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技术合同 诗句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教研组总结特色(本站推荐)

    栏目:六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紫竹清香 时间:2024-06-25 01:43:00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教研组总结特色(本站推荐)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数学教研组特色工作总结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东区)数学教研组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全体数学教师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和润”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收到很好的效果。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是一个数学的概念。为什么我在数学教研组的特色工作总结中选用了这个名字在总结呢?基于几点

    1、既然是数学组总结当然要选用有数学特色的名字

    2、它能充分概括我们组这学期的教研组工作。每个教师就是教研组的一个点,而备课组就是线,教研组才是一个面。怎样才能让“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呢?教研组在工作的开展中开动脑筋,积极做到教研组工作有特色,有亮点,正是这些亮点与特色吸引了人气,凝聚了人心,锻炼了能力,提升了质量。

    一、源于实践的主题式引领

    教研活动主要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是为了更快提升教师的教学实力的,在原来的教研活动中,学期开始,每个教师定一个研究课,大家来评课,上完自己的研究课你的任务就完成。纵观这样的教研活动,我们发现老师们课堂研究不集中,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的帮助不大。因此,数学教研组首开主题式教研活动的先河,以学年为单位,在开学初进行调查,了解老师们的困惑与难处,再综合老师们的意见把数学研究的内容定到教师可以操作的程度,以内容为形式开展了计算、解决问题、以及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研究,教师们的研究课围绕教研组的中心话题开展,各个层次的课例有了可比性,让看课的教师可说、可比、可改进。提升了教研的效率。一个学年下来,整个教研组的教师对于这个内容的课型的基本模式了然于胸,对自己的常规教学有了指导作用。

    二、基于课题的教科一体。

    教学科研对于老师自身教学素质的提升时毋庸置疑的。但是工作多,负担重也是老师们头痛的问题。我们看到,教学科研的载体还是课堂,是教师,是学生。我们把学校“和润”课堂的主题与数学教研组的“空间与图形”课题相结合,要求每个备课组根据教研组的课题与学校“和润”课堂实践相结合制定了各自的小课题进行研究,把大的主题进一步细化,让教师的主题研究可操作性更强,更容易梳理。这是我们各个备课组制定的课题(出示ppt)老师们也围绕可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精心设计了研究课(出示ppt)制定了调研的表格,课后进行了总结,及时进行了课题的梳理。(出示ppt)让教科在教研组的沃土上生根开花。

    三、立足基层的团结协作。

    备课组是教研组的有力支撑,只有把备课组这条动起来,才能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从而促使教研组活动这个面有效开展。本年度,我们立足于备课组,有效开展了很多备课组活动。

    1、备课组内课例研讨。本学期在教研组上的研讨课在备课组内都要集体多次研讨

    2、备课组统一研讨主题(出示ppt)中段组还获得了小专题区级二等奖

    3、开展备课组作业设计与布置的研讨

    4、开展试卷分析研讨备课组教师积极协作参与,提升了整个备课组的效率。

    四、全员参与的学科活动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以“口算”为主题的学科活动。在活动中全体数学教师都积极参与,大家分工明确,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职责。

    我们分为备课组进行准备。高段前期进行宣传、试卷的印制工作。我们制作了精美的海报(出示ppt),当然,有的还要改进。还请我们声音最有磁性的袁老师对全校的同学与老师进行了前期的宣传。中段进行了红榜的发布,奖状的准备工作,红榜发布后,很多人进行围观,在老师、学生和家长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低段老师进行发奖仪式的准备工作,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激动而庄重的场面。在全组教师前所未有的投入中,本次学科活动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一学期结束了,在工作中我们还有很多要思考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数学组每一个老师可以尝试反思一下以下几个问题:(出示ppt)

    1.我的教学理念是否正确?课堂教学中是否坚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我的学科素养如何?有否通晓整个教材的体系?对每一节课在重难点以及在考试中的地位是否心中有数?能否前瞻性的为后面教学中将遇到的难点提前埋设一些伏笔予以化解?

    3.我能否保证我传授的知识的科学性?课堂教学中能否保证不犯科学性错误?

    4.我能否保证我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适合我的学生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5.我的媒体运用是否恰当?板书设计是否规范合理?

    6.我的教学语言是否准确、简洁、严谨?能否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适时作出准确的评价和灵活的应对?

    7、我的学法指导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让学生在智力及非智力方面都能逐步提高?

    8、我有没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对每一节课的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总结整理从而使得我们在这一轮教学中留下的遗憾变成下一轮教学的欣慰? 谢谢大家!

    第二篇:点 线 面

    点 线 面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

    [智育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素质发展目标]: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欣赏图片来感悟点线面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我们快去看看!

    3.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拉开了。第一场表演是„„。

    4.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5.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 动画课件 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3.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画室里的表演正在进行着,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知识点: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画呢?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4.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索、去创造!

    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

    请把你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气氛。三.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说明评价方法。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氛.四.作业评价

    引:这里的每一场舞会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

    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作业展示板。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五.拓展

    1.欣赏:名师名画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B.凡高----《向日葵》《抽象画》D.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

    2.日常用品A.《时钟》B.《自行车》C.《雨伞》D.《建筑物》扩展学生的视野。

    3.儿歌儿歌:你是点,我是线,变大以后就成了面,描画美好的画面。

    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巩固课堂知识。

    教学反思:

    《点线面》,促使学生在身边、家里、社会中寻找点线面,寻找魅力,体验环境中蕴涵的艺术美,感受生活。在1—2年级,对学生的要求偏重于从接触身边的美术作品和走到自然之中,积极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培养他们对欣赏活动的兴趣。主要鼓励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感受自然和美术作品的造型与色彩,而不要求他们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像构图、肌理等专业性较强的名词和术语,以及分析作品的社会意义这类较为复杂的活动,一般不要学生过早地接触。

    第三篇:商业动线设计

    一、狭长形购物中心

    1.共享空间后移

    理想的动线是顾客进门之后走完整个卖场,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顾客进入卖场之后首先进入共享空间,此时共享空间可能正在做营销活动,聚集了大批顾客围观,但由于共享空间距离入口太近,实际情况是门口人山人海,卖场深处柜组前面人烟稀少,顾客在门口就停住了脚步。因此,共享空间应该适当后裔,顾客要想观赏共享空间的活动表演必须先穿过门口的一批柜组,这样顾客就进入了商场里边。

    2.电梯强行分流

    当顾客进来之后,电梯正好在中间,除非在卖场深处有特别吸引人的东西,否则他最多在电梯附近转一圈,然后就上楼了,形成客流小循环,楼体两边成了死区。对于这种狭长形楼体的电梯必须分开设立,顾客进来之后如果想上楼,必须向两边走,这么一来他必须经过更多的卖场空间,接受更多的商品信息所示走“回”字的外线。

    3.主通道“之”字形处理

    楼层主通道的设计,大多数设计人员为了保证商场的通透性而设计了两条笔直的主通道,驰昂咨询的分析师徐黎琼在调查中发现,大多顾客表示当他们站在一条一百多米长、两三米宽的通道一边,看着眼前的通道以及头上的顶棚海报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的变化,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让顾客感到特别疲惫,“这条通道太长了,走下去太累了”,于是转身离去。针对这种百货卖场中的长通道不能做“一”字形设计,而应该考虑“之”字形设计,隔三四十米做一个拐弯继续前进,这样顾客那种疲惫感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有一种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感觉。

    第四篇:连点成线教育之我见 - 副本

    ‚连点成线‛教育之我见

    ——由一个失败的教育案例所想到的南村中学 孙锡荣

    几何中有一种说法,叫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连面成体。目前,赏识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越来越得到同仁们的认可。不可否认其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升学生自信心方面的确功不可没。但,是否让‚赏识‛、‚鼓励‛、‚闪光点‛。。这些东西像‚点‛一样伴随着学生,教师再‚连点成线‛,学生就会变成‚闪光体‛、‚闪光生‛呢?

    案例: 张宏,传统意义上的优秀生。学习,级部中出类拔萃;能力,一直担任班长,师生关系处理很好;个人爱好,篮球中锋,打得一手好篮球,唱得一嗓子好歌,太空步更是走得出神入化;形象,高挑身材,精气神从五官自然的透露出来。可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生,升入九年级后,慢慢地变得不在状态,情绪极其低落。八年级时的生龙活虎、雷厉风行只剩下了影子。工作,缺少热情,以至于教室的粉笔所剩无几都浑然不知;学习,即使勉强举手,像背诵课文这样单纯识记,都能让他紧张得满头是汗。唯有在篮球场上,他的精神还算是饱满的。

    反思:作为班主任,我发现了他的变化。深刻的反思之后,我惊讶地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我自己!

    一年前,我接任了张宏所在的八年级一班的班主任。经

    过两个星期的观察、调查,我决定由张宏担任本班的班长,负责班委会的组建及领导工作。一开始,他推辞。说虽然在小学时担任过中队长,但在七年级自己只是一个组长,担任着数学课代表。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我又了解了他七年级的班主任。班主任告诉我,他有能力,但似乎自我约束力不够,所以就没敢把班长这么重要的职务交给他,而是用了一个比较踏实的女生担任班长。好钢就该用在刀刃上,我想。至于所需要的打磨,就由我这个班主任来完成吧。主意已定,我从他的担忧、及其我对他的了解开始,站在个人发展、班级需要的角度和他做了一次长谈。当然鼓励、赏识,肯定是贯穿谈话的始终。谈话的最后,我殷切地对他说:‚班级需要你,老师需要你。八年级一班的这个大舞台就交给你了,你尽管放开膀子大干。一切有我!‛

    就这样,他走马上任了。

    可能是基于七年级的蓄势待发,从班委的组建,到班级各项工作的分工,他这个班长可以说做的是风生水起。简单几例:卫生大扫除,他协助卫生委员,从分配到验收,工作做得井井有条;春季运动会,从运动员的选拔,到接力棒的传递,我不闻不问,只管安心欣赏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级部第一的大奖状到手了;家长会前的教室布置,元旦文艺演出的组织。。所有的工作,他和他的班委们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做的是稳稳妥妥,倒是我这个老班,成了虚设。更可

    喜的是,年终考试,他的成绩级部前茅,并且过五关,斩六将,稳稳地抱回一个校级‚十佳形象大使‛的奖状。可想而知,我对他的褒奖有多么不遗余力。心里自诩‚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呢。自鸣得意的我,没想到的是,过多的赏识、肯定,已经在我的爱徒心里埋上了‚唯我独尊‚的祸根。正是所谓的赏识教育,使他自我意识膨胀,让他得上了表扬营养过剩症,等待他的将是痛苦的‚减肥‛。

    升入九年级,重新分班。巧的是,张宏又分在我班。第一个班会,我便把他在八年级时的业绩,‚连点成线‛隆重地向同学们做了介绍,在新的班集体面前树立起了一个‚高、大、全‛的班干部形象。理所当然的,他以全票通过赢得了班长职位。我暗自高兴。信心满满地认为他肯定会将班级的各项工作做得臻于完美。刚开始一切似乎还算顺利,他一如既往地工作着。问题出在他的班委——一个叫赵涛的副班长那里。赵涛,各方面和他旗鼓相当。对他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知不觉间,赵涛和他一起分享起我的赏识、我的赞美,在班委的威信也一步步逼近张宏。可能是此长彼消,慢慢地,张宏变得沉默,变得消极,变得越来越让我失望,一度曾向我提出辞职。多年担任班主任的我当然不会接受他的辞职。我找他谈心,告诉他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告诉他对手越强进步就会越大。道理他似乎都懂,但一次次的努力没有成效之后,他的自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他就像一次

    次碰壁的小金鱼一样,选择了退却。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各种方法无效之后,我采取了一个最为拙劣的办法,那就是小题大做,刻意表扬鼓励,以期帮他寻回曾经的自信。正处于青春期的他,是何等的敏感,何等的脆弱,我的表扬在他看来不啻是一种讽刺,像一面镜子,更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无能‛。他的脸上,写满了对这种表扬的不屑,甚至还有‚这么小儿科‛的嘲笑。在张宏眼里,这些表扬是廉价的,是虚伪的,也是他不齿的。长期以来的表扬,已经让他对表扬产生了‚疲劳‛,就像人们非常熟悉的‚审美疲劳‛一样,老生常谈的表扬已经激不起他的自信,他的成就感。他的情绪越来越差,越来越不在状态。工作中、学习上的失误越来越多。我的耐心也到了极限。(作为一名老教师,老班主任,实在是不可原谅)我开始请家长,动机虽然不错,但多的是抱怨,是无奈,少的是方法,是指导。结果,家长的焦急更加重了他的无能感。情况越来越糟糕。更糟糕的是,我居然低级到‚连点成线‛,把他的失误,一件件,如宣判罪状般列举出来,还美其名曰对事不对人!汗颜!‚连点成线‛的结果就是让张宏和家长在这无可辩驳的所谓的事实面前清楚地看到了我的潜台词:‚你怎么可以这么‘无能’,你简直就是不可救药!‛什么叫残忍?我的‚连点成线‛无疑就是!强化,反复强化,把本可以忽略的可以简单化解的失误放大,再放大,作为铁一般的事实,来证明一个学生的无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可怜的张宏!无知的我!

    体会:痛定思痛,再有意识地看看身边,我惊讶地发现,这样的例子竟是不胜枚举:陈芝麻烂谷子的抖搂,借题发挥小题大做的‚能耐‛,动不动就请家长的‚英明‛,用一个个的反面例证把单纯的同学关系诱导成‚早恋‛的‚苦口婆心‛,还有天天戴着放大镜寻找学生不足以便向家长汇报的所谓的‚关注‛。。。无一不是在有意无意地‚连点成线‛,也无一不适得其反!由此,我认为:

    1、‚连点成线‛可以用,但一切在‚度‛。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不可‚联点成线‛使其极端化。适则有益,过则有害,且害之大矣。

    2、‚度‛的把握,关键是从爱出发,从实际出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了解学生,认识学生。要善于由学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表露出的‚一角‛,去挖掘其潜在的‚冰山‛。

    3、一般不树立个例的榜样。采用目标达成榜样制,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争取在努力达成目标的基础上成为榜样,获得成功的体验,并籍着这成就感走向下一个成功。

    4、如果因为教育的需要,确要树立个例的榜样,绝对不可以使榜样‚高’‛大’‛全‛完美化。完美的榜样,一方面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另一方面会使被贴上‚完美‛标签的榜样,刻意于细节的完美而失去自己应有的个性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5、切记孩子就是孩子,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用孩子的方式去和孩子进行沟通,不可以高高在上,尤其是班主任。

    6、教师要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有意识地搭建各种平台,让他们经历自己学生生活中的‚严寒酷署‛‚春夏秋冬’。特别是对所谓优等生的挫折教育。

    不是尾声:张宏的转变,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好在,发现问题所在的我,正和家长、张宏一起进行着痛苦而坚定的抽丝剥茧工作,希望可以把‚连点成线‛罩在他身上的虚幻的光环和扣在他头上的‚低能‛的帽子一点一点地去掉,还原那个本来阳光的他。

    第五篇:《点、线、面》说课稿

    《点、线、面》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美术课本第四册第10课----《点、线、面》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点,线、面”,欣赏感受“点、线、面”,学习运用点、线、面去装饰物体。教材中选入了与生活直接相关的各种图片,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了解大干世界都是由点、线、面这些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的,感受艺术可以表现生活,艺术可以表达情感。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属由六课组成,主要讲植物。编者为何把《点线面》放在这里呢?我分析教材,发现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花儿朵朵》、《我爱树木》、《树上树下》、《水墨画树》等课,这几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用点线面来表现画面,并了解了点线面在水墨画中丰富的变化。而《点线面》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特点,组合及变化规律等,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而在本节课后面安排了《会变的花树叶》这节课主要是通过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来装饰花树叶,《点线面》的教学也为此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点线面的结合与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点线面作品。

    教学难点——点线面的使用要富有变化,有节奏感,不能单一。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点线面,并且在绘画中,也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但对点线面的组合规律运用还比较陌生。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让学生在欣赏陶艺作品、绘画作品、服装用品等的图片中感受点线面的美。

    操作领域:让学生初步了解用点线面装饰的方法。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法分析:

    1、观察动画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图片感受点线面的艺术魅力。

    3、通过比较,通过观察探讨,感受点线面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装饰效果。

    4、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这部分,我分以下四个环节完成教学。

    1、动画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直观动作性思维,为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注重教法的趣味性,所以我用这样的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魔术师,想不想认识他们呀?”教师的提问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播放课件,小点子魔术师介绍自己,并表演自己的本领,小点子变化成各种形状的点,大的小的,圆的方的等等。接着,线条魔术师和块面魔术师表演。通过三位魔术师的表演,小朋友就能直观的认识点线面的各种形状。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现在,我们都认识点线面了吗?请小朋友看我们的地球,是点还是面?”老师再把地球放在银河系中,让学生观察,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相对性。接着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点、线、面》。

    2、欣赏图片,感知点线面的装饰魅力

    用课件展示图片,有陶艺作品,绘画作品,服装用品等。新课标提出,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受和认识,应当引导他们去欣赏,去感受,去体会。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作品中点线面在那里?是怎么组合的?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然后在请小朋友想一想在大自然和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点线面巧妙组合而成的东西?让学生从具象的图形中找到抽象的点线面,这样,学生就了解的更全面了。此处的欣赏也为下面点线面的组合与变化打下了基础。

    3、探讨研究,了解点线面的组合与变化

    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得让他们通过观察探讨、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等实践活动实现自我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先是引导学生观察两幅画,一幅是点线面排列很整齐,有规律,另一幅是很自由。学生观察比较并小组讨论,两种组合的特点,及给我们带来什么感受。学生讨论后交流,老师总结。本环节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点线面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效果。

    4、实践尝试,运用点线面进行装饰。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创设了一个轻松的情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积极地参与。

    在学生了解点线的粗细,疏密变化,面的大小变化的基础上,我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气氛。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黑板上展示一张大图,《快乐城堡》里面有城堡、树木、人物、动物等,他们都是用各色卡纸剪的外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让学生用老师准备好的各种形状各种色彩的点线面去装饰这些具象的物体,大的城堡可以合作完成,学生还可以用画笔添加自己想要的点线面。学生可以自由的去拼摆,去感悟。通过自主尝试,感悟,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点线面的组合规律,并且采用拼摆的方法是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是根据孩子接受技能的特点而采用上述方法。

    六、课堂评价

    评析作品,分享创作快乐

    师生共同欣赏黑板上《快乐城堡》作品,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部分装饰的最漂亮?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述: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点线面的组合是否合理,点线面的使用是否有变化,有节奏感。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



    推荐阅读: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教研组总结特色(本站推荐)
    东莞市初中学校“1+1”结对帮扶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古力巴克乡中心校开学古力巴克乡中心校开学期间安全稳定工作总结
    2024实施素质教育情况汇报
    2024年度个人志愿服务工作总结
    中学生
    Top