能力的培育》 溧阳市“师陶杯”论文评比一等奖 《初中数学教学应加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溧阳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代数式求值化解早恋倾向》 溧阳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让课堂富有生活气息》 溧阳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促进自主发展,弘扬学生个性》 溧阳市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反例教学的重要性》 溧阳市数学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 溧阳市数学年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浅谈对学生个性差异的思想教育》 溧阳市德育论文论文评比三等奖 《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究》 溧阳市数学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新课改数学合作学习的体验和反思》 溧阳市论文评比三等奖 《点击信息技术,刷新数学课堂》 溧阳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让信息技术走进数学课堂》 溧阳市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另外卢国娣、陈红、陈行军、孟波、杨金花老师围绕课题开设了市级公开课,陈科花开设的片级公开课,卢国娣老师开设过学区级讲座,也都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孟波、杨金花两位老师被评为溧阳市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卢国娣、陈行军两位老师被评为溧阳市第六批教学能手,吴萍老师被评为溧阳市第六批教坛新秀和常州市第三批教坛新秀。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制作了一些课件,撰写了一些教案,并指导和修正教学实践,我们除了课题组的老师进行课题研究外,在利用课题组的成员带动其他老师一起进行研究,使教学研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研究,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并在学练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需解决的研究问题

    虽然我们的课题研究有了一定的收获,也有了一定的实施经验,但在自我总结中仍感到有些问题尚需要彻底解决或突破。

    1、在创新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上,我们还未能有稳定、科学的模式,还有待探讨。

    2、在实践操作和理论的吻合上清晰度还不够。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意识不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创新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3在某些方面课题组成员的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等工作滞后于研究活动的进展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4专家指导及教师的理论学习还须加强。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初中数学创新教学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这项课题结题还有一段时间,任务重,我们需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教学对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的重要作用,要多学理论,多进行实践的碰撞,不断寻找新的并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多请专家作讲座,在领导和专家的帮助、指导下,高质量地完成该课题的研究,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对我校的数学学科教学带来实际上的意义。

    【返回

    第四篇:互动理论

    互动理论

    在欧洲,社会学理论的开拓者们对微观层次的现象只是给予了粗略的关注,直到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的理论家们才开始转而分析微观过程。他们开始明白,在某种意义上,社会结构最终是由个人的行为和互动所构成和保持的,从而,他们开始致力于发现人际互动的基本过程。

    这一创造性的举措引发了广泛的微观层次的理论研究,即互动理论。互动理论的兴起表征着美国学者对社会学理论主题做出积极贡献的开始。

    一、互动理论的兴起 1.詹姆斯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第一个明确提出自我概念的社会学家。詹姆斯认识到,人类有将自身看作客体,进而发展自我感觉和关于自身态度的能力。

    人类能象征性地表示他人与其周围世界的各个方面,发展出关于这些事物的态度和感觉,并且形成关于这些事物的典型反应。人类能符号化自身,形成自我感觉和自我态度,并构成对自身的反应。詹姆斯把这些叫做自我的能力,认为它们对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建构其对自身的反应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詹姆斯发展了一套“自我”的类型学:⑴“物质自我”,人类把它们看作是其全部存在的一部分和决定其身份的关键的那些客体。⑵“社会自我”,由于与他人交往而形成的个体的自我感觉。⑶“精神自我”,个体的一般认知风格和认知能力。

    詹姆斯的“社会自我”概念认为,人们关于自我的感知源于同他人的互动。他指出“一个人,有多少人认识他,就有多少个社会自我”。然而,詹姆斯并未对这一初步的见解深入探究,毕竟,他是一位心理学家,较之于个体能力所源生的社会过程,他更关注个体内在的心理活动。2.库利

    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修正了自我的概念,他的主要突破是:将自我看成是个体在其社会环境中,将自身和他物一起视为客体的过程。其次,他认识到自我源于同他人的交往。

    库利提出,个体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体味他人的姿态意味,并从他人的观点中看到自身。他们想象着他人如何评价自己——从中获得自我的形象、自我的感觉、自我的态度。他人的姿态就如同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己。这正如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看待并衡量其他事物一样。

    如同个人可以象征性的符号化环境一样,个人也可以象征性地将自己视为客体,在他人行为这面镜子中,看到自我的形象和感觉。自我是以群体为背景的,是在互动中产生的。但是,群体作为参照之境,他们的重要性却有所不同,一些群体的重要性高于另一些,这些对于形成自我感知和自我态度最为重要的群体通常是,那些存在私人关系和密切关系的小群体。3.杜威

    作为实用主义(pragmatism)学派的主要代表,杜威强调人类同世界的调适过程,在这一在此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试图掌握环境中的各种条件。在适应自己所处的生活条件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他们独一无二的特征。

    杜威指出,人类独特之处在于他们的思维能力。心灵意识不是一种结构,而是一个过程,它是人类努力去适应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

    在杜威看来,心灵意识是这样一个过程:对环境中的客体进行定义,明了行动的潜在路线,想像每一路线所可能产生的结果,抑制不恰当的反应,随后选择一条有利于调适的行动路线。由此可见,心灵意识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它意味着深思熟虑。

    深思熟虑是对各种难以取舍的行动路线(在想像中)进行生动的预演......深思熟虑是对各种可能的行动路线进行的试验,它是对各种已选定的因素进行不同组合的试验......以期了解,一旦采纳了某一行动路线,行动的结果将如何。

    杜威关于心灵意识的概念,即认为它是一个调适过程,而不是一个事物或实体,对米德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恰如库利对其自我概念所作的论述一样,杜威论证了心灵意识只有通过人们在社会中的互动才能得以形成和延续。

    实用主义把有机体看作是实践的产物,也就是说,是在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中才形成的。结合行为主义,实用主义提出了理解人类生命的新思路:人类试图应对他们周围的现实环境,并学会那些能够使他们获得满足的行为模式,而最为重要的一种满足是对其社会环境的适应。4.米德

    互动论在美国最有影响的开创者是米德。他关于人类心智、自我和社会三者关系的揭示以及人际互动模式的理论至今仍被许多互动理论作为基本结构而接受。

    米德对人类生命过程的理解,是他关于心智、自我、社会关系探索的认识基础。在这个方面,米德深受行为主义、实用主义和达尔文主义的影响。自诩为行为主义者的米德,反对行为主义关于人的内在心智动力是不可研究的前提假设,试图以虑及人类心智和自我重要性的方式,修正行为主义的刺激强化理论。

    米德接受了杜威关于人试图应对他们周围的现实环境,并学会能够使他们获得满足的行为模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满足是对环境的适应的观点。米德还将达尔文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有那些有利于其生存和适应的东西才能在有机体中得到保存——应用于人类。

    在融合行为主义、实用主义、达尔文主义三者的某些成分之后,米德形成了他关于人类生活图景的观点:人是努力适应环境的动物,人试图学会和保留那些能使其生存并获得满足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心智和自我。

    心智和自我和其他人类的独有特征,正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为生存而努力的情况下进化而来的。人通过获得心智和自我以适应社会,社会也正是因为个体所具有的心智和自我能力而成为可能。

    (1)心智

    心智就是人们定义特定的社会环境,并通过“想象性预演”各种行动方案,选择最合适的行动路线的心理过程。米德的这一说法,继承了杜威的观点,其所说的“想象性预演”的过程类似于杜威所说的深思熟虑的过程。

    米德研究了婴儿的心智形成过程,以了解人是怎样获得心智这种能力的。米德强调心智产生于一种选择过程。这种选择过程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试错法,一种是婴儿的协作者的有意识训练。

    通过这两种途径中的任意一个,婴儿逐渐学会具有普适性意义的常规姿态,而学会能够增强个体间互动有效性的常规姿态,意味着人类心智、自我和社会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当一个有机体懂得了常规姿态的含义,通过这些常规姿态来领会和理解他人,并想象性地预演可选择的行动方案,那么米德就认为这个人具有了心智。(2)自我

    心智的能力,是自我形成的基础。人们对他人的姿态进行解读,并从他人的观点中了解自身(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对他人姿态的理解,是对自身想象和评价的基础。人类这种将自身作为客体进行想象和评价的能力是有赖于心智能力的。

    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随着有机体的成熟,在每一个人与具体他人互动的场合中形成的暂时的‘自我想象’,最后将明确为或多或少稳定的、可归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概念’”。借助自我概念,个体行为获得了前后一致性。

    米德指出了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嬉戏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儿只能跟有限的几个他人进行想象。第二个阶段是团体游戏阶段。这是随着生理的成熟和角色领会的实践,成长中的有机体开始体味进而理解处于有组织的活动中的他人的角色,获得多重自我的形象。

    在最后一个阶段,一个人能够体会并且理解社会中“一般他人”的角色并明确共有态度。在这个阶段,个人能够提高自己对那些交往对象的反应的恰当性,同时,将自我形象从特定他人的期望,拓展到更广阔的社会共同体的希望和观点。(3)社会

    社会互动的组织化有赖于心智的形成。如果人们不能领会角色和能对可选择的方案进行想象性预演的心智能力,个体间就无法使他们的行动协调一致。

    社会互动的组织化也有赖于自我的能力,如果人们不能从一般他人的观点出发评价自身,如果不具有从共有态度中把自己当作客体看待的能力,那么在较大的群体中进行解调就变得及其困难。

    米德不但用心智和自我能力来说明社会的维持和延续,而且用心智和自我能力来说明社会的动荡和潜在变动。在他看来社会是一种构成现象——缘自个体间的调试和互动。因此,社会也可以被改变和重新建构——通过心智和自我表征的过程来进行。

    米德道出了社会和个人之间相互依赖而维系的关键过程,他涉及到了社会组织是个体心智和自我的反映,并且是心智和自我的来源,但是却未能进入到社会组织的多样性和个体在这些模式中运作的多样性的层面。米德没有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确切的连结点,从而使研究未能精确化。

    5.结构与角色的概念化 米德没有找到心智、自我与社会的确切连结点,因而不能清晰地描述社会结构的参与如何影响个体行为,以及与之相反的问题。解决这一模糊的社会学探索之一,就是将目光集中在角色这一概念上。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巨大的位置网,那么个体则处在这个位置网中,扮演着与某个位置相联系的角色。

    帕克是最早以强调角色来发展米德的思想的学者之一。他强调角色与某个社会的结构位置相联系,而个体则与社会结构位置规置下的某个角色相联系。这样自我就在多重角色的扮演中重现,而各种角色又与特定的社会结构的位置相联系。

    默雷诺则将角色分成若干类型:身生角色——在其中,行为与一定文化条件下的人们的生理需求相联系。心理角色——个体按照特定社会背景的具体期望行事。社会角色。社会角色——个体要遵从各种常规社会类别的期望。社会结构被视为有组织的、要求个人按角色行事的期望网络。

    人类学家林顿,则通过角色、地位和个体之间的概念区分,进一步阐明了社会组织的本质和个体在其中的嵌入性。社会结构的一些要素是:一个位置组成的网络、一个相应的期望系统、按与特定位置相联系的期望之网来行事的行为模式。

    这三位学者对角色的表述,即角色是与社会结构中某一位置相联系的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个体按照社会对某个位置的期望扮演角色,社会结构就是一个由个人按照特定要求扮演角色的期望网络。他们的论述成为米德理论的必要补充,使人们有可能更准确地理解心智、自我与社会地相互联系。

    二、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是对米德互动理论的一方面发展。符号互动论是布鲁默(Herbert Blumer)提出的名词,但库恩(Manford Kuhn)等学者对他的一些观点提出了挑战,由此出现了符号互动论的依阿华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对垒。

    这种说法不过是一种方便的标志,并非争论发生的准确地点,因为布鲁默于上世纪中期离开芝加哥,而库恩在此后不久谢世,而依阿华学派的大部分传统于上世纪60年代转入印第安那大学的符号互动论中去了。

    1.人类制造和使用符号,通过符号交往。

    制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是人类比之其他动物远为优越的特征。凭借这种能力,人类得以不断地符号象征化各种客观事物、思想以及事实上他们经历的任何阶段,并进行交流。

    人类之所以能够使用符号有效沟通,是因为他们具备在发音和身体姿态等方面获得一致意义的能力。符号性交往是个复杂的过程,因为人们在交往中不仅使用词汇和语言符号,还使用具有一般含义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辅助体态和其他象征性姿态。2.通过角色领会对他们的姿态行为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形成互动。米德认为角色领会是一种视他人的态度和意向而行动的能力。互动论者仍然视之为互动发生的基本机制。

    3.心智和自我的存在是人类互动的结果。芝加哥学派和依阿华学派的分歧:

    1.对人性的解释方面:芝加哥学派更强调自我对互动关系的建构能力,而依阿华学派则更强调自我概念和角色对互动关系的限定和规制。

    芝加哥学派认为,具有心智的人能将任何客体(自我)置于情境之中。虽然,自我是一个很重要的客体,但他不是惟一的客体。在行动之前,人们会对行动进行权衡和蓝图设计,但人们可以改变他们的情境定义和行为。

    依阿华学派认为,具有心智的人能够进行情境定义,但倾向于保持人格的一致连贯性和可预见性。自我是情境定义中最重要的客体。人们能够进行权衡和蓝图设计,但其行为不过是核心自我和群体如同棱镜般散射的结果。

    2.对互动本质的揭示方面:芝加哥学派强调互动中人们的情境定义和行为模式处于持续不断的变动之中。而依阿华学派则强调人的核心自我、他人的期望和情境的规范对互动的影响和规制作用。

    3.对社会组织的本质认识方面:虽然两派都认为社会组织是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但是芝加哥学派更强调人在互动过程中对社会组织的创造作用,而依阿华学派在强调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对互动的规制作用。

    芝加哥学派认为,社会结构是通过行动者的彼此调适建构起来的。社会结构是行动者置于情景定义中的客体之一。随着行动着情景定义和客体的改变,社会结构相应地也会重新排列,从而要求他人重新调适。

    依阿华学派认为,社会结构由具有一定期望和规范的地位网络构成。虽然符号互动创造和改变着这种结构,但是一旦这种结构产生出来,就会对互动进行规制。这样社会结构就是相对稳定的,特别是当人的核心自我渗入特定的社会网络时。

    4.对社会理论的本质理解方面:两派都认为,社会学研究着重做出情境定义和选择行动路线的研究。

    芝加哥学派倡导,社会学方法从个体的内心世界看个体如何建构行动路线,强调研究者与变动不居、多种多样、往往是非决定性的情景定义和行为的影响因素相调和。研究者应该运用观察性、纪实性、非结构性的访谈技巧,以透视行动者定义的过程并考虑这些过程中的变化。在最佳状态下,理论只能对行为和互动的模式的解释提供一般性、暂时性的描述。依阿华学派认为,应该用可靠的工具测量符号互动过程的变量关系。理论可以提供预测行动与互动的抽象解释。

    芝加哥学派和依阿华学派的争论,其实只是确立了符号理论的两极边界,很少有符号互动论者严格遵循其中一方的立场。

    三、自我和认同理论 几乎所有的互动理论,都将自我视为面对面关系的核心概念。而“认同”则用于对自我的再阐释。自我被看作是由一系列认同建构的。在认同的显要性层级(salience hierarchy)序列中,处于较高层级的认同对自我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使个体极力组织自己的行为,按照一定的规划来表现自身。

    1.斯特赖克

    ⑴认同是对处于互动中的个体位置的标定。

    个体标定自身的位置之后,就会产生对自己行为的预期。他们还能明确他人的认同位置,认识到引导他人角色行为的预期。在这些定位之后,个体还能意识到更广阔的参照框架和情境定义,并将自己作为客体,置于整个位置结构的关系之中。

    然而,行为并不完全由这种位置标定和情境定义所支配。人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摆脱角色定位和情境定义的规制,随较大的社会结构的类型而定。有的社会结构是开放的、有伸缩性的,有的社会结构是封闭的,机械的。但是,当人们面对面互动时,社会结构仍然对个体的所作所为起限定和规制作用。

    ⑵显要性位置高的认同对个体的行为有更多的统合作用。在大多数情境中,人们都需要调用多重认同,认同调用的灵活性受结构规制的严格程度的影响。

    ⑶责任担当是个体对某一认同充当的程度。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越是依赖于某一种认同的责任担当,则这一认同越是在显要性序列中处于较高的地位。如果这一认同是基于更大的社会界定和他人的观念,他就会产生与这些观念和界定更一致的行为。个体在某一场合给以这一认同的责任担当越多,则越是获得更多的自尊。

    ⑷当互动情境由于外部事件的侵扰而改变时,人们可能寻求新的认同。责任担当就会朝着那些反映新的价值观念的认同的方向改变。2.麦考尔和西蒙斯

    ⑴角色定位的两个部分:

    包括与社会结构有关的常规部分和与人们的想象有关的特殊部分。⑵为何要寻求角色认同:

    一方面是为了寻求一个人的认同在他人眼中的合法化,这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力量。另一方面人们寻求在角色执行中估价自身,企图固化角色定位,获得他人的角色支持。

    这种角色支持不仅包括他人赞同个体占据某一位置的权利、承认个体由这一位置而引发的行为,而且包括附着于角色认同、角色执行上的更为丰富的内容,如个性、风格、情感和格调。由于许多角色认同在个体的内心是理想化了的,所以个体的角色认同和他人的角色支持之间存在矛盾,个体通过一些机制克服这些矛盾。⑶影响认同显要性层级的因素: 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人们理想化了的观念被他人支持的程度;人们充当相应身份的程度;与身份相联的外部和内部报酬的大小;以前对身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多少。

    ⑷互动是一场交换性谈判,个体的角色认同与其在互动中获得的报酬有关。人们在互动过程中,寻求伴随角色执行的合法化而来的报酬。这种报酬有三类:外部报酬——金钱及其他大家都可见到的刺激;内部报酬——对个体的刺激,如满意、自豪和舒适等;最有价值的报酬——角色支持。在所有互动中,个体总是被驱使去寻找利润。

    ⑸现场认同受到显要性层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个体在某一特定现场的角色认同受到几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现场自我,这决定了在既定情境里个体的可选菜单,包括个体可能启动的角色认同。

    其次是理想自我,这个自我比现场自我更为稳定,它决定着何种认同应该在互动中处于较高位置,以及他们将如何被调用来建构现场自我。其他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感觉支持某一认同的必要性;确立某一现场自我所能获得的报酬等。

    四、角色理论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所有的男人女人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上场的时候,也有下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扮演着许多角色。莎士比亚《人间喜剧》

    在社会学理论中,角色是个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键概念。人在社会结构中确认自己的位置,扮演与位置相联系的角色,实现自我、他人和各种群体的角色预期。人在社会中,如同演员置身舞台。

    正如演员在舞台上有明确的角色,社会行动者也占据明确的地位;正如演员要按照剧本演戏,社会行动者也要遵从社会规范;正如演员必须听从导演的调度,社会行动者也要听凭权贵和大人物的摆布;正如演员在台上必须彼此回应,社会行动者也需相互调适;正如技能不同的演员赋予角色以独特的解释意义,具有不同自我概念和角色扮演技巧的人也拥有独特的互动方式。

    特纳(Ralph H.Turner)在对角色的研究中,不仅保留了角色是预期行为观念的看法,而且从更强调行动性的角度,建构了更为系统化的理论。

    在所有的社会情境中,人都试图为自己构建一个社会角色,并且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告知对方自己在扮演何种角色。人们假定他人也在环境中扮演着明确的角色。运用这种假定,人们能够有效地解读他人地姿态和暗示,确定他人正在扮演的角色。个体也能向他人暗示自己正在扮演的角色。

    1.互动的基础是行为人彼此间的一致性规范 人们彼此的活动,更多的不是服从于社会结构的规范和地位的要求,而是更重视其行为的一致性。在人际互动中,存在着隐蔽的“一致性规范”。人们总是努力估量他人行为的一致性,以便分辨其背后的角色。2.个体以角色来看待世界

    个体运用民间规范在行为中寻找一致性,并将行为因素归属于某一特定角色;个体用这些角色来解释和定义环境,运用其他行动者的品质和情境标志来认识角色。

    一方面以角色不同等级的权利、特权和对角色的尊重程度来评价角色,另一方面,根据社会希求程度和价值来对角色进行估量;角色行为和情境发生变化时,角色定义也跟着发生变化。

    互动的产生和维持有赖于自我和他人角色的萌发和确认。每一个角色都倾向于建构和回应一个或更多的其他相关角色。角色在他人角色的互动中形成互动规范。

    行动者一旦彼此确认并互相指定角色,这种角色就可能长期延续下去。在某一情境中,新的行动者将被分配到已有的角色中。人们对角色的细节以及什么组成了充分的执行有一个一般性的概念。个人角色执行的适当性,极大地影响力了角色、角色伴随的特权以及与他人的角色互补行为被承认的程度。3.组织中的角色

    角色被安置于组织中以后,组织就成了角色分化、评价、补充性、合法性或预期、一致赞同、安置的判定标准。决定角色的合法性特征、角色评价、角色安置以及角色适当性的权利就趋于固定在特定的角色上。角色的分化,将角色和组织中的特定地位连结起来。每一个角色趋于发展成为适应多种他人角色的模式。4.社会环境中的角色

    人们倾向于把不同环境中的行为,归纳为尽量少的角色。当角色指向更为一般的社会情境时,角色分化倾向于与社会价值观念联结起来。

    行动者努力减轻角色紧张。这种紧张通常是因为角色冲突、角色矛盾和角色不适引起的。个体趋于接受所有角色关系的指令系统,将其看作是看待他们行为的一个框架和解释他人行为的一个视角。

    个人趋于选择性确认某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自我概念趋于强调这样一些角色——他们为有效适应相关的他人提供了基础。当在情境中扮演角色与自我概念相悖时,这些角色就会被淡化处理。

    特纳是以主趋势命题(main tendency)来给出一些经验的规律性总结,这些主趋势命题有: ⑴角色分化和增长趋势:在任何情境中,不同的行为、情感、动机归属不同的角色单元。⑵角色意义趋势:在任何情境中,都通过被归属的角色来确定个体的行为对自我和任何对方的意义。

    ⑶角色提示趋势:行动者的特定品质、行为的各方面和情境的特征成为角色认同的显著提示。⑷角色评价趋势:任一角色都希求在等级和社会中获得评价。

    ⑸角色行为对应趋势:角色随着扮演该角色的预期行为和环境改变而改变。⑹角色互动趋势:自我和他人角色的确认是互动产生和维持的条件。⑺角色回应趋势:每个角色都倾向于回应一个或更多相关角色。⑻角色的预期合法化趋势:稳定的角色往往被赋予合法期望的特征,并且被视为在一个情境中合适的行为方式。

    ⑼角色持续趋势:一旦固化,角色结构将持续下去。

    ⑽角色安置趋势:他人用某一角色来确定某一个体,则个体倾向于接受既定的角色。⑾角色领会趋势:自我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他人角色的适应和领会。

    ⑿组织标准决定趋势:组织决定其中的角色的分化、评价、补充性、合法性、预期、赞同和安置。

    ⒀角色合法定义者趋势:组织中某一特定的角色决定对组织中角色的安置和适当性判定。⒁角色地位趋势:组织中的角色与组织中的某一地位连结起来。⒂角色丛趋势:每个角色趋于发展成适应多种他人角色的模式。

    ⒃角色的正式化趋势:组织中的角色,其持续性会通过传统和自身的正式化来加强。⒄角色省减趋势:人们倾向于将不同环境中的相同角色归属于一类角色。⒅角色价值锚定趋势:在更一般的社会环境和情境中,角色倾向于同社会价值观念连结起来。⒆角色淡处理趋势:如果角色与自我概念相悖,则角色就会被淡处理。

    五、拟剧理论——焦点互动

    戈夫曼是上个世纪后半叶互动理论领域最具独创性的理论家,他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两种互动的基本类型:焦点互动和非焦点互动,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焦点互动是人们在某一时间里,积极有效地进行的感觉和视觉都注意于某一焦点而发生的互动行为。

    非焦点互动则“包含着单单依赖人们在彼此面前的表现了来进行的交往,具体来说,当两个陌生人面对面穿过房间时,他们彼此审视对方的衣服、姿态和一般的格调,并调整各自的风度,因为他们自身是在观察之下的。”这种非焦点互动是在互动秩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在公共场合人们所做的,大都是交换一个眼神,彼此审视一下。1.焦点互动 ⑴相遇

    简言之就是指社会场景使人们在身体上极为接近,能进行包括谈话在内的面对面接触。具体而言,包括以下要素:A.集中注意于某一视觉和认知的焦点。B.言辞交往具有双向优惠的开放性。C.高度的行为相关性。

    D.面对面的密切注视,最大化相互间的感知和审视。E.“我们”这样一种团结感的出现,以及这种感觉的交流。F.具有开始、结束、进入、退出的正式标识和仪式。G.有一系列对不正常行为的纠正性程序。

    相遇的瞬间被概念化为“聚集”——人们在某一空间集中。聚集坐落于更具包容性的单元社会场合之中。社会场合乃是一个更大的综合体,它是由固定的设备、独特的风气和感情结构、节目和议程、行为的规则,以及事先确立的行为序列等支撑。

    人们在相遇中形成良性的焦点互动,需要遵从一些规则,当人们能够高效率的运用这些规则时,个体间的焦点互动能够进入“精神欢快的状态”。

    这些规则是:①不相关性原则。排除外界无关紧要的干扰。②转化原则。将外部因素组合进来。③实现途径原则。对参与者的行为进行解释和表达的一般计划和框架。④交谈原则。包括:维持注意力于一点;建立明白的线索,以确定何时一个发言者说完,然后另一个开始发表意见;确定一个发言者能说多长时间,发言的频率是多少;使对话中的插话和暂停规范化;制裁那些将注意力转到与对话无关的外部事物上的参与者;确保附近的人不会干涉对话的进行;引导优雅和机智的使用,即使是在面对不同意见的时候也是如此。⑤自我尊重原则。鼓励参与者对世故和礼仪的遵从。⑵仪式

    “戈夫曼的重大贡献在于认识到了细小甚至是琐碎的日常生活仪式。”比如“喂,你好吗?”“早晨好”。“很高兴见到你”“再见”。这些看起来可有可无的表达,引导互动的开始、发展和结束。

    仪式作为互动的基本要素,在这些行为中发挥作用:①调整个体,参与互动;②让他们认识到相应的不相关性规则、转化规则、使用途径规则和交谈规则。③在互动的整个过程中,对个体进行引导。④帮助他们纠正破裂和事故。

    仪式维持着一种尊重和风度。尊重作为人际间的礼仪,表达了对他人的尊敬,表示他们希望互动的愿望、他们的作用和其他感情,以及他们对相遇的投入。尊重代表着一种承诺,行动者声明和保证在将来的行动中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待接纳者。

    尊重仪式可分为两种类型:规避仪式和展示性仪式。规避仪式用来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侵犯他人周围存在的“理想的边界”。展示性仪式包含个体向接纳者的进行特殊证明的动作,这些动作表明行动者是如何关注接纳者的,他将如何在将来的互动中对待他们。互动是连续的、辩证的,包含着规避和展示性两种成分。

    风度指的是“个体通过举止、衣着和仪态等正式行为所传达的要素:借此,可以在当下的表现中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品质。通过风度仪式,个体向他人展示自身形象并同时告知他人,他们是可靠的、值得信赖的、而且还是机智的。

    通过尊重和风度的仪式运用,通过运用相关规则,个体将自身投入相遇之中,在这里,他们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并且将自己表现为一个特定的个体。⑶交谈

    谈话是焦点互动中的关键机制,大家集中注意力并对情境进行全面的裁定。由于对话在焦点互动中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它都被规范化、例行化了。焦点互动通过对话,实现对群体交流情境的整体创设,建立起一种共享现实的感觉。

    最突出的规则是对自说自话的禁止。因为,如果一个人自说自话就是向他人示警,让他人觉得设定一个共同维持的、彼此都有准备的理解基础是错误的。

    一些准交谈也规范化和例行化了。比如,反应的标志或者不完全意义上的插入语或感叹词——哦、喔、哎呀——同样被规范了,用来加强语气。最根本的,它意味着,说话人并没有运用正规的词,却达到了运用正规词的效果。

    语气和感情宣泄的结盟作用。即使那些情绪化的言辞和忌讳的表达,比如所有的脏话,与其说是一种情绪表达,不如说是自我——他人的结盟,以建立起“我们内心所关心的也是他们所关心的”这种感觉。

    话头改变的例行化。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交谈的运作是十分复杂的。当个体说话的时候,他就建构了戈夫曼所说的“话头”(footing),即互动和对话所设定的根基。

    由于口语比较容易操控,人们能够欣然接受话头的改变和对话背后的基本承诺。但是,话头的改变也被高度例行化了,并且有十分明显的迹象。比如,当一个人说,“我们别说这个”时,话头就改变了。如果有人说:“很好,但是,„„是怎样的呢”他同样根据惯例改变了话头。

    话语意义的精妙和复杂性,意味着谈话中常常隐含多重话头。例如,讽刺、挖苦、双关、妙言、话里藏刀、转弯抹角、含沙射影等。但是,为了相遇进展顺利,这种话头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被正式地规范化和例行化了,这使个体能够保持一种共同的现实感。⑷自我与角色

    焦点互动中相遇的关键规则是自我尊重。个体需要维持面子,并且通过世故和仪式来维护他人的面子。面子是一个人沿着被他人所支持的航线(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模式)而获得的承认和积极的社会评价。如果一个人没有面子或处境难堪,往往是因为航线不合适或他人不能接受。

    脸部表情的投入通常是从眼睛的接触开始的。而一旦开始他们就会陷入适于情境的仪式轨道中。在脸部表情的投入过程中,如果可能的话,每一个都会运用一定的策略,维持彼此的面子并进行裁判。如果必要的话,则将他人置于合适的航线之中。特别是行动者寻求避免在情境中出事和发生断裂。

    为了有利于相遇,个人试图维持戈夫曼所说的个人领地。个人领地包括,物质道具、生态空间、个人所辖身体周围的空间范围、对话权力等。一般而言,个人的社会层级越高,相遇中的自我领地也就越宽。

    自我在焦点互动中,要将自身构建成一个与其风度、其在他人面前的自我、他的前台(舞台道具、表情机制和表演)一致的角色。个体与角色之间的关系存在三种情况,一种是一般性的角色包含(role enbracement),一种是角色分离,这种情况出现在,人们接受了与其自身形象不一致的角色时,借以分隔开人格与其在交往中的角色。

    另一种是角色痴迷,即个体完全投入某角色。戈夫曼认为,对于那些在整个过程中个体直接面对的角色,个体一般会卷入较深,而对于个体在其中处于从属地位的角色,就会有相当的角色远离。

    角色扮演受到自我的限制。“角色的假定是与行动者投身于他们的表情时的自我想象紧密相联的,虽然个人在某一情境之中所显露的自我有赖于他人的反应——他人可以确认和否决一个人在某一情境中的自我;但在他人面前,舞台表演的组织仍然极大地受到自我的限制。” ⑸干涉和修复

    当一个人在焦点互动中暴露了与角色相反的姿态,呈现了一个相悖的表现,失于运用适当的惯例,探寻了一个不适宜的角色时,这就很可能会砸台。从个人的角度看,很可能存在尴尬,一旦出现尴尬,个体的反应就会更加出现退缩,恶性循环,导致更高程度的尴尬。

    这时候,个体会寻求修复因不适当的行为而导致的砸台,而他人则会利用资源对这种努力予以支持。这样个人和他人的多种纠正性反应便维持了一种情境的秩序感。

    其中,他人的反应可能有:他人利用忽视一些细节的策略;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个体的纠正性努力;如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则人们可能考虑作出道歉,接受解释、理由和新的信息,或者例行公事地做出其他努力以图修复。当然,这样一些愿望很容易使他们遭到欺骗和操纵。2.非焦点互动 在一般轮廓上,非焦点互动和焦点互动没有多大区别:它们被正式地规范着;它们需要人们的表演;它们包含着自我的展示;它们蕴涵着惯例的使用;它们有修复的、正式的和例行的程序;并且,它们也有赖于大量的仪式、手段和注意力。⑴没有过滤隔膜

    人群在进行焦点互动时,存在着一个过滤隔膜,将不相关的因素排除在外,这样才能保证焦点互动的良好秩序和效果。而在非焦点互动中,不存在这样一个清晰界定的隔膜。这里没有封闭、紧张的关注点,也没有面对面交流的义务。

    规则指向更多的是人们如何外在于注意的焦点,从而自由自在,不限于表情脸面的相遇之中。这里的规则主要指的是怎样行动、交谈、端坐、站立、自我呈现、道歉以及其他一些维持公共秩序所必须的行为,而不是造成焦点互动的人际“工作”。⑵沉默的表演

    在公众场合中的非焦点互动中,人们仍然需要投入表演,但是,人们并不需要脸部表情,也不延展话题范围,表演的呈现更为沉默和失于亲切。

    戈夫曼用了不同的词来描述这些呈现,其中使用频率最多的是身体惯用表达(body idiom)和身体修饰(body gloss)。这两个词表征了个体对他人所做出的可见的和可积淀的风格的全面构造。

    他提到三种类型的身体修饰:①定位修饰。个人给予他人的,以确定当时当地正处于某一公认和适宜的行为中的姿态。②谨慎修饰。个人暗示给他人的,自己将不会执行侵犯和威胁他人的行为姿态。③表演投入修饰。标识一个人并没有被规制和胁迫,从而完全能自我控制和支配自己的其他行为的姿态。⑶自我领地

    非焦点互动中几种明显的领地考虑:①在一个人身边的固定的地理空间。②个体周围以“我”为中心的非侵犯性活动领域。③在任何情况下,他人都将不会侵入的私人领地。④一个人可以在短期内声明的“窝”和固定空间。⑤在涉足一些辅助性行动中,个人可以宣称使用的空间。⑥在某些情境中,做某些事和接受某些事物的次序。⑦所占有的领地,或确认为“我”所有的物品和穿着在个人身上的物品。⑧正式的拥有物或有关个人的业已被控制和掌握的事实。⑨会话权的拥有,召集某人并和他交谈的控制权。

    在所有社会里,都有关于这些相关领域构造的明确规范,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它们能够被利用的明确理解。自我领地的标识可以让这些领地变得可见起来。标识指称这些领地的要求及其延展、边界和寿命的符号和客体。对这些标识的侵犯,意味着对个人自我的侵犯,并将意味着招致制裁。⑷断裂的修复

    在非焦点互动中对规范和领地的入侵也会造成断裂和潜在的倒台。这些通常由仪式行为来修复,这些行为有道歉、解释、再探求(抢先争取做某些事情的许可)。⑸惯例的重要性

    在公共场合,惯例依然重要。“当人们在公共场合行动、站立、端坐和投入其他活动时,这些行动就贯穿着仪式,而当人们进行更近的接触时更是如此。点头、微笑、手势、身体动作以及谈话的简要插曲(特别是在修复之中)都是高度仪式化的,而行为的结果也同样是模式化的——它促进了规范和个体愿望的符号之间的贯穿和彼此协调。” ⑹策略和疏忽 除了仪式意外,许多非焦点互动还包含着策略和疏忽。“通过简单地忽视和默默地宽容规范、自我和仪式实践中小的断裂,人们就可以在没有讥讽而不失轻松的条件下,聚集在一起共同活动。”

    这样非焦点互动就可以顺利地进行,人们就可以在微妙的眼神、点头、短暂的目光接触、方位变动和其他公众生活地行为中,获得执着的现实感。戈夫曼认为人类和互动,在一定意义上是玩世不恭和被操纵的,其十分极端的情景化的自我概念显得有点过头,且他有时踯躅于极端的主观主义和人际怀疑主义里,但他的社会学仍获得了不朽的成功,并被认定为20世纪后60年里首要的社会学家。复习思考题:

    1.简述詹姆斯的“自我”类型学。2.试述库利的“镜中我”观点。

    3.简述米德关于人类心智、自我和社会三者的关系。4.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5.简述斯特赖克的自我和认同理论。6.试述特纳角色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五篇:语文课堂良性互动阶段性小结

    《语文课堂教学良性互动的探究与实验》阶段性小结

    楼坊坪中心小学蔺彦生 《语文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下面是我对课堂教学“互动”方式的探究。

    一、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的动态反应,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一种不断作用的状态过程。主要包括3方面。

    1.言说互动。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的工具,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师生沟通实际上是师生之间的话语交流。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课堂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质,这就是教学对话的原理,言说互动就是通过对话这一形式体现出来的。言说互动的基础是了解师生沟通中的不同情境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除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讲究与学生对话的技巧,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平等、自由、民主、协调、富有情趣和美感的交谈氛围,并且时时激发出新意和遐想,这才是我们新课程中所需要的平等、和谐的言说互动。

    2.信息互动。信息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也发生变革。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不再是教师根据教材和自己掌握的信息走向学生、学生依靠教师的信息走向教材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师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信息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在现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通过从教师那里获取的信息来理解掌握教材外,更多的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和媒体来主动获取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教材、媒体、学生等多方面获取信息,不断充实自己。把握住课程目标的精髓,有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正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学会学习。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现代的课堂教学内容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这几种要素形成了立体交互式的信息传递网络。此网络中,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认知过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在认知的同时,学生对所学习和理解的知识要紧密相结合,主动从各方面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宽知识面。

    3.情感互动。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达到师生间开放、支持、反馈、愉悦的目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很少顾及学生接受时的状况,于是师生间情感上产生距离,影响教学效果。情感互动的教学方式,使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设身处地体验学生的思想感情,要和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创设宽容理解的心理氛围。师生之间要相互包容,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确立以情感沟通为核心的教学交往,形成双方的心智交流。

    二、生生互动

    它是指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一种互动行为,是学生之间在课堂上心灵沟通和思想交流的过程。它具体表现在课堂上学生的互相讨论、评价、倾听、激励、竞争等方面。课堂上的情感交流,思维碰撞,就是在这种生生互动中产生的。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方式主要有3种。1.小组互动。是指由3—4名学生组成多个学习小组,通过对话、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各小组总体表现作为教师奖励的依据。小组互动中的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在这个集体中不同智慧水平、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学习风格的组员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思想的交流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新的水平,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讨论的实质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助长式互动,参与讨论的同学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得出结论,以获得新的知识,实现素质与价值观的转变。2. 角色互动。也可以称作模拟法。指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不同人物,分别扮演特定情境中的具体角色,展示这一背景下学生的不同观点,这种方法的操作方式是介绍背景—分配角色—进入角色—评出最佳演员—总结优缺点,特别是在朗读教学中多采用这种方法。角色互动一般是由教师根

    据教材内容分配角色,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通过信息收集、分析思考、明确自己角色在文中的地位与作用。3.质疑互动。有疑才有思,要想让学生学会提问,教师可选取教材中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整体感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互相解答疑问,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学习小组中通过讨论来解决,最后,将小组中认为最有思考讨论价值的问题写下来,提问其他小组学生,并对其做出正确评价。相互质疑,往往使学生能更自觉地从教材中发掘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并且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质疑互动是生生互动教学的有效方式。首先,在互动中,每个学生都处于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活思维,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其次,在互动中,每一个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思维方法,这对拓展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再次,在互动中学生会获得一种平等交流的权利,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可使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课堂中,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很多学生会由于害怕被别人发现错误而掩饰、遮盖自己真实的学习过程。有的学生本来有自己的想法却随大流人云亦云,有的学生本来有疑问也不敢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于是原本一次深刻的思维碰撞机会就错过了,原本一次很好的情感交流机会也错过了。

    因此,老师可以跟学生共同创造一些课堂制度:如奖励发表异议的、鼓励大胆发言的、批评讥笑别人错误的等等,让每个学生都敢于暴露真实的思维、愿意表达真切的情感体验、大胆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以促进生生问、师生问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在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中,我们多于对各种教学要素作思辨性的分析。但真实的课堂是一个具有时间、空间、人际间等多向维度的立体系统,其问充满了即时兴的、不确定的、无法预料的成份。



    推荐阅读: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5篇材料)
    关于毕业的留言说说80句最新(最终定稿)
    四年级经典童话故事5则范文
    初三作文心声700字(5篇可选)
    中学生精简军训的手抄报范文合集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