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致辞 职业工作总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五号文库

    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

    栏目:五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静默星光 时间:2024-09-05 00:59:56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

    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产业集群依靠其内部网络,有力的推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沿海城市已形成一大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皖江城市带是新兴的区域,发展产业集群将有助于提升整体的竞争和经济实力,对促进安徽及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 ;产业集群 ;发展对策

    产业集群是在特定的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构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在我国,京、津、冀、胶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得益于地理位置和早期政策优惠,更得益于在发展中所形成的产业集群。随着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制定,地方政府给予的优惠措施,促使沿海发达城市的相关产业逐步向中部地区转移。2024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安徽省长江流域的九市全境和59 个县(市、区)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一、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截止到2024年年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人口 3058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 5818 亿元,分别占安徽省的 45%和 66%,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7.1%。现主要有奇瑞汽车带动下的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合肥、芜湖市的汽车、叉车和家电产业集群;铜陵的铜加工企业集群和铜陵电子基础材料和元器件生产基地合肥长虹美菱高新产业园等。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一方面带动了全省经济增长,促进产业高集中度,减少了成本,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集群内品牌在国内外都得到提升,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与发达的沿海城市产业集群相比,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明显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二、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中现存的问题

    1、产业集群品牌缺失。集群品牌是集群的“金字招牌“。除了部分大型企业带动的集群,中小企业创业之初,多数都无力打自有品牌,而集群品牌可以使一个集群很快被外界所知,相应地,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就有可能很快获得客户。目前皖江城市带集群内为人熟知的自主品牌较少,集群品牌意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品牌管理和保护落后,各产业集群地区集群品牌缺失。

    2、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皖江城市带和很多其他产业集群都是政策引导型,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优惠条件和新环境下,通过从发达地区向内陆地区输送,这是一种外生非出自于本地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承接产业集群。同时现有的产业集群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加之缺乏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的,企业创新能力弱,集群整体上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网

    络;企业之间行业关联度不高,群内企业之间的创新与合作意识淡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3、服务环境有待提高。首先是全社会对产业集群认识有较大的差距,落后地区对产业集群和产业区别不清;其次是产业集群内部环境建设滞后,许多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缺乏必然的产业联系,难以形成各种能够推动企业有效互动和相互促进的公共机制;再次,不少工业园区为吸引投资在建设中缺乏长远规划,产业集群没有特色,结构混乱;最后,政府在为产业集群提供的整体配套设置不足,信息软件设施不全面,金融、研发、营销、广告等外围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行业协会互动性较少。

    三、发展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对策

    1、强化集群品牌意识,加强集群品牌管理和保护。首先要合理规划集群结构,在招商引资环节做到合理安排相关联的企业进入,不盲目引资;其次要通过宣传、培养一批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家,提升产业集群中企业家的品牌意识,为打造集群品牌奠定基础;最后,对企业已形成品牌要加以管理和保护,尤其是具有集群特色的品牌。在新兴的皖江城市带,集群品牌应该从最开始就同政府的布局和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在承接产业以及发展布局时必须考虑其是否真正能有助于建设和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品牌。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目前皖江城市带及周边产业集群很多都是低成本性产业集群,以低价格、廉价材料、大量劳动力柔性和较低的劳动力价格为基础,虽然在长期发展中建立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随着国民整体收入的提高、购买力的加强、对品牌和品质要求的提升,这种竞争优势将不断被削弱。只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产品研发或自有品牌的建设,才能保持其长久的竞争力。在集群企业面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时可能遇到的各方面困难,各级政府要给予一定技术教育的支持和一定的政策优惠措施鼓励,同时做好高校成果向企业嫁接的桥梁作用,逐步推动产业集群向创新型和可持续发展转变。

    3、强化政府的引导职能和服务体系。首先各地区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特色和产业发展目标,对集群进行合理规划,培育区域优势和集群特色;其次创造适合集群形成和发展的经济环境,出台支持集群发展的政策优惠措施;再次政府加大本区的教育投入,提升集群内的“软”实力,同时要积极引导资金、技术、劳力、管理等要素向产业集群发展集聚;最后,地方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物流和金融配套环境、行业协会或商会等,同时实施信息化战略,建立公共的信息平台和行业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企业间联合与协同。在政府合理的规划和引导下,配以完善的服务体系,随着投资的增加和大型企业落户,带动资金和人力的流入,将进一步完善皖江城市带产业链的布局。

    【参考文献】

    [1]吴德进.产业集群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

    [2]马鞍山统计信息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竞争力比较[EB/OL].(2024-06-11)[2024-01-18].http://tjj.mas.gov.cn/article.htm1?id=53119.[3]李德玉.安徽产业集群的发展问题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24,(9).

    第二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字数:3301字号:大 中 小

    摘 要:人力资源开发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促发展的客观要求,必将有利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本文系统分析了示范区人力资源现状,对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作了有益的探索,旨在为示范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24)05-94-03

    2024年初,国务院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先试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必将依托自身优势和政策扶持,成为承接我国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安徽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屡次失之交臂,现在国务院批复“建设安徽沿江城市产业转移承接带”,这可以说是安徽最后的机会,因此利用好这次机会,实现安徽崛起,是摆在安徽面前的重大课题。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潜在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同时资源相对较少。因此,只有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以致提高劳动者劳动生产率,才能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济社会更快发展,从而带动安徽的发展,为中部崛起探索出一条新路。因此,探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这是一个兼具学术和政策意义的课题。

    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及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口数量大,人力资源数量增加过快,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5818亿元,分别占安徽全省的54%、45%和66%。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已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沉重包袱,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劳动力人口总数还将进一步上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近五年在业人员年均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年均水平看,在业人员年均增长高于同期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这些都说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数量增加快,工农业生产所需增加的劳动力数量比人力资源自然供给的数量要多。人力资源数量增加,虽然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对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带来了投资压力,对劳动力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压力。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劳动力素质偏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缺乏流动性

    1、劳动力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文化素质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职业技能差。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学历文凭教育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素质教育体系未能形成,特别是农村职业培训数量极少,农村劳动力技能低,且结构不合理。同时安徽省虽存在高等教育优势,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居住在城市相对较多,且人才流失情况比较严重。

    第二,从思想素质看,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差。安徽是传统农村大省,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和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劳动力特别是农业劳动力思想观念落后,保守求稳,依赖思想比较严重。现代经营和管理的知识缺乏,经营管理的能力较差,信息的吸收和反应很慢,市场意识、竞争观念淡薄,适应和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弱。这种状况大大阻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劳动者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三,从劳动力身体素质看,安徽省特别在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投入大大落后于实际需要,计划经济时代的办医形式及农村人力资源的健康保障制度已经消失,但新的形式和保障制度没有形成,公共预防保健服务薄弱,卫生基础设施较差,劳动力健康水平提高缓慢。城市乡村在营养、卫生保健和预防机制方面参差不齐,皖北、皖中和皖南区域差异明显。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导致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缺乏流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极其不公平,忽视农村教育而偏重城市教育,致使农村教育发展长期滞后,农村人才大量流失。这就导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农民整体素质长期低下,难以形成人力资本优势。

    第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严重阻碍了农民思想意识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文化、技能素质较低,相对封闭的农村社会、长期单一的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的约束和影响,使农民难以形成竞争、开放的观念,相反却养成了消极和平均主义的落后意识。

    第三,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使得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劳动力流动比较困难,使得他们在城镇和其他行业之间迁徙不自由,延缓了城镇化进程,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束缚了农民个人的发展。

    (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当前,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在认真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部分地方还结合实际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少数地方在贯彻执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中仍存在不到位的现象,亟待重视。比如,一些部门服务尚不完善和规范;部分政策执行存在偏差。

    (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教育结构不合理,培训滞后

    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财政支出中用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

    转移示范区的支出比重不断降低,而这其中的大部分又用于支持生产支出,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支出少之又少。第二,劳动者自身投入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劳动者收入过低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第三,近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劳动者在教育、医疗、迁移等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的投资成本不断增加,劳动者难以支付高昂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严重妨碍了人力资源开发的进行。

    2、教育结构不合理,培训滞后。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教育体系基本上仍然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运行,教育供给与实际需求脱钩。重视基础教育,忽视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使得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很难得到有效提高。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把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才能有效地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但是目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法规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开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必须首先立法。立法时要注意,在立法思想和条文设置时要尊重规律,贯彻开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原则,全方位地实施和开发。要制定推动开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的激励政策。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落实国家促进开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的政策,积极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投资等政策,促(二)抓好政策保障措施是安徽人力资源开发的保证

    国家提供的政策保障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大政策支持,从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5个方面明确了支持政策,含金量很高。二是加强组织实施,重点对国务院有关部门、长三角两省一市和安徽省明确了具体要求,提出要在国家层面建立高层次协调机制,指导安徽省和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共同推动产业转移工作。三是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因此,安徽应制定各种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并将它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议题,特别是基层政府要吸引各类教育资源向开发农村人才投资。取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有志之士投身于农村发展,真正把人才引到农村教育的第一线。

    (三)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探索劳动力的供给模式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

    1、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坚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补充,加大技能型产业工人和农民工培训力度,引导更多的劳动者提高就业技能。

    2、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大省。创新职业教育办学和培养模式,营造有利于适用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培养一大批适应性较强的技术人员和操作熟练的工人,以满足承接企业用工需求。

    3、建立劳动力有序转移机制。加强与劳动力富裕地区的合作,采取定向培养、异地培训、委托招工等多种渠道,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到用工紧张的地区。

    参考文献:

    [1] 朱盛毅、朱金蓉.基于中部崛起背景下的安徽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乡镇经济,2024(12).[2] 石东阳.广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思考[J].经济探索,2024,(01).[3] 王华轲.加快中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推动中部崛起进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3).[4] 刘德宽.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24,(12).[5] 项英辉,李荣彬.开发利用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J].农业经济,2024,(01).[6] 韩瑜,何新敏,钱士茹.安徽东向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24,(11).[7] 储节旺.安徽崛起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05).[8] 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9] 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EB/ OL ].http:///ahsszb/wjcsd/index.asp.作者简介:

    黄正清,男,江苏泰兴人,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朱金蓉,女,安徽肥西人,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朱盛毅,男,安徽肥西人,安徽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

    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的发展。

    第三篇:某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

    某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产业集群”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市纺织、林竹、建材等产业已有相当的规模,也具备产业集群的一些特征,但如何通过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加快纺织、林竹、建材等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按照“三个依托”(即依托资源求发展、依托城市求发展、依托大企业求发展),“三个联动”(即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联动、国有经济与非公经济联动、地方经济与驻永企业联动)和壮大纺织、林竹、旅游“三个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区域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从而使我市的纺织、林竹、建材三大产业得以快速发展,逐步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据统计,2024年全市共有纺织、建材、林竹企业21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一半以上。纺织、建材、林竹三大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0.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6.2%。

    ----纺织业。2024年全市纺织业实现产值12.7亿元,比增33.6%;年产纱23100吨、布3468万米,分别比增34.4%和28.5%。目前,全市各类纺织企业达70家,从业人员6767人,年纱锭生产能力达20万锭,居全省第五位,各种织布机2247台,针织机37台。主要产品有棉纱、涤棉纱、涤纶纱、无纺布、涤纶布、PU革、牛仔布、梭织布及针织布等。拥有福建化纤纺织集团、升汇公司、宝华林公司、兴发公司、方圆公司、田龙工贸公司等一批实力较强的纺织企业;京朋纺织、中珂纺织、英汉纺织、锦辉纺织、川龙纺织等一批纺织企业正在筹建之中,预计到2024年全市纺织业产值将超过3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林竹业。2024年全市林竹业实现产值15.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8亿元,比增16.1%;年产强化木地板150万平方米、中纤板12万立方米、木胶合板3万立方米、竹地板44万平方米、竹胶板4万立方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林竹企业106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拥有永林股份公司、吉通公司、亨雅公司、永欣公司等一批上规模的林竹加工企业,其中永林股份公司为全国首家以森工资源为主的上市公司。今后随着我市的“两个百万亩”(百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和百万亩毛竹林基地)和“两个中心”(全省的木材人造板生产中心和竹材高效利用生产中心)的建设,到2024年,全市林竹总产值将超过30亿元,比2024年翻一番,年产中纤板50万立方米、强化木地板500万平方米、竹地板150万平方米。----建材业。2024年全市建材工业实现产值8.7亿元,比增12.3%;年产水泥336万吨,商品熟料62万吨。目前,我市建材工业主要以水泥生产企业为主,共有水泥企业38家,其中建福水泥股份公司为上市公司,水泥企业从业人员6630人。去年来,我市按照上大挤小,整合提升水泥工业水平的思路,加大旋窑水泥建设力度。两个年产100万吨水泥的谋诚旋窑水泥和金银湖旋窑水泥已相继动工兴建,年产150万吨水泥的柯埔水泥磨粉厂和年产200万吨安砂旋窑水泥正在做前期工作,预计到2024年全市旋窑水泥生产能力将超过500万吨,建材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

    由于我市产业集群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在空间上布局较为分散。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许多乡镇在创办企业时遵循的是“就地办厂”、“离土不离乡”的布局原则,使企业在地理空间上处于离散状态。如我市纺织产业只有20多家纺织企业布局在尼葛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其周围,其它大量的纺织企业都分布于各乡镇。二是企业间产业关联度低。由于各企业间的专业协作差,无法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共均,造成部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如地处我市的福建化纤纺织集团生产的纺织原料不能为我市的纺纱企业所用,主要销往江渐和

    我省的沿海地区,而我市的纺纱企业却从江渐一带购买原料;三是各产业的产业链太短。我市各企业的产品基本都是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产品,终端产品少。四是园区规模太小。我市最大的尼葛园已开发的面积尚不足1000亩,其它园区可想而知,这样就难以做到企业的大规模聚集。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较差。一是政策环境不够宽松。企业在用地、融资、税收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以纺纱企业为例,我市企业税收约为4元/锭·月,而沿海企业仅为2元/锭·月。过高的税赋,既制约企业进一步积累做大,又阻碍民间资本再投入。二是中介机构等职能发育不全。我市纺织、建材、林竹等都有自己的行业协会,但是这些行业协会由于行政色彩过浓,所起的作用不大。三是中小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我市在包装、仓储、物流、信息、融资担保等方面的服务企业还相当少,而且服务能力很有限,如我市仅有的一家担保公司注册资金只有362万元,仅能提供总额为1810万元的担保额度。四是市场服务体系不配套。

    (三)企业整体竞争力较弱。一是能够牵动整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少。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本薄弱、人才缺乏、经营粗放、抗风险能力低。二是技术装备水平低。许多企业主要生产设备大部分为中低档设备或已近淘汰的设备,如整个水泥行业目前只有一条日产1600吨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其它皆为已近淘汰的立窑或半干法旋窑生产线。三是企业产品比较单

    一、档次低。虽有一定的销售市场,但多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优势可言。四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大多数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应用、市场开拓、市场预测等方面工作比较薄弱,只求产量而忽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大路货多、仿制品多;五是品牌意识不强。全市只有“双轮”牌聚乙烯醇、“建福”牌水泥、“一支花”尿素等9个省级名牌产品。

    二、对策和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按照“提升区位优势,促进产业集聚,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确保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全省十强,争取进入全国百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步目标。同时,针对当前我市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与时俱进,整合资源,调整好各类园区的发展规划。没有与时俱进的规划,就不可能有产业的持续发展。要正确估价永安在全省经济乃至全国经济价值链中的作用,要以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根据永安支柱产业的发展要求,调整好各类园区的发展规划。并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有利于”:一是要围绕国内外市场需求,有利于构筑本区域的产业体系;二是要通过企业聚集,带动技术、产品和服务等的配套,有利于形成具备一定发展规模的产业链;三是要有利于形成有永安特色的产业,实施品牌战略;四是要有利于形成比较优势明显、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与周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态势。尼葛高新技术园区等永安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纺织工业,曹远、大湖乡镇工业小区等永安西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建材工业,吉山和洪田乡镇工业小区等永安西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林产工业,桃源洞、天宝岩、安贞堡等永安东部地带着重发展旅游产业。要加快速度做大我市各类园区特别是尼葛高新工业园区的规模,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专业园区,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

    (二)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改善产业集群形成的环境。要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策干预力度,制止产业发展资源的进一步分散化趋势,以非均衡的市场化手段为主推动产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通过筛选和规划,确定一批高成长性的项目,从资金、用地、政策和服务等多方面重点扶持,创造产业链上下配套的产业环境。我市纺织业目前已经具备产业链条化的条件,要积极开发纺织后续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力争突破服装加工。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和各类产业集群。强化市场运作力度,产业集群是环境的造化和市场的产物,并不是人为造成的,它还需要利用市场机制,优胜劣汰,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三)围绕大企业进行配套,加快中小企业向集聚式方向发展。产业集群在发展初期往往依赖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围绕大公司配套是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要鼓励大企业将关联的中小企业纳入整体发展体系中。大企业要对为其配套的小企业给予技术、信息、资金、市场网络等支持,使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竞争中得到稳定发展。我市纺织工业要充分发挥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升汇公司、宝华林公司、田龙工贸公司等龙头企业的作用,建材工业要以福建水泥股份公司为龙头,林产工业要以永林股份为龙头,机械工业要围绕永安机械厂、永安轴承公司作好配套工作。

    (四)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改善产业集群环境。从企业集群到产业集群的过程,就是从资源投入的增加转向对现有的资源运用能力进行整合的过程。要想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协同效应,需要与产业集群活动相关的各种中介自律机构,特别是行业协会的服务和协调。为适应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要通过纺织、建材、林竹等行业协会,统一规范、统一价格,反对不正当竞争等,不断解决自身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改善产业集群的生态环境,提高整个区域的产业集群竞争能力。

    (五)加快融资步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发展产业集群需要大量的资金。要千方百计,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要面向国内外招商引资,实现融资多元化,特别要利用好永林股份上市公司资源,加快发展林竹产业集群。要放宽眼界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好沿海企业、转移上下游产业的机会,围绕主导产业,选好项目,“重拳”出击,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本地,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新优势。

    第四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国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是基于以下背景:

    其一,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势在必行。具体地说,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相对比较大。在此背景下,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这是国家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其二,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精神而采取的具体行动。2024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来皖视察时指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胡总书记站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安徽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重大课题。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进行谋划,7月上旬,邀请国家发改委来我省调研,调研组在认真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在安徽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构想。10月,安徽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请示l、11月初,国务院领导在王金山书记、王三运省长《关于设立皖江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问题的报告》上作了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研究并给予支持。2024年1月,国务院领导同意了国家发改委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关问题的请示。

    其三,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在皖江城市带,是因为这一区域综合优势明显,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走在中西部地区的前列。皖江城市带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24]10号)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的六大城市群增长极之—。这一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是长三角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具有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等综合优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皖江开发开放、组织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在开展招商选资、加强与长三角体制机制对接、创新与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产业承接规模不断扩大,成效日益显现,具备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之路、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的客观条件。

    意义

    首先,设立示范区,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总的来看,产业承接的质量还不高,地方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不时出现,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选择重点区域,加强引导,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促进产业承接转移有序开展,为其他区域提供示范。这个历史性的任务,光荣地落到了安徽身上。因此,我们要站在国家的战略意图层面,在建设示范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坚决转变传统的产业承接方式,积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其次,设立示范区,是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设立示苑区,不是仅仅为了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实现量的扩张,从根本上讲,是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可以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集聚发展要素,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步伐,同时为东部地区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更好地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再次,设立示范区,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皖江城市带基础较好、条件优越。通过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有利于安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按照规划,示范区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24年翻一番以上,重点承接产业加快发展。到那时,示范区的经济规模将快速扩大,实力将大大提升,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将进一步提高。

    另外,设立示范区,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保持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确保“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的调控目标得以实现。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通过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稳 定扩大就业,激发内需潜能,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 展动力和后劲,夯实全国平稳、可持续发展基础。

    成员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成员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其中“一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6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两核”指合肥、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同时,规划还从空间上对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实现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作出了整体安排。

    数据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24年人口305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818亿元,分别占安徽省的45%和66%。规划期为2024—2024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24年。

    皖江城市带拥有马钢、奇瑞、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这一区域集中了安徽全省80%的汽车企业、83%的钢铁企业、71%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企业和92%的家电生产企业,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家电等优势产业在安徽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现已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是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

    2024年,皖江城市带实现生产总值超过6600亿元,占全省比重由2024年的56.3%上升到65.7%,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由64%上升到72%。

    其中,皖江城市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8605户,占全省六成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4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利税695亿元,增长36%,增幅高于全省5.6个百分点,其中利润347亿元,增长64%,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以上。2024年,皖江城市带工业化率达到44.5%,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皖江城市带内的工业已在安徽居主导地位,成为带动安徽经济的“发动机”。编制过程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和国务院领导的批示,从2024年2月起,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安徽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式启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工作在发改委主任张平和安徽省省长王三运的直接领导下进行,杜鹰副主任和孙志刚常务副省长担任规划小组的副组长,直接负责规划的编制工作。下设起草小组,成员由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和安徽省发改委的同志及有关专家组成,范恒山司长和沈卫国担任组长。

    按照省政府与国家发改委商定的工作方案,规划编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我省提供基础研究材料和规划草稿;第二阶段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对规划草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第三阶段国家发改委牵头进一步调研,征求安徽省和国家相关部门意见,再进行专家论证,修改完善后,上报国务院审批。

    第一阶段的工作从2024年2月5日孙志刚常务副省长带领省发改委赴国家发改委商议工作方案开始,到4月3基本完成。2月上旬,在省政府召开有关市和部门会议进行专门布置后,省发改委随即着手规划编制工作,先后在合肥和北京召开了省内专家座谈会和在京专家座谈会,征求规划起草意见;成立了5个专题小组,邀请33个省直部门和单位,共同研究重大建设和政策问题; 多次召开办公会,研究部署规划编制工作;分别向王金山书记、王三运省长、孙志刚副省长和国家发改委范恒山司长进行了专题汇报。起草组在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反复斟酌,数易其稿,形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第10稿)》上报国家发改委。

    第二阶段是从2024年4月5日到7月21日,省发改委配合国家发改委对规划草稿进行修改完善。4月16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院的王岳平、北京大学的张文忠等专家参与修改。4月21日,孙志刚副省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省直有关部门政策研究以及与国家有关部门衔接情况的汇报。经孙志刚副省长同意,省发改委召开了外来投资企业座谈会。听取了省人大财经委、省政协经济委对规划的修改意见,并征求了省发改委老领导的建议和意见。5月3日,召开省发改委党组扩大会议,进行了充分讨论,进行了修改完善。5月5日,王三运省长主持召开了由省委、省政府秘书长、相关市长参加的座谈会,研究规划修改工作。起草组按照讨论的意见,特别是王三运省长的要求加强对薄弱章节的研究修改。5月7日至9日,赴北京与国家发改委进行沟通,研究规划的修改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方案。5月10日,经王三运省长同意,省发改委将起草说明、工作方案、部门要研究的政策建议等材料印发省直有关部门,动员各方力量共同研究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努力使示范区规划“可批、管用”。5月13—17日,方宁秘书长和沈卫国主任亲自带队,集中省委、省政府政研室、合工大、安大、社科院等省内专家,与起草组成员一道,封闭修改规划稿。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规划稿的高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7月16—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国务院22个部门和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发展改革委、经济协作办公室,80多人的调研组来皖江城市带调研,广泛听取皖江市县党委政府、企业界以及干部群众的意见,对规划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部署。

    第三阶段,从2024年7月22日至今。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一是对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调研过程中各个地区提出的要求进行梳理,供规划起草组修改参考;二是组织专人编制了《皖江城市带产业集中区选址论证报告》;三是赴广东、江苏学习调研,重点学习借鉴合作共建开发园区的做法和经验; 四是继续进行基础性资料的补充收集工作。8月10—14日,起草组再次赴北京,与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共同对规划进行认真全面的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8月29日,省发改委再次召开委党组扩大会议,专门研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并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9月2日,省发改委综合省直各部门、各市的修改意见,形成《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报告》,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审阅后,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修改后正式送国务院27个部门和单位,以及长三角两省一市发展改革委征求意见。根据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对规划稿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和提升。12月11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报送国务院。

    主要内容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除前言外,共包括11章。

    第一章,设立示范区的背景和作用。主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阐述设立示范区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主要从把握国内外产业转移基本态势的角度,从促进示范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高度,提出示范区发展和建设的总体思路、原则要求和奋斗目标。核心内容有“六个着力”、“四条原则”、“四大战略定位”和“五项目标”。

    六个着力。这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下一步建设的总体要求。一是着力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二是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三是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四是着力加快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五是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条原则。这是对指导思想的深化。一是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原则。二是承接创新、优化升级的原则。三是分工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四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

    四大定位。这是示范区规划高度的重要体现。要立足安徽,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探索科学发展新途径,努力构建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具体包括四大战略定位,即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五项目标。规划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提出了到2024年的发展目标。一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比2024年翻一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三是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体制机制等与沿海发达地区全面对接;四是公共服务日趋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五是人居环境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规划还对2024年的目标进行了展望,到那时,皖江城市带将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

    第三章,空间布局。规划从皖江城市带各市产业现状、资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考虑,提出了构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的构想,“一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6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两核”指合肥、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同时,规划还从空间上对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实现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作出了整体安排。

    第四章,产业承接园区建设。园区是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转移模式的重要抓手。规划通过三个途径来高水平打造承接产业转移载体,促进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增强产业承接能力。一是按照布局优化、特色突出、用地集约、产业集中的原则,加强现有开发园区管理,加快转型升级,将开发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二是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趋势,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依托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划制约,高水干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高起点承接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三是通过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创新合作共建方式、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第五章,产业承接发展重点。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明确了皖江城市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方向。重点从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与长三角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提出了产业承接发展的重点。这一章篇幅较大,文字表述指出了产业承接的重点和方向,指导性较强; 专栏表述明确了各产业基地(集群)的建设内容,重点突出。

    第六章,产业创新升级。我省在自主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此,规划单独列出一章强调了产业转移中的自主创新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推进承接产业创新提升,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构建创新平台,促进创新要素对接,建立创新服务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支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

    第七章,基础设施支撑。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是承接产业转移最重要的保障之一。规划着重从构建一体化的现代交通体系,努力实现与长三角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安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优势,提高能源保障水平;提高防洪减灾水平,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建设水利保障体系;加快信息化基地建设,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信息共享,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共4个方面,对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谋划,并提出了一些符合国家总体规划和我省发展需要的重大建目。

    第八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在产业转移中,要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转入,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示范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规划从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防止转移污染、转移落后,提高转移产业的技术含量,促进转移产业集约发展,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等方面明确了产业转移的环境容量要求,明确提出了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第九章,区域联动发展。规划突出了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加强与长三角全面合作、鼓励和支持长三角地区优先向示范区转移产业、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等重点工作。同时,也提出要加强与沿海其他地区互动,进一步密切与中西部地区合作:要发挥皖江城市带的支撑和辐射作用,带动皖北、皖南、皖西联动发展,实现安徽整体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十章,体制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是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规划提出要鼓励示范区大胆探索,允许示范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领域先行先试,提出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创新政府服务,着力提高行政效能; 要构建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要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化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改革户籍制度。

    第十一章,保障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 一是加大政 策支持,从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5个方面明确 了一些必要的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这些 政策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均原则同意。二是加强组织实施,重点对国务院有关部门、长三角两省一市和我省明确了具体要求,提出要在国家层面建立高层次协调机制,指导我省和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共同推动产业转移工作。三是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

    皖江规划关键字

    一轴双核两翼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从区内各市产业现状、资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考虑,提出了构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的构想。

    “一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6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

    “双核”指合肥、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

    “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六个着力

    这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下一步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是着力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二是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

    三是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

    四是着力加快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五是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

    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条原则

    这是对指导思想的深化。

    一是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原则。

    二是承接创新、优化升级的原则。

    三是分工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

    四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

    四大战略定位

    这是示范区规划高度的重要体现。

    要立足安徽,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探索科学发展新途径,努力构建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具体包括四大战略定位,即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五项目标

    规划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提出了到2024年的发展目标。

    一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比2024年翻一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三是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体制机制等与沿海发达地区全面对接;

    四是公共服务日趋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五是人居环境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规划还对2024年的目标进行了展望,到那时,皖江城市带将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

    产业承接

    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明确了皖江城市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方向。

    重点从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与长三角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提出了产业承接发展的重点。

    指出了区域产业承接的重点和方向,指导性较强;明确了各产业基地(集群)的建设内容,重点突出。

    环境保护

    规划明确提出,在产业转移中,要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转入,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示范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规划从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防止转移污染、转移落后,提高转移产业的技术含量,促进转移产业集约发展,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等方面明确了产业转移的环境容量要求,明确提出了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基础设施

    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是承接产业转移最重要的保障之一。

    规划着重从构建一体化的现代交通体系,努力实现与长三角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安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优势,提高能源保障水平;提高防洪减灾水平,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建设水利保障体系;加快信息化基地建设,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信息共享,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共4个方面,对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谋划,并提出了一些符合国家总体规划和我省发展需要的重大建目。

    园区建设

    园区是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转移模式的重要抓手。

    规划通过三个途径来高水平打造承接产业转移载体,促进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增强产业承接能力。

    一是按照布局优化、特色突出、用地集约、产业集中的原则,加强现有开发园区管理,加快转型升级,将开发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二是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趋势,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依托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划制约,高水干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高起点承接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

    三是通过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创新合作共建方式、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产业升级

    安徽省在自主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此,规划单独列出一章强调了产业转移中的自主创新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

    推进承接产业创新提升,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构建创新平台,促进创新要素对接,建立创新服务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支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

    体制创新

    体制创新是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规划提出要鼓励示范区大胆探索,允许示范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领域先行先试,提出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创新政府服务,着力提高行政效能;要构建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要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化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改革户籍制度。

    区域联动

    规划突出了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加强与长三角全面合作、鼓励和支持长三角地区优先向示范区转移产业、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等重点工作。

    同时,也提出要加强与沿海其他地区互动,进一步密切与中西部地区合作:要发挥皖江城市带的支撑和辐射作用,带动皖北、皖南、皖西联动发展,实现安徽整体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配套措施

    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从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5个方面明确了一些必要的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

    二是加强组织实施,重点对国务院有关部门、长三角两省一市和我省明确了具体要求,提出要在国家层面建立高层次协调机制,指导我省和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共同推动产业转移工作。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

    第五篇:关于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

    关于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 示范区企业上市融资的实施意见

    省政府金融办 省财政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省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领导小组办公室 安徽证监局

    为更好地满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多样化投融资需求,推动更多企业上市融资,促进示范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皖发〔2024〕10号)精神,现就支持示范区企业上市融资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示范区各市、县(市、区)金融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摸排、遴选本地区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基本具备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条件、且有明确上市意向的企业,作为本地区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各市金融办要从本地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中遴选已进入实质性运作上市的企业,向省政府金融办申报为示范区上市后备企业。对上市后备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调整。省政府金融办根据上市后备企业申报情况,在征求省有关部门意见后,确定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并予公布。

    二、对经省有关部门确认的上市后备企业,示范区各市、县(市、区)金融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对照培育、辅导、申报和在审等不同阶段和企业所属不同板块,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梯度培育,积极帮助解决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其加快自我完善与规范整改步伐。对重点推进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各市要将上市后备企业培育进展情况,按季报省政府金融办等有关部门。

    三、对企业因上市而改制、重组、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过程中,土地、房产、车船等权证过户等产生的营业税、契税、房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以及上市过程中因审计评估净资产增值部分应补缴的所得税,省及省以下地方财政所得部分,由同级财政以适当方式奖励给原企业股东;上市后备企业属于省集中区内新建企业的,在2024年以前其年新增企业所得税省级分成部分全额奖励给市县。

    四、对上市后备企业其上市募集资金的投资计划项目所需建设用地,各地要优先保证土地计划指标,优先办理核准预审和及时报批,优先供地。企业上市和已上市企业再融资募投项目在示范区范围内,属鼓励类产业项目,且投资额在1亿美元或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用地计划可单列。上市后备企业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对原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属于工业用地以出让方式设置的,其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可按所在地工业用地最低价格标准核定。在改制时一次性缴纳土地出让金确有困难的,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缓缴。

    五、充分发挥示范区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公司债等形式实施再融资。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吸收合并、定向增发、整体上市等方式进行资产优化重组,促进优质资源特别是省外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实现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和主业优化调整,努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国有企业成功上市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的,由国资监管机构对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关人员在业绩考核和薪酬核定时予以一定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省国资委另行制定。

    六、企业将上市首发融资或再融资所筹集资金80%以上在省内投资的,其募集资金所投项目(在示范区内的享受示范区相关优惠政策)视同招商引资项目,享受当地相关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导向的,可按程序申请纳入省“861”重点项目库。

    七、积极支持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争取进入全国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试点。支持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为进入代办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八、开展企业上市对接活动,示范区各市、县(区)每年不定期组织本地拟上市企业和省内外中介机构、股权投资基金、战略投资者开展对接交流,深化合作,并邀请证券交易所、中介机构有关专家和已上市公司负责人对上市后备企业进行上市培训。建立企业上市融资专家咨询服务制度,省政府金融办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环保厅和安徽证监局等有关部门建立上市融资工作专家库,组织邀请省内外专家为各地上市融资工作提供业务指导和专业培训,并积极做好相关协调服务工作。

    九、积极支持省内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在示范区企业上市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着“市场开放、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原则,吸引省外优秀证券中介机构来我省开展业务,并积极提供相关服务。加强工作指导,推动上市企业以市场化竞争机制选择专业能力强、服务质量高的中介机构。

    十、加强对上市后备企业的金融服务,积极引导银行、信用担保机构等加大对上市后备企业的金融信贷支持。支持上市后备企业申报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引导和支持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加大对示范区上市后备企业的股权投资。

    十一、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后备企业和上市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优先安排或向国家申报高新技术产业资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等各类政策性扶持项目和资金。

    十二、鼓励示范区各市建立企业上市准备资金,用于对本地区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前期费用的补贴,各市企业上市准备资金的额度、支持范围和条件,以及补贴方式由各市根据实际制定。

    十三、建立上市融资工作“直通车”制度。示范区各市、县(区)政府和省有关部门为已上市企业再融资和上市后备企业在改制、资产重组、上市申报等过程中涉及的各项审批及相关查询、咨询等方面事项,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程序,主动服务。省有关部门指定一名负责同志具体负责协调处理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并确定专人为企业上市提供全方位服务。

    十四、在省金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省政府金融办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环保厅、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国税局、安徽证监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改制指导、政策宣传、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与有关知识培训、优惠政策落实和上市过程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示范区企业上市融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全面推进示范区企业改制上市工作。

    十五、示范区内上市后备企业和已上市企业按本意见享受有关政策的,要向省有关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各有关部门根据“即报即审”的原则,按规定审核后,兑现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推荐阅读:
    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
    长安大学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文艺演出串联词
    201208交通文明标语
    按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产假的规定
    上一篇:人事处相关办事流程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