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集体合同 知识产权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五号文库

    小学语文课题小结[本站推荐]

    栏目:五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七色彩虹 时间:2024-08-18 04:04:40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题小结[本站推荐]

    小学语文课题小结(精选多篇)

    因而综合性学习的出现,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2.新课改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更多的强调体验、参与和生成;强调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强调课程功能的转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首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每个学段都设有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语文与学生生活、语文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

    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这种发展的落脚点则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语文自身特点所决定。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认识到这些,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看到语文教师应负的职责和努力的方向。

    4.学生发展的需要。要把学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放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它绝不仅仅是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这样有形的时空观念,而更应该是一种能在有限的时空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最大的精神成果的无形的时空观念。由于语文教育自身具有的多效性、多职能、多项目,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拓展更大的空间,依托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

    生的语文素养。

    概念的界定

    综合性学习

    查阅众多资料,综合“课程说”“学习方式说”“过程说”等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我们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实施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利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资源,运用业已形成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和学到的各科知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尝试解决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激发兴趣,发展能力,获得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个人综合素质。

    语文素养。课程标准这样解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平的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些年来,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一些省市先后进行了语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多方面的改革实验,同时注意了综合化的探讨,为本课题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课题研究的设计

    研究目标

    本课题总的研究目标是:以服务于语文课程实施为宗旨,围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研究,构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体系,力争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最终研究成果形式:情趣课堂、实验报告、学生成果、教师论文与案例。

    具体目标是:

    1.运用教育科学和语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小学语

    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和认识小学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及本质特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2.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探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佳途径,探索并构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情趣课堂。

    3.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4.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各种模式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及可资借鉴的经验。

    研究内容

    根据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的界定及内涵的研究,结合本课题研究成员的教学专长,我们将研究内容确定为:

    1.语文课堂模式研究。建构与创

    新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建立多项交流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

    2.拓展教材内容研究。引导学生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把自己求知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把学习扎根于广博的生活空间,把思维扩展到无限的知识海洋中。

    3.实践活动探索。开辟语文教学空间,着力探索在语文学科本身、学科间的整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活动。

    4.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探讨。通过师生读书活动,班级读书交流汇报、书香校园的打造,摸索课外阅读课型模式,培养师生爱读、善读、博读、导读、恒读的习惯与能力。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广泛阅读有关书籍,通过分析、比较、吸收,指导实践研究的进展。

    2.行动研究法。课题组老师通过边学习边实践边沿就,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把行动的过程作为研究的过程。1/7 123456下一页尾页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题小结(共)

    因而综合性学习的出现,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2.新课改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更多的强调体验、参与和生成;强调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强调课程功能的转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首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每个学段都设有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语文与学生生活、语文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这种发展的落脚点则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语文自身特点所决定。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认识到这些,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看到语文教师应负的职责和努力的方向。

    4.学生发展的需要。要把学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放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它绝不仅仅是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这样有形的时空观念,而更应该是一种能在有限的时空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最大的精神成果的无形的时空观念。由于语文教育自身具有的多效性、多职能、多项目,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拓展更大的空间,依托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概念的界定

    综合性学习

    查阅众多资料,综合“课程说”“学习方式说”“过程说”等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我们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实施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利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资源,运用业已形成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和学到的各科知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尝试解决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激发兴趣,发展能力,获得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个人综合素质。

    语文素养。课程标准这样解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平的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些年来,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一些省市先后进行了语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多方面的改革实验,同时注意了综合化的探讨,为本课题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课题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总的研究目标是:以服务于语文课程实施为宗旨,围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研究,构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体系,力争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最终研究成果形式:情趣课堂、实验报告、学生成果、教师论文与案例。

    具体目标是:

    1.运用教育科学和语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和认识小学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及本质特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2.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探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佳途径,探索并构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情趣课堂。

    3.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4.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各种模式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及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研究内容

    根据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的界定及内涵的研究,结合本课题研究成员的教学专长,我们将研究内容确定为:

    1.语文课堂模式研究。建构与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建立多项交流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

    2.拓展教材内容研究。引导学生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把自己求知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把学习扎根于广博的生活空间,把思维扩展到无限的知识海洋中。

    3.实践活动探索。开辟语文教学空间,着力探索在语文学科本身、学科间的整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活动。

    4.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探讨。通过师生读书活动,班级读书交流汇报、书香校园的打造,摸索课外阅读课型模式,培养师生爱读、善读、博读、导读、恒读的习惯与能力。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广泛阅读有关书籍,通过分析、比较、吸收,指导实践研究的进展。

    2.行动研究法。课题组老师通过边学习边实践边沿就,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把行动的过程作为研究的过程。

    3.经验总结法。不断总结和反思,及时收集好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并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概括,以科学地解释教学研究中的规律,最后形成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研究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一)理论学习阶段XX.4-XX.6

    主要是成立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学习课题方案,了解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研讨课题研究的内容实施及措施,使成员较快进入研究者的角色。

    课题组成员在学习相关理论特别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主要研讨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基本明确了该研究实施的几大领域,并进行了初步的分工。

    (二)进入实施阶段XX.7-XX.7

    1.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举办首届江滨实小校园文化读书节,引导学生开放读书,通过首届校园读书之星、书香班级的评选,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在校园掀起读书热潮。其间刘爱华老师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家长开设《亲爱的汉修先生》新书推介课,吸引全体家长也参与到书香校园的打造和书香家庭的建设中来。严娟老师开设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展示课《秦兵马俑》,代表学校在市区各级比赛中获一等奖。李智勇老师一堂《雾凇》以其精美的画面欣赏,精心的教学设计、精当的综合性活动,在区校长书记赛课中获一等奖。

    2.课题组理论学习及培训。听取江苏教育科学学院王一军等、市区教科所专家来我校作课题论证指导,进一步指导实验研究的开展。

    3.形成阶段研究报告《拓宽渠道,引语文实践活动的源头活水》。

    (三)整合研究阶段XX.8-XX.1

    21.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对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评选第三届校园文化读书节之“读书之星”“书香班级”及首届“书香家庭”并隆重颁奖。结合春秋游,开展了解家乡文化“走进焦山”等主题实践活动。

    2.进行课题中期汇报,举办阅读课型的研讨活动,成果在全校推广。

    3.推出《江花》校报,主要刊发学生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

    (四)总结评价阶段XX.2-XX.41.课题进入整理完善和总结自评阶段,着手编写《江滨实小语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课题图片汇编》《实验教师论文集》以及学生成果汇编。

    2.全面进行课题试验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摸索了一套综合性学习的选择策略

    依据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确定应该首先思考学生关心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经验、条件、能力为依据。《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遵循以上原则,经过课题组老师的研究探索,对综合性学习的主题选择方面我们总结出以下几大策略:

    1.挖掘教材因素,在课堂学习中发现问题

    课堂是实施语文教育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最基本和最便利的资源,其中不仅蕴藏了丰富的综合性学习资源,而且是听说读写各种语文能力的孕育地。因此紧密结合语文教材,立足课堂,设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训练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教师首要重视的阵地。

    比如四年级《生命桥》一课的学习,老师们结合开展了一个关于动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阅读作家沈石溪,听作家讲座,动物趣味交流会,编一编人和动物的童话故事。孩子们兴趣盎然,从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更得到了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

    2.注重多向整合,在学科融通中提炼主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新教材提倡打破学科界限的跨领域的学习,让学生徜徉于学科之间,汲取多方面营养,综合性的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再如一年级《春到梅花山》一课学习之前,一年级家长委员会发动组织了亲子游梅山的活动,孩子们画梅花、写梅花、颂梅花,不仅从感性上走进课文,感知了早春梅花的烂漫气息,理解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的空前盛况,还通过画笔来表现梅花的缤纷色彩,淡淡清香,并且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吟诵中,更增添了对报春的梅花的喜爱。

    3.开发课程资源,在生活实践中采撷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立足于学校的语文学习和生活语文的天然联系,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观察生活,体悟人生,培养学生具有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核对社会的责任心,能够不断的发现发生在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如春节前夕,有心的老师结合这一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市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为(1)讲1-2个有关“年”的故事;(2)手机3-5副你最喜欢的春联,并背一背;(3)有书法爱好的同学参与社区“写春联送春联”活动;(4)感受年文化,写写春节见闻等。在这样讲故事、集对联、抒感想的活动中,学生们感悟着社会,锻炼了听说读写以及收集信息整理资料等能力。

    还比如今年的春游主题就来源于课题组老师的设想《诗话镇江,走进南郊》很富诗意和家乡情结,活动以中央电视台“科学探索”栏目近期热播的五集纪录片《诗话镇江》的收看拉开帷幕,有收看电视剧,了解家乡镇江;收集资料,制作读书卡;有春游南郊,寻访古迹;有春游后中的摄影书画、主题征文的评比,赞美家乡,抒发情怀。如今各项活动正在进行中,孩子们也正翘首以盼着。

    4.强化主题阅读,突破时空局限鲜明主题

    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是本课题着力研究的一个方面,老师们在其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二)总结出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的步骤

    综合性学习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知识观,改变了过去师授生受的被动式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通过实践探索,老师们总结了一套实施步骤,即“确定专题——制定方案——具体实施——总结展评”。

    1.确定专题。结合新课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教师在单元学习前首先要心中有数,做到及时引导学生选择综合性学习的专题,便于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随时关注相关信息。

    2.制定方案。为保证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老师要和学生一起精心设计活动的具体方案。方案应该包括教师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方案和学生实施综合性学习的行动计划。具体来说,应包括专题名称、预期成果和成果表现形式等。

    3.具体实施。有了方案,组织学生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活动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根据自己定出的活动计划活步骤,在本次活动主题的统领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开展活动。教师要及时做好组织交流工作,同时因地制宜的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往等获取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4.成果展评。结合班级园地或专题班队活动课,让学生将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予以展示,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展一展,通过倾听和欣赏,分享他人的活动成果和心得感受,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尝试对自我或本组成员在活动中的不同表现作出反思或评价。

    (三)开展了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类型探索

    根据《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的具体要求,课题组成员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探索,与专题的选择策略相对应,我们研究总结了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课本拓展类。

    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语文知识融入实践性活动中,如办小报、编演课本剧等,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2.主题活动类

    相对应于学科间的融合,指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的实践活动,达到课程的整合。

    3.问题讨论类

    与“语文和生活相联系”对应,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研究和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平时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发现,也可以来自于自然或社会现象,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独立完成,如查找资料、访谈等,也可以是同学间合作完成。

    4.社会实践类

    学校是个小社会,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教师善于发现活动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因素,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增长才干。

    5.专题阅读类

    之所以与课本拓展类并列,一是因为专题阅读在本课题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师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二是因为小学阶段的专题阅读贯穿始终,除配套的《新语文读本》、师生共用的《拓展阅读》外,我们还研究编印了一套拓展专题阅读的书目,学生在专题性阅读中大大的拓展了阅读面,提高了阅读能力与素养。

    (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活动的结果。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宽松开放的大语文教学环境,创设了自主发展的广阔空间,使学生得以充分施展才华,使各种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充分运用,整体提高。

    1.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课题研究以来,实验班级的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唤醒了心中的语文学习热情,形成了良好的语文心理,促进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意愿和学习效果;在查找资料、归纳整理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资源意识,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2.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

    3.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由于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大多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如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后意识到的环保问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学生进行的名人名言、诗与画的收集,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树立了社会责任感。

    4.激发情感,激活思维,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淀。生活的领域有多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领域就有多宽。缤纷的世界、多彩的生活是最生动、最鲜活的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文化营养,充实自己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综合”,实验班级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五)教师形成了较成熟的教学策略

    科研兴校,科研强校,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学校既为课题研究的教师铺路搭桥,也给老师们压担子,营造了一个进取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热情更高,更具自觉性。

    严娟老师发挥自身优势,多次为全校教师开设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课,带领教师学习使用校园网站的自主学习的平台,并在市区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孙国琴老师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和活动作文的探索,将作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摸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首届江花教学节所上的展示课获得专家高度评价;王学清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充分开发利用家长自愿,把大社会引入小课堂,在语文学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她的“报喜小队”“幸福妈妈”的评选活动成为我区语文学科与德育相结合的品牌;杨卉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五彩池”“九寨沟”,师生的九寨沟之旅给学生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回忆;李志勇老师“包饺子”的社会实践,孙国琴老师的“粽飘香”活动让学生们认识了事物,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文字;李智勇老师以自身的读书行为感染学生,每个学期大量的拓展阅读使该班成为我校底蕴最为深厚的书香班级;刘爱华老师带头进行阅读课型的摸索研讨,和吴美玲、严娟、孙国琴分别开设了新书推介、阅读分享、好书交流、片断赏析等课型的观摩展示;邹金卫老师将读书活动系列化、常规化,她的“书虫”系列班会为学生打下了乐读善读的亮丽底色,目前已成为我区的特色“书香中队”……

    第三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题小结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个苹果》教学反思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些话我们总把它作为谈论交流时的内容,但如何才能真正将它运用在我们的课堂中呢,值得反思探讨,通过几年的语文教学,我感触最深的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除了把自己视为一个表演者之外,更重要的是教法要活。还要注意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运用语文教学的手段来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自己的教学特点,自身的语文素养要高,在文本解读上更要有个人心得,在引领和指导学生学习语文上关注学生的表现要远胜于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关注,这样才能上好一堂语文课。教学中,我还有一个最大的感受,语文学文中教学设计也要注重埋下伏笔,如我在教学《一个苹果》一课中,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教学具体内容之前,我先让学生观看仅有几秒钟的关于“上甘岭战役”一段视频,那是一段炮火连天的视频片段,黑烟滚滚。看完后,我问学生:“你们可不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自己看到的场面?”

    生:狂轰烂炸;炮火连天;枪林弹雨等。(学生描述的非常准确)师:可是八位志愿者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坚持抗争?就是在这样一个战役中围绕一个苹果发生了非常感人的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理解课文内容。

    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理清课文思路。为下文学习打下基础。

    紧接着,我让学生默读找出八位志愿军战士的外貌、神态描写,通过人物的描写将学生带入文本,反复读,有感情的读,读中悟,体会一个苹果的来之不易,体会战友间的深情厚谊。这节课最精彩的是后面的思想教育的渗透,我通过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志愿军战士中的一员,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想法,从而让他们感触更深,得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又让他们作为新时期的少年,把对叔叔们想说的话写下来,让他们的情感以及整个文本的情感都得以升华,最后让他们用队礼向志愿军战士致敬,结束整个教学任务。此次教学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展得很好,因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节课也让我感悟良多:语文是爱的教育,爱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石,阅读教学中老师的话语引导应该如春风化雨、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老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引导、点拨要丝丝入扣、炉火纯青、提问不能太细,要提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还要抓住“重点词语”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运用教学机智,及时生成;语文课堂上除了培养学生的情感,也要在教做人(渗透爱国的情感思想品德教育)上抓住机会,要真正做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思维的训练、情感熏陶的融合。

    此外,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生动,板书规范、美观也不容忽视。

    总之,如果能做到:教师正确地解读文本,有明确、实在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用语文的教学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期望中的成功的阅读课。

    第四篇:语文课题研究小结

    按照学期教研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研究工作,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用课题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扎扎实实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现将这一学期语文学科课题研究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座谈,多次召开课题研究会,不让课题研究流于形式,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有所收获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以及课改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及重点

    在课题组教师从内心接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又布置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任务。其中我们进行了三次集中学习,并布置了五次分散学习。学习的内容有《语文课程标准》、《小学教学通讯》《江苏教育》等有关“随文练笔”教育教学理论。重点学习的文章篇目有《儿童心灵文化的语言破茧与蝶变》、《徜徉在言语的海洋》《阅读教学新思维:以学习表达为中心》、《模仿借鉴是创造开拓的前提所在》、《抓住文本语言特点进行课堂语言转换》等。通过学习,教师明白了本学期重在教学案例的研究分析上,形成自已的随文练笔案例,加强对课堂练笔的实践反思。

    (三)、深入课堂,进行实践

    1、课堂教学重视拓展,与课题紧密结合。本学期,是我校课题进入实施验证的阶段,因而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主动参与到课题的学习研究之中,不断深化对课题的理解。围绕本年段制定的训练重点展开教学研究,并落实到每一节课上进行教学尝试,特别是在每一节研讨课上都针对课题进行或针对课题的一个方面进行必要的研究,并使课本资源、媒体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和拓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重视实验的日常管理。注意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好教后反思、典型案例记载等工作。要求自己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教材,落实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在每节课结束时,都对本课教学及时记录,认真总结、反思。本学期汇编了一期教师《随文练笔教学案例》小册。收集了实验教师的实验心得或感悟。

    3、加强对课堂的监督与指导。老师们对于课题的意识应该说是有所增强,但其自主性还不够,主要是担心课题的研究影响了教学效果,影响了教学质量(说白了就是教学成绩的一分两率),因此都不敢花大力气进行课题的实践与反思。就我校课题的实用性、及针对性来看,对于教师的担心是不必要的,通过近两年,我校在县统一质检的作文成绩分析来看,通过近一年半的实验,作文成绩均是名列前矛的。因此,在教学管理中,我们除了要求教师在研讨课上要贯彻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也要注重随文练笔。把“随文练笔”当作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一种策略。

    (四)、经验与感悟

    我们语文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课题实践与研究,获得了一些经验与感悟,这些经验与感悟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要取得领导的支持和重视

    课题组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绩,我认为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高度重视分不开。从课题酝酿至今,县教研室课题研究专家经常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指明研究方向,教授研究方法。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就不顾自身工作的繁忙,亲临我校指导工作,鼓励教师用心研究,真正做好研究;当我们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时,就热情地鼓励我们,课题材的中期检查,我校课题被定为优秀等级,这不但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一种前行的力量;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在兄弟学校进行宣传。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指导与管理,我们学校领导对语文课题组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我们出资出力。制定课题奖励制度,激发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正因为有了各级领导的关爱,我们的课题才能做得真、做得实,在博客上发出的一篇篇思考博文受到了博友们的赞赏,他们或收藏,或转载,或鼓励,或赐教,给了我们的研究以力量。

    2.要虚心好学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知之甚浅到知之甚深。记得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头脑里一片茫然,于是我们开始学习,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学教育学,学心理学,学研究方法、学写作技能。通过学习我们理论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一学期来学习了名家的教学理论文章20余篇,教学案例8篇,在学习中,我们有了自已的理解,有了收获,并把它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去,使课堂教学如鱼得水。

    3.要有团队精神

    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才干,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先集中研究,再个人分工,再集中商讨。实行先集中再分散再集中的研究程序。每一次的课题例会,我们都会探讨练笔存在的问题,交流自已练笔的成功案例,探讨练笔的方法。

    4.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质量是课题研究成与败,优与劣的关键。没有质量,课题研究就会丧失意义,因此“质量”二字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是一个最响亮最恒久的用词。我们几乎开会必提,逢人便说。正因为我们树立了牢固的质量意识,所以我们的文章改之又改,研究方法论之又论,研究的步骤调之又调,质量稳步提高。

    5.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搞好课题研究的关键。我们课题组的许多老师有着极强的敬业精神,他们为了写好一篇文章或者设计一个教案,往往要花费几天的心血,有的甚至更长,从酝酿到完成需要半个月时间。他们夜以继日,有时工作到凌晨。

    6.要重视实践

    实践是获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任何知识最初源于实践,最终又服务于实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实践的重要性,没有实践,课题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保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真实性,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开展各种课研实践,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课堂教学、课例研究等,否则写出的东西或空洞无物,无话可说;或假话连篇,毫无价值;或虚幻玄乎,无法操作。

    7.写作是实践的延续与深化

    写的过程是思的过程、是研的过程、是实践的延续。没有实践的写作是空洞肤浅的,缺乏写作的实践同样是肤浅幼稚的。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在实践中,我们对一些做法缺乏前瞻和预设,或者思路尚不清晰,可是当我们经过实践,静下心来潜心思考,动笔写作,原来模糊不清的东西一下子清晰多了,写作中时有意外的发现。由此看来写作不仅是实践的延续,还是实践的深化。

    8.适时调整研究方案,不断解决新问题

    在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制定了各种方案与计划,但是,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原计划与方案中有一些东西操作性不强,需要删除;有一些计划内容过于笼统抽象,需要补充完善;有的步骤不合理,需要调整。在实施问卷调查方面,我们的感悟更深,在原先制订的课题材研究方案中,对课堂教学的操作指导不强,我们调整了。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各年级的练笔应有所侧重,体现层次性,要符合课标的学段要求,因此,通过研讨,确立了各年段练笔的训练重点及方法,使课题研究有较强的序列性。

    (五)、存在的不足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不够。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虽然学习了一些关于教育学、心理学、课题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微不足道,无法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平时的实践和研究中难免有些盲目,肤浅,走了许多弯路,影响了课题研究的速度与质量。

    2.实践不够。虽然我们进行了课题教学实践,开展了课例研究,但由于一些老师实践意识不浓,总想闭门造车,平时惰于实践,更懒于反思,严重地影响了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让课题的研究浮于表面,缺乏深试。

    3、反思不深。由于教师对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不明了,认为自已天天上课,在课堂上偶尔练练笔就是课题研究,对课堂练笔教学的实践成效不认真反思,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因此,反思也就缺乏深度,无非是就事论事。

    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在学校分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按照学期教研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研究工作,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用课题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扎扎实实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现将这一学期语文学科课题研究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座谈,多次召开课题研究会,不让课题研究流于形式,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有所收获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以及课改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及重点

    在课题组教师从内心接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又布置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任务。其中我们进行了三次集中学习,并布置了五次分散学习。学习的内容有《语文课程标准》、《小学教学通讯》《江苏教育》等有关“随文练笔”教育教学理论。重点学习的文章篇目有《儿童心灵文化的语言破茧与蝶变》、《徜徉在言语的海洋》《阅读教学新思维:以学习表达为中心》、《模仿借鉴是创造开拓的前提所在》、《抓住文本语言特点进行课堂语言转换》等。通过学习,教师明白了本学期重在教学案例的研究分析上,形成自已的随文练笔案例,加强对课堂练笔的实践反思。

    (三)、深入课堂,进行实践

    1、课堂教学重视拓展,与课题紧密结合。本学期,是我校课题进入实施验证的阶段,因而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主动参与到课题的学习研究之中,不断深化对课题的理解。围绕本年段制定的训练重点展开教学研究,并落实到每一节课上进行教学尝试,特别是在每一节研讨课上都针对课题进行或针对课题的一个方面进行必要的研究,并使课本资源、媒体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和拓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重视实验的日常管理。注意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好教后反思、典型案例记载等工作。要求自己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教材,落实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在每节课结束时,都对本课教学及时记录,认真总结、反思。本学期汇编了一期教师《随文练笔教学案例》小册。收集了实验教师的实验心得或感悟。

    3、加强对课堂的监督与指导。老师们对于课题的意识应该说是有所增强,但其自主性还不够,主要是担心课题的研究影响了教学效果,影响了教学质量(说白了就是教学成绩的一分两率),因此都不敢花大力气进行课题的实践与反思。就我校课题的实用性、及针对性来看,对于教师的担心是不必要的,通过近两年,我校在县统一质检的作文成绩分析来看,通过近一年半的实验,作文成绩均是名列前矛的。因此,在教学管理中,我们除了要求教师在研讨课上要贯彻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也要注重随文练笔。把“随文练笔”当作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一种策略。

    (四)、经验与感悟

    我们语文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课题实践与研究,获得了一些经验与感悟,这些经验与感悟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要取得领导的支持和重视

    课题组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绩,我认为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高度重视分不开。从课题酝酿至今,县教研室课题研究专家经常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指明研究方向,教授研究方法。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就不顾自身工作的繁忙,亲临我校指导工作,鼓励教师用心研究,真正做好研究;当我们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时,就热情地鼓励我们,课题材的中期检查,我校课题被定为优秀等级,这不但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一种前行的力量;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在兄弟学校进行宣传。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指导与管理,我们学校领导对语文课题组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我们出资出力。制定课题奖励制度,激发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正因为有了各级领导的关爱,我们的课题才能做得真、做得实,在博客上发出的一篇篇思考博文受到了博友们的赞赏,他们或收藏,或转载,或鼓励,或赐教,给了我们的研究以力量。

    1.学习不够。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虽然学习了一些关于教育学、心理学、课题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微不足道,无法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平时的实践和研究中难免有些盲目,肤浅,走了许多弯路,影响了课题研究的速度与质量。

    2.实践不够。虽然我们进行了课题教学实践,开展了课例研究,但由于一些老师实践意识不浓,总想闭门造车,平时惰于实践,更懒于反思,严重地影响了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让课题的研究浮于表面,缺乏深试。

    3、反思不深。由于教师对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不明了,认为自已天天上课,在课堂上偶尔练练笔就是课题研究,对课堂练笔教学的实践成效不认真反思,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因此,反思也就缺乏深度,无非是就事论事。

    第五篇:语文课题阶段性小结(范文模版)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性小结

    三 年 级

    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过去,时间的流逝印证着我们每个人,每个学科的变化。在过去的一个学期当中,我们全体教师,继续扎实工作,继续深入学习小组合作的先进理念。并在学习中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进而不断提高对小组合作的把握能力。下面把我对本学期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期工作做一简单汇报总结:

    一、课题的研究方式

    1、理论学习

    本阶段按照课题实施方案,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地开展研究,进一步进行理论学习,为了对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了解合作学习现状的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阅读大量有关理论专著和有关文献。理论的武装使我们能更加准确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2、不断完善方案措施,边学习、边实施、边研究、边反思。注意积累实验材料,及时做好阶段总结,新学期以来,我们学校大规模的进行了全员性的达标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活动。以这些活动为契机,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地参加了讲课、听课、评课,结合自己的教学,认真观察分析教师们的课堂调控方法,根据课堂反馈情况,总结了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完善教学,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汇总、修改、完善。

    3、撰写论文和小结

    结合研究过程撰写论文是我们对课题研究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撰写论文还可以促进理论思维,提升对课题的认识,进行调整我们的思路,并为下阶段的行动提供正确的指导。在研究过程中撰写论文还可以促进我们及时整理阶段性的成果,积小胜为大胜,从而顺利地达成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我们所撰写的论文和小结都在组内成员之间进行交流,接受组员的评价和检验。

    4、研讨和交流

    (1)课题组成员的研讨和交流。我们根据本课题的阶段性和课题的有关环节定期召开研讨会,以交流和会谈,在课题研究中形成的新认识和新的体会。(2)与其他研究小组的交流。我们和其他研究小组不定期交流研究的心得,互相交流研究心得体会,互相借鉴。

    二、课题实施效果

    1、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都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求新的问题的答案,有时没有绝胜的把握就需要大胆的设想,这时,学生的思维受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冒出绚丽的火花,然而他们的思维又常常是稍纵即逝的,但这往往能给别人以顿悟。或许一个富有创意的设想,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便由此而产生。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融洽、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积极的思维创造了条件。2.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必须得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合作互动的活动,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他们的合作意识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

    3、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主讲,学生听练,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容易产生师道尊严。在合作学习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使优等生的才能得以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了教学的民主。而只有在这样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才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学生观,培养出学生的现代人格。

    4、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合作学习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参与者。学生们在研讨中自由发言,当一个同学对问题的理解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其他同学帮助,学习别人的优点,开展互学、互练、互查、互评活动,使学生在检查对方的过程中学会检查自己,在评价对方的过程中学会评价自己。这种方式把学生从单一的不平衡的师生交往和狭小的生生交流中解放出来,给学生均衡、平等的学习锻炼机会,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使全体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使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使课堂不再出现被遗忘和冷落的角落,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其全面发展。

    俗话说,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三、反思及展望。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在取得了一些喜人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反思着:小组合作学习坚决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行动上,需要教师和班级里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有高水平的专业指导是保障,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大胆实践是核心,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关键。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上。

    总之,在这一个学期里,我们在小组合作改革和小组合作实效性研究的道路上又往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虽然研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许多做的不够完善的地方,如:小组成员对开展小组合作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方法掌握欠佳,对小组合作理念理解不够深入,透彻等。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我们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把本班的小组合作工作开展起来。



    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课题小结[本站推荐]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可行性报告
    湖南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2024(湖南地区)
    巧解尴尬 心机语言 土味幽默[优秀范文5篇]
    煤矿质量标准化考试题-带答案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