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婚礼大全 书信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市委书记在2024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多篇]

    栏目:六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无殇蝶舞 时间:2024-06-12 00:52:28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市委书记在2024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在2024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进一步明确任务、传导压力,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发有为、奋力拼搏、奋勇争先,确保“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刚才,×同志通报了×市2024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考核表彰决定并主持了颁奖;×同志对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抓手具体、措施详实,我完全同意,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做好今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重大问题,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24年经济工作成绩,进一步坚定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艰巨繁重的转型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在中央、省、市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用好市委“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坚持“五先协同、三动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思路,凝心聚力、拼搏实干,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步、实现了新突破。一是在综合实力上交出崭新答卷。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9.9亿元,增长4.6%,规上工业增加值134.9亿元,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62亿元,增长11.1%。二是在转型发展上交出满意答卷。工业投资增长11.4%,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3%,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专精特新”企业2户。三是在三大攻坚战上交出高分答卷。剩余48户73名贫困人口实现高质量脱贫,120户320名“两类户”全部解除风险。全力加快露天采石行业整合和修复进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下降15.3%,优良天数增加77天,空气环境质量改善率取得历年来最好成绩。积极防范化解金融、信访、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四是在改革创新上交出精彩答卷。营商环境获得两个国字号殊荣,新增市场主体6239户,全力打造“耿小二”帮办代办服务品牌。津云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产业生态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相继落地1000万科技创新券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六新”突破更加坚实有力。五是在民生改善上交出靓丽答卷。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超过80%,在教育事业上投入更多真金,倾注更多真情,医疗、养老等民生工程建设加速推进,惠民政策红利密集释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彰显着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凝聚着党员干部的辛勤奋斗,饱含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更承载着全市人民的希望重托。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这“五个根本”彼此联系、相互贯通,是全党对严峻挑战下做好基层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不高、质量效益不优、治理能力薄弱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以法治思维、市场机制、改革精神、创新办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加快蹚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

    二、准确把握2024年经济形势和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好局起好步

    2024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开启“转型出雏型”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做好全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用好“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坚持“五先协同、三动融合”高质量发展思路,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好“六稳”“六保”“六新”,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努力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为“十四五”末达到地区生产总值超500亿元、工业产值超1000亿元、财政收入超100亿元的“511”奋斗目标和“产值过千亿、经济回百强,转型出雏型、奋斗创辉煌”的战略目标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要立足新发展阶段,科学研判做好经济工作所面临的复杂形势。“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是从全面小康向现代化前进的新阶段,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机遇、新挑战。要深刻理解重塑性。从国际看,全球市场收缩,国际经济大循环动能弱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抬头,对经济全球化构成严重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将持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风险;国际产业格局、贸易格局正在加速重构。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但对供给侧和需求侧,市场都出现了新变化、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要牢牢把握机遇性。重塑意味着洗牌,洗牌既有机遇,也极具挑战,但时与势仍在我们这边。我们的工作着力点,就是要把客观机遇变成现实机遇,把现实挑战化危为机。紧跟国家战略需求,紧追科技创新步伐,紧贴转型发展进程,进入国内大循环中高端,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要清醒认识竞争性。当前,全国各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围绕产业、技术、资金、项目、人才、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如火如荼,结果只有一个:不是“入局”就是“出局”。如果“出局”了,就会陷入极大的被动。全市上下对此要有足够的战略清醒和警觉,以抢跑的速度、争夺的勇气、精进的姿态,赢得机遇、用好机遇,加快转型发展蹚新路。

    ——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设定2024年经济发展目标。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必须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合理把握调控节奏和力度,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各项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

    之所以确定以上预期目标,主要是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注重引领性。根据我市“十四五”规划,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的目标测算,今后5年我市年均增速需在12%左右,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增速。二是注重现实性。通过多年努力,我市产业和实体经济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阳光、龙门、宏达等企业的大项目都将在下半年投产,拉动经济增长,厚积薄发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三是注重特殊性。从疫情影响看,对经济冲击主要集中在2024年。从地区生产总值核算角度看,受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2024年上半年乃至全年我市经济实现高速增长概率较大。从扩大内需来看,投资、消费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产业新动能将进一步增强。为此,我们确定了以上目标。总体上看,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是有基础的,但也有一定的难度,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跳起来摘桃子”才能实现。

    ——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要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找准×定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我们要继续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方针,最大限度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认真梳理中央、省、市“政策篮子”,加强研判、积极对接,切实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强化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研究市场、把握需求、优化供给,有效提高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在“双循环”格局中进入供应链的中高端。做好全年经济工作,必须做到纲举目张,聚焦重点,精准发力,重点抓好八方面工作,就是“八个坚定不移”。

    (一)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要把创新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以一流的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催生创新成果,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奋力跑出×创新发展的“加速度”。

    一要激活创新主体,让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快起来。企业只有实现科技上的自立自强,才能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聚焦“六新”,深入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科技重大项目,激发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活力。要持续推进工业技改、“两化”融合及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引深规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全覆盖。要加大科技创新券发放力度,充分发挥津云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新产业生态研究院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争全年R&;D经费投入达到2.23%的全国平均水平。积极引进培育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单项冠军、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今年要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增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2个、市级技术中心3个,积极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

    二要用活创新人才,让科技工作者干事激情燃起来。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要结合深化“运才兴运、河才兴河”等行动,坚持引育并举、刚柔结合、以用为本,推行“候鸟式”聘任、“双休日”专家、互联网咨询等灵活用才方式,持续推进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加大对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急缺人才、技能人才的培育引进力度,解决好薪酬待遇、生活待遇两个关键问题,让各类人才在×专注创新、安心创业,打造科研为主、数量充沛、高端引领、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

    三要盘活创新平台,让各方面科技资源聚起来。当前,我市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偏少、实力较弱,对科技创新和转型发展的支撑相对不足。要聚焦省委创新工程在×实施,加快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打造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良好创新生态,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要积极支持龙头企业组建有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创新综合体,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潜能,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1月底,市委对科技工作体制进行了重塑性改革,将科技行政职责从原教科局调整至工信局,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

    (二)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加快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转型之于×,是一场深刻革命,是高质量发展的唯一出路。我们要坚持20字方针,奋力打造出转型发展的“×样板”。

    一要守稳基本盘。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我市已经形成了煤电铝材、煤钢焦化等一批主导传统产业。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这些产业仍然是奠定我市经济总量、保障群众就业的重要支柱,是我市经济的“压舱石”,这碗饭绝对不能丢。要加快阳光369万吨、龙门172万吨大机焦、宏达钢铁1×1350m³炼铁高炉、华鑫源产能减量置换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鼓励焦化、钢铁、铝材等企业联合重组,破除传统产业的落后产能制约,剔除环境污染型、生产粗放型、产能低效型的生产设备和企业,强力推进焦化产业淘汰、整合、升级、入园。要想方设法破除土地制约,积极推进占补平衡,推动何家庄、龙门村整体搬迁,用好已建的、清理未用的、盘活闲置的,全面开启“净地”和“熟地”供应新局面。

    二要延伸价值链。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落后的产业属性,只有落后的技术、工艺、装备、产品、模式和理念。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铝深加工行业要以中铝×新材料公司为龙头,积极争取区域电网试点,大力发展铝合金、铝镁新材料等终端产品,打造国家级铝镁合金产业基地;焦化行业要以阳光集团为龙头,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等知名院所的合作,打造国家绿色焦化产业基地;钢铁行业要以宏达集团为龙头,深化与中钢集团合作,积极发展特种钢、无缝钢管、发动机缸体缸盖等产品,打造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精品钢生产基地,不断推动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同时要坚持科技赋能、金融助力、资本支撑、市场找准,向产业聚集和产业链延伸要效益,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聚合。

    三要拓展生态圈。生态圈是成长和发展环境的总和。要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生态思维,不断拓展我们的产业适用范围、用户范围、应用领域,进一步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应用服务能力和生态构建能力。要围绕省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运城“十大工业产业集群”,聚焦“六新”突破,大力发展5G智能制造、碳纤维新材料、可降解塑料、改性甲醇、装配式建筑等新动能经济。要聚焦文旅融合,围绕“全域游、全景游、全季游”,加快龙门景区项目建设,深入推进景区提质升级,通过“一名人一馆、一典故一馆”,充分挖掘王勃、薛仁贵等文化富矿,用足用好“中国灰陶琉璃文化之乡”等金字招牌,不断提升×文旅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四要主动求发展。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以思想转型带动行动转型,促进结果转型。要培育消费增长“热点”。我市消费潜力大,但消费层级不高,便利化程度不够,购买力大量外流,有很多人周末到运城、西安等地消费。要做优旅游、商贸、餐饮等现代服务消费,引导市政、加工、建材等本地公共消费,深挖汽车、家电、生活等潜在品质消费,不断释放城乡消费潜力,虹吸外来消费能力,激发返乡消费活力。鼓励支持公共消费在遵循市场规则前提下,津材津用、津用津材。要掀起项目建设“热潮”。认真落实“三个一批”和“五个一机制”,积极对接中科院科技产业化网络联盟,充实完善ד四库”,持续抓好总投资582亿元的100个重点项目,实行台账式管理、核算式调度、销号式推进、全过程监管,强化“项目为王”支撑。要打造培育市场主体“热土”。广泛开展“双创”活动,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今年新增个体工商户4500户,企业2024户,规上企业10家,股份制改造试点企业5家,实现阳光、腾茂到主板、创业板上市。

    (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现在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改革的竞争,成为制度环境和制度供给的竞争。全市上下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改革迸发内生动力,以开放积蓄合作动能,以改革开放抢先机、开新局。

    一要突出集成导向促改革。新发展阶段的改革,绝不能“单打一”,必须在集成上下功夫。要深化“放管服”这个具有统领性和牵引性的改革,把提高政务服务质量作为创优营商环境的突破口,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上狠下功夫,提升网上可办率和网上办结率;要全面实施周末便民窗口,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全面实施“标准地”改革,确保工业项目“拿地即可开工”,切实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耿小二”。要以兴耿强耿系统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打破数据烟囱、信息孤岛,促进部门间的整合与协作。要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现“物理反应”向“化学反应”转变。要深入实施市县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形成配套改革集成优势。

    二要扭住市场导向抓改革。通过市场化引导,促进各类要素高效顺畅地集聚,形成“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生动局面。要深化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全面完成“僵尸企业”的出清进度,让企业的沉淀资源得到最大化释放。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全年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融资不得低于10亿元;加快城投公司市场化改革步伐,与太行产业基金合作,助力提升信用评级,真正做强做大做活,实现城市建设向城市资产运营转变。

    三要坚持发展导向强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发展,决不能为改革而改革。要统筹抓好农业农村、人才、教育、医疗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抢抓“能源革命”机遇,加快推进智能化示范煤矿、绿色开采煤矿建设,发展现代煤化工,实现煤炭从燃料到原料、材料、终端产品的华丽转身。积极争取省政府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电价优惠政策支持,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多能互补能源供应体系,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聚焦主业,把全部精力放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上来,推动开发区继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同时,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发达地区的全领域学习交流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高位招商、定点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实现全年签约项目投资规模不低于190亿元,“六新”产业项目数占比不低于60%的目标。要探索建立韩河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协同合作机制,加快韩城—×—侯马城际铁路建设。立足浩吉铁路、沿黄公路、日照港口物流平台等对外开放通道,用好沿线经济和平台经济,大力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物流辐射能级。

    (四)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整治不是阶段性的,而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的工作。要深入践行“两山理论”,走出一条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方向,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为重点,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为路径的“两化互动、三生融合、四治同推”生态文明之路。

    一要狠抓污染防治,彰显“生产美”。按照国家2024年前碳达峰行动要求,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实施焦化、钢铁、水泥等行业排放改造,进一步提升限制“两高一资”行业要求,持续整治“散乱污”企业,深入开展VOCs治理专项整治,确保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5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5%。要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强化沿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污水处理厂老旧设施改造、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确保地表水国考断面稳定达标。

    二要加快生态修复,彰显“生态美”。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扎实推进“一山两河”生态修复,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市场运作、资本助力、科技支撑、管理优化、转型升级”的整合思路,深化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积极引导大地公司、海螺集团等国有企业进入我市石料市场。对照问题、任务、责任“三个清单”,加快推进吕梁山前沿矿山整合修复。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抓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真正做到“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全面铺开局县合作造林、209国道北段绿化提升、汾河堤岸绿化一期等工程项目,全年造林绿化面积8000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万亩,争创“国家园林城市”。

    三要打造绿色家园,彰显“生活美”。要严格落实“三区三线”“三线一单”要求,紧紧抓住取暖燃煤污染、道路和工地扬尘污染、汽车尾气排放这三个城市主要污染源,加大“煤改气”“煤改电”力度,落实建筑施工工地周边围挡等“六个百分百”。要统筹抓好“油、路、车”综合治理,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交、出租、环卫等新增和更新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车。要加大固废综合利用力度,实施可降解塑料项目,加快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利用。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注重党员干部带头,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绿色消费、绿色出行、低碳生活,7月1日起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五)坚定不移推进“三农”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经过近5年努力,我们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以更大力度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要提升农民收入,筑牢乡村振兴根基。要用好5年政策过渡期,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及时发现、及时帮扶。要加大对农民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落实贴息小额贷款等创业优惠政策,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动能。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将农村分散、闲置的土地、资产、资金进行整合,让村民资源入股,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

    二要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乡村振兴之路。要始终把保耕稳粮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前提,抓好“米袋子”“菜篮子”,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牢牢守住耕地红线,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实现种粮面积和产量“双不减”。要按照“龙头带动、园区承载、品牌塑造、项目支撑、市场拓展”的思路,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积极创建“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狠抓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牧原集团100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双汇集团肉食品加工等项目建设,推动农业生产、加工、储藏、保鲜、流通一体化。要在“种子”“种植”两端发力,积极开展良种攻关,打造种业产业,为打好种业翻身仗作出应有贡献。

    三要打造美丽乡村,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实现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我们要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抓紧时间高标准修编村庄布局规划。要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要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二期)、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等项目建设,统筹解决农村上下水、改厕、清洁取暖等难点问题,持续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精细化。

    (六)坚定不移推进城市建管,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坚持以规划构建城市“筋骨”,以建设丰富城市“血肉”,以管理擦亮城市“脸面”,努力打造有活力、有魅力、有精度、有厚度、重统筹、重体验的现代化城市。

    一要注重厚重历史和鲜活时代相融。加快制定完善《×市历史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挖掘鱼跃龙门、大禹治水、相敬如宾、子夏设教等历史资源,依托城市雕塑、公园边角、房屋墙面等场景,塑造城市标识体系,延续传统历史文脉,让历史碰撞进城市中。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建维护、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领域逐步实现智能化、智慧化,让冰冷的钢筋水泥充满温情、服务市民。

    二要注重整体规划和精雕细琢相接。要注重战略谋划和长远规划,做好城市功能布局构造,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加快赵家庄乡、阳村乡改设街道,小梁乡撤乡设镇步伐,谋划创建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要精致操刀城市建设,深化“两下两进两拆”专项整治,统筹面子里子、地上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畅通路网管道,治理黑臭水体,不断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综合承载力。

    三要注重硬件提升和软件塑造相连。要改进城市硬配件,加快推进政务中心、党校、城市客厅“三馆一中心”、体育馆改建等项目,实施东赵路西延二期、万春区主一路、支六路等道路工程,拉大城市框架,改善交通环境。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九大工程”,在密度上做减法、在公共设施配套上做加法,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着力解决物业管理、水暖电网、厕所车位等老百姓的烦心事。

    (七)坚定不移推进民生改善,围绕全生命周期重点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要牢固树立“民生所需就是发展所向”理念,全力做好保稳定、促和谐、惠民生各项工作。

    一要推进教育优质均衡,打造教育强地。学前教育要坚持普惠发展,有效解决入园难的问题;义务教育要坚持“就近就便服从就优”,支持建设乡镇寄宿制学校,实施清华慕华成志×实验学校和衡水五中×实验学校一期工程,加快中学向县城集聚,小学向乡镇集中;高中教育要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减少生源外流,提高C9联盟、“双一流”等全国名校的录取人数,让更多学生考上好大学;职业教育要不断促进产教融合,对接先进职教集团和本地企业,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为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找好出路。

    第二篇:市委书记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XX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决扛起新发展阶段历史使命,坚持争先创优进位,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产业升级取得新突破,改革创新开辟新境界,双向开放呈现新格局,城乡融合展现新风貌,共同富裕迈出新步伐,平安XX得到新巩固,交出了经济社会发展靓丽成绩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4年,XX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紧扣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进提质、系统推进、变革重塑、守牢底线,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奋力开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新局面,全面展现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的美好愿景,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扩大投资要强势突破

    要围绕重大战略实施、发展动能转换和民生供给短板,加快扩大有效投资,凝聚“大抓投资、抓大投资”的工作合力。一要在优化投资结构上下功夫。工业投资要“引领稳健”,关键是招引大项目。基础设施投资要“全面提速”,特别是在城市更新、交通、水利、能源、新基建等重点领域发力。房地产投资要“优化结构”,积极调整房地产的供给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公共服务投资要“加快提升”,聚焦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短板弱项,进一步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二要在加快项目进度上下功夫。对在建项目,要加大投资、加快进度、加大强度、优化工期。对新开工项目,要提前提早开工,全面加快工程进度。对后期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的进度,统筹抓好地勘、谋划、审批等工作。三要在精准配置要素上下功夫。资金方面,要扩大投融资渠道,全力争取专项债券,善于把项目资金来源资本金化、资源资产化、资产证券化。能耗方面,要全面执行用能强度管理,合力平衡“十四五”用能周期总量。土地方面,要用好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政策,迭代“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实施政策整合、空间重构、系统重塑。四要在优化项目推进机制上下功夫。要组织实施好优结构扩投资攻坚行动,分层分级建立综合协调机制,构建土地、能耗、排放市级统筹机制,推动重大项目提前开工、建设提速、建成达产。

    二、先进制造要提质扩量

    要统筹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筑牢XX经济的基本盘、压舱石。一是产业平台要强。要扭住“3+17”重大产业平台,加快系统性重构、创新性变革,打造成为强制造的主阵地。要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低效工业区块动态滚动改造。二是企业梯队要强。对“大优强”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的工业企业地标。对“专精特新”企业,要完善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精准服务培育机制。三是产业基础要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强补延”项目,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攻关,打造国家产业基础高级化标杆城市。四是新兴产业要强。要聚焦重点领域,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关键基础件、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区块链、第三代半导体、空天信息、柔性电子、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要做好前瞻性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融合发展,实施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三年全覆盖行动。五是生产性服务业要强。对生产性服务业这个弱项,各级各部门要拿出一批务实举措,大力培育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高端专业服务业,特别是要加大研发总部、研发机构培育引进力度,推动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猎头公司等机构集聚发展。

    三、双向开放要畅通循环

    要发挥港口硬核力量,以“两区”建设为引领,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双向开放,建设链接两个市场、统筹两种资源的重要枢纽。一要进一步锻造港口硬核力量。加快建设大宗商品集疏运骨干通道,做强数字综合服务、登记结算、储运交割功能,提升油气、粮食等战略物资配置能力,打造国内初级产品保障的重要节点。要对标“四个一流”,调整优化港区布局,统筹抓好港航服务业,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二是进一步放大“两区”引领功能。要高水平办好第三届中东欧博览会,争创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试验区。要加快自贸区制度创新,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在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油气全产业链、人民币结算等领域,形成一批全国首创、牵引全局的制度性改革成果。三是进一步推动外贸稳进提质。要健全以订单为导向的生产与贸易一体化模式,进一步打通生产端和贸易端,形成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闭环。要大力发展数字贸易、跨境贸易、服务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新主体,加快建设新型贸易基础设施。四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建立招商引资项目清单,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继续做好甬商回归工作,大力推进以商引商、资本招商、科技招商和云上招商。加强全市招商统筹,构建产业布局引领、招商力量联动、招商政策统筹、项目流转共享的大招商格局。五是进一步拓展区域合作成果。唱好杭甬“双城记”,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XX都市区建设,把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山海协作做深做细做实做优。

    四、社会消费要挖足潜力

    要坚持长短结合、综合施策,积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要加快城镇化,做大消费底盘。着重抓好两件事:第一件事,加大城中村、城边村、镇边村改造力度。这次镇海疫情反映出这项工作较为迫切。第二件事,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要以开展全域国土空间整治为牵引,推进行政区功能化发展,促进各个组团功能互补、片区联动,全面构建城镇、村庄、农田的有机融合空间,形成都市乡村、田园城市的发展格局。需要强调的是,城镇化过程中要统筹安排好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重要商圈与地铁、城市公交的接驳频次,优化社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流通网络。二要扩大高品质供给,激发消费需求。对健康消费、银发经济,要突出体验,积极引进健康体检、康养保健等高端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企业。对文旅消费、时尚消费,要突出特色,结合海洋文化、阳明文化、运河文化等主题,推出一批精品线路和文旅产品。对进口消费,要突出规模,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建好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进口消费品集散中心、配送中心和交易中心。对网络消费,要突出直播,建设一批直播电商集聚区,扩大优质本地产品直播营销,促进直播业务本地结算。三要强化政策配套,优化消费环境。要探索设立消费促进专项资金,面向文旅、餐饮等领域发放一批消费券,撬动更多居民消费。要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消费品源头管理、质量监督、投诉反馈机制,让消费更安全、更放心。要把服务消费纳入统计监测,更好把握XX消费态势。

    五、激活主体要精准施策

    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积极培育和精准服务一体推进,推动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一要做大主体总量。要围绕市场主体总量进一步突破的目标,首先要加大“双创”扶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出台专项支持政策,营造更好的创业创新生态。要办好全国双创周XX分会场等系列活动,引导更多力量参与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其次要推动行政服务再提速,抓好“宽准入”“易退出”两大端口,优化企业开办“一件事”,实现简易注销“零见面”。要坚持“企业落户”和“数据落地”两手抓,既要把主体引进来,也要把税收、经济数据留下来。二要提升主体质量。市场主体发展阶段不同,支持措施也要“量身定制”。“个转企”,要加强挖掘引导,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引导个体工商户加快升级。“小升规”,要注重系统帮扶,深入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建立健全诉求联动响应机制。“股上市”,要大力推进“凤凰行动”升级工程。“创品牌”,要加强政策辅导、典型示范、氛围营造,大力推进“质优XX”建设。三要强化助企惠企。要落实好中央新的减税降费政策,通过减税让利降费,把市场主体坚决保下来。要用好当前财政较快增长的有利窗口,抓紧兑现前期许诺的各项惠企政策,把亲企、爱企、暖企、重企的形象坚决树起来。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精准滴灌小微、民营、制造业等重点领域。

    六、科技创新要培优补短

    坚持“四个面向”战略方向,走好“任务带动、资源集成、体制创新”的迭代升级之路,以创新主动赢得发展主动。一要加快甬江两岸科创区建设。抓创新,首先就要抓好平台建设。要对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标准,对照XX创新发动机的要求,加快推进甬江两岸科创区规划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地。要实施研发总部甬江集聚计划,制定专项鼓励支持政策,吸引在外研发机构回甬共享发展机遇。要用好甬江人才工程一揽子政策,把甬江两岸科创区建设成为人才密集高地。二要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要建立健全财政科技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要发挥企业在创新投入中的主体作用,综合运用所得税优惠、加计扣除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要实现新突破。三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要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建好一批产学研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实现数量翻番。强化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推动整机企业与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材料企业协同创新,推进“三首”产品首试首用。扩大科创基金规模,建立容忍度高、决策流程快的运行机制,自创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要上新台阶。

    七、营商环境要争创一流

    要全面对标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事项,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一是深化数字化改革。要迭代升级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推动“152”与“141”两大体系衔接贯通,形成一批整体智治特色应用场景,实现问题发现解决闭环的数字化管理。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多跨协同、流程再造和机制重塑,不断迭代升级“甬易办”“企报通”等惠企减负应用。二是提升市场化水平。要最大限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动态调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探索建立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制度。全力争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国家试点,聚焦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做好赋权清单的对接争取,力争取得一批引领全国的改革成果。三是注重法治化监管。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在社会信用、公共数据、专利管理等领域,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对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监管,既要突出重点领域,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环境保护等方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机制,又要改进监管方式,探索开展柔性监管,实现本地区“双随机”事项全覆盖。四是提高国际化程度。要整合涉外服务事项,完善涉外服务专窗,扩大涉企政策、办事项目、基础设施双语服务覆盖面。精准对接外籍人士便利化需求,建立完善常态化服务机制。提升国际化人才出入境便利度,争取为外籍人才在口岸入境、在华居留、来甬创新创业提供更好服务。

    八、“大美XX”要先行示范

    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XX”,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一要深入实施“双碳”行动。围绕2024年前碳达峰总目标,统筹“经济增长、能源安全、碳排放、居民生活”四个维度,全面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十大行动,抓好美丽光伏等十大标志性工程。坚持用能有保有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实现新旧能源更替、能源保供等多重目标动态平衡。构建碳账户体系,对于已经获得排污许可证的企业,要做到碳账户全覆盖。建设低碳、零碳示范体系,重点抓好省级试点创建。二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无废城市”创建为引领,精准、科学和依法治污。要加快建设全域“清新空气示范区”,实施剿灭劣Ⅴ类水巩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2.0、美丽海湾建设三大工程。完善全环节、全链条、全覆盖治废工作机制,建成全域省级“无废城市”。三要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编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湿地修复工程规划,抓好四明山、翠屏山、象山港、大运河沿线生态保护修复,把梅山蓝色海湾工程打造成为全国海洋生态修复的样板。落实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和千万亩森林质量提升行动,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成慈溪、象山、杭州湾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抓好全国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建设。

    九、共同富裕要更有温度

    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擦亮七张“X里甬有”幸福民生品牌,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一是加快缩小“三大”差距。要制定实施“扩中、提低”改革方案,大力开展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行动。深入实施南部地区崛起和四明山振兴计划,开展南翼地区、山区、海岛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实施共同富裕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完善“两进两回”政策体系,深化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民“带权进城”。二是促进公共服务优质供给。要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加快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大力实施“医学高峰”计划,抓好各级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等配套政策,打造生育友好型城市。健全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的多样化养老体系,实现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三是推进社会保障普惠共享。要打造“甬上乐业”2.0版,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健全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机制。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社保扩面提质。分层分类开展社会救助,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健全新型住房保障体系。四是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主题,精心策划实施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唱响“在XX,看见文明中国”的品牌影响力。统筹抓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高水平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文化新地标,全面提升XX城市文化辨识度。

    十、风险防控要万无一失

    必须强化底线思维,做到见微知著、防患未然。一要压紧压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要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处置预案。要依托精密智控平台,落实“6小时”指挥决策、“三责”联动、“三区”管控、“五快”循环、“三情”协同机制,做到疫情及时发现、及早报告、精准管控、有效救治。二要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风险。要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执行好房地产金融政策,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要精准预防化解企业过度质押、资金链断裂等经营风险,保持对非法集资、恶意逃废债等违法行为高压态势,维护地方金融秩序。要压实压紧粮食稳产保供责任,稳妥推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深入实施种业强市五年行动计划,守好“米袋子”、护好“菜篮子”。三要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常态化监管,健全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基层治理“四平台”,用情用心做好信访工作,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领导经济工作的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激励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要健全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发挥好市委深改委、财经委等议事协调机构的作用,完善“条抓块统”体制机制,健全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更好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二要锤炼各级干部克难攻坚本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到公正用权、谨慎用权、依法用权。要认真学习经济、科技、历史等新知识,把调查研究作为常抓常新的基本功,提高抓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三要提升全市上下一贯到底执行力。中央有决策、省委有部署、市委有要求,各级各部门就要闻风而动、雷厉风行,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确保抓一件成一件、干一桩成一桩。四要强化争先创优进位绩效考评。要优化调整绩效考核指标,增强考评针对性和引领性。要完善进位制、联动式、数字化、即时性考评方式,建好绩效考评大数据平台。要推进考评结果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结果互认互用,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三篇:市委书记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xxxx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进一步明确任务、传导压力,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发有为、奋力拼搏、奋勇争先,确保“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刚才,×同志通报了×市2024重点工作目标考核表彰决定并主持了颁奖;×同志对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抓手具体、措施详实,我完全同意,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做好今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重大问题,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24年经济工作成绩,进一步坚定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艰巨繁重的转型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在中央、省、市的坚强领导下,认笔扫千军整理真贯彻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用好市委“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坚持“五先协同、三动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思路,凝心聚力、拼搏实干,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步、实现了新突破。一是在综合实力上交出崭新答卷。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9.9亿元,增长4.6%,规上工业增加值134.9亿元,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62亿元,增长11.1%。二是在转型发展上交出满意答卷。工业投资增长11.4%,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3%,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专精特新”企业2户。三是在三大攻坚战上交出高分答卷。剩余48户73名贫困人口实现高质量脱贫,120户320名“两类户”全部解除风险。全力加快露天采石行业整合和修复进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下降15.3%,优良天数增加77天,空气环境质量改善率取得历年来最好成绩。积极防范化解金融、信访、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四是在改革创新上交出精彩答卷。营商环境获得两个国字号殊荣,新增市场主体6239户,全力打造“耿小二”帮办代办服务品牌。津云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产业生态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相继落地1000万科技创新券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六新”突破更加坚实有力。五是在民生改善上交出靓丽答卷。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超过80%,在教育事业上投入更多真金,倾注更多真情,医疗、养老等民生工程建设加速推进,惠民政策红利密集释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彰显着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凝聚着党员干部的辛勤奋斗,饱含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更承载着全市人民的希望重托。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这“五个根本”彼此联系、相互贯通,是全党对严峻挑战下做好基层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不高、质量效益不优、治理能力薄弱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以法治思维、市场机制、改革精神、创新办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加快蹚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

    二、准确把握2024年经济形势和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好局起好步

    2024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开启“转型出雏型”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做好全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__精神,深入贯彻xxxxx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用好“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坚持“五先协同、三动融合”高质量发展思路,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好“六稳”“六保”“六新”,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努力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为“十四五”末达到地区生产总值超500亿元、工业产值超1000亿元、财政收入超100亿元的“511”奋斗目标和“产值过千亿、经济回百强,转型出雏型、奋斗创辉煌”的战略目标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要立足新发展阶段,科学研判做好经济工作所面临的复杂形势。“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是从全面小康向现代化前进的新阶段,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机遇、新挑战。要深刻理解重塑性。从国际看,全球市场收缩,国际经济大循环动能弱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抬头,对经济全球化构成严重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将持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风险;国际产业格局、贸易格局正在加速重构。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但对供给侧和需求侧,市场都出现了新变化、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要牢牢把握机遇性。重塑意味着洗牌,洗牌既有机遇,也极具挑战,但时与势仍在我们这边。我们的工作着力点,就是要把客观机遇变成现实机遇,把现实挑战化危为机。紧跟国家战略需求,紧追科技创新步伐,紧贴转型发展进程,进入国内大循环中高端,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要清醒认识竞争性。当前,全国各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围绕产业、技术、资金、项目、人才、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如火如荼,结果只有一个:不是“入局”就是“出局”。如果“出局”了,就会陷入极大的被动。全市上下对此要有足够的战略清醒和警觉,以抢跑的速度、争夺的勇气、精进的姿态,赢得机遇、用好机遇,加快转型发展蹚新路。

    ——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设定2024年经济发展目标。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必须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合理把握调控节奏和力度,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各项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

    之所以确定以上预期目标,主要是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注重引领性。根据我市“十四五”规划,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的目标测算,今后5年我市年均增速需在12%左右,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增速。二是注重现实性。通过多年努力,我市产业和实体经济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阳光、龙门、宏达等企业的大项目都将在下半年投产,拉动经济增长,厚积薄发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三是注重特殊性。从疫情影响看,对经济冲击主要集中在2024年。从地区生产总值核算角度看,受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2024年上半年乃至全年我市经济实现高速增长概率较大。从扩大内需来看,投资、消费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产业新动能将进一步增强。为此,我们确定了以上目标。总体上看,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是有基础的,但也有一定的难度,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跳起来摘桃子”才能实现。

    ——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要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找准×定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我们要继续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方针,最大限度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认真梳理中央、省、市“政策篮子”,加强研判、积极对接,切实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强化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研究市场、把握需求、优化供给,有效提高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在“双循环”格局中进入供应链的中高端。做好全年经济工作,必须做到纲举目张,聚焦重点,精准发力,重点抓好八方面工作,就是“八个坚定不移”。

    (一)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要把创新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以一流的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催生创新成果,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奋力跑出×创新发展的“加速度”。

    一要激活创新主体,让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快起来。企业只有实现科技上的自立自强,才能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聚焦“六新”,深入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科技重大项目,激发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活力。要持续推进工业技改、“两化”融合及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引深规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全覆盖。要加大科技创新券发放力度,充分发挥津云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新产业生态研究院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争全年R&D经费投入达到2.23%的全国平均水平。积极引进培育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单项冠军、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今年要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增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2个、市级技术中心3个,积极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

    二要用活创新人才,让科技工作者干事激情燃起来。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要结合深化“运才兴运、河才兴河”等行动,坚持引育并举、刚柔结合、以用为本,推行“候鸟式”聘任、“双休日”专家、互联网咨询等灵活用才方式,持续推进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加大对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急缺人才、技能人才的培育引进力度,解决好薪酬待遇、生活待遇两个关键问题,让各类人才在×专注创新、安心创业,打造科研为主、数量充沛、高端引领、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

    三要盘活创新平台,让各方面科技资源聚起来。当前,我市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偏少、实力较弱,对科技创新和转型发展的支撑相对不足。要聚焦省委创新工程在×实施,加快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打造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良好创新生态,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要积极支持龙头企业组建有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创新综合体,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潜能,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1月底,市委对科技工作体制进行了重塑性改革,将科技行政职责从原教科局调整至工信局,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

    (二)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加快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转型之于×,是一场深刻革命,是高质量发展的唯一出路。我们要坚持20字方针,奋力打造出转型发展的“×样板”。

    一要守稳基本盘。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我市已经形成了煤电铝材、煤钢焦化等一批主导传统产业。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这些产业仍然是奠定我市经济总量、保障群众就业的重要支柱,是我市经济的“压舱石”,这碗饭绝对不能丢。要加快阳光369万吨、龙门172万吨大机焦、宏达钢铁1×1350m?炼铁高炉、华鑫源产能减量置换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鼓励焦化、钢铁、铝材等企业联合重组,破除传统产业的落后产能制约,剔除环境污染型、生产粗放型、产能低效型的生产设备和企业,强力推进焦化产业淘汰、整合、升级、入园。要想方设法破除土地制约,积极推进占补平衡,推动何家庄、龙门村整体搬迁,用好已建的、清理未用的、盘活闲置的,全面开启“净地”和“熟地”供应新局面。

    二要延伸价值链。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落后的产业属性,只有落后的技术、工艺、装备、产品、模式和理念。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铝深加工行业要以中铝×新材料公司为龙头,积极争取区域电网试点,大力发展铝合金、铝镁新材料等终端产品,打造国家级铝镁合金产业基地;焦化行业要以阳光集团为龙头,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等知名院所的合作,打造国家绿色焦化产业基地;钢铁行业要以宏达集团为龙头,深化与中钢集团合作,积极发展特种钢、无缝钢管、发动机缸体缸盖等产品,打造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精品钢生产基地,不断推动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同时要坚持科技赋能、金融助力、资本支撑、市场找准,向产业聚集和产业链延伸要效益,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聚合。

    三要拓展生态圈。生态圈是成长和发展环境的总和。要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生态思维,不断拓展我们的产业适用范围、用户范围、应用领域,进一步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应用服务能力和生态构建能力。要围绕省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运城“十大工业产业集群”,聚焦“六新”突破,大力发展5G智能制造、碳纤维新材料、可降解塑料、改性甲醇、装配式建筑等新动能经济。要聚焦文旅融合,围绕“全域游、全景游、全季游”,加快龙门景区项目建设,深入推进景区提质升级,通过“一名人一馆、一典故一馆”,充分挖掘王勃、薛仁贵等文化富矿,用足用好“中国灰陶琉璃文化之乡”等金字招牌,不断提升×文旅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四要主动求发展。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以思想转型带动行动转型,促进结果转型。要培育消费增长“热点”。我市消费潜力大,但消费层级不高,便利化程度不够,购买力大量外流,有很多人周末到运城、西安等地消费。要做优旅游、商贸、餐饮等现代服务消费,引导市政、加工、建材等本地公共消费,深挖汽车、家电、生活等潜在品质消费,不断释放城乡消费潜力,虹吸外来消费能力,激发返乡消费活力。鼓励支持公共消费在遵循市场规则前提下,津材津用、津用津材。要掀起项目建设“热潮”。认真落实“三个一批”和“五个一机制”,积极对接中科院科技产业化网络联盟,充实完善ד四库”,持续抓好总投资582亿元的100个重点项目,实行台账式管理、核算式调度、销号式推进、全过程监管,强化“项目为王”支撑。要打造培育市场主体“热土”。广泛开展“双创”活动,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今年新增个体工商户4500户,企业2024户,规上企业10家,股份制改造试点企业5家,实现阳光、腾茂到主板、创业板上市。

    (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现在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改革的竞争,成为制度环境和制度供给的竞争。全市上下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改革迸发内生动力,以开放积蓄合作动能,以改革开放抢先机、开新局。

    一要突出集成导向促改革。新发展阶段的改革,绝不能“单打一”,必须在集成上下功夫。要深化“放管服”这个具有统领性和牵引性的改革,把提高政务服务质量作为创优营商环境的突破口,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上狠下功夫,提升网上可办率和网上办结率;要全面实施周末便民窗口,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全面实施“标准地”改革,确保工业项目“拿地即可开工”,切实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耿小二”。要以兴耿强耿系统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打破数据烟囱、信息孤岛,促进部门间的整合与协作。要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现“物理反应”向“化学反应”转变。要深入实施市县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形成配套改革集成优势。

    二要扭住市场导向抓改革。通过市场化引导,促进各类要素高效顺畅地集聚,形成“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生动局面。要深化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全面完成“僵尸企业”的出清进度,让企业的沉淀资源得到最大化释放。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全年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融资不得低于10亿元;加快城投公司市场化改革步伐,与太行产业基金合作,助力提升信用评级,真正做强做大做活,实现城市建设向城市资产运营转变。

    三要坚持发展导向强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发展,决不能为改革而改革。要统筹抓好农业农村、人才、教育、医疗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抢抓“能源革命”机遇,加快推进智能化示范煤矿、绿色开采煤矿建设,发展现代煤化工,实现煤炭从燃料到原料、材料、终端产品的华丽转身。积极争取省政府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电价优惠政策支持,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多能互补能源供应体系,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聚焦主业,把全部精力放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上来,推动开发区继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同时,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发达地区的全领域学习交流合作,加大招商笔扫千军整理引资力度,坚持高位招商、定点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实现全年签约项目投资规模不低于190亿元,“六新”产业项目数占比不低于60%的目标。要探索建立韩河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协同合作机制,加快韩城—×—侯马城际铁路建设。立足浩吉铁路、沿黄公路、日照港口物流平台等对外开放通道,用好沿线经济和平台经济,大力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物流辐射能级。

    (四)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整治不是阶段性的,而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的工作。要深入践行“两山理论”,走出一条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方向,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为重点,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为路径的“两化互动、三生融合、四治同推”生态文明之路。

    一要狠抓污染防治,彰显“生产美”。按照国家2024年前碳达峰行动要求,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实施焦化、钢铁、水泥等行业排放改造,进一步提升限制“两高一资”行业要求,持续整治“散乱污”企业,深入开展VOCs治理专项整治,确保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5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5%。要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强化沿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污水处理厂老旧设施改造、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确保地表水国考断面稳定达标。

    二要加快生态修复,彰显“生态美”。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扎实推进“一山两河”生态修复,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市场运作、资本助力、科技支撑、管理优化、转型升级”的整合思路,深化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积极引导大地公司、海螺集团等国有企业进入我市石料市场。对照问题、任务、责任“三个清单”,加快推进吕梁山前沿矿山整合修复。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抓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真正做到“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全面铺开局县合作造林、209国道北段绿化提升、汾河堤岸绿化一期等工程项目,全年造林绿化面积8000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万亩,争创“国家园林城市”。

    三要打造绿色家园,彰显“生活美”。要严格落实“三区三线”“三线一单”要求,紧紧抓住取暖燃煤污染、道路和工地扬尘污染、汽车尾气排放这三个城市主要污染源,加大“煤改气”“煤改电”力度,落实建筑施工工地周边围挡等“六个百分百”。要统筹抓好“油、路、车”综合治理,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交、出租、环卫等新增和更新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车。要加大固废综合利用力度,实施可降解塑料项目,加快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利用。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注重党员干部带头,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绿色消费、绿色出行、低碳生活,7月1日起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五)坚定不移推进“三农”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经过近5年努力,我们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以更大力度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要提升农民收入,筑牢乡村振兴根基。要用好5年政策过渡期,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及时发现、及时帮扶。要加大对农民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落实贴息小额贷款等创业优惠政策,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动能。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将农村分散、闲置的土地、资产、资金进行整合,让村民资源入股,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

    二要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乡村振兴之路。要始终把保耕稳粮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前提,抓好“米袋子”“菜篮子”,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牢牢守住耕地红线,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实现种粮面积和产量“双不减”。要按照“龙头带动、园区承载、品牌塑造、项目支撑、市场拓展”的思路,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积极创建“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狠抓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牧原集团100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双汇集团肉食品加工等项目建设,推动农业生产、加工、储藏、保鲜、流通一体化。要在“种子”“种植”两端发力,积极开展良种攻关,打造种业产业,为打好种业翻身仗作出应有贡献。

    三要打造美丽乡村,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实现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我们要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抓紧时间高标准修编村庄布局规划。要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要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二期)、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等项目建设,统筹解决农村上下水、改厕、清洁取暖等难点问题,持续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精细化。

    (六)坚定不移推进城市建管,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坚持以规划构建城市“筋骨”,以建设丰富城市“血肉”,以管理擦亮城市“脸面”,努力打造有活力、有魅力、有精度、有厚度、重统筹、重体验的现代化城市。

    一要注重厚重历史和鲜活时代相融。加快制定完善《×市历史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挖掘鱼跃龙门、大禹治水、相敬如宾、子夏设教等历史资源,依托城市雕塑、公园边角、房屋墙面等场景,塑造城市标识体系,延续传统历史文脉,让历史碰撞进城市中。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建维护、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领域逐步实现智能化、智慧化,让冰冷的钢筋水泥充满温情、服务市民。

    二要注重整体规划和精雕细琢相接。要注重战略谋划和长远规划,做好城市功能布局构造,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加快赵家庄乡、阳村乡改设街道,小梁乡撤乡设镇步伐,谋划创建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要精致操刀城市建设,深化“两下两进两拆”专项整治,统筹面子里子、地上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畅通路网管道,治理黑臭水体,不断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综合承载力。

    三要注重硬件提升和软件塑造相连。要改进城市硬配件,加快推进政务中心、党校、城市客厅“三馆一中心”、体育馆改建等项目,实施东赵路西延二期、万春区主一路、支六路等道路工程,拉大城市框架,改善交通环境。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九大工程”,在密度上做减法、在公共设施配套上做加法,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着力解决物业管理、水暖电网、厕所车位等老百姓的烦心事。

    (七)坚定不移推进民生改善,围绕全生命周期重点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要牢固树立“民生所需就是发展所向”理念,全力做好保稳定、促和谐、惠民生各项工作。

    一要推进教育优质均衡,打造教育强地。学前教育要坚持普惠发展,有效解决入园难的问题;义务教育要坚持“就近就便服从就优”,支持建设乡镇寄宿制学校,实施清华慕华成志×实验学校和衡水__×实验学校一期工程,加快中学向县城集聚,小学向乡镇集中;高中教育要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减少生源外流,提高C9联盟、“双一流”等全国名校的录取人数,让更多学生考上好大学;职业教育要不断促进产教融合,对接先进职教集团和本地企业,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为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找好出路。

    二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打造医疗高地。要持续深化县乡医疗一体化改革,实施市人民医院二期和中医院应急诊疗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市人民医院三乙评定,持续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要按照省市要求,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守好疫情防控的“×阵地”。

    三是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打造养老福地。目前,我市60岁以上人口约6.6万人,占总人口的16.5%,“银发潮”即将来袭,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要全面推进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中心养老院新建项目,加快“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由社区提供服务场地、设施等硬件,引入专业服务组织运营,为老年人提供医、护、住、食、娱、学一站式优质养老服务,实现养老服务“离家不离亲”。

    四是全面强化就业政策,打造就业宝地。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在扩大持证覆盖面、优化技能人才结构和提升就业组织化程度上精准发力,不断提高技能培训的取证率、就业率、增收率,力争全年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培训6500人,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480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要通过考证持证,提升全民就业能力,拓展外地劳务市场,直接增加劳动者工资性收入,进而带动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增长。

    (八)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治理,持续巩固、深化、拓展“三零”创建工作。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三零”单位创建为抓手,把各类风险隐患稳控在当地、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范围内。

    一要突出治理信访问题。要重点抓好信访积案攻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进一步健全“分类受理、归口办理、协同处理、闭环管理”的协同化解机制,为群众反映问题提供“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推动存量问题“清仓见底”,坚决防止“小变大、民转刑、津到京”。特别是要密切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群体,切实做好排查预警、防范化解、应对处置工作,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二要突出治理安全问题。始终绷紧安全生产的弦,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针对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消防安全、道路运输、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以“四铁”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三要突出治理治安问题。坚持防范、打击同步推进,加强网格化队伍建设,开展“平安守护”行动,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统筹推进扫黑除恶和禁毒专项斗争常态化,进一步完善JJD禁毒系统,打狠打准,让犯罪分子无所遁形,让人民群众放心安心。

    三、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领导转型发展蹚新路的能力和水平

    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这一制度优势,始终以“第一责任”领导和保障“第一要务”。

    一要筑牢坚实政治根基。政治根基不稳固不牢靠,再好的经济、再快的发展也只是镜花水月、昙花一现。全市上下要始终以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学思践悟xxxxx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三篇光辉文献”的精神实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对“两个大局”了然于胸,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

    二要锤炼专业素质本领。要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持续加强对经济政策、现代科技、现代产业、金融知识、贸易规则等领域知识的学习研究,加快知识更新、拓宽发展视野。要增强法治意识,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切实增强预见性和敏锐性,对风险隐患敏锐洞察、果敢果断,靶向施策、精准拆弹。要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把真实情况摸清楚,把矛盾问题弄明白,把对策举措定具体,做到谋划发展有思路、破解难题有办法、改革创新有实招。

    三要点燃干事创业激情。抓经济工作,表面看的是数字,背后靠的是作风。我常讲,一个地区想要发展,短期拼政策,中期拼人口,长期拼服务,核心拼素质,拼到最后就是我们干部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各级干部要发扬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坚持在办理点滴小事中践行为民初心,在解决急难愁盼中彰显为民情怀,俯下身子、迈开步子,心无杂念、专心耕耘;要发扬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精神,敢蹚别人没走过的路,敢拓前人没垦过的荒,决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更不能干一年、两年还是“涛声依旧”,每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要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树立“争创一流、走在前列、挺立潮头”的目标,把真干作为本分,把实干作为责任,把苦干作为追求,凝一心专注一项事业,用一生作答一句誓言,扎实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行稳致远。

    同志们,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咬定转型不动摇,越是艰险越向前,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奋力夺取“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局新胜利,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第四篇:市委书记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同志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年2月7日)

    这次市委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围绕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研究部署今年我市党委工作的主要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扎实苦干,不断开创党委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市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召开了常委会议,学习传达了中央和省委相关会议精神,研究了具体贯彻落实意见。今天上午市委工作会议结束后,宣传、组织、政法等部门还将分别召开工作会议,按照市委要求,对本部门、本系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实现高起点开局的一年,也是党委系统各项工作呈现良好态势、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市党委系统各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充分展示了党委系统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的良好形象。市委对全市党委系统各部门工作是满意的,也是充分肯定的。今年是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巩固和扩大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势头、奋力推进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将要胜利召开,做好今年党委系统各项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市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抓好党委各项工作,既要为跨越发展定方向、打基础、做保障,又要为跨越发展造氛围、树形象、聚人心。全市党委系统各部门和广大干部,一定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牢牢把握党委工作的新使命和新要求,找准自身的坐标点、工作的着力点和服务发展的结合点,以服务跨越发展的质量来衡量党委工作的水平,以促进社会和谐的实效来检验党委工作的成效,真正把党委各项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为推进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下面,根据常委会研究的意见,围绕跨越发展这个主题,我就做好今年党委工作,重点讲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宣传工作要突出内聚合力、外树形象

    宣传工作是党委、政府的喉舌,是对外展示我市形象的窗口。当前,我市已进入跨越发展的新阶段,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更加浓厚的发展氛围、更加良好的外部形象,以此来统一思想、促进发展。因此,今年全市宣传思想战线要紧紧围绕内聚合力、外树形象这条主线,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展现亮点、引导热点,切实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把跨越发展的旗帜举得高高的,把跨越发展的氛围造得浓浓的,把跨越发展的窗口擦得亮亮的,为推进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要内聚合力,夯实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当前,我市发展形势很好、发展机遇难得、发展目标宏伟、发展思路明确。发展形势很好,就是去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保持领先、排位靠前,居前八名之内,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发展机遇难得,就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战略,省重点支持皖北加快振兴,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势头强劲,我市正面临着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发展目标宏伟,就是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现“五个翻番”和建设“四个我市”的奋斗目标,极大地激发了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发展思路明确,就是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努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扩张、农业提升、城镇扩容三大战略,着力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扩张工业总量,着力在推进产城一体中加速城镇化步伐,着力在促进三化同进中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促进社会和谐,已成为引领全市上下推进奋力崛起的行动纲领。我们要清醒认识当前我市所处的发展阶段、面临的难得机遇,切实用跨越发展的共同使命统一思想、提振士气,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营造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一是要加强学习、解放思想。这是内聚合力的基础和前提。要着眼于跨越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紧密联系我市改革发展实际,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要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推进跨越发展上形成共识,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转化为跨越发展的政策措施、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二是要上下联动、鼓劲造势。今年要围绕主题主线,组织几场有影响的宣传战役,积极宣传市委、市政府推进跨越发展的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和发展成效,深入报道各地各部门推动跨越发展的新举措、新进展和好经验,广泛宣传各行各业迎难而上、拼搏进取、奋力赶超的先进典型,切实把全市上下的思想和精力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激发全市人民热爱我市、奉献我市、建设我市的热情和干劲,形成同频共振、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三是要强化引导、凝聚合力。要立足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舆论引导,主动设置议题、深入解读政策,析事明理、释疑解惑,着力疏导情绪、扩大共识。要把强化政民互动网络平台建设作为加强舆论引导的有力抓手,推动干部在加强与群众交流互动中改进作风、抓好工作,增进共识、凝聚力量。

    二要外树形象,展示我市跨越发展的崭新风貌。近年来,我市在加强对外宣传、提升我市形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与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外宣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一些干部还存在着意识不强、本领不高、办法不多等突出问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展示我市跨越发展的新形象、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新形象,不断扩大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加速崛起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要强化外宣意识。首先要认识到,抓好外宣工作是我市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不是搞花架子、搞形式主义。近年来,我市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有许多好的典型和经验,有许多让外人称道的做法。如果我们不积极宣传出去,外界就难以全面了解我市、清晰认识我市,也就难以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只有抓好外宣工作,才能不断提升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此集聚资源、促进发展。要认识到抓好对外宣传,不仅仅是宣传部门的事,而是全市各级各方面的共同责任。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外宣工作的领导,带头强化外宣意识,带头开展外宣活动,做到思想上更加重视、领导上更加有力、措施上更加到位。各级宣传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外宣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作用,多发掘我市的亮点和闪光点,多为我市鼓劲加油,把开放文明、奋进崛起的我市推介出去,为跨越发展赢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代表我市形象”的强烈意识,共同为推介我市、提升我市形象增光添彩、多做贡献。二是要创新外宣形式。要实施市县联动,集中策划实施重大主题对外宣传,深入开展集中采访活动,邀请一批中央及省级媒体记者来我市采访,在经济发展、投资环境、城市建设、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有深度、有影响的宣传报道,不断提升我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要借助节庆和经贸活动,进一步推介我市、宣传我市,大张旗鼓地宣传我市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让外界了解我市、投资我市。要以市级媒体为骨干、以新兴媒体为平台,不断开辟新的外宣阵地,拓展外宣渠道,多出外宣精品,扩大外宣覆盖面。今年要建立完善外宣工作的绩效考评机制,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严格考核,使各级宣传部门和广大干部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持续加大对外宣传和新闻上稿力度,推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稿件。三是要着力提高外宣本领。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推进跨越发展的进程中,群众诉求逐渐增多,各种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出现,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这给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有效引导社会热点、理顺群众情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各类新兴媒体和媒介被广泛应用,网络虚拟社会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给如何有效引导和驾驭各类新兴媒体,牢牢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群众利益主体多元化、新兴媒体多样化的新情况新形势,敢不敢、会不会、善不善应对媒体,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严峻考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不断提高外宣能力,主动应对媒体、积极引导舆论,善于运用网络、媒体推动和改进工作,着力化解不和谐因素,增强加快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对突发公共事件,要应对有力、处置有效,避免形成舆论热点,避免无谓炒作,牢牢把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二、组织工作要着力深化改革、强化基层

    实现跨越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各级干部奋发有为、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全市组织工作要按照“深化改革、强化基层”的要求,把选好干部、集聚人才、夯实基础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组织工作创新力度,为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要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当前我市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年龄老化、结构不优,流动较慢、交流不畅,机制体制不活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优秀的干部队伍,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因此,今年要围绕放开选人、科学用人,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逐步建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一是要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进一步增加职位、扩大范围、强化竞争,采取公开选拔一批、公开遴选一批、竞争上岗一批等办法,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推进好中选优和选贤任能,促使更多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二是要加大轮岗交流力度。采取“横向、纵向、内部”的交流方式,加大市、县区、乡镇干部纵向交流挂职、任职力度,加强机关干部内部轮岗和跨部门转任,促进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干部的合理流动,以此推进干部结构优化,焕发工作激情。三是要加大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制定年轻干部成长规划,通过下派任职一批、派出挂职一批、企事业单位调任一批、从大学生村官中招考一批等办法,大胆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不断满足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四是要加大干部考核监督力度。进一步改进干部考核监督方式,建立健全干部经常性管理机制,使干部考核监督常态化、制度化。要坚持定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对各部门主要目标任务既要进行分解、细化量化、明确责任,又要增加考核频率、强化日常考核,使各级干部进一步明确职责、抓好工作。要坚持八小时内外监督相结合,既要从大处着眼,抓好对干部“工作圈”的监督,也要从关心爱护干部出发,注意了解干部“社交圈”和“生活圈”的情况,及时进行监督和提醒。要坚持上级监督考核与群众监督评议相结合,既要强化自上而下的监督考核,对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严格标准、严格考核;又要强化自下而上的监督评议,进一步畅通渠道,让群众广泛参与,促进干部改进工作、推动落实。

    二要全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中央把今年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各级党组织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认真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上水平。一是要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大力推进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双培双带、双向承诺等载体建设,深化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深入推进后进村整治,进一步夯实党的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要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深入推进社区党建“三有一化”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着力提高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干部加强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要着力抓好企业党建工作。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法和途径,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加大对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党组织组建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努力做到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有组织就有活动、有活动就有成效。四是要大力加强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关键是要有一支熟悉基层、热爱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基层干部队伍,尤其是党政一把手,更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所在。各级党委对基层干部一定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把一把手队伍建设作为今年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既要在工作上严格要求,也要在待遇上激励保障,加大带头人队伍培养、选拔、交流力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人事部门要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具体办法,出台管理意见,建立完善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对乡镇、街道干部,要加强综合考评,对实绩突出、能力较强、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乡镇街道党政正职要优先提拔、大胆重用,并加大动态考核力度,逐步建立以实绩为主、动态管理的机制。对社区和村干部,要全面落实“一定三有”,建立和完善报酬正常增长、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三位一体”的激励保障机制,使村和社区干部在履职尽责的同时,确保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三、纪检监察工作要力促提高效能、匡正风气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所在,也是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任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强化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紧紧围绕提高效能、匡正风气,进一步找准服务发展的切入点,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保驾护航,以推进效能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保障发展。

    一要提高效能,为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加强效能建设,是转变作风、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市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效能建设如何,事关我市形象,事关发展环境,事关发展成败,必须把强化效能建设作为一条政治纪律紧抓不放。近年来,我市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干部作风建设得到持续加强,广大干部在推进我市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实践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一些干部在作风建设上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一些干部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缺乏公仆的本色;一些干部思想因循守旧、工作墨守成规,缺乏进取的意识;一些干部工作拖拉迟缓,办事效率低下,缺乏拼抢的精神;一些干部遇事不敢负责,互相推诿扯皮,缺乏担当的勇气;尤其是少数干部存在执行力不强、落实力不够,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市发展的严重障碍。围绕解决上述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进一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促进各级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提升效能,不断适应加快发展的新需要。各级党委尤其是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投身到活动中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紧紧盯住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出实招、动真格,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以优良的环境推动跨越发展。一是要完善制度。加强效能建设,既要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更要抓好制度的完善,努力形成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激励人的有效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完善制度作为强化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紧抓不放,紧紧围绕效能建设,推动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建立完善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分解任务,细化流程、落实责任,推动效能建设走上制度化的轨道。二是要强化监督。要创新监督形式,加大监督力度,把实施效能监察与推进干部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通过明查暗访、专项监督、群众评议等方式,促进机关政务信息公开、推行服务承诺,推动效能提速、服务提升。三是要严格考核奖惩。机关效能建设越是向纵深推进,直面的问题和矛盾就越深刻,也就越需要动真碰硬。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制定完善效能考核奖惩办法,强化行政问责,严肃责任追究,紧紧围绕解决突出问题、主要矛盾,抓住反面典型,坚决公开曝光,从严从快查处,在全市起到警示作用。二要匡正风气,为加快发展保驾护航。当前,我市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也要看到一些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问题依然存在,少数干部经不住权力、金钱的诱惑,丧失党性原则,进行权钱交易,有的地方和部门违法违纪案件仍呈多发态势,涉及领导干部的重大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去年来,我市一些部门和单位出现了领导人腐败案件,令人痛心,教训十分深刻。当前,我市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活跃,对领导干部的各种诱惑不断增多,腐败问题也会易发多发,这给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新形势新情况,围绕发展主线,深入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大教育倡廉、惩处警廉、制度保廉力度,在全社会弘扬正气、祛除邪气、鼓舞士气,为跨越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一是要强化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充分运用我市发生的典型腐败案例,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坚持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重点,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教育,使他们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永葆清廉本色。二是要严厉查处案件,严惩腐败分子。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大对涉及土地、资金、重大项目等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对那些逾越制度“底线”,触及法律“警戒线”,触犯法律“高压线”的,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绝不手软。三是要抓好风险防范,堵塞制度漏洞。要把抓好廉政风险防范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工程,全面防控、突出重点,一抓到底、务求实效。特别要坚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腐败现象高发的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入手,排查廉政风险,落实防范措施,规范权利运行机制,加强制度约束。要建立完善机关干部勤廉档案,充分发挥其教育、警示和监督作用,促进干部勤政为民、廉洁从政。四是要纠正不正之风,维护群众利益。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党风政风建设的重点,着力解决征地拆迁、住房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和救灾救济资金以及政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治理教育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坚决维护群众利益。

    四、政法工作要确保维护稳定、促进和谐

    今年是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确保我市平安,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政法机关首要的政治任务。全市各级政法机关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年”活动为抓手,着力在保稳定、促和谐上下功夫,为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一要维护稳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政法机关要牢记维稳第一责任,多措并举、抓住关键,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问题,为跨越发展营造安定和谐的环境。一是要着力解决问题。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大部分信访稳定问题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把解决好群众利益问题作为维护稳定的首要前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开展“积案化解”和“百案攻坚”等专项活动,有力推动了一大批信访稳定问题的解决。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对近年来发生的信访稳定积案进行再次梳理汇总,摸清底数,建立专门台帐,最大限度地化解现有积案。特别要聚焦重复访、反复访等重点案件,采取领导包案、集中会办、调解仲裁、救助救济等各种措施,限期化解,确保“案结事了”,决不能形成一交再交的骨头案、钉子案。市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工作分工,带头抓好交办案件的化解与稳控工作,集中力量解决信访稳定突出问题。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责任,对一些重点疑难案件,要亲自包案、亲自部署、亲自处理、亲自督办。二是要深入查处隐患。把矛盾隐患排查化解作为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依托三级信访平台,定期开展各级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带案下访活动,进一步拓宽和畅通信访渠道,及时了解群众的意愿和诉求,及时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问题。要建立隐患排查例会制度,定期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隐患进行分析研判,切实把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问题搞清楚,把重点人群、重点问题弄明白。对排查出来的不稳定隐患和问题,要进行分类梳理,落实化解责任主体,强化督查检查,及时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和初发阶段,防止矛盾积累、聚合、激化。三是要明确稳控责任。建立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相关部门和有关责任人都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做好工作,妥善解决、及时处理,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要建立完善管控体系,针对特殊人群、特殊人物,按照一人一策、一案一策的要求,严格落实稳控措施,着力维护正常的信访稳定秩序。

    二要促进和谐,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是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要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年”活动为载体,办实事、解难题,打基础、建机制,使群众得实惠、活动见实效。一是要办好惠民实事。把服务人民、造福百姓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根本、最基础、最关键的问题,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找准各自职能与民生工作的结合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推进33项民生工程、八大民生幸福工程和10件惠民实事的顺利实施。要立足各自职能,梳理出需要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和办理事项,细化分解目标,强化具体措施,集中力量办几件有影响的好事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要解决突出问题。要通过深入调研,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社会管理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梳理分类、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加大力度,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推动社会综合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要突出服务优先,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要突出严打整治,着力保障公共安全;要突出积极引导、依法管理,努力推动“两新”组织健康发展。三是要完善体制机制。要把社会管理实践中发现、总结、提炼的经验转化为制度固定下来,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对体制机制的系统研究、整体设计,着力完善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信息网络综合管理机制等,逐步形成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要建立健全保障制度执行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四是要夯实基层基础。社会管理的根基在基层,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要牢固树立固本强基的思想,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基层,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在农村,要推动基层党组织和群众性自治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综治组织全覆盖,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新路子。在城市,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整合社区服务管理资源,努力把社区打造成政府服务管理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统一战线是党加强同各方联系、增进团结、凝聚力量的重要渠道,也是加快我市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其联系广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为跨越发展汇集力量、多做贡献。老干部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全面落实老干部待遇,使老干部在跨越发展中发挥余热、贡献力量。党委其他部门和群团组织,是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各自职责,切实找准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和突破口,创新方法、寻求突破,形成工作特色和亮点,努力在中央、省本系统工作中争先进位,为推进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做好今年党委各项工作,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增强“党要管党”意识,切实担负起做好党委工作的政治责任。各级党组织一把手要亲历亲为、抓具体、具体抓,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党委系统各部门要把工作项目化、工程化、细化实化,重点任务要逐项分解、明确抓手、强力推进。广大党务工作者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珍重人格、珍爱声誉、珍惜形象,勇当推进跨越发展的表率。

    新形势、新任务对做好党委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广大党务工作者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希望全市各级党委系统部门和广大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党委各项工作,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推进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五篇:市委书记在2024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

    市委书记在2024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

    同志们:

    刚才,XXX书记的讲话,紧扣中央、省委会议精神,结合XX实际,全面总结了我市去年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了今年经济工作,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站位高远,内涵丰富。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过去的一年,极其复杂、极不容易。面对经济下行、XX重大火灾事故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考验,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千方百计抓好发展这个最大的实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加快现代化新×建设新征程上迈好了第一步,展现了新作为,见到了新气象。

    下面,就落实XXX书记“十个突破”工作部署,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我讲几点具体意见。

    第一,要坚持从“前猛后稳、预期满意”的经济发展成效中“汲取经验”,进一步凝聚追赶发展的“总共识”。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就高”定目标、“就低”固底板、“从细”明措施、“从严”抓调度,经济总体保持“前猛后稳、温暖舒适、预期满意”的发展态势,形成了抓经济、促发展,关键在于遵循经济规律、把准自身脉搏,做足“谋”的文章;核心在于思路理念引领、瞄准靶心发力,干出“实”的业绩;根本在于转变干部作风、靠实各方责任,做好“人”的工作;重点在于深化机制创新、强化统筹协调,打造“新”的模式“四条宝贵经验”,贯穿了“追赶发展、追赶进位”的主旋律。

    第二,要坚持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基调中“寻机化危”,进一步认清追赶发展的“总形势”。既要看到面临着新一波“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要认清“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严峻形势,坚定追赶发展决心和信心。要坚持从“稳中追赶、稳中进位”的经济发展定位中“导航把向”,进一步明确追赶发展的“总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把牢“三新一高”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为重点,以人民满意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两聚力三强化一抓实”追赶发展路径方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追赶发展、追赶进位,奋力书写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X“开局篇章”,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第三,要坚持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经济推进方略中“完善机制”,进一步强化党管经济的“总领导”。统筹落实好“党委说人、人大说质、政府说事、政协说聚”的协同推进机制,“党委说人”要在“严”的基调里丰富“懂”的内涵,“人大说质”要在“管”的职责内做足“介”的文章,“政府说事”要在“干”的前提下突出“实”的导向,“政协说聚”要在“广”的优势上拓展“沉”的效果,集众之智、聚众之力,心无旁骛致力把经济搞上去、把群众生活质量提上去。要在“思想”上因势利导,解决看不清大局、看不清使命、看不清形势“三个看不清”的思想问题,从发展战略中悟出“新境界”,从发展目标中找准“新定位”,从发展规划中谋实“新业绩”,不断深化认识自觉。要在“组织”上强化指挥,建立一整套的领导机制和推进机制,完善抓落实的组织架构,对每一项有明确追赶指标的工作,实行“包抓”推进,以“条块协同”的方式推动整体增速、全局进位,不断加快追赶速度。要在“作风”上破题立规,坚持把“做人”和“做人的工作”贯穿始终,在下大力气持续整治“四个习惯于”问题和“五大思想坚冰”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形成“认准快干”“干就干好”“善始善成”新风尚,不断提升干事实效。要在“督考”上应用结果,抓好“事情”“事业”“事关”三件事,突出“以事督人”“以事择人”“以事评人”三个关键,落实过程监督、督考覆盖、结果应用“三个无一例外”,树立“不负责就问责,不担当就挪位,不作为就下台”的鲜明导向,擦亮监督“探照灯”,放大组织“识别器”,高举考核“指挥棒”,让进位和退位成为常态。

    第四,要从“稳面提质、破点进位、暖心满意”三个方面来把握和推进。稳面提质,就是要牢牢守住经济发展“基本盘”,把稳“提速度、扩总量”的主攻方向,把稳“调结构、增动能”的格局走向,把稳“固成果、促衔接”的振兴靶向,把稳“保主体、添活力”的改革取向,把稳“守红线、优环境”的生态导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环境为金”理念,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三个不平衡结构”,把发展产业、提高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核心关键,全面启动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整合建立企业纾困基金,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突出抓好面上工作,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破点进位,就是要全力构建现代经济“新体系”,聚焦重点领域突破,着力推动整体升级进位。要善于做“加法”,突出抓好新增长极培育,深入实施“强县区”“强重镇”“强工业”“强服务业”“四强”战略,加快构建“一首、两翼、四驱动”发展格局,实施“7+9”重点城镇经济体量倍增行动,加快推进十大工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布局发展十大服务业产业,让区块链上的经济量实现累加效益,为高质量发展夯实物质基础和体量基数。要善于做“减法”,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挂钩”,始终不渝走绿色发展道路,实施能耗“双控”避免“一刀切”,提升碳汇能力突出“抢先机”,推进“双碳”增绿善于“扬优势”,推动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要善于做“乘法”,突出抓好“三大支撑”,解放思想、倡导实干“理念”,突出创新、注重科技“赋能”,综合施策、激活金融“撬杠”,特别要发挥好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资金流动“倍增”作用、招商引资“扩容”作用、社会融资“聚合”作用,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要善于做“除法”,突出抓好“要素集成”,破“暗箱”靠市场配资源,破“条框”靠机制优服务,破“壁垒”靠集约增效益,坚决有力破除政府过度干预、服务机制不畅、发展要素分散等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发展成本,汇聚发展势能,通过做大分子、做小分母,实现效益倍增、增长提速。暖心满意,就是要始终站稳为人民服务“总立场”,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人民满意体现在收入增加上,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来总体提高全市居民人均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体现在生活品质上,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把保障城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让他们不愁吃不上肉、不愁兜里没有零花钱,住房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孩子上学有保障;体现在安全治理上,常态化抓好安全生产等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及时破除化解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体现在环境舒畅上,既要抓好人民满意的法治环境、社会环境、民生环境、营商环境等“大环境”,也要抓好生活宜居的“小环境”,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同志们,岁末年初,各级各部门要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市场保供稳价,重视困难群众基本民生保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扎实做好明年开局各项工作,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推荐阅读:
    市委书记在2024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多篇]
    论述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一)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二章2.4 解直角三角形 测试题
    班子成员“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个人对照检视剖析材料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5课《太阳是大家的》同步练习(I)卷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