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供货合同 自查报告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四号文库

    作文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最终定稿]

    栏目:四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梦醉花间 时间:2024-09-25 16:01:13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作文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学

    小议农村小学生厌写作文的原因及对策

    七里河区晏家坪学校 冯小燕

    [内容提要]作文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学,作文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而农村小学生却讨厌这项劳动,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本人根据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客观地谈了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 观察、积累、鼓励 * * *

    作文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学。作文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然而,一说到作文,总是老师讲起来费劲,学生写起来吃力,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当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十余年的农村教学经历,使我觉得解决这一问题还是有一定的途径。

    一、农村小学生厌写作文的原因

    1、不善于观察、积累。观察是灵感的母亲,也是作文的前提。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捕捉有效的材料。农村有广阔优美的大自然,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淳朴善良的农民,有许多令人感动难忘的人和事。但多数学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习以为常。主要表现为:〈1〉对观察不感兴趣,缺乏好奇心。有的学生认为看什么都没兴趣、不新鲜,这样就观察不到生活中、大自然中鲜活、生动的一面。〈2〉缺乏正确的观察目的,盲目性强,为了应付老师的观察作业而观察。有的观察没有重点,抓不住事物的特点。在他们眼里,事物都是千篇一律的:叶子是绿的,花是红的……〈3〉观察没有正确的方法,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因此得不到全面、具体的材料。这样就失去了写好作文的前提。〈4〉没有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农村小学生平时不去积累好词、好句、好段,不善于归纳,写作文时,没有恰当的词句可用,以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我认为这是造成农村小学生厌写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

    2、词汇贫乏,语句没有生机,表达不具体。有一次,我布臵了一篇作文《妈妈笑了》,有的学生这样写:我看妈妈不高兴,就问妈妈:“你怎么了?”妈妈说:“没什么。”我想让妈妈高兴,就想了个办法,说:“我们出去玩吧。”妈妈说:“你去吧,我不想去。”我又说:“老师说妇女节快到了,让我们学着为妈妈分担忧愁。我给您倒杯水吧!”妈妈说:“谢谢,你真乖。”妈妈就笑了。寥寥几句简单的对话,再加上词汇贫乏,没有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怎么能写出生动形象的作文呢?学生越是写不好作文,越是怕写作文,由此造成恶性循环。我想,这也是农村小学生厌写作文的原因之一吧!

    3、口语较多,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农村小学生由于平时缺乏课外读物的填补,缺乏词汇的积累,视野比较狭窄,与外界的接触有限,所以作文中口语频繁,很难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意图。因而写出的作文枯燥乏味。运用书面语言文字就成了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难点,也是造成农村小学生厌写作文的原因。

    4、受环境影响较大。农村小学生大部分的父母是农民,整日里忙着春种秋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有时农活忙不过来,还要叫上孩子去帮忙。这样,学生一来没有时间去观察写作,二来得不到一点来自家庭方面的指导。

    二、如何改变农村小学生厌写作文的现状

    1、就地取材,引导学生观察

    广袤的农村田野充满了无限生机,瓜果飘香,民风淳朴。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是学生观察写作的好材料。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一方面让学生充分领略家乡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的美丽景色,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有角度、分层次地观察,激活他们的好奇心。春天让他们观察山川河流、田野果园、春耕春种;夏天观察各种农作物的长势、飞虫鸟兽的活动;秋天里观察硕果累累、麦浪翻滚的丰收景象;隆冬时节观察雪后青松、房檐冰挂、银装素裹的盛景。指导学生用眼看、用手摸、有鼻闻、用耳听、用心感受。这样不但解决了学生无话可写的问题,也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观察中感受到快乐,在写作时感到有话可说,内容自然也就充实了。

    2、深入生活,积累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怎么积累材料呢?这就需要深入生活,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农村生活又是多姿多彩的。为此,我便因地制宜,鼓励学生深入生活,为作文积累材料,让他们坚持写日记、写心得,把生活中感受最切、印象最深的事情写出来。比如:做饭的经过和感受、喂养鸡鸭的乐与苦、……“我手写我心”,有了感受和体验,才能情发于衷,才能写出生活气息浓郁、生动具体、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好作文。一次,学校集体劳动中,同学们个个挥汗如雨、认真负责。回来后,我及时布臵了一篇自命题作文。这次作文写得很成功,因为他们亲自参加了这次有意义的“战斗”,有很深的感受,所以,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充实、不空洞。这充分说明只有深入生活,感受生活,才能对生活有较深的认识与理解,才能写出具体生动、感人至深的作文。

    3、自由命题,发展个性

    农村孩子性格坚强,待人宽厚,乐于助人,又热爱劳动,懂得节俭。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点,使他们写出具有创造性的作文,我经常进行自由作文训练,鼓励他们结合生活,观察、构思,自由命题。这样,学生的个性就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写童话,他会把自己的理想、做法、思维寄托于与故事中的人物身上。这样学生不但练习了写作,增强了写作兴趣,而且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个性。

    4、发现闪光点,及时鼓励

    孩子好胜心强,自尊心更强。他们往往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老师的认可。因此,老师若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应及时给予鼓励、肯定,进行赏识教育,增强他们的信心,使其产生动力。不要求全责备,吹毛求疵,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只会阻碍学生兴趣发展和个性发挥,使他们对写作的信心一扫而光,导致厌写作文,甚至厌学语文的心理产生。一次我批改作文时,发现有一位平时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写得比较成功,于是在讲评课上及时地表扬了他。他在第二篇作文中写到:我以前的作文总是挨批,没想到今天语文老师竟然表扬我的作文写得好,我做梦也没想到,我很高兴,也很激动,我想这将会成为我以后学习的动力……这段话对我触动很大,也充分说明鼓励对学生是多么重要。因此,在以后批改作文时,我更加细致、努力地寻找每个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以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实践证明,要想搞好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首先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就地取材,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积累素材,做个有心人;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发扬个性。同时,老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只要树立了学生写作的信心和兴趣,作文就会带给他们无限的快乐。

    小议农村小学生厌写作文的原因及对策

    西果园中心校晏家坪学校

    冯小燕 2024年4月

    第二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二种方法进行教学也无疑是有缺陷的。教师作为这一活动的缔造者,实施者,必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活用教材,让学生在老师的创造劳动中习得知识,获得能力。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往往是孕育教学特色的摇篮,教学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和整齐划一的不变规格,它要求教师能够发挥独创性,灵活地运用教学原则,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三篇:创造性教学

    创造性教学

    旺苍县三江镇中心小学校何长清

    当代,素质教育不仅全民熟知,而且成为了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同时,随着国力、经济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知识经济的日新月异,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教育追求的目标。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性教育。而要有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学就无疑成为了关键。创造性教学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消化、掌握知识的活动过程。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过程,它更是一个教师用创造性的课堂语言,活动设计和合作方式使学生得到知识和情商全面发展的活动过程。实际上,教学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无论是对于教师,运用创造性的手法是学生轻松,自如的学习;还是对于学生,在所设立的创造性的环境中得到提升和进步。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使教学具备以下特征: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是知识呈现的主要媒体,是学生和知识间的过渡桥梁。教材呈现了学生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但对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和开发,教师却运用很少,如何进行创造的使用教材呢?

    首先,创造性的挖掘教材深度。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式教学成为大多数教师的首选。依据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教师按造书本内容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书本表面知识。实际上,这种机械式传教方式是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创造性的教学主张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且更要注重潜在知识的挖掘。

    其次,大胆的教材质疑,是实行创造性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我们的平常教学活动中,墨守成规的遵照书本例题和内容完成我们每一课时,是我们常见的教学模式。那么,我们对教材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是否贴近生活,这是我们教学中值得思考的。

    最后,创造性的安排讲授顺序。在教育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衔接,利用知识的前后联系进行教学,会使教学井然有序,浑然天成。所以在具体的章节或单元的教学活动中,适当的跳跃或根据知识点的联系程度进行选择性教学也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法。

    二、创造性的使用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的日趋发展,创造性成为体现一个国家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对于创造性教育而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要勇于探索和尝试使用创造性的教学手段。

    其一、创造性的教学手段要求营造教学氛围。实际对于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存在一个情景氛围。或许有的情景氛围是离愁,如语文课本中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或许有的情景氛围是是团结,友爱,互助。如四年级数学中学生们合作栽树。通过互相配合找出总长度,间隔距离,棵树之间的关系。或许有的情景氛围是勇敢,自信和较强的模仿能力的表演。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每一次单词的表达,都需要学生战胜胆怯。其

    二、创造性的教学手段要求学会最大化的利用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资源利用的充分度决定了教学的质量。而在这其中,对于山区的教育更为突出。由于没有优质的教学设施,也没有很贴切的教学器材,所以,创造性的使用本地资源,使所有资源(器材)合理地融入教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其三、创造性的教学手段要求挖掘学生的潜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对于人才来说,具备创造性无疑会受到社会的亲赖。怎么才能使学生具备创造性,挖掘学生潜力是关键。在教学中,注重对知识过程的探讨和经验性的传授,减少对知识结果的直接传授,将对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得到发展,从而增强学生能力的养成。

    三、创造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

    如今,能培养出对社会和国家甚至全世界有用的人才,那么这样的教育应是最成功的教育。对于每个教师来说,能培养出高素质、有个性、具备创造能力的学生而感到骄傲、自豪。而对于教学来说,培养出有较强的学习自主能力,有较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这也是成功的教学。所以我们更应注重对学生诸多方面学习能力的养成:

    首先,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其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创造性教学的关键。自学是学生自己亲身参与,思考并习得的学习过程。在自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从以下的例子我们能得到很多: 一天,一个打渔归家的渔夫经过河边看到了一个即将饿死的年轻人,他走了上去,将自己的鱼竿送给了年轻人走了。恰好这一切被一个小孩所见,小孩很不解,于是连路跑着去问渔夫,“为什么不把你的鱼送给年轻人,送他鱼竿又不能解饿。”渔夫对小孩说,“我要救的是他的一生,而不是一刻。”所以,对于教学来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必要的。

    总之,创造体现了人类的进步。社会发展,人类的进步也离不开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离不开创造性教育。教育的落实基于教学。所以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努力提高创造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我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教育新理念》

    第四篇:教学是一门艺术,因为它富有情感性、创造性、技巧性和美育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因为它富有情感性、创造性、技巧性和美育性。这四个特点是互依互惠密切联系的。艺术性把技能技巧和情感追求以一种特殊方式结合起来,赋予创造的成果一种强烈的美感。缺乏情感,就无所追求;既无理想追求,就谈不上创造的动力;如果没有创造精神,教学技巧也不可能出类拔萃;教学技能只是平平庸庸,就会使人缺乏美感。因此,这四个特征是缺一不可的。其中,情感是教学艺术的核心,因为情感是探索教学艺术的强大动力,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教学,苦练“基本功”要靠情感来坚持,缺乏情感的教学令人毫无美感。教学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要想攀登教学艺术的高峰,必须付出长期的、巨大的、艰苦的老动,才能有所造诣,有所成就。

    摘自廖可珍《中心化学教学艺术》

    第五篇: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个性品质的过程。数学学习中的发现是经过教学法加工的再发现过程,是对人类发现过程的一种体验。由于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体系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所以数学学习不仅有一般学习的特点,而且还有其自己突出的特点。

    1.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

    数学是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是逻辑建构的产物,所以数学学习需要学习者自身的认识和建构。按照认知学习理论,数学学习是在学习者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由于这种“同化”或“顺应”的工作最终必须由每个学习者相对独立地完成,因此,建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应当说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2.数学学习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当它以尽可能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已略去了它发现的曲折过程。学生看到的只是概念、公式、法则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演绎体系,而看不到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给学生数学学习的“再发现”带来困难。所以数学学习中的“再创造”较之其他学科要求要高,数学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数学学习的特点对数学教学活动的艺术性质必然提出相应的要求。

    (一)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过程。由于数学学科抽象、严谨的特点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要求比其他学科高,数学教材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理解力、思维力和想像力。数学教师更多的责任恰恰就在于他应当通过自己的“创造”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帮助每一个学生最终相对独立地去完成建构活动。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科书中的例题是“一辆汽车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教学这道例题,有两个要点,一是求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为什么要先求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二是求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为什么要除以2?教师创设两个思维情境,作为理解抽象知识的阶梯。(1)出示一张较长的纸条(超过学生尺子长度的2倍),要求学生用手中的尺子一次量出纸条的长度。学生想到对折两次,先量出纸条的长度再乘以4。(2)出示一个糖盒,提问:把糖果的块数分成5等份,能算出糖果的块数吗?当学生要知道的糖果的块数时,教师告诉这盒糖果的是18块。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活动。

    (二)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感染力量。由于数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们的数学教师就应通过自己的示范使学生体会到这样工作和学习的内在乐趣。一个好的数学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对美的追求。如,教师阐述所授内容时,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哲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叙述事理时曲而不直,含而不露,隐而不现,营造出最富于暗示性和启发性的意境,让学生在回味、追索、咀嚼中引起丰富的联想等,收到情理交融、曲径通幽的艺术效果。如教学“年、月、日”时,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奶奶去年过第16个生日,而奶奶的孙子去年过第18个生日,奶奶和孙子今年各是多少岁?当学生的思维“断路”时,教师引导学生想:(1)一般情况下,几年过一次生日?现在奶奶过的生日反而少,说明什么?(2)生日跟什么有关?奶奶有些年没有过生日,又说明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说明奶奶生日的那天,在有的年份中没有出现。这时,引入新课,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三)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对数学美的反映过程。

    数学从表面上看来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却具有一种隐蔽的、深邃的美,一种理性的美。数学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的感性与理性的显现,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是一种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把数学美反映出来,并不断地感染学生,不断地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训练。如123456789×9=1111111101,123456789×18=2222222202,123456789×27=3333333303等这些算式,不仅给人以新颖奇异之感,而且使人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

    (四)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

    教学的对象具有主体性,他们是活生生的人,在教学中不是被动地接受“塑造”,而是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塑造”自我的过程。一堂好课须由师生双方共同创造,教学艺术的出发点便是师生在教学中的交流与合作。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看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水平,以及师生关系是否融洽,能不能心领神会地默契配合与协作,能否做到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出示

    =,先由教师出分母,让学生根据分母填出分子,再由学生出分子,教师则根据分子填分母。师生对答,融洽了师生关系,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当学生有意说出“分子填5”来为难老师时,教师机智地让其余学生帮助老师想办法解决问题。最终学生想到

    =,=。这一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真正做到了思维共振和感情共鸣。

    可见,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它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以富有审美价值的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进行,使学生能积极、高效地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教学美的教学技能技巧。

    二、数学教学艺术的特点

    教学艺术的特点是教学艺术的本质在各个具体方面的表现,把握艺术的特点是了解和运用教学艺术的关键。数学教学艺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创造性

    创造性是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生命力。数学教师只有寻找最优的教学活动方式,组成最优的教学结构,建立协调一致的教学方法群,去开拓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局面,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使之具有艺术魅力。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原则、方法的选择、运用和独特组合上;表现在教师善于捕捉教学中各种因素的细微变化,迅速机敏地采取恰当的措施,如巧妙地利用一些突发事件,或者创设新的情境把教学引向深入,或巧妙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等。

    ●形象性

    由于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要求比其他学科高,致使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形象性。要求数学教师不仅要注意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善于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通过直观性语言和感性化材料的辅助来展开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数学教学艺术的形象性,主要表现在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借助于比喻、类比、模拟、描绘等艺术手法,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使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或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掌握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公式和定理;表现在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恰当地选择各种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通过观察实物、实验、模型、挂图,以及电化手段等,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情感性

    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又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艺术的情感性首先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可以溶化学生心中的“冰块”,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是教师搞好教学的原动力。其次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挥情感的作用,创设愉快、和谐、合作、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次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品尝学习取得进步的欢乐。

    ●审美性

    数学教学艺术的审美性表现在教学设计的美、教学过程的美、教学语言的美、教态的美和板书的美等方面。教学设计的美表现在既新颖别致又具体可行;既便于操作又富有成效。教学过程的美表现为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环环相扣、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余味无穷。教学语言的美表现为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富有情感。教态的美表现为衣着打扮美观大方,仪态端庄,态度真诚、热情,举止潇洒、自然等。板书美表现为书写规范而美观、布局设计比例协调、对比鲜明,板书内容既突出教学重点又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三、数学教学艺术的功能

    教学艺术的功能是指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作用,是教学艺术存在并得以发展和研究的内在依据。数学教学艺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陶冶功能

    由于数学教学艺术情理交织的特点和感染力很强的审美形式,使之形成鲜明的情境性和非理性因素,具有不可忽视的全方位的潜在教育功能。如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频繁多向的人际交往、教师出色的课堂表演等,这些都在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着理性的教育,给他们留下持久性的深刻印象。

    ●高效功能

    教学艺术的高效功能是指教学艺术能使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学到较多的知识,并充分发展其认识能力。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能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全面地运用教学原则,恰当地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师生之间的情意互动作用,善于从学情出发、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特点出发来组织教学活动。因此,能用较少的时间和较轻的作业负担取得较大的教学效果。

    ●激励功能 教学艺术的激励功能是指教学艺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想像力,推动学生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讲课时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优雅、亲切的姿态,炽热、动人的情感,清楚、漂亮的板书,准确、恰当的讲评,在学生心中树起一块丰碑,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激励学生求实、求真、求善、求美。

    ●育美功能

    教学艺术的育美功能是指教学艺术能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操,提高其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能用自身的行为美、知识的内在美、教学的过程美、目标的崇高美、气氛的和谐美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产生美的遐想、美的向往、美的追求,给学生以良好的审美体验。

    ●整体功能

    教学艺术具有综合性,它融合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如线条、色彩、语言、音响、节奏和造型等,以大量的信息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品德、知识、技能、智力、个性和审美等诸方面的发展。教学艺术整体功能的发挥依靠其内部结构的最优化组合。如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互补,师生关系融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应,知识训练序列与学生思维认识能力一致,备课、讲课、评改、辅导等各个环节密切配合,这样,就构成教学艺术内部结构的最优组合,必将能使教学艺术发挥出巨大的整体功能。



    推荐阅读:
    作文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最终定稿]
    揭秘
    班主任工作随感
    2024年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总结
    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总结[最终定稿]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