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加工合同 运输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五号文库

    我生命中的燃灯者-读后感

    栏目:五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心上花开 时间:2024-08-01 04:05:44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我生命中的燃灯者-读后感

    我生命中的燃灯者

    ——读《燃灯者》有感

    赵越胜先生的《燃灯者》是我所读的第一本对过往求学道路上师者的追思和记录的书。最初这本书吸引我的是赵先生温文尔雅、字斟句酌的行文风格,殊不知,最后让我心灵得到强烈震撼的却是赵先生求学问道、探寻人生真谛的成长历程,以及改变他一生的三位“燃灯者”。

    读这本书,最重要的体味“燃灯”的意思。当然,每个人的理解都可以不一样,我在这里仅谈谈自己的理解。燃灯者在佛家是指片语可开悟人的觉者,亦是指明破暗之人。正如书中所言,所谓燃灯者乃是“是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言语间透入出的是一种人生的哲理。但是仔细品读书中的三位,辅成先生是“我”哲学之路上的引路人,教我如何“哲学的生活和思考”;宾雁则是“我”一生敬仰的英雄,他的勇敢、睿智、担当,是“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生境界;而唐克,没有辅成先生的学识,没有宾雁的大义凛然,但是这个背着一把老吉他的不羁青年,在“我”最为懵懂的年纪,教会了“我”唱流行歌曲,他的洒脱、放浪形骸使“我”学会了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而这些东西,若不是在作者短暂的一生中遇到这三个人,为他点燃生命之灯,也许他在那个喧嚣的年代被淹没巨大的政治洪流之中了。

    一本好书,就是能让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莎士比亚。而让一个读者从一本书中读到一千个人的命运,也许也是文字的另外一种玄妙。《燃灯者》就是这样一本书。我觉得,所谓燃灯就是启蒙,而《燃灯者》所书写的三十年就是中国新启蒙运动的三十年,也是中国一百多年的启蒙史的一个缩影。那么我不禁在思考,我所生活的年代,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硕果累累的年代,也是灯红酒绿、物欲横流,广大青年人已经失去精神信仰,淹没在对于物质追求的年代,谁来为我们燃灯?我的燃灯者又是谁呢?一个年代可以造就无数英雄,造就一个神话,而我们所处的年代呢?我们被工作、家庭、房子、车子塞得满满当当,我们这个年代能够造就什么?有没有激起我们精神信仰的人了呢?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社会,现在人的价值观在慢慢改变着,可是他们接受的不是那一种文化,而是欲望、享受。他们打扮时髦,懂得一切网络言语,可是他们出口成脏,势利,他们没有了那颗美好的心,也许生活的磨练已让他们那颗心磨得没有棱角,皱纹纵横交错、沟壑满地。也许,只有到深山老林中,他们才会找到一丝平静、一丝美好。

    我反复体味着“燃灯”的涵义,所谓“燃灯”,燃烧的究竟是什么?三十年的光阴,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尤其是这三十年是中国变化最为深刻的三十年,但是在赵先生的笔下却丝毫感觉不到随着青春消逝后的苍凉,理想幻灭后的失落。其实这三个影响了作者一生的人的三十年的际遇所折射是同一个人生的理念——“自由”。追求自由是伴随这三个人一生的宿命。第一位“燃灯者”辅成先生,终其一生徜徉在哲学的“理想国”中,即便是在最动荡的年代,他渴望的仍旧是像希腊先贤一般思考哲学,哲学的思考;而第二位“燃灯者”宾雁,人生的起起落落,矢志不渝的为了社

    会的公正,个人的自由呐喊、抗争,捍卫每一个人的自由权利;第三位“燃灯者”唐克,所有人的眼中最为卑微的一个,不管意识形态的宣传怎样的义正言辞,人们的目光多么的鄙夷和不屑,他依旧我行我素,从那个当初追求婷婷时在月下抚琴高歌的小青年,到二十多年后在巴黎相见时那个挂着个破相机,不修边幅的中年老男人,始终如一的还是他身上那股子向往自由的冲动。

    其实,我非常羡慕赵先生能够遇到他一生中的三位“燃灯者”,让他在年轻时候就能够跟随灯光的燃烧走向光明的道路。我也在寻找我生命中的“燃灯者”,等待我生命中的“燃灯者”,如果没有,就自己为自己燃一盏灯吧。

    也许我仅仅二十多岁的年华中,遇到的人和事都太少了,我试图寻找自己生命中的燃灯者,寻找指引自己在灰暗前路中前行的一点点光。我可能不如赵先生那般幸运,但我依然很幸福,在人生道路中,有帮我指引方向的人。

    我首先想感谢的,当然是我的母亲。母亲带给我生命,我生命中最宝贵的一切都是母亲给予我的。从牙牙学语教我说话,到进去学校,再到进入社会,母亲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给予的关爱和付出,就如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火,燃烧我的生命。母亲是我人生在第一位“燃灯者”。

    我生命中第二个为我指引方向的人,是我读研究生时期的导师李老师。赵先生笔中的辅成先生就是他一生中指引方向的恩师。辅成先生是北大哲学系教授,虽然地位崇高,可他对人对事是那么仔细认真。作者赵越胜听了他几节课奠基了他们浓烈深厚的师生情谊,一开始的时候,“先生说你刚才要问的问题今天来不及谈了,下周来上课,你可以把问题写个条子给我,我看看准备一下再回答你。”“先生每要擦掉前面的板书,总会停下来问,同学们都记下了吗?然后用力抹黑板。板擦上的粉笔灰沾满双手,先生便不时地轻拍双手,但总也拍不净,有时想轻轻掸掉身上的白粉,反在蓝棉袄上又添白印。先生连续讲了一个半小时,屋里很暖,先生又穿着厚厚的制服棉袄,加上不断板书,渐渐地额头上有了汗意。先生不经意地用手去擦,不觉在自己的额头上留下一道淡淡的白痕。”“突见书中夹着一张纸条,供工人师傅批判参考,心头一紧,才意思到先生授我此册是冒着风险的。”可见先生的为人是那么真诚,让人感动。后来,每次见面,他们都会在餐馆见面,先生说方便吃饭聊天,而且每次都是先生付账。每次每次,先生的话语都使越胜茅塞顿开,先生的见解有其独到之处,但如果越胜有不同的看法也会及时表达出来,两人亦师亦友。处在文化大革命前后,政治局势让人担忧害怕。先生对此有着天真的想法,他对政治不是太了解,总是希望能和平相处,抱着对未来美好的期盼。可是“四人帮”是那么可恶,中国经过了一段倒退的历史。就像面对两个钟爱的学生打官司的时候,希望他们能够和解,可是殊不知男人的原则是那么不能动摇。先生是真性情的,值得人尊敬。就像席勒诗中所写:走出陌生的他乡,重寻天真单纯,重回幼时茅庐,摆脱冷酷的枷锁,在自然怀中温暖安眠。

    面对今天的师生情谊,我们不能不感叹,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老师放弃学生,独自逃走,是何等让人心碎,尽管他只是出于一种本能,一种自私的本能。今天的老师一味追求“业绩”,除了喜欢好学生,对差学生

    一味压榨,他们没有别的事情。他们不会因材施教,不会平等对待,不会为了学生的将来考虑。

    但是我很幸运,我的导师不仅教导我在学术上有所跨越,也在我的生活中给予我关怀和指导。直到我踏入工作岗位之后,还是每星期和李老师通电话,经常去她家拜访她,这种师生情谊,将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

    踏入工作岗位后,每位帮助过我、执导过我的老师都是为我燃灯的人,谢谢你们在工作中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我也希望能够遇到真正的燃灯者,为我指引方向,让我在事业上,在更长久的人生道路上能够走得更远更长。当然,我自己也为自己燃上一盏灯,那就是坚持和奋斗。

    其实这本《燃灯者》写的何止是作者一生中的三位燃灯者,也是千千万万人的燃灯者,更是献给那些为了国家、民族、人类的事业,点燃自己,照亮人心、照亮历史的先驱者们的赞歌。也许作者没有如此宏大的情怀,我们也不缺少那些充满了宏大历史叙述的著作,但是经过这些过于复杂的解构的历史,以及历史中的任务,早就模糊了他们原来的面貌。而“燃灯者”可以看做是大背景下的一段“小故事”,那种随着历史的波纹一同起伏的人生遭遇,虽然由于夹着个人的情感有有失客观的嫌疑,但是弥漫在笔端的那种隽永的人生体验,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生儿”最为缺乏的。这或许对于我们理解我们的历史的一种读到的方法、方式。我希望,自己能够坚强,不论生活给了我多少磨难,不论我接受了多少不公,不论我的人生有多少变故,我会好好的珍惜我所拥有的,开辟属于我自己的另一篇天地!用我的爱,我的心,好好享受生活带给我的美好,感受生命的伟大!

    分享人:胡晓霜

    2024年10月17日

    第二篇:燃灯者读后感

    读罢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心中感慨良多,燃灯者读后感。

    同样类型的书,之前有所接触。之前曾读过陈来先生的《燕园问学记》以及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同是对过往求学道路上师者的追思和记录,但是论文风,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对我的心灵震撼更为强烈。

    与其说这是一部哲学学人追思恩师的回忆录,倒不如说这是两代学人思想激荡、相知相伴的成长史。

    追随作者的视角,让我这个后生能够跨越时空的障碍,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如饥似渴的学人一道重温他们求学问道、探寻人生真谛的成长历程。

    尽管这些学人的成长道路各不相同,但是就像越胜先生能够遇到周辅成先生这样的良师益友一样,他们的求学经历却都往往是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面对艰辛、清贫的生活条件,面对珍贵稀有的学习资料,心中没有丝毫杂念,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真理,执着、坚毅却又乐观地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不管你是否经历那样一段岁月,但是透过字里行间,你都能感受到他们那一代人对过往的求学成长经历是很受用的。

    而这一切,在越胜先生的笔下,是那么地熠熠生辉,栩栩如生。情之切、爱之深,不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渲染,读后感同亲历,那种亦师亦友的情谊令人颇为感动,读后感《燃灯者读后感》。犹记得越胜先生与辅成先生踏着雪走在鼓楼东大街交谈的场景,步行两站多地的距离固然算不上遥远,或许很多时候只是默默地相伴而行,但是这幅画面在作者内心深处却激起了千层浪,因为他们彼此已经超越了学术层面的探讨和追问,直达内心深处达到了心与心的交融。在政治背景不甚明朗的岁月里,谈国事,论人生,这需要勇气更需要彼此之间的充分信任。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事后越胜先生如此挂念先生的身体状况,甚至是“半夜心不安”,当收到辅成先生“雪夜漫步京城,心情大好”这寥寥数语的回信后,才终究放下心来。

    越胜先生是幸福的。因为他能够得到辅成先生的教诲和指导。辅成先生对越胜先生而言,犹如他人生道路上永不熄灭的长明灯,不知疲倦地照亮远方。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是纯粹的,不夹杂丝毫功利之心的,从1975师从先生思想启蒙开始,到后来在学术道路上站稳脚步,三十四年间,彼此始终将对方当做最为尊敬的人。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彼此是真正能够读懂对方的,是知音,是灵魂伴侣,是超越传统师生情谊的真性情。

    写到此,想到曾经朋友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朋友犹如路灯,它照亮了你的前程。你一直往前走,会一直有路灯亮。一生中,你会遇到不同的朋友,与周遭的一切发生着莫名其妙的关系,有的朋友依旧伴随在身边,而有些,却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无论怎样,他们都见证了你的成长历程,那些幸福美景,那些辛酸往事,人生大喜大悲的时候总是有朋友在你身旁的,如此我们才不会孤独地或是享受快乐或是承受痛苦。也许始终陪在你身边的路灯并不多,三两盏,甚至一盏就足矣,人生得一知己已是莫大的幸福,我们当然不能奢望。读完《燃灯者》,此种感觉更为强烈,物化时代,真正的朋友不多,知己就更难能可贵。这种情谊犹如美酒,越陈越香,越有滋味。

    第三篇:燃灯者读后感

    【篇一:燃灯者读后感

    “骊歌清酒忆旧时”,从阅读《燃灯者》开始到意犹未尽的读罢此书之后,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三十年,三个人,三种不同的人生,四段截然不同而又有着某种共同轨迹的命运。当读到那些述说过往的青葱岁月的潇洒肆意的文字,似乎耳畔真的想起了那个懵懂青年和友人把酒言欢,引吭高歌,似乎作者是在轻松愉快的骊歌清酒中写下了这写回忆。但是在回忆唐克的文章的末尾,作者写到“唐克,老兄弟,你如今在哪?那把老吉他是否已常悬崖壁上,久不作声?摘下它吧,请抚弦再歌一曲,在喑哑的歌声中有我想说的话:‘晚风轻轻送来,想念你的那一首歌’”。恍然间才发觉,原来我忘记了赵越胜所要书写的是他这一生中的三位“燃灯者”。

    相比而言,“燃灯者”这个主题固然比不上“骊歌清酒忆旧时”的诗情画意。正如书中所言,所谓燃灯者乃是“是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言语间透入出的是一种人生的哲理。但是仔细品读书中的三位,辅成先生是“我”哲学之路上的引路人,教我如何“哲学的生活和思考”;宾雁则是“我”一生敬仰的英雄,他的勇敢、睿智、担当,是“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生境界;而唐克,没有辅成先生的学识,没有宾雁的大义凛然,但是这个背着一把老吉他的不羁青年,在“我”最为懵懂的年纪,教会了“我”唱流行歌曲,他的洒脱、放浪形骸使“我”学会了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而这些东西,若不是在作者短暂的一生中遇到这三个人,也许及时是皓首穷经也未能理解其中的深意,更有可能在那个喧嚣的年代,被淹没巨大的政治洪流之中。

    既然是这样一段充满深刻的人生感悟的回忆,赵越胜为什么要用如此华丽的文笔将他书写的如此“自然”?所谓“燃灯”,燃烧的究竟是什么?三十年的光阴,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尤其是这三十年是中国变化最为深刻的三十年,但是在赵越胜的笔下却丝毫感觉不到随着青春消逝后的苍凉,理想幻灭后的失落。其实这三个影响了作者一生的人的三十年的际遇所折射是同一个人生的理念——“自由”。追求自由是伴随这三个人一生的宿命。辅成先生终其一生徜徉在哲学的“理想国”中,即便是在最动荡的年代,他渴望的仍旧是像希腊先贤一般思考哲学,哲学的思考;而宾雁,人生的起起落落,矢志不渝的为了社会的公正,个人的自由呐喊、抗争,捍卫每一个人的自由权利;唐克,所有人的眼中最为卑微的一个,不管意识形态的宣传怎样的义正言辞,人们的目光多么的鄙夷和不屑,他依旧我行我素,从那个当初追求婷婷时在月下抚琴高歌的小青年到廿多年后在巴黎相见时那个挂着个破相机,不修边幅的中年老男人,始终如一的还是他身上那股子向往自由的冲动。

    由“燃灯者”,我想到了顾准,那个至今还躺着我们大多人的视线所不及的角落里的灵魂,那个曾被人用泰戈尔的名言来形容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光里“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路”。固执的为了自己的信念,在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摧残中,冷静、理性的思考民族、国家、历史问题。所谓“燃灯者”,亦是“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从来就不是希腊人的无端臆想,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同样的故事总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舞台”上上演,从苏格拉底为了唤醒民众的从容赴死,到纳吉为了自己的社会政治理念请求政府赐他死刑,从布鲁诺为了真理踏上火刑架,到卡斯特里奥为了捍卫每个人的信仰自由与加尔文大战…。其实这本《燃灯者》写的何止是作者一生中的三位燃灯者,也是千千万万人的燃灯者,更是献给那些为了国家、民族、人类的事业,点燃自己,照亮人心、照亮历史的先驱者们的赞歌。也许作者没有如此宏大的情怀,我们也不缺少那些充满了宏大历史叙述的著作,但是经过这些过于复杂的解构的历史,以及历史中的任务,早就模糊了他们原来的面貌。而“燃灯者”可以看做是大背景下的一段“小故事”,那种随着历史的波纹一同起伏的人生遭遇,虽然由于夹着个人的情感有有失客观的嫌疑,但是弥漫在笔端的那种隽永的人生体验,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生儿”最为缺乏的。这或许对于我们理解我们的历史的一种读到的方法、方式。

    一本好书,就是能让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莎士比亚。而让一个读者从一本书中读到一千个人的命运,也许也是文字的另外一种玄妙。《燃灯者》就是这样一本书。我觉得完全可以用李慎之的观点来解读这本书,所谓燃灯就是启蒙,燃灯者所书写的三十年就是中国新启蒙运动的三十年,也是中国一百多年的启蒙史的一个缩影。鉴往知今,启迪赵越胜的辅成先生和宾雁正是近代以来,无数启蒙者的写真,从严复、梁启超到胡适、陈独秀,从顾准、林昭到李慎之、孙家栋、陈乐民等。作为一个历史的旁观者和继承人,我们可曾想过:他们“为谁燃灯”

    【篇二:燃灯者读后感】

    被教育部的课题追着,发誓必待完成之后才写博文——毕竟它是题外之事,不能用它代替结项。但周三晚上参加学术沙龙,我的一个“文青”学生,送我一本名为《燃灯者》的书,副题为《忆周辅成》。我不知道“周辅成”为何许人也,作者“赵越胜”也不认识。以为是我这学生的朋友,回答说不是,而是周国平、徐友渔、陈嘉映他们一帮的。周、徐二人很熟,买过、读过他们很多的书。去年徐友渔来川大,也去听过他的讲座。但赵越胜,确实不熟。问学生为什么想起了要送我这书,回答说是猜想我会喜欢。后来推测,他可能也把我当成了“文青”,因为时不时地和他聊些文学什么的。谢过他,把书带回家来,也没打主意马上看,心思仍被课题缠着。

    次日下午,难得的秋日阳光,很暖,却不晒人。坐在书房里写,总觉得有些辜负,最后还是移到了阳台,沏一壶朋友送的青城“韵味”,拿过《燃灯者》来读。这是一本时下难得的关于师生交谊的书。一个普通的青年工人(即作者赵越胜),在一个为工农举办的哲学学习班里,有幸与北大的周辅成先生结识了。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对知识的渴望,作者开始向周先生陈述自己读书遇到的困惑。也是带着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特有的风范,周先生开始孜孜不倦地给作者讲述西方哲学的要义,引导这位好学的青年步入西方哲学的圣殿。他们常常相约在饭馆,吃着聊着,以饭菜裹腹,以哲学铸思,每次都是周先生付账。相约以后,一个乘7路无轨电车去动物园换32路回北大,一个乘5路汽车去德胜门换车回清河,两路茫茫,以学为媒。一年年下来,到文革结束,作者已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工变成了一个深谙西方哲学奥秘的学者,并顺利地考进了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工作。之后,他们又相约在北图,借书看书,每周的师生抵心交流不亦乐乎。在周先生无怨无悔的指导下,作者考取了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研究生,又一步步地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一口气读完,半天找不回魂来。在作者的娓娓道来里,我总抹不开孔子与学生浴于沂、咏而归的场景,抹不开朱熹与蔡元定抵足共校《参同契》的场景。那是旧式知识分子才有的情藻,在我们这个老板与学工的时代已经成了令人艳羡的回忆。我很感谢周先生,让我看到了传统学人的纯正品格;我该祝贺作者,在**的年代遇上了一位爱才的尊师。这不仅仅是如何为师、如何为学的问题,而是为道的问题——于中贯穿了两千年来儒家的师道理想。

    周先生和唐君毅、牟宗三为同学,一辈子致力于道德哲学的研究。但在我们这个不讲道德或只讲伪德的社会里,他注定是要踽踽独行一生,不仅失名于我等文革成长起来的寡闻之辈,即连他的相关著述也都很难见诸天日。但周先生是旧式学者,学问之于他不只是器,更是道,他耐得住寂寞和孤独,不会趋炎附势。他把陆游“独吟古调遣谁听,聊与梅花分夜永”的诗句写成条幅赠于作者,于中有他的孤独,也有他的坚守。他还曾将刘孝标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制成贺卡赠人,以此激励学生世道故乱、慎勿放逸。这是旧式知识分子的风骨,任你沆瀣满地、虎狼成群,“善人为善,岂有息哉!”

    作者将书名取为《燃灯者》,自叙来自《五灯会元》:“是知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又引《马太福音》:“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作者认为,周先生是一盏放在灯台上的灯,照亮的不仅有求善问道的莘莘学子,也有漫游精神世界的读书人,还有辛劳于野的普罗大众。就此而言,周先生又是幸运的。灯之为光,不枉此生。可是这个时代,我就点亮了自己的灯,也找不到安放的灯台,因为除了灯,我已经是一穷二白了。再说,这个时代真的还有需要光明的人吗?

    【篇三:《燃灯者》读后感作文

    读罢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心中感慨良多。

    同样类型的书,之前有所接触。之前曾读过陈来先生的《燕园问学记》以及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同是对过往求学道路上师者的追思和记录,但是论文风,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对我的心灵震撼更为强烈。

    与其说这是一部哲学学人追思恩师的回忆录,倒不如说这是两代学人思想激荡、相知相伴的成长史。

    追随作者的视角,让我这个后生能够跨越时空的障碍,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如饥似渴的学人一道重温他们求学问道、探寻人生真谛的成长历程。

    尽管这些学人的成长道路各不相同,但是就像越胜先生能够遇到周辅成先生这样的良师益友一样,他们的求学经历却都往往是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面对艰辛、清贫的生活条件,面对珍贵稀有的学习资料,心中没有丝毫杂念,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真理,执着、坚毅却又乐观地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不管你是否经历那样一段岁月,但是透过字里行间,你都能感受到他们那一代人对过往的求学成长经历是很受用的。

    而这一切,在越胜先生的笔下,是那么地熠熠生辉,栩栩如生。情之切、爱之深,不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渲染,读后感同亲历,那种亦师亦友的情谊令人颇为感动。犹记得越胜先生与辅成先生踏着雪走在鼓楼东大街交谈的场景,步行两站多地的距离固然算不上遥远,或许很多时候只是默默地相伴而行,但是这幅画面在作者内心深处却激起了千层浪,因为他们彼此已经超越了学术层面的探讨和追问,直达内心深处达到了心与心的交融。在政治背景不甚明朗的岁月里,谈国事,论人生,这需要勇气更需要彼此之间的充分信任。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事后越胜先生如此挂念先生的身体状况,甚至是“半夜心不安”,当收到辅成先生“雪夜漫步京城,心情大好”这寥寥数语的回信后,才终究放下心来。

    越胜先生是幸福的。因为他能够得到辅成先生的教诲和指导。辅成先生对越胜先生而言,犹如他人生道路上永不熄灭的长明灯,不知疲倦地照亮远方。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是纯粹的,不夹杂丝毫功利之心的,从1975师从先生思想启蒙开始,到后来在学术道路上站稳脚步,三十四年间,彼此始终将对方当做最为尊敬的人。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彼此是真正能够读懂对方的,是知音,是灵魂伴侣,是超越传统师生情谊的真性情。

    写到此,想到曾经朋友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朋友犹如路灯,它照亮了你的前程。你一直往前走,会一直有路灯亮。一生中,你会遇到不同的朋友,与周遭的一切发生着莫名其妙的关系,有的朋友依旧伴随在身边,而有些,却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无论怎样,他们都见证了你的成长历程,那些幸福美景,那些辛酸往事,人生大喜大悲的时候总是有朋友在你身旁的,如此我们才不会孤独地或是享受快乐或是承受痛苦。也许始终陪在你身边的路灯并不多,三两盏,甚至一盏就足矣,人生得一知己已是莫大的幸福,我们当然不能奢望。读完《燃灯者》,此种感觉更为强烈,物化时代,真正的朋友不多,知己就更难能可贵。这种情谊犹如美酒,越陈越香,越有滋味。

    第四篇:燃灯者

    “燃灯者”引路 “邹碧华精神”激励我们前行

    去年12月10日,年仅47岁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在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带着对司法事业的热忱离开了人世。时间过去近3个月,法律界内外对邹碧华法官的悼念、追忆活动始终没有间断。

    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

    此前没有人料到,一位在行政序位上排得并不算高的法官的离世,会在业内产生如此强烈的震撼效应。也因为法律界上下的一致共鸣,有媒体冠之以‚邹碧华现象‛。

    作为法律职业界的典型人物,邹碧华与以往看到的先进模范、榜样典型有着极大的不同。他的为人所知,不是经由传统媒体的‚深入挖掘‛继而得到官方认可,而是来自于其身前在工作岗位上的兢兢业业,在诸多司法实践问题上的独立判断和坚定立场。

    邹碧华逝世伊始,司法界、律师界、法学理论界等不同领域的法律从业者纷纷在网络社交媒体上表达着各自的哀悼。在一些法官、律师重新拿起案头的《要件审判九步法》,纪念这位学者

    型法官的时候,邹碧华的一篇名为《法官应当如何对待律师?》热文也从圈内传到了圈外。

    关于邹碧华辞世的扼腕叹息声中,有人赞叹其业务、理论能力的兼具,有人引据他对法官和律师关系的深刻洞见。这个有志于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法律人,身后赢得了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授以及其他各类法律工作者的一致认可。诚如最高院法官何帆所言,想象中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终于在网络上的各种自发悼念中出现。

    解读‚邹碧华现象‛,焦点大多集中在邹碧华‚横跨‛行业内外,同时在两个舆论场得到极高的评价上。但从法律人的职业及其精神来看,邹碧华大概更愿意认同,他不过在做一个合格的法律人该做的一切。对法律、法官职业的信仰,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可以概括邹碧华26年职业生涯的所有付出和坚守。另一方面,邹碧华对法官职业本身也有更深的理解,就像他说的,‚当一个好法官,光靠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专业知识如果不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滋养,就会干瘪无味‛。而后一点,是他获得司法界以外认同的重要因素。今天来看,邹碧华在法官职业上的不断精钻,专业知识和法律素养的自我提升,恰是当下司法改革对司法人员专业化要求的方向。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我们就是要向邹碧华同志学习,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我们与邹碧华一样,是同处在一个法治建设求

    新求变的伟大时代。这是一个另多少法律人梦寐以求的时代,另多少法律前辈为此奋斗终生的时代。我们能为赶上这样的时代而自豪,能为身处这个时代而庆幸,能为这个时代的改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骄傲。这样的时代能激发我们对司法事业的无限热忱,他能让我们无论面对什么的艰难困苦、什么样的曲折得失,都能坦然面对,都能义无反顾。因为我们的队伍里有邹碧华这样的‚燃灯者‛在引路,有‚邹碧华精神‛再激励我们,有邹碧华这样的典型做标杆,我们只有始终像邹碧华那样保持火一样的激情,才能完成党赋予我们的使命,完成邹碧华未竟的事业,才能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我们就是要向邹碧华同志学习,做出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人民法官来自于人民,人民是我们的根,是司法权的权源。我们只有始终牢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宗旨,心存敬畏,守住底线,才能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我们只有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不动摇,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保持定力,坚定方向,自觉抵制公器私用,让‚刀把子‛永远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我们只有做出无愧于人民的事业,才能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和信赖,司法权才能有公信力和权威,人民法官也才能有作为和地位。

    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我们就是要向邹碧华同志学习,做出无愧于历史的业绩。我们今天的事业,是传承于我们前辈们的流血牺牲和无私奉献,没有他们就没有人民司法的今天。我们的事业,同时也是薪火相传的事业,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而我们今天的每一名法官都正处在历史的抉择中,我们能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历史将会给与我们怎样的评价?这需要我们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法治领域改革涉及的主要是公检法司等国家政权机关和强力部门,社会关注度高,改革难度大,更需要自我革新的胸襟。如果心中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拘泥于部门权限和利益,甚至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讨价还价,必然是磕磕绊绊、难有作为。‛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的手上,而我们又是处在这样一个浩浩荡荡大变革的时代,时不我待,失不再来,只有抓住机遇,拿出自我革新的胸襟和气魄,迎难而上,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才能做出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上海市奉贤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龙华这样解读‚邹碧华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这是邹碧华精神的生动写照。在全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今天,面对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期待越来越高的新形势,这种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显得弥足珍贵。在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看来,‚法官当如邹碧华‛,启迪着当下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优秀的法律人应当具备这样三

    种素养:一是精湛夯实的法律功底。二是公平正义的法律品格。三是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情怀。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张宇航去年还聆听过邹碧华的《案件审判九步法》,对这位客座教授有发自内心的崇敬:无论作为一个法官、官员还是学者,他都是最好的。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建立了一门审判学问,也以身垂范促成法律共同体形成。作为邹碧华的好友,上海新文汇律师事务所主任富敏荣律师说:‚邹碧华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得到了整个律师界的欢迎。最让人钦佩的是,他提出要共同构建律师与法官的法律共同体,法官应该用包容、谦和的态度对待律师,赢得了广大律师的尊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邹碧华把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大幕刚刚拉起的司法改革上。作为上海法院司法改革的操盘手之一,他身体力行地推动司法改革,虽不讳言改革之艰,却毫不畏难迎艰而上,把改革‚一点一点往前拱‛,只要内心笃定路径正确,没有什么好彷徨犹豫。

    邹碧华法官的过早离开令人痛惜,但他‚燃灯者‛的理想,炽热的信仰力量仍在,司法改革的事业未竟,他的事迹会召唤更多满怀职业理想的法律人接过火把点亮未来。这也是对邹碧华法官的最好告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邹碧华精神‛将永远生长在法治中国的丰收景象之中。

    第五篇:读《燃灯者》有感

    生生不息的灯火相传

    ——读《燃灯者》有感 112班裘页川

    教育如同火炬,燃烧的是中国薪火的传承,生生不息的教育之火古往今来都是民族富强的根本。在经历了百年屈辱后的中国,国家独立,民族富强。采用了改革开放的制度,人才强国的战略,使东方雄狮一跃而起。在教育的不断进步中,出现了一个个为社会无私的奉献者。

    扎根苗乡的教育者陈立群,作为一名老师,怀揣着对未来的期望,不慕名声与利益来到了偏僻的大山教书,只因为他心中充满了对民族富强的渴望,对发掘人才的向往。而作为一名支教,最快乐莫过于点亮大山里孩子的梦想,看着他们走出大山,在自己人生的舞台上闪闪发光。这需要爱与责任,而这也是陈校长演绎的淋漓尽致地高尚情操。

    在扎根苗乡之前,他是城里重点中学的校长,在多年兢兢业业的培育人才后,毅然决然的决定与妻子一起不求回报的来到了贫困县的学校教书,没有人明白为什么,也总有人认为这是为了追求名声,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可又有谁想过在支教的背后,他们晒得脱皮的手背,因没有护手霜而干裂的双手,厚重的老茧......人世间有那么多得到名声和爱戴的方式,陈校长偏偏选择了最苦最累的方式为这个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培育人才一定是他毕生的事业,点亮大山孩子心里的灯,才是作为无私教育家所燃烧的最耀眼的火焰。

    在来到大山教书后,他深知大山里的孩子渴望走出去,但思维有限,创造力有限,对未来对现实的想象有限。所以他将孩子的智力和精神成长放在第一位,关爱学生,融入学生,尊重学生,让他们爱上课堂,爱上老师。所谓“课堂大于天”莫过于此,不仅是为了教育,更是为了生活的丰富与快乐。古有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拒绝了百万年薪的陈校长来到贫困县,一干便是数年,这一切的成功都要建立在良好的情感基础之上。在刚到学校时,作为名师,并没有在学生面前摆出架子,而是选择融入其中,无论路途的遥远与坎坷,陈校长依然冒着风雨去家访,了解每个孩子的生活情况,对他们给予关爱和信任,这自然换来了孩子们的喜爱和尊重。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当陈校长知道一个患有尿毒症的孩子准备辍学后,自掏腰包给了学生生活费,还给予心灵上的关怀,每次遇到还会询问是否还有生活费。一个小小的故事,蕴含了太多太多精神与品质,而这应该是每一个社会教育者应该拥有的爱与责任。

    陈立群校长仅仅是无私奉献者的一个缩影与代表,中国还有数千名支教大学生和老师,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选择到生活艰苦的地方帮扶人民,教育学生。深知教育兴国人才强国的他们,是传承薪火的火炬手,他们高举着耀眼的火炬,点亮了大山孩子心中的烛灯。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时代楷模。应该尊敬的高尚品质。

    若在多年后需要后生报效国家的重要事业,我殷切期盼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够不求名利且义无反顾。



    推荐阅读:
    我生命中的燃灯者-读后感
    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有感
    年度经济工作总结
    浅谈人防工程造价控制
    在全县招商引资工作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上一篇:入学申办指引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