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购房合同 精品范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五号文库

    张俊林观后感1

    栏目:五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心旷神怡 时间:2024-06-23 06:49:57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张俊林观后感1

    《乡官话责》观后感

    《乡官说责》通过插播介休市张兰镇石灰窑非法生产案件和榆次区张庆乡纪委副书记李天福37年如一日为民服务两个短片,从正反两方面教导乡镇干部如何知责、履责,如何心系群众,情连百姓。下面,联系实际谈以下几点感想:

    一、作为一名下乡包村干部,我们更应该吸取介休市张兰镇石灰窑非法生产案件的教训,发扬踏实工作作风和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把根扎在基层、把情系在群众,学会说“土话”,面对朴实的人民群众,我们不应该高高在上,空洞说教,而应该促膝谈心、循循善诱。与群众产生感情共鸣,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学会说方言俚语,讲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道理。

    二、通过观看学习,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赤热的爱民之心,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俯下身子,用心、用情做事,时刻牢记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才能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三、学习李天福同志三十七年不谋官、不谋利、不谋权,扎根在基层,战斗在一线,任劳任怨,勤勉工作,吃派饭,访农户,公道正派的工作作风;学习李天福同志入情入理,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基层干部化解农村矛盾的能力,切实把我们身边的“信访村”变成“和谐村”。

    四、学习李天福同志帮扶济困、亲民为民的公仆情怀。帮扶困难群众兴建起温室大棚,发展设施农业,为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发挥好保驾护航的作用;学习李天福同志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不断提升巩固基层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力争做上对组织负责,下令百姓满意的好干部。

    张 俊 林 二○一二年三月十九日

    第二篇:林俊德

    原标题:大漠铸核盾生命写忠诚(时代先锋)

    人物简介:

    林俊德,福建永春人,中共党员,1938年3月出生,1960年9月入伍,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原总工程师,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2024年5月31日20时15分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入伍52年来,林俊德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1999年特邀出席“两弹一星”突出贡献科技专家表彰大会,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

    (一)他叫林俊德,没有多少人知道他。

    他是院士,也是将军,一辈子隐姓埋名,坚守在罗布泊。他参加过我国所有的核试验。他个子不算高,微胖,笑的时候嘴唇略显厚,脸更是会圆起来。

    这是他平常时候的模样。4个月前,他因为癌症晚期病情严重住进了西安唐都医院,瘦得厉害,脸颊凹陷,额头显得特别突,几乎让人认不出来。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输液管、导流管、减压管,有时还有从鼻腔直通到胃里的三米长导管„„

    最多的时候他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这个样子,他仍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一下一下挪动着鼠标,每挪一下,都能让旁边的人心颤一下。

    电脑里有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藏在几万个文件中,只有他自己才能整理,还有自己的科研思考,学生的培养方案,他都要系统整理,怕耽误学生的论文答辩和毕业。他知道自己的病情,时间太有限,要尽快。

    他一开始就问医生,做手术和化疗以后能不能工作,医生回答不能,于是他放弃了治疗。住重症监护室不能工作,他难得用将军的威严下命令一定要搬去普通病房。在病房工作间歇,他休息也要坐着,怕躺下就起不来了。他希望活得有质量,说不要勉强他,现在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手术。与其治疗后卧床不起,不如最后还能争点时间。他是闽南人,现在这个劲头,就像1960年大学毕业后西出阳关一头扎进戈壁大漠几十年,一样倔强。

    同事、学生、朋友、亲人赶到医院看望他,他说,“我没有时间了,看望我一分钟就够了,其他事问我老伴吧。”他让老伴在医院附近找了一间房子,专门用做接待,即使从闽南山区远道而来的亲人也是如此,没有商量余地。

    他继续吸着氧气按着鼠标。插着管子工作没有效率,他两次让医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他是癌症晚期,肚子里都是胀气和腹水,身上抽出过2800多毫升积水,心率、呼吸快得接近正常人的两倍,严重缺氧,平常的喘气比刚跑完百米赛还剧烈。他从没因疼痛在人前发出一声呻吟,只有当医生凑近问怎么样时,他才说有点儿不舒服。

    那一天早上,他的病情急剧恶化。上午,他要求、请求甚至哀求,想尽各种办法下床工作,两个小时里,他求了9次。不忍心他最后一个愿望都不被满足,他终于被放下地。

    半小时过去,他的手颤得握不住鼠标,也渐渐看不清,几次问女儿眼镜在哪,女儿说,眼镜戴着呢。这时候,很多人已经忍不住跑出去痛哭起来,怕他听到,还要使劲捂着嘴巴呜呜地哭。

    他又接着工作了1小时。最后的5个小时里,他陷入了昏迷,但不时又能听到他在嘴里念“ABCD”、“1234”,这些都是他在电脑里给文件夹排的次序。

    老伴紧紧攥着他的手,贴着他的耳边,翻来覆去地说:“老林啊老林,这是我第一次把你的手握这么长时间。40多年了,你现在终于属于我了„„”5月31日20时15分,他的心脏跳动不起来了,也不会再哀求着起床。他没做完他的工作,这几天他在电脑上列了个提纲敲敲打打,5条提纲的内容没有完全填满,家人留言这一条完全是空白。

    医院科室主任张利华,54岁,扑通跪了下来,对着床头说,“林院士您安心地走,剩下的工作我们后人会接着完成。”张利华看了30多年的病人,像这样面对自己生死的,是第一次见到。

    得知他的离去,“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科院院士、94岁的程开甲写来一句话:“一片赤诚忠心,核试贡献卓越”。

    他早早跟老伴安排了三个遗愿:一切从简,不收礼金;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把他埋在马兰。最后一个,他也在病床上哑着声音和基地的司令员说过,算是他的一个要求。司令员听完转身,泪打湿了满脸。

    罗布泊边缘的马兰,是他最惦念的地方,在那里,他和所有人一样,干着惊天动地的事,也做着隐姓埋名的人。人人都是戈壁里的一朵马兰花。

    这个季节,马兰小院里的草长高了,杏也熟了,正等着他回去。他说过,院子里的草不要拔,让它们自由生长,戈壁滩长草不容易。

    (二)他这辈子有三个没想到:上大学,做将军,当院士。他最初也没想到,个人和国家命运绑得这样紧。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周总理在电话里谨慎地问:“怎么证明是核爆成功?”现场指挥帐篷里顿时一片肃静。正好,程开甲带着26岁的他匆匆赶到,说:“冲击波的数据已拿到,从记录的波形和计算的数据证明,这次爆炸是核爆炸。”

    张爱萍看了看眼前不太面熟的年轻人,激动地拍了拍他满是尘土的肩膀说,你们立了大功。

    他当时带头负责研制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样子像一个罐头盒,用来测量核爆炸冲击波。这是他拿自行车轮胎和闹钟等,用土办法搞成的自主高科技,获得了当时证明核爆炸的重要数据之一,还拿到了国家发明奖。那时候,他从浙江大学毕业也才4年。

    他的家乡在福建永春大山深处一个偏僻乡村,少年时家中一贫如洗,曾经辍学,靠着政府资助上完了中学、大学,在大学里曾打着赤脚上课。

    从浙大机械系毕业,他分配到单位,实际上他是专门被挑来的,到了单位给他交底,“国家正在西北建设一个核试验场,把你挑过来,就是去那里工作。”

    虽然对核试验知道不多,但他一听能跟国家命运靠得这么紧,就非常激动了。他一辈子被人看作学习狂和工作狂。即使年纪上了七十,在他的日程表里,搞研究、做实验、带学生几乎占去所有时间。他一年只休息三天:大年初

    一、初

    二、初三。

    他说,成功的关键,一个是机遇,一个就是发狂。他以自己为例:“成功不成功,的确有个机遇。一旦抓住机遇,就要发狂的工作,所以效率特别高,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

    所以生命倒数第二天,他回首往事,看得出挺欣慰,断断续续说了两句话,“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并且,“咱们花钱不多,做事不少。咱讲创造性,讲实效,为国家负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1966年底的首次氢弹原理性试验是在高空,冲击波测量也在高空。仪器要在零下60摄氏度低温下工作,当时的实验条件还不具备。为了创造低温环境,他和同事们背着仪器,爬上海拔近3000米的山顶呆了一宿。

    冬天漠风凛冽,山顶更是冰封雪冻。夜晚刺骨的寒风像针一样往身体里扎,又在每个人的鼻尖、胡子、眉毛上结上一层白霜。手冻僵了,脚麻木了,身子不停哆嗦„„可一看温度表,才零下20多摄氏度。

    他们还抱怨,“这鬼天气,就不能再冷一点吗?”

    后来,他们采用高空气球放飞试验解决了问题,赶在试验前研制出高空压力自记仪,为飞机投放氢弹安全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后,他又开始带着人解决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这个世界性难题。艰苦攻关20多年,先后建立10余种测量系统,为国家的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

    他善于啃硬骨头,也常教自己的学生要敢于啃硬骨头。他的23个学生,个个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他走的那晚,学生们亲吻着他的手,长跪不起,希望昏迷中的他哪怕能抬抬手指,像父亲一样抚摸一下他们的头。

    他军龄52年,他这一代人,一辈子自主的人生选择不多,做核试验也不是个人的选择。但在戈壁大漠像胡杨树一样,扎根半世纪,是他自己的抉择。

    (三)他是搞核试验的,说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这两个都成了不折不扣的事实。他研究爆炸力学,一辈子都和炸药打交道。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每次总是尽可能地离炸药近一点。

    一次在野外,等了好久炸药都没响,他用对讲机冲其他人大声喊:“你们都不要动,我来弄。”说着就走上前,快到炸药放置点时,他再次回头对跟在后面的人说,趴下,不要抬头,自己上去排除了险情。

    他经常要在核爆后第一时间去抢收数据。有一次,车坏在路上,他看到司机带着防护罩修车进度很慢,就先把自己的防护罩摘下来,证明没有危险才让司机也取下,提高修车效率。

    他的学生说,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老师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亲临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这是他的专业需要,也是习惯。

    去年,74岁的他由于拍摄实验现场太专注,被绊倒在地,膝盖和脸部都被蹭伤,让他包扎一下,他笑着说没事没事,拍了拍灰尘继续工作。

    每做一次实验,他都建一个档案,就像病人的病历一样,几十年从没间断。谁需要资料、数据,都能在他那儿很方便地找到。

    简便实用、讲求实效,也是他一贯倡导的。他常对学生说,科学就是用简单的办法达到理想的目的。

    为解决实验用的铅皮,他发明了用钢棒手工擀制的办法,像擀饺子皮一样,把1毫米厚的铅皮擀成了0.2毫米。

    为了找到力学实验的理想材料,他出差途中买了一块特殊木材做成的菜板,锯开分析密度和硬度。就连戈壁上的沙子,也被他用来作为实验的一种特殊材料,解决了技术难题,也节约了大量经费。

    病中留下的工作笔记上,他一笔一画绘下了保险柜开锁示意图,密码盘、固定手把、开门手把,以及三位密码刻度的标示,清晰明了。还有详细的文字,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

    他一丝不苟的程度,有点像人们所说的极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1966年底的首次氢弹原理性试验是在高空,冲击波测量也在高空。仪器要在零下60摄氏度低温下工作,当时的实验条件还不具备。为了创造低温环境,他和同事们背着仪器,爬上海拔近3000米的山顶呆了一宿。

    冬天漠风凛冽,山顶更是冰封雪冻。夜晚刺骨的寒风像针一样往身体里扎,又在每个人的鼻尖、胡子、眉毛上结上一层白霜。手冻僵了,脚麻木了,身子不停哆嗦„„可一看温度表,才零下20多摄氏度。

    他们还抱怨,“这鬼天气,就不能再冷一点吗?”

    后来,他们采用高空气球放飞试验解决了问题,赶在试验前研制出高空压力自记仪,为飞机投放氢弹安全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后,他又开始带着人解决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这个世界性难题。艰苦攻关20多年,先后建立10余种测量系统,为国家的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

    他善于啃硬骨头,也常教自己的学生要敢于啃硬骨头。他的23个学生,个个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他走的那晚,学生们亲吻着他的手,长跪不起,希望昏迷中的他哪怕能抬抬手指,像父亲一样抚摸一下他们的头。

    他军龄52年,他这一代人,一辈子自主的人生选择不多,做核试验也不是个人的选择。但在戈壁大漠像胡杨树一样,扎根半世纪,是他自己的抉择。

    (三)他是搞核试验的,说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这两个都成了不折不扣的事实。

    他研究爆炸力学,一辈子都和炸药打交道。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每次总是尽可能地离炸药近一点。

    一次在野外,等了好久炸药都没响,他用对讲机冲其他人大声喊:“你们都不要动,我来弄。”说着就走上前,快到炸药放置点时,他再次回头对跟在后面的人说,趴下,不要抬头,自己上去排除了险情。

    他经常要在核爆后第一时间去抢收数据。有一次,车坏在路上,他看到司机带着防护罩修车进度很慢,就先把自己的防护罩摘下来,证明没有危险才让司机也取下,提高修车效率。

    他的学生说,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老师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亲临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这是他的专业需要,也是习惯。

    (四)2024年春节刚过,一封近5000字的长信,摆在了基地司令员的案头,是关于基地建设发展的想法,言辞激烈,语气率直。

    信是他写的,看得出很着急。直到司令员和他一起商定,安排人员和经费对他所提的发展路线进行研究,他绷紧的脸松了下来,笑了。

    住院期间,他和来看望他的基地司令员闭门谈了一个多小时。他也感叹,一生最大的缺点是说话直率得罪人,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做人”„„

    他说话硬,直来直去,不绕弯子。乍一听,难以接受,时间长了,都知道他不玩虚的,一辈子有自己的做事和做人原则。就像他去世前说自己,“我不善于交往活动,实事求是搞科学。”

    凡是和他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他讲原则不是空的。他参加学术评审会,从来不收评审费,不让参评人员上门拜访。从没有接受过一个人的礼物,材料都是通过邮局或其他人捎带的,他只要材料,不要见人。科研成果报奖时,他总是把自己名字往后排,不是自己主持的项目坚决不挂名。平时专门的请客吃饭他概不参加,就喜欢自助餐。讨论会上该说就说,不管在座官大官小。

    他有“三个不”: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2024年,东北某大学邀请他当名誉教授。他说:“我们研究领域虽然接近,可是距离太远,鞭长莫及的,我给不了什么指导,这挂名教授我还是别当了。”

    去年,在安徽黄山召开评审会,会议主办方请他当主审。他老老实实地说,第一个成果跟我研究方向有点关系,但也够不上当主审,第二个成果不是我的研究领域,我当不了评委,你们抓紧时间再找人吧。

    他说,自己虽然是院士,只算得上某个领域专家,不可能样样都懂,样样都精。而且专业越深就越窄,别的懂的就越少。

    他工资不低,所以掏钱时并不手软。老战友在外地聚会,他说战友们转业早,工资不高,他慷慨解囊。青海玉树地震,他悄悄捐了3万元。但他自己,一块手表用了15年,一个游泳帽用了19年,一个公文包用了20多年,一个铝盆补了又补舍不得扔。他搞实验,动手能力强,家里的沙发和床是他用包装箱拆下的木板做成,沙发套是老伴亲手缝制。客厅里的小木椅是他用家里铺完地板后剩下的废料,花了半天时间敲打好的。屋里的灯也是他引了一根电线加一个灯管改造而成。

    去世后,学生们收拾他的衣物,除了军装,没找到几件像样的便装,两件毛衣还打着补丁。

    他偶尔也享受过一次,他和老伴去郊外一个农家乐吃饭,点了一个“大丰收”,就是玉米、南瓜、花生几个菜煮在一起,他从来没吃过,对这个组合菜赞不绝口,对老伴说咱们回去也做这个。

    他的学生们说,老师是一个心里有爱的人,长时间接触,感受得更深。他戴了15年的手表,是大学母校百年校庆时送的纪念品,他一直戴着,旧了磨手,就用透明胶粘上。他去世后,护士想把手表摘下来,老伴理解他,说老林喜欢,就让他带着走吧。

    他带过的每位学生,都在他的电脑里有个属于自己的文件夹,每一个文件夹都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

    住院期间,他让学生们将各自的文件夹拷贝走,这时学生们才发现,从跟他的第一天起,短的三四年,长的十几年,他都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了每个人的成长足迹。

    去世前三天,他写下这辈子的最后338字,虽然手抖得厉害,但字迹工整,没有一丝潦草。这是他给学生写下的论文评阅意见。他在5月的最后一天去世,这个学生在6月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

    (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一年,南京大学的高材生黄建琴参军到了马兰,她也搞核试验,是后来马兰有名的“核大姐”之一。与他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相伴,黄建琴总习惯一个人的生活。最后,她含着泪说,老林的最后几天,是她跟他呆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

    他欠家里人太多,特别是对女儿一直有着愧疚。他带的23名学生都是科技精英,却没时间管女儿的教育,女儿没读过大学。他只好对女儿说,你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们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你是我们的试验品,就多担待点吧。

    女儿出嫁,他在外执行任务。女儿办完结婚证,背着简单的行囊进了丈夫家。儿子结婚,他也一直没抽出时间和亲家见面,婚礼由对方一手操办。

    他不是个完人,但他被家人理解。老伴说,“这一生我陪伴他,我觉得我值。因为,他为国家、为人民、为党,做好了他应该做的事情,良心上没有愧对党和人民对他的培养。”

    他去世后,10万元慰问金交到老伴手上,她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表示谢意,说:“这些钱就当做他的最后一次党费吧,这也应该是他的心愿。老林一辈子干了他喜欢的事业,他对党和国家的爱刻骨铭心。”

    女儿说,很多人说林院士一辈子没享过福,但我知道父亲不是这样的。他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他说过他这一辈子真的很愉快。

    参加第一次核试验的人们回忆起,那个时候他一股朝气勃发的劲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虽然年纪大了、人沧桑了,他蓬勃的朝气、工作的热情一点没变。人们在想,是什么支撑着他走出了比75年更长的生命跨度?

    创造了马兰精神、见惯了英雄的马兰人送给他一副挽联,为他送行:“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

    第三篇:胡俊林

    胡俊林简介

    胡俊林,1975年10月出生于甘肃省通渭县,《甘肃作家》、《红袖添香》签约作家。散文,论文、小说、新闻等作品散见于《定西日报》,《散文选刊》,《国家电网》、《中国电力报》、《甘肃电力报》、《星星诗刊》等报刊杂志,现为《中国电力新闻网》、《中国电力教育》刊物以及多家网站、报社特约记者、通讯员。已在全国多家报刊发表各类作品50万余字,现任通渭县供电公司思想政治部副主任。多次被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报社、甘肃省电力公司等单位评为优秀记者、优秀通讯员。文章在各种征文中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奖励十六次。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在201个国家45万名作家、记者参与的“国家电网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全球华人迎奥运征文”活动中,作品《真情感动世界》获得文字类三等奖。作品《喜欢泥土的感觉》入选08年《新世纪精美散文随笔选》。

    闲暇喜收藏推广名人字画,善于制作企业网站。建立了多个qq书画交流群,于多家书画经营家协会以及北京西泠印社等国内国际有名的艺术社团有深厚的感情,通过宣传包装推介各类书画名人,通过社团邀请全国各地的著名书画家到地方进行交流,举办画展,为 “书画艺术之乡”的画廊和各地书法家举办画展搭建合作的桥梁。重要记事: ★1992年6月在《少年文摘报》发表处女作;

    ★1994年至1997年在兰州电力学校上学期间任校刊主编; ★1998年8月至2024年5月任通渭县陇山电管站站长,2024年5月至2024年1月任通渭县鸡川变电所所长,2024年1月至今在通渭县供电公司思想政治部工作,任副主任; ★2024年至今兼任《甘肃通渭人家书画综合信息网》主编;2024年至今兼任《通渭人家》、《天涯社区》等260多家网站、论坛信息员、管理员。

    ★2024年4月文章《假如我是客户》获得国家电网公司三等奖;

    ★2024年4月被定西供电公司评为优秀记者。

    ★2024年4月获得国家电网公司、中国新闻社征文三等奖 奖励证书

    ★2024年11月获得中国电力报社优秀通讯员称号

    胡俊林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ujunlin19(新浪博客)《中国电力报》对胡俊林事迹的报道

    奋斗没有终点

    路虎玲

    十六年前,胡俊林带着做一名“优秀电力人”的憧憬,踌躇满志地加入了电力大军。十六年来,他始终以踏实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从事电力行业的各种工作,从一名一线抄表工到电管站站长,从电管站站长到变电所所长乃至现在的甘肃通渭县思想政治部副主任。

    常人看成功者,通常只对他们身上的“光环”感兴趣,在一番啧啧赞叹后,许多人转身继续自己的生活,未尝想过要改变些什么;而这些成功者所拥有的最大的“财富”,则是少人问津深藏在成功背后的长期坚持,为之所做的种种挣扎,内心的煎熬,蜕变的痛苦,以及超越自我后的怡然自得。作身为农民的孩子,胡俊林有着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经历。父亲是电力部门的临时工(当了三十几年单位厨师),母亲的身体本来不好,他12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又落下了终身的疾病成了真正体弱多病的农民。为了十八元五的工资他的父亲骑自行车穿梭于相距50公里的家与单位之间。胡俊林理所当然成了家里的主心骨,家里大小事物都由他承担,挑水做饭洗衣耕地,12岁的他样样拿手。这种人生磨砺给予了胡俊林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使得他很早就拥有了独立的人格和更加坚强美好的心灵。

    有人说逆境总像一块沉重的顽石,压向柔弱的青草。然而青草却总是能从墙角下石缝里,倔强地探出头来,骄傲地望向天空。苦难在给人生设置重重障碍的同时,也给微笑着面对它的人带来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那就是更加独立的人格和更加坚强美好的心灵。

    他的母亲目不识丁,虽然说不上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话,但常常教育他:“妈妈没有读书,真羡慕你能够上学读书。你要好好读书,给妈妈讲书上的事,妈妈就是一生下不了床死后也能闭上眼睛。”在母亲这些话的激励下,同龄人在电视里寻找快乐的时,他却徜徉在书的海洋里,读读写写,摘摘抄抄,这样的日子对于他来说最惬意不过。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初中一年级,只有13岁的他就将第一篇《感恩母亲》的处女作发表在《作文周刊》上。同年,也成了县报社年龄最小的通讯员。在兰州电力学校上学期间,他以独特的文笔从多名竞选者中胜出,有幸当选为校刊《思索》的主编。在基层变电所当值班长的时候,他用信封给各大报社寄文章,接连发表了一百四十多篇散文。“千里马”需要伯乐。他的文字引起了定西供电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引起甘肃省电力报社几位编辑的高度重视,翌年他被调整到思想政治部从事宣传工作。在这一平台上,他的创作欲望更强烈了,先后在《甘肃作家》、《散文选刊》、《星星诗刊》、《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报》、《人民网》等报刊发表各类文章50余万字,先后荣获国家电网公司、省、市电力部门征文奖十三次,多次被评为“优秀记者”。更让他荣幸的是,在203个国家45.3万余作家参与的“全球华人迎奥运征文”中,他的作品体现了电力员工团结一致,共迎奥运的顽强精神,获得了三等奖。

    胡俊林不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更热心于公益事业。利用对网络制作的熟悉,免费为多家企业制作了单位网站,并制作了家乡书画网站,为多名书画界名家制作了个人官方网站。建立了多个qq书画交流群,和书画经营家协会以及北京西泠印社等国内国际有名的艺术社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通过宣传包装推介了地方书画名人,通过社团邀请了全国各地的著名书画家来地方进行交流,举办画展,为 “书画艺术之乡”的画廊和书法家举办画展搭建了合作的桥梁。昂首撑起责任心,俯身甘为铺路石。他淡泊名利,总是孜孜不倦,甘为人梯。他认为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不在于收入有多少、地位有多高,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做了多少工作。

    常言说人贵在奋斗,有奋斗就有收获。一直以来,他一直走得很慢,但他始终在向前走,奋斗路上没有终点。起程就要奋斗,起程就要拼搏,只有奋斗才有收获,只有拼搏,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作者:路虎玲 定西供电公司思想政治部主任,《甘肃省电力报》记者,《中国电力报》通讯员)

    中国电力新闻刊登的胡俊林事迹

    通渭胡俊林:读读写写又一年

    自从有了电脑以后,他就喜欢上了两种东西。一样是碟,一样是书。现在网站制作方面的书籍,他家里大概有将近几十本,涉及网站制作方面的各个领域。配色、布局、赏析、常见问题、CSS、Javascript_、Photoshop、flash、flash Actionscript_、ASP。他的散文经常出现在《散文选刊》、《甘肃作家》等刊物,他已经在各类省级媒体发布散文、小说50万字,他的长篇小说网上的点击率达100万人。他的作品曾经获得了亚、欧、非、美、大洋洲等五大洲201个国家45.3万余参加的‚国家电网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全球华人迎奥运征文‛三等奖。他先后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定西供电公司各种奖励15次,他针对电力系统的各项工作发表论文达30余篇,他的事迹多次被《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甘肃电业》、《甘肃经济日报》、《定西日报》等报刊杂志报道。他就是故事主人公,通渭县供电公司思想政治部副主任胡俊林。

    十六年前,胡俊林带着做一名‚优秀电力人‛的憧憬,踌躇满志地加入了电力大军。十六年来,他始终以踏实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从事电力行业的各种工作,从一名一线抄表工到电管站站长,从电管站站长到变电所所长乃至现在的甘肃通渭县供电公司思想政治部副主任。

    常人看成功者,通常只对他们身上的‚光环‛感兴趣,在一番啧啧赞叹后,许多人转身继续自己的生活,未尝想过要改变些什么;而这些成功者所拥有的最大的‚财富‛,则是少人问津深藏在成功背后的长期坚持,为之所做的种种挣扎,内心的煎熬,蜕变的痛苦,以及超越自我后的怡然自得。作身为农民的孩子,胡俊林有着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经历。父亲是电力部门的临时工(当了三十几年单位厨师),母亲的身体本来不好,他12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又落下了终身的疾病成了真正体弱多病的农民。为了十八元五的工资他的父亲骑自行车穿梭于相距50公里的家与单位之间。胡俊林理所当然成了家里的主心骨,家里大小事物都由他承担,挑水做饭洗衣耕地,12岁的他样样拿手。这种人生磨砺给予了胡俊林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使得他很早就拥有了独立的人格和更加坚强美好的心灵。-

    有人说逆境总像一块沉重的顽石,压向柔弱的青草。然而青草却总是能从墙角下石缝里,倔强地探出头来,骄傲地望向天空。苦难在给人生设置重重障碍的同时,也给微笑着面对它的人带来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那就是更加独立的人格和更加坚强美好的心灵。他的母亲目不识丁,虽然说不上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话,但常常教育他:‚妈妈没有读书,真羡慕你能够上学读书。你要好好读书,给妈妈讲书上的事,妈妈就是一生下不了床死后也能闭上眼睛。‛在母亲这些话的激励下,同龄人在电视里寻找快乐的时,他却徜徉在书的海洋里,读读写写,摘摘抄抄,这样的日子对于他来说最惬意不过。

    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他在各种报刊了经常报道公司职工的亮点,但是他自己的亮点只有在每次获奖时才会有人知道。一位名人说过:‚名人是水泥柱,作家是钢筋,光使劲不露面,作家把自己的心血藏在别人的成绩里!‛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昂首撑起责任心,俯身甘为铺路石。他淡泊名利,总是孜孜不倦,甘为人梯。他认为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不在于收入有多少、地位有多高,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做了多少工作。他不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更热心于公益事业。利用对网络制作的熟悉,免费为多家企业制作了单位网站,并制作了家乡书画网站,为多名书画界名家制作了个人官方网站。建立了多个qq书画交流群,和书画经营家协会以及北京西泠印社等国内国际有名的艺术社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通过宣传包装推介了地方书画名人,通过社团邀请了全国各地的著名书画家来地方进行交流,举办画展,为 ‚书画艺术之乡‛的画廊和书法家举办画展搭建了合作的桥梁。-

    农电县的思想政治工作杂而多,纪检监察、工会、新闻宣传、党务、综合治理等工作全部归口思想政治部。他每天完成这样又做那样,为了让自己的工作有个性、有特色,有吸引力。他想出了各种办法帮助员工更新思想观念,经常给公司领导充当喉舌,建议公司广泛组织开展各种大规模的技术创新、技能大赛和劳动竞赛、趣味竞赛。经常穿梭于每个办公室之间,和中层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打成一片。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是前提,协调是保证。他是真理的宣传者,也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他生活在群众中,群众听其言,观其行,把他视为楷模。同时,他也在开展多项工作时兼顾了写作,每次谈笑之间,他记下了一条条新闻、完成了一件件工作任务。他就是这样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实际工作中,做到职工的心坎上,保证生产和改革的顺利进行。他说,只有变思想政治工作同实际工作‚两张皮‛为‚哥俩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由虚变实、由粗变细、由死变活、由弱变强‛。

    他说,‚从搞新闻、搞思想政治工作的那一天开始,我几乎很少在晚上12点以前睡觉,我自己努力了‛。常言说人贵在奋斗,有奋斗就有收获。读读写写又一年,一直以来,他一直走得很慢,但他始终在向前走,奋斗路上没有终点。起程就要奋斗,起程就要拼搏,只有奋斗才有收获,只有拼搏,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第四篇:林俊德

    林俊德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纵死终令汗竹香。”这是“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写给林俊德的颁奖辞。

    林俊德,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他,是一位毕生为共和国铸造核盾牌的功勋科学家—— 从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96年我国进行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他参与了我国的全部45次核试验。

    1987年,他把冲击波测量技术成功应用到常规兵验。

    武器试验中,他带领项目组发展了声电报靶技术、声电落点定位技术,解决了国际上大面积立靶自动检测的难题,研制的设备系统已装备于我国多个试验靶场和公安部门射击训练场;

    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及时启动核试验地震、余震探测及其传播规律研究,全面收集分析全球地震数据,把地下核试验应力波测量技术向核试验地震核查技术拓展,为我国参与国际禁核试核查赢得了重要发言权;

    2024年当选院士后,他主动担纲某重大国防科研实验装备的研制任务,在各种方案分歧很大的情况下,他带领攻关小组连续攻克方案设计、工程应用、实验评估等难关,最终取得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研制了适合各种实验要求的系列重要装备。

    2024年5月4日,解放军总医院的检查结果证实林俊德罹患胆管癌晚期!但是他拒绝接受手术。

    2024年5月23日,他从北京转入西安唐都医院。他诚恳地对医生说:“我是搞科学的,最相信科学。你们告诉我还有多少时间,我好安排工作。”

    2024年5月26日,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被送入重症监护室。醒来后,得悉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只能以日来计数后,他坚决要求搬出无法工作的重症监护室,转回普通病房。

    5月29日。转回普通病房的林俊德出现完全肠梗阻,肚子充满胀气和腹水,心率每分钟达130次。医生建议做肠梗阻手术,林俊德再一次拒绝了:“即使手术能延长几天,但不能工作就没有意义。你们不要勉强我,我的时间太有限了。”

    2024年5月30日下午,感到坐在病床上无法工作的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搬进病房。2024年5月31日上午,林俊德已极度虚弱,胀气和腹水使膈肌上抬,导致呼吸困难……然而,承受这样苦痛的林俊德,却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减压管和输液管,他还在冲锋——

    鼠标在缓缓移动着,手在不停地颤抖着……

    一旁的生命监护仪在不断告警,生理数据在令人揪心地跳动着……

    视线已渐渐模糊,他却反复叮咛着需要交接的某重大国防科研项目相关资料。

    2小时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5小时后,林俊德离开人世。

    悭吝的时间不肯给这位可敬的科学家临终的从容。来不及把笔记本上5条提纲的内容填满,来不及整理完电脑中全部文档,甚至来不及给亲人以更多的嘱托和安慰。在颁奖盛宴上妻子几度哽咽:“他(林俊德)工作起来就像着了迷似的,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他也非常坦然。临终前他本想给最疼爱的孙子、外孙写一封信的,但时间不够,时间真的不够了。他说的一

    句话就是‘我们搞核试验的,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这也正是让我们感动、感佩的地方。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林俊德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是献身使命,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使命献身,这是他的毕生追求。“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基地官兵的这副挽联,是对林俊德一生最简洁的概括。

    他扎根大漠50余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为国防科技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堪称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模。[7]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他始终爱党爱人民,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舍身报国,一生报国。回望我国“两弹一星”发展历程,既有邓稼先、钱学森、朱光亚等元勋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更有无数像林俊德一样一辈子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防才更加巩固,我们的民族才更加扬眉吐气。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奋勇攻关、开拓创新的执着追求。事实一再证明,在国防科研领域,“外援”是靠不住的,尖端技术是引不来的。林俊德一辈子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核试验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创造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到领军一方的科学大家,林俊德用一生的探索实践告诉我们:挺直脊梁,才能走出人生精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要发展、要强大,概莫能外。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淡泊名利、清白守正的高尚品格。一生隐姓埋名铸核盾,成就鲜为人知,林俊德最打动人的,是他的道德文章——忠诚、敬业、正直、律己。他一辈子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始终保持质朴的本色,求真求实、不图名利,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展现出科学大家的风范,树立了一座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

    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献身使命的“林俊德精神”都是我们永不褪色的骄傲,都是我们前行中高高飘扬的旗帜。

    第五篇:张俊传

    都是嫉妒惹的祸

    ----从中兴名将到千古罪人的张俊

    张俊,与刘光世、韩世忠、岳飞并称南宋“中兴四将”,到最后却沦落为千古罪人。这个过程主要是由他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决定的,同时他嫉贤妒能的心理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南宋初期,他屡立战功,但这都是在功名利禄的驱使下进行的。之后,他卖身求荣,弃民族大义于不顾,谋害岳飞,死后被铸成铁像长跪于岳飞墓前,永远接受历史的审判,也是他罪有应得的下场。然而,张俊前期确有为南宋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在客观上是有功的。学术史回顾:

    靖康之变后,宋高宗即位,南宋建立,为抗击金人,涌现出了很多著名将领,张俊就是其中一员,同时他又是谋害岳飞的主要参与者。就我自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史学界关于张俊的研究还不是很多。王应琪《谈张俊》,杨斌《小议张俊》主要论述张俊的生平以及他如何参与谋害岳飞过程。李继伟:《南宋‘中兴名将’张俊形象演变简论》这篇文章分别从历史上的张俊和文学作品中的张俊两部分对其形象进行论述,尤其是第二部分,作者从宋至清分阶段对张俊的形象演变进行详细的论述。最后,对张俊形象演变的原因做了深入探析。这篇文章认为张俊,虽然曾在平定叛乱、抗击金军方面做出过一定贡献,但是却难以抵消其历史罪行。因此,张俊在南宋初年所犯历史罪行是导致其地位不断下降、形象不断丑化的根本原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肯定张俊前期的历史功绩,另一方面将他谋害岳飞的过程和原因加以整合,从而对张俊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

    张俊,与刘光世、韩世忠、岳飞并称南宋“中兴四将”,到最后却沦落为千古罪人,与秦桧、其妻王氏、万俟卨四人长跪在岳飞墓前,永远接受历史的审判,任人唾骂。但是,铸像这个行动本身,并不能反映出对这四个人的全面评价,它只表明这四人是陷害岳飞的罪犯。那么,我们究竟要怎样全面正确的评价张俊呢?首先得先全面了解张俊其人。

    张俊(公元1086-1154年),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少年时“好骑射,负才气”(《 宋史·张俊传 》)。张俊在他的军事生涯中,无论是对内镇压叛乱,还是对外抵抗金兵入侵,都屡立战功加官进爵,步步高升。他16岁就参军淡了一名弓箭手。尔后,讨“南蛮”,攻西夏,平内乱。由于屡立军功,军职也不断提升。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太原,名将种师中----即《水浒传》中的小种经略相公,率军往援,屯兵于太原东南的榆次县。金军数万骑压迫过来,张俊当时担任队将,率部下奋勇冲击,大量地杀伤了敌人,并缴获战马千余匹。张俊请求全军乘胜追击,种师中却认为时日“不利”,急令退保。金人获悉张俊的建议未被采纳,于是放心大胆的进兵,将榆次城团团围住,日夜攻打。不就城破,种师中壮烈殉国。张俊则率部数百人突围而出,行至乌河川时再次与金兵遭遇,又杀敌五百余名,终于将金兵击退。再后来。张俊辗转来到赵构麾下,跟随赵构“勤王”,因屡立战功不断升职,后迁拱卫大夫。次年,汴京城破,北宋灭亡,张俊又力劝赵构即位,更受赵构宠信,被任命为御前军统制。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扈从统制苗傅、刘正彦挟持宋高宗赵构作人质,举兵叛乱,又是韩世忠、张俊等率军平定。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张俊扫平江淮群盗,击退南侵金兵,大败李成叛军与刘瑜伪军,立下了赫赫战功。那强据江、淮、湖、湘十余州,大有席卷东南之势的骁悍叛将李成,屡屡被张俊杀败,势穷力蹙之际,不得不绝江而遁。金人尊称岳飞为“岳爷爷”,李成叛军则称张俊伟“张铁山”。绍兴十一年(1141年),兀术入合肥,攻历阳。张俊率军渡过采石江,击退金奖韩常,收复巢县、昭关,其部将张守忠又以五百骑败金人于全椒。金兵截断石梁以抵抗张俊,此时的张俊患病在身,却“力疾引众涉流登岸”,与大将杨存中、刘锜等会合,大败金人柘皋。

    张俊虽然比不上韩、岳,却不愧是一个难得的名将!但是,时间在变,地位在变,人的心理也在变。曾几何时,一颗正直的心也变得扭曲了,变得怪异了。这种变化,源于忌妒。当岳飞地位在张俊之下时,张俊可以赏识,可以关心,也可以提携他。然而,一旦让自己的一个下属和自己平起平坐,或者超出自己,这种关爱马上就变成了忌妒。这也是一般人的共性。但张俊最不应该的是,在这种忌妒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以至于不可救药,把这种私人的仇恨带入到民族利益中。于是,和秦桧一拍即合,做了别人的帮凶,成为陷害岳飞的主谋之一。在绍兴十一年,即 1142 年,把岳飞送上了**亭,造成历史上让每一个人都痛恨的冤案。那么,张俊是如何参与陷害岳飞活动的呢?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诸将班师回朝,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不久,张俊“倡言飞议弃山阳”(9),于是秦桧趁机南“风劾飞,又风中丞何铸、侍御史罗汝揖交章弹论”(10),岳飞遂去官职。跟着,秦桧“谕张俊令劫王贵,诱王俊诬告张宪谋还飞兵”,(11)“遣使捕飞之子证张宪事”(12)。未果,“又逼孙革等证飞受诏逗留”,(13)“狱不成”。(14)最后,“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15)可见,张俊在陷害岳飞的活动中的最大罪恶就在于他不择手段地为秦桧提供伪证,使岳飞去官,下狱。然而,张俊“倡言飞议弃山阴”,结果是“狱不成”。最终,还是“桧手书小纸付狱”使岳飞屈死**亭的。秦桧所以要“力谋杀之”,(16)原因很简单:“飞不死,终梗和议,已必及祸”。(17)故岳飞去官后,“桧志未伸也”,(18)又继续陷害岳飞,“必欲杀之”。(19)因此,以宋高宗、秦桧为代表的主和派的投降主义路线是岳飞悲剧的根源所在。当然,张俊在参与陷害岳飞的活动中,罪责仍是严重的,“飞之死,张俊有力焉”。(20)韩世忠因连续向高宗上书反对和议,被罢去枢密使之职居家赋闲。听说岳飞冤狱将成,愤慈不平,立即当面质问秦桧,秦桧蛮横而又漫不经心地回答:“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宋史·岳飞传》)秦桧悍然以“莫须有”三字狱杀害了岳飞,韩世忠为岳飞呜不平,然触怒了秦桧,他只好在家闭门谢客,不谈国事,借以避祸。张俊因参与谋害岳飞立了“功”。在秦桧的姗下,“尽罢诸将兵,以兵权付俊,独掌密院,并进爵清河郡王。(《宋史·张俊传》)

    柘皋大捷论功行赏的三大将:岳飞坚决抗金被谋害致死;韩世忠为岳飞鸣不平,被迫退隐;张俊卖身投靠,为虎作怅,陷害忠良,加官进爵,得了实惠。灵魂肮脏,嫉贤妒能,置民族大义于不顾,而卖身投靠好相,恶毒诬陷忠良的张俊虽也能得逞于一时,但决不会有好下场。张俊在投靠秦桧,帮助秦桧实现屈 辱降金的和议和谋害岳飞之后,得到了加官进爵的报偿,这不过是秦侩在他完成卖国使之后 扔给小走狗的肉骨头而已。张俊利令智昏,不明秦桧此意,得意忘形,想长期独掌枢密院,总揽军事大权,秦桧怎能容忍。只一年多的时间,他仍无引退之意,秦桧已不 可耐了,马上指使谏官江邀上书对张俊弹劫,这就是《宋史·张俊传》中说的:“岁余,俊无去意,故桧使邀攻之。”一脚踢开这个已经无用的走狗,投闲置散去了。时在绍兴十二年十一月(公元1142年)。此后,他渡过十二年忧郁的岁月,于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 1 5 4年)死去,年六十九。

    综观张俊的一生,大体上 以公元1141年的拓皋大捷为分界线。在此之前基本上是属于主战派,但不是坚定的主战派,不能和韩世忠、岳飞相提并论。他不是基于民族大义而进行爱国的正义战争,而是希冀“一战成功,当封王爵”。因此,他总怕别人的功劳超过自己,他嫉贤妒能,阻挠别人抗金享功,已立功者则阻挠受赏。张俊后期“力赞和议,与秦桧意和”陷害岳飞,都是在功名利禄思想指导下进行。但他前期确有抵御金兵、抗击伪齐、讨伐李成之功劳,确为南宋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出了大力,这在客观上对人民也是有利的。这些功劳都是应该肯定的 ,历史上应该记一笔。

    岳飞是抗金的民族英雄,张俊参与谋害岳飞,犯下了历史性的罪行。人民出于义愤,把张俊铸成铁像跪在岳飞庙前受人唾骂,是他罪有应得,是他嫉贤妒能,卖身求荣的下场。如果张俊能坚持抗金,以民族大义为重,不嫉贤妒能,不与秦桧同流合污,未尝不可与韩、岳并称。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若干年前,有人提出宜用“阶段论”的观点,史学界似乎无甚异议;然而,当具体地评价到某个历史人物时,往往又不是那么 回事。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某些人喜欢看 一个人的结局,喜欢根据一个人“盖棺”时 的状况来“论定”:倘一个人由反动转为进步,则对其以前那段不甚光彩的历史少提或不提,倘一个人由进步转为反动,则对其以前那段值得肯定的历史少提或不提。这是不符合实事求是的治史原则的,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大约与中国人过于注重晚节,过于讲究善始善终的思维方式有关。陈旭麓说:“有些历史人物,我们就不能以推动或阻碍历史的公式来概括他的一生,因为他前后的活动常是不一样的,我们对这样的历史人物,要根据前后两个不同阶段明其推动或阻碍历史的关系”。张俊后期的罪过固然是严重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他前期的功劳。功就是功,过就是过,以功掩过或以过掩功的做法都不足取。“宋史”把张俊放在一般的列传里,把秦桧,万俟卨放在传之奸臣 中,看来不无道理。



    推荐阅读:
    张俊林观后感1
    2024年县长履行职责和廉政建设情况汇报
    关于进一步落实设备人格化管理工作的通知
    组工信息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合集五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