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应用文书 知识产权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五号文库

    2024年咬文嚼字教案设计(4篇)

    栏目:五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星海浩瀚 时间:2024-06-16 17:09:50 下载.docx文档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篇一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收益匪浅。

    二、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层(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

    明确:

    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②六个“你这……”。——感情强烈。

    ③“你是个好小子。”——表假定语气。

    ④“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

    明确: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

    3、所句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明确: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笔记、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层(3、4段):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明确: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明确: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

    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

    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地表情达意。

    (三)分析第三层(5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

    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明确: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2、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钱钟书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3、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明确:从文字表达的意境。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四、总结:第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部分的写作特点:

    即举事例,讲道理。不举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说不好,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分。本文例多,又分析精辟,令人心悦诚服。

    例子是具体的,具体的例子可以给人以丰富的启发。

    二、分析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1、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两种情况,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

    a、正面:点石成金。b、负面:陈词滥调。

    2、什么叫直指的意义?什么叫联想的意义?各有什么特点?各用什么修辞格?(略)

    3、科学的文字与文学的文字的区别是什么?(略)

    4、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①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②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品茶,赏月)

    ③诗中表达的是诗人(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的情趣。

    ④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5、“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一句可否变换分句顺序?为什么?

    不行。前句与“联想”衔接,后句与“熟路”衔接。换后,就不衔接连贯了。

    6、作者举从前做诗文的人的例子,其意图何在?

    表明他们的套语滥调根本与文艺无缘。

    7、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作者无创作动机。②读者无新鲜真切的情趣。

    8、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怎样才能克服“套板反应”?

    ①套板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②遇事往深一层想。

    9、最后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东西?

    a、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b、必须勤奋。c、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归纳总结:

    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2、写作目的:

    让读者明白①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②咬文嚼字的要求(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的吻合)③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

    四、造句:活用词语,推陈出新的句子。

    初来乍到→初学乍练。

    五、作业:课后练习。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目的:1、学习领会本文所说的咬文嚼字的方法

    2、培养阅读写作“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的精神

    3、学习评价本文观点,培养勇于质疑,不盲从的精神

    4、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揣摩、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研讨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咬文嚼字。

    教学程序

    一、引入课文

    1、由苏小妹填字的故事,引入“咬文嚼字”。

    苏东坡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妹妹,叫苏小妹。一次,她出了一个填字游戏,让

    苏东坡在“轻风”和“细柳”、“淡月”和“疏梅”之间加入最恰当的动词。苏东

    坡不假思索就答:“不妨加‘摇’、‘映’二字,写成‘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小妹听罢摇头。苏东坡略加思索,又说:“那么,家‘舞’、‘隐’二字呢?改

    成‘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如何?”苏小妹仍然摇头。坐在一旁的黄庭坚

    不禁问道:“那你说用什么字?”苏小妹脱口而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请大家将这三组动词作个比较,到底哪组好,为什么?引导揣摩:

    “摇”、“映”二字太平直,缺少诗意。

    “舞”字较“摇”字形象,有情趣,有美感;用“隐”字更准确,因为当时

    是“淡月”,映照的又是“疏梅”,梅枝上疏朗的白梅,在淡月下看不真切,故而

    “隐“。

    第三组用“扶”字,比用“舞”字准确,因为是“轻风”,用“舞”字,摆

    动的力度似乎太大,而“扶”字,仿佛轻风扶着细柳在轻轻地荡秋千,既准确

    又富有情趣。一个“失”字更是用得奇崛,“淡月隐疏梅”,似乎是月亮有意地要

    藏起梅花,“淡月失疏梅”,则是月亮觉得丢失了梅花,惊奇地在寻找呢﹗

    苏氏兄妹讨论的问题,在古诗创作中叫“炼字”,又叫“推敲词语”。推敲一

    词由何而来?

    2、读课后资料《“推敲”的来历》、《王安石推敲诗句》

    让学生品味“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中“绿”字的妙处。明确:“到”、“过”、

    “入”三字都平庸,“满”字虽然强调了春意之浓,却毫无美感。而一个“绿”

    字,不仅有鲜明的色彩,而且似乎能让人感觉到春天到来,满山遍野的树木花草

    逐渐边绿的过程,有动态感,十分生动形象。

    这种推敲词语,我国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把它叫做什么?

    二、理解课题

    1、“咬文嚼字”一词的词典义:《新华成语大词典》:“过分地斟酌字句。”

    《汉语成语词典》:(1)过分地斟酌词语;(2)喜欢掉书袋,即卖弄文采(3)

    可见,“咬文嚼字”一词,是个贬义词,可是作者在本文中是不是把它做贬义词

    用呢?显然不是,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斟字酌句”、“推敲词语”这样的词做

    标题,而用“咬文嚼字”一词?揣摩一下,这个词用做本文标题,有什么意味?

    2、揣摩标题意味。

    明确:此处作者不是用该词的字典义,而是突出这一成语的四个语素义。一

    “咬”一“嚼”,突出了反复品位反复揣摩语言的意味。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运用语言要反对陈词滥调,力求创新的观点,这个词语做

    标题,就是创新的一个范例。

    三、理解课文中的咬文嚼字的实例。

    1、比较婵娟骂宋玉的话: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2、比较《史记》李广射虎同金若虚在《史记辩惑》里的删改。

    补充比较:杜牧七绝〈清明〉和改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节雨

    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遥指杏花村

    通过两个例子明白简洁同生动形象关系的把握,推敲词语要适合表情达意

    的需要。

    3、理解苏轼《惠山烹小龙团》诗句运用词语联想意义的妙处。

    4、比较下列两例描写女子美貌的句子:

    此女子柳腰桃面,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

    东家之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着朱则太赤

    你觉得哪句描写的女子更美,为什么?

    联系学生作文中的人物描写,使之明白使用语言力求创新的道理。

    四、小结推敲词语常用方法

    学生谈体会,然后归纳。

    板书:由此及彼——联系上下文语境推敲

    由表及里——符合文章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并评价本文论述的道理

    教学程序

    一、理解课文主要观点

    1、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学生看书体会,本文作为一篇“美学文学论文”的写作特色。明确:在列举大量的实例的基础上来论证自己要说明的道理。

    2、重点阅读课文第三段,理解本段所阐明的道理,以及着段在文章结构中所起的作用。

    全班学生集体朗读这一段,再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归纳其中论述的观点。

    明确:此处可分两层,1、2、3、句论述一层意思,4、5、6、句论述一层意思。

    从一层的三句话中,可归纳出观点:对文学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二层观点归纳: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感情。

    再看这一段在文章中结构上起的作用:承上启下。第一层就前两段所举例子,说明阅读写作要咬文嚼字的道理;后一层启下,统领后文要论述的观点。

    3、完成课后第一大题,已经完成了其中的一小题,学生继续完成2、3、4题。

    学生默读后文,在每一段中划记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然后根据本段内容,

    归纳出这一段的主要观点。

    讨论每段内容,的出结论。

    5段,表达观点的句子有:“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理解5段内容,看哪一句最符合本段观点,作出概括。明确:就本段列举的例子,和作者所做的分析评论来看,主要说用语要能符合诗文意境,因此第二句才是本段观点,而其余两句是强调三段二层的观点,因此,本段观点归纳为:推敲词语,要从符合诗文的意境需要出发。

    6段,主要阐述了阅读写作中的用词,有直指意义,有联想意义,论述了二者的区别;接着论述了联想意义的不易控制,联想意义在诗文创作中的妙用。

    分析以上论述,与推敲词语有关的论述,当是最后的观点,所以,归纳为:正确运用词语联想意义,可使诗文较丰富,较蕴藉。

    7段。找出论述句子:“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版反应’在运思布局上,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语言跟着思想感情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感情”

    分析本段内容,其主要观点是反对运用联想意义滑向套版反应,而应力求创新,故本段主要观点归纳为:运用联想意义切忌套版反应,而应力求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8段,分析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找出能总结全文观点的句子。明确:即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二、整理、明确全文的论证结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一、1、2段,列举实例,引出论题。

    二、3、4、5段,论述推敲词句要符合文章思想感情,论述“为什么”。

    三、6、7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运用字的联想意义要点,论述“怎么样”。

    三、讨论对本文观点的理解和认识。

    1、学生自由谈读后感。

    2、完成课后第四大题,学生再举读过的诗文的例子,深化理解。

    教师准备:(1)鲁迅改诗:“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

    改为:“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2)揣摩“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沙漠,雁排长空”一句中四个动词,特别是其中的“走”字,似乎太平常,到底用得好不好?

    (3)《登泰山》一文中,“大风扬积雪击面”一句的理解。……

    四、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自主学习》上的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1、评价作者本文的主要观点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不盲从的精神

    教学程序:

    一、要求学生对上课时学习的朱光潜的观点谈自己的理解和评价

    二、引导重点理解评价课文第五段作者对贾岛“推敲”二字的评议。

    (1)一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理解作者此处的观点和分析。

    再次确认朱先生本段观点:选用文字要符合诗问意境。

    引导学生了解朱光潜先生对贾岛诗和韩愈的下“敲”字的评议:怀疑韩愈

    的修改认为“推”比“敲”好,因为是“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

    今他推。”

    (2)教师出示贾岛全诗:《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让学生自己分析贾岛诗的意境。然后讨论:

    a、究竟用“敲”好,还是用“推”好。

    明确:用“敲”好,韩愈意见正确。因为,从诗中文句看:“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说明文中应有两个人,一个是“僧”,他到朋友李凝的幽居去,第三联写他回家路上情景,第四联抒情,所以才有同李凝的“幽期”。如果按照朱先生的理解,是僧自掩自推,那么回家以后,怎么又出来了呢?又是同谁“幽期”,“不负言”呢?

    教师介绍,贾岛曾有一段时期隐居寺内,作过和尚,是这次遇上韩愈,韩愈劝他还俗,他才又还俗的,所以一般认为,诗中的“僧”,就是贾岛自己,这首诗抒发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b、朱光潜先生这样一个大学问家,为什么会对这首诗理解错了呢?

    明确:可能是朱先生写文章时只凭记忆,没有翻看全诗,只是就这两句诗而

    评价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那么是不是朱先生本段的观点也错了呢?

    明确:这并不影响本段观点,例子也举对了,只是评析有误。

    d、从朱先生的举例,我们可得到一个什么教训?

    明确:使用材料一定要确凿;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e、既然朱先生的这一分析有误,那么课本编者为什么还将它选入中学教材,而且特意编了一个练习,即第三题:“关于推敲的故事,你同意作者的分析吗?为什么?”

    明确:这说明编者有意让我们懂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全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而且我们一方面要向朱先生学习,学习他博学广识,学习他在写文章时能信手拈来大量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吸取教训,做学问一定要严谨

    三、学生总结本文的论证方法。(略)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借鉴吸收。

    2、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

    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一提到“咬文嚼字”,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的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_,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他的其他代表作有《诗论》、《谈美书简》等。其中《谈美书简》我们是应该读一读的。

    三。解题:

    请学生把课前预习查到的“咬文嚼字”意思说出来:

    “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含义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这不是一个好词,贬义。朱光潜却在文中大肆鼓吹“咬文嚼字”,这是为什么呢?朱先生是怎么理解“咬文嚼字”的?

    昨天让大家预习了,请一位同学把你划出相关的内容说出来,并告诉大家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

    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朱先生是贬词褒用,他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上,“咬文嚼字”是“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具体地理解或表达思想感情。这也是我们以后阅读和写作应该努力的方向(学生齐读第三段)。

    在朱先生看来,“咬文嚼字”应该从哪些方面具体咀嚼揣摩呢?

    从第八段第一句话“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可以看出,作者是用例证法说明道理的。请大家先阅读1-5段,看作者举了哪些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四。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举了五个例子,我们一个个来看,看它们分别说明了说明道理。

    (一)分析第一个例子:

    第一组例子,关于“是”和“这”。先体会一下感情,学生自己读如下句子:

    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你是贱人!你是淫妇!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你是你是……

    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④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你是个好不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⑤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学生读后谈谈感受,教师明确:

    前三个,不论“是”“这”怎么好,“这”字表现力都好一些。虽然只改变了一个字,但是句式已经变化。而且“你这……”一般都带有极端憎恶的语气,表示强烈的情感,因而也一般用于骂人时,所以郭沫若后来改的句子不仅不通,意思也不对。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第四个例子,“是”表假定语气,“这”则没有。因此咬文嚼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滥改,否则便失去了咬文嚼字的积极意义了。

    “你这”表示坚决的判断﹑极端的憎恶﹑强烈的情感,“你是”不带情感判断。

    “你是个好小子。”——假定语气。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句式不同,不同意味。

    (二)分析第二个例子:

    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学生回答。

    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分析的,明确: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

    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

    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我们能理解作者的观点,但必须补充一些“情境”材料,因为这里不可以仅用“意味”“情感”来解释。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之中的,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镞”,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终不能复入石矣”。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不可刻意简洁的。

    这谈的是文字的简和繁的问题。文字是否精炼,不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应该以能否准确表现事物特点、准确表情达意为根本。司马迁的文字确实做到了刘勰所说的“字不得减”,王若虚的删改使原文的“味”全没了。古人有“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两种用笔的方法: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有时用笔极为简省,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突出了雪下的力度、密度和速度,一个字就抵得上千言万语,千军万马。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同一部《水浒传》有时却又不避其繁。看作者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从味觉写,从视觉写,从听觉写,作了一大串形容,若是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须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然而简则简矣,却走了“神韵”,失掉了原文强烈地感染读者的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所以什么时候“泼”,什么时候“惜”,大家应该有所启发,以后写作时下笔可要斟酌一番。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繁简不同,不同意味。

    (三)分析第三个例子:

    1、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味道吗?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作者发常人发未发,不走旧路,不恭维定论,独抒新见,分析了“推”的妙处。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用“推”或用“敲”表达各自不同的意境。

    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启示:

    一千多年人们都认为“敲”比“推”好,而朱先生能不为所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不迷信古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位名人说过,怀疑是创新的开始。这才是关于“炼字”的例子。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五。总结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句式不同,意味不同

    调整思想和情感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六。分析第二部分:

    以上部分举了三个例子分别说明句式不同、繁简不同、字眼不同,意味和意境也不同。6-7段也举了两个例子,我们看作者举这两个例子又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作者在这一部分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苏轼的《惠山烹小龙团》中,“天上小团月”其实就是“小龙团”茶。正是因为苏轼善用字的联想意义,把“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感觉联起来,从而使诗句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显得丰富,比直接说更有韵味。而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两句诗句想象当时那种场景:夜晚,月影朦胧,在山间泉水旁,诗人和好友在那品茶、赏月,十分之怡然自乐。如果直接写,那还会有这样的想象吗?(用书上的词语)这就是点铁成金。

    另一个是滥用联想意义的例子,就是“套板反应”。

    问:

    1、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①和创作的动机是仇敌。

    ②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下面请大家看一个“套板反应”的示例:

    这一天,朱祁镇(明英宗)见了一位特别的客人,这位特别的客人叫朱瞻缮,是朱祁镇的叔叔,他正是当年传言中要来京城接任皇位的人。

    为了打消朱祁镇心中的疑虑,以免有朝一日被不明不白地干掉,他特意来到京城说明情况。宾主双方举行了会谈,会谈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举行,双方回顾了多年来的传统友谊,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朱瞻缮重申了皇位是朱祁镇不可分割的财产,表示将来会坚定不移地主张这一原则。朱祁镇则高度评价了朱瞻缮所做的贡献,希望双方在各个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合作。

    这是一个套板的套板,我们为什么觉得可笑?因为这样的文字我们常能看到,是模式化的文章,不生动。

    2、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怎样才能克服“套板反应”?

    明确:

    ①套板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

    ②遇事往深一层想。

    3总结:

    善用:意蕴丰富点铁成金(正面)

    联想意义

    滥用:套板反应毫无新意(反面)

    七。分析最后一部分:

    刚才大家都说的非常好。现在我们对五个例子各自要表达的观点都很清楚了。其实这五个例子都是围绕“咬文嚼字”。(重复五个例子的道理)

    学生齐声朗读“我希望”后的话,说说最后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东西?

    a.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

    b.必须勤奋。

    c.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八。总结全文:

    教师总结:

    文章应该是“作”出来的,不能老是“走熟路”。时常有学生问我,写作文有没有窍门,作文怎样才能得高分。我常常不知怎样回答。因为他们所期待的“窍门”绝不是我所要说的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多读多练、提升情感,他们希望我给他们一个“公式”,像做数学题那样往里一套,答案出来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套板心态”。按照“公式”写出来的作文是不可能得高分的。我想,大家还是应该记住朱先生的那句话:“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做什么不要太急功近利,认认真真做应该做的事。阅读鉴赏、写作文也如此,不要期望有什么捷径。

    请大家回去后再读《咬文嚼字》,我想应该会有新的启发的。

    九。布置作业:

    1、思考:本文的思想内容对你的阅读和写作有什么启示?(不少于3条)

    2、思考: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你获得了哪些写作的启示?(不少于2条)

    3、完成课后练习二和四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篇四

    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作者观点。

    2、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品味佳句独立见解的能力。

    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借鉴的分析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多媒体课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a、导入

    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说明理由。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确: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即可,教师应该给以相应的鼓励。

    总结:师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认同第二种描写。

    理由:1、含露者,是说黛玉的两眼常似湿润,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用意相同。

    2、从林黛玉一生的悲剧来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绛株草,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偿还眼泪的,可以说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对她悲剧人生的准确表述。

    3、“蹙”是皱眉的意思,皱眉应该是身体不适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时候的一种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写。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从何呢?

    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说,这20个字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内了。如果说鲁迅作品的每一页都挤满了研究者的脑袋,那么《红楼梦》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浸透着红学家的心血,可见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们就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

    b、介绍作者

    1、找同学介绍作者。

    2、补充总结: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很多的著作。在治学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译的路子,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解释三此,给学生以启发。)

    研习课文

    一、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解释咬文嚼字的意思。

    总结: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二、原来的意义是贬义的,朱先生在文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总结:

    (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三、朱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1—5段中,作者都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郭老改字院(1)、郭沫若改字——文字与感情有关

    若虚改“李广射虎”(2)、王若虚改《史记》——文字与情感有关

    韩愈“推敲”(3)、韩愈改诗——文字与意境有关

    四、找朗读好的同学读第一段。

    找出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1、“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好在何处?(让同学们在下面大声的读这两句,体会不同)

    总结:

    “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增强了语气。所以是什么发生了改变?情感才随之而变。引导:句式。

    2、对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是怎样评价?

    总结:

    (1)“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并不适宜。

    (2)“是”在逻辑上是联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

    3、朱先生想告诉我怎样的道理?

    明确: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

    五、找同学读第3段。

    1、翻译《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和改动以后的两段。

    明确:原文——见到草中有大石,误以为是虎就射它,射中了石头,箭头进入石中,走近一看,原来是石头。就又再射大石,最终也未能再射入石中了。

    2、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

    明确:原文属于细节描写,比较生动;改动以后,优点是变得简洁,缺点是没有了细节描写,只是简单的叙述,缺乏生动的感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其中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更是开“史家之绝唱”,比如学过的《鸿门宴》对樊哙的描写,怒发冲冠,非常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的面前。古人有“用墨如泼”和“惜墨如金”两种用笔方法,所以什么时候惜,什么时候泼,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自信斟酌。

    六、找同学读第5段。(重点分析)

    1、朱先生是怎样“推敲”的?

    僧推月下门

    自掩自推真自在,人言冷寂我独闲

    僧敲月下门

    随缘剥啄惊宿鸟,月下来僧扰梦清

    如果这首诗的作者不是贾岛而是你,你觉得哪个字更好?

    明确:学生可以说推,敲,也可以说其他的字,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写作过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达的情感就可,这种选择没有只有更适合。

    小结:以上作者从句式、字数、字眼三个角度阐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总的来说他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总结:语言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思考题:下面两种意境,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轻风拂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轼

    第二课时:

    导语:上次课我们已经详细的分析了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往下学。

    我们知道文学是感性的,它需要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更需要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敏感可以让我们发掘文学的契机,而想象却可以让我们飞翔。下面我就给大家一个字,看看通过“水”这个字你都想到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交流。

    总结:在写作中,联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联想的事物一定要有新意,不能落入俗套,如果和大家想的一样了,那就没有意思了,(联系高考)。联想走入习惯的渠道以后就会产生“套板反应”,就如第七段所写的,找同学读课文(从第七段开头到“就是套板反应”)。

    八、那么大家在平时有没有被套板反应套住的经历呢?大家不妨交流交流。

    学以致用:

    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总结:骄傲,自豪,令人叹服。

    大家填写词是什么?

    明确:“眩晕”

    总结:眩晕,简单的两个字,你们想到了么?想到的东西要向有创意,前提是要脑子里要有东西,有东西可想,如果脑子里空空如也,连陈词滥调都想不起来,还提什么创新呢?所以大家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读书,多积累,读书的时候遇到好的句子,又价值的东西,都记在本子里,有空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背下来,要用的时候也可以信手拈来啊。

    回顾课文内容。

    郭老改字

    ↓引

    李广射虎咬联想

    要文要

    韩愈推敲字套板反应

    达到艺术的完美

    二、古人咬字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的句子、的动词、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四、朱先生主张咬文嚼字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也有人并不赞同他的观点,马南村在不求甚解中,提出与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读,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全班分组讨论:对朱光潜和马南村的不同见解,应该怎样看?

    总结:

    1、这只是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而已,没有对和错之分。有的书有的知识必须要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而有的书则可以不求甚解,只需要大概了解即可。在读书的时候要有所选择,有所筛选和区分。

    2、不求甚解是在咬文嚼字的基础上开始的,陶渊明,诸葛亮之所以可以不求甚解,是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决定的,有些知识他们可以作到一目了然,不必细细咀嚼就可以知道真谛,而我们的还没有到达那样的水平,所以,还要以咬文嚼字为主。

    五、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是文艺随笔,以漫谈的方式,与读者促膝而谈。运用了举例子,做比较等论证方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六、质疑:

    学完这篇课文,还有哪些不明白不确定的地方?

    老师质疑:

    1、朱先生对一个词非常的钟爱,让大家找一下,并查查是什么意思。

    明确:玩索。

    2、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等等。

    七、总结重点字词:

    援例斟酌词藻锱铢必较蕴藉付梓尺牍陈言务去

    八、随笔练习:

    1、任选一个你非常熟悉的事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要求:标新立异,避免套板反应。

    题目自拟,300—500字。

    2、考点分析:扩展语句

    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①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②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心情。

    3、课堂作业,课堂小结

    假如你的同学现在在日本留学。你打算给他(她)写一封信,以寄思念之情。你会选择用怎样的文字来表达你的情感。请写在作业本上。

    分析:作业的开放性很大,这是对《咬文嚼字》一课的总结。通过这种写作的形式,让学生充分领略“咬文嚼字”的深刻含义。



    推荐阅读:
    2024年咬文嚼字教案设计(4篇)
    2024年建设美丽乡村倡议书点评 建设美丽乡村倡议书作文开头(十五篇)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200字(十一篇)
    最新世界无烟日倡议的内容 有关禁烟的倡议书(13篇)
    学校禁烟协议书(4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