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转正申请书 借款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人民日报、扬子晚报、南方周末报纸比较

    栏目:六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九曲桥畔 时间:2024-06-23 06:47:08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人民日报、扬子晚报、南方周末报纸比较

    从上面版面及各版内容可以看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报纸差异。

    《人民日报》每周一至周五16个版,周六、周日8个版。《人民日报》以多视角,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要闻版、经济版、政治·法律·社会版、教育·科技·文化版、国际版、理论版、文艺版、体育版深受各界群众喜爱。从本周的情况上看,固有的版面以外,“神七特刊”是特别添加的版面,也是本周的一大重点。

    《扬子晚报》的版面很不固定,固定版面有头版、要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体育、南京新闻、广告版面等。各版面占的份额每一期都有所不同,相比《人民日报》它的版面更灵活,信息量更大,内容更丰富。

    《南方周末》新闻、文化、生活三大板块的办报格局,新闻以独家为主,时评以纵深见长,副刊则佳作迭现。《南方周末》是周报,它不具有时效性;版面小,内容不丰富。因此,它以一周重大新闻的深入报道为主。

    以下是三家报纸的简介: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发行量第二大的综合性报纸。《人民日报》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与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及主张的重任,被认为是直接传达着党中央国务院声音的重要媒介,而倍受海内外读者喜爱及外国政府和机构的高度重视。因此,《人民日报》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共中央精神的最主要媒体,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最新变化的重要窗口。《人民日报》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持高品位、高格调,把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及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创新,对弘扬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民族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扬子晚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扬子晚报》遵循“宣传政策、反映生活、倡导文明、传播知识”的办报宗旨,报社一切活动以办报为中心,以提高报纸质量为龙头,以报纸质量带动报纸发行量的上升,以扩大发行量带动广告收入的增长,不断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报规律,逐步形成了信息密集、服务到位、导向正确、格调高雅、可读性强的特色和优势。

    《南方周末》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周末》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寓思想教育于谈天说地之中。该报颇具不断创新的气息和行为,改版灵活中有坚持。报纸的文章中到处都体现了人类最新的、最根本的价值观念。语言颇具特色,无矫揉造作之风,平实之中见深刻,读来沁人心脾。文章的作者多半是国内颇具思想性、前沿性的高级作者。

    从内容上看特点:

    在中国,日报就是党报的代名词。是宣传政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工具。《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中国最重要的机关报。从这一周也可以明显看出,中央领导人的动态,国事访问,《认真学习贯彻……》、《深入贯彻落实……》等标志性文章很明显,报道严谨。

    晚报自身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正确真实并且有利于工作基础上的迅速报道,时间性是晚报的生命线。在真实的原则下,只要不妨碍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把新闻快一点登出来,正是晚报对于广大读者的责任。另一方面是浓厚的文娱性,这也是晚报的一个特点。读者一天紧张工作下来,需要休息,需要愉快地度过业余时间,也就需要一张报纸帮助它们过好业余生活。这个责任,自然地落在晚报身上。最后强烈的地方性,也是晚报的特点。晚报有其固定的发行区,要为固定的群众服务。《扬子晚报》正是一个典型代表,具有以上所述的特点。晚报在商业化运行中,版面不断扩大,广告信息量相比日报要大得多。

    周报不具有时效性,它的新闻需要深度。总体来说,南方周末的选题明确倾向于重大、有一定社会关注面的事件,这一事件同时体现出对完善法制、实现民主与人文关切的理性追求。其次,南方周末报道注重宏观视野和专家视角,在选题的具体操作中各种信息的配比关系、呈现方式、传播质量,都作了周详的安排。从内容选择上看,《南方周末》具有以下特点:

    1、用事实说话,事实全面丰富,有说服力。

    2、新闻价值大。《南方周末》是坚持题材的重大与主题深刻相统一的。

    3、策划周密。无需细评。

    4、评论题材丰富,格调高。《南方周末》以深度报道见长,以其语言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与理论追求,思维也具有系统性,而自改版以来,它的评论版面增加,评论语言高雅而深入。

    从受众角度来说:

    《人民日报》是以多数党员为服务对象,一般受众广泛影响深远,并且这类报纸不是以盈利为第一目的,而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首要任务。受众也可以是全民。《南方周末》受众定位较高,以知识分子为主。《扬子晚报》受众较杂,但也以中高知识分子,年龄在20—45岁为主。

    从一周的报道相同新闻来看:

    《人民日报》以新华社的正统稿件为内容。“神舟七号” 的发射是一个重点,报道的重心在于发射的消息及其意义。并开设了“神七特刊”,足见对“神七”的重视,并跟踪报道。相对于《人民日报》不多的版面而言,表明了对它的重视。“神舟七号” 发射是中国今年的重大事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全国人民也极其关注,所以它是重点毫无无意外。“三聚氰胺”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重点。他的报道重点在行政部门调查的最新情况及与事件相关的情况。国际方面,美国金融危机是该周的重点。《人民日报》的国际版给予关注。但在与中国的联系上较浅。

    《扬子晚报》重要新闻的消息来源也是新华社,报道的重点在于群众关心的热点。“神舟七号” 的发射也是它关注的热点。他的版面大,因此报道的最为详细,并且注重本土相关的信息。如参与该活动的江苏企业及个人信息。“三聚氰胺”问题是最近一段的大热点,也是《扬子晚报》的重要报道事件。《扬子晚报》对美国金融危机给予高度关注,给予其很多版面。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重点在于背景揭秘,其实质与《扬子晚报》相类似。另一重点在“毒牛奶”的后续报道。《南方周末》发表多篇报道,中心是这一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深度探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及改革。国际方面,美国金融危机是一大重点。《南方周末》、《人民日报》、《扬子晚报》都有大篇幅的深入报道。《南方周末》连给三个版面,关注美国金融危机,并深入探讨根源及可能发生的衍生时间。

    从各自特色上看:

    《人民日报》党政新闻显著,这一点不消太多解释。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是它的重要新闻。《人民日报》的政治性决定这一情况。民族问题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宁夏50年的建设成就成为报道重点。

    《扬子晚报》内容丰富,国庆游玩与楼市是它的两大特色,与广告商有莫大关系,其实质可以说是一种变相广告。

    《南方周末》完全深度报道。批评性报道较多,这也是它的一贯特色。

    总结一下:

    三份报纸相比,《人民日报》的政治性明显,《扬子晚报》版面大,内容不断深入,广告地位日益显著。《南方周末》在坚持它的一贯风格,尖锐的批评时事及高度的敏感。

    第二篇:人民日报、扬子晚报、南方周末报纸比较

    从上面版面及各版内容可以看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报纸差异。

    《人民日报》每周一至周五16个版,周六、周日8个版。《人民日报》以多视角,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要闻版、经济版、政治·法律·社会版、教育·科技·文化版、国际版、理论版、文艺版、体育版深受各界群众喜爱。从本周的情况上看,固有的版面以外,“神七特刊”是特别添加的版面,也是本周的一大重点。

    《扬子晚报》的版面很不固定,固定版面有头版、要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体育、南京新闻、广告版面等。各版面占的份额每一期都有所不同,相比《人民日报》它的版面更灵活,信息量更大,内容更丰富。

    《南方周末》新闻、文化、生活三大板块的办报格局,新闻以独家为主,时评以纵深见长,副刊则佳作迭现。《南方周末》是周报,它不具有时效性;版面小,内容不丰富。因此,它以一周重大新闻的深入报道为主。

    以下是三家报纸的简介: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发行量第二大的综合性报纸。《人民日报》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与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及主张的重任,被认为是直接传达着党中央国务院声音的重要媒介,而倍受海内外读者喜爱及外国政府和机构的高度重视。因此,《人民日报》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共中央精神的最主要媒体,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最新变化的重要窗口。《人民日报》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持高品位、高格调,把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及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创新,对弘扬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民族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扬子晚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扬子晚报》遵循“宣传政策、反映生活、倡导文明、传播知识”的办报宗旨,报社一切活动以办报为中心,以提高报纸质量为龙头,以报纸质量带动报纸发行量的上升,以扩大发行量带动广告收入的增长,不断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报规律,逐步形成了信息密集、服务到位、导向正确、格调高雅、可读性强的特色和优势。

    《南方周末》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周末》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寓思想教育于谈天说地之中。该报颇具不断创新的气息和行为,改版灵活中有坚持。报纸的文章中到处都体现了人类最新的、最根本的价值观念。语言颇具特色,无矫揉造作之风,平实之中见深刻,读来沁人心脾。文章的作者多半是国内颇具思想性、前沿性的高级作者。

    从内容上看特点:

    在中国,日报就是党报的代名词。是宣传政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工具。《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中国最重要的机关报。从这一周也可以明显看出,中央领导人的动态,国事访问,《认真学习贯彻……》、《深入贯彻落实……》等标志性文章很明显,报道严谨。

    晚报自身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正确真实并且有利于工作基础上的迅速报道,时间性是晚报的生命线。在真实的原则下,只要不妨碍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把新闻快一点登出来,正是晚报对于广大读者的责任。另一方面是浓厚的文娱性,这也是晚报的一个特点。读者一天紧张工作下来,需要休息,需要愉快地度过业余时间,也就需要一张报纸帮助它们过好业余生活。这个责任,自然地落在晚报身上。最后强烈的地方性,也是晚报的特点。晚报有其固定的发行区,要为固定的群众服务。《扬子晚报》正是一个典型代表,具有以上所述的特点。晚报在商业化运行中,版面不断扩大,广告信息量相比日报要大得多。

    周报不具有时效性,它的新闻需要深度。总体来说,南方周末的选题明确倾向于重大、有一定社会关注面的事件,这一事件同时体现出对完善法制、实现民主与人文关切的理性追求。其次,南方周末报道注重宏观视野和专家视角,在选题的具体操作中各种信息的配比关系、呈现方式、传播质量,都作了周详的安排。从内容选择上看,《南方周末》具有以下特点:

    1、用事实说话,事实全面丰富,有说服力。

    2、新闻价值大。《南方周末》是坚持题材的重大与主题深刻相统一的。

    3、策划周密。无需细评。

    4、评论题材丰富,格调高。《南方周末》以深度报道见长,以其语言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与理论追求,思维也具有系统性,而自改版以来,它的评论版面增加,评论语言高雅而深入。

    从受众角度来说:

    《人民日报》是以多数党员为服务对象,一般受众广泛影响深远,并且这类报纸不是以盈利为第一目的,而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首要任务。受众也可以是全民。《南方周末》受众定位较高,以知识分子为主。《扬子晚报》受众较杂,但也以中高知识分子,年龄在20—45岁为主。

    从一周的报道相同新闻来看:

    《人民日报》以新华社的正统稿件为内容。“神舟七号” 的发射是一个重点,报道的重心在于发射的消息及其意义。并开设了“神七特刊”,足见对“神七”的重视,并跟踪报道。相对于《人民日报》不多的版面而言,表明了对它的重视。“神舟七号” 发射是中国今年的重大事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全国人民也极其关注,所以它是重点毫无无意外。“三聚氰胺”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重点。他的报道重点在行政部门调查的最新情况及与事件相关的情况。国际方面,美国金融危机是该周的重点。《人民日报》的国际版给予关注。但在与中国的联系上较浅。

    《扬子晚报》重要新闻的消息来源也是新华社,报道的重点在于群众关心的热点。“神舟七号” 的发射也是它关注的热点。他的版面大,因此报道的最为详细,并且注重本土相关的信息。如参与该活动的江苏企业及个人信息。“三聚氰胺”问题是最近一段的大热点,也是《扬子晚报》的重要报道事件。《扬子晚报》对美国金融危机给予高度关注,给予其很多版面。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重点在于背景揭秘,其实质与《扬子晚报》相类似。另一重点在“毒牛奶”的后续报道。《南方周末》发表多篇报道,中心是这一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深度探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及改革。国际方面,美国金融危机是一大重点。《南方周末》、《人民日报》、《扬子晚报》都有大篇幅的深入报道。《南方周末》连给三个版面,关注美国金融危机,并深入探讨根源及可能发生的衍生时间。

    从各自特色上看:

    《人民日报》党政新闻显著,这一点不消太多解释。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是它的重要新闻。《人民日报》的政治性决定这一情况。民族问题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宁夏50年的建设成就成为报道重点。

    《扬子晚报》内容丰富,国庆游玩与楼市是它的两大特色,与广告商有莫大关系,其实质可以说是一种变相广告。

    《南方周末》完全深度报道。批评性报道较多,这也是它的一贯特色。

    总结一下:

    三份报纸相比,《人民日报》的政治性明显,《扬子晚报》版面大,内容不断深入,广告地位日益显著。《南方周末》在坚持它的一贯风格,尖锐的批评时事及高度的敏感。

    内容摘要】本文从出版发行方面分析了《人民日报》与《南方周末》的异同,探讨了当今我国报纸的出版发行前景,得出了我国报纸媒体虽然竞争激烈,却存在不公平的结论。

    【关键词】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出版发行

    《人民日报》为中国第一大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是联系政府与民众的桥梁,世界观察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共产党意志的集中表现阵地。《人民日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

    《南方周末》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创办者将宗旨定位在“启蒙”上——做沟通知识分子和大众的桥梁,对读者进行科学与民主的启蒙。这一定位契合了改革开放的需要,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使在报业竞争中领先一步,很快形成了“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的独特风格,并以“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赢得众多读者,从而一纸风行,独步报林,成为立足广东覆盖全国的大型综合性周报。

    虽然两报倒是国内同种性质中顶级的报刊,且影响力巨大,都面向全国发行,《人民日报》发行量约为180万份,《南方周末》的发行量也很稳定,达到了130万份;但由于地位、宗旨和风格的不相同,两报在出版发行上也大不相同。

    首先,在风格上《人民日报》一直以来都已党报的严肃示人,版面形式及内容端正稳定,缺少变化,没有生气。而《南方周末》从创刊以来,不管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在进行适应市场的探索。内容上,初期的《南方周末》“为弱势群体代言”的批判者形象,风格独树一帜的尖锐激进,从而一炮打响,在社会威信及媒体社会责任上占领制高点,取得巨大名气;之后随着社会的改革进步,《南方周末》的激进显然不适合报刊长远战略的需要,一种顺应客观现实的新定位,即“在这里,读懂中国”,这一理念更加成熟理性,意义就在于在这里能了解现在中国社会最稀缺的东西是什么,能够认清这个社会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将会怎样发展?这样一套认知的体系正是《南方周末》所要提供的,也是别的媒体不可企及的。在形式上,《南方周末》初期也是普通的对开大报,2024年,由于网络媒体地冲击,纸媒的广告营销出现下滑,《南方周末》很警惕地看出这一潜在危机,在经历了要不要改“瘦报”、全国发行32版和提高零售价的挣扎之后,最终改成了“黄金瘦报”。这一积极举措追随了国际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既有节约用纸的环保诉求,又有树立报纸品牌国际化、现代化形象的好处,属于一箭双雕、名利兼得。反观《人民日报》,由于它的显赫地位、特殊作用,虽有改版,但都是小修小补,对报刊发行作用不大。

    风格上的不同直接造成了两报阅读率的差异。如果不是有需要的公务人员,或者其他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再有就是报纸研究人员,很少有人会真的阅读《人民日报》。著名报人

    李大同曾经谈起一件小事,说他有次看到一个收废纸的,收到的《人民日报》整整齐齐,明显没有被翻动过,而《中国青年报》好歹更凌乱一些。《南方周末》一经出版,读者争相购买,就算涨到三块钱一份还依然洛阳纸贵。

    在主管发行单位上,两报有异有同。《人民日报》作为中共机关报,“位高权重”,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发行单位掌握了绝对的政治资源,在管理发行上官僚色彩浓厚,虽然稳定但缺少创新,没有足够的锐意进取气质,或者说不需要锐意进取。《南方周末》隶属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是广东省省委机关报主板的系列报。尽管如此《南方周末》管理层能够报刊当做一个企业来经营,创刊至今不仅非常重视拓宽发行渠道,而且锐意进取,适时创新,紧随时代潮流,不断做出改变,如今每期发行量都稳定在130万份以上,当之无愧成为中国第一周报。这种不同跟两报身处不同境地是紧密联系的。

    从发行对象上看,《人民日报》主要针对各级政府机构及村委自治组织的领导阶层和公务人员,还有部分高级知识分子,很少有普通大众会成为《人民日报》的读者。《南方周末》核心读者群为知识型读者,主要发行对象是中上层的知识分子和市民阶层,同时力挣启蒙普通大众,起到沟通知识分子和大众的桥梁作用。这种精准的受众定位很快为报刊赢得肯定。

    从报刊作为商品来发行的角度看,《人民日报》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商品,在市场上的流通量较发行量来说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依靠行政命令式的强制征订,各级党委、政府机构是雷打不动的征订者,而这也是《人民日报》的主要流向。在附加价值的创造上,《人民日报》建有大型信息平台——人民网,在国家重点建设下,人民网规模宏大,成为我国最大的中文和多语种新闻网站之一。《人民日报》也在该网上挂有电子版,但以2024年元旦为截点,之前读者浏览电子版完全免费,之后只是部分免费,除了每期前四版,读者想从网上浏览得缴纳一定费用。这点虽然大众褒贬不一,但至少说明《人民日报》正在试图通过市场创造价值,敢于接受市场的挑战。

    《南方周末》在商品开发上是非常积极的,在努力做好报纸的同时,也注意发展多种经营方式。电子报、网络新闻产品的开发及网络媒体平台地搭建,并通过自己的对新闻的收集、整理和传播的优势与网络结合出全新的产品。《南方周末》也敏锐地嗅到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10年,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于网络电器的发展,将来的信息流会向3个终端靠拢。一个是家庭里的电视墙,另一个是手机,第三个是SIM卡。《南方周末》的发行工作顺应了这一趋势,围绕着这3个终端做文章,细化发行工作,针对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的电子新闻产品,加大电子报的销售力度,为读者提供更方便、更友好的互动媒体。

    虽然在基于报纸的网络新闻平台建设上,《南方周末》远不如实力雄厚的《人民日报》,“南方周末首页”也远比不上人民网,但在多种产品的开发上,《南方周末》的手段是多样的,而且具有相当的超前性。在飞速发展变化的信息时代,谁看得更远,谁才更具备竞争力,纸质媒体的未来不在于卖报纸,而是内容、服务和理念。

    在发行市场上,媒体市场的规则一般是一个二次销售的模式,第一次是卖报纸,第二次是卖广告,也就是说媒体把内容做好,发行出去卖到受众手上,这些读者的价值好,它的广告价值就越高,卖报纸是赔本的,但是可以通过广告来弥补。对于《人民日报》来说,其发行目的显然不是为了销售得利,而更多的是完成一种政治宣传、沟通和表达的作用,就算赔钱背后也会有强大的支持力。所以《人民日报》拥有180万份的发行量却,很少刊登商业广告,顶多是一些公告、地方政府、城市的形象广告。这些特点注定了《人民日报》发行渠道的特殊性,即利用政策资源组建的全国性专有渠道。

    自负盈亏的《南方周末》显然没有那么大的优势,需要自身的努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存活。首先《南方周末》对于传统的二次销售模式提出了质疑,前总编辑向嘉认为,这种模式不经意间把报纸的真正优势设计在它是一个最好的广告信息传播载体上,所以报纸的盈利点是从广告盈利的,那么,报纸是不是最好的广告载体呢?过去是,那时互联网没有兴起。显然在视频媒体、手机终端和网络的冲击下纸质媒体想生存下来都困难重重,哪还有什么广告优势。《南方周末》试图走出二次销售的商业模式,实现第一市场(发行市场)的盈利。《南方周末》99.9%的内容是原创的,单条新闻的采集成本是全国最高的,平均下来每个版的投入超过1万元人民币。用这么大的成本获得的内容能不能通过内容本身实现它的价值呢?这么辛苦做出来的内容如果读者想看但又不愿意购买,这证明价值不够,如果价值足够大的话,读者一定愿意掏钱去购买。就是在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下,《南方周末》以内容为中心,打造自身价值吸引读者,在每份报纸提价到三块的时候依然能够保证发行量不断上升,实现第一次销售的盈利。

    有了过硬的内容之后,还得有高效的发行渠道把报纸送到读者手中,《南方周末》的发行渠道战略在全国各大民营报刊中很有影响力,形成了一个技术上新老结合,空间上天上地下的综合、立体式的发行系统。首先,《南方周末》坚持着邮政发行的“古老”方法,充分享用邮政所掌握的社会政治资源,不但有效发型了报纸,还可以从邮政获得详细的读者资料,为报纸的发展改进提供了真实宝贵的依据。但邮政发行的缺点也十分明显,致命的就是时效性,为此《南方周末》另外开发了城市发行渠道。从以前在少数大城市试点,采用的简单流动报贩的销售发行,到全国统一实行的代理商发行的战略,以分印点为根据地遴选一级大代理商,形成了以一级代理商为核心、二级代理商为辅助的全国网络。并运用合理的奖励、竞

    争机制刺激各级代理商,提高发行效率。此外《南方周末》狠抓特殊渠道的发行,比如航空公司,北方航空、西南航空、海南航空、南方航空、浙江航空、厦门航空、大连航空等,甚至新加坡航空,机舱里全都有南方周末的身影,甚至有些航空公司还直接帮助做零售,返还报款。在成型的全国发行网络中,《南方周末》的“上天人地”(航空、地铁)、多渠道覆盖是第一种,也是网络最庞大、途径最复杂的一种。《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作为各自类型中顶级的报纸,在发行上的巨大差异,体现出了我国报纸媒体经营管理上的一些特点。第一,我国报纸竞争十分的激烈,报纸在发行上必须挖空心思,不但要做好内容,掌握好一次销售和二次广告销售的平衡,利用好这把双刃剑,还要努力开拓发行渠道,保证畅通高效。第二,我国报纸发展竞争的不公正,有的报纸必须十分努力才能生存发展,有的报纸虽然没多少人看,却依旧发行量惊人,《人民日报》坐拥180万份的日发行量而基本上不刊登商业广告,这本就是世间奇闻,背后原因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人民日报》只是各级党委机关报的代表,而我国主流的、大部分的报纸都是党报。报业的发展进步,大众的消费需求,都需要占绝对优势的党报转变姿态,接受市场的洗礼,公平竞争。

    第三篇:《人民日报》与《南方周末》

    浅论大学生对《人民日报》与《南方周末》的看法

    梁永达

    陈驹

    黄烈

    (复旦大学药学院 09301030038,09301030030,09301030026)

    《人民日报》为中国第一大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是联系政府与民众的桥梁,世界观察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共产党意志的集中表现阵地。

    《南方周末》将宗旨定位在“启蒙”上——做沟通知识分子和大众的桥梁,对读者进行科学与民主的启蒙。这一定位契合了改革开放的需要,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很快形成了“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的独特风格,并以“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赢得众多读者,从而一纸风行,独步报林。

    二者由于内容的侧重、文笔的风格、办报的宗旨不同,其受众也大有不同。经过访谈可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偏好阅读《南方周末》,并对其作出较高的评价,而不少大学生并不喜爱阅读《人民日报》。

    受访的学生普遍认为,《人民日报》一直以来都以党报的面容严肃示人,版面形式及内容端正稳定,缺少变化,没有生气。而《南方周末》从创刊以来,不管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在进行适应读者的探索。初期的《南方周末》“为弱势群体代言”的批判者形象,风格独树一帜的尖锐激进,在社会威信及媒体社会责任上占领制高点;之后随着社会的改革进步,《南方周末》重新找到一种顺应客观现实的新定位,即“在这里,读懂中国”。这一理念更加地吸引了大学生,大学生在这里能了解现在中国社会最稀缺的东西是什么,能够认清这个社会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将会怎样发展。

    《人民日报》作为中共机关报,掌握了绝对的政治资源,无疑具有非常高的指导性、权威性、理论性;观点和评论鲜明;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报道稳健,版面庄重大方。然而,受访者认为,《人民日报》的不足在于,在管理发行上官僚色彩浓厚,虽然稳定但缺少创新,没有足够的锐意进取气质。

    相反,受访者对《南方周末》给予肯定的评价,并表示习惯每周都会阅读《南方周末》。其原因是,读者认为,《南方周末》无愧于一个以现代新闻概念自诩的媒体,尽管某种程度上,其政治色彩过于激进,且煽情造作的痕迹略为明显,但其蓄意新锐,注重深度报道,兼具杂志化形式,“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

    当代大学生为何会更加偏爱新锐的《南方周末》而非保守的《人民日报》。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当代社会崇尚自由的风气与大学生越发增长的社会责任感所导致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大学生越发崇尚言论自由与批判思想,对社会不平事越发有自己的见解。在这样的情况下,保守而党政思想色彩浓重的《人民日报》自然不受待见,而以深度报道和时评著称、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与理论追求的《南方周末》则饱受大多数大学生的喜爱。

    此外,更吸引的读者的是,《南方周末》不断地以它的报道,强化着市场经济、舆论监督、平等关怀、民主制度、法治建设等概念。把大众的话语,由传统党报的枯燥乏味吸引到这一套新鲜诱人的框架之中来。在这样的特色下,有自己见解、自己追求的大学生就比较偏好于《南方周末》了。

    附录:访谈提纲与被访者回答记录

    访谈1:

    问:同学你好。答:你好。

    问:请问你有看过《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这两份报纸吗? 答:是的,有过。

    问:你对《人民日报》这份报纸的性质是怎么看待的呢? 答:它作为一个党的宣传媒体,是中共的喉舌。问:那么你认为作为一个执政党的宣传工具,《人民日报》在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执政党的方针政策方面的力度足够呢?

    答:我觉得还行吧,基本能够反映国家的最新政策和国内外的大事。问:相对于其他报纸,比如《解放日报》、《中国日报》等,《人民日报》的影响力优势在哪里呢?

    答:首先它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另外它作为一份比较权威的报纸,影响力还是可以的。

    问:那么《南方周末》呢,你认为这是一份以什么为定位的报纸呢?

    答:首先它是一份周报,而且它的受众主要是知识型读者,所以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给了我们社会各方面的启蒙吧。

    问:现在社会上对南方周末有褒有贬,你是怎么看待这份报纸的呢?

    答:我觉得它还是不错的,与其他周报和日报不同,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因而赢得了众多的读者。

    问:社会上有种看法说《南方周末》的报道方式过于煽情,你是怎么看待这个说法的呢? 答:我觉得不仅不煽情,而是更显示出《南方周末》的反映社会,贴近生活的特色。问:对于《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这两份报纸,你更偏向于从哪份报纸获取信息呢? 答:《南方周末》多一点吧。

    问: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你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答:个人比较喜欢《南方周末》的风格,感觉更加贴近生活一点。

    访谈2:

    问:同学你好。答:你好。

    问:请问你有看过《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这两份报纸吗? 答:是的,有过。

    问:你对《人民日报》这份报纸的性质是怎么看待的呢? 答:应该就是一份为党服务的报纸吧。

    问:那么你认为作为一个执政党的宣传工具,《人民日报》在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执政党的方针政策方面的力度足够呢? 答:基本可以。

    问:相对于其他报纸,比如《解放日报》、《中国日报》等,《人民日报》的影响力优势在哪里呢?

    答:它算是国内比较权威、比较庄严的一份报纸吧,而且国外也有很多人通过这份报纸来了解中国,在国内权威性的报纸大家也都是会买的,影响力自然会有优势。问:那么《南方周末》呢,你认为这是一份以什么为定位的报纸呢? 答:我觉得应该主要是给大学生以及一些年轻的知识分子看的吧,毕竟它定位比较贴近生活,反映事实。

    问:现在社会上对南方周末有褒有贬,你是怎么看待这份报纸的呢? 答:我觉得它很好啊,风格很独特,语言也很有特色,很受大家的喜爱。

    问:社会上有种看法说《南方周末》的报道方式过于煽情,你是怎么看待这个说法的呢? 答:可能有些报道是有一点,不过总体上我还是觉得很好的,不矫揉造作,很深刻。

    问:对于《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这两份报纸,你更偏向于从哪份报纸获取信息呢? 答:《南方周末》更多。

    问: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你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答:个人很喜欢它的风格,并且能够了解到自己所需要的一些东西。

    访谈3:

    问:同学你好 答:你好

    问:请问你有看过《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这份报纸吗? 答:是的,有过。

    问:你对《人民日报》这份报纸的性质是怎么看待的呢?

    答:首先,我认为《人民日报》是一份全国性的报纸,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它承担着向人民群众传达党中央精神和政府的政策、报道各类国内外大事的任务,是中国社会舆论的重要导向。

    问:那么你认为作为一个执政党的宣传工具,《人民日报》在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执政党的方针政策方面的力度足够呢?

    答:是的,可以说人民日报的报道速度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通过及时准确的报道就保证了它强大的宣传力度。

    问:相对于其他报纸,比如《解放日报》、《中国日报》等,《人民日报》的影响力优势在哪里呢?

    答:地理上就有优势,在京的报纸总能得到国家的照顾嘛,而且每年人大和北大大量的新闻人才往《人民日报》跑,党中央也很重视这份报纸,社会上对《人民日报》的评价很高,这在无形中就确立了它的影响力优势。

    问:那么《南方周末》呢,你认为这是一份以什么为定位的报纸呢? 答:南周主要面向我们这种大学生和其他知识分子了,很贴近生活,且坚守良知,维护正义,是在中国很少敢于挑战权威的报纸。

    问:现在社会上对南方周末有褒有贬,你是怎么看待这份报纸的呢?

    答:个人平时读南周比较多,受其影响也比较大,我觉得中国是需要南方周末这种敢于揭露社会黑暗面的报纸的存在,这能让国人看清中国最底层的社会真相,从而更理性地看待中国的现状。

    问:社会上有种看法说《南方周末》的报道方式过于煽情,你是怎么看待这个说法的呢? 答:煽情是有点,但是我觉得这时社会类新闻或多或少都会有的问题,只不过南周比较突出而已,我觉得南周虽然煽情,但是它并没有脱离事件的实际,且感情的处理上也是比较有分寸的。

    问:对于《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这两份报纸,你更偏向于从哪份报纸获取信息呢? 答:《南方周末》 问: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你做出这样能够的选择呢?

    答:个人兴趣吧,平时就比较关注民生,而民生问题的报道上南周明显比《人民日报》要好一点,而且南周敢于说真话,不怕冒犯权威,这点是我个人比较欣赏的。

    访谈4:

    问:同学你好 答:你好

    问:请问你有看过《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这份报纸吗? 答:是的,有过。

    问:你对《人民日报》这份报纸的性质是怎么看待的呢? 答:很简单的说吧,《人民日报》就是中共中央的宣传工具,是中国社会舆论的重要导向,即通过对政府相关政策和决定的报道引导人民的思维方式。问:那么你认为作为一个执政党的宣传工具,《人民日报》在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执政党的方针政策方面的力度足够呢? 答:我觉得是足够的,首先,《人民日报》作为一份权威的、严肃的综合性日报,它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党和国家最新发布的政策和决定,且为这些重要的信息设置了多个版面,这保证了每天的报纸上有大量的关于这些信息的社论评论员文章。问:相对于其他报纸,比如《解放日报》、《中国日报》等,《人民日报》的影响力优势在哪里呢?

    答:首先其在北京的地理优势保证其能第一时间获取到来自高层的信息并将其及时发布出去,再者,建国60多年来,党中央对于人民日报的重视程度是其他报纸所难以比拟的,每年有大量的新闻类人才被优先输送到人民日报,单就这点《人民日报》就大大领先于其他的报纸了。

    问:那么《南方周末》呢,你认为这是一份以什么为定位的报纸呢? 答:我觉得南方周末也是一份综合类的报纸,但是他的读者主要就是我们这种大学生和其他知识分子了,而且它与其他报纸不同的是它的定位在于对读者进行科学与民主的启蒙,很贴近生活。

    问:现在社会上对南方周末有褒有贬,你是怎么看待这份报纸的呢?

    答:个人感觉自己对《南方周末》并不排斥,毕竟平时读了很多的政治类报纸偶尔换一换也是一个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的好方法。

    问:社会上有种看法说《南方周末》的报道方式过于煽情,你是怎么看待这个说法的呢? 答:不能说是过于煽情,但是总觉得南周的记者在采写他们的新闻的时候或多或少有点感情代入,虽然这样能让读者更加准确地定位到当时的事态,但同时也会在主观上影响读者的思维

    问:对于《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这两份报纸,你更偏向于从哪份报纸获取信息呢? 答:《人民日报》

    问: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你做出这样能够的选择呢?

    答:也不是很绝对地讨厌南周吧,就是觉得南周会有种让我想要主观代入的感觉,从这点而言我觉得虽然《人民日报》的社论虽然比较正式,但是至少能让我比较理性地看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因此我做出这样的选择。

    小组成员名单以及工作分配:

    1、小组成员名单: 梁永达 09301030038 陈驹

    09301030030 黄烈

    09301030026

    2、工作分配

    采访提纲制定:梁永达 陈驹 黄烈 访谈实施以及记录:陈驹 黄烈 研究报告完成:梁永达

    第四篇: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向暨南大学新闻系学生推挤书目

    文史哲法经

    奥威尔系列《动物农庄》

    茨威格系列

    托尔斯泰

    罗素

    何兆武 《上学记》《西方哲学精神》

    叶秀山《哲学要义》

    曹锦请 《黄河边的中国》

    吴咏慧 《哈弗锁记》

    李雾 《吾讲斯美》

    笑蜀编 《历史的先声》

    鲁迅 《伪自由书》《花边文学》

    蒋廷? 《中国近代史大纲》《蒋廷?回忆录》

    萧公权 《问学谏往录》

    张荫lin 《中国史纲》

    罗志田 《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

    郑也夫《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

    陈丹青系列

    林达系列 《总统是靠不住的》《带一本书去巴黎》等

    朱苏力系列 《送法下乡》

    费孝通系列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

    经济

    《经济学》

    《国富论》

    历史

    《史记》

    钱穆《国史大纲》《国史新论》

    《晚清七十年》

    美,威廉·曼彻斯特 《光荣与梦想》 思想

    葛兆光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思想史》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罗兰·斯特隆博修 《西方现代史》

    尼尔·波兹曼

    传统经典

    《论语》

    《孟子》,《庄子》

    《老子》

    《金刚经》

    传媒

    梅尔文·门彻 《新闻报道与写作》

    威廉·E·布隆戴尔 《<华尔街报>如何讲故事》 《走进美国大报》

    《搜》

    第五篇:《扬子晚报》(电子版)

    夜的零点 文/黄梅

    带着好奇与几分雀跃,我开始人生的第一个零点班。

    夜空如深蓝的幕布,而那些或暗淡或璀璨的星星则是镀在上面的珠片与宝石,或深沉或耀眼,各具韵味,使人心情愉快。轻快地踩着踏板,任凉凉的风轻轻地拂过面颊,如母亲温柔的抚摸,心中升起一阵欣慰与感动。

    这样的途中,我想伴着夜色吟唱,但我却又不忍也不敢打破这份美好的宁静与和谐,于是便充分静心享受这份自然的恩赐。

    站区还是白天的那个站区,但一切又是那么的不同,夜色中的站区多了一份安详与神秘,沉睡的外表下是生命不息的活力与蓬勃,原油、气和水在静谧的夜中欢快地流淌。我被站区的夜色,或者说夜中的站区深深吸引,很庆幸有机会发现站区的美丽零点,享受着零点的夜,那些轮廓是那么地清晰而又朦胧,挺拔而圆柔。

    我喜欢夜,夜让人思考,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与心灵深处进行对话,更加地了解自己,也变得更加温柔更加理智稳重。我更爱着夜里的零点,在工作的同时欣赏着天边的夜色,让工作更加具有诱惑力与美感。

    夜,也会让人愈加地思念,但因着夜色的玲珑与内敛之美,那份思念不再哀伤,牵挂也不再凄寒,多了一份温柔增了几分甜蜜。

    我在上人生的第一个零点班,而你在安静地休息,为明天的工作打下基础,真好!我能想象出你的安详,亦能感受到你安恬的呼吸,我相信在进入梦乡之前,你的脑海中定是一个我吧!而此刻,我是否又再次闯入你的梦中呢?这样的夜,这样的小小思念,一切都是那般美好。

    夜很静,繁星点点,深蓝的苍穹,是谁点亮这星辰,指引我心灵的归处。天很近,映着路灯明亮的光,心也跟着跳跃!仰望那一片深邃的星空,对着罐区安静的轮廓,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原来,幸福可以这样简单而静谧!这小小的幸福呀!

    哦,这片零点的夜色!这夜的零点!

    (摘自《扬子晚报》20150921)

    桂花酥糖 文/黄梅

    我是个出门旅行不喜欢买纪念品的人,一是觉得现在很多东西全国各地都有难以说是特产,二是觉得一旦被标榜纪念品价格就变得离谱。比如水乡古镇的那种糖,几乎所有的水乡古镇都有卖,都说是特产,实际却不见得。有次在某个水乡看到了酥糖,兴冲冲地买了几盒,尝了以后失望不已,根本不是想象的那个味道,自此,对这些糖敬而远之。

    在河坊街闲逛的时候又看到了这些糖,还有伙计在现场制作,拿着大锤卞捶边有节奏的吆喝,成为一道特色。还有伙计吆喝“五块钱一盒啦”,价格还不错,奈何实在无感。老公倒是有兴趣,于是挑了一盒牛皮糖、一盒桂花酥糖。由于下着雨直接拎着就走了没有品尝,中午等餐的时候老公说饿了正好尝一尝牛皮糖,于是吃了一块说味道不错。宝贝也让着拿了一块桂花酥糖,本以为宝贝肯定不会喜欢这个味道估计会吐掉,结果宝贝竟然吃了第二块,我问宝贝好吃吗,宝贝说好吃,但我心里却还是无感。下午逛西湖一直逛到晚上,回到酒店打开包打算尝一尝桂花酥糖,记忆中古代小说里小姐们都爱吃桂花糕什么的,有着桂花的淡淡清香、甜而不腻,对于是个佳文青又是吃货的我来说一直很好奇桂花味的食物到底什么味。打开盒子,看到的竟然都是碎渣渣,才想起塞进背包里晃荡了一下午,都碎掉了,牛皮糖也已粘到了一起,顿时很泄气,直叹幸好没买很多,不然就成拿碎渣渣给大家吃了。已然没了品尝的兴致,又舍不得扔掉,于是就把糖塞进了行李箱底部,带回家再说。

    前两天晚上闲来无事,想起带回来的桂花酥糖,打开来发现还有几块相对完整的,决定尝一下再决定如何处理,捻起一小块放入口中,真的有淡淡的桂花清香,甜而不腻,微粘有些许嚼劲,唇齿留香,忍不住多吃了几块。一直记得小时候吃过一种糖,甜甜的酥酥的外面有粉一样的东西,就是想不起来名字,那糖的味道却一直在心里。吃了这桂花酥糖才惊喜地发现,这个味道和记忆中的味道极其相似,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一面贪嘴和宝贝吃糖,一面惋惜买少了。

    记得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好,每次听到卖货郎的拨浪鼓声和吆喝声就要冲出院子把人叫住,然后再飞奔回家拿破盆破鞋子去换糖,生怕卖货郎跑掉了。每次卖货郎身边都围着很多嘴馋巴望着糖的小伙伴,甜甜的能扯出丝的麦芽糖,还有酥酥的纷纷的不知名的糖,这些都是我们的最爱。至今想到那热闹的画面还忍不住嘴馋。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再也没有挑着担子换糖吃的卖货郎,想吃什么只要去超市或者上网就可以买到,但我还是很想念卖货郎的吆喝声,因为那里有童年的味道。

    (摘自《扬子晚报》20150921)

    出神

    [复制链接] 耿平电梯直达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发表于 昨天 1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人,有时候会灵魂出窍。一瞬间,斗转星移,山环水旋,已然臵身于茂林修竹之所。那时你已经不再是你,你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臵身何处。安说:“这感觉很特别,那天我甚至以为我就是一个呆子。”

    安教练是驾校的教练,每天的工作就是教学员练车。练车也不是什么难事,学员多练练就行。眯着眼看学员练车,安教练特有成就感。尤其是学员中有可爱的女孩子,总是说些讨人欢喜的话。这小得意,醉醉的。

    现在,练车的地方靠近在老岳父家,所以午饭就在岳父家。安主动要求炒菜。其实他早已多年不烧菜了。虽然技术不咋的,但大厨的作派还是有的。油盐酱醋,一一招来;锅碗瓢盆,且听伺候。颠一颠油锅,晃一晃勺子,也就有了两三个小菜。安喜欢和这两个寂寞的老人说说话。看他们开心,安的感觉更好。

    于是一到中午十一点,两个老人就在门口,驼背的岳母背着双手,肩膀左高右低的岳父则垂直两个膀子,都微微笑着,一声接一声喊着:

    “十一点唻,炒菜唻。” “都十一点咾,不炒迟唻。”

    “我们老了,炒菜不好吃哎,你来炒菜唻。”

    前天是周日,教练场突然来了一个汉子。一件灰西服搭在左膀弯,紫色衬衫搭配着蓝色筒子裤,黑皮鞋擦得锃亮。气定神闲,面带微笑。那笑的神情特纯:没有讨好式的谦卑,没有应付式的虚假,更没有掺杂任何蔑视窥伺等等一切内容。安喜欢看这自然的笑。

    他先站在安的身边,看了一会,听了一会,然后开始了“教练工作”。左手食指在面前反复绕圈(这是他的独创),笑着指挥学员打方向、倒车:“向左,左,左……。”“倒,倒,倒……停。”等学员停车时,又笑着抱怨说:“叫你向左打,你不向左。叫你停,你偏不停。”多好的教练,态度好,教得也认真。

    学员中有知道他底细的人说,他是个呆子,哪里热闹就到哪里,没有什么危害之举。大家知道他是个精神有问题的人了,所以没有人理会他,由他快乐地教着。

    呆子还在比划着,说着,像个教练;安教练在旁边傻傻地看着,恰似一个呆子。他甚至很羡慕呆子的生存状态——不用理会别人态度,只是快乐在自己的世界。莫名的,安教练精神游离了:“和这呆子换位吧,他作教练,我来就成为呆子。不用为无休止的责任烦恼,不用为日渐艰难的生计忧愁,就这么乐呵呵的。管它他乡故乡,就这么闲逛着千山万水,就这么风餐露宿吧。”正在畅想着自己蓬头垢面敝衣破鞋于无稽之所呢,就听到老岳父老岳母又在笑着喊:

    “十一点唻,炒菜唻。” “都十一点咾,不炒迟唻。”

    “我们老了,炒菜不好吃哎,你来炒菜唻。”

    喊声入耳,渐渐清晰,一愣神,安教练已经回归现实。赶紧的,忙着该做的事——锅碗瓢盆又叮叮当当了,香味也一阵阵弥散开来。老岳父早已摆好杯子,杯中已经倒好了酒。下午休息,喝吧。老岳母又将一块块特肥的咸肉特别关爱地夹到安的碗里。安苦笑着摇头,顿了顿,硬着头皮作享受状地吃下它们。真的太肥了,漾漾的。

    人与人的命运注定不同,“煎熬”和“享受”全是自我感觉。就这么一次短暂出神,安教练明白了很多。

    (摘自《扬子晚报》20150921)

    《水浒》里的店小二

    [复制链接] 张学诗xh电梯直达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发表于 2024-1-1 14:5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本帖最后由 张学诗xh 于 2024-1-1 15:10 编辑

    看到大街上赫然入目的“店小二”白酒的广告牌,也便由然地想起了《水浒》中“店小二”这样的小人物。

    “店小二”,古时候饭店、旅店里的服务员,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店小二”,或许,是有它的来由的。

    旧社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一般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上了学的,才有了学名;做了官的,也才有了官名。古代酒店或是旅店里的服务员,很显然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头百姓,人们对他们的称呼,也大多是取一个数目符号来表示。饭店、旅店里的当家老板,是理所当然的“店老大”,这些服务员也就顺理成章地被人们称之为“店小二”了。

    店小二平头百姓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终日里只能是唯唯诺诺,以博南来北往的客人一哂。饭店、旅店,往来过客,身份繁杂,面对各色人等,店小二均得点头哈腰,左右奉承,即便是遇上厉声呵斥,拳脚相迎,也还得低眉垂首,卑微隐忍。

    我不能不感叹,古往今来,作为店小二的艰难了。尤其是《水浒》《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回中的店小二。

    不少人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这一位无名无姓的店小二,虽位低人卑,却为虎作伥。郑屠让他看管金老父女,他“尽职尽责”,蛮横无理地拦住这对可怜的父女,没有丝毫的同情之心。他的霸道,正反映了郑屠的跋扈,换句话说,他就是郑屠的影子,因此,被鲁达“去那店小二脸上只一掌,打的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落了两个当门牙齿。”

    也有人说,那店小二是市井无赖之徒,助纣为虐,欺压良民,又胆小怕事,在遇上疾恶如仇的鲁提辖一拳一掌之后,只好“一道烟向店里去躲了。”

    其实,这店小二也还是颇值得同情的。他虽受郑屠之命看管金老父女,但仅此而已,并没有更多地伤害到金老父女,虽有大错,却无大恶。况且,这位低人卑的店小二,是绝对得罪不起那号称“镇关西”,连“鲁提辖”也不怎么放在眼里的“郑大官人”的。除非他一走了之,不干这挣不了几个铜钱只可以勉强养家糊口的小二的差事。

    店小二被打了,他只能“把手帕包了头”,不敢向郑屠“报说金老之事”,只是“在房檐下望”。而鲁达酣畅淋漓地“拳打镇关西”之时,这店小二“哪里敢过来”,只是“惊呆了”地看着。如此种种,我们并没有看到他的市井无赖和助纣为虐,看到更多的,却是一个胆小怕事位低人卑的底层小人物的形象。

    被“打落了两个当门牙齿”,失去了为客人服务的体面,而且惹下了这么多的麻烦,这个店小二,在这客店里,被店老大炒鱿鱼,卷起铺盖走人,也怕只是早晚的事了。

    我对这鲁提辖,后来的“花和尚”,一向赞誉有加,他的“拳打镇关西”,他的“倒拔杨垂柳”,他的“大闹野猪林”;可唯有这一件,他把这一掌一拳送给了这无名无姓位低人卑的店小二,我总有些耿耿于怀。

    (摘自《扬子晚报》20150921)



    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扬子晚报、南方周末报纸比较
    人格心理学(本站推荐)
    2024年市委全会讲话(五篇范例)
    在大学毕业欢送会上的祝辞毕业致词
    大楼落成启用仪式上的致辞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