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三号文库 公司工作总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五号文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大全)

    栏目:五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心上花开 时间:2024-05-24 09:49:04

    第一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大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3篇1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2)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

    一张床长2(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

    跳绳长2(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

    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 + 加数

    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步骤:①先读题 ;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先通过关键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数还是小数,“比”字后面是大数还是小数,问题里面要求大数还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4、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几……?

    ③……比……少多少/几……?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

    (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

    (4)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5)每个三角尺上都有1个直角,两个锐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两个是锐角。一个长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个直角。

    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一)(二)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

    4×3=12 或3×4=12。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乘数×乘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如:2和4相乘用2×4=8。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如:2个8相乘用8×8=64。

    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

    3×5=15读作:3乘5等于15。

    5×3=15读作:5乘3等于15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2、观察物体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来判断。

    3、观察长方体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4、观察圆柱体,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圆形。观察球体,看到的都是圆形。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

    (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

    (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8时零5分应写作8:05。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

    1、用两个不同的数字(0除外)组合时可以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合成两位数时,可以让每个数字(0除外)作十位数字,其余的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

    2、借用连线或者符号解答问题比较简单。

    3、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3篇2

    一、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点 [会按要求画线段和角。]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 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7、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8、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11、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练习:1、1米21厘米=()厘米 53厘米-18厘米=()厘米;一棵大树高10()。2、我的身高是()米()厘米。

    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一本书宽15()。

    4、三角板中有三个角,有()个直角。

    5、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和个位组成两位数再减,计算十位时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用分步式计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如70比25多多少?19比46少多少?

    5、多几的问题。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如:比29多17的数是多少?(29+17=46)

    三、表内乘法知识点 [一定要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加法和乘法的改写,如:5+5+5+5写成乘法算式:5×4或4×5 ;反之,乘法也可改写成加法。如:8×4=8+8+8+8(在忘记乘法口诀或口诀记不准时,可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来计算。)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3、2×7=14 读作:2乘7等于14;3乘4等于12写作:3×4=12。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如:8×4=4×85、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先算相同再加不同。乘减:先把每一份数都当作相同的数来算,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数减去。如:加法:5+5+5+5+3=23 乘加:5×4+3=23 乘减:5×5-3=236、“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如:7的3倍是多少?(7×3=21),5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8×5=40)

    练习:1、5个6相加写作乘法算式是()或()。

    2、先看图,再填空 ★★★ ★★★ ★★★ ★★★

    (1)求一共有多少个的加法算式是: ;

    (2)求一共有多少个的乘法算式是: ;

    (3)第二行画△是4个3:

    第一行:○○○  第二行:

    (5)在8×6=48中,8和6都叫做(),48叫做()。

    (6)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写出两个相应的乘法算式。

    (1)()八二十四(乘法口诀要大写)

    (2)七()六十三(乘法算式要小写)

    3、根据算式写出乘法口诀。8×7()6×9()

    4、5+5+5+4=()或()8+8+8+8-7=()或()

    四、观察物体知识点 [从正面、侧面、上面看。]

    1、从正面看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还可能是圆柱。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还可能是长方体。

    3、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圆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球,还可能是圆柱,圆锥。

    4、面对面看到的物体形状一样,但方向相反。

    5、观察组合物体的表面时,与物体的高矮和是否对齐无关。

    36、练习(1)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球)(2)在同一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3)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看到一个长方形。(×)(4)小明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物体一定是正方形。(×)(5)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面观察,都不可能看到正方形。(×)(6)从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定)相同。(7)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只能看到一个(正方)形。(8)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它是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9)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个面看,不可能看到(圆)。

    五、认识时间知识点 [5分]

    1、1时=(60)分 2、钟面上游(12)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了(5)个相等的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3、钟面上有(2)根针,短粗一点的针叫(时)针,细长一点的针叫(分)针。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从12走到6,走了(30)分;时针从12走到6,走了(6)小时;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了12,走了(12)时。

    4、(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15)分也可以说成一刻钟。如8时30分是8时半,9时15分是9时一刻。5、(3或9)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6、写出钟面上的时间,画分针:教材P101第3题,P105第12题。

    六、数学广角知识点[5分]

    1、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才不会选重或选漏。排列与顺序有关,如数字的组成,衣裤、早餐搭配,排队等;组合与顺序无关,如给数字求和,握手,调果汁等。

    2、3个人中,每两个人进行一次比赛或握手、照相等,共要进行3次。

    3、用3个不是0的数,能组成6个十位与个位不相同的两位数,如4、5、7能组成45、47、54、57、74、75;如果有一个是0,能组成4个两位数。如:0、4、7能组成40、47、70、74。

    七、解决问题:1、海洋馆里有13条黄金神仙鱼,花面神仙鱼比黄金神仙鱼多9条,透红小丑鱼比黄金神仙鱼少8条。(1)花面神仙鱼有多少条?两种神仙鱼共有多少条?(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故事书每本4元,连环画每本7元,科学世界每本8元。(1)买6本故事书和1本科技书一共要多少钱?(2)买5本连环画和1本科技书,50元钱够吗?(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一辆公交车上原来62人,到站后下了25人,上了19人,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人?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3篇3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厘米和米

    (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3)1米=100厘米。

    (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5)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如

    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

    2、线段

    (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笔算加法

    (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前一位)进1;(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上来的1。

    2、笔算减法

    (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对于有括号的算式,要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

    (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

    (4)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5)每个三角尺上都有1个直角,两个锐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两个是锐角。一个长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个直角。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2、观察物体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来判断。

    3、观察长方体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5、观察圆柱体,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圆形。观察球体,看到的都是圆形

    第六单元 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

    (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

    (5)时间的读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或3点半;8时零5分应写作8:05。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一)

    1、用两个不同的数字(0除外)组合时可以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合成两位数时,可以让每个数字(0除外)作十位数字,其余的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

    2、借用连线或者符号解答问题比较简单。

    3、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二)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

    (2)乘法的各部分名称: 2 × 5 = 10;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3)乘法算式的写法:3个5相加,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

    (4)加法算式:3和5相加,3+5=8

    (5)乘法算式的读法:如2×3=6,读作2乘3等于6(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

    写作:2×3=6,口诀:二三得六。

    2、乘法口诀表

    (1)一一得一

    一二的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2)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就相差几

    第二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④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时,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进位(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当10);

    ④注意计算十位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没有小括号的,就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注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再算小括号外面的算式。列竖式时一定要用(分步式)来列。

    3、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都要用(减法)来计算。

    如:70比23多多少?23比70少多少?都用(70-23=47)

    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如:比23多47的数是多少?用(23+47=70)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如:比70少23的数是多少?用(70-23=47)

    4、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①读题,弄清题意。②弄清题里的数量关系,列式。③计算并解答,写上单位名称。④检验和口答。

    5、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

    先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再把第一个问题求出的答案作为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

    二、表内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洁)。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乘法和加法的区别:几个加数不一样,不能表示几个几,所以不能用乘法计算。只有加数相同,才能表示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

    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

    5×4=20

    4×5=20

    ×

    =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

    ×

    =

    读作:4乘5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

    口诀都一样,但读法不一样。

    乘数

    ×

    乘数

    =

    其中4和5都是乘数,积是203、反之,乘法也可以改写成加法。如8×4=32.8

    ×

    =

    32读作:8乘4等于32.口诀:四八三十二

    它既可以表示8个4相加(4+4+4+4+4+4+4+4=32),又可以表示4个8相加(8+8+8+8=32)。

    4、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一共有多少个?

    例:

    加法算式:3+3+3+3+2=14

    乘加算式:3×4+2=14

    乘减算式:3×5-1=14

    一四得四

    二二得四

    二六十二

    三四十二

    一六得六

    二三得六

    一八得八

    二四得八

    一九得九

    三三得九

    二九十八

    三六十八

    二八十六

    四四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六二十四

    四九三十六

    六六三十六

    5、得数相同,口诀不同

    6、只能写一道乘法的口诀:(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七,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7、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

    8、“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求4和3相加是多少?

    用加法(4+3=7)

    4个

    求4个3相加是多少?

    (3+3+3+3=12或3×4=12或4×3=12)

    9、几和几相乘,求积是多少?

    几×几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是多少?

    几×几。

    如:4和6相乘是多少,用(4×6=24)

    2个乘数都是6,积是多少?用(6×6=36)

    10、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2个几相乘的积就是几乘几。

    例如:2个6相乘的积就是6×6=36.11、熟记45句乘法口诀。

    三、米和厘米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食指宽约1厘米,田字格宽约1厘米,图钉的长约1厘米,一拃大约10厘米,一庹大约1米)

    3、用直尺测量长度时,应做到:一放正,二对“0”,三看数。把尺子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如果物体的左端不是对着刻度0,就用右端的刻度减左端的刻度,得数就是物体的长度。)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0)刻度画起,画到(4)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4)刻度画起,画到(8)厘米的地方。

    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可以量出长度。③线段有两个端点。

    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线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有时要先算出线段的长度再画。比如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要先算好(4+2=6厘米),再从0刻度画到6刻度。

    6、课桌长约60厘米

    黑板长约4米

    教室长约8米

    操场一圈长约200米

    铅笔长约20厘米

    跳绳长约2米

    数学书长约26厘米

    灯管长约50厘米

    房间高约3厘米

    字典厚约4厘米

    大树高约8米

    旗杆高约15米

    爸爸的身高

    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

    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小朋友的头围

    48厘米

    四、角的初步认识

    1.角各部分的名称

    顶点

    角的特点:一个顶点,两条边

    2.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锐角〈直角〈钝角

    3.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得大,角越大。)

    4.画角: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5.①直角:所有的直角都相等②锐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③钝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只要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6、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

    7、生活中的角:①一个三角板上有1个直角,2个锐角。一副三角板上有2个直角,4个锐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锐角可拼出钝角。②红领巾上有1个钝角,2个锐角。③3时整和9时整,分针和时针呈直角。

    五、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要全面了解一个物体的特征,我们应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还可能是圆柱。

    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还可能是长方体。

    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圆,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球,还可能圆柱或圆锥。

    六、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一大格里有5小格。

    2、时针短而粗,走1大格是1时,分针细而长,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3、.时针走1大格是1时。比如:时针从12走到6,走了6大格,所以是6时

    分钟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比如:分钟从12走到6,走了6大格也就是30小格,所以是30分。分针走1圈,是60小格,所以是60分。

    4、时针走1个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1时=60分。分针走1圈,时针正好走1大格,60分=1时。

    5、.1时=60分

    半时=30分

    一刻=15分

    60分=1时

    30分=半时

    15分=一刻

    6、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多。

    分针指着1表示05分,分针指着2表示10分,分针指着3表示15分,分针指着4表示20分,分针指着5表示25分,分针指着6表示30分(半时),分针指着7表示35分,分针指着8表示40分,分针指着9表示45分,分针指着10表示50分,分针指着11表示55分,分针指着12表示整时(00分)

    7、画分针与时针时,一定要注意时针的画法。时针只有在分针指着12时,才会正好指着数字几,不然其余不是整时的时间,时针都是指在两个数字之间。

    七、数学广角(搭配)

    1、排列:与顺序有关。常见类型:组数、涂色,拍照排队。

    如:1、2、3组成两位数:12、13、21、23、31、32,一共6个。0、4、7组成两位数:40、47、70、74,一共4个。

    2、组合:与顺序无关。常见类型:握手、打球、求和求积。

    如:有5、7、9三个数字,任意选取其中的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

    5+7=12,5+9=14,7+9=16.三种可能。

    又如:有3个人,每两个人之间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

    甲与乙,甲与丙,乙与丙。一共握三次。

    (用乘法)主食搭配饮料,衣服搭配裤子,有几条路线可以走。

    第三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第一学期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测量 一 主要知识点:

    1)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2)1米: 1m 分米:1dm 1厘米:1cm 二经典例题

    1)在()中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例题:一根小树的高度约是5()2)填一填。例题:5米=()厘米 3)在()里填>” <” 例题:9分米()4米 4)选择题

    例题:数学课本长()

    A 1厘米

    B 50厘米

    C 24厘米

    5)下面物体的长格式多少厘米? 例题: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②从个位加起。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减起。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如:49+42≈90 28+45+24≈100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3、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2、列式计算:

    (1)比29多17的数是多少?7的3倍是多少? 8个6是多少?(2)两步竖式计算

    45+5+40= 83-50-4= 30-14-8= 70-33+7= 96-70+6= 94-60+4= 7+23-4= 93-49+27=

    3、应用

    (1)二年级一班参加课外美术小组的有9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2倍,参加音乐小组的有多少人?

    知识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8、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例题 1、1米21厘米=()厘米 53厘米-18厘米=()厘米

    2、一条线段有()个端点,是直的,可以度量。

    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边是直的,不可以度量。4、1米的绳和100厘米的绳比较,()①两样长②1米的绳较长③100厘米的绳较长

    5、亮亮身高85厘米,玲玲比亮亮高10厘米,玲玲身高多少厘米?

    6、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长3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知识点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

    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 5 就是5的3倍。

    例题

    1、判断,在()里,对的打“√”,错的打“×”

    (1)求“8比5多多少?和求“比8多5的数是多少?”都用加法算()

    (2)求“9比16少多少?”和求“比16少9的数是多少?”都用减法算()

    (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4)5×5=25读作: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25。()

    2、先看图,再填空 ★★★

    ★★★

    ★★★ ★★★

    (1)求一共有多少个的加法算式是:_________;(2)求一共有多少个的乘法算式是:___________;

    (3)第一堆有3个,总个数是第一盘的()倍,求一共有多少个的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

    (4)画出△来,使△的个数是○的4倍。○○○

    (5)在8×6=48中,8和6都叫做(),48叫做()(6)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写出两个相应的乘法算式。(1)()八二十四

    (2)七()六十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是()①7+7+7 ②3+3+4+3+3 ③8+8+8+8

    1、简单的逻辑推理

    三个同学的数学成绩是90分、96分、98分。甲说:“我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乙说:“我比甲高。”那么,甲是()分,乙是()分,丙是()分。

    2、填符号

    在○里填上+、-、×、4()6=24 8 7×4()23 66

    >、<或=

    ()8=16 70-22(()40()25)8×6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重点难点: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践活动

    (一):我长高了

    (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估计、测量、计算)(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例题 1.口算

    51-30= 60-35= 59-28= 10+13= 12+10=

    42+24= 10+55= 25+66= 89+10= 66+16=

    99-85 = 80-40= 65-41= 71+11= 68+26=

    61-53= 53-48= 17+35= 83-40= 61-57=

    74-52= 35+46= 18+12= 86-51= 22+60=

    87-40= 29+43= 87-53=

    2、列式计算:

    (1)比29多17的数是多少?7的3倍是多少? 8个6是多少?(2)两步竖式计算

    45+5+40= 83-50-4= 30-14-8= 70-33+7= 96-70+6= 94-60+4= 7+23-4=

    93-49+27=

    3、应用

    (1)二年级一班参加课外美术小组的有9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2倍,参加音乐小组的有多少人?

    (2)二年级有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

    二、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 重点、难点

    1、(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能用给定的“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3)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4)能用厘米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2、(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用米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2)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初步认识线段,能辨别,能测量线段的长度,能画定长的线段

    3、(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初步认识角,并且能够辨认。

    (3)知道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

    4、(1)结合具体情境,直观认识直角,会画直角标记。

    (2)能利用工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利用工具画直角。(3)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知识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8、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例题 1、1米21厘米=()厘米

    53厘米-18厘米=()厘米

    2、一条线段有()个端点,是直的,可以度量。

    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边是直的,不可以度量。4、1米的绳和100厘米的绳比较,()

    ①两样长②1米的绳较长③100厘米的绳较长

    5、亮亮身高85厘米,玲玲比亮亮高10厘米,玲玲身高多少厘米?

    6、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长3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三、表内乘法 重点、难点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3、5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4、2、3、4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6、6的乘法口诀

    (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7、7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2)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

    8、“倍”的意义及应用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2)利用操作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并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能利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8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8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0、9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实践活动

    (二):看一看、摆一摆(1)利用主题图复习第3、4、5、6单元的相关知识(观察物体、角的认识、表内乘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价值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知识点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

    9×5=50—5

    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 5 就是5的3倍。例题

    1、判断,在()里,对的打“√”,错的打“×”

    (1)求“8比5多多少?和求“比8多5的数是多少?”都用加法算()(2)求“9比16少多少?”和求“比16少9的数是多少?”都用减法算()(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4)5×5=25读作: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25。()

    2、先看图,再填空 ★★★

    ★★★

    ★★★

    ★★★

    (1)求一共有多少个的加法算式是:_________;(2)求一共有多少个的乘法算式是:___________;(3)第一堆有3个,总个数是第一盘的()倍,求一共有多少个的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

    (4)画出△来,使△的个数是○的4倍。○○○(5)在8×6=48中,8和6都叫做(),48叫做()(6)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写出两个相应的乘法算式。(1)()八二十四(2)七()六十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口算 7×7= 3×2=5×4= 1×3 = 4×9=2×9= 4×3= 2×3= 9×9= 2×7= 1×9= 3×8= 6×1= 8×8= 6×5= 5×7= 5×1= 2×2= 5×8 = 2×4= 5×2= 2×5= 6×2= 2×6= 3×5= 3× 1×8= 5×9= 4×7= 1×7= 3×7= 4×2= 4×8= 6×6= 7×9= 3×3= 7×8= 3×1= 1×4= 3×4= 1×5= 1×1=

    4、下面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是()①7+7+7 ②3+3+4+3+3 ③8+8+8+8

    四、观察物体 重点、难点

    1、建立观察角度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能辨认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多少票?

    六、数学广角

    1、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1)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2)让学生经历摆学具、画图示、列图表等过程,逐步抽象 出全面的、有序的排列和组合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具 体过渡到抽象。

    (3)能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活动中培养 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简单的推理

    (1)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2)能借助“做标记”、“列图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能 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3)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 知识点

    1、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才不会选重或选漏。例题

    1、简单的逻辑推理

    三个同学的数学成绩是90分、96分、98分。甲说:“我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乙说:“我比甲高。”那么,甲是()分,乙是()分,丙是()分。

    2、填符号

    在○里填上+、-、×、>、<或= 4()6=24 8()8=16 70-22()8×6 7×4()23 66()40()25



    推荐阅读: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大全)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024文言文知识汇总(大全)
    食品安全责任书
    幼儿园开学典礼园长讲话稿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