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个人工作总结 日常祝福语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四号文库

    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简介(5篇范例)

    栏目:四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悠然自得 时间:2024-09-17 00:07:48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简介

    春节在农历正月初一,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你都知道多少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简介”,欢迎阅读与借鉴!

    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1

    春节传统节日民谣

    有民谣曰:“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这首民谣是春节活动大事记,中原人民置办年货的活动也按照这个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的。

    北京的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太原的《避债谣》:“二十三,保证还;二十四,我发誓;二十五,找老姑;二十六,找老舅;二十七,不要急;二十八,再想法;二十九,明天有;三十不见面,初一碰见拱拱手。”

    在豫东则有民谣:“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洗一洗;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门上瞅;年三十,吃饺子”。

    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2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3

    春节传统饮食习俗

    腊八粥

    “腊八腊八粥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改称“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南北朝时,农历十二月初八才被正式固定为“腊八节”,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腊月初八这天,中国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据史料记载,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富人还是穷人,家家都要喝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气,生津液,因而颇受人们喜食。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展成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腊八,本身是个传统节日,又是年节的前奏,可以说腊八节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儿就是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节后,春节将至,人们便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

    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

    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中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而且在北方吃饺子还寓意这一家人来年团团圆圆。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4

    做客礼仪

    要点一:主动问候说声谢

    在领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进门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在问好之后主动把脱下的鞋子排整齐。在孩子受到招待时记着让孩子说声“谢谢”。

    要点二:他人东西别乱动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在陌生的环境中更是如此,告诉孩子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是不礼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书,一定要经过主人的同意。在自己玩时记住不要打扰大人谈话,玩过之后,记着让孩子把东西放好。

    交际礼仪

    要点一:主动分享别吝啬

    有小客人时,大方地拿出玩具和小客人一起玩,会让小客人格外开心。客人走时家长可以领着孩子送客人一段,家长可以和孩子说:“和_说再见,有空再来!”即使是家长教孩子说的,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也会令客人感到快乐。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后,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小主人。

    要点二:和睦相处要忍让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家里没人跟他们争夺什么。可是到有孩子的人家家里做客,或者有孩子来自己的家里做客,情况就不同了。若不加以教育,孩子之间常会闹个不愉快。春节期间正是教育孩子与人和睦相处的好机会。因为他将来长大了,也要具备谦让、团结的品德。

    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5

    正月十五

    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习俗活动主要有赏灯、押舟、烧烟花、闹元宵等。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比如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灯会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演社火

    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还要几个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社火里包括踩高跷、跳钟馗、花车等等。


    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简介

    第二篇:社会实践——春节文化习俗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

    春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习俗,它也是有历史、有内容的。春节的发展过程是悠久而又精彩的,春节的内容是丰富而又多彩的。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它有很多的习俗,是中华民族重大的节日。然而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时代与传统的摩擦,许多人的认识观念发生了变化,春节对他们而言意义很清。春节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时代的冲击呢?根据史料记载得知春节又称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于历法不同,各代岁首之日不尽一致:夏代为正月初一,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代为十月初一,汉武帝时又恢复到正月初一,并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废除夏历,中国开始采用公历,每年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这样,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人们就只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不再别称元旦了。

    “春节”,各代所指也有区别。汉代指立春这一天,南北朝指整个春季,到了近代才指正月初一。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内容最丰富、礼仪最隆重、场景最壮观、食品最精致的一个传统节日,全国56个民族中的53个(除去藏、白、傣族)都要举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庆贺,故又称“元日大庆宴”。

    有民谣道出北方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

    一、初二满街走。

    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北方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北方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春节的准备

    1、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最好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2、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3、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

    4、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5、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6、福倒(到)了

    节赏在间的户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7、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8、守岁与“年夜饭”

    北方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9、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10、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

    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

    11、拜年

    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12、“破五”吃饺子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13、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送穷风俗的仪式大多是: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14、糖瓜祭灶

    北方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北方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的蜡烛来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

    三、实践总结: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如沽源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各人会有各人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只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第三篇:春联和春节的文化习俗

    春联和春节的文化习俗

    春联:

    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迎新春江山锦绣 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东风化雨山山翠 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家过小康欢乐日 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多劳多得人人乐 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春节的文化习俗:

    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如年夜饭,尤为讲究:一是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金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

    在天津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天津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

    除夕的家宴菜肴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旧时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安徽南部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

    “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 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

    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种或几种必备的菜,而这些菜往往具有某种吉祥的含义。比如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则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进宝。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吃饺子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圆,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和乐趣,历代人们在饺子馅上下了许多功夫,人们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来年会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意味着来年生

    门神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而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第四篇:家乡文化之春节习俗

    家乡文化之春节习俗

    --社会学二班曹金羽200900012001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的文化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就像北方文化的粗犷,南方文化的细腻。一个地方的文化是该地方的群体在学习积累生活经验、行为特质、道德规范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对每个人的成长都具有巨大的影响,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属于地方的文化烙印。

    文化是特殊的而又是普遍的,相比于整个中华文化,家乡文化是特殊的,但家乡文化的特殊并不与中华文化相悖,相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家乡文化丰富着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寓于家乡文化的洪流中,可以说家乡文化是树之本、水之源。

    然而文化的概念注定它是一个庞大的范畴,可以包括我们一般人所能想到的几乎所有东西。1871年泰勒出版的《原始文化》写到,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习惯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性。对文化的界定一般有三个层次:

    第一,在最一般的层次上,文化与自然相对,是人创造的精神

    文化与物质文化的综合。这是广义上的文化,它的外延

    比社会还要大。

    第二,在中间层次上,文化指的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即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相对。

    第三,在最低的层次上,文化专指文化、艺术活动及其产品。不管怎么说,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家乡文化也是概莫能外了,在家乡文化中习俗又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认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他们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乡土文化是很注重风俗的,因此介绍家乡文化需从习俗开始。

    习俗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积久而成的规范,是一种固定化了的行为模式。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左右人的行为方向。但是它的固定并不是一成不变,习俗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最大的节日,有关春节的习俗更是难以数计,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这之前,简单介绍一下家乡的基本情况。我的家乡在华北平原上,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子,在行政区划上归河南郑州中牟县管辖,也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就发生在家乡境内。家乡头枕着黄河,横躺在广袤的平原大地上,是一个安静而又殷实的地方。古老的黄河静静的流了几千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人们,黄河是母亲河,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因此使得家乡文化也添了几分厚重。

    家乡传统的春节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区间,大致从腊八到元宵节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前面到初五左右称为大年,后面到十六称为小年。当吃完最后一锅元宵之后也就意味着春节的结束,镇上就又开始了繁忙的生活。不过现在时间变短了,腊八到二十三的年味越来越淡,正真的春节已经从二十三祭灶的一天拉开帷幕。

    但是,腊八节仍然热闹。因为腊八过后就意味着春节快要来了,家乡俗语“腊八,年来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腊八这一天家家都会熬上一锅浓浓的香香的腊八粥,浓浓的粥寄托的是对年到的祝福,传承的是祖祖辈辈的希望。家乡做腊八粥常用的材料是:大米、小米、绿豆、豇豆、黄豆、花生、玉米、小麦(麦仁),把这么多的东西在一块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当然粥的做法不只这一种,但就中给予的感情是一致的。至于这个习俗的来历,我问了许多有年纪的人没有能说个所以然来,为此我专门上网查询了一下,原来腊八喝粥的习俗是为了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的,传说他在这一天悟道,由于悟道期间几乎没吃什么东西,后世僧侣为了纪念他就在腊八,即他悟道之日煮粥敬佛。中原地区在历史上受佛教的影响比较大,佛教在传播的分三个方向,也因此形成了三个流派,一个方向是向西藏地区,形成藏传佛教,也即喇嘛教;一个方向是东南亚地区,还有一个就是中原地区,因此家乡腊八文化的热闹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十三,糖瓜粘”,农历的二十三是传统的祭灶日,家家都会燃放鞭炮祭祀灶王爷,以求他这一天能上天为自己说点好话,因为灶王爷每年到这一天时都会上天汇报人间烟火,为了能让他给大家说点好话,人们就用麻糖让他老人家甜甜嘴。在家这一天晚上不宜在他人家的,尤其是住宿他人家,如果在别人家的话,就得要躲在门后吃麻糖。老人说这是怕灶王爷知道你不在家供奉他而生气,那样他就不愿给你说好话了。

    从二十三之后,年味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了,收拾房屋,置买年货。“二十四,扫房子。”这是说,这一天是要打扫自己家的房子的,以把所有的灰尘连同一年的不快、晦气一并扫除,然后以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置买的年货也开始陆续搬进干净的屋子了。我每到这一天就会特别高兴,因为我总会在大清扫中不经意间发现许多儿时的玩具或者伴我成长的东西,感觉很温馨。

    腊月的二十五是做豆腐的日子,歌谣中唱到:“二十五,磨豆腐。”不过,现在磨豆腐的少了,磨豆腐用的石磨更是少见了,更多的时候是出门买一块。晚上的时候妈妈会用酵母发好一大盆面以备明天蒸馒头和包子用。“二十六,蒸馒头。”这一天,每家人都会蒸好多的馒头和包子备着让客人吃。看着蒸好的馒头和包子切忌不要发出这样的感慨:“蒸这么多能馒头和包子啊!”还有就是不要问“蒸这么多东西能吃完吗”的问题,否则会招致大人的责怪的。

    之后,二十七、二十八几天是用来宰杀家畜的,猪啊、鸡啊、鸭啊、鱼啊等等都会在这几天被宰杀,然后把弄好的肉放在油锅里炸好收藏起来慢慢吃。收拾完这些就会迎来第一批客人—结交的朋友,一般都是附近的小时候一起玩的好朋友,“二十九,会朋友,说说话,喝杯酒”。一年到头,邀朋友家中一聚,说说一年收获,叙叙彼此友谊,忙的是不亦乐乎。

    年三十是最热闹的一天,家家早早开始准备包饺子的材料,并开始把春联贴上,红纸黑子的春联,温暖的祝福语,大大的福字,高挂的灯笼,真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啊!节日的气氛更浓烈了。贴春联的时候是不能用剪刀的,而是要用细线把连在一起的春联割开。家中打扫的垃圾也是暂时不能倒掉的,因为那样会把运气、财气倒掉的。忙完这些之后一家子就会围在一起包饺子,在所有包的饺子中会有一个十分特殊的,它的馅儿里会有其他的东西,以前总是爱把一个崭新的硬币放在里面,吃到那个饺子的人就会是接下来一年里最有福气的人,但是由于硬币不太安全,所以渐渐这个习俗不太重要了,而是代以不同口味的馅儿,比如在馅儿里添点辣椒、多放点盐,谁吃到大家会对他报以一笑,笑声中带满了祝福。饺子出锅时还有一个“隆重”的仪式——燃放鞭炮,在劈啪声中热腾腾的饺子被乘到碗里,第一碗饺子不是谁都能吃的,那是要送给家里年龄最大的老人的。这一天的晚饭无论如何是要吃撑的,因为年三十的晚饭有一个戏谑名—“填穷坑”,因此要使劲吃,这样来年生活才会更加富裕。这一晚上很多人都会睡的很晚,都会熬到新年的钟声敲响,然后看家乡上空再次上演绚丽的烟火舞蹈,而新的一年在这舞蹈中悄然来临。

    新年伊始,初一早上,每个人都会起个大早,用鞭炮声迎接新的一年的阳光。初一一般不去走亲串友,每个人都会懒洋洋的享受着新年的第一天,除了那些被认出去的孩子,即有干爹干妈的孩子,他们会在初一去给干爹干妈拜年。初二是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初三是个不太吉利的日子,这一天是给死去的长辈上坟烧纸的日子,而且不适合走亲戚,但是现在人们的迷信观念不是那么浓重了,因此也很少有人忌讳了。

    新的一年就这样首先在走亲访友、互送祝福的过程中开始,都希望亲戚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够生活得更加幸福。

    有人说,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许多传统的春节习俗被我们渐渐地遗忘了,大为传统文化的遗失而痛心,其实大可不必这样,你仔细观察一下,真正的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习俗都还在,一起吃团圆饭,走亲访友不都还在嘛,真正流失的只是那些与社会发展相背的,比如以前带有迷信色彩的春节习俗,没有一成不变的习俗,时代在变,生活在变,我们的需要也在变化,因此习俗也必然会跟着变化,死守着几千年不变的传统,任何习俗都会失去它的生命力的,如何在新的条件下变化而不失其本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文化是人的一种生存机制,家乡文化是每个人生命的开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把家乡文化传承下来,让中华文化不断得到发展。

    第五篇: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

    爆 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对当时除夕爆竹作了如下记载:“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红楼梦》中也有描绘:“院子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这烟火俱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大.却极精致.各色故事俱全,夹着各色的花炮。说话之间.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许多'满天星'、'九龙入云'、'平地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星小炮仗。”从这也可以看到旧时新春燃放烟花的盛况。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期间,各街巷通衢里,大户人家悬灯结彩。街头巷尾,乡里材社,到处百艺杂陈,各献高技,热闹非凡乡间多延请戏班剧团演戏,还开展听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式品种的娱乐嬉戏,也有舞狮子,耍龙灯等种种文体活动。人们欢天喜地,共庆新春

    拜 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推荐阅读:
    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简介(5篇范例)
    九年级上学期英语课文知识点(推荐阅读)
    快乐暑假手抄报漂亮又好看模板内容(五篇)
    简短感人的毕业赠言80句最新[全文5篇]
    2024小学生国庆节日日记范文合集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