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银行信托合同 诗句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五号文库

    儿歌魅力在培养小班幼儿普通话中彰显

    栏目:五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空山幽谷 时间:2024-06-08 18:56:42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儿歌魅力在培养小班幼儿普通话中彰显

    儿歌魅力在培养小班幼儿普通话中彰显

    ——市级课题《对新市民子女语言能力发展方法的研究》阶段小结

    常州市钟楼区永红街道中心幼儿园

    邹玉英

    邮编213015 摘要: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歌谣,琅琅上口、明快流畅,它不是对孩子进行生硬的说教,而是让孩子在倾听、欣赏、念唱、游戏的愉悦中接受知识,发展语言。在我园开展《对新市民子女语言能力发展方法的研究》中,儿歌在培养小班幼儿说普通话中的魅力得到了较好的彰显。关键词:儿歌 新市民子女

    普通话

    正文:我园处于城郊结合处,近年来,随着新市民的不断涌入,使我园新市民的子女在逐年增加,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全园有75%的孩子来自外地,而这些孩子来园后在语言方面的能力特别差,很多幼儿听不懂普通话,只会讲方言,有的虽能听懂,但不会表达。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深知,帮助幼儿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的责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语言目标也明确指出:要帮助幼儿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针对这些新市民子女的语言问题,幼儿园及时申报了《对新市民语言能力发展方法的研究》并被列入了常州市市级课题,我们也围绕这个课题开展了子课题的研究,为了让小班孩子尽快地听懂、学说普通话,通过多次论证,决定挖掘儿歌魅力,来提高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儿歌是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的一种类别。它是专为幼儿创作的,其内容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语言符合幼儿的朗诵特点,易于幼儿理解。儿歌也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正如念着儿歌长大的人们都认为:“在童年记忆中,儿歌是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成长的,它是我们童年时的好伙伴。”确实儿歌对幼儿学说普通话是大有好处的,它可以锻炼幼儿的记忆力,能扩大幼儿的知识面,还能很好地体会儿歌所带来的语言节奏。无论是纠正幼儿的语音、词汇的积累还是用语句表情达意,它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在欣赏儿歌中感受语言

    欣赏儿歌不仅让幼儿感受了语言文学的魅力,感受了不同的句式,而且 1 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小班幼儿词汇贫乏,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在孩子刚入园时我就找寻了许多生动形象的儿歌来引导幼儿了解和使用一些较复杂的措辞,促使幼儿学会欣赏儿歌语言的韵律美和提升语感。如孩子们来园时,我们念《好宝宝有礼貌》的儿歌,让孩子们感觉教师像妈妈一样的和蔼可亲;幼儿喝水时,教师念“小茶杯喝开水,我和茶杯亲亲嘴”,让孩子们觉得幼儿园里的物品是那么亲切;孩子们在大小便时,说《拉便便》的儿歌,使孩子们知道了拉便便的地点和方法,统一了不同区域的孩子对拉便便的多种说法。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把幼儿身边接触到的各种事物或者对幼儿的行为要求都变成琅琅上口的儿歌,朗诵给幼儿听,如在幼儿睡觉时我们会朗诵:枕头放放平,花被盖盖好,小枕头,小花被,跟我一起睡午觉,看谁先睡着。起床时说《穿衣歌》:小胳膊,穿袖子,穿上衣,扣扣子,小脚丫,穿裤子,穿上袜子穿鞋子。慢慢地这些孩子们就会喜欢、听懂这种语言,就会感到教师与家长的不同,进而产生好奇心和崇敬的心理,使之愿意听老师讲话,愿意跟在老师身边,愿意跟老师一起活动。在儿歌化的语言学习氛围中,这些新市民幼儿渐渐地熟悉了幼儿园的生活规律,不仅慢慢地听懂了普通话,并且产生了一种“说”的愿望。

    二、在儿歌教学中发展语言

    儿歌是幼儿比较喜欢的语言教学形式,它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而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但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对孩子进行生硬的说教,而是要让孩子在倾听、欣赏、念唱、游戏的愉悦中接受知识,发展语言。因此,在儿歌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认为以下几种形式,幼儿比较喜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寓儿歌于故事之中。

    有些儿歌内容比较适合编成有趣的故事,这类儿歌往往有一定的情节、趣味性较强。可以让幼儿在倾听故事的同时了解儿歌的内容,这样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如儿歌《老鼠钻洞》内容是“花猫追,老鼠逃,钻进小洞哈哈笑,小洞原是象鼻孔,大象痒得受不了,一个喷嚏打出去,送给花猫吃个饱。”教师就可以把它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让幼儿在熟悉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说儿歌。其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接着说”的方式进行教学,也就是老师说“花 猫追,”幼儿接着说“老鼠逃”,老师说:“钻进小洞”,幼儿接着说:“哈哈笑”这样一来,突出了这首儿歌的趣味性和韵律性,幼儿学起来既感兴趣又轻松。

    (二)、寓儿歌于画面之中。

    有些儿歌的内容和意境适合用画面表现出来,这类儿歌往往用词优美,描述性较强。幼儿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对于比较直观的事物感受较深。在教师的引导下边观察,边学儿歌,就比较容易掌握了,如儿歌《小睡莲》内容是“小睡莲,真漂亮,睡在蓝色水晶床,风儿摇,水儿荡,做个梦儿喷喷香。”教师把这么美好的画面画出来展现给幼儿,那么儿歌的内容也就自然明了了,至于画面勾勒出优美意境与儿歌中恰到好处的形容词,也就相辅相成地对幼儿进行了美感教育。幼儿按照观察顺序,画面内容也就很快学会了儿歌。

    (三)、寓儿歌于节奏之中。

    有些儿歌内容适合用明快的节奏表现出来,这类儿歌往往琅琅上口、明快流畅,而且表现的情绪激昂,让幼儿在比较熟悉的节奏中,感受学习儿歌,还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肢体动作,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儿歌《小朋友,想一想》的教学中,我把歌曲和儿歌相互融合,在念儿歌的时候就加入节奏,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小朋友通过唱一唱念一念很快就掌握了儿歌,幼儿自始至终都是一种积极投入的状态。

    (四)、寓儿歌于创编之中。

    有些儿歌内容在结构上是重复的,适合引导幼儿进行创编,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方面的创新能力。如儿歌《动物歌》,其内容主要体现小动物不同的叫声,和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我在教学中首先运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在学会儿歌的基础上,再引导幼儿创编。在创编之前,让每个幼儿挑一个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并把这些小动物们喜欢吃的食物与幼儿讨论,在帮助幼儿解决难点的基础上,再提出创编要求就没有多大难度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编出了“小蜜蜂,嗡嗡嗡,吃什么,吃花蜜”、“小青蛙,呱呱呱,吃什么,吃小虫”的儿歌。这样的活动使他们的语言和词汇得到了结累和发展,幼儿创新思维在活动的点点跳动中获得了提升,对 创编活动的喜爱也随着成功的体验获得了升华。

    三、在游戏儿歌中运用语言。

    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功能已成为教育的共识。福禄贝尔说:“游戏是儿童的最高阶段,是这一时期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游戏是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由此看出,游戏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相通的,它没有地区之分。为此,我们巧用游戏儿歌,激发幼儿学说普通话的积极性。让这些新市民幼儿在一首首生动的游戏儿歌中学说语言,在教师们的带领下,孩子们快乐地进入角色,沉浸在游戏的良好语境中,就连能力弱的幼儿在众多小朋友的影响下,也能积极地在其中充当角色,展示自己。如娱乐游戏《找朋友》,虽然比较传统,但还是受到孩子们喜欢,孩子们一边快乐地说着,一边愉快地找着、玩着,乐此不疲。在体育游戏中,老师带孩子玩《开汽车》,每个人拿上“方向盘”后,教师说:“小汽车,嘀嘀嘀,开到东,开到西,我是快乐的小司机!”于是,大家边说边跟着教师就出发了,在不用教的情况下,幼儿自然而然、大胆勇敢地说了起来,在角色游戏“打电话”中,通过让幼儿与同伴打电话,鼓励幼儿进行自我介绍,并用普通话讲出姓名、年龄、幼儿园的名称等。由于游戏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觉、知觉器官共同参与,使他们的听觉、视觉积极地捕捉信息,激起幼儿要听、要讲、要做的兴趣和愿望,在不知不觉中积极地投入到语言技能的训练活动之中,从而使这些新市民幼儿开始敢说普通话。

    四、在说绕口令儿歌为难点 助新市民子女说准普通话

    语音是发展语言的基础,教会幼儿正确的发音,是发展幼儿口语、讲好普通话的第一步。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区域,方言情况较为严重,再加上幼儿的发音器官还处于发育状态,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幼儿存在着发音不清楚的现象,非常容易把一些音说错。有的幼儿对“鸟”和“了”、“兔”和“裤”、“热”和“页”等词的发音分不清,一旦让他们形成再纠正将十分困难。而绕口令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语言游戏, 它将若干双声、叠词词汇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对于小班刚来园不久的幼儿来说,运用有趣 的绕口令来帮助幼儿纠正发音,效果明显,如一天来园时,子豪告诉我,今天他带来一条新兔子,我问子豪:“兔子在哪呢?我怎么没有看见,你妈妈把它放到哪儿了?”子豪指指裤子子说:“这儿哪!”“噢!原来是子豪穿了一条漂亮的新裤子特别高兴,可是他没有把话说清楚。”小朋友说:“兔子是能跑的,不能穿在身上。”我接着说:“是呀!你们一定要把话说清楚,要不老师、小朋友都听不明白,你着急,老师也着急呀!”接着我就示范“兔”和“裤”的发音和口型,并教给小朋友《小兔子开铺子》的儿歌,这首儿歌既童趣,又诙谐,既训练了幼儿听觉器官的灵敏性,使之辩别不同语音的变化,使之形成正确发出“T”和“K”的音。在此过程中,孩子们感到很新鲜,也就跟着我学起来了。每当他们学会一个正确的发音时,我就摸摸他们的脸蛋或者把他们搂在怀里,孩子们高兴极了,为获得新的本领而感到愉快。实践证明,用绕口令的方式进行发音训练,不仅使孩子们感兴趣,更可以使他们掌握正确发音规律,更好地说准普通话。

    四、以游戏儿歌为这亮点 让新市民子女运用普通话

    幼儿期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时期,通过培养幼儿创编儿歌不仅可以锻炼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在创编过程中逐渐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但对于这些新市民子女来说,创编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他们所积累的词汇量相对较少,生活经验也不丰富,这就要求教师选材时要注意贴近幼儿的生活,把握好创编的度,在创编中要让幼儿有一定的经验可寻,并从中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幼儿运用语言的积极性。在幼儿刚刚接触到创编儿歌时,作为老师的我们,首先把握好了孩子们在创编过程中的“度”,因为孩子小,又是初次接触,为此我们选择了一些形象生动,孩子易于创编的儿歌来进行教学。如在《动物歌》中:儿歌内容主要体现小动物不同的叫声,和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我在教学中首先运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在学会儿歌的基础上,再引导幼儿创编。在创编之前,我让每个幼儿挑一个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并把这些小动物们喜欢吃的食物与幼儿讨论,在帮助幼儿解决难点的基础上,再提出创编要求就没有多大难度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编出了“小蜜蜂,嗡嗡嗡,吃什么,吃花蜜”、“小青蛙,呱呱呱,吃什么,吃小虫”的儿歌。这样的活动使他们的语言和词汇得到了结累和发展,幼儿创新思维在活动的点点跳动中获得了提升,对创编活动的喜爱也随着成功的体验获得了升华。让孩子们在儿歌创编活动中展开翅膀尽情地飞翔,尽情地歌唱吧。

    一学年的研究很快就结束了,在这期中,由于我们的方法得当,目标明确,现在孩子们已能自如地运用普通话进行地交往了,我们的心理感到无比的高兴。特别是3月21日的世界儿歌日,在我们的专题成果汇报活动现场,当家长们看到孩子们在台上精彩的表演时,由衷地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感谢,而此时的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是儿歌,培养了幼儿说普通话的积极性,是儿歌,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儿歌,丰富了幼儿的知识,让孩子们的语言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有力的彰显,开启了我园新市民幼儿说话的“金钥匙”。而我在这个过程中,在孩子们得到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成长,在区公开教学评比中,所执教的小班语言活动《动物歌》获得了区一等奖,撰写的论文也能在各类评比中获奖。孩子们即将升入中班,对孩子在语言方面的培养要做的事还很多,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工作,让新市民子女的语言能力在我园得到解决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新童谣》,北京出版社。

    [3]、《幼儿全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

    2024年8月版。

    第二篇:在经历中培养小班幼儿爱心

    在经历中培养小班幼儿爱心

    无锡市钱桥中心幼儿园朱燕芹

    人的经历是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以及所处环境所受教育和交往的总和。不同的经历可以造就不同的道德、智能和人格,人的发展需要经历,更需要经历教育。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们是渴望爱心教育的,爱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小班幼儿正处于个性情感初步形成、不稳定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幼儿的认知与判断能力有了初步的萌芽,抓住这一有效时期,加以科学、全面、形象、生动的情感熏陶,将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初步建立。在一次次经历中使孩子懂得知识、增长经验、体验爱心。

    一、发源、催化爱心

    家庭是对孩子成长最具影响力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个性行为品质,并使之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强有力的催化剂。父母、亲人是爱心传递的使者。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孩子爱心的培养,需要父母的爱心浇灌。世界五彩缤纷,人间丰富多彩,都需要有爱心的人去发现,去欣赏,去领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家庭中独生子女现象的逐渐普及,孩子已成为每个家庭的中心和重心。父母长辈的过多保护和百般溺爱,渐渐地促使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个性品质,他们在接受来自于成人的源源不断的关爱时,感到非常的理所当然,因而他们也就丝毫不会去考虑别人的需求与感受。长此以往,这样的孩子,在群体中与他人相处时往往就会时时处处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表现出冷漠和自私的不良行为倾向。这种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将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

    而作为幼儿园,要使我们的爱心教育得以深化,体现实效,则必须要牢牢抓住家庭教育这一环节,以家庭环境的改造和创设为依托,使爱心教育渗透在学校、家庭、社区各个领域,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注重爱心教育的系统性与实效性,以景制情、以点带面,来实现学校、家庭教育的完美结合,从而实现家庭爱心的目标,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对幼儿家庭的爱心教育,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爱父母、爱同伴、爱老师着手,进而激发他们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情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

    因此,我们将家园连动、家园互动作为了爱心教育的主要方式。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隔代亲”的现象益发严重,爷爷奶奶过多的呵护与盲目的宠爱,造成了孩子的娇纵与任性,他们对爷爷奶奶没有尊重与爱,因此,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爱心培养显得由为重要。结合“九九老人节”,我们开展了活动。在活动前我们要求幼儿观察爷爷奶奶在家的劳动情景和他们的爱好。这个要求虽然简单,但孩子们往往容易忽视,所以在活动中,当我们请小朋友介绍爷爷奶奶的名字及工作时,孩子们知道仍然很少。于是我们请爷爷奶奶谈谈自己的一些情况,让幼儿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接着我们请小朋友说说爷爷奶奶是怎样关心自己的,自己应该怎样关心和帮助爷爷奶奶。孩子们能较踊跃地说出来,可见,他们对爷爷奶奶的关心与爱有一定的感受力,也知道一些如何回报的方式,最后,幼儿的即兴表演将活动推向高潮,爷爷奶奶乐得合不拢嘴,看着开学时还大哭的心肝宝贝变的这么能干、可爱,他们感到异常欣慰,相信这个节日会是最有意义的。活动后,我们请爷爷奶奶们在家继续配合与教育,让孩子们爱老人的意识与行为成为自发的习惯。

    再如:“三八”妇女节,我们围绕“我的好妈妈”展开活动。通过收集妈妈的作品,如织的毛衣,围巾等,知道妈妈本领大,夸夸自己的妈妈。妈妈为孩子每天做的正是孩子最容易忽视的,我们通过看录像并听妈妈介绍,让孩子初步了解妈妈每天早晨、下班回来、晚上是怎样关心、照顾宝宝的,很辛苦。我们还让孩子尝试用多种方法表达对妈妈的爱。因为“爱心”贵在“点滴”,孩子应该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来表达。如:唱一首歌、说感谢的话,亲一亲妈妈,为妈妈捶捶背„„我们还让孩子涂一朵红花,作为送给妈妈的礼物。这一活动既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又对幼儿有一定的技能要求,通过示范,幼儿认真地开始了作画,他们涂得异常细致、均匀,因为这是送给妈妈的礼物呀。待幼儿涂好后,我又让幼儿上前来说一句祝福的话。孩子们大都会说:“祝妈妈节日快乐!”我想当孩子们回到家中,当妈妈们拿到“礼物”、听到“祝福”,一定会觉得异常幸福吧!这一幅幅稚嫩的作品,折射出孩子无限的爱。而这份来自孩子的感动,一定能更深地触动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

    利用家长会,我们例举了许多父母应注意的言行,因为父母同情别人的困难、痛苦的言行会深深打动儿童的心灵,感染和唤起孩子对别人的关心。如,公共汽车上,让家长对孩子说:“你看,那个阿姨抱着小弟弟多累呀,我们让她们坐到这里来吧。”邻居阿婆年老生病,家长带着孩子去探望问候,帮阿婆做事。新闻报道有人缺钱做手术,生命垂危,家长带孩子去捐款,献上一份爱心 „„经常让孩子看到大人是怎么同情、关心、帮助人的,对于培养孩子善良品质是最好不过的了。同情和怜悯实质是把自己的疼痛和难受扩大到别人身上的结果。经常让儿童把自已痛苦状态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可以使儿童学会理解别人,学会移情。例如:看到小弟弟摔倒了,家长启发孩子:“想想你摔倒时,是不是很疼?小弟弟一定很难受,快去扶起他,帮他擦擦脸。”某地发生灾情家长可引导孩子:“那里的小朋友没有饭吃,很饿,没有衣服穿,冻极了,你想想,如果你也在那里,会怎么样?我们去捐点衣服。食品送给灾区的人吧!”„„

    久而久之,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在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爱心氛围、有意识地增强孩子的情感体验,使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体验、施与爱心

    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大集体,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他们极其重要。作为老师要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教育契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爱心”行为教育,把“爱心”行为教育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中,使幼儿学会在享受爱的同时,也懂得自己如何付出爱,如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爱,以及学会关心、帮助他人,理解、尊重他人,主动示爱,爱护动植物及自己的物品,使其成为具有爱心、乐于助人、德才兼备的人。

    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爱心教育。如“好朋友”活动,在幼儿经过开学初的“分离焦虑期”后,孩子们的“重心”逐渐转向班级大集体,开始关注班级里的一切,其中最重要的大概就是自己的好朋友了,拉手的朋友、小组的朋友、娃娃家的朋友、搭积木的朋友„„在日益频繁的接触与我们有意识的渗透引导中,孩子们越来越意识到朋友的存在与需要。每次如厕后、出教室活动前,他们都会兴奋的喊“好朋友、好朋友。”然后欢天喜地地牵起朋友的手来到队伍中,别提有多亲热呢。于是,我们组织了

    专门的活动,我请小朋友说出自己喜欢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喜欢他?使幼儿更全面的了解朋友,表达对朋友的喜欢之情。然后和自己的好朋友抱一抱、亲一亲,说一说,用小班幼儿特有的稚气与纯真、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对朋友的爱,鼓励幼儿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保持正确的方式和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对培养了幼儿的爱心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学会分享,学会关爱,这对于独生子女来说是有困难的。要让他们将自己喜欢的食品分给别人,孩子们会乐意吗?我们结合“六一”儿童节,让孩子们从最基本的分享食品开始。活动前,我们请每位幼儿带一份自己喜欢的食品来园,活动当天,经过“六一”节日谈话、观看录像、观看大班幼儿节目表演等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了解了儿童节是小朋友自己的节日,感受了节日的快乐。回到教室,适当休息之后,我们请小朋友们将带来的好吃的东西拿出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食品。接着,我提了一个问题:“每组有这么多好吃的,要是都能尝一点就好了,该怎么办?”孩子们自己提出把食品放在一起,大家一起吃。我顺势利导,将孩子们的食品分类摆放,做了简单的说明后,孩子们便手拿盘勺,以自助形式去自由选择吃东西。他们都因为吃到了许多种东西而感到高兴,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由此,力力等小朋友自己提出要将自己的书带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看,那样自己也能看到更多的书。接着,别的小朋友有的说要带玩具汽车来大家一起玩,有的说要将家里的娃娃放到娃娃家大家一起抱„„孩子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个小小的活动拉开了分享的序幕,孩子们由此而想到别人,不再完全自我。这也是我们培养孩子爱心的方式之一。

    再如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无疑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我们成人纷纷捐款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当然,这无疑是教育幼儿的一次好机会。所以,我们让幼儿观看了一些新闻报道,特别是解救幼儿的新闻,让他们更能感同身受,知道这些和他们一般大小的宝宝没有了爸爸妈妈、没有了家,多可怜呀!这么活生生的教材、这么多感人的画面,让孩子们幼小地心灵也有了深深的触动,萌生了他们的同情心和怜悯心。这样,当我们对孩子和家长发出捐款倡议书时,善良的孩子们都主动要求爸爸妈妈多捐点、要捐“红钞票”呢。之后,学校组织了集体默哀仪式和集体捐助仪式。我们为孩子们制作并佩戴上白花和“爱心小天使”的胸饰。全园师生集中到了大操场上,随着警笛的哀鸣,集体默哀三分钟。在这个庄严肃穆地时刻,连平时最调皮、最好动的鹏鹏和韬韬也出奇地懂事、出奇地听话,没有发出一点声音。而当大家一个一个排好队,将款物放入捐款箱时,又那么地秩序井然,那么地认真慎重,俨然像个小大人。回到教室,我们组织孩子看了灾区孩子正在接受捐助物资,又开始有书可以看,有牛奶可以喝,他们就开心地拍起了手,因为这里面将有他们的一份付出。

    “人之初、性本善”,对于孩子,我们往往会看到他们身上自我、自私之处,但其实并不乏爱心。大海靠一滴滴水汇集而成,爱的殿堂靠一沙一石来构建。所以,我们要注意对孩子一点一滴的培养,一言一行的引导,那么,爱心就会在孩子心头扎下根!让我们共同努力,播洒爱的种子、演绎爱的真谛、传递爱的真情,让精神文明之花开遍每个人的心田,携手创建一个美好、和谐、文明的美丽大家园。

    第三篇:如何在教学中彰显师德的魅力

    如何在教学中彰显师德的魅力

    一、在于“言传身教”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言行,应该是精雕细刻的,经得起研磨推敲的;教师的形象,必须是近乎完美的,或者说追求完美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如:教室里,我只要看到地板上有纸屑,我准会默默无闻地将其捡拾,学生就会观其动从其行,逐渐养成自觉保持卫生的良好习惯,树立热爱班集体的意识道上,我从不会因为自己是老师而让学生给自己让道,却总是保持“礼让三分”的态度,慢慢地在学生的心目中,也树立了先别人后自己的道德观;运动场上,我不但为自己班级因获胜而高兴,而且也为别的班级获胜而喝彩。渐渐地孩子们学会了欣赏别人,懂得“为别人而喝彩”。事实证明,教师的言传身教和表率作用,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也正是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所感染的结果。

    二、在于“尊重关爱”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我们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我们作为新型的教师,就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学会关爱,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激励者。如:犯了错误的学生,我总会耐心教育他们认识错误,帮其改正错误,告诉他们“任何改正都是进步”,绝不会严厉训斥;班级中的学困生,我总是细心地寻找其闪光点,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告诉他们“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绝不会放弃他们;对于我班的全体学生而言,我会对其人人关爱,关爱他们的生活,关爱他们的学习。更多的是关爱他们的心灵,时刻告诫自己“爱学生没有理由”,绝不会厌烦他们。一年来,曾被大家视为班风“斜”、学风“差”的班集体逐渐变得班风“正”了,学风“浓”了。因为自己乐为人师,所以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才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这也正是一个成功教师独特的魅力之所在。

    三、在于“不断学习”

    江泽民主席说过:“当今时代,是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一切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学习做好工作所:必需的一切知识,知识挑战的严峻程度有目共睹,每门学科都是学无止境。专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旧知识淘汰很快,我们随时面临知识危机。”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熏陶,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因此,我们除了在教育理念上需要改变外,教学观念也要更新,同时,教学手段也需要熟练掌握。尤其从远程教育在我校实施以来,现代教学设施的应用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掌握新时代的专业科学技术。为此,我们学校每周定时组织教师一起学习;业余时间,大家自学,并与同行不断交流、共同提高。课堂E,我们学校的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手段新颖、有效。尤其是年轻教师通过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网络等方式加大课程的信息量,通过更加形象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学生立刻变得爱学,乐学,把学习当做一种享受。无形中,教师的专业技术魅力无时不在吸引着学生。以上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今天,要想做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具有人格魅力、专业知识魅力、专业技术魅力的人。让我们努力培养自身的素质,用自己健全的、独特的魅力来影响和教育我们的学生吧!坚信光荣属于具有魅力的人民教师。

    彭新初中 陈新生

    第四篇:在细节中彰显教师个人魅力

    在细节中彰显教师个人魅力

    2024-08-11 05:16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教育家说:不善于捕捉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

    笔者学舌:在细节中彰显个人魅力的教师才是高明的教师。

    镜头回放:我校等级评估数学课堂上,孩子A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表述流畅,思路正确,老师对他说:“请坐下”,跟着孩子B(就在听课的笔者旁边)也回答这个问题,和A异曲同工,思路不同,但结果准确,老师对他说:“你坐下”。我见B蹙着眉头,很有点不高兴的坐下了。——老师的一字之差

    日记摘抄:今天我太高兴了,我吃了老师的巧克力!课堂上,老师说谁能快速、准确的记住巧克力这个单词,就奖励谁一块巧克力,我最先举手并背下单词,老师真的给了我一块巧克力,我想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个单词chocolate。——老师的一份奖品

    课外剪影:两个低年级的学生快步走向值日老师,其中有一个脸上还挂着泪珠,老师在孩子面前蹲下来,摸摸孩子的后脑勺,嘴里说着什么,孩子们不时点着头,挂泪珠的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老师的动作

    教师是“说者无意”,然而学生是“听者有心”,一句无意的用语、一个无心的表达却打破了学生内心的平衡,挫伤了学生可贵的自尊;一块小小的巧克力也许并不值什么,但让学生铭心难忘;具有亲和力的动作让产生矛盾的孩子破涕为笑,------三个老师的言行表现在孩子的眼中或者心中留下的印记肯定是不同的,特别是第一位老师因为一句话的细节处理不当而给那位孩子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与时俱进的教育发展趋势和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锤炼自己,打磨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技能来影响、雕琢、指导学生成了教师日益迫切思考的话题。笔者认为“成为你自己”这句镌刻在奥林匹斯山石上的名言,应该是每个教师执着的方向。因为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个性是创造的前提,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出养创造性人才。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就必须关注教师个性的张扬。教师的个性会强有力地影响学生的智慧、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如博览诗书、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的孔子;忧国忧民、言词犀利、入木三分的鲁迅,还有魏书生、窦桂梅等其鲜明的教学个性,使他们的学生和我们领略到大师的风范。那么教师身上良好的素养,丰富的情感,豁达的胸怀,睿智与幽默等个性魅力如何展示才能激发学生的生命价值、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生活、课堂充满活力、充满阳光呢?

    请在教育细节中彰显你的个人魅力吧!用你乐观、开朗、豁达、坦诚、幽默或沉稳、果断的性格,给学生以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愉悦感,给予学生潜移墨化的影响,以自身独特的魅

    力吸引学生、影响学生。

    教育细节是指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短暂的行为表现。学生的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次大笑、一个提问、一道习题都是...教师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幽默也都是。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小事不小,我们应充分重视教育的细节作用。现今的社会家庭的状况越来越复杂化了,对学生的个人思想、性格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所以老师要真实地了解到学生的思想行为,必须对学生作全方位的了解,包括他的家庭生活、校外生活,尤其要关注学生生活、学习的细节,正像裴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种变化。”“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语),正是孔子注意了学生的细节,才能因材施教。

    一次,一个语文老师跟一个家长反映她女儿最近上课思想老是不集中,想打探是什么原因。她谈到她女儿最近回家(走读生)也不想做她给儿子买的语文训练作业,说是因为语文老师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学生考好后组织他们野炊,所以她感到有点生闷气,对语文也不感兴趣了。听完家长的叙述,语文老师大为愧疚,对于给学生的诺言,一直是能兑现的兑现,不能兑现的总是找一些借口推搪了事。没想到这些被我们教师经常忽视的小事,竟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曾几何时,我们的管理都变成了“严禁--”,师生问候成了师候生问,课堂逐渐统一到“课件+合作+讨论+游戏”的模式,“棒杀”演变为“捧杀”,邯郸学步、亦步亦趋的思维定式吞噬着教师的灵性与活力,“专家的经验”拿来作为了我们躺在惰性的床上谈教育的借口,个人的魅力和细节的深邃不再。

    其实,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老师,我们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都会在学生心里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但我们很少去注意这些小事细节,更不用说去注意由这些小事而造成的失误和伤害。所以我们应该感谢这位家长的提醒。

    小事为小,细节为细,就因为它小、细才不至于引起我们太多的注意,但在这些小事、细节上的粗枝大叶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造成的伤害,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网上曾公布了学生眼中老师应该注意的细节。其中有几条是这样的:希望你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台教书机器;你不仅要会“讲”,还要会“听”──听我们的心声;不要大庭广众之下批评我,那样太伤我的自尊心;别老是板着脸,你的微笑更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学会说“对不起”、“请”、“我错了”、“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听我说真话,就别在听完后勃然大怒,那样只会让我对你关紧心扉。看了这些发自内心的呐喊,难道我们做教师的不能从中反思我们的言语和行为吗?

    教育过程是一个知行统一、情意结合的过程 ,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有可能成为我们为之一振的教育细节:教师的一声问候,一个动作,一次表扬也有可能演绎精彩的教育。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带来一次转变学生人生的契机。因为教师的工作决定了教师言行的特殊性,因为“天地间再没有任何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心理上各种微末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一切最细微的事物”。

    人生活在社会上无疑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学生作为一个人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应多给予他们理解、体谅和支持,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性,发现其闪光点,引导他们热爱自己、热爱生活,人只要学会爱自己,才会积极生活。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在细节处理上下足工夫,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影响、转化、教育他。

    对于教育过程中细节的处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精心打造教育细节,依赖于对文本、学生(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和综合学习过程)、环境的深入把握和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珍视细节教育,是要让细节教育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的人文的光辉盈溢在课堂内外。这样,我们就在细节处见精神、显功夫,让我们的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教育细节是教育过程中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智慧地发掘细节、合理利用资源将彰显教育的魅力,体现教育的本真,在无声无痕的细节关注中让教育的智慧、教育的真爱为实现真正的教育而散发出迷人的光彩。细节无声,无痕,无语,教育却有慧,有情,有爱。教师唯有具备一颗慧心,拥有一片真情,付出一份真爱,才能发现一个个细节中蕴含的教育真谛,让教育演绎出迷人的精彩,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中去感受生命的灵动、生活的美好、学习的愉悦。

    懂得了细节的分量,我们,为人师表的教师,还有什么理由不能给学生的敬礼回个礼,不能在孩子的面前蹲下身来,不能每天用真心的微笑去感化幼稚的心灵,不能和孩子一起打扫清洁卫生呢?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没有个人魅力的教师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观察不到学生和细节的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不善于捕捉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记忆中不存储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缺少真爱的教育。

    让我们独行真知,关注细节,把个性魅力绽放于教育之中。

    第五篇:小班幼儿推广普通话

    小班幼儿推广普通话

    亲爱的宝宝、老师、家长朋友们: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国际国内的交往日益频繁,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推广普通话,对于消除语言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校园内普及使用普通话,可以起到改善交流效果、规范师生言行、提高师生文明意识、美化校园育人环境的作用。为了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营造和谐、文明、活泼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创设良好的“早期阅读”语言氛围,我们向老师、家长和宝宝们发出推广普通话的倡议:

    1、入园后,请坚持使用普通话,养成良好的习惯;

    2、给孩子提供文字规范的图画书及儿童读物;

    3、教学、生活中,注意规范使用文字,坚持给予孩子正确规范的引导;

    4、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幼儿与家长之间彼此的交流应使用普通话,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5、语言交际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口语发音,并且能和周围的人相互督促,积极地纠正普通话的发音,使规范用语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6、尽量带动家人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推广普通话;

    7、尽量坚持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普通话,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力量。

    亲爱的宝宝、老师、家长朋友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大力推广普通话,形成讲普通话的自觉习惯,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生活语言。使普通话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主要交流工具,让我们用普通话融入这个开放的快速发展的社会。相信在我们全园师生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幼儿园一定会成为一个顺畅交流的和谐校园。



    推荐阅读:
    儿歌魅力在培养小班幼儿普通话中彰显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我父亲的儿子》拓展练习 沪教版[定稿]
    09秋季期政教工作总结
    2024年度共和二小小学体育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数学返岗实践总结
    上一篇:德育处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