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300字作文 公司工作总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五号文库

    110100101011高考命题专家点拨2024年高考复习备

    栏目:五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无殇蝶舞 时间:2024-08-16 06:58:54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110100101011高考命题专家点拨2024年高考复习备

    高考命题专家点拨2024年高考复习备战

    www.qbol.net 2024-3-24 淇滨在线

    2024年9月10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广东省江门市召开了“2024年普通高考试题评价研讨会”。相关省级考试机构、省高考试卷阅卷组、高考学科命题组、省市教研室和部分大学、中学的相关专家1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同年1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了首届招生考试“东湖论坛”。这之后,教育部考试中心又分科目组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本刊记者有幸应邀列席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采访了有关负责人。

    本刊从不同渠道汇总了与2024年高考命题相关的信息,现整理成文,希望能够对2024届考生的复习、备考提供有力的帮助。

    细数2024年高考

    虽然2024年各科高考试题还没有出来,但有关2024年高考试题的各种揣测和“趋势分析”却已被炒得火热。杂乱的信息让考生和老师莫衷一是。虽然目前还没有人能说出2024年的高考是个什么样子,但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组的专家对2024年高考试卷和答卷的分析、评价以及他们对高考命题精神和命题立意的深入研究与理解却可以帮助考生走近一个更为理性的2024年高考。

    一、命题稳定,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2024年高考将进一步推动高考改革的进程。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高考命题工作的宗旨不是不断地变化,而是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主要是指考试测量的稳定,包括考试的信度、难度、区分度等,都要适中。”

    专家分析,2024年的高考试题会和2024年保持很大的连续性,命题思路也基本一致,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首先要考虑学科的骨干知识和重点知识,能力方面特别注意考查那些对学生的思维变化有科学意义的、与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相衔接的能力。在试题设计上,2024年的试题将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仍将会把基础知识的测试放在首位,并有加重的可能。但在一些科目中会适当增加应用型试题和能力测试题,不过,难度系数都不会很大。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活学活用。

    二、“考能力”永远是高考命题的主题

    应书增特别指出:“考能力永远是高考命题的主题。”高考一方面在积极探索科目设置的改革,但更重要的是推进高考内容的改革。当前高考内容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如何使试题突出“考能力”的功能。“考能力”实际上是对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这个能力是考生在对教材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于这一点,应书增想对考生说:“要想在考能力的试题上应对自如,那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保持一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习惯,在每一个知识点面前多问几个为什么,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能力测试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专家指出,近年来高考越来越重视对能力的考查。“考能力”的立意在最近几年主要表现为将学科知识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在重视基础的同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2024年,联系生活实际仍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综合能力测试,要建立在高中生所学知识和所能达到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联系实际生活,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懂单科知识后,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和从题目中给出的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测试以学科内综合为主,跨学科综合为辅,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能综合则综合,不能综合的,不搞“拉郎配”式的硬性综合。综合的目的之一,就是防止学生偏科。

    四、“X”的精髓多样性和选择性

    自从在高考中使用“3+X”模式以来,社会反响都比较好,因此这一改革方向还会坚持并会循序渐进地深化下去。各省仍在继续探索“X”的走向问题,但无论是实行“大综合”还是“小综合”,都必须体现出“X”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应书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3+X’中的‘X’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首先代表了学生的选择权,同时也代表了高校选择学生的权利。但是,目前的‘X’已经成了综合考试的代名词,于是也因此出现了综合考试和单科教学之间的矛盾。”应书增认为,片面强调综合考试是没有真正的理解“3+X”的本意。应书增还从命题的角度出发,谈了自己对综合考试的看法。他说:“我认为,综合应该是以学科内综合为主,跨学科综合为辅。综合考试的命题范围不会超出中学教学大纲。也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作综合考试的考题。我们命题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比如:地区差异、农村的状况等等。另外,文科综合相对容易。比如,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问题,本身就既包含历史知识,又包含政治问题。理科综合就比较难了,有时会显得比较牵强。所以,综合不能强调数量或者比例。”

    五、命题不超纲,也不强调考教材

    高考命题要求是要“遵循大纲”,因此,考生和教师大可不必担心出现超纲题目。根据专家统计,在这几年高考中,出现超纲题目的次数非常的少。不过在考题中也可能出现知识点在课本中虽没出现过,但却“一捅就破”的试题,这样的情况不是超纲。

    同时专家强调,高考考的就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通过对教材中知识的学习积累形成的。考教材无法真正反映出学生的水平,因此高考也不会强调考教材。

    六、难度系数0.55左右

    专家认为,高校招生必须有区分度,如果区分度小了,分数过于集中,就不利于高校选拔。高考试题的区分度使得重点院校、普通院校、专科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分出层次来。为了做到这一点,试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但专家同时又指出,难度不能太大,如果难度大了,会对学生产生压力,不利于教学。命题组专家认为,0.55的难度系数是比较理想的。这个难度系数有利于高考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教学,也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个难度系数将在长时间内坚持。

    七、一池水变成了多半池水

    当记者问到2024年高考的时间提前到6月,对高考的考试内容有何影响时,应书增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一池水变成了多半池水”。他说:“由于今年高考时间提前到6月份,中学课时减少了,因此高考命题的范围也就相应地要缩小,这个缩小完全是针对大纲要求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个缩小与题量的多少和难易程度的大小都没有必然联系。换句话说就是,题量不变,考试时间不变,变的只是命题的取材范围,从一池水减少到了多半池水。”他还提醒教师和考生,2024年高考各科《考试说明》最迟应该在2月1日公布,届时教师和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

    八、关于不同科目组的试题编制

    2024年各省继续实行“3+X”科目改革,教育部考试中心将根据不同的科目组和课程使用情况编制如下试题:

    “3+文综/理综”。

    “3+文科综合+1”,其中的“1”由高校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中指定一门。

    “3+1+1”,其中第一个“1”由高校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中指定一门,第二个“1”由考生在上述六门中任选一门。“3+2”,其中“2”是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文科综合中任选两门。

    采用上述科目组的部分省市正在进行高中课程改革,考试中心将按新课程大纲为其单独命题。

    九、特别提醒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还特别提醒考生和教师,前段时间网上出现的所谓2024年命题的“7大趋势”或“8大趋势”的分析,都与教育部考试中心无关。2024年的高考试题还没有出来,因此任何命题趋势的分析都是没有根据的,是不科学的。希望考生和教师要甄别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尽量从权威刊物和机构获得高考的信息,千万不要“进错了庙,拜错了神”。

    “3”和“X”的复习建议

    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四个月的时间,命题组的专家对考生的复习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仅供参考。

    语文

    命题组专家认为新修订的语文大纲刚刚颁布,新旧教材交替,加之2024年高考提前一个月举行,从这个情况出发,语文试题在2024年的基础上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便有过大的变化。同时鉴于2024年是全国使用新高中教材后的第一年高考,因此命题组的专家估计2024年语文科命题将在总结两省一市命题经验的基础上应该对新教材给予一定的关注,更加突出能力考查,适当减少一些纯知识内容的考查。

    复习建议

    1.2024年高考语文知识及运用部分的内容与2024年大体相当,因此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还是应该加强。2024年我们应该继续重视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学习,争取在高考中拿到更高的分数。

    2.2024年只考名句名篇默写。专家建议,考生掌握好名句名篇的默写首先是要能默写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目,在此基础上背诵一些课外的常见常用的名句。3.现代文阅读方面要加强训练和培养考生对文句文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学会针对问题来分析判断文章的内容,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要全面准确。

    4.古诗文阅读中的古文部分在试题形式上可能与2024年大体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文言翻译要全面理解所译句子的含意。高考试卷上要求直译,也就是要求字字落实,这一点考生在平时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古代诗歌鉴赏不可能是完全开放式的,考生在平时训练时要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5.作文题应该是与考生的生活相关的相对开放的题目。这几年高考作文命题采取围绕话题,不限文体的做法对考生作文能力发挥是有利的。专家提醒考生注意,如果考生在试卷上抄袭别人的文章,在阅卷中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判为零分。

    数学

    命题组专家在细致研究和全面评价2024年数学试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2024年数学命题的看法。他们认为今年应该合理调整试卷的难度结构。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的难度总体上说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但还要进一步研究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题型的功能,使难度的分布更合理。深化对数学理性思维的考查也应该是今年命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专家认为数学试题要实现“以能力立意命题”的目标,就应该加强对如何更好地考查数学思想的研究,特别是要研究试题解题过程的思维方法,注意考查不同思维方法的试题的协调和匹配,使考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考查。同时,由于2024年秋季全国普通高中新生都已全部使用数学新教材,因此,数学命题组的专家也建议高考数学的命题应该更关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了解使用新教材的考生的实际情况,汲取新教材中的新思想和新理念。

    复习建议

    1.突出知识结构,扎实打好基础。专家提醒考生,数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教学和复习中首先要扎实学好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脉络,抓住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在总复习中要充分重视主干知识的支撑作用。

    2.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方法和基本教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的多条途径,注意培养直觉猜想、归纳抽象、逻辑推理、演绎证明、运算求解等理性思维能力。

    3.增强实践意识,重视探究和运用。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要关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关心身边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会从实际问题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数据,研究其数量关系或数形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注意抓住社会现实中运用数学知识加以解决的普遍性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讨论、研究,从中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4.倡导主动学习,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环境。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善于从教材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开设研究性课程,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同时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英语

    外语命题组专家根据对2024年英语试卷的评析结果以及多年来对命题的研究,提出了对2024年英语命题的看法。他们认为2024年听力部分所选择的语言材料真实可信、情景丰富,2024年应继续保持这个水平。同时建议听力部分试题的难度应该稳定在现有水平上,这会有助于新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贯彻。专家认为口头表达能力是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他们希望能够考虑逐渐在英语科考试中增加口语部分的考试,以更好地测试考生的真实水平。

    复习建议

    1.注意对语言基础知识的复习,夯实基础。此处的语言基础知识指的是对语法、词汇等的灵活运用,而不是单纯的语法规则。专家提醒考生,虽然英语试题很早以前就已经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但语言知识在试卷中的地位、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仍然非常重要。基础掌握得不好,在单项填空、完型填空和书面表达部分都可能出现失分。

    2.复习中要加强对听力的训练。从2024年考生的答题情况看,听力仍然是考生失分较多的地方。由此可见,在复习中仍存在着听力训练强度不够的问题。应该尽量多听语言地道、情景真实、长短合适、难度适宜、语速恰当、由母语为英语的人朗读的听力材料,考生要训练自己能够尽量适应各个英语国家的不同口音。

    3.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专家指出,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在谈到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时,明确说明应该“听、说、读、写综合运用,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中,应该争取让考生多掌握一些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应该经常向考生提供一些供其精读或泛读的英语文章,以适当加大他们的语言材料输入量;同时,应该引导考生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复习建议

    1.专家指出,从2024年的理科综合试卷考生答题的情况可以看出,考生存在忽视基础知识,盲目进行练习的现象。考生应该加强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自然科学的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掌握。

    2.掌握好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不要盲目训练学科间的综合能力。专家从分析2024年理科综合试卷发现,在中学教学和复习中,老师和学生将过多的精力花在了学科间综合类题目的训练上,而忽视了对各个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根据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的设计原则,全卷中学科间综合能力测试题是少数,大量的试题还是放在对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上。因此希望考生不要本末倒置。

    3.理性对待热点问题。在以往的高考复习中一直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对所谓的热点问题,教师和学生每年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找热点材料、编制热点题目。专家提醒考生,对待热点问题一定要理性,不要盲目赶时髦,跟形势。考生应该关注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但最关键的还是基础知识。根据命题经验,在设计题目上,大多数情况下热点问题仅仅是作为素材,考查的还是考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重视实验教学,在平时的实验课中培养良好的习惯。专家指出,近几年的理科综合测试都有实验题,因此考生要特别注意实验水平的提高。从过去的阅卷中发现,很多的失分都是由于考生在平时的实验中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没有注意对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设计严密性和科学性的培养。同时,学会正确、熟练的表述实验现象、结果、过程及其结论也是很重要的。

    物理

    物理命题组专家认为2024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应保持2024年高考物理试题的水平。继续体现“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并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化和考生人数是增加,进一步降低试卷难度,以适应全体考生的水平。

    复习建议

    专家对2024年考生答卷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出一些有普遍性的问题,对考生的复习和老师的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议:

    1.重视基础,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专家指出,高考物理学科主要是考查考生5个方面的能力,而理解力是其中最基础的能力,也影响着其他能力的提高。提高理解力的关键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弄清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了解其本质,明白规律之间的联系。专家特别提醒考生不要以题海战术来代替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的学习,否则,在遇到新的物理问题的时候就很难举一反三。

    2.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近年来物理试题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越来越多,试题要求学生能够从题目所给出的物理过程、物理情景中建立物理模型,然后根据所学的知识解答。提高这类题目解题能力的关键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科学事件中的有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包括了解这些问题的背景知识,从中获取新的信息,建立模型,建立关系式来解决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重视实验。教师要很好的利用学生实验,进一步开拓实验的功能,以理论知识指导实验,以实验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3.要加对强获取新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专家从2024年高考考生物理答卷上所反应出的问题中发现,考生从试题中获取新信息解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中要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对实际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进行综合和分析的能力,能够理解情景和过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物理模型。

    化学

    复习建议

    1.专家从近年各高考阅卷点反馈的信息总结出了考生失分的6大原因为:审题不够仔细、基础不够扎实、表达不够清楚、思维不够灵活、实验重视不够、书写不够规范。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考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以及对题目的灵敏性和精确性。审题要注意关键词,不可轻视细节,但也要避免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曲解题意。对于平时的实验,考生在切实掌握每个步骤的基础上还应该积极思考装置如何重新组装、程序如何重新安排、还可以做出哪些实验等问题。这样才可以在有限的实验中拓宽自己的思路,并把握好实验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将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的发挥。

    在做复习题时,考生一定要注意“精”练。平时练习就要注意使用规范的表达方式,不要为了完成大量的练习而在匆匆忙忙中养成不良习惯。专家指出,每年的简答题考生的失分都很多,因此考生要注意在复习中注意培养简洁明快的答题风格,组织好语言,多做练习。

    2.确定目标,根据目标进行有效复习。专家认为复习虽然可以提高能力档次,但这种提高是在原有水平上的有限的提高,因此他建议考生在复习中,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是哪个批次的院校。在确定了战略目标以后才能集中精力有目的的进行复习。

    3.教师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考生的统摄思维和发散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定势思维和求异思维。要多让考生自己总结知识点,启发和培养考生调用信息、使用信息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重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家提醒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教学和复习中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提高为主,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对于题目要精选,对做过的题目都要进行讲评。力争做一题,进一步。

    生物

    复习建议

    1.踏实复习,不要押题、猜题。专家建议考生踏踏实实的按照高中阶段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包括实验教学)。扎实地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不要认为某个考点去年考了今年就不会再考。课本上的实验也要好好的掌握。

    2.关注热点,但最重要的还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在每年的高考复习中都会出现这样的误区,那就是老师和学生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找热点材料,编制热点题目上。专家认为,对于生物学的新成就考生的确需要关注,但热点问题通常只是作为素材出现在题目中,要答好题的关键还是需要牢固的基础知识。热点问题说到底还是考查的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3.对命题者的命题意图理解不到位是很多考生失分的原因。专家从往届高考阅卷中发现考生不同程度的存在对命题意图理解的偏差。有的考生在考场上不能冷静的审题,而是按照以往见过的类似题目的解题思路去回答问题,或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去答题。因此,考生在考场上一定要保持冷静,做到审题仔细,找出题干设问的关键点。

    1、4.培养考生在新情景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高考中有时会出现考查内容相对隐蔽的问题。这种设计思路的题目,不但素材来源广,而且题目的表达形式多样,有的考生看到这样的题就无从下手。实际上只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多注意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情景中的问题的能力,在高考中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在这类似的题目上丢分。对格式的要求

    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都不会影响通过。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2 年实践经验证明,该小段不会超过200 字,并且二次修 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

    第二篇:一腔热血备高考

    一腔热血备高考,满腹经纶方成功。人生能有几回博,此时不博何时博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拼一年春夏秋冬,搏一生无怨无悔。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想办法。拼尽全力赢高考,苦尽干来齐欢笑

    3、再试一次

    什么东西比石头还硬,或比水还软?然而软水却穿透了硬石,坚持不懈而已。

    有个年轻人去微软公司应聘,而该公司并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不解,年轻人用不太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路过这里,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感觉很新鲜,破例让他一试。面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年轻人表现糟糕。他对总经理的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以为他不过是找个托词下台阶,就随口应道:“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

    一周后,年轻人再次走进微软公司的大门,这次他依然没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现要好得多。而总经理给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样?quot;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就这样,这个青年先后5次踏进微软公司的大门,最终被公司录用,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温馨提示: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也许,我们前行的步履总是沉重、蹒跚;也许,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也许,我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缠绕,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许,我们高 贵的灵魂暂时在现实中找不到寄放的净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

    1、好学不倦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领带领着小老鼠出外觅食,在一家人的厨房内,垃圾桶之中有很多剩余的饭菜,对于老鼠来说,就好像人类发现了宝藏。

    正当一大群老鼠在垃圾桶及附近范围大挖一顿之际,突然传来了一阵令它们肝胆俱裂的声音,那就是一头大花猫的叫声。它们震惊之余,更各自四处逃命,但大花猫绝不留情,不断穷追不舍,终于有两只小老鼠走避不及,被大花猫捉到,正要向它们吞噬之际,突然传来一连串凶恶的狗吠声,令大花猫手足无措,狼狈逃命。

    大花猫走后,老鼠首领施施然从垃圾桶后面走出来说:”我早就对你们说,多学一种语言有利无害,这次我就因而救了你们一命。“

    温馨提示:”多一门技艺,多一条路。"不断学习实在是成功人士的终身承诺。

    11、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的最好的人。

    12、以本为本,就是以课本为本,以纲为纲,就是以考试大纲为纲!

    13、考场上没有弱者的眼泪只有强者的天下。

    14、为理想今日埋头遨游书海甘寂寞,酬壮志明朝昂首驰骋碧宵展宏图!

    15、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逃避困难,只会让困难越来越多。

    16、不要熬夜太晚,上课45分钟利用好,绝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8、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父母。

    19、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考清华的学生不是好学生。20、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而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

    21、惜光百日犹短,看众志成城拼搏第一;细安排一刻也长,比龙争虎斗谁为争锋?

    24、我流的汗水——会折射出我的光芒!

    27、有的时候你会感到绝望,但不放弃是对付困难的最好方法!

    29、为高考最后六月拼搏,稳做王者看谁与争锋!30、坚信你的对手一样会感到疲惫。

    33、一个人应当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和毅力。

    34、凡是值得做的事那就一定要做好,记住,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35、就是到了最疲惫的时候都不要放弃,否则前功尽弃。

    36、其实卷子如果都一个样我也有可能复旦清华北大

    37、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必须选择一样!高中励志对联

    上联:效苏秦之刺股折桂还需苦战 下联:学陶侃之惜时付出必有回报 横批:激流勇进

    上联:胆性卓然骨硬志坚不留乌江之憾 下联:风华正茂豪气冲天应建定鼎之功 横批:前程似锦

    上联:书读十载,明朝一鼓作气 下联:剑指六月,今生青春无悔

    上联:闻鸡起舞争胜龙门,谁主沉浮 下联:挑灯夜战咬定青山,天道酬勤

    上联:卧薪尝胆会须时,雄霸你我 下联:破茧成蝶终有日,炫舞今朝

    上联:十年磨剑,要与零九争辉 下联:三年成珠,必在六月夺目

    高考状元励志文章:落入高考的梦

    ——献给复读生

    当阳光沉溺于我们的脚步时,当疾风迷恋于我们的速度时,让我们抬起头,向前奔去,无论胜负,换一个无悔的结局。

    因为有了我们,高考不再是无奈的悲伤,不再是杞人的担忧;而是前进的动力,梦想的门扉,成功的路途。昔日绚丽的梦想,只在这道门后,走完这段路,便是成功的殿堂。

    风轻轻地吹过,吹动着岁月的身影,流水般逝去。风吹来了高考,也吹来了信息与兴奋。我们便伫立在这阵风头,无论风吹还是雨打,一路走来,从未退缩。

    风雨之中,我们在长啸,在向世人证明:我们是优秀的。我们从未畏惧过艰难,伴着早晨朗朗的读书声,白天老师的讲课声,夜晚沙沙的书写声,轻轻朗吟着走向高考。我们,是无畏的强者,多少次在摔倒后爬起;多少次在失败中坚持不后退;多少次在坎坷中顽强走过。我们,一个永不言败的集体。

    “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我们在证明,在轻轻地诉说:我们充满信心,我们从未放弃过什么。我们有着鲲鹏般宏大的志向,磐石般坚定的意志,波涛般奔腾的活力。我们是自信的智者,我们懂得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懂得如何走出阴影,懂得成功就在触手可及的眼前。我们,一个信心满怀的集体。

    温暖的阳光下,我们在拼搏,我们在耐心地积累,我们等待着爆发的一刻。我们从未满足于什么。我们有着悬梁刺股的刻苦,囊萤映雪的努力,凿壁借光的奋斗。我们是进取的勇者,我们像河流一样不停地奔向大海,像红日一般不停地燃烧。我们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我们身上处处闪耀着努力的光芒。我们,一个刻苦前进的集体。

    我们,是智者,是勇者,更是强者。风雨中,有我们坚定的脸;彩虹下,也必将有我们灿烂的笑靥。

    第三篇:专家指点高考综合科命题趋势

    专家指点高考综合科命题趋势

    晨报讯 由全国高考研究院主办、光华鼎力承办的“2024高考理科(文科)综合科目命题趋势分析暨从一模到高考提分策略名师说明会”近日在北大举行。

    关于文综2024年命题趋势,专家分析,一是试题稳定性高,结构、题型、难易度比例、题量都比较稳定,充分联系生活,更加注意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坚决抛弃死记硬背,对一些历史事件,地理事物重在理解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过程;二是试题信息图表数据化,不仅是地理科、历史科,政治科近年来图表数据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大;三是时代感强,紧扣时代脉搏,不回避热点焦点,但也不过分追求热点焦点,试题关注人类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另外,专家表示,高考理综测试与其他高考科目相比,具有时间紧、分值高;学科间的转换与答题顺序的选择两大特点。(翟良)

    第四篇:高考语文知识点点拨

    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语文知识点点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知识点1

    【新闻类文本】

    一、标题作用

    引题——引出正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消息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正题——标题核心,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副题——补充正题,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

    ①分析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②分析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

    ③分析对吸引读者的作用。

    ④分析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

    ⑤分析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二、新闻导语

    ①概括新闻要点,揭示新闻主题。

    ②奠定感情基调,营造氛围。

    ③制造悬念(或呈现具动感和现场感的典型镜头),激发阅读兴趣。

    ④结构上可引出下文事件的陈述。

    ⑤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手法表现新闻事件的特点。

    三、新闻背景

    ①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补充烘托,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

    ②突出人物特征。

    ③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体现新闻主题,增强新闻厚度和深度。

    ④增强表达效果。叙述背景事件,充实文本内容,使新闻更加客观真实,现场感强,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四、段落作用

    ①段落内容能体现与相关事实、事物的关系。

    ②能表现新闻主题,使之更有深广的意义。

    ③照应上下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④充实新闻内容,增强真实性、针对性、知识性,增强表达效果。

    五、结语作用

    ①总结全文,呼应开头,使新闻结构完整。

    ②可以增加补充信息,增强新闻厚度。

    ③阐明新闻主题或深化主题,耐人寻味。

    六、语言特色

    ①客观平实,或形象生动、感情色彩浓烈,使报道具有感染力。

    ②短句简洁通俗,长句严谨准确。

    ③更能表现某种特定的新闻主题。

    七、语言的准确性

    ①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思考。

    ②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思考。

    ③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思考。

    ④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思考。

    八、新闻的真实性

    ①分析再现采访过程。

    ②分析再现现场情形。

    ③分析从叙述人称选择。

    ④分析细节描写作用。

    ⑤分析新闻数据运用。

    九、新闻材料的详略性

    ①思考材料角度是否不同。

    ②思考材料联系是否层进。

    ③思考能否开阔读者视野。

    十、新闻结构的合理性

    ①思考能否深化主题。

    ②思考结构是否完整。

    ③思考群众能否想到。

    十一、表达技巧的巧妙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篇章结构)

    ①对表现新闻对象特点的作用。②对新闻文体特征的效果:生动形象,增强现场感、可读性。

    ③对受众体会作者态度的作用。④对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的作用。

    ⑤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

    高考语文知识点2

    【传记文学】

    一、筛选整合信息要点

    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信息主要有:

    ①文中的基本概念和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②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

    ③文中的概括句;④文中的过渡句。选择题:常见的迷惑项采用的转换方式有:

    ①意项增加或减少;②表述对象变化;③角度转换;④语境转换;

    ⑤正面和反面转换;⑥限定、修饰语变化等;⑦不成因果。问答题:找准位置,认真理解,抓住特点,分点概括。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二、鉴赏分析形象

    要明确传记的第一主角是传主。任何伟大的人物或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是为了塑造传主形象而存在的。方法:一是抓住主要事件,高度提炼。二是联系社会背景。把握传主形象特点(性格、精神品质等):①抓评议性、概括性的关键词句。②抓传主在事件(主要事件)中的表现与细节描写,分析细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起到什么作用等。③抓传主背景与作者意图。分析传主特点时,还要知人论世,即结合传主的年龄、身份、传主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判断。此外,作者意图也会影响我们对传主特点的判断。作者会通过材料取舍,通过评议概括等方面的词句向读者传递其意图。

    三、理解分析句子含义

    重要句子:主旨句、文眼句、总起句、概括句、过渡句、总结句、哲理句、含义深刻的语句等。分析时注意句子所在的文段、前后文。分析可能包括基本含义和深层含义表里两层(象征、比喻、双关、言外之意)。方法: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还原法: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中所处的位置。瞻前顾后法: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这样答案就能从原文中“抠”出来。一是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二是从分析句子的位置入手:1.位于文章的开头①点明主旨,领起下文。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③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④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2.位于文章的中间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②衬托作用。③渲染,烘托气氛。④点明主旨。3.位于文章末尾①总结上文。②呼应上文。③卒章显志。三是从分析表达的感情入手。

    四、体会评价选材剪裁

    方法:这方面主要从传主的优越品质出发。看材料和中心、人物、主题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详写:读者陌生;符合主题/突出人物性格。略写:读者熟悉;不符合主题。

    五、领会把握结构安排

    段落作用或效果1、开头段  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2、中间段  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3、结尾段  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首段的作用答题思路

    (1)从内容上来看:统领全文,点明题旨,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2)从结构上来看: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照应/呼应题目中的……(分值一般很高,尤其应该注意);呼应结尾。(3)从效果上来看:①符合作用体效果的要求。②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小说中还有设置悬念的作用;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中间段的作用答题思路

    (1)符合作用题统一的思路,但是在结构上主要就是承上启下。(2)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3)中间段如果比较长,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末段的作用答题思路

    (1)内容:①表层:写了什么(可能会涉及结尾段的段意,或者结尾段中某一句话或景物的内涵)②深层主旨: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有可能是暗示主题),深化中心、升华感情。(2)结构:卒章显志、呼应开头,照应题目。(3)效果: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吸引读者,增加读者阅读兴趣;真实可信;手法的效果。(4)备用术语: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等。

    六、分析运用表现手法

    (人称、顺序、描写、修辞、表达,有首尾呼应、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

    1.人称

    ① 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②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面对面直接进行感情交流。

    ③ 第三人称(他传):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的笔法。作用: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引用

    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材料。

    作用: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②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3.表达方式

    记叙顺序作用:

    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进行记叙,使文章条理更加清楚。

    倒叙:①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②强调作用,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放到开头强调了传主的什么。(与传主精神、品质等的关系)③表达作者对传主怎样的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关系)④深化了主旨。(与主旨的关系)⑤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了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插叙:

    内容上:①(如果是引述的他人的话,或是传主自己的话、书信等)突出了传记的真实性,使文章内容更充实。②深化了文章主题。③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④(如果是引述他人的话等就属于侧面描写)侧面烘托了传主的什么。⑤(如果插叙的语段拿传主和其他人对化)通过比,衬托出了传主的什么。

    结构上:⑥避免了结构的平铺直叙,使行文起伏多变,使结构更紧凑集中。⑦对什么做了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

    补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采分点与插叙、倒叙同)

    七、标题作用

    ① 解题:表层含义,深层含义② 线索的作用(小说、散文适用)③ 突出了叙述评议的对象(传记、小说、散文)④ 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了读者(与读者的关系)⑤ 表现了传主的什么精神或品质(与传主的关系)⑥ 点明了主旨,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与主题和情感的关系)⑦ 使文章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增添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⑧ 修辞上:双关、反复、比喻、拟人、对比、引用

    八、认识探究问题

    1.解答探究题的原则:有文本意识、“小论文”表述意识、条理意识。(1)有明确的观点,探究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健康的、合理的;(2)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材料与依据,但又不囿于文本;论证要分点列出依据。(3)联系社会现实适当展开,探究不能任意发挥,无限开放;(4)结合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结合具体的历史年代,结合现代社会的认识、需要。(5)语言通顺流畅,规范表述,书写工整。2.探究题的答题格式  第一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  第二步:联系文本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3……”,把理由分点罗列,并且联系生活。第三步: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3.探究题的考查方向(1)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方法:将传主的品质放入社会生活中实事求是的表达。(2)对文本的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特色: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方法:联系文章谈为何营造此种特色?它的好处、效果或不足以及你的建设性意见。(3)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方法:从传主印象入手,找出传主的人生观,指出这种人生观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有何积极意义。

    高考语文知识点3

    【小说阅读】

    一、情节

    (一)一般情节的作用:

    对于小说情节的作用进行分析,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结构上,有无“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另外,还要注意有时从表达效果上进行分析,即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等。

    (二)情节的具体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三)“情节题”的答题模式:

    (1)问句、段(或某种情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①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

    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③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

    (四)情节安排方式的效果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

    (5)贯穿情节的线索。小说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

    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一般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寻找线索的途径有:小说标题和小说中的中心点。

    (6)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和叙事策略,既表现生活本身的逻辑,同时又使情节曲折生姿,跌宕起伏,高潮或结尾平中见奇。

    (五)情节结构具体题型设置及技巧点拨

    1.小说常用的开头及作用

    (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具体说,其作用有: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以此来烘托水生嫂的美好心灵。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2.小说的结局及作用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项链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伏笔: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愚昧的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她死的原因。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留下了“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二、鉴赏形象

    1.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①外貌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的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②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或思想变化进行具体刻画。

    作用:细腻真实地突出了人物的思想,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

    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同时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间接地表现其它人物和景物,交代事情原委、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等。

    ④行动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动作的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

    ⑤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使形象栩栩如生,深化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不借助于人和媒介物的烘托,直接刻画。侧面描写借助于对媒介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

    2.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首先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等。

    3.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2)揭示或凸显主旨;(3)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我’的作用

    4.物象的作用

    如果小说中引入特别重要的物件,其基本作用不外乎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有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

    A.身份(思想)B.社会背景(活动舞台)C.情节(活动过程)

    D.言行(心理)E.创作意图 F.比较

    三、赏析环境描写

    1.分析环境描写的技法

    环境分类及作用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A渲染故事气氛。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B烘托人物形象。自然环境往往是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而设置的,从而显露其性格。

    C推动情节发展。

    D暗示社会环境。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夫社会历史图画。

    E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情节(推动,暗示,铺垫)―→人物(烘托,映衬)―→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答题模式: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四级循环答题法)

    2.具体环境描写作用

    A、小说开头,作用一般为定下感情或叙述基调,是的叙述更舒缓自然,顺理成章。

    B、营造特定意境氛围,感染读者或主人公。

    C、场景在人物出场前,功能为导引人物出场。如果置于小说某个情节,功能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

    D、如果场景置于人物描写之中,功能可能是揭示人物性格。

    E、如果某场景作为小说主背景,其作用可能是一种象征。

    四、归纳主题

    概括小说主题的技法

    (1)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2)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

    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

    (3)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

    ①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⑤表达了什么情感。

    五、品味语言特色

    1.品味语言特色的技法

    (1)体会、琢磨和分析该作品的语言是否简洁、朴实.生动、传神、得体,是讽刺还是幽默、诙谐还是庄重、含蓄或深沉的风格,将这种语言风格与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考虑。

    (2)要注意把相关词语放入语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特别注意语句深层含义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3)具体在鉴赏语言时,可从遣词造句(如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语言风格(如:朱自清,自然淡雅,用工笔写意蕴;周作人平和冲淡,用淡笔写浓情;鲁迅,苍劲雄健,刚健之中见哲思等),语体角度(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去鉴赏。

    (4)熟知各种修辞格及其修辞功能,在鉴赏中能灵活运用。

    2.解题技法

    (1)常见设问模式

    ①分析文章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②举例分析文中人物的语言有哪些特色。

    (2)解题思路

    要明确语言特色包括词语的表现力,句式特点,语言风格,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等。其中语言风格有含蓄与直接、淡雅与华丽、庄重与幽默、典雅与通俗、柔美与朴实等;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指语言符合人的身份、展现人的性格、表现人的情感,有时体现地域特色,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乡土气息)等。

    六、分析文章的结构

    分析文章结构的技法

    (1)分析小说的标题

    常见的作用有:一、线索 二、情节 三、暗示 四、主要人物 五、内容 六、事件

    答题模式:一是具体的意思。(文中具体的……)二是与主题相关的意思。

    (2)分析小说的开头

    开头方法:①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②写景法。常见作用:制造悬念,埋下伏笔;巧妙地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为情节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有时还能增添情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分析文中的某句话

    常见作用: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人物性格的展现。

    七、分析写作技巧

    分析写作技巧的技法

    (1)从语言运用角度: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有什么表达效果。

    (2)从结构安排角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线索,设置悬念,抑扬,铺垫,暗示,节奏,突转,巧合,串联,并联……

    (3)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修辞手法:

    ①.比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A.使深奥的、抽象的事理变得浅显易懂

    B.化平淡为生动、形象

    C.重要的审美作用,使人产生美感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②.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A.排比句结构整齐匀称,音律铿锵,使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B.在议论、说明文中,可以使论点阐发得更严密、更透彻,使条理更清楚

    C.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气势或感染力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⑤.夸张

    A.可以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或者揭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B.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用以讽刺或歌颂、感染读者

    C.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深思和共鸣

    ⑥.比拟:生动形象

    A.运用比拟,能托物言志

    B.寓情于物,表达作者的强烈的爱憎感情

    C.增强讽刺幽默,增强文章的战斗力

    D.把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描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

    E.使叙述生动形象

    F.制造气氛,借以传情达意

    ⑦.设问:吸引读者

    A.引人注意,发人思考,强调观点,加深印象

    B.承上启下,过渡衔接

    C.波澜起伏,避免呆滞

    D.提掣全篇,带动全文

    E.用于篇末,余音不绝

    ⑧.反问:加强语气

    A.加强语气以利论辩

    B.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

    C.引起思考以求共鸣

    9.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中更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白描:用字简炼,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等。

    场面描写:使人物情貌一览无余。通过场面中环境和人物活动的描写,来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思想性格。

    虚实(正侧面):引发作者联想,使人物形象特点更突出、更丰满。

    对比描写:突出了人物的某一性格或情感。

    人称运用

    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第五篇:高考专家推荐信

    篇一:专家推荐信

    报名号

    南京工业大学

    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专 家 推 荐 书

    被推荐考生姓名

    报考院(系、所)

    报考学科、专业

    推荐人姓名

    工作单位

    称 职 务

    与考生关系

    通信地址

    电子邮件 电话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招生与就业办公室

    年 月 日填表

    推荐人职称证书复印件(粘贴附在此页)

    推荐人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年 月 日

    注:此推荐书须加盖推荐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本校老师推荐可以盖院系公章)或附上推荐人职称证书复印件后方为有效。

    非常感谢您的推荐,请将推荐书填写、签名、密封后,复试时由考生直接交给报考院系。被推荐考生本人不得查阅。篇二:专家推荐信

    专家推荐信

    推荐人姓名: 刘仲云 推荐人职称: 教授

    推荐人研究领域: 数值代数 推荐人工作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 考生姓名: 冯月华 考生报考专业: 计算数学 说明:推荐信由推荐人用信封密封后交由被推荐人,与其他报考材料一起寄送至考生所报考的院系。

    篇三:考博专家推荐信范文两篇

    考博专家推荐信范文两篇

    范文一:

    本人应***同学请求,推荐该生参加贵校博士生入学考试。

    本人曾于该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时,担任***课程助教,在与该生的课内、课外互动中,对其印象极为深刻。

    该生***立场坚定,拥护中国***的领导,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提高***理论素质和水平。思想品德良好,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境界。

    该生的个性内敛,做事沉稳;该生能针对事物重点,作深入的剖析。经过与他的一番交谈之后,可以发现,他在对事情的看法上,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另外,该生具备一定的**和科研工作能力,能够针对现象分析事物的内在本质,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工作出色,组织能力强,能够解决科研工作中一般的常见问题。

    经过硕士阶段的训练,该生已经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业务熟练。英语基础较好,可以阅读和撰写专业文献。目前已经出色的完成了硕士课题任务,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学方面的研究方法。并对***等方面有较深入的思考。

    该生对新事物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具有良好的探索精神。作风严谨、踏实,反应快,个性坚韧。热爱*****专业,对科研工作有浓厚的兴趣。

    该同学有较强的进取心,有强烈的进一步深造和提高的要求。本人相信若该生能进入贵校,其潜力必能得到相当程度的激发,在此,本人愿毫无保留推荐****同学进入贵校攻读博士学位。

    范文二(与上文略有差别):

    本人应***同学请求,推荐该生参加贵校博士生入学考试。

    本人曾于该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时,担任***助研,在与该生的课内、课外互动中,对其印象极为深刻。

    该生***立场坚定,拥护中国***的领导,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提高***理论素质和水平。思想品德良好,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境界。

    该生的个性内敛,做事沉稳;该生能针对事物重点,作深入的剖析。经过与他的一番交谈之后,可以发现,他在对事情的看法上,具备较强独立思考能力。另外,该生具有较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硕士阶段的训练,该生已经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业务熟练。目前已经出色的完成了硕士课题任务。具备一定的**和科研工作能力,能够针对现象分析事物的内在本质,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工作出色,组织能力强,能够解决科研工作中一般的常见问题。

    该生对新事物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具有良好的探索精神。反应快,个性坚韧,作风朴实。热爱**专业,对科研工作有浓厚的兴趣。

    该同学有较强的进取心,有强烈的进一步深造和提高的要求。本人认为该生具有继续培养的前途,建议贵单位给予考核和选择培养的机会。篇四:专家推荐信

    致申请人(to the appicant)

    申请人必须向申请做博士后单位提交两份《专家推荐信》。申请人在下栏中填好自己的姓名和所申请的单位名称后,将此表分送两位了解和熟悉自己的专家(其中一位是申请人的博士生指导教师)。为方便专家填写推荐意见后将其退回申请人,请申请人在下面的栏目中详细写明自己的通信地址。(以下栏目由申请人填写,this section to be filled in by the applicant)申请人姓名 申请人电话

    (name or applicant)(telephone number)申请人通信地址:

    (institution of applicant)

    (address of applicant)申请做博士后的单位

    (institution to which the applicant is applying)(address of the institution)致推荐人 to the referee 非常感谢您愿意为申请人做推荐人。请您在背面栏中对申请人以往科研工作及学术水平、科研工作能力等作出评价,并按上面的地址将本《专家推荐信》退回给申请人。



    推荐阅读:
    110100101011高考命题专家点拨2024年高考复习备
    社会管理视域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及其培育
    2024年七一重要讲话专题党课讲稿(推荐五篇)
    半夏泻心汤的工艺改进及药效
    安全环保专项整治工作会议讲话
    上一篇:统战进社区调研文章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